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农民工如厕被打猎者误杀:工伤认定遇阻
两名嫌疑人中,一人负责驾驶,一人坐在副驾驶开枪。开枪后发现击中的是人,二人驾车逃离,直到第二天晚上7点才到公安机关投案。
家属认为,事故与工地设施不全、管理不规范直接相关,公司理应对死者的善后工作进行合理的赔偿和安置。
项目施工方并不认同“工伤”,称事发地点已超出施工红线范围,不在工地内,事发时间也非上班时间。
南方周末记者 陈佳慧 南方周末实习生 潘奕忻 李佳珩 许玉珍
责任编辑:谭畅
犯罪嫌疑人携带气枪打猎,误将游福龙当做猎物开枪射击。图文无关。(视觉中国/图)
55岁的农民工游福龙,在工地附近如厕时,意外成了两名村民打猎的“猎物”。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经调查,2025年7月6日晚22时30分许,犯罪嫌疑人屈某某、罗某某携带一把气枪驾车行至一工地附近打猎,屈某某误将蹲在田地里的游某某当做猎物开枪射击,造成游某某死亡。7月8日,屈某某、罗某某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遇害者的妻侄刘胜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游福龙是在野外上厕所,头部中枪。“应该是刚蹲下没多久,就被击中。”
广东智洋凯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玉忠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警方通报,两名嫌疑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被当作猎物
刘胜龙介绍,游福龙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人,今年2月跟着包工头罗五午到江西南昌打工,此前在其他工地干活。两三个月前,他随施工队来到事发工地——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厚田乡梅花村附近,参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G320南昌县向塘至新建区西山段公路施工。游福龙在队里干的是小工,日工资300元。
罗五午是游福龙的老乡。家属提供的接处警登记表显示,7月7日凌晨1时,罗五午报警称:“在该地做路面施工,其中一名工人游福龙突然不见了,现场和周围找了两三个小时都没有找到人。”接警后,警方立即组织搜寻,并与工人合力寻找。大约半小时后,在距工地宿舍约800米的田地里,发现了游福龙的遗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96期|113家公司暴露ESG风险,能源巨头暴露权力制衡漏洞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华
2025年8月第1周,113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171起,风险指数160.05,其中治理风险占46%,环境风险占11%,社会风险占43%。凯瑞德集团ESG风险级别达到Ⅳ级。中国海油原总经理李勇一审获刑14年、中国建筑下属装配建筑公司发生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被罚值得关注。
8月5日,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勇受贿一案,对被告人李勇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
李勇出生于1963年,1984年从西南石油学院毕业后进入石油系统工作,历任中海油钻完井办公室主任,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等职务。1996年至2023年,李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企业和个人在业务代理、产品销售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794万余元。
李勇长期在中海油系统内担任要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说明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存在漏洞。在监督机制层面,李勇的违纪行为持续多年,但未有内部举报或外部监管机构及时介入,说明企业内部监督缺位,包括纪检部门独立性不足、缺乏调查与反馈机制、缺少举报人匿名保护措施等。在合规文化建设层面,李勇多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如接受供应商宴请、打高尔夫球),说明企业内部合规文化和道德规范未能渗透到管理层,高管对规则的敬畏不足。在人才选育层面,李勇被通报“违规提拔调整干部”,表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用人不规范、缺乏公平性和透明度,管理者人事权力运行失控,可能产生裙带关系和滋生更多腐败。
中海油作为能源巨头,掌握稀缺资源,高层管理者长期在关键岗位任职,形成“一把手”独断局面,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需要通过系统性改革,重塑制度和文化,才能解决权力集中、监督独立性不足及行业潜规则问题。
校对:赵立宇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机器人的价值在于智能化
“行业还没有像汽车行业那样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虽然实验室测试能通过,但如何在全方位的硬件、软件和运营中保证高成功率,仍是一个系统工程。”
未来人形机器人要像DeepSeek或ChatGPT一样表现出色,业内普遍认为需要超过一亿条操作数据。
南方周末记者 赵继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文睿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7月27日,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智元机器人表演舞龙。视觉中国/图
2025年7月以来,具身智能赛道大事不断。
7月12日,智元机器人联合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超1.2亿元的机器人大单。6天后,宇树科技正式开启上市辅导。
成立于2023年的智元机器人,是目前中国估值最高的具身智能企业,估值一度飙升至150亿元,融资方有红杉中国、高瓴等投资机构,也有上汽、比亚迪等车企,以及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厂。
但这一赛道可谓“冰火两重天”。知名投资人朱啸虎不久前高喊“清仓看空”人形机器人,因为看不清其商业化路径。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究竟发展到了何种阶段?面临什么困难?南方周末记者对话了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具身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
姚卯青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在Waymo、蔚来汽车等任职,后从智驾领域切入机器人赛道,目前负责智元机器人AI技术开发及软件研发工作。
“很多双足机器人视频都是摆拍”
南方周末:创业之初为什么选择做人形机器人?
姚卯青:一方面,早期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在往这个方向做,包括特斯拉。另一方面,公司的长期使命是用通用机器人来创造无限生产力。我们看下来,通用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最大公约数。人形不完美,但能够适配不同的任务场景。
长远看,当机器人能够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还是希望它能够和我们有一些共情,和我们有一些相似。很多功能型服务机器人在移动功能基础上加一块屏幕也可以,但总会觉得没有那么亲切,不能够真正去做一种深入的陪伴。
南方周末:能回忆一下智元做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吗?当时做这款机器人时,是否考虑过市场需求?
姚卯青:第一款人形机器人是公司成立后由一个小团队开发的原型机,叫远征A1。它是双足设计,但由于时间紧迫,膝盖设计成后弯形状,类似鸵鸟的姿态。当时我们考虑过工业场景的应用,膝关节设计成反向弯曲是为了让机器人能更靠近操作台。第一款产品是原型机,主要是测试用,并未商务交付。很快我们就转向了第二代产品的设计。
南方周末:2025年7月9日,智元的A2-W(轮式)在富临精工的工厂开展了三小时的直播,展示了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它目前应用在哪些场景?为什么选择做轮式机器人而不是双足的?
姚卯青:A2-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学前教育免费,民办园能获得与公办园一样的支持吗?丨议教
虽然有中央经费给不同区域80%、60%、50%的经费支持,但在一些县级财政收支不能平衡的县区,如督察不到位,依然难以保障地方配套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于是可能出现免费的公、民办幼儿园只能拿到中央补助经费,拿不到当地配套经费,以致在免费的要求下,幼儿园实际获得经费额度减少。
储朝晖
责任编辑:钱炜
2025年3月28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在大班组春季趣味运动会中进行三轮车骑行比赛。(视觉中国/图)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从政策特征看,学前教育一年免费政策并不复杂,《意见》表述也很明确。但一些家长和幼儿教育当事人仍然不放心。他们的担心是,这一政策在实施中是否真的能“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实施后是否真的能“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多年以来,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总的投入水平仍较低,到2023年才提升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低价吃龙虾,中国留学生带火“剩菜盲盒”
体验者在享受“低价大餐”的同时,也常能觉察到微妙的差异。
treatsure的主要用户是25至40岁的年轻人,“他们支持我们减少食物浪费的理念,同时也享受在平台获得实惠美食的有趣体验。”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家普遍把自助餐外带业务称为“剩菜盲盒”。但普雷斯顿觉得,更准确的中译版是“吃啥盲盒”。在他看来,这些食物与堂食顾客在餐桌上享用的食物是一样的。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钟婧
责任编辑:姚忆江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0日,新加坡滨海湾,人们在鱼尾狮雕像旁拍照。图/视觉中国
每次去餐厅吃饭,留学生方玥都会默默用最新汇率换算,然后感叹一句,“太贵了。”方玥目前在新加坡一所高校读研。半年来,她直言生活品质较国内“大幅滑坡”。
“湘菜馆里,一盘普通的辣椒炒肉都要二十几新币,换算成人民币要一百多元。”方玥说,只有偶尔跟同学们聚餐时,她才舍得“开开荤”。
新加坡物价高昂,很多餐厅会额外收取服务费与税费。上班族大多去街边小贩中心或类似美食广场的“食阁”就餐。
方玥就读的学校,距离新加坡知名景点滨海湾不远。这里聚集了国际知名的高端酒店,是饕餮客们体验舌尖美味的一大胜地。对于方玥这样的普通留学生来说,高昂的消费让他们望而却步。
2025年4月以来,一向节俭的方玥突然开始频繁光顾滨海湾,还把就餐过程发到社交平台,尽享美食与探店乐趣。这背后的秘密,就在于“剩菜盲盒”。
“盲盒初体验”
所谓剩菜盲盒,其实是新加坡星级酒店联合线上平台“款待”(treatsure),共同推出的盒装自助餐(buffet-in-a-box)服务。体验者可以从treatsure上查询酒店介绍、开放时间、食物种类等信息,然后选择线上或者酒店前台购买餐券。
每张餐券售价约10-15新币,约合酒店自助餐正价的五分之一。上线餐厅里,不乏“新加坡君悦(GRAND HYATT),费尔蒙(Fairmont),威斯汀(The Westin)等高级酒店,可售食物也有龙虾、螃蟹等高价菜肴,非常具有性价比。
看到别人体验“星级酒店剩菜盲盒”的热门视频后,方玥也决定去尝尝鲜。
今年4月9日,她和几位同学结伴前往滨海湾附近的新加坡瑞士史丹福酒店。那天他们刚刚下课,从学校一路走到了酒店餐厅。“我们事先没吃饭,都饿着肚子。但心情很兴奋。”
很多新加坡留学生会把盲盒体验拍成照片或者用视频形式记录,在社交平台引起诸多共鸣。受访者供图
在前台支付餐券后,方玥和伙伴们分别领取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餐盒,然后到取餐区自助打包。菜品种类较为丰富,每个人都把餐盒塞得满满当当。
“我感觉多拿几个龙虾就回本了。”方玥和伙伴们对这次盲盒体验很满意。当时同去的一位男同学是北方人,直言“第一次靠一份饭吃饱了”。方玥解释说,新加坡餐厅的饭菜分量普遍偏小,而这位男同学平日里一般要点两份饭的量,由此可见盲盒“量大管饱”。
方玥拍摄的照片记录着每一次丰盛的体验,其中一张封面最为吸睛。
左上角是龙虾钳,圆圆的球是烤土豆,旁边塞了一块小玉米。干干的是咖喱鸡。金黄的是香煎鱼排。最底下铺的是一层虾仁。方玥说,“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台湾第二轮罢免案电视说明会明起登场
台湾官方公布,针对第二轮罢免投票而举行的电视说明会,将从星期三(8月13日)起登场。
第二轮针对七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投票将在8月23日举行。
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星期二(12日)在脸书公布电视说明会时间表,针对立法院副院长江启臣等四名立委罢免案的说明会将在星期三登场,其他三名立委罢免案的说明会则将在星期四(14日)或星期五(15日)举行。
中央选举委员会也说,针对8月13日新北市选举区立委罗明才罢免案说明会,这一天如经新北市政府宣布停止上班,将顺延至8月14日同时段办理。
至于8月13日台中市三个选举区的立委罢免案,这一天如经台中市政府宣布停止上班,将顺延至8月15日同时段办理。
India’s Supreme Court Tells New Delhi to Round Up Stray Dogs
© Sajjad Hussain/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中国公民羁押期间死亡 律师吁华人移民小心行事
2025-08-12T11:40:21.695Z

(德国之声中文网) 根据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官方通报,8月5日上午,一名32岁的中国公民葛超峰在宾夕法尼亚州克利尔菲尔德县被宣布死亡。这是今年第二位中国公民在被ICE羁押期间死亡。
这两起死亡事件中的两名中国公民均被认定为自杀身亡。
两起自杀事件细节曝光
葛超峰今年1月在宾夕法尼亚州被捕。根据政府公布的文件,他涉嫌在CVS商店内盗窃并使用他人信用卡购买礼品卡。警方在调查中又在他的手机中发现了多组被盗信用卡号码。葛超峰的保释金为15万美元,他没有能力支付高额保释金。今年7月31日,他对非法使用通讯设施和计算机,以及通过访问设备进行欺诈这两项罪名表示认罪,被判处6至12个月监禁。由于判决时他已服刑近六个月,因此于7月31日结束了服刑。
8月1日,由于葛超峰没有合法身份并触犯法律,ICE对其发出移民拘留令,将其转押至事发拘留中心等待移民听证会,并列入等待遣返名单。仅仅五天后,葛超峰就去世了。工作人员发现他时,他正在拘留室的淋浴间内,脖子被勒住。
另一起死亡事件发生于今年4月。一名52岁的中国女子在被关押在亚利桑那州某边境巡逻站期间自杀身亡。根据ICE的官方通报,今年3月26日,边境巡逻人员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检查站拦停了一辆车,车内有该女子和其他三名中国公民。该女子于2024年2月以B1/B2签证进入美国,并逾期滞留。边境巡逻人员还在车内发现了超过20万美金,而该女子无法解释这些美金的来历。
3月27日凌晨,该女子被送至美国边境巡逻队的尤马站(USBP Yuma Station)。3月28日凌晨,工作人员进入牢房后发现该女子颈部缠着撕破的聚酯薄膜毯,毫无知觉。该女子最终被认定为自杀身亡。
根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的报道,葛超峰曾留下遗书。美国华闻媒体《世界新闻网》则发表了葛超峰哥哥的独家采访。他哥哥在采访中表示,遗书交代了支付宝账户的余额和密码,并留下一句“美好生活,我看不到了”。哥哥还表示葛超峰智商偏低,英语能力不足,并未充分意识到盗用信用卡带来的危险。他希望能介入调查弟弟在ICE关押期间的细节,认为ICE在知道弟弟有自杀倾向的情况下没有提供持续的心理治疗。
ICE优先拘留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
目前ICE的政策是优先逮捕和遣返那些被判有罪并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个人,以及那些违反移民法的个人。根据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内部记录,截至8月11日,美国被拘留的移民人数达到6万多人,打破了特朗普第一任任期内创下的记录,达到了历史新高。
在加州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华人移民律师安德鲁·贺(Andrew He)表示,现在ICE确实会首先拘留有犯罪记录的无证移民。也因此,他提醒一些华人移民,特别是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不要因为听了周围的朋友或者同事的话,就做出一些违法美国法律的事情。
“我经常和我的客户说,你等到拿到EAD卡了之后,再工作。工作的话,和老板签合同,老板付你多少钱,工作几个小时,都要在合同上写清楚。然后你再按照法律要求报税,交税”,贺先生在电话中语速飞快地说道,“如果你搬家了,那你要在美国移民局(USCIS)的网站上更新,也要去社会安全保障局(SSA)登记。福利这些,你符合规定可以拿的,就拿。但如果你不符合规定,故意瞒报你的资产,那你也违法了。”
说完之后,贺先生叹息了一下,说自己今年已经经手过好几起中国人因为贪小便宜,或者听信朋友老乡的谣言而被逮捕,甚至要进入遣返程序的案例。“比如新闻里这个男的,他盗窃信用卡、盗窃礼品卡的这种行为,也有其他华人在做。有人听什么‘零元购’,觉得被抓住也不是一回事。这怎么可能呢,美国是法治社会”,他向记者解释。
贺先生所提到的“零元购”是华人群体中流传甚广的谣言,让一些华人误以为在美国即使在光天化日下偷窃,在加州都不会受到处罚。而事实是,在加州,偷窃的重罪标准是950美元,在950美元以下的偷窃行为是轻罪。贺先生告诉记者,非法移民犯了轻罪,也有可能被ICE优先逮捕或者遣返。而在同样有许多华人居住的得州,偷窃重罪的标准是2500美金。
华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贺律师同时也向记者表示,他经手了不少来自中国的移民庇护案件。很多人确实在中国承受到了宗教迫害、言论审查、强拆、上访被拘留这些行为对人权的迫害,来到美国寻找能够自由追求梦想,并且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都能得到保护的立足之地。
他提醒华人,即使被ICE抓住,也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反抗,不要冲击工作人员,特别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不要大吵大闹,不然容易被误解。然后你告诉ICE官员,你要联系你的律师,有时候移民中介不等于是律师,他们可能反而会给一些错误的答案。第三条,就是不要多说话,ICE问你姓名、住址这些基本信息可以回答,其他的可以留给律师来回答。也不要在不知会律师的情况下,签署任何文件,特别是自愿离境(Voluntary Departure)文件”。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规定,自愿离境允许移民在特定时间内自费离开美国,以避免被驱逐出境。自愿离境的好处是移民记录中不会出现驱逐令,驱逐令可能会阻止该移民在十年内再次入境美国,或者使其失去申请某些移民福利的资格。
但贺律师告诉记者:“有些人的庇护案件证据非常充分,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在案子上再努努力。我也知道有人语言不通,被ICE一问,压力好大,觉得索性不如回国。这些人最后都后悔了。因为大家既然千辛万苦来到美国,有人花了全部家当,有人在路上很辛苦地走了几十天,肯定是在中国有过得不顺利的地方。而且美国这边处理移民案件的进程也一直在走,我近两个月,也有庇护案件被批准的客户。”
华人社群意见不一
针对两起中国公民在ICE拘留中死亡的事件,有些在美国的华人开始担心自己身为华人移民的安全。
居住在洛杉矶的吴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在新闻中看到好几起哪怕是美国绿卡持有者或者美国公民被ICE逮捕的案例,虽然他们有被查明是错误逮捕而释放,但是被拘禁的过程想必十分艰难。
“我的绿卡也还在排期,我现在就把I94表格打印出来,一份放在我包里,一份放在我车上,我还把替我申请绿卡的律师的手机号码背下来了”,她有些担心地说道。
同样在得州居住的台湾女生李佳则赞赏ICE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之前拜登一直说要解决移民问题,我们得州还是非法移民越来越多。现在特朗普上台之后,我觉得他真的很厉害,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他知道去哪里能找到非法移民。而且我们合法移民从找工作,到拿绿卡,入籍,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他现在抓的这些人,不想遵守规则,想走捷径,特别是有违法记录的,我觉得把他们抓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个我想大家都能认同吧。至于他们自杀,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得州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的张家成曾经与不少走线移民接触过,他在采访中表达了对被ICE针对的移民的同情:“从葛超峰的案例来看,他已经服过刑了。他在监狱服刑六个月都至少心理还算正常,没有自杀,服刑完转到ICE监狱里五天就自杀了,感觉ICE监狱对拘留者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更少,运作更加不规范,更加不重视拘留者的医疗和心理健康需要。
同时,张家成指出最近ICE专门针对在Home Depot门口等活的这些刚刚从拉美来到美国没有身份的移民,他们做的是中文语境里“日结”的体力工作,工作非常不稳定,工资很低,工作非常辛苦劳累,他们语言不通,不懂美国复杂破碎的移民法律,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移民群体,但是他们为普通美国家庭提供了非常重要且能够负担的劳动和服务,我们应该给予这些移民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特朗普重提俄乌“互换土地” 欧盟代表:停火前压根不应讨论让步
2025-08-12T11:24:15.316Z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普京于周五(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晤——这是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二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领导人计划于周三分别与泽连斯基和特朗普会谈。
特朗普周一在白宫在记者们表示:“这是一次试探性接触。” “我们会看看他(指普京)想干什么。”
特朗普说,自己可能在头两分钟就知道是否会取得进展。
他说,会告诉普京:“你得结束这场战争。”
“我可能会看具体情况。我可能会离开,说‘那就好运吧’。就这样结束了。我可能会说,这样不可能解决问题。”
特朗普表示,未来的会晤可能包括泽连斯基,美国的目标是尽快让这场持续三年半的血腥冲突停火。他计划在与普京会晤后同欧洲领导人会谈。
尽管泽连斯基已排除割让被武力攻占领土的可能性,特朗普仍坚持,所谓“互换土地”是必要的。
他说:“会有一些互换土地。”
特朗普表示,俄罗斯占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领土”,但“我们会努力把其中一部分领土拿回来”。

泽连斯基:“让步不会说服一个杀手”
本周二,欧盟国家领导人强调“乌克兰有选择自身命运的固有权利”。
欧盟国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写道:“公正、持久的和平带来稳定和安全,而必须尊重国际法,包括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不容以武力改变国际边界的原则。”
德国总理默茨邀请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领导人以及欧盟、北约负责人于周三参加一场视频会议。
默茨办公室周一表示,与会者将磋商“向俄罗斯施压的进一步选项”,并“为可能的和谈做准备,以及与领土主张和安全相关的事务”。
欧盟外交部长周一在布鲁塞尔与乌克兰外长举行会晤。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会晤后表示,直到俄罗斯同意“全面无条件停火,我们压根不应讨论任何让步”。
泽连斯基则警告屈从普京的要求投降。
“俄罗斯拒绝停止杀戮,因此不应获得任何奖赏或好处。这不单是道德立场,也是理性的立场”,泽连斯基在社媒发表声明说道。
“让步不会说服一个杀手”,他写道。
(路透社、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Russia Makes a Swift Battlefield Advance, Seeking an Edge in Trump Talks
© Oleksandr Ratushniak/Reuters
双普会为“探底” 特朗普:俄乌双方都得割地止战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8月11日)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必须相互割让部分土地才能结束战争。他还提到,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谈旨在探寻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周五在阿拉斯加与普京的会谈将是一次“探底会”,以确定普京是否愿意达成协议。他说,他能在两分钟内判断出是否有可能取得进展。
特朗普告诉记者:“所以我去和普京谈,我会告诉他,你必须结束这场战争。你必须结束它。”
特朗普並表示,未来的会议可能会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终可能会演变成他、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三方会谈。他说,他将在与普京会谈后不久与欧洲领导人交谈,他的目标是在这场血腥冲突中尽快实现停火。
特朗普过去曾谈论过土地互换,但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没有兴趣以割让土地作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欧洲国家担心,向俄罗斯做出重大让步可能会在未来给西方造成安全问题。
自2022年2月二战以来欧洲最大、最致命的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试图击退俄罗斯的入侵者。俄罗斯以其所谓的乌克兰倾向西方对其安全构成威胁为由为战争辩护。基辅及其西方盟友则称这次入侵是帝国主义式的土地掠夺。
俄罗斯目前占领了乌克兰约五分之一的领土,而乌克兰几乎没有占领任何俄罗斯领土。
特朗普说:“将会发生一些土地互换。”
他还特别强调:“我通过俄罗斯和与所有人的对话得知,这对乌克兰是有利的。”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占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领土”,但“我们将努力夺回部分领土”。
另值得关注的是,据法新社指出,特朗普暗示,他不打算邀请泽连斯基参加阿拉斯的会议,称这次会议之后,下一步将是普京和泽连斯基直接会面。如果有必要,他将协调普京和泽连斯基的对话。至于与普京能否达成协议?特朗普说,这不是他一人能决定的。
德语媒体:稀土成了中国勒索世界的武器
2025-08-08T14:04:08.170Z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记者深入中国内蒙古稀土矿区发回的报道指出,中国从地下开采出的稀土,早已不再是原材料,而成了北京用来“卡住”西方咽喉的地缘政治武器。而对环保和民众健康的漠视,则是中国的竞争优势。这篇题为《稀土成了中国勒索世界的武器》的文章写道:
“内蒙古,这是一片面积是德国三倍的中国自治区。同南方人相比,这里的人身材壮硕,性格也更粗犷,脸庞因高原日照而泛着红光。曾几何时,蒙古人从这片土地出发征服了世界;而今天,这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由一个权力野心堪比甚至超越成吉思汗的政党所统治。“
“该地区开采着世界急需的稀土。钕、镧、钐和镨主要从菱锰矿中提取。钇、铕、钆和铒的含量较少,部分与独居石和其他矿物结合。此外,中国最大的铁矿之一、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铌矿床和最大的钍矿床之一也都位于这里。大多数人对这些金属可能闻所未闻,但没有它们,就没有风力发电机、智能手机、电脑、电动车、核电站,而这些只是稀土实际用途的一小部分。
从这里以及中国其他地区开采出来的,已经不仅仅只是某种原料,更是地缘政治的弹药。在同美国的贸易战中,北京一度停止供货,并限制了镓、锗等关键金属的出口。虽然北京打击的目标是华盛顿,但欧盟在这场并非自己发起的贸易战中,也成了附带受害者。
为了不单方面切断对美国的稀土供应,中国干脆实施了全球性的出口限制。这样一来,北京既能打击美国,又不至于被视为有针对性的攻击行动。出口管制的效果很快就得到显现:一些德国企业与美国同行一样,都因无法获得前期产品,而被迫停产。与此同时,全球库存下降,价格飙升,很多项目被迫延期。“
高昂的环境和健康代价
《南德意志报》的报道指出,稀土其实并不稀有,但稀土元素的开采和分离却极为复杂,并会严重污染环境。中国之所以能最终占据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制高点,就是因为中国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环境和民众健康忽略不计。

“在包头西部,有一片任何旅游宣传品上都不会提及的湖泊,面积12平方公里,湖水呈灰色、毫无生机,紧邻金属冶炼厂。管道沿着堤岸延伸,灯光映在湖面上,发出阵阵冷光。
这个‘人工湖’被严密封锁,周边 100 米处设有警戒线。过去几十年来,工厂企业一直在向湖里排放加工废料:每年有600万至800万吨含重金属、酸液、放射性物质的泥浆流入湖中。
人工湖并无防渗层,从六十年代开始,有毒物质就在日复一日地渗入地表,并污染着地下水。该矿区比黄河水平面高出35米,而同黄河的距离则不足十公里。
从地下三十米出获取的水样标本显示,这里稀土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区高出十倍,空气中也可检测到随风飘散的颗粒物。网络上就可以找到一些中国科学家近年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
2025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居住在矿区附近的儿童头发中铅和稀土元素明显偏高。这类污染通常也会导致低智商儿童比例偏高。长期接触这类污染会导致肝炎和肝脏衰竭。有些金属会损毁血脑屏障,导致记忆力减退和神经元损伤。不孕症和其他发育障碍也时有报道。有些元素被认为是致癌物质,可导致骨骼变形。
这个‘人工湖’上空,看不到一只鸟。紧挨坝墙边的居民早在几年前就被疏散了。但再隔一条街,就可以看到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包头有近 300 万居民。而这个大坝后面又有什么秘密呢?采访显示,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工湖的存在。在国家控制的媒体中,环境污染并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
研究:来自中国的稀土中短期内无可替代
《法兰克福汇报》援引奥地利供应链信息研究所ASCII发布的最新报告报道称,欧美国家对中国稀土产品的依赖程度比此前的评估更为严重,而且中短期内,这一情况将难以出现改观:
“在全球化高峰时期,利润微薄且伴随高环境成本的原材料加工工序被大量转移至中国,这一进程使中国在部分领域形成了垄断地位。奥地利供应链信息研究所的报告显示,中国掌握了全球91%的稀土加工能力,而在‘重稀土’领域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替代来源。德国原材料署的数据也显示了类似的结论。这些经过加工的金属几乎是所有技术产品不可替代的核心原料,没有它们,就无法生产芯片、汽车、能源转型产品或军工产品。
北京此前已多次将特定原材料的供应作为施压手段,并以加强出口管制作为威胁。今年春天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后,稀土供应出现了历时数周的中断。中方虽然否认这是制裁措施,并表示是出口申请积压造成了供货紧张,但业内人士仍普遍怀疑,这同贸易战有直接关联。美国正在全力削减对华依赖。欧盟虽已推出《关键原材料法》,并决定大举投资本土的矿产项目,但ASCII研究所的测算显示,到2040年,欧洲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仍将高达85%。这项研究强调,仅关注矿石开采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控制着关键的中间生产工序,因而拥有‘战略守门人‘地位,从而对全球核心技术的供应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也影响着欧洲的经济未来。“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南韩情报揭秘:北韩援俄士兵被逼自杀
2025-08-12T10:49:44.996Z

(德国之声中文网) 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国际社会相继揭露,朝鲜为支持俄军行动,向其提供大量军事人力与武器。朝鲜通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与俄罗斯结盟,并调派特种部队参与冲突。据估计,截至2025年7月,已有约3万名朝鲜士兵介入乌克兰战场,死亡人数逾600人,受伤人数则高达约4100人。
如此多人参战,自然会有战俘,但令人惊讶的是,截至目前,乌方仅俘获两名朝鲜战俘。目前约有25万名乌克兰士兵在前线作战,战俘人数大致在4600至8000人之间;截至2025年2月,据报道,俄军现役兵力约58万,其手中战俘数量则估计在数百至约一千人之间。
为何朝鲜战俘如此稀少?
2025年1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俘虏了两名朝鲜士兵,并将他们安全送至基辅接受治疗。这是首次有清晰影像和证词能够官方确认朝鲜军人参与俄乌战事。
为何朝鲜战俘如此稀少?据韩国情报机关“国家情报院”1月13日向国会报告,朝鲜军方强迫士兵在被俘前自杀,因为他们视投降为背叛。这种视投降为背叛的态度,与二战期间日本士兵“不投降而自杀”的情况非常相似。当时,日本士兵被灌输“战俘就是背叛国家和天皇”的思想,而在更早的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战俘回国后也曾遭受社会歧视。
这两名战俘分别是26岁的狙击手李某与21岁的步兵白某。他们告诉乌方,原以为是前往“训练”,并未意识到自己会被投入激烈交火。该部队于2024年11月接受短期俄军培训后即投入前线,但很快便遭受重创并陷入极度饥饿。

韩国议员探访战俘:强烈投降意愿
2025年2月23日至26日,韩国国会议员庾龙源受邀访问乌克兰,期间与两名朝鲜战俘面谈。他不仅公开了与战俘的会面照片与录音,还在3月4日的记者会上透露,李某表达了强烈的投降意愿,称“一定要去韩国”,并询问能否在韩国接受手术治疗,因其下巴受重伤,导致发音不清。另一名白某则表示自己“好像要下定决心了”,但仍需考虑。
庾议员在5月27日的新闻稿中指出,乌俄双方于5月16日达成的1000名战俘交换协议中,并未包括朝鲜战俘,这可能是应韩国政府的要求所致。庾议员并8月8日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两名朝鲜战俘目前仍在乌克兰,并希望能前往韩国,但尚不确定其伤势是否能痊愈。
据庾议员透露,这些战俘均属朝鲜军方精锐部门“侦察总局”,且被分别关押在乌克兰某设施内,房间没有暖气或热水,战俘们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李某下巴骨折,已服役10年。起初他对庾议员抱有戒心,但当庾递烟给他时,他问庾是否有酒。根据庾公开的录音,李表示:“我离开朝鲜时,有人告诉我‘要出国留学受训’,但我不知道会派到哪里。我的部队成员全被杀光,只剩我一人生还。”他还表示,希望能在韩国继续治疗,并想知道作为前朝鲜战俘,是否能在韩国成家立业。
白某左腿受伤,已服役4年。他描述朝鲜的训练情况时说:“训练非常辛苦。我每周背着20至25公斤的背包,在四小时内跑约40公里;每个月最后一天,要在八小时内跑80公里。我没有接受‘受伤就自杀’的训练,但看到身边有很多自爆的情况,而且我带了一枚自杀手榴弹。如果回到朝鲜,父母已不在人世,想到这一点,我整天都感到很虚弱。”

战场适应与部队特性:精锐与宣传的矛盾
李还证称,他的部队中有七名俄军士兵,负责与俄军联络、补给、口译和炮火支援。庾议员在新闻稿中这样描述朝鲜部队的情况:一名朝鲜士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两名俄军士兵,但朝鲜军并不信任俄军,因为沟通不畅,而且俄军炮火也相对薄弱。然而,朝鲜士兵经常试图借用俄军的手机与家人通话。朝鲜军的通讯设备落后,缺乏夜视能力,因此在战斗初期难进行夜间行动,但他们逐渐适应。朝鲜战俘告诉乌方审讯人员,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实战体验现代战争”,并且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中有大量宣传资料。
据李某证词,他曾用干扰枪击落无人机,并表示“将要对无人机进行大量研究”,显示朝鲜军方已逐渐适应无人机战。
一名乌军高级军官则称:“朝鲜军如此不顾一切地突围,即使死伤惨重也在所不惜。我不明白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拼命。他们体能很好,而且没有恐惧。”
另有一些令人意外的说法。8月6日,乌克兰记者尤里·布图索夫(Yuri Butusov)在Telegram发文称,一名俄军战俘告诉他:“朝鲜士兵会进行同性行为,包括激烈接吻,并闯入俄军战壕拿走笔记本电脑。”
乌军一直在库尔斯克进行心理战广播,并空投劝降传单,但成效有限。即使如白某所言,他们在乌克兰并未接受自我毁灭训练,但在朝鲜,从小便被彻底灌输这种观念,军中更反复强调“被俘就是背叛祖国”。
美国前总统川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面,讨论乌克兰战争停火事宜,但有关朝鲜军队持续在乌克兰的消息,不知是否会有进一步消息曝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阿拉斯加会晤:普京的目标是什么?谁更可能受益?
2025-08-12T10:50:11.436Z

(德国之声中文网)普京与特朗普已商定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谈。这一消息是在特朗普向普京下达停火最后通牒即将到期前公布的。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次会晤不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但一些因素可能迫使普京不得不走向停火之路。
谁将从这次会晤中获益?
这将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与普京的首次会晤。7月中旬,特朗普曾表示,他对俄罗斯轰炸乌克兰首都基辅感到失望,但“还没打算与普京彻底翻脸”。
8月6日,美国特使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面后,白宫与克里姆林宫同时宣布,两国元首将举行会晤。但双方都未透露在阿拉斯加将具体讨论什么议题。可以肯定的是,议题将围绕乌克兰展开,而乌克兰方面不会参与此次会议——华盛顿与莫斯科都没有计划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接受德国之声采访的观察人士认为,这次会晤总体来说将对普京有利。2000至2004年担任俄罗斯总理的卡西亚诺夫(Michail Kassjanow)指出:“普京一贯希望让全世界看到他与美国总统——无论谁执掌总统——共同决定世界的命运。”
流亡海外的俄罗斯反对派政治家德米特里·古德科(Dmitrij Gudkow)也表示,这次阿拉斯加会晤对普京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他能与西方世界领袖握手。他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古德科说:“对于普京来说,能与特朗普见面本身就是巨大收益。特朗普实际上是在为一名战争罪犯正名,赋予他与西方进行谈判的权利。如果没有特朗普,没人会和普京谈判。”
为何普京此时愿意示好?
7 月底,特朗普明确表示,他对普京不愿结束乌克兰战事感到愤怒,并称自己不再有兴趣与普京会谈,同时向其下达了50天停火期限,后来又将期限缩短为10天。受德国之声采访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表现出失去耐心,可能促使克里姆林宫同意此次会谈。
俄语在线媒体“Re:Russia”创始人、政治学家基里尔·罗戈夫(Kirill Rogow)指出,俄罗斯经济恶化、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推进乏力,以及美国可能实施的对俄罗斯极具破坏性的次级制裁,都是推动普京寻求结束战争的因素。
罗戈夫说:“普京还希望现在的让步能卖出比之后再谈更高的价码。到今年年底,如果事实证明俄军攻势几乎毫无进展、战场局势没有变化,普京的处境会更糟。同时,由于美国进一步制裁,俄罗斯可能会失去印度这个原油买家,并被迫为连续第三年的进攻做准备。”
空域停火对谁有利?
上周,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报道称,克里姆林宫意识到,维特科夫的来访可能是与特朗普达成协议的最后机会。据这些消息来源称,克里姆林宫可能会提出的“让步”是空域停火。
古德科认为,这种与特朗普政府协调的举措将更多地有利于莫斯科,而非基辅。乌克兰近期发动的“有效”反击,已经多次迫使俄罗斯关闭机场,并击中了俄境内的武器库、军用装备和炼油厂。这种打击从心理层面来看很重要,因为它让俄罗斯人意识到,战争并不仅仅发生在电视上,而是离他们很近。古德科说:“如果这些空袭停止,普京就能从容地在地面继续推进——在那里,俄军占有优势。”
特朗普对普京的“特殊对待”
罗戈夫认为,即使此次会谈没有实质性进展,普京也可能可以避免严重后果。“普京可以指望特朗普对他网开一面,因为特朗普一直对普京抱有特殊态度。特朗普总是避免对普京施加直接压力,而每当压力似乎不可避免时,他就会说有新的机会达成协议,从而不采取真正的施压行动。”他说,这次会谈正是在特朗普对克里姆林宫的最后通牒即将到期背景下诞生的,本身就是一个例证。
还有什么能对克里姆林宫造成施压?
古德科认为,目前已没有真正有效的外部手段可以迫使俄罗斯让步。例如,尽管有制裁,仍有数百艘装有俄罗斯石油的油轮运向世界各地。
古德科更寄希望于内部压力,而非外部因素,能推动克里姆林宫走向停火。他表示:“战争拖得越久,普京就越难将战争的结果包装成俄罗斯的胜利。总有一天,俄罗斯人会不再在乎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也不在乎战争如何结束——只要它能结束就好。”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Ukraine's borders must not be changed by force, EU leaders say


European leaders have warned against Ukrainian borders being redrawn by force – two days before a US-Russia summit on Ukraine is due to take place in Alaska.
In a statement, European leaders said "the people of Ukraine must have the freedom to decide their future."
It added the principles of "territorial integrity" must be respected and "international borders must not be changed by force".
The statement was signed by 26 of 27 leaders. Missing from the signatories was Hungary's leader Viktor Orban, who has maintained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Russia and has repeatedly tried to block EU support for Ukraine.
The statement underscored the nervousness felt by Europeans about Moscow's actions in Ukraine, which many countries – particularly those bordering Russia or those in which the memory of Soviet occupation still lingers – believe could pose a direct threat in the near future.
In recent years Sweden and Finland have joined Nato, Baltic countries have reinstated conscription, and Poland has set aside billions to build a barrier alongside its border with Russia.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borders being redrawn by bloody wars and are extremely concerned by the prospect of the US allowing that to happen in Ukraine. A legal recognition of Russia's sovereignty over territories it conquered by force is unacceptable to the EU.
However, the notion that some Ukrainian regions currently under Russian control may not return to Kyiv is gaining ground.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insisted that any peace deal would involve "some swapping of territories" and could see Russia taking the entire Donbas region in eastern Ukraine and keeping Crimea. In exchange it would give up the Kherson and Zaporizhzhia regions, which it partially occupies.
Last week, while admitting that some Ukrainian territory might end up being de facto controlled by Russia, Nato chief Mark Rutte stressed that this should not be formally recognised.
In their statement, European leaders said "Russia'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 has wider implications for European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essed the need for a "just and lasting peace".
They also said Ukraine should be capable of "defending itself effectively" and pledged to continue providing military support to Kyiv, which was "exercising its inherent right of self-defence".
"The European Union underlines the inherent right of Ukraine to choose its own destiny and will continue supporting Ukraine on its path towards EU membership," the statement concluded.
Denting the apparent unity of the declaration was a line in smaller print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pointing out that "Hungary does not associate itself with this statement".
In a post on social media its leader Viktor Orban said he had opted out of supporting the statement as it attempted to set conditions for a meeting to which the EU was not invited and warned leaders not to start "providing instructions from the bench".
He also urged the EU to set up its own summit with Russia – though EU leaders have been shunning direct talks with Moscow since it launched its invasion of Ukraine in February 2022.
On Monday Trump revealed he had sought Orban's advice over the chances of Ukraine winning against Russia on the battlefield. "He looked at me like, 'What a stupid question'," Trump said, suggesting that Orban felt Russia would continue to wage war until it beat its adversary.
EU leaders are due to hold talks with Trump on Wednesday. They will be hoping to put the security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and Ukrainian interests at the forefront of his mind – at a time when nervousness is growing that the peace imposed on Ukraine may end up being neither "just" nor "lasting".
Trump and his Russian counterpart Vladimir Putin are then expected to meet in Alaska on Friday.
Grammy-winning Afropop star Tems: 'Women are not respected in the industry'


Nigerian Afropop star Tems has told the BBC "people don't really respect women" in her industry.
The two-time Grammy award-winner told the BBC that at the start of her career, she struggled to be taken seriously.
"I realised that there's always a cost. There's always a price that you pay. And a lot of those prices I wasn't willing to pay and there wasn't a lot of options," Tems said.
Afropop has gained immense global popularity over the past decade, but despite this growth it remains notoriously male-dominated.
The industry's so-called "Big Three" - Burna Boy, Davido and Wizkid - are all male - while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such as Tiwa Savage and Yemi Alade, have spoken out about the barriers they face because of their gender.
Earlier this year, Tems hit out following negative comments about her body, which were made online after a video of her performing was posted onto X.
She wrote on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 "It's just a body, I will add and lose weight. I never once hid my body, I just didn't feel the need to prove or disprove anyone. The more you don't like my body the better for me actually."
Tems told the BBC she wants "to change the way women see themselves in music", and hopes to achieve this through her new platform, The Leading Vibe Initiative.
The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women throughout Africa's music industries.
"I promised myself that if I get to a place where I can do more, I will make this initiative for women like me and maybe make it easier for women to access platforms and access a wider audience and success," Tems said.


The initiative kicked off on Friday in Tems' hometown, Lagos. Vocalists, songwriters and producers were invited to a series of workshops, masterclasses and panel discussions, all with the aim of developing skills and connections.
Asked what advice she would give to young women wanting to crack the industry, she said: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have an idea of what you want for yourself, what your brand is, what's your boundary.
"What are the things that you wouldn't do for fame and the things that you would do?"
Tems, who has scored hits with the likes of Love Me Jeje and Free Mind, said anyone trying to break into the industry must be passionate about their craft.
"It's not everybody that sings that loves music. If I wasn't famous, I would still be doing music. I would be in some kind of jazz club... randomly on a Friday night," she said.
But this is far from Tems' reality. Five years on from her debut EP, she has collaborated with the likes of Beyoncé and Rihanna, racked up more than 17m monthly listeners on Spotify and headlined international festivals.
And next month, she will be supporting British band Coldplay during their sold-out run of gigs at the UK's Wembley Stadium.


Tems puts her success down to being "authentic" and "audacious".
"Even when people tell you to change your sound, change your style, you look at them and you say: 'No'. If it meant me not being signed, I was okay not being signed. I went to a couple of places that didn't sign me and I was okay with that," she said.
Music is not Tems' only passion - she is an avid football fan and recently became part-owner of US football club San Diego FC.
"I never imagined myself owning or being in an ownership of any football team," she said, adding that her brother initially got her into the sport.
Tems joined San Diego's ownership with Pave Investments, a West African private investment firm which also helped raise funds for the NBA-linked African Basketball League.
Tems' involvement with San Diego gives her hope that "people can be bold enough to try things that nobody ever thought was possible".
She said: "I don't see myself as just a singer, just a musician, just an artist. I'm much more than that."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in:


Go to BBCAfrica.com for more news from the African continent.
Follow us on Twitter @BBCAfrica, on Facebook at BBC Africa or on Instagram at bbcafrica
Scores still missing a week after India flash floods


At least 66 people are still missing a week after flash floods hit the northern Indian state of Uttarakhand, according to an official statement.
Only one body has been recovered so far, the statement added, revising an earlier death toll of four.
Nearly half of Dharali village was submerged on 5 August in a mudslide caused by heavy rains and flash floods. An army camp nearby also suffered extensive damage.
Rescue operations are continuing at the site of the disaster as workers search for missing people. The work has been affected by inclement weather and the blockage of a key highway near the site due to the mudslide.
Weeks of heavy rain have pounded Uttarakhand, with Uttarkashi region - home to Dharali village - among the worst hit by flooding.
Around 1,300 people have been rescued from near Dharali since last week, officials said.
Heavy rains last week had led to the swelling of the Kheerganga river in the region, sending tonnes of muddy waters gushing downwards on the hilly terrain, covering roads, buildings and shops in Dharali and nearby Harsil village.
Videos showed a giant wave of water gushing through the area, crumpling buildings in its path, giving little time for people to escape.
Uttarakhand's chief minister and other officials initially said the flash floods were caused by a cloudburst, but India's weather department has not confirmed this.
Vinay Shankar Pandey, a senior local official, said a team of 10 geologists has been sent to the village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flash floods.
The sludge from Kheerganga blocked a part of the region's main river Bhagirathi [which becomes India's holiest river Ganges once it travels downstream] and created an artificial lake, submerging vast tracts of land, including a government helipad.
Rescue workers are still trying to drain the lake, which had initially receded but filled up again after more rains.
Mr Pandey said in a statement that a list of missing people included 24 Nepalese workers, 14 locals, nine army personnel and 13 and six individuals from the states of Bihar and Uttar Pradesh, respectively.
Locals, however, have told reporters that more people from the area are still unaccounted for.


Rescue officials are using helicopters to reach Dharali, which is still blocked by debris.
A temporary bridge has also been built to allow easier access as workers continue to try and clear the blocked roads.
"Efforts are continuously being made to remove the debris and construct roads in Dharali to restore order," Mr Pandey said.
Sniffer dogs and earth-moving machinery are searching for those trapped beneath the rubble.
A rescue worker told the Press Trust of India that they were manually digging through the debris where a hotel had stood before the disaster hit.
"There was some movement of people in front of it when the disaster struck. The debris here is being dug manually with the help of radar equipment as people might be buried here," he said.
On Monday, a road-repair machine near Kheerganga plunged into a swollen river; its driver is missing, and the machine remains unrecovered.
India's weather department has predicted heavy rains and thunderstorms for various parts of Uttarakhand till 14 August with high alerts issued for eight districts, including Garhwal.
Worst bleaching on record for Western Australian coral reefs
World-famous coral reefs along Western Australia's (WA) coast have suffered the worst bleaching on record after the state's "longest, largest and most intense" marine heatwave, scientists say.
Between last August and this May, warmer water temperatures led to significant heat stress on the reefs, causing many of the coral to expel the algae which gives them life and colour - a process called bleaching, which is often fatal.
The damage - which will take months to assess - spans 1,500km (932 miles) and includes areas previously unscathed by climate change.
Coral reefs worldwide have been suffering from a two-year-long global coral bleaching event, due to record high ocean temperatures.
Eight weeks of heat stress is usually enough to kill coral, and early estimates showed many WA reefs suffered between 15 and 30, said Australia's marine science agency.
"The length and intensity of the heat stress, and its footprint across multiple regions, is something we've never seen before on most of the reefs in Western Australia," James Gilmour, from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Aims), said.
In a new report, the Aims researchers found the 2024-25 season was the "most severe coral bleaching on record" for WA coral reefs across both the northwestern and central reefs.
"Areas which had given us hope because they'd rarely or not bleached before - like the Rowley Shoals, north Kimberley and Ningaloo - have been hit hard this time. Finally, climate heating has caught up with these reefs," he said.
Climate change means bleaching event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more intense and more widespread, which Dr Gilmore says gives coral reefs - which need 10 to 15 years to recover - little time to bounce back.
"Climate change caused by carbon emissions remain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our coral reefs, and all reefs globally," he said.
The D.C. Takeover
© Eric Lee/The New York Times
Vladimir Putin’s Coming to Alaska and Late Night Is Amused
包抄菲律宾海警船失误 两艘中国舰艇相撞严重受损
菲律宾海岸防卫队巡逻艇“苏鲁安号”(BRP Suluan,MRRV-4406)11日在南海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海域遭中国海军驱逐舰与海警船包夹追逐,过程中成功避开碰撞,两艘中国舰艇却意外相撞,其中一艘中国海警船严重受损,无法航行。
综合报导,一艘中国海警船(CCG-3104)在南海黄岩岛,也就是西菲律宾海巴焦德马辛洛克附近,追逐菲律宾海岸防卫队巡逻艇、并发射水炮时,与一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2D型驱逐舰桂林号(DDG-164)相撞。
根据法新社,菲律宾海警发言人沓列拉准将(Commodore Jay Tarriela)指出,事件发生在有争议的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国称黄岩岛)附近。当时,菲律宾海警正在护送向当地渔民运送物资的船只。
沓列拉表示,“在高速追逐菲方海警船BRP苏鲁安号的过程中,中国海警船3104号从(菲律宾船)右舷后方进行了危险的动作,导致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舰发生碰撞。” “这次碰撞造成中国海警船舰艏严重受损,无法继续航行。”
沓列拉对法新社表示,中国船员没有回应菲律宾方面包括医疗在内的援助善意。他并指出,在碰撞前,中国海警曾用水炮瞄准BRP苏鲁安号,但该船成功躲避。
【包抄菲律宾海警船失误】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ugust 12, 2025
【两艘中国舰艇相撞严重受损】
菲律宾海岸防卫队巡逻艇“苏鲁安号”(BRP Suluan,MRRV-4406)11日在南海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pic.twitter.com/UWOIUoweGx
而菲律宾海警队的苏鲁安号于12日返马尼拉,全员获授勋嘉奖。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则于11日表示,“菲律宾组织多艘海警船、公务船,以给渔船运补为幌子,不顾中方一再劝阻和警告,执意侵闯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采取跟监外逼、拦阻管制等必要措施予以驱离,现场操作专业规范、正当合法。” 他表示,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海警将依法在黄岩岛海域进行维权执法活动,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责编:李诺
© AFP
As Heat Wave Hits Southern Europe, Wildfires Kill 2
© Susana Vera/Reuters
自闭症男童大理苍山走失超72小时 夏令营机构被查
中国一名8岁自闭症男童在云南大理苍山走失已超过72小时,一家涉事夏令营机构被调查。
中国澎湃新闻引述权威人士报道,当地相关部门已对这家名为“明日之光”、宣称采用自然疗愈法治疗孩子的涉事夏令营机构展开调查。
根据搜救工作组发出的通告,8岁男童星期六(8月9日)在大理市大理镇阳和茶厂附近走失,并呼吁外界如发现疑似线索,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男童身高约1.2米,体型偏瘦,走失时上身穿蓝白色相间上衣,下身穿深色牛仔裤,背橙色儿童背包,身上有标牌及家属电话号码。
澎湃新闻报道,男童王一铠8月9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跟随一个夏令营团队攀登苍山时,与队伍走失。随后,当地多部门联合开展搜救,投入了搜救犬、无人机、热成像仪等。
熟悉苍山的相关人士曾告诉澎湃新闻,这里的危险主要是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因素造成:苍山地区气候多变,即使夏天也会有气温骤降至几度的情况,而且山中多云雾,常年有雨,能见度很低,导致探险者难以辨清方向;苍山目前大部分地方都是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山谷、悬崖、峭壁林立,几乎无路可循。
现场参与搜救的专业人士说:“深山里草木茂密,再加上气温偏低,眼下又正赶上下雨,热成像设备发挥的作用有限。”专业人士也说,目前参与搜救人员较多,现场气味复杂,再加上雨水冲刷,连搜救犬也难以施展本领。他们正对重点区域内的深沟、悬崖等危险地段开展搜索。
大理市区星期二(12日)上午11时左右暴雨如注,这为搜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9月起可参加深圳医保
中国深圳市官方通报,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从9月起,可参加深圳居民医疗保险。
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二(8月12日)引述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消息报道,自今年9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非深圳户籍学龄前儿童可参加深圳居民医保,预计每年将有约10万名儿童受益。
按照规定,在深圳居住、未在园在校且未参加其他地区医保的七周岁以下、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只要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深圳签发的有效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父母一方为深圳户籍居民,即可申请参保。已参加异地医保的儿童需先办理停保手续,避免重复参保影响待遇享受。
中国官方7月28日公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三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补贴将按年发放,直至孩童年满三周岁。每个孩童每年补贴3600元人民币(约644新元)。
据新华社8月5日报道,中国官方再加码育儿补贴力度。国务院印发新文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其中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梅洛尼寻求减少中国在意大利重点企业的持股
意大利梅洛尼政府正在考虑限制中国投资者在关键公司的持股,以避免与美国发生潜在的紧张关系。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说,意大利的举措将涉及那些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包括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知情人士称,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是梅洛尼政府这一策略的最典型案例之一。中国国有企业中化国际持有倍耐力37%的股份。
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这家为一级方程式赛车车队供应轮胎的公司,因中国背景在美国面临潜在的销售限制,并已寻求削弱中国投资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知情人士称,尽管中化称在倍耐力的持股是长期投资,但罗马方面正评估施压中化出售股份的选项。
目前大约有700家意大利公司有中国投资者参与,但政府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技术和金融等战略领域的大型企业。
美国在台协会新副处长梁凯雯已履新
美国在台协会(AIT)星期二(8月12日)在官方社交平台公告,新任副处长梁凯雯已到任。
AIT当天在脸书发文,欢迎新任副处长梁凯雯(Karin Lang)赴台。
据AIT官网资料显示,梁凯雯已在上星期五(8日)就任AIT副处长。梁凯雯是美国国务院资深职业外交官,官衔为公使衔参赞。
梁凯雯在美国外交体系服务超过30年,上一个岗位是2022年至2024年担任美国国务院西半球事务局古巴事务协调官。2019年至2022年,她担任美国驻日本东京大使馆负责领事事务的公使衔参赞暨总领事。
梁凯雯曾在2017年至2019年任美国国务院领务局政策协调与公共事务办公室主任。2015年至2017年,她是国务卿办公室执行秘书处幕僚主任。
此外,梁凯雯也曾派驻哈瓦那、曼谷、台北、广州与墨西哥城等地,担纲经济与领事职务,也在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担任多个政策职务。
梁凯雯拥有明尼苏达大学学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国防大学艾森豪学院。2015年,她因在墨西哥为双重国籍儿童争取权益的表现,获颁美国国务院“Mary A. Ryan杰出公共服务奖”。梁凯雯精通西班牙语和中文。
美国在台协会(AIT)前副处长谷立言去年7月9日接替任期届满的孙晓雅,出任协会处长。
谷立言曾在2018年至2021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副处长一职,并在2021年至2024年担任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副大使。
上海两机场航站楼入口取消人身行李检查 保留防爆检测
上海浦东、虹桥机场优化航站楼入口查验流程管理,取消人身和行李检查,仅保留防爆检测。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机场集团星期二 (8月12日)消息,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当天调整航站楼入口查验流程,简化人身和物品检查环节,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和旅客体验。
虹桥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虹桥机场入口安检流程已作简化:航站楼入口处仅保留防爆检测,原先在入口处进行的人身和行李的逐项检查已被精简,但在登机前仍会实施必要检查。工作人员提到,“入口处仍有检查,只是简化掉了行李和人身检查的流程”。
浦东国际机场客服热线人员回复媒体询问时说,浦东自星期二零点起对进入航站楼的查验流程进行了优化,入口处目前不再安排行李X光过机及相应的逐项人身、行李检查,而仅保留防爆检查。
此前,在上海浦东或虹桥机场搭乘航班,旅客需要经过“二次安检”,进航站楼时安检一次,即在民航规章要求的正常入口防爆检测外,同时对旅客人身、行李进行第一次安检,随后在航站楼内再安检一次。
成都世运会一名意大利运动员离世
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世界运动会期间,一名意大利徒步定向运动员离世。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星期二(8月12日)联合发布公告称,意大利徒步定向运动员马蒂亚·德贝托利斯(Mattia Debertolis)在成都世运会比赛期间昏迷入院,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29岁。
公告称,德贝托利斯于8月8日上午在定向男子中距离比赛中昏迷。经中国专业医疗机构专家救治,终因抢救无效于8月12日不幸离世。
公告称,世界运动会大家庭、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和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对德贝托利斯的离世深表悲痛,向他的家人、朋友及定向运动大家庭致以最沉痛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