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评论:从线性发展到通货紧缩的怪圈
2024-12-22T08:08:16.813Z
(德国之声中文网)北大的林毅夫是中国线性思维的代表。记得在2015年他就提出我们将在明年即2025年进入“高收入阶段”阶段。按照他的理论,中国在1978—1998年时期是第一阶段是低收入阶段。在这一时间段,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190美元增长到820美元。1999—2009年是中国发展的第二阶段,即下中等收入阶段。2010—2023年则是中国发展的第三阶段,即上中等收入阶段。而从2025年起,中国便进入了第四阶段,即高收入阶段。
最新估测
现在回过头来看,显然,他的乐观预测并没有成为现实。相反,习近平残酷的清零政策以及后来蹩脚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中国经济明显的紧缩。尽管在2017,官方声称中国的中等收入族群已超过4亿,而习近平政府又在2020年宣告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全面脱贫。但《经济观察报》12月7日一个报道,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据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研究并估算,截至目前,未达到中等收入标准的人群数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5%,即低收入人群约有9亿人。李实教授的低收入的标准是,月收入低于3000元。
李实教授指出,这9亿人群的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一部分群体的收入接近中等收入水平,而另外一部分群体则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但不管如何,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准并不令人羡慕。笔者以为,如果把中国目前的“实际可支配的收入低于3000元”的人一同计算,即那些表面上其收入似乎高于3000元,但由于每个月支付房贷和车贷等,最终到手的依然低于3000元的人群算进去,总数可能还多一些呢。
李实的估算,跟中国前总理李克强2020年曾在总理记者会上的说法似乎类似。当时李克强断定,中国有6亿人的每月收入仅为1000元。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后回应说,该数据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如果这样的话,再看一下疫情后的经济下行,各地不少企业不是在倒闭、裁人,就是在减薪。连政府部分和事业单位、国企也不例外。
相关图集:盛极而哀 中国房产业风雨飘摇
官方数据的水分
当然,为了迎合习近平的在经济下行时期只能唱赞歌的原则,官方不少数据依然在渲染“形势一片大好”。如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日前还宣布,如果按照2023年个税清缴数据报告推算,每月收入人民币3500元以下的超低收入人口逾6亿。而中国官方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是如此报道的。
而最近冒出了两个经济学家,则对此进行了批驳,以至于他们被官方消音。一位是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他根据经济增长、就业、消费和投资数据无法吻合的情况推断,2021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每一年高估了3个百分点,累计高估了10个百分点”。高善文认为当前的失业严峻程度和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速有很大反差,并推算新增就业人口比正常状态下少了4700万。
另一位是东北证券经济学家付鹏,他在一次会议演讲中说,消费疲软源于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一些中产阶级房主出现负资产;中产阶级又因裁员、降薪等因素产生恐慌,开始大幅压缩支出。这种消费能力的下降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一个结构性的转变。付鹏对目前政府实现这个结构转变的能力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他说,“由于问题深重,政府通过加杠杆刺激经济的措施,已难扭转中产阶级迅速萎缩的趋势”。付鹏的分析不是没有根据,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包含了中国70%的家庭财富,持续的危机会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事实确实是这样:中国今年经济表现不佳,官方陆续出台纾困政策,但迄今未开花结果。今年房地产危机持续恶化,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消费疲软不振,出口乏善可期,企业与资金继续外流。中央确实也推出了各种措施刺激经济,但官方的刺激措施已无法像2008年那样奏效。
过去传统三大经济火车头,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和出口,近年都面临停滞。房地产业占GDP高达16%,加计基建投资更占到约24%,但房地产已无火车头的拉动效用,无法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能,甚至成为拖累因素。而基建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繁重,已无法像以往那样大手大脚地操作了。
相关图集:盛世?危时?鸟瞰中国经济
习近平的尝试和新的许诺
至于出口实际上正是习近平对提升中国经济希望的寄托:因为习近平自2020年就开始努力,希望通过发展高科技的工业,并出口它们的产品(如新三件:即电动车、车用电池、太阳能板), 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即用高科技产品来替换原来的经济动力,即房地产和国内的消费,但显然,由于他不精明的经济外交(如倾销),在国外阻力重重。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明显下滑,中国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生活负担日益加重,以致于到了有人“吃了上顿顾不了下顿”的地步。中国目前法拍房剧增、无家可归的人增加,以及无差别害人的事件愈演愈烈,无不说明了这个“重返集体贫困”的问题。面对上述问题,中央层面不能说一无所知毫无感觉,在本月的几个重要会议上,中央层面已经释出了“异常紧迫”的信号。习近平自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出如下的许诺:
即“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但迄今为止,习近平更关心的实际上是他的所谓“新生产力”,而非百姓的生活质量。中央宁愿为制造业多花钱,也不愿意为百姓提高收入。
中国能走出通货紧缩的怪圈吗?
在本月11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作出如下决定,即2025年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适时降准降息以保持流动性充裕,以及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宣示,未公布具体的政策措施。换言之,中国2025年的财经政策将因此从保守走向宽松扩张。这意味着,决策者可能设定高达4%的高于往常的赤字目标 (以往的上限是3%),人民银行(中国央行)印钞票去买国债, 从而为增加中央政府借款以提振经济奠定基础。另外,2025年政策利率极有可能下调40个基点,如果是这样,这将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但上述的各项宣示重点主要仍偏向“增加政府的开支”,却缺乏如何“增加民众的开支”以促进消费。 最终,习近平上面一大串许诺即有可能成为一张空头支票。
现在看来,中国至少在今后一两年内很难摆脱通货紧缩的怪圈。所谓通货紧缩就是由于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导致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下降,而人们的购买意愿的低下则又促使前者价格再进入一个新的一轮的下跌(主要工业产品,日常用的食品例外),导致经济进一步衰退。中国的通货紧缩现在正在进入一种恶性循环,这并非是通过印钞票能解决的。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德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 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