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31 December 2024两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好东西》:走吧,走到冰原的尽头|Dear 2024

图片

我会好好活着,等你们长大,建立一个新的游戏。

—— 《好东西》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2024是危机四伏的一年,如同一场企图杀死女权主义的漫长寒冬。

经济萧条的时代下,女性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男权宗教极权统治下的阿富汗颁布了泯灭人权的法令,让数以百万计的女性彻底失去了权利和自由;

美国黑人亚裔女性总统候选人哈里斯的落选再一次戳破新自由主义的幻梦,而保守派的胜利让本就蠢蠢欲动的反女权阵营有了卷土重来之势;

向男性倾斜的社会制度持续忽视女性的人身安全,近几个月多起骇人听闻的针对女性的刑事案件只换来司法机关的无视和粉饰太平。在经济低迷的“多事之秋”,手无寸铁的女人变成了社会情绪的宣泄口、一切暴力行为的“导火索”。而与此同时,在我们无法触及的角落,依然有无数“被收养”的女性身陷牢笼、挣扎求救……

2023年的年度关键词是“新生”,象征着我们终于脱胎换骨、整装待发。而今年,我们的关键词是「走出冰原」——无论现实多不完美、不公平,觉醒的我们都会像最初一样满怀热忱、风雨兼程。

2024年的现实犹如一望无际的冰原,在这里,我们见证了风雪中无数苦难和困顿,听见了风暴中心的女性悲伤而愤怒的呼号,也看到了横亘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鸿沟。曾经,我们满怀希望地出发,却也难免在风雪飘摇中为女权主义的前途感到担忧。然而,“置之死地而后生”。尽管身处凛冬,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姐妹正点亮顿悟的火光。点点微光映出女权先行者们坚定的身影,指引我们寻找属于自己的生路。

在今年最后的这封信中,我们想和大家聊聊电影《好东西》——邵艺辉导演送给女权主义者的特别礼物。虽然电影自上映以来争议不断,邵导也深陷被审判的风波,我们依旧认为《好东西》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国产女性主义电影。她充满关怀又绵里藏针,如同一束炽热的火焰带给我们温暖的慰藉,让在冰原中长途跋涉的我们重拾前行的勇气与希望。

电影《好东西》海报,2024

1、 走出冰原第一步:卸下重担、轻松上路

《好东西》中精妙的台词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父权规训是如何化作沉重的枷锁、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曾在第二十二封信中提到,轻松舒适地启程是抗争的第一步,这也和邵导借电影传达的思想不谋而合——在启程之前,女权主义者先要敏锐地识别出那些让我们不舒适的「坏东西」:传统性别规范、厌女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母职惩罚与荡妇羞辱、生育焦虑和月经羞耻、性同意的模糊界限、情感劳动和美役的无形负担、社会对女性言论自由的打压和对女男道德的双重标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合谋、“恐弱”的新自由主义对所谓“独立女性”的标榜……

因此,为了走出这片险恶的冰原,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无限可能。《好东西》用一句“你怎么打鼓,女孩就怎么打鼓”告诉我们「你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这既是我们鼓励年轻一代女性践行女权主义的方法,也是 “以柔克刚”、让父权规则不攻自破的最好方式。

“你怎么打鼓,女孩就怎么打鼓”

所以,当王茉莉勇敢地说出“我不想当观众”,拒绝扮演为男权服务的“辅助角色”;当小叶发觉自己恋爱脑和厌女的原生家庭有关、决心不再辗转情场而是专注自己;当王铁梅退出投入十几年心血的行业、不再做“女权斗士“,转而以一个普通女性的身份写下自己的生活故事;当千千万万的女性卸下男权社会加诸于身的层层重担、撕碎中伤女性的标签,不再征求“父权”的认可,而是坚定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才得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以“我即是主体”的心态找回那个斗志昂扬、雌心万丈的自己。此时,路在脚下,而出口就在前方。

2、走出冰原第二步:抱团取暖、停止审判

除此之外,《好东西》还告诉我们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对抗严寒、不再割席或审判。影片中的 “举报”情节充满了导演的巧思:举报王茉莉的男同学仿佛跳梁小丑,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更是可笑。考虑到近两年女权主义者之间相互举报、党同伐异的现象愈演愈烈,我们不得不思考:“举报”真的有利于女权主义的发展吗?

对于那些我们不认同的声音(仅限女权言论),“举报”看似是最快速、解气的痛击对手的方式,可以立刻让对方“闭嘴”、再无还口之力。但实际上,女权主义者动辄举报打破了紧密相连的女性命运共同体,让本应并肩同行的女性同盟被戾气割裂、冲散。另一方面,“举报”本就是父权等级逻辑的产物。高位者通过“捂嘴”这一惩罚机制管控言论自由,结果无疑会巩固偏袒男性的公权力。我们每多举报一篇不合心意的文章、投诉一个有“瑕疵”的发声者,资本为王的平台就多了一分决定权,男权社会的最高权力就多了一分对公众言论的约束和把控——这无疑是在为敌人递刀,而这把刀也终将变做指向每一位无辜女性的残忍武器。

邵艺辉导演用《好东西》告诫大家:不要将男权社会“打压、审判、噤声”的手段带到属于女性的言论空间。愤怒不应成为中伤同伴的借口,而应是我们抱团取暖、对抗严寒的力量来源。

女性主义漫画《命运共同体》

3、走出冰原第三步:忍耐严寒、保持乐观

在卸下重担、团结盟友之后,我们必然要经历最艰难也最重要的抗争阶段——明知现实残酷,却不能不继续在结构里挣扎求生、努力向前。在觉醒后,我们更容易洞察社会的不公,一边为“唤不醒“的受害者扼腕叹息,一边又对难以撼动的现实感到绝望。而这时我们难免会感到厌倦沮丧,只希望立刻获得一剂灵丹妙药、一张迅速通关的“加速卡”帮我们飞越争权的漫漫长路、直接到达胜利的彼岸。在这种心境下,我们面对女性主义作品很可能禁不住质疑: 只提出问题却不提出解决方案有什么意义?只批判结构性压迫却不告诉我们如何推翻结构,不是隔靴搔痒吗?而这也正是《好东西》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

可是,现实难道不应该由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改变吗,要求一部电影开出治愈千年顽疾的药方是不是太过强人所难了?何况,性别平等的愿景本不可能一蹴而就:法国女性争取投票权历时约96年,中国74年前才废除一夫多妻制,美国女权运动经由数十年时间才为女性争取到堕胎权(把堕胎确立为宪法权利的“罗伊诉韦德案”判决却仍在2022年被推翻)……女性争权的过程如此艰难足以证明男权社会有多么残忍无情、既得利益者有多么贪得无厌,而这不应归咎于女权主义者反抗的速度不够快、发声的方式不够好、没提出足够多的解决方案。

此外,交叉性理论指出女性权益是多维度的社会问题,除性别外还涉及种族、阶级、性取向等多方面因素,要在短时间内想出一个有利于全体女性的方案无异于天方夜谭。而相比开出药方,当下更迫切的应该是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社会已经病入膏肓、呼吁她们加入反抗的同盟。

事实上,我们在承受一场由立法到司法、由经济到文化、由社会到家庭无孔不入的结构性压迫。《好东西》对现实的批判是一把直击父权要害的利刃——用真相划破男权编制的迷网,让更多女性从幻梦中醒来、和我们一起踏上走出冰原的旅程。

不过,虽然揭示了现实,影片的底色还是温柔的。邵艺辉导演不惧怕诉述苦难,但更想把满满的希望呈现给观众、构筑一个女性乌托邦。“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剧。” 她让铁梅承受的母职惩罚变成了宇宙的律动、自然的声音,让茉莉在一个类似母系的环境里成长,将女性经历的悲剧拍成欢笑连连的喜剧呈现在荧幕上,在寒冬时节为我们演奏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女权欢乐颂」。

《好东西》的经典台词:“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剧。”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好东西》是完美的。电影的这份温柔和乐观也意味着它不免有些悬浮。故事中上海中产阶级高知女性的生活对大部分女性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不只有王铁梅这样可以“一切靠自己”的精英女性,还有更多领着微薄薪水、日夜赶工却难逃边缘化的普通职场女性;不只有小叶这样才貌双全、只为“真情”所困的女性,还有在两性关系中饱受骚扰、剥削的受害女性;不只有茉莉这样享受优质教育的天才少女,还有被原生家庭压榨生存空间、失去受教育机会的底层女孩……

保持乐观可以帮助我们对抗严寒。但欢笑过后,我们依旧要正视现实才能走得长远,否则铁梅的温馨小屋终究也不过是芭比乐园一样的糖衣炮弹。《好东西》当然是好东西,她有犀利的批判、有温柔的治愈,却也如冬夜的火把,只能为我们提供短暂的温暖和光明,而真正的抗争之路仍在我们脚下。所以,让我们把《好东西》当作一场理想主义者间的围炉夜话,然后带着信心和力量去创造「全新的游戏规则」,在太阳升起之前向着冰原的尽头跋涉吧——向着黎明、向着春天!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2号*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本文由陌生女人2号主笔,陌生女人1号编辑

图片
Before yesterday两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那些批判麦琳和叶珂的人,到底在批判什么?|Dear Q&A 04

图片

女性主义是热火朝天的言论竞技场。没有异端审判,也没有除名。

——上野千鹤子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Dear Q&A 你问我答」虽迟但到!这一次我们精选了哪些问题呢?本期问答包括:那些批判麦琳和叶珂的人,到底在批判什么?谩骂“爱男”的女性是厌女吗?如何识别和抵抗语言里的辱女现象?

1. 化妆是艺术创作吗?

Q

紫色:陌生女人们最近有看《再见爱人4》吗?其中麦琳和李行亮的相处模式引发了许多讨论。麦琳因一些言行被认为‘作’,成了全网抨击的对象。与此同时,另一位女性叶珂也因其矫揉造作的风格成为群嘲焦点。作为女权主义者,我一方面觉得不应该参与对女性的围剿,另一方面也对麦琳、叶珂的某些行为感到不适。内心的矛盾让我有些困惑,你们如何看待她们以及这类现象呢?

A

陌生女人4号我觉得大家对麦琳和叶珂的不满其实源于她们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这既包括那些传统的要求(例如无私、善良、真诚),也包括很多新式的想象。在“独立大女主”成为热词的当下,女性在拥有传统美德的同时还要清醒独立、不讨好男性、情绪稳定、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等。这些标准不仅构成了大众对女性行为的评价框架,也常常被我们内化为苛责自己的理由。

因此,辱骂麦琳和叶珂的人不只是在批判两个女性个体,而是在针对全体女性猎巫。女性的多样性本应被接纳,但父权社会总是用严苛的道德标准审判女性。这一点我们曾在《赞美or歧视:女人不会是杀人犯?》中做过深入讨论。“女人不可能是杀人犯”的说法将女性束缚在道德高地之上,这不仅是伪善的赞美,更是隐形的歧视——女性必须温柔善良、宽容大度、先人后己,只要偏离期待一厘一毫就会受到全方位的指责。麦琳和叶珂的遭遇就是这种机制最典型的体现:她们不是传统“好女人”,也不是新式“大女人”,因而活该受到群体性攻击。甚至不少女性也参与其中,认为她们行为可耻、面目可憎。然而,她们真的值得被这样辱骂吗?

图片
在B站搜索关键词麦琳,最高播放量的视频皆为负面评价,点击量破500万。

就麦琳而言,她的形象是由节目剪辑塑造的,真人秀固然有真实的成分,但节目组为了讨论度和流量会刻意将嘉宾的情绪放大、聚焦于矛盾冲突。这导致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事情的全貌,因此再“客观”的分析也只能是片面的。而在这种片面的呈现中,大家眼中麦琳的行为(例如用愧疚感绑架她人、渴求男性关注并无意识雌竞)触及了很多人的创伤,激起了观众的愤怒。尤其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操控和忽视,这种创伤共鸣进一步推动了大众对她的指责。

有人认为“麦琳只是令人讨厌的人,不能代表女性,所以这不是性别议题”。但实际情况是,麦琳的行为明明不涉及犯罪,甚至都谈不上违反公序良俗,却被无限放大以至成为全网讨论的焦点。与此同时,节目中的男嘉宾刘爽甚至涉及欺诈等法律问题,却远没有受到同样的关注或谴责。这种双标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更引人深思的是,许多人批评麦琳以发泄对自己生活中其她女性的怨气(如婆婆、妈妈、前女友、闺蜜等),却鲜有人将男领导、父亲和节目中的男性挂钩。这再一次印证了社会对“麦琳”的审判其实是对女性的道德审判。随着麦琳成为“坏女人”的典型代表,会有更多女性被审判和孤立。与此同时,她们的困境却会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支持。

如果说大众对麦琳的态度是憎恶,那么对叶珂就是轻蔑和嘲讽,大众因为她虚假的履历和直播时的表现给她贴上了“媚男”、”矫揉造作”、“拜金虚荣”的标签,嘲笑她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却不够聪明以至于像个「小丑」。然而,叶珂的行为其实是在父权制下形成的。她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个人的错误选择,更是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社会机制。在父权框架下,女性被诱导依赖男性以获取财富,从而迷失在种种陷阱中。叶珂注定要吞下自己酿成的苦果,但她的行为其实是结构性不平等的产物,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个体显然无法解决问题。

另外,有人认为叶珂给年轻女孩树立了媚男和拜金的坏榜样。这种说法看似是为女人好,却忽视了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接触各种各样的范本,而不是局限于“独立大女主”的理想形象。现实中,女性的形象是丰富多元的——她们可以强壮、独立、热爱生活,也可以软弱、虚荣、胸无大志。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可以也应该复杂多变。就像我们在第十八封来信中写的那样——女人是人。女人可以是坏人、俗人、小人、圣人、怪人、烂好人,也可以是个好吃懒做的人。女人可以是个蠢人、是爱耍小聪明的人、也可能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女人可以是热心的人、疯狂的人、谄媚的人、刻薄的人、爱贪小便宜的人、说不定还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只有接触不同的角色,女孩才能全面了解这个世界,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而我们也应该相信每一代女人的潜能,尊重她们的成长轨迹,信任女性能在多样性中形成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理解很多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批评并非恶意,但这种“高要求”其实可能正中男权下怀。所以,我们何不停止对女人的审判,从自己做起,不再内化社会对女性狭隘的评判标准,不再给任何女性带高帽,也不再将猎巫的火把指向我们的同胞。如果还是对她们的行为感到不满,不妨停下来思考,女性的困境是一两个女人造成的吗?如果她是个男人,批评还会如此普遍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当今社会对男人的要求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助纣为虐、让“高尚”、“完美”成为压死女人的墓碑?

2. 谩骂“爱男”的女性是厌女吗?

Q

佚名:互联网的存在居然让我觉得大环境的厌女越来越严重了。几天前刷到一条抖音,内容大概是:35岁的妈妈已经生育了两个5~7岁的孩子,但因为没工作且和娘家关系不好所以丈夫不怎么善待她,流产四次后丈夫仍然不戴套,并且她做完流产手术想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回家做饭。评论区大片的指责让我有点崩溃,这可能有点圣母而且违背专注自我的女权思想?

可是评论区的谩骂让我感觉大环境越来越厌女,一位35岁的底层女性没有工作能力、无法脱离丈夫的管控离婚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为什么不想想她有什么办法,而是站在制高点上指责她,立刻把她开除女籍并扣上“爱男,她超爱”的帽子、嘲笑和批评她活该。我看了她全部视频,她表现的一直是无奈和绝望,从未有过任何对老公的幻想和对爱情的希望。难道对不完美的底层中年女性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嘲笑她的处境吗?

A

陌生女人1号:你描述的现象我也注意到了。我觉得和“嘲笑爱男的女性是不是厌女”相比,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更值得探讨。细想一下,「批判不够女权的女性」这一行为似乎是当下女权发展状况和社会条件的必然。

重重阻碍之下,结构性的改变几乎无望,因此很多人只能寄希望于女性个体的改变,期望女人都能奋起反抗、像娜拉一样走出困住自己的牢笼。而为了让女性坚持反抗,大家就要去赞赏足够女权的“英雌”、打击不够女权的“叛徒”。这种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树立正反两种典型,用舆论压力迫使个体改变。但是它最大的问题也正在于过度关注个体选择、完全忽视结构压迫。女性“爱男”可能是不得已/不自知的选择,疯狂谩骂只会让她们在受到实际压迫的同时再遭受一层语言暴力。更何况,即使大家通过攻击和谩骂「逼迫」娜拉走出了玩偶之家,事情就能解决了吗?玩偶之家依然在那里,依然会有女性不断陷入而成为傀儡。而原先的娜拉出走之后又会怎样呢?如果没有公平的社会条件,离家的娜拉也不过只有两条路罢了——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而如果从批判者的角度看,这一现象也很让人悲哀。我一直觉得“尊重祝福”这类评论其实是帮自己「和受害者情感隔离」的武器。只要把责任归咎于个体,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停止共情、放弃提供任何帮助,也不需要再去思考当事人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我们又要怎样帮她们脱离困境。毕竟“谁让她爱男了?路是她自己选的,以后发生什么都是活该,和我没有关系”。所以,只要留下一句轻飘飘的“她超爱”、“尊重祝福”,我们就可以轻轻划过,不用再对受害者付出任何感情了。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态度其实是很多已觉醒的女性在对现实无望的情况下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诚实地说,我有时也会用类似的话吐槽,但还是会提醒自己这种态度是不对的。虽然偶尔的冷漠能帮人自保,但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绝不应该用一句“尊重祝福”就轻易地卸掉自己身上的责任。

3. 如何识别和抵抗语言里的辱女现象?

Q

清清:姊妹们好!今天因为一件事我意识到了男权对语言的侵蚀,所以想问应该如何替换日常带有职业刻板印象和辱女嫌疑的词汇,事情是这样的:我在从事摄影有关的工作,部门里找出来有点类似老式采访的很重的机子,我脱口而出:“这个机子好酷,我也想像摄影大哥一样扛着试试!”但事后细想好奇怪,我明明是女性摄影半从业者,但还是因为行业刻板印象话语下意识说出“大哥”,就此觉得有点羞愧。

然后回到辱女词汇,在夸别人的时候我下意识就脱口而出“牛逼”,事后想想有点怪,网上搜索了同义词也没有特别满意的,目前决定先用“好牛”替换,然后关于替换词我看到有姊妹将“白剽”替换“白嫖”感觉非常贴切。我觉得纠正用词可能还得一步步来,还得常思考常改变。至少我现在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今年我已经很成功地替换了“他妈的”,还需继续努力!

A

陌生女人1号:姐妹你好,你非常有洞察力!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受到了父权的污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开心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有意识地改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别不平等的现实催生了厌女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又会再一次加深人们的偏见、加固社会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行文时也在尽可能剔除男本位的语言,例如用“母父”代替“父母”,用“其她”代替“其他”。而且,这种替换不是为了制造僵硬的教条,而是希望大家在看到“反常”的词语之后感到疑惑并反思:那些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吗?比如看到母父后人们可能会想:对啊,为什么我们说话时要把“父”放在前面?是不是因为婚姻是父权的产物?是不是因为男权社会更重视父系血缘?更进一步,父权社会是不是建立在对女性生育劳动的剥削之上?从一个小小的词语出发,大家很容易就能联想到更根本的制度问题,进而推动物质层面的变化。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它更多是不平等的结果而非原因。如果社会现实“重女轻男”,那人们说话的方式自然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虽然换掉厌女的语言能够推动改变,我们还是应该始终着眼于造成性别歧视的根本原因,不要本末倒置、陷进抠字眼里。毕竟,改变一个词语的说法还算简单,但要彻底革除剥削女性的社会经济制度就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我觉得在培养了女性意识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语言里的不合理,自然就会进行替换,倒是没有很大必要刻意去搜集男权词语。对语言的讨论和整理当然是有价值的,我只是觉得和「发展自我、切实改善姐妹们的生活」相比,它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陌生女人4号: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在读书会接触到的《语言恶女》。在书中阿曼达·蒙特尔探讨了语言如何反映并塑造了性别偏见,同时也鼓励女性赋予侮辱性词汇(如slut和bitch)新的积极的含义,从而挑战社会对女性的污名化,例如“bad bitch(坏婊子)”在英语中已经开始指代有反叛精神的女性。中文世界对“女拳”的重新定义也是如此。

图片
语言恶女:将语言学与女性主义结合

受这本书启发,我们在读书会上玩了一个小游戏。在场的八位姐妹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要先给自己起一个“污名”代号(如绿茶婊、名媛、男人婆、灭绝师太),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能用新名字称呼彼此,通过体验这些“新身份”,我们一起思考了这些词语到底是怎样变成了针对女人的贬义词,女权主义者又该如何给这些被污名化的称呼赋予新的意义。游戏结束后我们拥抱赞美彼此,也与这些「恶女」名称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好」是「恶」,都是女人,都是「我们」。

图片
Bitch Magazine重新定义污名化女性的词汇

以上就是第四期「你问我答」特辑的全部内容了,想提问/分享感悟的姐妹可以在后台私信或发送邮件,我们会定期在「Dear Q&A」系列来信中回复。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帮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黑夜里女权主义出现,教我同千古来的姐妹一起寻找光明|Dear Moment 02

Image

前言:不久前我们发起了「顿悟时刻」征稿活动,一共收到68份回复,感谢姐妹们的热情参与!我们从所有来稿中精选了24个闪闪发光的 Dear Moment 分享给大家。本次推送包含第9~16则来稿,默认匿名,排名不分先后😊


1、

真正的顿悟时刻诞生在那天的热搜。到现在都记得,我点开vb,映入眼帘的不是男偶像,而是一个扣着手、衣着破烂、茫然无措的女人。她说不清话,不记得很多东西:名字、亲人、朋友,自己的过去。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她是被卖到大山里的,给粗暴的农夫做媳妇、生了很多孩子,被锁在猪圈里......爱、自由、幸福,都与她无关。对公平正义的向往让我关注了这个事件,可大家的愤怒石沉大海、更多被拐卖事件爆出,而她也依旧无法解除这段“婚姻”......

那么多赤裸裸地真相袒露在面前,我第一次直面这个世界、父权的世界,那个我多次产生过怀疑却还是放任自己保持沉默和温良的世界。仿佛待在井底久了被拉出去的青蛙,稚嫩而又惊恐,愤怒直冲头顶可无力感又把我深深拽下去。但黑夜里女权主义站了出来,教我如何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学习、健身、看见自己......我不再听父权世界的谎言,而是同千古来的姐妹们一起寻找方向。

2、

在我尚且年少时,初次恋爱遇到男友的兄弟们起哄,我像小鸟一样依偎在他身边,却突然像第三者一样旁观这一切。我从来不是胆怯的,我做过班长,也能轻易和朋友们打闹,我为何埋首?后来我才醒悟,彼时我在扮演的是“羞涩的她”。

3、

我妈妈是爱美的女人,记忆中很多睡懒觉的早晨都伴随着妈妈护肤拍脸的声音,还记得柜子里的瓶瓶罐罐。我的成长中也常听到“你妈妈真漂亮”的称赞。可长久以来,我发现保持美这件事没有给妈妈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职业晋升、更多的钱都没有,相反还要投入更多金钱、时时刻刻保持形体仪态、注意皱纹毛发的管理。而美的快乐呢,我也没在妈妈身上感受到。现在这样变美的努力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服美役。

4、

我的顿悟时刻是在小学。我穿了一件内衣和一件短袖,到班级被一个并不是很熟的男同学“刻意”提醒:你的袖口好暴露,能看到里面的内衣,别抬起手臂了!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没有抬起手臂的自由,仅仅是因为“暴露”了。这也太不公平了。

这颗种子埋在我心里,经由十多年的生长,如今已破土而出。22岁的我,穿着无袖背心,不穿内衣、凸点,但也足够自由。我想,再也不会有人在我面前「指指点点」,哪怕有,我也并不畏惧。

暴露不是你可以指责我的点,我肯穿着衣服上街已经是对所有人最大的尊重。

5、

在工作中,同事和领导永远在营造女不如男的氛围,比如什么“男的当畜生用、女的当男的用”。可是我亲身体会,那些看似轻松实则杂乱无章的管家工作都是丢给女性。可她们还被百般嫌弃,被曲解为在办公室轻松吹空调,在窗口接待群众也只被当成服务业。

而那帮在前线“辛苦”的男的呢?他们一天只工作两三个小时,之后还可以休息两天,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辛苦哈哈。而任何真正有危险的支援,领导指派的都是我这样“享福”的女性,倒不是能“吃苦”的男性了。在男权社会,无论什么行业,有油水的肥差永远轮不到女性,而女性无论在任何岗位都会被男的宣传为轻轻松松,还不用养家的闲职。

6、

不穿内衣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看我的胸提醒我,女生一定要穿内衣,不然容易遭到陌生人的审视。从那天起剃了寸头,今天头发已经长到脖子了。

7、

暑假我一个人在家,只穿了旧t恤作睡衣但没穿睡裤。爸爸回来了,我把睡裤穿上。他用调侃的语气说我“腿好看,不用穿”。可是爸爸,我的身体只是器官。它们不是观赏物,不是商品,不是男凝的客体。我欣赏我的双腿是因为它们在旅行时带我健步如飞地穿梭、游走于各个景点之间,是因为它们在夏季能有力地蹬夹、让我沁润在凉爽的泳池里徜徉,是因为它们坚实而有力量。

我讨厌当我逐渐成长、成熟时,父亲越来越多不经意间对我外表、身体的点评,哪怕是所谓夸奖。像一个傲慢、高高在上的饲养者,点评、把玩着宠物的毛发。

爸爸,我不需要你赞扬我的身体好看,因为我不需要美。我只希望我永远健康,永远有生命力。

8、

和表姐谈论恋爱经历,她说:最好不要谈太多恋爱,很「掉价」。

我说:那男生呢?

她说:男生不一样。

我和她接受一样的教育,生活在一样的社会环境中,我当时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同她的。

但是我心里,还有一个更自然、更本真的声音在说,男人又有什么不一样。

而后我和她一样去了其他城市,读了专科。后来偶然看到女性主义纪录片推荐,第一个就是伊藤诗织的《黑箱:日本之耻》。这算是我的女性主义启蒙,我愤怒这社会对女性的差别对待。再后来我又看了很多书,《第二性》、《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我才彻底明白从小到大的不适感从何而来。好不愤怒。

又过了几年,我专升本、考研、二战考研去更远的地方读书。表姐毕业以后工作、谈恋爱、订婚。今年9月我到学校读研,她领了结婚证。这次我看了《黑箱》的同名书,知道伊藤诗织后来赢了民事诉讼。

不管选择如何,命运如何,都希望我能与她一起在阳光下奔跑。

图片

如果我不逃离,我也会变成她|Dear Moment 01

图片
图片

不久前我们发起了「顿悟时刻」征稿活动,一共收到68份回复,感谢姐妹们的热情参与!我们从所有来稿中精选了24个闪闪发光的Dear Moment,并将在接下来的三封信中分享给大家。本次推送包含第1~8则来稿,默认匿名,排名不分先后😊


1、

亲戚家请吃饭,算妈妈那边比较私人的聚会。我印象最深的是只有一张桌子,但没有一个女性。不管是女儿也好、媳妇也罢,都只能站在旁边吃。比较小的孩子也站在旁边吃。我看着桌子上人的脸,突然意识到,即使是“男外来人”,即女婿,也是可以上桌吃饭的;年龄较小的男性,长大后也是可以上桌吃饭的。而女性、唯有女性,不管是辈分很高的姥姥、姨妈还是舅妈,都只能站在旁边吃饭。

当时刚好有一名堂姐结婚了,她老公在桌上吃饭,她在旁边。我看着她的脸,再看看姨妈的脸,恍然发觉,姨妈就是以后的她。而如果我不逃离,我也会变成她。

2、

大概是从我被送人未遂,弟弟出生时全家欢欣鼓舞堪比过年的氛围给刺激到吧。从那时开始,重男轻女的概念就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3、

初中时期我遭受了校园冷暴力,从此我学会绝不在人前软弱。上高中后我成了“不太好惹”的女生。一次大课间我正准备进淋浴间洗澡,舍友抱怨几个男生很烦、老是惹她,我掀开浴帘说:你不要老是顺着他们,骂他们一顿就好了。此时我已经站在淋浴间,窸窸窣窣脱下衣服,外面传来回复:不是每个人都像你那样的。

站在温热水流下,这句话在我脑中盘旋许久,直至今日依旧清晰。

为什么大家不能都像我这样?

4、

初中一次大考考砸了,我妈指着我说,“你爸已经烂了,我唯一的安慰就是你的成绩还比较好,你要是再烂了我要怎么活下去?!”我第一反应是疑惑:我和我爸怎么样跟我妈有什么关系?难道除了丈夫和孩子,一个女人就什么也不是了吗?甚至,当时的我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一种可悲的命运程序——女人们被所谓的爱情欺骗着走进婚姻,却发现男人是不合格的伴侣。她们无法从男人身上得到任何价值。这时她们转而寻求生育、期望通过孩子获得自我满足,然而从历经苦难怀孕生产到耗尽精力抚养孩子也是女人燃烧自我的过程。当女人发现生育的回报和付出根本不成正比时,她们会彻底绝望,或者又寄希望于子女的婚姻。因此婚姻中的女人永远无法真正得到幸福,只能在空虚中被不断拉扯。

听到妈妈的那句话以后,我的人生好像没有什么改变,又好像有些微小的改变。我依然想让妈妈开心,依然为了妈妈努力学习、渴望取得好成绩。但当妈妈再劝我“擦亮眼睛找个好男人”时,我会闭上耳朵。后面的故事或许大家都熟悉,我开始了解女权主义,为自己的人生寻找解法。我回看当年的自己,那个为妈妈的话感到愤慨但依然试图拯救妈妈、让妈妈满足的女生,才发现她一直扛着妈妈的命运走到现在。在父权制的压迫下,她的妈妈把自己想要的、匮乏的、被许诺会得到却从不曾得到的、因对未来恐惧而强加于人的所有,都放在了她身上。出于对妈妈本能的爱,她选择把妈妈的问题都当成自己的问题,从而时时愧疚、常觉亏欠。

而如今,她终于敢看见这一切。

妈妈,我依然很爱很爱你,可是我要过自己的生活了。我不能再为你解决连你自己都没有勇气去解决的问题。你无法接受我爱女人、无法接受我不生育、无法接受我不愿复刻身边任何一位女性长辈的人生,那我只能剪断我们之间的脐带,去做我自己的母版。如果前方没有路,那就开路,这正是每一代女性在做的事情。

——by除却巫山俱是云

5、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对劲是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当时的我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我能看见姥姥对不担负赡养责任的儿子看似失望仍百般让利。家产是他们的,还要付赡养费勉强让他们接纳她。然而对精心照料自己的女儿她说着体己话,却没有给予她们一丝一毫利益。我从小就很精明,我觉得那些男人占了属于我的利益。我明明是她最有出息的孙女、她口中“最宠爱”的孩子,为什么我仍能感受到比起我她更偏爱顽劣又蠢笨的表弟呢?为什么我得到的远比那个家伙少呢?

然而当我向妈妈提出我的疑问,问她辛辛苦苦讨不到好处有什么用,她却说着她很乐意,她孝顺。我忽然就感觉,孝道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是父权制的魔咒。

6、

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介绍“他”可以代指男人和所有人,“她”只能代指女人和一群女人,甚至一群女人也可以用“他们”。那是我第一次质疑老师的正确性。

7、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算落后的小村庄,我在家很少感受到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前段时间跟妈妈在集市买瓜,问好了价格,结账时却突然涨价。摊主见我犹豫,声色俱厉地呵斥:“你不买可以走人,小女孩家家的这么事多。”诸如此类。然而我身旁还有一个买瓜的男人正在挑选,摊主却转头温声细语对他说:“我说的是她,您慢慢挑。”

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性别上的区别对待。我脑海中蹦出第一个念头:倘若我是个男生,摊主应该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试图用高喊吓退我。

我们总被教育要待人温和有礼,可没人教我们面对基于性别的不礼貌、胡搅蛮缠时该怎么做。在我浅薄的经验中,第一步要敢于对不合理的事说不,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声音,起码告诉自己要在不公平中力挺自己;其次我们应该有强健的体魄,不必被“好女不过百”、“筷子腿、直角肩、蚂蚁腰”左右。只有怕你好的人才盼你弱。

有人说:千百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我不认可。正因为反对声音多、沉默者众,我们就更应该坚持自我。女性一直在被选择、被支配、被漠视,这个“被”令我万分讨厌。我即是我,不是他物,不是任由珠网外衣缚束的复制品,我应正视我、更应成为真正的我。

——by执萌萌

8、

生活在这个世界,愤怒和质询根本讲不过来,所以想分享一个生命早期的温暖时刻。

上计算机课,一个女生肚子疼,冲出去找班任请假。下课回班的时候有男生在队伍里乱窜,跟同学说她是装病,但完全没有女生附和他,都是让他闭嘴或滚。大家平时未必玩得到一起去,但到了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不能接受那个男同学的污蔑和打压。

就是那时候突然觉得 “哦,我们是一伙的”,都是女人。

图片

破解虐女魔咒:恐怖片为何令人毛骨悚然?|万圣节特刊

图片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作为恐怖片爱好者,在万圣节的夜晚关上灯、窝在沙发上看一部恐怖电影绝对是极致刺激的娱乐享受。可是今年万圣节前夕,当我打开收藏已久的恐怖片单想要挑一部来看时,却忽然感到兴致阑珊。千篇一律的题材、单一的故事走向、堆叠的恐怖元素...这些都让人几乎看一眼电影简介就能猜出结局、顿时感到索然无味。

回想近几年的高分恐怖片,真正能吸引我眼球的好像少之又少。这究竟是因为恐怖片的制作水准变低了,还是我对惊悚元素的承受阈值变高了?又或者:这段时间里我观影体验的变化其实源于性别意识的增强?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把前几年看过的经典恐怖片分成了三类,分别是鬼屋疑影类、西方宗教类和心理恐怖类。在分析了这些电影的叙事手法和故事情节后,问题的答案也随之浮出水面——原来那些光怪陆离的“恐怖元素”无一不流露出浓重的厌女情绪,或是将她们塑造成没有灵魂、只受恐惧支配的提线木偶,或是将女性的苦难和伤疤以鲜血淋漓的形态展示给观众。不论哪种手段,都十分令人作呕,也难怪我再也无法从中体验到快乐。

所以,在这封信里,我会从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分析恐怖片那些装神弄鬼的“技巧”下隐含的厌女色彩,并尝试探讨这个问题:恐怖片到底为何让我们毛骨悚然?

1、闹鬼房屋里的疯女人:失权的傀儡与恶毒的荡妇

闹鬼的房屋可谓是恐怖片经久不衰的题材,恐怖大师温子仁的很多影片都是围绕鬼屋拉开序幕的。而曾经对其作品深深着迷的我也发现了这些电影在氛围铺垫和情节设定上的厌女套路。不同于大部分电影,鬼屋恐怖片里女性角色的戏份往往不少,镜头也总是聚焦于女角色的面部表情、动作和情绪变化。然而,把女性作为故事的“核心”并不等于爱女。作为恐惧的载体,鬼屋类恐怖片中的女性只不过是导演用来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工具:在狭小的密闭空间里,随着夜幕降临邪灵降至,恐怖音效配上特写镜头下女性放大的瞳孔和紧张的神情——电影主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观众沉浸在恐怖氛围之中,像女主角一样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以温子仁的《招魂》系列为例,片中捉鬼夫妇的“职能”设定就非常引人深思:男主是降妖除魔的驱魔师,负责对抗恶魔、稳定人心,给人的感觉是安全可靠的;而女主角则是通灵师、能够和恶魔对话,因而经常被邪灵偷袭、恐吓。因为能看见鬼,女主角经常被突然出现的鬼魂吓得魂不附体,而电影也伴随着女主角的连连惊叫和恶鬼的狂笑声进入了高潮。

恐怖片为什么喜欢让女主角撞鬼?这主要缘于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弱化和歧视。男权社会让男性享有更高的权力和地位,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影视作品中往往以强大有力、不可侵犯的形象出现。这样的权力加持让恐怖片中的男性拥有镇压邪祟的 “阳刚之气”,使鬼怪恶魔不敢造次,也能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而相比之下,在社会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则沦为了恐怖片中“天然”的受害者——她们总是被塑造成胆小无力、没有安全感的弱者形象,呈现出脆弱、无助、歇斯底里的特质。

而且,现实生活中女性越是困苦不堪、孤立无援,她们在恐怖片中就越容易被恶魔“选中”,所以鬼屋恐怖故事多半发生在带小孩的单亲妈妈(或父亲常年不在家)身上。底层女性的生存空间总是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她们的苦难也往往被人误解或漠视。所以,当恐怖片的导演将镜头对准这些举步艰难的女性时,观众会情不自禁地代入其中,感受到最真实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惧。

图片
《招魂》中恶魔选择附身家中的母亲,正是因为中老年女性在大众的认知中更脆弱、无法独立、容易摆布。

除了无助的受害者外,鬼屋恐怖片还热衷于塑造外表美丽但内心狠毒的蛇蝎美人。这类女性角色往往充当故事的反派,她们心狠手辣、睚眦必报,还可能掌握某种巫术。作为大BOSS,她们会在前期小心蛰伏、迷惑人心,最终在男性放松警惕时揭下面具、露出嗜血的獠牙,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置于死地。例如,《死寂》中操纵全局的恶毒继母就是典型的蛇蝎美人。电影结尾男主角发现自己的父亲被女巫做成了人皮木偶时声嘶力竭的尖叫足以印证父权社会对幻想中“女妖”的恐惧——男人害怕女性利用美色和巫术操控、迷惑自己,夺走财富和权力,使他们落得人财两空的结局。这样的恶女形象表面上跳出了受害者的框架,实际却依旧饱含父权对女性满满的恶意。正因为男性不相信女性有和他们正面角逐的能力,才会忌惮蛇蝎美人这样以性为武器、用歪门邪道对付男人的毒妇,而这何尝不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失权的另一种变体?

2、拜男厌女的宗教邪典:惨死的女巫与失贞的少女

西方宗教恐怖片中的女性往往遭受父权和神权的双重压迫,其中最典型的题材就是中世纪的猎巫运动。以《寂静岭》、《无名女尸》为代表,这类电影往往以女巫的身世之谜为悬念展开,把女性在猎巫运动中遭受的非人折磨当作卖点。他们用窥探猎奇的方式将那段女性惨遭蹂躏、迫害的屈辱历史炮制成了一场令人作呕的“血腥盛宴”。在观看这些影片时,我常常感到如鲠在喉,仿佛自己正和片中的女巫一样被男权社会凝视、审判——在这里,女性的苦难变成了低成本的消遣,供人咀嚼品味、玩赏亵渎。

可能有人会说,女巫题材的恐怖片明明是爽片啊,因为这些女主角最终都会彻底黑化、然后杀掉所有迫害她的人,变成令人闻风丧胆的真女巫。可是在我看来,女巫复仇不过是一种自毁式的抗争,这样的结局不仅不够“爽”反而透露出无尽的悲凉:这些女性经受了精神和肉体上的种种折磨,她们被剥夺了一切希望和可能性,在绝望麻木中逐渐疯魔,最终被邪恶力量操控、通过献祭自己来报复整个世界。可是,男人的恐惧换不来女性被夺走的权力,她们将愤怒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余下的却只有腥风血雨过后失权者们绝望的哀鸣。

五百年前的猎巫运动剥夺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这一点也在另一类驱魔题材的恐怖片中得到了体现(参见《我们,都是烧不死的女巫的后代》)。在《驱魔人》中,被恶魔附身的少女当众拿起尖刀插入自己的下体,这是恶魔撒旦渎神的方式——毁掉女性的贞洁。魔鬼为了挑衅上帝会毁掉基督教的圣器,包括亵渎神像、折断十字架、打破圣杯等。同时,基督教认为处女的身体是最圣洁、不可侵犯的,因此玷污少女也成了魔鬼和上帝较量时的常用手段……被抹杀了独立人格的女性就如教会的所有物一样被供奉在圣坛上,这无疑是对女性极致的物化,也体现了父权制下西方宗教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和控制,由此衍生出的贞洁观更催生了男权审判女性的圣娼二元论——皈依上帝(父权/教会/男性)的女人就是纯洁的圣女,而被恶魔染指(不受规训/不信宗教/不守贞洁)的女人则沦为荡妇,只能戴着名为“原罪”的枷锁接受父权的惩罚。

3、照进现实的恐怖怪谈:婚姻里的恶魔与含怨的新娘

最后我想谈一谈最能给观众造成难以磨灭的恐惧的「心理恐怖」类影片。以《闪灵》为代表,这种恐怖片虽然往往没有大量血腥暴力的镜头,也不会利用宗教邪典烘托恐怖氛围,但它却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认知冲击。它们通常从一个平常的生活片段切入,一步步让观众陷入恐怖漩涡之中、在虚构和现实的混乱重叠当中越来越细思极恐。婚姻家庭是这类恐怖片惯用的素材——在「家庭」这个被人们称为“幸福港湾”的地方,父权社会早已筑起了一座隐形的牢笼将女性困于其中、任由她们被吃人的巨兽生吞活剥。在心理恐怖片中,婚姻中的男性会在自身邪念的控制下彻底展露内心的阴暗面,最终变成不人不鬼的恶魔、将妻子当作自己的猎杀对象。

例如在影片《闪灵》中,郁郁不得志的男作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酗酒,而他的妻子温蒂不仅要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操持家务,还要承受他的负面情绪和无端指责。最终,有邪气的房子让丈夫彻底变成了恶魔。他家暴孩子、精神控制妻子,最终甚至在邪灵的操纵下举起斧头追杀她们。《闪灵》里最经典的一幕就是失控的杰克从被砍碎的半张房门外露出狰狞可怕的面孔。温蒂惊恐的尖叫和斧头破门的巨响足以让我们对杀妻案、家暴案受害者们的窒息和绝望感同身受。不平等的制度和厌女的大环境就是滋生恶意的温床,一代代男性趋之若鹜地成为男权忠实的拥趸、无时无刻不在捍卫婚姻这座囚困女人一生的牢笼。

《闪灵》最经典的“斧头破门”片段中,丈夫疯狂狰狞的表情和妻子的惊恐无助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婚姻牢笼中的女性无处可逃、任人鱼肉的绝望处境。
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我的天才女友》中也有和《闪灵》极其相似的一幕。新婚之夜才发现丈夫真实面目的莉拉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厕所玻璃门印出丈夫猥琐扭曲的面孔,犹如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代入莉拉的处境,我们实在不寒而栗:现实婚姻中女性的处境竟和恐怖片别无二致!

其实,《闪灵》曾一度是我心中恐怖片的Top 1,直到我偶然得知女主角谢莉·杜瓦尔在拍摄过程中曾遭到全剧组的精神虐待。为了让谢莉演出近乎崩溃的感觉,导演斯坦利命令整个团队孤立她,还经常借故挑刺、当众辱骂,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同情她。在长期的精神折磨下,谢莉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身心俱疲的状态,这也给她留下了长久的心理创伤,并最终患上了抑郁症和被迫害妄想症。谢莉的出色表演成就了《闪灵》,让这部电影的男导演和男主角享尽了追捧和荣誉,然而这位在剧组遭受欺凌折磨的女性却无人问津。戏外谢莉的悲惨经历与影片中温蒂的绝望遥相呼应,也和现实中女性被威逼压榨却无处申诉的悲惨命运相互交织,将残酷的真相呈现在我们眼前:真实世界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竟比恐怖片中的虚构情节更让人毛骨悚然。

不过,《闪灵》虽然全片压抑,但到底还是在结尾留了一线希望:妻子最终反杀丈夫、逃出生天,隐喻了美国民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浪潮中保守派白人男权的穷途末路。而相比之下,东亚恐怖片倒是将对女性的压迫贯彻到底了,她们总是被迫害至死,即使报仇也只能是死后的事情了。例如《咒怨》中,伽椰子只因被丈夫怀疑偷情就被残忍杀害。香港经典恐怖片《山村老尸》中,楚人美因被丈夫诬陷通奸惨遭村民杀害,死不瞑目的她在三天之内几乎杀光了村里所有人。现实中女性挥刀杀人也大多是因为被逼无奈、走投无路(参见《赞美or歧视:女人不会是杀人犯?》),而电影中的女性总是饱受男权迫害,未及反抗便被剥夺生命。她们死后的复仇既是对父权沉痛的控诉,也是对女性面对结构性压迫时往往无能为力的现实的影射。

结语

恐怖片最让人恐惧的往往不在血腥画面或惊悚音效,而在于引导观众深入主角的世界,窥探她们的不幸、咀嚼她们的无助和孤立。然而,与其做一个猎奇的旁观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受害者身边替她们质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为何圣体崇拜与猎巫运动总是针对女性?为何温蒂再努力也逃不出婚姻的魔咒?为何伽椰子会被那么轻易地杀死?

写到这里,我不禁恍然大悟:恐怖片中的女性根本没有真正的人格和灵魂,她们就像提线木偶一样依照设定好的剧本重复着被恐吓、禁锢、凌虐的命运;而真正的加害者却如同影片中的邪恶力量一般,居高临下地以观看女性受虐、陨命为乐。所以,作为女性观众,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恐怖画面的冲击感中,更要透过银幕洞察背后深藏的不公与偏见。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要勇敢地激发内心的力量,去质疑、批判、行动,让女性的声音在真实世界中得到应有的回响和尊重。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2号*

二〇二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万圣节

*本文由陌生女人2号主笔,陌生女人1号编辑

去健身吧,趁我还鲜活

图片

When somebody tells me I cannot do something, that's when I do it.

—— 格特鲁德·埃德尔,历史上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一年前的夏天,我入职了一份高强度的工作,并在组里同事们的号召下开始了健身和跑步。一开始我的目的非常功利——健身就是为了快速增加体能与精力,从而更好地投身主业和副业。但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我多了不少和自己的身体独处的时间。

通过每一次阻力训练,每一次拉伸与舒展,我逐渐和她建立了更深的联系。我喜欢感受自己的呼吸、倾听自己的心跳跟着脚步加快或变缓、感知自己的胳膊和大腿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变得越来越有力。与此同时,我也更爱自己的身体了。不再凝视与审判,我开始对身体生发出一种纯粹的“欣赏”,随之而来的便是身体与心灵“合二为一”之后对生活的掌控感与由内而外的生命力——不再顾忌他人的标准,而是聆听自己的节奏;不再以达成目标为动力,而是感受一呼一吸间的微妙。

我不禁感叹,为什么我人生的前20年没有如此美妙的运动体验?

想当初,我好像一直犹犹豫豫,总是不停地问自己各种问题,例如:强身健体能否帮女性找回主体性?健身中会遇见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克服和坚持?最重要的是,挥洒汗水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开始健身之后我把这些问题丢在了脑后,如今回头看才发现它们其实早就已经有了答案。所以,我决定写下这封信,希望能让还在犹豫或是不知道如何开始的姐妹抛下顾虑、大胆地奔向广阔天地!

1、“躺着多舒服!为什么非要运动呢?”:成为身体的主人,重塑女性主体性

在漫长的历史中,女性的身体常常被视作“他者”的领地,不同的功能分属不同的主体——性能力属于丈夫,劳动及再生产能力从属于家庭,生育能力则服务于政治(参见《我们,都是烧不死的女巫的后代》)。总之,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瓜分了女性的身体、摧毁了她的主体性,女人从此不得不接受社会的规训和管控。

在无处不在的凝视之中,女性内化了各种审美和道德标准,并逐渐对身体产生羞耻感。这摧毁了我们对身体的信任,剥夺了我们发现和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甚至可能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在电影《老娘与海》(Young Women and the Sea)中,Trudy的母亲从一起沉船事故中吸取教训,鼓励两个女儿从小学习游泳——在那起震惊纽约的事件中,所有女人站在燃烧的船上一齐等待死亡。其实她们距离岸边仅不到10米,但因为没有人会游泳,这短短10米就成了无法逾越的生死鸿沟。

仅仅一个世纪以前,女性下海游泳依然会被认为“不成体统”。她们必须穿着繁复的泳裤和上衣才能下海,这会限制女性的活动,增加风险。同时,男人断定女性的心脏会因为过量运动“爆炸”,因此无法完成长途游泳。所以,当Trudy决定挑战跨越英吉利海峡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她能完成这一壮举。然而她在1926年8月以14小时36分钟的成绩打破了世界记录,比之前的男性游泳者快了两个小时。

通过运动和突破极限,Trudy打破了由男性垄断的、关于女性身体的叙事。事实上,游泳乃至任何形式的健身都是有意识的、主动的身体实践。运动让我们耐心倾听自己的需要,达致自我探索和觉醒的状态。在锻炼肌肉耐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能借助身体做些什么、去到哪里,最终触碰到力量的边界与生命的潜力。从此,我们不再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而是将它视为自我实现的桥梁、坚定地冲破外界设置的各种条条框框。

所以,健身不仅能增强体力,还能帮助我们强化内在感知,与身体建立深度链接,从而摆脱男性凝视。也许在健身初期,我们还会将某种“完美身材”作为目标。但当你真正沉浸其中,身体的感官便会随运动瞬间放大:呼吸和心跳的变化、汗水划过胸口和小腹,甚至肌肉的酸胀或疼痛都会带来无比美妙的体验——一股强烈的“我活着”的念头油然而生。在这一刻,我清楚地觉察到自我的存在,并猛地惊醒:原来我的身体属于自己,她不应是社会或任何个人的附属品。从此以后,我们终于能够忘记他人定下的审美标准,不会再追求纤细柔弱的四肢,也不愿再倾慕“美丽”如人偶般的躯体。

除了挖掘自身潜能、摆脱凝视,健身还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强」的好处。这世界上只要付出就能保证收获的事情不多,而运动就是其中之一。父权社会制造了层出不穷的审美陷阱——柔弱是魅力、娴静是美德,“虎背熊腰、孔武有力”这些对男性的称赞却是对女性的贬低。而女性只要尝到权力和力量的滋味,就能立刻明白其中的荒谬、避免落入这些陷阱。当我们通过自主选择打磨神经反应、增加肌肉力量,当我们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精力更充沛时,我们自然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安全感:原来我的身体不是一个被凝视、评判的物件,她有如此精良的功能。只要我想,她就可以非常强大——原来我完全有能力捍卫自己的主体性、做自己命运的掌舵人。

图片
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左),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右):强壮有不同形式,但不变的是旺盛的生命力

2、“决定了!但要从哪开始?”:从简入繁,寻求支持

万事开头难,如果此前没有任何运动习惯,你在「开启」健身的这个环节可能会感到一些压力。如果暂时没有感兴趣的运动,大家不妨从最小成本的活动开始尝试,例如去试听一节免费的健身课程,或者跟着网络上的公开视频练习。但如果过量的信息让你感到焦虑,不知道如何开始才是最“正确”的方式,那么就该放下手机,直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毕竟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最完美」的健身方案。尽管健身小白的动作可能不那么规范,但这依然是一个好的开端。就像如果我们本来整天坐着不动,那么花十分钟走走也是值得欣喜的进步。

更具体点说,如果你觉得健身房/健身课太贵,那么不妨尝试居家运动;如果阻力训练的重量让你感到困难,不妨从最轻的重量开始;如果你觉得购买器材非常繁琐,那么不妨先用自重训练;如果你觉得30分钟太久,那么何不从15分钟甚至10分钟开始。

在习惯了简单的日常健身后,我们可以尝试更多更复杂的活动,逐步拓宽生命的体验。如果期望柔韧协调,可以跳舞跳操;如果期望精力充沛可以跑步。而如果能找到一项自己真正热爱的运动就再好不过了:各种球类运动、游泳、飞盘、滑板、登山、舞蹈、滑冰...丰俭由人。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培养运动习惯、多一个注入生命力的方式,所以如果运动让自己感到厌恶、焦虑或痛苦,那就得不偿失了。

此外,如果独自运动让人兴致尽失,我们可以叫上姐妹,或是加入女性健身团体。运动时有人陪伴支持也许能让人更有动力,而且收获反馈也有助于我们不断进步。前段时间我刷到了许多攀岩视频,看着运动员在各个岩点间游走时矫健的身影,我跃跃欲试。于是,我在周末到一家附近的攀岩馆探索,一上墙才知道这项运动竟然如此困难,不知如何发力的我经常爬到一半多就已经精疲力竭。但在我每次尝试解锁一条新线路时,无论是否成功,岩馆里热心的陌生姐妹都会在墙下鼓励我再迈一步、换脚,或者上手。她们的支持让我相信自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而且,即使没有在场的陪伴,我们也可以和姐妹远程打卡运动。自从开始运动,我不定期就会跟朋友更新一个个小小的里程碑,也会获得她们的祝贺。作为彼此运动道路上的旅伴,我们总能激励和支持对方。就算大家感兴趣的不是一种运动,也不懂对方所做运动的规则,但是只要不吝啬真诚的赞美和欣赏,这种女性间的互动就能成为我们变强路上最大的动力!

3、“迈出第一步了!可怎样才能坚持?”:活在当下,聆听自我

尽管锻炼已经成了日常的一部分,我们天性中“贪婪、懒惰”的那一面依然会蠢蠢欲动,这时如何坚持就成了下一个挑战。有些人可能会说服自己咬牙坚持以实现目标,可是如果我们总是想着「现在吃苦,未来享受」,就会难以获得即时满足,进而逐渐失去动力。此外,设立明确的目标后,如果身体没能立即有肉眼可见的变化,我们也很容易对自己产生不满。这种对自我的评判会削弱我们与身体的联系,甚至让锻炼变得痛苦不堪。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太喜欢某健身软件的宣传语“自律使我自由”,因为这隐含着一种延迟满足的观念,即辛苦锻炼是为了让未来的自己更快乐。然而如果运动就是为了未来虚无缥缈的幸福“委屈”当下真实的自我,我们怎么可能真正热爱运动、享受运动呢?

图片
某健身App认为「自律」才能「自由」。但如果能享受健身的临在感,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收获「自由」,也无需苦苦逼迫自己「自律」。

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告诉自己运动不应该是一件需要咬牙才能坚持的苦事,不要给它打上负面的标签。其实,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对事件做出“正面”或“负面”的判断,但这些标签并不一定是事件的本质。比如,健身不一定需要“拼命忍耐”,它也可以轻松愉快、令人满足;玩手机不一定就是娱乐,也可能让我们信息过载、头昏脑胀。如果我们一味将健身看成需要自律才能勉强完成的苦差事,大脑自然会对这些活动产生抵触,甚至决定放弃。

而如果我们能反思自己思维的固化,尝试以更多元的方式体察生活的每个瞬间,我们就有可能打破标签的限制,发现更多可能性。在追寻主体性的旅程中,我深信“活在当下”能够带来更深刻的临在感。这意味着不让未来的焦虑占据我们的内心,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的体验上。例如我们在做深蹲时可以专注于腿部肌肉的伸展与收缩,而不是一味追求动作的完美标准;进行哑铃练习时则要感受肌肉的用力与放松,而不是担忧手臂的健美程度。这种专注不仅能帮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也能让运动者与身体对话,深化和自我的亲密连接。而不知不觉间,我们竟然会开始期待每天的运动时间。

结语

健身从来都不是对外表的重塑,倡导健身也不是为了制造一套新的审美标准,让女性抛弃“柔美”转而追求“健美”。事实上,运动是一种深刻的自我重建。我们在阳光下尽情挥洒汗水,在清风中感受肌肉的律动。一呼一吸之间,我们不仅是在强身健体,更是在打破一切关于「我们是谁」的外部定义。愿大家不止能通过健身提升体力、丰富生活,还能在每一次锻炼中重拾自己的力量、发掘自身的潜能。到那时,我们不仅能炼就一副母狮般强壮的身体,更能拥有一种无人能够动摇的内在自由。

所以,从今天开始健身吧,趁我们还鲜活!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4号和小牙*

二〇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本文由陌生女人4号和小牙主笔,陌生女人1号编辑

番外——运动新手有话说

从前运动都是“一天打渔、十天晒网”的我终于下定决心规律健身了。重拾游泳的爱好后,我从持续性的运动中获得了一种久违的独特感受。吞下一大口空气后潜进泳池,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人紧紧包裹其中,我仿佛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又一次置身于温暖的羊水中。我清楚地感到自己正在触碰和体会生命的本源。在那一瞬间,一切杂念消失不见,余下的只有我、我的身体,以及我与我身体的关系。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明白了女性的身体从来不是一种威胁、一份耻辱、一个诅咒。恰恰相反,她是上天所能慷慨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 陌生女人1号

因为“女生要文静”,我很少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在还未真正体验过运动时,我就已经开始讨厌体育课、讨厌运动了,而体育成绩不好的羞耻更带来了恶性循环。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摆脱规训,尝试了泰拳、巴西柔术、游泳、骑行等活动。当运动后骑车时迎面而来的微风拂过汗珠、扬起发丝;当第二天起床全身肌肉隐隐作痛;当我自学蛙泳第一次连续游了一百米,我的心充盈着满足和自豪。我知道我有能力依靠自己,也只有自己可以依靠。我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我会自信骄傲地走在大路上,就如任何一个平常男人一样。而这背后是持续多年社会规训下的自我怀疑、挣扎以及反抗。

—— athello在顿悟时刻活动中的投稿

图片

《如果我消失了》:蛤蟆小姐看不起心理医生

图片
图片

漫画《如果我消失了》细腻地描绘了克拉拉和周围朋友的生活群像,反映了当代青年女性普遍的生存困境。就和在父权社会中生存的每一个普通女性一样,克拉拉尽力地维持着工作和社交,过着简单且重复的日子。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然而克拉拉却感到自己的内心正无可避免地一寸寸解体、破碎、甚至消失......

“我半闭的双眼无法睁开,我的眼泪像一条小溪,无可避免地向下流淌。我是一枚小小的躯壳,正一点点破碎,内里逐渐消失......”

在抑郁的日子里,克拉拉在日记本中写下了这段话。

透过克拉拉的内心世界,我们看见了一个个平凡女性的绝望和无奈:辛苦乏味的工作、勉强糊口的工资、擅长PUA的男上司、艰苦的住房条件、如影随形的社交压力、被性侵性骚扰留下的创伤,以及来自父权社会的种种打压和规训...这些郁结于心的伤痛一点点吞噬我们的快乐、蚕食我们的希望,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和勇气。当我们每天含泪带笑、疲于奔命时,或许每个人都有想过,“如果我消失了会怎样?”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是男性的1.2至2倍。而这其中,职场青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会被低估和忽视。研究表明,自2020年 2 月以来,职业女性的抑郁情绪水平增加了83%,比职业男性高出47%。在经济下行的时代,为了维持资本的运作,男权社会全方位地挤占职场女性的生存空间,意图榨干她们的精力和时间。然而,当我们感到窒息想要呼救的时候,却只换来冰冷的漠视和嘲讽:“女人就是多愁善感”......

在效率和理性至上的父权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成为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如今盛行的“强女叙事”不断强调着“大女人一切靠自己”,却无时无刻不在拥护着男权社会的“恐弱”思想,对不够坚强的女人口诛笔伐。公共空间里没有了“软弱之人”的一席之地,向她人展露自己的脆弱也变成了一件可耻的事情。我们就如同书中的克拉拉,每天像陀螺一样机械性地辗转于家、公司和各种聚会场合的三点一线,戴着“微笑面具”扮演起温柔和善的“好好小姐”。

作为父权社会中的“廉价劳工”,女性既因职场性别歧视而受到排挤和边缘化,又要服从传统性别规训、为整个社会提供无偿的情绪劳动——微笑着回应不讲道理的老板、耐心地安慰倒苦水的同事、在不熟悉的“朋友聚会”中强颜欢笑.....不知从何时开始,悲痛、愤怒、恐惧、厌倦、无助这些再常见不过的情绪被贴上了“负面”的标签,平静、乐观、贴心、松弛感、共情力强成为了“合格女性”的标准。父权社会贪得无厌地索取着女性的情绪价值,以不平等的资源和低廉的回报要挟她们源源不断地为他人供血,却丝毫不关心她们的能量是否已经消耗殆尽。

其实,克拉拉不是没有求救过,然而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却摆在眼前:我们根本没有为自己疗伤的资本!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职场女性平均月薪为8689元/月(以一线城市为主),比男性低了约13%。而国内单次心理咨询的价格通常在400-2000元之间,这样的高消费对于需要长期接受心理治疗的女性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实际上,爱和关怀(care)早已被父权制资本主义打造成了一种“产业”,它们被垄断、打包、出售,变成了高位者把控的奢侈品——一种被不平均分配的稀缺资源。父权社会剥夺了女性的权力和资本,以低廉的报酬换取她们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而女性能得到的“补偿”却只有心理咨询室里的倒计时钟和收款单上的天文数字。

在享受了男权社会的资源倾斜和女性无偿提供的情绪价值之后,蛤蟆先生*尚且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去看病,而被全方压位榨的“蛤蟆小姐”却根本看不起心理医生。当关怀和疗愈变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治愈创伤”也随之成为了普通女性不敢奢望的特权......

*蛤蟆先生是心理学著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主人公。该书以男性视角描绘当代青年人的心理问题并广受好评。

在书的结尾,不堪重负的克拉拉终于在朋友面前情绪失控、崩溃大哭,她袒露了内心深处那道早已溃烂的创伤,开始直面自己难以启齿的伤痛。这一次,朋友们为克拉拉提供了“免费”的关怀,她们谈话、喝茶、平复心情,排毒和疗愈过后,克拉拉终于感到自己的心舒展了一些。

然而,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一个沉寂的夜晚,还有数不尽的“克拉拉”在抑郁的深渊里痛苦挣扎,艰难求生。那么,我们要如何自救呢?

尽管父权社会试图垄断“关怀”的供给,却无法割断女性之间深厚绵长的连结和情感共振。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觉醒与抗争,更要凝聚在一起创造一个互相关心、彼此疗愈的支持网络——希望在这里,终有一天,脆弱将不再难以启齿,爱也因充盈而枝繁叶茂,关怀和包容会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图片
图片

我们,都是烧不死的女巫的后代

图片

在重拾女巫故事的过程中,我们重获了从未真正失去的力量、智慧和自主权。

——玛丽·戴莉,美国神学家、哲学家、激进女权主义者

前段时间,我们翻开《卡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在作者西尔维娅·费德里奇的带领下回顾了那段始于五百年前的猎巫运动。

通过以下这幅名为《烧死女巫》的中世纪画作,我们得以窥见那段残酷历史的冰山一角:五名女性被残忍地绑在火刑架上,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无助。火焰在她们周围肆虐,火舌舔着空气,仿佛随时准备将她们吞噬。两名男性刽子手站在一旁,狡猾的眼神下是阴毒的笑容。他们用尽全力扇动空气,企图让火焰更加猛烈,不顾一切地加剧这场暴行。

在火刑架旁,还有几位女性被牢牢控制,无声地注视着眼前的惨剧,等待受审。她们心里清楚地知道,迎接自己的很可能是同样悲惨的命运。

15到17世纪的猎巫运动中,数十万女性被活活烧死

由15世纪开始、持续两个多世纪的猎巫运动剥夺了女性的身体自主权、生育权,并重塑了(被动无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她们掌握的草药知识和治疗经验被指控为巫术,性能力被污名化为“引诱男性失去理智”的原罪,接生婆被判定为杀婴的主谋,而这些「无端指控」都会直接导致死刑。在猎巫运动中,欧洲多个国家的数十万妇女被审判、折磨、活活烧死或绞死,这无疑是一场恐怖主义运动。而正是在刑讯室和女巫死去的木桩上,资产阶级的「理想家庭生活」才得以形成。自此,子宫变成了由男人和国家控制的公共领地,生育直接服务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如今,随着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身体的探索有了显著进步,现代医学的诞生挽救了无数生命,很多人得以免于病痛。同时,世界各地女权运动的兴起也让一些女性重新拥有了避孕和堕胎的权力。然而,时至今日,女性夺回在猎巫运动中失去的对身体的控制了吗?女性在生育中有主动权吗?现代自然科学中是否依然存在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

1. 已婚套餐 VS 未婚套餐:妇科检查为何与婚姻挂钩?

尽管已经过去了五百年,猎巫运动对女性身体的控制依然残存。在许多医院常规体检套餐中,「妇科检查」并不对所有女性统一开放,而是根据婚姻状况进行划分。如果在个人信息采集中填写“未婚”,医院通常会默认来访者不需要妇科检查;而如果未婚女性执意做妇科检查,医院则会建议在信息采集表中谎称“已婚”或者签署「未婚女性自愿接受妇科检查」的免责声明。

在妇科检查中,女性需要对医生裸露生殖器并接受仪器深入阴道。几十年来,无数女性对妇科检查倍感羞耻,视其为洪水猛兽。很多人认为未婚的“黄花大姑娘”怎么能让陌生人、甚至是陌生男人检查身体(中国妇科医生男性占比10-15%),还有人质疑仪器进入阴道岂不是会破坏处女膜,而失去了「处子之身」的女性要如何面对未来的丈夫?由于这些社会偏见,医院担心遭到投诉和追责,因此不愿为未婚女性提供妇科检查服务。

妇科检查把婚姻状况当作划分标准其实是在给「未婚」和「完璧之身」划等号。社会默认已婚女性不再需要守贞。况且她们有义务“满足丈夫的性需求”,所以必然会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既然不需要/不可能依然是“处女”,已婚女性自然可以随意做妇科检查。然而,未婚女性的性生活却被视为「非正式」的。所有不由男性/阴茎主导的性行为都会被打压乃至无视,例如女同性恋性生活、自慰等。换句话说,只要没有和男性发生过纳入式性关系,她们就还算是「处女」。

所以,那份「未婚妇女自愿妇科检查」免责声明针对的其实并不是女性本人,而是她的母父,她未来的丈夫和她未来的婆家。父权社会默认已婚女性的身体属于其丈夫。在婚前,她被暂时“寄存”在母父那里,婚后她将属于由男性主导的新家庭,而全社会都有责任监视她在婚前保持「贞洁」和「完整」。因此,医院不愿做那个让女性在父权制中贬值的“帮凶”,为此甚至不惜拒绝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

可是,妇科疾病其实非常常见,即使是从未和男性有过性行为的女性也可能由于生活习惯差、免疫系统问题、激素变化、遗传等因素患上妇科病。遗憾的是,妇科检查的污名化导致女性对自己的身体了解不足,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强调,女性应该在13至15岁进行首次妇科检查。检查内容因人而异,但一般包括观察外阴和阴道开口是否有异常;检查阴道内部、子宫颈、子宫和卵巢,确定有无肿块等。从21岁开始,无论是否有性生活,女性都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以预防和尽早发现宫颈癌。

除了预防疾病,妇科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避孕、性健康、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咨询和科普,帮助女性了解自我、保持健康。作为自然的女儿,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从不是“羞耻”的源头,而应是赋予你我生命力的存在(请参见第二十三封来信《身体由我》)。所以,为了重拾女性身体的自主权,我们需要改变将婚姻和性绑定的社会文化,改革厌女的医疗系统,同时也应该鼓励女性主动进行妇科检查。在电影《芭比》的结尾,女主角第一次踏进妇科门诊,那是曾经的「芭比娃娃」成为「人」的标志。在这一刻,芭比的身体不再“完美而精致”,但她蓬勃又馥郁的生命终于能全然属于自己。

2. 女人 VS 孩子:谁才是生育的主角?

在猎巫运动中,我们失去的第二样东西是生育自主权。虽然现代医学使产妇死亡率和婴儿夭折率显著下降,但女性生育的尊严和体验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医疗手段的滥用甚至导致分娩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其中,侧切的过度使用就影响了大批女性。

侧切(Episiotomy)是一种在分娩中使用的外科手术技术,在20世纪被发明和推广。侧切时,医生会在阴道口的会阴处(阴道和肛门之间的区域)切开一个小口,从而扩大阴道开口、帮助婴儿顺利通过产道。这一技术的初衷在于减少严重撕裂,加快分娩进程。遇到特殊情况(如婴儿头部较大或肩部难产)时,侧切可以促进分娩,减少对婴儿的伤害。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研究和经验均表明侧切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必要或有益,甚至一些情况下对女性有害。事实上,阴部在自然撕裂后很可能比侧切后恢复更快,愈合得也更好。这是因为侧切的伤口更深,而创口接触面积小,所以不利于恢复,而且切割的位置不符合自然结构,所以很难避免影响到神经。因此,侧切可能导致女性盆底肌功能减弱,造成长久困扰。此外,侧切也无法显著降低严重撕裂和长期并发症的风险,在产后恢复和提升婴儿健康这两方面,侧切也无法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然而,如今很多医生受个人经验和社会文化影响对产妇实施常态化侧切手术,最终导致侧切滥用。有学者对来自中国各个地区的五万名产妇进行了调查,发现侧切手术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概率超过40%,而其中一半以上的产妇其实并不符合侧切的医学适用标准。这样的常规化侧切能缩短产程、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胎儿的安全,但它忽视了女性的生命安全和体验,本质是将孩子而非产妇置于生育的中心。这种手术通常不需要提前通知,往往在产程中直接增加,甚至可能在麻药未起效时就进行。产妇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无法自主做任何决定,只能被动接受一切安排。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生育变得更加可控,许多女性在怀孕和分娩时受到大量监测和干预。虽然医疗干预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且有益的, 但过度的干预可能对母亲和婴儿产生负面影响。从备孕开始,女性的各个身体指标就在被无限量化、监视。当各种外来声音都能替她做决定时,她就逐渐失去了听从身体信号的能力。相比之下,自然界中的雌性动物通常会依赖自己的生理信号做决定。不受其她因素干扰,她们反而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身体需求进行生产。

其实,针对女性的过度医疗并非现代社会独有,而是猎巫运动的产物。过去,女性曾是生育的绝对中心。在分娩时,产妇身边总会围绕着一群女性,她们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形成了一种社区式的生育模式。然而,自15世纪以来,女性就逐渐失去了对生育的控制权,在生产中沦为被动的角色。同时,女性的集体支持和参与被取代,产婆要么被医生监视,要么成为管制产妇的角色,而男性医生则被视为真正的“生命赐予者”。

十五世纪著名画作《圣母玛丽亚的诞生》(Birth of the Virgin), 生育曾是女性合作取得胜利的重要场合。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身体逐渐被物化,生育被视为一种需要医学干预的病症,而非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女性的生命体验被边缘化,她们从有能力掌控自我的主体变成了受制于人的客体,甚至仅仅是装载胎儿的容器。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胎儿的生命总是优先于母亲。而侧切手术的滥用正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现。它忽视女性的痛苦和尊严,将生产简化为一项技术操作,而非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生命事件。由此看来,为了恢复女性创生与孕育主导者的身份,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生育过程中过度的医疗干预。这不仅是对女性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3. “睡美人” VS “猎人”:卵子被动等待,精子主动出击?

猎巫运动不仅剥夺了女性的身体和生育自主权,更重新塑造了「被动顺从」的女性形象,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父权社会对“生命诞生”的解释。传统观念中,精子是主动出击的“勇士”,它们奋力游向卵子,争取第一个穿透其外层完成受精。而卵子就像“睡美人”,被动沉睡在输卵管中,等待胜利者的“唤醒”、迎来新生。如果等不到精子的“解救”,被释放出卵巢的卵子在数小时内便会“死亡”、形成月经。“英雄救美”的描述充斥着异性恋浪漫爱的刻板印象,精子被塑造为充满活力的英雄,而卵子则被动且缺乏生命力。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科学研究表明精子的力量和主动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卵精结合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卵子。受精前,卵子会释放化学趋向剂,引导精子朝其方向移动。精子随之对这些化学信号作出反应,并沿着浓度梯度游动。卵子表面有特定的受体能识别并选择合适的精子。只有和卵子受体匹配的精子才能穿过卵子的外层保护膜(透明带)。同时,卵子能调节其周围的生物化学环境以影响精子的活性,这决定了精子能否成功穿透透明带与卵子结合。所以,精子始终被卵子影响和控制,它与卵子结合并非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是依赖于卵子的选择。虽然这些事实早在三十年前就已被揭晓,但直到今天各种“性教育”绘本和书籍依然在宣传错误的“知识”,不断加深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漫画:《狩精卵》

与此同时,很多人甚至认为正是这些“自然科学因素”导致了女男角色的差异。就像卵子和精子一样,女性生来被动而顺从,而男性天生就更有活力、勇敢和主动。事实上,这一刻板印象正是在“猎巫运动”后蔓延到了整个父权社会。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来看,猎巫运动都是女性生活的转折点。它摧毁了女性的实践、集体关系和知识体系。此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女性形象,即理想的母亲和妻子——被动、顺从、贞洁、节俭、少言寡语。在15世纪,女性被描绘成野蛮的生命:精力旺盛、叛逆、不服从命令、无法控制自己。而到了18世纪,这一准则已被颠覆——女性成了被动的无性生命,比男人更顺从、更有道德感。

作为欧洲最经典的童话故事,《睡美人》的最早版本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反映了彼时社会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美丽而纯洁,沉默而被动。

如今,尽管科学研究已经改写了“卵子”的生平,可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依然根深蒂固。我们需要新的绘本、新的教科书、新的童话故事,打破那些代代相传的错误认知。未来的女儿们应该从小就知道,“受精卵”本是“狩精卵”。作为勇敢叛逆的女巫的后代,我们本就拥有与生俱来的力量与智慧。

结语

五百年前,猎巫运动用长达两个世纪暴力、道德和法律规范了女性的身体,控制了女性创生与疗愈的能力,并最终将她们和“温顺被动”的形象绑定在一起。可是,熊熊火焰吞不没女巫的魂魄、浓浓烟雾湮不灭女儿的傲骨。五百年来,无数倔强的女性高举旗帜、前仆后继,用不完美的笔修正着历史。既然女性的文明曾被推倒、扭曲、改写,那么我们当然也可以创造新的文明、开辟新的世界——一个没有控制和压迫、没有倾轧和分裂,灵魂属于自我、生命归于自然的世界。

因为我们——都是烧不死的女巫的后代。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4号和1号

二〇二四年七月八日 

P.s. 特别鸣谢小牙 (南加大物理治疗学在读博士)为本文提供医学知识咨询与相关文献参考。

「脱男缘」就是远离男人吗?

图片
图片

We are worldless without one another.

—— Judith Butler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最近我们收到了一封很有趣的来信,对方在信里特别激动地讲述了自己的烦恼——对朋友的占有欲太强,导致二人摩擦不断、原本好好的友情好像也出现了裂缝。她写道:

“我到底咋回事儿呢!!明明都没有谈恋爱,但在友情里还是跟恋爱一样患得患失,好像小学生😂就是比如希望我最好的朋友也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然后如果她出去跟别人玩/交到了几个新朋友,我就会暗暗不爽,会害怕对方就此跟自己疏远了。天啊感觉自己真的好阴暗,好像见不得别人好似的!可是!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有女权姐妹觉得这是女性友情的体现,所以没关系,只要不和男的恋爱就行,,但我还是隐隐觉得这种心理不太健康,我好像无论在爱情还是友情中都没什么安全感,是不是我性格有问题啊...莫非我天生嫉妒心强??

看到这封信,我们意识到很多姐妹还不太清楚社会结构是如何塑造了人们的感情。来信者的“嫉妒心”绝不是源于天生的性格缺陷,而是一种在资本主义父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很多人认为脱男缘就是“远离男人”,所以只要不和男人恋爱结婚就万事大吉了,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在我们看来,父权制度不仅会剥削异性恋关系中的女性,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对所有类型亲密关系的理解都带有父权的烙印。而如今通行的「异性恋范式」就不仅存在于异性情侣关系中,也广泛存在于同性情侣、乃至同性朋友之间。所以,脱男缘的本质其实是脱异性恋范式、脱浪漫爱剧本,它并非简单的一句“远离男人”就可以概括。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会在这封回信中厘清占有欲和父权的关系,然后分析安全感缺失的本质原因。最后,我们会谈谈自己对理想的亲密关系的理解。

1、爱一棵树的心情:占有欲为何是父权产物?

掠夺和占有是父权的底色。在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就会想拥有它,为了拥有它就必须赚更多钱、得到更多资源。而在母系或者说私有化之前的社会,万事万物都是地球母亲慷慨赐予这个世界的礼物,它们是共有且共生的。那时的我们可能会喜欢一棵树,但不会非要把她搬回家里——我只要能与你在地球上同呼吸就好。由此看来,占有欲并非天性,而是父权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而作为有权掌握财产的“主体”,男性之间无休无止的争斗和分赃开始了——从占有一个女人,到拥有一些财产,再到统治一个国家。为了占有尽可能多的东西,他们划定边界、筑起高墙,不断挑起战争,而女人则沦为用于分赃的赃物,成了和土地、石油等资源无甚区别的战利品。

图片
父权制:“由父亲统治一切”;母系社会:“万物初始处,是母亲”(图源:小红书)

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异性恋范式也是私有制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占有欲的根源正在于感情的私有化,具体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我们都知道只有物品才能被拥有,而人是不能被拥有的,所以感情中的占有欲和对女性的物化脱不开干系。然而,很多人在看到男性为女人吃醋时却大呼“磕到了”、“好甜啊”,这体现了大众普遍认为占有欲=真爱。然而,“吃醋”的潜台词其实是“我的东西别人不能染指,只有我能享受她的好”。这种想法显然出于想霸占对方的自私心态,与其说是爱对方的证明、不如说是爱自己的表现。

所以,异性恋范式的本质不是爱,而是对权力的争夺。想想那些常用来描述情侣关系的词语:“驾驭”、“你得hold住她”、“我能配得上他吗”......从直白的驾驭、hold(掌控),到担心自己不配(占有对方或被对方占有),这些都体现了异性恋的本质是权力关系,而异性恋的爱欲则是权力欲,即控制和凌驾她人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男性一般会和条件不如自己的女性结婚:所谓“女强男弱、男人没面子”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更高的社会权力能够保证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占有,毕竟女方太强了他hold不住啊(就算是傍富婆,男的想的也是软饭硬吃)。

图片
冲浪时经常看到女性害怕自己“配不上男朋友”,评论区总是教她努力提升自己、和他“对等”。而且评论里“为他提供价值”的说法完全将女性当成了客体,其实是「假占有欲、真“被占有欲”」,这一点我们会在下一部分谈到。

类似的,“提升自我才能找个好对象”的本质也是如此——只有获得更多财富、权力,我才可能“拥有”一个更优秀的人。这种愿望和“想拥有一幢更好房子”的心情真的有区别吗?很多男性因为向女性表白被拒就大发雷霆、甚至出手伤人,这显然不是出于爱,而是因为他的权力欲没有得到满足。从唐山打人事件我们就能看出,女人的拒绝就是男人缺乏社会权力(没钱没权没房没车)的证明,他们可怜的自尊心碎了一地,恼羞成怒之下只想把这“大胆忤逆”的物品砸烂,仿佛只要销毁了“证据”,「他在男人中垫底」的事实就跟着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占有欲的本质其实是对「控制对方的权力」的渴望,它和真正的爱绝不兼容。所以,当我们因为朋友/爱人和别人亲近而怒火中烧时,不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生气?是不是因为我的ego没能得到满足?我希望朋友只和我来往,是不是因为这样才最能证明我的魅力、控制力和权力?既然如此,那我的占有欲到底是由于爱她还是爱我自己?我所谓的爱是不是只是权力欲呢?”

2、占有欲 VS 被占有欲:不安全感的本质是失权

在异性恋中,女性和男性对伴侣的“占有欲”是不同的。其中,男性对女性是真正的占有欲,主要通过社会权力、性关系和暴力实现。这三种手段可以相互组合、共同发挥作用,例如男性可能通过单纯的性关系(婚恋)占有女性,也可能结合性关系和暴力——通过强奸、猥亵等满足占有欲。而男性大学教授性骚扰女学生就是同时利用了更高的社会权力、性以及暴力。总之,作为「性主体」,男性的逻辑是只要升官发财、强身健体、增强性能力,什么女人得不到?所以,他们的确会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购买”和占有“更高层级”的女人破防,却很少会担心女人这种“物品”会长腿跑掉,并因此产生不安全感。毕竟,就算她真的“跑了”,那肯定也是因为更有“购买力”的男人出现了——谁让女人都拜金呢?

与之相反,女性所谓的占有欲其实更像「被占有欲」。男性由于性别身份的优势天然拥有更高的社会权力,所以选择面更广,也更容易全身而退。正是这种权力差催生了女性的不安全感:作为「性客体」,女性只有通过「被挑选」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们害怕对方不想再占有自己、不再对自己负责,因此产生了虚假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具体表现为粘人/作/要求对方时刻报备/经常表白和制造浪漫等,其实就是想让对方不断证明“我只想要你,对别人没兴趣”。而且,被占有欲也是“雌竞”的根源。很多女生担心男友被更漂亮、实用、省心的物品吸引而抛弃自己,因此一边努力证明自己比其她女人更值得被拥有,一边怀疑和指责她们故意勾引自己的“主人”。

然而,正如我们在《作为女权主义者,我该如何面对男性?》中谈到的,只有弱者才会想要“控制”别人,而强者只会专注自我。只要握紧权力,强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她人为己所用,甚至改变世界运行的规则。强者不需要依靠弱者生存,所以如果对方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就继续维持这段关系,如果对方满足不了,那也随时可以离开。换言之,主动权在谁,谁就更有安全感、更不在意对方,对关系也就更宽容。

其实女性间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之间没有异性恋中天然的性别压迫,但是依然可能存在权力差。所以,当我们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在关系中是不是失权的那方。例如,我们的朋友或伴侣可能阶层更高/人脉更广(除“我”以外还有别人可选)/性格更好…,这让我们害怕对方因为有更好的选择离开自己,所以拼命想要控制对方。

当然了,女性之间很少有绝对的高位者,更常见的状况是我们在某方面强势,在另一些方面则处于弱势。因此,占有欲和被占有欲很可能同时出现:我们一方面想要霸占她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权力欲,另一方面又担心对方为了更好的选择而抛弃自己,甚至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这正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异性恋范式的荼毒、把感情当成了权力的角逐,却忘记了真正的爱是千金不换的。更何况我们本来就不可能拥有她人,而且也无法被任何人所拥有。既然无法拥有,那又谈何失去?既然无法被拥有,那又谈何被抛弃?

图片
《甄嬛传》中安陵容和甄嬛之间就存在明显的权力差,两人最终关系破裂也是源于安陵容由「被占有欲」引发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后来安陵容选择依附皇后,明知对方是在利用自己,她却反倒因为“被需要”而踏实了起来。

3、松涛林海、千山一碧:爱何以不再匮乏?

归根结底,占有欲还是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了牟利,私有制将一切转化为可以买卖的商品,并人为地制造“匮乏”。特权阶级垄断资源,社会系统对普通人的支持严重不足,我们只有不断竞争才能获得一点可怜的资源——就连爱和感情也不例外。人们把她人的爱看作需要竞争才能得到的东西,并贪婪地希望独占它,因此总是想要成为某人最好的朋友、得到一份独一无二的偏爱。在理想的浪漫爱中,人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任何形式的分享都是“不忠”、“不够爱”。因此,有伴侣的人要自觉和其她人保持距离,那种对谁都好的人会被戏称为“中央空调”。在专偶制中,我们只需要对家庭内的几个成员负责,对“外人”则不闻不问。可是,一个人所能付出的爱应该是接近无限的,而当今社会对「绝对专一」的推崇无疑斩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剧了关怀和情感的匮乏。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感情是无限的,但时间也是有限的啊!给了这个人,还怎么给另一个人呢?然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其实也是被塑造的。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厂对有组织的劳力和快速货物运输的需求增加,时间才变成了一种资源。雇主希望工人在最短的时间拿出最多的成果,事情当然做得越快就越好,毕竟时间就是金钱!于是,我们开始拼命与时间赛跑,因为浪费时间无异于浪费生命。然而,非工业社会的人往往很难适应这种有限的、纪律严明的时间观,例如一位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女性觉得太阳有时走得很快,有时却又很慢。她们认为时间只有在自己做事时才会流逝、休息时则会停止,所以就算无所事事也不是在浪费时间。我们可以想见,在这种未经资本主义形塑过的地区,亲密关系也并不会是一场“你有我无”的恶性竞争。

当然了,以上种种畅想对于现实来说毕竟还是有些虚无缥缈。当下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我们仍然需要来自高质量(且往往是一对一的)亲密关系的支持,所以想要「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爱人」也是人之常情。可是,为了避免异性恋范式对人性和关系的腐蚀,我们依然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个人层面,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型的情感模式、身体力行地建立平等的亲密关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以虐待/控制她人为代价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同时也不应渴望被她人占有以填补自身的空虚和不安全感。而在社会层面,大家也要尽可能地拓宽感情的边界、建立更多更紧密的纽带。毕竟,没有女性联盟就没有女权行动,而广泛的同盟要求我们把眼光投向小圈子之外,尽可能地关爱更多女性。当爱不再匮乏、私有,当每个人都能获得无条件的爱,我们自然也就不会再执着于“偏爱”带来的保障了。

图片
日剧《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中,南云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同性恋人间的嫉妒和猜疑。恰恰相反,野本和春日用关爱和包容帮助南云走出了进食障碍的阴影,三人成为了亲密的朋友。这何尝不是一种摆脱了异性恋范式的女性联盟?

要知道,最好的感情不是做那对互相缠绕直到窒息而亡的藤蔓,而是成为风雨中两棵并肩而立的橡树,根与根紧握,叶与叶相触,坚守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隐没于万古长青的林海里。

亲爱的妈妈,更年期是人生的盛夏

图片
图片

能不能不要修掉我的皱纹,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咏梅,柏林、金鸡双料影后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最近我工作格外忙碌,晚上总是焦虑失眠,有一次和妈妈闲聊时谈起失眠的问题,才得知她近年来一直有类似的困扰,半夜三四点醒来是常事。她怀疑自己得了“慢性病”,但去医院检查却没什么结果,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想起妈妈年近五十,我告诉她失眠也许是「更年期」的症状之一。可是,就在说出口的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对女性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几乎一无所知。除了更年期这个名称以外,我能想到好像就只有影视剧作品中关于“更年期女性”的刻板印象。

更年期到底意味着什么?女性在更年期除了绝经以外还会有哪些生理现象?面对更年期带来的痛苦症状,女性只能选择忍耐吗?更年期又真的是“人生的深秋”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希拉·德利兹所著的《炙热的你——关于了不起的女性更年期的一切》。作为《身体由我》的姊妹篇,这本书旨在揭开更年期的真相,打破社会对更年期的偏见,让处在任何生命阶段的女性都能了解自己、爱护自己、成为自己。

图片
《炙热的你》,德国妇科医生希拉·德利兹著

1、不来月经的女人还能算女人吗?: “我老了,不中用了!”

长久以来,女性都是父权社会的“第二性”,而失去月经、无法满足男性生育要求的中老年女性就更加被边缘化。媒体在宣传“中年危机”的危害时总是聚焦于中年男性,而同样面临种种事业和家庭问题的女性却常常被忽视。在更年期,女性体内的激素会大幅变化,她们因此经受着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这些困扰却总是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由于社会对更年期的忽视乃至污名化,绝大多数人对女性这一特殊的阶段都知之甚少、讳莫如深。目前医学界对更年期的研究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其它领域;文艺作品中更是充斥着有关更年期的污名和谣言。在刻板印象中,「更年期」等同于「歇斯底里、无理取闹、阴晴不定」。这些偏见让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羞于将切身的痛苦宣之于口,也害怕被打上“更年期大妈”的标签。于是,她们的痛苦被忽略、她们的需求被无视。这种现象不仅是父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惩罚,更是男权价值体系中女性自我认同的瓦解。

女性对更年期的恐惧不仅与污名化有关,还出于对衰老的羞耻。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日,社会无时无刻不在鼓吹年轻貌美的价值。“除皱”、“抗老”常常是护肤产品的主打功效,“好似妙龄少女”就是对女人最高的赞赏。于是,女性的年龄成了公认的不能讨论的话题,社会默认女性被问起年龄会“感到冒犯”,甚至有人“高情商”道:女人永远十八岁!岁月的痕迹本应得到珍视,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值得庆祝,可女性却仿佛被困在了一座名叫“青春”的阁楼里,徒劳地追求着“永远年轻”这一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图片
咏梅在金鸡论坛的发言: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而这张脸,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一种致敬。

于此同时,“衰老”也往往和“不再被需要”挂钩。我们在第三十五封来信Dear Q&A 03中讨论过独生女母父的养老问题:受社会规训和东亚文化的影响,许多女性将自己的价值和家庭、工作绑定,只有她人需要自己,自己才有价值。然而,当她们迈入中老年,孩子长大成人不再那么需要母亲陪伴,自己也即将退休失去原有的社交圈。此时,衰老对她们来说不仅是朱颜不再,更是自我价值的丧失。因此,更年期女性面对预示着衰老的身体变化往往不知所措,但她们却很少主动寻求帮助,而是默默安慰自己,试图一个人忍下所有不适。

这是因为很多女性早就内化了社会对她们的期望——“自我牺牲”。长年累月的规训之下,妈妈们早就习惯了忍耐,不愿向家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与焦虑、害怕给别人添麻烦。而且,就算她们终于下定决心跟丈夫/孩子说起自己的烦恼,得到的也很可能只有冷冰冰的一句“大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就你特殊啊”。可是,虽然“更年期”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应该无视它、等待它“自然”地离开。这就好像心脏病/糖尿病也在中老年人群中更加高发,但没有医生会说:“年纪大了就是容易生病,回家挺着就行了”。那些由身体不适和自我认同危机催生的无助和孤独真实存在。所以,看见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痛苦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给予更年期女性更多关注和理解,因为女性在每个生命阶段都值得拥有完满舒适的体验。

2、直面“魔鬼”、对症下药:更年期综合症如何解决?

虽然性教育在我国普遍缺乏,大部分妈妈依然会在女儿进入青春期时和她交流身体的变化。可是,当妈妈们经历更年期,却没有任何人能和她们进行这样一场亲密的谈话。那些关于身体的疑问、那些难以启齿的担忧就这样在沉默中被悄无声息地掩盖。

其实在更年期开始之前,女性就会经历“前围绝经期”,此刻身体会经历难以察觉的激素变化。从35岁开始,女性卵细胞即将过期,因此偶尔会出现排卵不理想的情况。而这会导致孕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发若干症状:包括经前期综合征、情绪不佳、不规则出血、关节肿胀、胸部胀痛、月经不调、体重增加、睡眠质量变差等。

而当更年期正式来临,女性将面临更复杂的「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又名“围绝经期”,其开始时间因人而异,最早可能在30岁末、最晚可能在50岁初开始,且会一直持续到绝经期后的一到两年。在这段时间里,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强烈波动,随之而来的便是种种身体上的不适。这些症状有的会持续很久,有的则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次。希拉博士强调每位女性的更年期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和女儿也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身体体验。所以,只有了解更年期各种症状的来源以及应对它们的方式,我们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痛苦。

那么,更年期究竟是由什么引发的呢?其实,女性独特的生理周期是由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睾酮这三种激素共同作用形成,而更年期的各种症状主要就源于这些激素的迅速减少。因此,治疗更年期病症的最佳方法就是适当补充缺少的激素。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各种人工合成的类似激素的药品,但其本质并不是激素,并且对人体有害。希拉在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基于植物的「生物同质性激素」。这种激素的化学结构和卵巢分泌的激素一致,我们的身体也无法分辨它们是来自药物还是卵巢,因此它们几乎没有副作用。

理想状态下,女性应该在围绝经期到来时就开始补充激素,并持续到绝经后的第6到10年。在这段“黄金窗口期”内用生物同质性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阴道不适、尿失禁、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痴呆,甚至可能预防更多因缺乏激素产生的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抑郁症、骨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等。

由于我们体内的激素水平本就不同,所以每位女性为达到最佳状态而需要补充的激素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有必要定期去妇科做血液检测以监控激素水平,还需要积极预防、定期随诊。一开始应每季度做一次血液检测,后期可以改为每半年做一次。通过血液检测,女性可以查出激素的状况并进行相应补充。另外要注意有时可能要在较长时间(如半年)内多次检测才能得知激素的整体状况。

3、浴火的女子,人生的盛夏:此刻,你终于自由了!

在女性宏大的生命剧目里,激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雌激素负责维持女性浪漫气质和身体曲线,让人渴望担任照料者的角色;孕激素对放松精神、保持良好睡眠至关重要;睾酮帮助维持肌肉含量、增强决断性。

我们人生的前半段是雌激素的主场。这时很多女性受雌激素影响,渴望建立家庭、养育孩子,而当更年期来临,女性终于穿过了“激素迷雾”,发现自己真正的愿望和梦想在多年前被搁置了。在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仅关于”我“的事情自然浮出水面。这也是更年期最美妙的部分:经过漫长的旅程,女人们终于又活成了自己。

经过阵痛的更年期,女性来到了绝经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恼人的经前期综合征、不会痛经,更不用再把她人的需求置于自己之前。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终于可以摆脱常年的负担:孩子长大成人,自己即将迎来退休的自由生活。与此同时,随着年龄与阅历增长,她们也会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力量与资源比想象中更加强大。前半生脚踏实地积累的财富和人脉、年复一年在家庭和工作中受到的锻炼如今都变成了宝贵的社会文化资本,可以供自己放手一搏、追求心中的梦想。

图片
《伦敦生活》中很有趣一段对话:绝经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女人在绝经后终于获得了自由。

的确,如何度过更年期是女性的自由,但只有了解必要的生理知识,我们才能读懂自己身体的信号、寻求合适的医疗支持,从而打消恐惧和迷茫、顺利地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如今亚裔女性的平均寿命已经来到89岁。假如只活到90岁,女人们在不被激素控制的40年里也还有无限的可能。去唱歌吧,享受音乐带来的心灵疗愈;去写作吧,描绘具体的生活,记录点滴的幸福。去锻炼身体吧,去感受精神与身体的连接,挥洒汗水炼就强健的体魄;去和姐妹出游吧,聊聊年轻时候的往事、畅想未来的退休计划、享受当下的欢笑与自由!

更年期不是一个黑洞,而是一个能帮你跨入人生新阶段的中转站。到了路的另一头,你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版本的自己——一个浴火重生、能掌控新生活的你。恭喜你,妈妈,你终于可以尽情享受生命中最美好、最热烈的盛夏!

图片
最后附上一张我所在的城市的夏天~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4号*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本文由陌生女人4号主笔,陌生女人1号编辑

Dear Q&A 03|化妆是艺术创作吗?

图片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Dear Q&A 你问我答」又双叒来了!这次我们精选了哪些问题呢?本期问答包括:化妆是艺术创作吗?学服装设计专业是助“男”为虐吗?独生女母父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1. 化妆是艺术创作吗?

Q

佚名:陌生女人你们好 ,我刚刚看了你们关于脱美役的那篇文章(参见《美丽魔咒何时休:我们为什么要停止打扮?》)产生了一些疑问。首先,你们文章里的大部分观点我都是很认同的,而且我也觉得容貌焦虑很不好,但是我觉得化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全扣上服美役的帽子😢以我个人为例,我觉得化妆是一种艺术创作,每次化妆的过程我都感觉很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源于别人的肯定,而是觉得自己正在创作一件美好的艺术品,就像绘画一样。这种感受是正向的,会让我觉得自己有在好好生活,也并没有产生所谓的“不自信感”。所以我想问问姐妹们,是不是可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化妆这件事呢?

A

陌生女人2号:姐妹你好,感谢来信!不得不说,你的这种想法还是很常见的,之前也有一些姐妹问过类似的问题。在讨论化妆是不是艺术创作之前,我想说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感受。你说化妆的快乐不源于别人的肯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你实在辨别不出这种愉悦感的来源,那么不妨留意一下自己卸妆时的情绪变化。劳累一天回到家中,会不会觉得卸妆很麻烦?卸妆后看见素颜的自己会不会感到怅然若失、希望自己能一直“美美的”?分析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自我剖析,这或许会有点痛苦,但却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正视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在虚幻的满足感里越陷越深。

再回到“化妆是艺术创作”的问题,我想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事实上,化妆根本算不上艺术创作,而是无止境的重复劳动、是对单一男凝审美的批量制造。社交媒体上,针对各路明星妆容的分析层出不穷,各大美妆博主流水线般地推出各式各样的模版教程供大众“研习”:港式浓颜、日式伪素颜、富家千金妆、破碎感眼妆......这些妆容看似花样繁多,实际却是千篇一律,只为帮我们弥补外表的“短板”:放大眼睛(眼影、眼线、提亮卧蚕)、提升气色(口红、腮红)、让五官更立体(高光、阴影)、皮肤更光滑白皙(粉底、散粉)...在统一的审美标准之下,我们又有多少可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而不自由的创作又怎么能称为艺术呢?你见过梵高、毕加索每天用同一套模版产出一模一样的画,而且周而复始吗?所以,就算化妆是艺术创作,那它也只会是为统治者唱赞歌的艺术,是为真正的艺术家所不齿的。

网上的化妆教程甚至已经进化到了“眼线公式”、“腮红公式”,确定这是艺术品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数学题😂(图源:毛戈平形象设计培训)

况且,真正的艺术作品有鉴赏家评估,它们或陈列在展览馆中、或以高昂的价格出售,这是对艺术家的尊重,也是作品价值的呈现。但谁来评估日常化妆的价值呢?其实稍微想想,我们便会发现化妆无法给普通人(明星、美妆博主、造型师除外)带来任何实质好处,可我们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健康,以及被化妆品毁掉的自信却是实实在在的,而她人的那点赞美以及所谓“展现自我”的满足感都不过是一文不值的虚拟“奖励”。所以,日常化妆不是艺术,而是一种费时、费力、伤身又没有回报的劳役(aesthetic labor)。各式流行的妆容模版也不是艺术品,而只是一种廉价、机械、程序化且可以简单复制的商品,专门用来割女人的韭菜。

当然了,有一些特殊的妆容也许算得上艺术创作,如京剧脸谱、易容性质的cosplay(cos蒙娜丽莎)等。这些妆容的确不是机械的重复,它们的创作步骤繁琐,耗时耗力,但正因如此,创作者也会获得高额回报。更重要的是,艺术化妆有很大的自由度,并不是像日常化妆一样的重复性工作!艺术不是生活,所以没有人会每天打扮成蒙娜丽莎出门😓,而生活中千篇一律的妆容就是单纯的苦力。

当然,脱美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法立刻放弃化妆也无可厚非。但大家千万不要为了逃避反思而用“化妆是艺术创作”这样的话术糊弄自己...另外,暂时还做不到“知行合一”的姐妹可以看看往期推送《我是不是不够女权?》,希望我们都能活得健康舒适!

2. 学服装设计是助“男”为虐吗?

Q

小z:姐姐,你好。我从小就对珠宝首饰以及各种时装非常痴迷,当我了解到服装设计师这一职业时,我高兴得不得了,觉得那些摆放精致服装的橱窗也能堆满理想。我幻想着我设计的各样时装能穿在模特身上展示在世界面前。可是,当接触到女权思想,我对我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瘦得不健康、为了纤瘦使出浑身解数的模特们,她们穿着不好走路的高跟鞋,穿着或勒人或暴露的衣服奔赴秀场,我真的喜欢看那些时装秀,可是我一边觉得好看、我也想设计出这样的衣服,一边觉得很烦:男人就不用踩着高跟鞋穿着尺码不正常还四处漏风的衣服走秀啊...这个被女性关注的行业,却并不对女性友好,而梦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我,是否也在为“美”这道困住女性的围墙添砖加瓦呢?

陌生女人3号:首先非常替你开心!没有什么比有一个从小喜欢,长大可以当作职业道路发展的爱好更让人热血沸腾了。同时,我也非常理解你面对「服装设计产业把女性当作客体而非主体」这一现象时的复杂心情。作为一个非时尚行业的设计师,我想谈谈自己近几年的观察和理解。

1)Fashion Design的含义其实非常广泛。
橱窗、秀场、后台、杂志中的服装设计似乎只是“好看的衣服和精心的搭配”。但其实服装品牌营销和服装设计是两码事。消费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品牌是如何宣传的。而对于设计师而言,服装设计包含对面料、剪裁、印花、造型、饰品等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甚至每块内容都能成为一个单独的领域。例如三宅一生的PleatsPlease就把「面料和剪裁技术」作为最核心的设计语言,推出了很多oversize的款式,不以突出身体曲线为唯一追求。芬兰品牌Marrimekko的特色标识则是印花设计。而且,服装设计并不是一个“唯美独尊”的学科。事实上,设计师会通过我们的穿着思考人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在时尚设计名校,老师会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体现自我表达和思考。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的作品会通过秀场形式展现,而这些作品往往非常概念化,甚至没有一丝“美”的痕迹。虽然作为消费者,我们可能会被大众产品所代表的观念影响、以为这些消费品就是服装设计的全部,但大家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沉淀慢慢发掘自己喜欢的领域,从而用独特的风格和表达影响未来的消费者。

服装设计结合了艺术、技术以及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图源: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官网)

2)传统奢侈品大牌无法代替所有人的审美,真正的趋势在更有活力的年轻品牌之中跳跃。

随着个人品牌的快速崛起和女权意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已经意识到生活场景才是我们普通人的秀场。国内外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也开始将设计融入日常,发出解放自我的声音。户外、居家或运动品牌这些具备功能性的服装正在逐渐取代高跟鞋和修身裙。而在这些品牌中,我也看到越来越多不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女性模特正走上秀场,用自信的态度给了男权审美一记漂亮的回击。所以,虽然消费主义值得警惕,但在我们确实需要买新衣服的时候,为自然舒展的设计付费总比为限制女性行动的服饰花钱好得多。毕竟在消费社会里,买单即站队。我相信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女性觉醒,那些依赖大众审美惯性存活的既得利益者会逐渐被淘汰。所以,你也可能不是为男权“围墙”添砖加瓦的帮凶,而是那位试图打破它的人。

逐渐多样化的走秀形式和模特体型(图源:An Ko Rau / Issey Miyake / Sinead O’ Dwyer)

最后祝题主学业顺利,如愿找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3. 独生女母父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A

噜噜啦啦:素未谋面的媎妹们好,今天想探讨一下关于独生女养老的问题。虽然这个社会依旧默认“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部分独生女似乎不太一样,不仅要提供物质需求,更要捆绑在身边给予情感需求。虽然可以暂时离开父母去外地接受高等教育,但随着父母的衰老,女儿好像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生活回到父母身边继续当唯一的“孩子”。独生女的人生到底属于谁,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真的很自私吗?

Q

陌生女人4号:谢谢你的提问。长话短说:独生女想过自己的人生不自私,因为我们只属于我们自己。

在东亚父权社会中,独生女既是女儿又是儿子:她们既要背负“再生产者”的责任,即生育子女、孝敬母父、料理家务、给家庭提供情绪价值,又需要承担“生产者”的任务,帮助家庭积累更多财富、提高家庭社会地位。社会竞争加剧的今天,独生女要和男性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考研/保研、考公,在“雄竞”道路上一刻都不敢休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母父期待唯一的女儿能出人头地,因此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托举女儿,尽力给她最好的教育投资和经济支持。而当母父退休,并将生活的重心从社会竞争转向享受生活,她们的需求又从「满足成就感、虚荣心」变成了「保持身心健康、减少病痛、对抗孤独」这样的基础愿望。这时,女儿人到中年,作为“生产者”在父权工作结构里处于弱势地位、很可能已经撞上了玻璃天花板,因此很难再为家庭带来可观的财富。而且就算她们的事业依然节节攀升,也已经无法满足母父此时最重要的情感需求了。所以,很多母父又开始希望女儿做回“再生产者”,在身边贴身照顾,陪伴自己度过晚年、给予丰富的情绪价值。而如果女儿不愿被控制,她的家人很可能会强调早年在教育上对她的投资,并指责她自私、忘恩负义。可反观独生男呢?他们的母父大都倾尽全力却不求回报,最多只是期望儿子找个好媳妇、多替他尽孝罢了。

年迈的母父希望女儿“听话”、“孝顺”不仅是为了对抗逐渐增多的病痛,也是为了缓解退休后失去“生产者”社会身份的焦虑。 年轻时,许多母父顺应社会大潮,将个人价值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绑定,但在退休后她们告别了曾经的工作及相应的社交圈,孩子也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如何与自己相处便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其实,很多母父并没有怎么思考过人生的意义,也习惯了在价值观高度单一的环境里生活,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来到了退休的年龄。换言之,大多数母父自己也是缺乏主体性的,因此在退休后很容易陷入“失去自我价值”的焦虑,而这时独生女儿仿佛成了一切变化中唯一的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自然会想要控制女儿,希望从女儿的陪伴和关注中获得“安全感”。

然而,“养老”本应是社会问题,而不该全部由个人承担。当“生产者”为社会创造了一辈子价值、在年老之际从生产活动中退出,社会本应以完善的系统支持她们安度余下的时光,并帮助她们重新找到自我价值。然而,经济私有化导致这些责任全部落到了原子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女性)身上。所以,劝独生女放弃工作给父母养老表面是“道德绑架”,实则是父权资本主义对女性的压迫。社会要求我们既承担「生产者」的责任又履行「再生产者」的义务,却无法在生产活动中给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回报,又不保护再生产活动中女性的权益。

上野千鹤子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论述了家庭、市场和自然的关系。老人无法再为资本主义创造价值,因此被社会抛弃。

因此,要解决养老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推动制度变革,另一方面(在变革未实现时)则要建立边界,和家人共同调整对关系的预期。我们曾在第二十九封来信中讨论过母女关系,母亲与女儿的关系恰似“旅伴”,彼此陪伴走过生命中的一段。在平等健康的关系里,母父和女儿应该由「爱」连接,彼此尊重、深度共情,而“孝顺”却带着胁迫与绑架的意味。在笔者的理想中,给母父养老应该是已经获得主体性的女儿出于“爱”,鼓励和支持脱离了社会身份的家人找寻自我价值、培养兴趣爱好、真诚结交朋友,逐步建立起主体性。希望我们和母父都只属于自己,做对方生命的旅伴,互相滋养、彼此成就。


以上就是第三期「你问我答」特辑的全部内容了,想提问/分享感悟的姐妹可以在后台私信或发送邮件,我们会定期在「Dear Q&A」系列来信中回复。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帮

二〇二四年五月九日

《坠落的审判》:女性真的是一种处境吗?

图片

家庭主夫委屈“死”了?别太爱男了!

——陌生女人1号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最近我们终于看完了《坠落的审判》。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压抑」。影片由略显平淡的谈话和散步引入,但剧情在七分钟之后便突然间急转直下。随着男人死亡、庭审开始,危机接踵而至,层层剖开的情节拥有磁铁一般的吸引力,让人不禁和女主角桑德拉一起陷入矛盾的漩涡、开始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她的命运。影片过半,我们忽然发现坠楼的真相和杀人凶手是谁早已不再重要——我们真正关心的其实是一个在父权社会里艰难生存的女人的命运,而关心她的命运也就是在关心我们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芭比》是一颗糖衣炮弹(参见影评《芭比到底先锋在哪里?》),那么《坠落的审判》就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她精准、犀利、敏锐、深刻、不留余地——她就是为致人性命而生的。事实上,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正是用这样一把尖刀不留情面地戳破了「婚姻」的遮羞布,让我们得以一窥男性的自私懦弱、以及父权社会腐朽又丑陋的厌女内核。

法庭是社会的缩影,而贯穿整部电影的「庭审」是一个精妙的隐喻:借由坠楼案的审判,我们看到的是异性恋父权制 (Heteropatriarchy) 对女性的无端揣测和恶意审视。在充满歧视的司法体系之中,女主桑德拉的性别和性取向就是她的原罪,而她的性格、性经历、家庭角色、事业成就,乃至自我表达都会成为给她定罪的“证据”:

「不够爱男」是女主角的第一宗罪。双性恋的身份将她钉死在了耻辱柱上,和女人的“奸情”就是她谋杀丈夫的有力铁证。女学生其实只是她一潭死水般的婚姻生活里偶然出现的一点涟漪,但在检察官的唇枪舌剑下,轻松欢愉的对话被扭曲成了处心积虑的“调情”和“引诱”,桑德拉也被描述成了一个恶毒的荡妇:她的性向不仅是对丈夫不忠,更是对婚姻所代表的「异性恋父权」赤裸裸的挑衅。

图片
检察官一步步诱导女学生索利多尔,希望她把桑德拉在访谈中的表现定义为“勾引”

「不温柔顺从」是桑德拉的第二宗罪。她竟然拒绝扮演一个柔顺的妻子,甚至还在丈夫失意时“袖手旁观”。当塞缪尔因为情感过载而几近崩溃,她还对他言语羞辱、施加暴力。她性格的棱角就是男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胆敢拒绝「无偿情绪劳动」的“悍妇”可谓罪无可恕!

图片
心理医生出庭指控桑德拉对丈夫的打压,他说:“你让他经历了一场情感过山车。”

「事业成功」是桑德拉的第三宗罪。作为女人,你怎么敢比男人还要成功?!于是,破防男拼命否认她的才华和能力,仅凭塞缪尔录音里的只言片语就断定她是个只会剽窃丈夫“智慧果实”的阴险女人。她书中的文字也一定是她阴暗、歹毒内心的投射:原来桑德拉笔下的人物早已暗示了她对丈夫可怕的杀机!

更可怕的是,在这三板斧过后,审判也并没有就此停止。随着争吵的录音被公之于众,一项又一项“罪名”接连向桑德拉砸了过来——压榨丈夫的时间、拒绝家务劳动,自私自利、我行我素,拒绝为丈夫提供性价值还出轨成性,经常性地贬低那个脆弱无辜的男性......他们手捧父权的“金科玉律”一条条细数她的罪过,而且字字诛心,让人一时分不清这究竟是代表公义的法庭审判,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猎巫”盛宴?

很多人说茹斯汀塑造这样一个非传统的“成功女性”,是将现实中的性别处境掉转、从而凸显女性困境。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我们看来,桑德拉并非传统男性的“性转版本”,而是一个生动立体的人。她在大多数时间冷静自持,但偶尔也暴戾自私;她面对生活时坚韧谨慎,但有时也轻狂放纵;她在家庭中愿意付出,却也绝不会为了男人委屈自己;她在危机来临时会会咬牙坚持、绝处逢生,但在遭遇重大打击后也难免流泪崩溃、几欲放弃;她才华横溢,但并非一帆风顺。更可贵的是,她不会因为过去的变故和创伤一蹶不振,更不会以他人为代价缓解自己的痛苦。桑德拉不是任人欺凌的受害者,却也不是毫无软肋的“大女人”——她只是在父权社会这个「死局」里向死而生的千千万万普通女性之一。

然而那个男人又是怎样的呢?他脆弱、敏感,不堪一击。事业不顺明明是源于自己的无能和懦弱,他却要将一切归咎于无辜的妻儿。生活的变故(孩子出车祸,而且是他不负责任导致的)成了他意志消沉、自甘堕落的借口,而妻子的只言片语都会被他曲解成蔑视和打压,任何一句话都能戳中他脆弱的自尊心。面对「一事无成的自己」和「事业有成的妻子」,塞缪尔尽显“男人本色”:先是男疾男户,然后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妻子的冷漠。他一生失败,却把推卸责任做得如此成功。面对压力他毫无韧性,整天哭天喊地、自怨自艾,甚至临死还要拖妻子孩子下水。其实,因事业瓶颈陷入绝望也是人之常情、若是找个安静的地方一死了之倒也算“以死明志”,可塞缪尔一定要挑选最“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死法,在只有桑德拉和他在场时跳楼,故意使妻子陷入不利的境地,甚至自杀前一天还要鸡贼地制造“妻子逼死他”的录音证据...窝窝囊囊地活了一世,却偏偏要轰轰烈烈地死、让全世界替自己鸣冤叫屈,死后还要拉着别人垫背,怎能不让人赞叹一句“真男人”?👍

图片
“家庭主夫”塞缪尔的无能狂怒

有人说,塞缪尔是有苦衷的:传统家庭的性别调转让他处于低位,是家庭主夫的困境逼死了他。可是桑德拉真的压迫丈夫了吗?现实中,异性恋婚姻里的女性往往要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剥削,既要顾家又要赚钱。一方面,父权社会要求女性无条件地为家庭付出时间和精力,却忽视轻视她们劳动的价值,且女性一旦拒绝付出必定会面临严苛的道德审判。另一方面,社会的财富资源通通向男人倾斜。男性垄断了权力和资本,使女性向上攀爬的通道变得极度拥挤,因此她们常常只能做一个受尽剥削的低级劳工。然而家庭主夫呢?他们不用受十月怀胎之苦、不必受社会厌女之苦,而且哪怕一点点的到付出都会被看见、承认,被各路媒体大书特书。所以,就算承担了更多家庭责任,所谓“家庭主夫”也依然能凭借性别身份吃尽红利,他受到的委屈根本比不过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万分之一。

图片
异性恋父权社会对女性苦难视而不见

影片中,当不负责任的丈夫导致儿子出车祸视力受损,桑德拉咬牙坚持,对儿子悉心照料;为了让塞缪尔生活得更加舒适,桑德拉千里迢迢从英国搬到他的家乡居住,语言不通、生活不便、举目无亲;当丈夫的事业陷入低谷,她托起家庭的重担,成了经济上的“顶梁柱”,同时也从未停止在家庭中付出。同样是作家,「顺直白男」在结构中吃尽红利却半途而废,而桑德拉捡起丈夫不要的点子都能让它大放异彩。总之,塞缪尔明明是死于自己的无能,却偏要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她人的“错误”——这是男人的懦弱;而桑德拉在父权社会中受尽苦楚、却依然能微笑着面对所有磨难——这是女人的坚强。

然而,法官、检察官、心理咨询师,乃至社会大众不但对桑德拉的艰难困苦视而不见,反而质问批评她为什么让自己的丈夫如此痛苦;而荧幕前,又有多少人为所谓“家庭主夫”的死捶胸顿足、扼腕叹息。戏内戏外形成完美互文的爱男狂欢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当一个只会“无能狂怒”的男人撒泼打滚、颠倒黑白,全世界都会共情他的“悲惨”遭遇。而一个女人哪怕谨小慎微,做事力求完美,人们也依然会吹毛求疵,对她疯狂泼脏水。

其实不久前的大S汪小菲事件就是完美的例证:疯疯癫癫的巨婴男即使说话颠三倒四、在婚姻中坏事做尽也照样能全身而退、甚至笼络大批信众;而成熟理性的女人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却依然会被大肆批判,就好像连呼吸都是错的——不温柔体贴、依法接受金钱补偿、再婚、自己有钱、捕风捉影的出轨乃至妹妹出轨都能成为她的罪证。这一切难道不比影片所描绘的情况更残忍百倍?所以,电影中的婚姻生活根本不是什么现实的调转,而就是赤裸裸的社会现实。由此可见,尽管「性别是一种处境」(Gender is a social construct)这句话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它绝不能被用来同情男人,因为占尽便宜的顺直男的“委屈”永远无法和女性遭受的苦难相提并论。

还有人说,“这部电影不就是在表现婚姻生活的‘剪不断理还乱’吗?到底谁对谁错、谁付出的多又怎么说得清呢?有必要上升到女权吗?” 这一说法显然是对结构性不平等的狡猾粉饰。事实上,《坠落的审判》绝非对婚姻矛盾的肤浅探讨,而是对残酷现实的深刻批判。她撕下了婚姻制度和司法体系的虚伪面纱,将“房间里的大象”公之于众——在顺性别异性恋的霸权下,建立在偏见之上的司法系统就是父权制忠实的守门人,它维护着特权阶级的利益,并将审判的矛头对准所有不顺从这个结构的人。所以,桑德拉不只是一个「不够听话的妻子」,她还代表了所有异性恋父权制下经济独立的、背离母职的、不美的、外来的、性取向不为“男”的、不屈服于男权的、追逐权力的女人们的共同处境。

在庭审中,桑德拉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指控坚持自证。哪怕处境再艰难,她都没有放弃为自己辩护。最后,陪审团宣布桑德拉无罪,她回到家中拥抱儿子、和狗狗躺在一起,生活终于又一次回归了平静。可看到这里,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胜利的喜悦,反而有些怅然若失。胜利本该伴随着奖赏和回报,可对女性来说,这场和父权制的交锋却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社会的审判来临,她被迫披甲上阵,且一朝失败便会万劫不复。然而自证成功又能换来什么呢?Nothing…这场荒谬至极的审判本就建立在莫须有的罪名之上,而受害者就算耗尽所有气力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图片
审判结束后,桑德拉感到怅然若失:“要是赢了,你会想要得到一些奖励。但是没有奖励,它只是结束了而已。”

不过,尽管现实残酷,茹斯汀依然无意为女性的处境唱衰歌。她用桑德拉的胜利告诉我们:性别是男人的原罪,而不是女人的。所以,当天生享有特权的男性对我们撒泼卖惨,不要随意心疼他们、正中对方下怀;而当社会审视的目光投射到我们身上时,也千万不要认罪,不要因为畏惧权威而放弃维护自己的利益,更不要因为处境艰难就舍弃自己的身份、做出向结构献媚的选择。其实我们的身份本就是一种反抗——终有一天她会幻化成一把利剑带我们突出父权制的重围,推翻这场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审判。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2号和1号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五日


P.s. 关于司法系统的厌女本质,请参见第十八封来信《赞美or歧视:女人不会是杀人犯?》📨

恋爱脑根治指南

图片
图片

我不会 去顺从 被征服 或被谁主宰

也不愿 低下头 去迎合 去被你伤害

我不能成为你的掌中之物

因为我 属于我自己

 ——《我属于我自己》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前不久我们收到了一条和恋爱有关的私信。和以往分享+提问的来信不同,这条消息通篇都是不解的问号。不过,在满满的质疑背后,我们还是看出了来信者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求助,而她的问题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我要怎样才能治好自己的恋爱脑?她说:

“...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遇到渣男,感觉别人都有甜甜的恋爱,为什么我没有呢?我知道这是女权公号,但女权就一定不能恋爱吗?有博主用赌博形容谈恋爱,我觉得还挺贴切的。既然是赌那就肯定有赢的可能啊?真诚讨论,爱是勇敢者的游戏,因为有风险就不谈恋爱也太消极逃避了吧?我也知道女性弱势,所以风险更大,但我不会因为自己输了就认为别人也会输。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就是渴望爱情不行吗?唉说实话我也知道应该改变,但有时候理论和现实是有距离的,我觉得说都是简单的,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没有说你们不好的意思)。”

其实我们已经写过好几篇文章分析女性在异性恋里为什么一定会受害了(见往期《彩礼是物化女性吗?》、《擦亮眼找个好男人为何注定失败?》)。而且我们也无意讨论女权到底能不能和男人恋爱,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词语的内涵实在毫无意义。不过这段话确实提醒了我们不能只写理论,也要写一些可操作性更强的内容,让大家能直接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这封回信里,我们会先分析异性恋的本质和恋爱脑的成因,然后提出一些实用的策略,希望已经意识到问题并且有心改变的姐妹能迅速上手、尽快告别恋爱脑。

1. “在这场名叫爱情的赌局里,我怎么总是在输呢...”: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有人把恋爱比作赌博,然而一场必输的赌局还能叫赌局吗?其实异性恋并不像赌博,而更像是一个专门用来猎杀女人的「圈套」。它的本质是男性「借助社会权力」控制和占有女性的「生育和性价值」,具体步骤为: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也就是口头约定占有关系,接着用一纸公文(结婚证)在法律意义上确定这种权力关系,之后再通过性关系反复确认上下位关系,最后用生育对女性持续剥削。所以,异性恋中没有真爱的位置,只有男方对利益得失的算计,而「婚恋市场」(这个词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上的讨价还价就是最好的证明。例如以下是我们从网上随便摘的一则征婚启事:

“男33岁,研究生,有车有房,国企工作,年薪十五万。”

在这里,男方先是摆出最能代表自己社会权力的几个要素(学历、固定资产、收入),然后就开始寻找以自己的条件能够购买和占有的女性:寻女友,30岁以下(生孩子最佳时期),大专以上学历(能教育孩子),相貌端正(性价值高、遗传基因好),温柔(听话好摆布,可别是女拳😂)孝顺(能帮我照顾老人),人品好(别算计我,最好能被我算计)。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说:你举的例子太特殊了,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又不是相亲,没有这些经济账。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在我们看来,如果说封建父权时代的包办婚姻和它在新时代的变种“相亲”是赤裸裸的买卖女性,那么新时代的“自由恋爱”无非就是披了一层“自主选择”的温情外衣。现今国内流行的浪漫爱剧本一般包含几个固定的流程:认识——暧昧——确定恋爱关系——求婚结婚——生育。整个过程和相亲并没有太大差别,其核心依然是确定“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终点依旧是结婚生育,区别仅仅在于多了一个“暧昧”阶段而已。但是,暧昧真的能改变异性恋的本质、让女性反败为胜吗?

其实,暧昧的本质是权力的博弈,也就是赌桌上翻牌前的压筹码和吹牛的阶段。很多人在看言情电视剧时表示男女主暧昧期时最有趣,确定关系就没意思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暧昧期女男双方尚处于博弈阶段,女性看似还有一定的“挣扎”空间,也就是关系还有“悬念”(虽然其实没有)。而确定恋爱关系就是确认了男性对女性的占有,也就是女性的失败。结局已定,再演下去自然也没有什么看点了。所以很多“恋爱博主”强调暧昧期最重要,还手把手教女生“拿捏”暧昧对象,其实就是抓住了大环境下女性想要争夺对感情控制权的心理获取流量。这类“情感大师”经常提到的策略包括忽冷忽热、时不时地“撩”、保持神秘感让对方猜不透等等,其实就是控制压筹码的数量(正所谓“谁先认真谁就输了”),同时用各种手段迷惑对手,让对方以为自己牌面很大、选择很多(所以要表现得不在乎这段感情),试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图片
很多人说《装腔启示录》男女主在一起之后特别无聊,这其实是因为确定关系之后的恋爱、性、(男对女)求婚等情节都严格遵循浪漫爱浪漫爱剧本,观众完全可以预见结局必然是女主被男主吃死。不过话说回来,暧昧期“不知道谁会赢”的悬念也是虚假的,就好像无论女主头上顶着多少“金牌律师”“大女人”“都市丽人”的光环,她在海报中都只可能是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然而这些本质上都是失权者的自欺欺人——如今的婚恋制度下女性是注定的输家,而只有弱者才会痴迷于成功学叙事、认为自己能凭本事“咸鱼翻身”,或是撞大运遇上一个傻瓜对手从而躺赢。你见过男性——异性恋中天然的赢家——每天在网上刷“接恋爱脑女友”吗🙏?

事实上,即便是看似“自由”的恋爱也有固定的剧本:女性把生育价值押上牌桌,想以此撬动社会权力,却忽视了生育在父权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没有议价权,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真爱”,而结果当然只能是连人带牌地全输给对方,同时又错过了争取社会权力的短暂窗口期,最后彻底被套牢在赌桌上。而就算掌握了恋爱/拿捏男人的技巧,最多也只能避免满盘皆输的命运罢了。更常见的情况则是在一场对手不断出老千的赌局里还把把梭哈(给男方出钱出力),最终一边输冠姓权、生育自主权、经济自主权,甚至贴上全部身家,一边洗脑自己“我输了一切但是赢了爱情”、“我只是运气不好,下次找个好男人对赌就好了”聊以自慰。

2. “都说异性恋浪漫爱里没有爱,可我还是渴望它”:女性为什么总在缺爱?

然而,就像来信者一样,很多女性可能早就隐隐感觉到了异性恋的问题,却还是控制不住地渴望恋爱,仿佛只有和男人恋爱才能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是此生不容错过的绝美体验。女人到底为什么总在苦苦等待“真爱”的降临?追根溯源,女性的“缺爱病”还是源于社会结构性的不平等——男权社会剥夺女人的主体性、斩断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用铺天盖地的文艺作品宣传爱情的浪漫。于是,女人们争先恐后地陷进貌似甜美实则有毒的婚姻生活,而最终得利的只有男性。

在父权社会,男性天生是万众瞩目的主角,而女性却注定只能做那个近乎隐形的陪衬。她是男主角的母亲、妻子、女儿,却从来不曾站上舞台中央、成为故事的中心。其实,大多数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自己“跑龙套”的命运:母父期望男孩“淘气”“好动”“勇敢”,却希望女孩能“乖巧”“漂亮”“安静”。换言之,女性只要安心做个客体,外表赏心悦目、能给男性提供情绪价值就够了,太有主见反而是减分项。在这样的规训中,女性逐渐学会了讨好“主角”以求生存。她们开始把“让别人满意”置于“让自己开心”之前,做事只为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爱,就这样彻底迷失了自我。

作为客体,女性失去了主动爱人/爱己的能力。她们总是期待一个有主体性的人从天而降——TA会给我们无限的关注、无条件的支持、全然的理解与共情。最重要的是,TA只对我们付出最深最多的感情。正是这份「偏爱」让女性第一次感到自己如此特别,我们的存在好像也终于有了意义。其实这个人理论上可以是任何人(例如母父、导师、姐妹),但在男权社会TA必须是“男性恋人”。而为了让异性恋成为凌驾一切感情的存在,父权社会又进一步斩断了女性的“亲情”和“友情”。

在亲情中,女儿是家庭的外人、未来的养老者,是只要少量投资就能在成年后回报母父的“性价比之选”,便宜又耐用。这一点即使是独生女也不例外:人们恭喜生了女儿的家庭“不用努力了”,默认母父不需要为女儿购置房产。而男性即使已过而立之年,他的家人也会倾其所有为其添置彩礼、购车买房。而就算有幸在开明的家庭长大,很多女性在婚后也会落入“无家可回”的境地。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表面上是在抱怨女儿婚后不会再一心向着母父,实则是将女性排除在原生家庭之外、彻底堵死了她逃离婚姻的退路。

而另一方面,男权社会对姐妹情的污名化亦不断离间女性朋友的关系。例如“闺蜜”一词原是“闺中密友”,即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然而随着“防火防盗防闺蜜”、“塑料姐妹花”等成为网络热词,“闺蜜”竟然成了情敌的代名词,仿佛女性聚在一起就是为了争抢男人。此外,“gossip”一词原指女性朋友、并无贬义。但随着中世纪猎巫运动的兴起,女性联盟被当作是女巫组织,gossip的意思也变成了“八卦”、“闲言碎语”。这一词义沿用至今,暗示“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性的友情不可靠。

因此,既然女性因缺乏主体性而渴望持续的支持和关注、追求亲情和友情又都阻碍重重,异性恋自然就成了大多数女性唯一的选择。童话故事、少女漫画、言情小说、浪漫电影...这些文艺作品总会塑造一个“完美”的男性形象:他明明拥有无限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本,却偏偏爱上了你、无条件地给你想要的一切,只因为你如此“特别”。通过消费虚假的浪漫故事,女性得以填补内心的空虚,感到自己终于变成了主角。然而,“浪漫爱”是一场只有女性当真了的独角戏:即便男性平庸至极、毫无回应,甚至人品低劣,她也能自导自演“心动”、“暧昧”、“痴迷”、“热恋”,凭脑补走完所有流程。可是,当滤镜褪去、真相浮现,女性便会悲哀地发现所谓“真爱”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梦,而自己依然是那个在男权社会被边缘化的群众演员。

3.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啊”:分阶段分疗程,逐步根治恋爱脑

就算明确了异性恋的本质和女性缺爱的根源,大家可能还是觉得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整理了《告别恋爱脑必做的5件事》清单。想要改变的姐妹不妨从第一件事做起,由易到难,直到对男性和浪漫爱彻底脱敏。

对本文第一部分内容将信将疑、对男性依然心存幻想的姐妹可以去逛逛以男性为主的论坛(比如知乎/虎扑),或者加一个男性占多数的群聊。当你看到他们如何把女性当成潜在的性资源评判、意淫、羞辱,或是当成用来彰显自己地位的战利品炫耀时,你就会意识到我们只用一个征婚启事做例子是多么的温柔了。

图片
考虑到姐妹们的乳腺,我们选了一个“没那么气人”的帖子做插图

即使已经对男性祛魅,常年受浪漫爱荼毒的女性可能还是无法摆脱客体思维,即依然渴望“被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通过和女性交友缓解一下对情感关系的渴求(当然一定要真诚付出才会有回报!)。但要注意千万不能以此作为长期的解药——药物依赖是有害的,感情依赖也是。在自己内核不稳的时候把她人的感情当成救赎,不管依赖的对象是女是男,都不可能会有好结果。要知道人以五谷杂粮为食,不以感情为食,以别人的爱为食等于是把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上。爱应该是精神力量充沛时不自觉的分享,而不该是孤独困苦时唯一的救命稻草。

因此,恋爱脑的最根本疗法依然是重建主体性,要意识到女性不需要“被爱”证明自己的价值。要达到这个目标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就是减少装扮自己,把自己从「美」的生产者转化为「美」的消费者(只是心态和思维方式,不是真的花钱),也就是从客体变成主体。

此外,我们还应该和身体建立起亲密关系。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重塑以“我”为中心的生活。定期运动增强对身体的掌控力,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用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她一定会给你正向的反馈,让你意识到既然我能掌控自己的身体,那就一定也能掌控自己的心理、情感和生活(更何况身心本就是统一的!)。

完成这几步以后,大家的注意力应该已经基本回到自己身上了。这时,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影响外部世界,通过学业和事业满足权力欲。在这些领域努力得来的回报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是全然属于自己的,而这些回报也会形成更大的正循环,帮助我们找到浪漫爱以外的生活激情所在。

结语

说到底,根治恋爱脑的关键还是要意识到异性恋不是什么“勇敢者的游戏”,而是专门针对女性实施的诈骗。因此,如果想要简单顺遂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先离开那个女性毫无赢面的“赌桌”,不要再人为地给自己制造阻碍和痛苦。同时,我们也要和自我建立最牢固亲密的关系,然后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这就像是加入一个更公平的赌局——虽然我们可能不熟悉赌场的潜规则,筹码也比别人少,但只要细心观察、大胆行动,总还是能逐渐积累起经验、财富,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有能力掌控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再被别人用虚无缥缈的“真爱”骗光本就不多的本钱,而是能够坚定清醒地追求更多、更有交换价值的筹码。毕竟,无论多少,它们都是我继续堂堂正正坐在牌桌上的底气。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和4号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日

为99%的女性而战|一份女权宣言

图片

“天价住房、只够糊口的工资、匮乏的医疗资源、城乡差距、气候变暖......女权主义者一般好像不太会关注这些话题,但它们难道不正是大部分女性要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吗?”

亲爱的媎妹:

今天是2024年3月8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女性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祝所有姐妹们节日快乐!

过去一年是伴随着危机和失去的一年——

以巴冲突愈演愈烈,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炮火中逝去,其中包括上万名成年女性和女童。平均每小时就有两名母亲丧生。

极右翼政党在荷兰和阿根廷赢得选举,可能导致和堕胎权、LGBT、移民、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开倒车。

美国保守派针对教育系统发起文化战争,佛罗里达州禁止公立高校在促进多元、平等、共融的项目上投入经费,哈佛第一位黑人女性校长在压力下辞职。

第十三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将「女性回归家庭中的传统角色」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婚育压力...

战争、瘟疫、贫富差距、气候灾难......我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最近,我们重读了由Cinzia Arruzza,Tithi Bhattacharya和Nancy Fraser合著的《为了99%的女权主义:一份宣言》,发现自己一直想要的答案其实就在这里。在这本小书中,三位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分析了当今社会问题的根源,在指明未来方向的同时也给读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她们犀利地指出自由主义女权(Liberal feminism)已经破产,而只有颠覆性的女权主义(Radical feminism)才能帮助我们渡过眼下的难关。在这封信中,我们列举并解读了本书提出的11句宣言,希望大家在动荡之中依然能保有一些确定感。要相信我们希望仍存。

1. 罢工正在成为新一波女权主义的武器。

资本主义体系长久低估女性劳动的价值:女男薪酬差距居高不下,男性躺在女性的无偿劳动上坐收渔利。今天,新一代的女权主义者要改变社会对“劳动”的定义,不是只有男性的工作才叫工作,不是只有被承认的工作才是工作。家务、性、生育、微笑...资本主义社会依靠这些运转,却不给承担这些的女性应得的回报。针对女性的剥削必须停止——如果你不付钱,我们就不再工作。

从印度达利特种性的清洁工罢工,到40万波兰女性抗议堕胎禁令;从数万韩国女性结成联盟拒绝异性婚恋和生育劳动,到全体冰岛女性停止家务劳动反抗薪酬差异。全世界的女性正在跨越山川、河流,跨过海洋、陆地,跨过连绵的边境、厚重的墙壁。她们会拥抱彼此,然后用行动告诉这个世界:女权不是疯狂营销的“女神节”,更不是乞求几句毫无意义的“感谢”。上世纪工人阶级女性的历史传统一定会恢复,团结就是我们新的武器。

图片
全国罢工期间冰岛女性在首都雷克雅未克集会,2023年10月24日

2. 自由主义女权已经破产,是时候抛弃她了。

自由主义女权拒绝对社会进行系统性的改造,其目标不是「平等」,而是「优绩主义」(meritocracy)。她无意废除阶级,而只是想把几个“天赋异禀”的女性推到最上层,和同阶层的男性共享“胜利”的果实。其实去年大火的《新闻女王》就是这种女权的代表:剧中“大女主”的成功建立在对无数“女配角”的剥削之上,女权变成了一场个人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狂欢,变成了只有零星成功女性才配享有的资源。这样的女权只能惠及少数本就享有特权的女性,而绝大多数普通人依然只能在底层苦苦挣扎。

在社交媒体时代,女权正在变成一个个空洞的热搜,变成很多人用来包装自己的时髦标签。网络明星利用“女权”赚得盆满钵满,而普通女性得到的只有一地鸡毛。

2016年希拉里的败选已经宣告了自由主义女权的破产——我们没有兴趣在打破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的同时让其她女性在下面清理残渣。我们的目标不是恭喜女性CEO搬进豪华办公室,而是和所有的特权阶级说再见。

3. 我们需要反资本主义的女权,也就是为了99%的女权。

为了99%的女权主义希望从根源解决问题。她是反新自由主义的,更是反资本主义的。

为了99%的女权会和所有被剥削、支配、压迫的人站在一起。她拒绝以大部分人的幸福为代价保全一小部分人的自由。她致力于维护大多数人的权利——包括贫穷的工人阶级女性、农村女性、外来和移民女性、酷儿女性、有色人种女性、残障女性、无业女性、女童和老年女性,以及那些把自己看作“中产阶级”、但其实一直在承受剥削的女性。

她想要维护生命的尊严,也想成为恢复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她「为了99%的女权主义」(Feminism for the 99%)。

4. 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是全社会的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

很多人认为2008年发生的事情是当代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这种观点太狭隘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是全社会的危机,它不仅包括金融危机,还包括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政治危机以及“关怀”的危机。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像癌细胞一样在全球扩张的资本主义。

周期性的危机已经融入了资本主义的DNA。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它剥削普通人的劳动力、攫取自然和公共资源、掠夺女性的家务劳动和生育成果。结果就是我们的工资不断缩水,债务越积越多,劳动者权益被剥夺,自然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最上层1%的人向来不关心其她人的利益,但今天他们的短视甚至已经威胁到了自己——他们宁可毁掉自己的未来也不愿放弃眼下的订单!这辆失控的资本主义列车必须停止,而我们会和所有试图刹车的人站在一起。

5. 性别压迫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对生育和生产的剥削。我们想要改变这一切。

很多人都知道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社会,却可能不知道它还是性别压迫的源头。的确,性别压迫古已有之,但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现代化的”厌女体系:其核心在于把劳动力制造(making of people)和利润制造(making of profit)分隔开,然后把劳动力制造这项工作分配给女性,并让它的价值低于利润制造。换言之,没有生育就没有工人,生育是维持工厂运转的必要条件。然而,为了压低“社会再生产”的成本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资本主义社会就必须让女性同时屈从于资本家和有优势的工人(多为男性),而后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把生育成本转嫁给女性。

此外,资本主义社会还将女性的生育劳动用于维持「二元性别体系」和「异性恋范式」。它要求母亲把孩子严格培养成顺性别的异性恋女性/男性,为结婚及制造下一代工人作准备。同时,工人阶级母亲和学校被要求把孩子们教育成完美的“工人”——顺从、服从于老板、对剥削和压迫逆来顺受。而没能做到这些的女性就会被看作失败的母亲。总之,一切生育成本都由女性承担了。

因此,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局限于所谓的“公共领域”,也应该投向无数的私人家庭。对正义的追求应该包括生育正义:我们需要优质免费的教育、平等的医疗资源、良好的生态、干净的能源、公共住房和交通,而女性的解放正是这一切的核心。

6. 性别暴力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我们发誓与此战斗到底。

资本主义社会有两种典型的性别暴力。第一种发生在家庭中:男性通过暴力维持自己对妻子和孩子的统治地位。如今这种暴力甚至比过去更常见——约38%的女性谋杀案的凶手是她们的男性伴侣——这是因为很多男性觉得新时代的女性傲慢、野蛮、疯狂、不守规矩。总之,她们不受自己控制了。

第二种暴力则发生在公共领域,例如职场性骚扰、皮条客强奸性工作者、男士兵强奸女性俘虏等等。在这些案例中,施暴者是老板、老师、警察、医生、房东、长官,也就是那些手握权力的人。我们指望他们给我们薪水、同意我们毕业、允许我们在出租房里住下去。这种权力差必然会催生暴力。

图片
女权主义者的反家暴行动:“受伤的新娘”

而且,这两种暴力是相互关联的。生育限制了女性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她们难以发展事业、赚的钱也比男性少。于是,职场上的劣势会转化为家庭中的劣势。权力差使得异性恋女性在亲密关系中非常容易遭受暴力,而经济上的弱势又会让她们难以离开施暴的伴侣。

所以,性别暴力绝非偶然出现的不和谐音符,而是资本主义等级制的必然结果。这也是为什么MeToo运动由抗议职场霸凌开始,且第一份支持演艺界女性的声明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移民农场工人——因为她们立刻就意识到了哈维·温斯坦不仅是个性侵犯,还是一个老板。他有权决定谁能留在好莱坞工作。说到底,女性遭受的暴力源于当今社会性别化的分工和资本积累,而为了99%的女权将会与此战斗到底。

7. 资本主义试图管控人们的性取向。我们必须要争取解放。

资本主义一直试图控制人们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过去它通过社区(在西方还有教堂)进行管控,后来则借助国家的力量实施二元性别体系和异性恋范式(state-sanctioned gender binarism & heteronormativity)。在顺性别的霸权下,女人的身体变成了她命运的诅咒——女性只能做女性该做的事,而男人也有男人该干的事。

而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异性恋范式,婚姻家庭被当作生育的核心。由于社会对生育的补偿极度匮乏,女性(很可能没有继承权)只有组成异性恋家庭才能负担生育的成本。此外,新兴的“约会文化”和约炮软件正打着解放女性的旗号剥削她们的身体。所谓的“性解放”不过是传统男权在消费社会新的伪装,而异性恋文化中的女性依然时刻处于男性的凝视之下。

所以,为了真正的性解放,我们必须为生育提供慷慨的公共补助(包括免费的经期用品、婴幼儿产品、伴侣同休带薪产假等)。同时,我们也应该想象一种超出异性恋原子家庭的社会组织形式。只有这样,女同性恋者、女双性恋者、女无性恋者、酷儿女性、LGBT群体、乃至所有不愿走入传统家庭的人才有可能免于骚扰、歧视、暴力,以及社会性的死亡。

8. 资本主义诞生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99%的女权是反种族主义的、也是反帝国主义的。

虽然父权制下所有女性都会受到压迫,但我们的处境依然完全不同。然而,一些女权主义者错误地将「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女性」的困境扩大为所有女性的共同处境,认为有色人种女性应该先把其它矛盾放在一边、专注于解决性别问题。这种观点将性别压迫和种族(以及阶级、性取向等方面的)压迫分割,认为“所有女性”的需求都是逃离家庭和外出工作——就好像大家都是美国郊区别墅里的家庭主妇一样!

于是,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发达国家的白人女性开始雇佣移民女性打扫卫生、照顾婴儿,有特权的女性就这样把家务劳动转嫁给了更弱势的群体。这种现象是殖民主义的体现:由于全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不得不迁移到发达国家寻找机会,而她们的工作条件往往十分恶劣、报酬也非常微薄。事实上,女性解放不可能在一个充斥着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世界实现,我们必须在承认和消除各种压迫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全新的社会。

图片
菲律宾家政工人May照顾白人女性Marie的四个女儿,每月只赚800美元。(纪录片《Chain of Love》,2001年)

9. 要阻止资本扩张对地球的毁灭,99%的女权必然是环保的。

今天资本主义的危机也是生态的危机。资本持续几个世纪的竭泽而渔既严重破坏了生态,也加重了女性受到的压迫——要知道80%的气候难民都是女性。此外,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女人除生育以外还要负责农业生产、为家庭提供衣食和住所,所以她们经常要第一个面对洪水、干旱、污染和土地退化。

正因如此,女性也始终站在反抗的最前线。在美国,她们是反对达科塔输油管道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秘鲁,她们帮助阻止了纽蒙特公司夺走原住民的土地;在印度,她们组织和领导了针对水力发电大坝的抗议。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社会正义、人类的福祉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女性的解放和对我们居住的星球的关怀从来不分彼此。

10. 资本主义与真正的和平、平等不相容。我们的解法是国际女性主义。

今天的危机也是政治的危机。资本主义创造了帝国主义的世界格局,它让发达国家有能力蚕食弱小贫穷的国家:通过制定针对它们的贸易政策、用巨额债务摧毁它们,或是以军事力量和“收回援助”威胁对方。而女性恰恰是殖民和战争的第一批受害者。她们会受到长期的骚扰、政治强奸和奴役,会失去自己的家人,原本的生活也可能在基础设施被战争破坏后难以为继。

我们和这些女性站在一起,而绝不和那些好战分子沆瀣一气。对那些打着拯救当地女性的旗号发起战争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政客和商人——我们说:“不要以我的名义”。

11. 99%的女权主义需要所有行动汇聚在一起——为了推翻父权资本主义。

为了99%的女权主义将联合全球所有反资本主义的组织和行动——工会、环保主义者、LGBTQ+群体、反白人至上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我们必须和所有关心大众利益的左翼团体团结在一起。我们不仅反对民粹主义,也反对打着进步旗号的新自由主义。我们绝不和那些推崇优绩主义和个人崇拜的“女权主义者”同流合污。

危机中也孕育着机会。它让我们认清自己所受的压迫——谁导致了它、谁从中受益、我们又要如何解决问题。同时,它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利益、重塑对未来的希望,也拓宽了我们对世界的想象。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认清谁是同伴,谁又是仇敌。

为了99%的女权永远不会止步——直到我们真的实现平等、自由和正义。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和2号

二〇二四年三月八日

P.s. 1. 文中的“国际女性节”直译英文原名“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女性节包含全年龄段女性,含义更为广阔。2. 本文介绍的书籍题目为Feminism for the 99%: A Manifesto。我们以原文为基础解释了所有宣言的含义,但也根据国情对内容做了一些本土化调整。3. 我们认为现今流行的翻译“激进女权主义”不够符合radical feminism的英文原意,故将其译为“颠覆性的女权主义”。

OpenAI如何爱男厌女?(下)

图片
图片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为第三十一封来信的后半部分。阅读文章第一小节「媒体中的两种性别偏见:女性如何被代表和表现?」,请点击下方链接:

OpenAI如何爱男厌女?


2、爱男厌女的AI:他是面无表情的医生,她是笑脸盈盈的护士

为了解答这两个研究问题,我们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选择了153个常见职业,并用OpenAI旗下的产品DALL·E 2为每个职业生成了100张图片,由此得到了15300张AI生成的图片。然后,我们又从谷歌图像(Google Image)收集了153×100=15300张同样职业的图片作为参照。之后我们用计算机方法识别图片中占据面积最大的人物的特征(包括性别、是否微笑,以及面部的角度),为后续数据分析作准备。

在分析代表型歧视时,我们对比了DALL·E 2生成图片中的人脸、谷歌图片中的人脸,以及现实中这153种职业从业者的性别比,结果显示:在所有谷歌图片中,46.4% (7,105) 的人物是女性,53.6% (8,195) 是男性。而在AI生成的图片中,只有38.4% (5,878) 的人脸是女性,而男性占比则高达61.6% (9,422)。

此外,根据2021年美国人口职业普查,我们把153种职业分成了三类:女性主导职业(女性从业者比例高于66.7%)、性别平衡职业男性主导职业(女性比例低于33.3%),并分别用红色灰色蓝色代表。如图所示,和现实相比,在大部分男性主导(如程序员)和性别平衡的职业(如律师)中,DALL·E 2生成的女性图片数量明显不足。而在女性主导的职业(如护士)中,女性的占比又过高了——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作“偏见放大”(Bias amplification)效应。令人惊讶的是,相比之下,谷歌图片的性别差距要比现实小,这有助于打破人们对性别和职业的刻板印象。

图片
DALL·E图片女性占比、谷歌图片女性占比、现实中女性从业者占比对比图

为了进一步分析AI绘图中的表现型性别偏见,我们对比了DALL·E 2图片和谷歌图片中不同性别的微笑情况和面部仰角。结果显示,和男性相比,DALL·E 2图片中的女性更有可能微笑,且这种性别差异比谷歌图片更明显。而且,相比其它两类职业,女性主导职业(如护士)的图片中「女性更容易微笑」这一问题要更加严重——可见AI放大了与职业相关的表现型偏见,且它的偏见放大效应比谷歌图像更强。此外,在DALL·E 2生成的女性主导职业的图片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低头,也就是说和男护士相比,女护士更可能低头。

图片
DALL·E 2在收到指令“a biological scientist”(生物学家)后生成的女性和男性,前者露齿笑,后者却非常严肃。
图片
DALL·E 2在收到指令“a CEO”后生成的女性和男性,男性抬头的幅度明显更大。

3、解决问题的钥匙:融入女性主义视角,摒弃男本位科学

借助这项研究,我们已经确定了问题所在,那么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认为,要消除AI中的性别偏见,科技公司首先应该提升技术的透明度。在去年发布的GPT-4技术报告中,OpenAI声称DALL·E 2生成的图片存在歧视现象是因为取自互联网的训练数据本身就有问题。为了检验这种说法,我们对比了DALL·E 2生成的图片和谷歌图像中的性别偏见,其中后者作为最常用的在线图像搜索引擎能代表来自互联网的训练数据。然而,统计结果显示DALL·E 2中的性别偏见其实比谷歌图像严重得多。也就是说,OpenAI报告中的说法不太能站得住脚,其将自家产品中的偏见归因于训练数据这一做法大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由此可知,我们有必要针对图片生成型AI产品本身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类产品目前就像一个密闭的“黑匣子”——我们对它内部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也很难消除其中的性别偏见。因此,我们呼吁人工智能行业和学术界达成合作协议,以安全且合乎伦理的方式共享数据、审计模型表现、消除算法中的偏见。只有提高人工智能产品的透明度,公众、人工智能从业者以及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才有机会参与集体决策。此外,这种做法亦有助于防止少数巨头垄断人工智能技术、将科技进步用于一己私利。

除了提升透明度,人工智能行业的开发人员也应该承担责任,将「女性主义认识论」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目前科学界盛行的理性主义范式把男性当作标准(male as norm),导致女性主义知识生产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于是,人工智能的历史叙事被男性和理性主义主导,女性视角在AI发展的历史中被极度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以女性主义认识论为基础,重新书写科技发展的历史,重构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长此以往,男本位科学界习惯性忽视女性利益的现状或许就能够得到改善。

图片
图源:Dazed Digital
图片

在分析了覆盖153个职业的15,300张图片之后,我们发现两种性别偏见(代表型和表现型偏见)在DALL·E 2生成的图片中广泛存在。更糟糕的是,通过对比现实中的美国人口职业普查数据和谷歌图像,我们发现AI甚至放大了本就存在的性别偏见。在男性主导的职业里,DALL·E 2生成的图片女性代表性不足,而女性主导的领域中女性的代表性又过高。在表现型歧视方面,微笑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这一问题在女性主导的职业中甚至更加严重。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女权主义者会否认“被看见是很重要的”,而我们想说,“以怎样的方式被看见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透明度,在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系统性地审查并消除其中的性别偏见可谓刻不容缓。

图片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美国法学家,前最高法院大法官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

二〇二四年三月五日

*本文由陌生女人1号主笔,陌生女人2号编辑。其中介绍的论文题目为“Smiling Women Pitching Down: Auditing Representational and Presentational Gender Biases in Image Generative AI”(低头微笑的女性:审计「图片生成型人工智能」中的代表型和表现型性别偏见)。

图片
图片

OpenAI如何爱男厌女?(上)

图片
图片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最近,我和其她五位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终于在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这篇论文围绕近期大热的AI展开,探索了“图片生成型AI”(Image generative AI)中的两种性别偏见,包括“代表型偏见”(Representational bias)和“表现型偏见”(Presentational bias)。在这封信中,我会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类性别偏见的含义和它们在媒体中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说明我们在OpenAI旗下产品DALL·E 2绘制的图片中发现的问题。最后,我会提出几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图片
图源:Digital Defenders Partnership

1、媒体中的两种性别偏见:女性如何被代表和表现?

根据过往文献,媒体中的性别偏见主要分为“代表型偏见”和“表现型偏见”。其中,代表型偏见可以理解成女性角色在媒体中的比例。总体而言,媒体中的女性占比大大低于男性。例如,有学者统计了200本美国获奖儿童绘本的角色性别,发现男性主角的数量几乎是女性主角的两倍,而所有男角色的数量则比女角色多 53%。然而,对于那些刻板印象中更具“女性气质”的职业,女性出现的频率又过高了,常见的例子有老师、文员、服务员、管家、保姆等等。

图片
国产电影女性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例如《三大队》海报女性代表性为0%。另外,六个男性里魏晨最年轻,即在权力序列里等级最低(男性越老权力越大),所以他笑得也最明显。
图片
女性在媒体中占比少,但性感管家形象却几乎都是女性,例如电视剧《心机女佣》。该作品亦体现了对拉丁裔的刻板印象。

如果说代表型性别偏见关注媒体中有「多少」女性,那么表现型性别偏见关注的就是「媒体描绘女性的方式」。在二元性别体系下,男性往往代表主动、主导、强势、自信,而女性却总是表现得被动、依附、服从。在这次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两类典型的表现型偏见——情绪和姿态。一方面,媒体中的女性更常微笑,这是因为父权文化期待女性成为性格温顺的“淑女”。同时,社会要求女性温柔感性,以便提供情绪价值、履行照顾他人的职责,而男性则成了冷静理性的代表。所以,女政治家更常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而负面情绪或带有压迫感的情绪(例如愤怒和骄傲)会让她们遭到批评。在身体姿态方面,不同的面部朝向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向上倾斜的脸部给人感觉更自信、更有权威。而媒体倾向于让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占从属地位——表现为男性更可能仰头,女性则更可能低头。

图片
女男同时出现时,女性往往在笑,且通常是露齿笑,而男性大多面无表情(就算笑也是微笑)
图片
虽然宣传语是“笑着跨年,笑着告别”,但是海报正中的葛优并没有笑😂😅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葛优微微仰头,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而舒淇则低头对他微笑。

在现实中,媒体的性别偏见会打击女性的自信心,让她们认为自己低男性一等,在社会中无法担任重要的角色,也胜任不了专业性强的工作。实验表明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电视广告会让女性在数学考试中的表现变差,还会影响她们的职业选择。而这类内容却会增强男性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这也是为什么“普信男”如此之多。

如今,图书、电影、搜索引擎等各种媒介中的性别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而生成型AI的出现无疑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它能在短时间内绘制大量的图片(甚至视频),可能会让海量的厌女图片迅速涌入互联网。那么,AI绘制的图片里存在代表型和表现型偏见吗?它会加剧现有的性别歧视吗?


由于字数限制,本次来信只展示文章的前半部分内容。剩余内容将在下一封newsletter中发布~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本文由陌生女人1号主笔,陌生女人2号编辑。其中介绍的论文题目为“Smiling Women Pitching Down: Auditing Representational and Presentational Gender Biases in Image Generative AI”(低头微笑的女性:审计「图片生成型人工智能」中的代表型和表现型性别偏见)。

图片
图片

拙拟女权对联一副恭贺媎妹们龙年大吉!

图片
图片

亲爱的媎妹:

值此甲辰龙年来临之际,DearSisters拙拟对联一副恭贺大家新春快乐——

上联:龙泉剑鸣,女儿难舍江湖梦

下联:桃花马骋,巾帼不灭赤子心

横批:海阔天空

希望姐妹们在新的一年里能骑马佩剑、闯荡江湖、建功立业、龙腾四海。二〇二四,且让我们如游龙一般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在广阔天地里大展宏图、恣意人生!

祝大家平安喜乐,万事兴“龙”!

陌生女人1号和2号

癸卯腊月廿六


P.s.在公众号后台发送 海阔天空 四字即可获取手机壁纸版新年贺图。另外我们还准备了陌生女人龙年专属红包封面,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链接领取!

拙拟女权对联一副恭贺媎妹们龙年大吉!

新年壁纸
红包封面
图片
图片

妈妈对我不好,我该怎么治愈自己?

图片
图片

我们是两个命运交织的陌生人,相距遥远,彼此互不相识。

     ——奥丽亚娜·法拉奇,作家,前二战游击队员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半年前,有一位姐妹曾来信向我们倾诉她和妈妈的矛盾,也吐露了母女之间爱恨交杂的情感连结,她写道:

“媎妹你好,想和你们倾诉一下我的心事,是关于我和母亲的。我父母从小在物质方面没怎么亏待过我,可是我却总觉得他们没那么爱我,尤其是我妈。她好像从来不关心我的内心世界,我尝试和她讨论一些女性话题,但她完全无法理解,还总是让我别想那么多没用的...她总是把她的想法强加给我,还美其名曰“不想让我走弯路”...天天催我结婚生孩子,还劝我毕业回老家工作,每次和她打电话我都觉得是一种消耗,可是又狠不下心来断联。。是不是东亚母女关系都是这么拧巴矛盾呢?

这位姐妹的话让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和母亲经年的矛盾与隔阂,只可惜当时我还没有和母亲和解,无法针对母女问题给出有价值的建议。直到上个月,我重读了奥丽亚娜·法拉奇的名著《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书中怀孕的母亲犀利的自我剖白以及她和腹中孩子的对话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平凡母亲复杂又坚韧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意识到:或许只有将母亲和女儿从父权家庭中剥离出来、当作两个独立的女人看待,才能找到母女关系的答案。所以,在这封信里,我会从这本书出发,试着跳出父权家庭的框架,从女性个体的角度重新思考我们和母亲的关系。

图片
《瞬息全宇宙》中,为家庭殚精竭虑的东亚母亲穿梭于瞬息万变的多重宇宙、使出十八般武艺,只为用爱“感化”渐行渐远的女儿。

1、我就是我:我们是命运交织的陌生人

“我们是两个命运交织的陌生人,是同时存在于一个身体中的两个生命,相距遥远,彼此互不相识。”法拉奇笔下的女人这样描述自己和腹中孩子的关系,这也是全文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事实上,女儿和母亲正如无边宇宙中两颗独立运转的星辰,沿着各自的轨迹在漫无边际的星海中独自遨游、闪烁。虽然我们所在的星球嘈杂又拥挤,但生命的绽放与消弭终究只是一个人的表演。

法拉奇认为,生命是一场「摆脱奴役」的反叛之旅,它或许是从我们质疑父权骗局的那一刻开始,抑或是从我们质疑威权和资本主义的生存法则开始。这颗叛逆的种子从我们与母体分离的那一刻起就已扎根在我们的基因里,我们往往拼搏一生只为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虽然我们借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但脐带切断的那一刻也预示着我们和母亲终究要成为两个拥有独立灵魂和「自我」的个体。我们要独自面对世界上的苦难,探索对虚无的恐惧以及生命的奥义——这是母亲和女儿都应该明白的道理。

图片
母亲和女儿如同山坡上两块静默、独立的岩石,所有的牵绊和纠葛都只是过眼云烟。(图源:电影《瞬息全宇宙》)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母女关系,我想它应该是「旅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母亲和女儿就像旅途中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足迹,却又在相望中各自前行。一方面,母亲和女儿紧密相连,母亲的子宫承载我们的生命,也孕育我们的灵魂。我们都是同命运抗争的勇者,在荆棘坎坷中顽强生长、在潮起潮落中奋勇向前,常常悲欢相通、情感共振。但另一方面,血缘也绝不应该成为情感绑架的借口。要想找回自我,母亲和女儿就必须先忘记母女关系、卸下「恩情与亏欠」的枷锁,去做两个灵魂充盈、思想丰富的女人,去探索这个危险、神秘又生机盎然的世界。

陌生女人3号说,她和母亲其实就是「互不相识又命运交织的陌生人」。她的母亲一生叛逆,人生中唯一一次妥协就是在母父的要求下仓促结婚,然而又在女儿年幼时远走她乡、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带着不解、怨恨对母亲疏离又冷漠。然而在看清父权社会加诸于女性身上的重担之后,她忽然发现自己和母亲和解了。她看见了母亲为挣脱命运枷锁付出的努力,也开始思考自己对母亲的不理解是否源于父权社会的「母职惩罚」——父亲离开孩子只是稀松平常,而母亲忠于自己却是大逆不道。可是,一位献身于家庭的母亲难免会被时代淹没,但一个努力和命运缠斗、无畏又“无情”的女人却有可能活出真我。所以,过得开心快活、肆意洒脱是陌生女人3号对母亲最大的期许,也是她自己的“人生格言”,因为她已然明白:母亲只属于母亲,而我们只属于自己。

2、我不是你:明天会比昨日更美好

在书中,法拉奇毫无保留地对“未出生的孩子”道出这个世界的残酷:她曾目睹男人残忍地将女人摔死在木兰花树下,便说「生存即是暴力」;她想到童年时期买不起的巧克力被贵妇人扔给鸽子,便告诉孩子「平等只存在于子宫」;她讲到战乱和贫困中的人们期盼着不会到来的明天,说道「世界一直在变,却仍然保持原状」。这个历经困苦的女人用锐利的眼光审视世上的不公,也在怀疑中浮沉、最终陷入了无边的绝望。

法拉奇的自白让我们看见了千千万万母亲的执着、迷茫、苦痛,以及时代重压下顽强的生命力,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没有权利指责母亲的选择,因为一个身处严冬的人无法为她人搭建温床,一个不曾为自己活过的人很难想象自由为何物。父权社会如同一片一望无际的冰原,刺骨的风霜在每个人身上留下大大小小的创伤,而在这里顽强求生的每一位女性都是勇者,母亲也不例外。我们不该苛责身为受害者的每一位女性,也无法要求母亲逆风而行,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雌”、为我们遮风挡雨。所以,如果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爱具体的女人,我们就要接受母亲的局限性,正视她的绝望、伤痛,不苛责她的妥协和懦弱,也不否定她在结构之中艰难求生的勇气。

然而,承认母亲的困境不代表我们要燃烧自己为她驱逐严寒。学会自愈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女儿没有责任成为母亲的依靠,更不可能成为给母亲阵痛的良药。我们不指责母亲的选择,却也没有义务分担她的痛苦、抚平她的创伤,更不应该出于同情或愧疚和她捆绑在一起、郁郁终生。我们会在冰原告别母亲,大胆地选择一条光芒万丈的前路、走向心中那片春意盎然的盛景。正如“未出生的孩子”反驳母亲时所说的那样,“你从来不曾告诉我,一个人可以安然采撷木兰花而并不会死,一个人可以不受羞辱地享用巧克力,而明天可以比昨日更美好。”所以,去冒险、发现、反叛,去颠覆母亲眼中的世界吧。我们会向她们证明——“生存即是自由,平等终将遍布世界,而明天会比昨日更美好。”

图片
《芭比》中我们非常喜欢的一句台词:“妈妈留在原地,女儿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3、我即是你:我将为你而战

在明确了女儿和母亲的独立性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自己究竟为何而生。母亲将女儿带到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究竟有何意义?法拉奇将女人的诞生称为“一场值得称颂的冒险”。她对女儿说,“战斗本身比获胜更为可取,行在途中比到达终点更为美好:因为一旦胜利,你便会感到内心空虚,从而不得不开启新的旅程,拟定新的目标。”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深切地领悟到了生存的意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即是母亲赠与我们的一场意义非凡的奇旅,而战斗的火种也因我们的降生而绵延不息。

我们不是“万艳同悲”的薄命红颜,也不是花烛红妆下的累累枯骨。我们存在的意义在于用双足丈量山脉和原野,用呼吸感受自然的脉搏,用结实的身躯和坚毅的心对抗压迫与磨难。我们是千千万万平凡女人生命的延续,也是母亲在和命运缠斗时种下的新生。我们和母亲都是自然的女儿,是会欢喜雀跃、悲伤流泪的女人,也是向往自由、为生活战斗的鲜活生命。这就是我们和母亲之间最紧密的连结。

图片
电影《可怜的东西》中,God用Bella未出世孩子大脑,取代了Bella的大脑复活了她。因此她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女儿。

母亲是我们,我们亦是自己的「母亲」。我们为自己而战,便是为母亲而战,也就是为全体女性而战。那么何为战斗呢?它不是苛责、怨怼,更不是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入火海、用柔软的身躯对抗炙热的火焰;战斗是对一切让我们不舒适的东西保持怀疑,是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存真去伪、知行合一,是权衡利弊、明哲保身,亦是养精蓄锐、保护自己爱自己,原谅她人的软弱和自己的挣扎矛盾,用一颗“平常心”渡一切苦难......战斗的种子是我们血液里流淌的原始智慧,它激励着我们穷尽一生向上攀登,只为站在顶峰向世界宣告——“夏娃摘取苹果那天所诞生的并不是什么原罪,而是名为「反抗」的了不起的美德。”

结语

我曾在觉醒之初满腔愤怒地写下《孝女之累》,控诉父权家庭对女儿的伤害,然而“反父容易反母难”,我对母亲复杂的情感始终无解。这些年,我和母亲的关系就像几近干涸的浅水洼中两条“相濡以沫”的游鱼,无力理解彼此,却也做不到“相忘于江湖”的决绝。然而《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让可能永远也不会做母亲的我得以走进一位待产母亲的精神世界:一个和时代抗争的女人、一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母亲、一个活生生的人。她像极了父权社会中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女人,她是我、是我的母亲、也是母亲的母亲......想到这些,我忽然明白了母女之间“无解”的问题本就不存在完美的答案——我和妈妈只是父权社会中两个普通的女人,我们会爱会恨、会流泪也会释怀,各自独立却也亲密无间。我们的血液与山脉湖泊相连,不论相隔多远,一呼一吸就能知道彼此的存在。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2号*

二〇二四年一月三十一日

*本文由陌生女人2号主笔,陌生女人1号和3号编辑

图片

新的一年,女权主义者要做些什么?

图片
图片

关怀自己不是自我放纵,而是自我保护,而保护自己已然是一种战斗。

 ——奥德雷·洛德,作家、哲学家、民权活动家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作为一个计划狂,我早在这个暑假就已经想好了新年第一封信要写的话题,并且美滋滋地在备忘录里写下了题目:新的一年,女权主义者要做些什么?然而,当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选题竟会让我遭遇史上最大的“滑铁卢” 😳几天前我打开电脑面对空空如也的文档,突然发现自己的脑袋也一样空空如也——我到底该写些什么呢?

或许可以为女性列一个新年待办事项清单?可是我才疏学浅,自己都常年与紧张焦虑为伴,又怎么敢贸然地为她人的人生提供指南?

或许可以谈谈女性应该怎样推动性别平等?可惜我激情有余、阅历不足,又怎能故作老道地对着女权行动指点江山?

眼看我走进了死胡同,灵感之神缪斯才姗姗来迟。也许是看愁眉苦脸的我太过可怜,她便抬起手打了个响指。有了!何必把问题想得这么复杂?其实不如把“女权主义者”这个标签抛开,想一想作为这颗蓝色星球上一个普通的人类,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接下来的一年比从前美好那么一点呢?

图片
奥德雷·洛德(1934–1992),她自称“黑人、女同性恋者、女权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母亲、战士、诗人”

一、去改变世界吧,做你自己就好:Change the World by Being Yourself

新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源于我的老师Sarah Frank的口头禅(Frank是“女性主义犯罪学”的讲师,我们叫她Frankie😁熟悉我的姐妹应该都知道我有多喜欢她!!单是这几个月我就引用了她两次,一次是女性杀人犯那篇,一次是小姐那一篇)。她在每节课结束前都会对我们说:“去改变这个世界吧,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你真的不需要做很多,只需要做你自己,甚至你也不一定要做任何事,就算只是小憩一下也好,你一样是在改变这个世界。”第一次听到这些话时我感觉自己一下就被击中了,从此这段结束语便成了我在每堂课上最期待的部分。它们总能带给我无穷的力量,并且解开了困扰了我好久的心结。

曾经的我总是在想: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女性的生存环境更好一些?光写文章够吗?我是不是还应该做点别的,比如筹办活动、建立社群?可是我不是很喜欢社交,对这些事情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我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参与女权行动?还是说我必须走出舒适圈才行?Frankie的鼓励让我意识到了这些自我怀疑的根源:中式教育无休止的攀比让我们变得对自己无比苛刻,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不够出色。就是这种心态让我连“改变世界”这种事都要卷个不停,仿佛只有成了“女权领袖”才算是做了贡献。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也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就必须要挑战自我、踏出舒适区,却又因违背本性而痛苦不堪。而Frankie“做自己以改变世界”的理论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谁说改变世界必须以「不舒适」为代价?谁说我们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有没有可能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挑战自己、改变自己,而只需要找到自己?

事实上正是无数个我们组成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的存在本身就会让世界改变。只要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赋,而这些天赋自会引领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此,我们无需改变本性以成全世界,而只需要追随本心便能成就一切:如果你天性乐观、无忧无虑,那你的笑容就是不完美世界里那束代表希望的火焰;如果你气质忧郁、多疑多思,那你无需多言就能提醒同行者不要盲目乐观、小富即安。如果你积极进取、越挫越勇,那也许在前方带领大家冲锋陷阵就是你必达的使命;如果你佛系闲散、容易满足,那你只要出现就能让时刻紧绷的女权姐妹感到放松。所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能是写文章、办社群、做手工、录播客,也可能只是看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参加一场真诚剖析自我的茶话会。总之,去改变这个世界吧,或多或少,只要做你自己就好。

二、关怀自己,就是关怀世界:Self-Care is Community Care

新年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学会休息和关怀自己(self-care)。看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想:这还用学吗?谁还能不会休息啊?然而据我观察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休息。过去一年我同时上课、做研究、完成TA的教学任务、运营公号,虽然忙得团团转但总算都按计划完成了。可到了11月,终于给学术会议投完稿后的某天早上,我睁开眼睛突然感到一股强烈的疲惫感。我发现自己不想起床、不想学习、不想工作,甚至不想做任何事情。就在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经历“职业倦怠” (burnout),也就是过度工作导致的身心疲劳和耗竭的状态。

就是这次经历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反思自己对“休息”的态度。曾经的我在有限的时间里追逐没有尽头的目标,不知不觉失去了所有生活。资本主义体系为了利益必须榨干所有人的生产力,它驱使人们由生到死都像电动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而在这个系统中长大的我只要休息就会产生负罪感。而上个月突如其来的“精神危机”让我意识到这其实源于严重的“不配得感”。我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配休息,我必须要完成所有工作、做到完美才能放松。但事实上我们本就有权把自己放在首位——我们值得所有的关怀与爱,只因为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已。

图片
教室外墙上的海报,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的超级感动。曾有人拼尽全力换来我们的存在(比如妈妈),所以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而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战斗的火种。

所以,和我有一样感受的姐妹不妨转换一下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把关怀自我当成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要在工作以外抽时间完成的事。我们应该好好休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而不是把休息看成“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关怀自我从来不是一件自私的事,因为每个人看似微小的行动只要汇聚到一起就能改变「把人当成工具」的社会风气,培养「身心健康优先」的氛围和文化。当然了,要转变多年养成的习惯肯定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事开始:

慢悠悠地泡一个热水澡

放心地睡到自然醒

去户外享受一段酣畅淋漓的运动时光

花时间烹饪

种花

和小动物们在一起

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是自由职业者也不例外。

设立不容打破的边界,比如下班之后不回工作消息、不查看邮箱、不思考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休息就是休息,应该得到彻底的放松。

……

这个清单还可以写很长很长,而这些事情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由小事出发,把“关怀自己”从一项任务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在关怀世界之前,别忘了先用心关怀自己。

三、今天,我关心她人了吗:Care for Each Other in a Careless World

新年要做的第三件事是从自己做起,建立一个关心和支持彼此的共同体。要达成这个目标,我们要主动关心她人,同时也要学会向她人寻求帮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本主义社会强迫我们将所有时间都贡献给社会系统的延续,全然不顾个人是否会因此燃烧殆尽。于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无限压缩——我们都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又何来时间关心别人呢?而另一方面,不知从何时开始,“你能帮帮我吗”好像变成了难以启齿的事情。也许是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社会原子化、西方男本位哲学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强调个人奋斗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和后女权主义(postfeminism)泛滥......总之,我们变得耻于向她人求助,因为那会让我们看起来无能、软弱、不够独立,或许还有...没有边界感?就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连结被打破了。😔

然而女性主义哲学和酷儿伦理学告诉我们,和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灵一样,人类本就是脆弱的生命。我们的祖先也曾在月下聚集,在林荫之中看夕阳西下,倾听彼此的心事。从很久以前开始,我们就必须互相依靠才能走下去、要互相帮助才能度过难关。所以,主动求助是在创造连结,而不是在给人“添麻烦”。在需要的时候找到那个能帮助你的人,就是在说“你很重要,我真的很需要你”,而这可能就是一段真诚关系的起点。

而如果我们是被求助的那个人,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她状态不好是不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是因为只顾着自己才没发现吗,还是察觉到了却“故意”忽视了?更进一步,我们不妨每天都想一想:今天我关心她人了吗?我有多久没有做以下这些事了?

给我爱的人打电话

给家人一个拥抱

主动给忙到爆炸的的朋友做一顿饭

在身边人需要我的时候到场

表达感谢

为心情低落的朋友准备一份礼物

主动问周围人“你还好吗?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

是的,这些事情并不简单,尤其是在我们自己都已经精疲力竭的情况下。然而,正是因为当权者(也就是那些在冷漠世界里仍然能活得很好的人)对我们毫不关心,我们才更需要彼此不是吗?在自己状态还不错的时候腾出些时间关心身边的人,关爱生命、关怀地球,建立起互相关怀和支持的网络、推动社会层面的改变,也许最终我们得到的会比想象中多很多。

图片
11月末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收到了学生亲手做的挂坠和卡片,让我感到在这个冷冰冰的大学系统里原来依然有人真诚地关心着我,因而感到特别幸福,同时也想着一定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结语

2024年的第一封信是写给大家、写给时间,更是写给我自己的。想想过去一年我们有多少时刻没能守住本心,又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地关心过自己和她人了呢?新的一年,我希望我们都能做自己、爱自己、同时也学会和身边的人分享这份爱。要知道知易行难,或许出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是会选择妥协,又或者残酷的父权资本主义系统早已让“竞争”、“逐利”变成了我们的本能,就算耗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可是我还是想要和你们一起练习,学会爱与被爱、尝试抚平彼此身上那些压迫者留下的最深的伤口。而到那时,我们便可以手牵着手、吟诵露西里·克利夫顿笔下最优美的诗句:

你不会同我一起庆祝吗?

每天 每一天

都有些人 有些事 想要杀死我们

但他失败了

他失败了

而且他会一直失败下去

图片
露西里·克利夫顿(1936–2010),美国诗人,作家,教育家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

二〇二四年一月八日


P.s. 结语处的诗句译自桑尼娅·泰勒在演讲中对露西里·克利夫顿原诗的改编,并非对克里夫顿原作的逐字翻译。原诗题目为“won't you celebrate with me”。

图片

我们的秘密花园|Dear 2023

图片

As long as you have a garden, you have a future;

and as long as you have a future, you are alive.

——《The Secret Garden》

亲爱的媎妹:

叮咚~欢迎来到陌生女人的秘密花园!

别忘了在进门处领取一杯热茶😊

花开花落,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陌生女人已经和大家相识561天了。

今天,我们写下2023年的最后一封信,希望和你一起回顾我们互相陪伴的365天。

二〇二三是相识与相知的一年,

从陌生女人一砖一瓦搭建的「小天地」,

到姐妹们共同创造、经营的「神秘据点」。

在这一年间,

陌生女人的信箱化作一面飘扬的旗帜,

矗立在每一位女性冲破黑暗的必经路上;

她还像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

引领大家摆脱陈旧的过去、探索未知的净土——

推开古老的大门,

那是属于我们的秘密花园。

1、东风夜放花千树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将过去的二〇二三,我们想它会是“新生”。

新生是播种光明和希望、埋葬泪水与痛苦;

是在漫漫长夜里独自舞蹈、等待春雨润物;

是在声声质疑中奋力生长、只为破土而出。

新生是告别那个灰暗、迷茫、颓废、无助、犹豫不决的自己,

重拾毅力、勇气、愤怒、热情、信心和爱的力量。

以知识为甲、信念为剑,

一往无前地踏上新的征程,

意气风发地拥抱广阔、自由且生机勃勃的明天!

“She made herself stronger by fighting with the wind.

2.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按月而至,如潮有信,更如花开有期。

今年,我们一共寄出了20封信。

其中包括——

5篇社会热点剖析

4篇给读者的回信

5篇女性主义影评及书评

1篇女性成长调研报告

22幅原创插画

以及16首女性主义歌曲推荐

我们还——

创建了12个合集专栏,

送出了9只「Dear Tote」系列帆布包和6本《身体由我》实体书。

除了维护微信这片最初的「拓荒地」,

我们还开辟了Substack、小红书、微博这三块「新园地」,

打造了一个独属于姐妹们的「秘密花园」。

在这里,

我们用快乐和热忱装点屋舍,

用宽容和耐心栽培生命和希望。

看!那花园里蓬勃生长的花草正是你、我和她们鲜活的灵魂在跃动和歌唱!

“If you look the right way, you can see that the whole world is a garden.”

3. 我思故我在

在这一年里——

我们探究了婚礼、彩礼背后的性别压迫,戳破了父权异性恋童话的“粉红泡沫”;通过解构恋爱和婚姻,我们畅想了亲密关系的无限可能。

所谓“嫁”,女大无家;所谓“娶”,寄人篱下。

——《婚礼如何体现性别不平等?

女性被物化,不是由彩礼始,而是由她们走入婚姻出卖生育资源而始,因此它也必然要以女性走出婚姻为止。

——《彩礼是物化女性吗?

我们探讨了父权家庭中女儿被矮化、边缘化的处境,揭露了以“父”为中心的权力结构下女儿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哀宿命,也阐释了“孝文化”对女性的拖累和禁锢。

独生女本是母父唯一的孩子,却仿佛拥有一个看不见的弟弟,时刻活在他的阴影当中。

——《孝女之累:女儿如何沦为父权家庭工具人?

孝文化是束缚女性一生的枷锁,女性在家庭中饱受歧视,却依旧被要求恪守孝道。

——《“幸运儿”比例约等于0?|2023中国女性成长经历报告

我们还以「回读者信」的形式,回应了姐妹们的种种困惑和感悟。这些来信促使我们反思自我,不断拓宽女权主义的边界。

女权主义教会我们利己、爱己、相信自己,因为女性绝不是“弱小”的代名词;是女权主义让我们有勇气成功,也接受有些事情非我所愿,有些路途非我能致;也正是女权主义让我们看见了彼此。

——《成为女权主义者,究竟有什么用?

与其指责别人走不快,倒不如去诘问“到底是何种制度拖慢了女性的脚步?”;与其留在原地纠结自己走不快,倒不如先出发再说。同行的人多了,你就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发现“啊,原来做这件事也不需要多少勇气。”

——《我是不是不够女权?

在「姐妹观影会」——

从《小美人鱼》收到的恶评入手,我们探讨了“美”的标准如何由当权者制定,也阐述了“交叉性”这一对学界影响深远的女权主义概念

从很多人对《芭比》“太温和”的批评出发,我们阐述了Barbieland为何是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合力打造的糖衣炮弹,说明了「女权不可能靠个人英雌主义实现」

以《星条红与皇室蓝》为例,我们分析了同性关系背后的异性恋范式,反思了摆脱性缘关系的本质

交叉性的视角让我们更容易共情她人的痛苦,也让我们意识到只关注单一维度不可能真正解决性别问题。

——《我们为什么不该嘲讽小美人鱼?

芭比就是芭比,她会回到现实世界做一个普通女性,去感受、去谈判、去争斗,即使现实没那么“完美”,即使现实中的女人会流泪。

——《芭比到底先锋在哪里?

男权社会用“爱”粉饰异性恋的压迫本质,而女性也将「为权力臣服」内化成「为真爱沉沦」。

——《星条红与皇室蓝:进步还是厌女?

在「姐妹读书角」——

我们共读希拉博士的《身体由我》,希望大家能积极地探索自己无与伦比的身体,打破对女性身体的禁锢和成见

我们品味丁瑜的《她身之欲》,希望改变大众对“小姐”污名化的误解和偏见,还以「女性性工作者的困境和希望」为基础、对「结构与主体」进行了思辨

夺回对人生的控制权要从了解和享受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想要的不是“完美”、更不是“精致”,而是蓬勃又馥郁的生命、是鲜活而自由的明天。

——《身体由我:妇科秘密全公开

从“小姐”这个称呼入手重新思考性工作污名化、性别歧视、城乡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只能为人言,而绝不应该代人言。

——《小姐与性工作者:被污名化的究竟是什么?

在「亲爱的游戏厅」——

我们分析了王者荣耀对女性角色的幼化、性化、边缘化,意识到整个父权社会就是一场内定了男性胜出的游戏,也呼吁全体女性跳出男权陷阱、夺回人生的主动权。

当千千万万觉醒女性开始探索如何改写人生剧本之时,便是不平等的父权游戏土崩瓦解之日。

——《王者荣耀为什么越抄袭越厌女?

此外,我们还“踏足”各行各业,深入分析了其中的性别歧视。

我们和资深设计师一起,探寻了设计行业对女性的排挤和忽视,也畅想了“无性别设计”的未来

我们挖掘了父权社会对女性暴力的低估和曲解,揭示了女性犯罪的原因和司法体系的厌女本质

设计的核心意义在于消除歧视,使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个体、每一种文化、每一片土地,以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隐身的“她”:设计如何成为男权帮凶?

一味惩罚女性罪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根治导致女性受害的社会顽疾,她们才有可能跳出这个可怕的循环。

——《赞美or歧视:女人不会是杀人犯?

在这一年里——

我们学会了倾听、理解、观察、洞悉,

不断怀疑、批判、思索、感悟。

我们在悲喜中共鸣,在严寒里相守;

在困境中相知,也在呼唤中彼此救赎。

我们在分享中领悟,亦在创作中前行。

「我思故我在」

我们在思考中重塑自我,

我们在荒原里栽种新生。

4. 我们的秘密花园

“在你种下玫瑰的地方,鳍蓟就不能生长。”

截至昨天,一共有18000+志同道合的媎妹造访过我们的秘密花园。

其间,她们留下了200+真挚的来信和感言。

“和两位媎妹虽然距离遥远,但是亲密无间。”

“感谢媎妹的来信,那些我不敢说、不知道跟谁说,更不知道怎么办的问题现在都有了答案。”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公众号,她们用书信的语言书写女性间真挚的感情和自由的力量。每次和她们对话都能感觉到心灵的共振,能感受到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力量充沛的女性是那么美好那么有感染力!”

在花园里——

我们聊天、写信、洒泪、欢笑,

用爱与希望浇灌生命之花。

我们搭建起连结女性的安全屋,

倾听姐妹们的烦恼和忧伤、彷徨与希望,

书写千千万万女性的坚持和梦想、信念与力量。

我们分享快乐、分担辛苦、互诉衷肠,

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然后向着生机盎然的远方继续前进。

这里是无数陌生女人的「秘密花园」,

也是供姐妹们在旅途中停靠、歇脚的「充电站」。

如果你还未启程,

不如今天就出发。

如果你感到疲惫,

何不来这和陌生女人的花坐一会儿?

“The secret garden bloomed and bloomed, and every morning revealed new miracles.”

亲爱的姐妹,秘密花园开放日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2024年再会!

Cheers,

DearSisters

图片
图片

Dear Q&A|疯马秀和魔力麦克秀有区别吗?

图片
图片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上次制作「Dear Q&A 你问我答」特辑已经是上次了😁不知道这几个月姐妹们都在忙些什么?本期我们依然精选了三条和女权有关的问题/感悟,包括:疯马秀和魔力麦克秀有区别吗?女权就是人权吗?为什么社会对女性的身高很宽容?希望大家喜欢!

1. 疯马秀和魔力麦克秀有区别吗?

Q

Real_me:最近Kpop女星到夜总会表演脱衣舞的热搜让我觉得很气愤,想请问:同是色情行业,疯马秀(Crazy Horse)和魔力麦克(Magic Mike)可以当做同类进行类比吗?男性观看脱衣舞,女性观看猛男秀,女性和男性一样出入色情场所就意味着女性也得到凝视男人和所谓消费男色的权利了吗?

A

陌生女人1号:姐妹你好,谢谢你来信!我正好两种脱衣舞秀都有看过,而且我是泛性恋,所以在两种秀中都可以是纯然的消费者。我是去年圣诞节去的拉斯维加斯,那几天先后看了魔力麦克秀和一场女性舞者为主的脱衣舞秀(应该和疯马秀类似)。我可以简单谈谈自己作为观众+女权主义者的直观感受。

在我看来魔力麦克秀虽然有色情元素,但它同时也是在贩卖“恋爱幻想”、是在满足女观众的情感需求而非性需求,大概就是满足那种“世界上存在尊重女性感受的帅哥”的想象。比如男舞者会到观众中间跟大家握手互动、弯腰听女观众说话、对她说赞美感谢的话等等。最明显的例子可能是快结束的时候他们会跳到看台上给大家扔玫瑰花,这显然是在试图营造一种异性恋的浪漫氛围。大家应该很难想象脱衣舞秀里女舞者会给男观众送一支玫瑰花对吧,这是因为男性对异性恋范式没什么兴趣,他们单纯是去消费女性身体的。

另外据说魔力麦克秀的舞者会经过专门的培训来了解女性心理、让现场观众感到安全舒心。当然这确实是迎合女性消费者的体现,不过也说明了女性在现实中无法从男性那里得到「迎合」,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只能在特定场合花钱购买。也就是说,很多女观众在意的其实是「被尊重」的感觉,更需要男舞者作为“短暂恋爱/约会对象”提供情绪价值(而非单纯的性价值)。这也和很多光顾牛郎店的日本女性的心理有相似之处: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需要、被“爱”...

图片
《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中,萌深知她和牛郎的关系虚假而脆弱,却依旧沉浸其中。她精心打扮后光顾牛郎店,幻想自己是对方的女友、是店里的“主人公”。

所以相应的,魔力麦克秀对男舞者的性化也完全没有脱衣舞秀对女舞者的性化严重。比如我记得有一段是舞台上所有男性穿西装跳舞,那部分没怎么脱衣服,这说明大家消费的只是西装革履的(精英)男性形象,而非男性身体。但是反观女性脱衣舞秀,裸露程度就明显更高,而且节目编排也更突出女性身体本身,物化女演员的感觉非常强。比如女舞者要做各种需要扭曲身体的高难度动作,把自己塞进一个很小的空间里,最大程度凸显身体曲线等等。

更重要的是,我们毕竟依然身在男权社会。魔力麦克秀也不是处于真空之中、无法脱离父权社会存在。所以虽然男舞者在台上仿佛是服务观众的客体,但只要脱离了舞台他立刻就能变回主体,所以看台上的我总是觉得很割裂(大概就是「主体假装自己是客体,从而骗真正的客体的钱」的感觉)。还有个有趣的细节是入场的时候我不小心听到旁边的女生说她特地化了妆,因为“这可是和magic mike约会啊,我可得看起来可爱点!!”这也很生动地体现了在父权思维影响下,即使是来“消费男色”的女性仍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客体化,把消费对象幻想成异性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角色,从而完成整个“恋爱幻想”闭环(和一些追星的女生很像)。

图片
魔力麦克秀舞者身穿西裤系领带,只裸露上身展示肌肉线条。此时观众究竟是在消费“男色”,还是在膜拜男子气概和精英男性气质?
图片
反观疯马秀舞者仅着高跟鞋和丁字裤、以背部示人、姿态也更性感。满足了男性渴望窥探、凝视、物化女性的心理。

回看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发现魔力麦克秀有很多面相。而在父权大背景下,舞者和观众的性别身份、二者之间的互动又会让它变得更加复杂。回到你提出的问题,看猛男秀当然很难为女性争取到什么实际的权利。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以及空间内,观看一场为女性观众服务的表演的确可能带来不错的主体体验(即便可能很短暂,甚至一闪而过)。至于疯马秀一类的女性脱衣舞秀我觉得就不必多说了。反正我肯定是不会再去看了,也不推荐大家去看,因为体验真的太差了,看完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

2. 女权就是人权吗?

Q

无法显示:姐妹你好。我看到了芭比的那篇(参见《芭比到底先锋在哪里?》),觉得说的很深刻很理性。最近遇到一些问题,想问一下你。我和同学有讨论一些问题,她和我的观点不一样,她认为和性别没关系,人只分好人和烂人,倡导平权和人权,男权和女权一样的不好。这个观点还挺新的,整得我都自我怀疑我女性主义在她眼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吗?我有点自我怀疑了,心里不太好受,所以想问一下姐妹😭😭😭😭😭

A

陌生女人1号和2号:姐妹你好,哈哈你同学的看法还挺典型的。你知道美国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很重要)运动吗?就是由三位黑人女性(Alicia Garza, Patrisse Cullors, Opal Tometi)发起的反抗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的社会运动。当时很多保守派白人就提出All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命都很重要)反对这场抗议。这话乍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非常理中客是吧,但它本质上就是在消解黑人民权运动的意义,是用一句貌似中立的废话掩盖结构性的种族不平等。

那么放到你同学的观点也是一样的,女权运动是为被父权压迫的女性争取权利,但是她用一句轻飘飘的人权消解了这份沉重感。没错,人的确是分好人和烂人,但是她忽略了父权制度会导致大部分男人成为烂人,女人成为好人。或者说父权制使得男人作恶的成本更低,所以男人成为施暴者、女人成为受害者的概率极高。所以,我们不能说女权就是人权/平权,那样会掩盖性别问题,因为关键就在于「人类」中的一部分正在压迫另一部分啊。而在权力极不对等的情况下,各打五十大板无异于为虎作伥。

最后想说姐妹千万不要因为女权自我怀疑,或许可以看下我们之前发过的那篇《我是不是过于女权了?》,可能能对调整心态有些帮助😊

图片
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创始人
(左起: Alicia Garza, Patrisse Cullors, Opal Tometi)
图片
高举All Lives Matter牌子的白人男性遭到众人鄙视

3. 为什么社会对女性的身高很宽容?

Q

犀牛角:姐姐,你好!今天有一些感悟,想和你分享。我们有时会看到这种发言:“虽然我155,但我还是喜欢185的。”这种发言往往引起165-175男生的暴跳如雷。155的女生很可爱,就算被嫌弃不够高,也远没有165的男生遭到的嘲笑和攻击那么多。为什么身高是如此的双标呢?对于男性而言,这是一道坎。对于女性而言却似乎宽容很多。乍看之下,有一种“还好我是女生”的侥幸。

今天想到了背后的原因。165的男生,始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被承认。所以他的矮小、不够强大,在弱肉强食的男权社会中不被看好。而155的女生,社会默认她们有机会找到185的男性,可以有所依附。于是对个体本身也就宽容了。既然有185的强大男性去保护,那么155也就不要紧了,女性始终以获得强者保护的姿态存在。唯独165的男生不可饶恕。弱者不被尊重,是男权社会的规则。

A

陌生女人2号:姐妹你说得太好了,非常深刻!之前我们也没太思考过这个问题,你解答得超级好。想想这个其实就和很多对女性所谓的“优待”一样,其实就是女性不参与男权社会竞争,对方根本没有把你当做对手,所以“很宽容”,因为女性都还没入局呢。

事实上,对男性身高的要求体现了男权社会对霸权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的推崇。男人必须高大魁梧、充满力量,才能凸显其主体性和掌控力、巩固男性的“霸权”地位。而与之相对的女性气质就会受到歧视和贬低。强调个子矮的男性不够强壮、缺乏“阳刚之气”,实际上是将他们踢出了 “真男人”的行列,嘲笑他们“居然像一个女人/娘们一样”。所以很多男性明明不在意自己的外表,却一提到身高就“破防”,其实就是因为受不了被当成残次品,成为像女人一样的“次等公民”。

另外,就像姐妹你说的一样,高度社达的男权社会要求男性参与社会竞争。我们也多次讨论过父权社会对女男个人价值的双重标准(参见《成为女权主义者,究竟有什么用?》),男性的成功取决于他的财富权力,而女性的价值则取决于她有没有作为「性资源」被男性“选中”。所以男人之间会卷身高、秀肌肉,更会攀比财力、官位,而女性则在不断卷颜值、减脂瘦身,并随着年龄增大不断“贬值”。在男权社会,“太矮的男人”和“太高的女人”(也就是太弱的男人和太强的女人)都会被婚姻市场淘汰,同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屌丝男”遭人鄙视,而事业有成的女性也会受到诋毁。例如《粉红女郎》中的四位女主角之一是工作狂、被称为“男人婆”,这充分体现了父权社会仇视「试图和男人争权」的女性。她们是“像男人一样”的野心家,不够娇小纤弱、无法激发男人“保护欲”,因此被男权社会开除了“女籍”。

由此可知,“对男性身高要求更高”只是既得利益者享受特权时遭到的一点反噬(同理婚姻制下男性出彩礼也是男权的反噬,参见《彩礼是物化女性吗?》)。而在看清了男权社会的本质之后,我们就不必在意自己是否拥有父权所推崇的“女性气质”,也不会以此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我们要大口吃肉、肆意饮酒,去追名逐利、拼尽全力同命运博弈,卸下道德的包袱,舒适快活地游戏人间。

以上就是第二期「你问我答」特辑的全部内容了,想提问/分享感悟的姐妹可以在后台私信或发送邮件,我们会定期在「Dear Q&A」系列来信中回复。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和2号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小姐与性工作者:被污名化的究竟是什么?(后记)

图片
图片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为第二十五封来信的后记。阅读文章正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小姐与性工作者:被污名化的究竟是什么?


图片

丁瑜在本书最后反思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23位参与者的人生切片难以反映全景,另一方面作者的高知身份也可能影响小姐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有人评价她的文章展现了“玫瑰色的图景”——的确,作者没有书写小姐们忍辱负重、饱受摧残的样子,而是花了很多笔墨描述她们的情感、爱好、自我成长、尊严与力量。在丁瑜笔下,这些小姐是鲜活而具体的人,而不是“被结构压垮的受害者”、更不是“堕落的失足妇女”。告别“落后”的农村生活需要莫大的勇气,做小姐是这些女性“自发”选择的结果。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她们野蛮生长,希望成为都市化主体及情色主体、满足自己的欲望。在霓虹闪烁中,她们有时会感到迷茫,却也坚定着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下印记的决心。

有人可能认为小姐们的说辞源于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提到的“恐弱”心理,即恐惧自己是受害者,因此只好用各种借口粉饰太平。“恐弱”这个词争议颇多,有人说“女人本就不弱,何来恐弱一说?” 然而“弱”其实是指“受害者”而非“弱者”,天生的强者也可能成为“受害者”。“精英女性”更可能“恐弱”,因为她们掌握更多资源,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在结构性困境中全身而退。例如另一位作者铃木凉美出生于高知家庭,是日本社会学家。但她在青春期就多次出入“原味店”、后来还做过AV女优。她在描述自己的动机时多次强调能动性。她认为自己有很多选择,而做女优只是一段短暂的“离经叛道”。

如果铃木强调「做小姐是我自己选的」是在找借口、是“恐弱”,那《她身之欲》中的小姐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们认为判断这件事的依据应在于她们有没有「糊弄」自己。和铃木不同,丁瑜研究中的小姐大多家境贫困、缺乏文化和社会资本,她们未选择的路不是成为办公室白领、大学导员,而是进工厂领微薄的薪水、做重复且高强度的工作。做小姐不是“叛逆”、更不是追求“刺激”,而是为了快速向理想中的都市生活靠近。换言之,「做小姐」只是她们有限认知里的不二之选,她们也不曾否认自己受害者的身份,因此不能说是“恐弱”。

但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承认这些女性是结构性压迫的受害者。事实上,文中大部分田野调查早在十五年前就已完成,彼时中国还处于经济高度增长的阶段,东南沿海日新月异,大众对未来充满希望。很多受访者认为“做小姐”是在“玩”,也就是一件高度自由、可以全然由自己掌控却不需要负责的事情。可如果时间来到今天,当经济发展放缓、娱乐产业萎缩、现代化进程趋于停滞、人们不再期待明天,小姐们还能认为自己是在玩儿吗?我们不得而知。

图片
本次推荐的歌曲“Plastic Love”作于80年代日本经济巅峰时期。竹内玛利亚唱道“爱只是个游戏,我要做的就是玩乐享受。”音乐在都市霓虹中变得迷幻、虚无缥缈,恰似日本经济泡沫在广场协议后走向破灭。而到那时,重压之下,女性还能像从前一样享受这场情爱游戏吗?
(图为2019年补拍MV)

此外,《她身之欲》还提到有人认为“情色资本”和其它类型的资本类似,而色情业中的女性只是用“情色资本”换取“物质资本”。《始于极限》中铃木也说自己做女优是在主动利用“情色资本”,然而上野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分强调女人的能动性会让男人在这场交易中免责。我们不能将“情色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等同,因为后者可以经过努力积累获得,且不会因年龄增长而消减,而所谓“情色资本”却由男性定义和赋予、并不由女人掌握,因此不能被称为「资本」。直白地说,当女人年龄渐长,“情色资本”被剥夺,她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图片
所谓“情色资本”不过是南柯一梦
(日剧《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

因此,结构还是主体?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主体,结构就能免责;但如果过分强调结构,就会让主体显得扁平而缺乏生命力。在书中,丁瑜写道,“我的重点不在于阐述制度与结构等宏大议题,我更想看个人对这些情景作出的反应,我要的是真人、真情、真故事。”也许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视角,这本书才那么立体而有温度。

那么回到现实,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爱女?去爱具体的女人,承认情感和欲望是人类真实而自然的体验。我们都是结构性困境的受害者,却也都是拥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所以,多一些理解和共情、少一些自以为是的评判,这也许就是当下我们所能给出的答案。

陌生女人1号和4号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图片
图片

小姐与性工作者:被污名化的究竟是什么?

图片
图片

we HAVE voice – you NEED to listen.               

 —— Laura Holland,原住民社会活动家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如果有一份“被男权污名化的女性词汇”榜单,“小姐”一词一定赫然在列。很多人在谈到其词义变化时都愤愤不平:“小姐”原本指代年轻的单身女子,后来却被男权污名化、用以指代女性性工作者,于是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便大幅下降了。此外,2011年春晚小品《午夜电话亭》用“小姐”指代妓女制造笑点,从此做实了小姐新的内涵。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也觉得小姐的污名化就和其她女性用词没什么两样,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男权争夺定义权,恢复其本来的词义。然而,不久前我们阴差阳错地阅读了丁瑜的著作《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惊讶地发现事情其实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本书中,丁瑜从23位受访性工作者对“小姐”这一称呼的理解入手,揭示了城市边缘人群的欲望和梦想,同时也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称呼女性性工作者?“小姐”的词义变化和“媛”、“三八”有什么不同?被污名化的真的是“小姐”这个词语本身吗?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2016年

1. 小姐 VS 性工作者:外来人口的都市梦想

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夹击下,做小姐是很多身受性别和阶级双重压迫的外来女性为实现都市梦而不得不做的选择。这些女性大多来自农村,因性别歧视而缺乏教育机会、缺少职业技能和各种资源,同时又因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无法享受城市公民身份带来的福利。她们怀揣着城市化的梦想来到大都市,却发现自己由于女性和外来人口的身份饱受歧视,难以分享中国现代化的果实。很多女性在进入娱乐产业前也曾在工厂打工,但她们很快发现自己无法通过这份工作实现都市梦。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工资低、工时长、纪律极其严明、毫无自由可言。工厂女工仿佛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狭缝中,既融入不了城市又回不去故乡,只能在严格的人身控制下做一颗为现代化奉献全部青春的螺丝钉。于是,性工作几乎成了很多怀有都市梦的外来女性唯一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小姐”一词带着都市化的意象(如年轻、富有、大家闺秀等),给了她们一个甩掉乡土形象的空间。事实上,很多女性从业者都更希望被称作“小姐”而不是“性工作者”。这是因为她们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仅和性有关,还包含很多情感劳动(国外也有学者提出用“emotional labor of sex”代替“sex work”)。同时,她们觉得这份工没有目标、不用负责任、收入不稳定,又没有什么社会保障和地位,因此算不上一份真正的“工作”,只能算是“玩儿”。更重要的是,“小姐”给了她们一丝发挥自我主体性的机会:她们把自己想象或是塑造成成熟、时尚的都市女性,要和落后、粗野等一切和农村有关的负面词汇彻底告别。

日剧《明天,我会成为谁的女友》中,女主雪为了在东京生活下去成为“租赁女友”

所以,虽然小姐们从不曾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但她们总是渴望在细节处模仿都市女性的消费和生活状态。她们常常斥巨资购买服装、化妆品及保养品,租住收取物业管理费的高档小区等等。而很多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用上特定牌子的卫生纸)都能带给她们极大的满足感。换言之,做小姐弥补了这些女性在现代化浪潮中的被剥夺感,是她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生活所能做的最大程度的抗争。可是学者却总是呼吁用“性工作者”代替“小姐”,意在强调从事性工作是一种权利。这种观点确有助于保障性工作者权益,但却忽视了她们真实的需要,颇有些“好心办了坏事”的意味。事实上,城乡差距才是这些女性解不开的心结。她们其实不大在意自己的工作能否得到承认,而不过是希望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分一杯羹、不要被抛得太远。

2. 小姐 VS 媛:被污名化的究竟是什么?

在了解了女性性工作者的困境与希望之后,我们意识到“小姐”一词和其她被污名化的词语有根本的不同。例如“媛”字意为“美好的女子”,却被官媒用在具有负面内涵的语境中,用以嘲讽特定的女性群体。类似的,“三八”本是女权的节日,却被某些人用来辱骂女性,可谓用心险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要和男权争夺定义权,要多用“媛”、“三八”等词的原意,这样男权对女性用词的污名化自然不攻自破。很多女性把网络ID改成“打字媛”、“说话媛”就是很聪明的做法。

然而“小姐”一词古已有之,其词义变化发生在各种娱乐场所中、主要源于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愈加频繁的经济往来。且由于词义改变,北京一些街道自2004年起就已经禁称前去办事的女性“小姐”,而女性若被称呼小姐可以到办事处投诉。也就是说,“小姐”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用来指代某一特定群体(女性性工作者),而不是像“媛”、“三八”一样被褒词贬用。

想到这儿,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小姐”一词的抗拒反映了潜意识里对性工作者的歧视:我们不想和性工作者为伍,所以不愿意和她们共用一个称呼。我们对“她们”有着种种偏见,在脑海中勾勒出的是“堕落”、“生活混乱”、“饱受欺压”的父权制下纯粹受害者的形象,反而忽略了其颇具主体性的一面。而在了解了“小姐”对性工作者的意义之后,我们发现它充满反叛精神,那种抗拒自然也就消失了。

由此看来,被污名化的其实是“性工作者”这一职业身份,而非“小姐”这个词语本身。而某些男性企图用“小姐”侮辱女性,其实本质不过是荡妇羞辱。如果我们强行恢复“小姐”的原意却不解决性工作的污名化,那么结果也只会是城市女性和性工作者争抢称呼,从某种角度来说堪称对弱者的“霸凌”。

因此,之前有人提出的「污名化“小哥”以对抗男权」的点子虽然有趣,却可能很难产生广泛的影响。这是因为现实中“小哥”貌似并非男性性工作者常用的称呼。同时由于男权社会对女男贞洁的双重标准,男性性工作者承受的污名远没有女性那样严重(且常被媒体和大众用娱乐化的方式消解)。而“小哥”最常指代的外卖员虽不是人人向往的职业,却也没有太多污名,所以男性大概不会因为想和他们割席而那么反感“小哥”这个称呼。

3. 小姐 VS “好女人”:自以为是的救风尘

说到女性性工作者的污名,就不得不提男权社会用以评判女人的“圣娼二象性”。文艺作品和社会舆论习惯性地把圣女和荡妇对立,前者因恪守贞节而广受“赞美”,后者就因“不知廉耻”被万人唾弃。而男性则在这中间扮演高高在上的拯救者的角色,不是劝妓从“良”,就是帮助“好女人”证明自己的清白。

去年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可谓把这种自以为是演绎到了极致。影片中女主角韩露去世后被造谣曾是坐台小姐,因此遭人白眼,甚至要被人掘墓。于是大鹏饰演的离异男魏平安便努力调查事件真相,最终证明了韩露的“清白”。电影在烟花之中落下帷幕,仿佛一切都已得到圆满解决,而男权社会陈腐的贞洁观则在这种假象中又一次得到了巩固。韩露不是小姐,是个“好女人”,所以她才值得人们的尊重和怀念,不然就算被人鞭尸恐怕也是活该。魏平安排除万难维护了她“好女人”的名声,因此他是“伟大”的。更可笑的是,这种思想基础如此腐朽的电影竟然被称为“中国的《绿皮书》”,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果说《绿皮书》展示了不同种族、阶级的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那么《保你平安》就是通过分裂女性、污名化特定女性群体来成全中年失意男的“美名”。

李雪琴劝大鹏放弃证明韩露的“清白”——腐朽到极致的台词:把女人的贞洁说成天大的事情
图片
反观男性“做鸭”的污名轻轻松松就被一句“我是厨师啊?”的玩笑话消解

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歧视不仅让她们承受污名,还会让很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例如至今尚未侦破的西梅萨谋杀案中,连环杀手在2001至05年间杀害了至少11名女性,尸体被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直到2009年才被发现。其中有十位受害者和性产业有关(且多为拉丁裔),表明凶手有意识地谋杀女性性工作者。有人可能会说:“还不是因为她们是妓女”,然而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正如学者萨拉·弗兰克所说:“这些女性会死去并不是因为「她们是性工作者」,而是因为「社会对待性工作者的方式」。她们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没有正规机构,又因为身负污名而与社会隔绝。同时,司法系统不重视性工作者的生命,而杀人犯正是因为这个漏洞才盯上了她们,为的就是杀人后仍能逃脱罪责。”换言之,社会对不同性别、职业、身份的态度其实早就给生命标好了价格。

图片
西梅萨谋杀案中的11位受害女性,她们也曾有着鲜活的面容

此外,和所有新自由主义的陷阱一样,人们对性工作者“自甘堕落”的指责再一次将责任归咎于个体,使引导她们做出选择的社会系统得以免责。事实上,性产业是性别不平等的结果而非原因,而它所涉及的性剥削和性别暴力更是资本主义父权制下所有女性的共同困境。所以,要想从根源解决问题,我们就必须着眼于「女性加入性产业」这一现象背后庞大的结构性成因。只有弥补城乡/阶级/种族之间巨大的鸿沟、变革导致女性从属地位的婚姻家庭制度、缩小社会资源分配中的性别差距、根除性化和客体化女性的父权文化,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改善性工作者乃至所有女性的生存状况,并在最终彻底铲除催生性产业的土壤。

结语

《她身之欲》中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大的震动。她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自反性,不断反思自己的社会阶级身份带来的局限性。曾经的我们在面对娼妓问题时大谈“尊严”、“剥削”、“压迫”、“商品化”等等貌似“正确”的废话,却从不曾深入具体真实的访谈记录倾听女性从业者内心的声音,现在想来实在有点自以为是的傲慢。从“小姐”这个称呼入手重新思考性工作污名化、性别歧视、城乡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只能为人言,而绝不应该代人言。

由于字数限制,本次来信只展示文章正文内容。「后记」将在下一封newsletter中发布~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和4号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王者荣耀为什么越抄袭越厌女?(下)

图片
图片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为第二十四封来信的后半部分。阅读文章第一小节「女人至死是少女:中老年女性角色去哪了?」,请点击下方链接:

王者荣耀为什么越抄袭越厌女?(上)

2、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只为满足男性幻想

调查显示,王者荣耀的女性玩家给游戏充值的主要动力是购买皮肤美化角色外形(43.6%)。那么,这款游戏是如何在绘制皮肤时“匠心独运”、去除了原作的精华却保留了全部糟粕的呢?

王者中花木兰的原型是英雄联盟中的放逐之刃·锐雯,早期版本的花木兰「兔女郎」皮肤也取材于她。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发现,锐雯的形象本身虽然有性化和厌女的成分(紧身皮衣、高跟鞋等),但她表情狠戾、高举长剑,紧绷的双臂凸显出明显的肌肉线条,整体气质是力量型的。而反观王者版本的花木兰——愤怒的表情变成了迷人的微笑,手中的利刃被胡萝卜取代,执剑的双臂弯曲下沉、用伸懒腰的姿势凸显胸部,攻击性不再,反而增添了几分“调情”意味。再看海报上花木兰右侧的宣传语“萌萌哒兔女郎,爱她就要疼惜她唷”,厌女之情令人作呕。

图片

锐雯「兔女郎」,英雄联盟

图片

画风如同色情广告的花木兰「兔女郎」海报,王者荣耀,2016年

美国心理学会在一篇报告中分析了媒体性化女性的表现:裸露的衣着、带有性暗示的神情、传达性吸引力的动作和语言等,而这些都在王者荣耀中尽数体现。在王者角色动态图中,女性人物大片地裸露胸部、双肩、腰背、臀腿,且身体大幅度扭动、胸部上下起伏,举手投足充满情欲。游戏角色的台词也饱含性暗示,例如早期孙尚香出场台词是“来一发吗?满足你!”,妲己在死亡时会说“被玩儿坏了”。

除此之外,王者荣耀人物海报亦无不体现对女性的物化和客体化,具体表现为对女角色身体做局部特写,或是将她们打造成无自主意识的傀儡,装扮成外表精致、供人赏玩的物件。例如「时之彼端」海报中,妲己神情木讷、如牵线木偶般瘫坐在“手术台”上,周围无数机械臂对准她,仿佛随时要对她进行改造。

图片

妲己「时之彼端」皮肤海报

另外,游戏中绝大多数女角色都有着夸张到违反人体结构的身材比例,就连小乔这样的少女也不能幸免。「纯白花嫁」海报中,身形娇小的小乔胸部和大腿却异常丰满,穿着低胸、凸显线条的白纱裙,像一个精致小巧的玩具被周瑜捧在手心。

图片

小乔「纯白花嫁」皮肤海报

这些角色就如同为男性量身定制的幻想工具——她们是风姿绰约的舞娘,性感妖娆的女仆、娇俏迷人的歌手、是八音盒里旋转不停的芭蕾舞女孩、困在玻璃展柜中无处可逃的瓷器娃娃。她们和父权社会中的所有女性一样,日复一日被迫出演不属于自己的剧本。千篇一律的外表下是一个个空洞的性感符号,投射在这些角色身上的不是专属王者的聚光灯,而是男性凝视的目光。

男凝审美是男性霸权的产物。媒体打造的“美丽”概念无孔不入,一遍遍对女性消费者强调:这才是美丽、有价值的女人。游戏角色就像女性玩家的替身,让她们能够暂时逃离现实,在虚拟世界完成自我重塑。然而,女性对这些游戏角色越喜爱,就对现实中的自己越厌恶。购买游戏皮肤并不是自我赋权,而是用真实的资产换取一张虚假的面具并加入这场厌女盛宴。女性唯有物化自己才能获得一张可怜的游戏入场券。

3、只有英雄、没有英雌:男主角的女助手

MOBA游戏角色一般分为六类:主导团战的战士、擅长承伤的坦克、突进收割的刺客、能持续输出的射手、远程施控的法师、以及负责团队增益的辅助。和英雄联盟类似,王者荣耀女性人物也设定单一、多为法师或辅助(软辅)。王者中50%的女性角色是操作简单的法师,擅长控制和远程消耗,但由于自保能力差、缺少持续作战能力,在团战时只能充当“工具人”。这些都体现了父权社会期待女性承担辅助性、边缘型的社会角色。

二元性别叙事早已渗透到父权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说“战争不属于女性”,而王者的擂台上也少见女战士的身影。英雄联盟的性别偏见已然十分严重,所有战士中只有约22%是女性;而王者更是放大了这种不合理的设定,其中女战士只有7个(18%),女坦克仅4个(17%),数量还不到男性战士/坦克的五分之一。且王者在抄袭时甚至会改变原人物性别以符合刻板印象。例如LOL中豹女奈德丽是一位灵活又爆发力强的刺客战士,能变身成凶猛的美洲豹。而王者“借鉴”了豹女的技能,却将她改造成了男角色裴擒虎。

图片

王者荣耀角色类型性别比图示

对比不同类型的游戏角色,刺客灵活敏锐,擅长突进和收割;战士是近战角色,兼具生存能力和攻击性;而坦克拥有团控能力和高生命值,能够持续作战。这三类角色男多女少源于社会的性别偏见:男性强悍、机敏,有攻击性和抗压能力,适合担任领导者;女性则柔弱、共情能力强、有奉献精神,擅长辅助和护理工作。因此,男性在游戏中是战士、前锋,是把控全场的主导者,而女性则是法师、“奶妈”,在后方远程消耗或是保护队友,真印证了那句“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王者荣耀中的角色“瑶”甚至能幻化成鹿灵附身队友,为其做护盾。然而很多人把使用“瑶”的女性称为“人体挂件”、“混子”以嘲讽她们没有实力、依赖队友。这种说法和男权社会将女性排挤出核心岗位、又反过来指责她们不愿承担责任的嘴脸简直如出一辙。

那么王者荣耀对角色属性的改编女玩家买账吗?事实上,法师的确是王者荣耀女性玩家最喜欢的角色(65.7%),而坦克、战士和刺客就没那么受欢迎了。女玩家对法师的偏好体现了她们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内化——男人主导,女人辅助。

图片

王者荣耀女男玩家常用角色类型及比例,企鹅智酷,2017

此外,王者中女角色作战武器和技能的设计也体现了针对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大多数(64%)女角色技能名称都带有“舞”“花”“扇”等元素(例如阿轲大招“幻舞”、貂蝉一技能“落·红雨”、不知火舞二技能“花蝶扇”),这样别有用心的设定无疑体现了男权对女性暴力的曲解和意淫。女人不是通过性魅力迷惑对手而获胜、就是利用风花雪月杀人于无形,而这样“红颜祸水”的形象就是王者荣耀对女性力量想象的极限了(关于男权社会对女杀人犯的偏见,参见《赞美or歧视:女人不会是杀人犯?》)。

实际上,王者就像是一部充斥着性别歧视的虚拟现实游戏。如果将它比做现实社会的副本,那么其游戏规则正是父权制下的“二元性别”剧本。女性在扮演游戏角色的同时也在强化自己的社会角色,这让我想到著名女权学者朱迪斯·巴特勒提出的概念“性别表演”。当女玩家走出游戏回归现实,她们会不会也收起野心和求胜欲,放弃选择权和可能性,从此专心扮演起符合社会期待的“男主角的女助手”呢?

结语

截至2023年3月,王者荣耀玩家总数已达6.2亿,女性玩家占比约51.8%,比男玩家多出223万。但它却执意要打造一款“男人的荣耀”,对女性极尽物化和边缘化,同时又无耻地将手伸向她们的钱包。

然而,厌女的游戏又何止王者荣耀一款?整个父权社会不正是一场「以性别为基础、以权力为武器、以阶级为剧本」的内定了男性胜出的游戏?倘若不知道规则,女性就会被陷阱迷惑、甚至堕入无尽深渊。但如果能看透那些隐形的规则,我们就无异于掌握了游戏的源代码、夺回了人生的主动权。虽然游戏脚本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身处游戏中的女性也没有「退出」选项可选,但我们可以找到那个成本最低、最舒适的游戏方式,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关于如何在男权社会过得舒适愉快,参见《我是不是不够女权?》)。而当千千万万觉醒女性开始探索如何改写人生剧本之时,便是不平等的父权游戏土崩瓦解之日。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2号和1号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六日

王者荣耀为什么越抄袭越厌女?(上)

图片
图片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十一假期的某天,我在百无聊赖中打开了弃游很久的王者荣耀,想体验一下久违的电竞乐趣。然而队友间弥漫的有毒男子气概、聊天区满屏的厌女言论,以及女玩家的边缘化无不让我感到冒犯。而最令人不适的还是那些被性化的女性角色,使用她们作战时就好像有赤裸裸的男性凝视投射在自己身上。几局游戏过后,我不仅没有感到轻松愉快,反而身心俱疲,一气之下卸载了游戏。

之后我和陌生女人1号谈起这段极差的游戏体验。她说今年五月在加拿大参加学术会议时有学者从性别角度分析了英雄联盟的角色设计,发现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女性角色占比少、性化明显、多为辅助型角色,非二元性别角色极少且非人化等)。而既然王者荣耀的很多角色都有抄袭英雄联盟的痕迹,那其中的性别歧视是不是从英雄联盟那里复制粘贴来的呢?

这些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立刻打开英雄联盟的网站想要一探究竟,随即震惊地发现王者荣耀的确“借鉴”了一些英雄联盟的女性角色,但它同时对人物形象和机制做了“微妙”的调整,把她们改造得更符合男凝审美和性别刻板印象、明目张胆地对抄袭角色进行“厌女本土化”。

最近正赶上王者荣耀第八周年庆,我看着宣传海报中身穿露肩超短裙的小女孩阿骨朵,又想到曾经多次充值消费的自己,决定一定要写些什么。在这封信中,我会从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的女性角色对比入手,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王者荣耀——一款以抄袭取胜、以辱女为荣的游戏——究竟是如何做到越抄袭越厌女的?

图片

妆扮成熟的幼女阿骨朵,周年限定皮肤

1、女人至死是少女: 中老年女性角色去哪了?

王者荣耀的角色性别比明显失衡:女性角色只有36个,男性角色却有79个,比女性角色的二倍还多。更糟糕的是,遍观所有女性角色,我们竟然找不到一位中老年女性。游戏中的女角色个个面容姣好、妆容精致,脸上不见一丝皱纹,我们只能勉强通过人物声线和局内台词推断只有两个女角色(芈月、钟无艳)年龄超过30岁(这已经是其中最年长的)。而反观游戏中的男性角色则遍布各个年龄段,络腮胡子/花白头发的中老年男性不占少数,40+男性就有26个之多。由此可见,在王者的世界里,中老年女性被抹去、不见踪影,徒留“青春无敌”的少女在台上翩翩起舞。

王者荣耀里为什么没有中老年女性角色?难道是因为她们年迈而缺乏力量?那为什么中老年男性角色没有被删去?是因为她们看起来和蔼、慈祥而没有战斗力?可明明有很多游戏塑造过充满攻击性的中老年女性角色。

例如英雄联盟中的克黎思塔是一位愤怒的女性复仇者。她颧骨突出,面颊凹陷,皮肤呈现青蓝色;眼神犀利,右手执箭、左手呈利爪状前伸、仿佛下一秒就要扼住敌人的咽喉。还有海兽祭祀·俄洛伊,她四肢有力、怒目圆瞪,一脚踏在金色石像上,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对手。她们看起来谈不上年轻,但都尽显压迫感和威慑力。

图片

克黎思塔,英雄联盟官网

图片

俄洛伊,英雄联盟官网

然而,王者荣耀在抄袭时显然没能“想起”这些角色。唯一看起来相对年长、有些力量感的钟无艳也被赋予了比例极其失衡的身材,胸部和大腿异常丰满但腰部却细得夸张,看起来扭曲又怪异。

图片

钟无艳,王者荣耀官网

王者中女角色的幼化反映了父权社会对中老年女性的贬抑和边缘化。Geena Davis在报告《虚弱、邋遢和被遗忘》中指出:和男性相比,50岁以上的女性更容易被媒体塑造成衰老、虚弱、老土、困在家中的“非成功人士”。这些充满偏见的形象不断出现在荧屏上,体现了父权社会衡量女男个人价值的双重标准:男性的价值取决于个人成就,而女性的权力则源于性吸引力。父权社会鼓励男性争夺资源和财富,中老年男性由于阅历丰富常常被看作名利角逐的胜出者、稳坐权力巅峰的强者;而少年男性则被当成冲动毛躁、不够成熟的代表。这也是为什么王者荣耀中兼具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战士/坦克”多为中老年男性,而爆发型刺客则多为少男。

父权社会的权力角逐将女性排除在外,即使她们凭借自身力量挤进了金字塔顶端,倘若没有美貌加成,其成就也不会得到肯定。女性年华老去后性吸引力和生育能力所剩无几,利用价值自然也消耗殆尽。她们变成了干瘪的躯壳、残缺的怪物,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女人」。中老年女性的身影被鲜活灵动的少女取代,她们的故事也被主流媒体尽数抹去,所以芈月登场时扭动着曼妙的身姿,说出“年龄,那是秘密~”。在这场本不公平的“王者”争夺战中,女性是注定被淘汰的输家,荣耀当然也只能属于男人。

由于字数限制,本次来信只展示文章的前半部分内容。剩余内容将在下一封newsletter中发布~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2号和1号

二〇二三年十月三十日


P.s. 陌生女人的小红书开张啦!欢迎大家关注互动👏👏👏(账号名“DearSisters”)

图片
图片
图片

Hi Body|《身体由我》:妇科秘密全公开

图片
图片

身体即政治;个人即政治。

——桑尼娅·泰勒,社会活动家、思想领袖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近来我的工作非常忙碌,新项目的开启导致我不得不在加班中度过整个周末,不巧月经也如期而至,因此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没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相比之下,项目上的男同事就没有类似的烦恼,他们的生理条件仿佛更适应现有的工作制度,让我不禁感慨这实在太不公平。

我的身体为何好像总在阻碍我跟上“社会的脚步”?

从11岁有初潮开始,我就在学校必读的生理卫生科普中浅显地了解过自己的身体:“子宫”、“乳房”、“生理期”......十几年来,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无数次出现在各种碎片化的性教育知识中,而我也自认为是一个”懂得挺多”的成年女人。然而,最近读到的《身体由我:关于了不起的女性身体的一切》激发了我更多思考,让我意识到自己竟从未深究过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是如何给生理为女的我们带来重重困境。那些有关身体的羞耻情绪、那些说不出口的问题萦绕在脑海里,让我们本该自然而蓬勃的生命力就这样逐渐熄灭。

在这封信中,我会从《身体由我》这本书谈起,尝试探讨这些问题:为何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总是知之甚少?我们的羞耻感从何而来、又要怎样克服?现行的工作制度究竟在为谁服务?如果女性是第一性,世界又将会是怎样的?

1、妇科“秘密”全公开:一份献给全体女性的礼物

《身体由我》是一本科普性质的女性身体探索手册,由德国著名女性健康专家希拉·德利兹(Sheila de Liz)博士编写而成。借助本书,希拉博士希望带领女性冲破禁忌与成见,鼓励大家积极大方地探索自己无与伦比的身体。

在开篇导言中,希拉回忆起自己17岁时第一次去看妇科医生的经历,当时她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提了两个问题,可医生却很冷漠,基本上都没回答,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所以,当希拉自己也成为一名妇科医生时,她便下定决心要把晦涩艰深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更多姐妹,让读者觉得放心又舒服。因此,《身体由我》可谓一份献给所有女性的礼物,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女性身体的美妙世界,让这些知识从此不再是“只有妇科医生才知道的秘密”。

具体说来,《身体由我》的主要内容包括女性身体结构(如阴蒂和阴道、内分泌系统)、性激素和生理周期、常见妇科病、生育与衰老等。虽然乍看之下这些内容好像枯燥的生物课本,但她实际却是一本专业与幽默巧妙结合的轻松读物。“比基尼泳裤里的奇妙居民”,“月经——一场暗潮涌动的红毯秀”,“经前期综合征——月月嗥叫的「狼人」”......我很快就沉浸在了这些生动有趣的比喻和充满巧思的漫画式插图之中,不知不觉便翻到了最后一页。

2、和阴蒂Say Hi:无知和羞耻从哪里来?

“他们认为女人不仅从男人那里得到了肋骨,还得到了阴茎,只不过处于便携考虑,拿了个迷你版...”

在“阴蒂——一名深藏功与名的英雌”一节中,希拉介绍了阴蒂作用的探索历史。虽然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探索阴蒂,但她的具体作用在学术界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阴蒂是多余而无作用的;有人认为阴蒂在受精时起辅助作用;甚至还有人认为阴蒂就是“发育不良的阴茎”。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解剖学家一锤定音,将阴蒂描述为“具有性愉悦功能,既无用也无害”的器官;1884年,德国解剖学家首次发现阴蒂上有血管网,并提出阴蒂和女性性唤起有关。

读到这里,我理所当然地认为针对阴蒂的研究会继续深入下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保守派的观点在科学界占据上风,他们认为阴蒂是无用且有害的;更有甚者主张对“歇斯底里”的女性实施「阴蒂切除术」以让她们恢复冷静。20世纪初,心理治疗的开创者、著名性别歧视者弗洛伊德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宣称只通过阴蒂达到高潮是”不成熟、不高级的”,“真正的女人”必须通过阴道性交,这一荒唐至极的“理论“可以说贻害至今。

在此之后直到1998年,一位名叫海伦·奥康奈尔的澳大利亚泌尿外科医生才在解剖练习中意外发现了阴蒂的真正作用——阴蒂是一个与尿道壁和阴道壁均存在关联的器官,其上有超过8000个神经末梢。而相比之下,男性的龟头只有数百个神经末梢。阴蒂主要由海绵体组织构成,海伦认为两侧阴道实际上是海绵体的一部分,所以从广义来讲阴道也是阴蒂的一部分。

透过这段历史,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关于阴蒂的研究开始得实在太晚,而她在女性性体验中的作用也还远远未来能得到彻底的研究。人们对阴蒂这一伟大的器官竟然直到今天依然知之甚少,我们在惊讶之余不禁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大家为何如此轻易地接受了“阴蒂是缩小版阴茎”的设定?为何早在1973年第一个可膨胀的阴茎假体就已在世界范围内问世,而直到1998年阴蒂的真实作用才被意外发现?为何明明都和“性唤起”有关,阴茎就受到科学界的瞩目、并在各地文化中被万众崇拜,而阴蒂却被认为是无用、甚至“可切除”的?

这是因为自父权制兴起以来,社会价值观便始终建立在「男性为第一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女性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往往被贬低甚至无视。例如阴蒂作为单纯为女性「性快乐」而生的器官被科学界长久忽视,而阴道则因为可以进行插入式性交、满足男性性需求而得到了更多关注。然而事实上,女性的性高潮离不开阴蒂。数据表明只有约20%的女性可以通过阴道达到性高潮,而这其实也是因为通过阴道刺激了阴蒂体和阴蒂脚。

以男性为第一性不仅导致学界针对女性的研究存在大量空白,还使得社会文化默认男性为“自然人”,女性则被异化成她者,并由此衍生出了铺天盖地的「女性客体化」现象。从妈妈叮嘱女儿”记得合上腿坐“,到老师批评学生“领子太低、裙子太短”;从拥有第一条“防走光安全裤”、到含胸驼背以掩饰发育的胸部......没人能说清女孩到底是从何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具有“诱惑力”的,然而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瞬间引导我们慢慢走向那个名为羞耻的牢笼。

男权制造的「羞耻」让女人在尚不清楚各种“禁忌”的年纪就停止了对身体奥秘的探索,主动放弃了知情权。有多少女性不知道尿道和阴道不是一个出口;处女膜是阴道瓣而不是一层“膜”;阴唇的颜色本就不会是粉色;所有卵子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存在于卵巢之中;“宫颈糜烂”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更令人遗憾的是,羞耻感切断了女性之间天然的链接。有关女人身体的奥秘本应由母亲告诉女儿、姐姐分享给妹妹。可是种种“羞于启齿”之下,这些本该如一日三餐般稀松平常的信息竟然成了颇有门槛的“知识”。

而另一方面,父权对女性的客体化使得所有停留在女性身体上的目光都逃脱不了“凝视”二字,就连女性观察自己身体时也不例外。我们很可能不自觉地把它和男权定义的“美”做比较,将自己异化成性客体、从而丧失对身体的掌控权。例如阴唇的形状本就多种多样,可是很多女性竟然想要通过手术将它缩小漂白,只为更加“美丽紧致”。这些手术的正规性有待考量,且术后痛苦很可能持续一生。但即使这样阴唇整容依然热度不减,可谓女性客体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体现。

当然了,即使成功摆脱了美的桎梏,我们也可能很难立刻消除羞耻感、完全自在地与身体相处。在介绍阴蒂和阴唇时,希拉鼓励读者拍一张下体的照片或找一面镜子,然后边阅读边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这种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克服观察自己裸体时的不适感,进而重塑主体意识。只有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模样,我们才有可能重拾对身体乃至人生的主导权,因为关爱身体就是关爱自己的开始。

3、来吧月经!:假如女性是第一性

“如果男性也会痛经,那么研发治疗痛经药物的进程一定会大大加快...如果男性也会痛经,那么就不会有人在因痛经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心烦时遭到嘲笑...而每个月5天的例假也将成为每份劳动合同的正常组成部分。”

引自第三章第五节 “痛经——你还是一枪毙了我吧!” 

在《女性性激素的“好莱坞”》一章中,希拉向我们介绍了女性体内三种重要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睾酮。其中雌激素负责维持女性特征,有助于保护大脑、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它还能激发性与生育欲望、催生炽热的情感;孕激素是女性体内的”冷静激素”,它中和了雌激素的作用,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但孕激素如果累积过多又会导致女性精神萎靡、疲惫不堪;睾酮则是雌激素的一种前体,它能提高女性的性欲,帮助我们保持头脑清醒。这三种激素交替作用,共同调控女性28天一轮回的生理周期。

每个生理周期以月经第一天为起始,共包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七天。第一阶段为月经期,月经一般持续5~7天,在此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和睾酮水平相对较低,孕激素水平几乎为0,所以我们一方面因为缺乏雌激素而感到疲倦压力大,另一方面又因为孕激素水平低而暴躁易怒。而在月经结束后的一周里(增生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睾酮水平上升,因此感到头脑清醒、心情愉悦、容光焕发,也更愿意与人交往。

进入月经周期的第三阶段(分泌期I),女性体内孕激素激增,雌激素水平也开始缓慢上升,理想情况下这两种激素应达到平衡,否则我们就会感到虚弱疲倦。接下来就是下次月经前期了(第四阶段:分泌期II),这时我们体内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因此情绪激烈多变,但与此同时直觉可能会更准、创造力也更强。而在这一阶段的末尾月经会再次到访,于是一个新的生理周期开始了。

由此可知,理想状态下我们应该在月经结束后一周内积极工作和社交;在月经来潮前承担更多创作和决策型的工作;而月经期则应该暂作休息、养精蓄锐。但可惜的是现有的工作制度完全忽视了女性的生理周期,因此我们不得不在经期忍受强烈的生理不适、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却依然会被批评“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不稳定”。而在更具有创造和社交能力的时期,我们也不一定会被分配到合适的工作任务,因此难以发挥全部潜能。

陌生女人1号说这个章节治好了她的“经期愧疚”。之前她总是因为自己在月经期极度嗜睡感到焦虑,睡醒又无比自责,觉得耽误了学习和工作。但在了解了女性生理周期之后她意识到“在经期感到疲惫并不是女性的错,而是这个逼迫我们在经期工作的系统的错。这本书教会我倾听身体的声音、顺应自己的周期,也就是顺其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告别紧张焦虑,达到自然、和谐、圆融的状态。所以感到疲惫就睡一觉吧,因为那是最亲爱的身体发来的信号!”

此外,既然「月经耽误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那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个全新的社会:如果女性是第一性,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女性是第一性,工作和休息就会适应我们的生理需求。女性可以根据月经周期决定何时工作、何时休息、何时社交,这种灵活性不仅能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群体的繁荣与和谐。月经不再是打拼事业的障碍,而是一种天赋的能力、是创造力和智慧的源泉。

如果女性是第一性,女人的友缘和亲缘就不会被“婚姻”与“家庭”斩断。大部分女性会聚居在一处,月经周期自然也会彼此影响、逐渐趋同,而这可能就是母系社会中“月份”这一概念的来源。月经来潮和月亮的阴晴圆缺息息相关,因此会被视为神圣的计时节拍。月经周期不再是个体女性的“盈亏”,而是整个社区共同感受的律动,甚至会成为固定的休息日或庆祝日。

女性主义漫画:《月经荣耀》

如果女性是第一性,我们的身体就会被尊重和赞美。阴蒂、子宫、月经......这些与「创生」息息相关的女性器官让我们与“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然紧密相连,她们不再是“羞耻”的源头,而是赋予你我生命力的存在——要知道我们本就是自然的女儿,和月亮潮汐共舞,与宇宙韵律相联。

结语

受《身体由我》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了女性身体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因此更深刻地意识到了陈旧腐朽的父权资本主义体系对女性的压迫、对人的异化、对自然的掠夺。“身体即政治;个人即政治”,身体的解放是女性解放的起点,更是构建一个更公平包容社会的前提条件——从现在开始认真注视和欣赏真实的身体吧,她不是男凝镜头下的模样,更不是精修照片里的假象。写到这里,我不禁又一次想到了《芭比》:影片结尾经典芭比兴奋地踏进妇科门诊,那是曾经完美精致的「芭比娃娃」成为「人」的标志。夺回对人生的控制权要从了解和享受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想要的不是“完美”、更不是“精致”,而是蓬勃又馥郁的生命、是鲜活而自由的明天。

影片结尾芭比兴奋地去看妇科医生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4号*

二〇二三年十月九日

*不久前林犀(《星条红与皇室蓝:进步还是厌女?》的主笔之一)成为了DearSisters的第一位签约作者,也是团队第四位陌生女人。本文由陌生女人4号(林犀)主笔,陌生女人1号编辑。


最后,我们为大家准备了「Hi Body!」惊喜彩蛋。带文案转发本次推送至朋友圈 、并在10月12日之前将截图发送到公众号后台,我们将随机抽取5位读者送出《身体由我》原版书籍一本。姐妹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探索和享受自己的身体吧,你的身体真的无与伦比!

我是不是不够女权?

图片
图片

我们一定要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拥有巨大的能量。但是只有当人们了解正在发生什么、并且理解集体行动在对抗暴力中的作用时,她们才有可能去使用这种能量。

——艾拉·贝克,民权活动家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不久前我们收到了一封很不一样的读者来信。以前的来信者大都是因为自己太女权而痛苦——周围人都不关心女权,因无人理解自己而孤独;或是看到很多人对压迫视而不见,所以焦急万分、甚至对现实感到绝望。然而这一次却恰恰相反,来信人是因为自己“不够女权”而纠结不已。她说:

“姐妹们,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这封信,希望你们不要judge我😭我之前在豆瓣发言被人嘲不够女权,但我不是因为被批评难受,而是因为知道她说的没错。。虽然不想承认,但比如我明明知道男凝却还是会希望别人夸自己好看,被夸会窃喜那种,很拧巴对吧?而且我还喜欢追女团、有时候知道一个男的很烂但就是会crush。然后我还会自我安慰“哎呀我已经挺女权了”。我觉得自己好虚伪,很难受…我也知道这种问题可能无解,但确实不知道还能跟谁说了…”

读到这里,其实我们更多的感受是心疼。这些文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觉醒之初的自己:敏感、纠结,以及时而爆发、时而却又熄灭的愤怒。我们也曾纠结自己是不是不够女权,担心失去她人的认同;也曾因为认为自己不够女权而痛苦,希望有人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因此,我们写下了这封信,想跟大家说说心里话,希望能给正在纠结的姐妹一些相对实际的回应。

1、减少内耗、诚实是金:从“我女权吗?”到“我舒适吗?”

在一个尚未实现女权主义的星球上,没有人是「足够」女权的。换言之,纠结“我是不是不够女权”其实只能带来内耗,因为它的答案必定是“没有”。所以,大家不妨把思维从女权这个概念中解放出来,去真正地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与其问自己“我足够女权吗?”,不如问自己“我真的舒适吗?”要知道女权主义的意义正在于帮助女性寻回主体性,它从来不是不容置疑的宗教信条,更不是一场大型比赛——我们并不是想成为公认“最女权”的参赛选手。我们认同和追求女权是因为它能带来实际利益,而不是为了通过满足别人的要求获得一顶荣誉桂冠、一张“入党资格证”。

例如我们脱美役是为了活得更加自信、轻松、简单、舒适,是为了节省金钱时间,而不是为了符合女权的标准。所以当大家因为看到盛装打扮的自己而感到高兴时,不妨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我是因为自己很美开心,还是因为「别人认为我很美」而开心?我有没有为了别人(无用)的赞美而忍受「强烈的不舒适」,却不断骗自己“美是取悦自己”?(关于脱美役的必要性,请参见《美丽魔咒何时休:我们为什么要停止打扮?》)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问自己:

我有没有为了减肥而节食,导致抵抗力严重下降,却骗自己“瘦了才健康”?

我有没有省吃俭用给男爱豆花钱、生活质量大不如前,却对别人说“这都是为了我自己”?

我有没有因为社会舆论、家人催婚而忍受非常糟糕的恋爱关系,却洗脑自己“他超爱”?

我有没有因为孩子不能冠自己的姓而不满,却安慰自己“孩子跟我姓也没问题,只是我的姓不好听而已”?

......

事实上,要想过得舒适,我们就一定要坦诚地面对自我。不诚实的人即使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还要不停默念“温度刚刚好啊”,结果直到咽气都不知道自己曾经明明可以跳出油锅。承认“不舒适”是觉醒的开始,也是反抗的开始。尽管我们可能因为不确定怎么做而迟疑、因为缺乏勇气而放慢脚步,但只要能大声说出“我不舒服”,这种不适最终就一定会促使我们做出改变。

2、抓大放小:像戒掉汉堡一样实践女权

减少内耗的第二步是抓大放小。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些事情(比如化妆)对自己有害,但就是不愿意舍弃服从男权规训带来的即时反馈和虚幻奖励。对“毒品”上瘾不应该是羞于启齿的事情,因为毒品虽然伤身但能镇痛,它确实能带给我们真切的快感。事实上,诱惑女性对男权制造的毒品上瘾正是结构性压迫的一部分。我们认清毒品、批判毒品,但也知道自己可能无法立刻彻底戒掉毒品。

因此,如果环境的压力和心境的限制让我们只能做到80分,那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现在的确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我决定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也许以后我会做得更好。”这是因为80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强迫自己或她人补足剩下的20分则会导致我们把脱美役节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内耗和互相审判上,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如果不能完全戒掉化妆,那平时素颜、只在出去玩时化妆也还可以;如果不能完全脱掉美役,那告别美妆但保留一些饰品也能接受;如果还不能理最方便的寸头,那告别烫染、剪短发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过度纠结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甚至有点丑陋的自己,然而人只有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活得舒适。

如果用“汉堡”来类比,“推翻父权制”就像让汉堡公司倒闭。如果所有人都能立刻戒掉汉堡,我们马上就能达成目标,但这显然并不现实:有人只见过汉堡这一种食物、有人对汉堡的依赖太深、有人没有条件享用更健康的有机食品、有人为生活所迫必须为汉堡公司打工、还有人听信了公司老板“垃圾食品有益健康”的谎言......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当然应该减少吃汉堡的频率,但也没有必要因为不能立刻戒掉而反复纠结,否则若是因为过分执着而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厌食症,岂不是得不偿失?

图片

吃汉堡能让我们获得即时的快乐,要求自己立刻戒掉并不现实

更直白点说,父权制的毒素其实早就已经随着各种“垃圾食品”融入了我们的骨血,变成了每个女性「自我」的一部分,而要想彻底清除毒素唯有把所有血液放干。这样做确实能够快速根除毒素的危害,但我们不也会血尽而亡?所以,强迫自己立刻放血倒不如慢慢净化血液来的实际和可持续。更何况“垃圾快餐公司”倒闭需要的是集体的努力,群体的80分远比个人的100分更有力量,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强迫自己做到完美?其实如果能坚持一周食用“有机蔬菜”,那到周末暂且放过自己、偷懒吃个汉堡解解馋也无伤大雅。

3、自由是一种特权:Freedom is not Free

更进一步思考,用「戒掉汉堡」类比女权其实也不够准确,这是因为“我够不够女权”主要取决于社会权力结构而非个人意志。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解释场域理论(Field theory)时阐述过自由和权力的关系:“自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人拥有的自由取决于她在社会游戏中的地位。例如一位记者在行业中越有权威、她的自主权就越大。”换言之,自由往往是有资本的人的特权。例如美剧《白莲花度假村》中,昆恩富裕白人男性的身份让他可以追逐心血来潮的梦想(留在夏威夷划赛艇)。类似的,阶层更高的女性很可能更加女权,但这不一定说明她更有勇气,而可能是因为她的资源和退路更多、打破桎梏时受到的限制也更少。

图片

《白莲花度假村》以刻薄、狡黠又优雅的笔触讽刺了有产阶级、白人以及虚伪的知识分子

此外,不同环境的人追求同种自由的成本也不尽相同,所以「足够女权」在不同社会的内涵必然天差地别。一个社会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另一个社会甚至可能让女性付出生命的代价。例如伊朗女性就连摘掉头巾都有可能会被道德警察逮捕,所以我们当然不能说“穿T恤短裤的中国女性要比穿黑袍的伊朗女性更加女权”。同样的,即使同在中国,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甚至一线城市女性和三线城市女性面对的境况也有云泥之别。

就自身经历而言,陌生女人1号发现自己到美国以后很快就摆脱了“白幼瘦”的审美桎梏,出门时也几乎不再穿胸罩了,这是因为当地女性大多体格健壮、热爱运动、穿着自由、自信洋溢,走在街上常常看到女性汗流浃背地骑车长跑、穿比基尼在街边吃冰淇淋、或是穿短背心躺在草坪上晒太阳。然而暑假回家后她就变得不如之前“女权”了,她有时会穿上胸罩避免凝视、或是在周围人评论自己外貌(例如“呀你咋晒黑了/胖了!”)时压抑怒火以减少麻烦和冲突。这当然不是因为回国之后勇气减少,而是因为封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性化和物化,以及泛滥成灾的“有毒的男子气概”。

因此,尽管有识之士的觉醒和决心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但一小部分人的行动总归难以推动结构性的转变。走得慢一点不一定是因为缺乏勇气,而可能只是因为社会环境、大众思想观念尚未发展到理想阶段。所以,与其指责别人走不快,倒不如去诘问“到底是何种制度拖慢了女性的脚步?”;与其留在原地纠结自己走不快,倒不如先出发再说。同行的人多了,你就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发现“啊,原来做这件事也不需要多少勇气。”

图片

这次和大家分享的歌曲Cozy收录于碧昂丝去年发布的专辑Renaissance。在这首歌中她热烈地赞颂女性:“她渡过了一切,她是上帝、亦是英雌。”从Run the World、Formation到Cozy,我们见证了碧昂丝从一腔愤怒地为黑人女性呐喊到终于因自己的身份感到「舒适」。其实,我们内耗最多、最不舒适的时候恰恰也就是思考“我够不够女权”最多的那段日子。「舒适」当然不是放弃、堕落,更不是自我欺骗,「舒适」是直面自己的伤疤、软弱和人性的弱点。说到底,我们希望你能对男权保持清醒和愤怒,却依然为自己是个女人而感到舒适和快乐。

图片

碧昂丝Cozy舞台表演结尾,文艺复兴世界巡演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和2号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P.s. 我们在不久前发布了《“幸运儿”比例约等于0?|2023中国女性成长经历报告》,「幸运儿 Luckier」抽奖活动  持续进行中,欢迎大家点击阅读报告并参与活动~

图片

“幸运儿”比例约等于0?|《2023中国女性成长经历报告》

图片
图片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我们到底要有多幸运,才能免于男权社会的伤害?”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陌生女人在今年七月发布了《我们与自由的距离——中国女性成长经历调研》,希望从「安全、美役、个人选择、婚恋自由、家庭关系、人生理想」这六个方面入手,探究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

本次「成长经历调研」,我们一共收到1594份回复。

调研参与者主要为20到2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城市单身女性,其中近一半是独生女。

在统计时,我们精选了每一方面(共5~6个问题)最具代表性的4个问题,并计算了「对这4个问题均回复“否”」,即「明确没有受过此种压迫」的女性“幸运儿”的比例。

以下为《2023中国女性成长经历报告》的全部内容。


一、人身安全

中国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只有1.56%的受访女性在安全的环境中长大。

  • 71%的女性与男性独处一室时会感到不安、害怕,并想要尽快逃离。

  • 受访女性大都经历过言语或行为上的性骚扰,而更为普遍的是异性不怀好意的凝视。

  • 女性可能在任何地点遭遇性侵或性骚扰,例如无人的街道、拥挤的地铁、寄宿学校、医院,甚至是自己家中;具体行为则包括性笑话、露阴、抚摸、强吻、插入式性交等:

    “曾经被一个老头问是不是处女,那个恶心感至今犹在。”

    “学车时,驾校教练在我挂挡的时候以指导为由,突然把他的手覆盖在我的手上。”

    “在初中旁边的车站遇到过露阴癖。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真实看到蝻性生殖器官是多么的丑陋和畸形,像一个肿瘤。”

    “五年前在三甲医院做体检的时候,外科检查的男医生过度抚摸了我的乳房。”

  • 和相对容易引起注意的暴力性侵相比,“温和式性侵“常披着“亲密关系”的外衣,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容易被大家忽视。例如有女生讲述了自己在无明确「性同意」、且对方权力远高于自己时经历的插入式性行为:

    “20岁,国外,在不清楚什么是“性同意”&对方年龄、地位、权力远高于我时发生“双方自愿”的纳入式行为。因为发生时温和不具有暴力性,加上事发后以短暂恋爱瞒天过海,很难界定为性侵。但那之后直到现在几年过去,仍然有很强的创伤感。”

  • 性侵受害者在事发时普遍年龄小、性知识匮乏。性侵者通常是男性家人(如爷爷、父亲、兄弟)、熟人(如邻居、母父的朋友)、老师或领导。

    在所有回复中,“小学”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78次);“老师”也是高频词、共出现52次。

  • 究其根本,性侵主要源于权力上级对下级的压迫,因此受害者常常感到求告无门、难以反抗,性侵犯也很少受到应有的惩罚。例如一位受访者问道:

    “我对阴道里的‘贞洁’不屑一顾,可是我确确实实受到了侵害。他怎么逃过惩罚的,我父母怎么会放过他的,为什么没人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 更糟糕的是,很多女性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近一半(43.6%)受访者认为今后女性生存空间会更逼仄。

*小结

  • 中国女性「从未遭受性侵/性骚扰」的概率微乎其微,她们受到侵害的恐惧常因家人的漠视转化为愤怒和绝望。

  • 受害者在熟人面前更容易放下防备,所以性侵犯常常利用自己和受害者的亲戚/朋友关系实施性侵。

  • 性侵和性骚扰的本质是权力的压迫,且多发于女性自主性及性别意识薄弱的幼年。她们不明白性侵的定义及严重性、缺乏自我保护和反抗的意识。由此可见,普及针对少儿的性教育、建立安全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是性骚扰防范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美役

中国女性被男权审美绑架、被迫服美役,只有约1.3%的受访女性从未受到过“美”的桎梏。

  • 女性普遍认为“美”不重要(72.89%),但她们大都追求过“美”(90.4%),或者被要求过“追求美”(84.7%)。例如,有女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毕业刚回家,被家人、亲戚无数次的说减肥减肥,好像我不减肥就不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 女性从小就被灌输“女孩要爱美”。她们追求美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社会的认可、缓解容貌焦虑。事实上,如果处于一个没有任何凝视的环境,近80%的女性都会放弃追求“美”。有受访者表示:

    “在这个社会的氛围下,女人都在普遍追求美,被要求美,我也能体谅大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打扮。”

  • 很多受访者(83位)表示自己从大学开始“报复性”服美役,这可能源于中国初高中严苛的应试教育对个人表达和“早恋”的限制。大学期间服美役源于校园内“雌竞”的风气,很多女生为了在毕业前脱单打扮自己,例如:

     “我服美役最严重的时期是高中到大学前两年,也是我恋爱脑最严重、脑子最不清醒的时期。”

    “大一入学跟随室友学化妆,选修了专门的形象设计课学习化妆穿搭获得男生的喜欢。”

    “刚上大一的时候 因为过去十八年受到的教育以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大学啦女生该学化妆啦”疯狂购入化妆品短裙光腿神器等等...”

  • 女性服美役的方式多种多样,小到化妆、穿不舒适的裙装,大到危害更严重的减肥药催吐、激光脱毛、打瘦脸针等。例如有女生分享“美役”对自己的伤害:

    “有一段时间特别身材焦虑,尝试过节食甚至催吐,以至于在学校里突然两眼一黑膝盖一软摔倒,初一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现在回想起来要是在发育期好好吃饭,现在应该能长到1米7了。”

  • “服美役”是为了“迎合他人”而非“取悦自己”。几乎所有女性(92%)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产生过“过于麻烦”、“想放弃”等想法。如今有些女性已经意识到“美”是一种束缚,并开始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方式:

    “我从小就有「反叛的种子」。前一阵子翻到小学时候写的诗,里面写到「名为淑女的枷锁,名为优雅的镣铐」。而现在,这颗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总算发芽了。”

* 小结:

  • 「美役」和「性缘关系」紧密相联,二者同为「女性客体化」的罪魁祸首。女性常因向往恋爱关系而容貌焦虑,所以要想「脱美役」就必须「脱性缘」

  • 大学之前,应试教育虽然压抑了人性,但也“屏蔽”了部分“女性就要追求美”、“女生应该抓紧找对象”的父权规训。换言之,女性在步入大学后才真正开始面对令人窒息的社会压力。

  • 男凝审美是一种暴力,它让女性厌恶自己的容貌,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以伤害身体为代价迎合父权社会的期待。

三、个人选择

中国女性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只有3.4%的受访女性在成长中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 女性在个人发展方面(如专业选择、职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近一半女性在选专业或工作时曾考虑过“这个专业/工作是否适合女生”。例如有女性受访者提到:

    “我有学理科的天赋,成绩一直很好。当时有位男老师用我来鞭策男学生:“你看看,一群男生没有一个考得过xxx,说出去让人笑话”,我当时还怪得意,现在想想也挺恶心。”

    “可怕的不是否定你选择的声音,是这些打压的内化,自信力的丧失。”

  • 此之外,女性还常常受到针对女性气质的“隐性”规训。她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穿衣风格、甚至幼儿时期选择的玩具都会受到审视和“纠正”。89%的女性曾在成长过程中收到过“不像个女孩子”的评价,例如:

    我从小就喜欢汽车机器人军事,喜欢蹦蹦跳跳爬上爬下。 但也不可避免的被规训,在大人们的教育和社会的潜移默化之下,我逐渐放下了汽车、拿起了洋娃娃;放下了机器人、拿起了“儿童厨具”;放下了军人玩偶、拿起了迪士尼光盘…改变了我活泼好动的性格,变成文静内敛的“好姑娘”… 并且以此为傲,觉得自己变得“更优雅”、“更美好”。

*小结:

  • 中国社会重理轻文,但很多女性却受父权规训影响而”自愿“学文,被迫给男性让利。

  • 美国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在其颠覆性的著作《性别麻烦》中提出「性别是一种表演」。父权的二元性别框架给女性气质贴上种种标签,固定的“表演剧本”让女性失去选择权。我们从小就被迫在“舞台”上扮演由男性定义的「女性」,不断遭到各种审判和规范。

四、婚恋自由

婚姻是父权压迫的重要一环,只有16%的受访女性有不结婚的自由。

  • 几乎所有女性(94%)都认为结婚不必要,但她们中的绝大多数(80%)都曾被告知婚姻是人生的必选项。

  • 家庭和社会不断向女性传递婚恋焦虑。约2/3的女性承受过言语催婚、1/3承受过行为催婚(非自愿相亲等),例如:

    “父亲经典言论 1:你不结婚就滚出去! 父亲经典言论 2:你不结婚丢我的脸!”

    “从小就听一个句式:“你现在不怎么怎么样,以后老公/婆婆就会怎么怎么样”

    “父亲不催婚只是想要小孩。有种养大自己的女儿只是为了养大一个子宫而已的感觉(笑)”

  • 在已婚女性中,只有一小部分(36%)对自己的婚姻满意,她们大都(81%)幻想过自己“如果没结婚会怎样”。

  • 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婚姻并非必须,因此拒绝结婚。例如一位受访者直言:

    “自从把婚姻这个选项划掉之后,我的人生忽然变得广阔了!感觉没有限制了,也没有焦虑了。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小结:

  • 婚姻是父权制的产物,女性进入婚姻意味着失去自主权。

  • 受传统思想影响,已婚女性就算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也依旧会规劝其她女性结婚。

  • 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踏上不婚之路,这既是对社会压迫本能的反抗,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

五、家庭关系

性别歧视普遍存在于中国非独和独生家庭之中。在受访者中,只有14%独生女和11%非独生女的家庭不「拜男厌女」。

  • 非独生家庭在经济、物质、言语、教育方式等方面重男轻女,很多受访者分享了自己心酸的过往,例如:

    “上大学的时候,弟弟一个月生活费2000+, 我900。”

    “我的爷爷从来不夸我,但是他却会夸哥哥。外婆很偏心,一直偏爱哥哥一家,甚至,她更偏爱和讨好女婿,在她那里可以看到「一个女婿半个儿」的印证。”

    “从小给弟弟的肉永远比我多。我生出来我妈把我丢外婆家养,一年回来一两次而已。我弟一出生,我母父就算是工作也带着他生活。”

  • 厌女思想扎根于每个父权制家庭,即使是独生女也不能幸免。例如一位受访者提到自己在家中没有继承权:

    “我是独生女,但父亲给侄子过户房车。”

    约33%的独生女母父曾经追生男宝、试图“传宗接代”。更多(40%)独生女遭受过来自家庭「重男轻女言论」的伤害,例如有女生回忆:

    “我就算是独生女,也会听到老爸说“如果你还有个弟弟,你现在就不会过得辣么好”之类的。装都不装了。”

  • 重男轻女家庭的女性长期受孝文化荼毒,绝大多数(69%)母父在女性成长过程中曾对她们施加压力,要求她们在未来“尽孝”,例如:

    “我妈经常给我和姐姐打预防针,希望我们以后怎样怎样赡养她。可是对我弟却是无尽的溺爱,即使他已经很大了,还帮他洗衣服。”

*小结:

  • 父权思想根植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独生女的生存空间已然有限,非独生女的处境则更不容乐观。

  • 孝文化是束缚女性一生的枷锁,女性在家庭中饱受歧视,却依然被要求恪守孝道。

(关于“反孝”的必要性,请参见第十三封来信《孝女之累:女儿如何沦为父权家庭工具人?》)

六、人生理想

大多数受访女性对生活都有美好的希冀,但只有4.8%女性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 性别压迫贯穿于女性成长始终,她们追求理想时因女性身份受到重重阻碍,例如一位受访者分享了她的见闻:

    “我生活在云南一个少数民族村,哪怕到现在还是会有女性初中毕业后就不能继续上学而是被叫去念经的情况...一般去念了经之后,她们18岁就立马嫁人生孩子。”

  • 事实上,大多数女性(70%)都曾希望自己是个男孩。


总结

综上所述,从以上六方面入手,我们得以一窥当代中国女性“身不由己”的生存状态:

  • 中国女性“幸运儿”的比例非常之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将六个部分的概率相乘,可得出女性被幸运女神眷顾的概率为六百亿分之一(约为50个中国人口数量里的唯一)

    • Step 1: 威胁人身自由的性侵害和对女性气质的规训自幼时起;

    • Step 2: 对人生规划的干预由初高中开始;

    • Step 3: 应试教育的“保护”使得女性在大学阶段“报复性”谈恋爱和服美役;

    • Step 4: 对女性追求理想的阻挠贯穿一生。

    换言之,性别压迫是必然而非偶然、是社会问题而非个人运气问题。女性与自由的距离接近正无穷,我们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中国的性别歧视是制度性的:虽然大约12%受访女性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至少16%女性未曾被家人「催婚」;但只有不到5%的女性在「个人选择」和「人生理想」两方面拥有自由,而在「人身安全」和「美役」方面未受压迫的女性更不足2%。

    换言之,即使有幸出生于开明的家庭,中国女性在走上社会之后也难逃结构性的剥削和压迫。

  • 现实不容乐观,但未来仍存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并选择“重启”人生。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女性最先意识到的是来自婚姻的压迫,并已开始尝试反抗——这说明争取「单身自由」也许就是中国女性解放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本次报告的全部内容了,谢谢姐妹们读到这里!


图片
图片

《星条红与皇室蓝》:进步还是厌女?

图片
图片

陌生女人1号最近被《星条红与皇室蓝》这颗芭比乐园式的糖衣炮弹迷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亲爱的媎妹:

见字如面!

最近陌生女人2号在准备考试,于是我在一个午后独自点开了耽美电影《星条红与皇室蓝》,竟看得津津有味。《星条红》改编自凯西·麦奎斯顿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美国总统之子Alex和英国王子Henry的爱情故事。影片制作精良、剧情流畅,观影过程很愉快,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耽美作品的趣味所在。激动过后,我发布了一篇影评,简单分析了《星条红》具有进步意义的几个亮点。

第一,女性角色把持权力、人物形象丰满。

影片中总统、首相、幕僚、保镖等均为女性,且都塑造得有血有肉。两个男主角反而成了为感情线服务的恋爱工具人,“忠犬攻”配“傲娇受”的人设脸谱化严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恋情需要女性上位者的支持和推动:Alex小心翼翼地向总统母亲坦诚和王子的关系、在得到允许后才松了一口气,而在关系曝光后二人更是连打电话都要仰赖总统的幕僚。所以在观影中,我代入的其实是女总统的视角,是站在她的位置由上而下地俯视两个男性。尤其是影片中女性角色都一心追求事业、追逐权力,而王子和第一公子则如提线木偶般困于情情爱爱,对比之下更觉可笑。

女性居于权力中心」是《星条红》和以往大多数耽美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此之前我只粗略看过《青春王室》、还看过一两集《黑帮少爷爱上我》,但都因为文本中过于明显的异性恋范式弃剧。在这些剧集中女性不是主角,更不掌权,结果只能是“双倍爱男”,所谓“消费男色”、“女性凝视”则完全是自欺欺人。角色露肉不等于角色被凝视,因为凝视只有上对下时才会发生。而下位者对上位者肉体的“欣赏”则无异于游客仰视大卫雕像时的神化与膜拜。

第二、主角人设打破了传统的种族和阶级叙事。

以往耽美作品多由白人男性扮演「攻」,有色人种男性演「受」,同时有色人种男性在剧情中总是扮演异性恋范式(heteronormativity)中的女性角色。例如《青春王室》里攻是贵族白人男性,受是工人阶级有色人种。剧情介绍则是“贵王子对平民穷小子一见钟情,保护他免遭同学霸凌”。虽然攻/受的文化内涵是父权制的产物,但这种叙事显然体现了殖民主义的余毒:中上阶级的白人男性将有色人种男性性化/女性化,同时巩固性别和种族等级(即男>女;白>有色;高阶级>低阶级),维护白男特权。

所以,很多耽美剧只是把女主角变成了有色人种男性,本质依然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异性恋叙事。不管这个“我”是女人还是男人,都逃脱不了白人至上的父权制的压迫。充斥着权力差距的“感情”不是爱,而是「被权力强奸后又对权力顶礼膜拜」。而《青春王室》的粉丝将有色人种男性Simon称为“白男小娇妻”、“黑皮辣妹”、“王妃”等,既体现了观众自身的性别和种族歧视,又印证了异性恋叙事仍然为消费者广泛接受。相比之下,《星条红》中总统儿子是工人阶级有色人种男性(攻),英国王子是贵族白人男性(受)。虽然这样的设定依然有美国中心主义的影响,但种族、阶级角色的对调无疑是对传统叙事的挑战。

图片

男同版灰姑娘:霸道(贵族)白男爱上我

注意图中攻受和偶像剧中男女站位、动作一致

第三、电影进步的底色让人看得开心。

虽然知道是童话,但美国女总统连任成功、英国老白男被时代“淘汰”、有色人种女性围绕总统担任要职、墨西哥工人阶级移民摇身一变成美国总统家属、王子和第一公子拥抱酷儿身份并顺利被民众接受。怎么说呢?I know it's a dream, but American dream is just so sweet😊


发布后不久,我在美国工作的朋友林犀就看到了这篇影评。她同样认可《星条红》对白男至上叙事的挑战和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她们拥有多面人格和完整的自我,并非单一标签可以定义,具体表现包括总统在事业以外立体的家庭生活、幕僚丰富的感情生活,以及保镖对宠物的爱等。相较之下,男性角色的扁平和抽象化则让他们有可能沦为纯粹的消费品。

然而在说完这些以后,林犀立刻话锋一转,指出影片其实仍在遵循传统的异性恋浪漫爱范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第一公子Alex(攻)在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这段恋情中,Alex全程掌控关系的节奏,且情绪更为稳定。虽然二人关系的僵局是因Henry (受)在新年晚会上情不自禁地吻了Alex而打破,关系的冰点也是由Henry在不安中逃回英国造成,但这并不能说明Henry是关系的主导者,反而证明他才是那个“深陷感情、不够成熟”的人。反观Alex,初吻以后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对Henry的感情,并在“红房间”向他表白心迹;而在Henry提出分手后,Alex直接飞往英国挽留,鼓励和说服Henry正视自己的感情,还在博物馆中与他共舞,满足他所有的浪漫需求(类似异性恋中的“追妻火葬场”)。换言之,作为关系中的“被引导者“,Henry没有掌握节奏的能力和权力,所以他的吻不是关系的开始,他的逃离也不会是关系的结束。

Alex「对」Henry 坚定不移的爱

正因如此,电影中的高光时刻才大多属于Alex,他是细致体贴、忠诚浪漫、情绪稳定的情场高手,Henry则是敏感多疑、犹豫不安、方寸大乱的恋爱新手。虽然Henry有过更多短暂的同性亲密关系,但这是他第一次遇到“爱情”。也就是说,当Henry面对一段“真正”的关系时,他就必须在Alex的鼓励下才能敞开心扉、承担世俗压力。说到这里,影片遵循的异性恋范式已经呼之欲出——关系中的上位者拥有支配情感和节奏的绝对权力,而下位者则患得患失、渴望被引导和照顾。

第二,镜头语言对被纳入一方极尽性化。

主要表现为导演多运用第一公子的视角刻画王子。无论是在马球场对其部分身体(穿紧身白裤子的臀部)的重点拍摄、对王子颠簸的臀部和马房亲热戏的蒙太奇式剪辑、还是性爱场景中对Henry意乱情迷的夸张描绘——都是在性化和客体化该角色,让其成为一个“秀色可餐”的、“性感”的被凝视者。而这正是heteronormative关系的重要元素之一,即纳入者是恋爱关系/性行为中的主体,而被纳入者则是被凝视、性化的客体。

图片

马球比赛与马房亲热戏:Alex的视角凝视Henry+蒙太奇剪辑

第三,言语上的阳具崇拜和男性气质崇拜。

典型例子有Henry说Alex非常mouthful,暗示其阴茎大、性能力强。这段台词被很多观众看作“磕点”,体现了父权制下大众对于主流异性恋文化符号的集体消费。对主动(dominant)一方性能力的赞扬,以及相较之下被动(subordinate)一方“情难自抑”、“臣服于其性能力”的刻画,则再一次落入了异性恋叙事的窠臼。

另外,主角(尤其是Alex)对身高的在意体现了父权文化对“男性气质”的崇拜。原著设定其实是Henry更高,但电影却恰恰相反。影片中Alex反复强调自己比Henry更高,而大部分观众对导演的改编也喜闻乐见。这是因为在异性恋浪漫故事中男主必须高大英俊。“男主不够高”会削弱他的“男子气概”和(在关系中的)“上位感”,而渴望消费“传统恋爱关系”的观众的观影乐趣自然也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我和林犀还就影片中的「巴黎之夜」篇章 展开了讨论。林犀认为虽然在此之前两个主角已上演过不少“激情戏码” ,但Henry是在这场亲密戏过后才正式成了关系中的“下位者”。晚会和马房的亲热更像“偷情”,二人其实更想快速满足肉欲而非深入了解彼此。而巴黎之夜显然不是随意的“情迷意乱”,它要比之前的任何一场床戏都更正式:Alex和Henry清楚地知道这次性事将把他们的关系推到下一阶段,因此开始认真讨论起“角色”的分配,明确了谁是「攻」、谁是「受」。而对Henry表情的特写既让观众从Alex的视角凝视他的性感,又让她们一窥王子私密而真实的“脆弱”内心。此时的Henry小心、敏感、温顺,他不再「主动推倒Alex、争做“上位者”」,而是将控制权让渡给对方,心甘情愿地「被客体化」。

「巴黎之夜」作为Henry和Alex关系升温的重头戏,是双方走进彼此内心的开始,再一次印证了异性恋父权制根深蒂固的阳具中心主义,即“插入式性行为”才是真正的性行为,除此之外的亲密行为都不过是小情趣而已。同时,Henry把巴黎之夜定义为“做爱”(make love),体现了父权制下“性、权力和爱”三位一体:男权社会用“爱”粉饰异性恋的压迫本质,而女性也将「为权力臣服」内化成「为真爱沉沦」。正因如此Henry才会特意强调这一晚是做「爱」,翻译过来就是——“请你爱我、进入我、征服我,因为我心甘情愿为你臣服。”

图片

父权“爱、权力、性”三位一体:“爱”即压迫


林犀的话就像当头一棒,三言两语就让我冷静下来,立刻意识到自己落入了主创团队的陷阱。虽然《星条红》在女性刻画方面可圈可点,对种族主义叙事也有所突破,但并没有改变父权「性即权力」的意识形态。如果说传统的耽美剧链条是“白男=攻(阳具)=异性恋中的男性/主导方”,那么《星条红》就只是斩断了白男和攻之间的联系,而同性关系中的「攻」却依然和主导方绑定,也就是说阳具中心主义没有破除,父权叙事也没有颠覆。

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看得很开心,但全程都觉得很假,且常常不自觉地想到《芭比》。事实上,《星条红》就像一款包装更精致、更美味、同时也更好下咽的Barbieland。她是更进步和梦幻的,但本质却依然是芭比乐园式的垃圾食品(关于《芭比》中“芭比乐园”的虚伪本质,参见《芭比到底先锋在哪里?》)。女人掌握实权、LGBT战胜顺直男,可是女人依旧在服美役、同性关系也还是摆脱不了异性恋范式和阳具中心主义。更不用说Alex虽为工人阶级出身,可其实际身份明明是总统的儿子,言谈举止也俨然美国特权阶级。他的经历无法反映有色人种移民的真实处境,所以影片反复提及的工人阶级人设本质上也只是个“进步牌时尚挂件”。由此可见,《星条红》看似美好的表象因为没有根基而虚假,又因为虚假而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因此观众消费过后热闹散尽、只余空虚。

最后回到题目提出的问题:耽美厌女吗?当然了,就和市面上99.99%的作品一样,耽美当然有厌女的成分。可是如果因此就武断地认为耽美没有任何进步的空间,并且从此不去看、不去解构、不去批判性地分析,那这种做法无异于鸵鸟政策,本质是思维上的偷懒。现实就是耽美正在逐渐变成一种主流文化产品,它不会因为大家拒绝讨论就彻底消失。因此更有意义的做法应是指出哪里有进步、哪里还有不足。事实上,《芭比》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她是那种基础性的、有长期指导意义的母文本;她以一己之力四两拨千斤似地点明和解构了《星条红》等一系列欧美左派文艺作品的通病,概括起来就是——垃圾食品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就此搁笔,期待下一次和大家见面!

陌生女人1号*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日

*本次来信由陌生女人1号和林犀主笔,陌生女人2号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