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文摘:让自由亚洲电台消失正中习近平下怀
2025-05-18T13:52:49.719Z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周,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裁定美国政府必须解冻自由亚洲电台等公共媒体的资金。该裁决旋即遭遇上诉。自由亚洲电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贝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说,在中共控制所有媒体的中国,自由亚洲电台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监禁了世界上最多的记者,对社交媒体进行无情的监控,并对违背北京官方叙事的网络评论进行惩罚。它不断升级先进的审查和监控技术,以阻止未经许可的新闻传播到普通中国人当中。
文章说,在美国放弃在中国提供自由、未经审查的新闻的同时,中国政府继续加强其全球虚假信息传播行动。中国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展全球媒体影响活动,其中包括用大约50种语言播出的广播节目,其中国环球电视网在70多个国家运营。除官方的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外,中国政府还向非洲、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的媒体机构提供内容,据报道,还付费给国外网红,让他们大谈特谈新疆旅游等话题,新疆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生活的地方。
方贝指出,中共喉舌《环球时报》的一位前主编在微博上庆祝自由亚洲电台即将关门,称之为“大快人心”。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让自由亚洲电台完全消失,美国政府将把信息空间拱手让给中国,正中习近平下怀。
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威胁中共统治
总部位于新泽西的《中国民主季刊》最新一期发表讨论“制度与发展:中国是否在失败?”达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2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家为什么失败》作者之一)在讨论中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视作两股相互矛盾的力量所塑造的结果。一方面,在银行业、房地产,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导致资源错配及低生产率;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工程师和受过良好技术训练的青年群体,他们在政府大力的财政支持、数字应用数据的广泛供给,以及规模化生产机会的支持下,正积极推动众多行业的创新。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力量之间的博弈,将决定中国是上升到全球技术领导地位(或共同领导地位),抑或是陷入一种明显低于美国和其他最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的状态。
阿西莫格鲁说,在判断这一进程最终走向何方时,有五个紧张关系 (tensions) 不能忽视:第一,资源错配同样也出现在学术界和科研过程中。第二,中国仍然是两个经济体并存,即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这种状况可能会拖累整体经济发展,并进一步加剧资源错配和结构性问题。第三,由于自身政策上的失误(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这将带来沉重负担。第四,中国尚未成功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体。实现这种转型对中国经济的下一阶段增长至关重要,而这一转型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政治领域。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意味着必须赋予中产阶级更多权力和更积极的角色,但这对中共的政治主导地位而言无疑将构成威胁,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共领导层的充分认识。因此,经济重心转型的过程究竟会如何展开,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最后,美中竞争可能迫使中国犯下更多错误,并进一步暴露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中其他潜在的弱点(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中)。这一竞争将如何演进,目前也存在诸多未知因素。
特朗普是否谈到“两岸统一”?
特朗普5月12日在白宫记者会针对美中贸易问题用到“unification”一词,被联想到“要和习近平谈(两岸)统一问题”。台湾“上报”发表评论《川普有说要和习近平谈两岸统一问题吗》,作者杨光舜认为,如果从头到尾听完川普这一整段说法,所谓“unification”更多是指美中经济上的整合,整合的方式就是双方共同降低贸易及投资管制。因为川普在这句话的前几句话也提到,美中达成协议且中国对美开放市场,中国可以买到以前买不到的商品,对美国企业有帮助。换句话说,无论是“unification”或是“unity”,指的都是美中透过互相去管制化达成经济上进一步的整合,两者对川普而言就是可以互换的用语。其相对的概念更应该是经济上的“脱钩”(decoupling)或“冲突”(conflict),而与政治上的“统独”无关。至于“peace”则是相对于过去一个月的关税战,指美中可以在经贸上偃旗息鼓。

作者认为,如果长期观察川普就会知道,他几乎从来没有讨论到所谓两岸的“统一”。不但川普没有,几乎自1979年以来历届的美国总统也都不会去讨论两岸是否“统一”的问题。他们对台海情势只会从是否有一方片面改变现状去理解,无论是台湾片面宣布独立或者中国对台动武。所以无论是卡特时代的《台湾关系法》、里根的《六项保证》、克林顿的“新三不”,乃至小布什、奥巴马、川普到拜登的发言,都只会就这两个问题发言,顶多加一句“希望两岸和平解决争端”。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 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着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