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周子馨
2025-10-14T04:07:09.561Z

川普13日現身以色列國會致詞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一(10月14日)在以色列國會(Knesset)受到「英雄式」歡迎,他在演說中稱:「這不僅是一場戰爭的終結,更是恐怖與死亡時期的終結……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來說,『長久的噩夢』終於結束了。」
隨後,川普前往埃及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並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與將近30個歐洲和中東國家的領袖會面。埃及總統府表示,會談內容包括加薩走廊未來的治理、安全以及重建事宜。
以色列及哈馬斯均未出席該會議,且尚未就下一步行動達成共識。
這項和平計劃是由美國、埃及、卡達和土耳其共同斡旋所促成,四方領導人週一也在和平峰會上,共同簽署一份文件,敲定以色列與哈馬斯長達兩年衝突告一段落的停火協議。
白宮隨後也公布該份被命名為「川普和平協議」(Trump Peace Agreement)的文件,旨在實現中東和平,強調結束以哈衝突的承諾,但具體細節有限。
協議中寫道,「我們理解,持久的和平應該讓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能在基本人權受到保障、安全獲得維護和尊嚴得到尊重的情況下共同繁榮」,並重申欲透過外交途徑而非長期戰事來解決未來的爭端,並稱「這是該地區的新篇章」。
和平峰會開始前,川普和塞西在雙邊會晤上表示,哈馬斯與以色列的第二階段和平談判正在進行中,「對我們而言,一切才剛開始」。
塞西稱讚川普促成加薩停火,指該協議「結束了人類歷史上痛苦的一章,為該地區開啟了和平與穩定的新時代」,宣布將授予川普埃及最高榮譽勳章。
誰來確保和平計劃落實?
川普週一的演說將重點放在加薩的重建。但多數觀察人士認為,這項20點和平計劃缺乏具體細節,仍需有人擔負起責任,確保各方履行承諾。
「國際危機組織」(ICG)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兩個智庫的專家上週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指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為了安撫國內右翼勢力並確保自身的政治未來,一旦人質獲釋,他可能會試圖重啟對哈馬斯的戰爭,「要真正打破這種局面,美國需要持續對以色列施壓」。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荷卡耶(Emile Hokayem)也向《金融時報》表示:「如果美國過於疲倦或分心,或者再次被以色列強硬派迷惑,那麼(和平)計劃可能會失敗。」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東與美國外交政策分析師耶克斯(Sarah Yerkes)接受DW訪問時指出,期望川普的計劃能為中東帶來和平,還言之過早。
耶克斯稱「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但許多細節仍需進一步敲定,且以色列和哈馬斯都未參加這場峰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還有太多細節尚未確定,包括哈馬斯是否會同意解除武裝,而這是整個計劃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
耶克斯認為,納坦雅胡仍會繼續推進吞併約旦河西岸「大片區域」的計劃,「對納坦雅胡而言,他真正關心的始終是(約旦河)西岸地區」。她表示,納坦雅胡正「試圖營造自己是和平締造者的形象,但事實上,他只是繼續推進這些年來在西岸所做的一切」。
和平計劃之下暗藏衝突導火線
觀察人士認為,由美國主導的協議中針對部分關鍵議題「模糊帶過」是刻意為之,目的是為了讓哈馬斯以及以色列政府都同意一些基本條件;但也有分析指出,這些模糊地帶意味著雙方仍有太多問題需要協商,缺乏明確性可能會導致衝突再度爆發。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中東與北非項目的資深政策研究員洛瓦特(Hugh Lovatt)向DW表示:「現在談論和平還為時過早,仍然有許多重大問題和擔憂需要解決……成功停火的關鍵在於計劃是否能夠真正落實,以及雙方能否履行各自的承諾。」
由川普主導的和平協議中提到,以色列不會控制或吞併加薩,並且若以色列人質被釋放,以色列軍隊應該撤出該地區。然而,以色列初步的軍事撤退僅退至雙邊同意的「黃線」,這條界線位於加薩範圍內,以色列軍隊仍控制將近一半的加薩走廊。
根據和平計劃,美國將與阿拉伯及國際夥伴合作,在加薩部署一支「國際穩定部隊」(ISF),確保加薩邊界安全,並負責訓練與支持一支新的警察部隊。以軍則撤退到「紅線」之外,回歸到自21世紀初以來就存在的緩衝區巡邏。由於和平協議中並未提供具體時間表,因此目前無法得知何時會落實。
洛瓦特指出,加薩的非軍事化、和平方案中的「國際穩定部隊」、國際保證以及以色列政府的長期企圖等問題,都仍在討論之中。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上週指出:「由阿拉伯及全球夥伴組成的國際穩定部隊的建立面臨很大障礙。除非獲得加薩當地的巴勒斯坦勢力(包括反對該構想的哈馬斯)明確支持,否則很難想像有任何阿拉伯部隊願意實際派兵。」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法國已準備好為ISF提供支援;德國則表示會提供人道援助資金,但不會派遣人員參與這支部隊。
埃及外交部長週一(13日)則提議讓美軍參與,他在一場記者會上向CNN稱,「我們需要美國的地面部隊。」目前大約有200名美軍士兵已經抵達以色列,協助建立「軍民協調中心」,但不會進入加薩走廊。
哈馬斯的命運?
針對加薩走廊在戰後的治理,川普的和平協議中提到加薩應「完全非軍事化」,但缺乏細節。洛瓦特認為,以色列可能會以「尚未完全非軍事化」為由,拒絕撤退到紅線位置,但「完全非軍事化」的定義當前仍難以釐清。
洛瓦特在本月初的一篇分析中寫道:「即使哈馬斯領導層接受以色列的解除武裝要求,它的許多戰士很可能會拒絕繳械,甚至可能加入更激進的團體。」
部分人士認為,哈馬斯不僅是一個武裝團體,同時也是一個政黨,意識形態建立在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佔領之上,因此很可能會繼續作為一股政治力量存在。
和平計劃中也提到巴勒斯坦建國和自決權。但同樣沒有具體說明要如何實現。洛瓦特表示,要淡化哈馬斯的意識形態,「需要以色列做出更大的承諾,包括從加薩撤軍,並重啟以巴和平談判」。
DW記者Cathrin Schaer對本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