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7 August 2025放学以后afterschool’s Newsletter

莫问世界1:从土耳其到荷兰,她如郁金香般的游荡路线和动荡艰难

莫前言:

你还记得小时候,瞭望世界和自己的未来时,给自己想象的理想职业吗?

在这个大家因为职业而感到倦怠的时代,这个问题多少有些古老和遥远。

可是我一直还记得。

我在非常小非常小,甚至走路跑步还不怎么顺畅灵活的时候,扶着家里养鸡的鸡筐,对着吃我鸡蛋的叔叔展开了激情输出,条分缕析地指责他一个大人不能吃我一个婴幼儿的东西。语言能力发育早于和优先于肢体发育,这是我给我的家人们留下的极深的印象之一,因此在我成长过程中它们不停地念叨我扶鸡筐骂叔叔的故事。这个故事随着我长到30多岁或许它们都已经忘了,我却一直清晰地记着。

另一个故事是,我当时当老师的四爷爷(我爷爷的弟弟),指着我和家人说:“她长大会当律师或者记者啊!”在闭塞的乡村,很少有人会提起这样的职业,而老师的威严简直是无限高的。所以人很容易相信,老师说的话是金玉良言,是箴言预言。而有了这样的相信,人就很容易成为一场自我实现的预言。

预言的成真并不在于我真的成为了记者或者律师(我也庆幸我没有成为,在新闻和法律都通通死亡的环境里,我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都会灰飞烟灭),而在于这两个职业的共性我时至今日一直在做:对真问题和真答案矢志不渝的提问,追问和探索。

我不仅每天问自己,也问别人,问多年相交的朋友,也问在世界各个角落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日常生活里问,在播客里问,在我写的文章里问,通过这个时代的新的媒体渠道,我把我想问的问题以雷达的方式发射出去。

所以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呢?是一个提问者,是一个采访者,是一个永恒对世界和它人的真实面貌和运行机制充满了兴趣和好奇的人。

2025年8月放学以后刚更新了一期四个半小时的播客《56 向世界和你随机发问:这些问题都是谁有答案呀?!》算是我满足职业理想的一期播客,它被剪到四个半小时实在是因为这是播客内容时长的极限和绝大部分听友能接受的极限,却不是我提问的极限。倘若可以,我可以提问24小时不停歇。

有一句话是:“想知道你热爱什么?看看你把自由支配的时间用在了哪里。”我在大学四年和工作五年的闲暇时间里,把我绝大部分的时间给了各式各样的访谈节目,正经严肃的,轻松愉快的,戏谑辛辣的,我风卷残云地吸入,有时候因为时间有限但是我都不想错过,我甚至偶尔同时在电脑上开4个访谈节目的窗口,一起看看当天的哪个最好。

徐熙娣,蔡康永,柴静,鲁豫,易立竞,杨澜,许戈辉,李静,锵锵三人行,阿雅,甚至现在已经不在访谈届活跃的张丹丹,已经消失的光线巨多主持人群访的节目,都是我自由时间的美味主菜。我所学的专业和我的职业理想毫无关系,但是我每日都在闲暇时间给自己进行无意识的职业训练。

我还尤其热爱观看采访者采访采访者(一个套娃)的节目,对我简直是饕餮盛宴,比如鲁豫在节目里采访杨澜,采访许戈辉,前些天我还看到鲁豫和易立竞的对谈,这些能给我带来的满足简直是无可比拟的:因为从她们的对谈中,我能学习到更多关于采访,关于提问的秘诀,了解她们如何做准备工作的,如何在恐惧退却不安时向前一步提问的。每次学到一点点,我都有偷蜜盗香的快乐。

在学习了这么多,我如今决定也来进一步实现一下自己的职业理想了。

先以文字的方式开始,在newsletter(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和游荡者平台(www.youdangzhe.com)开启我的“莫问世界Echoing the World (英文名源于我的名字Echo和我想听到世界的回声-echo)”系列。我第一波要采访的对象,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荡者们。

为什么要向游荡者进行提问呢?

因为从故乡故土离开,前往世界游荡,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弹性。而拥有勇气和弹性的人,可能性也最辽阔。我想通过我的采访和提问,把勇敢者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出去。我也相信在游荡路上的人,过着更intense(激烈强烈)的生活,也更有希望和可能,在生活的变动和自我的主动中,找到生活的答案。

这是“莫问世界 Echoing the World”的开篇第一篇,我采访我在荷兰语课上结识的土耳其同学Elif.

Elif和妈妈在3年前以难民的身份来到荷兰。我对Elif的生活非常感兴趣,是因为她极其聪明,荷兰语是我们班上最好的,我非常喜欢课上和她结伴对话。她也特别友好和乐于助人,在我需要紧急搬家的时候还帮我找房子。

同时ELif还是女权主义者,课上聊到婚姻给女性带来的灾难时我俩还跨越桌子击掌。她还非常美丽,穿的衣服也非常好看,每次去学校上课我都会看看她今天又穿了什么好看的衣服,我俩还一起讨论买的vintage衣服。

而且我还从Elif这里知道,荷兰享誉世界的国花郁金香,恰恰是来源于土耳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商人带到了荷兰,开启了“郁金香泡沫”,也开始了郁金香蜚声国际的历程。

Elif像郁金香一样美丽,也从土耳其来到了荷兰。她当下的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好,像春日复活节在荷兰暖阳下摇曳生辉的郁金香。所以我尤其想知道,她是如何这么好的,经历过怎样的困难和波折,才抵达如今的“好”。

下面是我和Elif的问答,希望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访谈以英文进行,我率先把中文翻译版放在了下面便于阅读。文末还有英文原文,感兴趣的朋友可在阅读完中文后也浏览英文(可能英文能更加表达受访者的情感和感受)。也从这个系列开始这个频道会逐步开始有更多英文的内容(播客也是,明年说不定会有专属的英文系列)!

莫问世界1:莫不谷访谈Elif

1. 你是什么时候来到荷兰的?

Elif: 我是在 2022 年 8 月来到荷兰的,月初抵达,月底申请的难民庇护。

莫笔记:我是在2021年8月底来到荷兰的,刚好比Elif早了一年,现在是2025年8月底。8月是荷兰一年中最后美好的时间,在那之后风雨就会逐步到来,白天开始变短,气温开始下降,夜晚逐步更早地来临。

2. 当时为什么觉得必须要离开你所处的国家?是什么让你觉得留在那里不可能或者不安全?

Elif: 当时土耳其的总统埃尔多安与宗教领袖居伦之间存在政治问题。居伦的运动旨在传播爱、和平,更重视宗教、礼仪和教育。2016 年土耳其发生了政变,总统埃尔多安将其政变归咎于居伦及其追随者,并开始抓捕所有支持居伦的人(很多居伦的支持者在政府任职)。妈妈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被拘捕入狱,这让她非常害怕,所以我们决定来到荷兰。

莫笔记:我从Elif这里第一次知道了“居伦运动”这个词,因为我此前非常好奇,土耳其并没有战争,怎么能够以难民身份来到荷兰申请政治庇护呢?搜索了居伦运动才知道土耳其总统将和自己政见不同的居伦和其支持者定义为了“恐怖分子”,大肆抓捕了居伦同情者或参与者。很多人只是学校的老师和公司的职员,也被逮捕入狱。很多时候当权者会以各种名义抓捕政见或者利益不同者,这在很多国家屡见不鲜,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打黑运动”和不一定熟知的709大抓捕。

3. 为什么选择了荷兰?做这个决定考虑了哪些因素?

Elif:我们研究了几个国家,比如芬兰、法国和荷兰,最后决定来荷兰,因为荷兰的庇护程序更完善,人权也更受重视。所以我们觉得荷兰是最合适的选择。

莫笔记:这是3年前的荷兰,而去年荷兰右翼政党PVV登台,对难民和移民都提出了极其严苛的提案。庆幸的是PVV党魁今年夏天因为提出疯狂的反难民和移民的法案,得到了大家的反对,他已经怒而辞职。荷兰正在准备新的大选,我今天看到他又要再次参加选举,竞选内容包括全面停止难民接收。在全球转右的风潮中,难民需求政治庇护愈发艰难。而目前无休无止的战争和政治矛盾,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难民。

4. 最后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到荷兰的?有经历很多麻烦和波折吗?从原本的国家来荷兰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钱?

Elif: 我们持土耳其护照合法乘飞机来到荷兰。因为我和妈妈有一种叫“绿色护照”的特殊护照,所以不需要签证(政府员工工作后可获得)。我们先飞到法国,再开车来荷兰。具体花费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

莫笔记:可见一个好护照,和会开车的技能,之于游荡中的女性多么重要!

5. 来到荷兰后第一个月经历了什么?申请难民身份的流程顺利吗?需要待在难民中心吗?

Elif: 刚来荷兰的第一个月非常糟糕。当我们决定申请庇护时,有很多庇护申请者和难民,Ter Apel 和其它难民营都很满。我们非常担心我们我们会不得不在难民营外面待几天。虽然风险很大,但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没有待在外面。难民营的工作人员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食物和床位,但单身男性只能在满员的情况下暂时待在外面。前三天我们住在 Ter Apel,那地方很糟糕。

Ter Apel 是主要的难民中心,所有申请庇护的人都必须去那里。之后,你要么继续住在那里,要么被送到其他难民中心。我们在 Ter Apel 待了三天后,被送到一个紧急避难所,是一个学校的大体育馆,位于 Exloo,离 Ter Apel 大约 30-40 分钟车程。Exloo 是一个小而漂亮的村庄。由于难民数量多且住宿不足,这些地方被改造成临时避难所。我们在那里待了一周,没有隐私,每个人都在大大厅里睡觉,我记得大约 70-100 人,可能更多。

我们在这Exloo这个避难所早餐和晚餐。我在那里听到人们说荷兰语,当时觉得这门语言很难学,不知道如何开始学😭。当天气转冷后,我们被送到 Oss,在那里住了 2 年半。一开始到Oss我们在学校待了 3-5 个月,也是临时避难所,然后搬到预制房间。我们在 Oss 的难民营算是比较漂亮的营地,有很多活动和志愿者工作,们教我们荷兰语,我就是这样开始学习荷兰语。

莫笔记:Ter Apel是荷兰东北部格罗宁根省的一个很大的村子,和德国毗邻,很多寻求政治庇护的难民会被短暂安置在这里。我用地图绘制了Elif在荷兰3年内的生活动线,从北部来到了南部,跨越了大半个荷兰。

6. 现在对荷兰的感受还和第一个月一样吗?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Elif: 最初几个月,我觉得荷兰更好。现在这里一切都变贵了。我还是不喜欢下雨😭。有句荷兰谚语说:“你不是糖做的”,意思是你不会在雨中融化,但我觉得自己会哈哈。我仍然认为荷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莫笔记:因为俄罗斯发起的对乌克兰的战争,带来了荷兰整体物价的上涨,也导致了荷兰人对难民和移民情绪的转变。之于难民和移民而言,荷兰都不如过去几年更好。当然整个世界也都如此。今天在新的荷兰语课上,我还把elif说的这句谚语分享给了来自智利的同学,她说她觉得自己糖,会在荷兰的雨中融化。土耳其和智利,都是比荷兰更少雨,晴朗的日子更多的国家。然而现在气候变化强烈,荷兰和伦敦这种往日多雨的地方最近半年很少下雨,而北京这种干燥的地方整个夏天成为了热带雨林,变得潮湿。有时候气候变化,甚至比人迁移的变化,更强烈。

7. 迄今为止喜欢在荷兰的生活吗?有哪些喜欢的,有哪些不喜欢的?

Elif: 我喜欢在荷兰的生活。我爱参加派对、音乐节,荷兰是玩乐的最佳国家,而且荷兰人很会享受生活。但每个城市都差不多,有教堂、运河、同样的房屋建筑。虽然我喜欢建筑,但久了有点无聊。我不喜欢这里的交通系统,很糟糕,价格高,而且下雨时火车总是晚点,这让我很奇怪。

莫笔记:因为我之前3年都生活在鹿特丹,一个二战后新建的城市,和荷兰所有城市都不一样,相反我住的地方和纽约的曼哈顿特别像,所以我对此的感受略有不同。不过荷兰的交通真的是相当昂贵,比欧洲消费最高的地方瑞士苏黎世的交通费用更昂贵。很多人通勤都是靠火车,很多地方火车通勤往返费用在20-40欧,而苏黎世10瑞郎买的火车票可以24小时内随便坐多少趟,还能用来坐船。

8. 如果可以回到你做决定的时刻,你还会选择荷兰吗?还是会考虑另一个国家?为什么?

Elif: 这是个好问题,我不太确定怎么回答,但我仍然会选择荷兰,因为这里繁荣程度高,自由度比其他国家大。

莫笔记:我的答案也是如此,尤其在我游荡完欧洲和全球绝大多数地方后,我依然觉得当初的自己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9. 如果你可以和另一个人交换人生,你最想和谁交换?

Elif: 我想和荷兰人交换人生。并非某个具体的荷兰人,我希望能像荷兰人一样自由说荷兰语,做自己想做的事。

莫笔记:我在荷兰人,巴黎人,苏黎世人,纽约人中间任选,我的前四志愿,任意一个录取我都可以。

10. 你觉得一个人离开自己故乡故土,是一件怎样的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Elif: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大多数人离开家乡是因为那里不够安全,想为自己和家人过更好的生活。离开一切是艰难的,因为你无法预知未来,但怀着希望、尽力而为,会让你走得更远。

莫笔记:我认为之于女性,是永恒的好事。虽然挑战和艰难很多,但是对自我的解放是留在原地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1. 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国家生活,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最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

Elif: 这因人而异,但我觉得耐心、文化开放与尊重、韧性和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初到一个陌生国家可能非常困难。语言障碍、文化冲击、心理健康和社交孤立是主要挑战。经历这些挑战后,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学会当地语言,其他困难就会相对容易应对。

莫笔记:我的答案是主动。绝大部分困难是通过主动可以解决的。对我而言最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不想上班哈哈哈,而想要获得永居或者护照则必须有工作合同(当然伴侣签也可以,但是和人成为伴侣,那比上班更可怕)

12. 你有感受过极度崩溃、疲惫或绝望的时刻吗?你是如何让自己走出那种状态的?

Elif: 当然有。我经历过哭泣、精神崩溃的日子。我在难民营住了 2 年半,之前说过,营地条件还可以。但我们和不同国籍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私密空间和个人空间很少),这可能是人能经历的非常艰难的事情。我因为这种没有缝隙的共居生活甚至变得有点种族偏见,但我没有不尊重任何人,只是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我认为公共场所应保持清洁,这是社会公德。但有些人做不到,比如做饭后不收拾、厕所不卫生。我当时做营地的志愿者负责厨房和清洁,每天厨房的情况让我非常沮丧。和工作人员沟通无果后,我感到压抑、挫败和伤心,因为这只是融入社会的一小部分。后来我意识到没人会改变,于是我找了工作,每天在外面工作 8-9 小时,同时学荷兰语,保持忙碌让我走出低谷。同时我当时还遇到了前男友,大部分时间和他在一起。

莫笔记:“自己的房间”真的是人能保持平静和欢愉非常重要的事情,无所不在的集体生活很容易把人逼疯。人需要个体生活,把自己从无所不在的集体的中抽身出来。之前我合租的室友绝大部分都是女性,感受都很不错,但是现在我合租的男性室友总在房子里抽烟抽大麻,都让我很抓狂。而且我从女性那里承租的房子总是很干净,从男性手里承租的房子都脏到不可忍受。所以我现在有性别“偏见,甚至我觉得自己持有的都不是偏见,而是事实:在维持干净卫生层面,绝大多数男性差女性太多,我也相信如果有统计学研究,这个结论会被认证为有“显著差异signifcant difference”.

13. 如果你可以让这个世界上消失一件事,你希望是什么?

Elif: 我希望消除不平等,因为这个世界非常不平等。本质上人类都是同一种族,但享有的权利多或少不一。

莫笔记:答案答案同上。

14. 你最希望发生什么事?对你自己和这个世界来说,如果它发生了,会变得更好?

Elif: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我会说希望平等和正义得到实现,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享有这些。我会再仔细思考。

莫笔记:我会希望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女性,这样战争会更少发生,平等和正义实现的可能性更高。

15. 你原来国家的家人和朋友现在过得怎么样?

Elif: 家人和朋友在土耳其过得还好。我时不时会和他们联系。有些朋友来过荷兰,我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我的一个朋友可能今年或明年会来,我很想见他。他要结婚了,我很遗憾不能去参加婚礼。

莫笔记:我去年去了伊斯坦布尔,我发现这是全世界城市中人类最热情友好的地方之一。当然它的男性凝视和二手烟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16. 对于其他考虑离开国家或者已经经历相似旅程的人,你有什么建议?

我Elif: 建议大家要有耐心,尽管有时很困难。我自己一开始也不太耐心,但慢慢学会了,明白了等待美好事物的价值。其次,要保持开放心态。这对年长或宗教上特别虔诚的人可能比较难,但我们需要学会在不失去自我文化的前提下适应新的文化。

莫笔记:我非常喜欢elif这句“等待美好事物的价值”,很多时候好事情就是会慢慢到来的,就像很多时候人们把取得一个国家的永居或者国籍的过程叫做“移民监”,等待的时间被称作是蹲监狱。我有时候被签证困扰也不免这么觉得,但是也会转念一想:我怎么能把自己每一天的日子定义为“监狱”呢,这实在是对不起自己。我也停止想象“等我拿到了护照我将更自由更幸福”,我尽量让自己当下的每一天都幸福和自由。我不把任何一天当做是次等的。

17. 你现在觉得自己真正属于这里吗?什么样的地方会让你觉得这是“家”?

Elif: 不,我不觉得自己真正属于这里,也不认为将来会有这种感觉。我在土耳其时也没有这种归属感。我觉得有朋友、真诚的朋友、慷慨的环境会让我感到像家,但在荷兰这很难找到。

莫笔记:ELif的话让我想起了伍尔夫的那句“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女性在任何地方想找到真正的归属感都是很难的。这个世界很多地方都只是男性的家。其实我来到荷兰的第一周,我就非常惊异地发现,我在精神层面没有什么需要调整和适应的,我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我现在想想,对我而言,让我感受到自由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自由,自然,自在的地方都可以是我的家,理想的家。

18. 你怎么看自己五年后的生活?想留在荷兰,回到原来的国家,还是去别的地方?

Elif:五年后我可能还会在荷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过得很开心。但之后我真的想搬到一个更温暖的国家,比如西班牙。我也想远程工作。我喜欢西班牙的文化,等我的荷兰语水平够好后,也很想学西班牙语。

Echo’s note: 我也希望秋冬可以住在西班牙,而春夏则住在荷兰,因为西班牙那时候太热了!西班牙和荷兰交替生活会是最理想的状态。

19. 离开原来的国家,来到另一个国家开始新生活,这段经历改变了你吗?你还是以前的你吗?

Elif:这段经历说实话很艰难,尤其是第一年。不过我和人沟通倒没什么问题,我的英语不错,这方面比较容易(Elif之前在土耳其就是英语专业的)。后来我开始学荷兰语,这让生活更顺利。我成长了非常多,也更加相信自己,思维模式也更加“荷兰式”。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现在就是如鱼得水的状态,一切都感觉容易多了。

其实刚在难民营的时候,当我在外面遇到新朋友时,我会很羞于说自己是“难民。

Echo’s note: 我非常能体会Elif提到的那种羞耻感。有时候你的背景或处境会让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应该为此觉得羞耻,就像我刚从皖北农村来到北京上学时,我的一位学姐偷偷和我说:不要在北京说老家的土话,说普通话。我感觉我当时的脸都因为这句话烧了很久。

这这些羞耻的感受,需要经过很多学习、游荡、创造,反思,才能从生理和心理上全然地摒除,充分意识到这种羞耻感是被社会构建的,毫无必要且相当不合理。我很高兴 Elif——也包括我自己——已经越过了这个部分。

以及我的变化呢,我简直再造重生了自己。不仅仅靠在荷兰,还靠我在全世界各地的游荡和创造,当然这一切都是从我有勇气逃离,来到荷兰开始的。

20. 最近是什么让你感到希望?是什么帮助你坚持下去?

Elif:我的抱负野心和对未来的希望给了我希望。我知道只要主动努力学习汲取、投入时间和精力,我就总能实现自己想要的。我想要美好的生活和未来,所以我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它。

Echo’s note: 这个回答翻译成中文可能有些许的鸡汤,但是我看到elif给我发的原文时非常感动和受到激励。就是你知道一个女性经历了什么,破除了什么,才能对自己有这样的笃信和希望。

什么是幸福的前提呢?抱负、渴望、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想象力。

Echoing the World – Interview with Elif

1. When did you come to the Netherlands?

Elif: I came to the Netherlands on the 30th of August 2022. Well actually I came here earlier, at the beginning of August, but I sought asylum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Echo's note: I arrived in the Netherlands at the end of August 2021, exactly one year before Elif. Now it’s August 2025. August is the last beautiful month of the year in the Netherlands; after that, the wind and rain gradually arrive, the days get shorter, temperatures drop, and nights come earlier.


2. Why did you feel that you had to leave your country at that time? What made it impossible or unsafe for you to stay?

Elif: There’s a political problem between Erdogan and Gulen. Erdogan is the president of Turkey and Gulen was a religious leader for his followers. His movement’s goal is to spread love, peace and give more importance to religion, nice manners, and education. In 2016, there was a coup attempt and Erdogan blamed Gulen and his followers for the coup and started arresting everyone who supported Gulen. My mom’s friends were taken into custody and imprisoned one by one. That was scary for my mom, so we decided to come to the Netherlands.

Echo's note: I first learned the term “Gülen movement” from Elif. I had wondered before how it was possible to apply for political asylum in the Netherlands when Turkey was not at war. After researching, I learned that the Turkish president defined Gülen and his supporters as “terrorists” and arrested many, including ordinary teachers and company employees. It’s common in many countries that those in power arrest people for differing opinions or interests, as seen in the well-known “anti-mafia campaigns” or the less-known 709 arrests in China.


3. Why did you choose the Netherlands? What factors influenced your decision?

Elif: We did a lot of research about a few countries such as Finland, France, and the Netherlands. We decided to come here because the asylum procedure was better and human rights are highly valued. That’s why we thought the Netherlands was the best option for us.

Echo's note: This was three years ago in the Netherlands. Last year, the right-wing PVV party came to power, proposing extremely strict policies against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Fortunately, this summer, the PVV leader resigned after public opposition to his extreme anti-immigrant proposals. The Netherlands is preparing for a new election, and I saw today that he is running again with a platform to completely stop accepting refugees. In the global wave of rightward politics, obtaining political asylum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However, endless wars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are continually creating more refugees.


4. How did you get to the Netherlands in the end? Was the journey difficult or complicated? How long did it take, and how much did it cost?

Elif: We came to the Netherlands legally, by plane with our Turkish passports. We didn’t need a visa because my mom and I had a special “green passport,” which government employees can get after starting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First, we flew to France and then came to the Netherlands by car. I honestly don’t remember how much it cost.

Echo's note: A good passport and driving skill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women wandering the world!


5. What was your first month in the Netherlands like? Was the asylum process smooth? Did you have to stay in a refugee center?

Elif: My first month was horrible. Ter Apel and other refugee camps were very full. We were scared we might have to stay outside for a few days. Luckily, we didn’t. The camp staff accommodated women, children, and families, providing food and beds, but single men often had to stay outside. We stayed at Ter Apel for three days, which was horrible. Then we were sent to an emergency shelter in Exloo, a small village about 30–40 minutes away. The shelter was a converted school gymnasium, housing 70–100 people with no privacy. We stayed there a week with breakfast and dinner provided. Hearing people speak Dutch there, I thought the language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learn 😭. Later, we moved to Oss for 2.5 years. At first, we stayed in a school for 3–5 months, then moved to prefabricated rooms. Oss was a relatively nice refugee camp with many activities and volunteering opportunities. This is how I started learning Dutch.

Echo's note: Ter Apel is a large village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Netherlands, near Germany. Many refugees seeking political asylum are temporarily placed there. I mapped Elif’s movements in the Netherlands over three years—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crossing most of the country.


6. Do you still feel the same way about the Netherlands as you did in the first month? What has changed?

Elif: In the first months, I thought the Netherlands was better. Now everything has become more expensive. I still don’t like the rain 😭. There’s a saying: “You’re not made of sugar,” meaning you won’t melt in the rain. But I think I’d melt haha. I still think the Netherlands is beautiful.

Echo's note: Due to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the overall cost of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 has risen, and attitudes toward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have changed. For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the Netherlands is not as good as it was a few years ago. Of course, the same applies globally.

In my new Dutch class today, I shared Elif’s proverb about not being sugar with a classmate from Chile. She said she feels like sugar that would melt in the Dutch rain. Turkey and Chile both have fewer rainy days than the Netherlands. Recently, due to climate change, rainy places like the Netherlands and London have seen very little rain in the past six months, while dry cities like Beijing have turned humid, like tropical rainforests. Sometimes climate change has a stronger impact than human migration.


7. So far, do you enjoy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 What do you like and what do you dislike about it?

Elif: I do enjoy living here. I love partying and going to festivals—the Netherlands is the best country for fun. Dutch people really know how to enjoy life. But every city is similar: church, canals, same architecture. It gets a bit boring. I also dislike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terrible, expensive, and trains are often delayed when it rains, which I find strange.

Echo's note: I previously lived in Rotterdam for three years—a post-WWII newly built city,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Dutch cities. The place I lived resembled Manhattan in New York. But Dutch public transport is really expensive, even more than Zurich,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European cities. Many people commute by train; round-trip costs are 20–40 euros, while in Zurich, 10 CHF tickets allow unlimited rides for 24 hours and even boat rides. Crazy!


8. If you could go back to the moment you made the decision, would you still choose the Netherlands? Or would you consider another country? Why?

Elif: That’s a good question. I’m not sure how to respond, but I’d still choose the Netherlands because it’s prosperous and freer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

Echo's note: After wandering through most of Europe and the world, I still believe that choosing the Netherlands back then was the wisest decision.


9. If you could switch lives with anyone, who would it be?

Elif: Can I say a Dutch person? Not a specific individual, but I’d like to live like a Dutch person—speak the language freely and do what I want.

Echo's note: My top four preferences: Dutch, Parisian, Zurich, or New Yorker. Any one of these would be perfect.


10. What do you think it means for someone to leave their homeland? Is it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 Why?

Elif: It’s both good and bad. Most people leave their country because they don’t feel safe and want a better life. Leaving everything is hard, but with hope and doing your best, you can achieve a better life.

Echo's note: For women, leaving one’s hometown is eternally a good thing. Challenges are many, but self-liberation cannot happen if one stays in place.


11. What qualities are most important when someone leaves their home country to start a new life elsewhere? What are the biggest challenges to overcome?

Elif: It depends on the person. Patience, cultural openness, respect,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are important. Language barriers, cultural shock,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solation are major challenges. Maintaining good mental health and learning the local language makes other challenges easier.

Echo's note: For me, proactivity is essential. Most difficulties can be solved actively. 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me is not wanting to work (haha), but to get permanent residence or citizenship, one must have a work contract (or a partner). Becoming a partner is even scarier than working.


12. Have you ever felt completely overwhelmed, exhausted, or hopeless? How did you pull yourself out of that state?

Elif: Omg, of course. I know the days when crying, having mental breakdowns. I stayed 2.5 years in a refugee shelter, I’ve talked about it before and it was a nice camp. However, we had to live wit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hat’s a quite difficult situation one can ever live in. And living there made me a bit of racist.. Still I’m not disrespecting anyone but I have some negative feelings.

If you live in a public place then you should keep it clean in my opinion. That’s a society ethic. However, there were people who wouldnt do that, when they cooked, went to toilet/douche.. And I was doing volunteering and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kitchen and cleaning. This situation was pissing me of because how 25-45 year old people cannot clean what they made dirty?!!!? I talked to workers about it, talked to those people but I couldn’t get any results. I was just overwhelmed, frustrated and sad because this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integration to society.. I realized that nobody would do anything about it so I found a job and worked almost every day, 8-9 hours, not to go to the shelter and see those people. And I was learning Dutch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myself busy pulled me out of that state. Also I met my ex boyfriend and was spending most of my time with him.

Echo's note: Having your own room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peace and joy. Life in constant collective spaces can drive people crazy. I’ve lived with mostly female roommates and it was pleasant, but male roommates often smoke or do cannabis indoors, which is maddening. In terms of cleanliness, most men are far less clean than women. These facts make me “sexist”( which i regrad not as prejudice but as truth)


13. If you could make one thing disappear from this world, what would it be?

Elif: Inequality, because the world is very unequal. Everyone is of the same race but with more or fewer rights.

Echo's note: Same as above!


14. What is something you deeply wish would happen—for yourself and for the world? Something that, if it happened, would make everything better.

Elif: Equality and justice, because not everyone can access these.

Echo's note: My answer is similar: I hope all national leaders were women, so there would likely be less war and more equality and justice.


15. How are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doing back in your home country?

Elif: My family and friends are doing fine in Turkey. I talk to them occasionally. Some visited, which was nice. One friend plans to come this year or next. I’m sad I can’t attend his wedding.

Echo's note: Last year I visited Istanbul, and I found it to be one of the friendliest and most hospitable cities in the world. Of course, male gaze and second-hand smoke remain issues.


16.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others who are considering leaving their country, or who are already going through a similar journey?

Elif: Be patient. Good things take time. Also, keep an open mind. Learn to adjust to a new culture without losing yourself or your own culture.

Echo's note: I really like Elif’s phrase, “Good things take time.” Many times, good things do take time to arrive. It reminds me of how people often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permanent residence or citizenship as being in an “immigration prison,” with the waiting years compared to serving a sentence. I have sometimes felt this way myself when troubled by visa issues. But then I think: how can I define each day of my life as a “prison”? That would be doing myself an injustice. I’ve also stopped imagining that only when I get a passport will I be freer or happier. Instead, I try to make each day in the present truly happy and free. I refuse to treat any day of my life as second-class.


17. Do you feel like you truly belong here now? What makes a place feel like home to you?

Elif: No, I don’t feel like I truly belong here, and I don’t think I ever will. Having sincere friends and being in a generous environment would feel like home, which is hard to find in the Netherlands.

Echo's note: Elif’s words remind me of Woolf’s quote: “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 For women, it is hard to find true belonging anywhere. Much of the world is just a man’s home. For me, a place that gives a sense of freedom is home. Freedom, nature, and ease define home.


18. Where do you see yourself in five years? Do you want to stay in the Netherlands, go back to your country, or move somewhere else?

Elif: In 5 years I’d be still in the Netherlands, working at job I want and happy but after that I really wanna move to a warm country, could be Spain. And I wanna work remotely. I love Spanish culture and really wanna learn Spanish after achieving a good level of Dutch.

Echo’s note: I also hope I could spend autumn and winter in Spain, but spring and summer in the Netherlands, because it’s so hot in Spain during that time! A mix of Spain and the Netherlands would be perfect.


19. How has this journey—leaving your country and starting over elsewhere—changed you? Are you still the same person you used to be?

Elif: The journey was quite hard tbh. Especially the first year. But communication wasnt a problem at all, I speak English and it was easy. Then I started to learn Dutch, which made my journey easier. I improved a lot, I’m more confident, can think things like Dutch people. I get used to here quickly. Now that we’re at home, it’s easier to live and get used to live. It was quite hard when we were at the refugee camp. I was ashamed of saying that I’m a refugee actually when I meet new people.

Echo’s note: I really relate to the sense of shame she mentions. Sometimes your background or situation can make you feel inferior. It takes a lot of study, wandering, reflection, and thinking to build up confidence and realize that this sense of shame isn’t necessary. I’m happy that Elif—and we—have worked through this.


20. What gives you hope these days? What helps you keep going?

Elif: My ambition and hopes in the future gives me hope. I know that I can achieve what I want if I study and do a lot. I want a good life and future so I’m doing everything to make it happen.

Echo’s note: I am really inspired by this answer. What are the preconditions for happiness? Ambition, desire, confidence, and imagination about the future—these seem to be what keep us going and believing that we can shape our lives.

倘若你有关于“莫问世界Echoing the World”任何感受,问题和建议(比如希望我去采访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Before yesterday放学以后afterschool’s Newsletter

56 向世界和你随机发问:这些问题都是谁有答案呀?!

希望,活力,和生命力,都从提问中来。

让我们问出一些问题,那些真正的,重要的,不应该被回避的问题?那些理所当然却经不起推敲的问题?那些从来如此却不该如此的问题,问问世界,也问问自己,问问过去,现在和未来。

也问一些别人觉得不重要,但是我们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问一问why and why not?

为什么太阳如此炙热?为什么树木可以生长?为什么奢侈品和消费陷阱会存在?我为什么还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国家和政府为何存在?为什么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会过得如此辛苦没有活力?为什么这个世界时不时就有战争?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而有的国家贫穷?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可不可以不学,怎么才能学好?宇宙中到底有外星人吗?

幸福有先决条件吗?你总在表演另一个人吗?最后一次哭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你是一个好被取悦的人吗?你对痛苦最忠诚吗?你在何时爱幻想呢?

让我们不停地追问一下:有没有,是不是,为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呢?

对于个人人生那些真正的问题,你有每年和每月都追问吗?我每天都在追问。也借此机会,我们一起最后一次在本播客,进行对真问题的最后一次集中提问和追问。

希望,活力,和生命力,都在提问追问中来。

收听提示:本期播客在莫不谷荷兰刚刚搬入的新家线下录制,因新家临街故有车辆来往声,后期剪辑中已尽量降噪,但仍在特定时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效果,have fun or run!

(本期播客封面由莫不谷用Canva制作:两个问号一起构成的一颗心,access your heart through asking)

【Timeline】这是一期长达4个半小时的饕餮盛宴,你可以在生活的任何时刻以任何节奏和频率打开收听

06:08 荷兰一个关于幸福的选择的调查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

20:54 为什么奢侈品和消费陷阱会存在?以及采访金钟罩:为什么花那么多钱买一双鞋?

26:48 一个崭新的想法:其实这个社会给我们每一个阶级都准备了消费陷阱

35:59 为什么会有非常矛盾的生活方式:战略上常常想死,但战术上又无比惜命?

50:32 你自我的价值体系,决定你是否能过上不被裹挟的生活

55:26 为什么有的国家贫穷,有的国家富有?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01:03:07 一个判断测试题:猜猜这两个国家哪个更穷,哪个更富?

01:11:00 莫不谷:我在夏威夷博物馆看到非常非常震惊我的一句话

01:27:04 我以为幸福是选择,是决定,但我最近看到普遍它者想要问:难道幸福是有先决条件吗?

01:40:10 康熙来了现场提问:What' s your life like out of acting?(你除了表演以外的生活是怎样的)

01:55:38 为什么看起来善解人意的好人,不约而同会有程度蛮深的抑郁?

02:00:31 给所有想当母父的忠告:千万别让小孩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

02:30:58 莫不谷:当我选择去创作,我就不再做一个宣传和矫饰表演,这是我对自己幸福的承诺

02:31:42 想要不抑郁需要真诚的自我面对和表达,而这有代价:有被讨厌的勇气

02:35:30 一个非常重要和独特的提问:你最近一次哭是什么时候?

02:54:42 我们为什么会对自己遭受的痛苦视而不见?如何认识和定义痛苦?

03:13:39 你是否有检查过自己的储备箱子,是否有看到和拿起自己已有的禀赋和工具?

03:25:58 莫不谷提问:你自我定义你是一个好被取悦的人吗?

03:30:11 我很容易被取悦,因为我总是创造自己的幸福:即将发起的欧洲线下游荡者聚会

03:34:12 一个很好但有些困难的问题:说出你灵魂层面非全然利他,能有利于自己自由和幸福的三个优点

03:40:08 你有过panic attack吗?为什么在中国很少见?

03:48:52 一个更惊人深入且直接的问题:你对什么最忠诚?你什么时候爱幻想?

04:01:53 金钟罩向莫不谷提问:为什么你会记住夏威夷博物馆里那句话?

04:17:00 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你真心相信王小利这样美好的故事吗?如果不,为什么?

【播客&文章&影视&书籍】

播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莫路狂花今夜不设防:人如何不糊弄和痛恨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渴望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2 美妙人生的关键呀,让我们一起扭一扭它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12 真的有人“热爱学习”吗?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可能性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24 你和我和她,为什么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可以差这么大?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25 按需消费应刻烟吸肺,可是谁在定义“必需品”?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26 “消费自由”的另一种可能:世间美好,我不需要一定占有

文章: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莫不谷Newsletter《在世界游荡的女性9:莫不谷的滔滔生活和金龟换酒》(游荡者和爱发电均可查看)

莫不谷Newsletter《物理学,原子运动,太阳核聚变和今日中国》(游荡者和爱发电均可查看)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如何挑选一双轻便,透气,舒适,价格合适,让人穿着有出门运动欲望的运动鞋?》

莫不谷游荡者“每周一游”专栏文章《游荡在振奋和敬意中:看完对世界又重燃希望!》

霸王花Newsletter《我的夏日奇遇:那些让你感觉碎掉的时刻,不是真的》(游荡者也可查看)

金钟罩Newsletter《一直想买房子的妈妈,是我的也是她的滔滔生活》《当穿着黑白灰走进彩色的特内里费,我为生活的服丧结束了》(游荡者也可查看)

影视:《肖申克的救赎》;《还有明天》;《安娜卡列尼娜》;《朗读者》;美剧《绝望写手》;《道格拉斯被取消了》;《破产姐妹》;韩剧《Melo浪漫的体质》;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你对幸福的选择是什么呢?欢迎来作答”;“纽约客Roomtour:我在这样的房子里大哭

书籍:《命若朝霜》;《红楼梦》;《我的前半生》;《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有的国家贫穷》;《活出生命的意义》;《被讨厌的勇气》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

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注册完成后可免费阅读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撰写的三篇文章(Run的800种可能、语言攻略和全球签证攻略),目前游荡者平台已更新上线文章分区功能(游荡区、学习区、欢愉区和闲聊搭子区),欢迎大家注册完成后开启内容创作并在游荡者游荡愉快!找到同类!交易自由!手机端用户可把新网址添加桌面,便于日常使用。在使用新网址期间如果有任何注册、支付、退款等需求,欢迎给我们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发送邮件。目前,游荡者已经开通了付费咨询功能,欢迎大家登陆使用!

我们还发起了游荡者平台线上游轮活动,我们作为“导游区”成员(莫不谷、霸王花木兰,粽子、金钟罩,有时还会邀请朋友客座)将每周轮值担任船长,在国内时间每周四更新一篇【每周一游】,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花花万物和生命体验的推荐和避雷!在临近周末打工人即将解放的周四,和大家一起驶向一些海域打发时间,度过无聊,对抗虚无!欢迎各位游荡者每周四定期登船!

【延伸信息】

永不失联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 学/上 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片头曲:《寄生兽》Bliss

片尾曲:《Juice》Queen Herby

播客封面:莫不谷用Canva制作

放学以后表情包:微信表情包搜索“放学以后”,感谢萝卜特创作。

播客收听平台:

【国内】爱发电、网易云、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喜马拉雅、汽水儿、荔枝、小宇宙、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

我的夏日奇遇:那些让你感觉碎掉的时刻,不是真的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正在荷兰过暑假的霸王花木兰轮值。

7月17日,我从西班牙出发,莫不谷从荷兰出发,游荡者平台产品经理及播客“思前想后”主播粽子从芬兰出发,女性朋友Ruya从瑞士出发,我们四位女性早早商量了要齐聚意大利米兰吃火锅,再从米兰坐火车去瑞士溯溪,徒步,在瑞士意大利语区的石头小屋里一起共居,度假,做饭和玩游戏。

人多不仅热闹,还可以结伴探索各种美食,因为瑞士美食荒漠且价格昂贵,我们从意大利米兰打包了各种食物,又在返回米兰的两天时间里大快朵颐。在Ruya的推荐下,我第一次吃到东北麻辣拌,做好的麻辣拌放在冰箱冷藏后,拿出来吃酸酸甜甜辣辣,夏天吃起来简直太爽口了,米兰东北小店里卖的凉拌牛筋面都意外的好吃,在瑞士吃上干湿隔离打包的牛筋面,酸甜辣爽荟萃,再下点面条拌在汤汁里增加分量,别提多好吃。25欧一份打包的米兰麻油鸭不能说价格便宜,但好吃的程度让人无法拒绝,我们在去森林徒步的路上走到一半便就地打开来吃,不知道老板究竟怎么做的,鸭肉被紧实地压缩附在骨头上,麻油鸭调料的滋味仿佛入到骨髓,就是那种骨头上没多少肉却总想把每一个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才罢休的上头,于是回到米兰我们立刻再买了一份带回荷兰。

另外在米兰发现一家拥有美食不可能四角的中餐厅“江南食府”,即味道好吃的同时服务还热情,同时价格便宜(比上海便宜,在欧洲物价感人),还能做到每天营业,后来得知老板有三个孩子要养,所以在欧洲也这么拼。从瑞士返回米兰的两天时间,粽子,我,还有莫不谷去吃了四顿,每天几乎快住在餐馆里,飞往荷兰前还打包一堆带上飞机。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她们家的金丝饭和香辣蟹。金丝饭是将土豆切细丝下锅油炸,搭配米饭一起,最后还在米饭上面放上肉松,油而不腻,口感丰富,人生第一次吃米饭吃得这么上头。而香辣蟹是裹着一层调的咸淡相宜的面糊过油炸,再搭配葱蒜辣椒爆炒,香而不辣,特别是这个面糊,简直太香太对我的胃口,比蟹肉还好吃。

虽然我刚在投入地描述瑞士和意大利米兰游荡行程的精彩滋味,但对于我来说,差一点,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出发前人在西班牙的我情绪状态并不好,也因为“灾难化思维”容易被很微小的事情击垮,觉得什么事都没有意义,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的负面情绪里,还因为想要解决情绪问题在一句西班牙语也不会的情况下去医院挂了精神科,因为我的西班牙私立保险需要先就诊才能使用心理咨询资源。如果大家有收听“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这期电话录音播客,就有了解我在情绪低谷时,会很容易想要躲避一切,也切断与外界的一切。当时情绪不好的我马上就要出发游荡,和莫不谷,粽子,Ruya集合。从每一次过往的游荡经验来看,我能预想到游荡之旅快乐,精彩,我也能预想到自己在游荡过程中会恢复活力,精神,展现出好的状态。但我就因为知道会变好,反而产生了恐惧和一些抗拒。我想放过自己,不想再让自己辛苦,失望,便有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动要把提前好久定的机票行程全部取消,即使造成金钱损失,或者需要和朋友沟通,也比好了以后状态又变糟糕来的要好。

现在人在荷兰的我回想过去这一段,我想说,“那时你想错了,幸好你决定出门。”游荡路上,莫不谷和我分享她看到的一个帖子,在《恶作剧之吻》里扮演留农的台湾明星刘容嘉在庆祝自己42岁生日的时候写到,“今天來到地球42年了,常常也有碎掉的時候,今天突然有個感覺,那些碎掉的東西不是真的,只是我內在投射出來的幻相,因為真實的東西是碎不了的,既然如此,就讓他碎掉吧!”

(刘容嘉的生日ins)

我在游荡出发前那段感受到害怕,恐惧,孤立,绝望的时刻不是真的,它们也不能让我真的碎掉。人不能在自我感受碎掉的时候选择放弃。什么是放弃呢?我想,逃避,退缩,离开,这些看起来熟悉,有着令我情绪安心的确定性,是放弃,放弃迎接生活,放弃拥抱可能,放弃新的自我生发。放弃是一条看起来容易却越走越艰难的路,面对是一条看起来艰难,但只要上路,会越走越轻松的路。放弃只需要做一个动作,放弃,但面对,主动解决问题需要一系列积极的动作,既要有精神动力对抗负面情绪,又要有实际的行动力,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对拯救自我而言,是正确的,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选择。

刚开始抗拒,甚至想要放弃这次游荡行程的我,现在不仅因为荷兰夏日凉爽不想走,还定了10月再来荷兰的机票,甚至明年7月再来荷兰的计划,现在荷兰已经当之无愧成为我来过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也因为莫不谷的各种讲解“导游”,我对荷兰的熟悉了解甚至超过荷兰本地人(一些夸张)。

其实今年四月复活节我就已经来荷兰度过了绿意盎然的春天,这次7月再来荷兰,是恰巧得知我在荷兰的研究生同学是云贵川菜高手,莫不谷便组了一个云贵川美食盛宴的女性聚会,粽子也被美食吸引过来,于是在结束瑞士米兰行程后,粽子、我跟着莫不谷一起飞回荷兰,开启了荷兰长达一周多的游荡,除了云贵川美食盛宴,还安排了去阿姆斯特丹看梵高,去鹿特丹参加无限夏日加勒比狂欢节,还偶遇了Free Fashion,每人可以免费选3件衣物,去海牙参加飞地书店酷儿观影,看博物馆,又一起吃欧洲最好吃的正宗新疆大盘鸡,去乌特勒支美到惊人的德哈尔童话城堡散步野餐,在米菲的家乡乌特勒支市中心闲逛,让我一时难以区分海牙和乌特在我心里究竟谁更美,还第一次去了奈梅亨这个城市,竟意外五折买到了我最近急需又非常好穿的亚瑟士运动鞋,并且计划明年来奈梅亨参加世界最大的四日徒步活动,如果我的运动鞋能支撑到明年,我就穿着奈梅亨买的运动鞋来奈梅亨徒步,莫不谷到时候第一天来给我们加油,最后一天来给我们喝彩。粽子听说了荷兰国王节吊单杠100秒就有机会获得一百欧元时,决定回芬兰强身健体,说不准就有机会赢得这比奖金。

由于荷兰夏天太舒服,二十多度的温度凉爽宜人,森林植被茂密还很少有蚊虫,加上莫不谷等朋友们都在荷兰,我就不想回西班牙一个人过三十多度的热夏。于是我决定在荷兰找找打工换宿的机会,既可以留在荷兰,还不用花钱,最理想的是去遛狗,做我有兴趣且做起来不累的事。

结果刚好找到了一个荷兰女性host,目前离婚单身,带着三个孩子,在孩子外出和爸爸度假期间,她需要人手帮忙搭建鸡窝,花园除草,打扫卫生,投喂猫咪,每天上午工作,中间coffee time休息,下午和周末都是自由时间,可以森林徒步,骑行,自行安排,期间host提供食宿。虽然这个项目没有我最想干的遛狗,但刚好和我的时间匹配,又能解决食宿,而且还是女性(不考虑任何男性host项目),我就出发去了。

第一次打工换宿的体验不仅没有想象的困难反而收获太多意外之喜。首先是语言沟通,我的英文沟通只有基础日常,host虽然是荷兰人但英文相当流利且清晰,我每天用蹩脚英文交流沟通,感觉自己听说都有明显提高,而host也说这是她第一次和中国人有这么深入的交流,因为之前遇到的中国人可能会英文但不敢开口,很难有更多的交流,开口很关键,说错了再修正就是。对于学习倦怠的我来说,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方法不仅没有学习的抵触情绪,而且没有学习带来的压力,是一个能减少很多痛苦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其次是美食体验,我原本做好了每天白人饭的准备,对荷兰本地人的厨艺不抱有任何期待,没想到见面第一晚,host做的南瓜汤,蒜香炒饭,蘑菇炒面都惊人的好吃,完全符合亚洲人胃口,加上每日咖啡,牛奶,水果,饮料,饭前甜品零食,饭后冰淇淋自助,晚上还有tea time一起喝茶聊天,感觉自己像是老鼠掉进蜜缸里。更重要的是在打工换宿的这段时间,自己意外得到很多recover。

打工换宿期间,我总是忍不住想多做点活,给host搭把手,但host却常常劝我别多干,多休息。在我主动要刷碗时,host说几个人一起吃的饭,你自己刷我觉得不舒服,放在那里稍晚我们一起干我会感觉更好。host外出度假,我在家独自看家干活时,host很满意我的工作成果,下一句就是问,有没有balance工作和休息,如果我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时间,就必须一起沟通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她希望我能充分休息,充分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生活。host的每次询问,都像是一次提醒,除了physical work,你有做到好好休息吗?你有享受自己的时间吗?不要忽略你自己的感受和你的生活。

host家里养了两只迷你矮脚鸡,其中有一只鸡因为伙伴去世而抑郁,总是呆在窝里不出来,所以host让我每天白天把鸡放出来散步放风,喂水喂食物,还会喂面包虫补充蛋白质。鸡窝里孩子们种了一棵榛子树苗,为了保护树苗,也尊重理解鸡喜欢刨土挖虫的本性,就给树苗也修了栅栏。host住在森林度假露营区,附近都是森林,交通不是很便利,为了方便我在自由时间探索,host便帮我找了一辆自行车,还给我推荐骑行路线,当我骑着自行车去森林里放风时,我感觉我在照顾depressed的鸡,host在照顾depressed的我。

事实上,在这个家呆几天,你就会发现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这里都能感受到自由,爱意和尊重。家里的小猫Tiger,除了猫窝猫砂盆,小朋友亲手给它做了纸箱,画上了老虎的手工标识,还给它送了老虎的长抱枕,让它睡的舒服。Tiger每天猫粮和水不断,晚上还有肉罐头,三天消耗一罐,但host说,可以多给它,因为小猫也会馋。Tiger是自由且享受野外的猫咪(已绝育),为了给它提供便利,host在里外两道门里分别安装了猫门🚪,让它进出自由,也因此晚上Tiger常常骄傲地分享打猎成果,把我吓得半死,host还在家里墙上给猫咪装了猫抓板玩,当然整个家都是Tiger的大型猫抓板,想抓哪里抓哪里。

还有这个家的小朋友,打工换宿期间她们不在家,但我能处处感受到孩子被充分地关爱。十几岁的孩子下午两点就放学,然后host挨个接三个孩子送她们去同学家朋友家玩。度假屋院子里很大一块区域布置了滑滑梯,跳床,各种玩具,还搞了一个泳池每天过滤自来水,想让孩子能有夏日泳池。在我除草的时候,host交待,注意保护孩子种的幸运四叶草,别因为不起眼被割掉。在我搭建鸡窝的时候,host交待,希望小朋友每天方便进出和鸡玩,最好考虑儿童安全和方便。聊天的时候,host说会让孩子多去森林野外,让她们接触户外和真实的世界,也让她们知道(才知道荷兰有儿童友好的naked 露营区)人就是有高矮胖瘦,人的身体是会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避免社交媒体偶像带来的身材焦虑。

打工换宿的体验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我的认真努力也让host非常满意,甚至主动邀请我10月再来帮她看家,那时候她要带小朋友去摩洛哥度假。然而就在结束的前一天,我闯了一个大祸,差点把host家厨房给烧了。事情是中午我打算做个炒肉丝,当我将切好的蒜放进平底锅里时,热了太久火力太足的锅遇到还有水的蒜,立刻冒起来一米高的火焰,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高的火焰,把我吓得立刻关掉燃气,正当我回过神要善后时,烟雾报警器立刻响个不停,于是我赶忙给host打电话说明情况,在她的指导下关闭了报警器,又赶紧把现场情况拍视频发给她,承诺尽最大努力清理现场。运气很好的是,厨房和头顶只有一层薄薄的黑烟,加点洗洁精清洁一新,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但这件事让我心有余悸,接下来再也没开火,连着几顿吃面包牛奶水果。

这件事也让我心情一转,甚至担心积攒的reputation一朝尽毁,开始考虑是否主动提出取消10月的housesit安排,避免再有这种风险。host回来后和我说,很高兴房屋并没有被烧,你没出事,这也很重要。这件事也给你带来很大压力,如果你愿意,10月份还是希望继续过来帮忙看家。我立刻回复,只要你同意,我这边没有问题。差点搞砸但又被信任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你看,我也没有真的搞砸。

从7月17日离开西班牙,到现在快一个月了,我的这个夏天,美味,有趣,跌宕起伏又很神奇,重要的是,还很凉爽,尽管这两天荷兰也临时升温了。所以,如果因为抑郁焦虑折磨痛苦,如果一个人太孤单,如果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失去兴趣,如果生活没有规律失去掌控,别放弃出门,试试游荡,去搭个鸡窝,做做木工,去花园除草,去帮人喂猫,完全不用动脑,还能及时得到反馈。如果有可能,最好来欧洲体验,来小鸡抑郁也能得到照顾,好好生活的地方。

那些让你感觉碎掉的时刻,不是真的。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当铺天盖地的不确定性一起袭来时,人会惊见自己的弹性

前段时间我发了一篇文章我们穿过河流,去上岸还是来溯溪?,里面提到我了我最近遇到了非常多不确定性。这篇文章就是来讲述我此前一段时间遇到了哪些不确定性:甚至几乎每一件都事关生存。可能几年前的我遇到其中一件就会崩溃,但是如今它们一起袭来时我却从中惊见了自己的弹性:我可以在变化的河流中生存和继续行动。我没有被任何一件事导致精神瘫痪,行动无力。甚至我也没有因为这些事齐发而去诉诸玄学

这是来自不确定的6月的漂流瓶,祝福你在人生的河流收到它时也能获得一些抚慰: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应对变化,总有解决办法

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会在一段时间集中面对铺天盖地的不确定性,我最近就遇到了。而且遇到的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我面对这些事情还能没崩溃,好好活着,我都佩服我自己。因为要是电影电视剧编剧写到一个人要是遇到这些事,就感觉这个人穷途末路彻底崩塌了(当然电影里后面这个人也会开始戏剧性地触底反弹,否极泰来)。

先是上个月突然被通知原本明年年底到期的房子被卖了中介,中介又必须给房子重新装修提高能源等级才能获得融资,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搬走。

荷兰本来找房就是地狱模式,我又在高强度每天十来个小时的学习,每个月都得有很难的考试,压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找房。而且租房市场价格又飙升(我现在的房子把能源水电税等等全包后是400欧左右,而我室友因为被要求搬家找到的房子价格都在800欧以上),我要以比我现在高很多的价格去租新的房子,还要收拾东西搬家,还要在所有留下地址的地方修改地址,比如各种市政府相关的网站等等……

每天光想想这个事都头皮发麻。我还找了法律咨询来咨询赔偿问题,因为不想平白接受这个结果,争取权益的同时也额外给自己增加了事情。

这个月初呢,学习完的一个深夜洗完澡正在床边吹着头发,吹风机突然开始着火,还好我反应快速敏捷,没让火烧到了我的床,避免了一次深夜火灾。接下来又要去找品牌提示风险(避免同系列产品在新的消费者身上出现同样的问题)并进行追偿,各种联系,寄回产品,等待品牌给我寄一个新品,等待期间也不能不洗头不吹头发,又找室友借吹风机。室友可能看我太惨,在放吹风机的地方给我留了点吃的,我在有潜在成为homeless的时刻提前感受了homeless的待遇。

原本在国内因为总加班不能规律吃饭和重压导致的胃溃疡,因为年初的在机场冰冷地板睡了一觉后重发烧重感冒,几天没吃东西一直躺在床上全身作痛狂流虚汗,还空腹吃了扑热息痛,直接导致了胃食管反流。一开始重感冒每天嗓子完全说不了话,不仅痛还有痰。感冒好了嗓子里还是一直有异物感,每天晚上把异物吐出来的时候里面都有血,查了才知道是胃食管反流灼烧咽喉造成的。

最近因为房子的事情压力陡升,胃食管反流症状也开始加重。但是我住的地方附近的家庭医生全部被注册满了,不接受新人注册,所以我没迟迟没办法去看荷兰的家庭医生。最后我就用丁香医生视频问诊看了一下。医生给我开的药,在荷兰也都是处方药,我没注册家庭医生又拿不了药。一切又进入一个绝望感很重的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又收到学校的邮件发现秋季的学费飙升,我又必须在房子不确定,学习重压,签证不确定,等等生存危机下看看工作的机会,否则就得交付高额学费。而现在离秋季只有2个月了,我还要每天疯狂学习,面对还有4场的考试,找房子和咨询律师,以及应对着着胃的灼烧和反流。

更离谱的是呢,我各种研究和努力面对所有挑战的时候,手机在中午我正在吃饭看荷兰语视频进行被动式输入的时候,突然闪了一下绿光:然后黑屏了。

各种研究发现是手机用了太久(快7年了),老化导致屏坏了,用不了了。而我每天还得用手机来登录学校的系统(需要手机的MFA验证码才能登录),明天荷兰火车罢工,线下课改成线上,老师会把线上课的链接分享在学校的系统里,而我没有手机压根上不了那个系统获得链接。下周的考试也必须用手机才能登录上考试系统。

总之,在各种成本猛增的情况下,我又必须花钱买一个新手机了。而我这个用了多年的旧华为手机(当时也是上一个手机突然在上班的时候坏了,完全用不了,必须立刻买一个新的接着工作,没有时间研究任何手机类型,直接买了同事刚买的机型),有很多时间节点,我都必须换新手机,但是我都硬生生给它逆天改命让它继续使用了下去。

先是出国前因为垃圾华为系统使用不了谷歌系统,无法下载海外生活所需的任何app,包括学校必须要用的系统。面对这种情况它就应该被换掉,但是我用尽了各种办法,让它成功能在荷兰正常使用。

去年我在荷兰使用的银行又宣布因为现在所有的苹果和安卓手机都自带Pin支付(线下付款的时候直接手机一贴就能付款)的功能,它就不继续提供这项服务了。而国产的华为手机并不能在海外使用这个功能啊!而没有这个功能,我的生活简直寸步难行(除非退回新石器时代:每天带现金。霸王花就是这么干的),而我是断断不能接受这种生活毫无必要的麻烦的,我又各种研究逆天改命给它装上了带PIN功能的系统。

它的手机电量也掉得快到吓死人,而且充电宝无法给它充进去电,出门半天手机电量基本就完了。我又在纽约法拉盛花很少的钱给它换了电池。上周我还给它买了5个新的手机透明壳和钢化膜来保护它,我的手机最近简直焕然一新,清新又闪烁,我对它充满了再造的情谊,感觉与其说是华为创造了这个手机,不如说我创造了这个真的能在海外普遍适用的手机。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它坏了。彻底坏了。所有的逆天改命和装修再造都在今天失效了。

我又必须花钱买一个新手机,而各种研究最后决定买一个手机的时候,付款又遇到了问题:新手机购买必须要我旧手机app的验证才能成功付款,而旧手机坏了无法启动。

电影中的人遇到这些,估计已经想杀人了。

但是我利用的电脑上登录的苟延残喘的网页版微信,请一位朋友帮我付了新手机的款,和周末要在飞书开会的朋友说了我的情况,提前搞好了周末也能顺利开会的解决方案,用网页版whatsapp问我同学要到了明天线上课的链接,骑车去看了一个房子,又骑车来到学校,从一个好心的女生那里拿到了药(她也有用样的胃病,在我求助后愿意把自己正在吃的药匀给我一点),我还拿了两个小饼干送给她,她说她原本正好想去买。我们就互道感谢离开。

我还问了一下chatgpt,因为我不相信玄学,不相信水逆这套叙事,所以我想给我这些不确定性和电器集中失灵找一下科学的原因。GPT说一方面是我这俩电器的确用很久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住的房子里的电源电路插座有问题。

而的确是!我床头充电的插座(给吹风机和手机充电的)是松的,之前我的一个台灯插在上面每天就忽闪忽闪最后还坏了,我原本以为是台灯的问题,现在可以确定是插座的问题。

而我住的房子电路老化,插座摇晃,也恰恰证明了它真的需要大规模维修!我对房东或者中介的怨念也没那么深了。更不会去诉诸玄学感叹命运流年了。

而学费突然上涨呢?是因为之前PVV(荷兰最极端右翼,反移民,民粹主义的政党)上台,宣布要大幅减少荷兰的国际学生,提高学费。而这两天呢!有一个好新闻!PVV党魁说其它人都不同意他的激进的反移民政策,他工作推进不下去,怒而辞职。所以现在PVV就退出了内阁,荷兰内阁现在开始进入“看守政府”状态(暂时维持现状,不推出新的政策),等待新的大选来临。

虽然我被垃圾咬了一口,但是现在看垃圾崩溃破防,我又觉得开心了起来!虽然新的大选可能也并不能尽如人意,但是垃圾崩溃破防辞职就值得庆祝!要是特朗普也能这样崩溃辞职就好了,世界人民可以一起遥祝举杯!

朋友说她看了新闻很开心,我说Me too! 我建议Me too 运动以后也可以加一项:看到男垃圾崩溃退出,you are super happy? Oh me too!

最后来更新这些问题的现状:

1.经过我和飞利浦多个客服部门的沟通,已经收到了飞利浦给我寄来的比我之前版本贵很多质量更好的吹风机。

2.经过我每天专注且有效的学习,荷兰语B1课程已经全部上完且结业考试全部考完,每次考试都高分通过并且结业的时候让我害怕听力和口语考试也全通过了(我们班好几位男性同学听力和口语比我好很多都没有通过,全部通过所有考试的有且只有我们班包括我在内的三位女性。开始结果出来后我还和另外两位女性同学发消息:女性的胜利!)。接下来我还报了荷兰的B1入籍考试,因为我B1课程最让我害怕的考试我已经趟过了,所以入籍考试的我也不害怕了。入籍考试7月已经考了阅读,8月考听力,每天还在未来不确定中抢写作和口语的考位。

3.经历过我不妥协于高价的坚持,在我现在住的房子的街后面找到了房子,还是四百多欧,离超市更加近,且合租人数更少,虽然没有现在房子里的院子了,但是家对面有个小公园。且现在房子的卧室和小客厅有一点点空间区分,相当于我有了一个工作室,也是很不错。而且搬家的时间节点也刚好是8月初,可以等我和朋友们原定的游荡计划回来后再搬家。

我本来以为自己找到离家巨近且不算太贵的房子已经够幸运,结果认识的新朋友有车,主动问我要不要她帮我用她的车来把东西运过去,我说我本来以为我已经足够幸运,没想到还可以更幸运!

当然也有不幸的事情,新房子又是从一个男性手里接手的,简直脏到可怕,还好因为我在荷兰组了一个云贵川盛宴的局(这个也是幸运非凡,我的旧家刚好室友全搬走了,我有一两周自己坐享整个House,就有空间让大家来我家居住,做饭和吃饭,也让我得偿在欧洲想吃却吃不到云贵菜的夙愿),把霸王花也吸引来了荷兰,刚好盛宴过后我搬家,所以霸王花和我一起面对了脏到绝望的新家,帮我一起把新家整理清洁刀可以居住的水平。

4.胃食管反流经过吃了陌生朋友给的药和自己超市买的药也大大好转。

5.正好利用要找工作的工作的契机,把自己这几年重新梳理了一遍,把自己所有的想做的事,核心优势和不擅长不想做的事细细地一条条地列了下来,对自己的了解和看见更深了,人生倘若不是有生存危机,就难有这样大动干戈,全面性自我观察并落到笔头的契机。虽然现在欧洲的暑假开始了,7-8月很多人都不工作,在这个时间阶段找工作几乎难于登天,但是我也决定先尽完我能尽的人事。前两天和朋友聚会,一个和霸王花同病相怜的朋友问霸王花能不能说出自己灵魂层面的3个优点,霸王花想了好些天都还没想出来,而我通过准备找工作的梳理,给自己找到了快10个。所以人即使有工作,不找工作,也应当定期找一找契机,挖掘一下自己的能力和优点,看看自己的“箱子”里究竟有什么,知道自己的箱子里有一些独属于自己的宝藏,人会对自己更有确信,也会面对不确定性有更大的弹性,更少的焦虑。

6.我还在荷兰语最后最艰难考试的间隙申请了一个学校的pre master,来为签证问题托底,这个申请也是花样百出,波折不断,比如需要我本科70多门课程的课程描述,需要我硕士学校的成绩单盖章,给的期限也都短到可怕,每一个都在死线上挣扎,但是我也想方设法,各种搜寻,各种写邮件打电话发信息,把资料搞定了。

7月底在米兰游荡从机场要坐飞机回荷兰的时候,收到了学校的conditional offer,需要我提供近两年内有效的雅思成绩,而我的雅思已经是四五年前考的。给我申请学签的最后期限是8月3号,在那之前我必须把英语成绩证明搞定,而我绝无可能在几天内整出来新的雅思成绩,我就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邮件申请成绩的豁免。但是只有专属学院才能审核我的豁免申请,而学院负责人暑期休假了。我又各种打电话发邮件解决,负责人同意8月4号给我审核,但是签证申请的ddl是8月3号,我又开始了大力出奇迹的操作,最后让签证部门同意把ddl给我拖延到8月4号,让学院负责人同意在假期就看我的豁免申请来赶上签证的最后期限(我真的在违背荷兰人的天性在行事)。最后我在8月4号清早成功拿到了英语成绩豁免的通知,并打电话给签证部门请它们开启我的签证申请。而在签证资料上传的过程中又遇到种种bug,我在4号一天又通过各种电话和我的技术操作把问题搞定。

目前上述问题还有一些结果未定,新的问题还在每天不断涌现,但是我在应对它们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更多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同。我想方设法解决危机的努力,让我变成了我最想成为的人:一个勇敢面对问题的人,有弹性承接问题的人,有理性有原则地解决问题的人。

我自己始终是我做一切的目的。现在我一切不确定的涌现,不是玄学的倒霉和水逆,更不是需要求神拜佛,而是命运的河流为我提供的契机:你更想成为你理想中的自己吗?现在机会来了。求神拜佛你会滑向深渊,求诸己身,你会发现人世间最需要膜拜的是自己。

脱口秀演员王小利姐姐在节目里面对自己上一轮失利最后擦线进入这一轮是否感到挫败这个问题时回答:“之前我一直觉得世界是围绕着我转的,但是我一直没有证据,这个事情让我找到了证据”(大意)。

我在解决如上所有不确定和困境的时候,很多事情在节奏和实践卡点上看着已经完全不可能了,但是我都发疯主动去探索所有的办法,让不可能的奇迹一次次发生。当这些奇迹一次次经由我的努力发生时,我也有时候会忍不住怀疑:“世界不会是围绕着我转的吧!?”

不过后来我找到了更好的答案:我是围绕着我自己转的。我太积极主动努力在转了,世界看我这么虔诚地在转,有时候它也忍不住向我转动的方向倾斜一下。

(还在百忙当中去瑞士和朋友们过了暑假完成了溯溪的愿望!)

为了吃明白最近的瓜,我们来聊聊音乐版权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写在前面:

大家好,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金钟罩轮值。

上周五单依纯在《歌手》上把邓丽君的16首经典歌曲串烧成一首新歌,叫《君》。和以往一样再次迎来很多争议,不同的是本次很多人在争执音乐版权的问题。说一些比如黑心芒果买不了版权,单依纯自己买的;芒果没钱清版权就不要做节目之类的。再加上这两天,张碧晨和汪苏泷双方因为《年轮》这首歌的原唱相关的版权问题又再微博上交战多天。

但是看了一些评论,我感觉大家对音乐版权这件事情,缺少了基础的认知,以至于吃瓜都没办法好好吃,或者吃到很多二手假瓜。曾经做过三年音乐版权相关的工作,趁这个机会,跟大家聊聊音乐版权是怎么运作的。

文章我会通过讲一点版权知识,配一口瓜,这种形式交叉进行,完全没有版权经验的朋友也可以放心阅读。

正文:

在最开始,先简单说一下音乐授权的逻辑。即我创作了A这首歌,别人想要翻唱,或者想要拿去电影/电视剧/广告做BGM,需要得到我的授权,那这就是最简单的买版权。

1.歌曲的不同用途,需要分别、多次买版权

比如《好运来》这首歌,我现在想重新做一个属于我的录音室翻唱版本,上线QQ/网易这些流媒体平台发行,那我或者我的公司就要去找《好运来》的版权方去买版权。

或者我现在参与《歌手》节目,我想在节目里唱《好运来》这首歌,那节目组就要去找《好运来》的版权方买版权。

这两种情况,演唱者都是我,但是需要两次请版权,分别由我的公司和节目组完成。

理解谁去清权这个动作也很简单,谁拥有这个翻唱后的作品的版权,谁就去清原始版权。节目的live版本,肯定是属于节目的,所以是节目组去清版权。

基于这个情况,本周单依纯不仅发行了《君》的录音室版本,也在《歌手》节目上演唱了,那这是两个版权的清权需求。

同理,单依纯出录音室版本的《君》由单依纯的公司完成,《歌手》上的使用应该由节目组完成。(这里为什么是应该,后面吃瓜部分展开。)

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人翻唱同一首歌,因为使用场景的不同,也要购买两次版权。

以及,电视节目演唱是按次授权,即唱一次收一次钱。比如《i have nothing》这首歌,本周Grace和十年前Jessie都翻唱过,所以要支付两次版权费(当然十年前可能没付,电视台一直比较流氓)。一次授权,只管唱一次。

以音乐综艺为例,在音乐授权书中,会明确写出来:什么歌曲,在什么平台,什么节目,在什么时间段内,一次性演唱/多次使用,允许/不允许改编,是否允许剥离音频产生live版本(下文重点展开),等这些信息。

这些信息就构成了歌曲的使用用途,但凡其中一个元素发生改变,就意味着使用用途改变,改变就需要一份新的协议,我们就要为新的需求再次去请求授权。原则还是,谁使用,谁清权。

基于以上,吃一口瓜:

单依纯买版权了吗?买了

买的什么版权?录音室版权

节目中演唱的live版本,和她买的版权有关吗?无关

所以在视频网站上,看到节目演唱的live版本视频,飘过的单依纯买的版权,类似的弹幕,营造了一种好像节目中演唱的版权也是单依纯买的感觉。主打一个张冠李戴,混淆信息。

可是,节目演唱使用需求,这份原来应该芒果买的版权,芒果买了吗?我们往下看

2.为什么有的音综没有live版歌曲?是因为节目组没有买版权吗?

上面有说到,《歌手》节目上使用,核心满足的是电视节目演绎和网络“视频”传播的版权。那如果想产生一个live的“音频”版,在流媒体上线,需要在这个授权协议中明确可以“分离音频”。分离音频很容易理解,就是把歌曲从视频中剥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音频版本。视频是mp4,音频格式就是mp3.

但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关键的权利,一旦版权方允许分离音频,就意味着流媒体平台上多了一首歌。这个条款,是需要版权方答应的;但很多时候,这个条款会被拒绝。为什么呢?

还拿A这首歌来举例,我是A这首歌版权所有者,我拒绝让芒果做一个live版本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作为作者,同时也是演唱者,我希望全网只有我一个人的版本。这不难理解。比如,太多版本的翻唱会影响作品的原始情感表达,翻着翻着原来的歌就变味了,我作为创作者无法接受。所以我作为作者,就拒绝产生太多live版本。比如周杰伦,音乐综艺做了这么多年,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是不是流媒体平台很少有其他人翻唱的版本。因为他的版权直到近两年才开放,之前是从来不授权的(当然少量电视台耍流氓硬唱的情况也有)。这两年放开了,可能是天王已成传奇,任谁翻唱,也不可能超过周杰伦了。但这里,我们记一下,汪苏泷和张碧晨的瓜,与这一条有关,后面讲。

2)从商业角度,会影响我原版作品的收入。我的作品A这首歌,在QQ音乐一年播放1e次,QQ音乐会按照播放量给我结算收益。但是我授权给某个人在节目里翻唱了,产生了一个A-live的版本。大家都喜欢这个版本,跑去听A-live的版本了。我的A本来每年1e次播放,现在只有5kw了,QQ音乐给我的钱就缩水一半。所以我面对节目组的请求,有三个选择。选择一,跟节目组说,你节目视频可以用,但不能产生live版本上传流媒体;选择二,你可以产生live版本,但是这个分离音频的动作我要增加版权费,是原来版权费的2倍,补充我的损失;选择三,我不授权节目使用,直接解决所有问题。

3)有的时候与我无关,可能与其他人有关。比如一首歌最核心的创作是作词和作曲两个部分,也是音乐版权授权必须获得两个部分,我们还拿周杰伦举例。节目想用《东风破》这首歌,作词人方文山说OK,但作曲人周杰伦说不OK,那这首歌则无法授权。

词曲是一体,不能分开看。比如你在节目中,仅仅使用一段旋律,是不是只清作曲版权就行了?不是的,词+曲都要清。

所以有很多的原因,导致节目版本的歌曲没有live版本上线,这和节目组有没有清权,没有直接关系。节目组很有可能清了节目视频使用的版权,但是没有拿到“分离音频”这一项权利。

尤其《君》这首歌是个大串烧,串烧行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3.授权链路上有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拒绝,都无法授权

一般音乐综艺需要拿到的授权,就是作词+作曲两种授权即可。

词曲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比较简单,比如毛不易的很多歌曲,都是他自己作词作曲,那得到他一个人的授权就行。

词曲作者分别有一个人,比如方文山+周杰伦,那就拿到两个人的授权就行。

但现在很多歌曲,单次词作者就有3个人,曲作者再有3个人,那就要获得这6个人的全部同意才可以。

沿用这个逻辑,我们来讲一下remix的情况。什么叫remix呢,我们常在音乐综艺上见到,一首歌唱着唱着,加了另一首歌进来。这2首歌被重新编排在一起成了一首新歌,就叫remix。

这两首歌的,全部的词曲作者,都同意授权,授权才能达成。

首先这两首歌的所有作者,都同意remix;然后所有的作者都同意具体的授权条款。

串烧是3首以上的remix,《君》这首歌涉及了16首歌,加入每首歌是一个作词加一个作曲,那就是32位作者都需要同意。

要让所有的作者都同意,听起来工作量就是工作量乘32。但,真实的难度远不在这里,会带来其他的问题。而在:

1)预算。不论一首歌使用多久,哪怕就是一句,哪怕就是10秒,也是整首的授权价格,我们按照每首歌15w授权费来算,《君》这首歌串烧了16首,打底是240w的版权费。还不包括任何的制作、发行等其他成本。当然这里的15w/首,是保守估计,我过往清理大众金曲的经验一首基本都在20w+。

2)找到准确的授权方。没错,这很难,尤其是对于一些几十年的老作品,原作者可能已经去世了,就要找到他们的子女来授权。还有一种更头疼的情况是,作者署名不详,好多老作品只会署名到单位,不会署名到个人,你就得去一个个地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创作者和前东家之间的扯皮,比如我作为一个创作歌手,我签约给了一家公司,签约期间这家公司是代理我的作品的版权的,涉及我的作品,直接找我的公司就行,不用找到我。但因为各种原因我在和公司打官司,在这个期间,没有节目组敢用我的歌曲,因为不知道现在版权在我个人手上,还是仍在公司手上,难以定位准确的授权方。比如前几年,就没多少节目用邓紫棋的歌,因为在判决下来前,谁也不知道谁是授权方。

终于,以上就是所有的知识点!我们来推测一下:节目组买版权了吗。

情况一:买了,但是没有拿下“分离音频”的权利。可信度2颗星。

一周内,沟通这16首作品的作者,支付数百万版权费,同时还不产生live版本,等于烧钱放了一把烟花,可能性太低了。对《歌手》节目来说,单依纯唱不唱这首歌,节目的热搜照样上,节目流量照样有。为什么要费钱费力的搞这件事?如果说洪涛时期还有情怀去做,现在肯定是没有的。给两颗星是给赌一下芒果真的有良心。

情况二:节目组跟单依纯说,既然你要唱,你搞定了版权再唱吧。单依纯说,好的,我来搞。

理论上音乐综艺的版权,都由节目组完成,但是也有一些艺人坚持选歌但是节目搞不定版权,让艺人动用个人关系搞定。这种情况是有的。比如以前,其他人都唱不了周杰伦的歌,但是刘耕宏能唱。

假如单依纯真的去搞节目演唱的版权了,有几种结果。再次花几百万唱一次,单姐再任性也干不出来这种事儿。要么,单姐沟通了16首歌所有的作者,免费在节目里唱一次,或者每个人都给节目使用打个骨折,这更不可能,放眼内娱谁有这么大的面子,让三十几位作者都免费都打折,或者谁好意思开口呢?可信度,1颗星。

情况三:节目组,压根没买版权,裸奔了。可信度四颗星。

又贵,又麻烦,干脆不清了,通过不上线live版的音频本来降低被起诉的风险。最起码不上线live版本音频,就不会跟原作者涉及流量挤占问题,但凡上线,这32+作者任何一个人都有动力去主动维权。加上节目组充分打好情怀牌,美其名曰是让更多人去关注原作。

不过芒果也可能花了几万块钱,找音著协来给视频使用兜底了,这涉及版权合作的过渡地带,不展开了。总之都是,不规矩的、或不彻底的办法。加上,至今芒果也没有公开任何和音乐版权有关的信息,比如授权记录等。想要流量,但不想花钱,又想降低风险。符合对芒果的认知,可信度四颗星。

额外插个题外话,为什么很多电视台愿意在音乐版权上裸奔呢?对于一些价格高昂,或者版权构成复杂的歌曲,干脆就不清权。为什么呢?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惩罚力度太弱。

因为即使版权方维权成功,忽略掉起诉、请律师、打官司等一系列对原告(即原作者)不友好的手续,即使最终维权成功,获得的赔偿金额,大部分情况等于原始授权金额。那对于很多平台而言,尤其是传统电视台这种媒体老登,背靠各种关系的那种,干脆就不清权了,先用吧,大不了被告,即使被告了也不过是赔授权费一样的钱。

说到汪苏泷和张碧晨的《年轮》之争,从张碧晨的角度来说,不是版权问题;而从汪苏泷的角度来说,又是因为他掌握版权而掌控了局面。

「原唱」这个概念是没有法律定义和保护的,国内流媒体平台会给音乐打上「原唱」标签也是2018年左右才开始的。所以原唱是个事实概念,基本上可以用发行时间的早晚来定义,有时候也要考虑创作时间等其他因素。但就大部分听众来说,「原唱」是一种感觉,反正既然也没有标准的定义,那我感觉她是她就是。《年轮》这首歌从各种维度来说,张碧晨确实是「原唱」。

我非常理解张碧晨为什么如此在意「原唱」身份。2014年好声音冠军出道,2015年《年轮》作为ost上线,几乎从这里开始,她的“OST女王”标签逐渐明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上面谈了那么多版权,都是词作者&曲作者,和演唱者是没有关系的,演唱者只是署名权。流媒体平台上「原唱」标签,是对演唱者的保护。从情感上,当一首歌有很多版本的时候,原唱标签能帮用户快速锁定这首歌最初的情感表达。从商业上,原唱标签也有很强的引流效果,而流量可以兑换成现金。作为把这首歌唱火的人,她值得这两点。

对于汪苏泷收回授权这件事,我本来以为是双方矛盾愈演愈烈下的一个“激情决定”。但现在看来可能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因为收回授权不是第一次了。今早(7.29)莫不谷分享我才发现,2015年收回戚薇《雨天》,2017年收回李炜《剑魂》和金志文《我想念》,以及今年的张碧晨《年轮》。别人把歌唱火了,汪苏泷作为版权持有方再收回版权,保留自己的版本,并给自己的版本打上「原唱」标签。汪苏泷不仅拥有100%著作权,同时还可以作为演唱者,这是绝对客观的优势。

我们总说一件事情合情合理,但这件事情就是充分合理但不合情。所以最后双方的总结性发文,张碧晨团队走合情路线,出于尊重再也不唱了;汪苏泷走合理路线,根据权利办事儿,不再争执了,直接收回授权。

不争馒头争口气,面对争执,很多时候容易选择,“宁愿自己输,也不让对方赢”的态度。太理解了,我也经常这样,“要死一起死”。我也知道这种态度是一口毒药,但很多时候,在争执的当下,真的无法保证充足的理性。

前阵子,劳东燕教授在微博发了一个post,我最近一直在回味,也很适合张和汪的情况,微博原文是:

“失败是人生中常有之事,明知必败明知已败,仍能保持风范,做好一切该做的与能做的;在认栽的同时不纠缠,认清现实不抱幻想,更不因败生乱。能做到这点的人,着实让人佩服。今天学到了重要的一课。”

写在后面:

好久没有写newsletter,因为上班以后,很难有一个进入深度思考的环境,写不出来比较逻辑完整的文章,也不想强行拼凑,或者强行热烈。

我已经好久没有做音乐版权相关的工作了,而且也只是短暂的因为一个项目接触过两年,没想到这些工作环节和流程还能清晰的印在脑子里,并且可以整理出来,形成一篇文章。当然版权问题还有很多,没有全部放进来。

最后还是要给我们7月双更的这两期再打个广告:

一期是《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一期在所有平台都能免费听到;另一期是《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这一期在除了小宇宙的所有平台都能付费听到。

这两期能从很多方面帮助国内的朋友解决很多困惑和焦虑,个人认为是我们这两年的最佳。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新】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

更新说明:

7.23日上午更新的本期播客因为上传了错误版本,导致片头有大段空白。本篇已更新,很抱歉影响了收听效果。特此重新更新一篇newsletter,音频内容以此版本为准。

这是放学以后终身学习系列的开篇,也是意料之外的开篇,因为它原本不是一期播客,而是一期用于解决问题,confrontation,进行大家可能都很害怕的坦诚谈话的录音。

我原本写了3期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也在一个月之前就邀请霸王花和金钟罩对这个系列进行共创。我们原计划是这个电话录音诞生的当天开完游荡者的每月会议后,录制《55 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的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期的播客并开会讨论我们所撰写的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结果过去这两年使我们痛苦的问题再度涌现:对于生活和真问题矢志不渝的逃避,甚至就在我刚刚努力解决的一两天之后。

所以我为了让自己从这个西西弗斯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终于提出了一个提议,这是我们就这个提议的电话录音,我想它展现了几乎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的一个技能:如何学会面对真问题,如何才能不逃避,如何能在没信心的时候下决心,如何能和亲密的人进行最艰难也最坦诚的对话。

它不是任何可以用于变现和谋生的硬技能,却是能进行自我拯救,将自己从痛苦和自毁的深井中打捞出来非常核心的软技能。正好这期真实的电话录音,能为你展现这些软技能在这个人很容易就精神瘫痪的时代,拥有怎样的"反脆弱性":即时代越糟糕,它们可能越珍贵越有价值。

说明:本期播客设置10元付费门槛,国内在网易云音乐、爱发电等上线,海外同步上线Newsletter、Spotify(Newsletter和Spotify是月度会员解锁所有付费播客和文章的方式)。

播客音频:

Newsletter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p/1-871

Spotify: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profile/afterschool2021/episodes/1-e35hqp3

网易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program?id=3081236021

爱发电:https://afdian.com/p/e33a0ad8619c11f08d8e52540025c377

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87748780

(本期封面由莫不谷通过Canva制作:碰触三颗心,也生发三颗心)

播客音频:

Newsletter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p/1-871

Spotify: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profile/afterschool2021/episodes/1-e35hqp3

网易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program?id=3081236021

爱发电https://afdian.com/p/e33a0ad8619c11f08d8e52540025c377

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87748780

【新版】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附播客音频)

更新说明:

7.23日上午更新的本期播客因为上传了错误版本,导致片头有大段空白。本篇已更新,很抱歉影响了收听效果。特此重新更新一篇newsletter,音频内容以此版本为准。

这是放学以后终身学习系列的开篇,也是意料之外的开篇,因为它原本不是一期播客,而是一期用于解决问题,confrontation,进行大家可能都很害怕的坦诚谈话的录音。

我原本写了3期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也在一个月之前就邀请霸王花和金钟罩对这个系列进行共创。我们原计划是这个电话录音诞生的当天开完游荡者的每月会议后,录制《55 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的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期的播客并开会讨论我们所撰写的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结果过去这两年使我们痛苦的问题再度涌现:对于生活和真问题矢志不渝的逃避,甚至就在我刚刚努力解决的…

Read more

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附播客音频)

更新说明:本期播客上一版本音频上传版本有误,本篇是校准后正式版,很抱歉给大家造成困扰啦~

这是放学以后终身学习系列的开篇,也是意料之外的开篇,因为它原本不是一期播客,而是一期用于解决问题,confrontation,进行大家可能都很害怕的坦诚谈话的录音。

我原本写了3期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也在一个月之前就邀请霸王花和金钟罩对这个系列进行共创。我们原计划是这个电话录音诞生的当天开完游荡者的每月会议后,录制《55 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的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期的播客并开会讨论我们所撰写的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结果过去这两年使我们痛苦的问题再度涌现:对于生活和真问题矢志不渝的逃避,甚至就在我刚刚努力解决的一两天之后。

所以我为了让自己从这个西西弗斯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终于提出了一个提议,这是…

Read more

终身学习1:学会面对真问题,不逃避,下决心和谈分离

这是放学以后终身学习系列的开篇,也是意料之外的开篇,因为它原本不是一期播客,而是一期用于解决问题,confrontation,进行大家可能都很害怕的坦诚谈话的录音。

我原本写了3期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也在一个月之前就邀请霸王花和金钟罩对这个系列进行共创。我们原计划是这个电话录音诞生的当天开完游荡者的每月会议后,录制《55 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的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期的播客并开会讨论我们所撰写的终身学习系列的选题和提纲。结果过去这两年使我们痛苦的问题再度涌现:对于生活和真问题矢志不渝的逃避,甚至就在我刚刚努力解决的一两天之后。

所以我为了让自己从这个西西弗斯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终于提出了一个提议,这是我们就这个提议的电话录音,我想它展现了几乎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的一个技能:如何学会面对真问题,如何才能不逃避,如何能在没信心的时候下决心,如何能和亲密的人进行最艰难也最坦诚的对话。

它不是任何可以用于变现和谋生的硬技能,却是能进行自我拯救,将自己从痛苦和自毁的深井中打捞出来非常核心的软技能。正好这期真实的电话录音,能为你展现这些软技能在这个人很容易就精神瘫痪的时代,拥有怎样的"反脆弱性":即时代越糟糕,它们可能越珍贵越有价值。

说明:本期播客设置10元付费门槛,国内在网易云音乐、爱发电等上线,海外同步上线Newsletter、Spotify(Newsletter和Spotify是月度会员解锁所有付费播客和文章的方式)。

播客音频:

Newsletter:https://open.substack.com/pub/afterschool2021/p/1-01d?r=pilpv&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showWelcomeOnShare=true

Spotify: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profile/afterschool2021/episodes/1-e35hqp3

网易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program?id=3081236021

爱发电https://afdian.com/p/55b9244060d511f0ac5b52540025c377

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87748780

(本期封面由莫不谷通过Canva制作:碰触三颗心,也生发三颗心)

播客音频:

Newsletter:https://open.substack.com/pub/afterschool2021/p/1-01d?r=pilpv&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showWelcomeOnShare=true

Spotify: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profile/afterschool2021/episodes/1-e35hqp3

网易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program?id=3081236021

爱发电https://afdian.com/p/55b9244060d511f0ac5b52540025c377

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87748780

55 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的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Ding ling ling,麦克阿瑟给你打来了电话!

没关系,不知道麦克阿瑟是谁也无妨。

总之你在2025年收到了这个电话:“我们麦克阿瑟基金会,决定给你一份为期5年的奖金,资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是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奖金一共80万美元,分五年逐步发放,你无需提出具体计划,也无需报告如何使用资金。你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支配权。

现在重点来了:这5年,你想用这笔钱做什么呢?

曾经有人接到了这个电话,它第一天都非常兴奋,但从第二天起,一整周都情绪低落,这是它人生中唯一一次情绪低落的时候。它是《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彼时它还未开始写书,仍在做医学和观鸟的工作。它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它意识到这通电话实际上是说:“贾雷德,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我们给你5年既有自由又有报酬的时间,希望你好好利用这一自由,做点重要的事情。你的人生到目前而言,都在撰写关于胆囊和新几内亚鸟类的学术论文,没能发挥出你的潜能!”

那么你呢?

你现在在做自己真正想做,发挥出你的潜能的事情吗?

你被什么原因阻止了你做这些事情呢?

给你5年的时间和80万的奖金,你想用它们来做哪些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呢?

这也是放学以后“心愿清单”系列在2025的变身返场。

我从今天就开始想了,这样当麦克阿瑟打来电话时,我就已经准备好了,希望你也是。

欢迎你在收听这期播客时也满怀欣喜地想一想你的答案,也让自己的声音被麦克阿瑟听见!

(本期封面为莫不谷使用Canva制作,经小红书和Substack听友集体投票选出)

【Timeline】(又是一期信息量巨多Shownotes很长的节目)

03:35 破除1个假问题:给你1000万你就可以不抑郁了吗,快乐欢欣有活力有渴望地生活吗?

14:00 想要为自己人生找到正确的解答,就不能在错误的答案上一路狂奔

23:00 为什么说生存危机是泥潭,而存在危机是黑洞?

38:00 听友树:如果有80万美元,我既不想要卷,也不想要创造,我只想躺

45:00 金钟罩:真相是我拿到80万美元,但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做什么

51:00 莫不谷:我从霸王花身上感受到为什么很多人必须找个班来上?

58:00 霸王花:我为什么喜欢“表演”积极上进,但在行动上却常常匮乏和失败

01:08:52 莫不谷:人需要时时抉择:究竟是勇敢面对解决问题,还是糊弄生活直至崩塌断裂

01:14:00 这个世界没有真正活得金光闪闪的人,因为99%的人都在伪装

01:16:30 让我们讨论真问题:你现在每天在做的事情,是真正想做,发挥你潜能的事情吗?

01:17:20 霸王花:我没有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所以尝试去做一些帮助发挥潜能的事

01:25:00 莫不谷: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一些心诀,面对和解决生活的难题

01:29:14 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如何解决总是难以下决定,容易纠结反复和懊悔的问题

01:36:44 第3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阻止了你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01:41:20 霸王花:阻碍我做想做事情的根源在于内在空洞的心和外在疲乏的行动力

01:45:00 莫不谷:我从观察,分析和思考中发现的三个可能阻碍行动的原因

01:48:00 金钟罩:长期以来的恐惧驱动的行为模式,让我失去了发现热爱的能力

01:57:00 莫不谷:我曾经最恐惧的事情,和我最后发现背后真正的答案

02:02:00 一个有巨大安慰的娱乐圈八卦:人只要不自我淘汰,世界不会淘汰任何人

02:15:00 第4个问题:给你5年时间和80万奖金,你想用它们来做哪些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呢?

02:20:00 如何确立你真正想做事情?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一个方法

02:23:27 莫不谷:为了服务我人生最根本的渴求,我已经做,正在做和未来想要做的那些事

02:42:36 抵御日常生活摄魂怪来袭的时刻:建立你的人生乐事lists

03:08:37 第5个问题:这些事情为什么之于你是重要的?目前紧迫吗?不紧迫的话你准备把它放在什么时间呢?紧迫的话你愿意牺牲当下哪些事情来去做它们呢?

03:18:55 欢迎大家来游荡者平台创作、分享,我们已经开通付费图文咨询功能:www.youdangzhe.com

【播客&文章&影视&书籍】

播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莫路狂花今夜不设防:人如何不糊弄和痛恨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渴望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44 夏威夷老友记:泪撒太平洋,笑到火山都震荡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2 美妙人生的关键呀,让我们一起扭一扭它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12 真的有人“热爱学习”吗?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可能性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3 我们挣钱做什么?10个人的心愿清单和金钱彼岸

岩中花述播客《S7E6 鲁豫对话钱佳楠 | 现实的异乡人,文学的安定客》《S7E3 鲁豫对话李翊云 | 有些艰难无法走出,我始终与其共处

文章: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莫不谷Newsletter文章《我们穿过河流,去上岸还是来溯溪?》《莫不谷闹学记:在4.4分和8.8分之间,究竟隔着哪道线?》《幸运鬼和理性怪?》《在世界游荡的女性9:莫不谷的滔滔生活和金龟换酒》(游荡者网站www.youdangzhe.com也可查看)

粽子文章《在焦虑重压抑郁的时候,如何建立有活力且健康的日常?》(Newsletter及游荡者网站也可查看)

影视:《乘风破浪的姐姐》;《我的解放日志》;梁海源脱口秀《坐在角落的人》;韩剧《大都市爱情法》

书籍:《空洞的心》《每周工作4小时》《活出生命的意义》《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

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注册完成后可免费阅读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撰写的三篇文章(Run的800种可能、语言攻略和全球签证攻略),目前游荡者平台已更新上线文章分区功能(游荡区、学习区、欢愉区和闲聊搭子区),欢迎大家注册完成后开启内容创作并在游荡者游荡愉快!找到同类!交易自由!手机端用户可把新网址添加桌面,便于日常使用。在使用新网址期间如果有任何注册、支付、退款等需求,欢迎给我们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发送邮件。目前,游荡者已经开通了付费咨询功能,欢迎大家登陆使用!

我们还发起了游荡者平台线上游轮活动,我们作为“导游区”成员(莫不谷、霸王花木兰,粽子、金钟罩,有时还会邀请朋友客座)将每周轮值担任船长,在国内时间每周四更新一篇【每周一游】,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花花万物和生命体验的推荐和避雷!在临近周末打工人即将解放的周四,和大家一起驶向一些海域打发时间,度过无聊,对抗虚无!欢迎各位游荡者每周四定期登船!

游荡者平台【每周一游】栏目)

【延伸信息】

永不失联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 学/上 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片头曲:《寄生兽》Bliss

片尾曲:《世界上仅有的花》槙原敬之

播客封面:莫不谷用Canva制作

放学以后表情包:微信表情包搜索“放学以后”,感谢萝卜特创作。

播客收听平台:

【国内】爱发电、网易云、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喜马拉雅、汽水儿、荔枝、小宇宙、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

那些还在我的通讯录,却已经离开的人们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写在前面: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霸王花木兰轮值。

前两天是我的生日,但我并没有特别的开心。弟弟直接给我转了生日红包,姐姐则是问我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愣了一会却想不出来答案,不禁为自己“无欲无求”感到空落落的。仔细一想,由于7月瑞士游荡计划里有溯溪活动,便觉得莫不谷此前提议我们准备一双适合溯溪的鞋子不错,转念一想,我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买,无需索要生日礼物,接着想到,买了以后大概能高兴一小会,但一小会结束后,还怎么继续高兴呢。所以生日没有特别开心的主要原因是,发现自己没什么想要和期待的,也没什么能够让自己得到充分满足的。

物欲低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什么欲都低可不是一件好事,新长一岁的我正面临着棘手的存在主义危机。正像我们此前在播客《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讨论到的,对于人们普遍没那么想活的当下,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而对于不仅想活,还想活个明白的人而言,长寿不仅不是诅咒,反而是一种祝福,此前给我们投过稿的“不朽真龙”就在致力探索长生不老的可能性,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到“不朽真龙”播客主页查看,也许能从完全相反的另一面对冲一下当下的情绪,获取一些新知和可能。比如这期《我们为何投资 Whole Body Replacement (1): 从克隆说起》,就讨论了与其修复人体,不如替换身体的可能性。

这里也和大家预告一下,新一期播客《当麦克阿瑟给你打来电话:你有5年的奖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将于7月16日周三上线,我们一起畅想讨论假如有机会获得80万奖金,5年的时间内逐步发放,会想用这笔钱做哪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呢?这期也是放学以后“心愿清单”系列在2025年的变身返场,敬请期待。

以下是本期Newsletter正文:

那些还在我的通讯录,却已经离开的人们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样,偶尔我会想起那些和我有过短暂交集却倏忽离开的人们。就像今天,我在咖啡馆里坐着,突然想起了Emma。

打开微信聊天,我和Emma的对话页面一片空白,连最初是什么机缘让我们添加了联络方式也无处可循。接着点开她的朋友圈,已经没有任何可见的讯息。不知道为什么,我偶尔会想起她,频率虽然不高,但却未能忘怀。7年了,我还是有些困惑和谜题没有解开。那时我还在读研,偶尔看她出国交流的朋友圈,心里忍不住有些羡慕,也会畅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像她那样有机会出去看看多好。

今天突然想起了Emma,时光居然已经过去了7年。当她在异国Ta乡选择离开的那一夜,她在想什么?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是什么让她最终决定不带手机在寒冷冬夜独自出走呢?这些困惑和惊诧在当时帮忙转发寻人启事时便萦绕脑海,只是作为一个不算熟识亲近的人而言,这些疑问可能有所冒犯,既无立场也无机会探寻,我能做的只有帮忙转发,默默祝福和祈祷。

坐在咖啡馆里的我在想,Emma,你现在还好吗?是否还会有遗憾呢?如果你还在,今天会是怎样呢?如果你好奇30岁的生活是否值得期待,我该说些什么呢?事实上,我也还没找到有把握说服我,说服你的答案。Emma,希望你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痛苦,有机会获得安宁。也许你并不记得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记得你。

人一想到离开的人,记忆便像打开水龙头,一连串曾经离开的人在脑海冒了出来。我有一个大学同学,读书时并不十分出众,但努力,热忱,待人友善。毕业后,Ta在同学群里也总是十分活跃,遇到同学咨询问题或者需要帮助,Ta也会积极回应。我就是接受过这样热情帮助的其中一人。对比我毕业后与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疏离,Ta的热情会让我不自觉对比反思,既心怀感激又有些自愧。印象中,我还停留在Ta积极奋进,在艰难立足的律师行业努力拼搏的记忆里,只是突然有一天,得知Ta离开的消息。

打开微信聊天,我和Ta的对话还停留在2019年,那时Ta热情帮我推荐了需要的律师。而Ta的朋友圈,永远停留在2024年4月13日庆祝生日的那天。Ta写道:

“小时候父母基本不会给我过生日,更无法邀请小朋友们一起,于是产生了不配和不真实的感觉。在这种仪式下会感觉到尴尬和不安,慢慢地,也就不愿意过生日了。感谢朋友们,这是第一次没有压力、轻松自在的生日。”

评论区里,共同的大学同学留言祝福道:“生日快乐,等我20日后约一下!”不知道,最后是否有相约成功。后来从另一位同学那里得知,Ta患有抑郁症。Ta的离开来得太过突然,也太过意外,以至于我想起时,还是会有困惑,是什么让Ta做了这个决定?是什么,让Ta决定放弃呢?如今,是否有获得安宁呢?

我的另外一位大学同学,如今离开已经十年。她的相貌和名字我已经有些记忆模糊,但一想到她的故事便忍不住感慨叹息,不解缘由。2015年正值大四,那时我负责年级同学的毕业事宜,不可避免要和每一位同学打交道,也在处理毕业事务中了解大学生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不容易。我的这位同学历经艰辛总算在毕业关头找到了工作,签署了三方协议,终于能够安心回家和父母报喜,却在回家的高速路上出了事故。据说当时的车辆出了故障便在路边停靠,她和另外一个女生下车后站在一边等待,突然一辆汽车疾驰而过,回过头来,旁边另一个女生还在,安然无事,她却不见了踪影。等发现并送到医院时,她已经处于严重脑损伤的状态,最终回天乏术。我一想到她,便想到临近毕业才找到工作该是多开心,终于回家可以报喜该是多轻松,可是,为什么,终成所愿时,天不遂人愿呢?

前两年,当我得知另一位学姐离开时,我太过惊诧,难以想象和接受。甚至因为意外来得太突然,事故来得太惨烈,以至于我不知道如何讲述这个故事能不令人心痛和难过。我的学姐,虽然和我同龄,但比我大一级,毕业工作后因为地下室供暖水泄露导致意外离开,同样一起离开的,还有共同居住在房间里的室友。我有时想,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希望她可以离开那个危险的房间,平安度过北京寒冷的冬天。

不知道该怎么讲述这些故事,也曾忧虑是否会打扰到已经离开的人,甚至也想不清楚为什么要写下来,只是偶尔想起的时候,总是有些喟叹。今天在咖啡馆,这些喟叹忍不住变成了文字。在我的记忆里,Ta们是曾经短暂停留过的人们,在Ta们的人生里,我只是一个相识却不熟络的过客。我在记忆里想念,有时隔着时空怀念,希望Ta们有机会获得安宁。

这世界上的人与人来来往往,偶尔交错。我希望,我也祈祷并祝福,路过我人生的你们都能有好的平和的生活。我想,这世界上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样,有着同样的怀念和祝福,只是我们彼此并不知道,也无从得知。

我也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是否也会变成别人困惑和无法寻找答案的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那我还有机会和运气,好好活。

这个世界,有的是,你不知道的爱和关心。

写在后面:

最近我因为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而困扰陷入动力匮乏,游荡者平台产品经理粽子给我分享了她看到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治愈,所以想在文末分享出来:

阿宇在访问五条人乐队的仁科时,问到,“你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仁科回答说:“我是不总结,也不提炼意义,但是意义它会慢慢渗透出来,意义很多时候都是回溯的,就是你不能总结当下,它慢慢有一天自己来找你,就像小狗的尾巴,你往前跑,意义跟着你的,但你要抓它的话就没完没了,就是一直在原地转圈

生活就应该这样,保留这份热爱,就一直做,不管它飞不飞得起来,不管它能不能降落,重要的是,他一直在尝试这个事情,西西弗推石头上山…”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我们穿过河流,去上岸还是来溯溪?

我唯一一双运动鞋去年在游荡世界中穿坏了,这双鞋买于2015年。当时我大学刚刚毕业,月薪到手三千多,住在北京的望京西园小区月租1500的一间房子里,小区里到处是韩国餐厅,街上都是小摊贩,卖水果卖炒饼也有卖鞋子的。我当时就在其中摊贩之一,买了一双轻便无比的运动鞋,每次穿上它我都更愿意出门了。

(在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还穿着它)

然后就是这样一双买了快10年的鞋子在游荡世界跋山涉水之后坏了,为了买一双鞋继承它的“大统”,我常常在出门的时候看别人脚上的鞋子。有一天就在欧洲最便宜的大巴车flixbus上走下来了一群露营徒步回来的年轻人,我立刻定睛来看,想着她们的鞋子肯定又轻便又舒服。结果一看,鞋子还非常好看。我偷偷拍了一下鞋子的脚后跟,上网搜图,知道了这个鞋子品牌keen.看了这个品牌好几双鞋,我还发给一位朋友说好适合她,结果她说她已经拥有了两双这个品牌的鞋子,出门徒步爬山溯溪都非常方便。

于是我就知道了原来世界上有一种鞋子叫做溯溪鞋,还因此去看了好多溯溪的视频,看视频的时候就觉得溯溪也太好了!

我小时候在乡村就经常夏天和伙伴在河里趟水,我们皖北的河真的相当浑浊,河水是土黄色,穿的鞋湿了回家可能还会被骂,可是那也让我们快乐!

要是穿着不会湿滑的溯溪鞋夏日去山间清澈沁凉的的溪水里趟一趟呢?那不是人间顶级乐事吗?我在家里畅想了很久。尽管溯溪鞋太贵,我还是没有舍得买。但是有了有朝一日能去溯溪的希望,在荷兰猛然热起来的夏日,就能让我感受到快意和清凉。

也是在这突如其来的热到升腾夏日傍晚,我突然想起来另一个最近10年中文世界频频出现的词汇:上岸。

找工作,考研,考公,考编,甚至任何一场考试,都可以被冠名为“上岸”。

仿佛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河流当中。

上了岸有什么呢:确定性。哪怕是短暂的确定性。甚至哪怕是痛苦的确定性。

我常常看到大家说,上岸前因为不确定性迷茫痛苦焦虑地想死。上岸后则因为确定的痛苦而生不如死。毕竟上岸后就要读研或者上班。

哪一天最开心呢?知道自己会成功上岸的那一天。

在知道可以上岸的那一天,和真正上岸的那一天,这中间的时间,充满了快乐,希望和平静。

而在这个区间之外,几乎都是痛苦。在河里趟着的时候的痛苦,走上岸在陆地上行走同样痛苦。无论是大地还是河流都弥漫着痛苦。

我一直是一个无法抑制的solution-seeker:一看到广泛存在的存在的痛苦,我就忍不住想为消弭这些痛苦找一个解决方案。

于是我有一个突发奇想:倘若已经身在河流了,要不我们把它当做是来溯溪呢?

这样在河流当中的时候,就不必如此痛苦了。你的唯一目标就不是那个上了之后也还会痛苦的岸了。你在河流当中也有溯溪的乐趣。

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都要在河流中行走一段时间,从来只在岸上行走的人寥寥无几。而且你仔细想那些一生都只在岸上(确定性)中的行走的人,那种人生就更是恐怖非常了。这意味着它们的人生也从未有过期盼和希望。

不确定性的河流,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趟一趟。

而且早趟比晚趟好,越晚趟越不敢趟,就只能死守一个让自己痛苦的岸了。以及把趟河当做来溯溪,比盯着岸把趟河当劫难折磨好。

我发现我的这个突发奇想,对我自己相当有效用。就在我想完的当下,我对当下不确定生活的焦虑,得到了巨大的缓释:我此刻正在我人生的溪流中溯溪冒险呢!这不就是我小时候最想过的生活吗!

(在全世界最宽的河流拉普拉塔河前)

这就是我经常胡思乱想会得到aha moment(啊哈时刻)和mini enlightenment(迷你开悟).而且我发现,好多事情,我一旦可以视觉化地想明白(溯溪和趟河的视觉化效果可太强了),我的烦恼就不再能如此困扰我了,我的行为也会随之放松,选择也会变得流畅。

恰巧我在乱想关于岸和河流时,打开了一本书,书里开头正在讲一个关于“开悟”(enlightenment)的故事。

一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年,向路人乞讨。一个路人经过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你屁股下面坐着的是什么呢?” 乞丐说:“只是一个旧箱子,过去30年我一直坐在上面。”

路人问:“那你有打开过箱子吗?”

乞丐说:“没有,打开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路人坚持劝乞丐打开箱子看看。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乞丐充满了惊奇和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我理解这个故事的隐喻是:当你觉得自己贫乏,困窘,一穷二白,身无长物,只能向上天祈祷时诉诸于玄学时,要先看看自己是否遮蔽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比如上天给每个人的礼物:gift,也是你的天赋之所在。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没有愿意去探索自己的箱子,看看自己真的擅长什么,热爱什么。而是和所有人一起向外祈求一份微薄的,仅能让自己生存下去的口粮。

我知道很多正处在焦虑和生存危机中的人,看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火冒三丈:真实的人生不是这些想教你些什么的寓言故事,打开自己所有的箱子也没有金子,问自己有没有掉斧子的绝对是诈骗。人不会因为打开箱子或者诚实就得到报偿。活着已经够累了,上岸已经够难了,就别拿狗屁虚假故事来试图教我一些什么了!

的确,在一个争相上岸的社会环境当中,试图想让大家问问自己脚下究竟踩着怎样的土地,自己喜不喜欢这条溪流的水质,温度,河流中的水草,溪水冲刷脚趾的感受,更喜爱河流两岸哪一处的风光,可能都会因为“不接地气”而招致反感和谩骂。

从在河中挣扎着上岸,和溯溪,好像中间也隔着阶级。前者是无产者的痛苦挣扎,后者是中产阶级的休闲娱乐。

但是这世界的河流始终存在,它不会因为我们是痛苦还是欢愉,是无产者还是中产抑或权贵,就能消失。我们对河流的消费方式(这么说实在是有些不太尊重河流)当然取决于我们的阶级,我们能否买得起溯溪鞋,买得起房车帐篷,也会影响我们和河流的关系。无论是真实的河流还是隐喻的河流:因为大家也认为更有钱的人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承受等级更高。

但是倘若不和任何它者比较,因为无论怎么比,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眼前的河流。

现在情况是:你就是眼睁睁面对着眼前的河流了,你的心中有自己真的想去的岸吗?你现在挣扎着要去的岸是为了逃避在河流中不确定的痛苦吗?

倘若没有想去的岸,目前挣扎着要去的岸也只是逃避不确定性的痛苦,除了满怀焦虑地辗转腾挪并向上天祈求早日上岸成功,还有其它的活法吗?有能真正减轻痛苦的方法吗?

当我还是一个乡村小孩时,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岸必须要抵达。我只想在河流里趟水,让虽然浑浊但清凉的河水流淌过我的小腿和脚趾,和伙伴们一起手牵着手拿着树枝往前探去:尽量别让自己滑到,也别误入深坑

当我长大了,这世界确定性的岸就零星几个,倘若不想在河里趟,就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已经过了好几个独木桥,然后桥通往的几个岸我要么自己试了要么采访了去了别的岸的人,最后我发现这些岸真是每一个都苦不堪言,而且更可怕的是:越确定的岸越苦海无涯越走上最确定岸的人,越泥足深陷无力自拔。

于是我积攒了勇气重新朝河里走去,在河流中的日子坦诚地讲有时候不确定性齐发,再冷静的人也难不焦虑,生活在某一段河流,简直像按了葫芦起了瓢。我之前和自己说的是:焦虑是精神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是我想要自由必须进行的trade off(交换)。

可是在最近这两个月不确定性井喷时(后面会发一篇文章讲有多惊人),在这个夏日从灼热到清凉的傍晚,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转变了思路:我是来人生的河流溯溪的

就在我趟河的这几年,我真是发现了自己这个“小乞丐”箱子里一个又一个的财宝,这是我一直在岸上绝无可能发现的东西,人在岸上忙着用忙碌生活逃避和遮蔽自己,很难去想自己是否有箱子,箱子里有什么。趟河时候真是不得不想

而今天我决定对面前的河流,以一种溯溪的态度来面对,不确定性不再是自由的代价,焦虑不再是不确定性必然的副产品。它们也可以是溯溪的乐趣本身。

李小龙有一句话:be water,my friend.它被非常多艺术家和哲学家引用。老子的也有一句话“上善若水”,也总被很多故作高深的男的引用。我坦白说,我一直不太真正理解这两句话,当然“适应变化,无我无执,柔中带刚”这些字面的引申义我可以理解,但是它们这个“水”不是我的真知识,更不是那些引用它的男性们的真知识。

但是我今天想到溯溪和上岸时,我突然从感官上理解了它一点点。拥抱不确定性这个口号,说800遍也很难有人能真正做到。但今天这条河,我是来穿河上岸的,还是来溯溪探索的,我今天就可以决定。

我光是想象溯溪的河水和我的脚,我就有了答案和决断。

所以离be water和上善若水的顶级开悟(enlightenment)怕还是很遥远,但是我今天感觉到自己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水边。

这是我今天打开箱子寻到的宝藏。

Open your box now, my friend.

当抑郁复发再度崩溃,究竟如何才能自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

昨天是西班牙的圣胡安节,这既是一个基督教的节日,也是一个庆祝夏至的狂欢节。海边篝火,沙滩烧烤,午夜跳海,音乐舞蹈,还有满天繁星,人们在火焰和海浪交织的盛大Party里一起庆祝夏天的到来,度过热闹的仲夏夜之梦。

大理的朋友梅朵一个多月欧洲游荡行程的终点站是西班牙,刚好赶上了6月23日的圣胡安之夜,于是我和梅朵还有我的室友一起体验了西班牙这个特色节日狂欢。我们从家里带上烧烤托盘,沙滩布,装上阿根廷大虾、调味鸡翅、新鲜腌制的香菜牛肉、西班牙帕德龙小辣椒,西班牙火腿,时令新鲜水果车厘子、哈密瓜、冰镇西瓜、蟠桃、脆柿子,再加上西班牙葡萄酒、西班牙好喝的芬达汽水,还有西班牙本地零食(这么详细的列举,是因为每个食物都很好吃,是想倾情安利的程度),满满当当拉了一个行李小车,到海边领取政府免费发放的木材后,就在沙滩一起挖洞搭灶台,一边吹着海风一边开启美味烧烤,一切都令人很是愉悦,除了时不时会被滚滚浓烟熏得双目紧闭泪流满面。昨天是我人生第一次体验沙滩烧烤,美妙有趣,而已经参加过一次的室友也止不住高兴,她说,平时沙滩是不允许点火的,这是一年之间难得在海边合法放火的机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范性骚扰和性别暴力,西班牙特地在海滨大道设置了紫色安全点,便于随时求助,让女性可以尽情享受狂欢。看到活动通知里特别说明的安全保障,是会让女性倍感安心。

而就在度过这个狂欢节的前段时间,我还因为心情不好情绪不佳一度觉得生活很难继续下去。现在想到要回溯当时心情不好的状态,也因为大脑一片混乱,下意识躲避和本能抗拒,转而去吃零食,刷手机,摆动身边物件也不想继续写。

不想写和不愿写的心情,和我前两天在游荡者平台看到小鱼儿写的“小鱼儿的抑郁治疗日记--为什么断更”心理剖白有些相像,特别是她坦诚自己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之中,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觉得自己做的东西也没有价值的部分。我不想写和不愿写,是因为在通过写作记录治疗自己之前,我快要淹溺在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思考方式里了。我不想展现自己日常生活常常崩塌的时刻,也不想暴露自己尚未自我接纳的脆弱,如果我的生活还会重复类似的折磨和痛苦,我不仅会因为痛苦的重复感到崩塌无望,而且会因为自己的生活毫无改进更加痛恨自己。我既不想承认自己情况很糟,又无法承认自己一切还好。我既不想被看扁同情,又不想被高看和过度赞誉。我有很多混乱的情绪和想法在同时打结缠绕。

(小鱼儿在游荡者平台更新的抑郁治疗日记)

前两天我感受到自己状态很差,也认识到自己认知偏颇,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时,便立刻打开电脑文档梳理思绪,想要帮助自己扭转认知。关于状态糟糕的部分,我写下:

1、没有动力。没有积极做事情的动力。

2、缺乏意义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3、脑子里总是有负面思想,对自己有很多批评。有时候强烈的情绪上头会在做饭时忍不住冒出用刀捅自己的念头,随后因为怕痛立刻抑制住自己疯狂的想法。有时候又因为强烈的自我攻击导致身体不适在网上对照确诊为“肋间神经炎”,继而会担忧自我攻击是否会导致身体猛烈自我攻击,早早晚晚命不久矣。又因为自己冒出的这些想法不够积极正面而讨厌自己,觉得自己真是没救了。

4、逃避行为严重,不想出门,不想见人,不想看手机消息,不想回复手机消息。为了不出门,我可以一整天不上厕所不出门吃饭。为了不见人,我可以闷在房间不出声音假装人不在家。为了不看手机消息,我会关闭社交软件关闭手机提示,即便心里知道可能会有未读消息也不想打开手机。

我还列出了一些积极的客观情况,试图削弱一下负面情绪的极端峰值:

1、身体健康,除了精神状态外,没有明显影响生活的病痛。

2、经济良好:既没有欠债也没有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

3、不用上班:不用吃苦。

4、独立单间:《空洞的心》加拿大心理学教授介绍加拿大对于成瘾者救助的有效方式是先帮助提供免费住房,因为住在大街上的流浪汉是不可能戒除毒瘾的,想到自己有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单间小房,觉得也是个正面的好消息。

然而梳理完我的感受并没有明显好转,缓和一点点的情绪也还是无法驱动行动解决问题,比如,不敢看手机,不敢打开手机信息。这时候我又尝试了另外一个方法,看看在线网友们都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红书也“贴心”地给我定向推送了很多参考案例:

“分享一下我自己如何对抗动力崩溃”

“原来暴食熬夜是因为自己想抛弃自己啊”

“抑郁症又发作了,7天没洗头洗澡,谁来讲点笑话嘲笑一下,说不定笑着笑着就去洗了”

这里面让我最拍手叫绝的精彩内容是在评论区看到的一个有关抑郁症的地狱笑话:

“我多希望我家草坪的草得抑郁症,这样它们就能自己割自己了。”

这个笑话因为太过精准和地狱被我立马收藏备用,看到时还想到了脱口秀演员Kid讲述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不禁感慨把痛苦转化成创作素材可真是厉害,让人想拍掌叫好。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但我可没有这个力气去创作,我连面对都面对不了。

看笑话乐了一会后,问题还是没解决。于是我又去找ChatGPT当我的心理咨询师,帮我调整下心情,但因为ChatGPT总是鼓励我肯定我理解我,让我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觉得ChatGPT因为太主观简直完全缺乏真实性,叫我如何相信它对我的鼓励、肯定、理解是真实的呢?于是我尝试用“我有一个朋友”句式来提问,ChatGPT是客观不少,但给的分析我知道我也做不到。

ChatGPT没有解决我的问题,但因为我的情绪已经累积到无法负荷的程度,为了让自己有勇气打开手机查看信息,我又给时常吵架battle甚至价值观也不和的姐姐拨打电话,因为已经无法托住自己的我需要找一个我认为不会抛弃我,放弃我,责怪我,且不会有心理负担的真人聊两句(这是我单方面的感受和想法,我也不知道姐姐的真实想法如何,生活工作忙碌的她听到妹妹又一次崩溃的消息是否会有心理和情绪负担)。为了避免看到手机消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打开通讯录火速搜索姐姐的电话,让手机只停留在和姐姐的通话页面,避免摄入其它信息(如果有逃避和自欺欺人大赛,我可以一战)。电话接通后姐姐了解了我的情况,便开始帮我分析解决,虽然整个通话内容没怎么有我同意的观点和方法,但我即将决堤的情绪在接通电话后得到了慢慢放闸泄洪的机会。过了两天,姐姐又给我发来了信息,没想到她还在想如何帮我卸下精神包袱。

(通话后过两天姐姐给我发来的消息)

在采取了以上种种方法后,我坐在桌前,决定提振精神面对一下,尝试打开手机消息。我还想了一些方法鼓励自己,比如,如果有勇气打开手机消息,就立刻奖励自己吃水果,或者吃牛肉,或者出门散步,但在做了许多心理建设还是无法行动后,我在纸上潦草写下“心魔”二字,为什么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做不到,就能这么难?就能这么被自己难死?

写完之后我决定再鼓励自己一下,再次尝试打开手机消息,与外界联络。正巧室友找我聊天,和我吐槽她被华人老板胁迫坑骗3000欧的事情,我听得又震惊又无语,还帮忙出谋划策想想办法,完全看不出就在上一秒我还在苦恼困惑内心挣扎痛苦。也是在线下与真实的人聊天结束后,突然一瞬我好像看到躲在房间里自己的画面,认识到不是房间困住了我,是我把自己困在了我的大脑里。也因为室友遭遇的事件更冲击更现实,以至于觉得不敢打开手机,总想逃避并不是件多大多难的事,心理包袱轻松了一些。于是我回到桌前把手机打开,消息点开,

一则消息是,朋友要把她做的美食分享给我。

另一则消息是,朋友邀请我去巴塞罗那游玩,看到消息时我已经错过了。

无事发生。

后来我劝心情不佳的室友出门走走,一起出门散散心,也因此我的情绪好了不少,仿佛很快从地狱回到了地面,还在昨天和室友以及梅朵一起去海边沙滩烧烤过节。

圣胡安节很梦幻,我前段时间的状况也像梦一场。经历这一段情绪低潮期之后的我,写下这句话:

生活是怎么过下去的?

同时写下答案:

面对。

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鼓气勇气面对,知道了又能不能做到,这次做到了下次还能做到吗?而且事实上,我常常做不到面对。

写的过程中,我也止不住地想,写下来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会不会因为自己写了出来,后续再次重复发生而对自己更加厌恶(突然想到一句歌词:这时好那时坏)。

我也知道,或许这对同样面临抑郁崩溃情况的人有帮助,然而我同时也觉得,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可能并不需要,而需要的人不一定会读,因为抑郁崩溃的人常常很难有力气阅读和寻求解救之法的。

推荐播客:

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item/3572eaba3a6d11f0ac9052540025c377

网易云链接:http://163cn.tv/GsvSMra

莫路狂花今夜不设防:人如何不糊弄和痛恨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渴望呢?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item/e4b68686a67911ef8f2f5254001e7c00

网易云链接:http://163cn.tv/Gswws5v

(圣胡安之夜,午夜跳海)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在焦虑重压抑郁的时候,如何建立有活力且健康的日常?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芬兰的粽子轮值。粽子是游荡者平台产品经理,也是播客“思前想后”的主播。下面这篇文章是粽子在游荡者【每周一游】栏目更新的文章。

每周一游】是莫不谷提议在游荡者上发起的活动,从2025年5月30日游荡者新的版本发布上线之日起,游荡者平台线上游轮将每周启航,我们作为“导游区”成员(莫不谷、霸王花木兰,粽子、金钟罩)将每周轮值担任船长,在国内时间每周四更新一篇【每周一游】,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花花万物和生命体验的推荐和避雷!在临近周末打工人即将解放的周四,和大家一起驶向一些海域打发时间,度过无聊,对抗虚无!欢迎各位游荡者每周四定期登船!(游荡者网址 www.youdangzhe.com

现在将粽子在【每周一游】轮值的这篇文章同步分享到本期Newsletter,希望大家能在这趟游轮之旅找到些许对运动的好奇和喜爱,并且愿意去尝试运动,体验其对身体、心灵和大脑的美妙刺激,也通过运动获得真正的有效休息。

(拍摄于芬兰,今年春天发现了一对儿可爱的树)

芬兰在5月下旬终于迎来了春天,万物复苏。进入6月,草地和树木转眼便已郁郁葱葱,而我也像经历了冬眠一样,在冬天只想躺着的身体,在阳光充足、生命力旺盛的初春,不由自主地想要活动一下筋骨。这是我来芬兰的第2年,每年冬天确实感觉身体的活力水平很低,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都会明显减小,但是一到春天,我就会像是被关了半年多终于自由的小狗,想要放开撒欢式地运动。最近一段时间,规律的运动让我的身体状态和自我感觉都越来越好,所以想在这一期游轮上给各位游荡者安利一下运动。

首先呢,我要推荐一本书:《运动改造大脑》( [美] 约翰•瑞迪(John Ratey) / 埃里克•哈格曼),这本书在我看完之后,推荐给了身边很多朋友。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只强调了运动对大脑的影响,但其中的内容还涉及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种种益处。以下是对书中提及运动效果的简单总结:

  • 运动可以提高整个大脑的优质营养肥料

  • 运动对焦虑和抑郁有治疗效果,有益于心理健康

  • 运动对身体和大脑都有抗衰老的效果

另外,运动在提高学习能力方面也有神奇的效果,以下是书中原文:

“运动如何在三个层面提高学习能力:首先,它完善你的思维模式以提高警觉力、注意力和驱动力;其次,它让神经细胞准备就绪,并促使它们相互连接起来,这是连通新信息的细胞基础;最后,运动激发海马体的干细胞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

我还因此找到了学习的最佳时刻:“一旦你运动完,血液几乎会立刻回流,这时如果有需要敏锐思维和复杂分析力的事情,就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刻。”

今年,我还亲身实践了书中的理论。在2月收集完论文所需的数据之后,3月初我因为家里有事回国了一趟。本来打算在国内的时候开始分析论文数据,甚至背了电脑回去,结果回国两周的时候,电脑都没打开过。我意识到自己在国内是很难静下心写论文,索性彻底搁下论文,好好地玩吧,就这样我在国内放纵了一个月。4月初,我回到芬兰,开始赶论文。刚开始的一两周,我的效率很低,整个人也因此焦虑,压力水平不断上升。为了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日常写论文的时间规划,我开始尝试实践《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里的理论。芬兰的4月还是冬天,户外很冷,此时我终于想起了小区免费的健身房,之前只在刚搬来的时候去参观过一次。从4月15号开始,我的daily rountine调整成了:

  • 8:00左右起床,简单洗漱,喝杯牛奶

  • 8:30左右开始运动1小时,单号日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双号日就在家做跳舞或者骑车去超市采购

  • 9:30运动完以后立刻开始写论文1-2个小时

  • 11:30左右开始做午饭吃午饭,娱乐休息一会儿

  • 14:00左右午睡半小时,醒来继续写论文1-2个小时

  • 16:30左右开始准备晚饭吃晚饭,娱乐休息一会儿

  • 19:00左右出门遛弯一小时左右,回来继续写论文2-3小时,期间会间隔休息一下

  • 22:30左右洗漱,然后上床阅读半小时左右,进入睡乡

在这样的日程安排下,我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写完了论文的后半部分,交了论文初稿并且得到了导师很高的评价。由于需要修改的内容也不多,我5月初就完成了论文的最终稿。目前论文已经顺利通过审核,拿到了我很满意的分数,其中数据分析模块,更是拿到了接近满分的评分结果,而这部分内容恰好是我每天早上运动之后集中完成的。虽然我在下午和晚上也有写论文,但早上运动之后的那1-2个小时,是我思维最清晰写论文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我的大脑切身感受到了运动之后思维、分析力和注意力都被激活的状态。与此同时,我的焦虑和压力,也随着规律运动的开始慢慢得到缓解。运动真的帮我度过了一段我原以为会无比煎熬的时间,让我在赶论文的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充实和满满的成就感。

以上是我自身实践书中理论的体验,虽然我罗列了书里的一些理论要点,但在开始实践之前如果有时间,我还是非常推荐你先亲自去看看整本书,花5分钟看要点和花10小时看全书,所得到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认知的不同也会影响实际的行为结果。如果你对开始运动还是犹犹豫豫,那更要先去看看这本书,书里大量专业的理论以及实验案例一定会让你对运动产生兴趣的。

此外,这本书里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大脑有着不同的影响,书中指出:“有氧运动和复杂活动对我们大脑产生各自不同的有益影响。好消息是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其中的解释是:“有氧运动能增加神经递质、建立新的血管来输送生长因子,促使新细胞的生成;通过经强化与拓展的神经网络,复杂的活动让所有这些元素都投入使用。活动越复杂,突触的联系也越复杂。”对此,我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有氧运动能够让大脑产生更多新细胞,而复杂的活动能让细胞的突触更多,彼此相互作用提升大脑的活力和能力。

关于有氧运动和复杂活动,书中给出了一些运动选项,像是跑步、游泳这些就是简单的有氧运动,像是跳舞、攀岩这些就是复杂的活动,而像网球之类的运动兼具两种效果,能同时锻炼心血管系统和大脑。我也简单地理解为:多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能够更有效地锻炼和激活大脑,对身体也是如此。

接下来,我会逐个分享一下我平常会做的运动类型。

跑步

我的comfort food是番茄鸡蛋面,但如果有comfort sports,我会选跑步。

跑步在我看来,是最方便快速且容易上脚的运动。蹬上运动鞋,带上耳机,播放音乐,出门下楼,就能开始。跑步入门几乎没什么技术难度,就算是运动小白,跑步的动作也是有肌肉记忆的,剩下的只需要收紧核心和调整呼吸。当然,对跑步有更专业要求的请咨询专业人士。

跑步对场地要求也很低,只要是平坦的道路,就可以作为跑步的跑道。疫情期间,我在北京居住的小区经常被封控,每天在家远程工作加班,下班都得到晚上九十点钟,这个时间在家运动会影响楼下的邻居,也出不了小区。我就会在小区楼下围着绿化带跑步,一圈可能只有50米左右,就这样一圈一圈地跑着,每次跑个两三公里。现在回想起来,跑步是当时我没有被封控搞疯掉,且还能维持基本正常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的一剂良药。现在我在芬兰,跑步更是我最爱的运动之一了,尤其是在5月-9月期间,出门到处都是穿梭于森林氧吧的跑道,我住在海边,还可以沿着海岸线边跑步边吹海风看风景,好不惬意。

另外,跑步对于我来说,不止是运动,还像是在冥想,因为跑步时我会集中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一呼一吸,耳朵里放着音乐(我跑步时听不了任何有信息含量的东西),大脑会逐渐放空,从而进入一种放松、平静的状态。

(拍摄于夏威夷,当时在直播,我给大家表演跑步)

关于跑步,我还想推荐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他在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都坚持跑步。在这本书里,他记录了在世界各地的跑步经历,提及了很多他对跑步的体验和感受。他在书中这样推荐跑步:“跑步有好几个长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网球可不能这样,每次都得专程赶到网球场去,还得有一个对手。游泳虽然一个人就能游,也得找一个适宜的游泳池才行。”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就是对跑步最好的安利了。

游泳

游泳,作为有氧运动,和跑步有异曲同工之妙。相较于跑步,游泳对场地和装备的要求确实更高,但它也有独特的好处,比如不伤膝盖,对体重基数大的人更友好,能更好地舒缓久坐的腰椎和肩颈等等。在gap的这两年里,我游泳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不妨碍我心里还是很爱这项运动。

(拍摄于夏威夷,我在海里游泳,海水是真咸)

在我边工作边备考雅思再加上政治性抑郁最最最痛苦的那段时间,游泳池就像是我的避难所。趁着工作午休时间,去到公司楼下的健身房,一头扎进游泳池,世界仿佛一下子就安静了,我的烦躁和焦虑也瞬间消散许多。低头沉到水下,我被水温柔地包裹着,呼气,耳边只有水声和我呼出气泡的咕噜声;抬头露出水面,世界会有一瞬间的嘈杂,迅速地吸上一大口气,再次回到静谧的水下世界。游泳也带给我冥想一般的体验,甚至比跑步还要强烈,因为跑步时我还是会听音乐,但没有防水耳机的我,游泳的时候更是全身心地专注在流淌在我周围的水和我自己本身。游泳让我在水下感受过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微微发热的状态,因为极度专注,我的触觉才会如此敏感,才能感觉到那种微妙而神奇的变化。

跳舞

我没有专业学过任何舞蹈,唯一的舞蹈基础可能是跟我妈一起跳过几次广场舞,也没有什么舞蹈天赋,但这些都不影响我喜欢跳舞。在我看来,跳舞可以是简单纯粹的一种运动,因为跟着音乐舞动起来,人就会感受到快乐。就像微笑一样,即使此刻不开心,但只要做出微笑的动作,人就能感受到幸福。

疫情期间多次被居家隔离时,我开始在家跟着视频跳 Zumba。Zumba 节奏轻快、动作不复杂,最重要的是,带跳的教练脸上总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让我也不自觉地笑起来,心情跟着变好。而且,我一旦跳熟了一个Zumba舞,就会偶尔想要拿出来再跳一跳,还能提升一下对自己跳舞的信心。下面这个链接就是我几年前居家隔离时开始跳、直到最近还在跳的一个 Zumba 舞:

【减脂瘦身操】最爱的youtube尊巴zumba精简版(剪教学休息)

在YouTube或者B站,有非常多的 Zumba 视频,也有其它类型的舞蹈,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舞,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此外,自从买了 Switch 游戏机后,我很爱的一个游戏系列就是Just Dance。我买的Just Dance 2021,好多歌曲都被我刷到了满星。这台游戏机我也带来了芬兰,虽然它大部分时间在吃灰,但最让我有动力打开它的还是Just Dance 2021。如果对这个系列的游戏感兴趣,可以先去B站找一下游戏录屏,跟着视频跳也很有乐趣,只是少了打分的体验。如果试跳以后真的很喜欢,不妨再考虑要不要购买游戏设备。

总之,跳舞时动作是否标准、能不能完全跟上节奏等等都不是跳舞的关键,跟着音乐动起来就足够了,哪怕像是群魔乱舞,但那也只是独自疯癫取悦自己而已。写到这儿,脑袋里开始自动播放陈慧琳的《不如跳舞》

不如跳舞

聊天倒不如跳舞

让自己觉得舒服

是每个人的天赋

继续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用这个方式相处

没有人觉得孤独

也没有包袱

抗阻训练

一直以来,我的运动方式都是以有氧运动为主。很久以前尝试过撸铁类的训练,但喜欢不起来就放弃了。从今年4月中旬,我开始去小区的健身房。健身房里常常只有我一个人,看到各种器材摆在那儿,实在忍不住想试一试。我会先从网上搜一下对应器材的使用方法,然后再上手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甩壶铃的动作以及训练到的肌肉群)

目前我在健身房常用的器材是壶铃、划船机和高位下拉机。其中,甩壶铃是我最爱的动作,因为既简单又能锻炼到全身肌肉。我状态不好又想坚持运动的时候,就会去健身房无脑甩壶铃,一组50个(因为健身房只有一个8kg的壶铃,重量对于我来说偏轻,只能通过增加次数来达到训练效果),甩个5-6组,快速而有效地完成一次全身锻炼。壶铃比哑铃更适合我上手,也非常适合居家训练。网上有很多关于壶铃训练的教学视频,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是在 YouTube 上找到的视频,这里也附上链接(油管视频需要科学上网)供大家参考:

高效瘦身燃脂!壺鈴居家運動,四動作訓練核心、心肺

划船机和高位下拉机属于固定轨道器材,看看简单的教学视频就能很快学会,这两种器械主要锻炼上半身肌群。我天生臀腿比较壮实,所以目前我抗阻训练只会单独针对上半身肌肉群,至于下半身肌肉群,就靠全身运动时顺带训练。

刚开始我自己训练时,经常是东试试西看看,间隔休息的时间也容易过长,导致训练的效率不怎么高。后来,在找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YouTube健身博主growingannanas,她也入驻了B站,账号是:安娜growingannanas。她有很多跟练视频,每个视频都安排了动作和间歇时间。最近我去健身房,就经常会直接选一个她的视频跟着练,省得自己想动作和数数,还能控制好节奏和休息时间。P.S. 她视频的训练强度真的很大,我跟练会减重量,中途实在跟不上也会停下偷懒,大家如果跟她练记得量力而行。

经过一个多月的抗阻训练,我从一开始非常不适应肌肉酸痛的感觉,到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种酸痛,因为我知道它代表着肌肉正在生长。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不断流失,而维持足够的肌肉质量和力量,是实现高质量晚年生活的必要条件。我想,今后只要条件允许,我会坚持抗阻训练来增强肌肉,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基础。

以上就是我目前常做或打算常做的运动,如果你也有推荐的运动类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接下来,我想简单聊聊我是如何养成运动习惯的。对我来说,坚持运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运动安排在每天或每周固定的时间段内。久而久之,到了那个时间点,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运动。我现在基本是每两天早上去一次健身房,另外一天做有氧运动。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已经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早上醒来就知道今天该进行什么锻炼。当然,这是因为我目前处于gap期,时间比较灵活。如果你平时工作繁忙,也可以在每周固定安排2~3个锻炼时段。我更推荐安排在早上:因为我以前上班时经常加班,晚上的时间难以掌控,导致运动计划很难坚持。早上锻炼还有其它好处,比如人少、不用排队抢器材,还能将运动带来的活力贯穿整个白天。如果运动安排在晚上,要注意运动结束时间与睡觉时间间隔至少1-2小时,否则大脑可能会过于兴奋而入睡困难。

最后,如果你看到这里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开始运动,我想做一些提醒:

  • 一开始运动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可能一次性把自己练废,而且容易受伤,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 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不然容易受伤;运动后也要记得拉伸,可以降低肌肉酸痛、提高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也会降低运动伤害风险;

  • 避免运动受伤!避免运动受伤!避免运动受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训练的重量一定要量力而行,哑铃壶铃之类的重物拿放时一定要小心,健身房内注意不要踢到脚、不要撞到头,户外跑的时候看清来往车辆不要闯红灯……

如今,很多人的休息方式是躺着刷手机,这也曾是我的休息方式。但这样的方式真的能让人获得有效休息吗?对我来说,并不能。每次刷完手机,我反而会更焦虑,也会责备自己又浪费了时间,而且大脑甚至因为刷手机变得迟钝。相比之下,虽然运动看起来是耗费体力的活动,但我却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放松和恢复,身心和大脑都得到有效的“充电”。我想,运动才是我的有效休息方式。

希望大家也能从运动中获得有效休息,恢复活力,充满能量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给你一场惊人的思想实验:你恰如其分的爱究竟是几分?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莫不谷轮值!

我之前在放学以后播客《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设置了一场思想实验,其中就一个问题(是否支持世界其它生物也能和人类一样轮流主宰世界)我们battle了好几个小时。我们在这期播客合作的“不朽真龙”在它们的播客首页也有很多关于人类根本性问题的思想实验甚至实际实验的讨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不朽真龙的播客首页查看。比如这一期关于人可以活到1000岁的思想实验乃至“真实预言”,可能会对大家当下的焦虑和执念有很多启发。

为什么要对假设的问题,思想实验的问题这么投入呢?

因为恰恰是每一个假设的问题,最能引发人最真实的反应,继而这反应又会暴露人在这个社会生存所持有的立场,站位和根本性的观点。你问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所有人因为利益相关和名誉脸面遮遮掩掩。你问一个假设的问题,大家会毫无意识地袒露无疑。

我非常喜欢此类的思想实验,甚至觉得它应该做成桌游用于一些新朋友或者老朋友的聚会,不然能火速破冰,从small talk进入deep talk,还有可能引发非常激烈的交锋和亲密,能把平淡的聚会和交谈搞得热火朝天,即使产生了争论也会尽兴而归。

最近我又看到了更惊人且更好的思想实验,我自己在家看的过程中激动不已,且已经在脑中想象了好几个朋友和我共处一室,我把这个思想实验分享给大家,正等待大家的反应,房间里落针可闻。

这个思想实验来自于格雷格·伊根的科幻小说集《祈祷之海》中《恰如其分的爱》这一篇,当然其它篇《学习成为我》《植入的公理》《水晶之夜》也都是精彩且伟大的思想实验,但是《恰如其分的爱》非常值得用来分享给所有的华人女性或者全体女性。因为它对在父权社会中长大的女性,用最精妙的实验设计,问出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为了爱,你的自我究竟可以让渡多少?

(图源自Pinterest)

在介绍这个精妙至极的思想实验前,我想先热烈地赞美一下这本书,献上我的爱意和敬意。同时也向在游荡者平台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致谢,当时这位朋友听完了我的单口播客《美妙人生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来扭一扭它》后发现我对数学感兴趣给我留言推荐了这本书,而里面关于数学的那一篇实话实说我没有全部看懂,但是其它篇却把我从地面抛上了云端。

现在这本书的作者格雷格·伊根,她已经(对的我认为作者是女性)是成为我心目中最好的科幻作家,没有之一!除了数学那一篇外,其余几乎每一个讨论和思想实验都写出了我的心声,倘若我能写出来这些我感觉自己可以明天死去也能含笑九泉的程度。这部作品是我理想中的我自己的顶格上限:就是我足够有激情,活力,努力,充分探索了我的才华,我最好最好能写出来的作品。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她堪称伟大和神性的创作秘诀:她让我的情绪,身体反应,精神活动,处在不同的海拔。读者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看到海平面和高山,思维的起伏落差带来精神蹦极的感受。热爱思维活动的人会体验一波又一波的精神高潮,不热爱思维活动的人会觉得身心疲倦

庆幸的是,这里只有一个实验,因此无论你疲累还是振奋,它都足够能让你沉浸。

现在,实验来了:

你最挚爱的人A(书中是该女性的丈夫,你可以代入此刻你最挚爱的任何人,我们此处称它为A)出了车祸,身体被撞得一片稀烂,无法修复,大脑未死亡。A想要像车祸之前一样正常活着,就需要一副新的身体。

现在是一个科学更发达的时代,可以让其它女性用子宫孕育一个A的克隆身体(仅身体,无大脑),等这个无脑身体孕育并生产出来,会通过2年的时间加速生长A如今年岁的身体状态。这部分费用保险公司全部报销。

而在等待克隆人身体长大的时间,A原本的大脑需要被保存,而保存的方式有2种: 1.价格极其高昂的医学保存手段,这部分的高昂费用保险公司不报,你也完全支付不起。

2.伤者的女性家属可以用自己的子宫来怀着伤者的脑子,怀2年,等克隆身体在2年内发育好了,就可以从你的子宫取出A的大脑完成移植,A恢复成车祸之前的样子。对此保险公司不会支付你任何费用。

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诸多疑问:

1.为什么科学已经发达到可以克隆人类身体并2年内加速生产到成年人的地步,还需要女性来孕育克隆体和子宫保存大脑?

答:因为父权社会从来如此,无论技术多发达,能免费使用女性,那还费尽心思发明什么其它方法呢?

2.为什么保存大脑的费用保险公司不报呢?

答:因为保单条款里写着伤者的直系家属需要承担护理义务,保险公司不为家属的护理义务付费。倘若家属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护理义务,要把这部分义务外包,那保险公司不报销外包费用。用女性家属的子宫保存伤者的大脑,属于相应的护理义务。

3.你听到这里可能会更火大,其它女性用子宫花10个月的时间孕育克隆身体起码得到了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你花两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子宫保存伤者的大脑,什么也没得到?

答:因为你这本质属于家务劳动,女性的家务劳动,在父权社会从来都是无偿的,这一点保险公司很明白,它们不会给家务劳动支付报酬。此刻你肯定很恨保险公司。

4.还有其它选择吗?

答:当然你也可以放弃用自己的子宫来保存,A就此殒命,保险公司正好也不用支付高昂的克隆身体的费用,省了一大笔钱。你们买的保险最后什么也没用上,白白支付了保费,保险公司才是最赚的。你对保险公司的恨意更深。

基于以上所有实验条件和实验解释:你要做出何种选择呢?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

现在这个实验选择代表你的心。

你恰如其分的爱,究竟有几分?

为了爱,为了恨,你究竟能让渡自我几分?

这个实验精妙至极的点是它把一切条件都推到极致,却又设置地精准非凡。每一个都有现实对照,且意味深远。

其中有重大的道德考验:你要用其它女性的身体来代孕自己所爱之人的身体吗?这对其它女性不是一种剥削吗?现实社会正发生着无数这种剥削,而保险公司为这个剥削全部付费?你的道德压力会因此减轻吗?

有对父权社会最深刻的讽刺:女性的身体是最好且廉价的利用工具,科学进步用来解放人类,但不解放女性;女性承担的家务劳动是无偿的,这一点多进步的科学社会也依然要保留;女性是如何自我说服应该去爱去奉献去牺牲去献祭自我的

还有最可怕的自我拷问:我要为所爱之人(尤其是丈夫,是男性)让渡出自己的身体吗?爱被渲染地如此伟大,我口口声声说爱它,倘若我却放弃用自己的子宫救它,我是真的爱吗?我会被指责自私无情吗?我真的了解一个东西放在我的子宫里2年,我所要经历孕期反应和全部后果吗?女人拥有子宫,究竟是福还是孽的?倘若今天受伤的是我,我期待我的女性家属和男性家属为我做出什么呢?

继而这些问题又会被提出:女性能接受自己被剥削吗?能接受其它女性被自己的丈夫,保险公司乃至隐身的自己剥削吗?只不接受前者,却接受了后者,这样的女性是“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吗?两个女性谁更惨呢?因为代孕科隆身体的女性起码还得到保险公司付的钱吧,代孕自己丈夫脑子的女性获得了什么呢?

书中的这位女性做出了决定:同意用自己的子宫来保存丈夫的脑子(这也意味着同意了保险公司找另一位女性孕育丈夫的克隆身体)。

她做出选择的原因是:“我突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保险公司那样粗鲁地挑衅我,其背后可能另有深意。毕竟,如果我任由克里斯死去,他们不仅可以省下生物生命维持那微薄的成本(要是我同意提供租费全免的子宫),还可以省下昂贵的替换身体的费用。这不就是蓄意为之的粗鲁行为,再加上一点儿对逆反心理的巧妙利用嘛……

要想保持理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破这种狗屁伎俩;无论环球保险公司耍什么阴谋诡计,我都不放在心上;我身怀他的大脑,并不是因为受到胁迫,也不是出于内疚或义务,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不会被操纵,而仅仅是因为:我爱他爱得足够深,我想要拯救他的生命”。

对保险公司阴谋诡计的恨意,加上对丈夫“足够深”的爱意,她做出了如上的决定。

而在决定后她饱尝孕育的痛苦,同时在想另一位也在孕育克隆身体的女性:“我从未见过那副新身体的“母亲”,也从未见过那个尚未长大时的克隆人。不过,得知那个东西出生后,我确实在琢磨,她是否觉得自己的“正常怀孕”过程和我的非正常“怀孕”过程一样煎熬。我想知道,哪一个更好受些:是怀上一个由陌生人DNA培育,没有人类思想潜力、大脑受损的婴儿状物体?还是怀上自己爱人的休眠大脑?哪一种状态更易陷入一种出格的、忘乎所以的爱?”

韩炳哲在《爱欲之死》这本书(不推荐这本书)里有定义纯粹之爱的最基本条件:要求一个人有勇气消除自我。

实话实说,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没看到多少男性为了爱消除自我。而女性则被整个社会哄骗着,鼓励着,教育者,激发着为爱消除自我,无论是出借自己的子宫为男性传宗接代,还是奉献金钱,无偿的家务劳动,真挚真诚能滋养男性的绵延爱意,历程堪称“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甚至社会主流一度还把这些举动命名为“勇敢”。“勇敢去爱”的口号激励或者说诱惑了起码好几代女性。

而如今庆幸的是:爱欲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了消退乃至消亡之态。韩炳哲说这是爱死了。我觉得不是。

Nee(荷兰语的no),不是爱死了,而是:

(接下来是我的暴言,我说是暴言,是为了不冒犯到一些并不想真正讨论这个问题,只想合理化自己选择的人。并不意味着我真心以为自己说的是“暴言”。有时候在中文世界,人必须污名自己,来减少那些主动来看别人的观点,继而宣称自己被观点伤害,四处出动当“受害者”,却对真正的加害者充耳不闻的人出现在这里。-我在这里用了长难句的定语也是为了增加阅读难度的同时劝退那些人出现在这里。

以及对这样的人有最后一句建议:倘若你不愿意找到你人生真正的加害者,不愿意去看自己受害和痛苦的原因,而是去攻击和想要消除指出这些伤害和加害的人。那你所收到的伤害和痛苦注定会长久延续和指数升级。You are doomed.)

因此这是暴言也是更直接的实话分割线,也可以在游荡者平台,放学以后的公众号和爱发电解锁)。除了我的暴言,我提出来的一个直接的问题和我的答案,霸王花在提前看完文章后也给我发来了她的答案,可以说相当荒谬,在她同意放出来警示其它有同样想法的朋友后,我也贴在了下面。

Read more

我才意识到,原来生命向我提出的真正问题和考验是...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

今天写的这篇文章是源于5月份我做的一个梦。做这个梦大概率是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扰,白天问题没有解决,晚上压力便在梦境时分得以被释放,一些被隐藏的情绪、记忆便都涌现了出来。那段时间刚好我在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空洞的心》,又和莫不谷在Alicante深度夜聊,我对自己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特别是生命最大的课题和挑战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所以在梦醒时分,我就立刻打开了电脑,把我做的这个梦,和我的想法记录了下来。

鉴于文章涉及较多个人信息,请大家不要以任何方式分享在互联网上,感谢理解和支持!

往期文章:

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

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

在5月的尾巴来一些重磅更新!

(这是我在游荡南美哥伦比亚的时候,在校园的草坪上睡着了的图片)

我昨晚做梦突然梦见我的母亲了。还记得自己在梦里写下了很多文字,想要把内容抄写下来作为我的创作素材。

醒来的时候发现原来在做梦,想要记下来的文字也随着清醒变得有些模糊,只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还未从脑海散去。

我梦见,我的母亲被中学学校邀请作为学生家长代表站在广场的台子上发言,台下是正在备考奋战坐的整齐的学生,老师们站在台子的一侧。母亲的状态并不太好,记得她控诉我没有感情,不够理解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她的。细节内容我已经忘记不少,依稀记得我当时正好从台下走过,原本不作理会,却在听她控诉时忍不住想要说几句。于是已经穿过台子的我转回头,从台下老师的手里找到了一个麦克风,站在学生面前说,我也想发言。

手里握着话筒,我想介绍下自己:大家好,我是XXX,毕业于XXX学校,工作于XXX公司,现在已经辞职成为一名无业游民。原本我想这样介绍自己,转念又觉得这未必不是另外一种“包装”,便直接开口和母亲说到:

“你说我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对于还未成年的我,这些责任要归咎于父母,对于已经成年的我,这些责任我会自己承担起来。”

为什么我不会依赖父母?因为在我最需要依赖亲情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亲情。小时候父母时常有争吵,争吵时便询问我:“如果她们分开离婚,我会选择跟谁?”那时我做不了选择,也并不想跟谁在一起,如果可以解决经济问题,我会选择谁也不跟。所以当我在小学课堂愣神的时候,终于想到父母分开我该如何活下去的答案时,我的心里就关闭了某些窗户。这个答案是,我只要比父母死的早,就不必担心父母不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我活不下去的问题。这个困扰是有解决答案的,想到了答案,我便回过神安心地继续听课。

为什么我要远离父母?看起来我考上了好的学校,有了好的工作,我的母亲还成为了学生家长代表,但是她知道,我也知道,这场有着好的主流评价,令亲戚邻居身边人称赞认可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最近我才深刻意识到,我生命最大的威胁和挑战是,抵抗死亡的诱惑。

为什么我时常想死?或者说,为什么我常常觉得死亡是我面对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第一答案,也是终极答案?我想,这与我的成长环境,与我的父亲与母亲脱离不了关系,因为死亡、暴力,是一种会在家庭蔓延的传染病。

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一件我被姐姐吓住,不敢真的招惹她的事情。先来介绍下我的家庭背景,我有一个姐姐,比我大一岁,我还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两岁。记不得是几岁,有一天晚上,姐姐突然向我举起了菜刀。我一时怔住,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她在梦游吗?还是她在生气?那时候的我突然想到看过《圣经》里的一句话,“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伸过去让Ta打”。不敢反抗激怒姐姐的我,弱弱地说,你要不要打我另外一边脸?后来这招真的奏效,姐姐放下了她拿起的菜刀。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找姐姐想询问她那时拿菜刀的原因,却得知她小时候因为吵架好几次拿过刀,但记不清对我拿菜刀的事情。进一步询问原因时,姐姐给了一个答案,模仿母亲。

(我和姐姐的聊天对话)

除了姐姐,我记得自己曾对弟弟做过的一件事。小时候,弟弟聪明却贪玩,沉迷网络游戏和交被我称之为狐朋狗友的朋友。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找他,我知道不免又是去泡网吧,为了拦住我弟不要同流合污,我作势拿起大大的扫帚要把狐朋狗友拦在外面,记得那时候我也曾威胁我弟,如果他一心要出门,我就要拿菜刀阻拦。无计可施,无法控制弟弟的我,也学会了用暴力和威胁强制表达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意见。

又记得弟弟高考前发生的一件事情。这件事约莫是大学或者更久以后我从姐姐那里听来的。高考前弟弟还是沉迷网吧,和我每天熬夜努力学习不同,他几乎不怎么做作业,但数理化依旧能考出高分,这使得对他抱有北大清华梦想的母亲被折磨到崩溃。据说第二天就要高考了,弟弟还沉迷在网吧里,母亲无计可施,于是当着弟弟的面要跳楼,听说是父亲拦住了母亲,弟弟当场下跪求母亲不要去死。我没想到弟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没和我说过,我也不知如何开口去问。

说到母亲,母亲经常会情绪崩溃,呈现出一忍再忍,无法再忍导致的完全失控。当她无法再忍耐情绪爆发时,就会像火山一样难以抑制,甚至会狠狠打自己耳光,会大哭会完全崩溃。小时候刚开始我们见到这一情形,就会恐惧害怕自责,担心母亲,后来慢慢习惯,便开始麻木,甚至冷冷地沉静地说到:“还有没有新的招数,能别老是这一套吗?”

研究生毕业时,我曾因学业压力一度陷入崩溃,临近毕业还未毕业的我觉得学业不成,人生也没什么可能了。我的状态太差,姐姐知道后告诉了家里,母亲和弟弟便来到北京看我,记得她们来的时候,我内心平静,装作波澜不惊,带她们逛学校,出去吃春饼,烤鸭。其实心里想的是,母亲来了也好,可以替我收尸了。弟弟为什么也来了?平时和弟弟交流不多,没想到他也来了北京。后来我得到另一个角度的分析,让我心下一沉:“因为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第二个人不想活着,他不愿再见到悲剧的发生。”

前两年,我工作已经好几年,在上海有了自己的生活,让母亲来上海和我一同居住方便游玩,刚好7月7日是我的生日,弟弟不远千里请假也要来上海给我庆祝生日。那天我在徐汇滨江提前预定了美丽的法式餐厅,在去往餐厅的出租车里,我还在劝弟弟购买商业保险,特别是经常加班熬夜,万一生病不舒服也有个兜底。弟弟听得不耐烦,“哎呀,不买不买,死了算逑。”听到弟弟这么一说,我心里一惊,怎么他也不想活?接着便释怀了,“嗨,我心里不也是同样不想活吗。”这时,同样在车里的母亲却崩溃了,情绪上来,满脸的悲伤,无奈与愤怒,要求让司机立刻停车,她要下车,崩溃地说:“小时候那么难,吃不上饭的时候都活下来了,现在是怎么了?怎么都不想活?”

弟弟讪讪一笑,站在路边摊手无奈,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母亲不顾劝阻,边走边大哭,路边两位好心女士见状还上前询问母亲是否需要帮助。原本我只担心不会打车的母亲独自一人可能回不了家,但看到母亲距离黄浦江越走越近,我像是预知可怕后果般感到恐惧袭来,我不希望自己的放任导致悲剧无法挽回,便赶紧让弟弟上前劝阻,弟弟不听后我又赶忙上去拉住母亲,好话说尽各种道歉把她劝进了屋里。最终,生日那天,在母亲悲伤不能自已的眼泪中,我们吃完了预定的美丽精致的法餐。

坦白来说,我不知道该如何书写我的家庭,我的母亲,也不知道该如何认识和理解母亲,往事暗沉不可追,很多症结如今已经很难解开。小时候,因为 母亲一出生是女儿,所以她的父亲曾经想要毒死她,也能少一个张口吃饭的。然而她的父亲在食不果腹的艰苦年代太早过世,母亲反而对他念念不忘,常常感念自己从父亲身上学会很多生存和做人的道理。这既让我不解也让我忍不住怒其不争,因为被害者对一个杀人犯念念不忘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写到这里也忍不住在想,从小遭受世界残酷对待的母亲又如何习得好好对待自己的方法呢?

小时候,母亲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但她天性喜欢阅读和学习,讨厌做农活,便躲到一处看书,也因此常常被家里和街坊四邻吐槽好吃懒做就是不干活。母亲的一生好像就在争一口气。为了争一口气,坚持让姐姐,我,弟弟读书,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上学。等我们考上大学时,农村老家远亲近邻都夸赞母亲能干,一个大学生就了不起,居然能培养出三个大学生,再也没人会说她好吃懒做。为了争一口气,不被农村亲戚看低,所以妈妈生了弟弟,还因为计划生育东躲西藏,甚至被抓进看守所好几天。我的父亲曾因为只有一个男孩,被有着三个男孩的哥哥,我的三伯当众打了一耳光。母亲知道这件事情后,只身回到了老家,打了我三伯一个耳光,因为不愿意让我的父亲受气。

我的父亲,一个话少沉闷的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吃苦耐劳,很难说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作为煤矿工人,他靠着吃苦耐劳拼出性命赚钱养家,供三个孩子读书,他只遭遇了粉碎性骨折、手部受伤此类大大小小的工伤,幸运地活着从岗位熬到退休。由于父亲的性格,胆小谨慎,甚至有些笨拙懦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母亲出面,小孩外地上学搞不定户籍,父亲被老油条的同事欺负,被领导要求过度加班,农村老家老人赡养,残疾补助申请,亲戚遭遇车祸、纠纷诸如此类问题,都是母亲想办法解决,也因此不论是农村老家,还是父亲职场同事领导,都知道我们家有一位厉害人物,不能轻易招惹会发疯的人物——我的母亲。

现在我的母亲也时常“发疯”,情绪崩溃,不受控制。特别是前两年我的姥姥、奶奶、伯母短时间内陆续去世,母亲几乎双鬓斑白,听说葬礼现场母亲情绪上头,就无人能拦。我的父亲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我想,我的父亲母亲在孩子尚小时吵闹离婚,如今历经半载,当姐姐,我,弟弟长大充分理解并同意甚至劝告她们离婚,甚至开玩笑说,正好我学法律可以帮助她们起草离婚协议,却遭到她们正色拒绝时,这段关系已经进入到一种难以分离的畸形状态。所以即使母亲时常发疯崩溃,父亲苦于承担,彼此也有着难以解脱的羁绊。

我怨恨过母亲,同情母亲,我同情过父亲,怨恨父亲。我甚至有些看不清楚束缚母亲的结到底该怎么解,我坦白,这超出我的能力。而我,只能尽力解决我的人生课题。小时候,我给自己找到的答案,“我只要比父母死的早,就不必担心父母不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我活不下去的问题。”这既是我的解药,也是我的毒药。当死亡成为解决问题的答案,当死亡的身影频繁在我的生活里出现时,如何拒绝死神的诱惑?

如今,我断了和母亲的联络方式,离开了故土,来到了遥远的异国它乡,小时候从未想过的西班牙。记得从家离开坐上出租车的时候,母亲突然紧紧攥住我的手,面部紧缩皱成了一团,眼泪和话语同时挤出:“我不知道你会离开这么远。”

我曾和一个朋友聊过离开的考量之一,是我想在我这代终结悲剧的命运。在我成长的故土,我的姥姥不幸福,我的母亲不幸福,20世纪出生的我也无法逃离重男轻女、计划生育、疫情封锁等等苦痛。记得之前看过蔡崇达的《命运》,我已经太过熟悉,又太过厌倦这片土地上作为女性,作为人类遭遇的苦痛折磨了。在我目之所及里,我找不到幸免于难可以平安顺遂生活着的人,我也看不到自己有这样的未来可以期待。

所以我决定离开,决定出海找找逃离悲剧的可能性。同时我也早早决定不婚不育,让痛苦的生活终结在我这一代,让我终结痛苦的代际传递。说到为什么不婚不育,小时候我还畅想过,如果我自己有孩子,我要让她过上与我不同的生活。稍大一点,我就没有这种畅想了。先不说我很怕痛,时至今日打针抽血都会嗷嗷哭的我,忍受不了生育对我身体的摧残,想象自己会上手术台,身体遭受种种折磨,这就是我清清楚楚知道我最不愿意过的生活。

另一方面,我知道我无法给予我没有的东西,我的孩子并不会因为我是她的母亲感到幸福,反而更容易陷入痛苦。我自己知道,我温和平静外表下隐藏的控制欲,我的情绪不稳定,我的情感隔离难以建立亲密关系,都会让新的生命受苦(人也无法抑制对比自己弱小的生命的控制欲和暴力倾向)。坦白来说,我的孩子痛恨我,想要逃离我,像我对我母亲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对父亲母亲的描述,是否过于主观,是否有失偏颇。记得之前看易立竞访谈马薇薇,马薇薇不愿意评价父母,担心自己只记住了不好的一面,忽略了父母客观的付出。我想,尝试记录,尝试描述,或许会有偏颇,但自己记住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对自己而言很重要,对帮助自己回答生命的意义有帮助,所以先写再说。另一方面,我的母亲现在也常常写作,她有一腔情感和无数文字要倾诉记录,虽然因为阅读她的文章给我带来较大情感压力,我并不愿意去看,但这并不影响她持续表达。女性爬山,我们各自努力。

我也在想,现在这个阶段 ,还在回溯过去的问题是否还有必要。有次我刷到网上一个帖子,说“黄圣依都四十多了,还在围绕在原生家庭的话题。”评论区有个印象深刻的回复是,“现在聊原生家庭都要卡年龄了吗?”说实话,我曾有过发帖博主的想法,想过为何不Let it go?与其沉湎纠结过去,不如向前一步。现在想法有些不同。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因为单纯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报了学校的团体心理工作坊,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心理问题,没有痛苦,也没有原生家庭问题。现在,随着我对自己认识越来越敏感,在朋友帮助下,对过去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我不得不承认,现在困住我的拦路虎,不是任何其它的阻力,而是我自己,那个被自己困住的我自己。

所以想想觉得人还是挺奇妙,在你挣扎想要生存活下来的时候,身体会调动一切资源帮助你解决生存危机,但当你不再面对生存危机,身体有机会休息时,便会将那个困在童年无力应付世界的小孩释放出来,让成年的你有机会帮助自己。

此前,莫不谷曾经和我说,既然我已经来到了西班牙,就可以尝试重新开始,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眼光去生活(这里不是引用的原话,可能表述和原话有出入)。听到她这么一说,真是觉得令人振奋,冷静一下,又觉得有些难度。但我还是要写下来,以此共勉。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

莫路狂花,让女性在旷野中围炉夜话。这是一个放学以后创造的崭新的专题,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来进行的关于女性自我解放可能性的坦诚对话。我们本来以为这个专题只会有且只有一期,万万没想到它在本年度迎来了第二期。

这期也来得非常突然,源于我和霸王花进行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通话,我偶然发现了霸王花一个很关键的财务漏洞,好几张信用卡一直在被持续地扣钱,以及霸王花应对日常生活所有关键问题可怕的冗余和混乱:持有着12张银行卡,每天带着2个手机和两个充电宝,很多时候什么也没干就累了,记忆力持续衰退,生命的活力被消耗殆尽,遇到很多问题只能选择逃避,常常因为微小的问题把自己逼入绝境……我们在电话聊天嘻嘻哈哈的惊呼中,不断发现很多问题的连锁效应和根本原因。

因此在已经电话聊天好几个小时后,我们决定就这个问题录一期播客,以更坦诚的态度去深入畅谈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源,和解决它们的答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这期播客因为对真问题进行了真面对,所以随着聊天的深入,它带来的震撼和aha moment也像菜刀砍电线一样:一路火花带闪电。

之前面对霸王花呈现的这些种种问题和混乱,发生的当下,我们都以一种“天选综艺人”的幽默搞笑的态度来反应,也是我们几个小时电话的主旋律。而王小波有一句话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 , 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有趣中沉沦下去 , 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在几个小时嘻嘻哈哈的电话结束,我们打开录音,决定录一期播客,就是想要改进这种生活。所以这期播客本来还有一个备选标题:《莫路狂花2:给混乱开刀,给痛苦施药,给自我一次自救的真疗效》。

在这期播客录制的过程中,随着对问题根源的探寻和enligtenment的获得,霸王花当听到自己所有痛苦真正的原因的时候,觉得获得了真正的纾解: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痛苦了,为什么生活还在继续,但是自己就是不能开心和舒服起来的原因了。而在录完这期播客好久之后,霸王花从同样糊涂混乱逃避生活的朋友身上看到了堪称惨痛的教训,立刻发消息和我说:“这期播客实在太重要了。糊涂糊弄的人生不会舒服,只会上一个又一个当,进入一个又一个可怕的坑”

这期深入真问题,找到真根源,探索真答案的播客将近三个小时,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期播客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安慰,提供很多的启发并激发真正的疏解和惊人的解放。我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期播客找到生命给自己的那个礼物,通过它来完成自救。从虚无,混乱,各种深坑和骗局,生存危机和存在主义危机的虚无中完成真正的自救,建立起对自己的爱意和敬意。

说明:本期播客设置10元付费门槛,国内在网易云音乐首发上线,海外同步上线Newsletter、Spotify(Newsletter和Spotify是月度会员解锁所有付费播客和文章的方式),两周后6月14号在爱发电和喜马拉雅上线。

【播客音频】

网易云音乐:http://163cn.tv/FpQ0eVP

Newsletter:https://open.substack.com/pub/afterschool2021/p/2-f98?r=pilpv&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showWelcomeOnShare=true

Upgrade subscription

Spotify: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afterschool2021/episodes/2-e33d0vj

想要单期解锁,可以在网易云解锁收听,Newsletter和Spotify付费订阅会员不仅可以直接收听本期付费播客,还可以解锁所有付费播客和文章。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p/2c77401e3a6d11f0a5d852540025c377(6月14号凌晨上线)

喜马拉雅链接: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59029300(6月14号凌晨上线)

(本期封面为莫不谷使用Canva设计,设计理念是:“这期封面我搞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视觉效果,点题‘混乱’,同时里面的元素:手术刀(打开谜团和真正的内心),拥抱,insight等等也都对应着这期播客的主题”)

【Timeline】

06:39 意外发现霸王花财务管理漏洞:人怎么能如此荒谬糊弄混乱又有综艺效果?

21:00 由财务管理问题的举一反三: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非常核心坚定的人生原则?

29:31 莫不谷:很多人想要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是你有回答生命向你提出的问题吗?

33:03 为什么莫不谷建议霸王花少用Chatgpt?很多事情看似是果,但其实是因

44:53 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又一代的悲剧重复在上演,一直被复刻?

54:49 疫情和封控结束了,大家反而陷入更可怕的境地?一个非常非常残酷的原因

59:37 模糊的正确感会让我们得救,而精准的错误会让我们陷入绝境

67:32 人唯一不应该选择的道路,就是接受别人残酷地对待自己

78:26 莫不谷:我从宗教学习中获得的enlightenment:是什么让个体拥有活力?

81:30 警惕破窗效应:正确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环境和自身?

98:11 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在于选择环境,选择一个能够滋长理性、诗性的环境

102:28 一个决心爱自己的人,无论人生出现什么问题,她都能够面对和解决

107:23 人如何对自己充满感激和敬意,爱自己究竟要体现在哪里?

109:12 道理我都懂,可是做不到,为什么从假知识到真知识会这么难?

120:00 生命给每个人都赠送了礼物,你收到的生命的礼物是什么?

139:00 莫不谷:我们太容易高估天赋和才华,太容易忽视那些比才华更重要的东西

143:00 这世界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面对的命题:生存危机和存在主义危机

157:00 从娱乐圈八卦聊起:播客和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如何为女性赋权?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女性的选择才会更深地解放女性和我们自身?

【播客提及的相关内容】

播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莫路狂花今夜不设防:人如何不糊弄和痛恨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渴望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无码版)42 吐槽八卦大会:今天谁也不能阻止我快乐开怀!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3 在诗意匮乏的时代,我们一起来读读诗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2 美妙人生的关键呀,让我们一起扭一扭它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1 我们一起Gap一个冬天,再用这些火焰召唤一下2025年!

影视:

《人体切割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娱圈恶女传|白百何:人生易如反掌》《韩国忠武路老登学

放学以后小红书《游荡采访创作者101:世界文化遗产小镇画家

书籍:

《活出生命的意义》;《空洞的心》;《祈祷之海》(推荐其中一个短篇《我学习成为我》)

文章: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Run的800种可能:各国拿永居或入籍的方法一览》注册游荡者即可查看www.youdangzhe.com

霸王花游荡者文章《低成本低难度Run的可能性:西班牙非盈利签证申请DIY全攻略!》《为什么来欧洲生活?到西班牙后惊奇我的事情》《为什么来欧洲生活?西班牙生活成本大揭秘,丰俭由人!》注册游荡者即可查看www.youdangzhe.com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女性的声音是如何让这个时代听见的——播客为女性之声赋权》(Newsletter及爱发电也可查看)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第3章 定位与选题:如何拥有个性还能触发共鸣?》(Newsletter及爱发电也可查看)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莫不谷闹学记(每周连载追番-4月番)》(目前已经更新到5月番)注册游荡者即可查看www.youdangzhe.com

莫不谷爱发电文章《价值投资:在中国或欧洲投资美股美债的原因及方法》(Newsletter及游荡者网站也可查看)

莫不谷爱发电文章《从《财富自由主义》到比特币,自由的上限是我们持续学习的能力》(Newsletter及游荡者网站也可查看)

莫不谷爱发电文章《莫不谷的滔滔生活和金龟换酒》(Newsletter及游荡者网站也可查看)

金钟罩的Newsletter《我在散步时被一道天雷击中,陷入狂喜》《大口吸入春天,为热爱的生活再摸三张牌

Spotlight Interview on Writer Wei-Ning Yu (THE DROPOUT, SEVERANCE)》 美国电影学院AFI对编剧魏宁·余的采访,她曾参与《Severance/人体切割术》的创作。

【播客音频】

网易云音乐:http://163cn.tv/FpQ0eVP

Newsletter:https://open.substack.com/pub/afterschool2021/p/2-f98?r=pilpv&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showWelcomeOnShare=true

Upgrade subscription

Spotify: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afterschool2021/episodes/2-e33d0vj

想要单期解锁,可以在网易云解锁收听,Newsletter和Spotify付费订阅会员不仅可以直接收听本期付费播客,还可以解锁所有付费播客和文章。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p/2c77401e3a6d11f0a5d852540025c377(6月14号凌晨上线)

喜马拉雅链接: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59029300(6月14号凌晨上线)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

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注册完成后可免费阅读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撰写的三篇文章(Run的800种可能、语言攻略和全球签证攻略),目前游荡者平台已更新上线文章分区功能(游荡区、学习区、欢愉区和闲聊搭子区),欢迎大家注册完成后开启内容创作并在游荡者游荡愉快!找到同类!交易自由!手机端用户可把新网址添加桌面,便于日常使用。在使用新网址期间如果有任何注册、支付、退款等需求,欢迎给我们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发送邮件。

放学以后Newsletter《新的一年会好吗?答案在这期播客和这些祝福中

【延伸信息】

永不失联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 学/上 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片头曲:Susan Sarandon As ALouise

片尾曲:Wild Night

播客封面:莫不谷用Canva制作

放学以后表情包:微信表情包搜索“放学以后”,感谢萝卜特创作。

播客收听平台:

【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Newsletter(Newsletter和Spotify是月度会员解锁所有付费播客和文章的方式)、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

莫路狂花,让女性在旷野中围炉夜话。这是一个放学以后创造的崭新的专题,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来进行的关于女性自我解放可能性的坦诚对话。我们本来以为这个专题只会有且只有一期,万万没想到它在本年度迎来了第二期。

这期也来得非常突然,源于我和霸王花进行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通话,我偶然发现了霸王花一个很关键的财务漏洞,好几张信用卡一直在被持续地扣钱,以及霸王花应对日常生活所有关键问题可怕的冗余和混乱:持有着12张银行卡,每天带着2个手机和两个充电宝,很多时候什么也没干就累了,记忆力持续衰退,生命的活力被消耗殆尽,遇到很多问题只能选择逃避,常常因为微小的问题把自己逼入绝境……我们在电话聊天嘻嘻哈哈的惊呼中,不断发现很多问题的连锁效应和根本原因。

因此在已经电话聊天好几个小时后,我们决定就这个问题录一期播客,以更坦诚的态度去深…

Read more

在5月的尾巴来一些重磅更新!

在北半球的夏天马上就要到来之际,我们来发布一些重磅更新!

一、播客更新

5月31日(也就是东八区今晚0点之后)将会在spotify,newsletter和网易云更新发布《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爱发电和喜马拉雅将于6月14号更新,以下是收听链接!希望给大家的痛苦,混乱和倦怠都带来巨大的纾解和解放!

(今晚零点过后更新)网易云链接:http://163cn.tv/FpQ0eVP

(今晚零点过后更新)付费版Newsletter链接:https://open.substack.com/pub/afterschool2021/p/2-f98?r=pilpv&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showWelcomeOnShare=true

(今晚零点过后更新)spotify链接: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afterschool2021/episodes/2-e33d0vj

(6.14更新)爱发电链接:

https://afdian.com/p/2c77401e3a6d11f0a5d852540025c377

(6.14更新)喜马拉雅链接:https://www.ximalaya.com/sound/859029300

此外还将有3-5期**“终身学习”系列播客**做成专辑系列更新,我们已经录完一期,其余几期将会在6月会发布征稿,敬请期待!

二、游荡者平台

1.付费咨询功能上线

开发了很久终于这个新功能终于要上线了!目前是先上线了图文付费咨询的功能,之后还会上线视频语音付费咨询的功能。各位游荡者平台的创作者们可以查看游荡者平台右上角的消息,看看自己是否已经满足开通付费咨询的条件。

倘若已经收到通知满足条件就可以点击“下一步”设置自己的接收付费图文咨询的单价啦!

各位游荡者朋友们也可以在阅读首页文章时向自己感兴趣可以解答自己问题的创作者进行提问。

以我为例,在游荡者平台点击你想咨询的创作者的头像,即可看到“付费咨询”的按钮(倘若对方已经符合条件,完成设置,开通该功能够),点击该按钮就可以进行咨询,共有一次提问和一次追问的机会。

一个好的提问的公式是:

我是谁(不用暴露隐私) + 我遇到什么问题 + 在什么背景下 + 我想要什么帮助。”

希望提问的朋友们都能利用这个公式提出自己真正想提的“真问题”,不辜负自己花的钱,也帮助创作者更切中肯綮地回答你和帮助你!

目前游荡者的开发安排是:

(1)图文付费咨询(已完成)-(2)视频语音咨询(待完成)-(3)问答专区搭建(待开发,图文付费咨询的问题可由提问者选择一键分享到该专区,其它游荡者付费解锁该问答后,提问者和创作者将持续获得收益;同时也可在该问答专区进行直接无定向提问)

(4)社区广场搭建(待开发):含活动发起专区(各种workshop和大家主动发起的活动都在这里进行);aha moment专区(能给人情绪带来最正向感受的内容);同游搭子专区(给自己的游荡和学习以及各种想要同游者的活动找搭子)

这是我们初步的安排,针对此大家倘若有建议和期待也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我们还计划在7/8月份开一次线上游荡者大会,和大家connenct起来,和大家聊一聊大家对这个社区的期待,建议和各种反馈!

2.导游区开始“每周一游”更新!

(“导游区”就在首页的最上方的居右位置)

各位全球的游荡者朋友们!大家好,来自“游荡者号”游轮的一则重要通知:从本周起,游荡者平台线上游轮将每周启航,我们作为“导游区”成员(莫不谷、霸王花木兰,粽子、金钟罩)将每周轮值担任船长,在国内时间每周四更新一篇【每周一游】,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花花万物和生命体验的推荐和避雷!在临近周末打工人即将解放的周四,和大家一起驶向一些海域打发时间,度过无聊,对抗虚无!欢迎各位游荡者每周四定期登船!

本期游荡者游轮【每周一游】轮值船长是莫不谷,祝大家游览愉快,在活力不高的时间吃一些不耗费精力,能抚慰自己的细糠。我已经于昨日周四第一次启航!

希望大家能在这即将要和未来要更新的播客,已经更新和正在开发本年内会更新的游荡者的新功能中,游荡愉快!

莫不谷闹学记:在4.4分和8.8分之间,究竟隔着哪道线?

本篇闹学记写于2025年5月23号,我刚考完一个艰难的试的当晚。《莫不谷闹学记》系列正在游荡者平台(www.youdangzhe.com)的莫不谷首页独家免费更新,已经更新了4月番和5月番的好多篇和好多字。看完这篇对更多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也可前往兔子洞一跃而入!

我今天刚考完了一场非常艰辛的荷兰语考试,我考了8.8分,比我更努力这几天天天复习到凌晨三点多的同学考了4.4分,TA一直在问我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自己是个愚蠢的人?我在一直安慰它和消解它的自我攻击的时候,找到了TA问的这个问题真正的的答案。

霸王花听到我同学持续问我的这个问题,想起了她在剪辑《莫路狂花2:如何对自己充满爱意和敬意,免于混乱逃避低活力?》(5月31号本周六凌晨spotify和newsletter,以及国内平台网易云上线,两周后6月14号爱发电和喜马拉雅上线)时,发现她想问的问题,和我拼命努力却考了4.4分的同学一样。我说你的是什么问题呀?

她回复说:“我一直在问,怎么有确定的人生原则和念头,且不会摇摆和变动,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作者找到了答案,你读了这本书,就变得与众不同,我读了,可以与众不同三天,我就在问,怎么能长时间与众不同?”

就像我同学问我是TA不够努力和聪明,才考了4.4分吗这个问题一样,对于霸王花问我的这个问题,我都觉得是假问题。

因为TA明明知道自己很努力,且很聪明,考试结果的差异完全不来源于TA攻击自己的这些原因。

而对霸王花这个问题,首先想要“与众不同”我是我俩任何一个人的真正渴求。同时“与众不同”也是一个无法追求的事情,一个人一旦刻意追求“与众不同”,就会刻奇虚伪矫饰堕入比与众相同更可怕的造作。所以对霸王花这个问题真正的理解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唯有正确理解了问题,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所以我想花一篇文章的篇幅仔细讲述一下两个数字差距背后的答案,和假问题背后的真解答。

在开始给出答案之前,我必须介绍一下我们的考试。我从去年年底开始正式高强度上课学习荷兰语,和来自世界各国的难民朋友们一起线下上课学习。因为难民朋友们有快速融入开始用荷兰语上学,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所以可想而知我们的强度有多大,简直是秋风扫落叶,摧枯拉巨朽。

今年3月我已经高分通过了0-A1-A2的课程(天知道我有多努力用心激情澎湃),4月开始了荷兰语B1的课程。0-A2上课的内容和强度已经够吓人了,来到了B1简直是每天巨浪拍打在脸上。A2还是荷兰幼儿园小孩的水平(能达到母语者幼儿园水平也很艰难),B1已经来到了高中生。高中生意味着什么:它们已经可以使用成语,并开始谈论各种抽象,形而上学的东西!

所以我们B1的课文又长又复杂,之前还能正常说话表达:他了解了各项政策。到了B1就是:他可以高屋建瓴地把握各项政策。对于刚学中文没多久的人在脑子里把“高屋建瓴”四个字分别记住且黏在一起真的是难之又难。而几十篇课文通篇充斥着这些复杂的东西,我家地板上全是我掉落的头发,感觉上面附着着我死亡的脑细胞的冤魂。

今天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考试,要考23篇巨长课文的填空和听写,无比复杂的课文里随机挖一个洞让你填,真的难如徒步登山。我们也没有任何额外的时间复习,这一周每天都还要为第二天的课自学准备,没有一天空隙。所以周三的课,大家周二晚上都在老师不在的群聊里说,决定明天生病,在家复习考试。当我学到晚上12点多打开群聊时,真的眼前一黑:因为群里大家都在说不去上课,有一个人问所有人都不去吗,另一个我压根不熟悉的同学说:应该除了Echo都不去上课

不知道为什么,我树立了一个所有人都不去上课我也会去上课的形象。当然我也果然去了,当天陆续还来了另外两三个同学,我觉得这么小班的教学也甚好,能和老师多做问答练习。

其它时间我每天都在学到晚上12点以后,来应对周五这场考试,中间还帮我之前考得不好的同学解答问题,把我总结到的一些规律分享到群里。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同学之前在A2第三场考试没有及格,在第四场考试的时候我和它一起花了一天的时间一起梳理,分享了我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它第四场考试就通过了。所以今天这场考试前我俩学到崩溃了就互相安慰,还一起讨论各种知识点。它比我学得更努力,因为我常常第二天早上看到它凌晨三点多给我发的关于学习的消息。

结果今天考试结果出来,我考了8.8分(应该是全班最高分),它考了4.4分(荷兰是5.5分及格)。它就完全崩溃了,因为它如此努力,做了所有能做的一切,我发了好多信息安慰它,它还一直说一定是因为自己就是个蠢货。

在我一遍一遍安慰无效的时候,我引用了我俩之前的聊天记录,我说我找到了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前两天我俩讨论一个知识点的时候,

(看不懂别害怕,下面有翻译)

它说:“Echo,现在不是把一切搞懂的时刻,是为考试而学的时刻”。

我说:“只有我搞懂了,我才有可能通过考试。”

的确,在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复习的时候,看起来已经火烧眉毛了,不该再花时间去搞明白课文里的各种细节问题,而应该是一股脑把文章反复读和背,才能应对考试。

但是我就是放不过自己,我搞不明白的东西我就是不想记住,所以即使火已经烧到了眉毛,我还要趁着火苗的微光照一照问题,把不清楚的搞清楚。

但通过荷兰语一次次的考试,比我更努力,比我花时间更久的同学得到的结果却让它怀疑自己,而我却一次次不断地验证:学习(包含考试)就是一场搞明白的过程,搞得明白才可能真的学得好和考得好。

今天考试前老师还问我们有没有问题要问,大家都没有问题,就我举起了手说:“我有一堆问题要问!”。然后打开我的手机一条条读我在复习课文的时候发现的课文里前后不一致,逻辑有问题,语法不正确的地方。

我每问一个问题老师都很震惊,说:“你的眼睛也太好了(其实我高度近视),你怎么发现这些的,你问的问题也太好了,大家有没有能解答的?”

然后大家和老师都解答不了的,老师和我说书里这部分的确是stupid,如果考试考到了你说的地方,你按照你的方式写,一定给你算对。

所以最后23篇文章,我只有时间精细复习了12篇,剩余11篇呢?我虽然前一天晚上几乎没睡,但是还是一大清早起来了爬起来去学校把这11篇全部通读了一遍,又把23篇我之前所有犯错的地方重看了一遍,虽然我只睡了两个小时,但是上课和考试的时候我都精神奕奕,充满信心同时还非常平静,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尽了自己能尽的努力了,而且我也满足了自己一定要搞明白的欲望。我没有什么可担忧和可不满足的了。

即使考得不好我也不会自我攻击,觉得自己愚蠢或者不够努力。更何况我发现,有了“一定要搞明白”这种劲头,你很难fail任何学习和考试。

而“为考试而学”的态度和方法,首先会fail学习,其次很大概率也会fail考试。

解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来到霸王花的那个问题:

:“我一直在问,怎么有确定的人生原则和念头,且不会摇摆和变动,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作者找到了答案,你读了这本书,就变得与众不同,我读了,可以与众不同三天,我就在问,怎么能长时间与众不同?”

我觉得首先这是一个假问题,因为霸王花和我都没有“与众不同”的真心渴求,我们不能假装我们有这个渴求,来去寻找答案。但是通过《莫路狂花2》这期播客的长谈和无数个电话以及当面深夜长谈,我理解的霸王花的真问题是:

为什么你学到了一些好的东西,就能真心相信它,把它变成自己恒久的人生原则,不因为各种大象和小蚂蚁动摇?然后还能把这些人生原则真的应用于生活?

为什么我学到了很多“好道理”却做不到,即使能被好道理激发3天,后面还是会偃旗息鼓,被自己的逃避和恐惧击溃回到原处。我的学习并未在我身上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霸王花和我那位自我攻击的同学,所问的问题的确是一致的:为什么拼命学了,还是无法考好这场试,过好这人生的日复一日

那我的答案归根结底也是一致的:对于我不明白的问题,我穷尽心力地追问了。所以对于我终于搞明白的答案,我才能深深记住和牢牢坚守

在我分享完我的答案后,霸王花喜欢从MBTI里找答案。于是她去搜索我的mbti(INTJ)和学习的关键词后发给了我一张截图。

紧跟着这个对我MBTI的解释截图,霸王花说:“从‘但凡排除不掉一个,都难受’中看到了你。而我:知道答案是哪个就够了”。

而我也的确如此,我一定要把4个选项都搞明白才舒服。甚至在上班工作的时候,都一直想搞明白为什么做某件事,如果领导或者客户无法说服我这件事,我的激情就会消弭。这对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工具人。但是对我自己,对人类而言,都是好事。不追寻原因,理由和答案合理性的人类,就一定会被工具化

不仅要知道正确答案为什么是对的,还要知道错误的答案为什么是错的,这会拖慢我为考试复习的时间,但是会加快我真正学习到东西的进度。真正学到了东西就很难考得糟糕。

而对于个人人生那些真正的问题?你有每年和每月都追问吗?我每天都追问。

或许你会觉得追问让人头大,让自己疲乏,无力,停滞不前。

可答案恰恰相反:不追问背后的恐惧和逃避,才会吸食你所有的生命精力和活力。不敢追问自己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问题,不敢去理解生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无论看多少书,走多少路,假装为生命的考卷拼命攒积分,都会陷入那所谓的俗语。

俗语能成为俗语,是因为它适配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都在为试卷背答案。

而唯有你,为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人生,去理解问题,排除错误的选项,追寻属于你正确的答案,俗语才无法适配你,老话才无法圈禁你。

以及,以及,背别人的答案,一定会落入俗套的人生啊!(我像千寻一样冲着正在猛吃的妈妈爸爸呐喊!)

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

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世界,历史和时代的承受者。承受着“兴,百姓苦”,也承受着“亡,百姓苦”。时代的沙砾砸在我们的头上就是愚公也难移走的山,一滴水溅到我们身上就是精卫也难填的海。说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次我们来倾覆一下!或者修补一下!

做一天世界的产品经理,不再承受,勇于发起!不考虑任何现实中实现的条件,不考虑资源,成本,和投入和能成功的可能性,你只需要负责提出需求!

成立一个组织或者崭新的社群,为痛经问题提供彻底的解决方案,立法保护小猫小狗,化学加物理阉割性暴力犯罪者,给所有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放放假,让所有的打工人有双休,让男性也能怀孕生子,让所有的手机统一一个充电头和耳机口,让全世界统一一种货币,甚至,给三体人发个信息?

这些都是我真诚的需求和渴望,be a proactive activist(做个主动的活动家):我想要主动发起,我想要邀你参与!用你我的发起活动,来让我们的同类,和整个宇宙听见我们的声音,收到我们的心愿清单!

此刻造物主正在和我们共乘电梯,我们要用我们的发起打动一下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电梯演讲(Elevator Pitch)就在此时此刻,你想对造物主发起怎样的倡议又准备如何说服她呢?现在电梯门正在开启,欢迎来到放学以后的无障碍电梯,“电梯上行,请注意发起!”

感谢长寿基金Immortal Dragons不朽真龙对创作者的支持!

不朽真龙官网:http://id.life/是一家投资长生不老领域的使命驱动基金。投资之外,不朽真龙出版翻译书籍,资助行业会议和学术机构,制作播客和媒体内容,从而支持抗衰科学研究,布道续命理念信仰。

📰 行业布道 | 播客与媒体

欢迎在小宇宙 / Spotify / Apple Podcast平台订阅《不朽真龙》播客,了解更多续命的可能性

  • 推荐单集:我们为何投资 Whole Body Replacement (1): 从克隆说起 续命不能只靠「哪坏了修哪」,对此不朽真龙有个重点投资主题:修复不如替换。简单来说就是:脖子以下全部能换,甚至干脆直接「换头」来续命。那么整头移植有没有可行性?全身替换又是怎么做?欢迎收听 Whole Body Replacement 系列,第一期我们从克隆聊起。

  • 闲暇之选:不朽真龙旗下还有另一档闲聊类播客《龙门阵 Long Talk》,适合上班摸鱼时收听。

🌐 学术支持 | 资助行业会议与研究机构

不朽真龙是 Vitalist Bay 最大的单一赞助商和协办方 —— 全球最大的长寿峰会之一,在湾区举办,汇聚长寿领域的学术专家、创业者和投资人。

📚 知识传播 | 出版翻译书籍

  • The Case Against Death: 一部大胆挑战传统死亡观的哲学著作,英格玛·帕特里克·林登所著,中文版由不朽真龙翻译并赞助出版。

  • Better with Age: 一部探讨成功老龄化心理学的著作,中文由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王钊翻译,不朽真龙赞助出版。

🙋 加入团队 | 和我们一同续命

灵活的远程工作 + 创业Gang式的开放环境 + 现有offer 120%的薪资保障,不限年龄,不限背景,欢迎投递简历,加入不朽真龙!

👉 直达不朽真龙招聘

【Timeline】

07:16 发起这期播客的缘由: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如此被动?

13:30 霸王花和金钟罩各自的发起:活力匮乏假期贫乏的人会想要发起什么?

29:38 Boyang:造物主你好,没征得你的同意,我们已经在追求长生不老了

37:45 莫不谷:我有一个非常非常根本的发起,从投胎开始

51:26 现在好人阵营最大的问题是:好人并不想活

56:22 听友通通:我提议让男性怀孕生子,还要建立结婚冷静期

01:02:00 莫不谷:一个能根本性解决女性痛经、卫生巾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非凡提议!

01:12:30 姐放之路:我要发起,全民保护猫狗,严惩虐待动物

01:19:58 莫不谷:如果想要根本性地解决问题,永远反过来思考

01:21:30 主播三人巨大的思想实验battle:你的立场,站位,观点,倾向可由此检验

01:40:20 如何看待人类与小猫小狗的关系:奴隶对主人的依恋是真正的依恋吗?

01:54:40 霸王花:我想对自己的发起,减少金钱、注意力和生命活力的跑冒滴漏

02:05:20 莫不谷:在游荡者平台发起的workshop给痛苦和混乱的人——如何找到自己的渴望,找到想做的事和建立起自己的基本原则

02:10:35 多多给自己创造生活的奔头和可能:两年后全球各国游荡者线下聚会预告!

02:15:20 金钟罩:因为记忆力和专注力很差,我想对自己的一个发起

02:20:18 残酷但真实:为什么总和比自己生命活力更低的人交往是对自己的犯罪

02:22:00 莫不谷对金钟罩、霸王花解放自我的一个提议

02:32:00 对金钟罩人生两三小时深入的追问,痛苦被动的原因和转变的6字心决

(本期播客封面:由莫不谷用Canva设计)

【播客&文章&影视&书籍】

播客:

不朽真龙创始人boyang受访节目《E143|亲历者讲述:神秘的长寿乌托邦与疯狂的生物极客运动

不朽真龙创始人boyang对受访节目评论区留言的回应E05 尔曹身与神俱灭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莫路狂花今夜不设防:人如何不糊弄和痛恨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渴望呢?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31 世界被人类搞砸了,又被小猫和小狗偷偷修补了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18 只工作不上班的可能性:Web 3和元宇宙能给你我带来什么

放学以后往期播客《52 美妙人生的关键呀,让我们一起扭一扭它

播客预告:“莫路狂花”第2期将于5月31号更新(国内网易云首发,Spotify,Newsletter同步上线,两周后爱发电等平台会更新),本期内容对于人生真正问题的讨论不仅深入而且非常直接,敬请期待!

文章: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莫不谷的语言学习一揽子经验分享:关于英语和其它各语种》注册游荡者即可查看www.youdangzhe.com

莫不谷游荡者文章《莫不谷闹学记(每周连载追番-4月番)》(目前已经更新到5月番)注册游荡者即可查看www.youdangzhe.com

莫不谷爱发电文章《价值投资:在中国或欧洲投资美股美债的原因及方法》(Newsletter及游荡者网站也可查看)

莫不谷爱发电文章《从《财富自由主义》到比特币,自由的上限是我们持续学习的能力》(Newsletter及游荡者网站也可查看)

影视:《伦敦生活/Fleabag;梁海源脱口秀《坐在角落的人》;放学以后小红书《游荡采访创作者101:世界文化遗产小镇画家

书籍:《祈祷之海(非常推荐其中的一个短篇《水晶之夜》);《巴拉吉预言》;《Network State》;《回归故里》;《穷查理宝典》;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人类简史》;《活出生命的意义》;《空洞的心》;《与神对话》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

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注册完成后可免费阅读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撰写的三篇文章(Run的800种可能、语言攻略和全球签证攻略),目前游荡者平台已更新上线文章分区功能(游荡区、学习区、欢愉区和闲聊搭子区),欢迎大家注册完成后开启内容创作并在游荡者游荡愉快!找到同类!交易自由!手机端用户可把新网址添加桌面,便于日常使用。在使用新网址期间如果有任何注册、支付、退款等需求,欢迎给我们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发送邮件。

放学以后Newsletter《新的一年会好吗?答案在这期播客和这些祝福中

【延伸信息】

永不失联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 学/上 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片头曲:《寄生兽》Bliss

片尾曲: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

播客封面:莫不谷用Canva制作

放学以后表情包:微信表情包搜索“放学以后”,感谢萝卜特创作。

播客收听平台:

【国内】爱发电、网易云、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喜马拉雅、汽水儿、荔枝、小宇宙、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

突如其来的意外:当我距离死亡只有10厘米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

此前已经我写了一篇Newsletter草稿,想就自己有一天做的噩梦面对并坦诚下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到底是什么原因深层次地影响了我现在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跳脱恶性循环。

然而今天,就在刚刚,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惊险意外,我侥幸劫后余生,正在打字的我现在心绪也还尚未平复。我想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分享出来,首先是为了我自己,在发生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记录和表达有助于纾解自己的创伤和应激,除了写这篇Newsletter,我还在事发后用手机录下了自己的声音,我决定把这段17多分的音频也发出来,因为人在濒死之前往往来不及道别,但还有机会在幸存后发声。

其次是想以过来人的经历,和大家分享我刚刚遭遇的事情,也许我的经历,感受,思考有助于减少悲剧和意外的发生。

最后想祝福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我,希望我们都足够幸运,不要遇到危险和意外,即使遇到,也足够好运可以劫后余生。

还要和大家预告一下:新一期播客《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将于5月21日下周三更新,敬请期待,让我们活着的时候一起多创造“好东西” ,也多吃些“好东西”。

以下是正文:

今天是出门慢跑运动第5天,西班牙晚上19点,我在慢跑去海边的路上。在我即将穿过小巷,一只脚正要向前踏上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时,一辆小汽车突然从我的正前方擦身而过,同时一起的还有司机的惊喊,我直接被吓懵了,来不及反应,立刻停下。对面刚好是一个小商店,七八个西班牙人目睹了这一危险情况,也忍不住惊呼起来。

当时我距离汽车只有10厘米或者是20厘米的距离,只觉得车从未以如此近的距离贴着我行驶。幸好我是慢跑,如果跑快一点来不及停下,或者是司机开的再快一点点,今天就是生死难料了。

(虽然找不到事故发生准确地点,但按照记忆找了类似的路口)

等我反应过来之后,确认自己身体上没有受伤,缓了一口气顿觉惊险一场。司机在路前方紧急刹车停了下来,原本向前继续跑步的我回头走到车前,等司机打开车窗和她说,我没有受伤,I am sorry(当下反应不过来责任在自己还是司机),司机也问了我,但我不懂西班牙语,不明白她的意思,但看到她听我说没事后,整个人趴在方向盘上,后排还有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孩时,我想她的惊吓和冲击,不会比我少。

当我和司机说完后按照路线计划打算继续慢跑到海边时,人行道对面商店的人都上前询问我的情况,依稀记得有五六个人,虽然我不会西班牙语,但感觉能听懂她们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有没有受伤?”“你还好吗?”“你距离车有多远?”“有没有被车撞到?”当我用手比划我距离车还有一点距离,差点就要碰到,虽然没有受伤,但shock到了的时候,能看到她们安心了很多,其中一位女性和我说,你想喝点水吗,要不要缓一缓?我想到跑步中途喝水不好便婉拒了,另一位男性和我说,是的,你肯定受到了惊吓。看到她们如此关心我的状况,我用能够想到的有限的语言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如此好心的人。

惊吓结束,我继续向前跑了一会儿,却越跑越觉得心绪难平。一方面是突如其来的惊险,自己足够好运没有受伤,但这太危险了。另一方面想到当地路人毫无保留出于本能的关心,越想越不是滋味。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下意识的反应是,是不是自己没有看路?也因为忍不住把责任归咎给自己,都来不及关心自己有没有受伤,有没有被吓到,我没来得及给自己的慈悲的自我关怀,却在素不相识的路人那里收到了,想到这心里便难以抑制觉得温暖感激。

等我到达海边时,事发已经过了大概10分钟,人也稍微平静了一下,便开始回溯思考这件事情,到底责任在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意外?如何才能避免和降低这种风险?

一是司机有责任,甚至要负全部责任。在通过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前,司机需要减速缓慢行驶,并充分注意到人行道两旁有视线盲区,提前预判是否会有行人通过。

二是我也不能免责。我的责任来源并非是交通法律法规,而是人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行为准则。为什么会掉以轻心,觉得在路上慢跑就安全呢?如果选择没有机动车的公园、海边跑步运动,就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以及在通过人行道前,不管有没有红绿灯,如果慢一点,提前预判前方是否会有来车,都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而上述两点的分析,结论是司机和行人都需要提高注意力,提高判断能力。但风险的控制不能只依赖人的自觉和主动,还得依靠健康的环境、制度和系统。造成今天交通事故问题的根源是道路规划和交通标识存在缺陷。首先,对于狭窄且有视线盲区的道路,风险和事故发生的概率就是比宽阔且视线清晰的区域高,其次,对于这种危险和事故高发路况,应该充分设置交通标识提醒,比如,设置红绿灯、设置减速提醒、设置摄像头等等,充分提醒驾驶员和行人:前方危险路段,请注意慢行。

想完责任和风险之后,我又回想了一下惊吓的场景,发现人在濒临死亡之前是来不及有走马灯的。回顾人生?想到重要的事情?想到重要的人?对我而言,距离死亡只有10厘米的时候,我没有拥有一分一秒的时间可以思考和留下遗言。从鬼门关回过神,想到了前两天莫不谷和我说的那句话:“人不是足够老了才会死,人就是随时都可能会死,所以一定得让自己每天活得值一些。”

我和莫不谷分享彼此这两天经历的事,感慨真是足够幸运,也觉得这是都是很好的learning。莫不谷分享说:

咱们以后出门都小心。不要闯红绿灯,不要走路太快,不要逆行,骑车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开前后灯,一切以保护自己为第一要义。以及即使做到最好,意外还是有可能会发生,所以一定要好好活,别亏待自己。

莫不谷还接着说:

“我觉得对你可能尤其是好事。电影中几乎所有生命意愿低的人都是在一次有惊无险的意外后顿悟的,开始珍惜生命。”

我和莫不谷分享:“我今天给自己录音的时候还在说,劫后余生的感受是,人对活着这件事是有本能需求的。”在这件事情发生没多久,我就想要回到事故发生地,拍照或者录制视频,想原原本本回溯下事情经过。但我发现,我居然忘记了是在哪个路口,回去走了两三遍也没能有自信找到准确的地点,只有模糊的记忆。为了怕忘记这件事情的细节,以及我最当下的感受,我在路边靠着墙用录音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思考,其中一点就是:

我常常有不想活的念头,也常常遇到困境就想要一死了之,有时候活着也忍不住要折磨自己,或是恨不得伤害自己,感到痛苦的时候好让心情能够平复一些。然而我今天真的要被剥夺生命的那一刻,我想到的不是解脱,而是松了一口气,为自己劫后余生感到庆幸。

(我和莫不谷的聊天)

这好像是命运出于好心给我的一次警醒,别轻视生命,也别小看死亡。人不是足够老了才会死,不是因为生病了才会死,人就是随时都可能会死。好在我是成年人,及时反应过来规避了紧急危机。如果是个小孩,那就更吓人了,因为司机看到小孩更难,小孩遇到了也来不及躲避。

今天我在西班牙驾考交流群里分享了这件事,想听听熟识西班牙交通规则的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分析,除了明确责任在司机,为了保命行人也得多防范外,一位群友分享说这两天马德里Usera有个小孩上路捡球刚被撞,路都封了。我立刻搜索了新闻,发现小孩最终没能救活,刚历经生死危机的我,心下一沉。我在群里打下这句话:

“祈祷我们都足够幸运,不要遇到这种危险和意外。即使遇到,也足够好运可以劫后余生。”

晚上回到家,想到自己劫后余生,我立刻下楼买了这两天想吃的西瓜,吃完写下了这篇文章。我想,如果今天差点没命,见到阎罗王之前还没吃到想吃的,那该多遗憾!所以想吃就吃,别亏待自己,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活,意外来临的时候,也不会抱憾!

下面这段我想梳理下遇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一些经验、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遇不上,永远也用不到,也希望大家遇到了也能逢凶化吉,不要害怕孤身一人不知所措。

一、遭遇交通事故后该怎么办,我们能做什么?

1、安全第一。首先检查身体状况。注意看看自己是否受伤,如果被车碰到了,即使当下不疼,也不能轻视,不要排除身体受了内伤的可能。留在原地,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息,缓一缓。

2、及时求助。如果受伤可以向路人求助,也可以寻求警察、医生的帮助,让自己脱离危险。

3、保存证据。拍摄事故现场的视频,将车辆信息、周围环境、事发情况等信息都拍摄成视频,这是有效的还原现场的证据。除了拍摄视频,还可以多角度尽可能地拍摄照片。如果附近有监控,还可以观察监控位置,便于后续需要调取监控。同时还可以向路人求助,路人是目击证人,可以请他们说下看到的事发经过,录音录像都可以。

4、及时治疗。如果受伤及时就医诊治,保存好病例、费用清单、收据、发票等信息。人在海外的话,首先要配备医疗保险,其次是预先演练学习就医流程和手续。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就多求助,通过小红书、微信群等多种媒介找帮忙翻译的,帮忙处理沟通的,甚至帮忙看护的,都可以多多尝试。我和房东(也是我的室友)分享了今天的经历,房东说她很久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在海外就医看诊,遇到意外该怎么办。她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要遇到危险,保护自己的安全。如果真的遇到了,最好在当地能有认识的朋友,遇到紧急情况能帮忙,或者和室友处好关系,有什么情况可以互相帮衬一下。

我的房东给的建议很实用,但如果你就是一个人,找不到就近可以帮忙的人该怎么办?我想补充的是,先不必惊慌和害怕。随着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陪诊、陪护等各种需求都在持续增加,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市场对于这些需求就会衍生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趋势是向好的。但我们发生事情可能等不及市场发展和完善,那就多多使用媒介等工具,多多求助,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二、如何舒缓交通事故后的心理创伤和冲击?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的心理和情绪历经了过山车。

第一阶段是惊恐,呆住,懵了,人的身体启动了紧急危机下的生存模式,像是僵住了一样。缓了一会后才反应过来情况。

第二阶段是平静,因为没有受伤反而相对冷静克制,甚至像没事人一样继续跑步。

第三个阶段是复杂的情绪同时涌上心头,忍不住反复咀嚼事情经过,强迫性回顾反思自己的应对方式,因为冷静下来认识到司机全责后忍不住愤怒,认为司机疏忽大意导致了自己的惊吓和危险的发生;因为认识到紧急关头自己居然下意识道歉,而不是足够关心自己,因此感到不满;因为认识到自己太平静,没有惊恐吓哭,而怀疑自己是否过度抑制自我情绪;因为回过神想要回溯事发经过时,想到自己太早离开没有拍照录像,感到懊恼和不满;又因为自己重返路线找了三次发现自己忘记了事发地点(后来突然想到运动软件记录了我的行动轨迹,还是可以找到地点的),对自己失望和不满。太多复杂的情绪同时出现,让自己感受并不好。

为了解决我的这些情绪,缓解我的心理冲击,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第一时间记录,写下事情经过、我的感受和思考,形成文字。

2、立刻把事情经过分享到驾考群里,找懂规则的人帮忙分析判断,帮助自自己厘清责任。

(和驾考交流群的人沟通事情的情况)

3、立刻和家人(主要是姐姐和弟弟)分享了这件事情,虽然有时差她们无法回复消息,但把事情说出来比自己承担要轻松很多。

4、立刻打开ChatGPT,询问ChatGPT的意见,特别是内疚、自责、不满、愤怒等情绪,可以通过与ChatGPT的沟通有所缓解。

5、充分冷静后回到事故现场,尽力还原事情经过,给自己一个重新面对的机会。

6、和朋友及时分享了事发情况,当我给莫不谷和金钟罩发消息的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从冷静到情绪上涌,委屈,难过,害怕一瞬间上来,大概是因为和朋友倾诉,本身就可以让自己从应激状态中释放出来。

(和莫不谷、金钟罩分享这件事情)

7、打开手机录音,把自己想说的话,情绪,思考,感受直接录制下来。录制完毕后我觉得自己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又听了一遍自己的录音,就有种照着镜子给自己诊疗的感觉。

8、心情紧张,胸口发闷时,吸一口气后憋住,憋到坚持不住的时候才呼吸,这种深呼吸的方式可以让自己从紧张的状况下得到缓解。

9、回到家后和室友分享了交通事故的经历,和线下的人沟通、倾诉,本身是一种释放和解压的过程。

10、决定写下这篇Newsletter,再次回顾、梳理这件事情,充分满足自己需要表达、需要倾诉的需求。

11、把最想吃的东西吃上,满足胃口让心情变好,也庆祝自己劫后余生。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21世纪自救指南:从痛苦中解放自我的10条经验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莫不谷轮值。

人活着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在25岁之后发现是一个要频频自救的过程。这不是一个文学化的比喻,而是一个几乎每天,每个月,每年都要做的动作,尤其对于生活在糟糕环境中的人而言。

人活在糟糕的环境和时代中就注定会痛苦。即使人去了一个好的环境,可每天只要睁开眼,几乎又总能感受到或者看到正在受苦的它者。甚至这些也不看,每个人也势必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个人的存在主义危机。痛苦总会时不时袭来,庆幸的是,我永远有信心可以和自己说:我是一个始终自救的人,我是一个频频将自己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的人。

对自己有这样的信心,我就对自己保有这样的信任:我没有抛弃过自己,背弃过我自己,我始终用几乎本能的自救反应,来证明过我对自己毫无保留毫无条件毫不妥协的爱意。

而在这多年自救的历程中,和痛苦搏斗的战役中,我总结出了10条个人经验,为了我自己疲倦时也能重温,为了你也能从中获得丁点启发,继而将自我从一次次痛苦中解放出来,我把它们分享在这里。希望它们对你也有所裨益。

1.谁痛苦谁改变,这句话倒过来说也是真的: 谁改变,谁才能远离痛苦。主动的人痛苦最少。 无论何时,我选择做主动的人。

2.做一个健康的人,首要的就是不自我虐待。次要的是,远离自我虐待的人。 自虐基本一定会成瘾,还会传染。

3.人会不自觉染上这种瘟疫:告诉自己别人也这么痛苦,我痛苦是因为大家都一样,我们都没有选择,所以我接受现状,不做改变,让痛苦持续。而且我还能在痛苦里品咂出滋味,这滋味也可以很美。

这是自虐合理化和文学化全部过程。警惕这种文学,它们泛滥成灾。

4.热情参与任何它者的人生,都会是一场理想主义幻灭的过程。想让理想不幻灭,唯有全情参与自己。因为自己,会想方设法,钻木取火,把灯点亮,毕竟那是自己的灯。

你的理想会长存吗?取决于你有多大程度地投入自己和不忍心让自己幻灭。

5.注意力就是爱意。爱自己,从把注意力投注给自己开始,也从不把注意力投注给自己的憎恨的东西开始。不和猪打架,不下猪的泥潭,尽量远离猪。避无可避时,要给它致命一击。“我后悔自己没带更多的铅笔,我后悔自己没带更多的匕首“,我祝福自己没有这样的后悔。

6人有了自己的渴望后,才能抵御很多东西,戒掉很多“瘾”:手机,消费,物欲,情欲,它们的勃起是因为“真正渴望”的缺位。

7.最好的进步,就是观念的进步,因为它能带来崭新的视域,新的视域中才有新的可能和新的答案.所以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究竟有什么用呢?它们率先帮我排除了错误的答案。我现在无法想象自己在错误答案打转的一生。我永远感谢自己的觉醒。

8.我没有任何一个瞬间怀疑过“觉醒”是不是一件好事,无论多痛苦时我都没怀疑过。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是谁造成了我的痛苦,我永远知道加害者是谁。我足够公平和正义,我只怨恨加害者。倘若我不能公平地看待自己痛苦的来源,反而把事情怪到“觉醒”头上,那我和加害者无异。我以为我们都如此坚定,结果全非如此。看到这么多人频频怀疑“觉醒”,我现在又想要郑重感谢自己的坚定和公平。

9.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做一个每日学习者,为自己的痛苦找一个答案而学,为自己和世界的问题找一个解决方案而学,为一种崭新的可能性而学,泛泛地学,深入地学,把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并把它们付诸实践。 人不堪其忧,我不改其乐。活到30岁,最开心的事,是发现自己是一个真的热爱学习的人。

10.每学习几个小时,记得跳跳舞或者出门散散步(在晴天的时候优先选出门,定一个可以出门刚好看到黄昏日落的闹钟),否则肩颈和背会痛。别让自己总痛,否则终身学习也是终身自虐。人不能自虐。

BTW:放学以后下周三即将更新一期播客《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本期播客精彩非凡,且越往中后段越精彩,堪称中文语境下的“思想实验”:你的立场,站位,观点,倾向都可由此检验。而它也很有可能会引发很多讨论乃至争论,因为争论在我们自己录制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为此这期播客录制了七八个小时,我们争论、辩论以及对“真正的问题”发起的冲击都非常深入。不过放心,考虑到人类收听播客的极限时间,我们没有发疯全部放出,只保留了最能保留的两个半小时,祝你收听愉快或者澎湃!

生命活力如何复活?到四月的西欧看一看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刚刚结束西欧十日游荡之旅,回到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原本今天是由金钟罩轮值,但他因为想要放松休息下,所以这段时间先暂停Newsletter的写作,由我和莫不谷继续轮值,等他休息好了以后,再来继续轮值。

也和大家提前预告一下,这两天金钟罩刚刚剪辑完放学以后第54期播客《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初稿,预计很快就可以在5月上线,敬请期待!

今天这篇Newsletter我想和大家分享刚刚结束的西欧游荡之旅的思考和感受,同时还在游荡者平台(www.youdangzhe.com)分享了这次游荡的具体攻略《生命活力复活之旅:四月,到西欧去!荷兰、比利时和德国攻略》,方便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游荡之旅刚刚结束,新鲜感还没过去,这次的西欧游荡想要思考和表达的内容有很多,一是每天暴走三万步大晚上回去睡前还在选图发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莫不谷还笑说我这是有什么KPI要完成吗,二是每天咔咔记录游荡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各种攻略,所以回来西班牙休整结束就立刻在游荡者平台更新了一篇攻略,后续会陆续再更新出来,其实前两者对我来说都不太需要调动很多情绪和感知力,而这次游荡之旅我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慢慢恢复,或者换句话来说,我有更多勇气和活力面对自我了,我基于自我感受想要记录、表达的时刻多了很多。

我惊奇地发现,我居然不困了

这次游荡的主题是生命活力复苏之旅,莫不谷还给我们一路拍摄的视频素材想了名称“四月生命活力复活之旅”,副标题是“到西欧去”。为什么是到西欧?刚回来西班牙的我立刻感受到了西欧和南欧风景的差别。南欧大多是地中海气候,春季温暖但干燥,生长的也是耐旱的植物,而西欧如荷兰、比利时、德国西部,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春天温暖湿润,所以目之所及草地茂密、绿树繁盛,特别是春天刚长出的嫩叶,深浅不一的绿,让人无法抗拒地沉迷。

还记得十天前的早上8点,飞机从温暖的西班牙落地有些清冷的荷兰埃因霍温机场,和煦明亮的阳光洒在机舱里,让人不由得心情大好。从埃因霍温机场坐上公交,透过宽敞干净的玻璃就能看到一路的风景:看到野鸭子和像乌鸦一样的小鸟在嫩绿的草地里低头吃草,它们像是充分知道自己不必担心、害怕那样安心平静;看到路边干净的房屋和低矮的窗户,没有高楼大厦的压抑,房主不仅不必担心窗户低矮的风险,而且还要透过窗户展示审美,像是充分在展现我们没有什么可害怕和隐藏的;看到稀疏的行人跑步、骑自行车、遛狗,像是在看一部安静的纪录片;再仔细探头看一看青绿色的草地里,还有郁金香一样淡黄色的小花,错落有致。人有机会看着这一幕幕场景,饶是再冰冷坚硬的心也会忍不住动容。这是我第三次来荷兰,但却像是第一次来荷兰一样,止不住和莫不谷感叹,荷兰真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对比西班牙),荷兰的春天真是太美好了!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居住在西班牙,终于有了欧洲在地者的视角,就更能充分欣赏荷兰的美丽,而荷兰的美不仅在于春天的风景,还有越深入了解,你就越会爱上的这个把人当人,把生命当生命,崇尚自由、法治和理性的社会文化和理念。

记得在荷兰我们每日暴走三万步,回到家常常筋疲力尽,但到了大半夜我不仅不困,甚至兴奋地睡不着,得靠阅读《空洞的心》帮助入睡。莫不谷惊讶地问我说:“你人生有如此充沛地活过吗?”这是我西欧游荡之旅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我不困了!”这次和莫不谷还有荷兰的台湾朋友一起去森林野餐,台湾朋友还记得我2023年野餐睡着的事情,但是这次即便我躺在野餐垫上,我想睡我也睡不着,好像身体在和我说,天气这么好,有啥好睡的?去年五月我和莫不谷在纽约游荡的时候,莫不谷每天high到不行,我直接在博物馆里坐着睡着,这世界对莫不谷来说是个知识的游乐场,对我却是随时随地睡觉的一张床。那时候莫不谷常常被我随时入睡震惊到,我则是回答说,我从小就这样,这没什么奇怪的。

但我现在回看想改口说,随时随地睡觉真的不正常。就像我随时掉电的苹果手机,电池绝对有问题。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我的大脑一直处于超级省电模式,已经无力支撑一个人正常一天的活动。2023年5月以来到现在,快两年的时间过去,我辞职休息刚满一整年,去世界游荡无数次,我的身体终于开始充上了电。这让我想到看潜水视频时知道的一个知识,深度下潜的潜水员在浮出水面前必须先减压,否则会得减压病。如果潜水员下潜至 100 米,每多呆 1 分钟,需要减压的时间就要增加1小时。当我们持续压抑剥削自我以适应学习、工作和威权社会时,每多一分钟,我们恢复正常的时间都相应需要增加,而这个恢复的时长甚至是以指数级在增长。不是离职了人就会健康,不是离开了人就会自由,身体、大脑、情绪的恢复取决于此前受伤的时间和程度。好在我放弃继续伤害自己,好在我决定拯救自己,好在我的身体在慢慢恢复中了。

(鉴于以下内容涉及个人信息,安全起见设置付费门槛)

Read more

我怎么还会在家里烤面包呢?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春日好!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正在荷兰放假(复活节假期)的莫不谷轮值。霸王花也从西班牙来荷兰找我玩,我们还会一起去比利时的两个小镇感受春光。已经第三次来荷兰的霸王花到我家门口和我说:“荷兰真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抚掌大笑并深深同意,因为不久前刚去霸王花居住的西班牙某个大城市玩,深入生活就觉得荷兰真好,好的点在春天和夏天尤其突出,因为一切植物复苏,荷兰的好天气也来了,真是满目好风景。当然凄风苦雨的冬日荷兰就难比上西班牙了。

我在不放假的日子每天都在“写作15分钟”并在游荡者平台这篇文章下面打卡,我不打卡的日子就是我放假的日子。平常的日子创作,放假的日子就纵情地享受生活。所以我密密麻麻打卡的日子和空档的日子,都写满了幸福。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其中一天写作15分钟写下的关于“幸福”的文章,写着写着中间一度情绪高昂。也邀请你在这美妙的春日里进入到这细密日常的激越!

今天偶然看到一本童书《独角兽魔法传说》中的一页,主角是一个希腊港口城市的女孩,每天看着男人们扬帆起航出海,而她只能待在家里烤面包和照顾鸡,因为他们都说女人女孩做不了水手,不能出海。

女孩会从出海的水手那里听到各种关于海的故事和传说,美人鱼,波塞冬和海中的独角兽,然后女孩说:“听了这么多神奇的故事后,他们还能指望我在家里烤面包?”

于是她偷偷溜出了家,溜上了船,开始去做一个水手,去看看海的神奇,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神奇的故事不一定为真,故事存在的意义也不是真实性。而是它的感召性:让人去出门探索,去感受的未知的calling.人恰恰是因为能听到各种calling,才会觉得生活有奔头,自己活着有一些崭新的地方去奔赴。

理解能力欠奉的人可能会argue:可是就是会有人喜欢在家里烤面包呀?烤面包也可以是很好的生活呀……

有些人仿佛此生都没有学会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也从来没学会小学最基本的阅读技巧:联系上下文。

一个女孩仅仅因为性别就被限制了做水手的可能,只能被迫在家烤面包,这个事情和她是否喜欢烤面包有一毛钱关系吗?以及这么明晃晃的比喻,一本童书中的比喻,是真的那么难懂吗?小女孩都看得懂这是在讲述女性在这个世界因为性别而遭遇的困境,被剥夺的自我的可能性,就总有成年的人,完成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跳出来说:可是烤面包也可以很幸福呀!在家养鸡养鸭也可以很幸福呀!做家务生小孩相夫教子也可以很幸福呀!

幸福你大爷!只有你大爷在幸福!

写着写着愤怒起来的原因就是,这个社会充斥着这种掐头去尾欺骗女性或者自我欺骗的言论。总把很多女性迫不得已,被压迫,被诓骗的选择,说成“也幸福”。

这个世界很少有人拿这样的言论去骗男性:辍学不读书也可以很幸福呀!去扫大街当保安也可以很幸福呀,人生不用这么上进!天天在家照顾孩子不上班做个奶爸也很幸福呀!男人在家给全家人每天做饭一日三餐也可以很幸福呀!

男人从来没听过这种疯话,也从来骗不到他们。甚至李安听到这句话的礼貌赞美版,都难受崩溃。他在家做了好几年的饭,一直没有拍电影的机会,也找不到其它工作,靠妻子供养全家,丈母娘怕他心中不舒服,夸他菜做得好吃,说可以给他出钱开中餐厅,他都心中如油煎。

父权制的谎言骗不了男性,却时至今日都还能骗到女性。人想要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自愿”,幸福的秘诀是自由,只要“不得不”,就难有快乐和幸福。只有出门做水手,和在家烤面包,这两个选择都是“任君采撷”时,你才能说你的选择是“自愿”的。当你的其它选项被堵死了,或者其它选择之于你这个性别难如上青天时,你选那个仅剩的选择,整个社会合力让你选的选择,不是忠于自我,而是忠于容易。不是“也幸福”,而是“真可悲”。是不平等的社会加诸于个体的悲剧。个体需要非常强的主体性和反抗性,才能扭转这种“也幸福的悲剧”。

幸福很难的,知足常乐也是骗人骗己的妄语,什么时候人会说“知足常乐”呢?在自己没得到满足的时候来骗骗自己。人从来不会在真诚满足的时候说这句话的,因为真正满足的时候就会享受满足的快乐,不用打着幌子骗自己乐了。

持志如心痛,但是心痛如幸福。人心中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无论是做水手,还是出门去开一家面包店,这些calling在心中常常带来心痛的感觉,就像李安想着拍电影在家做饭的时候的感觉,但是唯有这种心痛存在,才有可能带来一个人,仅仅作为TA自己的幸福,不用劝慰自己知足的真满足,不用诓骗自己也幸福的真幸福。

听了这么多神奇的故事,我怎么还会在家里烤面包呢?

任何故事有在你心中泛起神奇的涟漪吗?那些涟漪有让你有持志如心痛的感觉吗?听完你还要日复一日在家烤面包吗?

也有许多人,听完任何的故事,心中都波澜不惊。它们是淡人,是风吹不动雨打不湿的金钟罩(这个词的原意)和空心人,是尸体。

你不是它们。

我祝福你不是它们,和我祝福你幸福,是同一话的中译中。

我曾以为,自由的生活并不属于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

前段时间,莫不谷来西班牙找我玩,在西班牙待了整整十天,每天都是狂吃狂走,离开的前一晚,我们还在美丽的海滨城市Alicate愉快地游玩。那天忘记是什么话头,开始和莫不谷敞开心扉聊天,过去没有说的话,好奇想问却犹疑埋在心里的话,自己内心深处恐惧害怕的话,和我的眼泪一起,像是水龙头开阀一样哗啦啦流淌出来,从晚上八九点聊到凌晨三四点,聊了整整七个多小时。

从影响睡眠的角度来说,夜聊很伤身,聊到凌晨两三点人是很难继续入睡的,这里主要是莫不谷受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夜聊对于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这里主要是我受益。因为坦诚和鼓起勇气发问让我松快很多,莫不谷给我的反馈也时常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惊讶,原来如此的深思和不敢相信的疑惑,很多细节和对话我记得不太清楚,但是现在过去了十几天,夜聊后那种对自己认识了解更深,耳清目明的总体感受直到现在也还没消退。前两天我看到一个帖子深有同感,说黄圣依参加完浪姐,用新的目光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考虑离婚。评论区有留言说“是不是女星们宿舍里夜聊,越聊越觉醒”。夜聊的魅力大概是晚上人更容易卸下心防、伪装和逞强,心和心有机会更近距离彼此看见,如果还能有精神层面的交流,人会进入比“冥想”“心流”还要沉静清晰的世界。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好奇我们究竟聊了啥,这次夜聊很私密,也没有任何录音,不过此前在莫不谷提议下我剪辑的《莫路狂花今夜不设防:人如何不糊弄和痛恨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渴望呢?》,就是一期女性夜聊的电话录音播客,很多人听完之后觉得像是做了一场线上Therapy。在莫不谷出发来西班牙的前一天,我们又打了一次电话,意外又录制了一期播客,深入讨论了如何避免过上荒谬的人生,糊涂的人生和自我欺骗的人生,预计在5月31日上线,到时候大家可以收听这期精彩非凡的内容,一起感受下女性围炉夜话带来的头脑风暴和精神充电。

(莫路狂花,一起去世界游荡)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Alicate这次夜聊中很多对话和细节我都有些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其中有一个我深有感悟和体会的小事想要分享出来。因为我发现这不仅是我自己会遇到的问题,我认识十多年的朋友也遇到相同的问题,可能是女性普遍会遇到的问题。

2024年4月30日,是我拿到离职证明完成离职手续的第一天,今天2025年4月16日,我不上班已经快满一年了。一两年前,我还在为是否离职犹豫不定,上班痛苦,不开心,但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反正一睁眼,一闭眼又是一天,但离职是否就不痛苦?毕业以来从未离职过的我离职后生活会陷入何种境地?我真的能面对无着无落的生活吗?那时候我妈和我一起生活在上海,劝我不要离职时说:

“我的孩子我知道,你没有莫不谷那样的才华,也没有她的韧劲,过不了她那样的生活。”

听到我妈这么说的时候,我心里无名火蹿地冒出来,生气冷硬地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说,你是在威胁我吗?在我看来,这句话对我没有丝毫帮助,而且我觉得你在威胁和恐吓我。威胁我不知好歹,不了解自己几斤几两,早晚会因为这样的选择后悔吃苦。”

依稀记得母亲那时候满腹委屈和生气,觉得她是全世界对我最好,最不会伤害我的人,但居然被我这样回复。

我记得自己嘴硬说:“做出决定的是我,承担责任的也是我,你可以不必支持理解我的决定,但请不要拖我的后腿。我知道自己要面临什么风险,也知道自己的恐惧怀疑,我不需要你的提醒,也不需要你指出我的恐惧和担忧。”

坦白来说,那时我的生气更多的是自尊被戳破的愤怒,因为不得不承认她说的对,所以我生气,我愤怒。我比她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无法像莫不谷那样写出令人触动叫好的文字,我了解自己不仅不会迎难而上,反而常常想要放弃,我害怕辞去这份给我社会认同和物质保障的工作后,我无法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生活,当发现自己身无所长的时候陷入全面崩溃,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生活的坠落。

和母亲的对话以双方的痛苦、愤怒、难过和落泪结束。母亲说,父母是世界上最不会伤害我的人,也是无论如何最爱孩子的人。我很困惑,因为如果相信这句话,相信父母的动机和立场,我就需要谨慎考虑离职这种冲动且危害自己的决定。但不相信这句话,又如何理解母亲在上海日常生活中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呢?下班在家的我,是不会有积极、勤快、周到这些只出现在上班中的品质,人一整个懒洋洋,和巨婴差别也不大。父母会帮我把水果洗干净、削掉皮、切成块,再插上牙签,和湿巾、垃圾袋一起送到我的床边,等我吃完再帮我收拾整理。

我最终决定不听取父母的建议,不能让父母干涉我生活的考量是,既然我的愤怒和生气更多是对自己,就不必让父母承受无名之火,我恐惧,我害怕,我担心,但我做出了选择,我就自己来承担后果。继续上班的日子好像还能过,但我的情绪和身体都在告诉我,我过不下去了,忍受不了形式主义,忍受不了照本宣科,忍受不了天天洗脑,忍受不了目之所及的人不能被好好当作人,猫狗不能被好好当作生命的痛苦和悲剧,忍受不了已经觉醒却还不行动对自己的憎恨,我的耳朵像是发烧一样又痛又痒,我的大脑像是上锈一样迟钝缓慢,我的胸口像是堵住了石头一样憋闷难受。父母以爱和以关心为名劝解的想法,对我不仅没有帮助,还会让我忍不住迁怒。

另外的原因是,我能从父母的担心害怕中感受到深植在她们心底的生存焦虑,母亲害怕我放弃金饭碗后过上流浪的生活,更像是她自己的恐惧,挣扎拼命了一辈子希望不再挨饿被欺负,想要争口气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却眼睁睁看到女儿要放弃令人艳羡的生活。因为我看到了她们的恐惧,所以我更不能让这种恐惧影响我,我不想一辈子在恐惧的阴影下生活。

做决定的过程是漫长、反复犹豫、焦虑和痛苦的。但决定一旦做出以后,人会比想象还要快地适应新生活。大概在去年十月,我环游世界127天结束后回到了上海,准备西班牙签证的申请。有天晚上,我一边散步一边和几乎像发小的朋友电话聊天,不知道怎么,聊到了她说,母亲和她说过:

“莫不谷和霸王花的生活很潇洒精彩,但你知道,你是过不了这样的生活的”。

这熟悉的话语让我立刻警觉,马上问朋友,那你是怎么想的?她平静地说:

“母亲说的对,我也这么想。”

我很讶异,我说,为什么你不生气?不愤怒?我的母亲和我说了同样的话,但我不服,我就算是心服我口也不服。

我曾以为,只有我内心在恐惧害怕在焦灼忧虑,只有我在面对父母对我才华能力的担忧、不信任。和朋友聊天后才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同时发现,因为我不服,即使怀疑我也做出了选择,是我最终的选择和决定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走上了从未设想过的道路,看到了从未想象过的世界风景。就好像此前莫不谷提议去非洲Safari游荡时,原计划一起要去的有好几个朋友,大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成行,其中一个朋友因为母亲害怕安全哭着挽留没能参加,从没去过非洲的我依着刻板印象想到条件可能很艰苦,卫生条件会很差,也许路上也会有风险,甚至我的领导同事都让我落地非洲报平安,我还是去了。因为那是唯一让我还期待生活,期待第二天日出的提议。我曾经畅想过,与其行尸走肉地活着,不如去一趟非洲大陆,亲眼看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这样就算死了,我也没白来这世上一遭,做鬼我也骄傲。如果那时我也充分理解父母的担忧和顾虑,认同父母对我作出的判断,我想,我这辈子都很难有机会看到更大的世界。

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在Alicate和莫不谷分享过去这件小事,心里轻松释怀了不少。莫不谷并没有“与任何人比较”的想法,她只是选择了做她自己,但当我选择不止要当“拍手鼓掌”的观众,还要“上台表演”的时候,便下意识地会和身边亲近的朋友对比,也因为对比后认识自己没有才华而心虚害怕,还会因为自尊心无法坦诚这一点,更不可能坦诚我的父母对我作出这样的判断。大概是来到西班牙给了我坦白的力量和勇气,莫不谷说:重要的是你最终做出了选择。

虽然我做出了与我的朋友不同的选择,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认同了父母对我们才华能力的判断和建议,在和莫不谷深入聊天后,我想指出的是,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前段时间莫不谷推荐我读了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书里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因此,否认自己生命的独特,不相信自己生命的独特是错误的。如果不承担起自己生命的责任,要么就会去做别人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就会去做别人希望自己做的事(集权主义)

我的父母和我说,我没有才华,过不了莫不谷的生活,这是错的,让我内心相信这句话,更是大错特错。朋友的父母和她说,她过不了莫不谷和我的生活,这是错的,让她的内心相信这句话,也是大错特错。不能因为父母不相信自己的生命是独特的,就不愿意相信自己孩子的生命也是独特的。不能因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孩子的生命是独特的,就理解、认同父母的错误。错误的信息就是错误的,糟糕的理念就是糟糕的,我们不能被错误和糟糕所影响。

以及,我也必须承认的是,我确实是过不了莫不谷的生活,我的朋友同样也过不了莫不谷或者我的生活,因为我只能过我自己的生活,我的朋友也只能过她自己的生活,因为生命给莫不谷、给我、给我的朋友,给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我们只能担负起自己生命的责任。但是,莫不谷能够探索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探索自我的可能性,我也能,我的朋友也能,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女性都能。

所以我想和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分享,我们不要随大流做别人做的事,也不要去做别人希望自己做的事,即使这别人是你觉得无比亲近的父母,我们只能去做正确的事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写在后面:

想了一想发现这篇文章还没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有没有落地?在5月31日上线的莫路狂花第2期播客里,大家可以找到许多答案和启发。这里我想借用波伏瓦的一句话,“离职和离开故土不是“万灵药”,只有当女性知道如何以积极地方式利用她们的自由,她们才会获得解放,但为了发现自己的可能性,离职和离开故土往往是一个必要条件。”

(我要在我认同的环境里生活)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大口吸入春天,为热爱的生活再摸三张牌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写在前面

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金钟罩轮值。

结束游荡之后,每天在上下班固定的线路模式中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环境太熟悉了,很多事情都没有新鲜感,没有那种刚踏入新世界时浑身毛孔都打开,企图和环境建立联系的感觉,灵感的触手被抽干了水分。

没有怎么看书和写作的日子里,大部分的精力都拿来适应新工作和学习英语,前阵子我们三个正式决定把终身学习者这个系列给做出来,并且准备上半年就完成一期,希望到时候有好的英语学习经历跟大家分享。

正文

“为什么你不能热爱你的生活?”

2月底开始新工作以后,很多事情都打开了新局面,人进入了一个有计划有目标有挑战的工作和生活,每天睡眠和吃饭都很规律,我没有再反复沉入“狗屁生活”“狗屁工作”的漩涡中,把对不好事情宣泄的负能量,转移去思考一些美好的可能上去了。

最近感受负面的信息变少了,不知道是大家不怎么发了,还是我不怎么刷了。关于有形的墙无形的墙,这里的大象那里的蚂蚁的事情,都没有再对我的情绪构成太大的影响。最新的读诗播客被小宇宙连续ban了两次,恨不得把所有内容都阉干干净净才能上线,但对这样的事情我有点气愤但不多,现在看来都没有春天的花和家里新买的绿植值得关注。

前阵子新买了一个鸭掌木,它有很好看的曲线也很适合居家养殖,跟我的龟背竹一高一低的搭配起来,家里绿植从X轴拓展到了Z轴,空间感丰满了很多,虽然只有两盆。有生命的植物出现时,总会让家里的生命力无形地上涨一些,尤其是每天早晨拉开窗帘看着它们俩沐浴在阳光下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生命与他们是共生的。植物需要周期性的浇水,虽然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规律,但我总是会忘记,所以养成了手指插入土壤感受水分的习惯。因为出差时间比较长,就拜托朋友上门浇水和给植物通风,我很开心朋友也把这当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她甚至把这两大盆植物搬到了窗口,让风真的去吹动植物的叶子。

周末去京郊山上看花,去河边看花,晒晒太阳,感受自然界中的碳元素与身体中的碳融合,风把花吹落,脚边的尘土和花瓣形成了一束土星般的光环,当时就觉得,我在养成一个很好的磁场。

“一天是24小时”这个事情说起来可笑,我也是前几天忽然意识到一天真的只有24个小时。

这个发现是说,一天的时间是固定的,它并没有因为被短视频切碎了而变的更快,也没有因为要上班而变得更难熬。出国gap前我的生活非常紧张,总是想通过加速某件事情的完成,而去赶上下一件事的安排。可是事情总有意外,但时间永远不等人,我就时常陷入紧张和抓狂的情绪。总觉得时间变快了,不是一天的时间真的变短了,而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工作、休息、健身、阅读、创作、学习、社交、副业,这些事情在互联网上每一个都很重要,是会让人焦虑的那种重要。我会因为做不下来而焦虑,也会因为做了但没做好而焦虑。认识到一天只有24小时这件事是一个慰藉,有限的时间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拿去学习的时间没办法拿给社交。

对我而言,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抢占时间,而是安排时间,即把时间优先安排给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比如因为今年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英语,所以把碎片化的短视频消费时间,直接转移给学单词,共性都是碎片化,对环境和工具也没啥要求。晚上下班后的时间最完整,之前用来跟朋友吃饭和健身,现在直接拿来做精读和听写,这需要安静的环境和电脑。

搞清主要矛盾+做好时间安排,就已经能很大程度上让现有的生活充实起来,看似生活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但是已经养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也能够心安理得地拒绝朋友的饭局,接受阅读和创作数量的降低。

看起来我牺牲了健身、牺牲了社交、牺牲了阅读,但是其实这种情况下,牺牲不等于损失,我只是拿去交换了。之前与这种“牺牲”伴随而来的贪婪和焦虑是大可不必的,也是不健康的。

说到健康,其实解决一些生理上的疾病,也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开心一些。毕竟如果你的身体长时间伴随着某些部位的慢性病痛,精神也很难轻盈起来。

而我们最不重视,也最容易忽视放任其发展的往往是一些磨人的小病小痛,一想到去医院那么麻烦,拥挤的漫长的排队就不想去看医生,总觉得忍忍就算了,或者说发作起来也没有真的影响什么。

辞职前耳朵巨痒,抓心挠腮的那种痒,痒到录播课时情绪无比烦躁,根本没有办法再戴着耳机,恨不得立马用挖耳勺把耳朵给掏破来止痒。跟霸王花分享后发现她之前也有类似的问题,然后我们录制结束后就立马线上问诊开了个耳浴的药,当晚就得到缓解,安稳地顺了个好觉。

前两天看到有位听友在游荡者网站上分享自己的经历,看到她在饱受生理疾病折磨的基础上还在为passion和mission发愁。我就再次想到了这件事,也留言建议她尽快先解决疾病的问题,每一份的病痛都值得重视,每一天病假都要理所应当的请下来,没有什么工作和人情重要到超过自己的身体。我可以死的早,但我不能稀里糊涂地默许慢性病痛拖拽我的生活。

重新去看“认清现实,放弃幻想”这几个字的时候,我仍然觉得人是需要有一些幻想的,但是解决当下问题的关键是认清现实。国家的现实已经跃然纸上,而我们的现实是被篡改的现实。你所做的事情,你所做事情的意义,你所做的事情的走向,你真的清楚吗?这确实需要花点时间去盘一下。

假如此刻命运邀请你上牌桌,你手里有几张牌呢?这是我选择停止gap,回国上班的原因,因为我还需要摸牌。要摸一张技能牌,这张牌是英语;要摸一张资产牌,这张牌是储蓄;要摸一张运气牌,这张牌是跨国工作经验。这就是接下来1-2年要做的事情,所以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暂时放一放。这是我的“认清现实”。

前阵子莫不谷在疯狂学习,应对重要的考试,简直是全身心地沉浸在学习中,也取得了应得的不错的结果,说对我没有激励影响是不可能的。比如早晨起来听行业资讯/英文演讲,地铁上背单词,下班后练习阅读和写作,健身的时候还要听英文文章。大概只过了一天,“I quit !”这种日子我过不了一点,高密度的有用信息,对我而言也是巨大的恐惧,我根本无法涉入这样的生活。

这肯定不是歪曲莫不谷学习起来仿佛无需休息娱乐,我只是想说生活套不了模版,学习也套不了模版。你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哪里做得好,哪里做的不好,有什么习惯,有什么毛病,学习一定是一个高度personalized的事情。

学习语言也好,胜任新工作也好,我都无法进入那种全沉浸的状态,我的快乐由新知构成,也由娱乐和消遣构成。下课十分钟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娱乐成活也构成我生活的稳定性。逛B站是我一个人随时随地就容易获得的免费的快乐,我不能直接把这个时间从生活中拿掉,但是我可以调整观看的视频内容,首先就要减少一些对甄嬛传、康熙和娱乐八卦的关注,增加一些对经济、宗教、政治、时尚的关注;其次就是不“全职看视频”了,把B站当成一种伴随行为,伴随早起洗漱、吃饭、睡觉。

这样调节一下蛮好的,在每天完成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额外还可以有2-3小时的学习总时长,学习没有变得很乏味,生活也没有变得很痛苦,这样容易长时间坚持下去。

一直以来,在国内想谈生活,就要先谈工作。工作不稳定,工作不愉快的情况下,生活都很难被谈及,更别提热爱生活了,简直是一件倒反天罡的事。可是无论别人这么想,自己不能这么想。毕竟总有一天会发现,工作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

“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这两个问题始终在“我们要到哪儿去?”的前面。如果出现迷惑,或者不能热爱生活的情况下,不妨“Take a step back and reevaluate where you are in life and where you want to be.”

四月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很好的季节,大口吸入整个春天,再次爱上我的生活。

与自然接触,感受植物和阳光的治愈;

着手解决一些生理问题,让自己的身体状态更好一些;

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让好的习惯得以长期延续下去。以及,为上牌桌准备自己的三张牌。

写在后面

刚才提到的那些我在B站找到的乐子,在最后跟大家汇总一下,这是近期的:

1.把兼具需要视觉和听觉的视频,留给下饭:

比如时尚类视频,要看服装设计,@AHALOLO;

比如影视解说类视频,@Aria23号机,《泰坦尼克号》系列一次性把电影、纪录片、导演采访、电影次要人物原型生平串联起来;@唱唱反调呗,《哈利波特》系列;

比如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流派解说,@谢拉克罗瓦 和 @Grandpagu顾爷。

2.把听觉为主,偶尔需要看一眼的视频,留给早晨洗漱:

比如财经分析类,@小Lin说;

比如宗教解说类,@青蛙刀圣;

还有一些经典影视剧的剧情解读,比如《大宅门》《潜伏》等。

3.睡前边听边睡类:

要选一些自己熟悉的内容,要不然会越听越high,比如@松鼠真人,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和还珠格格系列;或者选一些声音特别温和UP,很适合伴随入睡,比如@飞奔啊蜗牛。或者听美剧cut,也很适合听到入睡。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53 在诗意匮乏的时代,我们一起来读读诗

诗会出现在你的日常吗?

在1969年的纽约,一位艺术家觉得诗歌不仅应该被读,还应该被听到。所以它邀请它的各路朋友和听友,打电话热线进来,读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这个活动叫做Dial a poem,它发生在1969年,我去年在纽约的MOMA(当代艺术博物馆)看到了这个展览,并听到了当年被朗读的诗歌。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社交媒体充斥在我们的日常时,连读书都成为一件需要文化体力的事情,读诗简直有些过于遥远了。

所以我叛逆地想在这个诗意匮乏的时代,邀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诗。更关键的是,当房间里全是大象,我们只能用诗的抽象与之对抗。

这是诗歌最糟糕的时代,因为无人读诗。这也是诗歌最好的时代,因为被迫沉默你恰好还可以写诗。

(播客封面:莫不谷用Canva制作)

【Timeline】

03:14 第1个问题:为什么诗歌在这个时代极其重要且非常必要?

16:30 每一个生活艰难挣扎的人,自动会成为诗歌的主角

20:24 霸王花和金钟罩听到选题的反应:为什么我们对诗歌不再问津,逃避甚至拒绝?

35:27 莫不谷:诗歌对我来说有一种像武功心诀一样的感受

42:54 霸王花:令人郁闷的心情变得凉爽的诗歌分享

51:00 莫不谷:大学时读到令我非常非常震撼的现实主义诗歌

56:35 倘若大家正在经历同样的绝望和失望,不妨把诗歌作为武器

59:49 金钟罩:对我决定离职和Gap起到很强安慰作用的诗歌分享

71:00 莫不谷:我最喜欢的诗,这首诗完全可以刻在我的墓碑上

80:00 脱口秀姐妹CC:今天来交流一些低俗的高雅

96:56 莫不谷写诗《放火》:我不需要别人给什么,但我一定要创造点什么

102:05 霸王花:我感到诗意涌动的时刻和创作的现实风格诗歌

118:00 莫不谷:我常去墓园跑步、学习,所以写了首关于墓园的诗歌

120:00 莫不谷:一首写给每个个体的堪称残酷的诗:《月亮是有毒的》

123:00 金钟罩:我在出国前和辞职去世界游荡的路上写出的两首诗歌

128:00 主播三人:希望以后自己能写出什么样的诗?

140:45 《逍遥游》最后祝大家在这个时代能够拥有理性,靠近诗性,活得逍遥!

【播客&文章&书籍&影视】

播客:《52 美妙人生的关键呀,让我们一起扭一扭它》《49 梦里啥都有,我们隐而未发的欲望,奇谲瑰丽的想象

诗歌:大S《白日梦》;小S《被驯服的象》;许立志《一颗螺丝钉掉在地上》《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阿特武德《被吊到半死的玛丽》;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佩索阿《不!我只要自由》;夏宇《我和我的独角兽》《甜蜜的复仇》;《古诗十九首》

影视:莫路狂花出道曲!《东亚忍者之歌 Song of East Asian Ninja》游荡者平台主题曲正式上线!《东亚女游荡之歌 Songs of East Asian Female Wanderers》《I wrote a song for the Spanish oranges西班牙的橙子之歌来了!》;电影《相助》;访谈《Prime li的视频》;纪录片《如此打工三十年》;电视剧《甄嬛传》;视频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快看!爱沙尼亚的日出美到惊人!!!

文章:莫不谷游荡者/Newsletter/公众号文章《这夜晚的星空闪烁,春夏正在到来》;《这个世界可爱的人不多,你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

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注册完成后可免费阅读由莫不谷和霸王花撰写的3篇文章(Run的800种可能、语言攻略和全球签证攻略),目前游荡者已上线文章分区功能(游荡区、学习区、欢愉区和闲聊搭子区),欢迎大家注册后开启内容创作并在游荡者游荡愉快!找到同类!交易自由!手机用户可把新网址添加桌面,便于日常使用。使用期间如有任何注册、支付、退款等需求,欢迎给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发送邮件。

放学以后Newsletter《新的一年会好吗?答案在这期播客和这些祝福中

放学以后微信公众号《新的一年会好吗?答案在这期播客和这些祝福中

【延伸信息】

永不失联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 学/上 网)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片头曲:《寄生兽》Bliss

片尾曲:《流金岁月》bgm

播客封面:莫不谷用Canva制作

放学以后表情包:微信表情包搜索“放学以后”,感谢萝卜特创作。

播客收听平台:

【国内】爱发电、网易云、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喜马拉雅、汽水儿、荔枝、小宇宙、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

幸运鬼和理性怪?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简直幸运地像个鬼一样。

我只知道有开心鬼,不知道有没有幸运鬼,倘若有,那可能是我。

说像鬼一样,是很多时候我都幸运地有点离奇乃至诡异了。感觉只要出门,就有幸运的事情发生,甚至有时候在家坐着,幸运也能从天而降。我有时候都想说:幸运之神也不必如此捂了嚎风地眷顾我。

今天又发生了一个离谱事件,我正在上的非常intensive(强度巨大)的荷兰语课迎来了又一次考试,这次考试又重要又难,我的同班同学大部分是难民,倘若这次考试通不过,很有可能就会收到官方通知说无法继续下一个难度的荷兰语课程,那就迟迟无法开启在荷兰用荷兰语上学的进程,整个生活进展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因为我是自愿报名的,所以对我影响没有特别大,但是我这个人吧,该说不说,热爱学习,(注意:以下开始都不是好词,很容易陷入优绩主义的陷阱)上进心强 ,有完美主义倾向,还有点强迫症,就是不太能接受自己在考试的时候不爽:爽的意思就是要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下笔有神,愉悦流畅。所以考试前我也在疯狂学习,每天学习十来个小时,即使每学几个小时就起来运动一下,但是还是搞得肩颈和背剧痛,眼睛也感觉要瞎了。人真的不能每天坐着学习那么久。

到了考试当天,我早早起床,吃了早饭带了午饭来学校接着复习(吃饭很重要),准备把前些天逐字逐句苦心孤诣复习的几十篇文章全部再跟着音频通读一遍,加强一下短暂记忆。结果我戴着耳机正在读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应该是跨性别者,男跨女)走向我并问我:你也是在学荷兰语并且一会要考试吗?

我说是的,她立刻开始和我说她刚考完,然后开始和我说考了哪几篇文章,哪些文章完全不用看。

我真的当场震惊,想说上天和这位陌生的朋友也对我太好了吧!

当我俩正在激动讨论哪篇考了,哪篇没考时,又来了一位女性,是她的同班同学,她俩开始一起和我说每一篇文章具体考了什么和答案分别是什么!

当她们帮我回忆完所有文章和答案离开后,我真的坐在座位上进入了贤者时间,感觉一切好不真实。

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感觉像是被幸运的陨石砸中了。

后来我仔细想想我幸运的原因:这一切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它归根结底是因为我早起早去了学校,坐在了考场门口,并在朗读课文(当然没影响其它任何人哈,是一个在路边半封闭的,允许发出声音的空间。其它还有全封闭的地方是不能发出声音的,我没有坐在全封闭的地方)。如上这些条件真的缺一不可,因为我隔壁空间也有个女孩,她也在复习荷兰语,但是她没出声读,所以这两位幸运天使就走向了我,而不是她。

我在这里面无意识的情况下释放了非常积极主动的信号,且选择了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没有这些积极主动和正确,这些幸运绝无可能发生。

于是我当场得出结论:幸运是对主动者的奖励

我想完了这些后就陷入了纠结,还剩俩小时,接下来还接着学习吗?朋友劝我吃吃饭玩一会,但是我想了一下还是决定放下手机,按照原定计划把文章全部通读复习一遍,包括那些刚刚两位天使说绝对不会考的文章。

毕竟学好了,学熟了都是自己的,考试只是手段,学会才是目的。我应该把时间花在目的上。

所以我就接着在那个半封闭空间听着听力进行跟读,中间还有我同班同学看我太沉浸式学习跑过来吓我。

等到考试的时候,不仅同学们紧张,老师都特别紧张,我就不太紧张,主要是幸运天使光临过我。

结果考试一开始,我点开题目一看,第一篇出现的,就是两位幸运天使和我说绝不会考的文章!接下来10篇,没有1篇是她们刚考过的!老师换了全部的题目

我就在考场感到庆幸:我才是自己的幸运天使!我的理性决定才是我当下幸运的最大来源

因为我认真复习了,且在考前还在全盘复习,我才能在发现所有题目都和我知道的不一样的时候,还能情绪稳定地把题目做完,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题全做对。

所以幸运到底从何而来呢?

我用我一天坐过山车一样的故事总结一下:从主动和理性中来,缺一不可!

幸运鬼也得是理性怪,幸运鬼必须得是理性怪。

幸运只会频频降临在理性思考的头顶之上

BTW:放学以后的春日回归播客,不出意外,将在4月1号深夜,4月2号(下周三)凌晨准时上线更新。4月,让我们在诗意盎然中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