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这个小区是商品房还是回迁房
素质是真的低,放炮报警也不管,过了半小时民警慢悠悠过来,反正没人了拍拍屁股又回去了,都是本地人压根不管的(点名批评凯盛公寓这个小区)
有什么办法快速区分是回迁房小区还是商品房小区
首发买的 iphone15promax ,一般用 macbook 的 96w 和 140w 充电器,线也是 mac 原装的 c 口线。电池循环 300 次时健康度 84%,今天 333 次循环,健康度 79%。担心手机显示不准,连接电脑使用爱思助手查看,也是 79%。续航明显下降,5 分钟一格电。
虽然手机最大支持 20w 充电,但使用 mac 充电器,手机发热比 20w 的更热。
苹果声称 15 系列电池更耐用:理想情况下,iPhone 15 各款机型的电池在充电循环次数达到 1,000 时,应能保持初始容量的 80%
写在最后:手机是消耗品,不能供着,我只是感叹一下电池健康度下降的速度,明显感觉 mac 充电器充电速度真的快,用的舒服就可以了。
其实其他也没有什么应用,就是开个 wps ,若干个网页(三个浏览器大概开了 20 个页面吧),QQ ,没有别的应用了 ,就黄成这样
https://i.mij.rip/2025/04/17/1d00defd59a91dcfe2636abe57724025.png
但是我觉得,macOS 上开个虚拟机很正常吧,毕竟 app 还是有不少只有 Windows 版本。
职业程序员,轻度折腾。
孩子看视频,感觉现在爱优腾视频画面太糊了,想用小主机建一个私有影院。
打算采用 ubuntu+docker 方式来玩,不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更侧重于成熟生态+可扩展性,所以不考虑 NAS 。
后期还会折腾别的,比如路由分流\私人 git\密码\资料备份\云盘同步等等。
不会搞图像扫描标注、视频转码、视频播放之类的高运算需求的应用。
低功率,如果可以,最好有 UPS ,或者有电池供电解决方案。
前几天一分钟的都算做失败了,天塌了
今天早上开会,我本来像往常一样,听着大家发言,嘴上点头,心里其实已经在想下一个任务了。 远程会议,我以为不会点到我,结果,团队长突然叫到了我的名字。
让我讲讲最近转介绍的客户。
我愣住了。这个客户我原本已经成交,但因为我没全情跟进,最后单子没了。 我支支吾吾地解释完,团队长只问了我一句:
“如果这个客户是买几百万保额的单子,你还会这样处理吗?”
我下意识说:“当然不会。”
然后他讲了几句话,突然让我有点想哭:
“不管单子大小,都是一份社会给你的责任。也许你现在的漫不经心,会让一个家庭在未来少了二十万。而这二十万,很可能因为父母的病、老公的失败投资而刚好用上,但到时候,他们连一点缓冲的底气都没有。”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过去很多时候,其实根本没有把“保险”当成一份责任,只把它当成了“工作”。
但真正让我坚持下去的,不该是提成,而是:
“我希望未来有个孩子,在大学报到的那天,是因为我曾经的一点努力,才有了一笔 20 万的学费。”
“我希望有个家庭,在父母重病那一年,是因为我没有放弃那张小单子,才撑过了最难的时光。”
这,才是我重新写下这篇内容的原因。
于是,这份保险工作,对我来说,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谋生的职业,而是一种“我作为一个人,是否对他人负责任”的行动。
我开始意识到: 这不仅是为客户提供保障方案,而是我能否有起心动念,去帮助我身边的人,活得更安全,更有底气。
但这也正是我长期的矛盾来源。
我们被教育要尊重他人的选择,要“不过度干涉”,甚至有人说:“别去染指别人的‘业’。” ——谁的人生不是要自己承担呢?
可我这一年多在保险行业的亲历让我看见: 无数人是“被动入保”的,漫不经心、半推半就、甚至当时有点排斥。 但当有一天,病魔真的降临,一笔又一笔理赔金从天而降,甚至后续保费全部豁免, 就在那个时候—— 那个平常话不多的客户,突然哽咽; 那个原本抗拒签字的丈夫,突然在电话里沉默很久,只说了句:“谢谢。”
那一刻,客户的生命变得更厚重了,而我的工作也不再普通。 我知道,我做了一件对得起自己的事。
于是我也想,能不能让更多人,在还没“后悔之前”,就听到一些该听的话。
当然,这不容易。
“道不同,不相为谋。” 要改变一个人的意识,是极其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的事。
但我们保险从业者,恰恰就是在做这种近乎“不可能”的事。 我们就像在沙滩上拣贝壳的人,努力把一颗颗被潮水推回来的贝壳重新丢回海里。
这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一句行业内的“黄金法则”:
客户=有钱 + 有意识 + 有需求。
很多人说,只服务这种“三有”客户就好,省力、省心、也更高效。
但我也常常问自己: 那些今天突然“意识到”保险重要性的人, 不正是因为身边有人“用上了”保险? 他们的意识、他们的需求,不也恰恰是在被身边的真实经历点燃的吗?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只是卖保险的人, 我们是那颗火星,是让一盏灯点亮的引子。
如果你看到这里,那我只想说,谢谢你。 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一直写下去,但我会尽量真实地,把我看到的那些故事和思考写出来。 希望它对你有一点点用,就够了。
这篇文章写给谁看? ✍️
- 所有 Windows 用户,特别是:
- 经常需要安装、配置开发工具的开发者、程序员 🧑💻。
- 厌倦了每次重装系统都要手动下载、安装、点“下一步”的每一个人 😩。
- 希望电脑保持干净整洁,告别混乱的安装目录和注册表残留的效率追求者 ✨。
- 无论是电脑小白还是老司机,都能轻松上手!
预计阅读+实践时间: ⏱️ 30-60 分钟 (取决于你的网络速度和想安装的软件数量)
还记得吗?每次重装 Windows 系统后,那令人头秃的软件安装环节:打开浏览器,搜索、下载 JDK 、Node.js 、Python 、Git 、VS Code 、MySQL 、Redis... 每个软件都要经历“寻找官网 -> 下载 -> 双击安装包 -> 无脑点下一步(还得小心捆绑软件!) -> 配置环境变量”的漫长旅程。一套操作下来,半天时间就没了,耐心也耗尽了。更别提各种依赖冲突、环境变量配置错误、软件卸载不干净留下的系统“垃圾”... 简直是噩梦!😱
如果你对上述场景感同身受,那么恭喜你,找到了解放自己的钥匙!🔑 今天,我要向你隆重介绍一款 Windows 下的命令行包管理神器 —— Scoop。它就像一个专门为开发者和效率爱好者准备的“应用商店”,能让你用几行简单的命令,就闪电般地安装、更新、管理你需要的各种(尤其是命令行)工具和软件。从此,环境搭建不再是痛苦,而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轻松事!
看看我用 Scoop 配置好环境后的样子,是不是清爽又高效?👇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你满足以下条件:
Win + X
,选择“Windows PowerShell”或“终端”),输入 $PSVersionTable.PSVersion
并回车,查看 Major
版本号是否 >= 5 。Scoop 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安装”的工具。
打开 PowerShell:
Win + X
快捷键,在菜单中选择 “Windows PowerShell (管理员)” 或 “终端 (管理员)”。建议首次使用管理员权限,以确保后续步骤顺利。设置执行策略:
为了允许 PowerShell 运行像 Scoop 安装脚本这样的本地或远程签名的脚本,需要调整执行策略。输入以下命令:
Set-ExecutionPolicy -ExecutionPolicy RemoteSigned -Scope CurrentUser
按下回车。如果系统询问是否更改执行策略,输入 Y
并回车确认。
💡 小科普:
Set-ExecutionPolicy
: 这是设置 PowerShell 执行策略的命令。RemoteSigned
: 这是一种安全策略,允许运行本地创建的脚本,对于从网络下载的脚本,则要求它们具有可信发布者的数字签名。这比 Unrestricted
(允许所有脚本)更安全。-Scope CurrentUser
: 表示这个设置仅对当前登录的用户生效,通常不需要管理员权限(但首次设置可能需要确认),也更安全。执行安装命令:
接下来,粘贴并运行以下命令来下载并执行 Scoop 的官方安装脚本:
Invoke-RestMethod -Uri https://get.scoop.sh | Invoke-Expression
# 或者使用别名更简洁的版本 (iwr = Invoke-RestMethod, iex = Invoke-Expression)
# iwr -useb get.scoop.sh | iex
💡 小科普:
Invoke-RestMethod
(或 iwr
): 从指定的 URL (https://get.scoop.sh
) 下载内容(这里是安装脚本)。|
(管道符): 将前一个命令的输出(下载的脚本内容)传递给后一个命令。Invoke-Expression
(或 iex
): 执行接收到的字符串内容(也就是运行安装脚本)。网络问题提示: 如果这条命令因为网络问题(如无法连接 GitHub )失败,请参考文末的“常见问题解决”。
预期结果:
C:\Users\你的用户名\scoop
。(可选) 修改默认安装路径:
如果你不想把 Scoop 安装在 C 盘,或者想统一管理软件,可以在执行安装命令之前,先运行以下两条命令来指定路径(例如,安装到 D:\Apps\Scoop
):
# 1. 设置 Scoop 的安装目录环境变量
$env:SCOOP='D:\Apps\Scoop'
# 2. 将这个环境变量永久写入用户配置 (下次打开 PowerShell 依然有效)
[Environment]::SetEnvironmentVariable('SCOOP', $env:SCOOP, 'User')
# 3. (可选) 设置全局安装路径 (如果需要全局安装软件)
# $env:SCOOP_GLOBAL='D:\GlobalApps'
# [Environment]::SetEnvironmentVariable('SCOOP_GLOBAL', $env:SCOOP_GLOBAL, 'Machine') # Machine 级别需要管理员权限
设置完路径后,再执行上面的第 3 步安装命令。
Scoop 使用 "Bucket"(桶)来管理软件包列表,每个 Bucket 就是一个 Git 仓库,里面包含了软件的安装信息(称为 Manifest ,清单文件)。默认只有 main
Bucket ,主要包含常用的命令行工具。我们需要添加更多 Buckets 来发现和安装更多软件。
验证 Scoop:
scoop help
并回车。如果看到 Scoop 的帮助信息和可用命令列表,说明 Scoop 已成功安装并可以工作了。添加常用 Bucket:
extras
Bucket 包含了大量流行的 GUI 软件和非 main
Bucket 的常用工具。强烈建议添加:
scoop bucket add extras
💡 提示: 添加 Bucket 需要从 GitHub 克隆仓库,如果网络慢请耐心等待。如果失败,检查网络或代理设置。
重要: Scoop 依赖 git
来管理 Buckets 。如果你的系统没有安装 git
,Scoop 在添加第一个 Bucket 时通常会提示并自动尝试安装。你也可以手动安装:scoop install git
。
添加其他常用 Buckets (可选):
scoop bucket add java
scoop bucket add nerd-fonts
scoop bucket add versions
scoop bucket add nonportable
(安装里面的软件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注意事项: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现在你可以像逛超市一样,用简单的命令安装软件了。
搜索软件:
不确定软件是否在已添加的 Buckets 里?用 search
命令!
scoop search <你想搜索的软件名或关键词>
# 例如: 搜索 python 相关
scoop search python
Scoop 会列出匹配的软件包及其所在的 Bucket 。
更方便的搜索: 你也可以直接访问 Scoop 的官方网站 https://scoop.sh/,它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搜索界面。注意取消勾选页面上的 "main" 筛选器可以搜索到 extras
等其他 Bucket 中的包。
安装单个软件:
找到你需要的软件名后,使用 install
命令安装。
# 安装 OpenJDK (来自 java bucket)
scoop install openjdk
# 安装 Git (来自 main bucket)
scoop install git
# 安装 7zip (来自 main bucket)
scoop install 7zip
# 安装 VS Code (来自 extras bucket)
scoop install vscode
一次安装多个软件:
提高效率,一次性安装多个!用空格隔开软件名即可。
scoop install nodejs python mysql nginx putty everything powertoys
(可选) 全局安装:
默认情况下,Scoop 安装的软件只对当前用户可用,并且安装在用户目录下的 scoop
文件夹中(如 C:\Users\你的用户名\scoop\apps
)。这通常不需要管理员权限,也更干净、便携。
如果你希望软件对系统上的所有用户都可用,可以使用 -g
或 --global
参数。这需要管理员权限运行 PowerShell ,并且软件会被安装到全局路径(默认为 C:\ProgramData\scoop
,或你通过 $env:SCOOP_GLOBAL
指定的路径)。
# 全局安装 OpenJDK (需要管理员权限运行 PowerShell)
scoop install openjdk --global
💡 建议: 除非你明确知道需要全局安装,否则优先使用默认的用户模式安装,这更能体现 Scoop 的优势。
预期结果:
PATH
中。安装完成后,你通常可以直接在新的 PowerShell 或 CMD 窗口中使用该软件的命令。openjdk
后,打开一个新的 PowerShell 窗口,输入 java -version
,应该能看到 Java 的版本信息。💡 Scoop 的魔法:Shim 是什么?
PATH
环境变量。它怎么做到的?答案是 "Shim" (垫片)。git
)后,Scoop 不会把 git.exe
所在的整个目录加到系统 PATH
。它只做一件事:在 ~/scoop/shims
目录下(这个目录在安装 Scoop 时会被自动添加到用户 PATH
中)创建一个名为 git.exe
的极小的可执行文件 (shim)。git
命令时,系统在 PATH
里找到了 ~/scoop/shims/git.exe
。这个 shim 文件知道真正 git.exe
的位置(比如在 ~/scoop/apps/git/current/bin/git.exe
),然后它会启动真正的 git.exe
。PATH
变量非常干净,只增加了一个 shims
目录。卸载软件时,只需删除对应的 shim 和软件目录,对系统几乎没有影响。对于 GUI 程序,Scoop 会在开始菜单创建一个 "Scoop Apps" 文件夹存放快捷方式。安装只是开始,Scoop 还能帮你轻松管理已安装的软件。
检查更新:
想知道哪些软件有新版本了?
# 检查 Scoop 自身和所有 Buckets 的更新,并列出可更新的软件
scoop status
# 或者直接更新 Scoop 自身和 Buckets 的信息
scoop update
scoop update
首先会更新 Scoop 自身和所有已添加的 Bucket (相当于对每个 Bucket 的 Git 仓库执行 git pull
),获取最新的软件包清单。
更新所有软件:
一键更新所有已安装且有新版本的软件:
scoop update *
更新指定软件:
只想更新某个特定的软件?
scoop update <软件名>
# 例如: 更新 nodejs
scoop update nodejs
查看已安装列表:
想看看自己都装了些什么?
scoop list
卸载软件:
不再需要某个软件了?干干净净地移除它!
scoop uninstall <软件名>
# 例如: 卸载 mysql
scoop uninstall mysql
Scoop 会删除软件文件和对应的 shim/快捷方式,非常彻底。
查看软件信息:
想了解某个已安装或可用软件的详细信息(版本、来源、依赖等)?
scoop info <软件名>
# 例如: 查看 git 的信息
scoop info git
回退到旧版本:
更新后发现新版本有 Bug ?可以尝试回退。
# 先查看可用版本
scoop info <软件名>
# 回退到指定版本 (例如回退 git 到 2.30.0.windows.1)
scoop reset <软件名>@<版本号>
scoop reset git@2.30.0.windows.1
其他常用命令:
scoop cleanup *
: 清理所有软件的旧版本,释放磁盘空间。scoop cache rm *
: 清除下载缓存。scoop home <软件名>
: 在浏览器中打开软件的官方主页。scoop which <命令名>
: 显示某个命令对应的可执行文件的实际路径 (类似 Linux 的 which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检查网络: 确保你的基本网络连接是通的。
配置代理: 如果你有可用的 HTTP 代理,可以为 Scoop 单独设置:
# 设置代理 (将 'http://代理服务器地址:端口' 替换为你的实际代理)
scoop config proxy http://代理服务器地址:端口
# 查看当前代理设置
scoop config proxy
# 取消代理
scoop config proxy none
注意:这只为 Scoop 设置代理,不影响系统其他应用。
使用网络加速工具: 尝试使用 Watt Toolkit (原 Steam++) 或其他类似工具进行 GitHub 加速。
手动下载安装脚本:
https://get.scoop.sh
。install.ps1
的文件(例如保存在桌面)。cd ~/Desktop
),然后运行:.\install.ps1
(注意前面的 .\
)。如果之前修改了安装路径的环境变量,这里也需要先设置好。更换 DNS: 尝试将系统的 DNS 服务器更换为更可靠的公共 DNS ,如 1.1.1.1
(Cloudflare) 或 8.8.8.8
(Google)。
~/scoop/shims
目录没有被正确添加到系统的 PATH 环境变量中。$env:Path
查看当前 PATH 。确认其中是否包含类似 C:\Users\你的用户名\scoop\shims
的路径。scoop fix path
看是否能自动修复。Path
-> 编辑 -> 新建 -> 添加 C:\Users\你的用户名\scoop\shims
(请替换为你的实际路径) -> 一路确定。然后重启终端。scoop list
确认软件是否真的安装成功了。scoop which <命令名>
看看是否能找到对应的 shim 文件。Set-ExecutionPolicy
时出错或无效?LocalMachine
范围时)。-Scope CurrentUser
。更改 LocalMachine
作用域通常需要更高的权限,并且会影响所有用户。Get-ExecutionPolicy -List
查看各作用域的设置。CurrentUser
通常能覆盖 LocalMachine
(除非有策略限制)。C:\Users\你的用户名\scoop
或你自定义的路径) 添加到信任区域或排除列表。创建自己的 Bucket:
一键重装脚本:
将你所有需要安装的常用软件整理到一个 PowerShell 脚本文件中(例如 setup-my-env.ps1
):
# setup-my-env.ps1
# 添加需要的 Buckets
scoop bucket add extras
scoop bucket add java
scoop bucket add nerd-fonts
# 安装常用工具
scoop install git python nodejs openjdk maven gradle vscode 7zip everything powertoys curl wget grep sed bandizip # ... 添加你需要的其他软件
# 清理旧版本
scoop cleanup *
Write-Host "环境配置完成!"
每次重装系统后,只需运行 Scoop 安装命令,然后执行这个脚本 .\setup-my-env.ps1
,即可快速恢复你的开发环境!
极致便携性:
~/scoop
目录下。这意味着,理论上你可以将整个 scoop
文件夹复制到另一台电脑的相同用户目录下(或者通过环境变量指定路径),然后简单运行一些 Scoop 命令(如 scoop reset *
或 scoop fix path
)来修复路径和 shim ,就能在新电脑上获得几乎一致的环境!与其他包管理器的比较 (简单):
恭喜你!通过这篇(希望是)生动有趣的教程,你已经掌握了使用 Scoop 在 Windows 上高效、整洁地管理软件的秘诀。Scoop 以其简洁的命令行操作、出色的便携性、对系统环境的“零污染”以及强大的脚本能力,正成为越来越多 Windows 用户(尤其是开发者)的装机必备神器。
从现在开始,忘掉那些繁琐的手动下载、安装、配置吧!让 Scoop 成为你得力的助手,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无论是编码、创作,还是享受生活。
💬 交流时间!
你觉得 Scoop 怎么样?在你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或独到的技巧?你最喜欢用 Scoop 安装哪些软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或者提出你的疑问。让我们一起交流,让 Windows 环境配置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和愉快!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收藏,并分享给你身边还在被软件安装折磨的朋友们! 😉
《看房助手》,目前仅在苹果 AppStore 上架,无广告,售价 1 元,50 个推广码贴下面了,感谢各位大佬帮忙试用! 希望多提出意见和建议~
App 的想法起源于好几年前买房的经历。 当时可以说是涉世未深(too young, too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整个买房的过程都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例如看的房子不够多、决定太草率太心急、谈判也被卖家压制🤦、房子本身的一些缺点当时没看出来等等。
只怪自己没有做足功课,而且对价格太不够计较(不然可能买一个稍微大一些的房子)。 当时看中介手中拿着圆珠笔,在一个 A4 纸上写写画画帮我算税费,感觉命运都被别人掌控了,很难受,买个东西应该付多少钱我都不知道。。
后来自己慢慢搞懂了很多房地产概念,也会自己算税费了,就想写个 App 帮助第一次买房的可能像我一样清澈而愚蠢的年轻人吧。
Flutter
FWEPK66H4KEP
KMP49W4M77WW
HAWPYJRX3N7K
364RPR93FXFN
N9XE67HAMFFK
TK9RRW3E9WMT
ARTHHJM7AMM7
6LLY6EWFF67L
H3HH4FFYJR7E
476E9664AYW6
XYPJTMAX96TF
XJHFWKERHWER
PYWA3RH6XYPM
NTEEFAXPJ37A
LN476NYLM444
EATXXW34F64Y
JFL9J439HM7T
9P6M96KEH3R9
P7KFF3AE9TY6
YFWNMMN6TYMH
YNL7MNLY9HY9
4N4P9HE66E7P
KP4ALFLT9WY3
33L6JKNRER4T
4NJPA6JYK69X
6JEMN3PANYKX
79RX97X676KT
PPFPJ67L3M3N
PETKN6ALL9J7
J9RKTKXYHH69
MWTRPAJXFJPH
R6JHWYM9HXN6
A9R44HWLNFJW
TLEWEMRX9EP9
THHR73E6YJ3T
LXLMFM76FNJE
EA6FFH3XMYY4
TLRA4JFJN6KM
XWHA6RE4XRL9
LAWRAHKJL7YM
AAEHJ4E6WJ3T
YTHEFFE9T93N
R9XK9JLMWR79
NEHPJTJJ4AWR
TH3K7YK6Y6WJ
R6PHA6NFA9WR
A7E4NAWMEMAE
H3HLYLPT39EM
KAJYYJXJNM9E
XRWTKTWPKRRR
怎么想都不应该是技术问题。
比如:我只需要 512Kbps 上行、2Mbps 下行,我就报装这个,按这个付费用的家庭宽带。
你就保证我这个带宽就行啦,也别管我什么 PT 与 PCDN 啦。
那种跟手的感觉,和各种丰富又自然的操作手势,让人觉得从溢价中拿出 1500 算在触控板上一点也不亏。
问题是,为啥其他厂商的产品都差那么多呢? 其他部件比如屏幕、键盘都有比 MB 更好的,只要肯花钱。
难道苹果的触控板用专利护城河围得严丝合缝了?
讨论帖,大家可以随意讨论。
可以是其他行业转行程序员的经历,也可以是程序员转到其他行业的经历。
先说下本人情况: 95 年生人,马上迈过 30 岁关口,16 年毕业之后在航空公司做过两年飞机维修工程师(俗称机务,要上夜班,但妥妥铁饭碗,越老越吃香),由于白夜颠倒身体实在吃不消,晚上要上夜班的话,早上起来就开始焦虑,最终在 18 年转行做程序员至今。
随着年龄增长,行业稳定性的降低,同样又开始焦虑,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考公、考研难度可想而知,所以都只是心里念想一闪而过,空闲之余想做点什么,但是始终又没有方向,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
先说为啥选择绿联,主要还是硬件配置确实给力,各端 App UI 和体验都还挺不错的,做工整体上也比二三线小牌子要好不少,刷系统容易,实在不行直接刷成 Debian 或者 PVE 。UGOS Pro 最近民间反馈也是大有改进,很多人说已经很成熟了,各种大小 up 也在拼命推。然而很不幸,经过一周的深度(浅度?)体验,这个系统对于我来说致命的问题远远多于优点,最后在一次权限升级的死锁 bug 后,我彻底对它失去了信心,换回了 Debian 12+ZFS+Docker+Virt-Manager 的方案。
这个系统的权限配置非常奇葩,用户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都是 777 权限。我不知道绿联内部的工程师是怎么考虑的,但这么卧槽的配置方式我只在绿联见过,飞牛和群晖都是正常的。而且即使你改对了,绿联的这个 SB 系统会帮你把权限定时改回去。这带来的一个衍生问题是 ssh 没法证书登录。当然了我知道可以写个脚本监控目录不停的改成正确的权限,但这个问题本来就不该出现,而且这么做也可能导致不可预见的副作用,比如见下一条
某次我登录系统之后发现绿联要求我“升级权限”,而且没有取消和跳过的选项,只有一个按钮就是升级。然后点击之后会在那转圈,若干秒之后提示权限升级失败。并且只有一个按钮让我“重试”。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存储空间会离线,然后循环这个过程。我确认了一下文件系统并没有损坏只是被强行卸载了,但是这么抽象的过程和不稳定性让我彻底对绿联的这个系统彻底失去信心。
这里我并没有对系统做什么调整,包括 home 目录下 777 的权限我都没改,最多就是在系统目录之外 rsync 了一些我自己的文件进去,我不知道触发了绿联什么神奇 bug 导致直接挂逼。
绿联对 UPS 的支持方式很抽象,收到断电信号过几分钟后不会关机而是“待机”,然后 UPS 彻底没电之后系统直接强行关机。这意味着如果待机过程中出了什么 bug 或者有什么不规矩的程序唤醒硬盘了的话,就直接 BBQ 。我不太理解这个设计逻辑,是绿联搞不好来电开机索性直接采用意外断电去处理停电吗?
BTRFS 快照至今没有上线。这个是之前 Q1 做的预告看起来是鸽了,隔壁飞牛已经上线了。这个我也不太理解有啥开发难度,可能是测试过不了?说到绿联的这个 BTRFS ,send/receive 是用不了的,因为绿联往文件系统里加了些私有的 ACL ,也可能做了些魔改,反正是没法直接 send 到标准的 BTRFS 系统里去的。绿联自带的备份功能暂时还很残疾。
影视中心刮削不支持忽略文件夹。Plex 、Emby 、Jellyfin 这三家甚至 infuse 、飞牛都支持某种方式忽略特定命名(比如 Extras )的文件夹,这对于各种动漫、电影的资源是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能,而且实现上也非常简单。没有忽略功能意味着只能把里面的杂项视频手动挪到别处,这压根就不现实。我不知道为啥那么多评测绿联影视的 up 一个都没提这一点,难道他们下的资源都是裸视频?
文件共享不提供任何粒度控制,只能要么打开服务所有文件夹都共享出去,要么就彻底关掉。与之对比 FNOS 是支持控制可见范围的。
总结:如果你是完全就不进 Terminal ,全程使用绿联的 webUI 和客户端完成所有操作的小白,那绿联作为(不是特别可靠的)大号网盘用其实还行,大部分操作都很直观,但请一定不要暴露到公网 IP ,只使用 App 穿透和局域网访问就行了,家用范围应该还是安全的。绿联工程师的安全素养非常差,很多设计问题感觉完全是 Linux 新手才会犯的错误。
而如果你需要进入 Terminal 完成羸弱的绿联系统不支持的功能的话,那完全不建议你使用 UGOS Pro 系统,刷个发行版 Linux 或者用 TrueNAS 、unRAID ,或者飞牛黑群都是更好的选择。绿联的这个系统可能就只能保证在闭环内不出现问题,你随便改点啥都可能直接炸锅。另外我浅浅尝试了一下飞牛,整体来说确实比绿联系统设计(不是指顶层应用)要好很多,基本没有太大的槽点。
山东人不想回老家发展,问了下 DeepSeek ,他给我推荐成都,就来了,打算长久定居。
A 是某二线 web3 交易所,年包 N ,发 u ,不交社保公积金个税,到手就是 n 。
B 是某大厂分厂,年包 N-5w ,社保公积金个税都是全额缴。
都是开发大头兵,之前都是做传统开发工作,没接触过 web3 和加密货币,A 远程,B 坐班可能出差。
算了下到手价值:B 到手+公积金+社保价值 = A 到手 - 3W 。
当然社保的价值可能不能按交的全额算,自己按低了交灵活就业就少很多。
年近 35 ,牛马三件套齐全,佬们给给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