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官和主流媒体齐齐唱好阅兵 却只字未提习京谈「长生不老」

在「9.3大阅兵」翌日,全港只有一份报章的头版头条不是以歌讼阅兵彰显的中国强大,不少篇幅更是报道官方齐齐发文唱好阅兵,有高官甚至发文细说家属与抗战的渊源;但同场广受全球关注的「习(近平)丶(普)京丶金(正恩)」三位领导人谈「长生不老」一事,在香港的主流媒体却未见提及,只有少数独立媒体有作报道。有评论表示,港媒惟恐报道对中共不利的消息会误堕《港区国安法》的「煽惑」法网,已难靠新闻触觉报道事实;至于高官撰文攀抗战关系,更是反映香港官场「承上」迎合的文化流行。
为赏阅兵 港府摆「空城计」
在刚过去的「9.3大阅兵」,港府派出360人的庞大代表团赴京参与,令政府近乎摆出「空城计」,因为在三司十五局的政制高层架构中,只有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因要署任特首职务而留港,15名政策局长全部随代表团北上。另外,立法会89名议员当中,有65人赴京观看阅兵,占总体议员人数超过七成。
除了行政丶立法机关近乎总动员挺阅兵外,港府高层在观看阅兵后,均有在社交平台发文,并集体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分享对阅兵的感受;更有高官分享家族与抗战有关的经历。以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为例,他在大谈阅兵感受的帖文中,便公开他父亲是向日本追讨军票赔偿的索赔协会会员的身份,并上传父亲的会员证和日本军票的相片作证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则说,自己是抗战先烈的后人;民政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也说,她的外公曾是东江纵队成员,在抗战时英勇作战,肩膀上留下被日军打中的子弹弹孔等。

学生丶囚犯「被观看」阅兵
另外,港府也动员不同界别,安排观看阅兵直播。传统亲中组织香港工会联合会(简称工联会)邀请300人一同看阅兵直播;多家中小学也安排学生在上课时观看阅兵直播,并安排学生接受媒体采访,分享阅后的激动感和自豪感;负责管理监狱的惩教署也在官方的社交平台上传多张照片,当中不乏各院所在囚人士看阅兵直播,帖文则交代:观看阅兵直播能让在囚人士铭记历史丶缅怀先烈,了解国家现代化的国防发展及强大国力,进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精神。
如此盛事,自然成为今(4日)天主流媒体的主题。全港十三家报章中,除了畅销的《东方日报》外,全都以阅兵凸显中国硬实力和坚持走和平道路为头版头条的主题,唱好之声不绝;部分报章的社评亦以阅兵为主题。不过,在阅兵期间发生的另一焦点事件 - 央视直播揭「习京金」谈「长生不老」和「器官移植」的消息,在以往报道中国新闻最快最淮见称的主流媒体版面却未见出现,只有Yahoo港闻和部分独立媒体予以报道。
程翔:港媒不报道领导人谈长生不老是《国安法》下的哀歌
对于港府高官和香港主流媒体处理阅兵直播的做法,引发各界讨论。资深媒体人梁家权分析,港府官员纷纷引述习近平讲话发文谈阅兵,反映近年香港官场「承上」主义的风气盛行,官员集体学习和熟读习近平讲话已成文化,以配合和紧贴「上意」。资深媒体人李锦洪分析称,香港高官多接受外国教育,并不熟悉中国历史和国情,在涉及国家主权和历史等议题上,难有独特观点,为安全计,只好引述主席的话,照本宣科。
另一位资深媒体人吴志森把着眼点放在港府安排在囚人士观看阅兵直播一事上,质疑这对提升在囚人士的爱国精神有多大帮助,认为惩教署的做法,只是想表忠。
至于香港主流媒体只字未提习普金三人谈「长生不老」等的对话内容,资深记者兼时事评论员程翔表示,三人谈话内容或已透露中国的首长健康工程已取得成果,是爆炸性的消息,重要性不次于阅兵和新型军备的展示,如果香港媒体能纯粹用新闻触觉判断,必定会报道和跟进,但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苹果日报》和网媒《立场新闻》的遭遇,使香港的媒体动辄得咎,不敢报道对北京不利或不喜欢的消息,以至丑闻,形容是《国安法》下香港新闻界的悲哀。
他估计,香港主流媒体冷处理三国领导人的对话内容,与当中有提及「器官移植」的议题有关,因为早前就中港跨境器官捐赠恒常化的问题,已在港触发激烈的讨论和反响,或担心广泛报道会重新触发社会讨论和反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