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
2025-09-21T06:34:55.377Z

2024年,比亚迪3000辆新车抵达德国不来梅港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5年夏日的成都,在这座拥有2100万人口的城市郊区的一家购物中心,巨大的展厅正在提供超低价的新车优惠。
如果你想买一辆新车,在这里至少有5000辆供你选择。本地生产的奥迪打五折。中国一汽生产的七座SUV售价约2.23万美元,比标价低六成以上。
这些优惠由一家名为Zcar竹子买车的公司提供。该公司称自己从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处大批量购入车辆。如何做到如此低价?原因只有一个:中国的汽车太多了。
新车伪装二手车
多年来,政府补贴和相关政策一直努力把中国打造成全球汽车强国和电动车领导者。中国的本土车企实现了这些目标,收获比计划还多——但多出来的都是问题。
路透社的调查发现,中国的本土品牌生产的汽车数量,远超这个已经是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吸收能力。
因为车企努力追赶政府制定的生产目标,而不是消费者需求。
这使得几乎所有车企都难以盈利。中国的电动车售价不到1万美元,而在美国,售价低于3.5万美元的车型屈指可数。
那么卖车的人赚了吧?不,上月公布的一项行业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国经销商也难以盈利。车场被库存挤满。经销商只能通过大幅降价来应对。
一些零售商甚至批量为未售出的汽车上牌和投保。这样一来,车企可以把这些车算作已售出产品,经销商也能获得厂家返利和奖金。
多余的车辆流入像Zcar竹子买车这样的特殊市场。还有一些出现在类似抖音的社交平台上,低价甩卖。
甚至有些还被包装为“二手车”出口海外,尽管里程表仍显示“零公里”。
不用说,还有一些始乱终弃,被扔进杂草丛生的汽车坟场。
在党面前挣表现
许多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可能重演房地产和光伏产业的剧烈动荡。
成也政策,败也政策。政策优先考虑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下的销量和市场份额,而非利润和可持续竞争。地方政府为了产能和税收,向车企提供廉价的土地和补贴,导致全国各地产能过剩。
曾在中国一家电动车初创公司工作过的澳大利亚宏观经济评论员鲁珀特·米切尔(Rupert Mitchell)说:“当北京发出这是一个战略产业的信号时,每一个省长都想要汽车工厂。他们要在党面前挣表现,结果就是车企加大投资。”
路透社表示,其调查基于成千上万条汽车销售信息、数百份政府文件、官方媒体报道、法院档案和消费者投诉。记者还采访了约20位业内人士,包括经销商、买家、分析师和车企高管。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品牌在推出新车型方面已远远领先外国竞争对手。但推动汽车行业爆炸性增长和创新的政府政策,如今却在整个国内销售链条上制造“双输”的交易。
中国的工信部和商务部没有回应有关行业困境、整合前景以及政府政策在加剧产能过剩中的角色的提问。国家发改委和负责中央政府媒体事务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未作回应。
唯一出路是大量倒闭
这场潜在危机对中国经济有巨大影响。汽车行业及相关服务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此前,中国决策者否认美欧官员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欧美担心廉价进口冲击本国工业。但近几个月,中国官员承诺将遏制包括电动车和光伏在内行业的价格战。
咨询公司盖世汽车研究院(Gasgoo)称,中国车企的工厂产能可生产去年实际产量两倍的汽车,即5500万辆。问题在燃油车领域尤为突出,因北京推动电动车,燃油车需求近年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电动车工厂数量激增。
另一家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预测,到2030年,中国129个电动车和混动车品牌中,只有15家能在财务上维持下去。
中国的价格战已进入第三年。一些分析师称,唯一的出路是让许多车企倒闭。但许多官员抗拒这种“硬手段”,因为可能导致大规模裁员和消费下滑。
受影响者不仅是中国车企。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2%,降至今年前七个月的31%。欧洲各国政府担心廉价中国车涌入,冲击本国工业。美国几乎全面禁止中国车,理由是国家安全和不公平竞争。
房地产角色继任者
中国汽车市场的混乱,北京的政策制定者早已埋下伏笔。上世纪90年代起,党就希望中国在汽车产业最大的变革之一——电动车崛起中占据主导地位。
2009年,北京启动了一项计划,鼓励车企生产电动车,并推动消费者购买,背后有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支持。
到2017年,电动车仍未普及。当年,中国政府官员起草了一份汽车产业政策蓝图。这份长达1.3万字的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产汽车3500万辆,几乎是美国年度销量纪录的两倍。
彼时,中国当局正在处理过热的房地产行业,并开始抑制过度投资。汽车产业蓝图因此成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和房地产税收后的一个替代性经济支柱。
2017年的规划引发地方政府疯狂争抢电动车企业。到去年,中国接近这一目标,全年生产超过3100万辆汽车。
长丰和亦庄的故事
全国各地形成了一套模式:地方政府向车企提供优惠条件,作为交换,车企承诺完成生产和税收指标。车企往往更关注完成这些指标,而不是盈利。
押对车企可能带来巨大回报。2021年,安徽长丰县政府用廉价土地吸引比亚迪。这个原本以烙饼产业为主的县城,迎来了一座比亚迪超级工厂。
五年间,这家电动车制造商在长丰购买了8.3平方公里土地,平均价格比其他买家低40%,路透社从政府公布的土地交易文件中确认了这一点。比亚迪没有就此进行回应。长丰县宣传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表示部分内容不准确,但拒绝进一步解释。
2022年,比亚迪在长丰投产。次年,该县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1个百分点。去年仍高出5.6个百分点。
今年3月,《人民日报》赞扬长丰的显著发展,称比亚迪是主要因素。
两位与比亚迪项目相关的长丰县官员,2024年被提拔至更高职位。中共安徽省委在公告中公布了此事,但未回应路透社置评请求。
2022年,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在北京亦庄开始购地建设电动车工厂。到2024年,它已购买超过相当于206个足球场面积的土地。土地出让文件显示,其平均价格比其他工业用地买家低22%。北京市要求该工厂在全面投产后每年最低营收达470亿元人民币(约合66亿美元)。
小米对路透社表示,土地通过公开竞标获得,没有折扣或优惠。招标信息显示小米是唯一投标者。北京市官方未就此进行回应。
习近平批评“内卷”
政府发糖不嫌手软,政策补贴还在继续。
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发布政策文件,表示希望培育多达三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每家年产能达到50万辆。作为回报,广州承诺每家企业在三年内新建生产线并生产10万辆车时,每年可获得最高5亿元人民币(约7000万美元)的奖励。广州未回应置评请求。
政策文件显示,从2023年至2025年,至少还有六个地方政府公布类似政策,鼓励车企扩大产能。
业内人士近来用“内卷”来形容这种自我消耗的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非正常经营手段。
今年5月,中国当局开始对汽车价格战发出警告,强调竞争不可持续。
7月14日,中国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是10年来首次。会后,中共党媒《人民日报》罕见发表了习近平以直白措辞批评地方政府“一窝蜂”上马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项目的报道。他向与会者提问:“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
车企无法停止踩踏板
产能过剩导致过于激进的销售目标,这并非中国独有。二十年前,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因工厂过多、产量过剩,被迫关闭十多家美国工厂。
但分析师和前高管表示,在中国,完成销量目标和争夺市场份额的压力更大。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表示,中国车企被迫不断卖车和生产,哪怕在巨额亏损下,因为现金流对生存至关重要。他说:“这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你不停地踩踏板,虽然很累,但自行车还能站立不倒。”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在亏损中加快“踩踏”,业内越来越多声音呼吁行业洗牌。近几个月,电动车品牌哪吒汽车在母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停止运营。去年,百度和吉利的合资品牌极越汽车裁员并宣布重组,理由是竞争激烈。
不过,三位业内人士和两名分析师告诉路透社,不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冲击:行业整合可能需要多年,当地政府很可能会继续支持濒临失败的车企,温水煮青蛙,从而控制负面影响。
研究机构卡内基中国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中国的产能过剩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政府赶车的皮鞭
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CEO兼联合创始人何小鹏在2023年预测,到2030年,一家车企要想生存,年销量必须达到300万辆,而最终只有八家企业能做到。小鹏汽车去年仅仅卖出19万辆。该公司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少数大玩家已接近或达到这一规模,并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受益。今年1月,吉利宣布计划到2027年年销量达500万辆,超过去年的220万辆。比亚迪也设定了2025年的宏大目标,但扩张速度在放缓。今年8月,它三年多来首次出现季度利润下滑。路透社本月报道称,比亚迪已把原定的550万辆销售目标下调至460万辆。
大多数企业销量仅是这些数字的一小部分,但仍在继续扩大产能——至少三起案例中,扩张是受政府官员要求。
去年,当国有车企如长安、东风和一汽在电动车竞争中落后于民企时,国资监管机构宣布,希望国企扩大市场份额和产量,而不是关注盈利。车企和国资委均未回应路透社相关问题。
今年7月,长安宣布到2030年将新能源汽车销量提高四倍。董事长朱华荣在7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努力奋进成为全球汽车品牌TOP10。”
逼迫假造销量
江苏退休经销商陈可云(Chen Keyun,音译)说,汽车大量涌入市场,让经销商更难盈利。他的说法得到路透社采访的四位匿名经销商的支持。
陈可云称,经销商亏本卖新车,把车转卖给贸易商,再由他们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的“以产定销”工业模式。车企无视真实需求,不断扩产并提高销量目标,迫使经销商增加库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仅30%的经销商盈利。
今年6月,河南、四川以及长三角地区的经销商团体公开表达不满。
陈可云说,大型经销商往往为完成车企的销量目标和获取厂家返利而超额采购库存。
江苏一位经销商说:“如果你本月目标是卖20辆车,已经卖了16辆,最后一天会怎么办?即使赔本甩卖那4辆,也能获得约8万元人民币(1.12万美元)的奖金,基本接近收支平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承认,经销商亏本销售幅度高达两成。她在6月24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这是“史无前例的”。
路透社7月报道称,电动车品牌哪吒和极氪在过去几年虚增销量,其中哪吒涉及超过6万辆。车企为未售出的车提前投保,使其计入月度销量。
哪吒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已进入破产管理,未回应置评。极氪7月表示,这些车是为了展出安全而投保交强险,售出时仍是合法新车。
分析师和经销商称,哪吒和极氪只是行业普遍虚报销量的缩影,很多都涉及“零公里二手车”。这些车由经销商和贸易商出口为二手车,或在灰色市场内转卖,往往得到地方政府默许。
今年6月,四个地区的经销商团体称,车企的激励措施是“变相逼迫经销商假造销量”,但未点名具体企业。
相关图集:盛极而哀 中国房产业风雨飘摇
房企接连爆雷:中国房地产商碧桂园2024年2月28日表示,27日遭债权人提出了清盘呈请。消息一出,碧桂园28日在香港股价下跌约12%。在中国政府欲重建各界对房地产业的信心之际,此事也对经济前景蒙上阴影。此前碧桂园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出现资金问题的中国大型开发商之一,但2023年上半年亏损达到了67亿美元。9月中,碧桂园获得债权人的批准,将六只境内债券的偿还期限延长三年。
恒大资不抵债:中国房产巨头恒大集团才刚于今年1月底遭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资不抵债,勒令清盘。碧桂园债务估计约1.36万亿人民币(约1900亿美元),接近其1.43万亿人民币的资产;恒大集团负债则达到3000亿美元。恒大2023年9月22日提交给证券监管机构的公告中称,由于房地产销售不如预期,该公司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35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的方案。9月底,恒大证实其创始人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2021年恒大陷入资不抵债,导致了一系列开发商违约,引发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崩解。
金融信托巨头陷入财务危机:2023年8月,有报道称中国最大私人信托公司中融信托出现财务危机,无法完成信托产品的兑付,影响范围可能达到人民币3500亿元。其母公司中植集团也承认有流动性困难,计划债务重组。8月16日,约二十名抗议者在北京中融信托大楼前抗议要求还钱,他们购买了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却无法得到兑付。信托业历来是房地产商重要的资金来源,房地产业的爆雷也使信托业陷入危机。
放松限购刺激房市效果不彰:中国央行2023年8月宣布降低首次购房者现有抵押贷款利率,以及部分城市的购房首付款比例。从8月末到9月初,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相继官宣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名下无房人群的购房门槛比之前降低,不少购房人将由二套房资格变为首套房资格,首付比例大幅下调。此后有报导指北京的房产交易出现小幅反弹。但更多的专家指出,这些措施可能会使房地产交易中产生短期反弹,但不足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空置房屋“14亿人住不完”:据中新社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贺铿9月23日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称,“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个专家估出来的数字相差很大,但是14亿人可能住不完。”他认为“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型,早转型早主动”。
数百万套房屋未售出:资产管理集团思睿投资(Grow Investment)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表示,调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可能需要多年甚至长达十年的时间。“原因是,我们为中国人建造了太多的住房。”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未售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为6.48亿平方米。根据路透社的计算,以平均房屋面积90平方米来算,中国未售出房屋的总建筑面积当于720万套房屋。这还不包括因现金流问题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项目。
直播带货清库存
在成都一家商场的屋顶停车场,王力宏骑着电动车,一手拿着自拍杆拍摄视频。他是Zcar竹子买车的直播带货主持人,专门销售经销商卖不掉的新车。
很多王力宏这样的主持人,会在抖音等平台上直播带货。他告诉125万粉丝,Zcar竹子买车是四川省最大的零公里“二手车”卖家。这类车通常在3月、6月、9月和12月上市,因为那时经销商急着完成季度或年度销售目标以获得返利。
王力宏在7月的一场直播中说:“没有卖不掉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Zcar竹子买车市场总监周岩(Zhou Yan,音译)告诉路透社,公司能大幅打折出售,因为部分车是直接从车企批量购入。
路透社6月走访成都时,直播带货的车型包括通用汽车的雪佛兰迈锐宝。周岩称,Zcar竹子买车从上汽通用购入了3000多辆迈锐宝,售价不到1.4万美元,标价则是2.4万美元。
通用汽车对路透社表示,“授权经销商是唯一官方销售渠道”,“Zcar竹子买车与上汽通用没有任何隶属关系”,未作进一步解释。
Zcar竹子买车随后告诉路透社,其子公司购入了3428辆迈锐宝,但未说明具体购入来源。
Zcar竹子买车补充说,公司经常以亏本的方式销售“热门、吸睛车型”,以吸引顾客进店。
路透社走访时,一些奥迪车型打五折出售。奥迪未对Zcar竹子买车的做法发表评论,但表示不支持灰色市场交易,因为这会损害品牌长期价值。
车满坟场,无处话凄凉
部分卖不掉的新车最终进入“汽车坟场”。
地方政府努力清理这些被遗弃的车场,因为它们占用土地并带来环境风险。
其他新车长期滞留在拍卖平台上,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拍卖网站。多数无人问津。路透社核查阿里巴巴的拍卖信息发现,今年有5100多条全新比亚迪拍卖公告,而2024年仅61条。阿里巴巴和比亚迪未作回应。
法院也在拍卖未售出的新车。例如,2024年4月,阿里巴巴平台刊登了一批94辆东风本田汽车的拍卖公告。照片显示车辆停在室内。一辆白色车身布满灰尘,前排座椅仍包着塑料。东风未回应置评请求,本田称无法评论经销商的行为。
深圳法院曾下令清理因合同纠纷滞留的近2000辆2018年生产的腾势汽车(现由比亚迪控股)。这些车辆停放在成都、广州及比亚迪深圳工厂,直到2023年才被法院拍卖。评估人员发现,它们几乎未被使用,内饰崭新。有些甚至停在村民晾晒衣物的杂货店旁边。
很快,这些车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主播们以低至9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只有原价的四分之一。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