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真假伟人秀
回头看中国这几代人,有个很清晰的规律,就是中国一出雄才大略的“伟人”,中国人的苦日子就来了。我们这代人,出生的时候,中国有个姓毛的伟人,整天伟大的不得了,又是红太阳,又是舵手。小时候,在农村,没见过大船,还不知道舵手是什么玩意儿,但红太阳,只要不阴天,就出来。太阳一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饿的慌。吃不饱,营养不良,自然反应就是饿。
后来,毛主席终于死了。他老人家一死,我们很快就吃饱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眼界一天天开阔。从温饱到小康,从农村到城市,苦日子离得越来越远。但没想到,人过中年,中国又冒出个“伟人”,还是被领导硬提拔上去的个“伟人”。不知道,人类历史上,哪个伟人是被领导“提拔上去的”?
一个人没有能力,靠拍马溜须拼爹装孙子,被领导看中,硬放到那个位子上,得克萨斯土话把这种人叫“Post Turtle”—— “桩上龟公”。
Post turtle 这个典故,我以前在微博上也讲过。来美国后有好多年,没用中文写过正经东西,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点退化。在微博上,我第一次讲Post Turtle这个典故的时候,直接翻译成“桩上乌龟”,听着比较直白,但有点粗俗。一位读者重新翻译了一下,说是“桩上龟公”。这个说法让我眼前一亮,简直做到了“信达雅”,“龟公”也是“公”,是对龟的尊称。用到“伟人”身上,要用尊称,符合古典汉语的表达习惯。
一说“公”,会想起蔡桓公来。在DC不明白节上,有听众问,现在还值不值得“润”。记得我就提到了蔡桓公。扁鹊遇到蔡桓公,不润还有个好啊?扁鹊是我们中国“润族”的古代先驱。
以前国内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这篇故事。扁鹊是战国时代的名医,他主要是在齐国行医。去见国王蔡桓公——蔡桓公就是齐桓公。蔡桓公召见扁鹊。国王召见医生,肯定是找人家来看病。扁鹊也尽医生的职责,说“看脸色,您老人家有点小病,及时治疗,不会有大问题。”但蔡桓公这人死要面子,假装五个自信,说“寡人无疾”——“我没病”。
国王都说自己没病了,医生也只能闭嘴。扁鹊一走,蔡桓公跟手下说:“医生都是专门给没病的人治病,显示自己有能耐。”
过了一阵,扁鹊又见到蔡桓公,再次尽医生的职责,说:“你老人家的病已经从皮肤发展到肌肉,不及时治疗,还会更严重。”蔡桓公听了,有伤面子,有伤自信,当然不高兴。
又过了一阵,扁鹊第三次见到蔡桓公,说:“您老人家这病已经到了肠胃,再不治疗,事儿就大了。”蔡桓公听了当然更不高兴。
不久,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什么也不说,扭头走开了。
假装自信,死要面子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你说出专业意见来的时候,他好象自信满满:他对了,你错了;但你一旦不说了,让他放开折腾,他反倒没那么自信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所谓“自信”,都是装出来的,都是为了面子假装自信。蔡桓公就是这种货色。
扁鹊见了他三次,每次都尽医生的职责,告诉他有病。但他每次听到都不高兴。第四次的时候,扁鹊不说话了,扭头走开。
不说话,扭头走开,这是戳破假装自信的秘方。不管他们是假装五个自信,还是八个自信,如果你是专业人士,遇到这种装X的蠢货,你什么也别说,扭头走开。你一走开,他们假装出来的自信就会露馅。读古代这些小故事,我们能学到不少这种道理。
扁鹊一走开,蔡桓公就赶紧派人去找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了。扁鹊是位专业人士,从医生的专业角度,解释他为什么不在蔡桓公面前说话了。原因很简单: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他没法治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觉得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看病,没找到人。扁鹊早就跑了,已经从齐国“润”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这些年,中国好象“润”了不少扁鹊,还没润的,也不说话了。按照中国古代智慧,蔡桓公的病大致已经发展到倒数第一、倒数第二个阶段。
本来是说“龟公”,说着说着,就说到蔡桓公那里去了。有点跑题。
回到“龟公”——“桩上龟公”(Post Turtle)是得克萨斯贬损政客的土话。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得克萨斯农村到处是牧场。很多牧场用木头桩子,拉上铁丝网,围起来,防止牲口往马路上跑。牧场上有不少乌龟。一些小孩喜欢恶作剧,专门挑个大的乌龟,把它放到木头桩子顶上。这成了本地农村一景。
木桩子上有只乌龟,肯定不是它自己爬上去的——它没有这能力,而是被人放上去的。问题是,它被人一放到那个位子上,就下不来。它不但没有能力自己上去,而且没有能力自己下来。它只会在木头桩子上,凭本能折腾,等待自由落体。这就是得克萨斯老乡Post Turtle(桩上龟公)这个典故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