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寻求与美国及G7协调 共同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

欧盟正寻求与美国及其他七国集团(G7)伙伴协调行动,以应对中国近期加强的稀土出口管控。欧盟官员周二(10月14日)警告,中国有关措施已对欧洲产业造成冲击,并可能引发更广泛的供应链风险。欧盟官员预计下周初或将与中国商务部长直接对话,寻求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于上周进一步扩大出口限制范围,将更多元素及精炼技术纳入管控名单,并对半导体企业实施额外审查。北京此项措施出台之际,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再韩国举行会晤。
综合路透社及法新社消息,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周二在丹麦出席欧盟部长级会议时表示,这些措施“毫无正当理由”,并称其为“极其令人担忧的问题”。
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正在与G7伙伴保持“密切接触”,包括与美国商务部长鲁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进行磋商,双方已建议在首次讨论后“尽快举行G7视频会议”。他透露,下周初或将与中国商务部长直接对话,寻求解决方案。
丹麦外交部长拉斯穆森(Lars Rasmussen)则强调,欧盟必须展现团结与强硬立场,“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欧盟有责任发声并采取行动”。他补充说:“我们也要务实——在这一问题上,美国是我们的天然伙伴。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有效地促使中国采取公平做法。”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方举措的初步回应是威胁征收100%关税,导致华尔街市场短暂震荡。对此,拉斯穆森表示,他并不支持以关税作为回应手段,而倾向于“与北京进行坦诚而开放的对话”。
谢夫乔维奇还透露,G7国家正研究多种应对方案,其中包括通过合作项目拓展关键矿产的开采与加工渠道,以降低对中国供应的依赖。他表示,“这些项目需要时间推进,但中国的最新信号表明,我们必须加快行动。”
谢夫乔维奇并补充说,中国要求欧洲企业在申请购买稀土时,必须提供详细的生产工艺资料,甚至包括“整条生产线的照片”和“完整供应链信息”,这种要求“显然过分”。
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已对部分稀土出口实施许可制度,引发汽车、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供应紧张。尽管此前通过欧美间的谈判一度缓解了供需压力,但新一轮限制再次加剧全球紧张情绪。
稀土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技术、汽车制造、清洁能源及国防工业,是全球战略性关键原材料。欧盟强调,如此重要的供应链不应成为地缘政治施压的工具,并呼吁以G7为核心的协调机制共同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