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怎么结识女友、老婆的
苦恼工作接触不到女孩,考虑到这里大多是同行业、岗位的研发老哥,来取取经。
- 学生时代认识的,就不必说了,祝福你们幸福永远
- 女方主动追求的,也别说了,我也学不会啊
- 相亲、家里介绍的也不必讲了
苦恼工作接触不到女孩,考虑到这里大多是同行业、岗位的研发老哥,来取取经。
9 月左右亲戚(亲舅舅)说要做一个餐饮品牌的代理,让我也辞职跟他一起干,接下来说一些细节和纠结的点,请大家给点建议
我现在的情况和转行的付出
我想到的失败的代价
成功的好处
心理比较纠结比较乱,也舍不得这么多年的付出,说的可能也不清楚,大家理解万岁,如果大家提出问题我尽量回复和追加,请大家给点建议谢谢
坐标成都 有房有车无贷无孩(因客观原因未来也不会有) 双方父母无养老压力 平时生活比较节俭,基本开销就是食和行 目标是 45 岁存够 300w,然后双双进入退休生活,可行吗?
观另一篇帖子有感。 既然越来越多的人讨厌小米,包括很多 V 友也认为小米营销/小字/碰瓷改名等令人不齿。但 YU7 、小米 17 系列的销量似乎越来越好了。基于此我提出几个疑问 一、这是否说明购买小米产品的人很多不是米粉,而是恰好选择了一款合适的产品。 举例:我家楼下新开的几家餐饮店都安装了小米空调,老板们年龄都超过 40 岁,不应该是“米粉”群体。
二、这是否说明大量的网络攻击和抹黑是可以翻转用户认知但不会从根本上打败产品力。 举例:同事认为小米改名 17 涉嫌碰瓷苹果很 low ,但换机的时候综合对比后还是买了小米
三、这是否说明小米最近的「成功」让一些友商担惊受怕了 举例:最近一次被大范围攻击和抹黑的车企是特斯拉,而特斯拉目前依然是国内销量最好的纯电车企。华为也是在骂声中销量持续增长到国内第一。
四、这是否说明小米的「成功」让小米的一些缺点被放大 举例:目前已知的车祸打不开车门、买热搜、小字、碰瓷改名都可以在其他企业或多或少找到类似案例,甚至更离谱的案例,但小米被基本每起车祸都能上热搜。
最近刷抖音刷到了星际彗星 3I/ATLAS 的相关信息,然后抖音就推荐了几个相关的视频,加上央妈发的宣传片让我们准备应急四件套,让我不由得思考起来,如果外星人真的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有两条线,1.和平发展,2.爆发战争,全球最大规模(核战) 如果是第一条线,肯定没啥大的影响,基于第二条线给出的几个答案如下 1.准备应急物资,屯粮,囤水,苟过这段时间 2.爱咋咋地, 3.提前学习生存技能,掌握基础医疗和卫生技能 4.化身祖国人,到时候直接一元购 5.回老家,老家粮食充足
先说说我的感受,在今年前半年的时候我还是挺喜欢小米和雷的,后来慢慢的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反感,到现在我甚至有点讨厌了。 具体原因不是很明确,过度营销算一个,但我觉得这不至于让我讨厌,但是确实已经开始讨厌了……可能是日积月累?
大家的感受呢?
声明:完全主观感受,如果你是小米的狂热粉丝,在这里提前给你道歉。
如果兄弟们相亲 r 遇到了纹身女,大家什么想法啊,我自己想法可能比较传统😂
V2EX 的朋友们,大家好!
好久没在 V2 发布关于 RustDesk 项目( https://github.com/rustdesk/rustdesk )的帖子了,翻了翻发帖历史,突然有点怀念。还记得 2021 年 5 月,在这里第一次分享了 RustDesk 项目,那时候刚起步,没想到当天就突破 1k Star ,给予巨大动力! 四年多过去了,RustDesk 现在在 GitHub 上已超过 99.9k Star ,明天就到 10 万。
特此纪念一下, 留下历史记录。
近一年情绪都很 down ,浑浑噩噩,毫无斗志,
大抵是对未来收入的担忧焦虑,孩子的培养,房贷的压迫感,一人孤军奋战( 100%无四老帮衬那种)却又找不到突破口。
觉得自己很废物, 每月生活开销、信用卡、房贷不会迟到也不会缺席,pua 的工作,无形的杠杠压力导致长期失眠。
虽有 ai 加持也找不到副业出口,入不敷出与日俱增。
认知缺陷+安卓思维=安卓人生。
时长在想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有意义的生活是怎样的。
下了一个订单,骑手把别人的外卖送给我了,我打电话他回来了,说给我换,没有任何道歉,但是我到了上班时间,没有办法吃饭。他说让我去平台申请退款,我去申请退款,商户拒绝退款,然后平台客服介入,给我退款了。
然后我觉得逆天的机制来了,因为这个订单退款了,我反而没有办法给这个骑手差评了,我这个是一份早餐,就十几块,我是宁愿不要这个钱,也想给这个骑手一个差评,我找客服,客服也是说没有办法给这个骑手差评了。。。
不知道美团是不是这样,如果有和我一样想法的,前往别退款,直接结束订单给差评
如果以结婚为前提,该如何在女一号与女二号之间选择更合适的对象?
致 @Livid 与各位 V 友
近期社区内关于情感类话题过多,以及发帖动机是否仅为赚取铜币的质疑和讨论明显增多。
本帖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共同深入探讨,寻求解决当前社区内容生态失衡的具体方案。
注:经过 AI 优化了排版与结构,主要内容都是本人亲自写的。
问题描述: 社区内情感、生活类话题(即“劣币”)因门槛低、参与度高,经常占据热榜,挤压了技术、创意、深度分享类话题(即“良币”的生存空间)。若持续发展,将导致社区核心价值流失。
核心目标: 通过经济激励和算法权重调整,引导用户行为,强化社区的技术和创造力主题,恢复优质内容的曝光度。
类似 Lobsters 的 hotness modifiers。
通过调整铜币消耗和收益的计算公式,直接激励高权重节点。
将权重系数纳入决定帖子在“全部”标签下排名的核心算法中,以调整其上升速度。
欢迎大家理性讨论,如果有更好的方案,请回复你的想法💡。
大家睡觉的时候带耳塞吗,合租室友失业不上班晚上通宵打游戏,沟通过后晚上声音小了点,但不带耳塞还是能听到声音,戴上耳塞感觉耳朵不太适应啊,想知道大家怎么应对噪音问题的
对比了两个朋友,一个用的 vivo 一个用的 iqoo 都是用了一年左右,一个因为指纹什么问题换膜,直接找个店去换,免费换不收钱,服务态度非常好,还用积分换了个很不错的双肩包, 另外一个 iqoo 的朋友用了一年多屏幕坏了,直接去售后的点,直接免费换屏,原价要 1000 多。。
再就是我,用了很多年的小米,从小米 3s 开始用到现在 ,之前买了小米 13ultra , 送了个什么会员,说每个月可以免费换膜,需要领取,当我领取后,去换膜,随便找个门店,问就是没货,真的非常羡慕,并且他们的还比我买的便宜,还好看!!!
2022 年在 v 友手上收的 99 新机子,3 年电池到 79%正常吧?可能充电习惯不好,夜里充电到 100%,用到 20%报警再充。
背景: 1.本人五年产品,一直是在支付行业中小厂做偏中后台的产品(支付收单、账户设计、对账清分结算、资金代收代付等),一年小厂(无牌照),最近四年都在中厂(有牌照),0-1 落地过产品,在中厂已经是高级产品 title ,已经在舒适圈,正常一周 5 天,中间一两天加班 1 ~ 2 小时,其他时间正常 8 小时,但因为行业低迷,感觉在这家公司上升通道基本没有了,想着今年满五年跳大厂刷经验;
2.国庆节前走完了京东科技的面试流程,相关岗位偏根据底层能力组合输出解决方案,但因为我本身已经相对熟悉支付相关底层,这个岗位可以更进一步面向业务层面,对我来说算是一个突破,所以我还挺赶兴趣; 3.其他相关大厂基本匹配度> 30%的岗位基本面完一轮了(今年流出的岗位是真的很少),目前只有京东走到了谈薪流程;
4.京东给的条件是按 20 薪标准( HR 说 90%的人都能拿到 20 薪,我不信),最大涨幅 30%,等于我月 base 还降了 500/月,加上京东交的五险一金公积金标准比我现在的公司高,所以我实际到手还更低了 1k 左右,加上现在跳槽我还得损失年终奖(基本 3 个月),还有深圳搬去北京的成本,大概要亏掉 3.5 个月工资,等于我就算拿满 20 薪,第一年相当于只有一个月薪资涨幅;
5.京东压了职级,只给 P5 ,五年给 P5 真的好难受,我争取了让他帮忙申请 P6 还没有结果。
问题: 1.京东的 20 薪能拿到的人比例实际有多少?
2.我有没有必要为了刷大厂经验拿这个 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