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学历贬值,上学能否改变人生?
上周末,几位朋友聚会聊天,说到学位这个话题。在座的两个人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我。我是文科,另外那位朋友是理工科,都算是不错的学校毕业。我们那个年代,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念书改变命运,但我们两个博士,后来都没有靠博士学的专业谋生。如果一直做博士学的专业,在美国大概率现在连工作都没了。
不是我们不喜欢博士学的专业,而是生活跟念书是两回事。念书只是人生的一个时段,就像是连续剧中的一集,但不管念到多高的学位,总有毕业的那一天。毕业了,人生还是要继续。除非家里有花不完的钱,走出校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谋生,怎么样养家糊口。当然,可以做博士后。但博士后收入微薄,而且职位大多是临时性的,经常是一两年换个地方。除非是天才,一般人念完了博士,已经30来岁,有家庭,有孩子,需要养家糊口,过稳定一点的生活。
如果我们俩一直死磕自己的博士专业,只盯着对口的工作找,可能早就被行业淘汰了。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现实。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博士,看到了这个现实。在我们那个年代,不管怎么说,读博士是为了“向上流动”,从小城镇流向一二线城市,从中国流向美国。而今这个年代,教育泡沫越吹越大,学位贬值,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博士,可能成了人生的一个陷阱。
这几年,一些美国大学也意识到了博士泡沫问题,开始主动削减博士招生人数。这个趋势,今年开始加速。川普政府削减了不少联邦拨款,一些大学借这个机会,砍掉了很多博士招生名额。比如说,哈佛很多专业要砍掉75%的博士名额。哈佛不是行动最快的大学,有些大学早就宣布要减少博士招生。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正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大幅扩招博士,只是上海交大一个学校,明年就要招5000名博士,而它本科生才招4000名。去年,中国招收的博士生数量已经高达17万,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高达67万。按这几年每年增长10%推算,明年,全中国高校招收博士生的数量可能接近20万,远远超过美国。
美国不像中国那样,大学招博士,要先经过教育部批准;也不像中国那样,博士招生数量,教育部有统一的统计口径。所以,美国没有一个确切的博士招生数据,只有一个大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据。这几年,美国每年授予博士学位5万多个。而中国大学在5年前,授予的博士学位已经超过6万,3年前已经超过8万。
有人可能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博士也应该比美国高4倍才对。这种说法体现了一种对美国博士招生的无知。美国大学不是只面向美国人招收博士生,而是面向全世界招收博士生。2023年,美国大学超过一半的工科博士学位,是授予了国际学生;在数学和电脑专业,70%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国际学生。美国大学的博士教育,完全是国际化的。在这方面,中国大学的博士教育,跟美国相比,形成鲜明反差。中国大学的博士生,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国人。而且,中国最优秀的学生,大都选择来美国念博士。中国大学招收的博士,大部分是美国大学挑剩下的。
一个是面向全世界招博士生的大学系统,一个是几乎清一色招中国学生的大学系统,用两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比照中美两个国家博士生的数量,没有意义。中国大学疯狂扩招博士,不是因为10几亿中国人需要那么多博士,也不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能消化那么多博士,而是中国这种计划体制人为推动的,跟大跃进一个逻辑。因为违反市场规律,结果也会跟大跃进一样,泡沫破裂,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