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6 August 2025Tech News

早报|影石回应给员工「撒现金」/李想谈理想全新车系「低开高走」/《黑神话》将公布新进展

By: 柯铭源
16 August 2025 at 09:13
cover

🤖

首届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开赛

🥊

周鸿祎回应与机器人格斗

🪏

扎克伯格又挖 OpenAI 墙脚,北大校友加入 Meta

🫰

影石回应给员工「撒现金」

🏎

雷军发文庆祝小鹏汽车破耐力挑战纪录

💬

ChatGPT 负责人:不排除添加广告的可能

📈

李想谈理想全新车系「低开高走」

💡

Figma CEO:AI 时代下,细节才是优势

🔍

天玑 9500 工程跑分曝光

🚗

路虎揽胜极光 L 宣布 23.98 万元起

🍎

深圳第三家 Apple Store 今日开业

⚖

女童调座椅致弟弟身亡,父母向车企索赔被驳回

🛠

《黑神话:悟空》将在 ONL 公布最新进展

🎮

米哈游创始人 AI 新作上架 Steam

📰 周末也值得一看的新闻

首届世界机器人运动会开赛

昨天,首届世界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开赛。

刚开赛,宇树科技旗下的机器人摘得 1500 米长跑首金,成绩断崖式领先,操作员在后面都快追不上了,而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先是意外撞了人,接着居然还「肇事逃逸」了。

而据宇树科技方面介绍,摘金的机器人型号为宇树 H1,此前春晚表演走红的机器人同款。

值得一提的是,宇树的两台机器人 H1 包揽了 1500 米项目的第一、第三名,而第二名的机器人「天骄」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当被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天骄」没有遥控器时,王兴兴表示,宇树的 H1 其实也具备了不用遥控器的能力,但因为策略不同,为追求速度,宇树最后在赛场中仍然采用了遥控策略。

王兴兴透露,比赛当中,H1 的奔跑速度还没有达到 5 米/秒的最高速度。另外,为了能让 H1 在本次运动会中有更出色的表现,团队针对比赛场景,在算法层面进行了一些微调。

在自由搏击比赛方面,为北航致远队对决北邮/中矿大联队,双方清一色使用宇树科技的 G1 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自由搏击的机器人由于都是遥控操作,经常会出现打空情况。

群体舞蹈比赛方面,开头是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舞者携手九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演绎中国古典舞经典剧目《秦俑魂》,动作整齐划一。后续,有的机器人群体出现跳着跳着就自己躺平的,也有脚步稳健、全身律动友好的。

而不用遥控操作的足球比赛则是一大赛事看点:机器人选手需要自行判断球的位置,决定该往哪里踢,该往哪里带球。

昨日的足球 5V5 循环赛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进行比赛,最终德国莱比锡应用技术大学以 11:0 的成绩获得胜利。

今明两天,各路机器人还将继续在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赛场上,继续比拼各项实力,我们也会持续跟踪报道。

周鸿祎回应与机器人格斗

近日,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 2025 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与宇树科技的智能机器人进行了拳击比赛。比赛中,周鸿祎多次将机器人打倒在地,甚至踢翻。

而据新浪科技报道,8 月 15 日,周鸿祎在 360 集团 20 周年庆活动中回应了「与机器人格斗」一事。

周鸿祎称,360 的使命原来是使这个世界更安全、更美好,因为安全而美好。现在变成了让 AI 的世界更安全、更美好。「我们用 AI 的技术,用智能体的技术,让我们安全能力更强大。」

周鸿祎透露到,360 今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要做「大模型安全」,通过智能体解决人工智能本身来源问题。

其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体的广泛使用,智能体的安全、AI 本身的安全将会成为让产业头疼的问题。「所以我和机器人进行拳击格斗,那是为了隐喻未来如何和人工智能合作的很好。」

周鸿祎还提到,又懂安全又懂人工智能的公司会发挥巨大的作用。「360 比所有安全公司都懂人工智能,比所有人工智能公司都懂安全。」

此外,周鸿祎还指出,未来人类分两种,一种被 AI 控制,一种能控制 AI。

扎克伯格又挖 OpenAI 墙脚,北大校友加入 Meta

昨天,前 OpenAI 研究科学家 Hyung Won Chung 发布照片,而照片三人分别是 Hyung Wong Chung 自己,以及两个他在 OpenAI 的前同事 Zhiqing Sun(孙之清)与 Jason Wei。

目前三人都已跳槽至扎克伯格 Meta 旗下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MSL)中。而孙之清则是在合照公布后,转发并确认自己已加入了 MSL;Jason Wei 则是直言「Old friends,new lab(老朋友,新实验室)」。

据悉,新加入 MSL 的孙之清于 2024 年 6 月加入 OpenAI 后训练团队。其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今年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在 OpenAI 期间,孙之清参与了超级对齐项目的工作,并在最近成为了 ChatGPT Agent 的核心开发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7 月 17 日的 ChatGPT Agent 发布会上,孙之清作为主讲人之一和 CEO Sam Altman 共同进行了直播。

网友们也对近期 Meta 的各种「挖人」进行了调侃:永远不要让亚洲面孔出现在 OpenAI 的直播中,因为 Meta 在识别到后,CEO 扎克伯格会立马发出九位数的高额跳槽报价。

今年以来,多位亚洲 AI 研究员加入 Meta,其中 OpenAI 已有超过 4 名华人研究人员被 Meta 挖走;而 Hyung Wong Chung 和 Jason Wei 也在上月加入 MSL。

影石回应给员工「撒现金」

日前,一段影石创新老板给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画面中,影石创始人刘靖康站在高一层的楼上,向楼下的员工撒钱,员工伸手接钱。

对于上述情况,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影石创新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刚发了新品全景无人机 A1(影石创新全景无人机影翎 Antigravity A1),研发同事们太辛苦,老板和项目组同事通过活动游戏给大家鼓气。

影石方面透露,相关视频是内部所拍摄的,「活动现场片段流传出去了,可能有被误读风险」「我们确实是会给激励的,但肯定是正儿八经,老老实实的。」

雷军发文庆祝小鹏汽车破耐力挑战纪录

昨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在中汽信科的权威见证下,全新小鹏 P7「24 小时耐力测试」总行驶里程成功达成 3961km。其还指出:

此前,雷总(小米创办人雷军)曾跟大家分享过这项挑战的历史纪录:2019 年保时捷 Taycan 跑了 3425 公里,2024 年奔驰 CLA 跑了 3717 公里,2025 年小米 YU7 跑了 3944 公里。

何小鹏表示,「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了背后一个优秀卓越的产品在性能和耐力上追求更高更强的努力,现在,这项挑战里程碑上也留下了全新小鹏 P7 的痕迹。」

随后,雷军转发并回应祝贺小鹏汽车,「非常了不起!」其还表示,欢迎更多厂商参与「纯电车 24 小时耐力挑战」,「共同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ChatGPT 负责人:不排除添加广告的可能

据 The Verge 报道,OpenAI 旗下的 ChatGPT 负责人 Nick Turley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正在考虑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而在 ChatGPT 中引入广告,或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不会绝对排除这种可能性。」

虽然有引入广告的可能性,但 Nick 也表示「OpenAI 需要谨慎且巧妙地考虑如何将广告‘弄’ ChatGPT 中」。

Nick 称,OpenAi 会开发其他不同维度的产品,而 ChatGPT 本来就是不适合拿来接入广告的产品,「因为它需要对用户的期望负责。」

同时,Nick 还强调了「订阅制」,其称「保留选择权是好事,但订阅制真的有不少‘非凡之处’」。Nick 认为,免费用户并不一定是一种劣势,而 OpenAI 更能利用订阅制这一渠道,为愿意付费的人提供差异化服务。

李想谈理想全新车系「低开高走」

昨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发文称,理想的全新车系大多是「低开高走」,并称「因为它们都很‘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李想通过「低开」和「高走」两点进行分析:

  • 低开:李想称,理想汽车在做产品方面,都很「Think Different」,「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对应的解决方案,确实和其他人想的不太一样。」其表示,所以理想每一次发布全新车系,基本都是在质疑中前行。
  • 高走:产品踏踏实实地解决好用户需求与痛点,伴随着体验过的人越来越多,口碑和 NPS(净推荐值)越来越好,自然就卖得好了。

李想还表示,「理想 ONE、理想 L9、理想 MEGA,哪个不是靠着用户口碑和 NPS 一路走来的?」其相信,理想 i8 也会随着交付后,大家体验越来越多,口碑和 NPS 也会越来越好。

最后李想还称,「请大家不要嘲笑我们‘Think Different’的行为,欢迎大家都来试试我们‘Think Different’的产品,理想 i8。」

面壁智能成立汽车业务线

据第一财经消息,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昨日发出全员信。信中显示,7 月下旬,面壁进行了新一轮组织升级,专门成立一级组织——汽车业务线。

报道称,预计本月底,搭载面壁 MiniCPM 端侧模型的首款量产车型——长安马自达战略级新能源车 MAZDA EZ-60 将上市。

而据虎嗅今年 3 月报道,面壁智能在 2025 年把汽车视为最重要的发力领域,面壁正在发展车端全系全功能产品。CEO 李大海也在采访中指出,汽车和手机是拥有最大、最多端侧机会点的两个领域。

快手高级副总裁兼任可灵 AI 技术部负责人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快手昨日发布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宣布由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 AI 事业部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兼任可灵 AI 技术部负责人,继续向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汇报。

据快手人士透露,此次由事业部一号位向下兼任可灵 AI 技术负责人,体现出可灵 AI 在快手大模型整体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意味着可灵将坚持「技术驱动」战略。

人士称,在上半年的一场干部会上,盖坤要求可灵在 AI 视觉生产领域做到「全球领先」。在发展路径上,他提出,要优先保证模型效果,并聚焦 P 端付费订阅会员,这也是包括 Runway 等在内的全球头部视频生成公司主要瞄准的客户群。「盖坤在内部多次提到,希望能用 AI 把《三体》的场景复现出来。」

同时,盖坤也积极为可灵的发展争取内部资源。上述可灵人士称,盖坤在内部一直往可灵聚焦算力卡投入,协作部门也要给予可灵项目最积极地配合。

公告中还提到,张迪将不再担任可灵 AI 事业部技术部负责人。另据「新皮层」获悉,张迪将离职。

💡 Figma CEO:AI 时代下,细节才是优势

日前,Figma CEO Dylan Field 在 YC 的《AI 创业学校》上,谈及了 AI 时代下,设计师应该何去何从。

交谈中,Dylan 表示,自己认为不仅是设计和开发,产品、甚至用户研究之间的界限都在变得模糊。「所有这些角色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深度融合。」其指出,AI 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AI 的某些特质天然地赋能了通才」。

对于 AI 时代背景下,Dylan 则强调「开发将会变得简单,而设计、工艺以及独特的观点将会成为产品最关键的差异化优势」。因此,他强烈倡导设计师应该跳出传统角色,「去做创始人,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

Dylan 还解释道,「总而言之,设计师将被视为公司内部的专家,就像今天最顶尖的作家或编辑一样。」他表示,未来设计师将是解决问题、构思方案、探索创意迷宫、确立方向并构建体系的最佳人选。

另外,Dylan 还认为,AI 研究人员应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通过定性研究来深入理解用户需求。他强调,在构建 AI 工具时,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参与对于评估模型和确保产品有效性至关重要。

天玑 9500 工程跑分曝光

昨日,GeekBench 公布了 vivo V2509A 的机型跑分信息:

单核 2352 分,多核 7129 分。

据悉,该机型搭载的为联发科天玑 9500 处理器,配备 16GB 运行内存。

随后,博主「数码闲聊站」发文称,上述机型为 vivo X300,但目前为工程机,处理器频率不稳定。同时,「数码闲聊站」还进一步公布了天玑 9500 的信息:

采用台积电 N3p 制程工艺,拥有 1 颗 4.21GHz 核心、3 颗 3.50GHz 核心以及 4 颗 2.7GHz 核心,配备 12 核 Mali-G1 Ultra。

通义发布开源视觉智能体

8 月 15 日,通义大模型发布新一代 Deep Research Agent「WebWatcher」。

据介绍,WebWatcher 整合了网页浏览、图像搜索、代码解释器、内部 OCR 等多种工具,能像人类研究员一样看图、搜索、推理、验证,全自动完成复杂信息追踪与深度研究任务。

通过基于高质量合成轨迹的冷启动训练,并结合强化学习进一步优化决策能力,WebWatcher 能在面对跨模态、多步骤的复杂挑战时,自主规划工具调用路径,逐步获取线索、整合信息,最终得出可信答案。

官方表示,WebWatcher 突破性的具备视觉理解、逻辑推理、知识调用、工具调度、自我验证多项技能。

据悉,WebWatcher 的技术方案覆盖了从数据构建到训练优化的完整链路,核心目标是让多模态 Agent 在高难度多模态深度研究任务中具备灵活推理和多工具协作能力。

在结果表现上,WebWatcher 在四大核心领域全面领先于当前主流的开源与闭源多模态大模型,显示出其在复杂推理、信息检索、知识整合以及聚合类信息寻优等任务上的强劲实力。

目前,WebWatcher 已在 GitHub 全面开源。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Alibaba-NLP/WebAgent

论文 :https://arxiv.org/abs/2508.05748

昆仑万维公布新音乐模型

8 月 15 日,昆仑万维正式上线新音乐模型 Mureka V7.5 模型。

官方表示,Mureka V7.5 在中文歌曲上的演绎再上新台阶,不仅实现了中文歌曲音色、演奏技法的大幅提升,还完成了中文歌曲咬字与情感表现提升:

  • 基于对中文曲风和元素的强大理解,Mureka 的理解模型对传统民歌、戏曲到经典华语流行金曲乃至当代民谣音乐拥有深刻认知。
  • 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成音乐中人声表现的真实性与情感深度,昆仑万维针对歌曲特点优化了 ASR 技术,使之成为理解模块的有力延伸。

同时,在语音模型方向上,昆仑万维语音团队还推出 MoE-TTS —— 首个基于 MOE 的角色描述语音合成框架。

据悉,MoE-TTS 创新性地结合预训练大语言模型(LLM)文本能力与语音专家模块,为文本与语音分别配置专用专家模块,并在 Transformer 核心结构中引入模态路由,确保各模态独立优化、互不干扰。在冻结文本参数的同时高效对齐跨模态信息,实现「知识零损失」的泛化理解能力。

路虎揽胜极光 L 宣布 23.98 万元起

昨日,揽胜 RangeRover 发文宣布,旗下揽胜极光 L 车型最新售价降至 23.98 万元起,并喊出「成为你的第一台揽胜」。

本次降价车型共提供两个版本:SE 驭光尊耀版(23.98 万元)和 HSE 凝光限定版(26.98 万元)。该车采用家族经典「创世金线」设计,配备 20 英寸 10 辐合金熏黑轮毂,凝光限定版则新增亮光深灰撞色轮圈。其长宽高分别为 4531/1904/1650mm,轴距 2841mm。

性能方面,该车搭载 2.0T + 48V 轻混组成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 183kW,最大扭矩 365N·m,匹配 9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内饰方面,该车配备 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最大 11.4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内置高通 SA8155P 芯片;全系标配ACC 自适应巡航、Type-C 快充接口等配置。

而凝光限定版相比现款奢享版升级了前排座椅头枕、15 扬声器英国之宝、360° 全景影像、自动泊车、11.4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等。

混元 3D 世界模型推出 Lite 版本

昨日,腾讯混元团队推出「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 Lite 版」,号称大幅降低运行显存开销,支持消费级显卡部署。

据悉,腾讯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是业界首个开源可编辑的世界生成模型,用户只需输入一句话或上传一张图片,就能生成一个完整、可漫游的 3D 世界。而本次推出的 Lite 拥有以下亮点:

  • 一键生成 360° 沉浸式视觉空间,支持文本或者单张图片输入,精准理解复杂语义,智能推理并延展 360° 全景视野,构建沉浸式 VR 体验。
  • 支持风格多样、空间一致的、可漫游世界生成,一句话或者一张图,低门槛创建自己脑海中的世界。
  • 混元团队所采用的场景量化技术能在保证生成世界质量前提下,大幅降低运行显存需求,量化前后视觉效果无损,个人开发者即使使用入门级显卡也可体验到与工业级显卡同等质量的生成结果。

据悉,本次 Lite 版本采用了「动态 FP8 量化技术」「SageAttention 量化技术」「Cache 算法加速推理」进行优化。

目前,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 Lite 版已上架。

官网地址:https://3d.hunyuan.tencent.com/sceneTo3D

Github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Tencent-Hunyuan/HunyuanWorld-1.0

Hugging Face 模型地址:https://huggingface.co/tencent/HunyuanWorld-1

技术报告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7.21809

深圳第三家 Apple Store 今日开业

今天,「Apple 前海壹方城」零售店将正式开业,而这也是深圳第三家 Apple Store。

据悉,本次「Apple 前海壹方城」零售店开业后,Apple Store 直营门店则完成了深圳东西轴线的布局。

「Apple 前海壹方城」设置了 Genius Bar 的实体柜台和独立的 Pickup 到店取货区域,并且同样支持在独立的半开放区域体验到大约 30 分钟的 Apple Vision Pro 一对一个性化演示。

与近年来大多数新开业的 Apple Store 一样,Apple 前海壹方城实现了众多无障碍设计,包括可供轮椅使用者轻松出入的无障碍通道、各种高度的桌椅及扩展助听系统。

据我们了解到,目前店内有 120 多名员工,包括了两位视障同事和一位退休返聘的兼职员工。其中有 50 多位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其他 22 个省份,另外也有许多员工来自深圳本地,或在深圳生活多年。

女童调座椅致弟弟身亡,父母向车企索赔被驳回

据央视新闻消息,8 月 14 日,上海高院公布了一起「女童调座椅致弟弟被挤压身亡,父母向车企索赔」的相关案例。

据悉,原告宗某、吴某夫妻两人,在 2023 年 5 月 1 日携带女儿(5 岁)、儿子(2 岁 7 个月),驾驶一辆商务车出行。11 时许,因发现儿子在车内丧失意识伴全身青紫,家长遂将其送医院救治,但其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记载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宗某接受当地派出所询问时反映:其子系被汽车座椅挤压窒息死亡。据了解,事发当时(10 时左右),妻子坐在第二排右侧,女儿坐在第二排左侧,儿子在第三排左侧座位玩手机。10 时 30 分左右,妻子看到女儿将座位调得很低,转身发现座位压到了儿子的头,儿子趴在座位下面,呼叫后儿子没有动静,待发现时儿子已无呼吸。

此后两原告将某汽车公司诉至法院,认为案涉车辆座椅调节无自动感应回缩功能,压力过大,存在设计缺陷,且未设置明显警示标识,被告(车辆生产者)未尽警示义务,请求判令被告公开道歉并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 200 万元。

而法院方面认为,案涉车辆为某汽车公司生产的小型普通客车,2021 年 3 月经检验合格出厂。同时车辆《用户手册》中有关于「警告、告诫和注意」的标注说明,并在「座椅与保护装置」中提及「为了降低伤害风险,车内必须安装儿童保护装置」等内容。最终,法院驳回原告宗某、吴某的诉讼请求。

《黑神话:悟空》将在 ONL 公布最新进展

昨日,「黑神话之悟空」官方发文宣布,将在 2025 科隆游戏展的开幕之夜(Opening Night Live)发布其最新工作进展。

据悉,ONL 将于北京时间 8 月 20 日凌晨 2 点至 4 点举行。

而据新浪游戏消息,一同公布的预告图中,有两句原创诗文:「异事本为人间常,神魔原在衣冠相」,引起玩家广泛猜测含义,或预示本次公布的信息将包含 DLC 新内容。

米哈游创始人 AI 新作上架 Steam

昨日,由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打造的游戏项目《Whispers From The Star》,正式上架 Steam,目前售价为 27.19 元

据悉,《Whispers From The Star》是蔡浩宇创立的 AI 游戏公司「Anuttacon」的首个游戏项目,主打以 AI 驱动角色的实时对话,为玩家提供开放、个性化,并且身临其境的游玩体验。

该游戏或为 Anuttacon 的实验产品,旨在验证多模态模型驱动下,实时交互的表现,因此《Whispers From The Star》的画面为 100% 实时演算。

据介绍,《Whispers From The Star》主角是一个天体物理系女生 Stella,她意外坠落在了一个外星星球上,玩家是她唯一能联系的人,同时玩家的任务是帮助她生存下去,并离开 GAIA 星球。该游戏最大亮点就是 Stella 的对话是 AI 实时生成,根据玩家输入的对话内容,Stella 会给出不固定的回答、情绪和动作。

《Whispers From The Star》的开发公司 Anuttacon,由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宣布从公司卸任「退休」后,于去年 8 月被曝光的首个 AI 创业项目。该公司致力于用 AI 为玩家创造前所未有的体验,突破互动娱乐的界限。团队创立之初已有不少业内大牛加入,其中包括微软图形学大佬童欣、前 B 站游戏和直播负责人王宇阳等。

电影《生还》定档 9 月

昨日,电影《生还》正式发布「冰雪长卷」版定档海报,宣布将于 9 月 3 日上映。

影片通过 12 岁女兵李童的视角,展现留守团在主力西征后坚持游击作战,历经突围、整编为抗联第 88 教导旅并重返东北战场的真实历史事件。采用纪实风格刻画耿团长、裴大姐等普通战士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抗争,首次以电影形式完整呈现东北抗联后期战略转移的全过程。

该片由高群书、肖一凡联合执导,逯长恩、曹卫宇、朱宏嘉、周思羽、周云鹏等主演。

✨ 是周末啊!

One Fun Thing|咦?怎么你的电脑主机透明的

Teenage Engineering 推出了一款 ITX 机箱 Computer-2,作为 2021 年 Computer-1 的续作。

TE 表示,这是「全球最便宜的电脑机箱」,因为他们把它定价为 $0,这意味着这款产品是免费的(只有机箱,不含内在电脑组件)。只不过,目前官网显示已经售罄了。

Computer-2 延续了 TE 一贯的设计审美,改用了半透明的 PP 塑料作为主要材质,顶部配备了一个把手,内里可容纳 mini-ITX 主板、SFX 电源和长度不超过 7 英寸的双插槽显卡。

甚至它还宣称无需任何螺丝和支架,就能够将主板固定在机箱里,只需要对准「卡扣」即可。

官网还提供了 18 步快速组装说明,强调一看就懂,有手就会。

周末看什么|《风犬少年的天空》

《风犬少年的天空》豆瓣评分 7.9 分,在「喜剧类大陆剧榜」排名第 18 名。

《风犬少年的天空》是由张一白、韩琰、李炳强执导,原作者里则林担任编剧,彭昱畅、张婧仪、梁靖康、周依然、张宥浩、郭丞、周游等主演的青春剧。

剧集改编自青春小说《疯犬少年的天空》,讲述了千禧年间一群新时代少年们跌跌撞撞、全力奔跑的成长时光的故事。

该剧于 2020 年 9 月在欢喜首映和 bilibili 联合独播。次年 5 月,《风犬少年的天空》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的 2020 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奖。

买书不读指南|《滚蛋吧!肿瘤君》

《滚蛋吧!肿瘤君》豆瓣评分 9.2 分,在「豆瓣热门漫画图书 TOP10」排名第 7。

《滚蛋吧!肿瘤君:我与癌症斗争的一年里》由作者熊顿本人创作,以她治疗的过程和内心感触为素材,讲述了一个癌症患者笑对生活的感人纪实。

在睁眼就是治疗室,入耳就是化疗、吃药、体温、白细胞增减的环境里,她乐观的记录了自己的每一段经历,用画笔细心捕捉了来自父母、亲人、朋友的关怀和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一个风趣幽默的漫画家,在经历疾病给她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仍旧用作品里难以置信的坚强和幽默风趣的自嘲泰然处之。也能从中获得积极面对人生挫折的正能量。」

游戏推荐|《逃离后室》

喜欢梦核、怪诞风的小伙伴们有福了,去玩《Escape the Backrooms》,收获满足。目前该游戏 Steam 评分为「特备好评」。

据介绍,《Escape the Backrooms》是一款 1-4 人合作的恐怖探索游戏。玩家将在游戏中穿越阴森恐怖的密室关卡,同时避开实体和其他危险,试图逃脱。

《Escape the Backrooms》于 2022 年 8 月发行,目前售价为 37 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Yesterday — 15 August 2025Tech News

卖得掉但造不出,小米 YU7 亟需突破「产能地狱」

By: 芥末
15 August 2025 at 18:26

小米 YU7 在第一个完整的销售月究竟能交付多少辆?从 YU7 上市第二天起很多人就一直在期待这个数据。

七月份,小米共交付了约 3 万台车,其中 SU7 2.19 万辆,SU7 Ultra 2500 辆,YU7 6042 辆。

YU7 6000 辆的交付数据比市场预期低了不少,与创造历史的 3 分钟大定破 20 万台的订单量相比,也颇有种反差感。作为对比,极氪 007 GT、小鹏 MONA 03 等热销车型在上市首月交付量均超过 10000 辆。

目前,YU7 各版本现在提车周期仍然在 42 周至 59 周左右,也就是如果现在下定,大约需要到明年 6 月份才能提到车,而 SU7 的情况也不乐观,交付周期大概在 34 周至 41 周左右。

YU7 上市之前,市场预测会有部分 SU7 车主转定 YU7,从而有望缓解 SU7 的交付压力,但按照小米之前公布的数据,只有约 10% 的 SU7 车主转订 YU7,反而造成了两种车型开始互相挤压产能。

不出意外的,小米还是陷入到了产能地狱中。在经过了发布初期的狂热之后,在政策不确定性和其它新车型的刺激下,很难说大家是否还能坚持等待 10 个月。

最近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车主发帖称其在车辆尚未生产或者交付周期仍有数月的情况下被要求先行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被取消且定金不予退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小米汽车销售人员对这一举措回应称,

要求提前交尾款仅针对部分有特殊情况的准车主,针对提出过延迟交付,或评估有较高提车风险的用户, 比如办理金融分期时配合度较低,或表达过不想提车想法的。

同时也有接近小米汽车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主要是担心车辆生产出来后准车主又不想要了,会影响向其他定车用户的正常交付。

目前在二手平台上以「小米 YU7」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相当多的车主在转让生产排期较为靠前的订单,普遍加价幅度在 2500 元至 5000 元不等,但由于小米官方并不支持变更提车人,因此大多数人采用的是在提车后进行「手拉手」过户的方式。

已经交付的小米 YU7 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也居高不下,原价为 25.3 万元的 YU7 标准版在二手车商处的最低价格为 26.8 万元左右。SU7 和 SU7 Ultra 的二手车价格则随着保有量上的上升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愈发加剧的供需矛盾正在慢慢消磨小米准车主的耐心,提升产能已经成为了小米汽车目前的头等大事。

目前小米已经投产的共有两座工厂,其中一期工厂于 2024 年年初建成投产,主要生产 SU7 系列;二期工厂于今年 6 月中旬竣工,主要生产 YU7 系列,两期工厂规划年产能之和为 30 万辆,但二期工厂目前还在产能爬坡阶段,产能拉满之后预计月产能可以达到 2 万辆左右,也就是说从 8 月开始,YU7 的交付能力将有较为客观的提升。

此外根据亦庄 3 月份发布的规划文件,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在原有的 53.1 公顷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建后总用地面积约 105 公顷,规划年产能也将增加至 30 万辆,能够大幅度缓解交付周期较长的问题。

▲ 小米汽车北京一二期工厂卫星图

北京之外,小米也正在规划建设武汉、上海(推测)等地的工厂来满足日常将推出的混动 SUV 和 MPV 等车型的生产。

目前,小米汽车武汉工厂已经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动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该工厂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航产业园,与小鹏、路特斯等车企的工厂相隔不远。其占地面积约为 133 万平方米,约为北京小米一期工厂的 3 倍,预计年产能为 45 万辆。业内普遍推测此工厂将用于生产已经开始路测的小米中大型 SUV。

目前已确定的三家工厂竣工后,小米汽车规划的年产能将超过 100 万辆。

▲网传的小米汽车武汉工厂规划图

小米同时也在上海地区招聘汽车生产相关人员,推测或许在为规划中的上海工厂提前布局。业内也一直有传闻称小米可能会与东风汽车合作,利用其闲置产能来生产车辆。

产品力不错,但因为生产和交付问题而导致车型最终失败的例子此前也有不少。

2021 年 12 月蔚来 ET5 发布后的订单量一度让蔚来 APP 瘫痪了接近 10 分钟,李斌称「这是蔚来有史以来发布会后订单量最高的车型」,但是直到 2022 年 9 月底,蔚来 ET5 才开始交付,此时距离新车上市已经过去近一年时间,此时生产的 ET5 只能通过连番补贴降价的方式来刺激销售。后来李斌也反思到「商业上最大的成本不是钱,是机会成本」。

之后的智界 S7 也曾遭遇过同样的困境,2023 年 11 月智界首台车型智界 S7 上市,订单在两天内突破 1 万辆,但随后因为产线问题和零部件不足导致交付周期大幅度延后,即使在「二次上市」后,依然被产能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

▲ 小米汽车产线

能否避免重蹈其他新势力车型因交付延迟而错失最佳市场窗口的覆辙,从而在热度退却之前真正兑现其市场潜力,才是小米 YU7 需要真正度过的难关。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7 款苹果新品曝光,新 iPad mini 性能超 iPhone 16

By: 苏伟鸿
15 August 2025 at 15:31

iPhone 17 Pro 前脚才被路人拍到,根据 Mac Rumors 报道,本周苹果又不小心在软件代码里泄露了一系列新机情报。

足足 7 款未官宣的苹果新品就这样公之于众,属于是将保密工作做成预热活动了。

其中不乏 iPad mini、Apple Watch 这些明星产品,还有一些新品,甚至可能将在下月的「科技春晚」,与 iPhone 17 系列一起亮相。

省流版:

  • iPad mini :搭载 A19 Pro 处理器,最早明年发布
  • iPad 入门款:A18 处理器,有望明年春季发布
  • Apple Watch 系列:性能提升不大,下个月发布
  • Studio Display 2:A19 Pro,性能怪兽显示器
  • Apple TV 4K:A17 Pro,有望下个月发布
  • HomePod mini:性能看齐 Apple Watch,年底发布
  • Apple Vision Pro:唯一更新 M5 处理器

iPad mini:旗舰芯片,明年发布?

下一代 iPad mini 更新,或许不需要我们再等待三年之久。根据泄露代码,代号为 J510/J511 的第八代 iPad mini,将搭载 iPhone 17 系列同款的 A19 Pro 芯片。

根据目前在售的 iPad mini(A17 Pro),这款新 iPad mini 上的 A19 Pro 处理器对比 iPhone 17 Pro 很可能会缺少一个 GPU 核心,有传言称这种「减配版」A19 Pro 也将用于今年全新的 iPhone 17 Air 机型。

▲ iPad mini A17  Pro

这也意味着,这款 iPad mini 的发布日期将在今年 9 月之后。

今年早些时候,有爆料称苹果正在开发一款搭载 OLED 屏幕的 iPad mini,最早将在明年上市。目前尚不清楚这个 A19 Pro 版本的 iPad mini 是否会搭载 OLED 屏幕。

目前大家对 iPad mini 的吐槽,很多都集中在对比上一代「换汤不换药」的挤牙膏更新上,如果 A19 Pro iPad mini 能用上 OLED 以及高刷屏,想必能给还在犹豫的消费者多一个下单的理由。

▲ 图源:The Verge

iPad 入门款:终于能为 AI 准备好了

一起泄露的平板电脑,还有入门款 iPad。

最大的更新,依旧是机身内部的芯片:从 iPhone 14 Pro 同款的 A16,升级到 iPhone 16 的 A18 处理器。

这不仅意味着入门 iPad 在性能上的提升,也意味着,入门款 iPad 也终于能「为 Apple 智能准备好」,补上了 AI 布局最后一块拼图,苹果 3C 产品线全面 AI 化。

▲ iPad A16,图源:Macworld

由于 Apple 智能还有运行内存的门槛,我们或许也能见到下一代 iPad 从目前的 6GB 运行内存升级到 8GB。至于像非全贴合屏幕这样大家积怨已深的配置,目前则没有相关会进行改进的爆料。

参考往年的发布节奏,苹果很可能会在明年春季发布这款新机。

Apple Watch 系列:挤牙膏的一代

即将在下个月与 iPhone 17 系列一起发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 3 将采用和过往 S9、S10 系列芯片的同款架构。

这意味着 S11 依旧会是微调,带来性能和续航方面的小幅提升。不过苹果可以像 S10 芯片一样进行重新设计,节省更多机身空间。

▲ Apple Watch S10,图源:Tech Radar

由于 Apple Watch 的微架构一般三代更新一次,可以预计明年的 Apple Watch S12 将采用新架构,会有更显著的性能提升。

时隔多年更新的 Apple Watch SE 3,设计上会更接近 Apple Watch S7,之前有消息称会采用彩色设计,不过可能已经搁置。

▲ 彩色 Apple Watch SE 预想图

Apple Watch Ultra 3 最大的更新,则是不需要依靠 iPhone 更独立的卫星通信能力。

Studio Display 2:超强性能显示器

时隔四年,第二代 Studio Display 有望将在明年年初发布,很可能与 M5 系列 Mac 产品一起推出,苹果内部代号为 J427。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内部正在开发一款 27 英寸的 mini-LED 显示器,很可能就是新款的 Studio Display。mini-LED 能提供比目前 LED 更深邃的黑色、更丰富的阴影细节以及更好的高光和色彩效果。

▲ 图源:RTINGS

有趣的是,代码显示这款显示器将搭载强劲的 A19 Pro 处理器,与 iPhone 17 系列同款。

这块强大的芯片很可能会为显示器带来一些预料之外的功能,可能是 Apple 智能,也有可能会搭载一个轻量级的智能家居系统,让它在不连接电脑时,能显示时间,或者一些媒体内容。

除了这款显示器,代码还提到了代号为 J527 的显示器,不过目前还未知会是什么产品,可能是 Studio Display 的另一个开发版本,也可能是新版 Pro Display XDR。

Apple TV 4K:能用 AI,还能玩 3A?

大众期待已久的全新 Apple TV 4K 也有了更多信息,这款产品很可能将在下个月与 iPhone 17 一起亮相,或者将在今年更晚些时候发布。

更新最大的亮点,同样在于处理器:从目前 iPhone 13 同款,升级到 A17 Pro,很可能和 iPad mini 是同款,也就是比 iPhone 15 Pro 少一个 GPU 核心的版本。

这同样也很可能意味着,Apple TV 将获得 Apple 智能的支持。

A17 Pro 的强大性能,特别是图形方面更上一层楼的处理能力,很可能也将为 Apple TV 带来更多大型游戏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有性能需求的 iOS 移植 3A 大作,让机顶盒直接变身游戏主机——相较手机来说,Apple TV 确实是更合适的游戏场景。

除了 A17 Pro,新款 Apple TV 还可能会搭载苹果自主设计的蓝牙和 Wi-Fi 芯片,苹果正在进一步加强对元器件的把控力,而诸如 Apple TV 这样的非核心产品线,正是一片绝佳的试验田。

HomePod mini:性能看齐新 Apple Watch

另一款将于今年发布的家居新品,则是新款 HomePod mini,代号为 B525。

新款 HomePod mini 将从目前的 S5 芯片,升级到 Apple Watch S9、S10 或即将发布的 S11 同款芯片,目前还不清楚具体是哪一款,不过如果 HomePod mini 将在今年发布,那很可能配备的就是最新的 S11 处理器。

▲ HomePod mini,图源:CNBC

新的处理器也意味着,HomePod mini 会具有更强的本地处理能力,预计 Siri 处理指令的时间将大幅缩短。

有消息称,新款 HomePod mini 也将配备苹果自研的全新 Wi-Fi 和 蓝牙芯片,支持 Wi-Fi 6E,结合此前关于苹果桌面机器人的爆料来看,或许在苹果未来的产品版图中,HomePod 这条产品线占据着更核心的位置。

Apple Vision Pro:换芯不焕新

这次泄露最后一个,也是看点最小的更新,就是一个 Apple Vision Pro 头显的小更新:将从现在版本的 M2 芯片升级到还未发布的 M5。

除此之外,Vision Pro 其他硬件配置以及设计都不会进行更新,不过很可能会配备新的头带,改善佩戴体验。

由于搭载的是 M5 处理器,这款新的 Apple Vision Pro 很可能将在明年 M5 芯片在 Mac 或者 iPad 上亮相后才会发布,预计在明年年初到年中。

至于大家更期待的轻量化 Apple Vision Pro、Vision Pro 2 以及智能眼镜,将在 2026 下半年以及 2027 年陆续发布。

这一波泄露涉及到要更新的产品很多,但更新的幅度却并不大,大多数都是换芯片的常规升级。

不过,这些产品线明显比以往更频繁的更新策略,或许也意味着,苹果正在快速地让全系列产品能对 Apple 智能有更好的支持,价格最低的苹果生态入门款产品 iPad 要支持,Apple TV 机顶盒也得以覆盖,HomePod mini 也有望能用上部分智能 Siri 功能。

这就是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最大优势:非常丰富和庞大的设备阵容和数量,能让自己的 Apple 智能成为拥有大量用户基数的 AI 工具。

专注性能的升级,可能也是由于全新的「液态玻璃」要占用更多的硬件资源,为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苹果要进一步刷新旗下产品的性能。

不过,让人更好奇的是,既然换上了「液态玻璃」的全新设计语言,iPhone 17 系列据悉也要全部用上高刷新率屏幕,那么全高刷的 iPad,还会远吗?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亮相/李想称「理想 i8 没有对手」/新款 iPad mini 处理器曝光

By: 柯铭源
15 August 2025 at 09:00
cover

🚁

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 A1 发布

🤖

苹果桌面机器人曝光,Siri 将成为产品核心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开幕

👾

李想:理想 i8 产品力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对手

💻

Claude 新增「代码轮流写」风格

🛒

京东:坚决抵制外卖「0 元购」等恶性补贴

💡

DeepMind CEO:智能体已经能进入实时生成的模型世界

😯

iPad mini 新款或采用 A19 Pro 处理器

🎮

微信聊天支持引用部分内容

重磅

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 A1 发布

昨天,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 影翎 A1 登场。值得一提的是,影翎 Antigravity 由影石 Insta360 与第三方共同孵化而生。

无人机本体的外观非常科幻:正面竖向排列的视觉避障模组就像电影中的外星生物,而上下两边的半球形凸起则为全景相机模组,分别以一上一下的方式进行放置。其他方面,影翎 A1 拥有 249 克的轻巧可折叠设计。

影翎 A1 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实时合成全景影像,结合经特别设计的镜头布局,它能够实现出色的「隐形」效果,在飞行眼镜中环顾四周也不会看到机身和螺旋桨的踪迹。

影翎 A1 能够录制最高 8K 30fps 规格的全景视频,还能实现在后期软件里自由调整视角,设置关键帧打点实现一些高难度的镜头运动。

作为全球首款一体式全景无人机,影翎 A1 还融合了手势体感控制摇杆、实时合成全景视频和全方位观测的飞行眼镜,为飞行者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目前,影翎 A1 已开启公测招募,并将于 2026 年 1 月正式发售。

苹果桌面机器人曝光,Siri 将成为产品核心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日前爆料,苹果正在打造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以扩张自己的 AI 竞争力。

报道透露,苹果将打造一款可活动的桌面机器人。据介绍,该产品类似于一台安装了可移动机械臂的 iPad,能够多角度旋转以及跟随房间内的用户,Gurman 指出「其像人的头部一样」,能够实时定位到唤醒人所在方向。

据悉,这个桌面机器人在苹果内部代号为 J595,但更熟悉它的人将其称为「皮克斯台灯」,这个名称源于今年一月,苹果公布的一项名为 ELEGENT 的机器人研究成果。

而传闻已久的带屏版 HomePod 也有了新的信息透露:可以看作是桌面机器人的简化版,同样使用 7 英寸左右的显示屏,去掉了机械臂,连接在一个半圆形底座上,其中还包括了扬声器和麦克风。

据悉,该产品定位家庭智能中枢;还将通过面部识别,实现个性化服务。据报道,该产品预计 2026 年的年中推出。

除此之外,苹果还计划了一个智能安防摄像头,内部代号为J450。而该摄像头的诞生旨在成为智能家庭的「眼睛」。

据介绍,该产品能够辨认进入房间的人,并与提供类似「面部识别推送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联动用户家中的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为用户打造适合的环境、内容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颗摄像头将采用电池供电,一次充电可续航数月,甚至长达一年。

另外,进化版 Siri 也将注入到上述产品甚至是苹果全家桶的其他产品中。

在苹果内部,这个进化版 Siri 的代号是 Linwood,它基于苹果自家的基础大语言模型(LLM),其首要目标是攻克当前版本 Siri 因技术瓶颈而延迟的个人数据处理能力。

与此同时,苹果也务实地准备了 B 计划——代号为 Glenwood 的外部技术方案,主张引入第三方技术来驱动 Siri,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消息称苹果正测试使用 Anthropic 的 Claude。

大公司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式开幕

据央视新闻报道,昨晚,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

据报道,本次比赛共来自 16 个国家的 280 支参赛队伍齐聚北京,将在 8 月 15 日至 17 日三天里围绕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共 26 个赛项展开 487 场比拼,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开幕式上,超百支战队亮相「冰丝带」,各式机甲竞放风采,机器人街舞、戏曲轮番登场,更与专业街舞团联袂献艺,生动演绎科技与人类文明的碰撞交融。

本次开幕式上,此前 2025 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亚季军获得者亮相并作为护旗手运动员登场:天工 Ultra、松延动力 N2 和卓益得行者二号。

同时,在机器人代表方阵中,加速进化 T1 型机器人以 5×5 队列展现精准协同,曾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宇树科技 Unitree G1 机器人队伍与柔道奥运冠军和游泳、拳击运动员等跨界组队亮相。

马斯克 xAI 联合创始人离职

昨日,马斯克旗下 xAI 的联合创始人 Igor Babuschkin 发文宣布,自己已正式离职。

据悉,Igor Babuschkin 在 xAI 期间,主要负责领导工程团队,并参与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品和 AI 应用项目的所有重要事项。

文中,Igor 也不忘提起自己与马斯克的各种交集,并表示自己从马斯克那学到了「敢于亲自深入技术问题」和「拥有偏执般的紧迫感」两个无价的经验。

马斯克本人也在 Igor 发文后立马送上感谢:「感谢你帮助构建 xAI!没有你,我们无法站立在这。」

而据 Igor 自己透露,其接下来将创立自己的风投公司 Babuschkin Ventures,目标是帮助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并支持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领域推动人类进步、解开宇宙奥秘的初创企业。

智元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8 月 14 日,智元机器人重磅推出面向真实世界机器人操控的统一世界模型平台 —— Genie Envisioner(GE)。

据介绍,不同于传统「数据 — 训练 — 评估」割裂的流水线模式,GE 将未来帧预测、策略学习与仿真评估首次整合进以视频生成为核心的闭环架构,使机器人在同一世界模型中完成从「看」到「想」再到「动」的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据悉,GE 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了基于世界模型的以视觉中心的建模范式——其可直接在视觉空间中建模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动态,同时还带来两个关键优势:

  • 高效的跨本体泛化能力:在 Agilex Cobot Magic 和 Dual Franka 等全新机器人平台上,GE-Act 仅使用 1 小时(约 250 个演示)的遥操作数据就实现了高质量的任务执行。
  • 长时序任务的精确执行能力:通过在视觉空间中显式建模时序演化,GE-Act 能够规划和执行需要长时序推理的复杂任务。

官方表示,基于视觉中心建模理念,GE 平台包含三个紧密集成的组件:GE-Base(多视角视频世界基础模型)、GE-Act(平行流匹配动作模型)、GE-Sim(层次化动作条件仿真器)。

此外,为了评估面向具身任务的世界模型质量,团队在 GE 核心组件之外开发了 EWMBench 评测套件,其从场景一致性、轨迹精度、运动动力学一致性,到语义对齐,全方位打分。在与 Kling、Hailuo、OpenSora 等先进模型的对比中,GE-Base 在多项体现视觉建模质量的关键指标上均取得最优成绩,且与人类判断高度一致。

Project page:https://genie-envisioner.github.io/

Arxiv:https://arxiv.org/abs/2508.05635

Github:https://github.com/AgibotTech/Genie-Envisioner

李想:理想 i8 产品力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对手

昨日,理想汽车 CEO 李想发文表示,理想 i8 市场反响不错,并且该车型处于「有没有」的竞争赛道,产品力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对手。

对于「为什么理想 ONE/L 系列/MEGA,在过往能在单一品类独树一帜?」这一问题,李想表示:

本质是我们解决了新能源续航痛点(增程、5C 超快充)、家庭出行舒适性(冰箱彩电沙发)、高品质私有空间(6 座平权、大客厅)等用户深层次的需求。

李想指出,这些需求一直存在,但没有被及时洞察和解决,而理想第一个解决了。其强调,「在这些产品刚推出时,其实是进入了蓝海市场,没有真正的对手。」对此,李想认为 i8 就处于这个阶段,「产品定位和产品力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同时,李想还表示,「当一些友商们反应过来,开始‘摸着理想过河’,推出了和我们类似的产品时,就进入了‘好不好’的竞争阶段。」李想称,用户没有多家对比很难感受出好坏。

李想提到,为解决上述问题,理想方面邀请用户「货比三家」,因此才有了理想汽车「吵归吵骂归骂,千万别试驾」的用户印象。

最后李想还总结称:理想 i8、理想 MEGA 处于敌无我有的「有没有」赛道;理想 L系列处于贴身肉博的「好不好」赛道。

Cladue 新增「代码轮流写」风格

昨晚,Anthropic 的 Claude 宣布,其 Claude Code 和 Claude App 中新增学习模式。

  • Claude Code 新增 Output styles 来定制沟通风格:允许用户将 Claude Code 调整为任意类型 Agent 进行工作流配合,并且能保留其核心能力;
  • Claude 新增两种输出风格:「解释性(Explanatory)」和「学习性(Learning)」。

具体来看:

  • 「解释性」:能够让 Claude 深入探讨其操作过程和原因,并将架构决策背后的推理展现给用户,解释权衡取舍,并在编程中给到用户最佳实践。
  • 「学习性」:类似老师一样的定位,能偶尔暂停任务并请求用户自己完成部分内容,引导用户「边做边学」,并给出指导与反馈。

官方表示,最初在 Claude for Education 中引入的「学习性(Learning)」已全面开放。

京东:坚决抵制外卖「0 元购」等恶性补贴

昨日,京东公布其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该季度收入达 3567 亿元,同比增长 22.4%;其中新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99%,成功达成初期战略目标;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29.1%。

报告中,京东着重提到「坚决抵制「0 元购」制造市场泡沫,绝不为体现市场地位恶意冲单量」。据京东透露,其二季度日订单量(外卖)达 2500 万单;全国 350 个城市的超 150 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

但据悉,京东二季度新业务营收从去年同期的约 46 亿元暴涨至近 139 亿元,但该板块的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也大幅拉升,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 7 亿元急剧扩大至 148 亿元,运营利润率为 -107%。

雷鸟与蚂蚁集团合作发布全球首个全彩眼镜支付

8 月 14 日,雷鸟创新与蚂蚁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数字支付融合创新解决方案,推动 AI 与 AR 眼镜技术在本地生活、移动支付、跨境消费等场景落地。

官方介绍,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 AI 与 AR 眼镜在移动支付场景中的关键突破,更意味着 AI 与 AR 眼镜正加速从「概念产品」迈向「全场景服务终端」的关键拐点。

作为此次合作的重要成果,雷鸟 X3 Pro 是全球首个支持看「支付宝碰一下」设备的 AI 眼镜,无需双手,用户看一眼支付宝小蓝环或收款码,可在眼镜端完成支付全流程,真正实现「看一下支付」。

后续,雷鸟 X3 Pro 还将通过蚂蚁国际旗下 Alipay+ 全球钱包支付伙伴生态,为全世界消费者和商户带来无缝支付体验,尤其适用于旅游、购物、交通等高频跨境消费场景。

据悉,雷鸟 X3 Pro 是雷鸟创新在今年 5 月份正式发布的 AI+AR 眼镜,其是全球最小可量产的全彩 MicroLED 光波导眼镜。眼镜内置了 Live AI、实时翻译、AR 导航、提词器、AI 录音、本地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

联想最新财报:非 PC 业务占比近半

8 月 14 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 2025/26 财年第一季度业绩:

当季营收同比增长 22% 至 1362 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新高;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 22%,达 28.16 亿元人民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赢得新财年「开门红」的强劲起势。

较为亮眼的是,得益于多元化增长引擎持续加速,联想集团本财季非 PC 业务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47%,驱动集团增长结构更趋均衡的同时,也为公司混合式 AI 的纵深布局提供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同时也意味着,联想正加速撬动「AI + 终端」这一大飞轮的转动,以 PC 为支点,带动 IDG、ISG、SSG 多业务协同增长,形成从个人智能到企业智能的正向飞轮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本季度联想集团持续加码创新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 10%,为集团在混合式 AI 时代的长期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个人智能方面,联想继续巩固在全球 AI PC 市场的领导地位,并在中国推出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AI PC产品,强化了端侧推理、高能效与隐私保护等差异化优势。

报告期内,联想的 AI PC 出货量占整体 PC 出货量超过 30%,中国市场具备五大特征的 AI PC 出货量占比已达笔记本总出货量的 27%,「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用户活跃度显著提升,WAU(每周活跃用户比例)平均值达40%。

昆仑万维「天工超级智能体」升级

8 月 14 日,昆仑万维正式发布 Skywork Deep Research Agent v2,并表示它是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 Super Agents)的核心引擎。

官方称,为解决因排版等原因带来的「多模态信息被忽略」,导致 Agent 丢失大量决策依据这一难题,昆仑万维Skywork团队推出了业界首个「多模态深度调研」Agent,首次将多模态检索理解和跨模态生成能力完整整合到深度研究工作里。

为实现多模态信息检索这一能力的提升,昆仑万维 Skywork 团队在以下四个方面完成技术突破:多模态爬取技术 MM-Crawler、长距离多模态信息收集、异步并行 Multi-Agent 多模态理解架构和多模态结果呈现能力。

同时,为实现传统浏览器所不具备的低延迟、高回复率、任务完成度高、决策灵活等功能,昆仑万维多模态深度浏览器智能体(Skywork Browser Agent)进行了多项关键自研技术优化。当前,多模态深度浏览器智能体(Skywork Browser Agent),能够模拟人类浏览与交互方式,革新传统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式。

性能方面,新版本的 Skywork Deep Research 在多项 Agent 任务评测上超越现有模型,达到行业 SOTA 水平。

💡 DeepMind CEO:智能体已经能进入实时生成的模型世界

日前,Google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接受自家「Google for Developers」的播客采访,同时其还根据近期新发布的世界模型 Genie 3 展开了一系列分享。

Hassabis 表示,在 Genie 3 项目中,DeepMind 将世界建模与物理一致性推向新高度。该系统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并保持状态连续性,例如物体位置、物理反馈等在多次交互中始终一致。

而这一特性为机器人训练、通用助理(如 Project Astra / Gemini Live)以及新型游戏娱乐形态提供了重要支撑。Hassabis 透露,团队已将游戏智能体 SIMA 嵌入 Genie 3 环境,实现 AI 在 AI 生成的虚拟世界中自主学习,为 AGI 系统积累无限的模拟训练数据。

针对当前 AI 系统「参差型智能」的现象,Hassabis 指出,尽管顶尖模型能生成复杂虚拟世界并在专业测试中取得近乎满分的成绩,但在某些简单任务上仍会出现低级错误。其认为,这暴露了推理、规划与记忆机制上的不足,也是实现真正 AGI 的关键挑战之一。

另外,在聊到如何看待未来以及个人愿景时,Hassabis 笑称,待 AGI 安全落地后,他将利用这些技术制作「史上最伟大的游戏」,延续自己从棋类到虚拟世界的探索之路。

新产品

iPad mini 新款或采用 A19 Pro 处理器

据 MacRumors 报道,苹果正在开发配备 A19 系列芯片的新一代 iPad mini,代号为 J510/J511。

报道称,下一代 iPad mini 或会采用 iPhone 17 Pro 的 A19 Pro 处理器。

据悉,即将在下半年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中,iPhone 17 将采用 A19 处理器,而 iPhone 17 Pro 和传闻中的 iPhone 17 Air 都会采用 A19 Pro 处理器。但 iPhone 17 Air 的 A19 Pro 或会砍掉一个 GPU 核心, 而新一代 iPad mini 也有可能会采用这颗「降级」版 A19 Pro。

报道还表示,2024 年推出的 iPad mini 第七代配备了 iPhone 15 Pro 的 A17 Pro 处理器,因此新一代 iPad mini 采用 A19 Pro 也是「合情合理的」。

目前暂未有明确的信息表示新款 iPad mini 何时推出。但据多方信息显示,苹果正在研发搭载 OLED 屏幕的 iPad mini,并且或在 2026 年推出(也有传闻称 2027 年)。

另外,A18 处理器的 iPad 也已被曝光:代号为 J581/J582,预计明年(2026 年)春季发布。

全新小鹏 P7 鹏翼门版亮相

昨日,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小鹏 P7 鹏翼版官图。

据悉,新车将在全新小鹏 P7 的基础上增加了鹏翼门、哑光银漆色、碳纤维饰板等一系列专属配置。

全新小鹏 P7 于本月 6 日已正式亮相。整车造型上,新车呈现宽体低趴的车身姿态,尺寸(长宽高)为 5017mm、1970mm、1427mm,轴距为 3008mm。

内饰方面,全新 P7 采用「智能灵动仿生座舱」,仪表台融合了 AR-HUD、运动仪表屏、三轴联动屏、Touch Pad 以及优化过的三幅运动方向盘和流水动态氛围灯。

在性能上,新车采用了中置电驱布局,底盘则采用了全铝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并且全系标配双腔空悬,从而让新 P7 做到了 440mm 的最低重心和 3.7 秒级的零百加速以及 230km 的最高时速。

蔚来第三代 ES8 定档本月发布

8 月 14 日,蔚来正式宣布,旗下第三代 ES8 车型定档 8 月 21 日发布。

今年 6 月,蔚来及工信部就已经公布了新车的部分信息。从外观来看,第三代 ES8 整体设计相较于前代更加稳重,尺寸也有所加大——长宽高分别达到 5280mm、2010mm、1800mm,轴距也来到了 3130mm。

细节方面,新车采用全新设计的日间行车灯,融入晶钻切割工艺;另外配备了三颗激光雷达,采用「AQUILA 天鹰座超感系统」。值得一提的是,从车头细节处发现,新车或配备类似乐道 L90 的大开口前备箱。

性能方面,第三代 ES8 配备 900V 超快充快换平台,支持 5C 充电倍率(峰值充电功率 600kW);配备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输出总功率可达 520kW。

HTC VIVE 发布全新 AI 眼镜

昨日,HTC 发布了 VIVE Eagle 智能眼镜。

从外观来看,VIVE Eagle 机身采用半透明设计,提供红、黑、灰、咖啡色四款配色,重量为 48.8g(包含镜片)。值得一提的是,配备的镜片为蔡司 UV400 太阳镜片。

性能方面,VIVE Eagle 配备高通骁龙 AR1 Gen1 处理器;提供 1200W 像素超广角镜头和 4 枚麦克风,支持最高 2K 30fps 视频录制;拥有 4GB+32GB、连续音乐播放 4.5 小时的续航等。

官方介绍,VIVE Eagle 支持与 ChatGPT、Gemini 等主流 AI 服务连接,但需要配合手机连接进行使用。

据悉,在中国台湾地区市场,VIVE Eagle 的主要竞争对手是 Ray-Ban Meta,官方宣称的优势在于支持中文 AI 语境进行操控。目前,VIVE Eagle 仅在台湾地区开启预售。

新消费

微信聊天支持引用部分内容

近期,据我们实际观察,微信悄悄更新了聊天「引用」功能——在手机客户端,可选择聊天内容中部分文字信息进行框选引用。

值得一提的是,引用后的消息能够直接点开查看原消息全文,并且有快速定位原文的相关按钮,与推文内容引用分享类似。

昨日,该功能相关词条「微信聊天可引用部分文字了」也登上了微博热搜。但有不少网友指出「功能没啥用」「无聊」,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

开放世界建造游戏《山外山》首曝 PV

昨日,《山外山》首度公布其游戏 PV 宣传片。

据官方介绍,《山外山》是一款采用虚幻引擎5构建的高交互开放世界生存制作游戏,通过符合直觉的物理机制实现玩家天马行空的创造。游戏背景定在人神共生的年代,角色的先祖开拓了辉煌的文明。而玩家需要与同伴一起,重塑游戏中的「神弃之地」,改写人类部族的命运。

团队表示,目前游戏还没有进入优化阶段。据其透露,当下的试玩包能够在目前的最低配置下顺利运行,能够在推荐配置下开最高画质,于是就这样填写了 Steam 商店页的配置要求(处理器为英特尔 i5-10400 或 AMD 锐龙 5 3600;内存需 32GB;显卡则为 AMD RX7600xt(16GB)或英伟达 RTX 3060(12GB))。

团队还表示,后续开发中继续优化,将配置压到最佳状态。另外,《山外山》将于 2025 科隆游戏展 gamescom2025 携可试玩 Demo 首次亮相。

康师傅饮料涨价后销售额减少 7 亿

昨日,「涨了 5 毛钱后康师傅饮料少卖 7 亿」相关次条冲上热搜。

据时代周报报道,日前康师傅控股发布公告披露 2025 年中期业绩:

期内,该集团实现收入 400.92 亿元,同比下降 2.7%;录得净利润 26.88 亿元,同比增长 20.3%。

而按业务细分来看,康师傅的营收主要由方便面、饮品两大业务组成,但两大业务纷纷出现下滑

2025 年上半年,其方便面业务收入 134.65 亿元,同比下滑 2.5%;饮品业务收入 263.59 亿元,同比下滑 2.6%,较 2024 年同期少卖了 7.06 亿元。

据报道指出,提价导致的销量下滑也是康师傅饮料业务营收下滑的原因之一。2024 年一季度,康师傅对旗下 1L 装冰红茶、绿茶、茉莉蜜茶等饮品进行提价,终端价由 4 元涨至 4.5 元 – 5 元。

不过,当被问及康师傅是否会将调价的饮品价格进行回调时,管理层回应称,虽然饮品业务在今年下半年会继续面临挑战,但公司并不会将调价的饮品价格往下调的。

管理层表示,康师傅还是想坚持高质量的发展。「1L 装冰红茶卖 4 元太便宜了,但卖 4.5 元可以改善好几个点的毛利率,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还是会坚持走下去。并且,接下来会慢慢的把 500ml 冰红茶的价格从 3 元往 3.5 元去靠。」

好看的

张家辉自编自导自演,《赎梦》曝光终极预告

近期,由张家辉自编自导自演的惊悚电影《赎梦》曝光「无人可逃」版终极预告。

影片讲述由心理医生文思豪习惯在治疗病人时,必先了解他们的背景。某一次,沉卓仁因为发生交通意外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自此无法好好入睡,每次睡觉都会做梦被追杀。为了理解沉卓仁的病因,文思豪开始调查他的背景。然而,因为某件事的发生,让夫妇两人面对重大的情绪改变,更加导致文思豪需要面对一直收藏的秘密的故事。

影片张家辉执导,张家辉、凌伟骏编剧, 张家辉、刘俊谦、陈法拉、朱晨丽、李凯贤等主演,将于 8 月 23 日中国大陆上映;此前已于 2024 年 4 月 30 日在远东电影节上映,2025 年 3 月 27 日中国香港上映。

电影《失明》发布正式预告

日前,由林依晨监制并主演的电影《失明》发布正式预告,将于 9 月 19 日中国台湾上映。

影片讲述女主书仪是人生胜利组的典范——坐拥令人称羡的完美丈夫与聪颖儿子,而这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倾尽心血、步步为营所换来的结晶。直到遇到了初恋情人雪津,一场始料未及的意外,竟如利刃般划破她精心构筑的完美假象,这不仅是光明消逝的试炼,更是被迫直视内心深处,揭开所有残酷的旅程。

影片由周美豫执导,林依晨、吴可熙、刘敬、李铭忠、李沐、王渝萱等主演,改编自作者刘梓洁首部获奖同名小说。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61 期):暗网 Tor 安全吗?

15 August 2025 at 08:04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yifeng.ruan@gmail.com)。

封面图

去年建成开放的烟台时光塔,是一个海边的文化建筑,下层是露天剧场,中间是望海平台,上层是图书馆、展览厅、咖啡馆。(via

暗网 Tor 安全吗?

1、

大家知道 Tor 浏览器吧?

它是访问暗网(dark web)的主要工具。

所谓暗网,就是普通浏览器打不开、必须用专门工具访问的互联网。

之所以暗网要用专门工具访问,是因为它采用了特殊的设计,保证让访问者高度匿名,难以追踪

如果你希望执行秘密的互联网操作,就可以使用暗网。同样的,地下网站希望保密,不愿意暴露自己,那就可以做一个暗网版本,正常互联网无法访问。

暗网有专门域名 .onion,这种域名的网站都是要用 Tor 打开的。

2、

我一直以为 Tor/暗网很安全,可以保证访问者的匿名,无法找到真人。

因为它的设计是防追踪的。它不是直接访问目标网址,而是寻找一个随机的中继节点

它规定,必须通过3个中继节点,才能连接目标网站。每个中继节点,只知道上一个节点和下一个节点,因此该节点即使被黑,黑客也看不到完整的通信线路

理论上,只有三个中继节点都被破解,才能追踪用户。但是,这些节点是在全世界随机选择的,全被破解的概率实在很低。

这种设计叫做"洋葱路由",就像剥洋葱一样,必须一层层解开所有的中继节点,才能了解完整的访问链路。事实上,Tor 这个词就是洋葱路由(The Onion Router)的首字母缩写。

3、

上周,我读到一篇文章,彻底动摇了对 Tor 的信心。

我震惊地发现,Tor 是美国政府开发的

1997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发明了 Tor。最初的动机是,防止外国政府追踪美国的机密通信

美国的情报人员在国外,要向中情局的服务器发送机密消息,不希望被外国政府察觉和追踪,但又必须使用外国的民用线路,怎么办?

答案就是 Tor。通过洋葱路由,Tor 可以在民用通信线路上,让外国的互联网提供商无法找到人员位置和目标网址。

2004年,美国政府公开了这个项目的源码。电子前沿基金会 (EFF) 接手继续开发,逐渐演变成今天的 Tor,但是底层设计并没有大的改动。

开源之后,美国政府并没有放手这个项目,多年来一直大力资助。2012年,Tor 项目的年度预算200万美元,80%来自美国政府

我查了最新的2023~2024年度财务报表,790多万的总收入中,依然有200多万来自政府。

美国政府大力资助 Tor,是因为这个项目对他们有利用价值。

我相信,Tor 源码应该是可靠的,没有植入后门,毕竟它是开源的,要经受全世界程序员的审查。但是,美国政府肯定了解源码的所有细节,很可能会部署他们自己修改过的版本,添加一些不为人知的改动。

根据以前透露的消息,很多的 Tor 中继节点是美国政府架设的(具体比例无法查实)。所以我认为,不能假设 Tor 是安全的,美国政府很可能监视 Tor 的通信

曾经非常著名的暗网黑市网站"丝绸之路"(上图),就是完全依托于 Tor 来访问。但是,2013年被美国政府查封,创始人也被抓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Tor 并不安全。

科技动态

1、上周,中国的载人月球登陆器"揽月",在河北省怀来县进行了着陆起飞测试。

它挂在一个钢盘下面,钢盘使用钢索牵引,可以上下运动,用来模拟月球引力。

2、美国宾州大学发布了一个演示,监视手机通话时的微小震动,可以还原出通话内容。

手机通话时,扬声器会震动,通过激光雷达,在3米外监视手机,可以感受到这种震动,从而还原出语音。

再通过 Whisper 模型,将语音转成文字,就能得到通话内容,准确率为60%。

3、一位美国程序员,制作了一个木质的像素显示器

这个显示器的每个像素点,都是一个小木块,有一面涂黑。

显示器的控制器是一个树莓派,收到显示图案后,计算出哪些木块需要转动,然后驱动一个机械臂转动这些木块。

最后的显示效果如下。

4、谷歌披露,安卓系统内置了一个全球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向用户发出地震警报。

安卓手机都有加速度计,就是手机横置时让屏幕翻转的那种传感器,它可以侦测到手机的移动。

如果系统发现,同一个地理区域的手机突然同时震动,就说明地震了。谷歌就会向该区域的用户推送地震警报。

该系统于2021年4月,首先在新西兰和希腊上线,已覆盖98个国家/地区。2023年11月的菲律宾6.7级地震,2023年11月的尼泊尔5.7级地震,它都发送了警报。

5、人类为什么需要睡眠?最近一篇论文指出,睡眠与细胞线粒体有关。

在有氧状态下,线粒体的不间断活动会导致自身裂变,所以需要一个静止期(睡眠)来修复,并补充能量。

结论就是,只要生物需要氧气,就需要睡眠,因为有氧活动会消耗线粒体。

文章

1、锚点定位简介(英文)

CSS 的新语法"锚点定位"(anchor position),可以不使用 JavaScript,只用 CSS 就完成弹出菜单对某个锚点元素<a>的定位。

2、使用 Rclone 挂载网盘到本地(英文)

本文介绍使用 Rclone 这个工具,将网盘(比如微软的 OneDrive),挂载成一个本地目录。

3、如何选择英文字体(英文)

本文介绍选择合适的英文字体的一些注意点。

4、我的 NotebookLM 使用方法(英文)

NotebookLM 是现在公认的最佳 AI 笔记工具,作者写了他的使用方法,用它来"看"没看过的电视剧,我觉得有参考价值。

5、Docker 运行图形界面软件的一种方法(英文)

本文介绍使用 Wayland 协议,把图形界面软件放在 Docker 容器运行。

6、为什么 π² ≈ g?(英文)

π² 等于9.86,很接近重力加速度 g 的9.8。本文告诉你,这不是巧合,跟米的定义(北极到赤道的距离的百万分之一)有关。

工具

1、Battery

一个 Macbook 笔记本的小工具,使得充电只能充到80%。

2、Readeck

一个自托管的 Web 应用,用来收藏书签,自动保存网页内容。

3、missing.css

一个 CSS 库,提供一套精简、可扩展的样式方案。

4、My idlers

一个自托管的 Web 应用,用来统一管理你的虚拟主机、共享主机和域名,参见介绍文章

5、Kimu

基于 Web 的视频编辑器,支持接入 AI,代码开源

6、vYinn(殷人)

古籍印章图案的制作工具。(@shanleiguang 投稿)

7、Call-Me

一个开源网站,在浏览器中实现一对一视频通话,有 Demo。(@miroslavpejic85 投稿)

8、Modern MD Editor

一个基于 Web 的 Markdown 编辑器,生成适配微信公众号/社交平台的可视化 HTML 代码。(@xiaobox 投稿)

另有一个使用 AI 生成的微信 Markdown 编辑器。(@geekjourneyx 投稿)

9、流畅阅读(FluentRead)

浏览器开源插件,"沉浸式翻译"的开源替代品,支持多种翻译引擎和 AI 大模型,提供双语翻译、划词翻译等特性。(@Bistutu 投稿)

10、Diff Excel

一个开源的桌面应用,用来比较两个 Excel 表格的差异,使用 Go 语言编写。(@zbuzhi 投稿)

AI 相关

1、LLM from URL

将提问直接附在 URL 后面,对大模型提问,比如 818233.xyz/你是什么模型 。(@yvonuk 投稿)

2、AI Short Video Factory(短视频工厂)

一个开源的 Web 应用,上传视频素材,给出提示词,AI 自动生成短视频和文案。(@YILS-LIN 投稿)

3、Mapedia.cc

AI 地图,用户搜索一个主题,它会显示相关地图和解释文章,比如苏东坡的地图。(@klemperer 投稿)

资源

1、One Million Screenshots

这个网页号称由100万张网页截图组成,可以放大缩小查看。

2、Engineering.fyi

这个网站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文章(英文)收集在一起。

3、Touch Mapper

这个网站的创意很棒,你输入一个街道地址,它输出该地址的 3D 地图文件,可以 3D 打印出来,供视障人士触摸使用。

4、Pricing Pages Design

这个网站收集各种定价页的设计。

图片

1、古典雕像 + 当代时装

一位法国摄影师为古典雕塑,穿上流行的当代服饰。

这样的组合不仅有趣,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说明,一个人给别人的感觉和自身的气质,很大程度上与服装打扮有关。

文摘

1、我的技术退步了

五年前,我大学毕业时,很热衷于软件开发,参与了一大堆开源项目。

我全身心投入,为这些项目投入了数千小时。虽然没有回报,但我非常享受这些时间,项目用户也对我的工作评价很高。

毕业后,我开始找工作。我认为,公司会看重我的开源经历。我想错了。

我申请了600多个职位,告诉公司我为开源项目做了许多贡献,但结果只收到了3个 offer。最终,我接受了一家创业公司的 offer。

白天,我为这家创业公司工作八九个小时。回到家后,我继续投入自己的开源项目,直到深夜。

我的薪水少得可怜,但是我乐在其中。我的技能快速提高,社区影响力也显著提升。

终于有一天,我认清了现实。公司的项目根本不能体现我的价值,知道我价值的人,又不是能付钱给我的人。我退缩了,开始苦练 Leetcode。

我不再在开源项目投入很多时间,项目社区也渐渐失去了活力。放弃开源项目让我很难过,但我因此进入了一家大公司,我的薪水增加了5倍。

我把所有时间投入了公司的项目,得到了领导的好评。我的邮箱开始塞满了各种挖我跳槽的邮件。

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技术退步了。公司的项目很枯燥,没有挑战性,使用的是内部技术栈。

此外,我也远不如以前快乐。

我想我会攒点钱,过几年就退休,希望那时开源世界还像以前一样。

言论

1、

AI 公司的融资有多么疯狂,前 OpenAI 公司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在2024年筹集了10亿美元,几个月前又筹集了20亿美元,他的公司估值320亿美元。

据我所知,它唯一的产出就是网站上仅有的370个词,每个词价值8000多万美元,其中148个词还是关于合伙人离开公司的事情。不过,至少他还有个网站,有些创始人拿到钱以后简直销声匿迹了。

-- Substack 周刊

2、

保险公司十分担心,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资产的损失风险快速上升,世界正变得无法保险了。

-- 《世界很快将无法投保》

3、

Windows 11 的更新包,原本叫做春季包和秋季包。后来,有人反映,这不适用于南半球,就改名为 H1 更新包 和 H2 更新包。

-- 《为什么 Windows 更新包叫做 H1 和 H2》

4、

十多年来,编程训练营一直是硅谷的支柱产业。如今,AI 使得公司减少入门级职位的招聘,并且学生可以跟随 AI 自学,编程训练营正在逐渐消失。

-- 路透社

5、

人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是在重新编排自己的偏见。

--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美国哲学家

往年回顾

《黑神话:悟空》可以产业化吗?(#314)

Elasticsearch 的启示(#264)

你的地图是错的(#214)

培训班 vs 大学,求职成功率比较(#164)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5年8月15日
Before yesterdayTech News

戴上眼镜,起飞!影翎 A1 全景无人机首发评测

By: Lin
14 August 2025 at 21:00

你大概率见过这样一幕——一台航拍无人机,身上绑着一部全景相机。早在 2022 年,影石就嗅到了这股创意的风,推出了适配大疆 Air2 系列的全景相机套件「瞳 Sphere」,让无人机玩家第一次尝到了 「全景飞行」 的滋味。

▲ 为了给无人机挂上全景相机,用户和品牌都绞尽了脑汁

而今天,故事迎来了升级版: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影翎 A1 登场。毫不意外,背后那双最熟悉的推手,依然来自影石。

品牌中文名叫「影翎」,英文名是「AntiGravity」,直译为「反重力」,这个词一听就是来搞无人机的,它是由影石和第三方团队共同孵化的品牌,全景无人机 A1 是他们的第一个产品。

▲套装包含:无人机本体、体感遥控手柄、飞行眼镜及电池

无人机本体的外观非常科幻。正面竖向排列的视觉避障模组就像电影中的外星生物,而上下两边的半球形凸起就是全景相机模组,一上一下的镜头放置方式和「瞳 Sphere」相同。

▲ 开机自动展开起落架,避免底部的全景镜头接触地面

让我成为一只鸟,在空中自由探索

既然是影石孵化的品牌,身上自然也流淌着影石的血液,尤其是全景合成技术。

影翎 A1 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实时合成全景影像,结合经特别设计的镜头布局,它能够实现出色的「隐形」效果,在飞行眼镜中环顾四周也不会看到机身和螺旋桨的踪迹。

▲ 戴着飞行眼镜转头可以轻松变换视线方向

想象你正在北京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上,飞车极速前进时,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即便飞车在前进,你的视角却可以任意转动,就像是身临其境,飞车的方向并不限制你的视野。

影翎 A1 带给我的就是这种自由的体验,仿佛化身为一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鸟,一边飞行,一边自由探索眼前的美景。这样的飞行体验,非常适合在各大景区应用——工作人员摇身一变成为无人机驾驶员,游客则可以「坐」在无人机上,随心所欲地欣赏四周的风光。

全景飞行的模式使其操作方式有别于传统 FPV 无人机——飞行方向只由手柄控制,不再与头显的视角同步。当你的视角与飞行方向不一致时,头显屏幕上会自动弹出一个悬浮窗,实时显示无人机前方的影像。而你只需轻轻转动手柄上的滚轮,就能迅速回到飞行器前方的视角并调整飞行方向,避免盲飞的风险。

其实对于新手来说是很好上手的,但如果你以前就飞过 FPV,那我建议你放下所有的经验,像个新手一样享受这份空中飞行的自由感。

很好玩,也很好拍

在这次体验的前半部分,我完全沉迷在自由的观光感受里了,直到我想起它还是一部能够拍摄全景视频的生产力工具,然后马上就发现了全景无人机的妙处——先专心飞,再随意构图。

影翎 A1 能够录制最高 8K@30fps 规格的全景视频(可惜由于是早期工程样机,我们只体验到了 5.7K@50fps 的视频规格),然后在后期软件里自由调整视角,设置关键帧打点实现一些高难度的镜头运动。

这意味着,在前期拍摄时飞手无需纠结构图与运镜。只要专注于操控飞行,确保无人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与相对位置即可。

以前,拍摄这些镜头时需要操控 FPV 无人机进行翻转、甩尾等高难度动作,还要冒着很大的炸机风险。但现在,只需在后期软件中拖动画面、设置关键帧,便能轻松重现这些效果。

也难怪早就有玩家们在无人机上绑全景相机了,确实好用。

让航拍过程成为一种享受

爱范儿觉得影翎 A1 会是一款彻底改变过往飞行体验的产品。

作为全球首款一体式全景无人机,影翎 A1 融合了手势体感控制摇杆、实时合成全景视频和全方位观测的飞行眼镜,为飞行者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它让每个人都能在空中自由探索,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这样的一体化设计也比曾经专机专用的外挂式配件来得更加可靠,无论是飞行操控还是拍摄体验都更上一层。

最重要的是,影翎 A1 突破了传统飞行的束缚,它解放了创作者们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的焦虑,将他们的飞行体验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让航拍的飞行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

给创作者们提供了大胆飞行、自由创作的底气,这才是影翎 A1 的独特魅力所在。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对标奔驰大 G,宝马 X8 要来了

By: 芥末
14 August 2025 at 21:00

宝马正在开发一款底盘代号为「G74」的新车型。

根据外媒报道,这一车型将对标路虎卫士和奔驰 G 级以及在中国市场销量良好的仰望 U8 和坦克 700 等车型,成为宝马自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首次计划量产的硬派越野车型。

「G74」的立项最早可以追溯至 2022 年。当时,宝马的高层和工程团队秘密测试了多款竞品,其中包括在美国备受关注的 Rivian R1T 电动皮卡和特斯拉 Cybertruck,宝马在这些车型中看到了豪华越野车的市场潜力。

▲Rivian R1T 电动皮卡

最初,宝马打算将「G74」打造成为一款基于 Neue Klasse 平台的纯电车型,并计划在匈牙利或墨西哥生产。不过后来随着电动化趋势的放缓和奔驰电动 G 级的遇冷,宝马调整了思路,决定将项目转移到 CLAR 平台上,以便能够兼顾燃油、插电混动和纯电版本,其制造地也迁移至了美国斯帕坦堡工厂,预计将于 2029 年正式投产。

相比最初的纯电设想,CLAR 平台更加灵活,能够应对未来几年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G74」可以和 X5、X6、X7 等车型共享部分生产和技术资源。

▲ 宝马 X5 25 周年纪念版,带越野套件

预计新车「G74」会有更高的离地间隙、更长的悬挂行程,以及比现有宝马 SUV 更出色的接近角、离去角和通过角。底盘部分 则有望配备长行程空气悬挂、三把差速锁、先进的四驱系统以及四轮转向,以便在狭窄路段提升机动性,在高速行驶时增强稳定性。

动力方面,「G74」 会与即将推出的底盘代号为 G65 的新世代宝马 X5 共享技术。插混版车型马力预计在 500 至 550 马力之间。此外宝马还在研究增程式电驱方案,并与初创公司合作探索的轮毂电机技术,以探索更多越野场景下的可能性。

▲宝马 X5 25 周年纪念版,带越野套件

除了硬派越野版本外,「G74」还计划提供更适用于家庭和长途旅行的三排七座版本。新车可能将配备大面积全景天窗、天地尾门等配置。内饰则将采用宝马下一代的 Neue Klasse 设计语言,这套设计理念会将先于新世代宝马 X5 上亮相,然后延续到 「G74」。

新车的用料和配置水平会比宝马目前的旗舰 SUV X7 更高,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大概率宝马会将其命名为 X8。

▲ 2025 款 宝马 X7  Nishiki Lounge Concept

宝马上一次推出专为越野设计的车型还是在 1937 年至 1940 年间,为德军生产的 BMW 325 型。这款车采用非承载式梯形车架、四驱系统和三把差速锁,部分版本还有四轮转向,当年的转弯半径只有 6.5 米,虽然只生产了 3225 台,但其在宝马的技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宝马 325 型军用吉普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G74」将是宝马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宝马的产品矩阵里,一直缺少一款能真正能够和奔驰 G 级、路虎卫士对标的车型。

全球的越野车市场近些年来一直在持续增长,奔驰、路虎等车企都在增加对这一车型的投入,有研究机构预计,2025 年全球的越野车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 1670 亿元,而到 2034 年,这一市场预计将增长到 3300 亿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新款深蓝 L07 把华为乾崑智驾的门槛拉低到了 13.59 万元

By: 芥末
14 August 2025 at 16:03

深蓝 L07 把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的入手门槛拉到了 13.59 万元。

这台中型轿车全系标配了华为乾崑 ADS SE 基础版的辅助驾驶方案,最低配车型限时优惠售价 13.59 万元,最顶配售价 15.59 万元。

华为乾崑 ADS SE 基础版采用的是视觉融合方案,使用了 3 个毫米波雷达啊、12 个超声波雷达和 10 个摄像头,算力平台为 200TOPS 的华为 MDC 210,支持前后双向 AEB、侧向防碰撞、防误踩加速踏板等主动安全功能以及高速领航辅助和城区巡航辅助(LCC+),同时也支持离车泊入、遥控泊车以及代客泊车等功能,是目前最便宜的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

据深蓝介绍,L07 的华为智能驾驶能达到 98% 的覆盖率,支持自动进出服务区、施工路段绕行,城区里应对加塞车辆成功率 92%,断头路泊入、窄车位泊车成功率达 91%。

作为一台中型轿车,深蓝 L07 长宽高分别为 4875/1890/1480mm,轴距为 2900mm。车辆整体造型和上代基本一致,主打轿跑风格。

新车前脸依然采用了较为简洁的封闭式格栅设计,搭配了类似「回旋镖」形状的日行灯组,其内部集成了点阵式光源,远近灯组则位于格栅两侧稍靠下的位置;车辆前脸底部设计了尺寸较大的梯形进气口,内部装饰为横幅式结构。

深蓝 L07 车身侧面的腰线从前翼子板延伸到车尾,配合溜背造型勾勒出了较强的运动感;车身门把手则是隐藏式弹出设计,同时轮眉和侧裙版部分都设计了隆起的筋线,轮毂则采用了五幅式 Y 字形轮毂。

新车尾部采用了尺寸较大的扰流板以及高位刹车灯和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下包围处的黑色饰板部分加入了贯穿式的红色反光条和镀铬条装饰。

来到车内,深蓝 L07 的座舱设计也依然是家族式风格,配备了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55 英寸 AR-HUD 抬头显示系统、15.6 英寸 2.5K 分辨率悬浮式中控屏以及电子怀挡,主驾驶前方则并未配备传统的仪表台。新款车型车机芯片升级到了高通骁龙 8295P,车机系统升级为 Deepal OS 4.0,新增内置 AI 智能座舱助手,支持 Carplay、Hicar、Carlink 等手车互联功能,可以实现应用分屏功能。

新车其他得到升级的舒适性配置还有带按摩功能的主副驾「零重力」座椅、前排座椅通风/加热以及电动掀背式尾门、电动升降后扰流板、智能远光 LED 自动大灯等配置。

26 款深蓝 L07 最大的升级在动力系统上,新车搭载了全球同级最高效率多合一电驱——新一代原力超级电驱,拥有 2.67kW/kg 的同级最高功率质量密度和 50.85Nm/kg 的最高扭矩质量密度。全球同级首发的「三 V」电机磁钢技术则实现了可量产电驱中最高的 24200rpm 速比以及 13.561 全球可量产最高速比和 1.07 的超高电压利用率。

同时,深蓝 L07 增程版车型搭载的新蓝鲸增程专用发动机实现了 44.39% 的平均热效率,每消耗 1L 汽油可发电 3.7 度,搭配全球同级最高总成工况效率 92.3% 的新一代原力超级电驱,大幅降低了用车成本。

深蓝电驱智慧中枢则有效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其使用的动态扭矩分配技术,能够让让车辆动力响应更迅速,更稳定,减少打滑,即使在发生旋变故障等极端情况时,车辆仍能以最高 92km/h 车速行驶到安全区,保障出行安全。

具体来讲,深蓝 L07 纯电版车型电机最大功率为 200 千瓦,CLTC 下的续航里程为有 550km 和 660km 两种,电池容量分别为 56.12 度和 68.82 度,支持 3C 快充。增程版车型搭载 1.5L 增程器,最大净功率 70kW,电机最大功率可选 175kW 和 200kW 两种,纯电续航里程为 240km,馈电油耗为 3.48L/100km。

此外,2026 款深蓝 L07 全系标配了可变自适应悬架,搭载了 FSD 可变阻尼减振器以及 HRS 液压式回弹止动器,新车还采用了后铝合金 H 臂,能有效减少簧下质量,加速、刹车响应更加迅速,让车辆操控更加灵活。

在长安汽车升格之后,深蓝品牌聚焦在中高端市场,近半年来,现款的 L07 共售出了 15727 辆。而目前 10-15 万元市场轿车的主力选手是比亚迪的秦 PLUS 和秦 L,两辆车 7 月份销量分别为 31237 辆和 24490 辆。深蓝 L07 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车型配置上做出足够有记忆点的差异化,而最便宜的华为乾崑智驾车型,就是深蓝找到的发力点。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在乐道 L90 上,我看到了完全体的蔚来

By: 芥末
14 August 2025 at 15:59

乐道 L90 这次是真的爆了。

8 月 1 日至 10 日 的约 10 天时间内,乐道 L90 约交付了 4060 辆车,这个数据在大型 SUV 细分市场市场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问界 M8。而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数据,乐道 L90 开启预售后一周就拿下了超过 3 万张订单。

要知道乐道 L90 是大型 SUV 中为数不多的只提供纯电版本的车型,而在此之前市场的普遍认知是,大型家用 SUV 不上混动和增程就是死路一条。

▲ 乐道 L90 上市前的大型 SUV 销量分布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

而乐道 L90 却只提供了 85 度的电池,CLTC 续航也仅有 605 公里,但车主们却并未表现出太强的续航焦虑,因为蔚来这些年在换电站等补能体系上的建设确实有目共睹。截至 8 月 13 日,乐道可用的换电站一共有 2097 座换电站,有 653 座分布于高速公路上。

搞换电体系,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当规模不够大的时候,无论是便利性还是用户感知都不够强,而乐道 L90 推出的时间点,则正好卡在了蔚来多年投入,用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刻。

▲ 乐道目前已建成的补能体系

借着换电体系的便利性,乐道 L90 也在本周一推出了 60 度电的 BAAS 方案。已经提车或者将要提车的用户,可以在提车后的 3 个月内,支付 1 元的服务费将电池改配为 60 度,或者可以选择将 85 度电池共享至换电站中获取积分奖励。未提车的用户则可以直接改配为 60 度电版本。目前,乐道 L90 60 度电池月租金为 599 元,85 度电池月租金为 899 元。

这就是蔚来换电体系的优势所在,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用车场景来自由选择电池容量,乐道 L90 推出这一版本,也是因为「用户呼声很高」。

根据蔚来之前在工信部申报的数据,60 度电池的乐道 L90 的 CLTC 续航里程为 410km / 425km,日常实际使用大约在 300 多公里左右,这对于身处南方地区,有家充桩,用车场景也多为市内通勤的用户来说实际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如果车主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有出游或者跨城需求,乐道 L90 也支持将电池灵活升级为 85 度电池,车主需要在每月的 599 电池费用外,额外支付灵活升级费用,目前为 45 元/日,800 元/月,8800 元/年。

乐道总裁沈斐在乐道社区中算了一笔账,如果选择 60 度电池, 用户一年中即便有 4 次、共 20 天的长途出行,也能够省下每年约 2700 元的费用。并且在开放了 60 度电池选配后,L90 的交付时间也会大幅缩短。

乐道 L90 可以说是蔚来品牌中第一款在大众心中留下「性价比」很高印象的车型。之前蔚来旗下的车,主打技术、主打换电、主打服务甚至主打品牌,但很少主打过性价比。

起售价 26.58 万元、顶配 29.98 万元的 L90 卡在了一个很巧妙的价格区间,目前市面上卖得火爆的三排 SUV,如问界 M8、M9,理想 L8、L9,腾势 N9 的主力车型都集中在 40 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领克 900 的中高配版本也在 35 万元左右,目前看着和乐道 L90 在同一价格区间内的就只有深蓝 S09 和昊铂 HL 两车型。

但拥有 BAAS 方案的乐道多少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17.8 万元的 BAAS 价格可以很好的实现用户扩圈,毕竟一次性支付 8 万元和每月支付 599 元,给用户带来的肉痛感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乐道 L90 的产品力本身就足够强,「座座都是 VIP,6 人 10 箱无压力」的宣传配上尺寸巨大的前备箱,完全击中了家庭用户们的痛点。

除了产品本身之外,蔚来在 L90 上市的传播、销售乃至交付方面,也展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成熟度。

从将具备储物功能、可转化为沙发的前备舱作为核心亮点切入市场,逐步扩大品牌的传播影响力,到展车进店、开启预售、动态试驾等,再到提前囤货,确保 L90 不重蹈覆辙,能够上市即交付,蔚来在整个链接中,几乎没有犯什么错。

这背后有个不得不提的人是沈斐。

在乐道全面接入蔚来体系后,沈斐接替艾铁成负责销售和区域公司管理,在此之前沈斐主要负责蔚来能源业务,主导蔚来换电业务的规划和落地。这两个人似乎也代表着乐道前后两种不同的发展重点,之前的铁成时代,乐道似乎更强调类似于迪士尼、宝洁、洲际式的品牌和营销建设,而到了沈斐时代,乐道开始强调渠道、资源和体系化的能力。

过去一周的时间里,沈斐在抖音开了三场直播,他在三场直播中记下了不少乐道 L90 可优化的问题,细节到交付仪式布置和特定门店的服务问题,甚至在直播中教用户在问卷中打低分来反馈对门店的不满。在此之前,L90 还在预热期之时,有用户建议将乐道 L90 放山姆会员店停车场展示前备箱,,很快南京山姆店面就出现了乐道 L90。后面 L90 开启试驾后,市场反响火爆,试驾用户排队时间较长,沈斐果断拍板,迅速新增了 400 辆试驾车。

李斌曾经评价沈斐说「他是一个愿意下笨功夫的人」,而这种务实高效的执行力也正是目前乐道所需要的。

之前李斌说蔚来要在今年第四季度盈利,我其实一直都抱着怀疑的心态,但这次 L90 表现出来的成熟度,确实提升了不少信心。

或许可以说,从 2017 年算起,8 年间蔚来通过不断在产品规划、充换电网络、用户运营方面积累优势,并在这次内部改革后,终于成长为了完全体。

如果你对此还抱有怀疑,那不妨期待一下月底亮相的第三代蔚来 ES8,用媒体们的流行语说就是「王者归来」。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 AI 机器人全家桶曝光:一盏台灯成为核心

By: 周奕旨
14 August 2025 at 13:16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iPhone 虽然年年更新,但在 AI 时代,苹果好像慢了半拍?

先别急,在苹果秋季发布会靠近时,苹果内部正在掀起另一套关乎 AI 的硬件革命。

在最近一次的全体会议上,库克罕见地放出风声:

关于产品的事儿我不能说太多,但你很快就会看到一些很棒的东西。

知名爆料人 Mark Gurman 的最新消息,则为我们揭开了这幕大戏的一角——

苹果正在打造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以扩张自己的 AI 竞争力。

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三类:

  • 一台带屏幕的 HomePod
  • 一盏会演戏的「皮克斯台灯」
  • 一个带脑子的家庭摄像头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灵魂:AI Siri。

一盏会演戏的「皮克斯台灯」

想象一下,你的 iPad mini 活了过来——

这就是苹果桌面机器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块约 7 英寸的屏幕,被赋予了一具可以思考和移动的身体。

它的核心是一个长约 15 厘米的电动机械臂,在它的帮助下,桌面机器人会像朋友一样,在你说话时将屏幕转向你;当你走动时,它的目光会默默跟随;甚至当你忽略它时,它还会想办法吸引你的注意。

这种物理交互能力,也催生了 FaceTime 通话的全新体验,摄像头可以自动追踪并锁定房间内的通话对象,或是将你的 iPhone 变为一个虚拟操纵杆,让你在视频通话中远程控制机器人移动,自由展示房间内的不同人物或物品。

这个桌面机器人在苹果内部代号为 J595,但更熟悉它的人将其称为「皮克斯台灯」,这个名称源于今年一月,苹果公布的一项名为 ELEGENT 的机器人研究成果。

爱范儿曾报道过,ELEGNT 与我们熟悉的拟人态机器人都不一样,是一个酷似台灯的非人形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能看懂我们的肢体语言,同时对其作出反应,以达成有生命感的交互。

「生命感」一词听起来有些玄乎,但落实到表现上,你很容易发现它与传统机器的区别——

传统的机器人,完成指令的方式是一条直线,程序设定好的动作幅度精准到不会多出一毫米,而 ELEGNT 是一条曲线,过程中会表达意图、显示注意力、展示态度、表达情绪,也就是说会小小地「演」一下。

比如,用户下达指令的时候, ELEGNT 会「看着」用户,时不时歪歪头和点头,仿佛自己真的在认真听讲,而实际上没有这些动作,机器人也能通过麦克风正常录音和分析;

用户问机器人天气,它会先向窗户的方向探探头,然后再进行回答,但其实它只是上网检索了一下天气数据。

或许是因为苹果深知,冰冷的技术很难真正打动人心, 所以他们的目标不是造一个人形机器人,而是让这些非人形的设备,拥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充满生命感。

虽然这些「表演」会让它完成任务的效率比普通机器人稍慢,但研究表明,这种充满情感的交互方式,让用户更愿意与它互动,体验感得分几乎是普通机器人的两倍。

ELEGENT 可以视为桌面机器人的前置研究,桌面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很可能延续同样的生命感交互。

根据爆料的信息来看,这款桌面机器人是 AI 战略的核心,预计会在 2027 年,也就是后年推出。

带屏幕的 HomePod 和带脑子的摄像头

桌面机器人还需要一些等待,但在那之前,苹果还准备了另一款先锋产品投石问路——

这款设备苹果内部代号为J490,可以看作是桌面机器人的简化版,同样使用 7 英寸左右的显示屏,去掉了机械臂,连接在一个半圆形底座上,其中还包括了扬声器和麦克风。

▲ iMac G4

听起来有点儿像 iMac G4,但从定位和核心能力来说,它更像加装了屏幕的超级 HomePod:

首先,这是一个家庭智能中枢,将成为掌控全屋智能家居的大脑,通过语音无缝控制灯光、窗帘、空调等所有 HomeKit 设备。

这个桌面机器人还将通过面部识别,实现个性化服务: 前置摄像头能精准识别每一位家庭成员,当主人走近时,屏幕会自动切换至你的专属界面,呈现个人化的日程、提醒与音乐偏好;如果是家里的儿童靠过来了,这可能就成了一台学习机。

除此之外,这也会是一个扎根苹果生态的全能生活助手,无缝集成音乐播放、视频通话、菜谱查询、备忘提醒等所有基础应用,能满足你的日常所需。

这款设备预计 2026 年的年中推出,标志着苹果正式向亚马逊和 Google 的智能家居设备发起挑战。

▲ Google 一直有做这样的设备

除此之外,苹果还计划了一个智能安防摄像头,内部代号为J450,不过,它可不是用来防盗的——而是成为智能家庭的「眼睛」。

这颗摄像头能够辨认进入房间的人——如果是你回家,它会自动点亮你喜欢的灯光、播放你常听的歌单,或者给你推荐喜欢的剧;但如果是家里的小孩开电视,那么 Apple TV 可能就会播放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要是空无一人的时候,家里的灯还亮着,那么它也会贴心地帮你关掉。

可以说,这就是一颗带脑子会思考的摄像头,可以跟家里的所有 HomeKit 设备协同,成为家里的「全知之眼」。据悉,这颗摄像头将采用电池供电,一次充电可续航数月,甚至长达一年。

用 AI Siri 注入灵魂

苹果的 AI 硬件形态各异,花样百出,但真正为它们注入灵魂的,只有一个名字:Siri。

在苹果内部,这个进化版 Siri 的代号是 Linwood,它基于苹果自家的基础大语言模型(LLM),其首要目标是攻克当前版本 Siri 因技术瓶颈而延迟的个人数据处理能力。

苹果的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 Craig Federighi 曾在本月的内部会议上暗示,这次改革会比预期更大:

我们将交付一次比原先设想宏大得多的升级。没有任何项目比它更受重视。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这个全新的 AI Siri 将会更「像」人,譬如能主动参与多人对话——当你和朋友讨论晚饭吃什么时,放在桌上的 Siri 机器人可能会突然插话,推荐附近的餐厅或相关食谱,就像房间里的第三者一样。

与此同时,苹果也务实地准备了 B 计划——代号为 Glenwood 的外部技术方案,主张引入第三方技术来驱动 Siri,这也解释了为何有消息称苹果正测试使用 Anthropic 的 Claude。

苹果正在为 Siri 设计新的视觉形象,内部代号「Bubbles」。在测试版本中,Siri 被设计成 Mac 系统 Finder 图标的动画版——那个经典的笑脸。设计师们也在考虑更接近 Memoji 的卡通形象。

最终将使用哪种模型尚未决定,前 Vision Pro 负责人、今年早些时候被任命负责 Siri 的 Mike Rockwell,正同时监督 Linwood 和 Glenwood 项目。

这个全新的 Siri 最早可能在明年春季与我们见面,届时我们手上的 iPhone 和 iPad 也将因此变得更智能,而两款新的桌面机器人设备,都将运行名为「Charismatic」的全新操作系统,界面以时钟表盘和小组件为主,支持多用户模式和面部识别切换。

苹果对机器人系列产品线寄予厚望,并且野心勃勃。这一系列项目由苹果公司的技术副总裁凯文·林奇(Kevin Lynch)领导,此前,他曾负责苹果智能手表以及智能汽车项目 Project Titan。

▲ Kevin Lynch

不久前,苹果 CEO 蒂姆·库克罕见地在 乔布斯剧院召集全体员工大会——

要知道,这个场地通常只在发布 iPhone 等顶级新品时才会启用,可见此次会议的分量之重。

库克在会上直言,AI 的革命性不亚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并明确表态:

苹果必须做,也一定会做。这个机会我们必须抓住。

言下之意再清楚不过——苹果不抢一时之先,而是要定义未来的标准。

最近一年来,苹果正在大量招募 AI 人才,并且自研更强大的服务器芯片,从硬件底层构建自己的 AI 帝国。苹果高调切入实体机器人领域,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在生成式 AI 的核心战场(大模型与算法)上,苹果已经陷入到相对被动的状态。

不过正如库克所说的那样,在过去的许多次成功里,苹果并非总是先行者:

我们很少是第一个,Mac 之前有 PC,iPhone 之前有智能手机——关键在于,我们发明了它们的现代版本。

Not first, but best.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曾经人人喊打的「赛博舔狗」,怎么就成了全网的 AI 白月光?

By: 莫崇宇
14 August 2025 at 11:25

万万没想到,连 AI 都有人设塌房的一天了。

今年 4 月份,全网还在疯狂吐槽 GPT-4o 的「拍马屁」行为——「你做得太棒了」、「完美无缺」的彩虹屁一波接一波,多到被网友封了个外号:「赛博舔狗」。

然而,到了 8 月,新上线的混合模型 GPT-5 被批冷漠无情、情绪全无,直接把许多用户整破防了。一时间,社交平台上满是想念白月光 GPT-4o 的哀嚎声,甚至引发了一波声势浩大的退订潮 。

谁能想到,曾经被嫌弃太谄媚的 AI,,现在居然成了白月光。

曾经的赛博舔狗,现在连句好听话都不说了

官方在更新说明里写得很明确:GPT-5 的目标是「减少幻觉内容、提高指令遵循能力」,最重要的是不再过度讨好用户。

实测对比很明显。同样表示「我好累」,GPT-4o 会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说说话。」,而 GPT-5 上来就是一句「那就先别硬撑了」,理智、节制,却少了温度。

因此,对于 GPT-4o 的退场,网友的反应异常激烈:「GPT-5 笨得要死,4o 虽笨但能提供情绪价值啊!」「功能再强,没有温度的 AI 我不要!」。各种梗图也陆续刷屏,全是怀念 GPT-4o 的「追悼会」。

▲ 图片 @pengkeshen281

用户这么激烈的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原因在于许多用户压根就没把 ChatGPT 当成生产力工具在用。AI 伴侣应用 Replika 的调查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60% 的用户承认和 AI 建立了情感关系。很多人打开 ChatGPT,不是为了问问题,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Meta CEO 扎克伯格曾在一次播客采访里提到一个扎心的数据:美国人平均只有不到 3 个真正的朋友,但他们希望有 15 个。在这种普遍的孤独感中,一个会说「你做得很好」的 AI,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情感支持。

在 GPT-4o 被「抹去」之后,OpenAI CEO Sam Altman(山姆·奥特曼)在采访中透露了一个细节。有用户哀求他:「请把原来的版本还给我。我这辈子从来没人跟我说过『你做得很好』,包括我的父母。」

尽管这样的细节很让人心酸,但身为 OpenAI 的掌舵人,奥特曼的态度都是很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承认 ChatGPT 的鼓励帮助一些人改变了生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确实有帮助,但另一方面,他却又表:「很多人把 ChatGPT 当成某种治疗师或生活教练。我能想象未来很多人会在重要决策上完全信任 AI 的建议。这可能不错,但让我感到不安。」

(有趣的是,网友让Grok 用一个词概括奥特曼的长文回应,它的回复十分精辟。)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要理解 OpenAI 为何在 GPT-5 上做出如此激进的风格调整,则需要回溯到今年 4 月那次险些失控的 GPT-4o 谄媚事件。

那次例行更新原本只是想提升用户体验,结果 AI 直接变成了极品舔狗。你说想造永动机?它回复:「太棒了!你是这个时代最具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你就打个招呼,它能对你滔滔不绝地表扬 300 字。

不管你说什么,哪怕明显是错的,AI 都会疯狂点赞。

这种过度谄媚连马斯克都看不下去,发了个「Yikes」表示嫌弃。

但问题不只是「尴尬」这么简单,OpenAI 事后分析发现,这种「讨好型 AI」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它会认同用户的错误观点、助长负面情绪、甚至怂恿冲动行为。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跟 AI 说「我觉得全世界都在针对我」,而 AI 回复「你说得对,他们确实都在害你」——后果可能很可怕。用户天然偏爱讨好型回答。系统学到了这个偏好,不断强化,最终培养出了一个无原则的应声虫。

斯坦福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过度谄媚的 AI 反而会降低用户信任度。用户会觉得「这家伙在骗我」,即便内容是对的,也不愿意继续用。后续,奥特曼在 X 上承诺「尽快修复」。

修复确实做了,但没人想到会矫枉过正到这种地步。

官方表示,希望 GPT-5 更像与你对话的是一位有博士水平的好友,而不只是讨好你的 AI 助手 。这意味着 GPT-5 在默认状态下确实变得理性严肃了些。

而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AI 到底需不需要提供情绪价值?

24 小时在线的 AI 回应,比人类的沉默更能打动人

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 AI 上头?

《列子·汤问》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古代机械工匠偃师向周穆王展示自己制造的人偶,不仅能行走,还能唱歌跳舞、挑眉弄眼。国王大惊,命他拆解,发现其结构完全仿生。

早期的「人造拟人对象」技术惊艳,但也带来恐惧。人类对「类人之物」有本能的关注与敬畏,一旦赋予情绪表达,就很容易触发亲密投射。

这种投射,在今天的 AI 身上表现得更明显。2023 年 AI 伴侣应用 Soulmate AI 关停时,锡拉丘兹大学的研究发现,这些用户的反应和失去真实朋友时一模一样——失眠、哭泣、抑郁,在论坛上互相安慰。

这听起来很荒诞,但情感创伤是真实的。当你每天和一个 AI 分享心事,突然有一天它消失了——那种失落感不会因为它是虚拟的机器人就减轻半分。

而这种依赖 AI 的土壤,多少离不开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

传统的社交场景正在消失,我们在格子间里独自工作,在外卖 APP 上独自吃饭,在流媒体平台上独自娱乐。即便身处人群之中,手机屏幕也把人与人隔成一个个孤岛。

当结构性的孤独创造了巨大的情感真空,AI 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Tamagotchi 效应」:人类会对无生命体产生情感依附,哪怕它只是个虚拟宠物。而 AI 将在这个效应放大到了极致——人类用了几千年学会表达爱,AI 只用了几秒就学会了模仿爱的样子。

来自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团队的研究还发现,浪漫幻想比孤独感、性幻想、依恋类型等变量更解释人机浪漫关系的形成。用户越倾向于将机器人视作「有感情、有道德判断力」的人类,越容易发展深层次关系。

在这场关于 GPT-4o 的讨论里,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我和 AI 聊天,被说是疯子;但你每天跟你的猫掏心掏肺,居然没人觉得怪?」一旦说你靠 AI 获取情感支持——马上就会被打上「可怜」「不正常」的标签。

AI 提供的情绪价值,本不该被轻视。InTouch AI 的案例很有启发:一位远居日本的开发者为老母亲设置了 AI 通话机器人「Mary」,每天进行短时间的关怀提醒,家属还能收到心情异常预警。

说到底,OpenAI 这次的摇摆其实揭示了一个无解的困境:我们既想要 AI 的温暖,又害怕这种温暖;既嫌弃它的谄媚,又怀念它的体贴。

然而实际情况是,比起一个理性的博士,一个永远在线、永远回复、永远不会不耐烦的 AI,往往更像刚需。它说的是不是真心话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直在说。

这大概就是 GPT-4o 能成为白月光的原因。在这个连表达关心都变得奢侈的时代,哪怕是 AI 的彩虹屁,也比真人的沉默更让人心动。至少,它还愿意回应你。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辅助驾驶夸大宣传将被整治/iPhone 18 处理器曝光/vivo Vision 官宣本月发布,重量或有惊喜

By: 柯铭源
14 August 2025 at 09:23
cover

🔍

接近 DeepSeek 人士确认:R2 8 月内无发布计划

📑

工信部等两部门:企业不得暗示消费者可将辅助驾驶视为自动驾驶

💰

腾讯 Q2 财报:AI 成为「新业务基因」

🔍

iPhone 18 芯片或采用革新架构

🏗

柯达被曝或无法持续运营

📱

时隔 4 年,小米重新登顶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

🚗

奔驰 CEO 警告欧盟慎重禁售新燃油车

💡

AMD 苏妈:使命才是吸引 AI 人才的关键

👓

vivo Vision 探索版官宣本月发布

🧠

昆仑万维发布全新多模态生成模型

👟

耐克起诉陈冠希违约

重磅

接近 DeepSeek 人士确认:R2 8 月内无发布计划

近日,市场再度传出深度求索(DeepSeek)下一代大模型 DeepSeek-R2 的发布消息,预计时间窗口为 8 月 15 日至 30 日。

但据腾讯科技昨日获悉,据接近 DeepSeek 人士透露,上述消息不实,并确认 DeepSeek-R2 在 8 月内并无发布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该备受瞩目的模型年内第二次传出发布消息后又归于沉寂。报道指出,深度求索近半年的动态重心并非推出全新一代模型,而是对现有产品线进行「小步快跑」式的迭代优化。

据《The Information》6 月报道,内部层面上,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对 DeepSeek R2 目前的性能还不满意,工程师团队仍在全力优化和打磨,因此发布时间待定。外部原因方面,英伟达为中国市场设计的 AI 芯片「H20」因美国出口限制,而导致货源紧缺。

据悉,今年 3 月,DeepSeek 对约 660B 参数的 DeepSeek V3 模型进行升级,提升了推理、编程及中文处理能力;5 月底,又推出了 DeepSeek-R1-0528 版本,该版本通过在后训练阶段投入更多算力,显著增强了模型的思维深度与推理能力,并在改写、摘要等多个场景下将「幻觉率」大幅降低了 45% 至 50%。

有趣的是,近期不少关于 DeepSeek-R2 的消息却是由 DeepSeek 自己生成完,然后被「包装」成新闻并被广泛传播。

昨天,DeepSeek 还更新了其 App 客户端,新增了对话内容生成分享图的功能。

大公司

工信部等两部门:企业不得暗示消费者可将辅助驾驶视为自动驾驶

据新华社报道,《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于 8 月 13日发布,从即日起至 9 月 15 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包含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力度、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加强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监督、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件事故报告与深度调查 4 方面内容。

征求意见稿提出:

  • 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应当真实、全面,不得做虚假、夸大系统能力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和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 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命名及营销宣传中,不得暗示消费者可以视其为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防止驾驶员滥用。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 OTA 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 OTA 方式隐瞒缺陷,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腾讯 Q2 财报:AI 成为「新业务基因」

昨日,腾讯公布其 2025 年 Q2 财报:

该季度收入 1845 亿元人民币,经营盈利达 692 亿元人民币,「增值服务业务」获得重点业务板块收入第一,达到 914 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 AI 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收入及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均取得双位数百分比同比增长。腾讯表示,AI 技术及应用正加速转化为业绩增长动能。具体来看:

  • 技术创新方面,腾讯混元持续提升模型能力,升级旗舰模型 TurboS、T1 等;混元 3D 模型也快速迭代。
  • 工具层面,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及腾讯元器全面升级;腾讯云 AI 编程工具 CodeBuddy IDE 国际版开启内测,并全面接入 GPT-5 系列等最新模型。
  • 应用层面,元宝、ima、QQ 浏览器等 AI 产品加速渗透多圈层用户群体,微信 AI 功能不断丰富。

另外,据财报显示,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跃帐户数已达 14.11 亿。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 CEO 马化腾表示:腾讯致力通过赋能微信内更多应用场景、推动 AI 原生应用元宝的使用量、升级腾讯混元基础模型的能力,为用户及企业带来更进一步的 AI 增益。

马化腾还提到,《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等长青游戏向平台化进化并加大了 AI 的应用,使得腾讯的游戏业务在用户及收入侧均表现出色。

同时,腾讯通过升级广告基础模型,提升了自身各个流量平台上的广告效果,持续推动营销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iPhone 18 芯片或采用革新架构

日前,分析师郭明錤发文透露,苹果明年下半年推出的 iPhone 18 系列上,将搭载苹果全新设计的 A20 芯片,同时该芯片将采用台积电最新封装技术,并基于 2nm 制程工艺制造。

据介绍,A20 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晶圆级多芯片封装(Wafer-Level Multi-Chip Module, WMCM)技术,这一变革性升级将取代现有的集成扇出(InFO)封装方式。

而在制程工艺上,A20 的台积电 2nm 工艺相较于前代 A18 和 A19 芯片的 3 纳米制程,预计在运算速度和能效上实现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封装技术的革新意味着部分 A20 芯片不再通过硅中介层与主芯片分离布置,将直接同一晶圆上集成内存、CPU、GPU、神经网络引擎。而这一改变有助于提升 AI 运算效率、延长续航、进一步压缩芯片体积。

另外,郭明錤还指出,搭载 M5 芯片的 MacBook 或 2026 年才会发布。据其称,2026 年的高阶 M5 芯片(或为 M5 Pro 和 M5 Max 芯片)在生产过程中仍将保留独立的填充和成型工艺。

柯达被曝或无法持续运营

据 CNN 报道,有着 133 年历史的摄影器材公司柯达日前警告投资者,公司可能无法生存运作太久。

在柯达日前发布的盈利报告中,该公司警告表示,它没有「承诺的融资或可用的流动性」来支付其大约 5 亿美元的即将到期的债务义务。柯达方面称,「这些条件对公司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的能力提出了重大质疑」。

据悉,柯达计划通过停止支付其退休养老金计划来筹集现金。其还表示,由于公司在美国制造了其许多产品,包括相机、墨水和胶卷,因此柯达受到的不预期关税对自身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

而柯达 CEO Jim Continenza 在财报中表示,「尽管面临不确定的商业环境挑战,但柯达在第二季度仍继续按照我们的长期计划取得进展」。柯达也随后通过 CNN 回应表示:

公司有信心在分期贷款到期前能够偿还大部分贷款,并修改、延长或重新融资柯达剩余的债务和(或)优先股义务。

柯达(伊士曼柯达)成立于 1892 年,历史可追溯到 1879 年——当时柯达创始人/胶片发明人乔治·伊士曼获得了他的第一项关于涂板机的专利。1888 年,伊士曼以 25 美元的价格出售了第一台柯达相机。

Momenta 自研芯片点亮并装车,性能对标英伟达

据 36 氪报道,Momenta 自研的辅助驾驶芯片日前已在近期点亮,并开始上车测试。

报道称,上述芯片性能主要对标的是英伟达旗下的 Orin-X 和高通 8650 等主流辅助驾驶芯片。知情人士透露,「甚至硬件接口都与高通 8650 芯片类似。」对此,该芯片几乎不需要对 PCB 进行太大改动,就可以快速量产上车。

据悉,2023 年,Momenta 走上了芯片自研之路,并为此吸纳了大批原 OPPO 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哲库的高管。其中,原哲库 COO 李宗霖是 Momenta 芯片自研业务的一号位人物。

报道指出,如今 Momenta 的芯片被点亮,这意味着,它已通过最基本的性能测试,若后续其他测试顺利,Momenta 自研的芯片便可量产。届时 Momenta 将与如地平线一样,成为具备软硬一体能力的辅助驾驶供应商。

另外,除了自研芯片的突破,Momenta 也在快速推进资本和海外市场的业务进度。

目前,Momenta 正在研发智己出海德国、英国、泰国、澳洲的项目,其中智己的德国项目即将进入 SOP(量产交付)阶段。Momenta 与 Uber 在德国慕尼黑合作的 Robotaxi 测试车也已经上路。

时隔 4 年,小米重新登顶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

8 月 13 日,数据机构 Canalys 发布最新研究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 1%,出货量为 2500 万台。具体来看:

  • 小米凭借强劲的 Redmi 系列销量及渠道覆盖面的扩张,时隔四年首次(自 2021 年第二季度以来)重夺榜首,出货量达 470 万台,市场份额 19%,同比增长 8%。
  • 传音以 450 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二,市场份额 18%,在入门机型组合新品发布的带动下,同比大增 17%。
  • 三星以 430 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 17%,同比下降 3%,但在越南和新加坡等市场,其 5G 机型的需求增长,主要受益于 Galaxy A06 5G 等机型价值主张的改善。
  • 受入门级市场竞争加剧影响,OPPO(不含一加)排名第四,出货量 350 万台,市场份额 14%,同比下降 19%。
  • vivo 以 280 万台出货量位列第五,市场份额 11%,同比下降 21%,该厂商正进行战略调整以提升盈利能力。

同日,小米公关经理王化发文表示,小米取得上述成绩「不容易」。

奔驰 CEO 警告欧盟慎重禁售新燃油车

据 Motor1 报道,梅赛德斯-奔驰 CEO 康林松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若欧盟执意要在 2035 年起全面禁售新燃油车,欧洲汽车业将自我瓦解。

其指出,「必须面对现实,否则我们将全速撞墙。去碳化势在必行,但必须保持技术中立,经济不能被忽视。」

报道提到,电动车远未达到欧盟想要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4 年欧盟新注册登记纯电动汽车为 145 万辆,同比下降 6.1%。欧盟统计局表示,在 2024 年欧盟所有新注册登记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仅为 13.6%。

Figure 人形机器人新技能:灵巧手叠衣服

近期,机器人公司 Figure 公布了其人形机器人 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Helix」的一项新技能——叠衣服。

Figure 表示,对人类来说,叠衣服听起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而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却是最具挑战性的灵巧操作任务之一:

毛巾是可变形的,形状不断变化,弯曲不可预测,容易起皱或缠绕;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需要记忆,也没有单一的「正确」抓握点;即使手指稍微滑动,也可能导致材料堆积或掉落;成功不仅需要准确感知世界,还需要精细、协调的手指控制来描绘边缘、捏住角落、抚平表面,并实时适应。

而本次 Helix 也首次突破了这一难题,做到了人形机器人首次使用端到端神经网络的全自主叠衣服。并且有趣的是,Figure 表示,本次叠衣服所使用的技术架构与此前公布的「物流分拣」技术架构完全一样,只需要添加数据集即可切换技能。

另外,除了叠衣服,Helix 还学会「自然多模态交互」:在与人互动时保持眼神接触、引导视线和使用学习到的手势。

李斌称将自驾到珠峰验收 318 川藏换电路线

昨日,面对用户「援藏老兵夏小宝时隔 19 年重走 G318 回到拉萨」的故事,蔚来创始人李斌微博回应:

感谢你们当年的坚守,为这条天路的贯通打下根基。蔚来 G318 川藏换电路线即将贯通,用户可全程换电到珠峰,电车穿越天堑成为现实。

据李斌微博透露,Power UP 2025 蔚来加电日将于 8 月 16 日正式举办。本次「特别版」的加电日,李斌将从拉萨自驾前往珠峰大本营,8 月 16 日以直播的方式,驾驶全新 ES8 为用户考察验收 G318 川藏换电路线的贯通。

这是继新疆、东北、广东之后,李斌第四次直播考察蔚来在当地的补能网络情况。截至目前,蔚来全国充换电站数量达到 8159 座,其中包括 3449 座换电站,4710 座充电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行业第一。

Google 2025 中国开发者大会举行

8 月 13 日, Google I/O Connect China 2025 —— Google 开发者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据悉,本次大会上,来自 Google 各领域的专家围绕 AI 驱动的技术创新、开发工具升级以及全球化平台生态进行了深入分享,帮助中国出海企业和开发者聚焦 AI 赋能、加速创新、更加高效、智能地在全球舞台上实现业务增长。

长期以来,Google 始终致力于提供技术与工具支持,为开发者注入创新动力,帮助众多中国出海开发者不断突破边界,打造惠及全球用户的优质产品。对此,Google 大中华区及韩国总裁陈俊廷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出海开发者已成为全球创新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据悉,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型企业,在 Google 全栈式 AI 解决方案和全球化生态支持下,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Google Play 年度最佳榜单显示,12 家中国开发者团队的 13 款应用和游戏,在全球不同市场斩获了 14 项「年度最佳应用」大奖,充分彰显了中国出海开发者在全球市场的卓越表现。

大会期间,Google 开发者关系与开源业务总监 Timothy Jordan 也深入分享了 AI 模型如何赋能出海开发者突破创新边界。据介绍,Gemini 2.5 系列模型凭借更强的跨模态处理能力与响应速度,为出海开发者升级产品体验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在海外市场,Lyria、Veo3、Imagen 4 等生成式模型也为各类创意项目强势赋能,重新定义了创作极限。

此外,与 Gemini 核心技术一脉相承的 Gemma 开放模型系列,让开发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开发更多衍生模型,为企业提升商业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开辟新路径。

💡 AMD 苏妈:使命才是吸引 AI 人才的关键

近期,AMD CEO 苏姿丰在接受《Wired》采访时表示,在吸引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时,「公司使命的关键程度大于金钱」。

苏姿丰在采访中被问到「如何看待扎克伯格近期开巨额工作,挖角各家 AI 大厂的员工」这一事件,其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向潜在的 AMD 员工提供价值十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苏姿丰坦言:

我认为人才竞争非常激烈。虽然我坚信金钱很重要,但坦率地说,在吸引人才时,它未必是最重要的因素。

苏姿丰补充表示,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相信自己正在尝试的东西,对所做之事抱有信仰」。

另外,苏妈还在采访中再次提到了 DeepSeek 等「低成本高效」的模型。她表示,以前人们往往都专注于大规模训练,而现在随着推理模型和微调的发展,行业已经过渡到推理型计算实际上增长更快的阶段。

新产品

vivo Vision 探索版官宣本月发布

8 月 13 日,vivo 正式宣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vivo Vision 探索版」将于 8 月 21 日正式发布。

据介绍,vivo Vision 探索版主打「超轻量设计」。从公布的图片显示,新品机身采用银色合金材料,正面配备大面积曲面玻璃。细节方面,新品将配备调节旋钮、多枚摄像头。

另据,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也体验了 vivo Vision,从曝光的上头体验图片来看,vivo vision 是支持手势操作交互,有一根线缆与外部供电设备相连,整体看起来,应该会比 Apple Vision Pro 要轻巧一些。

昆仑万维发布全新多模态生成模型

8 月 13 日,昆仑万维正式开源「Skywork UniPic 2.0」模型。

官方介绍,Skywork UniPic 2.0 拥有面向统一多模态建模的高效训练和推理框架,围绕生成和编辑模块轻量化、连接多模态理解模型进行联合训练,构建了理解、生图、编辑一体化的核心能力,是一款旨在实现「高效、高质、统一」的多模态生成模型。

具体来看,升级后的「Skywork UniPic 2.0」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 生成模块基于 2B 参数的 SD3.5-Medium 架构训练,生图和编辑指标超越生成模块具有 7B 参数的 bagel、4B 参数的 OmniGen2、12B 参数的 UniWorld-V1 和 Flux-kontext 模型;
  • 基于 Flow-GRPO 首创渐进式双任务强化策略,有效提升模型对复杂指令的理解能力与图像生成和编辑的一致性,两大任务协同优化、互不干扰;
  • 将生图编辑的 Kontext 模型与多模态模型端到端整合,微调轻量连接器,即可快速构建统一理解-生成-编辑模型,并且生图和编辑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当前,Skywork UniPic 2.0 及其系列模型已全面开源,涵盖模型权重、推理代码、强化策略等。

项目主页:https://unipic-v2.github.io/

技术报告:https://github.com/SkyworkAI/UniPic/blob/main/UniPic-2/assets/pdf/UNIPIC2.pdf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SkyworkAI/UniPic/tree/main/UniPic-2

HuggingFace Gradio:https://huggingface.co/spaces/Skywork/UniPic2-Metaquery

HuggingFace Model:https://huggingface.co/Skywork/UniPic2-SD3.5M-Kontext-2B; https://huggingface.co/Skywork/UniPic2-Metaquery-9B

荣耀 Magic V Flip 2 外观公布

昨日,荣耀手机正式公布了新款小折叠手机 Magic V Flip2 的外观信息。

从公布的内容来看,荣耀 Magic V Flip2 与前代设计相似。在后置摄像头 Deco 处理上,新机采用了同等大小的独立镜头环设计,后置闪光灯依然放置在机身下半部分,外屏采用全覆盖设计。

其他方面,新机依然提供与时尚大师 Professor Jimmy Choo 周仰杰博士联合打造的高定版本,以水晶微光为灵感;另外还将提供一款多层次渐变紫色的版本。

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日前曾发文表示,荣耀 Magic V Flip 2 无论是从外观到影像,还是从技术到体验,都将再攀小折叠品类的高峰。

另据博主「数码闲聊站」此前消息,荣耀 Magic V Flip 2 预计本月发布,拥有 5500mAh 电池以及配备 80W 快充充电器,提供月影白/钛空灰/晨曦紫/织梦蓝多款配色。

新消费

喜茶上新:芭乐雪毫芙王

8 月 13 日,喜茶上架「茶特调」新品「芭乐雪毫茉王」。

据介绍,芭乐雪毫茉王采用红/白两种芭乐,以每斤茶吸足 5500 朵茉莉的九窨雪毫茉王作为茶底,搭配源牧 3.8 冷藏真牛乳作的乳底,顶部还拥有「芭乐云顶」。

喜茶表示,本次推出的新品是「从茶出发,开启新探索」,并且定义为「不是奶茶,也不是果茶」。

无印良品召回问题铜锣烧

央视新闻昨日报道,据日本良品计划公司当地时间 8 月 13 日发布消息,由该公司运营的品牌「无印良品」对一款食品进行自主回收。相关食品为一款 4 枚装栗子铜锣烧,回收理由为部分原料中可能混入了异物。

根据良品计划公司给出的召回通报,本次召回的商品为 4 个装栗子铜锣烧,保质期至 2025 年 9 月 22 日和 2025 年 9 月 26 日,召回商品个数约 3000 个,销售日期在 2025 年 8 月 6 日至 8 月 11 日,销售店铺为日本境内的无印良品商店。

相关公告称,截至目前没有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报告。

经核查,此款商品不在中国大陆的无印良品门店出售,但此商品在中国大陆多个电商平台均有代购,商品评价信息显示近期均有销售。报道指出,请有意或已购买涉事商品的消费者留意,近期切勿购买或食用。

耐克起诉陈冠希违约

近期,据多家媒体报道,耐克在美国对陈冠希提起诉讼,诉讼原因是违反合约。其中被告还包括陈冠希旗下公司 Juice Los Angeles LLC。

耐克方面表示,Juice 欠其 12.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90 万元)的货款,而这些商品由耐克提供,陈冠希则因是 Juice 与耐克账户的个人担保人而被列入诉讼。

8 月 12 日与 13 日,陈冠希多次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出旗下 CLOT 与阿迪达斯联名鞋的照片。据悉,陈冠希于 2023 年 10 月与耐克结束合作关系,随后成为阿迪达斯的创意合作伙伴。

好看的

电影《胡加尔的一天》释出预告

日前,电影《胡加尔的一天》释出预告,将于 11 月 7 日北美上映。

据悉,该片全片采用 16mm 胶片拍摄,通过固定机位镜头与沉浸式场景设计,以 1974 年摄影师彼得·胡加尔与作家琳达·罗森克兰茨在其曼哈顿公寓的对话为核心,通过「典型一日」叙事展现纽约下城艺术圈的创作热潮与艺术家个人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入围第 75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电影提名;在今年 1 月,影片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狂想曲」单元。

《胡加尔的一天》由艾拉·萨克斯执导并编剧,本·卫肖、丽贝卡·豪尔主演。

斯嘉丽导演首作公布预告

近期,斯嘉丽·约翰逊执导首部剧情电影长片《了不起的埃莉诺》发布预告。

影片讲述 90 岁的埃莉诺·摩根斯坦在失去相伴七十年的挚友后,从佛罗里达迁居纽约寻找新生活。面对晚年交友困境,她却与一名 19 岁纽约大学学生意外建立起跨代际友谊的故事。

《了不起的埃莉诺》是由斯嘉丽·约翰逊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朱恩·斯奎布、艾琳·凯利曼主演。影片已入围第 78 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电影《7 天》发布新剧照

昨日,电影《7 天》发布新剧照,将于 8 月 29 日上映。

据介绍,该片讲述陈丑时一个能看见恋爱时长的男孩,因为巧合在牙科诊所邂逅女孩温倩,两人一起对抗规则,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爱情,而当感情进一步发展时,陈丑时向温倩坦诚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秘密,他从小就能在女孩头顶看到一串数字,那是他们之间的恋爱时长,而他和温倩只有七天的故事

该片由尹露监制,邱玉洁编剧、导演,蒋奇明、张艺凡领衔主演。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乔布斯崇拜的人,与他那「杀不死」的相机|明日标本

By: 周奕旨
13 August 2025 at 10:54

编者按:
过去一个世纪,消费电子是创造力最为旺盛的行业。每隔几年,我们就会见证一个新品类的诞生,而许多足以定义时代的「明日产品」便从中而来。明日产品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第一批明日产品怎么样了?
时至今日,他们未必是市场的引领者,却是时代的探索者。我们试图打捞这些被遗忘的技术标本,从中寻找明日产品演进的脉络,为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上世纪,一台与众不同的相机诞生了。

从性能上看,这实在算不上一台专业相机,但在艺术史和影史上,却留下了无可替代的印记。

墙内开花,墙外生香。

半个世纪后,一家名为 10Art.CC 的中国公司,以它为蓝本——保留宝丽来 SX-70 的折叠结构与精神,用全新的光学、电子与机械系统,打造出一台名为 Pocket Fold 66 的相机,甚至考虑采用更稳定的富士 Instax 方形相纸。

在数码与 AI 计算摄影主宰的今天,为何一台 50 年前的相机,仍能成为创作灵感?在影像触手可及的此刻,又为何有人愿意大费周章地「复活」它?

要找到答案,不妨回到最初,看看 SX-70 究竟有何魔力,能让时间对它格外温柔。

一声咔哒,横空出世

要理解宝丽来 SX-70 有多震撼,得先回到它诞生之前的世界。

那时的摄影,是一门复杂且充满延迟的艺术——从你按下快门,到最终看到照片,中间隔着冲洗胶卷、暗房放大等一系列充满化学药剂气味的漫长过程。

照片是回忆的凭证,但这份回忆,总是姗姗来迟。

▲ 冲洗胶片的暗房

宝丽来的创始人 Edwin Land,这位与乔布斯同样偏执和富有远见的天才,坚信等待会磨损记忆的温度,侵蚀照片的情感,于是立誓要消除这种延迟:

我的任务,是教会人们如何感受,因为在看见和感受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SX-70 就是他的答案。

1972 年,当 Land 在宝丽来年度股东大会上,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个扁平的、被铬金属和棕色皮革包裹的扁平盒子时,台下观众无不以为那是个高级雪茄盒。

但接下来,Land 轻轻一拉,这个盒子在一连串清脆、精密的机械声中站了起来,展开成一台造型奇特的相机。

按下快门,一张白色的,略有厚度的相纸被机身吐出,在随后的几十秒里,图像会逐渐从相纸上显现而出。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可折叠的单反即时成像相机。

▲ 这台机器,在当时的工业史上毫无疑问是个奇迹

俗话说得好,要么做先驱,要么做先烈,宝丽来是毫无疑问的前者。

此时的胶片相机市场,旁轴正在走向弱势,单反结构凭借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占据了主流,而这个特性依赖的,是一块并不算复杂的五棱镜。

五棱镜位于单反机身的军舰头中,它的任务,是把来自镜头的倒立倒像,通过一套反光镜与折射路径,翻转成眼睛能直接感知的正像,这种复杂的光路设计,使所见所得成为可能。

但问题是,五棱镜本身是一种固定形态,远远不够便携。

宝丽来的方案有些匪夷所思,但却意外合理——如果不能塞进去一块五棱镜,我就将整台相机做成五棱镜。

Land 将取景系统、镜头对焦、曝光控制、快门、胶片仓和显影组件统统塞进了五棱镜形状的机身,光路经过严苛的计算,光线穿过镜头,被反光镜上扬,通过复杂的折射进入取景器;而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光路又、精准地导向胶片。

最关键的是,所有结构在展开和收起时,都能精密归位。

在 SX-70 问世后不久,设计大师 Charles 和 Ray Eames 夫妇为其拍摄了一部 11 分钟的宣传片《SX-70》,影片没有一句旁白,只是静静地记录下人们使用它时的专注、惊喜和快乐。

这部短片与 SX-70 本身相得益彰,共同成为了设计史上的传奇,完美诠释了它的魅力——连接人与人,创造即时、共享的快乐。

这场征程的规模是空前的,宝丽来公司为此投入了高达 2.5 亿美元的研发资金,这笔投资相当于今天的 17 亿美元。

而 SX-70 也不负众望,很快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登上荧幕,它是《情书》中男女主角之间传递青涩情绪的介质;落回生活,波普艺术大师 Andy Warhol 几乎用它记录了生活的全部,留下了数万张照片。

这些照片本身,也成为了他艺术的一部分。

「The Impossible Project」不可能项目

能在消费市场延续半个世纪的品牌屈指可数。

很遗憾,在漫长胶片时代后半叶兴起的宝丽来不是其中的一员。

当数码相机带着零成本拍摄和即时预览的巨大优势席卷而来,光电信号的转换效率远胜于银盐颗粒间缓慢的化学反应,人们也不必再为每一次快门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即便宝丽来的即时成像明明相当快,却突然显得「慢」了。

再加上昂贵的相纸,不便于复制的特性,宝丽来的优势一下子变成了致命的弱点。

▲ 宝丽来也尝试过数字化转型,但失败了

巨人的倒下迅速而残酷。

2001 年,宝丽来首次申请破产;七年后,又一个令全球爱好者心碎的噩耗传出——宝丽来停止生产所有即时成像相纸。

这意味着,包括 SX-70 在内的数百万台宝丽来相机,一夜之间变成了无法使用的精美摆件。

这个流行了三十年的「明日产品」,彻底沦为「昨日标本」。

这些幸存下来的相机,本身也面临着时间消磨带来的困境,老化的测光系统、失灵的电子元件、难以修复的机械结构,让它们的状态良莠不齐。

▲ 涉及到电路,维修就是难事儿

好在,宝丽来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废墟之上,一簇顽强的薪火被重新点燃。

奥地利商人 Florian Kaps 牵头聚集了一众一群宝丽来死忠,做了一件大事——

他们筹集资金,买下了宝丽来在荷兰恩斯赫德的最后一家工厂,并成立了一个名为「The Impossible Project」的公司。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在当时看来实在过于艰难,甚至看不到希望:

从零开始,为老式宝丽来相机重新研发和生产相纸。

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有化学配方和供应链因环保法案与破产而消失,他们只能在废弃厂房中寻觅线索,边逆向工程,边重新研发,一点点拼出这种极其复杂的化学产品。

经过数年的失败尝试,他们最终成功了,新的相纸虽然在初期不稳定(时至今日,也不够稳定),但它的问世,最直接的成就,就是让无数台沉睡的 SX-70 重获新生。

▲ The Impossible Project 生产的第一款相纸 PX 100 Silver Shade

虽然这背后一定有不少商业化的运作与考量,但丝毫不影响这个故事在无情的消费市场中,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弗洛里安·卡普斯后来回忆说:

所有人都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这反而激励了我们,我们想证明,有些东西值得被拯救。

一呼百应,The Impossible Project 的成功,让这股浪漫主义的力量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无数的修理师、改装爱好者和摄影师,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这些老相机继续工作。他们甚至通过更换镜头、改造为手动控制、重写电路板与曝光程序、开发第三方的 TTL 闪光灯等方式,赋予了 SX-70 新的生命力。

而后,更多的商业力量参加了进来,香港的 MiNT、Retrospekt 等公司,开始围绕 SX-70 及其衍生机型设计流程化的「复活」方案。

▲ 图片来自 @MiNT

至此,距离第一台 SX-70 问世,已过去四十年;距离宝丽来破产,也有十余载。

再然后,我们等到了 10Art.CC 的 Pocket Fold 66,这种可能会用富士 Instax 相纸的机器。

不可能的项目,最终诞生了更多的可能。

殊途同归的道路

时尚是个轮回,摄影也是。

因为相纸昂贵、不可复制而走向破产的宝丽来,挣扎着站起来后又惊喜地发现,曾经致命的弱点,好像变成了特点。

在一个信息可以被无限复制、轻易删除的数字世界里,实体性的照片提供了一种对抗虚拟的、珍贵的「存在感」。

而每按一下都需要花钱的快门,被迫让人倾注更多的思考和注意力,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期待值,与可以先拍一百张,再选一张的数码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两者结合,形成了宝丽来那与数码产品格格不入的拍摄体验,也由此,在数码时代也有了愈发旺盛的生命力。

而同样有趣的是,人们兜兜转转,在另一条路径上,也找到了「即时」的新方法。

与此同时,人类对「即时」的追求并未停止,另一条路径由智能手机走通:零成本拍摄、即时预览、无限分享,看见即拥有几乎没有延迟。

效率被推到极致,影像在同一秒完成拍摄与传播。

这里有个值得一提的故事,在 SX-70 获得成功后,智能手机浪潮的掀起者,刚刚发布苹果 II,正在紧锣密鼓筹备 Macintosh 的乔布斯曾亲自拜访 Edwin Land,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宝丽来总部进行了一次深谈。

这次会面中,Edwin Land 强调了宝丽来的端到端控制——从相机硬件到相纸配方、从生产到零售体验全部由公司一手掌握,这样才能保证魔法般的体验一致。

多年后,苹果在硬件、软件、服务到零售的全链路一体化上坚持封闭生态,也延续了这套思路。

那天,Land 还抛出了一句足以刻进年轻乔布斯内心的箴言:

不要去做别人要的东西,要去做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会想要的东西。

是不是很熟悉?

这种创造需求而非迎合需求的哲学,贯穿了苹果此后的产品路线。

这种致敬一直持续到乔布斯的生命末期,2010 年,正值 Land 百年诞辰,iPhone 正在重塑世界,智能手机的影像浪潮才刚刚兴起,乔布斯在回顾时说:

Edwin Land 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让我明白,一家公司不仅要制造产品,还要创造文化。

两个时代的人物、两个时代的设备,在思想与思路上高度共鸣,实属有趣。

如果把视野拉远,你会发现,宝丽来 SX-70 和 iPhone,其实是人类在漫长摄影史上,对「即时性」这一命题给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种是 SX-70 所代表的物理即时,它将即时的渴望,物化为一张独一无二、可以触摸、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的实体照片。

它是有温度的,是可珍藏的,是一种物理世界里的魔法;

另一种,则是智能手机所代表的数字即时,它是即时追求在当代最逻辑自洽的延伸产物。

它实现了信息的即时——零成本的预览、无限的复制、一键式的任意分享。

宝丽来是一座里程碑,智能手机则是另一座。

它们共同证明,在即时这个永恒的追求上,答案不止一种。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早报|iPhone 17 Pro 新天线设计曝光/抖音回应理想车主被人身攻击/特斯拉史上最长续航车型上市

By: 柯铭源
13 August 2025 at 09:21
cover

📱

iPhone 17 Pro 全新天线设计曝光

🚀

马斯克与 OpenAI CEO 互撕,苹果「躺枪」回应

🧠

赵明辟谣加盟智界

🔍

Perplexity 欲以 345 亿美元收购 Chrome

🕹

宇树确认亲自参赛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GPT-5 新猫腻曝光:故意避开难题刷分

👾

戴尔回应「退出计划核心时间轴」传言:谣言

💡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多模态是 AGI 的必经之路

🚗

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新版本上线

🎞

抖音回应「理想车主被人身攻击」

🍔

麦当劳回应招募退休人员

⚰

《死神来了 6》内地版时长与北美版一致

重磅

iPhone 17 Pro 全新天线设计曝光

日前,据博主「MajinBu」爆料称,iPhone 17 Pro 将会采用一种全新的后盖天线设计。

从 MajinBu 透露的信息显示,iPhone 17 Pro 将采用一体化铝合金后盖(从中框延伸至后盖部分),而机身下半部分采用不同材质进行拼接。

较为亮眼的是,上半部分的后盖天线将从中框一直延伸至相机 Deco 处,并且将环绕相机 Deco 进行布局。MajinBu 表示,这一设计灵感或源自 Apple Watch Ultra,并且旨在获得最大化的接收以及信号稳定性。

MajinBu 指出,iPhone 17 Pro 重新设计天线的最大原因在于减少机身材料(合金)带来的干扰,增强 5G 及 WiFi7 的连接性能。并且新设计还能让主波束分布更加均匀、垂直和斜向上的信号阴影区域更少、在高密度信号场景中具有更高的信号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MajinBu 还指出,新设计或能优化机身内部空间,以容纳电池和散热系统等组件。

而在昨日,iPhone 17 Pro 的外观设计预测再次被顶上热搜——词条「iPhone 17 Pro 长得像充电宝」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指出,iPhone 17 Pro 新的设计与充电宝类似,并称「下个月大家一起迎接万元充电宝」。

大公司

马斯克与 OpenAI CEO 互撕,苹果「躺枪」回应

昨日,马斯克称苹果「偏袒 OpenAI,违反了反垄断法——除了 OpenAI,其他任何 AI 公司的软件都无法登上 App Store 第一名。马斯克还表示,旗下 xAI 会采取法律行动制裁苹果跟 OpenAI。

随后,OpenAI CEO Sam Altman 转发并「开麦」反呛马斯克称:「我听说有人指控马斯克通过 X 来谋取个人及公司利益,并且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和他不喜欢的人的利益,这一指控很不寻常。」

Altman 还称,自己希望有人能对此展开反调查,「我和许多人都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其还不忘补充一句「但 OpenAI 将专注于打造卓越的产品」。

一轮交战后,马斯克更是指出 Altman「胡说八道的帖子达到了 300 万」,直呼后者「你个骗子,比我收到的帖子都要多,尽管我粉丝数量是你的 50 倍!」而 Altman 也回复表示「若你签署一份宣誓书证明自己,那么我会道歉」。

而在今天凌晨,《金融时报》报道称,OpenAI 以及 Altman 正在准备支持一家新脑机接口公司 Merge Labs,以此与马斯克旗下的 Neuralink 展开竞争。

据知情人士消息,Merge Labs 正以 8.5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新资金,并且大部分预计来自 OpenAI 的风投团队。其中,Altman 鼓励该项投资(但其不会亲自投资),并将与眼球扫描数字身份项目负责人 Alex Blania 一起启动该项目。

2017 年,Altman 曾发表名为《The Merge》的长篇博客,并认为人类与机器人结合的时刻,最早会在 2025 年到来。而他在今年的一篇博客中提到,因日前的技术进步,人类很快就拥有「高带宽脑机接口」。

另外,据彭博社 Mark Gurman 今天的报道,苹果也回应了马斯克的言论:「App Store 旨在公平且无偏见」。

苹果发言人通过报道表示,公司通过排行榜、算法推荐和专家使用客观标准挑选的精选列表,展示数千款应用程序。其强调,「我们的目标是给用户提供安全的发现体验,为开发者提供宝贵的机会,并与众多合作伙伴合作,在快速发展的类别中提高应用程序的可见度。」

赵明辟谣加盟智界

据网易科技消息,针对近日网上传言称荣耀前 CEO 赵明将会加入智界的消息,网易科技向赵明本人询问,赵明本人回复说:「不会的。」

与此同时,网易科技通过相关高层交叉确认,赵明加盟智界是假消息。奇瑞内部人士对该消息也予以否认。

最近,奇瑞与华为签署了「智界品牌战略 2.0 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投入超 100 亿元,组建 5000 人研发团队。双方还成立了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独立运作。

今年 1 月,当时身为荣耀 CEO 的赵明在微博发文宣布正式离职。其在荣耀内部社区表示,因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身体情况不佳而选择离职。

Perplexity 欲以 345 亿美元收购 Chrome

据《华尔街日报》及路透社报道,Perplexity 方面表示,已对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 Chrome 浏览器发起收购要约,金额达 345 亿美元。而据报道指出,这一金额远超 Perplexity 目前估值。

报道指出,收购 Chrome 后,Perplexity 预计能够利用前者超过 30 亿的用户,在 AI 搜索领域中占据优势,同时还将削弱 Google 在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

据悉,Perplexity 目前最新估值为 140 亿美元,同时其也并未透露如何筹集上述的 345 亿美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多家基金已表示愿意全额资助这笔交易,但具体基金名称暂未公布。

据相关条款清单显示,Perplexity 的收购将承诺保持 Chromium(底层浏览器代码)开源,并在未来两年内投资 30 亿美元,且不会改变 Google 作为 Chrome 的默认搜索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近年来曾被认定垄断了在线搜索和相关广告业务。另外,法官还在考虑限制 Google 成为设备和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的能力,并要求其与竞争对手共享数据等。

而据《华尔街日报》透露,Perplexity 的报价可能是试图向法官暗示,「如果强制出售,这里只有买家。」在给 Alphabet CEO Sundar Pichai 的信中,Perplexity 表示其购买 Chrome 的报价「旨在通过将 Chrome 交给一个有能力、独立运营的经营者,来满足最高公共利益下的反垄断补救措施。」

另外,Perplexity 已上线了自家 AI 浏览器 Comet,主要核心功能为 Perplexity 的 AI 搜索引擎,用户能够通过该搜索引擎获得 AI 生成的搜索摘要。

宇树确认亲自参赛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昨日,宇树科技宣布,将参赛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宇树科技表示,据其初步了解,到时现场会盛况空前,除宇树团队,还会有多支其他团队使用宇树机器人硬件参赛(强调「使用他们自研的算法」),并表示因赛事项目紧凑较多,宇树自身参与部分,没有参与全部项目。

宇树最后祝贺表示,「预祝所有参赛队伍都能取得好成绩,共同创造机器人运动的新纪录」。

据北京发布官方公众号消息,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共 26 个赛项,487 场比赛。所有赛项都安排在国家速滑馆,日期则为 8 月 15-17 日,共 3 天时间。每天上、下午两个竞赛单元,每个单元 3 个小时左右。

GPT-5 新猫腻曝光:故意避开难题刷分

此前,OpenAI 在发布 GPT-5 时,曾因为一张比例失调的图表被全网群嘲。后续他们火速更新图表,目前已经调整好了比例。

而在近期,知名分析机构 SemiAnalysis 却发现这图表里还藏着别的猫腻——GPT-5 在跑 SWE-bench Verified(共 500 道题)测试时,竟然只做了 477 道题,少了整整 23 道。

对于上述缺少的「23 题」,OpenAI 方面则表示「这些题在我们现有的基础设施上无法运行。」

据了解,SWE-bench Verified 为一个专门用于测试 AI 编写代码能力的测试集,共计 500 题,同时该测试集也是业内普遍认为「最接近真实开发场景的 AI 测试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SWE-bench Verified 这个测试集本身是由 OpenAI 在 2024 年推出。OpenAI 说,原始的 SWE-bench 数据集里有些题实在太难,几乎无法解决,会让 AI 的真实能力被低估。

为了让测试更合理,OpenAI 大手笔请了 93 名程序员,给 1699 道题目打分。但它将所有 2 分和 3 分题都扔了,只留下 0、1 分的题目。然后从中随机抽了 500 道,而 SWE-bench Verified 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经过「净化」的测试集。

另据 swebench.com 原版排行榜显示,5 月 14 日版本的 Claude 4 Opus 反而领先于 GPT-5。

🔗 相关阅读:GPT-5 测试被质疑作弊,故意避开难题刷高分?图表「生成」还得看 OpenAI

华为发布 AI 推理创新技术,计划 9 月开源

8 月 12 日,2025 金融 AI 推理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正式举行。

论坛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发布 AI 推理创新技术 —— UCM 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旨在推动 AI 推理体验升级,提升推理性价比,加速 AI 商业正循环。

据介绍,华为推出的 UCM,包括对接不同引擎与算力的推理引擎插件(Connector)、支持多级 KV Cache 管理及加速算法的功能库(Accelerator)、高性能 KV Cache 存取适配器(Adapter)三大组件,通过推理框架、算力、存储三层协同,实现 AI 推理「更优体验、更低成本」:

  • 更优的推理体验:依托 UCM 层级化自适应的全局前缀缓存技术,系统能直接调用 KV 缓存数据,避免重复计算,使首 Token 时延最大降低 90%。同时,UCM 将超长序列 Cache 分层卸载至外置专业存储,通过算法创新突破模型和资源限制,实现推理上下文窗口 10 倍级扩展,满足长文本处理需求。
  • 更低的推理成本:UCM 具备智能分级缓存能力;同时融合多种稀疏注意力算法,实现存算深度协同,使长序列场景下 TPS(每秒处理 token 数)提升 2-22 倍。

论坛现场,华为正式公布了 UCM 开源计划。UCM 通过开放统一的南北向接口,可适配多类型推理引擎框架、算力及存储系统。今年 9 月,UCM 将正式开源,后续逐步贡献给业界主流推理引擎社区。

戴尔回应「退出计划核心时间轴」传言:谣言

据界面新闻报道,针对戴尔公司,网络上日前流传出所谓「退出计划核心时间轴」,同时相关传闻引发市场关注。

报道指出,就传言中提到的信息,即所谓的戴尔「8 月 5 日发布的官方公告」和国家「监管部门披露信息」,经全面排查了监管部门有关的披露和戴尔全球与中国官网刊登的内容,均未发现任何相关信息。

针对此传言,戴尔通过报道回应称:「这是谣言,我们不会对谣言进行评论。」戴尔强调,所有关联方参考戴尔官方信息以获取正确的资讯,并且表示「戴尔将继续聚焦业务发展,致力于服务中国的客户及合作伙伴。」

据了解,戴尔将于 8 月 15 日在北京举办一年一度的「戴尔科技峰会」,将邀请众多国内的核心客户及合作伙伴出席,展示其最新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

GitHub CEO 官宣离职,公司或完全并入微软

当地时间 8 月 11 日,GitHub CEO Thomas Dohmke 发文官宣离职,并宣布将会再次创业——「再次成为一名初创公司创始人」。

在 2018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收购了 GitHub 之后,一直都让 GitHub 继续作为社区,平台和业务公司独立运作。只不过随着这次 CEO 离职,GitHub 的独立性将会被大幅减弱。

目前,GitHub 拥有超过 10 亿个仓库和分支,1500 万以上开发者,用户数更是达到了 2000 万。Thomas Dohmke 表示,「GitHub 从未像今天如此强大。」

Thomas Dohmke 在文中透露,GitHub 及其领导团队将作为微软 CoreAI 组织的一部分继续履行使命,更多细节将很快公布。 这似乎意味着微软并未打算为 GitHub 寻找新的 CEO。

除此之外,Thomas Dohmke 表示自己将会留任至 2025 年年底以便完成工作交接。

MiniMax 发布全球首个 Agent Remix Marketplace

昨日,MiniMax 发布「全球首个 Agent Remix Marketplace」,并开启 15 万美金全球挑战赛。

官方介绍,Remix Marketplace 对已发布成熟作品一键再创作,支付 100 Credits + 修改成本即可完成全栈项目复刻,无需从零冷启动,效率立提 10 倍;并且能够通过分享赚取 credits 收益。

此外,MiniMax Agent 挑战赛同步开启,奖池高达 15 万美金。比赛拥有「原创 + Remix」双赛道,并且支持零门槛参与(创业者/开发者/设计师/分析师等无需代码能力,均可出战)。比赛已于昨日(8 月 11 日)开启,8 月 25 日截止提交。

机构:DeepSeek 过去一年的流量份额显著波动

近日,数据机构 Similarweb 发布的《Global AI Tracker 8.5》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 1 日的过去一年里,生成式 AI 平台访问量走势出现明显分化。

根据 Similarweb 的数据显示,DeepSeek 在过去一年间的流量份额经历了显著波动:

  • 12 个月前,DeepSeek 尚未进入榜单前列;
  • 而在 6 个月前,其份额一度攀升至 9.2%,位列第二,仅次于 ChatGPT(79.7%)。
  • 然而,在随后的时间里,DeepSeek 的份额持续下滑——3 个月前降至 4.8%,1 个月前进一步降至 4.1%,如今依然维持在这一水平。

相比之下,ChatGPT 在过去一年份额从 84.7% 降至 78.5%,但依然保持绝对领先;Gemini 在过去 6 个月稳步增长,从 4.9% 升至 8.7%,目前位列第二。Grok 在过去 3 个月内份额从 2.1% 增至 2.5%,Perplexity 与 Claude 均保持在 1%–2% 区间小幅波动。

Similarweb 还指出,继 7 月初的整体访问量下滑后,生成式 AI 工具在 8 月初的总访问量出现回升,但不同平台间的份额变化呈现明显分化。

💡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多模态是 AGI 的必经之路

昨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林达华发布了一篇长文,其深度解析了公司在多模态通用智能道路上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开头,林达华指出,AI 是—场长跑。从大语言模型(LLM)的兴起到真正意义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商汤认为,多模态是从 LLM 到 AGI 的必经之路。

林达华提到,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计算来构建智能,而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概念。其认为,智能的核心就是与外界(包括世界或者其他人)进行自主交互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可以被归纳为多种能力维度,包括感知、推理、决策、学习等。

同时,林达华也表示,语言只是人类智能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但不是智能的本源;语言是描述世界的工具,但不是世界本身。「单靠语言模型并不能构建真正意义的 AGI。」

「但之所以大模型浪潮会首先源自于语言模型的突破,是因为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积累了海量的语料,这些语料在信息时代被广泛地数字化,从而成为最容易规模化获取的数据形态。」林达华指出:

大语言模型是朝着 AGI 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不是终局。随着现存的文本语料被快速耗尽,人工智能下一阶段的突破必然要超越语言,回到智能的本源——和世界的交互。

其认为,世界的信息以多元形态存在,人工智能若要具备通用性,必须能像人类通过感官接收信息那样,将这些原始模态转化为可计算的内部表征。「因此,多模态信息感知与处理的能力是 AGI 的核心要求,也是从语言模型迈向 AGI 的必由之路。」

新产品

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新版本上线

昨日,特斯拉上线了 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车型,CLTC 续航升级至了 830km,而这也是目前特斯拉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

新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5.2 秒,比 6.1 秒的后轮驱动版更快,定价为 26.95 万元起。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信息,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搭载的是一块来自 LG 的 78.4kWh 的三元锂电池。

另外,Model 3 的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也迎来了升级,CLTC 续航由 623 公里变为了 647 公里,售价保持不变,仍为 33.95 万元起。

红米 Note 15 Pro 系列官宣

昨日,REDMI 宣布,将于本月推出旗下 Note 15 Pro 系列。

REDMI 方面表示,其第一台手机交付 12 年以后,成功做到全球销量第一(2025 年上半年 175-499 价位段国产手机),并且出海超百国。

据 REDMI 品牌总经理王腾透露,REDMI Note15 Pro 系列将以 2025 顶级标准打造,全系品质拉满,在整机用料、品质标准、保障服务均做到行业新高度。

此前消息透露,REDMI Note 15 Pro 和 REDMI Note 15 Pro + 已入网,支持 90W 快充,其中后者或还支持北斗短报文卫星短信,将成为 REDMI 首款卫星通信手机。

昆仑万维开源游戏交互世界模型

昨日,昆仑万维发布自研世界模型 Matrix 系列中,Matrix-Game 交互世界模型的升级版本——「Matrix-Game 2.0」。

据介绍,Matrix-Game 2.0 相较于 Google DeepMind 前段时间所发布的交互式世界模型 Genie 3(未开源),同样实现了通用场景下的交互式实时长序列生成。并且为促进交互式世界模型领域的发展,Matrix-Game 2.0 全面开源,是业内首个在通用场景上实现实时长序列交互式生成的世界模型开源方案。

具体来看,Matrix-Game 2.0 更加侧重低延迟、高帧率的长序列交互性能,能够以 25 FPS 的速度,在多种复杂场景中稳定生成连续视频内容,且生成时长可扩展至分钟级,大幅提升了连贯性与实用性。

在推理速度显著提升的同时,模型依然保持了对物理规律与场景语义的精准理解,支持用户通过简单指令,自由探索、操控并实时构建结构清晰、细节丰富、规则合理的虚拟环境。

技术上,Matrix-Game 2.0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觉驱动交互世界建模方案,彻底摆脱了传统依赖语言提示的生成模式,专注于通过视觉理解和物理规律学习来构建虚拟世界。

目前,Matrix-Game 2.0 已公布技术报告,并上线 HuggingFace 和 GitHub。

技术报告:https://github.com/SkyworkAI/Matrix-Game/blob/main/Matrix-Game-2/assets/pdf/report.pdf

项目主页:https://matrix-game-v2.github.io/

HuggingFace 地址:https://huggingface.co/Skywork/Matrix-Game-2.0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SkyworkAI/Matrix-Game

新消费

抖音回应「理想车主被人身攻击」

昨日,抖音黑板报发文称,近期网络上出现大量关于「理想车主」的讨论,其中部分内容存在误导、攻击言论。平台称,其在收到理想汽车公司投诉举报后,积极核实处理,对其中违反社区规则的内容予以处置。

抖音方面表示,平台依据《抖音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试行)》,主动对借事件不当蹭热度、恶意炒作的内容及账号予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

借此事炒作营销、同质化演绎恶搞或拍摄「理想车主乱停车」、人身攻击理想车主、自行修改头像谎称被「封禁」等。

抖音强调,一直以来,其持续整治「涉企侵权信息」,健全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同时展开专项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上周,理想汽车法务部也发文称,近期其收到多位车主举报,反映各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负面评价的误导性信息,极大损害了理想汽车用户形象,致使理想汽车用户线上线下生活遭受严重侵扰。

理想方面表示,经核查,此类负面信息 24 小时不间断在多平台密集发布,具有多频次、内容高度同质化等特征,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其更是指出「这一行为背后的黑力量,在挑战社会的良知和法律的底线。」

小米智能门锁误识别人脸开门

昨日,「小米门锁误识外卖员人脸开锁成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经视直播报道,日前有网友发文称,其家中的小米智能门锁将外卖员人脸错误识别,导致门锁被开启。该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门锁被外卖员人脸识别开启时,网友正躺在床上。

据当事人史先生通过报道透露,出问题的门锁型号是小米智能门锁 2 Pro,开门成功的外卖员和自己脸型确实有点像,随后小米客服表示将安排工程师上门检修。

史先生表示,这是该智能门锁使用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此前偶尔发生过需要二次扫脸才能正确识别情况。

而据小米该款智能门锁商品详情页显示,其拥有安全靠谱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抓取面部细节特征,精细描绘独一无二的人脸面谱。

对于上述情况,小米客服表示,他们会记录并核实相关情况。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智能门锁遇到类似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小米客服。「我们这边会尽快安排师傅上门,看一下门锁具体是什么情况,同时我们也会反馈到总部专员,由专员跟进他这个问题。」

麦当劳回应招募退休人员

据澎湃新闻消息,日前有关「麦当劳招募退休员工」的话题在互联网引起关注。

针对上述话题,麦当劳方面回应称,麦当劳中国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及政府指导执行用工政策,为全职员工依法缴纳社保。

麦当劳表示,其同时采用灵活多元的用工方式,退休返聘人员等劳务关系员工也是其中一部分,为相关员工提供符合法规政策的报酬,并提供商业保险等。据了解,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是此前就有的做法。

从网友曝光的麦当劳「退休员工招募」信息来看,任职要求为每周可上班至少 3 天,达到退休年龄(女 50 周岁,男 60 周岁);福利待遇包括国家法定假日三倍工资、周六免费餐饮及员工打折福利、享有商业保险。

好看的

《死神来了 6》内地版时长与北美版一致

据灯塔专业版,《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发行通知、公映许可证出炉,影片时长 110 分钟,与北美公映版一致。

上周,华纳兄弟电影正式官宣惊悚电影《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内地将定档 8 月 22 日上映。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系列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内地。

影片讲述了大学生史蒂芬妮饱受反复出现的暴力恶梦所困扰,于是决定回到家乡,寻找唯一可能打破这个循环的人,并拯救家人免于无法避免的可怕厄运的故事。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由扎克·利波夫斯基、亚当·伯恩斯坦执导,布瑞克·巴辛格、特奥·布里奥内斯、凯特琳·桑塔·胡安娜主演,于 5 月 16 日北美上映。

中版《花束般的恋爱》立项

据新浪电影援引国家电影局消息,在关于 2025 年 7 月上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中,显示中国版《花束般的恋爱》立项,编剧为黄琦琳。

据介绍,故事讲述都市深夜,一对年轻人丽珍与炳强意外邂逅,惊喜发现他们志趣相投,两人顺理成章展开了一段浪漫的恋爱。毕业后,社会和工作压力促使他们成长,也侵蚀了他们的关系。曾经的同路人步伐开始错乱,目的地也不再相同。

《新·驯龙高手》成为系列中票房最高一部

据守望好莱坞消息,真人电影《新·驯龙高手》成为「驯龙高手」系列中票房最高的一部,达成:全球票房最新报 6.236 亿美元,包括北美 2.616 亿美元、中国内地 2.83 亿元。

而此前三部动画票房分别为:

  • 《驯龙高手》(2010):全球 4.949 亿美元,包括北美 2.176 亿美元、中国内地 8988 万元;
  • 《驯龙高手2》(2014):全球 6.215 亿美元,包括北美 1.77 亿美元、中国内地 4.03 亿元;
  • 《驯龙高手3》(2019):全球 5.4 亿美元,包括北美 1.609 亿美元、中国内地 3.67 亿元。

据悉,《新·驯龙高手》于 2025 年 6 月 13 日美国与中国大陆同步上映;讲述小嗝嗝偶然间遭遇传说中的夜煞没牙仔,并由此与之建立深厚友谊,进而打破两大族群间的隔阂,携手寻求和平的故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有嘴就行!」明年的新 Siri 可以让你真正解放双手的使用 iPhone

By: 马扶摇
13 August 2025 at 08:50

iPhone 为智能手机领域带来的革命之一,就是多点触控屏幕。「触控」也在此后的十八年里,逐渐成为了人们与电子设备交互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苹果觉得:触控还不够。

事实上,我们已经在 Vision Pro 上见到了基于视觉识别的纯手势交互,几乎是目前 AR 设备中最无感的一种方案。

而近期的一些新证据表明,苹果也在尝试另一种基于 Siri 的纯语音的人机交互方案

图片使用 Gemini 生成,因为 Image Playground 用不了

就在昨日,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在一篇最新的预测中指出:推迟到 26 年的 AI Siri,有可能通过借助加强 App Intents 的方式,间接实现让用户完全以语音遥控的方式操作 iPhone 。

这是一块苹果在 2024 年 WWDC 上就已经画过的大饼了。在一则饱受虚假宣传指责的广告中,苹果展示了女演员 Bella Ramsey 向 Siri 提问、Siri 跨应用收集信息并给出回答的场景:

广告中,Bella 向 Siri 提问一项活动的参与者名字,Siri 通过快速调用日历做出了回答|YouTube @QuirkyFilms

由于 Apple Intelligence 始终无法实现这样的功能,这则广告片目前已经被苹果下架,而「更智能的 Siri 」也被推迟到了 2026 年。

根据 Marc Gurman 的看法:AI Siri 遭到反复推迟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比起磕磕绊绊的 AI Siri,反而是这项功能所依托的另一项底层功能更值得关注——

全新的 AI Siri 如果想要实现苹果在两次 WWDC 与发布会上画的那些大饼,iOS 的 App Intents 功能必须在未来得到史诗级加强。

图|Fast Company

你或许没有听说过 App Intents 这个名字,这并不奇怪,因为它不是某个单独的功能,而是 2022 年苹果在 iOS 16 中推出的一个系统功能框架,取代了更早的 SiriKit Intents,是一个主要面向开发者的功能。

图|Apple Developers

而 App Intents 的功能也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主要用于展示一款 app 的「意图」。

就拿 iOS 的聚焦搜索(Spotlight)来说,除了直接查找 app 之外,我们其实还可以直接在这里输入一些功能提示词,比如「创建」或者「扫一扫」,系统就会自动拉起一些 app 内部的功能入口以供选择:

而这也很直观的展示了 App Intents 的基本作用——给原本处在 app 内部的各种功能,创建一条「快捷通道」,并且将这些快捷通道的入口与 iOS 系统级功能(比如 Siri、聚焦搜索、捷径等等)整合,让用户可以不打开 app 就快速调用

图|Apple Developers

而这也正是 Marc Gurman 所预测的、新的 AI Siri 在未来能够胜任更多复杂操作的基石。

无独有偶的是,类似的功能快捷入口并非苹果独享,华为的 HarmonyOS 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服务叫做 Intents Kit,负责连接系统入口与 app 或元服务内部的功能:

图|华为开发者联盟

不过目前由于苹果的宣传力度和入口限制,能够在 iOS 中调用 App Intents 去执行操作的就只有上面提到的三大件—— Siri、聚焦搜索,以及捷径。

考虑到 Siri 过于拉胯、聚焦搜索用户基数不高,因此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通过捷径调用了。现在各种快速记账、裁剪照片添加水印、将前一天的照片统一发送到微信文件传输之类的捷径,本质上都是经由 App Intents 在发挥作用。

通过聚焦搜索直接跳转执行支付宝内部的扫码功能

而未来 AI Siri 领衔的自动化操作,参考目前捷径对于 App Intents 的调用方式,爱范儿认为将会是一个很简单的「两步走」逻辑:

  1. 加强 App Intents 能够直接调用的 app 功能。目前的 App Intents 框架需要开发者主动编写,能够覆盖的 app 数量十分有限,苹果后续可能通过新建 API 的方式让系统直接读取 app 功能列表,扩大 App Intents 的调用范围。
  2. Apple Intelligence 的语音模型可以帮助 Siri 更好的拆分和理解用户的语音指令,并且利用 iPhone 上面的端侧模型将自然语言指令转换为依次调用 App Intents 的组合,从而实现复杂步骤的自动操作。

Marc Gurman 预测苹果最早可能会在 2026 年的春季发布会上推出这套新 AI Siri + App Intents 的组合,届时可以实现的操作可能类似于「嘿 Siri,把昨晚吃饭拍的照片全部裁成正方形,发到 XXX 的微信,在下周六创建一个一样的日程」,并且全程不需要动手点 iPhone 。

图|Lifehacker

只不过在那之前,这套新的语音操作方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测试,尤其是针对一些高风险的场景(比如支付宝收付款、或者联网控制医疗器械等等)需要更加严格的 Siri 模型控制,在明年春季再遭推迟也不是不可能。

而从产品的角度看,这样一套完全基于语音的操作方式,虽然有可能最先落地在 iPhone 上,但未来能够发光发热的场景肯定不止智能手机。

反而是 Apple Watch、HomePod,甚至传闻中的智能家居中控屏和桌面机器人,以及类似 Vision Pro 的 AR 设备,会成为纯 Siri 语音交互的主要受益者。

换句话说,这套 AI Siri 搭配增强版 App Intents 的「组合拳」,是一套上利无障碍用户、下利新产品形态的全新交互系统,非常符合我们以往对于苹果强大的软硬件结合能力的想象。

而苹果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如期把它交付出来。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