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22 November 2025Reading

#133 黔驴技穷 中日对抗版

22 November 2025 at 12:41

几年前,我在推特上说,中国经济开始在滑梯上运行,可以预见的是,经济越差,土皇帝越折腾。毛时代有句名言,叫“越穷越革命”,后来有人加了一句,说“越革命越穷”。用今天话来说,就是经济越差越折腾,越折腾经济就越差。在国内,当然是折腾中国老百姓,在国外跟发达国家对抗,也是以折腾中国老百姓为主。在土皇帝的统治理念中,中国人就是它手中用来跟发达国家对抗的工具。

中国威胁发动台海战争,嘴上威胁,空中威胁,海上也威胁,已经威胁了几十年。这几年年,日本不再迁就中国这种威胁,前首相安倍晋三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新首相高市早苗在议会重申这个主张。邻国整天威胁要发动战争,日本不可能置身事外。这是人间常识。

但日本这么说,中国的土皇帝没面子,要给日本点颜色看,他的“杀手锏”就是把中国人当工具抛出去。红朝这七十多年,每次党国忽悠“爱国”,结果都是一场家暴。这次也不例外。它要求中国的航空公司取消飞日本的航班,施压游客退订在日本的酒店,发动官方和民间大大小小的肉喇叭,制造“谁去日本旅游,谁就是汉奸”的恐怖气氛。

中国人去日本旅游,大部分是乘坐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乘坐日本航空公司航班的不多。据《南华早报》说,中国七家飞日本的航空公司,取消了近50万张预订去日本的机票。很多中国旅行社不得不取消已经预订的旅行团行程。在日本接待中国旅行团的大部分也是中国人开的公司。中国这种做法,肯定会对日本旅游业有影响,但影响不像中国宣传的那么大。受影响更大的是对中国的航空公司、中国的旅行社,还有中国人自己。

这是中国土皇帝的绝活,就是他一跟那个国家过不去,就会精准打击中国人。在外面碰了壁,丢了面子,一定要对中国人家暴。

土皇帝刚上台的几年,中国经济靠改革开放的惯性发展。中国航空业也跟着水涨船高。但再大的经济体,也经不住全方位的反常识、反人性折腾。航空业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2020年,中国新冠大瘟疫失控,土皇帝野蛮封城,航空业大头朝下,陷入全面亏损。疫情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航空业随着经济上行,迅速恢复,只有中国航空业,继续随着经济下行,加大亏损,到现在已经连续亏损了5年。

本来国际航线比较赚钱,中国七家飞日本的航空公司,至少可以在日本航线多赚点钱,减小国内航线的亏损。但它们成了这次土皇帝家暴的第一波牺牲品。50万张退票,加上后面取消的航班,很多公司维持运营的现金流,可能就断了,只剩下继续向银行贷款一条路。

过去十来年,大批中国人去日本旅游,受益的不只是日本,也是中国。去日本的中国游客,养活了一个主要由中国人经营的庞大产业链。从专门申请签证、组团的旅行社,到在日本开民宿、开免税店、做地接服务的中国人老板和中国人员工,都是这条产业链上的环节。

在这方面,日本媒体和中文媒体都有过报道。很多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走马观花,以购物为主。他们购物消费的特点,主要就是在中国人的商业闭环中流转,比如说,住中国人开的民宿,去中国人开的免税店购物。这跟其他国家的游客不太一样。中国游客在日本花的钱,相当大一部分是流到了在日本的中国人的口袋。

土皇帝现在这一刀砍下去,先感觉到痛的,是七家中国航空公司,很多中国旅行社,还有很多在日本做生意的中国人。

中国土皇帝在搞建设方面,是个弱智,但在搞垮经济方面,是个天才。他要惩罚日本,先精准打击中国航空业,先折腾中国人。党国从来没拿中国人当人对待,而是把中国人当工具使用。毛时代是把中国人当炮灰,当革命工具;改革开放年代,变成把中国人当赚钱工具;土皇帝上台以后,直接把中国人当出气的工具——他每次在国际上吃瘪,都要在国内家暴。

Read more

💾

Yesterday — 21 November 2025Reading
Before yesterdayReading

#132 学历贬值,上学能否改变人生?

20 November 2025 at 11:38

上周末,几位朋友聚会聊天,说到学位这个话题。在座的两个人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我。我是文科,另外那位朋友是理工科,都算是不错的学校毕业。我们那个年代,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念书改变命运,但我们两个博士,后来都没有靠博士学的专业谋生。如果一直做博士学的专业,在美国大概率现在连工作都没了。

不是我们不喜欢博士学的专业,而是生活跟念书是两回事。念书只是人生的一个时段,就像是连续剧中的一集,但不管念到多高的学位,总有毕业的那一天。毕业了,人生还是要继续。除非家里有花不完的钱,走出校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谋生,怎么样养家糊口。当然,可以做博士后。但博士后收入微薄,而且职位大多是临时性的,经常是一两年换个地方。除非是天才,一般人念完了博士,已经30来岁,有家庭,有孩子,需要养家糊口,过稳定一点的生活。

如果我们俩一直死磕自己的博士专业,只盯着对口的工作找,可能早就被行业淘汰了。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现实。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博士,看到了这个现实。在我们那个年代,不管怎么说,读博士是为了“向上流动”,从小城镇流向一二线城市,从中国流向美国。而今这个年代,教育泡沫越吹越大,学位贬值,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博士,可能成了人生的一个陷阱。

这几年,一些美国大学也意识到了博士泡沫问题,开始主动削减博士招生人数。这个趋势,今年开始加速。川普政府削减了不少联邦拨款,一些大学借这个机会,砍掉了很多博士招生名额。比如说,哈佛很多专业要砍掉75%的博士名额。哈佛不是行动最快的大学,有些大学早就宣布要减少博士招生。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正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大幅扩招博士,只是上海交大一个学校,明年就要招5000名博士,而它本科生才招4000名。去年,中国招收的博士生数量已经高达17万,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高达67万。按这几年每年增长10%推算,明年,全中国高校招收博士生的数量可能接近20万,远远超过美国。

美国不像中国那样,大学招博士,要先经过教育部批准;也不像中国那样,博士招生数量,教育部有统一的统计口径。所以,美国没有一个确切的博士招生数据,只有一个大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据。这几年,美国每年授予博士学位5万多个。而中国大学在5年前,授予的博士学位已经超过6万,3年前已经超过8万。

有人可能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博士也应该比美国高4倍才对。这种说法体现了一种对美国博士招生的无知。美国大学不是只面向美国人招收博士生,而是面向全世界招收博士生。2023年,美国大学超过一半的工科博士学位,是授予了国际学生;在数学和电脑专业,70%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国际学生。美国大学的博士教育,完全是国际化的。在这方面,中国大学的博士教育,跟美国相比,形成鲜明反差。中国大学的博士生,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国人。而且,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大都选择来美国念博士。中国大学招收的博士,大部分是美国大学挑剩下的。

一个是面向全世界招博士生的大学系统,一个是几乎清一色招中国学生的大学系统,用两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比照中美两个国家博士生的数量,没有意义。中国大学疯狂扩招博士,不是因为10几亿中国人需要那么多博士,也不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能消化那么多博士,而是中国这种计划体制人为推动的,跟大跃进一个逻辑。因为违反市场规律,结果也会跟大跃进一样,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Read more

💾

一期长达5小时的播客,一个年底征稿,和一次游荡者重大更新

一、牛马吐槽播客更新

我们此前举办过“爹和爹味,吐槽大会”,以及“吐槽八卦大会”,每一次都给我们自己和收听的朋友带来了许多的欢愉。因为吐槽是一种释放,幽默且具攻击性的吐槽是一次破坏加重建。人被压缩紧皱的心脏和灵魂,在吐槽的过程中重新舒展吸水变得饱满。

这一次,我们向西西弗斯的石头发起吐槽:向上班工作这个吐槽富矿开炮也开箱!

通过各行各业的投稿者看见各种光鲜亮丽让人艳羡的工作背后的真实(尤其在这个就业艰辛的当下),看到人如何“屎上雕花”和被“官僚主义”折磨到发疯,狂乱,“失智”和失常。而在吐槽过后,我们也试图寻找一种答案,一种可能:人的尊严和创造力不被磋磨的可能。

希望这期播客能把欢笑,安慰和可能性的答案都带给你!

【特别说明】本期播客长达5个小时,内容精彩,甚至劲爆,同时在说真话的时候不可避免就会相当危险,危险到在国内的网易云和喜马拉雅我们也无法设置付费上线,仅在放学以后的爱发电、Spotify、Newsletter上线并设置付费门槛。

注:Newsletter和Spotify是月度会员解锁既往所有付费内容方式,解锁完记得在权益期及时查看所有付费内容,以最大化享受权益。如下月不再继续付费订阅,也记得及时解除,以防发生计划外扣费;爱发电是单期播客付费购买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苹果用户请不要下载app store的爱发电app,是诈骗。

基于收费所得,我们也将会给每个被采用的投稿者,发去88元的红包,作为鼓励打工人解除身上鞍鞯绳索的基金。

播客音频链接:

Newsletter

https://open.substack.com/pub/afterschool2021/p/59?r=pilpv&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showWelcomeOnShare=true

Spotify

爱发电

https://afdian.com/item/87b95f1ac32111f0b10552540025c377

(本期封面由莫不谷通过Canva制作:感谢于翔宇脱口秀提供的灵感—“人类的退化”)

二、2025的年终征稿

不包饺子包真心:这世界仍有什么值得我们赞美和感恩

生命给我们每个人都赠送了礼物。它不是命运的礼物,没有标价,不需要偿还,它只需要我们打开箱子看一看,看到这些礼物,享受这些礼物,使用这些礼物,过上自己真心想过的生活。

当我们疲于应对糟糕的时代和繁重的生活时,这些礼物太容易被时代的尘霾遮掩,被生活的重压砸扁。让我们在岁末年尾,找个机会,吹去尘霾,打开箱子,看见它们,给与它们赞美,感谢它们存在。

赞美一下自己,朋友,优秀的创造者,附近或遥远的人类,美食,好天气,感恩一下食物,小动物,好运,大自然的馈赠,那些在这个世界仍带给我们活力和信念的所在,和那个仍天真相信这一切的自身。

真心的赞美和感恩是怎样的呢?你希望它们继续存在。

所以在这期放学以后的年末系列里,我们邀请你一起看见这不完美,有缺陷,甚至让人失望的生活里那些真正的好东西,那被忽视的礼物。因此,请勿赞美苦难,请勿感恩加害者,包饺子的赞美和感恩就会把苦难和加害包入其中,随着苦涩的吞咽,进入身体的循环

这世界的“好人”比“真人”多,但做个“真人”才快活!不包饺子包真心,唯有真正的好东西才值得张嘴。

欢迎来稿分享你的真心赞美和感恩,你对自己所获得礼物的真正看见和由此获得的欢愉。它们会随着你的声波,在这个世界存在地更长久,更广阔。

【投稿方式】时长5分钟左右为宜,手机录音即可,录制时可将手机垫高,与嘴平齐,收音更清晰,12月10日之前发送至afterschool2021@126.com。

【温馨提示】请投稿发送前谨慎思考,如需变声处理也可提前处理好。如非人身安全或隐私威胁等重大原因,一般在已经录制上线后无法予以撤稿,敬请理解。

三、游荡者网站功能重大更新!

1. 关于网站登陆和流畅度

使用www.youdangzhe.com或者使用www.youdangzhewander.com任一网址登陆(国内用户推荐后者),如果登陆遇到问题,可以截图反馈我们的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告知我们:

1.你的手机或者电脑类型,2.你使用的浏览器,3.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以及4.是否使用VPN,方便我们来排查并解决问题!

我们给手机端刚换了崭新的框架,测试之后发现手机端使用比以往流畅很多!电脑端我们也正在更换框架中,今年内也会换好,希望能持续给大家带来更丝滑流畅的体验!

2.两大新板块已上线

(1)问答专区正式上线
现在可以查看所有可提供付费咨询服务的创作者,并支持付费旁听已发生的咨询内容:已发生的一对一的图文付费咨询的问题可由提问者选择一键分享到该专区。其它游荡者可低价付费解锁该问答,而提问者和创作者将持续获得收益!让有价值的问答持续流转!

本区待开发功能:后续大家也可在该问答专区进行直接无定向提问(免费付费皆可),这样可以向汪洋的游荡者大海随机提问。

(2)社区广场开放!
目前社区广场的一大核心功能: Aha Moment已上线!

之前在播客里我们分享过:enlightenment(开悟)和insights(真知灼见)是最顶级的情绪力量!能给人带来最好的情绪振奋和欢欣。而社交媒体上想看到enlightment和insights的分享,需要划拉无数日常生活分享的内容,大海里冲浪找鱼不容易!所以我们在这里开发了一个aha moment的鱼塘!

希望大家来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真正在生活中的aha moment,给自己转瞬即逝的思想金鱼一个记录,也让其它游荡者因为你的金鱼而振奋和aha一下!

为了防止大家一开始不了解功能,猛发日常闲聊内容,而让金鱼也淹没在海里,所以我们先设置了一个门槛:发布 Aha Moment 需先满足条件——创作的文章至少获赞与收藏80次。等这块aha鱼塘真的游动起来,我们就再开闸给所有人!

我(莫不谷)会在aha moment专区猛猛创作,分享我学习观察探索思考到的所有新知和领悟!也欢迎所有目前符合条件的游荡者来此aha!

更欢迎所有游荡者每天都来aha专区游览讨论!

四、游荡者网站未来功能,诚邀你一起参与构建

目前我们正在开发“社区广场”的“发起吧”活动,之后大家可以在这里做一个“发起者”和“参与者”,发起各种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无论是线下聚会同游,还是线上一起共读观影共同学习,你想发起任何都可以!做一个世界的发起者,做一个美好活动的参与者!(后续我们就会在这里发起线下游荡者聚会,大家也可以在自己的所在地发起)

同时社区广场还有一个核心功能待开发,这里也诚邀你来参与,提出你的核心需求,构建你想要的社区广场!

该功能为:交易交换市场

我们目前想到的一些需求场景有:

1.线上产品和账号的交易交换

比如Netflix的家庭账号,打工换宿网站Workaway、Helpx的年度会员转售,Chatgpt的premium会员等等,当然也可以拼或者交易其它线上可交易的东西。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拼或售账号会员等更有安全感。(也可以拼租房子)

2.技能出租/购买和交换

可以一次性购买,也可以长期拜师学艺!

我们之前做 www.boomlaodeng.nl 这个网站就紧急需要人帮我们解决一个技术bug,找陌生人就很容易担心价值观不一致,会被对方搞破坏,当时就很需要这个功能!

也可以技能交换:比如你教我coding,我教你雅思!教学相长!师与生随意交换!

希望让有技能的人更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价值!也让有需求的人找到更安全可信赖的提供者!

3.一个发疯但浪漫的设想:交换几日人生!

不再满足于仅仅换宿(目前已经有专门的换宿平台啦),我想发起一个更彻底的交换:让我们来彼此交换一下几日的人生吧!

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们的一期播客,也来源于我此前看的一个电影《Holiday》: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抉择住在英国伦敦的美丽乡村,冬日大雪覆盖,而卡梅隆·迪亚兹饰演的角色生活在美国加州,圣诞冬日依旧艳阳暖和,两人在圣诞的时候交换到对方的地方去生活,对遥远的世界和崭新的自我都有了动人的探索。

而最近一部韩剧《未知的首尔》也是这样一部交换人生的故事:住在韩国乡下的妹妹,去首尔代替再也撑不下去的姐姐上班,而姐姐回到乡下替妹妹去大棚种植草莓。

我们当然无法代替任何人上班,但是在比如圣诞这样的节假日,和生活在遥远地方的朋友交换几日人生,还是非常可行的!比如我想和新西兰的朋友交换以下人生:我们彼此飞往对方的家里,和对方说自己在原本所在地的日常生活和路线,真正在地得体验一下另一种生活!这是一种更深度的游荡,不仅游荡地方,还游荡它人的人生!

这是我们目前合理和发疯的想象,那你在社区广场和“交易交换市场”的核心需求是怎样的呢?你还想在这个游荡者社区,和它人产生怎样的链接和交换呢?欢迎留言或者给我们发送邮件 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期待你的proposal!

59 让我们不吐不快:各行各业,各个工种,各色牛马,吐槽齐发【附播客音频】

我们此前举办过”爹和爹味,吐槽大会”,以及“吐槽八卦大会”,每一次都给我们自己和收听的朋友带来了许多的欢愉。因为吐槽是一种释放,幽默且具攻击性的吐槽是一次破坏加重建。人被压缩紧皱的心脏和灵魂,在吐槽的过程中重新舒展吸水变得饱满。

这一次,我们向西西弗斯的石头发起吐槽:向上班工作这个吐槽富矿开炮也开箱!

通过各行各业的投稿者看见各种光鲜亮丽让人艳羡的工作背后的真实(尤其在这个就业艰辛的当下),看到人如何“屎上雕花”和被“官僚主义”折磨到发疯,狂乱,“失智”和失常。而在吐槽过后,我们也试图寻找一种答案,一种可能:人的尊严和创造力不被磋磨的可能。

希望这期播客能把欢笑,安慰和可能性的答案都带给你!

【特别说明】本期播客长达5个小时,内容精彩,甚至劲爆,同时在说真话的时候不可避免就会相当危险,危险到到在国内的网易云和…

Read more

#131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18 November 2025 at 11:36

大家好,今天说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这几年,经常听人说,这个世界越来越分裂。至于怎么个分裂法,可能每个人感觉不一样。有的国家突破了历史的笼子,在政治、文化上,出现崭新的气象,现代文明越来越深化。有的国家,现代文明化反复难产之后,又难产了一次,重新回到历史的笼子中。

中文世界对这种回到历史笼子的国家,肯定不陌生,因为中国就这种国家。改革开放,还没深化到制度层面,国家又回到了皇帝-太监的统治方式。俄国也是这德性。折腾来折腾去,折腾成了普习金一家亲,在历史笼子中自娱自虐。

这几年,有两个国家政坛的变化,让人看到一股从历史笼子中走出来的新气象。一个是意大利,一个是日本。三年前,意大利选出了第一位女总理梅洛尼;上个月,日本选出了第一位女首相高市早苗。

意大利和日本,传统上政坛都是一片Macho,是老男人和他们儿子的游戏,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它们很多国民的精神世界,已经突破了历史的笼子,但政坛格局严重滞后。因为政坛近亲繁殖,性别、年龄都成了妨碍新人脱颖而出的枷锁,各种武大郎粉末登场,干一年下台,甚至干几个月就下台。

二战以后80年,意大利总理平均执政时间是一年多一点,给外界的感觉是年年换总理。从2011年到2022年,意大利换了8个总理。过去十几年,结束意大利总理走马灯游戏的是它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梅洛尼。她2022年10上台,已经干了三年。她的支持率不但比几个前任要高,而且比大多数欧洲国家领导人要高。

在国际舞台上,梅洛尼也表现不凡。她果断中止了前任跟中国的搞一带一路合作,真刀真枪援助乌克兰,高调抨击普京,主张增强北约军事实力。她也能搞定川普,搞定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梅洛尼刚上台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她干不长,跟前任一样,干一年就不错了。但她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才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今年10月,高市早苗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我做过一期节目,专门讲这个事件。当时,一下就想到意大利的梅洛尼,但没展开讲。两个人都不是政治世家出身,都在普通家庭长大,都有比较强的保守派倾向。最重要的是,她们都能在论资排辈的老男人政坛脱颖而出。这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时的政坛格局。

有比较,就有优劣。对照意大利,看俄国;对照日本,看中国。一边是突破本国历史惯性的女总理、女首相,一边是顺着本国历史惯性加速的土沙皇、土皇帝——很可能玩成末代土沙皇、末代土皇帝。

Read more

💾

#130 中国经济 外强中干

16 November 2025 at 14:05

大家好,今天我们结合这两周的几则媒体报导,来分析中国正在经历的“极权制度陷阱”——国家越膨胀,民生越艰难。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眼看着国家越来越强大,但我每天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了。

在正常国家,国力越强,国民生活越好,国力和民生这两条曲线,应该是同步向上的。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正常。

这些年,中国的综合国力,比如说,它的制造业、军事力量、全球影响力,在图表上呈现出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而中国的民生福祉,比如说,普通人的收入、对生老病死的安全感、对未来的信心,却同时呈现出一条掉头向下的曲线。

短期经济发展过后,国力和民生这两条曲线分道扬镳,持续向两个极端延伸,这是极权国家摆脱不掉的制度困境。为什么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感觉到,国家越来越强大,但自己的小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原因就在这里。

一位家住北京的作者高雨莘,投书《纽约时报》,讲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昨天,《纽约时报》刊登出来,引起很大反响。这篇文章的英文标题是“The China That the World Sees Is Not the One I Live In”。直译过来就是:“世界看到的中国,并不是我生活的那个中国”。

那么,世界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只看这两周的新闻,中美两国元首会谈,美方在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中国掌握了舰载机电磁弹射技术,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正式服役;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高端芯片领域弯道超车,赶超美国指日可待;中国的电动汽车席卷欧洲、东南亚,势不可挡…

从纸面上看,中国的国力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成为全世界唯一有能力在经济、军事和科技上全面挑战美国的国家。

但一位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高雨莘,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中国,感受到的中国,却跟外面的世界看到的那个强大的中国,形成巨大反差。在自己每天“生活的那个中国”,她看到的,是窗外小学每周一准时伴随国歌举行的升旗仪式,是街道两旁整齐的银杏树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标语。在这些井然有序的表象之下,她感觉到的,却是“一股悄无声息的绝望在暗流涌动”。

她跟很多中国人一样,曾经为祖国感到骄傲。感到骄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在中国经济腾飞时段,中国人自然为中国感到骄傲,这是人之常情,根本不用宣传标语提醒他们。但是,中国那个国力跟民生都蒸蒸日上的时段,显然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眼下这个政治空前高压,经济增长乏力的时段。

时代变了,大环境变了,人心肯定跟着变。用高雨莘文章中的原话讲就是,对于很多曾经为中国感到骄傲的中国人来说,那种“骄傲已难以唤起。在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的表象下,一股悄无声息的绝望在暗流涌动。社交媒体和私下交谈中反复出现一个主题是:对失业、降薪和生计艰难的担忧。”这是高雨莘文章中的原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人间常情常理,国家越来越强大,国民应该越来越富裕,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老百姓应该越来越有安全感,对未来应该越来越有信心。但现实却是,中国很多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窘迫,日子越来越艰难,对未来越来越焦虑。

国家的形象和老百姓对生活的体感,冰火两重天。存在这种强烈反差,是国家出了问题,还是中国老百姓的感觉出了问题?

高雨莘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认为是国家出了问题。她这篇文章的中文版,有个更直白的标题:“外强中干的祖国让中国人感到绝望”。祖国越强大,普通人的生活越窘迫。不是普通中国人的感觉出了问题——普通中国人的感觉是正常的,是国家出了问题。国家的问题,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外强中干”。

不少听众可能知道“外强中干”这个成语的来历。这个成语已经有2600多年历史,至今还有生命力,因为它至今还反映现实。尤其是这十年,一听到这个成语,让人自然想到北京的红色基因土皇帝。从性格到做派,他都跟这个成语的主人,春秋时代的晋惠公,有极强的家族相似性,在很多方面,两人简直像同一对爹妈生的。

Read mor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