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旧冷战
亲爱的读者周一好~ 9 月的新书讯回望上一次冷战。
花絮和主线
旧冷战真正的主线是苏联实力(相较于美国)的涨落。
人们常被花絮迷了眼睛,忘记观察长期趋势和结构变迁。
旧冷战有太多花絮“大事件”:中国内战、捷克事变、柏林危机、朝鲜战争、第二次柏林危机、苏伊士运河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布拉格之春、智利政变、安哥拉内战、阿富汗战争……纷繁剧目迷人眼。
可冷战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事件,而是它们背后的结构 —— 制度竞赛——美国和苏联两类政体、两个社会、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实力、绩效和人心的比拼。
图片:1970 年冷战局势
苏联实力在 1960 年代末渐至高峰,而此时西方社会动荡、民主自信不足,双方实力较为均衡。
随后苏联实力从高峰一路衰退,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品生产受困,社会倦怠,人心消沉;同期技术革命和第二次全球化推动西方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在 1980 年代达至前所未有的繁荣。西欧压倒东欧,日韩港台压倒中朝越柬……邓小形象地总结为:“跟着美国跑的都富了,跟着苏联跑的都穷了”。
行至 1980 年代晚期,苏联老一代领导一一死去,苏联深陷经济困境、社会停滞和信仰危机。天平倾倒,胜负已分。最终,新生代领导人用心急的改革为计划体制和苏联帝国送了终。“理想信念动摇了……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最后,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
A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a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
“狐狸知道很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冷战通史,有狐狸版,也有刺猬版。
文安立:《冷战》
文安立. 冷戰:從兩強爭霸到全球衝突,當代地緣政治的新世界史. 陳柏旭、林書媺譯. 臺北:聯經出版, 2023.
Westad, Odd Arne, The Cold War: A World History. Basic Books, 2017.
狐狸版冷战史。
文安立把冷战视为国际体系,观察它的全球影响。美苏之外的次级角色,甚至传统上被忽视的边缘角落也一一被照亮。中国得到了相当大的篇幅,非洲和拉美更是重中之重。
整本书精彩纷呈,大小事件一个不落,文安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广博,把冷战史写成了世界史。
《人心之争》
莱弗勒.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Translated by 廖蔚莹.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Leffler, Melvyn P. For the soul of manki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Cold War. Macmillan, 2007.
刺猬版冷战史。
Leffler 紧盯美苏之间的制度竞赛,以“人心得失”为利刃,划破纷繁花絮,刨出冷战真正的内核:哪一种政体更能满足人民需求,创建更好的世界?
我喜欢这本书。
The World of the Cold War: 1945-1991
Zubok, Vladislav. The World of the Cold War: 1945-1991. Random House, 2025
兔子版冷战史。
祖博克首先是苏联人,然后是一位“温和俄国人”,这是他此生不易的精神底色,无论住在莫斯科、费城还是伦敦。
温和俄国人收集大量母语史料,书写冷战史,烩成一锅杂菜汤,自带暧昧的风味。
阅读它请自带餐具——Critical Thinking.
《权力优势》
莱弗勒. 权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与冷战. Translated by 孙建中.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Leffler, Melvyn P. A preponderance of power: National security, 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ld Wa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冷战的开始。
对于冷战起源的经典分析。1992 年的老书,至今仍在不断被阅读。
作者提出,杜鲁门政府的冷战战略有一个坚固的内核就是要控制世界主要工业区,把苏联隔离在外。其次才是和苏联争夺工业区的外围:西欧工业区的外围是中东,日本工业区的外围是东南亚。
这是一道思想闪电,帮助我们思考冷战起源中的诸多谜题。
比如:美国为何拒绝苏联参与日本占领?美国为何对防守中国(国民政府)并不热心?
Kotkin: Armageddon Averted
Kotkin, Stephen. Armageddon averted: the Soviet collapse, 1970-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冷战的结束。
Kotkin 认为苏联不是他杀,而是自杀。自杀的原因是体制沉疴亟需改革,但这体制还经得住大手术吗?
不改革可以拖延,拖延死得慢,峰值已过的政权 可以 拖着漫长的余晖苟延残喘,耗散掉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
鲁莽的医生反而会加速病人的死亡。正因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位真诚的苏联“救党者”,天真地以为苏联体制可以通过改革的手术刀来挽救,所以他才让苏共暴死在了手术台上。
戈尔巴乔夫治死了苏共,因此 Kotkin 称赞他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 一个不得人心的政权能够死得又快又稳,人类值得为此欢庆。
Kotkin 自己爆料,中共中央党校曾经盗版翻译了这本书,作为内部教材使用。你猜,他们从中学了什么?
给进阶用户
不安于做个读者,我想尝试研究研究冷战史,该如何开始?
请关注两部手册、两本期刊和三套书系。
两部手册
入门手册:Understanding the Cold War
O'Riordan, Elspeth. Understanding the Cold War: History, Approaches and Debates. Palgrave Macmillan, 2023.
给历史系本科生使用的参考书,历史学家手把手教你如何“入行”。
进阶手册:三卷本《剑桥冷战史》
Leffler, Melvyn P., and Odd Arne Westad,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文安立和 Leffler 联合主编,汇聚全球一流冷战史学家呈现当前研究进展。
两本期刊
曾长期由文安立主编,聚焦“冷战全球史”,不过现在也能读到传统思路的论文。
长期由 Mark Kramer 主编,专注美苏冷战主线。比如 Kramer 的长篇论文:The collapse of East European communism and the repercussions within the Soviet Union.
另外 CWIHP Bulletin 虽然早已结项停刊,但仍值得回顾。
三套书系
北卡罗纳大学出版社: 新·冷战史书系 New Cold War History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冷战国际史书系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哈佛大学出版社:冷战研究书系 The Cold War Studies Book Series
结语
在新冷战的开端阅读旧冷战,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时间单向向前,历史从不重复。它只是偶尔押韵,让我们产生历史在重复的错觉。
新冷战不会重复旧冷战,正如二战并未重复一战。它走向哪里,剧目如何展开,最终持续多久,会如何结束,无人能够准确预测。
如果旧冷战教会我们点什么,那就是:不同于热战,冷战是漫长的制度竞赛。它比拼的是两类政体、两个社会、两种生活方式,谁能创造更好的绩效、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希望。人心日久酝酿,结构缓慢变迁。
放平心态,保持耐心。
见证并记住。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分享给亲朋好友:
Thanks for reading 不如读书! This post is public so feel free to shar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