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拒绝预制菜
浙江温州、台州游记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大厅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东瓯王庙石柱、东瓯王庙石雕龙纹构件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青釉褐彩瓷羊、青釉莲瓣纹瓷鸡首壶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虎形瓷灯座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博物馆-白象塔塔刹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谢公阁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澄鲜阁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诗之岛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江心寺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文天祥祠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浩然楼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东塔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宋园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宋园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西塔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区街景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隋塔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教观总持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隋代古刹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雨花殿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大雄宝殿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清景区-国清寺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博物馆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博物馆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博物馆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龙湫庙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剪刀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剪刀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石刻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石刻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大龙湫瀑布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剪刀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天冠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灵峰石刻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灵峰古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凉风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鸣玉桥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鸣玉桥上的石狮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合掌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林曦明艺术馆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合掌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白云庵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观音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观音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观音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观音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北斗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北斗洞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金鸡峰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灵峰景区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印象南塘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印象南塘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夜市
時空駅:平行谋杀案
時空駅:平行谋杀案
第一章:名侦探的委托
第二章:时间的错位
第三章:组织的影子
第四章:三个侦探的推理
- 在一个世界里,我是黑衣组织的科学家,正在研发时间机器
- 在另一个世界里,小兰被组织杀害,我成了复仇的幽灵
- 还有一个世界里,灰原哀从未变小,而是成了组织的核心成员
第五章:零时列车的真相
第六章:最后的推理
第七章:侦探的决择
第八章:时间的审判
第九章:真相的代价
第十章:侦探的延续
尾声:时间的礼物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1️⃣ 哲学视角:因果循环
- 经典逻辑:如果把“鸡”定义为产蛋的动物,“蛋”是其后代,那么自然看起来是先有鸡,才会下蛋。
- 但若把“蛋”理解为任何可孵化成鸟类的卵(包括非现代雌性鸟类或爬行动物),则可以推断: 先有蛋 → 后进化出能孵化并产生鸡的后代。
这就是所谓的 因果循环,在哲学上常被用来讨论“根本原因”的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单一结论,而是取决于你对“先”与“后”的定义。
2️⃣ 生物进化视角:蛋始于远古
- 最早的卵
- 大约在5亿年前,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已经产生了卵。
- 这些卵不需要外部孵化环境(如鸡蛋),只需保留水分即可。
- 爬行动物的卵
- 在两亿多年前,恐龙、鳄鱼等陆生脊椎动物开始产硬壳卵。
- 这类卵是现代鸟类(鸡)的“祖先蛋”。
- 从恐龙到鸟
- 大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部分小型兽脚类恐龙进化成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鸟。
- 这些早期鸟类仍然产蛋,只是蛋壳结构和现代鸡略有不同。
- 现代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的出现
- 人类驯养起始于约7000年前,选择性繁育使得家鸡演化成今天我们熟知的品种。
- 其蛋在外观、营养及孵化方式上与祖先相似,但已被人类充分利用。
结论:从进化学角度来看,“蛋”比“鸡”早得多。事实上,所有现代鸟类(包括鸡)都来自于产蛋的前身。
3️⃣ 科学实验与模拟
- 基因组比较
- 鸡的染色体与某些恐龙(如腕龙)的相似度高达90%,表明它们共享同一祖先。
- 鸟类蛋壳中的钙质结构在基因上与爬行动物极为接近。
- 化石记录
- 已发现的最早鸟类化石(如 Archaeopteryx)约1.5亿年前,且其卵形状与现代鸡相似。
4️⃣ 综述
视角 | 结论 |
哲学 | 因果循环,答案取决于定义 |
生物进化 | 先有蛋(产卵的前身存在数亿年) |
化石与基因 | 确认早期鸟类及其蛋的存在 |
如果你在写作、演讲或讨论时想引用这个问题,建议用一句话概括: “在进化史上,鸡是从产蛋的祖先中逐渐分化出来的;所以,从根本上说,是‘蛋’先于‘鸡’。”
小结
- 哲学:因果循环无定论。
- 生物学:蛋早于鸡(至少在进化史上)。
- 科学证据:化石、基因和卵壳结构都支持这一观点。
時空駅的消失者
時空駅的消失者
第一章:废站之夜
第二章:错位人生
第三章:时间褶皱
第四章:列车长的秘密
第五章:最后的乘客
第六章:终点站
尾声:时间的礼物
最近看过的作品短评合集
无主之地 / Borderlands
剧情无聊到爆,太过于公式显得人物角色都很无聊了!
白箱 / SHIROBAKO
因为画风而无法继续看下去。
戏台 / The Stage
看的点映,因为话剧很期待结果太失望了。陈佩斯、姜武、黄渤、尹正画风完全不统一以致于很割裂,拍摄角度完全话剧语言式的偏偏剧本又很想给出前因后果的完整性以致于镜头语言近乎缺失。如果它像《扬名立万》那样将舞台固定在戏园子也许会很好看。 剧情和立意都很老套,洪大帅这样的角色在荧幕里出现太多次以致于索然无味。想起荷兰1937年的导演还能交出《圣母》这样的电影再看这边,一声叹气。
白宫杀人事件 / The Residence
还懂现实世界运作的毒舌侦探很有英剧感。不故作玄虚,但恰到好处的给出和剧中人一样讯息的侦探剧不多见了。 不要去纠结剧中人夸张行为,毕竟角色不可能像文字作品那样不断独白,夸张演绎才能表露角色真正的所思所想。 AB委屈吗?作为检举人结果被提前刺杀是很可惜。但他不近人情让人难以理解无法共情的做事作风不仅让人心生埋怨也造成死亡后每个人都想隐藏这事,这也不会那么可惜。毕竟像《流人》毒舌上司那样活着得有过人本事和人脉。AB作为行政人员只能不断随机应变堵住漏洞。 所以,不要当草台班子的极品草台——行政人员。
人类要是没有爱情就好了 : 一生不会只爱一次,你需要与欲望坦诚相见
作者是电影《好东西》和《爱情神话》的编导邵艺辉,这本书可能因为是公众号合集,和电影的俏皮话一路相承,故事真不行,小妞电影味太重了。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
论文集,内容缺乏,不值一看。
死線已是十天前 : 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其实也没那么地狱,看的时候倒是颇有我的心声。那篇除夕因为借钱花去的车费足够还款结果还没借到钱实在好笑,以及川端康成对老婆态度真的让我受不了。
如何描写情感 : 情感类语辞典
留不下记忆的一本书,不过在确认角色当前核心情感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时候可以翻到对应的那页找找灵感,算一本工具书吧。
卡片笔记写作法 : 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例子过于繁复,一直引经论典,其实真的15分钟视频可以说完。 简单来说就是思维导图但已经理解的支点优先,最后根据需要设置中心点再将符合的支点挪过来。最后以此为基础输出。
浮生六记
只看了前面确认作者所写的。第一部若不是时有感叹斯人不在,倒是颇为欢乐。芸密友帮捡石头还被笑猴子助力那里看着就有种林黛玉笑话史湘云那里,真朋友就毒舌的笑死人。 到了第三章坎坷部分,与第三章又成对比,甚为心酸。 第四章游历狎妓一段,在现在很多“爱妻”看来全是黑点,但时代所限,反而是真实记载。四句“强”的排比让妓之苦跃然纸上。 好久没看小品古典了,看完以后觉得我被现代文和网文浸泡太久了,得换换口味。
把自己当回事儿
作者杨天真。看的感觉就是真就什么人都可以出书了。
济公全传
济公要按这个改编得无聊到吐。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文学性一般,可能和编辑改了好几次有关。故事虽不觉新意,但确实七十年后再看还是那么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22岁不到的作品,也是很可以了。不过附录的部分我觉得都比正文精彩。
包公案
安遇时版。真就礼法腌透的垃圾小说!不会因为明朝人写的就有什么特殊。
绝叫
[日] 叶真中显
翻译很厉害! 以前看《造花之蜜》,恶角胜利着实惊艳了一把。而这本,是因为被生活、社会、偏见逼成了恶魔的胜利。 我会喜欢结局吗?不会,因为有无辜的人成为了胜利者手下亡魂。 但我会期待它的结局如同电视剧吗?我也不会。因为她的结局不该如此轻描淡写。 这就是人类啊!
暂停键
[马来西亚] 黎紫书
这本书,适合十年前读。它的文字浸满了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味道,那时候大家读的书差不多,看的内容差不多,所以在看到的瞬间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我很是怀疑作者写这书的时候还是intp的样子,五官感受在这些文字里淡漠成荒芜,倒是精神触觉沿着空间无限延展开,灵魂跃然于头顶默默打量着肉体和世界。肉体是无声的主体,肉体之外是无限速度的延时摄影,在某些个时段会特地放慢成为可以入眼的风景,但转瞬又消逝在时间中。 散文读者,大多寻求的精神共鸣。于是未曾写明但就能感受到那个十楼是北京,尽管我只去过三次。而英国小镇即使挑明我也下意识觉得那里是法国的某个角落,不是戛纳不是马赛也不是巴黎,总之是某个角落就对了。 但有趣的是中间有一段,文字的背景音全是“达洛维夫人想去买花”,“花”字在天空不断延长,像极了飞机尾气……
杀夫
李昂
确实因为《酱园弄》才知道这么本书,根据原报道移植并发展的小说,与事件原型可以说大半无关,仅保留了男方屠户、家暴的设定并以此延伸出了底层农村社会的吃人性。 杀猪仔陈在故事背景所处时代的社会形象几乎可以说是个好人了。在邻里口中顾家、救人,赚钱,把门板式的老婆养的胖了。至于吃喝嫖赌这四样是“男人”应该的。所以整件事从开头到结尾乡村谣论的点都来自于林市,及至到了极限引发的杀夫也都认为是隐藏的奸夫唆使的。与之算是半参照的隔壁阿清为了婆媳吵架暴打老婆那段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正常的,因此可以推出杀猪仔打老婆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婚内强暴也是女人自己要的慌。结构性的压迫和愚昧很能品出《祥林嫂》的味道,但因为主体不同而更觉悲凉!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丁 【著】 孙致礼【翻译】
和傲慢与偏见同一时期作品,故事情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毒舌能力在此可见一斑。孙译本大概有参考王科一《傲慢与偏见》,部分用词一样,有继承感。
幻色江户历
[日]宫部美雪
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感觉更像图一乐。
漆中之黑
[澳] 杜可风【著】 张熠如、张露婷【翻译】
这本书的价格大概是以纸张和剧照为成本成本基础,内容可用之处并不多,像是回忆日记里随便找的几个章节努成的作品。 简而言之,不行!
为什么可以利用CAGR预测分析比特币未来10年价格?
昨天分享了一篇文章利用CAGR预测分析比特币未来10年价格,没想到网友们异常关注,我本意不过是自己的兴趣研究记录而已,有些内容我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细说,因为我自己已经非常清楚。既然网友们如此关注这个话题,有必要再次说明解释一些内容。
首先声明:过去不代表未来,上一篇文章和本文都不过是兴趣研究而已。历史经验教训表明,没有深入了解的朋友请勿轻易涉足比特币,我见到玩BTC亏钱的朋友多于赚钱的朋友,认知和动手能力不够的朋友很难驾驭BTC。赚钱的事情从来都不简单,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先来说说BTC的历史CAGR,从历史数据来看(见上图,网址:https://charts.bitbo.io/cagr/):
- 4年期的CAGR历史最低值发生在2025年4月13日,年化7.1%,其它日期的4年CAGR值都基本上稳定在30%以上。
- 10年期的CAGR历史最低值发生在2023年11月19日,年化42%,其它日期的10年CAGR值都基本上稳定在50%以上。
那有没有负的CAGR?确实发生过,5年期的CAGR历史最低值发生在2022年12月16日,年化-2.9%,显然这是最不利的熊市,但只发生了几天就回正了。其它日期的5年CAGR值都基本上稳定在50%以上。
综合这些不同时间窗口的CAGR历史数据,我在上一篇文章结合其他人的观点,使用了30%、40%、50%的CAGR值来预测,是有一定根据的。
但还是那句话,历史不代表未来。未来的话,常识上来讲BTC的体量如此之大,它不同时间窗口的CAGR值可能会降低,但即使按Power Law的规律降到17%,10年也能增长4.8倍。17%的CAGR复合年化收益率,比肩放高利贷的收益。国家规定4倍LPR的年化利率就是高利贷,2023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55%,4倍LPR也不过14.2%。如今上哪里能找到比放高利贷还好的生意?
为什么要用CAGR来衡量BTC的收益?我们都知道,BTC短期内价格波动巨大——尽管近年来波动百分比幅度大大降低了,但长期来讲它几乎就是稳步上升,因此,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窗口来计算它的CAGR,这样就能跨越牛熊,衡量它长期投资的收益率。我们往往夸大短期收益的幻觉,而忽视了长期复利的魔力。与时间做朋友,慢慢变富才是王道。
那为什么有相对足够的理由相信BTC还能上涨?从供需面来定性分析,需求端来说,BTC目前的普及率其实并不高,哪怕是美国人,也不过是14%左右,东大国人的普及率你们自己可以感受,只怕更低,随着时间推移,认可BTC共识的人应该会越来越多。供给侧来看,BTC的总量就是2100万,实际上可供交易的量连同未开采出来的量,也估计只有几百万个而已。
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法币供给量每天都在增加,法币贬值时时在发生,只不过好的国家贬值得慢一些。说句大白话,假如你手中有印钞机,怎么会忍得住不印钞稀释别人的财富和自己的债务呢?
最后一个事情,BTC的持有者,从10多年前的极客到后来的散户,再到接下来的科创企业,再到近些年的机构投行,再到最近世界最大的强国美帝主权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特朗普总统亲自下场,再加上BTC的ETF和美元稳定币增加流动性且方便资金入场,以及相应的监管立法确保这些利好政策,BTC的基本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参与者变了。BTW,并不是BTC需要美国,而是美国需要BTC。
我们可以看一下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为什么要定价一股500多万?他有意不让财富量级不够的人拥有,所以他的股票价格稳步增长,换手率超低,因为持有者被选择性地限定为超级富豪。
BTC这些年来的野蛮生长,具有反脆弱性,它的生命力异常强大,即使你认为它是一个郁金香泡沫,它的基本盘的共识也足够强,足够支撑这些泡沫——何况这点泡沫目前还不算什么,数字黄金BTC离实物黄金的市值20万亿美元还差得远。
诚然,任何投资早期回报大,但是风险也大,后期回报率低,但风险性小。BTC也不例外,早些年谁能料到它的生命力如此之强,担心它会失败,因此风险高收益也高,BTC未来的收益可能相对会低一些,但风险也相对低多了。换句话说,在我们可见的将来,BTC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它失败的概率——我这里依然采用了概率的思维,没有百分百的事情。
无独有偶,15年前的昨天,BTC的创始人(或团队)中本聪同学说了下面这句话:
“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 it, 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 sorry.”
我认同这个理,也是这么做的。本人无意向大家普及BTC,更没有教大家赚钱的本领。以上胡言乱语,请勿当真!
本文发布时,BTC的价格约为116000美元。
利用CAGR预测分析比特币未来10年价格
历史背景参考
10多年前,我分析过比特币的极限价格,目前来看,当年的预测还是有一定准确度。根据 charts.bitbo.io 提供的图表显示,比特币在过去多个 10 年周期中的实际 CAGR 表现优异,历史上任何一个10年的 CAGR 从未低于42%,在所有主流资产类别中长期表现最强,我们可以根据 CAGR 对比特币未来的价格进行预测分析。
未来 10 年(2025–2035)的 CAGR 预测情境
- 基准情境 – 约 40% CAGR
ARK Invest(方舟投资)预测比特币到 2030 年的 CAGR 约为 40%,基于全球采用率与网络活跃度。若保持此增长率到 2035 年,其增长倍数为:(1 + 0.40)^10 ≈ 28 倍,假设当前比特币价格为 $118,000,则到 2035 年价格约为 $3,300,000。 - 保守情境 – 约 30% CAGR
与 MicroStrategy 创始人 Michael Saylor 提出的长期年化 30% 增长率一致。10 年后增长倍数为:(1 + 0.30)^10 ≈ 13.79 倍,即比特币未来可能达到 $1,300,000 左右。 - 激进情境 – 超过 50% CAGR
ARK 等机构的乐观模型中,预计比特币可能达到 50% CAGR。对应增长倍数为:(1 + 0.50)^10 ≈ 57 倍,即到 2035 年,可能达到 $6,700,000。
总结表格
情境 | 假设年复合增长率 | 2035 年预计价格 | 说明 |
基准情境 | ~40% | $3,300,000 | 方舟投资的基础预测 |
保守情境 | ~30% | $1,300,000 | Michael Saylor 的观点 |
激进情境 | ~50% | $6,700,000 | 极度乐观假设(高 adoption + ETF) |
为什么 CAGR 可能改变?
- 网络效应加强:如闪电网络、稳定币、Token 化资产 RWA 的推动。
- 制度性资金进入:ETF、退休金配置、主权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等将增加市场需求。
- 稀缺性驱动:比特币供应固定,长期内稀缺资产优势显现。
风险与注意事项
- 比特币历史上曾出现多次 80% 以上的价格回撤。
- 这些预测是基于理想状态的长期增长,现实可能出现波动。
- 全球监管、宏观变化、竞争币种等都可能带来干扰。
总结一句话
如果比特币的价格未来能保持年复合增长 30–40%,到 2035 年价格可能在 $1,300,000–$3,300,000 之间。若维持 50% CAGR,则有望达到 $6M+ 的价格。
之前也分享过类似的预测:10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不会在2021年之前达到,但不会迟于2028年,从此之后,比特币的价格不会再低于1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不会在2028年之前实现,但不会迟于2037年。2037年以后,比特币的价格不会再低于100万美元。
知识百科:
CAGR(复合年增长率,也称复合年化收益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 期末的价值:例如最后一年价格
- 期初的价值:例如最初一年价格
- 年数:时间长度(单位为“年”)
CAGR的含义:表示这笔投资如果每年以相同的百分比增长,比如10年后刚好从 $300 增长到 $30,000,那这个百分比是多少。它平滑了年度波动,适合做长期比较。
声明:本文由ChatGPT的人工智能和作者的人类智能共同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纯属兴趣研究。
本文发布时,BTC的价格约为117800美元。
69元买回童年的回忆,也买回对贫穷的记忆
家里办公桌上缺一台电风扇,我便打算从网上买一台。打开手机APP一搜索,各种各式的风扇扑面而来。其中一台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钻石”牌桌面风扇,价格更是实惠,才69元,毫不犹豫便下单了。
吸引我的并不是价格,而是这个品牌。近30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买的第一台电风扇便是“钻石”牌电风扇,它陪我度过了很多个夏天。
有一年(大约97或98年)暑假,我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用木棍一样的东西伸进正在高速旋转的风扇里,不出意外的意外发生了,里面多片风扇叶中的一片当场就断了……
当时,这把被损坏的电风扇把我吓坏了,要是被父母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用今天的段子来讲,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这可是家里唯数不多的大电器,估计没有上百元也得好几十元,反正这不是一笔小钱,超出了我的认知,父母知道后一定会把我痛骂一顿。
怎么办?我急中生智,发现扇叶是塑料的,于是用从县城里3元钱买的502胶水把扇叶粘起来。如同“钻石”牌电风扇的质量,502胶水质量也很好,粘好扇叶后的电风扇根本就看不出来,使用起来更是不受一点影响,父母自然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我自己挖的坑我自己填好了。
一直到后来我远走他乡,等我回家想起这把电风扇的时候,我再也找不到它了,也许它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了,哪有什么东西是不朽的呢?很多年后,我看到电风扇,我都能想起这个故事,想起这个品牌,它让我想起了贫穷给我的的恐惧。
因此,今天想买电风扇时再看到这个品牌,我就想再买一台当年的电风扇。很快,第二天我就收到货了,开箱即用。品牌没有变化,外观设计则充满着现代感,整体上除了插头外,能看到的都是塑料,可能这样能快速降低成本和提高制造效率吧,也因此,它的价格用今天的物价也不过是69元,远远不如30年前的几十元贵了,这也说明,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结果是日用品的价格越来越低。
可惜用了几天后,我发现它的定时器根本没有定时功能,和它低廉的价格一样,看来它的品质控制也低了。我本可以找商家换一台,但想想嫌麻烦,退来退去浪费的时间我都赚回来这点钱了。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我觉得残缺和不完美才是常态。这把“钻石”牌电风扇就当我买个情怀,它时刻提醒我贫穷带给我的恐惧。所以我把这个电风扇的故事写下来,算是一个回忆吧。
品味
日剧《最完美离婚》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完全不懂棒球的男主需要陪客户打棒球,每次都被问的不知所措。女性友人告诉他,下次再被问时就说喜欢的球队是广岛东洋鲤鱼,这个回答让男主的客户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不再为难他。
不记得准确的台词了,但我从这段情节中留存的印象是,喜欢东洋鲤鱼说明在棒球方面很有品味。
在电影《恋夏500日》中,女主和男主在电梯相遇,男主的耳机里流出The Smiths的歌,女主说她喜欢The Smiths,轻轻地跟着哼唱起来,称赞男主的音乐品味很好。
而美剧《少年谢尔顿》中也有这样一段情节:乔治和他女友的弟弟聊天,谈到喜欢的乐队,乔治说是Guns N’ Roses,而对方说这是流行垃圾,他喜欢的是The Smiths。
得到一个圈子认可的喜好,就是有品味吧。在同一个领域,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品味,也是不言而喻的事。
那我也仿照影视情节,来举几个有品位的例子吧。
如果你不看足球,可以说喜欢的球队是利物浦或阿森纳。
如果你不听音乐,可以说喜欢的乐队是Dire Straits。
如果你不看棒球,可以说喜欢的球队是光芒。
如果你不爱读书,可以说喜欢的作家是博尔赫斯。
墨问发布 OpenAI、社区版 mcp 和 chrome AI 剪藏助手

什么是 OpenAPI?
简单来说,就是墨问提供了一系列接口,让开发者可以通过这些接口来访问墨问的服务:创建和修改笔记,设置笔记的格式,为笔记打标签,设置状态,公开还是私密等等。
有了 OpenAPI 之后,墨问就成了一个开放平台。在前 AI 时代,开发者可以基于 OpenAPI 开发自己的应用,比如墨问的 Chrome 扩展,或者把自己的信息源通过墨问 OpenAPI 直接输出到墨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墨问的创作客户端等等。
到了 AI 时代,搭配 OpenAPI 的,多了一个 MCP。什么是 MCP?这里有介绍,看不明白来找我:
有了 MCP,普通用户就可以基于大模型的能力通过 MCP 和 OpenAPI 创作墨问笔记,构建自己的知识流通和分享渠道。
用户+自然语言+大语言模型+MCP+OpenAPI+墨问,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知识分享和创作平台。
举个例子:我在看寇德卡的英文书,序言很好我想翻译一下并保存在墨问里同时发布,我就给书拍张照片,丢给大模型:
翻译图片里的内容后存入墨问笔记,标题黑体,其他内容自动标记黑体和高亮,分段空行,中西文加空格,发布成公开笔记。标签:摄影。
“duang”的一声,这篇笔记就出现了
我们还可以:
- 上传一个文件让大模型分析后输出一篇格式优美的墨问笔记
- 和大模型聊天之后,把聊天内容保存到墨问里
- 上传一张照片让大模型分析后写一篇笔记存入墨问里
- 想到一个创意或写作主题,让大模型丢到墨问里
- 看到一篇文章,让大模型丢到墨问里
……
这一切都 不需要你打开微信和打开墨问小程序 就能完成,你只需要一把墨问的 API Key。
墨问为每一个会员准备了一把 API 钥匙,希望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大模型的创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效率,创作自己的作品,形成自己的知识流转通道。
墨问 OpenAPI 和开发手册在这里:
https://mowen.apifox.cn
社区版 墨问 AI 剪藏 Chrome 插件也发布了,智能的 Chrome 浏览器插件,可以自动提取网页内容,通过 AI 整理或一键剪藏方式发布到墨问笔记:
https://github.com/z4656207/mowen-note-assistant/tree/master
墨问便签正成为历史
墨问便签这款产品,最初是用来做 demo 的,试试小程序的能力。另外,有一点纪念之前做的锤子便签的意味,就取了个名字,叫墨问便签。

没想到这个小产品慢慢有了生命,形成了社区,小程序的能力可以承载图文、音频、视频和订阅等很多功能,于是 demo 转正,我们在 2023 年 10 月 28 日正式发布了墨问便签 1.0。
时至今日,墨问便签早就跳出了便签的范畴,有了 AI 和社区属性,未来我们肯定会做 Web 版本。所以我想给它一个独立的名字,就叫墨问好了。事实上墨友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么叫的。
二爷说,批准。这等同于 TheFacebook 改名为 Facebook。
毕竟,
Google 原名是 BackRub
Apple Computer 改成了 Apple
TheFacebook 改名为 Facebook
墨问便签改为墨问,一切就算是对了。
这么地吧,
撒个花[庆祝][庆祝][庆祝]
https://note.mowen.cn/note/detail?noteUuid=jbJv5KSkoUPQfmFWVhY1o
2025年4月22日
使用海外产品(包括 AI)的时候,发现个秘密
这个发现叫做慢操作
终于把 2025 墨问 AI 内参专栏的第一季交付完了。为了写这个第一季,我们下了挺多功夫。包括把自己的 App Store 切换美区,下载了很多海外的 AI 产品。包括购买了推特的会员,也就是 X 的蓝V,并且重启了推特创作,在上面关注了不少有趣的 AI 行业的人,自己也写了不少内容。
在使用这些软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国外的软件好像没有那么着急,没有像中国的快递那样必须要求立等可取,我觉得这可能反映了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态度。比如,我注册推特的蓝 V,花了钱之后大概用了 3 天的时间才把这个蓝 V 的标给我挂上,系统提示就是在审核,我也不知道在审核什么。
如果是在国内做产品的话,我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你一个产品,你不能让我立刻用,不能让我立刻有那个标识。这怎么可以呢?我这外卖 20 分钟都到了,你这儿买一个产品居然要三天才能给我挂上蓝 V,简直难以想象,这产品基本上就不能要了。
包括前一阵儿。我们使用这个新兴的 AI 浏览器 Dia,它采用了一种邀请码的方式。这个邀请码并不是官方来发放的,它是一种缓慢传播的方式。比如说,我从小盖那儿拿到了一个邀请码,我就可以使用这个产品,我也有了 10 个邀请码。我可以用这 10 个邀请码邀请别人,让别人去试用。
小盖的邀请码是哪儿来的?因为他特别想用这个产品,就去推特上找一个老外要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传播路径。路径不复杂,传播得也不快,后续它还做了一些收缩,新的用户可能只能有一两个邀请码。因为 Dia 这个浏览器,目前还是免费的,要耗费很多 AI 算力,估计还不能大规模的放开使用。
从某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人家不怕慢,也不怕等。
上午在苹果这里买一个充值卡也是,咱们在国内买任何一个产品的充值卡,是不是得立刻到账?立刻,马上。我买完之后,就能拿到这个虚拟信息卡,立刻吧卡里的额度充到我的系统里去。
你买一个美区的礼品卡,100 美元,他会给你发个邮件,说,你等我一个小时,我会给你发的。可能一个小时,也可能两个小时,人家才会把这个卡发到你的邮箱里面,特别有意思。
这些产品为什么会有这么有底气呢?我想了俩原因:
第一个就是海外的人节奏没有中国这么快,没有中国这么立等可取。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我相信我的产品好,好产品值得你等。
这也是一个不同的产品理念吧,能给我一些启发。
如何理解段永平这周的股市操作
前几天我看到段在雪球上说:
卖了点苹果以及其他的 put。懂王威武,感觉起码要折腾一阵子,卖点 put 来回一起折腾也许是个好玩的游戏。还是老话,千万别用 margin。如果 put 进来的价格从 10 年后看回来是便宜的价格,那这个投资就值得做,长短皆宜。
//段永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很清楚,但咱可以问 Gimini 2.5 Pro,回复如下:
Gimini 2.5 Pro:这段话是段永平在分享他对于市场波动时期的一种投资策略和理念,主要围绕着卖出看跌期权(Selling Put Options)展开。我们可以分点来理解:
1、“卖了点苹果以及其他的 put”:
核心操作: 他卖出了(Sell)一些苹果公司(AAPL)和其他他认为不错的公司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s)。
2、卖出看跌期权意味着什么: 卖出看跌期权的投资者(在这里是段永平)获得一笔权利金(Premium)。作为交换,他承担了一项义务:如果该期权的买方在到期日或之前选择行权(Exercise),那么卖方(段永平)必须按照约定的行权价(Strike Price)从买方手中买入对应数量的股票。
3、卖方的期望: 通常,卖出看跌期权的人期望股价在期权到期时高于或等于行权价,这样期权就不会被行权(或者价值很低),他就能赚取全部的权利金。
4、“懂王威武,感觉起码要折腾一阵子”:
背景/动机: “懂王”通常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这句话暗示他认为(当时)由于政治或其他宏观因素(可能与特朗普有关),市场将经历一段波动或不确定性(“折腾”)。
策略联系: 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期权的隐含波动率(Implied Volatility)通常会上升,这使得期权的权利金(Premium)更高。因此,在预期市场会“折腾”的时候卖出期权,可以收到更丰厚的权利金。
5、“卖点 put 来回一起折腾也许是个好玩的游戏”:
策略描述: 这表明他可能不仅仅是卖一次,而是在市场波动期间,根据情况反复进行卖出看跌期权的操作(“来回一起折腾”),以此来持续赚取权利金。
心态: “好玩的游戏”体现了他对这种策略相对轻松的心态,但也暗示了这需要技巧和对风险的理解。
6、“还是老话,千万别用 margin”:
风险警示: 这是他一贯强调的重点。Margin(融资,保证金交易)是指向券商借钱来投资。卖出看跌期权(尤其是裸卖,Naked Put Selling)本身就有潜在的较大风险,如果股价大幅下跌,卖方需要用大量资金接盘股票。如果使用了 Margin,一旦市场剧烈波动导致亏损,可能会触发 Margin Call(追加保证金通知),甚至被强制平仓,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原则: 他强调只用自己自有的、闲置的资金来进行这类操作,确保即使最坏情况发生(需要以行权价买入股票),自己也完全有能力承担,不会危及财务安全。
7、“如果 put 进来的价格从 10 年后看回来是便宜的价格,那这个投资就值得做”:
核心理念: 这揭示了他卖 Put 的深层逻辑,与他的价值投资理念一脉相承。他卖 Put 的公司(如苹果)是他本身就愿意长期持有的好公司。他设定的行权价(Strike Price)是他认为即使被迫接盘,买入股票的价格也是合理的,甚至是便宜的(“put 进来的价格…是便宜的价格”)。
价值判断: 他不是单纯为了赚取权利金而卖 Put,而是把卖 Put 看作一种潜在的、以理想价格买入好公司股票的方式。如果股价没跌破行权价,他就赚取权利金;如果股价跌破行权价,他被迫接盘,那也相当于以他事先认可的“便宜价格”买入了心仪的股票。这个价格需要经得起长期(“10 年后看回来”)的考验。
策略灵活性: 这个策略既有短期收益(赚取权利金),也有长期目标(以好价格买入好公司股票)。因此,无论从短期操作还是长期投资的角度看,他都认为这是合适的。
总结一下:
段永平的这段话描述了一种结合了期权交易和价值投资的策略:
在预期市场波动时,通过卖出看跌期权来赚取权利金。
选择的目标公司是他长期看好并愿意持有的公司。
设定的行权价是他认为即使接盘也合算的买入价格。
严格禁止使用杠杆(Margin),用自有现金覆盖潜在的买入义务,控制风险。
这种策略下,如果股价不下跌,他赚取权利金;如果股价下跌并被行权,他则以预设的理想价格买入了看好的公司股票。这使得该策略无论短期(收租)还是长期(建仓)都有其合理性。
这是一种相对保守和基于基本面价值判断的期权策略,核心在于对公司价值的深刻理解和严格的风险控制。
——————
这个回复远好于其他 AI。
你看,大佬这么简短的一段话,咱们可以通过 AI 学习这么多知识,不得不说,AI 是必选项,无论你想学习,还是工作。毕竟老段可懒得给你讲这些基础的名词和逻辑。
2025 年 4 月 10 日
AI 编程初体验:Trae 帮我写代码
第一次用 AI 编写一个完整网页,虽然功能比较简单,但最终实现的效果比我自己写的还要好。
前言
一直以来我都没怎么用过 AI,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用来做什么。
用过最多的应该是百度时出现的 AI 搜索,不过只能算是被动使用;再有就是前段时间修改 Wordpress 时用 Kimi 搜索过相关的问题,算是为数不多的主动使用。
编程方面,很早之前体验过 Copilot 的注释生成代码功能,但也仅仅是体验。
最近,字节的「Trae」很火,定位是 AI IDE,现阶段完全免费。作为一个程序员,就想着安装体验一下,谁曾想这次的体验出乎我的意料。
使用过程
Trae 版本
我使用是国外版本的 Trae,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国内版本的 Trae 也上线了,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的模型,国外版本使用的是Claude3.5 和 Claude 3.7,国内版本使用的是 DeepSeek R1 和 DeepSeek V3。国外版本也刚更新了,更新后增加了 DeepSeek R1 和 DeepSeek V3 模型。
关于 Trae 的使用我就不过多介绍了,可以看下阮一峰老师的「Trae 国内版出来了,真的好用吗?」
Builder
最开始我并没有想深入体验,只是想看看大家都在聊的 Trae 到底是个什么样。
安装打开 Trae 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 Builder 选项,有两个示例。
我选择了「生成一个 To-Do list 应用」试了下,虽然是个比较简单的网页应用,但是不到一分钟就生成了一个看着还不错的页面效果,说实话,让我大吃一惊!
正好我想把之前写过的一个满减计算工具迁移到薅羊毛网站,于是就想着让 Trae 帮我写一下。
需求描述
使用 Builder 模式,我跟 Trae 描述了我的需求,如下:
- 帮我用 Vue 写一个满减计算工具,支持计算300-50,300-40,200-30,200-20,输入金额后可以显示满减后的金额
- 每种满减都可以单独输入金额进行计算
- 输入金额后没有计算,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 还是没有计算,请认真检查一下
- 优化一下计算逻辑,如果不够金额,可以按照所占金额的百分比进行满减计算,注意不要有小数,最后结果向上取整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生成的网页已经基本满足我的需求了。
后续就是让 Trat 帮我调整样式和细节:
- 优化一下输入框,只能输入大于 0 的整数
- 我测试了,发现还是能输入小于 0 的数字
- 输入框的提示文本设置为“请输入商品金额”
- 提示文本显示为空了,是哪里出错了吗
- 将网页改为自适应宽度,当用电脑访问时一行展示两个计算模块,当使用手机访问时保持当前展示的样式
- 将优惠后的金额样式设置为加粗
- 只加粗金额,前面的文字不加粗
- 将标题拿到外层,并使其固定
- 计算结果所占区域不要隐藏,在未输入金额时先占位
- 在网页底部加上备案号,备案号是“粤ICP备2025357712号”
- 使用 Emoji 中的计算器作为网页的 favicon.ico
- 给网页整体设置一套颜色主题,使其更现代化和活泼
- 将主题色改为 #3F6AE8
上述需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 Trae 生成的基础上再手动微调下代码,最终实现的效果如下,完全达到了上线的水准。
svg
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又让 Trae 帮我生成了红包图标,作为淘宝和京东的红包领取入口,设计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 帮我在网页右下角增加一个悬浮按钮,使用红包作为图片
- 图片使用 Emoji 中的红包
- 点击按钮不跳转网页,而是出现一个弹框,弹框包含两个选项,一个是复制口令,口令内容是【xxxxxx】;一个是打开链接,链接地址是 https://xxx.xx/xxxx
- 帮我设计一个红包的图片,替换悬浮按钮中的 Emoji,图片的主题要跟淘宝超级红包有关联
最终实现的效果如下,也可以直接访问「满减计算器」查看。
标题和域名
还问了 Trae 网站的标题和域名用什么比较好:
- 网页标题叫满减计算工具好还是满减计算器好
- 我想部署这个网站,我的主域名是 haoyangmao.wiki,二级域名设置成什么比较合适
最终我采纳了 Trae 给出的建议,标题使用的是满减计算器,域名是 https://calc.haoyangmao.wiki。
其他
还有一些跟需求无关的,例如:
- 清理无用代码和组件
- 重新运行项目,使局域网可以访问
- 我用手机预览发现会出现横向滚动条,这是怎么回事
Trae 都能准确识别并进行调整,省去了搜索和检查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遇到的问题
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对描述理解有误
例如我让 Trae 在标题和计算模块中间增加一段文本,但是它把文本加到了计算模块里。之所以会这样还是描述不够具体,当我让它把文本移到定义好的 .calculator
外边时,就能准确实现了。
人跟人之间的理解尚且有偏差,更别说人跟 AI 之间了,所以如果 AI 理解有误,那就把描述指向更具体的对象和位置,减少理解偏差。
代码丢失
遇到最严重的问题是代码丢失,当我想把代码恢复到某一轮对话之前,操作之后却发现代码全丢了,我惊出一身汗,这个时候网页效果已经很完善了,难不成要从头来再来一遍?
我尝试让 Trae 帮我恢复代码,但它的响应却是从头开始生成代码,根本不是我要的效果。还好后来发现项目里有个 .history
目录,里面就是每次修改的代码备份,通过查找此目录成功把代码找回了。
文件审查 bug
关闭项目重新打开,有时候会提醒有文件需要审查,但是我刚打开项目,并没有让 AI 帮我修改代码。这个时候不管我点拒绝还是接受,我之前的代码都会有变动,个人猜测这就是个 bug。
我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在关闭项目之前把代码 commit 一下,再次打开项目如果代码有变动就进行还原。另一个是每次关闭之前都新建会话,避免下次打开时因为历史会话导致文件审查引起代码变动。
一本正经
这应该不只是 Trae 的问题,而是 AI 的通病,一本正经的告诉你已经实现了功能或者解决了问题,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需要让它更仔细认真一点,才能真正实现功能或者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要多次 push 才能达成目的。
我一般都是这样描述:
还是没有解决 XX 问题,认真检查一下。
模型排队
我使用的是 Claude3.5,虽说 Claude 3.7 更强大,但是切换使用后就发现要排队,太影响使用体验了,索性后面就没用过了 3.7 了,3.5 也足够使用了。
总结
总结一下使用 Trae 帮我写代码的感受。
首先,需求描述要准确,并且尽可能的详细,否则会有理解偏差,例如“满减”,我们都知道是每满 300 减 50,但是如果按我最开始的描述,AI 会认为满了 300 才减 50,不满 300 不减,满了 300 只减 50。
需求描述准确了,AI 的编程效率绝对是比人高的,这点毋庸置疑,前面提到的不到一分钟实现 To-Do list 就是铁证。
其次,Builder 模式就是我理想中的 AI 编程,我来提需求,AI 来完成编码。比使用 AI 来进行代码补全的提升要大得多,虽然两者使用场景不一样。
跟 AI 的对话过程就是一个让 AI 逐渐理解需求和不断纠错的过程,人和 AI 共同创作,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 AI 要比人多动“脑子”。
当然,除了编程的问题,还可以跟 AI 交流项目相关的其他问题,例如网站的标题、域名的选择等等,可以参考一下 AI 的建议。
对于一些非需求类的步骤,例如初始化项目、安装依赖和预览项目等,与其让 AI 帮忙操作,不如自己手动执行更快。
虽然使用 AI 编程还是会有些问题,例如经过多轮对话 AI 还是不理解需求,又或者是很细节的东西,自己手动改可能更快,但是有了 AI 的帮助,整体编程效率肯定是大大提升的,而且即使不懂编程的人也可以使用类似 Trae 的 AI IDE 来开发自己的软件应用。
后记
产品经理
在使用 Trae 编程之后,我突然感觉自己的角色更像是产品经理,提出需求,让 AI 去实现,发现问题,让 AI 去改,如此往复。作为曾经的一名程序员,我忍不住虎躯一震,想到了产品经理经常对程序员说的一句话:
这个需求很简单,今天(或者这周)能上线吗?
一句话需求
又感觉自己像是领导,因为有些领导总是喜欢提“一句话需求”,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真是难为 AI(和程序员)了。
给我写个网页,一个满减计算工具,支持计算300-50,300-40,200-30,200-20。
程序员会被 AI 替代吗
我的观点是:肯定会有一部分程序员会被 AI 替代,但是最后留下来使用 AI 的也是程序员,毕竟程序员才更懂代码,能更好的跟 AI 交流对话。
非程序员可以用 AI 编程吗
当然可以,我用完 Trae 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女朋友也可以用 Trae 来编程。
用 AI 编程,你需要充当产品经理和用户的角色,尽可能详细的描述自己的需求,让 AI 这个程序员去编写代码和实现功能。
当然,编程只是应用开发的其中一个步骤,后续还涉及到例如网站发布等问题,都可以跟 AI 对话,这时候就需要充当学生的角色,向 AI 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提问并动手实践。
对 AI 编程怎么评价
AI 编程太高效了,这也是我这次体验 Trae 之后最大的感受。
文章开头我提到不知道用 AI 来做什么,现在我知道了,AI 可以帮我写代码,而且比我写的还要好。
我其实有很多想法想通过编程来实现,但是由于时间和实现难度问题,有很多都还没来得及实践,不过相信现在有了 AI 的加持,其中一些想法很快就能实现。
微信内访问网站提示“非微信官方网页,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
在微信内访问网站提示“非微信官方网页,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本文记录一下去除这个提示的过程。
非微信官方网页
在上一篇文章「薅羊毛网站」中,提到了新上线的「薅羊毛」网站,但是随后就发现在微信内访问该网站时会提示“非微信官方网页,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
点击下方的「继续访问」可以正常访问网站,但是多了一步操作,很不友好;而且很多人看到这个页面的时候对网站的印象就已经不好了,毕竟网站被微信拦截了,很有可能是网站有问题。
域名是刚注册的,也备案了,按说不应该拦截。如果是因为备案信息没有同步到微信,那就不应该出现继续访问按钮;如果是网站域名之前有过违规的内容,那应该是封禁,也不能继续访问。
去除“非微信官方网页”提示
申请恢复
暂时没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提示,但是得先想办法解决,否则对网站的访问肯定有影响。
提示页面下方有「申请恢复」入口,马上申请了一下。
印象中第二天就好了,我以为这就解决了,但是换了个手机发现还是会有提示,原来只是申请恢复的微信访问时不提示了,而且后来发现又开始提示了,官方也没有反馈处理结果。
绑定JS接口安全域名
有人说把网站绑定到公众号的「JS接口安全域名」可以解决这个提示问题,我尝试绑定之后,发现问题还是存在。
腾讯客服
又尝试通过腾讯客服反馈问题,但是客服的答复跟没说一样。
微信开放社区提问
在网上搜索「非微信官方网页,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发现挺多人遇到这个问题,尤其在微信开放社区,有很多人反馈这个问题。
看到有人发帖提出同样的问题,有些帖子下官方人员进行了回复,说问题已解决。这里就不放具体的帖子了,放一下搜索结果「微信开放社区-非微信官方网页」。
我也尝试发帖提问,但是过了几天都没人回复,这个方法看来是行不通了。
邮件反馈
在微信开放社区搜索类似问题,看到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阅读之后发现自己的网站不存在违规内容。
又翻了很多帖子,找到了「【解决方法】域名被拦截?网站被限制访问?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方法」,文章中列举了四种解决办法。
使用文章中提到的「腾讯安全-网址安全中心」,对网站域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暂未发现风险。
至此,文章中提到的一二四方法我都试过了,只有邮件反馈还没试,就试着发送了邮件,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我是 1 月 24 日 20:39 发送的邮件,官方是 1 月 25 日 0:01 回复的,回复的内容只有寥寥几字。
我是真没想到邮件反馈的回复这么快,而且都凌晨了还给回复,重点是把这个困扰了我近 20 天的问题给解决了!
总结
微信内访问网站提示“非微信官方网页,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法】域名被拦截?网站被限制访问?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方法」,网络上并没有找到其他解决方案,而且此文由于属于微信开放社区的帖子,使用百度搜索不一定能搜索到,在经历并且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整理记录下来,以便给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一个参考。
原因推测
之所以会提示“非微信官方网页,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我推测有两个原因。
新注册的域名在微信内访问默认就会有这个提示,这样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违法网站和不规范内容在微信内出现。
非常见顶级域名更容易遇到这个问题,通过「微信开放社区-非微信官方网页」查看搜索结果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遇到此问题的都是不常见的域名。
以上只是个人推测,不一定正确。
解决步骤
原因是其次,重点还是如何解决。
首先,注册域名尽量选择常见的顶级域名,例如 com、net 等。
其次,参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检查自己网站是否有违反规范的情况。
使用「腾讯安全-网址安全中心」对网站域名进行检测,如果有风险可以先根据提示进行申诉。
如果不着急可以尝试在「微信开放社区」提问寻求帮助。
如果提问没有官方人回复或者比较急,可以直接向「moment@tencent.com」发送邮件反馈,邮件中要说明出现问题的网站域名,并附上域名备案截图和「腾讯安全-网址安全中心」检测结果截图,应该可以比较快收到官方答复。
至于在提示页面内点击「申请恢复」进行反馈,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作用,不推荐。
如果你也遇到这个问题了,欢迎尝试上述解决步骤,也欢迎沟通交流其他方法。
现代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Let Them) 2025年8月3日,星期天
微信支付完胜支付宝(国外申请篇) 2025年7月27日,星期天
英国人工贵不贵?换个水龙头1500元 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
三个改变你的身体、精力和生活的习惯 2025年7月24日,星期四
伦敦申请中国5年探亲签证 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免费门票限时抢订 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在酷航Scoot App添加行程
通过携程、去哪儿、飞猪、同程等第三方平台购买酷航的机票,在酷航Scoot App上查不到机票信息,也无法添加行程。
分析原因:这些第三方平台在酷航订票时填写的邮箱不是乘客的邮箱,而是第三方平台自己在酷航订票的专用邮箱。
获取第三方平台订票邮箱的方法:
1、在购买机票的第三方网站/App订票详情中找到”预订编号”。
2、在酷航官网(https://www.flyscoot.com/)主页点击“我的订单”-“管理预订”。
3、在”管理预订”(Manage My Booking)页面(https://manage.flyscoot.com/),选择“通过姓名和城市” 选项卡,依次输入“预订编号”,“乘客名字”,“乘客姓氏”,“出发地”,“目的地”检索预定。
4、检索到订单后,点击“Resend Itinerary”,会弹出对话框。
5、对话框中可以看到订票用的邮箱,复制或记录该邮箱。
在酷航Scoot App添加行程的方法:
打开酷航Scoot App,点击页面底部的“我的行程”,再点击“检索订单”,输入“预订编号”和“电子邮箱地址”即可添加行程。
重要提示:目前在携程购买的酷航机票无法添加到酷航Scoot App。因为不能通过此方法获得携程订票邮箱,在酷航官网“管理预订”(Manage My Booking)页面,输入“预订编号”,“乘客名字”,“乘客姓氏”,“出发地”,“目的地”检索预定,页面会提示“此预订属于旅行社预订。如需任何信息变更,请联系您的旅行社。”
出国旅行之世界各国电源插头/插座
英标(英标只有三孔插头/插座,而且规格形状与中国大陆不相同)
适用地区:英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斯里兰卡、阿联酋
欧标/德标(欧标/德标只有双孔插头/插座,而且规格形状与中国大陆不相同)
适用地区: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捷克、俄罗斯、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
美标(美标双孔插头/插座与中国大陆相同,美标三孔插头/插座与中国大陆不相同)
适用地区: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墨西哥、巴拿马、密克罗尼西亚、哥伦比亚、巴巴多斯、关岛、海地、洪都拉斯
澳标(澳标双孔插头/插座与中国大陆不相同,澳标三孔插头/插座与中国大陆相同)
适用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
相关链接:
WorldStandards是一个专门收集了全球各国电源插头、通行方向等标准的实用网站,目前提供了全球各国的插头/插座和电压标准、全球各国的三相电源标准、全球各国道路通行方向(左行/右行)、全球各国的文字和字母、全球各国的域名后缀。同时WorldStandards还对相关内容的历史演变做了科普。
官网:https://www.worldstandards.eu/
Power Plugs & Sockets of the World是查询电源插座类型的实用网站。
官网:https://www.power-plugs-sockets.com/
国际电工委员会 World plugs
官网:https://www.iec.ch/world-plu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