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深更半夜 @人的领导你们怎么看?
你提的包过审了
你提的包拒审了
明天改一下这个
。。。
这种人真搞不懂咋想的,他自己不睡觉别人不睡觉吗,他第二天可以迟到可以下午再来,我们一线牛马又不能下午再来。
你们咋看这种领导?
周末陪孩子出门玩,没怎么关注手机。在游乐园项目排队时,刷到社交媒体上一位热心网友提醒我们关注 V2EX 的这个帖子。
当时已是下午 5 点,而我在游乐园中,没有带电脑。
第一次看完原帖,我的感受是「气愤」,怎么张口就来。
原贴主在 618 前夕,对我们几个月前投诉其多个店铺的 Bartender 与 Vidjuice 后又撤诉的情况进行了严重误导,但对事件的核心部分却刻意回避。
原帖提及的软件开发商( Downie / Bartender / Vidjuice )均已充分授权「数码荔枝」移除中国互联网上的盗版与「非授权渠道」。原贴主对此早就心知肚明,却刻意回避。
原贴主硬将第三方拉入事件。我们与同行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公开场合,我们从不指名道姓。我不清楚同行是否提前知晓原贴主的发帖行为,或是否与其有所沟通或指使。
因此,我们决定公开相关事实。原帖中对我们形象的错误塑造,也将不攻自破。
首先,我们收入不算高,且销售受疫情影响较大:对大环境的相同共识下,你也要吃饭,也买添置生活必需品,但你真的可以省钱不买软件。这是一种无奈,我们能理解。
同时,由于“人人都应有副业”的观点被宣扬,过去几年 (尤其去年),淘宝上的盗版店铺数量陡增。「数码荔枝」销售的正版软件动辄上百元,相同软件的盗版仅需 1-5 元。
此外,部分软件激活码可激活 2-5 台设备。一些店铺将一个激活码直接拆卖给多个顾客。不仅价格便宜,且能够正常激活官网下载的软件版本 —— 只要使用店家提供的特定邮箱或其他信息。但我想,所有软件开发商都会认为这种行为违反了用户协议吧?
总之,以上这些事情发生,对我们的营收造成了长期挑战。部分合作许久的国内外开发商也遇到相似困境。他们询问我们是否有办法处理国内的盗版问题。
我们首先想到的方案,就是当年苏州某公司采用的,即,注册软件著作权用于投诉。唯一问题在于,当初苏州某公司在行动前,可能并未提前告知对应开发商,或其行为本身可能并未获得许可,所以才引来了非议。但「未告知」的原因不难猜测:软件开发商需要对代理商多大的信任,才能允许后者去注册软件的软件著作权呢?
「数码荔枝」很幸运,多个开发商与我们额外签订了 IPP (知识产权保护) 协议。这份协议中,所有相关开发商均已充分了解并授权「数码荔枝」能以自身作为权利主体,注册对应软件在中国的著作权,并用于且仅用于移除国内的盗版 &「非授权渠道」。
这些开发商也在其官网发布了相关申明,其中包含了我们所注册的著作权证书。以下是 原帖 所提的三款软件的官网申明:
以上申明链接,我们也在每次投诉盗版 & 「非授权渠道」时附在投诉附件中,以向被投诉店铺展示我们投诉的正当性。原帖主不可能没看到,如下:
如果一个店铺以 5 元销售一款原价 100 元的软件,那么很容易判断其为盗版。
但如果标价是 60 元呢?这时可能就不太确定了:
这种情况下的鉴定与判断确实更加复杂。因此,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只与我们拥有独家代理关系 (至少曾经是) 的软件开发商签署 IPP 协议。这样,理论上来说,只要一个店铺销售了我们独家代理的软件,但并未获得我们的销售许可(例如未从我们这边进货),就能被简单判断为「非授权」渠道,从而进行投诉。
当然,我们并非一刀切,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原帖中的只言片语也部分印证了这一点,但还不够全面,因此我们在此具体展开说明。
我们在 2025 年 3 月初,根据价格与经验,投诉了一批 Bartender 的盗版 & 「非授权店铺」。
3 月 11 日,原帖主在收到投诉后,提交了申诉内容,称其商品来源于我们的另一同行。基于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撤诉,如下图所示:
需说明,我们与开发商签订的销售合同明确约定,Bartender 软件在国内的零售价为 109 元,而原帖主店铺当时的售价为 80.1 元,远低于合同规定的价格。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我们向该店铺购买了一个 Bartender 商品,其发送的货品,确实是某同行的兑换码。接着,我们将这一情况告知 Bartender 开发商,希望他们与该同行沟通,整改旗下二级经销商乱价问题,如下图:
请注意,上方邮件截图中,我们明确告知开发商「虽然该店铺乱价,但是因为其发货内容确实来自于我们同行,所以是正版,所以我们撤诉」
各位朋友,请问我们在上述所有行为中,是否存在任何不妥?如果有,请指出:
有关 VidJuice UniTube 的事情就更是离谱到家。
我们在 2025 年 1 月初,根据价格与经验,投诉了一批 Vidjuice 的盗版 & 「非授权店铺」。
然后,VidJuice 的开发商就找我们聊天,其核心思想就是:
然后,我们直接把 4 个投诉全部撤销了,并通过邮件与开发商确认了其中两个,包括原贴主的店铺 (与上面 Bartender 的店铺还不是同一家淘宝店)。
以下是最后的邮件以及微信聊天记录,我们仅隐去 VidJuice 开发者所顾虑的地方,以及某同行,以及所有四家店铺的名字。
https://www.v2ex.com/t/1132521#reply90 读这篇有感, 他家的条件在农村算 top 了, 还有钱进现城买了房子, 大部分农村老年入一辈子住农村 好点的给儿子在镇上买个房子, 现在 60 岁了 一月只有 200 来块养老金, 如果长个大病基本家庭就完蛋了, 以前子女多 还能多个人凑凑, 现在 80 ,90 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如果子女比较平庸的话, 有什么方法可以保障他们以后的生活, 还是说没办法, 国家就不怕这些人不稳定吗
昨天接她下班,说昨天上班一直忙,挺累。然后我就说现在赚钱挺难,赚不到就少花点。 然后她就开始狂喷,说自己在赚钱,没花我的钱,说人家很多人都是老公养着,我这样想就是穷人思维,给我一顿数落。 我说少花点也不是针对他,现在的开销确实很大,孩子都 2 岁了,还没有买房子。 她一个月 5K ,我 15K 不到,我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就上交。她平时花钱不眨眼的,3000 多的衣服说买就买,iPhone 用的最新款,婚后也又添置了金项链、金戒指(当前婚前这些都买了,钻戒)。 大钱花起来从不眨眼,但是小钱却很抠搜,一些家用的小东西,几毛钱几块钱也买,还要反复对比,退货。 现在的问题是:她把这个月我给她的工资 - 这个月花的,剩下的退给我了。说以后不管钱,她赚的钱她自己花。之前的工资、彩礼都在她哪里...
打了这么多年字才发现,空格键可以用来选第一候选。这下小拇指可以减负了!
希望我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女性生育(部分)风险和后遗症统计:
子宫下垂
脱发
妊娠期糖尿病(> 15%)
大出血( 5%)
产后腰肌劳损(极高)
腹肌撕裂(即腹直肌分离)(顺 60%,剖 70%,两次及以上剖 90%)
产后脱发(大多数)
yd 膨出(基本都会)
难产(近 20%)
会阴撕裂( 90%)
妊娠纹( 70%—90%)
漏尿(> 40%)
痔疮( 80%)
盆底肌松弛(基本都会)
妊娠高血压( 12%)
子宫脱垂( 60%)
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高血压概率较高)
产后抑郁( 15%-30%)
产后乳腺萎缩(普遍存在)
羊水栓塞(得了就挂)
癌症(孕激素会促进癌变细胞生长)
瘫痪下不了床
一吹风浑身关节疼
顺产大概率会经历侧切/撕裂(甚至撕裂至肛门)
死亡率比车祸还高
以前对妊娠没有概念,自从知道生产过程和风险之后,一点想生的想法都没有了。但是男朋友好像觉得生孩子是非常自然、简单的事情,说自己妈妈顺产半个钟就生完了,甚至没有打麻药,好像生产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是我妈妈跟我说过她生的时候疼了两三天生不出来,最后像一只待宰的猪一样在手术台上任人宰割,打麻醉的针很长而且要插进脊柱,月子没坐好,眼睛一吹风就流泪,听着就感觉可怕……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可以科普、正视生育风险,不要老是催生呢,养只宠物都要考虑,怕自己给不了它好的生活条件,生孩子倒是潦草
网上搜了下有恒温混水阀,但评价看起来一般。我想找一款高精度的手动混水阀,调节水温能最好能一度一度的改变,这样给宝宝调洗澡水也方便了。现在用的混水阀精度真的很垃圾,稍微动一下温度一下变好多,想调到合适的温度得来回试几分钟
父亲 63 岁,母亲 60 岁
父亲以前做铝合金门窗的,现在年龄大了,做不动了,生意也很少,糊口都困难;
母亲一直是家庭主妇,没有工作过,以前是地里种一些经济作物,一年一收,最近很多年也没种过了;
两人的城乡居民养老金估计加一起来一个月 500 ;
过年回去的时候,目前说父亲没赚到钱,过年亲戚小孩来了都没准备红包,我给打了一万;今天目前发微信说有急事,要给她转 3000 ;
现在考虑要不要每个月给他们带一些钱,打多少合适,大了我也有压力;
前面发过一次,发现图片没显示,重新排版发下吧,前面的管理员看到可以删掉
本来不想写这个,毕竟写小作文不是我擅长的,而且做软件的这个圈子很小, 基本上淘宝上面那几家的微信都有,以前被阴阳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个热闹;但是从 17 年开始也算做了挺多年软件,见证过很多软件的兴衰,趁这个机会也发表点自己的意见吧,也分享下软件营销的感受
荔枝其实这几年一直在用著作权清除所谓的盗版,当然清除盗版可以理解,但是他还在里面加了没授权的售卖,实际上淘宝上面是不允许用售假的名义投诉没授权,但是因为他擅长写小作文,再加上淘宝小二实际上大部分都不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投诉也会成功
他今年注册了 Bartender 的著作权,然后开始在淘宝投诉售假,店铺其实写了是官网直发,价格比他低,所以他还是用售假的名义在淘宝投诉。其实这几年收到的投诉都是荔枝的,包括上一年唯一的一次 Downie ,所以也没有多想。
但是骚操作是他晚上就在 X 上得意的宣传自己找开发商投诉同行乱价,然后我就找到了当天购买的人,看到名字像他我还特意发了个李老板,但是这个人没回复嗯,是不是他就不知道了;然后开发商就发邮件让按照他给的价格来,实际上比他自己给过优惠的价格还高
当然他不是第一次这么做,投诉同行,贬低同行也算是拿手活了,包括经常阴阳怪气讽刺同行。但是自己受点委屈就要找自己的顾客爸爸,让顾客爸爸帮忙,所以在淘宝每次都化险为夷。只是买了之后找开发商投诉也就算了,然后明知是正版再用自己的著作权投诉售假这种行为很狗,当然他可能有了上次 Vidjuice 投诉失败的教训,毕竟这两款软件他都不是独家,也不会像 Downie 的开发商一样护短,自己主动撤诉了,那个事情就不聊了,反正从上面的也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调性。聊一聊这些年做软件的一些感悟,顺便回应下他经常阴阳同行的点
实话说我并不觉得做软件代理是一个自豪的事情,不创造价值,有点像在吸开发商的血,对我来说就是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代理商的渠道很小,更多的是靠电商和搜索引擎的流量,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软件都是自己火了代理商才能卖得动,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软件是靠代理商卖火的。国内 2C 的软件最上面的代理商基本上被思杰,软购和荔枝垄断了,思杰其实更像是传统代理商,囤货,然后分销给下面的代理商;软购也是囤货,在自己的网站卖;相反荔枝是最轻松的,大部分对接开发商接口,然后还让开发商在自己网站给他引流,当然他觉得自己提供了渠道,但是上面说的,可能开发商网站的引流比他对开发商的贡献还要多。
以前软件不联网的时候这个真的会。但是说实话,现在软件联网以及更多的人习惯了软件更新,盗版对销量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做了这些年的软件,大部分一开始很火的变得不火了,基本都是因为定价的原因,比如有个软件突然从 60 多提高到了 300 多,以前每个月有几十套的销量,现在变成了接近 0 ,当然也可能这个软件顾客群在国外,愿意支付的价格更高。包括荔枝投诉的那些软件,我也没有看到销量有提升,相反 Bartender 比以前销售的还差了。因为真实的用户找几次破解包就自己嫌麻烦转正版了,不是真实的用户也不会愿意花那么多钱买,盗版很多的时候承担了找客源的作用。真实的顾客需求和合理的价格远远比盗版更能影响销量
按照荔枝的说法卖破解的利润最多,毕竟他们成本是 0 。但是实话说,虽然我不做破解,我觉得最辛苦的是那批人,因为定价很低,吸引的大部分是小白顾客,甚至连电脑基本操作都不会,大部分精力都给了解决安装了,甚至还要做科普。相反,代理商的利润最高,举个例子比如 Crossover ,很多二级代理商闲鱼卖 78 ,淘宝思杰限制 189 ,其实东西是一样的,你就知道利润有多少了,可能卖破解的一个月利润赶不上代理商卖一套。据我所知,对二级代理最慷慨的是思杰,最少的是荔枝,我也不知道他为啥经常说羡慕别人赚的多。
软件这东西其实定价多少都有市场,Office 淘宝上面几块到几千的都有销量。一个软件以前只有做正版的时候一年卖几十套,现在有个店铺把共享价格降到了 1 块钱,需要用他的邮箱激活码激活,销量上千,很难说他抢了我的市场,因为我的销量其实在增长,虽然可以忽略不计,该买自己邮箱的还是买了自己邮箱
一样的东西,大部分做的小的二级代理商很多都比荔枝的便宜,而且很多做的小的二级代理商是开发出身,做售后也比他强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人家很有能力,吸引到了最赚钱的高端用户,而且这批人很多是忠实粉丝还有种所谓的正版自豪感,但是自己走的就是高端路线,一边自己拿着行业最高的利润一边阴阳别人真的不好说,毕竟他要是做盗版和分拆,他的忠实用户可能就不是他的用户了
这也是他经常拿来抨击同行的点,仿佛全行业只有他们家最正规。实话说,这个现象总代是不可能有的,特别是思杰和软购,因为他们直接把许可给二级代理,一但是分拆的,很容易发现。相反,荔枝是给兑换网址自己采集顾客信息,但是我相信他们也是没有的,因为一旦没发现,被取消代理资格的损失更大,而且他们的目标顾客就是高端顾客,声誉其实更重要
这种现象二级代理可以说很普遍。二级代理淘宝竞争很激烈,大部分利润又都被总代拿去了,有的甚至要赔钱做销量。但是授权分拆有利也有弊,因为只要你想长期做生意,就要做售后,一方面你没法避免有人多用,一旦许可被封你就要售后,当然这种现象很少,不然这个模式走不通;另一方面,开发商一旦改许可规则,比如缩减激活名额,你一样要做售后。现在很多软件都是联网验证的,一旦有调整你就要做售后,比如有个软件从 5 台限制到 2 台,你就要承担损失。而且这种模式因为不止一个人做,实际上利润早就被压缩到极限了,即使分拆,和总代挣的钱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就像前面说的,软件这东西从几块到几百都有顾客群,百分之 90 以上的顾客更关注许可是不是稳定,拼团这东西即使你明确告诉顾客是拼团的,大部分这部分顾客群还是会选择,愿意花几块钱的不会花几十。而且现在联网激活,很多会验证数量还会显示采购邮箱,是不是拼团也很容易分辨
赶快注册, 不知道什么时候截止
楼主 26 岁才硕士毕业,毕业就进入到一家公司干运维的工作,50%时间干一些运维平台的开发,在毕业前两年,感觉自己进步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三年以后,感觉自己几乎没什么进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常开发的所谓运维平台,这些平台一般都是一个人开发,代码几乎没有 review 质量保证,也没什么人给你 review ,另外运维平台使用用户比较少,一些不核心的运维平台使用频率很低,运维平台的功能也比较简单,后来就想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
但是来到现在这家公司,以为自己换个环境,可以真真切切的去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是来到这个公司以后,确实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开发编程上,但是问题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运维的东西本来在业务上就不是什么很关注的,自己开发的平台除了运维同学偶尔用一下,虽然 rd 也会每天都用,但是并没有什么反馈和沟通,感觉自己的热情在不断被消磨掉,感觉每天熬完一天,拿一天工资,混一天是一天,真的很难受。
自己对计算机,对互联网行业怀揣着足够的热情和投入,但是现在在运维这条路上感觉自己也不知道是太过焦虑,太过着急,还是说并不理解业务开发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更忙,压力更大,其实也不一定有什么出路。
目前薪资方面,目前感觉还行,但是离年薪百万还差不少,更何况一个运维拿到年薪百万肯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运维你本身并产生不了特别大的价值;想着离 35 岁也不远了,就这么一天天的度过,一天天的拿着死工资,就更坐吃等死一样,本来以前自己还会花很多的精力去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写公众号,但是最后感觉学无所用,还不如下班回家打会游戏,多休息休息,但是这依然解决不了这种焦虑的心情。
因为,没有突破,就是处于困境之中,但是生活的负担却不断紧随而来,父母逐渐年龄变大,自己还要孩子,或者说自己对现在这种没有正反馈的工作感觉到很难受,程序员的未来在哪里了?
有的时候,自己也想在日常开发点有意思的东西,但是不知道是脑袋迟钝了还是怎么了,现在周末在家,电脑都不怎么想碰一下,也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本来想开发一个小程序,最后半途而废,觉得已经有现成好用的类似软件了,何必再去开发一个了。
以上就当是自己写的乱七八糟的内容吧,一个 30 岁的人,对自己的职业没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对技术是否能改变世界已经产生怀疑,对是否继续投入精力精进感觉到犹豫,对即将来临的压力无法摆脱,我想应该这种情况应该不止我一个人吧。
如果有前辈可以说说自己的经验,就当是对晚辈的点拨,如果有同行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交流交流心得。
几年前在 B 站关注了好多讲编程的 UP 主, 这两天再回看, 发现好多都不怎么更新了.
现在搜一下编程, 充斥着培训机构拿着过期教程标着最新来割韭菜.
我是真的厌恶拿个 Markdown 一边打字一边教编程.
两个人都快 30 了,之前是同学,恋爱+同居三年,感情一直比较稳定,已经订婚。她去年底告诉我其实一开始我的长相就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用了三年尝试和自己和解,但最终还是觉得没有办法进入婚姻。我当时挽留了她也同意再试试,但最终在今年初她还是下决心要结束了。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非常难过。我知道自己长相平庸,但我以为她和我在一起朝夕相处三年,是接受了我的。她是我最亲近的人,但是最后却告诉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全心全意地爱过我。其实相处的过程中有些细节我能感到她没有那么爱我,但我下意识地回避了这些问题。分手后我也一直在想,是不是我更主动坦诚地交流,她就不会花三年的时间内耗最后这样收场。事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我还是一直没走出来,一开始最难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但现在还是每天会想起过去的事情,没有心气开始新的生活。分手原因也有点丢人,没办法很直白地告诉朋友。v2ex 比较小众,就把这里当个树洞吧。
换机到 m4pro ,能耗模式选自动,亮度自动,只开了一些 chrome 和 vscode 远程以及一些其他没啥负载的程序,70 的电只能用 4h ? 和之前用 M1 mbp 时候的体验差太多了。也已经用了一段时间,大致可以排除 spotlight 重建索引的原因?其他用 m4pro 的朋友们耗电是个什么情况呢?
雷军突然宣布,小米自研的手机 SoC 芯片命名为“玄戒 O1”,并计划于 5 月下旬正式发布。这一消息令业界震惊,同时标志着小米在芯片研发领域的重要突破。
回顾小米的造芯历程,雷军表示:“小米十年造芯路,始于 2014 年 9 月。超长周期、超大投入和无限的勇气,终于迎来了这一时刻。”事实上,小米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不少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