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安装 LAV + Madvr + XySubFilter
0. 首先你要把 LAV + Madvr + XySubFilter +potlpayer 绿色版放在D盘的一个文件夹内;
新年过后,老板开着一辆崭新的兰博基尼来上班。一进门满脸笑容对我说:“由于你在过去一年的杰出努力,今年我给自己买了一辆兰博基尼。如果你明年继续这么努力…… 我明年再给自己买一辆兰博基尼!”
每到傍晚,各种广告灯亮起的时候,包括红绿灯,总觉得特别刺眼,认为需要隔离“蓝光”,到后面才发现,是镜片刮得很花了。
感觉,镜片这个东西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呀。
20231119更新:日本东海单光镜片真的不错,普通涂层的那一款,在tapole旗舰店有卖,性价比不错。
之前问过客服,客服说要另一款机器才可以,其实客服也不懂。
1. 首先是播放器问题,请不要用potplayer,换VLC,就不会有卡顿或者影音不同步现象。
2. 安装VLC,播放4k 10bit HDR ,字幕显示是黑色的,但,切换 “视频”——“输出”——“opengl输出”后,即可解决字幕显示黑色问题,缺点是,鼠标放在电影画面中会消失。
3.后面,下载安装MPC-be就好了,画面流畅,字幕没问题。
所以,EQ59播发4k 10bit HDR 是可以的,用MPC-BE比较方便。
大姐姐说:你把那个东西收拾一下藏起来,待会儿舅舅会到,千万不要让他看到了,或跟他提起“东西”的事情。
这是一通普通的电话,却让我萌生对舅舅的惧怕心理,虽然知道“东西”是怎么回事,但大姐姐渲染了一句“窃窃私语”的气氛,困住了我的心。
事后,我想,我怎么会惧怕舅舅呢,但当时的感受实实在在。
这是最近经历,原来啊,恐惧像病毒一样会传染,被操控,当事人是无知的,帮手却是“有意的第三人”。
KELLY STARRETT(《豹式健身》作者)
凯利·斯塔雷特博士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运动教练。他在其与妻子于2005年创办的旧金山CrossFit训练基地服务了11年,培训CrossFit训练基地的学员总时长超过15万小时。此基地是CrossFit健身俱乐部首批设立的50家分部之一,目前,该俱乐部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0000家分基地了。凯利的客户包括奥运会金牌运动员、环法自行车运动员、奥运会举重和力量举重世界纪录保持者、CrossFit健身比赛奖牌获得者、专业芭蕾舞演员以及军界精英。他非常诙谐幽默,著有畅销书《变成一只柔软的豹子》(Becoming a Supple Leopard )。
灵兽:带有三支莲花的狮子
●在一起录制第二场播客节目时,凯利给我带了一杯咖啡。我喝光之后,他让我看了一下咖啡瓶子上的说明:那是一种浓缩冷饮,应当在稀释后饮用。而我一下就喝了大约5杯的量,凯利说这让他感到“恐怖”。在开始录制之后,我马上开始出汗,感觉自己就像在被鬣狗追赶一样。
●凯利在体重104公斤时成功完成过站立后空翻。在同样的体重下,他还完成了超级马拉松,而在此前的准备阶段,他进行的跑步训练距离均不超过5公里,其训练方案是由布莱恩·麦肯齐提供的。凯利能够干净利索地举起165公斤的重量,但他的一只手腕有些问题,举重时这只胳膊会弯曲在胸前,看起来就像是在敬礼一样。
●他喝水非常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会往水里加入少量食盐。为什么?他说我们面对的更大的风险并不是脱水,而是低钠血症,即血液中钠浓度过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5年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对马拉松选手来说,低钠血症已经成为主要的与竞赛相关的致死、致病因素了。”
●凯利是个正统的幻想狂,也是一个科幻小说迷。他对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和尼尔·斯蒂芬森的《钻石时代》了如指掌。(不知道为什么,本书中的许多嘉宾都非常喜欢这两部作品。)凯利的女儿有一次给我发短信,就谈到了《钻石时代》,这本书有一个年轻的女主人公。凯利的女儿问我:“你会如何培养那些来自体制内部,却致力于粉碎旧体制、建立新的更好的体制的女孩呢?”
“先生们,如果你们早晨醒来没有出现晨勃,那你们的身体可能就出问题了。有还是没有?有一点儿还是一点儿没有?勃起还是没有勃起?”
作者: “量化生活”并不必然是十分复杂的。如果一味追求最先进的血液检测、基因检测等,那么你很容易就会错过眼前的警示信号。对男人们来说,“是否有晨勃”是一个简单而准确的指标,可以用于检测睡眠质量、激素状况(生长激素、促卵泡激素、睾丸素)和生理节律等许多生理指标。
“如果你无法双脚、双膝并拢直接深蹲到地上,那就表明你的臀部和脚踝的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这一现象与髋骨损伤、足底筋膜炎、跟腱撕裂、小腿拉伤等关系密切。这个问题很严重,你必须要考虑解决它。”
“对中年人来说,最危险的运动是跑跳运动(因为跑跳时,我们的身体需要在一个不熟悉的活动范围内承受高强度动作)。”
“格雷格·格拉斯曼(CrossFit的创始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训练之一。事实上,CrossFit开发的最早也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之一就是跑上400米,然后做15次每次45公斤的负重深蹲。这是不是小菜一碟?那好,把这一过程重复5次。你很快就会发现,大部分人可能能凑合着做3次,但随后就会开始感觉疲惫或者体力不支。此时人们会开始打退堂鼓,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无法再自然恢复,视野变窄,浑身难受……
“在谈论‘负重深蹲’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说:‘让我看一下你是否可以保持躯干笔直地下蹲。’这很像是一句玩笑,是不是?如果你只能在身体向前倾斜很大的角度时才能蹲下去的话,那就说明你的胯部和脚踝没有锻炼到位,而且你不知道如何让躯干保持稳定、笔直。”
作者: 双脚站立略窄于肩宽,以这个姿势练习轻量级的负重深蹲,同时结合哥萨克深蹲(参见前文)进行练习。在练习了3个月之后,我差不多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深蹲测试”了。
换句话说,如果某个动作让你感到无法呼吸,那就表明你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动作。
你每天都应该做下面这些练习:
1. 所有人都能够从那个有些像牛拉车的动作中得到锻炼。(在瑜伽课程中,这个动作有时也被称作“cat-camel”。)这是一种低难度的静态拉伸动作,可以让你充分地拉伸身体各个部分,它和其他需要你保持弯曲坐姿的拉伸练习不一样。
2. 尽可能多地练习箭步蹲动作。(在开始真正的训练前练习这一动作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做埃里克·克雷西的“行走的蜘蛛侠”运动。在身体两侧进行轮换时,我会用肘部内侧触地。这也是飞行瑜伽中用于锻炼胯部灵活性的一个重要动作。)
3. 上床前利用健身实心球碾压腹部(在腹部滚动)进行抑制调节。(这一练习非常有助于睡眠。我最喜欢的工具是凯利设计的“动感新星”健身球。阿梅莉亚·布恩在旅行时总是带着一个。)
4. 肩部内旋练习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肩部是否可以充分地内旋,那么做伯格纳热身活动将帮助你找到答案。
注意: 所有这些练习都必须要每天进行。
黑暗就意味着完全没有光。“有学者曾做过研究,当把激光投射到人的膝盖后面时,人就会产生反应,因为人体能感应到光。所以,人们在睡眠时,卧室内不能有电话、电视亮着,必须要保证漆黑一片,就像夜晚一样。”
寝具一定要柔软。“现代人需要睡在柔软的床垫上,最好是能睡在吊床上。第二天醒来时,人应当感到浑身轻松,而不需要特意放松腰肌。大多数运动员和普通人对于因为久坐和拉伸训练(比如跑步、跳跃、深蹲)引起的肢体拉伸都很敏感。在硬板床上睡觉就会让你在睡眠期间处于肢体拉伸状态,如果你对拉伸敏感,那么这绝不是你想要的结果。诚然,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可以睡在地板上,并且醒来时感觉很好。但是由于普遍的久坐和缺乏运动,我们已经不再是这样的人了。”
●能够找到非常柔软的床垫当然再好不过,但是不要使用那些完全由记忆海绵制成的床垫,因为这种床垫同样会使你陷入肢体拉伸状态。
●在床垫商店的床上躺上5分钟。如果你不得不交叉双脚,那就说明床太硬了。
●如果你需要在腿下放个枕头才可以让自己舒服地曲起来,那就说明你需要张更软的床。你还应当注意避免陷入向外的髋骨拉伸状态。
凯利会在早晨借助脉动血氧计测量运动员的血氧饱和度,以此来决定运动员是否应当开始今天的训练。这一测量技术回答了“我是训练得太刻苦还是不够刻苦”这一问题。此外,如果你的脉动血氧计读数比正常读数低了1~2点,那就表明你的肺部有炎症,即你可能要感冒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推迟训练。
“运动和疼痛并存。比方说,如果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某项运动训练之后,你感受到了疼痛,这就是慢性疼痛症状。此时,你的大脑会把疼痛路径和运动路径映射到一起,将两者结合起来。大脑将记住带来疼痛的运动(或让你受伤的运动),即使你没有再次遭受创伤,每次活动到相应身体部位的时候,你依然会感到疼痛。而帮助人们摆脱慢性疼痛的方法之一就是给他们新的运动指令(例如不要屈膝深蹲)。”
让孩子(以及你自己)穿平底的零落差的鞋子,保证脚趾和脚跟距离地面的距离相同。我会穿万斯(VANS)帆布鞋,我最喜欢的样式是黑色的万斯经典休闲鞋(不分男女,橡胶底)。这种鞋适合徒步旅行,穿着它参加没那么正式的商务活动也是可以的。凯利是这样解释零落差的原理的:“不要让质量很差的鞋子缩短你孩子的跟腱(脚后跟)。这会导致孩子脚踝的运动范围在将来受到严重的限制。让孩子穿万斯、查克泰勒(Chuck Taylors)运动鞋或类似的鞋子。尽可能让他们穿平底鞋或打赤脚。”
节选自《巨人的工具》
人人均可轻松养成跑步的习惯
人不是天生爱劳动,但是人天生爱运动。
几百万年前,我们就在草原上奔跑。清晨的露水,初升的朝阳,柔软的小草,绚烂的小花,都是我们的伙伴,见证着我们的故事。微风吹过我们的长发,明月听过我们的吟唱,山涧赏过我们的舞蹈,鹿儿和我们一起奔跑。我们在奔跑中获得食物,也在奔跑中收获欢乐;我们在奔跑中成长,也在奔跑中收获爱情与芬芳。
小时候,只要能坐起来,我们就想走;只要能走,我们就想跑。我们打闹、嬉戏、玩耍、追逐,触摸着新奇的一切。看似无目标的运动,促进我们的大脑生长,促使我们的身体成长。运动是人的天性,跑步更是人的天性!人类天生爱运动。
然而,为什么成年后的我们觉得运动变得很困难了呢?为什么每次运动都像从心理和生理上打了一场大仗一样呢?
因为我们的教育,使我们受到了影响。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而后人类得救赎。这个寓言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教育认为欢乐来自于努力,解放来自于痛苦后的救赎。
我们还有一种倾向,成功,总是来自意志和坚持,来自对痛苦的战胜。对于本应快乐的运动,我们也接受了这种态度。我们总以为,运动就是痛苦,运动就是坚持,运动就是疲劳,运动就是肌肉的折磨,运动收获的快乐是对我们承受痛苦的奖赏。
就是这样,没有正面的反馈,没有快乐的奖赏,只有对痛苦的承受和压力的坚持,我们还能持续地运动下去吗?只要有个借口、有个理由,我们就停止了运动。
运动,本应一开始就是快乐的,由始至终都是快乐的,没有痛苦,也无需我们坚持,放松我们的身体,娱乐我们的精神。舒展四肢,我们自然与日月一样熠熠生辉,自然与草木一样生长旺盛。
小孩子想跑就跑,想打就打,自得其乐;跑完了,打完了,就放下了,可曾见他们要求自己跑得快,打得赢,制造压力乎?如果你能够在快乐和轻微的痛苦之间不断转换,不勉强、不过量,轻轻松松地运动,不为达成什么目标,一直运动下去,你就时时刻刻都快乐,你就收获了人的自身。而原来设定的目标,不过是一个个垫脚石而已。
我们要从运动中自然产生快乐,而不应从运动中寻找痛苦。要运动,就运动,步调一切全随我,不勉强,不痛苦,生生不息乐无穷。“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储而有余”,古之人不余欺也!
李福仁
2014年6月26日
作者为了这本书采访超过三百个家庭,子女患有读写障碍及其他学习障碍的家庭;肥胖儿童与成瘾儿童的家庭;唐氏综合症患者的家庭,抑郁症患者的家庭,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家庭;短肢畸形综合征患者的父母;成年"沙利度胺畸婴“的父母;早产儿的父母;不过作者表示书里不会写到他们的”故事”,更愿意展示人生百态背后的共同之处:养育天才儿童在某方面与养育一名能力受限的儿童相似;犯罪行为与身心障碍或者与身体状况(耳聋,诸如)也有令人惊讶的对应关系;问题有父母的困恼,也展示了子女的“疾病与身份”这个问题的广泛性。
原作者Andrew Solomon,这本书的中文信息实在太少了,译者——万年过客。
第一章:儿子
生育绝不等同于复制。当两个人决定要孩子的时候,他们所进行的其实是制造活动。广泛应用的“生育”(reproduction)一词暗示着生孩子无非就是将两名家长各自的特质编织成一体。对于即将为人父母的人们来说,这种说法充其量也只是在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之前用来宽慰自己的委婉语而已。在我们的潜意识幻想当中,我们往往更希望看到自己——而不是拥有自我人格的其他人——能够永生不死。因此上述概念看上去才会如此诱人。我们满心期望自己的自私基因能够大步向前地传承下去,以至于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根本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陌生人,一个具备许多我们自己并不熟悉的需求的人。突然间,为人父母的身份猝不及防地将我们与这位陌生人永远联系在了一起。这位陌生人的特质越是与我们自身格格不入,负面否定的气味就会越发强烈。我们依赖子女的面庞来宽慰自己,唯此我们才能相信自己不会真正死去。但是如果子女的决定性特质湮灭了不死的幻想,这样的子女在父母眼中无异于侮辱;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为了他们自身而爱他们,而不是为了我们自身最美好特质的传承而爱他们,前者无疑要远远更加艰难。爱我们的孩子需要运用想象力。
上册 https://t.me/BooksThatMakeYouThink/1221
下册 https://t.me/BooksThatMakeYouThink/1222
ps。回过来现象,我身边好像看不到所谓的残疾人,他们藏到哪里去了?
大众对于“完美主义”的印象往往锁定在企业高管,忽略的是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因素。生活中抱有完美主义想法的人,很容易因为过于追求细节要求完美或者探求琐事的原由,对不必要的事情钻牛角尖想问题,逐步积累焦虑,受挫感,压力,甚至发展成心理障碍。
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激励个人努力学习,上进,也容易随着负性情绪的增加,让个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过度追求完美产生的焦虑压力而不自知。
现代社会,大众随时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学习心理学,饮食方案,健身咨询,育儿知识,伴着“自恋心理”,对身边的长辈和伴侣,孩子愈来愈挑剔和不满,对生活也容易不满;学校对学生的成绩标准,也容易形成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弗洛伊德影响太大,大众往往不认识一名叫皮埃尔·让内的心理医生,他最早提出“心理分析”和“固执观念(又称强迫观念)”的理论,下面选自从《怪诞心理学》(冈田尊司著)“,看看让内确认心理分析的契机和关于固执观念:
“心理分析”的诞生
不仅将解离现象的心理学体系明了化,而且在治疗方面也取得成功的是继沙可之后的皮埃尔·让内。让内最初攻读的是哲学,成为教授之后才开始转修心理学,进而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让内确立解离现象的心理学理论及方法有一个很重要契机。他在勒阿弗尔的精神病院研修的时候,有一位叫玛丽的十九岁女孩被带进了精神病院,并被诊断为患有重症精神病且不可能恢复正常。
玛丽的症状是一到生理期就会出现痉挛和意识混乱,有时还会恐惧缠身,大声呼叫“血”。当病情发作到顶点时,她还会出现吐血的症状。每当生理期结束,玛丽的症状便会消失,而她对于那段时间的记忆也完全丧失,之后又出现感觉麻痹及手臂肌肉萎缩的症状,左眼也会失明。当生理期再次来临时,这些症状便重新发作。
面对如此困难的病症,天才让内却在没有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让玛丽恢复了正常。
让内试图了解玛丽的这种症状首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可无论让内怎么询问玛丽,玛丽都说不记得了,想不起来了。
于是,让内便对玛丽使用了当时的医学治疗方法——催眠,然后又问了玛丽同样的问题。催眠状态中的玛丽讲述了她第一次来生理期时的恐慌及之后发生的事情。原来玛丽一直觉得生理期是件很可耻的事情,于是便向人打听不来生理期的方法,打听来的方法就是将身体浸在装满冷水的桶里。尝试这个方法后,玛丽浑身打冷战,意识很快便混乱了,可是这种极端的方法竟然奏效了,玛丽的生理期果真停止了,之后的五年时间里都没有再来。
然而,玛丽十八岁的一天,她的生理期再次到来,而且她开始反复出现之前讲述的症状。让内分析,玛丽的症状是她初潮来临时心理混乱状态的再现,因为玛丽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所以才导致她身上出现这种令人无法理解的症状。
一直折磨着玛丽内心的正是她对于生理期的羞耻及抵抗心理,而且对于用洗冷水浴来阻止生理期的行为,玛丽一直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无法弥补的事情。让内用催眠术帮助玛丽在催眠状态中把她的这些想法抹掉了。
让内的这种治疗方法立刻发挥了成效。玛丽在接下来的一次生理期中完全没有出现意识混乱的情况。可是让内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决定让玛丽完全恢复正常,于是继续探寻玛丽身上的其他症状。
结果,让内了解到,玛丽之所以一见到血就感到恐惧,是因为血会让她联想起之前发生的一件惨事。玛丽十六岁的时候曾目睹一位老婆婆从台阶上跳下来自杀身亡,当时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于是,让内同样用催眠的方法,在玛丽进入催眠状态后暗示她说其实那位老婆婆后来得救了,并没有死。就这样,玛丽的恐惧症也消除了。
然后,让内又试图查出玛丽左眼失明的原因,可是这次要比前两次更加困难,因为事情发生在很久以前,当时玛丽还是个孩子。
让内通过催眠将玛丽带回她五岁的时候,玛丽的左眼在那个时候还是正常的。一定是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终于,玛丽的脑海中浮现出她六岁时发生的事。那时玛丽迫不得已与一个左边脸长满脓包的女孩睡在同一张床上,奇怪的是,之后玛丽的左边脸上也长了脓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让内暗示玛丽,其实那个女孩从一开始脸上就没有脓包。就这样,玛丽左眼的视力也终于恢复正常。
让内还成功地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他不仅拥有丰富的学识,而且名声响彻欧洲。让内把他的这种治疗方法称为“心理分析”。“心理分析”这种我们今天并不陌生的说法,其实首先是由让内提出来的。
两种强迫观念——“固执观念”和“固着”
让内还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理论:人类行为都是由“潜意识的固执观念”所左右的。“固执观念”这一个词现在也是我们的日常用语了,而首先提出这一说法的也是让内。
“固执观念”,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一种“强迫观念”。
所谓“潜意识的固执观念”,就是指自己在不自觉中被一种无意识所强迫。让内认为,人们会从曾经的心灵创伤及受过的打击中萌生出潜意识的固执观念,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行为被这种观念支配,有时这种观念也会诱导自己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弗洛伊德则进一步提出“固着”的概念。“固着”是一种一旦人们在某一发展阶段受到某种心灵创伤,这部分心理力量就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得不到释放的现象。也就是说,“固执观念”是一种强迫性思考的心理学概念,“固着”则是一种具备时间性的发展性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孩子在幼儿期受到心灵创伤,他就会在口唇期(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最原始的阶段固着,产生口唇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受自身心情的快与不快所支配;如果孩子在训练上厕所的肛门期(约两岁到四岁)受到创伤,他就容易对这一发展阶段产生固着,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使得人们能够在更小的范围内理解他所提出的各种概念。而如果把性理论的部分去除,可以说,用“固着”的概念来解释人们拘泥于某一不满足时期的状态确实非常恰当。
另一方面,让内的“固执观念”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意义非凡。如果人们一旦遭受过某种强烈的刺激就会拘泥于由此产生的固执观念这一说法正确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如果刺激是在小时候出现的,并由此给自己的幼年带来极强的不满足感的话,人们就会停留在这一阶段而无法将自身释放出来。
心灵的创伤会萌生出束缚人们潜意识的固执观念,而如果创伤发生在幼年,就会产生出对那一发展阶段的固着。两种都可以说是强迫观念的表现形式。
要想摆脱强迫观念,将自己从固执观念中解放出来,就要从对幼年时期的固着中解脱出来,重新迈上成熟阶段的发展道路。
人有情结,情结也拥有我们
让内的“固执观念”理论被弗洛伊德及荣格所继承,并得以进一步发展。荣格用“情结”一词代替了让内的“潜意识的固执观念”。如今,“情结”一词已经作为日常用语来使用了,但最初荣格所使用的说法是“情感的群集”,之后才逐渐发展为“情结”一词。
正如荣格最初使用的说法,这一用语原本表达的是观念与感情相结合的意思。荣格最早提到情结的存在是在进行词语联想测验时。在实验中,被试者会一个接一个地听到一组词语,然后对每个词语给出一个联想回答。荣格发现,被试者对刺激词的反应,要么是不能立刻回答上来,要么是回答出奇怪的联想词语,如果再次询问被试者所联想到的词语,有人竟然完全不记得自己之前的答案。
通过进一步询问被试者在看到刺激词时联想到的是什么,荣格发现,被试者在回答联想答案时心中总会出现某些自己一直在意或是心存芥蒂的事情。当然,其中也不乏爱、喜欢之类的积极的事情,但更多的是与心理创伤引起的消极情感有关。而且,被试者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经常忘记这一点。
也就是说,当刺激词与被试者心目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相联系时,被试者的行为及思考方式会发生很强烈的变化,而情结也可以说是一种伴有消极情绪的无意识的强迫观念。
无论如何,情结是一种记忆和情感的群集,独立于意识中心的控制,并且情结的产生与早年的创伤经历息息相关。而情结之所以无法受意识中心的控制,一方面是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与人们经历过的某种外伤体验有关。
每个人心中都有某种强迫观念,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强迫观念的支配和操纵。麻烦的是,大多数时候,当事人都不能察觉到这一点,一直在无意识中被强迫观念支配。
强迫观念可以造成各种各样的异常心理。东电OL杀人事件中的被害女性、岸田秀及甘地等人的内心都存在着某种强迫观念,而无论他们本人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被自身的强迫观念强烈支配,从而迫使自己做出在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
那么提供高清晰在线电影的网站哪里找呢?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偶尔打开 https://www.v2ex.com/go/create 随便浏览,偶尔有些用户会想在这个版块,征求"自建网页导航"的建议,下方留言还会引出其他的导航。下面是我的一些搜集:
聚BT https://jubt.cf/cn/index.html
龙轩 http://ilxdh.com/cat/171
爱达 https://adzhp.cn/mian-fei-shi-pin.html
趣主页 https://www.quzhuye.com/
快点搜 https://quickso.cn/
茶杯狐也不错 https://www.cupfox.com/
找到某个站点后,如ddrk.me,再安装“查找类似网站的扩展”说不定有新发现。
第21章
重新认识自己:人类心智的奥秘
为了公平起见,在批评了这么多的故事、宗教和意识形态之后,我也得剖析一下自己: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怀疑一切的人,每天醒来还是可以如此开心。对于这件事我本来有点迟疑,因为一方面不想太过自我放纵,一方面也不想给人错误的印象,让人误以为这套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人。毕竟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基因、神经元、个人经历和心中的“正道”绝不可能和别人一样。然而,如果读者至少可以知道我是用怎样的观点来看世界,知道我的视界和写作受了怎样的影响,或许是好事一桩。
我在青少年时期有许多烦恼,心静不下来,觉得整个世界莫名其妙,对于人生的种种大问题也都找不到答案。特别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诸多苦痛充斥着整个世界,充斥着我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对此可以做些什么。不论是身边的人或是读到的书,讲的都是一些精心虚构的故事:关于神和天堂的宗教神话,关于祖国和历史使命的民族主义,关于爱情和冒险的浪漫神话,还有那套说着经济增长、消费能让我开心的资本主义神话。虽然我当时已经能够意识到这一切可能都是虚构的,但还是不知道怎样找出真相。
等到上了大学,原以为到了可以找出答案的好地方,但后来我很失望。学术世界有各种强大的工具,可以解构人类过去创造的所有神话,但还是无法针对人生的重大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相反,它要我把目光越缩越窄。到最后,我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时的研究主题是中世纪士兵的自传文本。出于喜好,我读了许多哲学书籍,也做过多次哲学辩论;虽然这能为智识带来无穷乐趣,却几乎无法提供任何真正的见解。这实在太叫人沮丧了。
到最后,我的好朋友罗恩建议我试试放下书本几天,也别动脑子做什么讨论,而是去上个内观(Vipassana,这是古印度巴利文,意为“内省”)禅修课程。我原本以为这大概就是什么新世纪(New Age)的玩意儿,而且也实在不想再听另一个神话,于是就拒绝了他的好意。但经过他一年的循循善诱,我在2000年4月参加了为期10天的内观禅修。 1 以前我对禅修所知极少,以为这肯定牵扯了各种复杂神秘的理论,没想到禅修教学竟如此注重实际。当时,戈恩卡(S. N. Goenka)老师指导学生盘腿坐下闭上眼睛,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气息如何进出鼻孔。他一直提醒我们:“什么都别做,别去控制呼吸,也不要想用什么特殊的方式呼吸。只要观察现在的状况,不管状况如何。吸气的时候,你只是意识到,这股气进来了;呼气的时候,你只是意识到,这股气出去了。而等你不再专注,思绪开始在回忆和幻想中游荡的时候,你只是意识到:现在我的思绪不在呼吸上了。”这是别人跟我说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人会问些人生大问题,他们并不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吸气、什么时候呼气,而只是想知道人死之后会怎样。然而,人生真正的谜并不是发生在死后,而是在生前。想懂“死”,就得先懂“生”。
有人会问:“我死的时候,是完全消失吗?会去天堂吗?还是会在新的身体内重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假设,是认为有个“我”从生到死都不会改变,于是想知道“死后这个不变的我会如何”。然而,真的有个“我”是从生到死都不会改变吗?身体随时都在变化,大脑随时都在变化,心智也随时都在变化。你观察自己观察得越仔细,就越会发现,就算只是从这一秒到下一秒,也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这样说来,人的一生如何连续统一?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就不懂得“生”,当然也就没有机会懂得“死”。只要知道什么叫作连续统一,关于死亡的大问题也会有明确的答案。
有人说:“人从出生到死亡,灵魂一直不变,所以算是完整的一生。”但这只是个虚构的故事。你真的看到过灵魂吗?我们不用到死的那一刻,也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只要了解自己在这个瞬间的结束、下个瞬间的开始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就能知道在死亡的那个瞬间会发生什么事。只要好好观察自己如何完成一次呼吸,你就能理解这一切。
我从观察自己呼吸所学到的第一件事是:虽然我读了那么多书,在大学上了那么多课,但对自己的心智几乎一无所知,而且根本没什么办法控制心智。无论我怎么努力,还是会想到别的事情,专心观察气息如何进出鼻孔的时间怎样也撑不过10秒。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我人生的主宰,是我个人品牌的首席执行官,但禅修不过短短几小时,就足以证明我对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控制的能力。我非但不是首席执行官,就连当个看门的也不太够格。虽然我只是站在自己身体的大门(鼻孔)旁,观察一下有什么进来、有什么出去,但没一会儿我就擅离职守了。那真的是一次让我大开眼界的经历。
随着课程进行下去,学生除了要观察自己的呼吸,还要观察整个身体的感觉。这里说的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幸福或狂喜,而是最普通、最一般的感觉,比如冷热、压力、疼痛等。内观技巧背后的道理,是认为心智的流动与身体的感觉密切相关。我和这个世界之间隔着的是身体的感觉。我真正反应的对象不是外界事件,而是自己身体的感觉。某种感觉不愉快,我的反应就是“厌恶”;某种感觉愉快,我的反应就是“想要更多”。即使我们以为自己的反应针对的是别人做的某件事(例如特朗普的最新推文)或是遥远的童年记忆,事实上我们做出的反应也是自己最直接的身体感觉。如果有人侮辱我们的国家或神,真正让我们难受的是胃部灼热、心头就像被捏住的感觉。我们的国家并没有任何感觉,但我们的身体真的能够感觉到痛苦。
想知道“愤怒”究竟是什么吗?只要在自己生气的时候,观察自己身体上出现而最后消失的那些感觉。我第一次参加禅修是在24岁,在那之前大概已经生过一万次气,但从来没想到要观察自己愤怒时的真实感觉。每次生气,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愤怒的对象身上(某人的行为或言辞),而不是愤怒的真实感觉。
我认为,经过观察各种感觉的10天,我对自己和整个人类的了解可能要超过我先前所学。而且做到这点,无须接受任何故事、理论或神话,只要观察真正的现实就行了。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来源,就在于自己的心智。如果有什么是我想得却不可得,心智的反应就是产生痛苦。痛苦并非外部世界的客观情形,而是自己心智产生的心理反应。了解这一点就是跨出了第一步,让人不再产生痛苦。
自2000年第一次参加禅修之后,我每天都会冥想两个小时,每年也会参加一两个月的禅修课程。这不是逃离现实,而是接触现实。因为这样一来,我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能真正观察现实,另外22个小时则是被电子邮件、推文和可爱的小狗短片淹没。如果不是凭借禅修带给我的专注力和清晰的眼界,我不可能写出《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至少对我而言,冥想与科学研究并不冲突。特别是要了解人类心智的时候,冥想就是另外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
大脑与心智的奥秘
科学之所以很难解开心智的奥秘,很大程度是因为缺少有效的工具。包括科学家在内,许多人都把心智与大脑混为一谈,但两者其实非常不同。大脑是由神经元、突触和生化物质组成的实体网络组织,心智则是痛苦、愉快、爱和愤怒等主观体验的流动。生物学家认为是大脑产生了心智,是数十亿神经元的生化反应产生了爱和痛苦之类的体验。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完全无法解释心智是如何从大脑里出现的。为什么数十亿神经元以某种模式发射电子信号,我会感觉到疼痛,而以另一种模式发射,我会感觉到爱?对此我们毫无头绪。所以,就算心智确实是在大脑中出现,至少在目前,研究心智和研究大脑仍然完全是两回事。
依靠显微镜、脑部扫描仪和运算能力强大的计算机,大脑研究正突飞猛进。然而,利用这些设备我们并不能看到心智。这些设备能让我们监测大脑中的生化和电子活动,但无法让我们碰触到与这些活动相关的主观体验。时至2018年,我唯一能够直接接触的仍然只有自己的心智。如果想知道其他人有何体验,只能根据各种二手资料,但这其中会有各种局限和歪曲。
当然,我们可以收集关于许多人的二手资料,再用统计方法找出重复出现的模式。利用这些方法,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不仅比过去更了解心智,而且改善甚至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然而,光靠二手资料还是不能完成突破。科学上如果想研究某个特定现象,最好能够直接观察。比如,虽然人类学家大量使用二手数据,但如果真想了解萨摩亚(Samoa)文化,迟早还是得打包行李,亲自走一趟。
光是到了萨摩亚还不够。如果只是当背包客去萨摩亚旅行、写写博客,并不算是人类学科学研究,因为绝大多数背包客并不具备必要的研究工具,也未受过必要的研究训练。很多时候,他们的观察漫无章法,而且带有偏见。想成为值得信赖的人类学家,就得学习如何摆脱先入为主的想法和偏见,用系统的客观方式观察人类文化。这就是人类学专业要教的内容,也是拉近不同文化的距离,人类学家的角色会如此重要的原因。
然而,有关心智的科学研究很少遵照这种人类学的模式。人类学家常常是亲身前往遥远的岛屿和神秘的国度,再回来报告自己的访查结果;研究心智的学者却很少这样亲身前往心智的国度。原因在于,我们唯一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有自己的心智。不带偏见地观察萨摩亚文化已经是件难事,想要客观观察自己的心智则更为困难。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今日的人类学家已经拥有许多强大的研究程序,用来做到客观观察。但相较之下,研究心智的学者虽然也有许多工具可以用来收集和分析二手资料,但要直接观察人类的心智,根本就是隔靴搔痒。
我们既然没有直接观察心智的现代方法,不妨尝试一下前现代化文化发展出的一些工具。有些古代文化对于心智研究早有关注,而且依靠的不是二手数据,而是有系统地训练如何观察自己的心智。过去发展出的这些方法,现在都归在“冥想”这一大类。虽然现在讲到冥想,常常是与宗教和神秘主义有关,但原则上,冥想就是直接观察自己心智的另一种方法。确实,许多宗教都在广泛应用各种冥想的技巧,但并不代表冥想就一定与宗教有关。这就像许多宗教也会广泛读书,但并不代表读书就是一种宗教习俗。
几千年来,人类已经发展出几百种冥想技巧,原则和效果也各不相同。我自己只试过“内观”这一种,因此也只有资格谈谈这一种。和许多其他冥想技巧一样,内观据说也是由佛陀在古印度发现的。几个世纪以来,许多理论和故事都号称源自佛陀,但往往并无根据。即使不相信这些故事,也不影响冥想。教我内观的戈恩卡老师,走的就是非常实际的路线,他会不断告诉学生:观察心智的时候,必须抛开所有二手信息、宗教教条和哲学猜想,一心专注于自
己的体验和真正遇到的各种现实。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去找他,希望得到指引、得到问题的解答。他房间门口写着:“不要讨论理论或哲学,请把问题集中在与你实际修行相关的事情上。”
所谓实际修行,就是要运用系统、持续及客观的方式,观察身体的感觉以及心智对这些感觉的反应,据此找出心智的基本模式。有些人会用冥想来追求幸福和狂喜之类的特殊体验。但事实上,意识是宇宙最大的谜团,就算是冷热或痒麻之类最一般的感觉,也和心醉神迷或宇宙合一之类的感觉同样神秘。内观禅修者都会被告诫,千万不要想追求什么特殊的体验,而是要专注于了解自己心智的真实状况,不论这个状况为何。
近年来,研究心智和大脑的学者对于冥想技巧越来越感兴趣,但多半只是间接使用这种工具。 2 一般来说,科学家做研究的时候并不是自己冥想,而是请有经验的冥想者来到实验室,在他们的头上接上电极感应,再请他们开始冥想,科学家来观察冥想所产生的大脑活动。虽然这也能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大脑的有趣信息,但如果实验目标是要了解心智,就抓错了重点。这种做法,就像是想要通过观察石头来了解物质结构,一个人本来是用放大镜来观察,而你给他一台显微镜,并告诉他说:“试试这个,可以让你看得更清楚。”他接过显微镜之后,拿起自己信赖已久的放大镜,开始仔细观察这台显微镜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冥想就是一种工具,让你直接观察自己的心智,如果不是自己去冥想,而是观察别人冥想时的脑电活动,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冥想的潜力。
当然,我绝不是在建议放弃现有的大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冥想并不能代替这些工具,而是可以当作辅助工具。这有点像是工程师打算挖隧道打通一座大山,为什么只从一边挖呢?如果能同时从两边开挖,不是更好?如果大脑和心智确实同为一体,这两条隧道迟早都会连通。如果大脑和心智并非一体,那么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心智,而不是一心只研究大脑。
有些大学和实验室已经开始将冥想作为研究工具,而不只是大脑研究的观察对象。但这个过程才刚起步,其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需要研究人员投入大量心力。认真的冥想需要严格的纪律,如果你想尝试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感觉,就会立刻注意到原来心智是如此不受控制、没有耐心。即使你专注于观察某种相对明显的感觉(例如呼吸时气息进出鼻孔),常常也只能专注几秒,接着就会分心,心智开始游荡于各种念头、回忆和梦想之中。
显微镜失焦的时候,只要转动调节手柄,就能调整焦距。就算是调节手柄有问题,也能找技师来修理。但如果心智失焦,就没有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了。我们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冷静下来,让心智集中,接着才能开始系统客观地观察自己。或许在未来,只要服用一颗药丸,我们就能立刻达到专注。然而,如果冥想的目的是探索心智,而不只是集中心智,选用这种快捷方式就可能适得其反。虽然药物可能让我们极为警醒和专注,却也会妨碍我们观察到心智完整的层面。毕竟就算在今天,看一部拍得好的惊悚片,也能让人轻松集中心智。但心智在这种时候就是专注在电影上,无法观察自己的状态。
然而,即使现在没有技术工具可以依赖,也不代表我们就该放弃研究心智。我们可以学学人类学家、动物学家和航天员。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会在遥远的岛屿待上好几年,面对各式各样的疾病和危险。航天员也得花费好几年来接受艰苦的训练,好为危险的太空探索做好准备。如果我们愿意为了解异国文化、未知物种和遥远的星球付出这么多的心力,或许为了了解心智,也该付出同等的心力。而且,在算法为我们做出所有决定之前,人类最好尽快了解自己的心智。
观察自己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难度还可能越来越大。历史上,人类为自己创造了种种复杂的故事,我们认识真正的自己变得越来越难。这些故事的本意,是让许多人团结起来、集合力量、维持社会和谐。这些故事,满足了几十亿人的温饱,使他们不至于互相残杀。人类观察自己的时候,常常发现的就是这些现成的故事。过去会认为开放式、不预设答案的探寻实在过于危险,有可能让整个社会秩序崩塌。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生了两件事。第一,过去的燧石刀已经发展成现在的核武器,社会秩序崩塌的可能性更高。第二,过去洞穴里的壁画已经发展成现在的电视广播,要迷惑大众也变得更容易。在不远的未来,算法就可能为这一切发展画下句点,人类将再也无法观察到真正的自己,而是由算法为人类决定我们是谁、该知道关于自己的哪些事。
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内,我们还有选择。只要努力,我们还是能了解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但如果真要把握这个机会,最好从现在开始。
PDF格式,主要面向小白,如何在各种平台找资源,如微博,微信,聚合搜索等。
入口1:如光猫的两种模式,什么是交换机,旁路由为什么又叫网关服务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fir8OF488&t=1113s
入口2:少数派专栏:https://sspai.com/post/64074
入口3:少数派博客:https://sspai.com/post/64317
从电影中,大众看到吸食大麻,可卡因似乎是很酷的事情,实际后果严重;很奇怪,生活中帅气的人吸食尼古丁的表情和体态似乎含有魅力的成分。
下面从物质使用障碍的定义,分类,理论简单说说
1. 物质使用障碍的定义:
即需要符合物质中毒,戒断,滥用和依赖(两个词被整合)标准,可诊为轻度,中毒或重度。
2.五大类和其他滥用物质: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巴比妥类,吸入剂,苯二氮卓类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卡因,尼古丁,咖啡,苯丙胺类
阿片类——海洛因,吗啡,可待因,美沙酮
致幻剂和苯环利定
其他滥用物质:摇头丸,克他命
大麻
4.物质障碍使用理论
生物因素:大脑奖励机制是什么,形象地说,大脑里面有个通道,你吃了兴奋剂,糖等等,这个通道就产生的多巴胺和对多巴胺敏感的神经元,大脑就会很爽,类似你得到奖赏的感觉。
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略。
5.物质使用障碍的治疗
生物治疗,就是吃药,那得去医院开处方,如苯二氮卓类,拮抗剂等。
心理社会疗法分为:
行为疗法,在安塔布司药物作用下,喝几口酒就会呕吐;
认知疗法,动机性访谈和匿名戒酒协会都可以为个体建立戒酒的决心和相互帮助。
6.老年人的物质疗法(略)
7. 赌博chain(略)
有句话戳中了我——“在社会中,他人只是在扮演你的观众。”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要从社会中“自我”说起。在自我与文化,自我认识,自我效能,控制点,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这几点之外,我最感兴趣的是“自我服务偏见”:
1. 对积极和消极事情的解释:好的是自己的功劳,犯错找借口;家庭里,伴侣都认为自己干了家务的百分之八九十;成绩好是自己的实力,成绩不好怪试卷。
2.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例子就是大多人觉得自己比实际看起来年轻。
3.盲目乐观:艾滋病,肺癌,酗酒,意外怀孕,不系安全带的危险等,自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自己身上。
4.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前者比如自己的生活改变,可能会以为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变化;
后者,比如把成功认为源自于自己超乎寻常的能力。
我的感想是,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对方——你认为的缺点——实际上也是你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