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文库】“董袭莹牵扯涉及4+4项目违规的人员”(外二篇)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思恩府驿站|2025年,南宁失业有多严重?
5月初,微信公众号“思恩府驿站”发布文章,讲述2025年以来南宁失业问题。与当局长期以来所宣传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不同,该篇遭到审查删除的文章中,详细展现了当前艰难的就业环境。
文中写道:
在南宁求职,通勤时间过长成为不少人的一大难题。有的人需要乘坐10站地铁,出站后还要步行900米,从出门到公司起码要花费一个小时;还有人每天得先步行1.5公里到地铁站,乘坐8站地铁后,出站再走1公里才能抵达公司。更有甚者,需要多次转乘地铁,通勤时间长达两个小时,让上班族疲惫不堪。
薪资待遇又是一大痛点。许多工作试用期扣完社保后仅3500元,还有低至2000-3000元,连基本生活开销都难以满足。即使转正后,也不乐观,扣完社保到手3000多元。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当下,如此薪资水平让人……此外,社保缴纳不规范、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的问题也较为普遍。
一些公司明确将招聘年龄限制在28-30岁以下,过了35岁,找到合适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年龄较大(其实也不大)的求职者,如30岁以上甚至40岁左右的人,深刻感受到了年龄带来的阻碍。他们即便有丰富的经验,也常常因为年龄不符连简历筛选这一关都过不了。“30的也一样,他们一边喊招不到人,一边又想要二十出头又要有工作经验的”“40了一看年龄简历都不看的”。“典型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老……”
一位求职者吐槽:“30的也不要,2800都要本科以上,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会什么技能的人了”。
学历方面,不少工作要求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其他学历容易被拒之门外。
不少人还遭遇了各种坑。试工期过长且不合理是一个普遍问题,有的公司面试时承诺试工只需三天,可到了第三天,老板却不断延长试工期,从五天到七天,甚至半个月,而且试工期的工资计算方式也不明确,有的公司甚至规定试工期没有工资。还有的公司在招聘时承诺的薪资与实际不符,岗位工作内容与招聘信息描述相差甚远。有人在试岗期快结束时,才被告知自己的设计风格不符合公司要求,而在此之前,老板对其设计稿并未提出任何异议,甚至还表示认可。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公司原本的员工忙完手头的事情后要回来继续工作,自己只是被找来临时顶替的,白白耽误了半个月时间。还有人在面试时,被要求做一些与岗位无关的端茶倒水做PPT,那可能都还算小事。
[…]某些学生群体毕业后,班上至少一半以上的同学都经历过失业。自身的工作也极不稳定,前三份工作每份都做不到半年,不是钱少事多,就是公司各种奇葩规定,还时常找理由扣工资。有说工作相对稳定的,还遇到诸如单位报销款项迟迟不发等奇葩问题。
二、往事和随想|关于中国养老制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5个常识
最近四个月呼吁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问题,一共写了十多篇文章,做了十期视频,一个深切感受就是:有很多所有人都该知道的常识不为人所知。
所以尽可能简略地写了5条:这里面有最基础的,比如多数省份农民一个月基础养老金不到200元(很多人城里人并不知道),也有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比如财政对于不同群体的补贴情况。
如果大多数人都知道了这些常识,我相信“要不要大幅度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哪有这个钱”等问题都不会再有争议了。请大家帮忙转发传播。
上述文字来自微信公众号“往事与随想”近日发布的《关于中国养老制度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5个常识》一文。
该号作者几个月来持续发布文章探讨中国养老制度存在的不公现象,尤其是农民养老金问题,但多数文章遭到当局封禁。
相关阅读:
- 【404文库】往事与随想|一起来说交公粮的往事
- 【404文库】 往事与随想|作为农民的孩子,就不要去凑“爱国”的热闹了
- 往事与随想|如果农民每月有800元养老金,农村的悲剧会少多少?
- 往事与随想|再有人拿“农民没交社保”说事,请把这篇呼他脸上去
在这一篇遭到审查删除的文章中,作者写道:
01 收入情况
体制内平均退休金6000多元/月
企业职工平均退休金3000多元/月
城乡居民(农民为主)养老金平均200多元/月
月收入比为:30:15:1
02 财政补贴
2023年国家针对不同群体的财政补贴:
体制内0.22亿人补贴8056亿,人均3051元/月;企业职工1.2亿人补贴7620亿,人均529元/月;城乡居民(农民)1.73亿人补贴3681亿,人均 177元/月
补贴比例为:17:3:1
03 增长情况
从2009年到2023年,体制内月退休金从2000多元增加到6000多元,增长了4000元左右,每年增长285元左右;企业职工月退休金从1000多元增加到3000多元,增长了2000元左右,每年增长140元左右;城乡居民(农民)月基础
养老金从55元增加到了223元,增长了168元,每年增长12元(超过一半省份低于150元,每年增长6元左右)04 缴存比例
养老保险占工资比例为单位16%+个人8%,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加拿大韩国的两倍体制内另有职业年金,单位8%+个人4%, 加上基本养老保险24%,合计36%, 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均由纳税人承担
05 替代率
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体制内替代率超过80%,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超过北欧高福利国家
企业职工替代率4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农民)替代率10%左右(基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城镇居民43%),不足以解决温饱问题
三、新浪财经|AI回答:董袭莹牵扯涉及4+4项目违规的人员
董袭莹事件以及牵扯出的协和医院“4+4”项目仍在中文互联网上发酵,但当局已采取措施对相关话题热度进行打压。
近日,新浪财经发帖,称其小编通过腾讯AI“腾讯元宝”进行提问:“董袭莹牵扯涉及4+4项目违规的人员”。“腾讯元宝”的回答中收集了在协和“4+4”项目中获利者的名单。
该回答显然不符合中共的“AI姓党”要求。于是,新浪财经发布的帖子很快就被删除。
原帖写道:
一、已确认的“4+4”项目学生
咸晓梦。初中通过剪纸特长进入名校,后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再通过协和“4+4”项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其学术能力与医学专业跨度引发质疑。
盛玺澄。复旦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背景,通过“4+4”项目进入协和,两年完成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轮转,23岁获得博士学位。其培养周期远短于传统医学生 。
韩佳澍。15岁留学多伦多,擅长小提琴并加入协和演奏团,19岁进入协和医学院,23岁完成“4+4”项目。其艺术特长与医学专业关联性存疑 。
韩佳澍博士学位证书金山木。地质专业背景,2019年赴欧洲“地质考察”,2020年通过“4+4”项目进入协和神经外科,博士论文正文仅12页,学术质量遭质疑。其博士后录用信息与官网公示存在矛盾 。
金山木论文目录二、疑似特权关联人员
邱贵兴院士家族成员。网友推测协和“4+4”项目2020级名单中两名邱姓女生可能为院士孙女,但未获官方证实
蒋德利娜亲属。蒋德利娜(非“4+4”学生)同父异母妹妹为演员蒋依依,其家族资源或对蒋德利娜进入协和导医岗位产生影响,但未直接涉及“4+4”项目 。
三、系统性特权特征
家庭背景:35%的“4+4”学生家长为厅局级以上干部,远超传统医学专业比例(2.1%) 。
学术造假:部分学生论文篇幅异常(如正文仅12页),且存在挂名导师、违规缩短轮转期等问题 。
录取漏洞:部分学生未满足“4+4”项目要求的医学预科课程(如生物、化学学分不足),却通过特殊渠道入学 。
四、舆论争议焦点
公众质疑“4+4”模式沦为权贵阶层“直通车”,例如:
艺术特长生、经济学背景学生快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挤占传统医学生资源;
临床轮转期被压缩至1年,规培质量难以保障;
入学选拔透明度低,存在“特殊关系”操作空间 。
以上信息综合自网络爆料及官方公示矛盾点,具体人员身份需以协和医学院最终调查结果为准。
5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我委关注到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关机构等进行
认真调查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