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事实核查:如何识破假账号、机器人和喷子?
2025-09-21T06:39:45.444Z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4年,《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离大谱:普京账号的第一条推文竟是祝贺奥巴马?》的报道;四年后,《商业内幕》刊文,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推特上只关注了19个人,其中一位竟然已经去世五年。然而,事实证明,这两家媒体都被一个冒充普京的英文推特(X前身)账号给骗了!而且,他们并不是唯一上当的知名媒体。 这个假账号创建于2012年11月,靠着一本正经地扮演普京,一路吸粉到将近一百万。直到2018年11月,当时的推特才出手封号。更让人迷惑的是,这个假账号和普京官方认证的英文账号的粉丝数量不相上下。
这个后来被封掉的假账号主要转发克里姆林宫的官方声明,而不是散播虚假消息,因此它才能潜伏这么久而不被发现。
如今,这类假账号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信息战的武器来使用。幸运的是,现在大多数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威胁。
什么算是假账号?
X平台在今年4月版的“虚假行为政策”中指出,禁止创建、运营或大规模注册任何非真实、非透明、带有欺骗性的账号。这包括:一、在未遵守X开发者政策的情况下使用自动化程序或脚本运营账号;二、使用虚构身份从事干扰性或欺骗性活动,典型表现包括:使用库存照片、盗用或AI生成的头像、复制或盗用他人的个人简介、提供误导性的个人信息,意图欺骗他人;三、假冒真实个人或机构。 Facebook 和Instagram隶属的Meta则明确表示,禁止用户树立虚假形象,使用虚假账户,虚抬内容热度,或参与到意图实施社群守则下其他违规行为的活动。Meta如此定义虚假行为:由同一个人或多个人控制的虚假资产网络实施的各种复杂形式的诈骗,目的是欺骗Meta或社群成员,或规避社群守则下的强制措施。
此蓝标非彼蓝标
在Twitter时期,蓝标(账号右上角的蓝勾)是一种官方认证,表示这个账号经过平台核实,确实属于某位公众人物、机构或品牌。然而,自亿万富豪马斯克接手该平台并将其改名为X后,蓝标认证机制也彻底改变: 任何用户只要付费订阅X Premium,就可以获得蓝标。 平台不再对身份进行严格审核, 这意味着普通人、假账号甚至机器人账号也能轻易买到蓝标。
X用户名后的金标则表示该账号是通过认证的官方机构账号,通常包括:企业或品牌、官方媒体、国际组织或NGO以及其他经过审核的机构。 同时,获得金标的账号头像会显示为方形,以便和普通个人账号区分。此外,X用户名后的灰标表示该账号代表政府机构、国家元首或高级政府官员以及多边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等。
2023 年,Meta推出了Meta Verified付费订阅服务,蓝标不再是纯粹的官方认证,而是订阅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付费蓝标用户的内容可能获得更高的推荐和曝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放大特定观点或商业宣传。虽然假账号难以通过Meta审核, 但用户仍需查看内容本身是否可靠,不要因为有蓝标就盲目信任。
如何识别假账号?
识别假账号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骗子经常在注册账号后,偷偷修改用户名,伪装成官方账号。 在X上,原始用户名(通常在@符号后)往往能暴露问题端倪。 而在Facebook上,如果账号的个人主页网址(URL) 和用户名对不上,也要提高警惕。
举个例子: 有一个 Facebook 账号自称是 Elon Musk(见下图), 但它的用户名拼成了 “Muskk”,个人主页网址是 facebook.com/elonreeve.musk.338。 从这两点就能看出,这个账号几乎不可能是真的马斯克。

此外,真正的公众人物或机构通常会在官网或其他权威渠道明确标注自己的真实社交媒体账号,如果找不到这样的链接,十有八九是假的。
如果你想验证一个非公众人物账号的真实性,可以使用搜索引擎查看此人是否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相同的名字。 检查这些账号的头像是否相似,个人简介、联系方式和所在地信息是否相互吻合,并留意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是否类似。 如果在不同平台上都能看到大量一致的内容,那么这个账号很可能是真实的个人。毕竟,几乎不可能有冒充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同时运营用户名完全相同、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假账号。
不过要记住:这些方法只能提供线索,作为判断账号真伪的参考,而非确凿证据。
如果账号有头像,头像本身就是重要线索。 使用反向图片搜索工具(例如 Google、Bing 或 Yandex等搜索引擎),看看该头像是否属于他人,或是否在其他网站出现过。 低分辨率的头像也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公众人物几乎不可能在自己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使用模糊不清的照片。
如果你在不同平台上看到同一个人账号的粉丝数、好友数或订阅量差距离谱,就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个假账号。想更深入分析不同社交平台的粉丝数据,也可以使用Followerwonk这种辅助工具。
另一种验证账号真实性的方法是观察是否有已认证账号与其互动。 例如,如果这是某位知名运动员的账号,那同队队友的认证账号会不会在他发的照片下留言?其他知名人士或官方账号,是否会转发他的内容? 如果没有这些互动,那么账号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
留意账号的创建时间。如果一个社交媒体账号注册多年且一直活跃,它大概率是真的。 但别掉以轻心,这并非绝对标准—— 前面提到的那个假冒普京账号,可是活跃了整整六年才被发现!
同时,仔细观察账号发布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否与账号声称的身份相匹配,还是显得不合常理?如果一个人频繁更换所在地/定位,那就要留个心眼。除非此人从事的是旅行博主、战地记者等需要频繁更换地点的工作。 还要警惕那些发布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内容的人: 一个德国学生整天发“阿富汗战区”的照片?一位俄罗斯退休奶奶天天晒“巴黎反疫苗抗议”的现场照?听起来就不太靠谱,很可能是假账号,或者至少是在散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这种可疑的行为往往也是机器人账号(Bots)的特征。
什么是机器人账号?
Bots 是 robots(机器人) 的缩写,指的是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没日没夜自动运作的账号。它们会疯狂地刷留言、转发内容,甚至刻意制造话题热度,把一些原本冷门或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炒起来。顾名思义,它们的行为就像一群全自动机器人。
不过,要注意区分“好机器人”和“坏机器人”。好机器人会自动发布新闻、天气预报、地震预警、卫星图片等有用的公共信息。而坏机器人则被设计成模仿真人的行为,用来推动某种特定议程或目的。根据不同的算法,这些程序可以:自动生成并发布帖子或留言、自动关注他人账号、甚至主动发送好友请求。 坏机器人会通过不断刷帖、转发,刻意放大某些政治观点,让社交平台上的舆论看起来热火朝天。它们还会反复传播虚假信息或谣言,制造出一种虚假的关注度和共识,从而扭曲公众对现实的认知,并破坏正常、理性的网络讨论氛围。
如何识别机器人账号?
X目前正在测试的一项功能是,引入 “automated”(自动化)标签。该标签位于用户名和账号名下方, 说明这个账号发布的内容是自动生成的, 而不是由真人手动发布的。
机器人账号和假账号类似,只要留意以下几点,就能提高识别率:
如果用户名是杂乱无章的字母、数字或单词拼凑, 很可能就是机器人账号。
账号没有头像,或是只有模糊、低像素的人像, 都应该引起警惕。
简介空空如也、注册时间非常短、 甚至显示的位置与自称身份明显不符, 这些都是危险信号。
同一个账号在不同平台上同时发布完全一样的内容; 或在短时间内疯狂转发或刷屏式回复; 甚至在同一条帖子下,连续发布大量重复、粗糙的评论。如果有这些行为特征,几乎可以确定它是机器人。
机器人账号通常关注了大量其他账号, 但自己的粉丝却寥寥无几,甚至为零。 想进一步验证,可以使用Followerwonk等工具。

什么是网络喷子?
网络喷子(Trolls)是真人, 但他们在网络上表现得极其活跃、极具破坏力,行为模式和机器人很像。他们常常受雇于某些势力,专门去骚扰特定的公众人物或媒体机构。Facebook将这种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攻击行为定义为 “由外国或政府行为体操控的合谋造假行为”。 这种行动甚至可以规模化、产业化,被称为“喷子工厂”。
最知名的喷子工厂之一是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网络研究所(Internet Research Agency, 简称IRA)。 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反虚假信息项目EUvsDisinfo发现: 该机构曾在多种语言中散播虚假信息和亲克里姆林宫的宣传内容, 目标包括欧洲和美国的大选,以及多国公投前的舆论操控。
这家机构于2017 年1月被全球广泛关注, 当时美国情报部门发布了一份报告, 详细分析了 IRA如何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操纵美国舆论。自那以后,Facebook一直在清理与该机构相关联的账号。
除了俄罗斯, 外界普遍认为在印度、中国、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国也存在类似的喷子工厂或所谓的“喷子大军”。 2020年,《华盛顿邮报》披露, 一些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青少年,竟然是被人雇来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的。在中国还有类似的“网络水军”和“五毛”,前者一般受雇于商业公司或个人雇主,后者通常被官方或半官方机构长期雇佣。
如何识别网络喷子?
喷子账号比彻头彻尾的假账号更难识别, 因为它们通常是真人在背后操控。如果这些账号长期活跃、持续经营多年,甚至成为大型喷子网络的一部分,想要识破就更加困难了。这意味着,你不能像识别假账号那样,只通过奇怪的用户名、最近注册的时间或可疑的粉丝数量就一眼看穿。不过,这些迹象依然可以作为初步线索。
其次,需要仔细观察账号发布的内容: 这些帖子是否包含已知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站链接? 注意账号除了转发别人内容,是否也发布一些私人动态或原创内容?如果一个账号只转发第三方内容、从不发个人动态, 很可能就是一个喷子账号。如果转发的内容本身就含有虚假信息或误导性内容, 那就更需要提高警惕。
还可以看看你和这个可疑账号是否有共同好友或关注者。 如果有,可以问问这个共同好友,是否认识这个账号背后的人,以此来判断账号的真实性。
此外,可以留意一个可疑账号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这个账号是否每天花好几个小时不停地评论?是否在不同的帖子下不断复制粘贴同一条消息?是否以极高频率发帖或转发内容?如果是这样,很可能说明这个账号的社交媒体行为不是兴趣爱好,而是他的工作——也就是说,这个人可能就是一名“职业喷子”。
最明显的喷子特征之一是:这个人在讨论中从不提供任何有建设性的内容,而是专注于操纵他人情绪、激起负面情绪。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不要再继续争论,直接举报账号,让平台进行进一步核查和处理。
这篇文章属于德国之声“事实核查”之提升数字素养专题。点击这里,了解更多网络防骗招数!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