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9 July 2025德国之声

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德国飞机 到底怎么回事?

9 July 2025 at 22:47
德正
2025-07-09T14:20:56.773Z
有消息称,向德国侦察机进行激光瞄准的中国战舰是054A型护卫舰“红河号”。图为同型战舰“衡阳号”2025年2月出现在澳大利亚外海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外交部周二(7月8日)披露,中国军舰在红海用激光瞄准一架德国侦察机;就此事,外交部已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Johann Wadephul)也在同一天接受《德国编辑部网络》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异常恼火”。他说,对德国飞机的这般干扰行为“不可接受”,外交部在召见中国大使时也“清晰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中方必须对此给个说法”。德国外长还强调,愿意和中方平等互动,“但是会坚决抵挡中方一切违规行为”。欧盟方面也谴责中国军舰的行为“危险且不可接受”,并且召见了中国驻欧盟大使。

具体发生了什么?

根据德新社、《明镜周刊》的报道,事件发生在7月2日前后,当时参与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的一架德国飞机正在红海海域进行“寻常的”侦察飞行。飞机在接近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时,发现后者正用激光瞄准飞机。激光照射至少在军事上被视为一种威胁姿态。与往常不同,中国军舰船员事先并未通过紧急呼叫频率与飞行员取得联系。

这架德国飞机并非直接属于德国联邦国防军,而是德国专门为“阿斯皮德斯行动”包租的,常驻在东非国家吉布提。该飞机由民航飞行员驾驶,可搭载4名德军人员。

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侦察机被激光瞄准后就中断了任务,安全返回了吉布提基地,机上人员无恙。

不过,德国政府并未交待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也没有披露事发时双方到底有多接近,只是反复强调“证据确凿”。

德国飞机在红海侦察什么?

德军包租的这架侦察机事发时正在红海海域执行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框架下的区域监视任务。德国国防部指出,德军从2024年10月起就派出侦察机执行此类任务,侦察机携带有“多传感器平台”(MSP)。德国联邦国防军总共有约700名官兵参与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该行动始于2024年2月,旨在保护红海地区的航运安全,特别是针对也门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阿斯皮德斯”在古希腊语中是“盾牌”的意思。

2023年秋天哈马斯袭击以色列、随后加沙战争全面爆发。位于红海南端的也门胡塞武装很快就开始向红海北端的以色列发射导弹、火箭弹,并供给往来的商船、尤其是前往以色列的商船。红海是联接亚欧的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也门胡塞武装的威胁已经迫使不少商船绕道南非好望角,导致航程增加约两个星期。

中国如何回应德方指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月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方所称的信息与中方了解的事实完全不符。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行动,履行大国责任,为维护国际航道安全作出贡献,也同德方和欧方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双方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加强沟通,避免误解误判。”

中国政府同样也没有披露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

中国海军在红海做什么?

中国海军从2008年底开始响应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派遣军舰前往红海南端的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制止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从此之后,中国海军常态化在红海海域保持2到3艘军舰的兵力。目前在红海执行任务的是第47批护航编队,由“包头号”驱逐舰、“红河号”护卫舰、“高邮湖号”补给舰组成。

2017年,中国在红海岸边的吉布提正式设立“保障基地”,被视为中国海军首个海外基地。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20余个国家也都在这个小国设有军事基地。

中国和也门胡塞武装有什么关系?

2023年秋天也门胡塞武装开始攻击往来红海的商船,依赖外贸、船运的中国同样受到重大影响。北京方面多次呼吁“相关方面”停止袭扰民用船只,但同时又拒绝与西方国家展开军事合作压制胡塞武装。中国政府多次表示,红海局势紧张是加沙冲突外溢的突出表现,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战火。外交部发言人2024年1月还特别强调“联合国安理会从未授权任何国家对也门使用武力,要切实尊重包括也门在内的红海沿岸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作为回应,胡塞武装则许诺,只要“不停靠敌国以色列的港口”,中国的船只可以自由安全地通过红海。不过,此后依然零星发生中国籍或者中资企业拥有的船只遭到胡塞武装攻击的事件。

另外,英国《金融时报》今年4月曾引述一名美国国务院高阶官员称,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吉林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正在为也门胡塞武装提供卫星影像。这家企业2023年已经因向俄罗斯雇佣军瓦格纳集团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而受到美国制裁。这名美国官员称,美方已经私下多次向中方表达对长光卫星公司的担忧,但中方予以无视。

20多个国家在吉布提设立了军事基地

以前是否有过类似事件?

2018年,五角大楼通报称,美军飞行员在吉布提上空飞行时,也曾遭到过来自中国吉布提军事保障基地内的激光照射,造成两名军人眼部轻微受伤。美国就此正式向中方提出交涉。不过中国官媒则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军飞机“威胁了我们中国的基地”。中美两国各自在吉布提的军事基地相距只有几公里。

德国军事专家维戈尔德(Thomas Wiegold)在接受德广联采访时指出,此次德国侦察机遭到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可能也是类似情况:“中国军舰用激光照射,很可能不是为了破坏德国飞机,而是为了避免被德国侦察机看到什么东西。同时,由于激光可能伤害飞行员的眼睛,因此也可能是以驱离外国侦察机为目的。”维戈尔德认为,中国军队“对西方军舰军机总是有着近乎偏执的担忧,担心被看到太多东西、被看得太清楚”。

#德中关系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乌国家安全局:拘留两名中国公民 涉嫌窃取“海王星”技术

9 July 2025 at 22:17
德正
2025-07-09T13:53:24.416Z
(资料图片)海王星导弹试射

(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网站7月9日发布信息,反间谍部门在基辅拘留了两名中国公民。他们涉嫌试图向中国非法提供有关乌克兰 RK-360MC“海王星”导弹系统的机密文件。

乌克兰国防军的这一武器可攻击各类作战舰艇和登陆舰。乌克兰方面称,2022年4月,“海王星”号导弹摧毁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

乌国家安全局称,调查发现, 两名嫌疑人中一人24岁,曾在基辅一所技术大学就读,因学业不及格于2023年被开除,但目前仍留在基辅。

另一名涉案人员是他的父亲,他永久居住在中国,但定期访问乌克兰。乌国家安全局称,他“亲自协调儿子的间谍工作”。

乌国家安全局称,这名前中国留学生想要获取乌克兰“海王星”生产的技术文件。为此,他试图招募一名参与国防军最新武器研发的乌克兰公民。

乌国家安全局称,反间谍部门在他这一间谍活动初期就发现了其动向,并在转交机密文件时“当场”将其拘留,随后拘留了他的父亲。

乌国家安全部门称,在搜查过程中,警方从两名嫌疑人身上缴获了手机,其中包含他们协调间谍活动的通信证据。

乌克兰一次演练中的R-360海王星反舰导弹

网络媒体《基辅独立报》报道称,这两名被告受到间谍罪指控,如被判有罪,将面临最高15年的监禁和没收财产。

该报还写道,中国作为莫斯科关键的战时伙伴之一,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成为俄军工领域最大的两用物资供应方。总统泽连斯基多次指责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并于7月8日对五家中国注册的企业实施制裁,这些企业被指为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的Shahed型无人机提供零部件。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判决 允许政府机构大裁员

9 July 2025 at 21:17
德正
2025-07-09T13:09:34.021Z
美国最高法院为特朗普的裁员计划开绿灯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最高法院周二(7月8日)在一项裁决中,推翻了下级法院的一项禁令,该禁令一度阻止了美国政府在法院进行法律程序期间实施大批裁员的计划。

这意味着,在下级法院的诉讼程序进行期间,雇员也可能被解雇;而如果雇员方胜诉,他们可能必须被重新雇用。有关诉讼程序仍在进行中。

最高法院并未审理案件本身,而是仅就下级法院的禁令是否合法做出了裁决。

特朗普削减美国海外广播预算 解雇上千员工

特朗普上任以来,已有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被关闭。最初由科技界亿万富翁马斯克领导的、隶属于白宫的政府效率部(DOGE)在政府的指示下,推进了联邦机构的重组,其中包括大规模裁员。

特朗普以削减政府开支为由,为这些激进举措辩护。数万名美国联邦雇员被解雇,确切的数字尚不清楚。

法官判决:特朗普政府必须恢复对VOA等的联邦拨款

今年5月,加州联邦法官伊尔斯顿(Susan Illston)裁定,特朗普政府必须首先获得国会批准才能实施这些大规模裁员计划。上诉法院后来也维持了该判决,并下达了禁止令。

但最高法院目前已暂停执行该禁令。由此,政府效率部推动的政府机构大规模裁员计划得以继续实施。

凯坦吉·布朗·杰克逊(Ketanji Brown Jackson)是最高法院唯一一位投票反对裁员计划的大法官。她指责她的同事“为总统在法律上存在疑问的行动开绿灯”。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总理梅尔茨或今秋访问中国

9 July 2025 at 20:17
德正
2025-07-09T11:48:33.989Z
德国总理梅尔茨任内首次亚洲之行将选择中国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德国总理梅尔茨将于今年年底前率领一个由商界高管组成的代表团首次访华。

这位了解筹备情况的人士告诉路透社,中国企业希望增加在德国的投资,而梅尔茨的访问可能有助于修复柏林与北京方面此前的紧张关系。此次访问最早可能在10月份进行,但尚未最终确定,细节可能会有所调整。

德国总理府发言人拒绝置评。中国外交部尚未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梅尔茨就任总理后的首次中国之行将被赋予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象征意义。德国上届总理肖尔茨就任后曾一改德国总理访问亚洲会先去中国的传统,选择了日本作为首站

在肖尔茨领导的德国上任政府执政期间,中德关系一度陷入低谷,时任外交部长贝尔博克曾多次批评北京,称习近平主席为“独裁者”,并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

今年5月23日,上任不久的德国总理梅尔茨同习近平通了电话

梅尔茨的对华立场

新总理梅尔茨在公开场合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但避免全面对峙。今年早些时候,他强调了对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担忧,承诺让德国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梅尔茨也表示,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中国 “仍将是德国和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就任后的首份政府声明中,梅尔茨再次提到视中国为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5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梅尔茨通了电话

本月初,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及德法之行中访问了柏林,并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和总理梅尔茨举行会谈。瓦德福尔表示,两国外长讨论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台湾问题以及中东危机。在7月3日两位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王毅表示,“中方欢迎默茨总理年内访华。”

中国外长王毅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7月3日举行共同新闻会

王毅此次欧洲之行也是为本月下旬的欧中峰会做准备。峰会前夕,欧盟方面对中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加大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的难度、大量向欧洲输出廉价商品,以及暗中支持俄罗斯等表达了不满和担忧,并呼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延伸阅读——布鲁塞尔:北京不能一边支持俄罗斯一边靠近欧洲

中德存在摩擦点

德国和中国之间也存在摩擦点,而且不仅限于经贸领域。本周二(7月8日),德国因中国军舰7月初在红海用激光瞄准一架德国飞机而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当时,这架德国飞机正在欧盟保护红海地区航运安全的“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框架内进行侦察飞行。

梅尔茨去年4月接受采访时曾指责北京对全球众多战争和危机都负有连带责任。他说,像朝鲜这样的国家,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都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中国对内日益压制,对外日益咄咄逼人。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相关图集:德国经济陷入低迷的五大原因

俄乌战争:德国能源价格飙升影响竞争力:2011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加快退出核电,同时依靠俄罗斯的天然气来弥补缺口。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切断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对德国造成了沉重打击。德国不得不转向成本更高的液化天然气。战争爆发后,德国也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多年来,德国的商业模式都是以廉价能源为基础,为出口型工业提供动力。然而,德国工业用户目前的平均电费为每千瓦时20.3欧分,而在美国和中国,这个数字相当于8.4欧分。德国近年来虽然也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但一些房主和地区对风机的抵制抑制了风能的增长。
中国:从客户到竞争对手:在2010年代初期和中期,德国奔驰、大众、宝马等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 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德国为317万辆。中国产电动车也瞄准了欧洲市场。2010 年,中国的电池板制造商还依赖进口的德国设备。如今,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依赖于来自中国的设备,国家补贴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也消灭了德国制造商。在家具、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国制造商现在也开始和德国制造竞争市场份额。
投资踟蹰不前:德国在经济繁荣时期推迟了对铁路和高速互联网等长期项目的投资。设施老化、维修工程增多等原因导致铁路准点率不断创下新低。高速互联网尚未覆盖一些农村地区。2009年通过的关于限制赤字的宪法修正案束缚了政府的手脚。是否放松所谓的债务刹车将成为下届德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缺乏技术工人:从IT行业到酒店行业、从托儿所到养老院护工,德国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缺乏技术工人的问题。德国工商会对23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43%的企业表示无法填补空缺职位。德国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越来越不感兴趣。儿童保育机构短缺导致许多女性只能从事兼职工作甚至根本不能工作。人口老龄化也令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雪上加霜。
官僚主义的拖累:德国企业和经济学家指出,冗长的审批程序和过多的文书工作对经济造成了拖累。比如,获得风力涡轮机的建造许可证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公司既需要到当地公用事业机构注册,也需要到政府监管机构那里注册等等。一项要求公司证明其供应商遵守环境和劳工标准的法律甚至超出了欧盟的要求,给德国公司带来了比其欧洲竞争对手更重的负担。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巴西和中国计划修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铁路

9 July 2025 at 18:47
德才
2025-07-09T10:24:46.489Z
秘鲁钱凯港(Chancay)将是铁路的西端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巴西报纸Folha de São Paulo报道,两国于本周一(7月7日)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项协议旨在推进一条约4500公里长的铁路的可行性研究,该铁路将连接秘鲁的钱凯港(Chancay)和巴西的伊利乌斯港(Ilhéus)。这一新线路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物流项目之一。

根据相关研究,这条新线路将把巴西到亚洲的货物运输时间从目前平均40天缩短至28天。同时,运输成本预计也将大幅降低。

中国有意通过该项目扩大其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中国尤其对南美的原材料和农产品感兴趣,而巴西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约3500亿美元的商品,主要包括大豆、铁矿石和肉类。因此,扩建铁路货运网络对巴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70公里的钱凯港于去年投入运营,该港不仅有望成为南美最大的港口,也是首个由中国全资控股的港口。该港口60%的股份归中国国有企业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所有。

(据福音通讯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媒体:美爱国者导弹库存仅为五角大楼需求的25%

9 July 2025 at 18:47

2025-07-09T10:36:14.755Z
美国五角大楼官员上周表示,担心关键武器库存,冻结对乌运送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目前拥有的爱国者导弹拦截系统仅达到五角大楼军事计划需求的约25%。上月,特朗普政府冻结了对乌克兰最新的一批武器运送。

《卫报》引述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时曾表示,他下令审核美国武器库存情况,但没有下令冻结对乌克兰的武器运送。

知情人士向《卫报》表示,自拜登政府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以来,美国一些关键武器库存数年来持续低于美国军事行动计划所需的最低限度。

知情人士向该报表示,特朗普政府于2月开始对爱国者导弹及其它武器消耗状况进行审核。而在上月特朗普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轰炸后,形势更为紧急。

本周一,特朗普表示美国应该运送更多防御装备给乌克兰,隔天称已批准此事。他说,美国必须使乌克兰有能力自我防卫,“他们现在遭受非常严重的攻击”。

特朗普还对普京作出严厉的批评,称:“我们听了一堆普京的废话(bulls**t)……他总是非常和善,但最后都是没有意义的。”

五角大楼官员7月1日以担心美国武器库消减为由,宣布冻结对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体系等。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两名知情人士向该报表示,美国向伊朗三座核设施发动袭击前后,特朗普要求军方审核武器库存状况。上月,国防部高级官员决定暂停对乌克兰运送部分防空拦截体系等,理由是担心美国武器库存偏低。

(综合报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呼吁欧盟平衡自己的心态

9 July 2025 at 17:47
德正
2025-07-09T09:26:45.092Z
毛宁:希望欧方认识到,当下需要再平衡的是欧方的心态,而不是中欧经贸关系。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对日前冯德莱恩就欧中关系的表态做出强硬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三(7月9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毛宁指出,“衡量是否产能过剩,不能单纯以产量和出口量作为标准,否则欧洲的空客飞机和德国的汽车岂不都是产能过剩?”

她还说,欧盟公共采购市场存在不少隐形壁垒,很多国家也曾经公开批评欧盟大型采购项目偏向欧洲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去年底已经实际发放了超过3000亿欧元”。

冯德莱恩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演讲时指出,北京现在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大量商品出口涌向欧洲,同时还加大了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的难度。“如果我们的伙伴关系要向前发展,我们需要真正的再平衡,减少市场扭曲,减少中国出口的过剩产能,并为欧洲企业提供公平、对等的准入。”

冯德莱恩说:“中国不能依靠出口来解决国内经济挑战。产能过剩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不能简单地转移到全球市场上。”

2024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高达3570亿美元。布鲁塞尔方面担心,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引起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可能会加剧贸易失衡,导致大量中国廉价商品涌入欧洲、冲击欧洲企业。

欧中峰会压缩为一天

中国与欧盟定于本月底在北京举行领导人峰会,纪念双方建交50周年。然而,贸易摩擦、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巨大分歧让此次峰会蒙上了阴影。在这一背景下,中方有意将原定为期两天的峰会压缩为一天。

特朗普威胁对各国全面加征关税后,不少分析人士一度认为欧中有可能相互接近。但是,欧中关系在最近几个月持续紧绷。就在几天前,中国政府刚刚宣布限制进口欧盟产医疗器械,以对等反制欧盟不久前针对中国医疗器械的类似限制措施。中国方面上星期还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此外,欧中之间的电动汽车、太阳能面板等争端也仍未解决。

除了经济摩擦,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微妙角色也在加剧欧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冯德莱恩在演讲中就提到,“中国事实上正在帮助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我们不能接受这一点。中国如何继续与普京的战争互动,将成为未来欧中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墙外文摘:未来或将出现两个“第十五世达赖喇嘛”

9 July 2025 at 15:17
null 墙外文摘
2025-07-06T08:40:46.424Z
北京拒绝达赖喇嘛对其继任的安排

(德国之声中文网)关注中国时事的网络杂志《中参馆》发表文章,讨论达赖喇嘛的继任问题。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教授扎西·拉布杰(Tashi Rabgey)认为,随着达赖喇嘛公开宣布其继任安排并遭北京反驳,局势已明确:两个“第十五世达赖喇嘛”将登上国际舞台,争夺正统地位,这一僵局可能持续数十年。

她认为,北京为此已准备多年:不仅宣布转世行为需政府批准,还在西藏实施庞大的驻村干部制度——据报道已有近30万人常驻农村。更明显的迹象是,北京私下接触达赖喇嘛,探讨其回国可能性,这显示出其对时间紧迫性的焦虑。

扎西·拉布杰指出,过去几十年,西藏逐渐被排除在全球地缘政治视野之外。中共将其包装成“民族政策”与“文化多样性”议题,使其看似只是内部事务。但这场继任危机势必打破这种迷雾,让世界直面这片“隐形领土”的真实处境。

军队高官不犯错也可能遭到清洗

2025年上半年,中共海军高层人事连环震荡。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取消海军参谋长李汉军中将的人大代表资格,意味其自3月被调查以来,已正式落马。而早在1月,南部战区海军司令李鹏程也已传出被带走调查。更引人注目的是,曾长期主导全军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亦于6月官宣落马,其调查程序实际上自2024年11月起即已展开。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习近平正在推进“平壤模式”军权纯化》,作者洪耀南指出,这波针对海军系统的高层整肃,呈现出三条明确的政治路径:军事指挥系统、战区作战体系与军政思想部门同时遭到清洗,形同对海军的三线“断根”。但这一切并不代表军中出现反习势力的实质反扑,反而显示出习近平正在推进一场针对忠诚的“预防性纯化”行动,其模式与朝鲜金正恩政权的军权管理逻辑愈发相似。

文章说,正如金正恩对朝鲜总参谋部与侦察总局的反复人事清洗一样,军队不需要犯错,只要“太稳”、“太久”、“太熟”就可能构成威胁。习近平不信任任何制度忠诚,他所要的是对个人忠诚且可随时调换的服从结构。

作者认为,当海军三线遭清洗、军政高层无一幸免,中共军队的未来已越来越远离专业化、制度化道路,走向纯化忠诚、破坏体系、个人化领导的权力矩阵。这不仅是一场针对海军的整肃,更是中共军队全面“平壤化”的里程碑。

军队若不再作为战争机器,而是忠诚表演场,那么未来的军事决策与指挥体系将更加高度集中,也更加脆弱。

中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2019年访问朝鲜

特朗普对习近平的奉承:效仿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特朗普的美国正变得越来越像中国》,作者Jacob Dreyer指出,曾几何时,有不少美国人相信,只要将中国纳入我们建立起来的世界贸易秩序,它就不可避免地会变得更像我们,而且或许像克林顿总统曾经暗示的那样,甚至走向民主化。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进程最后变成了一个双向通道。特朗普总统的再次当选已清楚地表明,在一些重要方面,美国已开始变得有几分像中国:对民主制度的侵蚀,对边境管控的执念、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

文章说,虽然“让美国再次伟大”(简称MAGA)运动及其领导人对中共妖魔化,但他们的一些行为却是对中共做法的认同,表明他们其实似乎想得到类似的东西。中共和MAGA运动都推崇强烈的爱国主义,都对制造业着迷,对移民持敌视态度。它们都想要一个少数族裔被要求屈从于主体族群、传统性别角色得到强化的国家。而且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个专制的执政党领导下,这个执政党的领袖用阅兵式来展示自命不凡。效仿的确是最高形式的奉承。

作者认为,美中政治制度在本质上仍然存在根本差别。但随着特朗普政府削弱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破坏司法程序、压制言论自由与抗议活动,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与中国越来越相似。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國將台灣8實體列出口管制名單

9 July 2025 at 15:17
德正
2025-07-09T06:51:52.608Z
中國政府9日把台灣8間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其中包含漢翔等知名無人機廠商。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週三(7月9日)發布公告,把8間台灣企業和機構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其中包含漢翔航空工業、經緯航太科技、仲碩科技、台灣國際造船(台船)、中信造船、龍德造船、攻衛公司,以及中山科學研究院。

公告指,中國政府是以「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為由,聲稱上述實體「蓄意配合台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因此依照中國的《出口管制法》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禁止對其出口軍民兩用產品,任何出口經營者都不得違反規定。

中國國台辦以發言人陳斌華名義發聲明表態「強烈支持」此一做法,批評賴清德政府「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上述8間企業與機構「助紂為虐」,中國商務部之舉則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正警告」。

台灣企業:影響不大

中國政府這一波行動主要針對台灣的國防承包商,特別是無人機和造船產業。

漢翔公司是台灣知名的航太公司,業務包含民用飛機和戰機,並擴大到無人機領域。據其官網說明,該公司有多年的「國機國造」經驗,近年配合政府政策,「促進台灣無人機產業整合與升級……,提升台灣無人機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對於中國9日的公告,漢翔公司回應,民用飛機業務包含中國廠商,因此會受到有限的影響;但軍用業務並「不會向中國紅色供應鏈進口」。

另一間入列中國出口管制名單的企業是台船,它是台灣最大規模的造船公司。該公司亦表示,其軍用業務「屏除紅鏈」,商船供應鏈則以日韓為主,中國佔比非常小,但具體仍須視中國管制細項為何,才能明確評估影響。

部分台灣學者認為,由於台灣軍工產業大部分本就不會向中國採購,「跟中國連結非常薄弱」,因此中國的做法對台影響不大。

中央社引述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觀點指,這8家實體跟中國大陸的業務往來並不頻繁;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亦表示,中國此舉「表面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可能是為了回應近期賴清德的「團結十講」及涉及國安的相關發言。

漢光演習登場

中國此舉恰逢台灣舉行年度的「漢光演習」。今年的漢光實兵演習9日登場,有別於過去實兵演練通常是五天四夜,這次長達十天九夜,創下有史以來最長紀錄。中央社報導稱,演習延長是因為「敵情威脅嚴峻」。

根據台灣政府公布的資訊,今年漢光演習第一階段主軸是應對敵軍對台「灰色地帶襲擾」,包含民兵船、海警等,接下來各階段還會模擬敵軍對台軍演以及各式作戰方式。

以防空與民防為主的萬安、民安演習也自15日起登場,這次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並特別與民間連鎖超市全聯合作,實際演練民眾在賣場遇到防空警報時的避難情境。

台灣展開演習之際,解放軍繼續在台灣周圍行動。台灣國防部9日上午的例行公告指,過去24小時內總計偵獲中國軍機31架次,其中24架逾越台灣海峽中線。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爆粗口批普丁 證實將增加對烏克蘭軍援

9 July 2025 at 12:47
周昱君
2025-07-09T04:27:53.117Z
川普過去常聲稱與普丁交好,但最近幾個月多次表達對他的不滿。

(德國之聲中文網)斡旋俄烏停火半年多的努力未見具體成效,美國總統川普對待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態度轉變愈趨明顯。這週以來,川普除了表示美國必須繼續軍援烏克蘭,也再一次展現出對俄國總統普丁的不滿。

週二(7月8日),川普在白宮出席內閣會議時直言:「我對普丁並不滿意,這是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的……我們聽了一堆普丁的廢話(bulls**t)……他總是非常和善,但結果這都是沒有意義的。」

川普說:「普丁沒有善待人類,他殺太多人了。」

川普稱他考慮支持一項制裁俄羅斯的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和民主黨的布盧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提出,欲對購買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國家徵收500%的關稅。

先前川普雖曾威脅要擴大對俄制裁,但一直沒有付諸實踐,盼能迫使普丁和談。上週兩人再度通話,川普透露他「非常失望」,認為普丁根本無意停止戰爭。

過去川普多次聲稱自己跟普丁關係很好,並主張如果2022年是他擔任總統,俄羅斯就不會侵略烏克蘭。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公布的錄音檔,川普去年曾在競選募款的場合上自稱對普丁這麼說過:「如果你侵略烏克蘭,我就要把莫斯科炸爛,我跟你說我別無選擇。」

批准軍援烏克蘭、與國防部不同調?

週一(7日),川普表示美國應該運送更多防禦裝備給烏克蘭,隔天稱已批准此事。他說,美國必須使烏克蘭有能力自我防衛,「他們現在遭受非常嚴重的攻擊」。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官員說法指,川普打算額外提供一套「愛國者」防空飛彈(Patriot)給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二已下令烏方官員跟美方擴大往來,確保關鍵的軍事物資順利出貨:「我們現在有了一切必要的政治表態和決策,必須盡快落實。」

對於川普批准更多對烏軍援,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稱:「很顯然,這些舉動跟促進和平方案的嘗試並不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上週二以庫存不足為由,宣布暫停一部分對烏軍援,凍結了「愛國者」飛彈、具精確導引能力的多管火箭系統(GMLRS)、「地獄火」飛彈(Hellfire)和榴彈砲彈藥出貨。

美聯社消息指,此舉不只讓烏克蘭和其他盟國訝異,就連川普本人也措手不及,認為國防部沒有跟白宮妥善協調。不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威爾森(Kingsley Wilson)稱,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並非在沒有諮詢川普的情況下採取行動。

8日的白宮內閣會議上,川普被問及暫停軍援是誰做的決策,他回應:「我不知道,你說呢?」

CNN解讀,此事突顯川普政府內部、尤其是赫格塞斯領導下的美國國防部,決策過程經常是缺乏計畫的。

美國網媒AXIOS則指出,共和黨內部的鷹派人士對政府的國防決策也充滿擔憂,例如參議員麥康諾(Mitch McConnell)便表示,總統因而常常要替手下的官員「收爛攤子」,呼籲川普應拒絕政府內部孤立主義者限制提供武器的呼聲。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亞洲為何吞川普關稅重拳?專家指向中國因素

9 July 2025 at 12:17
null 周子馨
2025-07-09T03:51:14.229Z
川普週一公布的14國新關稅稅率主要為亞洲國家。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二(7月8日)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將於週三早上發布貿易公告,涉及至少7個國家。

週一晚間,川普宣布對14個國家實施新關稅稅率,其中大多數是亞洲國家,包含日本、韓國、柬埔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寮國和緬甸,稅率介於25%至40%。

川普表示,雖然這些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但仍有談判空間,「如果(有國家)提出不同的方案,而我喜歡的話,我們就會接受」。

川普為何針對亞洲國家?

有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政府這次集中針對亞洲國家,是美國間接打擊中國的策略,目的是在中美持續的貿易與戰略競爭中,削弱中國的區域貿易網絡。

中國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緬甸和印尼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柬埔寨與泰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這意味著,這些亞洲國家與中國經貿聯繫密切,而美國藉由對這些國家施壓,有可能迫使它們重新考慮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關係。

上週,川普政府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同意將對越南的關稅降至20%,但其中一項條款規定,對所謂的貨物轉運(即中國透過越南等地向第三國銷售貨物)徵收40%的關稅。

越南與美國的協議可能成為其他亞洲國家與川普談判的範例,但部分觀察人士指出,若美國在與各國的貿易協議中納入限制與中國貿易的條款,恐怕會適得其反。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萊瑟(Gareth Leather)表示:「若如部分報導所言,美國正試圖讓亞洲其他地區把中國排除在區域供應鏈之外,那麼談判可能會出現問題。」

萊瑟指出,這些亞洲國家可能會擔心損害與中國的關係,擔心遭到中國的報復。中國對它們而言,不僅是比美國更大的貿易夥伴,也是更重要的投資來源。

凱投宏觀另一位分析師威廉斯(Mark Williams)也認為,鑒於越南對美國出口的商品數量,該國在與美國的談判中處於弱勢,因此美國及越南達成的貿易協議並不是「其他國家必須跟隨的範本」。

他強調,對其他國家來說,從美越貿易協議以及美國之前與英國達成的協議得到的關鍵教訓是,「他們都會被預期要限制部分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今年6月達成的美英貿易協議中包含了一項條款,要求英國遵守嚴格的美國安全要求,例如審查供應鏈和公司所有權,此舉被視為針對中國。

一切都只與中國有關嗎?

川普週一公布給各國領導人的關稅通知信中,稱這些國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對經濟甚至國家安全的重大威脅」,再加上川普政府早前已經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框架,美中貿易戰宣告暫時休兵,可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關稅問題並非僅是劍指北京。

過去幾週以來,川普批評日本「被寵壞」,且沒有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尤其是農產品。另外如韓國及印度也被川普政府點名沒有購買足夠美國農產品。

日本及韓國都已表態將持續與美國談判。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經濟顧問雷恩施(Bill Reinsch)向DW表示,考慮到川普帶來的不確定性,一些亞洲國家可能不會願意做出足夠大的讓步來安撫他。

他認為,目前讓各國裹足不前的原因可能是,「如果我們現在同意了什麼,你(川普)會不會兩週後又針對其他產業加徵關稅?」雷恩施強調,如果美國無法被信任,「很難讓人願意做出承諾」。

相关图集:特朗普关税战2.0时间线梳理

2025年2月1日 |对墨、加、中加征关税: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大规模加征关税:自2月1日开始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宣布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指责两国未能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对来自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指责中国在芬太尼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年2月10日 |加征钢铝关税 无例外豁免:特朗普2月10日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钢铝主要供应国的免税额度。
2025年3月26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全面征税:特朗普于3月26日宣布,自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与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冲击,日韩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受此消息影响,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大幅下跌,总市值蒸发约165亿美元。
2025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让美国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记者会,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但针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税额。中国、欧盟和越南分别面临34%、20%和46%的关税; 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和台湾,分别受到24%、25%、26%、49%和32%进口关税的打击。
2025年4月9日|暂缓关税90日 中国除外:特朗普4月9日在大规模“对等关税”上路不到24小时后出现政策大转弯,宣布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税率将统一降至10%的基准关税。但中国被排除在暂缓名单之外,不仅如此,还将对中国的关税加码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国此前指控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而征收的20%关税。
2025年5月4日 | 对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特朗普5月4日以“国安威胁”为由,宣布将对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理由是要“拯救美国电影业”。
2025年5月12日|中美关税战90天“停火协议”:美中高层在瑞士进行谈判后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就90天的“暂停期”达成协议: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将在5月14日前下调至30%,30%关税里包括针对芬太尼问题额外施加的20%惩罚性关税;中国对美产品加征的125%关税则将降至10%。美中双边早前不断叠加的报复性关税,在这波协商中几乎都被取消。(图为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出席美中贸易会谈)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白宫5月13发布行政命令,将从5月14日起将对中国低价值货物(不超过800美元)征收的“最低限度”关税从120%下调至54%,原计划的200美元固定费用征税方案被搁置,现行的100美元固定费用将继续执行。
5月23日 对阵欧盟: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统一关税。他同时警告苹果公司,若其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在海外生产的,将面临25%的关税。两天后,特朗普收回了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他表示,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后,同意将美国和欧盟的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
5月28日 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对等关税“越权”: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今年4月2日对多国征收的对等关税,以及早前向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报复性关税都属于“非法”。判决认定,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超出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的权限。美政府表示将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5月29日 美国上诉法院暂准特朗普关税恢复执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一天后推翻该判决,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持续实施。上诉法院指出,为了审理特朗普政府的上诉,将先暂缓此前法院的裁决,并命令原告及特朗普政府分别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应文件。
5月30日 特朗普全面上调钢铝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50%。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铝供应国。他指责中国未按约降低关税,取消针对稀土等产品的贸易限制。他说:“中国完全违反了与我们达成的协议。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6月10日 美中谈判双方宣布原则上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中国和美国官员在英国伦敦举行贸易谈判,经过两天的会议,6月10日,双方宣布原则上已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以落实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共识、还有两国领袖上周的通话内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达成的新的贸易协议,美国将从中国获得稀土磁体。他还表示,将允许中国学生在协议达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大学学习。

川普再宣布對銅、藥品加徵關稅

儘管與各國的關稅談判尚未結束,川普週二在內閣會議上再度宣布新關稅。

川普稱,美國將針對進口銅及相關衍生品徵收50%的關稅,並且很快會對半導體和藥品徵稅,其中藥品稅率可能高達200%,但會提供約一年的緩衝期。此舉被視為進一步擴大這場已經引起全球市場震動的貿易戰。

銅對電動車、軍事裝備、電網和許多消費品的生產至關重要。這項新關稅將與先前已實施的鋼鐵、鋁汽車進口關稅相呼應,但目前尚不清楚針對銅的關稅何時生效。

DW記者Arthur Sullivan對此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Before yesterday德国之声

俄国前交通部长被普京解职当天身亡

8 July 2025 at 22:17
德正
2025-07-08T08:59:18.886Z
斯塔罗沃伊特同普京总统在勘察克里米亚大桥的修建(2016)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一(7月7日),俄罗斯前交通部长、53岁的斯塔罗沃伊特(Roman Starovoit)于莫斯科近郊被发现在车内身亡,遗体上有枪伤,身旁放着一把枪。就在他被发现死亡几个小时前,克里姆林宫宣布他被俄国总统普京解除部长职务,但未解释原因。

俄国政府已组成调查小组,初步认定斯塔罗沃伊特最有可能的死因是自杀,尚未说明他何时死亡。美联社引述俄媒RTVI报导指,国家杜马防卫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Andrey Kartapolov)称斯塔罗沃伊特被发现时已死亡“一阵子了”。

斯塔罗沃伊特2024年5月获任命交通部长,此前担任库尔斯克(Kursk)州长将近5年。他上任交长之际,乌克兰无人机频繁袭击俄国,导致俄国各机场大乱,经常暂停与取消航班。

卷入涉及近200亿卢布的贪污案

此外,据路透社引述俄国运输业的消息人士说法,斯塔罗沃伊特是否适任交长一职,过去几个月来备受质疑,因为他卷入一起涉及近200亿卢布的贪污丑闻。

2022年,一笔应该用于强化边境的工程款疑似遭挪用,此事被视为导致俄国边境防线脆弱、未能在2024年8月守住乌军对库尔斯克突袭的原因之一,当时数百俄罗斯士兵被俘,库尔斯克部分地区遭乌克兰占领,让俄国政府蒙羞。

今年4月,斯塔罗沃伊特过去的副手、后来接任库尔斯克州长的斯米尔诺夫(Alexei Smirnov)已因侵占公款被起诉。

俄国最近的贪污腐败调查不只这起案件。 7日,俄军前副总参谋长阿尔斯拉诺夫(Khalil Arslanov)遭判17年徒刑,他跟前俄国防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关系密切。绍伊古过去的副手伊万诺夫(Timur Ivanov)也因侵占公款、洗钱等罪名,上周遭判刑13年。绍伊古则在这场对军方高层的清洗之中生存下来,现在转任于俄国国安会。

(德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709十周年:“他们是深切地相信,他们的国家可以变得更好”

8 July 2025 at 22:17
德正
2025-07-08T14:08:23.806Z
2019年的谢阳律师(图右。图左为律师余文生的妻子许艳)

(德国之声中文网)“709发生当天晚上,非常紧张”,律师陈建刚回忆说。“因为我不停地收到全国各地律师发来的信息:警察在敲门、在抓人。我真是像惊弓之鸟。我当时在北京,因为我估计可能会有人也来找我,所以我就躲出去了。开车跑到老远,然后躲在车里,一直待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

那是2015年7月9日,中国当局对各地维权律师、人权人士发起前所未有的镇压行动。人权组织自由之家表示,警方逮捕了三百余人,几乎将维权律师和活动人士一网打尽。

2016年12月,陈建刚律师去看守所见已被抓18个月的律师谢阳。“听他给我讲了如何遭受酷刑。我们那时候极其愤怒。比如中国警方威胁谢阳要制造车祸,杀掉他妻子和孩子。谢阳给我讲了,他就流眼泪了。”

709事件中遭到任意逮捕的多名律师和维权人士都曾遭受酷刑和虐待。

“中共对于这些政治犯实施的酷刑,第一个就是你看不到伤痕。他们整人的一个术语叫坐板凳:没有靠背,每天要挺着腰板这样坐着,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而且是剥夺睡眠的。那么,三天过去,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崩溃”,陈建刚律师描述道。

“谢阳他当初遭受的还有一个坐吊吊椅,是用好多张那个塑料的凳子摞起来,谢阳一直坐到他两条腿浮肿,浮肿到他的短裤都脱不下来”,陈建刚律师说道。

“这种软性的酷刑,其它的还有殴打、不给饭吃,以及强迫吃药。像李和平律师,都提到过被强迫喂药。”

2017年初,陈建刚律师公布谢阳案酷刑笔录。他说,自己立即成为当局最痛恨的一个目标。2019年,他与家人得以移居美国。即便如此,他说:“中共的国保、特务在不停地去骚扰我们两家、就是我的家人和我太太的家人,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向我传达这种威胁,就是让我在美国少说话,不要参与反共的这些活动。威胁的把柄就是,因为两家都有孩子在上学,他们的说法就是,陈建刚在美国的行为会直接牵涉到你们家孩子将来的前程。”

人权观察组织表示,即便在获释后,一些709律师至今仍受到严密监控和骚扰。当局对其住宅断水断电,迫使他们一再搬家,并以各种方式逼使一些律师丧失执业资格。

此外,一些人权律师家属受到连坐处罚。法律维权人士吴淦的父亲表示,他遭到多次刑拘,总计关押近两年。多名人权律师希望将子女送往国外求学以摆脱骚扰,均遭阻挠。

律师王全璋现年12岁的儿子已经一年都无法上学了。警方曾在两个月内逼迫他们搬家13次,而且多次发生学校因警方施压而将其退学,导致他被迫转学。

自由之家和人权观察组织表示,中国政府也继续以重刑惩戒那些不屈不挠倡导法治的法律人。律师丁家喜和许志永博士于2023年以“颠覆国家政权”的国安罪名分别判刑12年和14年。曾公开声援709受害者的律师卢思位被判处11个月徒刑。曾为多名709律师担任辩护人的律师余文生2024年再度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被判刑。

而律师谢阳则于2022年初再次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被抓捕,如今被羁押已超过三年,审判仍遥遥无期。

709的影响

陈建刚律师表示,在中国,现在律师的空间日益缩小,敏感案件中几乎没有了任何施展的空间,这是现状。

“我个人认为,709向我们证明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之前的一个梦想——在中共体制之下通过点滴推动、个案推动的方式,来推动中国走向法治,走向文明——这个方法在709当中被证实是完全无效、走不通的一条路。”

国际特赦组织中国事务主任布鲁克斯( Sarah Brooks)表示,709事件带来的一大损失就是中国司法透明度的进一步缺失。

不屈的抗争

律师周世锋在709案中被判处七年监禁。人权组织对华援助中心写道,自 2022 年出狱以来,周世锋律师持续不断地撰写“万言书”和“抗告状”,并将其投送至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全国人大、最高检、最高法、国家信访局以及天津市检察院、河南省委书记、公安厅、纪委乃至全国16省巡视组等多个部门,坚持不懈地希望案件获得平反。

709事件十周年之际,周世锋律师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他不能离开(中国),“我就要在这里跟他斗争,这里是我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

“不管有没有希望,我们认为必须做,我们必须抗争,展现我们不屈的灵魂,展现我们对邪恶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是主要的”,他说道。

国际特赦组织中国事务主任布鲁克斯说,在过去十年里,她不断地为中国人权捍卫者的坚持、创意与决心感到惊异和倍受启发。“他们不是受个人利益驱动,或者个人报复,而是深切地相信,他们的国家可以变得更好,对人民来说。”

律师陈建刚表示,他与周世锋律师也有沟通。“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在表达对于极权统治、对于中共对人权律师的镇压,我们表达我们的愤怒和以此来证明一件事,就是我们永远不会屈服,至今没有屈服。”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中峰会在即 欧盟越发不满

8 July 2025 at 22:17

2025-07-08T14:14:23.983Z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中国不能依靠出口来解决国内经济挑战。产能过剩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不能简单地转移到全球市场上。

( 德国之声中文网)冯德莱恩在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演讲时指出,北京现在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大量商品出口涌向欧洲,同时还加大了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的难度。“如果我们的伙伴关系要向前发展,我们需要真正的再平衡,减少市场扭曲,减少中国出口的过剩产能,并为欧洲企业提供公平、对等的准入。”

2024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高达3570亿美元。布鲁塞尔方面担心,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引起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可能会加剧贸易失衡,导致大量中国廉价商品涌入欧洲、冲击欧洲企业。冯德莱恩说:“中国不能依靠出口来解决国内经济挑战。产能过剩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不能简单地转移到全球市场上。”

寻求中方放松稀土管制

特朗普威胁对各国全面加征关税后,不少分析人士一度认为欧中有可能相互接近。但是,欧中关系在最近几个月持续紧绷。就在几天前,中国政府刚刚宣布限制进口欧盟产医疗器械,以对等反制欧盟不久前针对中国医疗器械的类似限制措施。中国方面上星期还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此外,欧中之间的电动汽车、太阳能面板等争端也仍未解决。

中国与欧盟定于本月底在北京举行领导人峰会,纪念双方建交50周年。然而,贸易摩擦、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巨大分歧让此次峰会蒙上了阴影。据彭博社报道,在这一背景下,中方有意将原定为期两天的峰会压缩为一天。

冯德莱恩将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共同前往北京参加峰会。在7月8日的欧洲议会演讲中,冯德莱恩强调,她和科斯塔将寻求中方放松稀土材料出口管制,同时欧盟也将致力于与“开发替代资源供应”。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占全球稀土矿开采量的2/3,稀土精炼产品更是有92%来自中国。

俄乌战争左右欧中关系?

除了经济摩擦,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微妙角色也在加剧欧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冯德莱恩在演讲中就提到,中国对俄罗斯的“持续支持”正在导致欧洲更不稳定、更不安全:“中国事实上正在帮助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我们不能接受这一点。中国如何继续与普京的战争互动,将成为未来欧中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欧盟委员会主席认为,假如中国真的如自称的那样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应该明确无误地谴责俄罗斯粗暴侵犯别国主权及领土完整之行径。

不过,冯德莱恩也强调,欧盟依然应该和中国加强合作。“如果与中国脱钩,将是低效且无效的(inefficient and ineffect)。”

(德新社、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军舰在红海瞄准德国飞机 柏林召见中国大使抗议

8 July 2025 at 20:17
德正
2025-07-08T11:54:25.545Z
德国海军包租民用飞机参与欧盟的红海维和使命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外交部周二(7月8日)表示,中国军舰在红海用激光瞄准一架德国飞机。就此事,外交部已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

据德新社报道,事件发生在7月初,当时参与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Operation ASPIDES)的一架德国飞机正在红海海域进行侦察飞行。飞行途中,发现一艘中国军舰正用激光瞄准飞机。激光照射至少在军事上被视为一种威胁姿态。

“阿斯皮德斯行动”是欧盟于2024年2月在红海地区启动的一项军事行动,旨在保护红海地区的航运安全,特别是针对也门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阿斯皮德斯”在古希腊语中是“盾牌”的意思。该行动由欧盟主导,并得到了多个成员国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被德国外交部召见

遇险飞机是一架被称为“飞行眼”的“多传感平台”(MSP)非军事侦察机。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国防部一名发言人表示,中国这艘军舰此前多次出现在该海域,此次“在未提前联系、也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使用激光照射”,这样做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巡逻机遭中国激光照射 澳总理要求北京调查

“完全不可接受”

德国外交部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将德方人员置于危险之中并干扰该行动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据德国《明镜在线》报道,被瞄准的德国侦察机是专为红海行动包租的,常驻在东非国家吉布提。该飞机由民航飞行员驾驶,可搭载4名联邦国防军军人。

这架飞机在接近一艘中国护卫舰时,发生了上述事件。与往常不同,中国舰艇船员事先并未通过紧急呼叫频率与飞行员取得联系。目前可能造成的损害尚不清楚,当时该地区空中交通稀少。

参加红海护航任务的德国“黑森号”护卫舰

德国国防部一名发言人表示,事件发生后,德国侦察机中断了任务返航,并安全降落在吉布提的基地,机上人员无恙。

中国也在红海实施保护各国商船免受海盗袭击的行动。自2008年起,中国海军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2017年中国在吉布提正式设立“保障基地”,被视为中国海军首个海外军事基地。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日本天皇首次访问蒙古 为期8天

8 July 2025 at 19:17
德正
2025-07-08T10:56:04.630Z
日本德仁天皇在蒙古进行8天的访问

(德国之声中文网)正在蒙古国访问的日本天皇德仁周二与蒙古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举行会见。美联社指出,此次访问标志着在一个由俄罗斯和中国主导的地区,日本与蒙古这两个民主国家之间关系朝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日本天皇德仁夫妇上周日(6日)对蒙古国展开正式访问,这是历代天皇首次访问该国。此行为八天七晚。

日本一直将加强与这个人口约为350万、面积辽阔的内陆国的贸易关系视为优先事项。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铜以及其他矿产资源,但这些资源主要出口到中国

自1989年摆脱共产主义统治以来,蒙古建立了一个充满韧性的民主制度,并在经济和政治上努力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保持平衡,同时获得美国及其亚洲盟友(包括日本和韩国)的强有力支持。

周二的访问行程中还包括日本天皇向乌兰巴托郊外的慰灵碑献花,以悼念二战后被扣留期间去世的1700多名日本战俘。据日本共同社报道,1945年二战结束后,苏联俘虏的日本人中约1.4万人被移送到蒙古,其中1700多人死亡。

德仁天皇一行参观嘎楚尔图水源项目

德仁天皇的此次访问正值二战结束80周年。

1939年,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爆发,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满洲国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交战,但苏、日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战败结束。

近年来,日本德仁天皇访问了二战中战斗最为惨烈和轰炸造成巨大伤亡的一些地区,包括硫磺岛、冲绳和广岛。

德仁天皇表示,这些访问是他为战争所带来的悲剧而进行的悼念与赎罪努力的一部分——这场战争是以他祖父裕仁天皇的名义发动的。

(美联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乌克兰缺钱190亿美元 欧盟很着急

8 July 2025 at 18:17

2025-07-08T10:07:29.322Z
美国正在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欧盟正在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乌克兰主要援助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欧盟委员会正在与成员国讨论多种金援乌克兰方案,其中包括将军事援助以预算外拨款的形式提供给乌克兰、从现有的500亿美元G7集团对基辅的资助计划中预支贷款、进一步利用被冻结在欧盟的俄罗斯国有资产。

一名参与和基辅对话的欧盟高官透露称,原本指望今年就能达成俄乌停火从而缓解基辅的财政压力,但现在各利益攸关方不得不重新计算财政需求,“并意识到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存在一个(资金)缺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乌克兰明年的融资需求已得到满足,但前提是俄乌战争在今年或2026年中期结束。乌克兰以及欧盟显然不认同这种假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6月表示,该组织“将评估这一资金缺口是否会扩大,并要求进一步为外部援助提供资金”。

三大设想 勉力援乌

基辅方面现在向G7集团提出一项建议: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以双边拨款的形式发放,作为“预算外对外转移支付”单列,同时计入国防开支目标。欧盟委员会也在考虑这项建议。该方案的好处在于:既能实现北约的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 5%之目标,又能为乌克兰提供支持。《金融时报》援引一名欧盟高阶外交官称,“显然,成员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仅是用于乌克兰国防的资金,也是用于欧洲防务的资金,其中一部分当然可以计入国防开支。”

还有一个选项则是从G7集团的既有500亿美元援乌计划中预支贷款(Anticipated Disbursements)。该援助计划旨在动用被冻结在西方国家的俄罗斯国有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向基辅发放贷款。但是,如果无法通过停火来提振乌克兰经济,即便部分承诺资金能够从欧盟、美国、日本等伙伴处提前到位,基辅仍有可能在2026年面临至少80亿美元的财政缺口。假如资金不能提前拨付,这一缺口甚至高达190亿美元。

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现在还在研究进一步利用被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可能性,即把这些资产进行相对更高风险的投资,从而获取更多收益。为了应对投资风险,还需要制定一种分担潜在更大财务损失责任的方案,避免让持有大部分俄罗斯冻结资产的比利时独自承担风险。

本周晚些时候,“2025乌克兰重建峰会”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预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梅尔茨(又译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Donald Tusk)等政要出席。美国方面则派总统特使凯洛格(Keith Kellogg)参会。此次会议的重点就是乌克兰重建的资金问题。

(金融时报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稀土——中国的武器还是肮脏的生意

8 July 2025 at 17:47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07-04T14:13:56.950Z
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德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明镜周刊》题为“流水线停转,如果中国想的话”的文章写道: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程度,‘让其它国家难以积累战略储备’,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原材料专家史坦尼科(Stefan Steinicke)说道。”

“与此同时,北京随时能够向世界市场大量提供原材料,拉低价格。因此,对西方企业来说,投资开采和加工有很高的风险。这位BDI专家表示,要兴建这一工业,离不开国家资助。尽管国家提供了资助,德国仍几无进展。约一年前,德国政府为一项原材料基金提供了10亿欧元。但史坦尼科批评说,尚未有任何项目中选,也未产出任何原材料。德国经济部长赖歇(Katherina Reiche)上周表示,稀土供应紧张已导致有生产线停转。该部委不愿回答具体多少企业受到影响的问题。一名发言人表示,德国政府与欧盟协调一致,‘通过一切渠道,强调德国企业所处的危急形势’。”

普京关了德国的天然气阀门,习近平只要动动笔

《法兰克福汇报》题为“中国强有力的膀臂”的文章写道:

“…北京的商务部一个部门决定着,谁能出口多少(稀土产品)。中国政府的理由是,稀土磁铁也可用于军工行业。这些官员手握重权:他们等于决定着,世界上那里的工厂可以运转,哪里不行。换句话说,普京把德国的天燃气阀门关上了,而习近平只要动动笔就能做到。”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曾给出目标说,欧盟在2030年以前须做到,任何一种战略原材料,从单一第三国进口都不应超过年需求的65%。迄今为止,尚未看到欧盟在向这个目标靠近。冯德莱恩在加拿大G7峰会上对中国的做法作出强烈批评,由此重新转向更具批评性的对华路线。7月底定于北京举行的欧中峰会上,稀土可能是中心议题。”

“中国的工业代表则认为,西方现在所经历的,正是中国多年来在半导体方面所经历的。中方的论据是:潜艇、战机都需要数百公斤的稀土。美国也是用同样的安全政策论据,禁止对华出口最新的半导体技术。那么,为什么中国要坐视对手阻碍其发展,而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稀土业界资深人士克吕莫(Thomas Krümmer)表示:‘欧洲已经尝试了十多年,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总是强调必须要绿色、可持续’,他说道。‘这样毫无意义。’稀土的开采和分离产生放射性废料。‘如果欧洲想要摆脱依赖,就必须在环保要求上做出让步’,克吕莫说道。…‘如果想要开采挪威的稀土矿藏,需要五年时间。如果有关部门配合的话。’”

文章写道:“如今,90%的提炼工厂在中国,永久磁铁生产的比例更高。而中国的矿藏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北京动用了惯常的工业工具箱,来一步步稳固地位:补贴、科研资助和出口补贴。环保和其它法律标准则降低或忽视。”

“如今,一部分对环境危害特别大的开采转移到缅甸。据报道,有数万名中国人在那里的稀土工业工作。这些原材料的加工则在中国进行。”

全世界都在使用缅甸有争议的原材料

《商报》题为“中国通过肮脏的协议确保其统领地位”的文章写道:

“一方面,缅甸北部的稀土开采在短短数年间成为价值数十亿的生意,背后是强大的国际利益。”

“另一方面,开采过程给民众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使当地传统经济陷入危机,同时延长了已持续数年的内战。”

文章写道:“由于中国国内环境标准上调,稀土开采难度增加,该行业转向缅甸。缅甸与中国有约2000公里的边界线。”

“在那里,中国企业过去一些年来基本上可以自由落户。因缅甸内战,该国没有行之有效的中央政府,采矿活动不受监督。”

文章写道:“缅甸目前是中国最重要的外国稀土供应国,在中国进行加工。去年,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三分之二的进口来自缅甸。据市场研究机构Adamas Intelligence数据,全球57%的金属镝和铽来自缅甸。这两种金属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磁铁等。”

“这些原材料主要在克钦邦开采。2021年军政变后,那里兴起采矿热潮。据当地智库ISP Myanmar调查,截至2024年底,该地区新开245个稀土开采点,比之前的四年翻了一番还要多。”

文章写道:“据这项调查报告,这些采矿点的背后通常要么是中国投资者直接投资,要么是当地企业与中国伙伴合作。2021-2024年,他们对中国供货的价值达36亿美元,比军政边前的四年增加500%。”

泰国一家大学数周前公开对附近溪流采样的评估,显示存在极高的有毒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污染。与缅甸活动人士合作调查的美国环保组织Earthrights International警告,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和流产。

“市场观察家认为,中国的原材料工业负有主要责任。‘中国企业以成本最低的方法开采稀土,对环境高度有害’,英国华威大学研究者丹森劳恩(Dan Seng Lawn)说道。”

原材料专家克吕莫(Thomas Krümmer)则表示,这是中国的“虚伪”,一方面在本国宣称这种开采方式不被接受,同时却在邻国继续使用。

文章写道:“在缅甸开采的原材料则散播到世界各地。Earthrights International估计,单单大众汽车集团去年就占据全球对镝和铽需求的2%和3.5%。由于缅甸占据总产量相当大的比重,该组织称,几乎没有哪块电动汽车磁铁中不包含来自缅甸有争议的原材料。”

“大众汽车表示了解这一问题。该企业在接受问询时说,知悉在中国采购的材料中包含来自第三国的资源,而无法完全透明地澄清源头。‘因此对我们来说,无法将特定来源国排除在外’,一名发言人表示。‘由于高度复杂的多级供应链,无法对每种材料完全追查到特定采矿点。’”

文章也提到:“不同的政治团体都尝试以采矿利润资助其目标。到去年底以前,克钦邦大部分稀土开采是由一个亲军政府的民兵武装控制。10月,反叛武装克钦独立军(KIA)夺取该地区。早在两年前,KIA领导人N'Ban La就表示,有望通过稀土开采的收入购买更多武器。”

文章最后写道:“研究者丹森劳恩认为,国际企业能做更多,来承担责任。他批评清洁能源、电动汽车所伴随的稀土开采的消极影响,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这些技术代价高昂’,他说道。‘有些地方庆祝这是绿色的突破,在世界其他地方则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5月对美国出口同比跌7.7%

8 July 2025 at 17:47
德才
2025-07-08T09:27:38.794Z
出口锐减对出口冠军而言是致命的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5月,德国出口再次下降。德国联邦统计局周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与4月份相比,5月的出口下降了1.4%。当月德国出口总额为1294亿欧元。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大幅萎缩。

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出口商品总量增长了0.4%。5月份德国进口商品总值为1111亿欧元,比4月份减少了3.8%,但比2024年5月增长了4.2%。

虽然德国大部分出口仍然流向美国,但对美国的出口却暴跌7.7%,降至121亿欧元,为2022年3月(119亿欧元)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对华出口也出现下降,下降2.9%,至68亿欧元。

总体而言,德国对欧盟以外国家的出口下降了0.3%,向其他欧盟国家的货物出口减少了2.2%。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卡斯滕·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称这是“德国出口又一个令人失望的月份”。数据显示,2月和3月出口的增长“几乎完全”是由于关税迫在眉睫,提前向美国发货所致。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将叙利亚掌权派从恐怖组织名单除名

8 July 2025 at 17:47
德正
2025-07-08T09:41:04.223Z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一(7月7日),美国政府撤销了对“沙姆解放组织”(HTS)的外国恐怖组织认定。国务卿卢比奥宣布将HTS从恐怖组织名单中除名。

沙姆解放组织的前身为“努斯拉阵线”,是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该组织于2016年与基地组织断绝了关系。2018年5月,美国国务院正式将HTS列入“外国恐怖组织名单”(FTO)。

去年12月,以沙姆解放组织为首的叙利亚伊斯兰主义反叛武装在出人意料的快速攻势中推翻了前总统阿萨德的政权。该组织时任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Ahmed al-Sharaa)之后就任叙利亚过渡总统,并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包容、民主的叙利亚。

今年5月,沙拉在利雅得会见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后者出人意料地宣布将解除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这促使华盛顿大幅放松了对该国的制裁措施。

叙利亚临时总统沙拉(右)在利雅得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2025年5月14日)

助叙利亚政府摆脱孤立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外国恐怖组织名单上移除该组织,是实现特朗普总统关于叙利亚稳定、统一与和平愿景的重要一步。”他补充说,这一决定将于周二生效。

上周,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终止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措施,此举旨在结束叙利亚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孤立状态。

叙利亚外交部对路透社表示,解除对沙姆解放组织的制裁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大马士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称,叙利亚希望此举“有助于消除持续影响叙利亚机构和官员的剩余限制,并为采取理性的、基于主权的国际合作方式打开大门”。

叙利亚外交部还表示,沙拉计划出席将于9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对沙姆解放组织和沙拉本人的制裁仍然有效,需要安理会作出决议才能予以解除。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俄国前交长被普京解职当天身亡

8 July 2025 at 17:17
德正
2025-07-08T08:59:18.886Z
斯塔罗沃伊特同普京总统在勘察克里米亚大桥的修建(2016)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一(7月7日),俄罗斯前交通部长、53岁的斯塔罗沃伊特(Roman Starovoit)于莫斯科近郊被发现在车内身亡,遗体上有枪伤,身旁放着一把枪。就在他被发现死亡几个小时前,克里姆林宫宣布他被俄国总统普京解除部长职务,但未解释原因。

俄国政府已组成调查小组,初步认定斯塔罗沃伊特最有可能的死因是自杀,尚未说明他何时死亡。美联社引述俄媒RTVI报导指,国家杜马防卫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Andrey Kartapolov)称斯塔罗沃伊特被发现时已死亡“一阵子了”。

斯塔罗沃伊特2024年5月获任命交通部长,此前担任库尔斯克(Kursk)州长将近5年。他上任交长之际,乌克兰无人机频繁袭击俄国,导致俄国各机场大乱,经常暂停与取消航班。

卷入涉及近200亿卢布的贪污案

此外,据路透社引述俄国运输业的消息人士说法,斯塔罗沃伊特是否适任交长一职,过去几个月来备受质疑,因为他卷入一起涉及近200亿卢布的贪污丑闻。

2022年,一笔应该用于强化边境的工程款疑似遭挪用,此事被视为导致俄国边境防线脆弱、未能在2024年8月守住乌军对库尔斯克突袭的原因之一,当时数百俄罗斯士兵被俘,库尔斯克部分地区遭乌克兰占领,让俄国政府蒙羞。

今年4月,斯塔罗沃伊特过去的副手、后来接任库尔斯克州长的斯米尔诺夫(Alexei Smirnov)已因侵占公款被起诉。

俄国最近的贪污腐败调查不只这起案件。 7日,俄军前副总参谋长阿尔斯拉诺夫(Khalil Arslanov)遭判17年徒刑,他跟前俄国防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关系密切。绍伊古过去的副手伊万诺夫(Timur Ivanov)也因侵占公款、洗钱等罪名,上周遭判刑13年。绍伊古则在这场对军方高层的清洗之中生存下来,现在转任于俄国国安会。

(德新社、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對日韓加徵25%關稅 對歐談判期限延至8月1日

8 July 2025 at 16:47
null 周子馨
2025-07-08T04:33:08.951Z
川普週一公布對14個國家的新關稅稅率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一(7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公布他發送給14國領導人的信件,其中日本及韓國將面臨25%的稅率,其他12國則面臨25%至40%不等的關稅。跟川普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相比,日本面臨更高稅率,韓國則與先前相同。

根據川普公開的內容,此次收到通知信的還包含:馬來西亞、哈薩克、緬甸、寮國、突尼西亞、南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士尼亞)、印尼、孟加拉、塞爾維亞、柬埔寨、泰國。

美方給14國的信件內容用字幾乎完全相同,僅有稅率的差異,其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及突尼西亞都被徵收25%的關稅;南非及波士尼亞為30%;印尼、孟加拉、塞爾維亞、泰國、柬埔寨介於32%至36%。稅率最高的為寮國及緬甸,均被加徵40%的關稅。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稱,此次稅率是由川普親自設定,「為每一個國家量身打造貿易方案,這正是本屆政府持續專注的目標」。

川普在信中警告,若貿易夥伴想透過上調關稅報復,那美方將在原本的稅率上「等價奉還」。儘管如此,他也保留了談判空間,稱關稅可能會根據雙邊關係上修或下調。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長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川普對日本和韓國這兩個親近盟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令人遺憾。卡特勒稱,日韓兩國「一直是美國在經濟安全領域的親密夥伴,在造船、半導體、關鍵礦產與能源合作等優先議題上,有許多可以為美國所用的資源與專業」。

第一波收到川普信函的國家包含許多東南亞國家。7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國務卿盧比奧將於8日至12日造訪馬來西亞,與東南亞國協(ASEAN)各國官員舉行會議。

當前美國僅和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與中國則是達成協議框架

日韓如何回應?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週二(8日)稱,川普週一宣布的稅率與早前持平,實際上等同於延長寬限期,暫緩徵收關稅至8月1日。該部門強調,接下來將加快談判進程,盡力達成互利的談判結果,消除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

日本首相石破茂週二也表示,日方將繼續與美國談判,尋求達成對兩國都有利的雙邊貿易協議。石破茂在與內閣部長召開的會議上也強調,雖然還沒達成雙邊貿易協議,但談判已經有所進展,幫助日本避免了川普此前宣稱要將關稅提高至30%或35%的威脅。

石破茂說:「我們已經收到美方的提議,要求在新設定的8月1日截止日前迅速展開談判,且根據日本的回應,信函中的內容可能會有所修正。」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則批評,30%的關稅並不合理,因為美國商品中有77%進入南非時並未被徵稅。拉馬福薩的發言人表示,南非政府將繼續與美國保持接觸。

歐美談判期限延至8月1日

美方此前宣布與歐盟的關稅談判期限原定在本週三(9日)到期,不過川普週一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把截止日期延後至8月1日

路透社週一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稱,歐盟不在川普的關稅通知信名單之列。歐盟此前重申,希望在週三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基爾斯馬克(Stefan De Keersmaecker)週一在記者會上透露,主席馮德萊恩週日與川普通話,雙方有「良好的交流」。

歐盟內部目前對於是否應迅速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或利用其經濟實力爭取更佳結果仍有分歧。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分析師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認為,川普政府此舉並非象徵重大的升級或退讓,「只是延續之前的模式而已」。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稍早也表示,他預計未來48小時內會有多項貿易公告發布,並補充說他收到了來自多國最後一刻的提議。

相关图集:特朗普关税战2.0时间线梳理

2025年2月1日 |对墨、加、中加征关税: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大规模加征关税:自2月1日开始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宣布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指责两国未能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对来自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指责中国在芬太尼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年2月10日 |加征钢铝关税 无例外豁免:特朗普2月10日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钢铝主要供应国的免税额度。
2025年3月26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全面征税:特朗普于3月26日宣布,自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与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冲击,日韩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受此消息影响,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大幅下跌,总市值蒸发约165亿美元。
2025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让美国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记者会,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但针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税额。中国、欧盟和越南分别面临34%、20%和46%的关税; 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和台湾,分别受到24%、25%、26%、49%和32%进口关税的打击。
2025年4月9日|暂缓关税90日 中国除外:特朗普4月9日在大规模“对等关税”上路不到24小时后出现政策大转弯,宣布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税率将统一降至10%的基准关税。但中国被排除在暂缓名单之外,不仅如此,还将对中国的关税加码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国此前指控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而征收的20%关税。
2025年5月4日 | 对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特朗普5月4日以“国安威胁”为由,宣布将对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理由是要“拯救美国电影业”。
2025年5月12日|中美关税战90天“停火协议”:美中高层在瑞士进行谈判后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就90天的“暂停期”达成协议: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将在5月14日前下调至30%,30%关税里包括针对芬太尼问题额外施加的20%惩罚性关税;中国对美产品加征的125%关税则将降至10%。美中双边早前不断叠加的报复性关税,在这波协商中几乎都被取消。(图为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出席美中贸易会谈)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白宫5月13发布行政命令,将从5月14日起将对中国低价值货物(不超过800美元)征收的“最低限度”关税从120%下调至54%,原计划的200美元固定费用征税方案被搁置,现行的100美元固定费用将继续执行。
5月23日 对阵欧盟: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统一关税。他同时警告苹果公司,若其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在海外生产的,将面临25%的关税。两天后,特朗普收回了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他表示,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后,同意将美国和欧盟的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
5月28日 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对等关税“越权”: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今年4月2日对多国征收的对等关税,以及早前向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报复性关税都属于“非法”。判决认定,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超出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的权限。美政府表示将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5月29日 美国上诉法院暂准特朗普关税恢复执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一天后推翻该判决,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持续实施。上诉法院指出,为了审理特朗普政府的上诉,将先暂缓此前法院的裁决,并命令原告及特朗普政府分别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应文件。
5月30日 特朗普全面上调钢铝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50%。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铝供应国。他指责中国未按约降低关税,取消针对稀土等产品的贸易限制。他说:“中国完全违反了与我们达成的协议。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6月10日 美中谈判双方宣布原则上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中国和美国官员在英国伦敦举行贸易谈判,经过两天的会议,6月10日,双方宣布原则上已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以落实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共识、还有两国领袖上周的通话内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达成的新的贸易协议,美国将从中国获得稀土磁体。他还表示,将允许中国学生在协议达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大学学习。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川普對日韓加徵25%關稅 談判期限再展延

8 July 2025 at 12:47
null 周子馨
2025-07-08T04:33:08.951Z
川普週一公布對14個國家的新關稅稅率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一(7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公布他發送給14國領導人的信件,其中日本及韓國將面臨25%的稅率,其他12國則面臨25%至40%不等的關稅。跟川普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相比,日本面臨更高稅率,韓國則與先前相同。

根據川普公開的內容,此次收到通知信的還包含:馬來西亞、哈薩克、緬甸、寮國、突尼西亞、南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士尼亞)、印尼、孟加拉、塞爾維亞、柬埔寨、泰國。

美方給14國的信件內容用字幾乎完全相同,僅有稅率的差異,其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及突尼西亞都被徵收25%的關稅;南非及波士尼亞為30%;印尼、孟加拉、塞爾維亞、泰國、柬埔寨介於32%至36%。稅率最高的為寮國及緬甸,均被加徵40%的關稅。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稱,此次稅率是由川普親自設定,「為每一個國家量身打造貿易方案,這正是本屆政府持續專注的目標」。

川普在信中警告,若貿易夥伴想透過上調關稅報復,那美方將在原本的稅率上「等價奉還」。儘管如此,他也保留了談判空間,稱關稅可能會根據雙邊關係上修或下調。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長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川普對日本和韓國這兩個親近盟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令人遺憾。卡特勒稱,日韓兩國「一直是美國在經濟安全領域的親密夥伴,在造船、半導體、關鍵礦產與能源合作等優先議題上,有許多可以為美國所用的資源與專業」。

第一波收到川普信函的國家包含許多東南亞國家。7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國務卿盧比奧將於8日至12日造訪馬來西亞,與東南亞國協(ASEAN)各國官員舉行會議。

當前美國僅和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與中國則是達成協議框架

日韓如何回應?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週二(8日)稱,川普週一宣布的稅率與早前持平,實際上等同於延長寬限期,暫緩徵收關稅至8月1日。該部門強調,接下來將加快談判進程,盡力達成互利的談判結果,消除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

日本首相石破茂週二也表示,日方將繼續與美國談判,尋求達成對兩國都有利的雙邊貿易協議。石破茂在與內閣部長召開的會議上也強調,雖然還沒達成雙邊貿易協議,但談判已經有所進展,幫助日本避免了川普此前宣稱要將關稅提高至30%或35%的威脅。

石破茂說:「我們已經收到美方的提議,要求在新設定的8月1日截止日前迅速展開談判,且根據日本的回應,信函中的內容可能會有所修正。」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則批評,30%的關稅並不合理,因為美國商品中有77%進入南非時並未被徵稅。拉馬福薩的發言人表示,南非政府將繼續與美國保持接觸。

歐盟爭取壓線達協議

路透社週一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稱,歐盟並不在川普的關稅通知信名單之列。歐盟重申,希望與在週三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基爾斯馬克(Stefan De Keersmaecker)週一在記者會上透露,主席馮德萊恩週日與川普通話,雙方有「良好的交流」。

歐盟內部目前對於是否應迅速達成一項貿易協議,或利用其經濟實力爭取更佳結果仍有分歧。

川普延長7月9日大限

美方此前宣布的關稅談判期限原定在本週三(9日)到期,不過川普週一再度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把截止日期延後至8月1日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分析師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認為,川普政府此舉並非象徵重大的升級或退讓,「只是延續之前的模式而已」。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稍早也表示,他預計未來48小時內會有多項貿易公告發布,並補充說他收到了來自多國最後一刻的提議。

相关图集:特朗普关税战2.0时间线梳理

2025年2月1日 |对墨、加、中加征关税: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大规模加征关税:自2月1日开始对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特朗普宣布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指责两国未能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对来自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指责中国在芬太尼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年2月10日 |加征钢铝关税 无例外豁免:特朗普2月10日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钢铝主要供应国的免税额度。
2025年3月26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全面征税:特朗普于3月26日宣布,自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与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冲击,日韩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受此消息影响,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大幅下跌,总市值蒸发约165亿美元。
2025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玫瑰花园举行“让美国再次富有”(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记者会,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但针对特定国家征收更高税额。中国、欧盟和越南分别面临34%、20%和46%的关税; 日本、韩国、印度、柬埔寨和台湾,分别受到24%、25%、26%、49%和32%进口关税的打击。
2025年4月9日|暂缓关税90日 中国除外:特朗普4月9日在大规模“对等关税”上路不到24小时后出现政策大转弯,宣布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在此期间,税率将统一降至10%的基准关税。但中国被排除在暂缓名单之外,不仅如此,还将对中国的关税加码至145%,其中包含了美国此前指控中国打击芬太尼不力而征收的20%关税。
2025年5月4日 | 对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特朗普5月4日以“国安威胁”为由,宣布将对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理由是要“拯救美国电影业”。
2025年5月12日|中美关税战90天“停火协议”:美中高层在瑞士进行谈判后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就90天的“暂停期”达成协议:美国对大多数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将在5月14日前下调至30%,30%关税里包括针对芬太尼问题额外施加的20%惩罚性关税;中国对美产品加征的125%关税则将降至10%。美中双边早前不断叠加的报复性关税,在这波协商中几乎都被取消。(图为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出席美中贸易会谈)
2025年5月13日|美大幅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白宫5月13发布行政命令,将从5月14日起将对中国低价值货物(不超过800美元)征收的“最低限度”关税从120%下调至54%,原计划的200美元固定费用征税方案被搁置,现行的100美元固定费用将继续执行。
5月23日 对阵欧盟: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加征50%的统一关税。他同时警告苹果公司,若其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在海外生产的,将面临25%的关税。两天后,特朗普收回了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他表示,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后,同意将美国和欧盟的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
5月28日 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对等关税“越权”: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庭裁定,特朗普今年4月2日对多国征收的对等关税,以及早前向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报复性关税都属于“非法”。判决认定,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超出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的权限。美政府表示将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5月29日 美国上诉法院暂准特朗普关税恢复执行: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一天后推翻该判决,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持续实施。上诉法院指出,为了审理特朗普政府的上诉,将先暂缓此前法院的裁决,并命令原告及特朗普政府分别在6月5日和6月9日前提交回应文件。
5月30日 特朗普全面上调钢铝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全球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至50%。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铝供应国。他指责中国未按约降低关税,取消针对稀土等产品的贸易限制。他说:“中国完全违反了与我们达成的协议。不能再做好好先生了!”
6月10日 美中谈判双方宣布原则上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中国和美国官员在英国伦敦举行贸易谈判,经过两天的会议,6月10日,双方宣布原则上已达成贸易框架协议,以落实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共识、还有两国领袖上周的通话内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表示,按照美中达成的新的贸易协议,美国将从中国获得稀土磁体。他还表示,将允许中国学生在协议达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大学学习。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法国情报部门:中国利用大使馆破坏阵风战斗机销售

7 July 2025 at 22:17
德正
2025-07-07T14:11:09.981Z
印度空军人员站在一架阵风战斗机旁边(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国情报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驻外使领馆武官试图说服已经订购法国阵风战机的国家(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不再购买更多法国战机,并且试图说服潜在买家选择中国制造的战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军方官员向美联社透露了上述调查结果。

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为期4天的冲突,这是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之间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对抗,双方有数十架战机参与空战

巴基斯坦称其空军在战斗中击落了5架印度飞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斗机。印度虽然承认损失了战机,但没有公开说明具体数量和机型。法国空军司令杰罗姆·贝朗格将军(Jérôme Bellanger)表示,他看到的证据表明印度只损失了3架战机:一架法国阵风战斗机、一架俄制苏霍伊战斗机和一架法国制造的上一代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

对阵风战机而言,这是该机型首次在战斗中蒙受损失。法国官员承认,这引发了那些从法国达索航空公司购买了这款战机的国家对其性能的质疑。法国达索航空迄今已售出533架阵风战斗机,其中323架出口至埃及、印度、卡塔尔、希腊、克罗地亚、阿联酋、塞尔维亚和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印度尼西亚已订购42架,并正在考虑购买更多法国阵风战斗机和其他武器的销售不仅对法国国防工业来说是一笔大生意,这些军售也有助于法国政府加强与其他国家,包括亚洲国家的关系。

出口阵风战斗机对法国国防工业是一笔大生意,图为希腊空军的一架“阵风”EG战斗机

针对阵风战机的网络攻击与中方游说

然而,印巴最新冲突后,法国方面看到,网络上充斥着对阵风战机的蓄意攻击和虚假信息。这些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的帖子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网络,包括所谓阵风战机残骸的伪造图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以及模拟战斗的电子游戏画面。专门研究网络虚假信息的法国研究人员称,印巴冲突爆发后,超过1000个新创建的社交媒体账户散布了中国技术具有优势的言论。

法国军方官员表示,他们无法将网络上对阵风战机的攻击与中国政府直接联系起来,但情报评估称,中国官员曾游说潜在客户放弃订购法国战机。

法国情报部门表示,中国使领馆武官在与其他国家安全和国防官员的会晤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称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性能不佳,并推广中国制造的武器。他们游说的重点是已经订购阵风战机的国家以及其他考虑购买的潜在客户国家。法国官员从中国接触的国家那里获悉了这些会晤的情况。

法国国防部:针对法国的国家形象

法国国防部认为,阵风战机成为了“大规模虚假信息宣传”的目标,其目的在于“宣传装备的优越性,尤其是中国设计的装备”。法国国防部在网站上写道:“阵风战机并非随机成为目标。它是一款性能强大的战斗机,出口到国外,并部署在高能见度的战区”;”阵风战机之所以成为攻击目标,还因为它代表了法国的战略产品。通过攻击这架飞机,某些行为者试图破坏法国及其国防工业和技术基地的信誉。因此,这场虚假宣传活动不仅针对一款飞机,更广泛地针对的法国在战略自主、工业可靠性和稳固伙伴关系方面的国家形象。”

中方驳斥

美联社要求中国国防部就所谓削弱阵风战机吸引力的行动发表评论。对此,中国国防部表示:“有关说法纯属无中生有的谣言和诽谤。中国一贯对军事出口持审慎负责的态度,为地区和全球和平与稳定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近年来,中国在X、Instagram和Facebook等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加强了虚假信息宣传,利用国家支持的网红网络、伪装成新闻机构的网站以及虚假社交媒体账户来传播来自北京的叙事。

伦敦国防与安全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的空中力量专家贾斯汀·布朗克(Justin Bronk)表示,中国可能希望通过散布对法国所提供装备的担忧来削弱法国与亚洲国家正在建立的安全关系。“从限制西方国家在印太地区影响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利用巴基斯坦武器系统击落至少一架阵风战机的表现(或者是所谓的表现)作为工具来削弱其出口吸引力,看起来合情合理”,他说,“他们肯定视之为损害法国在该地区销售前景的机会。”

(美联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通话 欧盟争取最后关头达成协议

7 July 2025 at 21:47
德才
2025-07-07T13:26:23.064Z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见面次数不多(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委员会周一(7月7日)表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贸易问题进行了“良好的交流”,双方致力于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以避免高额关税的实施。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基尔斯马克(Stefan De Keersmaecker)在新闻发布会告诉记者,冯德莱恩与特朗普周日进行了电话交谈,但没有透露交谈的细节。“我们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我们希望避免关税。我们认为关税会造成痛苦。我们希望实现双赢,而不是双输。”

欧盟委员会负责制定欧盟27国的贸易政策,已与美国进行了数月的谈判。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多次与美国贸易官员会晤和通话。但自特朗普今年一月重返白宫以来,他与冯德莱恩之间的通话却屈指可数。

特朗普正在让欧洲再次伟大?

若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对欧盟进口商品的关税将比目前的水平提高一倍,达到20%,甚至可能更高。特朗普之前曾扬言要提高到50%。基尔斯马克表示,各方正积极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他还提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与欧盟国家领导人保持联系。

“做好了准备”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日宣布,如果包括欧盟和台湾在内的贸易伙伴未能在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美国将于8月1日启动对这些国家的关税。但欧盟委员会表示,他们仍在努力争取在最后期限前达成框架协议。

当被问及美国的声明是否意味着会有更多时间进行谈判时,欧盟贸易发言人吉尔(Olof Gill)表示:“你的问题应该直接问美国政府。”他说:“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在周三之前达成原则性协议,我们正在为此全力以赴。”

柏林证实,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又译默茨)周末与欧盟领导人就如何回应美方延长谈判时间进行了磋商。政府发言人科内利乌斯(Stefan Kornelius)周一表示,梅尔茨周日与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通了电话。“因此我们不妨等待24到48小时再做决定。”

即便达成协议,此类协议也可能缺乏细节,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谈判才能充实内容。但欧盟委员会认为,无论发生什么,欧盟和美国之间贸易措施的不平衡仍将持续存在。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客座评论:习近平权力被削弱?我没看见

7 July 2025 at 20:47
邓聿文
2025-07-07T12:33:51.784Z
有美国智库文章称,习近平大权旁落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好几个朋友问我,海外都在传习近平的权力被削弱了,甚至有可能崩溃。我知道每年都有几个时段会集中流传中南海发生政变,习大权旁落之类“谣言”。今年5月,一则流传最广的“谣言”是政治局扩大会议,习如何在会上挨批。但这类“谣言”似乎都没有这次说法惊动了一些观察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专业人士,一问得知,原来来自差不多同时发表的两篇美国智库学者的文章,以及某些美国政治人物的说法,再加上中文自媒体的鼓噪,大有传言成真的架势。

美国还占据话语权的中心,由其智库学者撰写的文章,比单纯在海外中文舆论中传播的“谣言”,看起来要可信的多,难怪一些朋友会来问我。但我认为,这些说法或“谣言”实在不值一评,其印证习权力衰弱的一些所谓证据,要么事实认定有误,要么似是而非,难得到证实。由这样的事实链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可想而知,这还不论他们本身的立场。

中共政治尤其高层政治,有时云里雾里,不像民主政体有什么事摊在阳光下,从而给外部观察和研究者带来了很大难度,也是各类谣言和传言能够生存的原因。然而,这并不是说,诸如习近平权力危机之类说法,就只能靠猜,没有破识的办法。

相关图集:习近平:从红二代到权力巅峰

革命世家:习近平(左)1953年生于北京,父亲习仲勋(右)是中共元老之一,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本图摄于1958年。
从插队知青到工农兵大学生:1968年,习近平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到农村插队,落户在陕北延安。1975年,习近平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就读。
河北正定县:1979年毕业后,习近平被分配到中央军委,成为国防部长耿飚秘书团队的一员。1982年,习近平出任中共河北省正定县县委副书记,次年升任书记。1985年到2002年间,习近平先后任厦门副市长、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2002年调任浙江省副省长、省委书记。
地方到中央:2007年陈良宇落马后,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图为2007年6月习近平出席上海特奥会的倒计时活动。此时的习近平,已为进入中央权力领导核心做好了准备。
第一夫人: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是著名歌唱演员,两人有一个女儿。
习李搭档:2007年习近平、李克强入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构成下一届领导核心。2012年秋的18大上,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次年人大会议上当选国家主席。
他有一个梦: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的理想目标,逐渐成为中国官方政策和媒体宣传的一面旗帜。在中国部分民众为这一远景所鼓舞的同时,西方世界却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各方面影响力的增加感到担忧。
沙场点兵:习近平向来强调军队的重要性和对党的忠诚。2017年7月30日,为纪念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习近平在内蒙古朱日和基地主持阅兵。
谁将引领世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从国际事务中抽身的政策之际,中国则愈发频繁地以积极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在大力整治腐败的同时,压制言论自由和公民社会。
习核心、习思想:2017年10月中共19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自信”、“中国梦”被写入党章。普遍认为,习近平巩固了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取消十年两届任期制:2018年第十三届人大批准修宪,取消了邓小平时期定下的国家主席任期不超过十年的限制,虽然党内职位并不直接受宪法约束,但这一变化被认为有助于领导层长期连任,为习近平继续掌权铺平道路。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期间习近平作为中共总书记开始第3个任期,打破江泽民、胡锦涛以来只任期两届的惯例。
继续巩固核心权力:红二代出身的习近平选中团派代表人物李克强为总理,但他们是否貌合神离外人不得而知,但他们释放的信息经常南辕北辙:2021年2月,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而在此前不久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仍有6亿人口每个月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这在中等城市租房都困难。两届总理后,李克强于2023年3月到期退休,当年10月不幸去世。新总理李强曾是习近平在浙江主政时的部下,被普遍看作是百分之百的习家军。

宣传没有异动

我向来的看法是,与其无缘由、无根据地去猜高层人事斗争,不如观察官方的宣传有没有异动。因为人事斗争最后必然要在宣传上反映出来。假如高层确实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不管是人事还是政策上的,习在斗争中失势,肯定在官方宣传上会有反映。即便出于一时的策略,比如,为维持政局稳定,不改宣传基调,但这只是暂时的,时间过个十天半月,斗争取胜的一方评估掌控了大局,宣传的基调一定要变,否则社会怎么知道高层已有大变动?不知道,整个社会的运转节奏还是按照习主掌时的状况进行,这就等于进一步强化习的地位。可截至目前,我没有看到官方对习的宣传有任何变化,还是占据官媒头版头条;北京街头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动,依旧像过去一样“太平”。

有人说,宣传上有变动啦,有多少天,习没有上头条;李强率众宪法宣誓,官媒报道没提习名字和习思想;何立峰和美国关税谈判,也不说习;以中办名义发布的文件,也没提习的指导,诸如此类。有的看似事实,但一点都不说明问题。比如习未上头条,又不是第一次出现,可即使缺席,头版其他新闻还是会有习的名字。中办、国办文件,有时在行文里确实不会提习,尤其针对专业化强的议题,如果一个人正好看到这种文件,会觉得不正常,但还有一些文件或者更多文件,会提到习或习思想。比如,中办发布的改善民生的“意见”没有习的名字,但第二天发布的关于深圳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习的名字写在上面。因此,若拿前者来举证习的权力被削弱,就很错缪。有的事实都出现错误。比如,李强宪法宣誓,报道中两次提到习;何立峰伦敦关税谈判,会见英国财政大臣,也说到习。

上面这些似乎还容易让明智者辨析,最让大众信以为真的,是对某个新闻事件似是而非的解读。此次习权力旁落的传言,很多人,包括前述两文,就引述了两起事件,并对它们进行了错误解读。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北京会晤习近平

一起事件是习设家宴招待来访的白俄总统,这是6月初的事情。习的女儿习明泽一块参加。该事是由陪同访问的白俄副总理在该国媒体上透露的,由于很少看到习公主的报道,此事被广泛关注。但在海外反习反共者看来,这正是习失势的最好证明,要不然为什么不在中南海设国宴招待人家?一些人甚至夸张地说,习明泽出席宴会,是习向白俄总统托孤。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报道中白俄副总理提到,卢卡申科此次访华的“特殊形式”。所谓“特殊形式”,在我理解就是卢卡申科这次访问是一次私人性质的访问,这也可以从两人会谈的画面中没有双方国旗得到印证。正因此,习才设家宴款待他,也就有习这番话——“我的朋友,你和我有着特殊的关系,所以这次我们的晚宴将是家庭式的。在与外国领导人的家庭式晚宴中,我的女儿将首次出席”。

这类解读从逻辑来看也有多么的不靠谱。难道领导人的家宴不比所谓的国宴更能反映出两人的“亲密友谊”?退一步,即便习要托孤,也不是向卢卡申科,托付给普京或者金正恩都比卢氏要强,因为后者在白俄的统治还不如习在中国的统治稳。

哪有半点“失势”的影子?

另一事件是关中革命纪念馆开馆。这是5月下旬的事。由于纪念馆坐落于习的老家富平县,且靠近习仲勋陵园,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该馆原名应该叫习仲勋纪念馆,改成现名,表明习家被压制,习已失势了,因此开馆日习家都没派人出席。官方是否原来打算把此馆叫做习仲勋纪念馆,外界不必清楚,然即便陕西地方政府为讨好习有此提议,从习的角度看,也会把它否决掉。因为假如叫“习仲勋纪念馆”,除非也给当时关中革命领袖,像刘志丹等人,建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否则,陕西人民特别是关中红色世家就会质问,凭什么只给习仲勋建纪念馆?他虽然是关中革命的一个核心人物,但并非是主要领导人,难道要把其他领导人的革命事迹一笔抹杀?这还不同于建陵园,习仲勋毕竟也曾位居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所以勉强过得去,但即便如此,也引来了很多非议,若再在旁建一个习仲勋纪念馆,恐怕非议会更大,习不能不有所考虑。当然,如果他要硬来,别人拿他也没办法,但这就不符合“失势”的叙事了。

现在的做法,把馆名叫做“关中革命纪念馆”,并将它建在习父陵园旁,既突显了习仲勋在关中革命中的核心作用,又避免了习家“独尊”,习父唱“独角戏”,这正是习或讨好习的人要达到的效果,也才显示中共政治的微妙之处。所以官方报道才会说,“展览系统呈现了关中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革命的伟大历程,集中展现了习仲勋同志光辉革命生涯和崇高风范……”,并将开馆日子定在习仲勋去世23周年。如此“刻意”的政治安排,哪有半点习“失势”的影子?

社会保习的力量很强大

海外一再传播习的各类谣言,除了反映一部分人“等待惊变”,希望看到习倒台,也是自媒体情绪经济的流量驱动所致。但现在个别美国智库和政治人物加入“唱衰习”的行列,撇开动机不论,根本原因,还是搞不清中共高层政治的底层逻辑,也没看懂中国社会的整体情绪变化,只被一些表面的单一的事实或者某种道听途说迷惑。没错,中国社会不满习统治的人很多,党内和社会反习的力量似乎很强大,如果只看到这一面,习倒台指日可待,然而,为什么各类“谣言”至今没有兑现?不只是因习的政治高压,还有社会保习的力量也很强大,这是传谣者没有看到或不愿看到的。自贸易战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心态变得保守,认同中共这套制度的人比之前要多,即使有些人认为必须改变,但改变的方向也不是美国。这种社会心态的整体保守化其实有助于强化习的地位。

况且,习有党国体制的保驾护航,“总书记”的权位在中共的叙事中让他有天然的“合法性”。过去10年,习重新改造了党国体制,通过组织换血、制度收拢、话语重塑,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堵死了反对他的制度力量。表现在:在组织层面,尤其在关键和要害部门,全面换血,清除了胡温时期官僚网络的影响力;在制度层面,强化“党政合一”的体制逻辑,实现一元化治理;在话语层面,构建“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政治语言体系,压制一切非主流思想的表达。这套政治体系要构建的核心要素只有一个,即习等同于党,党等同习,反习就是反党。在这种结构逻辑面前,党内很大的不满也难以形成制度化的反对力量。这使得习在打压反对他的党内力量方面,有天然“合法性”,而反对者是没有合法性的。所以,我们至今看不到党内有哪股力量敢公开起来反习。

相关图集:习近平70岁生日 为何不愿公开庆祝?

普京送上“六六大顺”:普京已经给习近平发去了70岁大寿贺电。这也不是他第一次给习近平庆生。2019年6月15日,习近平和普京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会晤,收到了这位俄罗斯总统送上的生日礼物:除了满满一箱俄罗斯特色冰淇淋之外,普京还安排准备了写着“六六大顺”的生日蛋糕——因为这一天,应该是习近平66周岁生日。
不公开的领导人生日:其实中国官方资料并未指明习近平的生日是哪一天。6月15日这个日期,主要是透过一些其它渠道被公众侧面得知。而百度百科以及官方媒体公布的“习近平同志简历”都只是写的“1953年6月生”。有中国媒体引述专家分析指出,不公开领导人具体生日可能是为了“防止搞个人崇拜”。
被“外人”曝光的生日:这种官方简历只写月份的做法不仅限于国家主席,比如前总理李克强的公开资料上也只写了“1955年7月生”,而他的生日则是被印度总理莫迪“透出去”的。2015年7月1日,莫迪在其新浪微博账号上发帖祝他“生日快乐”,还贴出了一张之前两个人在北京的合影自拍(如图)。
莫迪曾与习近平互祝生日快乐:这位印度总理还在2015年9月17日自己生日那天发微博“感谢习近平主席对我的生日祝福”;次年6月15日,莫迪又发了一条祝福习近平生日的微博,引发众多网友转发点赞。不过随着近两年中印之间因为边界冲突而关系紧张,莫迪总理是否还会向中国领导人送出生日祝福,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哪些领导人曾为习近平庆生?: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的信息还显示,习近平的农历生日应该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2010年6月16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老挝访问,东道主也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而那一天刚好就是端午节。(图为2017年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访问老挝)
金正恩曾赠送花篮:据朝鲜媒体报道,2013年6月1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向习近平致生日贺函送花篮,“向敬爱的习近平同志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同志问候”。(图为2019年6月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到访平壤,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接待)
梅西访华也赶上了庆生?:2023年6月15日,阿根廷国家队与澳大利亚队在北京工体举行友谊赛,这也是足球巨星梅西此次访华行程中的“重头戏”之一。有媒体猜测,这场友谊赛选择在这一天举行并非巧合,而是为了向作为足球迷的习近平送出“生日礼”。
习近平的“足球大国梦”:不管是巧合还是特意的安排,习近平热爱足球这件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他也一直希望中国足球能够跻身世界强队之列。然而不管是斥巨资收购欧洲足球队的股份,还是花天价引进“外援”,似乎都未能提高中国足球在国际上的地位。

结构未动、语境未变

从上述事件和话语细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共政治虽然高度不透明,似乎没有脉络可寻,但政治的权力信号是可以被捕捉的。但这需要足够老练与耐心,才可能洞察细节背后的政治逻辑。那些企图从“几天不上头条”、或“某次会议、某个文件未提习名字或习思想”来寻找证据的分析,终究是将个别、最多是局部现象放大成系统信号,是一种典型的误判逻辑。要真正理解中共政治,就必须警惕这种“愿望即现实”的判断陷阱。

可以说,真正的失势不会藏得那么深,它必然要通过礼仪的降格、舆论基调的变化、政治语义的重构体现出来。在结构未动、语境未变的前提下,任何“习失势”的结论都为时过早。而目前,一切仍在“习的语言结构”中运行。最新例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发行。

那么,什么时候能看见习真正而不是传言中的“失势”?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但可以合理推断,一旦中共高层出现真正权力转移,宣传口径、官场礼仪、政策文件、历史叙事都会同步改变——这是毛、邓、江时代验证过的政治规律。所以,要期待这种“全域性偏移”的迹象早日到来,可能还有待时日。届时,真正的变局若有,必将由细节反常与结构松动共同奏响。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欧盟推迟同中国签署气候行动承诺

7 July 2025 at 19:17
德正
2025-07-07T11:12:10.160Z
欧盟气候事务专员胡克斯特拉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气候事务专员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周一(7月7日)对《金融时报》做出以上表述。他还说,“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只有包含实质内容、展现雄心时,发表联合声明才有意义。”

在中国做出更有力的减排承诺之前,布鲁塞尔已多次拒绝北京提出的在峰会后达成双边气候承诺的请求。

胡克斯特拉表示,“我理解并认可中方从外交角度推动两国领导人发表声明的意愿,但对欧盟而言,这本身还不够。”

路透社指出,欧盟的气候目标是全球最具雄心的计划之一,但这些目标完全基于国内减排。目前,欧盟面临着9月中旬向联合国提交新的2035年气候目标的最后期限。

欧盟委员会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中国一直努力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环境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不过,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将无法完成“碳强度降低18%”的五年目标。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

中国官方此前曾表示,自5年前宣布碳达峰以及碳中和双目标以来,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