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讯08:东德史
亲爱的读者周五好~
很抱歉这个夏天我没有办法再继续更新东德简史。每次想认真写点中文,总是被其它工作打断。
因此这期推荐几本东德史,供感兴趣的朋友自主阅读。
越過高牆:1949至1990年的東德
霍伊爾, 卡提雅 (Katja Hoyer). 越過高牆:1949至1990年的東德 [Beyond the Wall: East Germany, 1949–1990]. 譯者 王琳茱. 臺北:八旗文化,2025。
这是中文世界里唯一一本东德简史。
作者 Hoyer 1985 年出生于东德,柏林墙倒下时她才四岁,是没有共产主义记忆的东德最后一代。她 2010 年在耶拿大学拿到历史学硕士后搬去伦敦做记者,曾供职于《旁观者》和《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是日常生活史视角,讲述三代东德人的日常生活。英文版推出后颇受欢迎,翻译成德文后却引起大量争议。主要批评集中于她是不是对共产主义的残酷认识不足,是不是美化了东德政权。
Hoyer 写共产党和斯塔西时,笔锋生涩,明显缺乏实感,但只要话题一转到日常生活,她的叙事就流畅了起来。
读完你会感觉,东德也许曾是地球上最大的监狱,但大概也是地球上最舒适的监狱。狱中顺民自得其乐,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直到 1980 年代经济下滑太严重,全民福利+摸鱼躺平的安稳日子过不下去。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如果你厌烦了硬的政治史,这本软的生活史很适合做餐后甜品。但可否拿甜品当主菜?这是一个问题。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Decline in East Germany
Kopstein, Jeffrey.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Decline in East Germany, 1945–1989.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7.
摸鱼是东德常态。东德作家 Dahn 回忆一九七零年的东德:她的丈夫在德累斯顿一家研究所工作,每天午饭后,科学家和工程们一起在易北河畔踢足球。党委书记视而不见,只要大家能定期交报告就行。直到政府部门发现这个研究所的电话下午没人接……
东德共产党惧怕自己的人民,于是采用了镇压+收买两面手段:一面是史塔西无孔不入的渗透,把对政权的威胁消灭于萌芽阶段;一面是昂纳克推进的“消费社会主义”,以全民福利+低价格食物+休闲娱乐来收买人心。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Kopstein 这本硬核的东德经济史满本都在写代价。苏联减少对东德补贴后,到了 1980 年代,东德经济已经事实上破产,但还要承担高额的全民福利开支。豪赌高科技突破失败后,财政靠西德银行借款维持。
东德 1989 常被谱写为一曲自由的赞歌,勇敢/热爱自由的东德人民推翻了残暴的、不思改革的共产党。
可惜从经济史角度看,故事就没有那么童话了:东德是破产的福利社会,80 年代西德和东德之间生活水平开始出现代差。 1989 年东德人所向往的究竟是西方的自由,还是西方的富裕:堆满货物的超市,自由自在地喝可口可乐?
而柏林墙倒塌后,贷款不用还了,东德顺滑融入西德社会福利体系,养老金又有了保障。毫不奇怪,仍有大量东德人怀念那个不用工作也不会失业的 1970 黄金年代。
Uncivil Society
Kotkin, Stephen. Uncivil Society: 1989 and the Implosion of the Communist Establishment. Modern Library Chronicles.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9.
Kotkin 和 Gross 这本书挑战了 1989 传统叙事:不是公民社会起来反抗,而是共产体制自己破产。本书以东德、罗马尼亚和波兰三个案例来证明。
东德案例中,斯塔西档案证明直到 1988 年东德只有几千个“反党分子”,其中硬核只有几百人,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有组织反抗。异议人士被排除在社会之外,普通日子人既不理解更无意愿加入他们的行列。
Kotkin 研究的焦点是 “Uncivil Society”,也就是由国企管理层、军队、斯塔西和党的干部组成的核心体制。东德经济破产,严重依赖外债,意识形态僵化,戈尔巴乔夫撤掉了苏联红军对东欧政权的安全保障……一系列内外因素削弱了东德政权捍卫自身的意志。
Driving Sowjetunion to the wall
Harrison, Hope M. Driving the Soviets Up the Wall: Soviet‑East German Relations, 1953–196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柏林墙是怎样建成的?
Harrison 利用 1990 年代突然解密的大量史料,重述了 1950 年代苏联-东德关系史。在这个故事里,你会重新认识乌布利希这个机会主义大师。
苏联绝不是单方面控制东德,东德共产党有自己的意志和议程。柏林墙是乌布利希的柏林墙,是东德共产党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建立。
The Collapse: The Accidental Opening of the Berlin Wall
Sarotte, Mary Elise. The Collapse: The Accidental Opening of the Berlin Wall.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4.
柏林墙如何倒塌?
如果以上四本书让你心情沉重,甚至觉得 cynical. 来读一读这本柏林墙倒塌的故事吧。也许它能让你重拾对人类自由的信心。
德文书
如果你会德文,可以从 Ulrich Mählert 的 Kleine Geschichte der DDR 开始,小册子读起来很轻松。
如果真的很感兴趣,接下来可以翻阅大部头 Gebhardt: Handbuch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Band 22, Deutschland unter alliierter Besatzung 1945-1949, Die DDR 1949-1990. 这本最新的研究手册提供了详尽的图书、期刊和档案指引,还有对东德史研究的系统回顾。
结语
东德是人类境况的一个隐喻。
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真的热爱自由,超过热爱面包?
人类中究竟有多大比例只想当个日子人,不在乎自由?
1953 年坦克开上大街公开杀人之后,八年时间里 200 万东德人用脚投票。但请注意:还有 1600 万人选择留下来,正因为他们留下来,东德政权才能安稳如磐石。
1961 年后的东德,一小撮想方设法翻越这堵墙;有更多人加入体制,给斯塔西当线人。
在东德史里,乐观者和悲观者都能找到各自想要的答案。
柏林墙最终倒掉了,但它曾屹立不倒 28 年。
柏林墙屹立不倒 28 年,但它终于还是倒掉了。
本月书目汇总:
霍伊爾, 卡提雅 (Katja Hoyer). 越過高牆:1949至1990年的東德 [Beyond the Wall: East Germany, 1949–1990]. 譯者 王琳茱. 臺北:八旗文化,2025。
Kopstein, Jeffrey.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Decline in East Germany, 1945–1989.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7.
Kotkin, Stephen. Uncivil Society: 1989 and the Implosion of the Communist Establishment. Modern Library Chronicles.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9.
Harrison, Hope M. Driving the Soviets Up the Wall: Soviet‑East German Relations, 1953–196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Sarotte, Mary Elise. The Collapse: The Accidental Opening of the Berlin Wall.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4.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请推荐给亲友订阅:
Thanks for reading! Subscribe for free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