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19 November 2025德国之声

看不上气候峰会主办地? 德国总理惹怒巴西

19 November 2025 at 23:47
德闻
2025-11-19T15:19:34.968Z
德国总理梅尔茨对峰会东道主城市流露了不屑

(德国之声中文网)梅尔茨(又译默茨)在结束了短暂的巴西之行回到柏林几天后,出席了一场经济界人士的会议。他在发言时貌似闲谈地讲到,在从巴西返回时他曾问几位随行的德国记者,“你们当中有谁愿意留在这里?——没有一个人举手,”梅尔茨说,“所有人都很高兴,能从我们之前呆的那个地方,在周五夜里踏上返回德国的归途。”他认为德国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之一”。

他所说的“那个地方”就是本次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举办地,巴西城市贝伦(Belém)。即便按照巴西的标准,这座位于亚马逊流域的城市也算得上贫穷,有不少破败的房屋、街道和贫民区。

巴西总统卢拉选择在这里举办联合国气候峰会,也是为了让全世界关注亚马逊流域的气候危机,同时凸显这座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所面临的严峻社会现实。

巴西总统卢拉:柏林也不过如此

傲慢与偏见

德国总理的言辞让卢拉很不以为然,他回应表示,很可惜梅尔茨在贝伦时没有去酒吧,没去跳舞和品尝当地的风味美食,“否则他会发现,若论生活品质,柏林赶不上帕拉州(Pará)和贝伦市的十分之一。”卢拉接着说,所有人都知道,这座城市很贫穷,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有如此慷慨好客的人民”。

多家巴西媒体报道了德国总理的这番言论。新闻门户网站“Diário do Centro do Mundo”称梅尔茨做了一个“没羞没臊的比较”。贝伦的市长诺曼多(Igor Normando)也批评梅尔茨的说法“拙劣、傲慢、充满偏见”。

里约热内卢市长帕埃斯(Eduardo Paes)更是在X网站上发帖称,梅尔茨“不如”他在帕拉州的朋友们“那么有礼貌”,并给梅尔茨留言:“希特勒之子!混蛋!纳粹!”他随后删除了该帖子,并改写道:“这是我今天发泄情绪的方式。外交部请保持冷静。巴西和德国的友谊万岁。”

在梅尔茨的Instagram账号的发帖下,有很多人写下“请尊重巴西”之类的留言、并粘贴上大量的巴西国旗。

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贝伦

在野党要求梅尔茨道歉

德国左翼党在联邦议院的气候公正事务发言人博克(Violetta Bock)要求总理道歉。“梅尔茨关于巴西的言论缺乏尊重、居高临下,而且带有偏见。这让德国在国际舞台上颜面尽失。人们会认为,他像特朗普一样,试图转移人们对德国在气候保护方面缺乏承诺的注意力。”

绿色和平组织执行主任马丁·凯泽(Martin Kaiser)对此表示赞同。“梅尔茨必须向贝伦人民道歉,”他说,梅尔茨显然没有时间去体验贝伦人民的热情好客,而贝伦人民正生活在全球气候危机的临界点之一。“总理这样做也冒犯了卢拉总统,世界气候大会正是在卢拉总统的倡议下于贝伦召开的,世界各国可以在这里亲眼目睹热带雨林的壮丽景色和脆弱之处。”

在此背景下,本周仍在巴西参加气候峰会的德国环境部长施耐德(Carsten Schneider)不得不高调表态。他公开称赞贝伦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我在这里看到了高涨的建设热情、友善的人民,但也看到了许多贫困现象。”这位社民党籍的部长表示:“这个地方不仅凸显了热带雨林的重要性,也促使国际社会关注其社会问题、把气候问题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思考。”

他重申,德国政府将履行承诺,为气候保护项目继续向巴西提供资金援助。施耐德还在社交媒体发帖称,很遗憾在气候大会日程结束后他不能在贝伦多呆几天。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媒体:美俄秘密磋商28点和平计划 美军高官罕见访基辅

19 November 2025 at 23:17
德正
2025-11-19T15:14:19.789Z
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秘密磋商的结束乌克兰战争新计划据悉由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牵头起草

(德国之声中文网)《政客》(Politico)杂志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陆军部长丹·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和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将军(Randy George)将在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级指挥官和议员会面。会谈预计将涵盖乌克兰的战场需求和更广泛的战略,包括重启与莫斯科陷入僵局的和平进程。

《华尔街日报》称,白宫之所以请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和陆军参谋长乔治将军出面,部分原因是希望莫斯科能够更好地回应军事调解人,而之前的努力大多徒劳无功。《华尔街日报》还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德里斯科尔预计还将在晚些时候与俄罗斯官员会面。

白宫和五角大楼均未立即对此发表评论。

自特朗普1月就任总统以来,其政府高级官员访问基辅的次数很少,

大多数接触都是在第三国或通过视频进行的,因此德里斯科尔和乔治的此次访问显得尤为不同寻常。

美俄秘密磋商新的乌克兰和平计划

新闻网站Axios本周二援引美国和俄罗斯官员的话报道,特朗普政府一直在与俄罗斯秘密磋商,以制定一项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新计划。这一由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牵头起草的计划包含28点内容,涵盖乌克兰和平和安全保障、欧洲安全、未来的美俄关系以及华盛顿与乌克兰的关系等四个方面。 目前尚不清楚该计划将如何处理乌克兰东部领土控制等争议性问题——俄罗斯军队一直在该地区推进,但其控制的土地远少于克里姆林宫的要求。

Axios援引俄罗斯特使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的话说,新计划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份在阿拉斯加达成的原则为基础,试图提出一项“既能解决乌克兰冲突,又能恢复美俄关系,并解决俄罗斯安全关切”的提案。 他说:“这实际上是一个更广泛的框架,其核心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为欧洲,而不仅仅是乌克兰,带来持久的安全’。”德米特里耶夫对该协议的前景表示乐观,称与以往不同,“我们感到俄罗斯的立场真正得到了重视”。

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是俄罗斯负责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的总统特别代表

消息人士:基辅未参加方案制定

一位乌克兰高级官员本周三告诉路透社,乌克兰已收到美国与俄罗斯就一系列旨在结束战争的提议进行讨论的“信号”,但基辅并未参与这些方案的制定。

来自乌克兰和美国官员的消息称,美国特使维特科夫原定于本周三在土耳其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但他推迟了行程。一位乌克兰官员向Axios证实,维特科夫本周早些时候在迈阿密与泽连斯基的国家安全顾问鲁斯特姆-乌梅罗夫(Rustem Umerov)会面时已经讨论了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新计划。

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市(Ternopil)11月19日遭到俄罗斯导弹袭击

美国陆军高级官员此次访问基辅之际,俄罗斯军队正沿着部分前线逐步推进,并加大了对乌克兰城市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力度,而基辅的西方盟友则在寻求新的途径来维持对乌克兰的武器弹药供应

波兰及其盟国的飞机于本周三清晨部署到位,以确保波兰领空的安全。此前,俄罗斯对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的地区发动了空袭。

特朗普曾多次承诺迅速结束乌克兰战争,并敦促其顾问与基辅和莫斯科试探停火方案,这在欧洲部分地区引发了不安,担心协议会巩固俄罗斯对被乌克兰占领土的控制。

(路透社、axios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公民因涉嫌向中国提供情报在德国受审

19 November 2025 at 22:17
德正
2025-11-19T14:06:50.777Z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境内与俄罗斯和中国相关的间谍案件有所上升

(德国之声中文网)检方表示,嫌疑人马丁·D.(Martin D.)于2017年至2023年间为美国国防部的一家承包商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自2020年起在德国一处美军基地任职。

检方在起诉书中指出,2024年该名嫌犯“多次联系中国政府机关,并提出向中国情报部门传递来自美国军方的敏感信息”。

马丁·D.于2024年11月在法兰克福遭逮捕,并于今年8月被正式起诉。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与俄罗斯相关的间谍案数量在德国不断增加,而与中国相关的案件也有所上升,德中关系因此面临考验。

今年10月,一名德俄双重国籍人士因替莫斯科从事间谍活动并策划破坏行动以削弱德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被判处六年监禁。

在涉及中国的最受瞩目案件中,德国选择党(AfD)联邦议员克拉(Maximilian Krah)前助理Jian Guo因间谍罪于九月被判处4年9个月监禁。德累斯顿法院认定,这名华裔德国人从事情报活动的行为构成特别严重罪行。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研究:中国跨境信贷转向发达国家 美国借的最多

19 November 2025 at 21:47
德正
2025-11-19T13:44:37.778Z
中国又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的AidData研究实验室称,中国国有银行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向美国企业输送了2000亿美元。但许多贷款一直不为人所知,因为这些资金最初是通过开曼群岛、百慕大、特拉华州和其他地方的空壳公司进行转移的,这有助于掩盖其来源。

研究显示,大部分贷款是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的股份,其中许多企业与关键技术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包括一家机器人制造商、一家半导体公司和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隐性贷款流向西方科技资产

该实验室汇编了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海外贷款活动最广泛的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中国政府或国有控股实体向 200 多个国家提供了 2.2 万亿美元的援助和信贷。美联社报道称,这一数字是此前最高估算的两倍,甚至令长期关注中国崛起的分析人士也感到惊讶。

报告指,中国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贷款份额,从2000年的88%下降到2023年的12%,并削减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全球南方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与此同时,中国对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贷款份额,从2000年的24%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76%,例如英国获得了600亿美元的贷款,而欧盟则获得了1610亿美元。

“我们其他人还在下跳棋的时候,中国却在下国际象棋,”前白宫投资顾问威廉·亨纳根(William Henagan)说道,他担心隐性贷款已让中国掌控了关键科技。

为了追踪中国的隐性贷款,AidData 查阅了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多种语言撰写的监管文件、私人合同和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调研工作始于十多年前中国启动“一带一路”倡议之时。三年前,AidData团队发现许多贷款流向了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葡萄牙等发达经济体。调查结果显示,国家信贷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转向获取地缘经济优势。

战略资源、基础设施

AidData报告中所研究的由中国国有银行提供融资的交易被认为尤其成问题。这些贷款机构受中国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控制,并被指示推进中国的战略目标。

报告显示,对富裕国家的贷款大多集中在关键矿产和高科技资产上——稀土和半导体,这些是战斗机、潜艇、雷达系统、精确制导导弹和电信网络所必需的。

美国是中资信贷的最大接收方,已获得超过2000亿美元,用于近2500个项目和活动,这些项目和活动几乎遍布全国各州。

其中超过一半的信贷是以流动性支持的形式提供给企业的,这是一种融资方式,中国债权人(通常作为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组成的财团中的一个实体)在其中为需要现金的大公司提供信贷额度。

“无论是在拜登还是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十多年来一直强调北京是掠夺性放贷机构,”AidData执行主任布拉德·帕克斯(Brad Parks)说,“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研究人员发现,自200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也为收购美国高科技公司提供了融资,并为包括液化天然气项目、能源管道、输电线路和机场航站楼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配合国家产业战略

近年来,美国的审查力度有所加强。例如,跨部门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审查机制在2020年得到强化,以保护国民经济中的敏感行业。

但中国也在不断改进,近年来在海外设立了100多家银行和分支机构,这些机构向境外实体提供贷款,进一步模糊了资金来源。帕克斯说:“在执法力度较强的地方,中国找到了绕过准入壁垒的方法。”

AidData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他们发现“中国的跨境贷款活动与党国政策重点之间的契合度日益提高,其中包括与国家安全和经济战略相关的政策重点”。

研究结果尤其显示,“中国制造2025”计划似乎与对外贷款重点的转变密切相关。这项于2015年发布的政府计划旨在促进中国在先进技术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机器人与自动化、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重点领域。与此同时跨境并购贷款迅速增长。

相关图集:301调查、中国制造2025与不断升级的威胁螺旋

301调查:此轮中美“贸易战”早在去年就初露端倪: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对中国进行301调查。《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被称为美国单边贸易保护政策的核武器。
为摩擦降温:两会前夕,习近平智囊刘鹤访美,与美国财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特朗普经济顾问考恩会晤,同美方讨论“中美关系和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有分析认为,刘鹤此行或是为中美贸易摩擦降温。
钢铝关税:3月8日,美国总特朗普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税。后来,欧盟获得一个月的豁免期并延长一次,但此后未能再次延长。
500亿清单:3月22日,特朗普宣布,根据301调查,对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后发布清单为500亿美元)。4月,特朗普再次表示,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的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大豆: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先是宣布对美国约30亿美元产品中止减税,随后在美国公布清单后,宣布将对美国大豆等加征25%关税,涉及金额约500亿美元。
博鳌论坛: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宣布,将降低汽车关税、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被外界视为间接回应了美国的要求。次日,特朗普发推特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友善言辞”。12日,中国商务部否认是“让步”,称相关举措与中美经贸摩擦没有关系。
中兴,中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因中兴违反美国政府制裁禁令向伊朗等国出口,将禁止该公司从美国市场购买元器件,期限7年。5月,中兴发布公告,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无以为继。5月13日,峰回路转,特朗普发推特表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让中兴恢复运营。特朗普的这一表态引起国会两党一些议员的批评。6月7日,美国商务部表示,中兴通讯已同意支付10亿美元的罚款,外加交由第三方保管的4亿美元。
刘鹤再度赴美:5月17日,任中国副总理的刘鹤再度赴美谈判。5月18日,中国外交部否认向美方“让步2000亿”,即让美国削减贸易赤字2000亿美元的说法。
暂停互相加征关税:谈判后,5月20日,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双方已同意暂停加征关税。姆努钦称,美中谈判持续期间,美国已暂停向1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
500亿+投资限制:5月29日,白宫宣布,将在6月15日前公布对约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25%关税的清单。此外,在6月底以前,还将公布投资限制规定,加强对与“工业重要技术收购”相关的中国个人及实体的出口管控。中国外交部斥之为“变脸”,并重申“中方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贸易战”。
700亿换暂停关税?:6月6日,纽约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称,此前一周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与中国经济顾问刘鹤在北京会晤时,中国提出在协议开始执行的第一年里,向美国购买近700亿美元的能源、农业和制造业产品,前提是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500亿,“中国制造2025”:6月15日,美国公布对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清单。据路透社报道,加征关税将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今年4月公布的加税产品清单中的818个产品,价值约340亿美元,从7月6日开始实行。第二步是新提出的284个中国产品,价值约160亿美元。这部分产品被认为受益于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的中国工业补贴计划。这部分产品将在发布公告征求意见后生效。
中国宣布对等措施:6月16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加征关税,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将从2018年7月6日起生效。同时,中方拟对自美进口的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涉及金额约160亿美元,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另行公告。
威胁2000亿:6月18日,特朗普称政府正在预备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他在声明中称,中国显然没有意图改变有关获取美国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不公平做法。“如果中国不改变这些做法,并且坚持实行它所宣布的加征关税措施,那么,(美国)这些关税就将落实。”6月19日,中国商务部回应,称之为“极限施压和讹诈”,“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改变限制投资计划;7月6日在即:6月27日,特朗普政府收回了一项对中国在美投资实行更严格限制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支持国会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力。该机构负责审查外国投资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5月底,特朗普政府曾承诺将在6月底以前公布限制投资的规定。与此同时,7月6日将是一个关键的日子。这一天是美国和中国宣布将实施各自500亿美元加征关税措施的日期。

帕克斯指出,这使得中国企业能够利用国家资本收购具有战略意义的资产,以弥补自身资金缺口。他还提到,在富裕的工业化国家,“没有真正类似的例子”。

报告中列举了过去二十年间美国高科技公司被收购的案例,包括半导体公司OmniVision Technologies、自动化公司Paslin Company以及电子公司Ingram Micro。

帕克斯表示,中国的金融业完全由国家主导,“我们并不认为所有这些对美贷款都服务于某种宏大的地缘政治或地缘经济战略——其中一些实际上只是为了追求利润,”然而,他补充说,判断哪些交易“良性”,哪些交易“有害”,是监管机构和国家安全官员面临的一项关键挑战。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国向台湾出售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NASAMS

19 November 2025 at 20:17
德正
2025-11-19T12:05:48.502Z
防空导弹系统NASAMS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战争部(原国防部)周一(11月17日)宣布,雷神公司 RTX公司(Raytheon)获得总额6亿9894万美元的装备订单,向台湾提供“国家先进地对空防空导弹系统”(NASAMS)设备,预计2031年2月完成合约。

据台湾中央社报导,NASAMS是台湾近年强化空中防御的重要一环。台湾国防部去年指出,美国出售的NASAMS搭配两型新式雷达换装,可增加目标侦获率与提升抗干扰功能,也具备自动侦搜、火力分配管理与情资整合等能力,有助于提升台湾军队整体防空作战效能。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17日则批评美国此举“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台湾总统府周三(11月19日)发布新闻稿指,副总统萧美琴近期接受立陶宛媒体访问时,形容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安全伙伴”,感谢美国支持台湾自我防卫。

美国国务院13日批准对台军售案,将向台湾提供总值3亿3000万美元的战机设备及其维修零件,这是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以来的首批对台军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网络服务商系统故障导致ChatGPT、X全球瘫痪

19 November 2025 at 19:47
德闻
2025-11-19T11:38:37.443Z
互联网基础设施已不堪重负?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二(11月18日),全球一系列大型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纷纷出现故障。据报道,包括埃隆·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平台X,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拥有的Truth Social在内的网站无法正常访问。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也出现故障,不能为用户问询提供应答。

网络监控网站Downdetector记录到,社交平台X、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以及谷歌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部分服务均受到影响。

原因是为这些网站和应用提供网络安全支持的服务商Cloudflare的系统出现了问题。

“今天早些时候,Cloudflare 网络出现问题,影响了大量依赖我们的流量,”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克内希特(Dane Knecht)在X上发帖写道,他为此道歉并补充说该问题现已得到解决。

小故障造成大问题

这家美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服务供应商。许多知名网络应用程序都使用该公司提供的DDoS防护服务,以保护网站免受海量访问的冲击而瘫痪。

Cloudflare公司稍后表示,调查显示,一项支持防御网络机器人的应用中一个隐藏的程序错误在内部资料库更新过程中被触发,导致系统宕机。当天下午有关故障已被清除。

此次服务中断让人想起上个月亚马逊和微软云服务遭遇的故障,当时一些面向视频游戏、企业和运输公司的在线服务也因此受到影响。

“此次事件与亚马逊AWS最近的服务中断一样,都表明一些非常重要的互联网服务对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有着极高的依赖性,”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网络安全教授艾伦·伍德沃德(Alan Woodward)对法新社表示。

“这犹如一把双刃剑,因为这些服务商必须足够庞大才能满足大品牌所需的规模和全球覆盖度。但一旦它们出现故障,其影响可能非常巨大。”

超市关闭 航班取消 一场IT故障引发全球性“宕机”

网络基础设施老化

据市场调查公司Emarketer的分析师博内(Jacob Bourne)称,Cloudflare的服务中断是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宕机并导致大面积互联网瘫痪的最新案例。

这位分析师指出,Cloudflare承载着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互联网流量,并为全球三分之一的顶级网站提供支持,包括Shopify等网站、OpenAI和Anthropic等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智能手机应用和流媒体服务。

Bourne表示:“我们看到服务中断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修复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是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的征兆:人工智能和流媒体需求激增以及老化的服务器容量,都使系统不堪重负。”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荷兰政府叫停接管!安世半导体争端迎转机

19 November 2025 at 19:47
德闻
2025-11-19T11:23:22.857Z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过去几天,我们与中国当局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晤。我们赞赏中国当局采取的确保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芯片供应的措施”。

(德国之声中文网)荷兰政府11月19日表示,在与中国就芯片短缺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对话后,决定暂停对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干预。这意味着中方所有者将重新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鉴于近期的事态发展,在和欧盟以及国际伙伴磋商后,他认为现在是暂停接管的“合适时机”。

这份也发布在社媒X(前推特)上的声明说:“在过去几天,我们与中国当局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晤。对于中国当局采取的确保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芯片供应的措施,我们表示赞赏。我们将其看作是善意之举。我们将在下个阶段继续于中国当局进行建设性对话。”

安世半导体争端

这场围绕着安世半导体的争端导致汽车制造商所需的芯片面临短缺。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称此举是为了避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将资产、资金和知识技术不当转移至外国实体的行为”。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生产大量芯片。但这些欧洲生产的芯片中,有70%在中国进行封装。

北京方面于10月4日停止了安世半导体成品的出口,但此后放松了这一限制

这场围绕着安世半导体的争端导致芯片短缺,进而威胁到汽车供应链,造成生产放缓甚至停工。安世半导体是汽车行业所需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荷兰经济代表团访华前夕,中方明确表态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上周五(11月14日)在一则“答记者问”中,详述了荷兰政府的“不当干预”。声明说:“荷方强行不当干预,并托管一个100%控股的私营企业99%的股份,这种违背契约精神、不明智冲动的行径一石激起千层浪,才是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和混乱的恶源。”

此前,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他对荷兰9月30日决定接管安世半导体一事“毫不后悔”。中方上周五的声明对于卡雷曼斯此言表示“极度失望和强烈不满”,当时正值荷兰经济部高级官员代表团访华前夕。针对荷兰经济代表团这次访华磋商,目前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早苗言论延烧至海鲜: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19 November 2025 at 17:47
德才
2025-11-19T09:38:25.134Z
自2023年8月日本政府启动核污水排海以来,中国便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本共同社周三(11月19日)引述日本政府知情人士报道,中国政府已向日方通报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报道指出,此举可能是针对日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论”的反制措施。日经新闻则报道称,日本农林水产省高层透露,周三上午收到了来自中国政府的通知。

日本广播协会(NHK)记者周三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相关问题时,发言人毛宁回应称:“据我了解,日方此前承诺履行输华水产品的监管责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日本水产品输华的先决条件,但是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诺的技术材料。”

毛宁称,“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倒行逆施,在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公愤。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自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以来,中国便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今年6月,中国宣布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首批6吨的北海道冷冻扇贝11月5日刚刚出口至中国。

日经新闻引述相关人士透露,中方解释称仍需对核处理水相关的监测进行评估。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美國會通過法案 愛潑斯坦檔案將強制公開

19 November 2025 at 15:47
周昱君
2025-11-19T07:24:03.237Z
11月18日,愛潑斯坦案的受害者和美國議員共同現身國會外。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二(11月18日),美國國會兩院先後通過法案,要求司法部應公開所有涉及已故性犯罪富豪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的調查檔案。這天眾議院先以427人贊成、1人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過關,接著參院直接跳過正式表決、以無異議同意的方式通過法案。

整個國會唯一一位投下反對票的議員,是代表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希金斯(Clay Higgins)。此人是川普忠實支持者,他稱這項法案恐導致愛潑斯坦檔案內被提及的無辜人士資訊也被公開。

法案隨後將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入法;路透社引述不具名的白宮官員說法稱,等法案送來,川普就會簽署。知情人士還透露,此法案在國會通過的速度之快,讓白宮措手不及。

接下來,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必須在30天內公開所有跟愛潑斯坦及其密友麥斯威爾(Ghislaine Maxwell)的聯邦調查資料,包含內部備忘錄、航班紀錄、個人通訊往來及後設資料、豁免協議等。

法案規定,性犯罪受害者的資訊、還有涉及進行中的聯邦調查內容,公開前可先做編輯處理,但刪節不得以「造成尷尬、名譽受損、政治敏感」等說詞為由。

18日國會表決前,20多位曾遭愛潑斯坦施加性暴力的倖存者來到國會大廈外示威。其中一位倖存者說:「我們要從創傷中存活下來,還要面對伴隨而來的政治角力,已經筋疲力竭。」另一位倖存者瓊斯(Jena-Lisa Jones)說她曾投票支持川普,如今想對他說:「我懇求你,川普,不要再把這件事上升到政治。」

愛潑斯坦案最知名的關鍵證人是朱弗里(Virginia Giuffre),但她已於今年4月在澳洲輕生過世

共和黨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稱:「這些女性經歷的是一場最可怕的戰鬥,這是任何女性都不該經歷的,但她們做到了,她們團結在一起,永不放棄。」格林原本屬於川普陣營,但後來在愛潑斯坦等案件上與川普意見不合,曾多次公開呼籲川普政府釋出檔案。

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說:「這是為了回應美國人一直要求的透明公開……因愛潑斯坦而受害的人等了夠久了。」

2005年,愛潑斯坦首次面臨檢方指控,但2007年達成認罪協議,被列入性罪犯名單,入獄僅13個月便獲釋。

川普迫於政治壓力 改口稱可釋出檔案

過去好幾個月來,川普和美國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都反對公布愛潑斯坦案的調查文件。然而,上週日(16日)川普突然改口,在「真實社群」平台寫道:「眾院共和黨人應該表決,釋出愛潑斯坦檔案,因為我們沒有什麼好躲的。」

儘管如此,川普對此案進展仍顯得相當不滿。18日,一位美國廣播公司(ABC)記者在白宮向他提問為何此前未公開文件,遭他批評為「很爛的記者」,並威脅要撤銷該媒體執照。川普也再度強調自己跟愛潑斯坦「沒有關係」,早在很多年前就跟他斷絕往來,「因為我覺得他是個有病的變態」。

眾院議長強生則在國會表決前批評此案「赤裸裸、顯而易見就是政治操作」。不過,他仍然投下贊成票,「我們沒人想留下紀錄、被指責說沒有盡可能透明」。

自2005年以來,針對愛潑斯坦相關案件的調查與究責持續了大約20年,多國政商界人士被指與愛潑斯坦有交情,包含川普、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人;英國安德魯王子更面臨性侵指控,他已於今年10月遭剝奪王室頭銜、逐出溫莎莊園。

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愛潑斯坦案再度成為政治攻防的戰場。川普聲稱這些討論是「民主黨製造出來的騙局」,但在他本人對陰謀論的推波助瀾下,一部分的共和黨支持者開始懷疑川普政府刻意隱瞞愛潑斯坦跟其他有權勢者的關係、甚至掩蓋愛潑斯坦2019年在紐約監獄中死亡的真相。

在這次國會表決前幾天,眾院監督委員會也釋出了上千頁愛潑斯坦的電子郵件和相關檔案,內容顯示他跟各國政治領袖、學界人士、商界大老都有往來。

愛潑斯坦案也影響了川普的支持率。根據路透社與益普索17日的民調,他的支持率掉到38%,是今年最低點;整體而言,大約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國選民支持川普對此事的處理方式,且在共和黨選民之中也只有44%認同。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英國軍情五處示警 中國間諜假冒獵頭滲透國會

19 November 2025 at 13:47
null 周依恩
2025-11-19T05:35:35.937Z
英國軍情五處自2022年以來首度向議會發布間諜警報。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情報單位軍情五處(MI5)週二(11月18日)向英國議員發布間諜警報,稱中國國家安全部以獵人頭或空殼公司的假身份與英國人士接觸,以此建立人脈,企圖獲取資訊。

英國軍情五處先向上下兩議院院長發出警告,兩人隨後又將內容以加密信函轉達給議員。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在信中轉述軍情五處的發現指,有中國國安人士正利用領英(LinkedIn)「大規模接觸」英國議員,且這波行動「有針對性、規模廣泛」。

英國安全事務國務大臣賈維斯(Dan Jarvis)18日在聲明中強調,這些間諜行動的重點對象是「能接觸到議會和英國政府敏感資訊的人」。

軍情五處提及兩位註冊名分別為Amanda Qiu和Shirly Shen的用戶,發現這兩個帳號背後跟中國國家安全部有關。兩人的領英個人頁面主要以英文撰寫,其中Shirly Shen自稱是杭州一個「已幫助數百名學生來到中國」的實習聯盟共同創辦人,「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加入我們,體驗神奇的中國之旅」。

根據英國軍情五處,中國情報人員試圖招募、吸收英國議員時,通常會邀請目標對象以「自由顧問」的身分撰寫地緣政治報告,或是提供企業職位;這些中方人士常要求提供「未公開、具時效性、敏感、未記載、內部資訊」,支付方式偏好現金或加密貨幣。

這是軍情五處自2022年以來首度再次向議會發布間諜警報,當時該機構點名華裔律師李貞駒(Christine Lee)是「中共代理人」,替中共中央統戰部工作,試圖藉由在英國捐款影響英國政治局勢。

針對軍情五處這次的警告,賈維斯聲明:「這一活動是外國勢力為謀取自身利益,企圖秘密且蓄意干涉我國主權事務,政府絕不容忍。」

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則駁斥這些指控「純屬捏造和惡意誹謗」,並警告英國不要進一步破壞雙邊關係,「敦促英方立即停止這種自導自演的虛假指控和自我吹噓的鬧劇」,並表示已向英國提出嚴正交涉。

英國軍情五處18日對議會發布間諜活動警示。

間諜行動持續威脅英國國安

近期英國一起中國間諜案引發各界關注,但檢方9月卻撤銷起訴,遭野黨質疑首相斯塔默是為了改善對中關係而淡化國安風險;政府則否認干涉此案的相關指控。

英國軍情五處10月也曾警告,中國間諜會透過假求職廣告吸引英國專業人士提供資料,已有數千則可疑職缺出現在線上平台。軍情五處處長麥卡勒姆(Ken McCallum)在年度演說中更強調,中國間諜「每一天都對英國構成國安威脅」。

賈維斯表示,外交大臣已於11月6日向中國外長明確表達,任何破壞英國國安的行為都不會被容忍。英國也將投入1.7億英鎊強化公務體系的加密科技,以應對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威脅。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19 November 2025 at 12:17
郑仲岚
2025-11-19T04:06:02.567Z
有學者向DW指出,這次風波是中日兩國之間的台海問題首次檯面化。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表示,一旦「台灣有事」,有可能對日本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有關發言立即在中日兩國之間產生巨大波瀾

駐日中國外交官薛劍率先發難指責,甚至揚言「斬首」,之後中國外交部加大批判力道,中國海警船也進入具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巡航。該效應波及民間:非營利組織主辦的中日論壇延後、中國政府開始呼籲國民不要前往日本旅遊或留學、日本駐中大使館也呼籲在華日本公民注意自身安全

台海問題正式檯面化

東京大學研究員林泉忠對DW指出,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至為敏感,這次也是中方首度就此議題向日本大動作表態。

他稱,中日過去曾有三次較大的外交衝突,「2005年當時是歷史問題(編註:包含歷史教科書爭議、參拜靖國神社爭議等),2010年跟2012年是(釣魚台)領土問題」。

對中方來講,引爆中日衝突的主要影響因素除了歷史和領土之外,第三個就是台灣問題。林泉忠認為,這次是兩國之間的台海問題首次檯面化。

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教授福田圓則向DW表示,中方這次大動作反制,目的在於「抓住日本國內圍繞高市首相發言的爭議,以牽制高市政府今後不要積極介入台灣事務」。

只是,福田也指出這次衝突有「擦槍走火」的成分。她稱,中國政府或許在高市上任後,就已經事先模擬過,也老早推演當對日本提出抗議時(包括靖國神社參拜等問題)將採取何種報復措施,都有其戰略在,但這次高市的發言以及中方的後續反應,「似乎不是事先計劃好的」。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皓暐也向DW表示,高市早苗「應該有點意外」她的發言會這麼快招來中國一系列非常綿密、緊湊的反撲

他稱,過去石破茂或岸田文雄擔任首相的時期,日本針對台灣議題的發言「通常都還是採取比較模糊的戰略,而不是像高市早苗往清晰的方向去走」。中國這次反撲的力道雖然仍在可控範圍,但將導致日本未來「即便是真的有慢慢想要往戰略清晰方向移動,都會必須要考量到很多」。

中日衝突會否升級?

過去中日曾多次爆發摩擦,引發中國大陸不小規模抗議、甚至出現反日潮。這次事件是否會惡化、再次出現反日潮?林泉忠對DW直言,他認為「應該不會」。

林泉忠分析,最終「(中國)當局會比較想要壓制(民間怒氣),因為不樂見它(抗議)爆發。爆發的話,很可能矛盾最後會轉向大陸政府。因為經濟非常不好,所以(民眾)會藉這個來發洩,這是習近平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我想有一個可能的解讀,其實這一波某種意義上,也是要舒緩它(中國)國內的矛盾、經濟不好所帶來的這種(狀況),這也不排除。」

目前,日本透過外交手段持續接觸中國,派出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前往北京溝通。但林泉忠表示,最理想的溝通角色,應是常駐首相官邸的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定位類似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目前層級仍較低;日本遲早要「派出大人物」溝通,現在只是在觀察時機。

他指,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中日雖然這十幾年常有摩擦,但最後都會歸於平息。「即使是2012年最嚴重的情況,到了2014年11月,中日關係也恢復了交流,因為北京不可能永遠不與鄰國交往。」

11月18日,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在中國會晤了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

林泉忠也認為,這次高市早苗的發言,過去的首相都略有提及,包括1960年代之後的《遠東條款》中,就一直存在防衛包含台灣海峽的概念。「在沖繩與西南諸島有美軍基地,這都不是白放的,目的就是監視大陸」,過去日本首相不怎麼提及是為了避免刺激中國,但這並不代表政策不存在,高市的發言只是「將其挑明」。

「北京的意圖還是給予日本一點教訓,最終還是會收斂、恢復交流。」對於未來發展,林泉忠分析,中日關係的未來,「主導權在於北京,而不在東京」,也不會由美國等第三方調解。他判斷危機將持續到雙方自行找到「下台階」的機會,最終和緩下來。

福田指出,不可諱言日本企業前往中國投資的風險會越來越高,人員交流也會出現影響。未來日本也將會持續推進增加防衛預算,但高市政府會更加小心,避免引起中國的警惕。她表示:「這次針對高市首相的發言,日本國內要求謹慎的意見也很多,因此我認為中國的行動不會因此而進一步強化日本國內鷹派的論調。」

楊皓暐也認為,為了避免讓日本經濟還有在華日企受到進一步波及,「短期來看應該日本這邊會必須要做出一些明顯的降溫動作」,但中國的做法也會讓高市早苗「陷入兩難」,如果太輕易做出明顯的讓步,可能讓她在日本國內的長期形象受到損害。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作法令高市「陷入兩難」,如果太輕易做出明顯的讓步,可能讓她在日本國內的長期形象受損。

台灣政府可持續低調靜觀

在中日兩國唇槍舌戰之際,台灣總統賴清德17日表示,「中國對日本進行的複合式攻擊嚴重衝擊印太和平穩定」,呼籲國際社會持續關注,也呼籲中國應該要克制、展現「大國風範」,莫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對於這樣的發言,林泉忠認為,台灣現在不適宜在局勢上「插一腳」,而是要採取低調的方式,以免加速局勢的惡化。

法政大學教授福田圓則表示,「中國警惕的是日本支持『台灣獨立』。如果台灣政府採取戰略性行動,應採取靜觀其變的方針,來應對這次的中日問題」。她建議,中國對日台關係將會越來越警惕,台灣政府應將重點放在深化台日雙方的務實合作,才能避免進一步刺激中國。

(DW記者李宥臻對本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Before yesterday德国之声

德国解除对以色列武器出口暂停令

18 November 2025 at 22:47
德正
2025-11-18T12:24:04.507Z
德国产炮弹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政府周一(11月17日)宣布,德国计划解除对以色列武器出口限制。政府发言人科内留斯(Stefan Kornelius)表示:“政府欢迎10月10日生效并于近期趋于稳定的加沙停火协议”, 德国“将恢复对武器出口进行逐案审查,并根据事态发展作出反应”。

对以色列武器出口暂停令将于11月24日解除。这一限制曾因未涵盖所有武器出口而受到批评。

当时暂停曾标志着德国对以色列立场的重大转变,柏林历来是以色列最亲密、最坚定的盟友之一。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德国增加了对以色列的武器军售,但随着加沙平民伤亡人数攀升,德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日益面临国际压力。

今年8月,在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采取的侵略性行动谴责日益高涨,以及以色列新一轮地面攻势即将展开的前几天,德国改变立场,宣布停止向以色列交付用于加沙的武器。尽管如此,并非所有交付都被叫停,次月德国政府批准了价值至少246万欧元的军事装备出口。然而,这与2025年1月1日至8月8日期间获批出口的2.5亿欧元相比大幅减少。

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停火协议屡遭破坏,自10月10日以来,已有数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于以色列空袭。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日关系陷入紧张 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取消

18 November 2025 at 22:47
德才
2025-11-18T13:02:57.137Z
日本成田机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自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暗示,如果台湾遭到攻击、可能引发日本的军事回应以来,中日关系持续紧张。随着分歧升级,中国在上周五晚间发布旅行警告,要求公民在可预见的未来避免赴日旅行。

独立航空分析师李汉明(音译)表示,这项警告已产生显著冲击。李汉明自2023年起持续追踪各大航空及在线旅行平台的中国旅客有效航班预定数据。根据其监测数据,11月15日中国旅客赴日有效预订量约为150万张,而在两天后的最新统计中已降至约100万张。基于这一异常幅度的下降,他推算约有50万趟行程被取消。

他告诉法新社,自建立数据库以来,有效机票预订通常每天减少约5%,而这一时期观察到的降幅却高达33%,形成鲜明对比。“如果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肯定会有更多票被取消。”

包括三大航司在内的多家中国航空公司已宣布,对12月31日前预订的赴日航班提供全额退款。中国境内的旅行社周二对旅行警告的反应不一。一家大型国有旅游公司已从其应用程序中移除所有日本旅行选项,另一家北京旅行社则表示不再接受日本行程预订。其他旅行社则称其日本旅游团仍正常运营,并希望此次中断只是暂时的。

中国游客是日本最大的客源,根据日本方面数据,2025年前九个月赴日中国游客有近750万人次。第三季度中国游客月均消费额突破10亿美元,占所有游客消费的近30%。

在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日本旅游与零售类股周一应声下跌。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日首相涉台言论触中方“红线” 日本对在华公民发安全警告

18 November 2025 at 22:47
德正
2025-11-18T13:05:31.249Z
日本驻华使馆11月17日对在中国的日本人发出安全提醒

(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一(11月17日),日本驻华使馆对在中国的日本人发出安全提醒。相关告示称,“鉴于近期有关日中关系的本地新闻报道,我们特此提供一些安全须知。外出时,请务必提高警惕,注意周围环境,留意可疑人员的靠近,并尽一切努力确保自身安全,例如结伴出行。如果您携带儿童出行,请务必格外小心。”告示还呼吁在华日本人“尊重当地风俗“,”尽可能避开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日本人经常出入的地方”,“ 如果您发现任何可疑人员或团体,请勿靠近,并立即离开该区域。”

据日本外务省统计,2023年在华日本人略超过10万人。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今日(11月18日)表示,包括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内的安全建议,是为了应对中国媒体上反日情绪的激增。

针对日本方面对在华日本人的安全提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日(11月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法新社记者提问时说,“中方一贯并将继续依法保护在华外国公民的安全。”

中方呼吁日方”必须立即收回错误言论“

毛宁还就记者关于“中日关系下步走向”的提问表示,“中日关系出现目前局面,根源在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她呼吁“日方必须立即收回错误言论,深刻反省,改弦更张,给中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Masaaki Kanai)11月17日、18日访华谈涉台问题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与来访的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18日的会面,毛宁说,”在磋商中,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论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17日专程赴中国交涉的金井正彰一行18日下午已离开中国,在机场上,金井正彰没有回答记者提问。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表示:如果“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此言暗示日本在台海冲突中可能采取武力介入,引起北京强烈反弹。观察家认为,从中国的强烈反应来看,高市的言论触动了中国政治体系中多条高度敏感的红线

中国回应美国驻日大使涉华言论

在今日(11月18 日)的记者会上,毛宁还针对美国驻日本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的有关涉华言论表示,”美国这位大使的有关表态,纯属别有用心的政治作秀,有违外交官的身份和职责。美日同盟是冷战产物,不应针对第三方,更不应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损害他国核心利益。“

美国驻日本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

格拉斯当天在社交平台转发《读卖新闻》11月16日关于中国四艘海警船在“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领海巡航的报道并评论说,“美国完全坚守对日本防卫的承诺,包括”尖阁诸岛“。即使中国海警船的出现,也不能改变。”

美日安保条约规定,如果一方在日本领土上遭到攻击,另一方有义务采取行动“应对共同危险”。因此,日本一旦介入台湾冲突,几乎必然会牵连到美国。而根据1979年颁行的《与台湾关系法》,华盛顿在台湾问题上保持“战略模糊”立场,即不保证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也不明确排除。

多层面对日本首相涉台言论做出强烈反弹

在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后,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近日”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已在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中国外交部在声明中称,“近日,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中国教育部11月16日也发布留学预警,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多家中国航司相继发布通知,表示涉及日本相关航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客票,可予以免费退改处理。

据《卫报》和《南华早报》报道,一位资深航空分析师称,11月15日至17日期间,中国航空公司已记录到约49.1万张飞往日本的机票被取消,约占总预订量的32%。

中国是日本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国际留学生群体中占比最高。受此影响,日本零售和旅游公司的股价周一大幅下跌。

中国的电影发行商已无限期推迟至少两部日本电影(《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以及《工作细胞》)在中国的上映

中国的官方媒体及其社交媒体账号对此次争端进行了全面报道。这场舆论战加剧了中国网络上的民族主义情绪。

(路透社、卫报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语媒体:在对抗与对话之间寻求平衡

18 November 2025 at 20:17
null 媒体看中国
2025-11-14T15:13:03.929Z
德语媒体:在对抗与对话之间寻求平衡

(德国之声中文网)《科隆城市报》发自北京的报道称,德国总理梅尔茨原本计划今年十月访问中国,但直到今天一直未能成行,而外长瓦德富尔则在起飞前最后一刻临时取消了访华行程,因为北京方面除了和中国外长王毅的会谈之外,不愿为他安排任何其他日程。 在此背景下,德国财长克林拜尔的北京之行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了。这篇题为《克林贝尔在北京走钢丝》的文章写道:

“于是,财政部长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就成了首位访华的德国部长。周四,克林拜尔再次强调了此次出访的理由:‘我们不应该只是讨论中国,而是应该同中国开展对话。’这位现年47岁的部长对德新社表示:‘当今世界上的许多问题,只有同中国合作才能得到解决。’   然而,人们仍有理由质疑,德中双方开展所谓‘对话’时,他们是否真的在讲同一件事情。至迟从习近平出任总书记以来,中国外交官就表现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居高临下,讲话的口径也越来越高度的一致。尤其在谈及人权侵害或不公平竞争等问题时,不仅会被置若罔闻,甚至根本不给对方表达观点的机会。 

前不久,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就对此有过切身体会。过去几个月当中,这位基民盟政治家曾对中国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他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咄咄逼人的行为’,他批评中国政府向俄罗斯提供所谓‘军民两用’物资,从而帮助普京能得以继续其侵乌战争。瓦德富尔很快就为他的直率付出了代价:原定今年十月底的访华行程前,中方给他来了一道名副其实的‘闭门羹’。”

克林拜尔启程前曾表示,他认为中国政府很喜欢‘不掩饰意见分歧、开诚布公的对话’。从瓦德富尔的经历来看,克林拜尔的说法显然需要打上问号。”

因批评中国,德国外长吃了北京的“闭门羹”

《科隆城市报》指出,中德之间实力对比的深刻变化,决定了克林拜尔此次北京之行的艰难程度:德国对中国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而与此同时,德国在一系列关键领域已经对中国产生了深度依赖。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德国企业率先开辟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并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现如今,在专制体制的鼎力支持下,中国竞争对手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德国企业。德国企业也对此有着切身体会:以前是红地毯待遇,现在几乎无人问津,甚至还往往遭遇各类贸易壁垒。

对于上述问题,克林拜尔及其包括银行和保险业代表在内的随行经济代表团想必会在德中财金对话中有所提及。但北京会对相关批评做出回应吗?几乎没有可能。相反,北京将会尝试利用联邦政府内的各种矛盾。‘分而治之’是中共的惯用伎俩。此前的德国政府就已有过这类经历,绿党籍德国前外长贝尔伯克在北京遭到冷遇的同时,前总理肖尔茨则得到了相对热情的接待。对待欧盟也同样如此,北京一方面对布鲁塞尔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却在极力挑拨个别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有鉴于此,德国政府如果能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发出共同的声音显得至关重要。克林拜尔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表示此次访华前已同总理府、外交部以及布鲁塞尔欧盟代表进行了密切的沟通。”

克林拜尔率先访华 凸显德中关系的复杂性

《维泽信使报》文章认为,德国新政府首位访华的高级官员,既不是总理,也不是外长,而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克林拜尔,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当前德中关系的“复杂性”。

“德国高层政治家出访中国,都会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中国不喜欢来自西方的教师爷,但与此同时,有些话题却是德国政治家无法回避的。中国常常因严重侵犯人权而受到批评,而西方访客还必须就台湾问题表明立场。中国视台湾为其领土的一部分,尽管过去几十年来,这座岛屿一直由民选政府所治理。

另一个议题则是中国在俄罗斯侵乌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克林拜尔表示:‘我会向中国传递这样的信号:我们认为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希望中国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尽快结束这场违反国际法的战争。’一般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拥有极大的影响力。本月初,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刚刚在北京会晤了来访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瓦德富尔取消访华行程,而总理梅尔茨恐怕明年才会访问北京。在此大背景下,有人批评克林拜尔此次北京之行是社民党在搞影子外交。随同克林拜尔一道访华的还有一个较大规模代表团,代表团成员将出席德国社民党同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对话活动。有人担心,中方会将两党对话活动包装成政府磋商的形式以此在执政联盟伙伴间制造更多芥蒂。”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巨额基建投资来了,在德中企准备好了吗?

18 November 2025 at 20:17
德才
2025-11-18T11:45:04.684Z
德国政府计划投入巨资更新基础设施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中国商会(CHKD)和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政府设立的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现代化专项基金也吸引了中国企业的关注。

据德国中国商会周二(11月18日)发布的《在德中资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25》,在德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中,有40%认为该基金蕴藏着商机。

德国中国商会执行主席陈隆建表示,中国在复杂基础设施项目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公平透明的框架条件下,双方可以开发高质量的项目,为彼此创造长期价值。”

报告作者之一,毕马威德国的Andreas Glunz指出,受美国政局变化与德国规模庞大的基建计划影响,“许多中国企业正在调整布局”。

不过迄今为止,实际投资仍然寥寥无几。报告总结认为,德国基建投资计划备受中资企业关注,但“落地方案仍不明朗”。

问卷显示,多数企业尚缺乏明确方案。其中40%表示有兴趣但未形成具体策略;22%认为与自身业务相关不大;仅有少数已明确路径:与德国伙伴开展合作(15%)、在德扩建生产物流设施(12%);仅10%的中企有意参与公共招标。

德国投资环境差强人意,但仍是首选

此次调查于2025年8月12日至9月7日期间进行,共104家在德中资企业接受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德中资企业对营收前景总体谨慎乐观,但同时投资者对监管与经济因素的担忧也有所增加。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在德投资环境为“中性”,更有接近三成的企业认为投资环境“不利”甚至“非常不利”。

73%的企业表示,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严格的劳动法规是其在德国成功开展业务的最大障碍。46%的受访企业认为,相比其他外资公司,中资企业获得德国政府资助的机会更少。

尽管如此,在出海的中资企业看来,德国仍是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调查显示,41%的受访者计划投资欧洲市场,其中21%的目标市场是德国。匈牙利(18%)和波兰(12%)紧随其后。

在德中企在营收和就业预测上均较为乐观:43%在德中资企业预计明年收入将有所增长,其中22%的企业甚至预计增幅将超过20%。41%的企业计划增加员工人数。仅有略低于五分之一的企业(18%)预计会裁员。

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投资——其中19%的人甚至希望比以往增加五分之一。大多数公司(60%)希望维持目前的投资水平。只有10%的公司计划减少投资规模。

未来领域:数字化、能源与汽车

51%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是未来德中合作最有前景的领域。48%的企业认为,能源生产、能源安全与电池技术等能源相关主题极具商业潜力;35%的受访者认为,汽车行业仍是德中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智能制造方面。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叙利亚外长访华之际 消息人士称叙计划向中国移交维吾尔人

18 November 2025 at 20:17
德正
2025-11-18T11:58:52.777Z
叙利亚外长希巴尼周一(11月17日)首次访问中国。在11月18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称,“中叙双方同意在反恐和安全领域加强协调合作,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德国之声中文网)叙利亚外长希巴尼(Asaad al-Shaibani)周一(11月17日)首次访问中国,他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会谈。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信息,王毅表示:“‘东伊运’是联合国安理会认定的国际恐怖组织。叙方承诺不允许任何实体利用叙领土损害中国利益,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并希望叙方采取有效落实措施,为中叙关系平稳发展扫清安全上的障碍。”

中国官方表示,叙利亚过渡政府外长希巴尼称,“叙方重视中方安全关切,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允许任何实体利用叙领土从事损害中国国家安全、主权和利益的活动”。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希巴尼在与王毅的会谈中达成共识,“双方将在打击‘恐怖主义’和安全问题上开展合作”。

“叙利亚打算向中国移交400名维吾尔族武装人员”

在希巴尼访华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叙利亚政府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预计这位叙利亚外长在北京会晤时将会提及维吾尔族武装人员的问题。该消息人士称,“根据中方要求,大马士革计划分批移交这些武装人员”,并表示,中国反对叙利亚将这些武装分子纳入叙利亚新军。

另一位消息人士也告诉法新社,“叙利亚打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向中国移交400名维吾尔族武装人员”。

在法新社报道发表后,叙利亚国家通讯社(SANA)援引外交部消息人士的话否认了这一说法。消息人士称,“法新社关于叙利亚政府有意向中国移交武装人员的报道毫无根据”,但未作详细说明。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叙利亚总统沙拉在白宫的会晤气氛看起来非常友好。在会晤后,特朗普表示,“我很欣赏他(沙拉)”。

大马士革试图重建叙利亚国际形象

2024年12月,在叙利亚反对派的攻势之下,执掌叙利亚多年的阿萨德及其叙利亚复兴党政权倒台。叙利亚过渡政府当时表示,希望叙利亚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开始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法新社报道指出,叙利亚新的伊斯兰主义政权在试图摆脱其圣战历史,希望叙利亚在经历多年国际孤立之后重建该国的外交形象。

11月10日,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Ahmed al-Scharaa)访问华盛顿,于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解除对叙总统制裁决议只有中国未投赞成票

本月初,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解除对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拉制裁决议的投票中,中国是唯一投弃权票的国家。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中国)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份由美国提交的决议草案,将沙拉及其内政部长从制裁名单中移除。

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强调了对叙利亚的反恐问题、特别是“踞叙‘东伊运’分子”的关切”,表示“叙利亚过渡政府应该履行反恐义务,采取切实措施,取得实质进展,取信于国际社会”,并称“令人遗憾的是,……中方不得不投下弃权票”。

联合国安理会在11月初通过了一份由美国提交的决议草案,决定将叙利亚总统从制裁名单中删除

维吾尔族圣战分子协助推翻阿萨德政权

法新社报道指出,在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后,一些来自中国维吾尔族的圣战分子前往叙利亚,他们大多隶属“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urkistan Islamic Party,TIP)。TIP活跃于伊德利卜省,并与领导推翻阿萨德政权的伊斯兰组织“沙姆解放组织”(Hayat Tahrir al-Sham)结盟。

中国官方对于“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的定性是其等同于“东伊运”,将TIP也称为“东伊运”。中国智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曾发文指出,“2008年成立的‘突厥斯坦伊斯兰党’脱胎于‘东伊运’”。“东伊运”于2002年9月被联合国列为恐怖组织。

英国《经济学人》曾撰文称,中国在新疆严重践踏人权的行为,招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同时也造成数以万计维吾尔人逃离家乡,其中部分人转道土耳其来到叙利亚,加入了叙利亚的反叛武装。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和路透社曾报道称,去年12月,叙利亚总统沙拉任命了一些前武装分子担任高级军官,其中包括曾是“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成员的维吾尔人。图为叙利亚安全部队

据法新社报道,叙利亚新政府掌权后,宣布解散所有武装团体,其中大部分被并入叙利亚国防部。“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表示,目前仍有3200至4000名维吾尔族武装人员身处叙利亚,并被编入新成立的叙利亚军队,组成一个师。叙利亚外交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计划移交给中国的武装人员并不在已纳入叙利亚军队的人员之列。

“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和路透社曾报道称,去年12月,叙利亚总统沙拉任命了一些前武装分子担任高级军官,其中包括曾是“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成员的维吾尔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最贵城市? 当然还是慕尼黑

18 November 2025 at 20:17
德闻
2025-11-18T12:03:24.245Z
慕尼黑

(德国之声中文网)柏林、杜塞尔多夫、汉堡等德国大城市生活都很昂贵,但德国最贵的城市仍然是慕尼黑。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最新数据,慕尼黑的生活成本比全国平均高出近 24%,而主要原因依然是房租

2024 年,德国七大城市——慕尼黑、柏林、法兰克福、汉堡、科隆、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的生活成本平均比全国高约 11%,房租更是比全国平均高将近 50%。根据 immobilienscout24 平台的数据,慕尼黑的平均房租为每平方公尺23.58欧元,若租用 60 平方公尺公寓,每月租金约1415欧元。

那么,哪里最便宜呢?在人口流失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房租与生活成本甚至比全国平均低三分之一。像萨克森州的 福格特兰(Vogtlandkreis) 就是德国最便宜的地区之一,而莱法州的沃尔姆斯(Worms) 则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为世界杯外国观众 美国开通FIFAPass管道

18 November 2025 at 18:47
德正
2025-11-18T10:44:27.196Z
正式官宣:202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将在美、加、墨三国举行

(德国之声中文网)明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将在美、加、墨三国举行。美国身为主办国之一,宣布要给外国足球迷提供方便:只要持有国际足联FIFA的世足赛入场券,就可以优先获得美国签证的面谈预约。这一新设立的管道称为 FIFAPass,尚不代表一定能申请到美签,但可以加快申请程序。

据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Gianni Infantino)估计,届时到美国观赏世界杯比赛的旅客可达1000万人。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说,政府已加派400多位领事官员处理签证申请,可让全球80%地区的旅客在60天内预约到美签面谈。

在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的背景下,这项为了迎接足球迷的措施引发关注。不过,德国、法国等欧洲多数国家,以及东亚的台湾、日本、韩国等护照持有者,不须透过FIFA Pass路径,本就可短期免签停留美国。

另外,今年6月被特朗普政府禁止入境的12国公民,其中包含已晋级世足赛的伊朗,新政策虽豁免了运动员,但球迷能否循FIFA Pass管道获签证赴美观赛,尚不清楚。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聯合國通過美版加薩20點計劃 川普將成立過渡機構

18 November 2025 at 14:17
null 周依恩
2025-11-18T05:46:01.558Z
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俄羅斯和中國投了棄權票。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安理會週一(11月17日)通過一項決議,支持川普政府起草的加薩走廊「20點計劃」,成為推動加薩走廊邁向和平的重要一步。該方案批准在加薩成立由美國總統川普監管的過渡性治理機構,並授權部署國際穩定部隊(ISF)維護區域安全。

以色列與哈馬斯10月已同意川普提出的加薩「20點計劃」的第一階段內容,包含交換人質停火。但安理會此次通過的決議被視為關鍵,將為過渡性的治理機制提供正當性。

根據決議內容,聯合國接下來會成立「和平委員會」(Board of Peace, BoP),該過渡機構將負責監督加薩的重建與經濟復甦。決議也授權在成立國際穩定部隊,協助「永久解除非國家武裝團體的武器」,推動加薩去軍事化。

「這將是聯合國史上批准的其中一項最重大決議,將進一步為全世界帶來更多和平,堪稱歷史性的一刻。」川普在社交平台發文說。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沃爾茨(Mike Waltz)認為,這項決議「將破除哈馬斯的控制,確保加薩從恐懼陰影下安全、繁榮地重新站起」,並為「巴勒斯坦自決的可能鋪路」。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沃爾茨指出,此項決議為巴勒斯坦自決的可能鋪路。

提及助巴勒斯坦建國 以色列反彈

聯合國通過的這項決議內容寫道:「一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推動改革、加薩重建取得進展,那麼落實巴勒斯坦自決與建國可行的途徑,便可能具備了條件。」因提及未來讓巴勒斯坦邁向建國的可能性,在以色列國內引發爭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右翼盟友施壓下,於16日重申以色列反對建立巴勒斯坦國,並稱將「不論輕重手段」推動加薩去軍事化。

川普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1月10日曾就加薩停火第二階段舉行了會談,顯示美國加大力道,以確保脆弱的停火協議得以維持。

哈馬斯:不會解除武裝

哈馬斯在決議通過後表示:「此決議在加薩地區強加了一套國際監管機制,我們的人民以及各派別都拒絕接受。」哈馬斯還重申,他們不會解除武裝,並主張其對以色列的武裝行動為合法抵抗,這可能表示哈馬斯未來會與被授權進駐的國際部隊發生衝突。

自川普政府9月底發布20點計劃以來,外界便持續關注要如何讓哈馬斯解除武裝。哈馬斯17日表示,若讓國際穩定部隊扮演在加薩解除武裝的角色,就會導致該部隊不再屬於中立方,而變成支持以色列占領者的衝突當事方。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隨後則發表聲明表示歡迎,並稱已準備參與執行。路透社引述不具名的外交官說法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上週對決議的支持立場,是避免俄羅斯動用否決權的關鍵。

巴勒斯坦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事團體哈馬斯目前控制加薩走廊,德國、美國、以色列和部分阿拉伯國家把它列為恐怖組織,該組織2023年10月襲擊以色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則控制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不屬於哈馬斯。

穆斯林國表態支持 中俄棄權

決議之所以得以通過,關鍵在於多個促成加薩停火、可能參與國際部隊的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表態支持。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也曾在14日發布與卡達、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尼、巴基斯坦、約旦與土耳其的聯合聲明,呼籲「迅速通過」美國提案。

多個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曾表態願意參與國際部隊,但前提是必須取得聯合國授權。

俄羅斯先前曾提出不同版本的決議草案,但在最終投票中棄權,中國也投下棄權票。安理會最終以13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美國的方案。

約旦河西岸衝突頻傳 美:不影響加薩和平進程

在安理會舉行會議之際,近期也頻傳涉及以色列定居者(又稱屯墾者)的暴力事件。

上週,以色列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村莊迪爾伊斯提亞(Deir Istiya)縱火焚燒一座清真寺,並在外牆留下希伯來語仇恨塗鴉。另有一批定居者在納布盧斯(Nablus)襲擊巴勒斯坦民眾、縱火焚燒房屋,並攻擊在場的以色列士兵,引發以色列政府罕見譴責與美國關切。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統計,以色列定居者10月針對巴勒斯坦人發動至少264起攻擊,是聯合國2006年開始統計以來的單月新高。

11月13日,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村莊迪爾伊斯提亞遭以色列定居者縱火。

近幾週,以色列官員對逐漸升溫的暴力事態表達憂慮。定居者陣營則表示,近期暴力是由少數激進青年所為,並不代表定居者致力擴大西岸猶太人口、推動該地歸於以色列主權統治的整體運動。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上週表示,美國關注約旦河西岸暴力升溫,但不認為會影響加薩和平進程。

目前約有50萬猶太定居者居住於約旦河西岸。長期以來,部分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施暴事件層出不窮,巴勒斯坦人則一直抱怨以色列部隊往往不會逮捕定居者。

以軍是約旦河西岸的主要安全管轄軍力,當地的猶太人定居點(又稱屯墾區)在國際上充滿爭議。反對定居點的意見大多援引海牙國際法院(ICJ)去年7月的諮詢意見書,內容認定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佔領違反「種族隔離」相關國際法;納坦雅胡則抨擊國際法院的說法,稱「猶太人不是自己土地的佔領者」。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聯合國通過美版加薩20點計劃 川普將成立過渡機構

18 November 2025 at 13:47
null 周依恩
2025-11-18T05:46:01.558Z
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俄羅斯和中國投了棄權票。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安理會週一(11月17日)通過一項決議,支持川普政府起草的加薩走廊「20點計劃」,成為推動加薩走廊邁向和平的重要一步。該方案批准在加薩成立由美國總統川普監管的過渡性治理機構,並授權部署國際穩定部隊(ISF)維護區域安全。

以色列與哈馬斯10月已同意川普提出的加薩「20點計劃」的第一階段內容,包含交換人質停火。但安理會此次通過的決議被視為關鍵,將為過渡性的治理機制提供正當性。

根據決議內容,聯合國接下來會成立「和平委員會」(Board of Peace, BoP),該過渡機構將負責監督加薩的重建與經濟復甦。決議也授權在成立國際穩定部隊,協助「永久解除非國家武裝團體的武器」,推動加薩去軍事化。

「這將是聯合國史上批准的其中一項最重大決議,將進一步為全世界帶來更多和平,堪稱歷史性的一刻。」川普在社交平台發文說。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沃爾茨(Mike Waltz)認為,這項決議「將破除哈馬斯的控制,確保加薩從恐懼陰影下安全、繁榮地重新站起」,並為「巴勒斯坦自決的可能鋪路」。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沃爾茨指出,此項決議為巴勒斯坦自決的可能鋪路。

提及助巴勒斯坦建國 以色列反彈

聯合國通過的這項決議內容寫道:「一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推動改革、加薩重建取得進展,那麼落實巴勒斯坦自決與建國可行的途徑,便可能具備了條件。」因提及未來讓巴勒斯坦邁向建國的可能性,在以色列國內引發爭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右翼盟友施壓下,於16日重申以色列反對建立巴勒斯坦國,並稱將「不論輕重手段」推動加薩去軍事化。

川普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1月10日曾就加薩停火第二階段舉行了會談,顯示美國加大力道,以確保脆弱的停火協議得以維持。

哈馬斯:不會解除武裝

哈馬斯在決議通過後表示:「此決議在加薩地區強加了一套國際監管機制,我們的人民以及各派別都拒絕接受。」哈馬斯還重申,他們不會解除武裝,並主張其對以色列的武裝行動為合法抵抗,這可能表示哈馬斯未來會與被授權進駐的國際部隊發生衝突。

自川普政府9月底發布20點計劃以來,外界便持續關注要如何讓哈馬斯解除武裝。哈馬斯17日表示,若讓國際穩定部隊扮演在加薩解除武裝的角色,就會導致該部隊不再屬於中立方,而變成支持以色列占領者的衝突當事方。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隨後則發表聲明表示歡迎,並稱已準備參與執行。路透社引述不具名的外交官說法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上週對決議的支持立場,是避免俄羅斯動用否決權的關鍵。

巴勒斯坦伊斯蘭極端主義軍事團體哈馬斯目前控制加薩走廊,德國、美國、以色列和部分阿拉伯國家把它列為恐怖組織,該組織2023年10月襲擊以色列。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則控制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不屬於哈馬斯。

穆斯林國表態支持 中俄棄權

決議之所以得以通過,關鍵在於多個促成加薩停火、可能參與國際部隊的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表態支持。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也曾在14日發布與卡達、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尼、巴基斯坦、約旦與土耳其的聯合聲明,呼籲「迅速通過」美國提案。

多個阿拉伯與穆斯林國家曾表態願意參與國際部隊,但前提是必須取得聯合國授權。

俄羅斯先前曾提出不同版本的決議草案,但在最終投票中棄權,中國也投下棄權票。安理會最終以13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美國的方案。

約旦河西岸衝突頻傳 美:不影響加薩和平進程

在安理會舉行會議之際,近期也頻傳涉及以色列定居者(又稱屯墾者)的暴力事件。

上週,以色列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村莊迪爾伊斯提亞(Deir Istiya)縱火焚燒一座清真寺,並在外牆留下希伯來語仇恨塗鴉。另有一批定居者在納布盧斯(Nablus)襲擊巴勒斯坦民眾、縱火焚燒房屋,並攻擊在場的以色列士兵,引發以色列政府罕見譴責與美國關切。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統計,以色列定居者10月針對巴勒斯坦人發動至少264起攻擊,是聯合國2006年開始統計以來的單月新高。

11月13日,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村莊迪爾伊斯提亞遭以色列定居者縱火。

近幾週,以色列官員對逐漸升溫的暴力事態表達憂慮。定居者陣營則表示,近期暴力是由少數激進青年所為,並不代表定居者致力擴大西岸猶太人口、推動該地歸於以色列主權統治的整體運動。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上週表示,美國關注約旦河西岸暴力升溫,但不認為會影響加薩和平進程。

目前約有50萬猶太定居者居住於約旦河西岸。長期以來,部分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施暴事件層出不窮,巴勒斯坦人則一直抱怨以色列部隊往往不會逮捕定居者。

以軍是約旦河西岸的主要安全管轄軍力,當地的猶太人定居點(又稱屯墾區)在國際上充滿爭議。反對定居點的意見大多援引海牙國際法院(ICJ)去年7月的諮詢意見書,內容認定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佔領違反「種族隔離」相關國際法;納坦雅胡則抨擊國際法院的說法,稱「猶太人不是自己土地的佔領者」。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客座评论: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为何触怒中国

17 November 2025 at 23:17
邓聿文
2025-11-17T12:54:56.912Z

(德国之声中文网)作为日本右翼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后,外界虽然普遍预期中日关系可能趋于恶化,但恶化来得如此之早,以如此方式被高市本人亲手点燃,仍出乎绝大多数人的判断。11月7日,高市在国会答辩中声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在台海冲突中可能采取武力介入。这番言论随即点燃中国的强烈反应。从反应的速度、覆盖面到强度看,它显然不属于例行的外交摩擦,而是在短时间内触动了中国政治体系中多条高度敏感的红线,并触及中日关系深层结构矛盾的临界点。

过去几天里,中国对高市的批判力度丝毫不减。外交系统连续发声,并罕见以“奉示约见”的方式向日本外务省提出抗议——这一措辞在中日外交史上几乎从未出现过,它本身就意味着事件已被北京认定为准政治危机。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核心喉舌密集刊发强硬措辞的评论性文章,警告日本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误判形势。社会层面,文旅部与教育部也先后发布提醒,要求游客和留学生“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军事上,海警明显加强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力度,解放军宣布在黄海举行实弹演训,演训位置靠近日本方向。

北京显然还会有进一步的施压动作。所有迹象都指向一点:北京不会轻易放过日本,除非高市以某种形式收回她的言论——但目前高市及日本政府均明确表示不会收回。

有人或许认为,高市是在回应一个“假设性问题”——正如她事后解释的那样,她并不是要武力保台,而是强调台湾稳定关系到日本的海上航道安全。如果中国武力封锁台湾将影响日本的能源运输和对外贸易,日本因此必须有所反应。然而,北京显然不会接受这种解释。在北京的理解中,高市以首相身份所发表的言论,是对中国内政的赤裸裸干涉,而且她的表述在四个方面跨越了中国最不能触碰的红线。

高市一句话同时踩中中国的四条红线

第一道红线:挑战“一中原则”,暗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触及核心利益

外界往往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视为日本保守势力的惯常表述,但高市这次的说法比过去任何一次都更明确、更具“国家立场”性质。首先是她的首相身份——以往安倍、麻生这种发言均是在卸任后;其次,她是在日本国会这样一个国家权力场域表达,而不是在党内会议或媒体访谈。

这番话对北京来说包含两层政治含义:

其一,她公开否定1972年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础。中日联合声明及此后的四个政治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充分理解并尊重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高市的言论完全背离这一立场,在北京看来,这是对“一中原则”的直接挑战,已超出外交分歧的范畴。

其二,她表明日本将在中国统一问题上由“可能协助美国”变为“主动介入”。若日本将台湾视为自身“存亡危机事态”,其法律后果等同于允许自卫队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武力行动,阻扰中国的统一。这在北京的战略判断中,不亚于日本对台政策的根本性转向。

从中国的反应来看,高市触及的是中国对台政策的核心关切,而不是表面层的观点冲突。

相关图集:珍珠港事件始末

美国“国耻日”: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国海军偷袭了美军在太平洋的珍珠港军事基地,造成了大约2400名美国人丧生,从而将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将这一天称作美国的“耻辱日”。在珍珠港遭袭后的第二天,原本是二战中立国的美国对日本宣战。
时代背景:日本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图),此后一直无法脱身、陷入战争泥潭,经济每况愈下。为继续对华战争,日本开始入侵南洋一些地区,夺取他国资源。1941年夏季,美、英等国开始对日本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其中包括石油禁运。在此背景下,日本对珍珠港发动突袭,以求先发制人。
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日本集结了6艘航母、300多架战机,在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早晨对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美军毫无准备,损失惨重。美军8艘战舰受损,其中4艘被击沉。其他被日军击沉或损坏的还包括美军的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等和188架飞机。相比美方,日方的损失较轻。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四艘被击沉的美军战舰后来被打捞起来,一些后来重新服役,唯一的例外是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图)。该战舰遭日军轰炸之后损毁严重,最终坐沉港内。舰上的1400名海军人员中,有1177人死亡。在珍珠港事件中阵亡的美军士兵中,有近一半都是亚利桑那号战列舰(USS Arizona)上的海军。
美国航母不在港内:尽管对美军造成了沉重打击,但是日军未能打击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三艘主力航空母舰。三艘航母恰逢都不在珍珠港内,因此丝毫未损。对此,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袭击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深感遗憾。据中国媒体报道,山本在袭击后表示:“我们唤醒了一位巨人”。图中是日本部队进出珍珠港的路线。
二战转折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美国举国震惊(图为珍珠岛事件后的美国)。在珍珠港遭袭的第二天,美国就正式对日本宣战。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我们不仅要捍卫到最后一刻,还要确保这类背叛绝不会再次使我们蒙受危险。”英国也随即对日本宣战。德国和意大利则跟随日本分别向美国宣战。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岛海战惨败后,日本海军失去了开战以来的战略主导权,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于美方。
后续发展:美国在1944年和1945年击败了日本海军部队,并陆续占领数个重要的西太平洋岛屿。1945年8月美军分别于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这是人类历史s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促使日本投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于对珍珠港的袭击是在没有宣战和没有明确警告下发生的,因此该袭击在后来的东京审判中被判定为战争罪。图为对珍珠港事件负责的东条英机被判处死刑。
曾经的劲敌 如今的盟友:日本战败后,美国一度占领日本,在此后年间日本同美国建立了十分紧密的联系,结为同盟。目前,成为经济强国的日本仍有美军基地,东京为此每年支付大量费用。这也构成世界历史上化敌为友的最重要范例之一。图中是2016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时3名在珍珠港事件中幸存的美国老兵。
八十周年之际: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80周年之际,约一百名日本国会议员12月7日在东京集体参拜被中国和韩国视为日本侵略象征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祭祀日本战死者,其中包括被定罪的战犯。批评者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并捐款是对该国战时行为缺乏悔意的表现。
“感谢最伟大的一代”:在珍珠港事件80周年纪念日,美国举行纪念活动,总统拜登向珍珠港的美军阵亡者致敬(图为纪念馆的阵亡者名单)。拜登在白宫此前发布的相关纪念公告中表示:“感谢最伟大的一代,他们引导我们的国家走过了一些最黑暗的时刻,并为将一个国际体系、一个将从前的对手变为盟友的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道红线:激活侵略史的集体记忆,引发北京对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警觉

高市不是简单重复“台湾有事”的口号,而是将其提升至“存亡危机事态”的层级。这个表述在日本国内具有明确的军事动员含义,也非常容易唤起中国社会和政治层面对日本历史的敏感记忆。对北京来说,历史记忆不是情绪包袱,而是现实政策的一部分。

日本当年发动七七事变以及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都以“国家存亡受到威胁”为借口。高市此番说法在中国舆论中迅速被等同为“日本右翼借台湾问题重新包装旧的战略动员框架”,强化了中国的疑虑:以高市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是否正在设法重启武力干涉中国事务的道路,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从而在中国统一台湾时,不惜武力保台,和中国一战?

延申阅读:日本是因为原子弹而投降的吗?

这一点在北京并非情绪化反应,而是基于现实政治格局的判断。过去几年,日本右翼确实不断通过台湾议题突破“战后体制”限制,高市既是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也一直采取行动推动日本与台湾的政治接触:主动会见台湾政要,高调授勋谢长廷,上台后立即发表如此刺激性的涉台言论。北京因此相信,高市的言论是蓄谋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而非即兴发言。

在这样的框架下,北京所警惕的不是一句话本身,而是日本可能正在酝酿一套“借台湾问题解禁自卫队,实现国家正常化”的路线图。

第三道红线:在习近平面前承诺稳定,回国即挑衅,被视为蓄意背刺和政治羞辱

这一点外界极少讨论,北京更不会提,因为涉及习的政治权威,但实际上是最能解释北京如此激烈的一个原因。

在釜山中日峰会上,高市向习近平作出承诺——希望稳定双边关系,坚持1972年的建交立场。但回到国内才一周,她便在国会发表了与承诺完全相反的表述。对中国最高领导人而言,这种“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的行为不仅是外交上的无诚意,更触及政治权威本身。

“奉示约见”这一外交措辞正可说明问题的敏感性和严峻性。

在中国外交体系中,这意味着交涉指令来自更高层级,甚至是习近平本人,而不是外交部的正常业务操作;这类词汇一般只在领袖认为“必须挣回面子”的事情上才会出现。

对任何中国领导人来说,外国领导人这样前后不一的言行,在中国政治语境中等同于对最高领导人权威的挑战,而对拥有高度权威的习近平,对其个人政治尊严的触犯尤其不能容忍。北京对高市的愤怒在相当程度上是对这种“背刺”的反应,而非单纯的政策分歧。

第四道红线:破坏中国对外威慑的示范效应,推动台湾问题进一步国际化

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个根本目标,是保持问题的“可控性”,并防止其被国际化。如果日本首相在国会层面公开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北京却反应温和,那么西方国家必然会认为,可以用类似语言突破“一中”政策的限制。

实际上,英国议会部分成员已经多次提出类似表述;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盟体系,都有可能将日本的做法视为“可模仿的范本”。这正是北京最担心的局面:台湾问题从当前的中美间角力,变成广泛的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多边对抗。未来西方国家甚至个别非西方国家也可以按这个方式公开支持台湾,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就会被踩破。

北京绝不可能容许日本成为“示范效应”的源头,因此必须强硬回应,以阻断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链式反应。

北京的反制力度大概率不会下降

对高市本人而言,她可能认为自己只是延续日本政府数年来在涉台议题上的立场。但她似乎忽略了政治语言的效果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说话者是谁、在哪里说、在什么国际结构下说。她既是日本首相,又是在国会发言,且是在刚向习近平作出承诺的背景下发表这番言论,同时日本右翼势力正全力推动所谓“国家正常化”。结果便是,她一句话同时踩中了中国的主权红线、历史红线、政治权威红线和战略红线。

任一条红线都可能引发北京的强烈反应,四条红线叠加,北京的回应只会更为系统、更为坚决。

未来几周,北京的反制力度大概率不会下降,而会继续升级。若高市坚持不收回言论,中日关系将很可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陷入一个难以逆转的新阶段。

接下来真正值得观察的,不仅是北京的反制动作,还包括日本国内是否会因高市的冒进而出现政策层面的分歧。如果日本内部的安全政策路线因此右移,中日关系的长期走向可能比目前所呈现的更加复杂。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德国总理:乌克兰需要年轻人报效祖国

17 November 2025 at 23:17

2025-11-17T15:14:25.455Z
德国总理梅尔茨今年8月与来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10月,约有126万乌克兰战争难民居住在德国,一年前这一数字为118万。德国总理梅尔茨(又译默茨)上周四(11月13日)表示,他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交谈并请求他确保乌克兰青年不要大量来德国。据德新社报道,梅尔茨要求泽连斯基对18至24岁的年轻男性实施更严格的出境规定。梅尔茨强调,这些青年人必须为自己的祖国效力,“那里需要他们”。基社盟主席索德尔(Markus Söder) 此前曾要求遣返来德国的乌克兰年轻人。

调整福利

梅尔茨上周四还宣布,德国将调整这部分难民的社会福利,使工作的激励作用大于继续依赖福利制度的吸引力。

据德新社获得的一份相应的法律草案,自2025年4月1日起抵达德国的乌克兰难民,未来将领取与寻求庇护者类似的较低福利,而不再领取公民津贴。《图片报》率先报道了内政部长亚历山大·多布林特( Alexander Dobrindt,基社盟)和劳工部长芭贝尔·巴斯(Bärbel Bas,社民党)达成的这项协议。

执政党之一的基社盟主席索德尔提议取消乌克兰难民的公民津贴

根据德国的《寻求庇护者福利法》,单身的寻求庇护者获得福利金约为每月441欧元,而公民津贴则为每月563欧元。

目前约有70万在德国的乌克兰人有资格领取公民津贴,其中包括约20万名儿童。2024年,德国向乌克兰人发放了约63亿欧元津贴。

据就业研究所(IAB)的一项研究,越来越多的乌克兰难民在德国找到了工作。2024年第四季度,约有24.2万乌克兰难民在德国就业,其中 16.5 万人从事需要缴纳社会保障金的工作。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日关系紧张殃及电影 《蜡笔小新》等撤档

17 November 2025 at 22:47
德闻
2025-11-17T14:26:47.011Z
中日政客吵架 蜡笔小新遭殃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日关系最近紧绷,多部日本动画电影突然被喊卡,据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中国蓝新闻”报道,原定近期上映的《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均宣布暂缓上映。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正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知名动画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引爆观影热潮。根据票房统计,该片在中国上映短短3 天即斩获 3.73 亿元亿人民币,刷新日本电影在中国首周末票房纪录。有人在微博评论区说,“没看鬼灭的抓紧吧,看这形势,是国内大屏幕引进的系列第一部,但也有可能是最后一部。”

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表示,中国若对台湾采取攻击行动,可被视为“威胁日本生存的局势”,日本可能采取军事回应,引发中日紧张。中国外交部此后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日本经济:第三季度出现萎缩

17 November 2025 at 21:47
德才
2025-11-17T13:43:30.670Z
今年第三季度,日本经济出现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萎缩,但是降幅低于预期。

(德国之声中文网)政府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出现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萎缩。今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1.8%,低于此前预测的2.5%。

美国关税导致出口下跌,使汽车制造商的出口在关税生效前曾大幅增加。但在关税实施后,出口量急剧下滑。

不过,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整体萎缩不如预期严重,这更像是一次暂时性下行,而不是衰退的开始。

当下数据对日本央行决策影响有限

明治安田研究所经济学家前田一贵(Kazutaka Maeda)表示,萎缩主要源于一次性因素,例如受到监管变化影响的住宅投资。

他说,出口也出现反应。整体来看,经济缺乏强劲的内在动能。但未来一两年的趋势仍指向温和复苏。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本季度的GDP数据对日本央行决策影响有限,因为通胀等因素更为关键。不过,一位接近首相高市早苗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这些数据更值得关注。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日本区首席经济学家会田卓司(Takuji Aida)指出,在经济萎缩的背景下,日本央行若在12月加息将是“错误的”。会田卓司是高市早苗旗舰增长战略小组的重要成员,他在给客户的报告中作出上述判断。

10月28日位于东京元赤坂的迎宾馆,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签署新协议。当中内容包括确保包含稀土在内的关键矿物供应链的合作,以及美日将确实履行对等关税谈判协议。

汽车制造商以降价方式应对关税

相比于本季度日本GDP1.8%的降幅,此前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计为2.5%。

换算为季度环比,日本经济下降0.4%,好于预期的0.6%下降。

出口是主要拖累,因为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加剧。汽车厂商的出口量大幅下跌,早前为规避关税而提前出口的做法不再奏效。多数企业通过降价方式应对关税成本。

出口减去进口,日本经济减少0.2个百分点,而4月至6月时为增加0.2个百分点。

美国和日本在9月正式达成协议。协议将几乎所有日本进口商品的关税设为基本15%,此前汽车为27.5%,其他多数商品为25%。

私人消费符合预期

日本4月开始实施更为严格能源效率法规,导致住宅投资也拖累了经济增长。

私人消费占日本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第三季度增长0.1%,符合市场预期。这个数字低于第二季度的0.4%,显示高食品价格令消费者止步不前。

资本投资作为私人需求的关键驱动力,第三季度增长1.0%,远高于市场预估的0.3%。

经济再生大臣鹈田三郎(Minoru Kiuch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私人消费已连续六个季度增长,企业投资也连续四个季度上升。

他说,这强化了政府对经济保持温和复苏的看法。

第四季度或将恢复增长

私营部门预测显示,日本经济在10月至12月将恢复增长。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对37名经济学家的调查预计将增长0.6%。

弱于预期的GDP数据出现之际,高市早苗政府正在制定刺激方案,以帮助家庭应对生活成本上涨。

高市早苗的顾问们认为,日本GDP可能大幅下滑,因此需要更强力的刺激措施。

媒体报道显示,财政大臣片山皋月(Satsuki Katayama)周日对记者表示,拟议的经济刺激规模将超过17万亿日元(约为1099.4亿美元)。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野崎雨一郎(Uichiro Nozaki)表示,从今年冬末到明年春天,将有一些措施改善家庭的实际收入状况。因此,这将有助于支撑明年上半年的消费。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泽连斯基访法 乌克兰将购一百架阵风战机

17 November 2025 at 21:47
德正
2025-11-17T13:46:51.585Z
马克龙欢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一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乌克兰将从法国购买最多100架“阵风”战斗机。

法国总统府宣布,该协议还包括计划购买先进的SAMP-T防空系统、雷达系统和无人机。这项军售预计将持续约十年。两位总统将在爱丽舍宫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更多细节。

当天上午,马克龙在巴黎附近的维拉库布莱(Villacoublay)空军基地迎接了到访的泽连斯基。两位领导人视察了法国的“阵风”战斗机、SAMP-T防空系统以及多套无人机系统。

法国情报部门:中国利用大使馆破坏阵风战斗机销售

泽连斯基和马克龙在Villacoublay空军基地签署军售协议。

周日,泽连斯基在X平台上宣布与法国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旨在加强乌克兰的空军和防空力量。

此次访问是自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侵略战争以来,乌克兰总统第九次访问法国。访问期间,泽连斯基将与马克龙总统会见“乌克兰多国部队”总参谋部成员,该部队目前仍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

今年3月,法国和英国曾倡议在停火的情况下向乌克兰部署国际部队。这一所谓的“自愿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的领导力量是法国、英国和德国,该联盟由大约30个主要为欧洲国家组成,旨在协调对乌克兰的支持。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处死刑

17 November 2025 at 20:17
德正
2025-11-17T11:48:14.902Z
流亡印度的前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11月17日被孟加拉国国际刑事法庭缺席判处死刑(图为2024年1月8日哈西娜赢得议会选举后接受采访)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达卡论坛报》和其他当地媒体报道,孟加拉国国际刑事法庭本周一宣判对前总理谢赫·哈西娜判处死刑,罪名是犯有反人类罪。法庭认定哈西娜应对去年镇压大规模示威活动期间的死亡事件负责。联合国在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中称,去年孟加拉国大规模示威活动期间,可能有多达1400人在暴力事件中丧生。起诉书称,哈西娜直接下令枪杀示威者。

孟加拉国国际刑事法庭本周一判处前总理谢赫·哈西娜和前内政部长卡迈勒死刑

除了哈西娜外,前内政部长卡迈勒(Asaduzzaman Khan Kamal)以及前警察总长阿尔-马蒙(Abdullah Al-Mamun)也被指控为镇压大示威活动的“幕后主使和主要策划者”。卡迈勒被判处死刑,阿尔-马蒙被判处五年监禁。

阿尔-马蒙是周一唯一出庭的被告。哈西娜和卡迈勒都缺席了宣判。

孟加拉国去年的示威活动是由一项备受争议的政府职位配额制度引发的。哈西娜领导的政府去年6月通过了“革命有功家属承袭政府职位法案”,引发民众的愤怒,因为这意味着“革命先烈”的家族有优先入职公务员的权利,而普通人愈来愈没有机会。

在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下,哈西娜去年8月5日辞职并流亡印度,其15年的统治宣告终结。哈西娜是孟加拉国开国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长女,5次出任孟加拉国总理。最后一次任期从去年1月11日开始。

11月17日,前总理谢赫·哈西娜被判处死刑后,人群在达卡挥舞着孟加拉国国旗庆祝

判决前孟加拉国爆发暴力事件

对于周一的判决结果,现年78岁的哈西娜称判决有失公正且出于政治动机。她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不怕在正规法庭上面对指控我的人,在那里,证据可以得到公正的权衡和检验。”

在宣布判决前,哈西娜所在的政党——现已被取缔的人民联盟——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为期两天的抗议行动。该党谴责审判是一场闹剧,是出于政治动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领导的临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安保,以应对暴力事件的爆发。

11月17日,警方在孟加拉开国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故居外动用催泪瓦斯驱散示威人群

据报道,周日晚间,包括首都达卡在内的多个地点发生了土制炸弹爆炸,有人举火炬游行。全国各地有数十辆公共汽车和商铺被纵火焚烧。警方称,一名部长级政府顾问的住所外也发生了爆炸。

作为回应,临时政府部署了更多安全部队,包括在达卡和其他地区部署准军事部队孟加拉国边防卫队。达卡市警察局长周日指示警方,对任何参与纵火或爆炸袭击的人开枪。

(路透社、美联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