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意外:当我距离死亡只有10厘米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
此前已经我写了一篇Newsletter草稿,想就自己有一天做的噩梦面对并坦诚下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到底是什么原因深层次地影响了我现在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跳脱恶性循环。
然而今天,就在刚刚,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惊险意外,我侥幸劫后余生,正在打字的我现在心绪也还尚未平复。我想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分享出来,首先是为了我自己,在发生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记录和表达有助于纾解自己的创伤和应激,除了写这篇Newsletter,我还在事发后用手机录下了自己的声音,我决定把这段17多分的音频也发出来,因为人在濒死之前往往来不及道别,但还有机会在幸存后发声。
其次是想以过来人的经历,和大家分享我刚刚遭遇的事情,也许我的经历,感受,思考有助于减少悲剧和意外的发生。
最后想祝福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我,希望我们都足够幸运,不要遇到危险和意外,即使遇到,也足够好运可以劫后余生。
还要和大家预告一下:新一期播客《54 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将于5月21日下周三更新,敬请期待,让我们活着的时候一起多创造“好东西” ,也多吃些“好东西”。
以下是正文:
今天是出门慢跑运动第5天,西班牙晚上19点,我在慢跑去海边的路上。在我即将穿过小巷,一只脚正要向前踏上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时,一辆小汽车突然从我的正前方擦身而过,同时一起的还有司机的惊喊,我直接被吓懵了,来不及反应,立刻停下。对面刚好是一个小商店,七八个西班牙人目睹了这一危险情况,也忍不住惊呼起来。
当时我距离汽车只有10厘米或者是20厘米的距离,只觉得车从未以如此近的距离贴着我行驶。幸好我是慢跑,如果跑快一点来不及停下,或者是司机开的再快一点点,今天就是生死难料了。
(虽然找不到事故发生准确地点,但按照记忆找了类似的路口)
等我反应过来之后,确认自己身体上没有受伤,缓了一口气顿觉惊险一场。司机在路前方紧急刹车停了下来,原本向前继续跑步的我回头走到车前,等司机打开车窗和她说,我没有受伤,I am sorry(当下反应不过来责任在自己还是司机),司机也问了我,但我不懂西班牙语,不明白她的意思,但看到她听我说没事后,整个人趴在方向盘上,后排还有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孩时,我想她的惊吓和冲击,不会比我少。
当我和司机说完后按照路线计划打算继续慢跑到海边时,人行道对面商店的人都上前询问我的情况,依稀记得有五六个人,虽然我不会西班牙语,但感觉能听懂她们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有没有受伤?”“你还好吗?”“你距离车有多远?”“有没有被车撞到?”当我用手比划我距离车还有一点距离,差点就要碰到,虽然没有受伤,但shock到了的时候,能看到她们安心了很多,其中一位女性和我说,你想喝点水吗,要不要缓一缓?我想到跑步中途喝水不好便婉拒了,另一位男性和我说,是的,你肯定受到了惊吓。看到她们如此关心我的状况,我用能够想到的有限的语言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如此好心的人。
惊吓结束,我继续向前跑了一会儿,却越跑越觉得心绪难平。一方面是突如其来的惊险,自己足够好运没有受伤,但这太危险了。另一方面想到当地路人毫无保留出于本能的关心,越想越不是滋味。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下意识的反应是,是不是自己没有看路?也因为忍不住把责任归咎给自己,都来不及关心自己有没有受伤,有没有被吓到,我没来得及给自己的慈悲的自我关怀,却在素不相识的路人那里收到了,想到这心里便难以抑制觉得温暖感激。
等我到达海边时,事发已经过了大概10分钟,人也稍微平静了一下,便开始回溯思考这件事情,到底责任在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意外?如何才能避免和降低这种风险?
一是司机有责任,甚至要负全部责任。在通过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前,司机需要减速缓慢行驶,并充分注意到人行道两旁有视线盲区,提前预判是否会有行人通过。
二是我也不能免责。我的责任来源并非是交通法律法规,而是人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行为准则。为什么会掉以轻心,觉得在路上慢跑就安全呢?如果选择没有机动车的公园、海边跑步运动,就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以及在通过人行道前,不管有没有红绿灯,如果慢一点,提前预判前方是否会有来车,都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而上述两点的分析,结论是司机和行人都需要提高注意力,提高判断能力。但风险的控制不能只依赖人的自觉和主动,还得依靠健康的环境、制度和系统。造成今天交通事故问题的根源是道路规划和交通标识存在缺陷。首先,对于狭窄且有视线盲区的道路,风险和事故发生的概率就是比宽阔且视线清晰的区域高,其次,对于这种危险和事故高发路况,应该充分设置交通标识提醒,比如,设置红绿灯、设置减速提醒、设置摄像头等等,充分提醒驾驶员和行人:前方危险路段,请注意慢行。
想完责任和风险之后,我又回想了一下惊吓的场景,发现人在濒临死亡之前是来不及有走马灯的。回顾人生?想到重要的事情?想到重要的人?对我而言,距离死亡只有10厘米的时候,我没有拥有一分一秒的时间可以思考和留下遗言。从鬼门关回过神,想到了前两天莫不谷和我说的那句话:“人不是足够老了才会死,人就是随时都可能会死,所以一定得让自己每天活得值一些。”
我和莫不谷分享彼此这两天经历的事,感慨真是足够幸运,也觉得这是都是很好的learning。莫不谷分享说:
咱们以后出门都小心。不要闯红绿灯,不要走路太快,不要逆行,骑车天气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开前后灯,一切以保护自己为第一要义。以及即使做到最好,意外还是有可能会发生,所以一定要好好活,别亏待自己。
莫不谷还接着说:
“我觉得对你可能尤其是好事。电影中几乎所有生命意愿低的人都是在一次有惊无险的意外后顿悟的,开始珍惜生命。”
我和莫不谷分享:“我今天给自己录音的时候还在说,劫后余生的感受是,人对活着这件事是有本能需求的。”在这件事情发生没多久,我就想要回到事故发生地,拍照或者录制视频,想原原本本回溯下事情经过。但我发现,我居然忘记了是在哪个路口,回去走了两三遍也没能有自信找到准确的地点,只有模糊的记忆。为了怕忘记这件事情的细节,以及我最当下的感受,我在路边靠着墙用录音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思考,其中一点就是:
我常常有不想活的念头,也常常遇到困境就想要一死了之,有时候活着也忍不住要折磨自己,或是恨不得伤害自己,感到痛苦的时候好让心情能够平复一些。然而我今天真的要被剥夺生命的那一刻,我想到的不是解脱,而是松了一口气,为自己劫后余生感到庆幸。
(我和莫不谷的聊天)
这好像是命运出于好心给我的一次警醒,别轻视生命,也别小看死亡。人不是足够老了才会死,不是因为生病了才会死,人就是随时都可能会死。好在我是成年人,及时反应过来规避了紧急危机。如果是个小孩,那就更吓人了,因为司机看到小孩更难,小孩遇到了也来不及躲避。
今天我在西班牙驾考交流群里分享了这件事,想听听熟识西班牙交通规则的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分析,除了明确责任在司机,为了保命行人也得多防范外,一位群友分享说这两天马德里Usera有个小孩上路捡球刚被撞,路都封了。我立刻搜索了新闻,发现小孩最终没能救活,刚历经生死危机的我,心下一沉。我在群里打下这句话:
“祈祷我们都足够幸运,不要遇到这种危险和意外。即使遇到,也足够好运可以劫后余生。”
晚上回到家,想到自己劫后余生,我立刻下楼买了这两天想吃的西瓜,吃完写下了这篇文章。我想,如果今天差点没命,见到阎罗王之前还没吃到想吃的,那该多遗憾!所以想吃就吃,别亏待自己,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活,意外来临的时候,也不会抱憾!
下面这段我想梳理下遇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一些经验、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遇不上,永远也用不到,也希望大家遇到了也能逢凶化吉,不要害怕孤身一人不知所措。
一、遭遇交通事故后该怎么办,我们能做什么?
1、安全第一。首先检查身体状况。注意看看自己是否受伤,如果被车碰到了,即使当下不疼,也不能轻视,不要排除身体受了内伤的可能。留在原地,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息,缓一缓。
2、及时求助。如果受伤可以向路人求助,也可以寻求警察、医生的帮助,让自己脱离危险。
3、保存证据。拍摄事故现场的视频,将车辆信息、周围环境、事发情况等信息都拍摄成视频,这是有效的还原现场的证据。除了拍摄视频,还可以多角度尽可能地拍摄照片。如果附近有监控,还可以观察监控位置,便于后续需要调取监控。同时还可以向路人求助,路人是目击证人,可以请他们说下看到的事发经过,录音录像都可以。
4、及时治疗。如果受伤及时就医诊治,保存好病例、费用清单、收据、发票等信息。人在海外的话,首先要配备医疗保险,其次是预先演练学习就医流程和手续。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就多求助,通过小红书、微信群等多种媒介找帮忙翻译的,帮忙处理沟通的,甚至帮忙看护的,都可以多多尝试。我和房东(也是我的室友)分享了今天的经历,房东说她很久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在海外就医看诊,遇到意外该怎么办。她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要遇到危险,保护自己的安全。如果真的遇到了,最好在当地能有认识的朋友,遇到紧急情况能帮忙,或者和室友处好关系,有什么情况可以互相帮衬一下。
我的房东给的建议很实用,但如果你就是一个人,找不到就近可以帮忙的人该怎么办?我想补充的是,先不必惊慌和害怕。随着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陪诊、陪护等各种需求都在持续增加,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市场对于这些需求就会衍生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趋势是向好的。但我们发生事情可能等不及市场发展和完善,那就多多使用媒介等工具,多多求助,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二、如何舒缓交通事故后的心理创伤和冲击?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的心理和情绪历经了过山车。
第一阶段是惊恐,呆住,懵了,人的身体启动了紧急危机下的生存模式,像是僵住了一样。缓了一会后才反应过来情况。
第二阶段是平静,因为没有受伤反而相对冷静克制,甚至像没事人一样继续跑步。
第三个阶段是复杂的情绪同时涌上心头,忍不住反复咀嚼事情经过,强迫性回顾反思自己的应对方式,因为冷静下来认识到司机全责后忍不住愤怒,认为司机疏忽大意导致了自己的惊吓和危险的发生;因为认识到紧急关头自己居然下意识道歉,而不是足够关心自己,因此感到不满;因为认识到自己太平静,没有惊恐吓哭,而怀疑自己是否过度抑制自我情绪;因为回过神想要回溯事发经过时,想到自己太早离开没有拍照录像,感到懊恼和不满;又因为自己重返路线找了三次发现自己忘记了事发地点(后来突然想到运动软件记录了我的行动轨迹,还是可以找到地点的),对自己失望和不满。太多复杂的情绪同时出现,让自己感受并不好。
为了解决我的这些情绪,缓解我的心理冲击,我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第一时间记录,写下事情经过、我的感受和思考,形成文字。
2、立刻把事情经过分享到驾考群里,找懂规则的人帮忙分析判断,帮助自自己厘清责任。
(和驾考交流群的人沟通事情的情况)
3、立刻和家人(主要是姐姐和弟弟)分享了这件事情,虽然有时差她们无法回复消息,但把事情说出来比自己承担要轻松很多。
4、立刻打开ChatGPT,询问ChatGPT的意见,特别是内疚、自责、不满、愤怒等情绪,可以通过与ChatGPT的沟通有所缓解。
5、充分冷静后回到事故现场,尽力还原事情经过,给自己一个重新面对的机会。
6、和朋友及时分享了事发情况,当我给莫不谷和金钟罩发消息的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从冷静到情绪上涌,委屈,难过,害怕一瞬间上来,大概是因为和朋友倾诉,本身就可以让自己从应激状态中释放出来。
(和莫不谷、金钟罩分享这件事情)
7、打开手机录音,把自己想说的话,情绪,思考,感受直接录制下来。录制完毕后我觉得自己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又听了一遍自己的录音,就有种照着镜子给自己诊疗的感觉。
8、心情紧张,胸口发闷时,吸一口气后憋住,憋到坚持不住的时候才呼吸,这种深呼吸的方式可以让自己从紧张的状况下得到缓解。
9、回到家后和室友分享了交通事故的经历,和线下的人沟通、倾诉,本身是一种释放和解压的过程。
10、决定写下这篇Newsletter,再次回顾、梳理这件事情,充分满足自己需要表达、需要倾诉的需求。
11、把最想吃的东西吃上,满足胃口让心情变好,也庆祝自己劫后余生。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