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 September 2025V2EX-最热主题

终于明白为什么国内安卓软件开启后就弹隐私协议了

31 August 2025 at 10:37
hamsterbase: 最近在折腾 app 上架小米商店,真是被他们的机审搞得有点头疼。
每次提交审核之前都会跑一个自动机审,这个机审特别严格,要求 app 在用户同意隐私协议之前不能调用任何传感器。我为了适配安全区域用了 capacitor-plugin-safe-area 这个库,结果这玩意儿一初始化就会监听屏幕旋转角度,直接被机审拦下来了。
试了几次都过不了,没办法,只能换个思路。现在我重新写一个隐私页面作为整个项目的主页,这个页面里不放任何第三方代码,干干净净的。用户点了同意之后,才会加载真正的 app 内容。
虽然麻烦了点,但这样应该能顺利通过小米的机审了
Yesterday — 31 August 2025V2EX-最热主题

每天都有一股死感

31 August 2025 at 12:03
alpha4zeta:

无车无房无对象,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理想和目标, 工作上焦虑, 下班只想回家躺平打游戏刷视频, 不想找对象, 最开心是周五准备下班, 周末什么都没干, 然后又开始焦虑. 感觉没时间, 但是有时间却都在拖延什么都不做. 是不是抑郁了😭, 大家都是什么个状态

东京两周生活初印象:缺点篇

By: lacklock
31 August 2025 at 14:34
lacklock:

8 月底在东京待了两周,第一次去日本日本。没少看日剧、日漫,网上也诸多说法,终于去体验了一番。我老婆在那一个人租了房子(池袋附近跟一个中国人短租了房子),所以我没住酒店。我对住在城市没什么向往,所以旅游签过去待了两周。

下面分享一下两周东京生活对日本的印象。先从缺点开始吧。

出租车贵

出租车很贵。查了一下东京差不多起步价 30 元,之后每公里 20 元。在外面玩好几次我看要走一点路,我说我们打车吧,我老婆每次都不愿意。在国内没吃过这个苦。

轨道交通的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两倍。

轨道交通不是一家公司

日本的轨道交通是私营的。东京都内很多线路是不同公司运营的,而且他们很多是车站共用,地铁和火车在一个站。结果导致有一些站的换乘对初到的人会很迷茫。一个站台上的车也分很多种,不知道这个规则也很容易坐错车。

比如国内地铁 1 号线转 3 号线,出了地铁就是沿着路线走到另外一个站台就行了。在东京会出现要先出闸机,然后走一段路到另外一个闸机重新刷卡进,找到自己车次对应的站台。然后在站台的板上看下一次到的是哪一趟车。并且同一条线先还会分快车和普快(各站都停)。初来乍到的人还是颇有一些难度。主要东京电车也多。

大阪有一个去机场的电车,前 4 节车厢是到机场,后 4 节车厢去和歌山。虽然广播会播报,但是确实也看到不少坐错车的人。我在国内坐地铁没遇见过这种同个车次不同车厢去不同目的地的。来东京前,我坐地铁从来没看过是哪个车厢。

IMG_2550.jpeg

没有小电驴

不清楚日本其他地方,在东京是没有小电驴的。因此几公里这个距离的通勤就很尴尬,只能硬着头皮走了。那边对自行车的停车也管理的很严,没看到共享单车。

东京规定非机动车的电动只能是踏板助力,不能有油门。因此就只有助力自行车这一个形态了。所以日本的外卖小哥是骑自行车送外卖的。我个人感觉东京的城市密度和上海内环差不多,上海没有禁电动车,只是上海管理的稍微严一点。

Image.png

工业品贵

电费和手机运营商费用的价格是国内两倍以上。

印象中水费还有一个起步价,是下水道的维护费,一个月 50 元人民币左右。其实这个钱也很合理,下水道确实是需要定期维护的,只不过国内比较良心,这个钱没跟终端居民收。

国内在消费品制造有价格优势,很多电子消费品是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东京安克的定价是国内网购价格的一倍左右。

电子商务弱,外卖弱

在亚马逊上买过几次东西,体验挺一般的。国内的电商平台东西又多,快递又快。品质和性价比各类选择都有。日本人是真的死板,又没有菜鸟驿站。他们配送的时间只能告诉你是哪一天。结果就是配送的时候你最好在家,否则跟他们重新联系时间也挺麻烦。退货也麻烦,退货费也贵。

于是最后还是通过拼多多海淘了一波。

外卖生态也几乎没有。这个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比没有好,起码有的选。

我能想到一些原因外卖没做起来的原因:

  • 东京没有电动车,骑自行车配送半径和效率都很有限。Uber eat 一单配送费要 50 元。
  • 东京很多都是小饭馆,只有一个长条吧台,只能坐六七人。只有老板一个人。这种小店饭点的时候人是满的,对他来说外卖来了更多的单子他也做不了。
  • 有能力做配送的店价格肯定也不低,日本的社畜日常也吃不消。因此更常见的方式是去便利店买个预制菜的饭加热一下。在上海待过的人应该熟悉这种模式,属于是又快又便宜。

排外

之前刷到很多店铺不接待中国人、外国人的图片,在东京还真遇到了。附近有一家拉面店,就去吃了。是和深夜食堂类似的一个小吧台,只有老板一个人做。来吃的都是本地人,所以他没有准备外文的菜单。门口一台日文自动的点单机,他也不跟顾客说话。我进去刚开口,他一看不是日本人就把我请出去了。结果门口有两个本地妹子人还怪好,说这里没菜单,要用那个机器点,点好单子给老板。于是强行进去点了拉面,老板来问一些细节调整(我猜是要不要加香菜这种),我听不懂他就叹气摇头。

我觉得这个场景可能是文化习惯的区别。国内很多小店要是碰到外国人语言不通,一般都会很热情的沟通,反正瞎点也是做,来了都是客。日本很多小店就是几十年在这做周边人的生意,外国人碰到的概率低,怕麻烦索性就不招待了。

不过很多大一点的店会做外国人的生意就没这样了。很多店服务员懂中文。在银座去了一个烤肉店,来的全是中国人,服务员也都是中国人,含中率过高。然后打开大众点评一看,这家点在大众点评的地区人气第一。

人工贵

东京的最低收入比较高,最普通的超市收银员一个月工资也有一万多。白领和蓝领的初始薪水差距很小。好处是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消费力,缺点是所有人工都很贵。东京的剪头发起步价是 300 元。租房子要换一次门锁,很普通的门锁,上门服务一次要 1000 元。

这也是日本很多人可以接受快乐教育的原因:上大学出来在公司做一个文职,一个月一万多。高中毕业在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也是一万多。如果开上出租车,一个月 2 万多。那么多花时间,多花钱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国内现在接受不了初中分流,无非是底层劳动者不仅收入低,地位也低。当上大学是一个亏本的事情,很多人自然就不追求了。

水果贵、蔬菜少

日本有严格的农业保护制度,凡是他们能种植的,都归农协统一管理。农民的最低收入有了保证,但是加了一层中间商到终端消费者价格就贵很多。最明显的水果就是西瓜了,超市里最小盒巴掌大的西瓜果切要 25 元一盒,我感觉价格差不多是国内的 5 倍。农产品的进口被严格管制,因此水果就呈现出了贵且少的情况。得益于国内的规模化种植和运输基建优势,国内的水果供应真的是很丰富且便宜的。我在杭州,水果店可以正常价格供应到新疆的阿勒泰香梨,东北的葡萄,云南的石榴,非常的厉害(出国前并没这么大的感触)。

当然我平时也不是每天都吃水果,但是我经常喝奶茶(古茗爱好者)啊。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他们的饮料里放水果也很少,国内的普通的水果奶茶到了那边价格贵一倍。我后来难受去超市买了一盒西瓜汁,一喝根本喝不出西瓜味。仔细看才发现是果蔬混合,只是含有一点西瓜汁,混的是胡萝卜。八嘎呀路,7% 的西瓜汁含量饮料封面大图居然只放了西瓜!我又沉默了。

还有一点难受的是他们的绿叶菜非常少。不知道是因为不喜欢吃所以少还是因为贵所以吃的少。日常的便餐里几乎没有绿叶菜提供。一般就是和沙拉一样切了一点点包菜丝,和一个汉堡里的蔬菜量差不多。然后就是和韩国类似的一些小泡菜。关键是一根青菜都没有!如果没有出国,很难相信发达国家白菜都供应不上。后来我去一家泰餐的店吃饭,总算有蔬菜可以单点了,一份空心菜 50 元,添一碗米饭(泰国香米)要 20 元。后来我去超市看了一下空心菜的价格,差不是国内的 3-4 倍。

大米贵

日本大米是真的贵,结果就是正常一份餐的米饭量挺少的。但是日本人也有饺子配米饭的传统艺能,这么吃的话我感觉勉强能吃饱吧。也听说很多人来了吃不饱的。米的价格是国内的 3-4 倍。原因还是因为农协限制了大米的进口。国内一般饭店添一碗米饭的价格是 2-4 元,对比到日本添一碗米饭 10-20 元价格似乎也合理。

小红书上随手搜的:米饭配饺子,再来一点麻婆豆腐。这就是日式中华料理了,一根青菜没有。这都算是高级套餐了。在中国这么一份套餐卖你 60 元你觉得香不香。

截屏 2025-08-30 15.23.30.jpeg

豪华套餐再给你加一碗拉面,注意这个套餐的左下角还提供了蔬菜。哪个中国人看到这个套餐不迷糊。而且这种饭吃完感觉味觉很空虚!饱是饱了,但是没味道。

IMG_61EF498C3804-1.jpeg

而且我还真在超市看到了日本政府的储备粮,价格是普通大米的 6 折左右。买了最小份的回家煮。这种陈米特别特别难吃!就是国内最最便宜的那种外卖用的米,近些年我在国内都没吃过这么难吃的米了。很久以前汽车站门口的 10 元一荤两素的快餐的米是这种米的感觉。年轻一点的朋友应该没吃过这么难吃的米。

插播一条优点:星巴克和麦当劳价格和国内一样

但是非常神奇的一点是:日本星巴克和麦当劳的价格和国内几乎一样。要知道日本的平均物价是国内的两倍以上,他们的人力成本也是两倍以上。然而,连锁的星巴克和麦当劳却能保持一样。我真不知道是国内的太贵还是日本的太便宜。

而且我看到很多人点一杯可乐加薯条在麦当劳坐一个下午,办公和学习的都有!联想到《中国合伙人》俞敏洪早期教英语买份薯条在麦当劳上课。老实说麦当劳的环境还是挺喧闹的(毕竟有小孩),日本人能在这环境学习我也是佩服的。

没有早餐文化

日本是没有早餐店的。因此如果在国内有吃早餐习惯的朋友,在日本要难受了。豆浆、油条、豆腐脑、小笼包、鸭血粉丝汤、煎饼果子一概没有。还有粥和各种小菜,我在新疆和西藏都能吃上早餐,在日本是一口都没有。其他的不提了,越提越难过。所以在东京上班的社畜感特别强。

日本社畜早餐一般就是一片吐司,或者一个便利店饭团(一片海苔,很咸)。传统家庭吃饭是一碗米饭,味增汤加一点小咸菜。讲究一点的还要往饭里打一个生鸡蛋。

IMG_7A92EF30C5F9-1.jpeg

再欣赏一下吃货福音:纯咸饭团。我在超市买的这个同款,一个字咸!吃之前脑海中都是日本滤镜,一口吃下去怎么只有咸味,怀疑人生。再吃一口馅里就是撒了一把酱油,还是咸,滤镜稀碎。这个当早餐,还没上班我就要哭了。

IMG_C73DB28D4503-1.jpeg

忽然怀念在上海吃的粢饭团(早餐)!糯米包油条,甜咸可选,可以自己挑要加哪些小菜。

IMG_1E00FA452088-1.jpeg

小饭馆都有固定店休,晚上八点关门

几乎所有的个体户每周都有固定店休,真当上班来干。几次看地图上的小饭馆,走到的时候发现店休。晚上八点就准时关门,七点半去就不招待了。而且有的店就只招待一轮客人,可能他预制的食材就这么多,卖完就算了。真的很佛系,一毛钱不想多赚。不过外国人的店还是继续营业。

稍微晚一点能吃上东西的我感觉只有居酒屋了。居酒屋的烧烤分量也很小!日本人也是能忍,两个小串吃一个小时,跟国内贵妇下午茶一样,两口蛋糕吃一个小时。

所以你夜里 12 点想点几串烧烤,不好意思,臣妾做不到。更别提小龙虾了。

租房

默认没有任何家具

日本租房默认是给你一个全空的房间,什么家具都没有。退租的时候也要把里面的东西全都搬走。难怪日式搬家东西全给你整理好,原来人家搬家就必须清空。在这个时代,一个繁华的都市里租房默认是清空的状态,真的是有点脱离时代。可能小日本自有国情在此吧。

大家可以在小红书上经常看到日本留学经典开局奇观(关监狱还能给张床呢):

IMG_E45D6142099D-1.jpeg

IMG_2567.jpeg

窗帘都不给配,卫生间里一卷纸也没有。

而且可能电也没有。因为要自己单独去开户才提供。房东一度电也不能给你白用。

IMG_2569.jpeg

冷知识:日本扔大件垃圾需要付垃圾费,按照体积买垃圾券。一个床垫在东京丢差不多要付 50 元的垃圾费。如果你觉得搬出去麻烦,也可以请人上门抬走,一件物品大概是 250-750 元。

因此也有一些留学生开局是去捡垃圾凑家具。

IMG_1066C085B686-1.jpeg

日本这套垃圾处理的制度我个人认为是有一点反人性的。吉井忍在《东京八平米》(她租的房子是 8 平米)里提到她买了垃圾券贴在她的垃圾上,结果自己的垃圾券被别人偷走了。于是她就被收垃圾的训斥了。也存在一种可能丢在下面的垃圾不知道是谁的。大城市里这种靠自觉掏钱的制度必然是有人不遵守的。得亏东京没有电动车了,不然初中不良小孩每天放学街区绕一圈倒卖垃圾券够零花钱了。

租房要给房东礼金

你租房的时候,要给房东 1-2 个月的房租作为感谢金。注意不是押金不是定金,是纯赠送!

AI 查到的解释:习俗来源:二战后日本住房紧缺,房客为了能租到房子,愿意额外支付给房东以示诚意,这种习惯逐渐固定下来。

你看,大日本自有国情在此了。但是日本政府也知道这个没道理,政府的公租房是没有这个钱的。

假设我跟房东签了一年合同,第二年要续签一年,是否需要再给一次礼金呢?答案是不要,因为我不是重新租赁,再收一次没理由。但是你续签合同也给房东添了麻烦,所以需要付给房东一个月房租作为续签费。续租还是要感谢房东呢!

IMG_B3DACAE247FC-1.jpeg

退租提灯定损

虽然租房的时候给了房东礼金,已经感谢过了,但是走的时候不被扣点押金也是很失礼的。东京提灯定损是标配了。搬走的时候通常要付一笔卫生清理费。因为房间会全部清空,打扫以后会仔细检查每个地方是否造成了磨损。如果墙上有一条划痕,也会提出需要更换整面墙纸为由收一笔钱。好消息:不是针对外国人,是他们就有这习俗。真是当日本人整了。

IMG_78B4D016C1A7-1.jpeg

正常居住难免有些生活痕迹,但是这些痕迹要求的修复金额真的是很离谱的。

床很小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日本的影视剧里,一般一个人都是那种 1.2 米的小床,就算是夫妻的大床也比国内小一号。因为日本的大床是 1.4 米。

IMG_F91F8AE955C9-1.jpeg

酒店的大床也是 1.4 米。而且这边酒店无论是你定的是标间还是大床房,住第二个人就要给前台多交一点钱,一般是 100-200 元。可能多一个人多费了点水电吧。

总之日本诸多习俗对中国人来说,常有一种小气的感觉。

房产

房产税

日本虽然土地归私人所有,但是房产却要每年交房产税。每年要交房子估值的 1.4% 的资产税。还要再交一笔城市规划税,在东京这个的税率是 0.3%。加起来每年要交房子估值的 1.7%。等于差不多 59 年就要重新付一次房子的价值。这个数字可能大家还是没概念,举例你在城市边缘 150 万买了一套 50 平的小公寓,每年要交给政府 25500 的房产税,摊到每个月就是 2125 元。

里面就算没住人每个月还要水电气的开通费用。而且房间里只要有电视就要交 NHK 电视的费用,不能关。每个月差不多要交 100 元。中国人一般也不看日本电视台了,所以交吧难受,不交又是层层阻挠。

IMG_8AB5B93AB651-1.jpeg

再次,日本人也受不了这。因为小米电视台不能接收 NHK 电视信号,很多日本人因为这个原因买了小米电视。 Image.png

土地私有,基建受累

土地私有产权带来的影响就是很多需要征地的基建推进困难。我们国家土地国有修个高架、城改都困难重重,日本土地私有就更是难搞了。

为什么很多街景一看就知道是日本?除了日本比较窄的道路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电线杆。

IMG_CCF6CC48AC9C-1.jpeg

你该不会以为电线杆是高级的象征吧?中国城市改造的时候,所有线路已经全走地下了。我感觉是不是现在县城都没有电线杆了?日本因为土地私有加上能力有限,无法承担把老城电线走地下的成本。繁华的银座和涉谷街头就看不到电线杆。

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

从信息传播的效率而言,日语是一门糟糕的语言。

日语有两个半的硬伤:

一:日语没有自己的成体系语言符号。

二:日语没有进行完整的现代语言改革,拖累日常现代表达。

两个半:黏着语语法不符合当前世界语言主流。

日语在我眼里只有一个优点:底层规则注重发音的美感,结果是日语听起来很悦耳。同样一段话,对比韩语和越南语,日语好听的多。在音乐上日语的押韵非常容易押韵。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日本注重外在礼仪的一个体现。但是这个好听的代价是语言信息密度低,有些发音调整规则对外国人来说复杂,外来语的本地化片假名发音完全偏离了外来词的原始发音。

没有自己的语言符号

日本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中国人:造几个字有这么难啊?)。直到唐朝的时候从中国学习了先进的汉字作为书写的符号之一。但是日本人没有真正的学习汉字并完整接受。日本保持了自己的发音和语法,只是把一些书写符号用汉字表示。等于只学了一半(其实只有四分一,因为很多汉字他们也没学明白)。只学一半的后果是文字和发音完全对不上,汉字的象形文字的作用被消解了。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汉字的发音都是完整的一个音节。但是这个到日本里,因为汉字的含义要对应到日语的发音,结果就是一个汉字可能有几个音节。以英文举例,书,英文是 book 。假设英文引入汉字作为文字符号,Here is a 书(发音:不可)。因此书这个汉字在英文里依然读作“不可”。那唐诗怎么办?律诗和绝句就全损了。所以为了兼容汉字的原始发音,于是又加了一套发音方式,叫音读。以“山”为例,本土读法是 yama ,音读就是 san 。富士山,读作 fuji san 。但是山手线读作 Yamanote-sen。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困扰:当看到一个单独汉字的时候,日本人无法准确说出是哪个音。最坏的情况是一个日本人的汉字名,有几种读法,等于是多音字了。日本姓氏的读音是由自己决定的。本质是因为汉字在他们那里是没有统一发音的。

以一位知名老师的姓氏“三上”为例,最常见的读做 mikami ,但是也有人的姓读作 sanjou 。补充一个背景,日本直到明治维新前只有贵族有姓。因此很多人姓氏是后面随便取的,发音也就千奇百怪了。

Image.png

同时一个汉字,同一个含义在日语依然会有多重发音。举例来说日语里今年的读音是( kotoshi ),去年的读音是( kyonen )。等于今年是一个专有名词,去年也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写到汉字里今年和去年的“年”字是同一个字。因此同一个含义的“年”字只能有了多重读音。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量引入西方词汇,这次是用片假名自己重新音译。这个文字接受等于又是学了一半。因为自己重新发明了一套表音体系,原有语言比如英语的词根词缀就全丢失了。

以 PC 为例,英文里 PC 是 personal computer 的缩写。中文就取他的单词含义意义找到对应的语言的词,翻做个人电脑。也有人直接引用缩写写成 PC 。日本人是直接根据读音翻译成片假名的,约等于翻成了“怕松纳鲁空飘特”,后来他们觉得这样翻很长,还是用缩写方便。但是他们没有直接音译 PC ,他们是把片假名缩写了:“怕松空”。这么一来这个词,日本人看不懂,会英语的也看不懂了。

再以我喜欢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为例,这个名字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看得懂。中文是“王国之泪”,英文是“tears of the kingdom”,但是这个名字日本人绝大部分都看不懂,因为是英文 tears of the kingdom 的片假名翻译。我要是跟你说这个游戏名字是“提阿兹・欧布・杂・金古达姆”,没点英语基础肯定想不到什么意思。

Image.png

日语没有全盘进行现代化改革

现代的科学体系引入后,很多现代社会的表达需要重新调整。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初对一些现代新事物进行了统一的命名,而且还简化了汉字。但是日本还是尽量保留老传统,导致语言在很多基础表达上显得很麻烦。

以星期举例,一周有 7 天,我们是星期一到星期六,只有最后一个特别点是星期日(对应 sunday )。日语里是: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虽然他们这么按照天文排也有道理,但是我请问这周金曜日离水曜日有几天?换成中文我问周五离周三有几天,是不是方便很多。日语里最基本的数字和历法都没有全面使用新的表达方式。结果就是 7 月 7 日 7 时 7 分的 7 有多种读法。

再比如封建糟粕的敬语体系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诚惶诚恐了。

黏着语系不符合世界主流

世界主流的 Top 2 语言,英语是屈折语系,汉语是孤立语系。英语和汉语语法有很多相近之处,比如我不喜欢你,英文是 I don’t like you 。几乎可以一一对应。虽然英语多了时态,时间会放在后面。但是日语的黏着语是原型句子在后面不断添加助词。刚刚的句子在日语是:我喜欢你才没有。否定词在句尾。

这个在互联网时代以前其实没什么影响,只是语言习惯,我们也有一些省份的喜欢倒装。但是现代社会的直播翻译就麻烦了,因为在说完一整句话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含义。因为否定词在最后!回想一下日剧里为什么总是一个人说完话之后另外一个人要发出“ei”的惊讶,因为前面说了很多最后加上否定词直接反转。

日元持续贬值

日元持续贬值,对于对在日本赚钱的人来说是一个缺点。2012 年 1 美元兑日元是 80 ,2020 年的时候大概在 110 左右,24 年的时候最低跌到 150 左右。过去的 13 年里,几乎贬值了 50%。然而过去十多年间美元兑人民币都在 6 - 7 之间波动,大概是 10% 左右范围的波动吧。

一个中国人在 2020 年左右到日本工作,发的日元工资,那么到今年,人民币计价的收入等于打了八折。如果这个人是在 10 多年前来的日本,那么他的收入兑人民币等于只有六折。这是为什么现在日本的薪资收入对中国来说没那么有吸引力的原因。

对于中国购物旅游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了,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日本的消费品越来越便宜了。日本是发达国家里旅游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了。

日本是个岛国的基础能源、矿产无法自足,依赖进口。他们的农产品也需要大量进口(除了大米)。因此无法做到肉烂在锅里,日元的贬值对整体的购买力影响是很大的。当然日本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下限是比较高的。但是日元的持续贬值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信息化的新兴产业日本毫无建树。日本最有竞争优势的就是旅游业了。对中国旅游签的门槛后面还得降。

总结

日本来旅游还是挺好的,一些生活方面的不便反正就几天。如果长期住在这,相比国内某些生活的便利性还是有一些缺失的。好在离得近,东京飞上海机票也就千把块。不过这个看人吧,有的人也能忍忍。

不过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发达国家,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也有不少优点。国内在某些方面可能是无法达到日本的高度的。下篇我会列举一些日本的优点。

强烈推荐:我用过最丝滑的 Claude Code 手机客户端

By: terryso
31 August 2025 at 11:51
terryso:
?si=3tAuf7Fj1hN2sz2e

整个视频有点长,但是是一镜到底,完整展示 CC 给指定文件生成单元测试并确保覆盖率超过 80%的过程。

视频中的/generate-unit-test 是一个 CC 的自定义命令,整个体验下来和在 mac 端操作没啥区别,甚至还自带了更方便的语音输入,在外随时写代码毫无压力。

https://github.com/slopus/happy

长期喝瓶装这习惯好吗?

31 August 2025 at 10:02
Kinnikuman:

家里虽然有净水器,但不喜欢喝,因为还要烧水,很麻烦。

自己长期喝瓶装水已经七八年了,从农夫山泉到恒大冰泉,各种矿泉水都喝过。家里和办公室都是买很多箱水囤着。

缺点比较费钱,优点是比较方便,想喝水就开一瓶。

但考虑到长期喝瓶装水,健康方面也有点担忧。虽然说水质可能比自己的大桶水/净化水好一些,但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调查说长期喝瓶装水不健康。

有没有和我一样一直喝瓶装水的朋友?是否考虑过这问题?怎么看待?

未来程序员市场应该会崩溃的

By: Ranglage
31 August 2025 at 09:53
Ranglage: 现在程序员工资如此之高只能说是 201x 年互联网浪潮的惯性————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不差那点程序员工资。
然而在 AI 的冲击之下,慢慢程序员工资肯定会退热的。

这么一个复杂的前后端-client 端的流程,我跟 AI 一起,1 天就搞定了。耗时最久的过程是因为 Claude code 不熟悉腾讯 COS 的 sdk ,我需要把相关的 api 文档,demo 示例代码粘贴给 AI 学。
能跟我同样效率的人,我不介意给他 20k 以上的工资,但是,这种效率差不多抵得上 AI 时代之前的 3 个人日了吧?可能不止。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程序员至少要裁掉 2/3 。

有没有人知道 A 股里的涨跌停限制价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By: zbinlin
30 August 2025 at 20:17
zbinlin:

就我所知的,主板的涨跌限制是 ±10%,科创/创业板是 ±20%,北交所是 ±30%。

原来我以为是按 昨收价 * (1 ± 0.x) ,然后四舍五入得到两位小数的。

直到我遇到了 873223 这只股票,这是北交所的股票,限制在 ±30%。

以周五为例,昨收价是 16.76 元,按我的计算:

  • 涨停价:16.76 * (1 + 0.3) = 21.788 四舍五入后应该是 21.79 ,但实际的是 21.78
  • 跌停价:16.76 * (1 - 0.3) = 11.732 四舍五入后应该是 11.73 ,但实际的是 11.74

这有点搞不懂交易所是怎么进行舍入的?

说一说我对彩礼与嫁妆的看法

By: SmartNeo
30 August 2025 at 15:42
SmartNeo: 前几天看到有人问女生如何看待彩礼的,讨论热度很高。但我不是女生,另开一帖讲讲我的一点个人看法。
彩礼作为传统上男方在婚前向女方支付的一笔金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较为近一些的古代,比如唐、宋、明,一般叫做聘礼,是男方在提亲时支付给女方家庭的,而不是给女方个人。我们知道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方父母收了男方的聘礼,就等于承认了这门婚事。这笔钱在古代是受法律保护的,古代法律认可男方支付聘礼后有要求女方与自己结婚的权利也认可女方有完婚的义务。如果女方悔婚,聘礼是要双倍返还男方的。
在古代,聘礼从来都不是对女方婚后的保障,女方婚后真正的保障是嫁妆。
嫁妆就是女儿提前继承的父母财产。古代出嫁的女儿并非完全没有继承权,而是其继承权在其出嫁时就已经行使完毕了,即父母活着的时候就提前把财产分割一部分交给女儿。嫁妆是女儿的个人财产,与她夫家财产无关,这是受历朝历代法律认可的女方私人财产,即使其丈夫犯了罪要抄家也抄不到女方的嫁妆。
为什么要这样?一个原因是古代交通、通信都不方便,女儿出嫁后可能几年都难得回一次娘家,如果非要等到父母去世再回去继承财产也不太现实。另一点原因是古代一般家族聚居,除了衣物首饰这类日常用品,房屋田产之类的都是家族财产而不是个人财产。家族财产的一大特点是由全家族的人共同努力挣来并维护的,而一个不满 20 岁就出嫁的女儿在家族财产上出力实在有限,因而她应继承的财产就很少,直接在出嫁时给一笔钱财买断继承权干脆利落。
新中国成立时鼓励婚姻自由并废除了传统婚姻的聘礼制度,但改革开放后又以彩礼的名义重新出现并很快席卷全国。新出现的彩礼对女方基本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很多人说彩礼是对女方婚后的保障,但这其实是对传统的误解。想要保障,就让父母多给些嫁妆才是最可靠的。
当下的彩礼基本只有两个去向:一是女方父母收走拿给女方弟弟了,二是女方自己拿去自己花了。这两点本质上都是女方觉得男的配不上自己,要男的补偿一笔精神损失费。
Before yesterdayV2EX-最热主题

我真的佩服有些品牌的带货主播,可以几句台词说一天。

By: gransh
30 August 2025 at 13:55
gransh:

虽然不爱看,但是偶尔会刷到就听几句。

感觉如果是 xx 甄选这样还好一点,毕竟是不同的产品。

有的品牌只有一个产品,比如鸡爪。然后那个主播就能把介绍鸡爪那几句话再叠加几句废话从早说到晚。真的 NB 。

这活我真干不了,估计没几天就给我干吐了。我自己向别人介绍一个东西,重复第二遍就开始有气无力,第三遍开始逐渐暴躁,第四遍开始不想张嘴了。

麻烦下次再说 ai 编程的时候提一句客户端和模型

By: anyele
30 August 2025 at 13:47
anyele: https://www.v2ex.com/t/1155747

看了这一贴,很多人说 ai 不好用,实现不了功能。平时在看人分享的时候都说自己用的 ds 或者 k2 模型,客户端甚至有用国内的 trae ,然后说 ai 写代码垃圾还不如自己古法手工
下次说不好用的时候能提一下什么客户端和模型好吗,还有给了文档了吗,连了 mcp 了吗

🚀 GitHub 热榜日报 2025 年 08 月 29 日 周五

By: qianmoQ
30 August 2025 at 10:00
qianmoQ:

🌟 TrendForge 每日精选 - 发现最具潜力的开源项目 📊 今日共收录 10 个热门项目,涵盖 38 种编程语言

🌐 智能中文翻译版 - 项目描述已自动翻译,便于理解

🏆 今日最热项目 Top 10

🥇 asgeirtj/system_prompts_leaks

📝 项目简介: 收集来自 Chatgpt ,Claude & Gemini 等流行聊天机器人的提取系统提示

🔥 今日新增: 2081 ⭐ | 📊 总星数: 17087 ⭐ | 💻 语言: JavaScript


🥈 Canner/WrenAI

📝 项目简介: ⚡️genbi (生成 bi )以自然语言查询任何数据库,生成准确的 SQL (文本到 SQL ),图表(文本到创建)和 AI 驱动的见解...

🔥 今日新增: 547 ⭐ | 📊 总星数: 10751 ⭐ | 💻 语言: TypeScript


🥉 juspay/hyperswitch

📝 项目简介: 用 Rust 编写的开源支付开关,以使付款快速,可靠和负担得起

🔥 今日新增: 533 ⭐ | 📊 总星数: 25155 ⭐ | 💻 语言: Rust


4. QuentinFuxa/WhisperLiveKit

📝 项目简介: 实时和本地语音到文本,翻译和说话者诊断。使用服务器和 Web UI 。

🔥 今日新增: 272 ⭐ | 📊 总星数: 2842 ⭐ | 💻 语言: Python


5. opf/openproject

📝 项目简介: OpenProject 是领先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

🔥 今日新增: 235 ⭐ | 📊 总星数: 12431 ⭐ | 💻 语言: Ruby


6. TheAlgorithms/Python

📝 项目简介: Python 中实施的所有算法

🔥 今日新增: 195 ⭐ | 📊 总星数: 205133 ⭐ | 💻 语言: Python


7. mlabonne/llm-course

📝 项目简介: 可以使用路线图和 COLAB 笔记本的大型语言模型( LLM )。

🔥 今日新增: 188 ⭐ | 📊 总星数: 60840 ⭐ | 💻 语言: 未指定


8. microsoft/terminal

📝 项目简介: 新的 Windows 终端和原始 Windows 控制台主机都位于同一位置!

🔥 今日新增: 151 ⭐ | 📊 总星数: 99696 ⭐ | 💻 语言: C++


9. twbs/bootstrap

📝 项目简介: 最受欢迎的 HTML ,CSS 和 JavaScript 框架,用于在网络上开发响应迅速的移动第一个项目。

🔥 今日新增: 126 ⭐ | 📊 总星数: 173217 ⭐ | 💻 语言: MDX


10. rustdesk/rustdesk

📝 项目简介: 一个用于自托管的开源远程桌面应用程序,可作为 TeamViewer 的替代方案。

🔥 今日新增: 87 ⭐ | 📊 总星数: 96675 ⭐ | 💻 语言: Rust


🌈 分语言热门项目

● Go 最热项目

1. livekit/livekit 端到端的实时堆栈,用于连接人类和 AI 🔥 +363⭐ 今日 | 📊 14356⭐ 总计

2. charmbracelet/crush 您最喜欢的终端的迷人 AI 编码剂💘 🔥 +162⭐ 今日 | 📊 11191⭐ 总计

3. hashicorp/terraform Terraform 使您能够安全可预测地创建,更改和改善基础架构。它是一种源可用的工具,将 API 编码成... 🔥 +95⭐ 今日 | 📊 46360⭐ 总计


● Vim Script 最热项目

1. github/copilot.vim Neovim 插件,用于 GitHub 副驾驶 🔥 +6⭐ 今日 | 📊 10615⭐ 总计

2. vim/vim 官方的 VIM 存储库 🔥 +5⭐ 今日 | 📊 38854⭐ 总计

3. amix/vimrc 终极 VIM 配置( VIMRC ) 🔥 +5⭐ 今日 | 📊 31458⭐ 总计


● MDX 最热项目

1. twbs/bootstrap 最受欢迎的 HTML ,CSS 和 JavaScript 框架,用于在网络上开发响应迅速的移动第一个项目。 🔥 +126⭐ 今日 | 📊 173217⭐ 总计

2. PatrickJS/awesome-cursorrules 📄具有自定义规则和行为的增强光标 AI 编辑器体验的配置文件 🔥 +55⭐ 今日 | 📊 33209⭐ 总计

3. huggingface/agents-course 该存储库包含拥抱的面部代理课程。 🔥 +24⭐ 今日 | 📊 22108⭐ 总计


● PHP 最热项目

1. coollabsio/coolify 开源和自我主持的 Heroku / netlify / vercel 替代方案。 🔥 +64⭐ 今日 | 📊 44719⭐ 总计

2. danielmiessler/SecLists 秘书是安全测试员的同伴。它是在安全评估中使用的多种类型列表的集合,这些列表收集在一个地方。列表类型包... 🔥 +21⭐ 今日 | 📊 65288⭐ 总计

3. filamentphp/filament Laravel 的强大开源 UI 框架•使用 Livewire 快速构建和运输管理面板和应用程序 🔥 +20⭐ 今日 | 📊 26118⭐ 总计


● Kotlin 最热项目

1. topjohnwu/Magisk Android 的魔术面具 🔥 +38⭐ 今日 | 📊 55580⭐ 总计

2. mostafaalagamy/Metrolist YouTube 音乐客户端的 Android 🔥 +28⭐ 今日 | 📊 2673⭐ 总计

3. JetBrains/koog Koog 是 Kotlin 的官方框架,用于在所有平台上建立和运行可靠,可扩展和生产的 AI 代理 - 从后端... 🔥 +19⭐ 今日 | 📊 1661⭐ 总计


● TypeScript 最热项目

1. Canner/WrenAI ⚡️genbi (生成 bi )以自然语言查询任何数据库,生成准确的 SQL (文本到 SQL ),图表(文本到创... 🔥 +547⭐ 今日 | 📊 10755⭐ 总计

2. firecrawl/firecrawl AI 的 Web 数据 API-将整个网站转换为 LLM 就绪的标记或结构化数据🔥 🔥 +331⭐ 今日 | 📊 53369⭐ 总计

3. langgenius/dify 代理工作流程开发的生产就绪平台。 🔥 +136⭐ 今日 | 📊 112516⭐ 总计


📈 今日趋势分析

🔥 最活跃语言: Rust(2 个)、Python(2 个)、JavaScript(1 个)

今日总获星: 4,415 颗星

📊 平均获星: 442 颗星/项目

🚀 今日之星: asgeirtj/system_prompts_leaks (2081⭐)


📊 数据总览

指标 数值
📈 收录项目 10
🌐 编程语言 38
⭐ 今日新增 4,415 颗星
📅 报告日期 2025 年 08 月 29 日

🎯 关于 TrendForge

TrendForge 致力于追踪全球开源项目动态,每日为开发者精选最具价值的 GitHub 项目。

🔗 完整数据: https://trendforge.devlive.org/

📱 微信公众号: TrendForge (每日推送,不错过任何热门项目)

💡 数据说明: 基于 GitHub 官方 API 数据统计,每日更新

🌐 翻译声明: 项目描述采用 AI 智能翻译,如有疏漏请以原文为准

📅 报告生成时间: 2025 年 08 月 30 日 09:29

🏷️ #GitHub #开源项目 #技术趋势 #程序员 #软件开发

关于 PCDN 用户对 PT 用户的吸血

By: mikewang
30 August 2025 at 04:11
mikewang:

一些 PCDN 用户会对公共 BT 网络进行吸血,这个是确实存在的,可参考下方帖子:

[/t/1029736] - 为了应对运营商考核上下行比率,恩山无线论坛用户和某云盘使用恶意软件从 Bittorrent 网络无限吸血以提高下载量

不过最近我也发现了一些疑似对 PT (私有 BT )网络刷下载量的用户,行为类似于下方帖子:

[/t/1065628] - pt 站点疑似有 pcdn 用户出现

也就是,同一个 IP 反复地下载同一个种子。


大家或许会认为,PCDN 用户刷 PT 用户的流量,实际上是在帮 PTer 赚上传量,这种好事请多来点。

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美好:PT 的机制不是完美的。对方完全可以只从你的机器吸血下载,而不把下载量上报给 Tracker 。

这会导致你的数据变为 “虚假” 上传:你上报了上传量,但 Tracker 找不到下载人。一些 PT 站点会认为你是在作弊,从而封禁账号。


下面我来具体说明 PT 网络是怎么被吸血的。


对 PT 吸血的方法很简单,甚至每个人都能通过原版客户端做到:

  1. 正常下载种子,将种子添加到 qBittorrent 客户端开始下载。
  2. 有下载速度时,在 Tracker 一栏把服务器删掉。
  3. 下载完成,到 PT 站点检查下载量,发现下载量并没有增加。

重复上述步骤,即无限吸血。


对于这种方式,PT 站管理还是有办法识别处理的,毕竟吸血者接触过一次 Tracker ,帐号 IP 都有记录,有迹可循。

但如果通过两个独立的网络环境交互,A 环境获取 Tracker 信息,PCDN 环境绕过 Tracker 直接连接 Peer IP ,此时 Tracker 目录里的所有人看起来都是正常的。但是 PT 网络里就是冒出了一个未知的 IP 在疯狂吸血。

如果这个吸血者只连接你的一个 IP 地址吸血,那么他可以精准地只让你产生 “虚假” 上传,变得像在作弊一样。


总结:PT 被吸血不是好事!最终可能是:上传流量被吸走,帐号被判定为上传作弊而封禁。(输两回)

十月中上旬带老婆去东京玩 11 天,第一次出国旅游,有什么建议吗?

By: Ethans
30 August 2025 at 00:32
Ethans:

目前已搞定签证、机票,机票来回都是东京成田。

老婆和我都比较佛系,不想赶场,11 天计划就在东京和东京周边玩~

第一次出国旅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东京和东京周边,住宿和景点项目有什么推荐吗?

东京迪士尼推荐去么?

润是个什麽定义

By: davidyin
30 August 2025 at 09:29
davidyin:

新词汇越来越多,语义的外延也不断变化。 比如润这个词。

还是喜欢用定义比较明确的那些词语。 移民就是移民。哪有什麽非法移民,偷渡就是偷渡。

偷渡违法,但在独裁统治下,受迫害的情况下,偷渡的确是一个选择。

在一个国家内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算是搬家。

不要滥用,也不要误用。

随想

华为手机的 DNS 是有什么比较邪门的操作吗

30 August 2025 at 08:52
bingfengfeifei:

我的背景是:我家网络有公网的 IPv4 地址,想要实现内网 NAS 的外网访问。光猫是拨号+主路由,网络的拓扑是

外网->光猫->POE 交换机->AP

我做了如下配置:

  • 光猫将 NAS 作为 DMZ
  • NAS 部署 DDNS 通过域名获取动态公网 IP

然后发现,外网通过域名,可以正常访问到 NAS ,但是内网通过域名访问不到。后面了解到该问题是 NAT 回流问题,由于我的主路由是光猫,运行稳定,速度也可以满速,所以不想要改桥接再接一个其他路由,而且光猫不支持配置 NAT 回流。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内网的 DNS 解析到内网地址,外网正常公网地址。所以做了以下改造:

  • 光猫关闭 DHCP
  • 旁路由开启 DHCP 服务器,并且设置下发网关为光猫,DNS 服务器地址为旁路由
  • 旁路由开启 dnsmasq 作为 DNS 服务器,并且拦截域名,解析到内网 IP

用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 PC 、苹果,vivo ,iqoo 手机都可以正常使用了,内网外网可以按照预期解析,在外网就是公网 IP ,在内网就是内网 IP 。

但是有两个华为的手机 mate40pro 和 mate60pro ,却始终无法成功解析到内网。特征如下

  • 使用 cellular-z 查看,手机的 DNS 已经确认是旁路由的 IP 了
  • 手机安全 DNS 这类的配置都是关闭的
  • 旁路由抓包,看不到华为手机过来请求的 DNS 流量

华为手机是有什么邪门的操作在里面吗,会无视 DHCP 服务器下发的 DNS 服务器地址?

尊湃事件有感,有时候,网友的想象力还是挺丰富的

By: zh584728
29 August 2025 at 17:13
zh584728:

前情提要:

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 简要说就是华为的人,离职后创立尊湃公司,为了缩短研发周期、快吸引融资,就挖了之前华为的人,并勾结还在原公司的人偷技术资料。

然后神奇的就来了,大家发现尊湃有小米的投资,然后目前就成了小米偷华为技术,

言论 1:小米花钱让华为的人把华为的技术偷出来

言论 2:名字有个湃,那肯定是澎湃了,不是小米指使的是谁

言论 3:买办企业害我中华

....


这几天我通篇看下来,我才发现这是去年发生的事情,只是这几天宣判了。

但这不就是自己人偷技术的行为吗,

这公司里面小米就占一点股份,有没有话语权都不知道,而且还有那么多国资也投了,

怎么舆论风向就成了小米偷华为技术。

你要说小米宗教营销、耍猴、产品不行啥的,倒是有依据,

但尊湃这件事,通过一个企查查就能给定性了?这里面一定有高人指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