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9 July 2025V2EX-最新主题

B 站优化套路

By: 383394544
19 July 2025 at 00:26
383394544:

以下域名走代理(最好是港澳台节点)

domain-suffix, bilibili.com

以下域名 reject

domain-suffix, szbdyd.com
domain-sufiix, mcdn.bilivideo.cn

以下域名用运营商 dns 解析

*.bilivideo.com
*.hdslb.com

效果:

  1. 解锁港澳台资源
  2. CDN 走国内,不影响免流效果
  3. 有机会分配到国内 akamaized.net 节点

有在用 eSIM 的老哥来谈谈使用体验,有什么独到优势?真的有网上宣传的那样好吗?

By: seekseat
19 July 2025 at 00:24
seekseat:

年初大学同学从美帝来,安利了 esim ,美国版的 iPhone 上据说已经能使用。

回来搜了下,似乎也没啥,当前的 nano 卡已经体积很小了,不算很大痛点。

另外就是能接收国外验证码,保号成本低?

预计国内何时会跟进

[上海] 全栈开发工程师(金融科技方向)

19 July 2025 at 00:03
ccxxx123123:

职位简介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金融科技创新的团队,正在打造面向全球用户的下一代支付与信用卡产品。现诚邀技术全面、热爱挑战的全栈开发工程师加入,共同构建高性能、安全可靠的金融科技系统。

工作职责

  • 负责公司核心产品的前后端开发,包括支付系统、用户管理、交易风控等模块
  • 参与系统架构设计及技术选型,优化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 与产品、设计、运营团队协作,将业务需求转化为高质量技术实现
  • 持续提升代码质量、编写单元测试和文档
  • 使用 AWS 云服务 部署和维护系统

岗位要求

  • 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1-3 年全栈开发工作经验
  • 精通 Node.js 后端开发,熟悉高并发、高可用架构
  • 熟练掌握 MySQL,具备数据库设计和优化能力
  • 精通 React 及其生态,能够独立开发复杂的前端应用
  • 熟悉 Redis 缓存机制及高性能数据处理
  • 具备 AWS 云服务( EC2 、S3 、RDS 等) 使用经验
  • 熟练运用 AI 编程辅助工具(如 Cursor 、GitHub Copilot 等),提高开发效率
  • 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理解英文技术文档
  • 熟悉 RESTful API 、WebSocket 、消息队列优先

加分项

  • 有金融科技、支付系统或高安全性应用开发经验
  • 熟悉 Docker/Kubernetes 容器化及 CI/CD 流程
  • 了解区块链相关技术

我们提供

  • 与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共成长的机会
  • 远程/灵活办公(视具体情况)
  • 有竞争力的薪资和期权激励
  • 开放、扁平的技术团队和快速成长通道

联系我们

  • 上海
  • 请把联系方式贴在评论区

跨平台 SDK 类名是否需要添加企业名称缩写前缀?

18 July 2025 at 23:44
devzhaoyou:

我们提供客户端 sdk 服务,是跨平台的 sdk ,支持 android ios ,Windows mac linux 系统,其他中 android 使用了 java 对接口进行封装 ios ,mac 使用了 oc 对接口进行封装,linux 和 Windows 是 c++接口。

我的问题是,我们定义的类和结构体类型,要不要添加企业的前缀,我们企业的前缀是 FB 缩写,比如 EngineConfig 写为 FBEngineConfig, Class LearnEngine,写为 FBLearnEngine

个人觉得为了简洁,C++完全可以通过命名空间 fb::LearnEngine 避免冲突,添加前缀的好处也就是可以一眼看出这是 FB 公司提供的库,除了这个感觉没有其他好处了吧

开源库,比如 opencv ,mnn 都没有添加 CV ,MNN 之类的前缀,但是看一些云厂商,比如腾讯,火山,他们又都添加了 TX 之类的前缀,所以我有些疑惑了。目前我倾向不添加前缀,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坑

另外对外的文件名要不要添加 fb_的前缀呢?

三体动画模拟

18 July 2025 at 22:52
mathzhaoliang: 很久没来发帖了。因为我觉得创意编程似乎在 V2EX 太小众了。
这次是个三体动画模拟:

https://www.shadertoy.com/view/33V3RR

完全在 fragment shader 里面实现的,用了自适应的 RK45 方法(对应 scipy 中的 solve_ivp 函数)。动画展示了 6 个“周期”解。这些解的角动量守恒,所以轨迹可以画在一个平面里面。

由于数值积分的误差,这些动画在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以后最终都会发散。采用 RK45 以及每次求解时使用较高的迭代步数 (>20),可以让动画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面保持稳定。

程序员的第一个出海项目 - 石头剪刀布游戏网站,求大佬们指导 🎮

18 July 2025 at 22:50
Uncertainty:

各位 V 友好!

作为一个前端程序员,最近鼓起勇气做了第一个出海项目(虽然很简单),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顺便求指导 🙏

项目介绍

做了一个在线石头剪刀布游戏:Rock Paper Scissors Master

网址: https://rockpaperscissors.top/

看起来很简单对吧?但对我这个小白来说已经是从 0 到 1 的突破了 😅

技术栈

IDE:cursor

前端:Next.js + TypeScript + Tailwind CSS

部署:Vercel + cloudflare + 阿里云域名

想法和困惑

🤔 推广难题:东西做出来了,不知道怎么推广,SEO 还在学习中

🌍 国际化:想做多语言版本,但感觉优先级不高,先把流量做起来(当然也可能没戏哈)

求指导

用户体验:玩了之后觉得哪里可以改进?是否应该加其他功能

博客文章:是否应该写一些文档介绍,当前这个页面的关键词可能覆盖不够

最后

欢迎大家体验一下,有任何建议都可以说!特别是:

🐛 发现 bug 请告诉我,不胜感激

💡 有改进想法也请不吝赐教

🤝 如果觉得还行,帮忙分享一下

再次感谢各位 V 友!有指导建议的话不胜感激! 🙏

我的第一个出海作品做好了,简单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欢迎体验

18 July 2025 at 22:20
Uncertainty:

各位大佬好,第一次尝试出海,还再完善 seo 和关键词中,欢迎指导哈(不好意思不能截图)

链接

IDE

  • cursor - ai 编辑器(有时候也犯浑,还是要好的提示词)

✨ 技术栈

前端框架

  • Next.js - React 全栈框架
  • TypeScript - 类型安全的 JavaScript 超集

🎯 游戏特性

🎮 双游戏模式

  • 👤 vs 🤖 单人模式 - 挑战智能 AI 对手
  • 👥 双人模式 - 本地双人对战

🏆 多轮比赛

  • 1 轮决胜 - 快速对决
  • 3 轮 2 胜 - 经典模式
  • 5 轮 3 胜 - 专业比赛

🎨 现代化界面

  • 手势 emoji - 直观的 ✊✋✌️ 手势图标
  • 渐变背景 - 紫粉渐变的美观界面
  • 动态图标 - 标题中的旋转动画效果
  • 实时反馈 - 选择状态和结果动画

⌨️ 操作方式

  • 鼠标点击 - 点击按钮选择
  • 键盘控制 -
    • 玩家 1: A(石头) S(布) D(剪刀)
    • 玩家 2: J(石头) K(布) L(剪刀)
  • 触控操作 - 移动端优化的触控体验

🎲 游戏玩法

基础规则

石头剪刀布是一个经典的手势游戏:

  • ✊ 石头✌️ 剪刀
  • ✋ 布✊ 石头
  • ✌️ 剪刀✋ 布
  • 相同选择为平局

游戏流程

  1. 选择模式 - 单人对战电脑 或 双人对战
  2. 设置轮数 - 选择 1 轮、3 轮或 5 轮比赛
  3. 3 秒倒计时 - 准备阶段
  4. 同时选择 - 双方同时做出选择
  5. 显示"Selected" - 选择完成,保持悬念
  6. 揭晓结果 - 显示双方选择和获胜方
  7. 计分统计 - 实时更新比分
  8. 决出胜负 - 达到获胜轮数后宣布最终胜者

当然我这个功能比较简单,虽然是游戏,但是 canvas 都没用,纯 js 实现,当然也是 cursor 的大力支持,所以才快速的上线。后面还会不断完善,目前出现在搜索第一页

还在忍受 Kiro 的无限 Retry?用了这个提示词和 MCP,让你的 Cursor / CC 秒变 Kiro

By: yinwm
18 July 2025 at 22:14
yinwm:

哈喽哈,我是大铭,一个智能体开发者。

我们来聊聊 AI 编程一个让人血压飙升的场景:项目稍微复杂点,AI 就开始“自由发挥”。今天生成的函数还挺好,明天让它写个相关的,数据结构就给你改了;前一个模块里的字段还在第一层,到另一个模块里它就给你塞到第二层去了。

这种 AI 代码的 “不一致性”和“失控感”,是目前所有 AI 编程工具最大的痛点。

最近大火的 Kiro Agent 尝试用一套 ‘Specs’ 流程来解决这个问题,思路非常棒,但实际体验下来也很 OK ,但是无尽的 Retry 和报错,太慢、太不稳定了。

不过,它的核心思想是金子!所以我把它抽了出来,做成了一个更轻、更快、并且能无缝融入你现有开发工具(比如 Cursor )的流程——我叫它 [ Vibe Specs ] 。

接下来,我想聊聊为什么这套 “Specs” 模式如此重要,以及我是如何让它变得更好用的。

为什么 Kiro 的 Specs 是 vibe coding 的重要一环

控制 AI 编程的核心在于确保其行为一致且不偏离预设轨道,而不是纠结于单一片段代码的多种“正确”写法。

而 Specs 的方式正是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核心理念:控制比“正确”更重要

在 AI 编程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说需要让它写对,而是要控制它,别让他写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编程这件事来讲,什么叫“对”?实现一个功能可以有很多种做法,你用不同的循环方式、判断方式,甚至是代码组织方式都可以。真正的风险在于不一致性

AI 可能会乱写,比如:不能说你前面一个字段还在一个数据结构的第一层,到了后面,AI 在另一个模块里就把这个字段变到了数据结构的第二层。你单拿任何一个代码片段来看,它可能都是 OK 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的不同模块放在一起,那它就是错的了,至少是数据不一致的。所以,我们需要去控制它。

Kiro 的 Specs 模式是如何控制的

一个三步走的策略

站在我们整个需求的角度,如何去有效控制 AI 的行为呢?其实就是我们明确地告诉它“什么是什么”。这套方法论可以分解为三个核心步骤:

  1. 明确目标 (Define the "What" and "Why") 我们作为主导者,必须首先提出我们需要的目标和本次需求的详细描述。这包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Why) 和要实现的功能是什么 (What)。这是整个流程的基石,为 AI 的所有后续行为设定了清晰的边界和方向。

这步的产出是需求文档 requirements.md

  1. 共同设计 (Design the "How")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关键的下一步是和 AI 一起来去设计我们的实施路径。我们提供思路和约束,AI 负责填充细节和提供选项,双方共同确认技术方案、关键数据结构、模块划分和核心函数等。这一步确保了我们的意图能够被准确地转化为技术蓝图。

这步产出是设计文档 design.md

  1. 分步实施 (Execute the "Action") 最后,我们根据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一步一步地去实施。我们将大的任务拆解成小的、可执行的步骤,引导 AI 逐个完成。每完成一步,我们都能进行快速验证,确保结果符合设计,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这步产出是任务文档 tasks.md

为什么不用 Kiro

既然 Kiro 已经把这个解决的非常好了,为什么不直接用呢?

答案是,Kiro 太慢太不稳定了,无限的 Retry , 然开发流程根本无法持续进行

而我尝试把这个流程切换到 Cursor 里面,借助 Claude sonnet 4 ,1 个小时就完成了 Kiro 里面半天都在等待 Retry 的任务

是时候把 Specs 抽取出来了

感谢 https://github.com/ghuntley/amazon-kiro.kiro-agent-source-code-analysis 提供的 Kiro 提示词

我则经过测试,把这个流程结合 Kiro 提示词,做成了一个 MCP

额外的,我还增加了一个目标讨论的过程,让 AI 和我们更加精准的进行需求讨论

Claude 3.7 / Claude 4 / Gemini-2.5-pro 表现良好

如何安装和使用我的 [ Vibe Specs ] MCP

1. 安装 Vibe Specs MCP

请选择你的工具安装 MCP

{
  "mcpServers": {
    "vibedev-specs": {
      "command": "npx",
      "args": ["vibedev-specs-mcp@latest"]
    }
  }
}

▶︎ Claude Code

claude mcp add vibedev-specs -- npx vibedev-specs-mcp@latest

▶︎ Gemini

修改 ~/.gemini/settings.json

安装成功后,你可以在 Cursor 等工具中看到这些命令

2. 开始一个需求流程

为了测试,我使用 gemini-cli 进行了测试

首先进入 gemini ,然后启动 vibe specs 开始进入需求讨论明确并实施的流程

例如输入:

我想要使用 vibe specs 来做一个需求, 使用 go 写一个命令行, 这个命令行调用 geimini cli 工具,来对接 chatlog 的接口,然后分析一个特定日期的聊天记录,拆成卡片,调用 aimemo API 写入

然后就会开启整个流程

2.1. 讨论需求

这个过程是一个和 AI 反复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你可以让 AI 去联网搜索,去不断的和你讨论目标

把以前一句话要描述清楚目标的过程,转化为和 AI 讨论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AI 会不断的和我们讨论需求,直到我们和 AI 讨论的非常清楚以后,再确认目标推进到下一步

目标确认后,MCP 会给本次的目标生成一个名字 feature_name,然后我们就可以在项目的根目录找到我们本次工作的相关文件了

如本次的功能命名为 wechat-article-to-aimemo ,那我们就可以在项目的根目录寻找

.vibedev/specs/wechat-article-to-aimemo/

当然现在这些文件还等待生成

2.2. 明确需求,生成 requirments.md

这也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交互的目的就是明确细节

这个过程,都是人类可以听明白的需求描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AI 会反复的和我们确认需求的细节,甚至很多都是我之前考虑不周全的。

这个过程会反复好几次,不要嫌烦,这都是必要的。想要 AI 更准确的写代码,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最后我们确认需求后,就可以生成 requirements.md 文件了

2.3. 生成设计文档,从人类描述向机器描述转换

有时候生成的文档是英文的, 你可以让他翻译成中文

2.4. 生成任务列表,进入到开工前的最后阶段

MCP 会把我们上面的需求和设计,拆成 N 个任务,写入到 tasks.md

此时这些任务看起来是这样的

可以开始编码了

3. 根据任务文件开工干活

Vibe Specs MCP 会寻找任务文件中第一个未完成的任务,然后开工

然后一路,确认、继续,等着 AI 干活

此时 tasks.md 文档也做了对应的完成标记

3.1. 如果中间断掉了怎么办

因为这个任务是保存在 tasks.md 文件中,所以不怕

只要选中对应的 tasks.md 文件, 或者说明 feature_name,在这里是 wechat-article-to-aimemoVibe Spec MCP 会自己继续干活的

结语

我用 Specs 这个模式完成了三个相对完整的需求,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是在限制 AI 不出错的方面的确是还不错

在执行的时候,还有一部分是特意说明要一个任务一个任务执行,这样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机会去按照任务测试,排查

但不好的地方是他就没办法静默的一直干活到完了。这个我稍后做一个升级,弄个开关,让他可以一直干到底。

AI 牛马又要进化了

Sony 相机不能读写存储卡,售后点说要送修。请问有没有了解的朋友?

By: 1800x
18 July 2025 at 22:07
1800x: 18 年买的相机
最近不能读写存储卡了
去了 SONY 官方指定的当地售后点

售后点表示,可能是主板坏了,需要送去上海修
报价为维修费 300 。如果确定要更换主板,外加配件费 1000 多
如果不修,收取拆机费 150
同时表示,我也可以通过官方的上门取件送修

大家有送修过吗?

人如何做到不去理解自己能理解的文字?

By: lihijugtb
18 July 2025 at 21:58
lihijugtb: 大字标语、广告、口号和公司理念传播与认可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使用 chatgpt 沉迷于幻觉然后走出来后有感。

从煎蛋网上看到的,

“心理学家 Clifford Nass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研究表明,无论人们是否知道屏幕另一端的人是否真实,他们都会以社交方式与机器进行根本性互动。这表明大脑并没有硬编码的能力来关闭其对技术的社交倾向,而且如果一台机器表现出人类的特点,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像对待自己人一样对待它。”

人会不自觉地去搜索文本中的社交线索,并尝试把对面当作人或者对发文字的东西进行各种思维投射或者情感投射吗?

做了一个 mermaid 演练场的网站

18 July 2025 at 21:49
yunnysunny:

这些天写博客,使用了一下 mermaid ,从此就爱上了它。简单的几个语句,就能绘制出来精美的图片。但是往一些平台上进行转发的时候,发现其编辑器不能原生支持 mermaid 表达式,于是将代码转到官方的演练场录入代码,并将其转成 png 图片。在这其中,我发现它还有保存功能,可以把代码保存起来,方便下次直接使用,但是我保存了三张,然后想保存第四张的时候,发现坏事了,得花钱! 从来没有见过免费版如此抠搜的服务方,所以一怒之下,我决定自己做一个演练场的网站。经过近一个月的编码,当然我也借助了一下 AI 的力量。不敢独享,放出来给大家批评一下 https://mermaid-playground.pages.dev/

Yesterday — 18 July 2025V2EX-最新主题

有没有 Ai-Agent 相关的远程岗位呢?

18 July 2025 at 21:25
chenzi0103:
  • AI-Agent 工程开发经验:拥有 1.5 年 AI-Agent 方向工程开发经验,7 年传统开发/分布式开发及部署实践
  • 开源项目 MoFa:主导并持续维护 MoFa,负责需求分析、模块设计及核心功能开发
  • 实时对话项目 SoulSpeak:独立开发 SoulSpeak 实时对话陪伴系统,集成语音识别、意图理解与多轮对话管理
  • 个人信息:1995 年出生,常驻成都,自考本科学历
  • 求职意向:期望全远程软件工程师/ AI 开发岗位
  • 联系方式: Y2hlbnppMDUxMw==

很全的在线工具集合,目前已集成 400+

By: fly63
18 July 2025 at 20:47
fly63:

无需注册和登录,永久免费使用(不过有广告哈,得覆盖服务器等成本嘛,这个见谅)。

目前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场景,比如:在线转换、加密解密、站长工具、代码开发、Css 样式、文本工具、二维码处理、图片处理、生活办公、娱乐摸鱼等等。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mydearcc/tools

我会利用空闲时间继续完善,补充更多有用,好玩的工具进去。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感谢🙏!

不买 Apple watch 还有什么好的推荐?

By: ungp
18 July 2025 at 20:36
ungp: 大佬们,我现在在用小米手环 9 pro ,但是外观实在难看,想找一个外观好看,功能和 iPhone 适配好的手表,不买 apple watch 的原因是因为续航,理解不了一天一充,但凡续航能撑一星期,哪怕四五天,我也能买。
主要用途是看时间,看通知(不需要接电话,回消息),运动监测和睡眠等其他的健康监测,价格三千以内都可以。外观一定要好看一点,谢谢大家!

2025.3 起, IntelliJ IDEA 将统一发行, Community/Ultimate Edition 从此合二为一!

18 July 2025 at 20:23
FrankAdler:

官方博客:

https://blog.jetbrains.com/zh-hans/idea/2025/07/intellij-idea-unified-distribution-plan/

省流:

  • 不再有社区版、ultimate 版分别。
  • 许可到期、无许可证能继续用免费功能
  • 免费的功能相比原社区版增加,比如 spring 、jpa 等代码高亮。
  • 继续保持开源,增加 cicd 方便构建自己的版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