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17 September 2024SUiTHiNK

先答应

By: Steven
16 September 2024 at 23:58

最近有几件事,给我了一些触动。

因为确诊抑郁症后,我向公司请了长假来休息,所以忽然多了很多大片的空闲时间。可是吃药的感觉很不好,昏沉、嗜睡、动力低下且多屁。我觉得这不是适合我的方式。于是有了健身,有了我的理智告诉我:

先答应,强迫自己出去。

第一件事是汉洋跟我说他们计划九月初去一趟东北,给辽塔扫描建模,问我要不要一起。其实前几年他问过我好多次,每一次我都因为忙于工作,婉拒了,有时呢,是因为懒得动,也婉拒了。这次我心中有个声音:你先答应,然后就不得不去了。我就这么把自己推了出去,跟汉洋、Tim、夫聪去辽西走了一趟。

一上车,汉洋就问我,为什么这次有空来了?我说,重度抑郁症休病假了。他和 Tim 很自然地说,哦,这个咱们身边搞创作的朋友很多,然后就开始直奔沈阳。汉洋还给我拿着一台他刚从日本淘回来的 Mamiya 645 1000s,这是我第一次正经使用一台胶片相机,并且是一台 120 画幅的腰平取景器的机械单反。

这台相机在这一趟,教会我一些事。回头我再把整理好的照片陆陆续续发出来,有些照片我还是很喜欢的。这一趟时间虽然不长,但它不仅让我这个广东仔第一次对东北有了清晰的体会,也触动了我心中的一些东西。

出发前,脑放电波的 Nixon 问我要不要在苹果发布会之前合作一期节目。我下意识地想婉拒,但另一个声音说:

先答应,又不用你操心,你说就好,答应了再说。

这样,我又一次把自己推向了「不得不做」的位置上。

那一期节目似乎很不错,反响挺好。甚至一些路人都留言表示很喜欢这一期,说很有收获和启发。这对我是一种鼓舞。

在东北的路上,我们在车里聊起理想 mega、小米 SU7 的设计,汉洋说我们回去之后录一期节目吧。我其实不太想,毕竟工业设计这个母题太大了,轮不到我这个在设计领域里并无建树的人来说。但是,可以先答应吧,万一能聊出什么来呢?后来回到深圳,汉洋跟轶轩一起,我们仨在汉洋的酒店房间里聊了两个小时,在轶轩那些简单、外行、尖锐的问题的触动下,我觉得那一期节目剪出来之后应该不会太差。虽然可能只是很基础的科普,但大体上应该只得一听。

结束后我问轶轩,这样聊下来,你现在知道工业设计是做什么的了么?他说,虽然不能简单地描述出来,但确实理解了。

这又是一次把自己推出去,但不差的体验。尽管那天我们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透了,但也因此在轶轩家里打了几把《黑神话·悟空》,能算是好事吧。而且,就在临出门吃晚饭前,辽塔之行的大部分胶片都扫出来了,全部看下来,有几张还是不错的。他俩纷纷表示,作为第一次用胶片,算是很成功了。

也许有鼓励的成份,但有几张我很喜欢,回头要找 Tim 用飞思精扫再制作出来。

和创作有关的事情,我都不觉得累。

最后一天我在 Tim 的工作室里问他:经常接触不一样的项目,你会觉得疲惫吗?他的回答是,如果经常做一样的事,我就会觉得非常疲惫。

我也一样。

那天还偶遇了梁源,他们在楼下录了一下午节目,聊黑悟空里的佛教文化和文物。我旁听了几小段,挺有意思的。节目这两天也陆续上线了,虽然我说很感兴趣,但也确实提不起劲儿去点开它们,只能先 Mark 在列表里。

今天早上突然想看看苹果新品,手欠翻了翻图纸,看着看着就似乎琢磨出一些线索……截图往群里一放,两颗皮蛋就来问我要不要一起做一期节目。

好吧,虽然我原本可能想搞一期《设以观复》的,但我可能做不动了,如果有他们一起搞的话,是不是我自己的节目真的无所谓,但起码算是对一直关注我的人们有一个交待吧。他俩八月份就问过我和 Toby 要不要在发布会后一起录一期播客,没曾想居然还凭空出来期视频。

且不管能出来什么,先答应吧。

答应了就得不得不面对,不能偷懒。

我是病了,但不是傻了,如果说这段时间我发现了什么之前没注意到的事情的话,那就是「先答应」吧。

我过去很紧张,要有安排,要有预期,要有 planB 和后手,但渐渐发现有这些也不怎么管用,突发状况永远层出不穷,它们总能在预想之外的地方出现。先答应,硬着头皮上,反而似乎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多阻力。

例如这两天跟着筱烨去了音乐教室,十分钟,阿吉就让我和小柒筱烨合了一首曲子,最简单几个位置就能出来很棒的旋律。今晚的中秋活动,虽然我们都不太想参加,不想去人多的地方,但为了给阿吉捧场,还是一家人都去了。躲在人群里的感觉并不放松也不自在,但音乐本身能令我感到舒服。

如果把抑郁症看作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似乎可行。

升级版的「用户路径」

Before yesterdaySUiTHiNK

苹果可还有设计哲学?从 iPhone 16 到 Mac,解构三十年苹果设计演变_9.ylog

By: Steven
9 September 2024 at 07:10

在 iPhone 16 发布之际,盘点了手机/Mac等产品线的外形演变史,设计哲学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产品理念、技术实力、组织架构也在决定着产品的外形。

03:30 – iPhone 16 设计解析:为什么「胶囊」形状摄像头和新增的按钮是在扶持 Vision Pro?为什么这一代的标准版大概率畅销?

手机设计盘点:为什么说「从 iPhone X 开始,手机的最终形态已经被确定了?」科幻电影中的「黑石」如何影响了 iPhone?

33:30 – 解构 Apple 历代产品设计:从 Mac/Watch 等产品线的外形变化背后,我们看到苹果的变化。Ive 在 2019 年的离去标志苹果设计的黄金年代结束了吗?为什么新一代的设计语言,藏在 HomePod、AirPods Max 和 Vision Pro 的 3D 编织材料里?

本期节目是和 脑放电波 的串台,推荐关注;也是脑放电波 Apple “Privilege”(苹果“特权”)系列的新一期节目,本系列旨在围绕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商业策略,剖析其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隐私(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种种“特权”,帮助你深入理解全球第一市值公司背后的故事,相关节目:苹果供应链迷思 / 苹果广告底层逻辑 / iPhone 15 和它的前任们 / 苹果零售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本期节目的感受与看法。

|登场人物|

  • 主播:托马斯白 – 脑放电波主播,资深科技营销人,前XR创业公司CMO,科技媒体特约作者,养生爱好者; Nixon – 脑放电波主播,XR产品经理,前科技媒体记者,养生爱好者
  • 嘉宾:苏志斌SUiTHiNK – 资深工业设计师,电子行业产品经理,科技企业联合创始人,个人播客 荒野楼阁 WildloG
  • 剪辑制作:Kari,柒

节目中用到的音乐:来自 monkeyman535 的 90’s Rock Style,地址 freesound.org;来自 kjartan_abel 的 Berlin Town,地址 freesound.org;基于 CC BY 4.0 DEED 使用

|拓展阅读|

苏志斌讲解iPhone”无边泳池”及灵动岛苏志斌讲解iPhone 12、我们的标题模仿了李楠的文章 iPhone 可有设计哲学?

脑放电波往期节目精选(搜索关键词可收听)

脑放电波是一档关注科技前沿、品牌营销和个人成长的谈话类节目。每期带给您一个有趣有据的话题,帮您在信息严重过载的现代世界小幅自我迭代。您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或者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脑放电波”找到并关注。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审美辨识力UP!如何像专业设计师一样,不被AI带偏?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非正常读物 vol.5

By: Steven
31 August 2024 at 19:05

如何建立起优秀的审美?很简单,多看好东西。

可是,什么是好东西?什么又是好的审美呢?

封面为通过 AI 用威廉莫里斯的风格所设计的佩利斯腰果花纹。

播放地址:

🎥 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RsMevEhw/

🎥 YouTube https://youtu.be/179cZVweq3M

相关图片:

曹溪的雨季_8.ylog

By: Steven
28 August 2024 at 20:40

【⊙请佩戴耳机收听⊙】

我行走在一片密林中
被来往的蚊虫捂住了嘴
步履不停地
踏在崎岖的砺石路里

墨绿的溪,晕染的叶
月光搅在灰色的额间
如蜜,如霜
粘稠,刺骨
如金箍拧紧
如五指压身

雷声,沿着潮冷的丝线钻来
细竹的火光映出了山门的台阶
手脚并用,汗珠
沿着每一个方向涌动
长发沿着水迹向台阶下生长
三十六条黑蛇扭动,波光粼粼
橘色的青苔,丝丝分明

细沙从脚下流走
我回到了那个被湿润的风拥抱的晚上
睁开眼睛也看不见,伸手
也抓不到,但有流动的水
在手指间,在脚趾间
在脸上,在脖子上
风在我身上割出了它的形状
它在流动,流过我的身体
如经过沙滩上的一块石头

我用舌尖舔舔上颚,起来
窗帘外,雨还在

|相关阅读|

诗:曹溪的雨季

曹溪:南华禅寺

确诊:原来是病了

内观:看见了黑狗

|封面设计|

ChatGPT + Midjourney + PS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曹溪的雨季

By: Steven
21 August 2024 at 00:50
我行走在一片密林中
被来往的蚊虫捂住了嘴
步履不停地
踏在崎岖的砺石路里

墨绿的溪,晕染的叶
月光搅在灰色的额间
如蜜,如霜
粘稠,刺骨
如金箍拧紧
如五指压身

雷声,沿着潮冷的丝线钻来
细竹的火光映出了山门的台阶
手脚并用,汗珠
沿着每一个方向涌动
长发沿着水迹向台阶下生长
三十六条黑蛇扭动,波光粼粼
橘色的青苔,丝丝分明

细沙从脚下流走
我回到了那个被湿润的风拥抱的晚上
睁开眼睛也看不见,伸手
也抓不到,但有流动的水
在手指间,在脚趾间
在脸上,在脖子上
风在我身上割出了它的形状
它在流动,流过我的身体
如经过沙滩上的一块石头

我用舌尖舔舔上颚,起来
窗帘外,雨还在

确诊,是在一周前

By: Steven
19 August 2024 at 23:25

昨天去医院做了临床心理科首诊,

上面这半句话是一周前的周二写下的,然后就搁置了。过去这一周,像一团粘稠的浆糊推着我滚动,从拿到确诊报告,到休假,到去海边,再回来迷迷糊糊地睡了两天,直到现在还觉得无力。

我想事情应该从头说起。

上上周六的下午,送完小柒去舞蹈室后,我和筱烨在咖啡店里聊起我的「病情」,其中提到前一晚见朋友时,他建议我还是要去医院看看,于是就预约了周一上午的号,去附近的中心医院做一次完整的诊断。这就有了周一的心理首诊。

网上挂号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挂号和缴费,到现场就直接找医生。但是需要现在科室门口的报道机上报道一下,它才会录入系统,在医生的电脑上显示。医生会要求先去自己测量一下血压,然后开始面诊。

这是我第一次看心理科,医生也会问我,为什么会想来看心理科,是有什么原因或者事情导致我想来就诊。我当时觉得有点拘谨,或者是紧张,所以不停地看筱烨。她是我要求陪我来的,看到她我也感觉好一些,就开始和医生说,这一两年如何状态不对,近一年如何更严重,我们俩是怎么聊到觉得情况不太对劲等等。医生会不断问一些问题,关于身体是否有不适、有没有什么强迫行为、幻听幻觉的现象等等,她有个大致了解之后就开了一张单,上面有 10 项测量表。

在医生诊室的隔壁,是一间独立的测量室,但有门和医生诊室连通。

医生告诉我,测试量表如何开始、如何表示结束,作答时不要多想,尽快选择。正好前一个人出来,我就问医生,完整做完要多久,她说要挺久的,起码半个小时以上。然后我让筱烨离开这个房间,关上门,我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开始答题。

这 10 个量表中,除了有 2 个内容比较少,大概只有十来题吧,其余 8 份量表的题目数量都在 80+~160+ 之间,每当我感觉「应该差不多了吧?」的时候抬头一看余量,总是惊叹「怎么还有?」。题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有直接关于心理状态的,也有很多通过一些场景的选择来旁敲侧击的,还有一些数理逻辑的题目来确认智识是否清晰的,整个过程全部作答完毕,我看了一下时间,50+分钟,将近一个小时了。

我保证我每一题都是如实作答了,但到后面,我感觉自己已经被这个超长的测量表给弄得没精力多想了。有些光是题面就六七行字的,完整看完都要好久,或者干脆连续几题都是这种超长的题面,光是阅读就已经消耗掉我不少精神,最后答完时,真的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 10 套量表最后会输出一份好几页的报告给医生。

医生的意思是,情况已经挺严重了,但我有要积极解决的意愿。通常来说,治疗周期需要持续半年,配合吃药和心理治疗。一开始我不太愿意吃药,医生也就没开,后来下午去找前台给诊断书盖章时,我觉得还是先尝试一下,于是又找医生开了药。因为不确定效果,所以只开了一周,先观察。同时筱烨也帮我问了医生,确定了我目前的状态就是重度抑郁症。

讲真,这次我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应该说,我并没有任何感觉。

拿着这一堆报告、单据和药走出医院,筱烨提议去附近坐会儿,我们就来到了与一座佛寺一河相隔的咖啡店。她带着电脑工作,撸撸店里店外的猫咪,和店员聊聊天。我没有觉得自己无所事事,反而感到「时间紧张」,因为有好多 To Do List 还卡在各种阶段。

前一个周五和朋友聊的关于工作的事,也不断在脑海里盘旋,过去这一周里,就算在海边,也依然有很多想法在不断地汇聚出来。虽然在休假,但却感觉到时间更不够了。

高中的好朋友问我确诊后有没有「一块石头落地」的感觉,我说我什么感觉都没有,她说她八年前确诊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可以理直气壮了,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重新认识自己?重启人生?或许吧。

我看着孩子们在海边堆出来的「堤坝」正在徒劳地抵抗着正在涨高的潮水,一次次地帮他们挖排水渠、堆高墙体,再一次次地看着海浪冲击脆弱的「建筑」散成一片。心中并没有觉得人类文明多了不起,反而是觉得很无奈且可笑,这是明知道无用的事,却还一遍遍地在这么危险的地方不断精湛自己的建筑,优化结构和思路,去抵抗这一股完全不可能抵挡的潮水,明明换个地方,哪怕往上挪一米,就平安无事的。

「人类的文明也就这样了。」我对筱烨说。

「那就不刺激了」

「无聊的大人」

高中老友记说道。

我也赞同她这种看法,但真要说在无浪之地挖洞和在浪头筑堤里二选一,说哪个更有价值和创造力,我是觉得它们并没有高低的。两种都可以结出花来,但你无可否认,浪头所消耗掉的大量精力,在五米开外的沙地上可以做出更精致的东西来。

不可选时,都可事杰作,但选择立于危墙,又平白浪费了许多。

但艺术,不也源于「无用」和「浪费」么?

确诊那天中午回到家,儿子见我在床边坐下,就把正在听的故事按了暂停,问我:

医生怎么说?确诊了吗?

嗯,确诊了。

是什么病?

抑郁症。

那他给你开药了么?

开了,一个星期的份量。

嗯。

我真的没想到他会这么关心这件事。下午送他去舞蹈室的路上,本来还打算问他,你觉得爸爸爱你吗?后来我想想觉得没必要问,他能发自内心地关心我,主动询问我的情况这就说明一切了。我们给他的爱,会反过来滋养我们。

生病的,不只我一个。

阿渚和铮铮在夏至白的帐号上投入的精力也在不断透支他们,俩人肉眼可见的比两年前要憔悴。尽管已经是平台头部主播了,也极为罕见地带得动很高价值的东西,但关于未来、流量、流水、经营、亲情、关系的各种困扰,真的可以把人压得透不过气。

「我原以为他变了,但其实是病了。」

筱烨跟他俩说起这句话时,我还是满感激的。如果没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她和小柒在,我可能不知道哪一次头一热脑一晕就平摊在地上了。

不过近几天晚上都没睡好,不是跟朋友们熬夜聊天,就是睡得不踏实,结果今天下午在健身房真的练躺下了。大熊适时停了体能转做力量,但我还是感觉挺累的。不过筱烨说我自从开始健身,人就变得平和多了,但其实也不太分得清,到底是健身的原因,还是药物的原因。

但有一点是清晰的,自从吃了药,每天放的屁都变多了。

看见了黑狗

By: Steven
11 August 2024 at 01:41

今天我似乎清晰地观察到了「黑狗」的样子。

如往常一样,吃完午饭送小柒去舞蹈室,然后我骑回来收拾下就去了健身房。今天训练胸和肩,没出什么汗,于是和筱烨商量出去咖啡店里坐会儿等儿子下课,再一起去吃点心。在店里聊了聊昨晚见朋友时聊的话题,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想法,聊到需要正式挂个号去医院心理科室诊断。查了一下医生值班的时间,挂了周一上午的号。

一切都很平静,如往常一样,直到骑去舞蹈室在楼下停车时,一边和筱烨说着话,一边渐渐觉得自己的反应变缓慢了,忽然不想说话,眼皮有点沉。我有很丰富的血糖波动的经验,我知道这不是低血糖的表现。但从接到儿子开始,到我们一路去到吃粤式点心的餐厅,我都处于一种被什么笼罩着的状态里。

我跟儿子说,我们换个座位,我和妈妈要说会儿话。

「我觉得,我现在不太对劲。昏昏沉沉的,感觉脑袋里有一团雾,模模糊糊的,看东西也看不清楚,不是视力上的看不清楚,是感觉注意力集中不到某个地方,失焦的对焦错位的那种模糊。我的眼皮也有一点睁不开,不是真的睁不开,就像睏了。我的肚子也有一点不舒服,和胃痛有点像,但没那么严重。」

筱烨说她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我们聊起前几年,她的变化,我的变化,她那两三年的状态,我这两年的状态,如果我确实病了,那么那些「不对」就都合理地串起来了。

「我能分辨出这些点心是好吃的,但我感觉不到开心或满足。」

我不希望「暗示」会加强症状的表现,但自从知道自己病了以后,这是第一次在它出现的时候,我观察到了它。我们平时就常常内观,知道一件事情、一种状态的样子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它,看到它,它对你的影响就会变小,虽然你未必可以控制住它,但起码在它出现的时候你不会慌乱,不会因为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而失控,你可以像观察一段河水一样,看着它出现,看着它流过去,等待它慢慢消失。

虽然只是一团雾,但它的样子很清晰。

它不是「不开心」或者「想不开」,起码它出现的时候我没在想什么,它就仿佛在一段视频画面上叠加了某一种滤镜,它让我进入了另一个状态里,一个和当下的世界有些错位和延迟的状态。

这是它通常的样子吗?还是其中一个样子?

AI 是水

By: Steven
24 January 2024 at 17:05

今天还在谈论「实体经济 VS 虚拟经济」的人,与一百五十年前认为电力是魔鬼的人,基本上是同一类人。这是上个时代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下一个时代已经正在高速渗透了,还在讨论马快还是车快?

十多年前我说,互联网就是电网;

眼下的情况是,AI 将是水。

假如这轮范式革新真的能在三年内(还剩两年多?)达到 50%,那么今天的多数组织形态和创作方法,都将与打制石器无异。

寻得一件欢喜的发簪

By: Steven
18 October 2023 at 00:24

日常佩戴的发簪,我并没有买一大堆不同款式换着搭配的计划,只想用一把顺手且符合当下心境的款式通配一切场景,最简化日常的盘发需求。

住院手术前就开始在网上物色合适的木簪,心想既然已经选择了夸张与出格,那索性以心为尺,外化于物,寻一个观照自己的镜。

反复挑选三周后,最终决定用凡叔的这把黑石簪,作为日常陪伴。

侠隐系列 · 黑岩 · 石纹簪

制器与设计,本是一体。

偶入这个小众圈子,发现用心造物的创作者,也是快乐。

PS:前两天学会了低盘丸子!

这下不影响戴帽子和头盔了👌

你的第一次手术:忽视多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By: Steven
5 October 2023 at 00:55

亲爱的苏:

别来无恙?你现在是哪一年?我真希望,后来你再没遇到我。

为了防止你忘记,我要把前些天发生的事完整记录下来,好让这「人生第一次」在你的脑海中始终清晰和深刻,时时鞭策和警示。因为实在拖太久了,才会让事情发展到那么糟糕的状况之中,如果你忘记了这一次的教训,下次见面,我也许会和死神一同来访。

「已经中重度积水了,再晚点来,肾功能就没有了。」

这是那晚医生说的话,你还记得的吧?

起|空心的肌肉酸痛

上周六的上午,你如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去公司。但在路上,你感觉到,随着每一次踩下链条踏板,体内都有一条肌肉在紧张。这条肌肉不在表层,它覆盖在至少两层腹部肌肉之下,从大腿根部连接到肋骨下缘,似乎是一条深层的长条型肌肉。你就这样忍着这种隐隐约约地不舒服,到了平常都会停留一会儿的 Coffee Vendor 中转休息片刻。喝过一杯手冲之后,回到公司,开始在不同的位置上穿梭、讨论,然后是一个接一个的会。你中途在位置上躺了半个小时,但那条肌肉既然在隐隐做疼。

某一刻,你忽然想到,既然是肌肉酸痛,那么应该科学拉伸一下就可以了。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些视频,找了走廊上一块没人的地儿,开始拉伸。方法有效,你感到有所缓解,然后接着回到讨论和会议之中。后来又开始疼,你就又跑出来拉伸一会,缓解之后再继续开会。

直到你觉得疼痛受不了,决定提前十五分钟下班。

因为第二天是周日,你昨天刚给小柒发过语音消息,说争取早点下班回去陪他。于是,你打开手机,发了一条回家的消息,半疲惫半兴奋地往回走了。

地铁上你没有座位,但你觉得一个男的也不好意思开口跟人说身体不舒服,就那么强忍着越来越严重的疼痛,握紧不锈钢立柱,站着。随着列车的摇摇晃晃,你觉得下腹的疼痛感越来越明显,「那根肌肉的抽筋」越来越强烈。然而,你在列车里又不能做拉伸运动。你的额头开始冒冷汗,右手边的一位女士发现了你的不适,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了你。你这才蜷成了一个虾球,坐完了最后六七个站。

可即便如此,你还是下了地铁后步行去与筱烨、小柒汇合了。你和他们一起吃完九毛九,一边说着今天腹部的「肌肉酸疼」一边在餐厅的角落里做一些拉伸,试图缓解。但你记得的吧,这种疼痛一直持续到家里,也没有丝毫减弱,你越来越难受了。

于是你根据筱烨的建议,拿出筋膜球,开始在地上滚。

筋膜球顶着背的时候呢,是舒缓一点,但一站起来走进屋里,一弯腰,就感觉左边的身体空了一大块圆形的空间,无论如何都使不出力来。仿佛掉了链子的自行车,怎么踩都转不动,身体忽然变得不受控地倒下,双手下意识地伸出,撑住身体。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对吧?

去年年底新冠疫情管制开放后的第一波感染,你当时的感觉和这个一模一样!六月份复阳的时候,你还做了一张图来记录当时身上肌肉酸疼的部位。你当时的感觉,和这两次新冠时的感受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一致。

于是你拿出了筋膜枪,开始突突突。

可筋膜枪一碰你的后背,那酸疼瞬间放大成了一颗埋在身体里的柠檬,被暴打捶烂的柠檬在身后瞬间蔓延开,你立刻本能地拿开了筋膜枪,不想再碰一下。你心想:这也太酸爽了!这些酸疼也越来越疼,你慢慢注意不到酸的部份,只剩疼了。你疼得满地打滚,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满地打滚,不仅滚来滚去,还在地上阴暗爬行,无论怎么扶着腰、抵着肚子也不能缓解丝毫片刻。疼,就是纯粹的疼,在体内深处。

筱烨提议去医院,你说好,你已经受不了了。

急诊的护士过来看了一眼,先问:以前有得过结石么?你说,有,但现在是肌肉酸痛。

等到终于可以见医生时,他问:以前有过结石么?你说,有,但没说后半句。因为你也没那么确信这只是肌肉酸痛了。医生又问,这次跟以前感觉一样吗?你说,不,不一样,以前是刺痛感,这次是肌肉酸痛的感觉。随后他让你躺下,按了按肚子,你说不疼,再让你坐起来敲了敲后背,敲右边时啥事没有,一敲左边就疼得不行。那种空了一块的感觉,瞬间覆盖了半边身体。

「就是结石嘛,去拍个片吧。」

医生很轻松地说了句,仿佛喝了口水。

你很久没打屁股针了,拍片前先打了两针,还头一次用了从肛门塞进去的止疼药。你感觉身上的疼痛在慢慢地变淡,你对那一条「抽筋的肌肉」的感觉逐渐消失了。但你依然需要一纸明确的判决书,一次点头落地。

等待的走廊里很冷,但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冷。平时怕冷的筱烨都觉得医院空调开得不够,你却需要缩起来,等待 CT 室打开门。以前在嘉兰图时,你设计过一台移动式的 CT 机,但自己躺进这种完整尺寸的 CT 里头,却还是第一次。我知道,你不是害怕,但你从那一刻起,心中已经有了一种清晰的感觉:

「我忽略自己很多年了。」

你受不了走廊的冷,就和筱烨走到门诊外的长椅上坐着,等待判决书。

「石头不大,但是正好堵住这个位置了,导致积水挺严重的,已经中重度积水了,再晚点来,肾功能就没有了。你这个情况多久了?」

听到明确的判决后,心里反而舒坦了。

脑海里开始不断浮现出一些可能是前兆的画面:前两个月,你注意到自己尿里的泡泡比以前多,因为很快就消失了,你确定不是蛋白尿,也就没在意;两次新冠感染时,因为肌肉酸痛是全身多处的,因此掩盖了结石引起的痛感,你以为它们都是一样的症状和原因;结石引起的左边身体空洞酸胀感,你一直以为是缺乏锻炼和平时骑自行车引起的肌肉拉伤。

「超声和吃药对这种情况是没办法的,只能住院做手术了。你们明天白天过来找门诊的医生办一下住院吧,片子拍过了直接给他看就行。明天术前检查,后天手术,再观察一天没啥事的话就可以出院了。」

这是你人生中的两个第一次:

第一次住院,和第一次手术。

承|非洲草原上的小马不是为了竞赛而生的

周日下午,筱烨陪你到医院办理入院。

当病情确定后,心情反而轻松了不少。换好病号服,两人溜达到住院部三楼的 711 买了车仔面套餐,聊着天吃着面,看着天一点点黑下来。然后筱烨回家去照顾小柒,你回到九楼继续到处溜达。你原本带了一本《夜航西飞》过去,准备借着住院的机会,把它看完。但你那会完全坐不住,在床上躺一会,就得起来在楼里四处走走。直到有位护士过来,告诉你,明天早上七点五十要去做术前检查。她给了你两种造型的尿液收集管,一根是急诊时用的手指大小的管,一个是化妆品小样般矮胖的小圆柱。

此时,你隔壁床 26 号的人还没来,护士托你跟 TA 交待一声。临近十二点时,你打算睡了,她才进来。你递了话才躺下。

你原本定了七点半的闹钟,但你六点就醒了。

你喝了护士给的怪味儿营养液,在床上等到七点二十,一个短发的阿姨进来跟你们俩说:走!于是你和 26 号床一起跟着阿姨穿过陌生的医院走廊,你感觉这里像个迷宫,稍不留神就会迷路,所以你不断观察,尽可能记住每个路口的特征。走到心电图室时,阿姨叫你们在这里等医生上班。我忽然想起早上接的尿,就问,那两瓶东西放在哪里?这阿姨才说,你得自己拿到公共卫生间洗手台旁边的半透明箱子里的架子上,你赶紧回去放好,这样一会你拍 CT 的时候尿检报告也就出来了。

于是,你不得不自己往回走,走进迷宫里,凭借着刚刚记住的、还算新鲜的记忆,摸回了住院部九楼的病房里。你心想,幸好刚才记住了。放好尿样后,你赶紧赶回心电图室,生怕让同为病人的 26 号等太久,因为你的单子在她的手上。但你们在门外从七点半一直等到八点十分,期间看着医生们青春靓丽地走过来,换上白袍子,再出来进去若干趟,手里一会拿个杯子,一会抱着个篮子,下一波病人也陆陆续续来到叫号机器前扫码。

你是第一个,终于喊你了。

你躺下,医生让你卷起衣服和裤腿,她把一些夹子夹在你的脚踝和手上,把另一些贴片贴在胸口上,和你爸爸过世时,医生过来确认死亡时地操作,一模一样。

「可以了,下来吧。」

你和 26 号一起往回走,她走路很干脆,没一丝犹豫。她说往这边走,你疑惑了一句,你怎那么熟练?她没说话,但留下了一个苦笑。术后医生来巡房时,问到是否有过手术史,听到她说三月份做过一次人流。我那时想,一个医生、护士或者护工如果有志于文学的话,他们一定能写出非常优秀的作品。

下午没有检查,也没有任何安排,你拿出书,准备找个安静的地方。可是你在住院楼里上上下下走了几趟,也没有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能看书的角落。你只好回到 25 号床,这里确实是整个医院最安静的地方了,尽管你心中并不认可。电话的声音、抖音的声音、电视机的声音、来来往往的护工和她们手里小推车的声音,以及窗外工地的声音,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还不足以称之为白噪音的噪音,你觉得难以安静下来。

最后你戴上 AirPods Pro,在降噪模式中,读完了小马赛跑的那一章。

只有悉心照料小马的作者,才知道它的能力以及安全范围,也只有真正爱马的人,才会让小马在胜利后,不再参加未来的一切比赛。她熟悉马的一切,也熟悉人心。你忽然想起,你原来打算把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摘取出来,放到三月份上海的 vlog 里的,现在,这些故事都串联在一起了,拍照和拍照的人、夜航西飞、爸爸的离去,以及你的手术,它们都是同一个故事,你想用诗歌把它们串联起来。

下午,筱烨过来看你,你说,你有一点害怕。

你上网查过手术的原理和做法,毋庸置疑,这当然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但你依然觉得担心和害怕,因为这将是你第一次躺在手术台上。你开始想象那样的画面:裤子脱光,岔开腿,高高架起,医生在你没有知觉的地方熟练操作,你大脑清醒,等待着手术结束。你并不是因为觉得羞耻或者别的某个具体的原因而感到不安,你就是在忐忑,在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躺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这件事本身,感到不安和焦虑。

然后,你们聊到了你的母亲。因为她要过来和你们一起度过这个中秋国庆假期,让你感到很焦虑。这个从小到大都缺席的人,你对她即无爱也无恨,她是一个在你开始学《世上只有妈妈好》之前就已经化成一个代号的「叫做妈妈」的人。过去你尚可不断给自己洗脑,以此对抗在同龄人中你客观上「没有母亲照料」所导致的各种困境,可当你自己成为了父亲后,你才发现自己的父母那对你稀薄的情感。你没有长成一个反社会人格的恶鬼,是万幸,也是你三十来年尽力克己所修来的果,当然会很难不为此感到焦躁。

但筱烨也到点要回家照顾小柒了,你得自己面对术前的黑夜。

转|在大树房间里不存在任何羞耻

术前的夜并不只有等待。

你从下午五点多开始发烧,从 38.2 到 38.4 一路慢慢烧到 38.7 度。你一方面担心发烧会导致手术不能如期,另一方面又担心不能在母亲到家前出院,会节外生枝。你心中并不希望她来医院看你。可护士们觉得温度不算高,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只是说「多喝水」以及会告知医生。负责我们的夏业良医生一直在五楼做手术,你一整天都没见到他。当时你想,无论如何请明天一定要顺利完成手术,不要往后拖。你并不想术后躺在床上看见她。

下午两点多,护士把你们明天要做手术的人喊到护士台去,宣讲一些注意事项,以及陪护需要准备的东西。你拍下来,发给筱烨,等她送完小柒上学后过来。

你看不进书,开始上网搜手术视频。

你还不知道明天要进行的是硬管手术还是软管手术,但手术的原理和流程是差不多的:

麻醉师会先把你放倒,当你的下半身没有知觉后,医生会将一条细细长长的管子从你的尿道口插进去,顺着尿道进入膀胱,再由患侧的输尿管口进入输尿管内。管子前方有摄像头,它会一直沿着身体的自然腔道一直往上摸索,找到结石所在的位置,此时医生会插入钬激光的管子,用「枪口」对准结石一通输出,piapiapia 地击碎它,最后让碎沙顺着输尿管落入到膀胱,再全部吸出来。

了解可以缓解焦虑,确实如此。

但理性上缓解的担忧,在情绪上并不起作用。

你只是想要一点温柔的情绪来抚慰,只是猫咪舔毛般的安抚。

你还在发着烧,一直稳定在 39 度之内,没有鼻涕、咳嗽、咽嗓疼痛,也不头晕头疼恶心想吐,就只是发烧。护士觉得没什么问题,直到晚上十点半左右,夏医生才出现,把你和 26 床 31 床喊过去,给你们讲解手术的原理和流程。他说的和你自己查的,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你不知道自己明天要做哪种镜,而夏医生直接回复:是做硬镜。

但有一个不明确的信息:发烧的原因。

夏医生担心,是结石引起的炎症和脓。假如是脓,就怕有感染,那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明天无论如何都要给我做手术,先把脓吸出来再处理结石。你其实没担心,觉得应该只是普通的感冒,但你没有预料到,哪怕只是普通感冒,这个烧,也将让你的手术体验非常难受,非常难熬。后来你在手术台上,一边后悔一边期待地熬完了那一个半小时。

下午护士宣讲时说,如果术前紧张睡不着,可以找她们申请安眠药;夏医生也说,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以吃安眠药睡,要保证睡好。你心中犹豫了好几次。

担心睡不着,又担心醒太晚。

你前一夜就没睡好,有灯光原因,也有不断起夜的影响,而且一直做梦,睡不踏实。

你翻开《夜航西飞》,翻了翻小马赛跑章节。你没有看,你只是翻弄着书页,回忆着作者描述的故事,想象了一下小马最后冲击的样子,想到它受伤的脚踝和人们的掌声。合上书,盖好被子,你很快就睡着了。

六点十几分,你被叫醒,带你拍 CT 的阿姨给了你一包营养液。

你喝下去,然后看着 26 床被叫走,她是今天第一台手术。你合计了一下,跟筱烨说:

「我可能是十二点半进去。」

等待总是漫长,你依然烧着,没盼来手术通知,却等来了一瓶头孢。你问护士,这个针在手术前能打完么?她说,打不完,到时挂着做手术。虽不至于心中一惊,但听到这么说,还是不免多了一点紧张。

十二点半,一个新手女护士来喊我下楼。

为什么我会知道她是新手呢?一是她带我们和筱烨下楼时,忘了拿 CT 片子;二是她拿了住院部护士给的针水,带进了手术预备间,被中台护士说不可以这样操作,讲了半天责任划分之后又喊她回去换了。但在等待和手术期间,我才意识到,原来手术工作区域内,女性的比例是如此之高的!你之前也没想过这件事吧?

除了给我做手术的两位医生,是男性,其余四五人全都是女性;在各个房间里穿行的护士们,也几乎全都是女性,我只见过一个高个子的男护士。

因为不能戴眼镜,我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因此不知道在预备间等了多久。凭感觉的话,大概有半个小时多点。当你被护士带进手术室时,眼前的景象还是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的。

那是一个绿色的房间。

一棵巨大的树从天花板上破顶而出,它白色的树根粗壮有力,厚实的树根一根根张开,盘踞在一张铺着绿色床单的、平整的金属架子床上。你看过一些跟手术相关的画面,也设计过一些医疗器械,但这个巨大、结实的纯白结构直接展现在你的眼前时,你还是受到了一点震撼。你看着周围的各种设备,有些围绕在床周围,有些散落在房间的四个角落,有些挂着各种管子和线缆,有些正发出节奏清晰的声音。你开始用看不清的眼睛拼命观察、思考:

医疗设备被设计成这样,是有这些原因的啊。

你头一次作为病患,切身地去理解那些设计。

你躺了一小会,麻醉师进来了。她让你侧过身去,在你腰椎中部摸了一下,告诉你,要开始,放松一下。你感觉到她前后扎了两针,可能还不到一分钟时间,你先是感觉从腹部开始的一整个横截面都暖暖的,紧接着,这股暖流从肚子向腹股沟、向大腿蔓延开去,几秒钟之内,你的整个下半身都泡在一股暖意中。

然后,你就感觉不到自己有下半身了。

那感觉很奇妙,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肺的扩张,能活动自己的手指,转动自己的头,看到身边走来走去的护士们,但从腹部以下开始,你感受不到它们存在。它们既不像黑洞一样不可见、不可知,你的大脑依然是相信它们就在那里的,但又仿佛肚子中间横隔着一个时空的帘帐,帐的后面是一片「虚空」。

护士们叫我往下挪动一些身子,但我已经不能动了。

我看着她们拖着我的两条腿,一起喊一起用力,我唯一能感觉到的,是我头上的手术帽掉了。她们脱下我的裤子,把我的右腿放在架子上,整理下角度,再把左腿放在另一个架子上。虽然我看不清,但我大体上知道,我当时的姿势,和孕妇生产的姿势是类似的。

你是平躺着,全裸着下身,举高并岔开双腿的。

但你并没有感受到,任何羞耻。

医生、护士、病患,在这个空间里,你只能感受到「问题」和「方案」。性别不是一种凝视关系下的身份,是执行方案过程的所面对的「客观结构」。我甚至想灵魂出窍,亲眼从天花板上看看这个房间里发生的事,看看医生如何探入你的自然管道内,找到并击碎它,看看护士们在旁边究竟在忙着什么,看看你是如何不停地打寒颤,看看你的生命体征与那些仪器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我只想研究,你是如何被处理的。

事实上,整个手术过程里,我也几乎只能感受到无尽的寒颤。

非常无聊又漫长的、难熬的、因发烧引起的寒颤。

当医生和护士开始往我身上覆盖一层又一层、或绿或白的布料开始,我的上半身就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我和站在我右手边那个身高至少一米七五、但声音酥甜的护士说,我在发抖。她说,因为你在发烧啊~这个抖,不是那种穿着短袖站在医院走廊上的抖。我一边发抖一边回忆,此前的人生里我大概没有这样抖过。即便是两次新冠期间,或者其他得了流感的时候,畏寒也只是处于「怕冷」的状态,却从来没有这样,由内而外的,浑身上下所有能够使得上劲儿的肌肉都在参与的,如同绷紧的鼓皮正在被快节奏地击打着的,连续且高频的用力抽动。

这种肌肉活动从胸腔开始,我仿佛能感受到每一根横向的肋间肌,它们如同被绷紧的一大把并排的琴弦,在以某种鼓点为节奏,有力地牵动着我颈部和上臂的其他肌肉。它们一起在和某个不可遏制的节奏共振,把我整个人震得无法动弹。术中夏医生从后面过来问你,抖得厉害吗?你无法开口,只能点点头。

你还记得这种感觉吗?

你的手是自由,你的头是自由的,你的上半身其实是可以动的,但在这股不停的抖动之中,你连抬起一根手指都做不到。这持续不断的鼓点持续了整场手术,也是你在这场手术当中最强烈的感受。你也忽然理解了,为什么你从进入手术室开始,一直到术中术后,都有一台机器在发出富有规律的「滴滴」声。

因为你依靠这个声音,有意识地深呼吸,几次三番成功抑制了那股强烈的抖动。

你通过深呼吸来让我尽可能地镇定下来,让我可以有哪怕三到五秒不被寒颤支配,可以让我的肌肉有片刻休息。你以往只是通过调整呼吸来提神醒脑,但借助呼吸法,让自己从生理反应中平复片刻,这是头一次。

寒颤虽然煎熬,但你是清醒的,所以你可以听到医生和护士们在聊些什么,借此分散些许注意力:

「做好一场手术简单,写好一份报告难啊!」

「我还没吃午饭,做完这一个才能吃。」

「这个手术叫什么名字啊?你过来写一下嘛~」

「那谁的老公是某某吗?还是那个谁谁谁?」

「你看,其实输尿管没那么脆弱,可以这样操作。」

「唉,一瞄准病人就抖,打不中啊。」

「这也没脓啊。你家里人感冒了么?」

你说有,我太太也感冒了。那难怪了!

一场手术,就这么聊着聊着做完了。最后统计一下,出血两毫升,再喊你看一眼屏幕里已经碎成末的渣渣。医生说,你看啊,已经给你打成沙子了,都在这(膀胱)里面了。听着他的声音,转头就对另一个人说,来,把这些都吸出来。

既不像做梦,也不太真实。

寒颤正在消退,但也许是肌肉用力了,你感到呼吸有点累。

护士说,你觉得可以了,咱们就回去。你说等一下,还不行。你大口地呼吸,感受胸腔的肋间肌和肋骨在每一次呼吸之间的起伏与牵拉,感受每一口空气注满肺部再推出来,直到你重新感受到了右手的手指,可以弯曲,可以握拳和松开。

你说,我可以了。

合|屎尿屁都是好东西

你被推出手术室时,看着一条条灯光从头顶滑到脚底,心想:

电影里的这种镜头,是把摄影机绑在床上拍的吧?

你为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欣慰,因为它意味着你头脑清醒的同时,具备了一些幽默感和置身事外的娱乐精神。然后,你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感觉怎么样?」

「你一直在这里等着啊?」

「是啊。」

那一刻,你从情绪上理解了为什么说一个人做手术是顶级孤独了。在你仰头看见筱烨时,你觉得自己「回来了」,看见她,你才确信自己回到了人间,回到了人类社会,回到了现世。

你被放回床上,被整理好腿脚,被盖好两床被子。

你觉得不太对劲,为什么都回到病房了,还把我的脚架那么高呢?你把注意力集中到腿上,想挪一挪,可是被架起来的腿丝毫不动。你努力地让上半身立起来一些,这才发现,两条腿是平放在床上的,整个人都是平放的。腿悬空架起的感受,是从手术台上下来的错觉。

然后你开始听到护士跟筱烨说,要时不时检查一下尿袋,多了就要及时倒掉,免得倒流回膀胱。这时,你才知道身上正插着尿管。可是,你感受不到。只听见搬运你的护士对筱烨说,他现在麻药还没过,还感觉不到疼。无法动弹的你,直到两个多小时后,才努力侧身瞥见了一眼那个尿袋。

这东西是怎么插在我身上的?

你只对这个感兴趣。

周围的帘子都挡着,你趁着身边没人的空档,揭开被子和裤子,想看看这跟橡皮管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结构安装在自己阴茎上的。你有点不能理解眼前看到的画面:一根黄色的足足有小拇指的三分之二直径的软管,从你的尿道口处延伸出来,它与阴茎结合的部份正在被包皮包裹着。正处于麻醉消退过程中的你,能感觉到,即便是在麻药没完全过的情况,你的手但凡碰一下自己的阴茎,都有一种非常别扭的疼痛和异物感。

「这绝对是有一整根东西插在我的尿道里!」

前两天,因为所有人都在叮嘱你多喝水,所以你上厕所的频率比平时高不少。于是,你形成了一个多跑厕所的行为模式。可是手术后你动不了,也还没从勤跑厕所的模式中转变过来,就总是处于一种「我要下床上厕所但不能下床」的轻微的焦虑之中。然而,经过两个小时的观察,你发现,你根本没有任何尿意。

因为所有的尿都从导尿管流到尿袋里了。

你顿时觉得:「这个发明太伟大了!」

正想着,你忽然感觉小腹里有一股拳头大小的气体在移动。它慢慢地穿过你的腹腔,来到了直肠附近。你想起昨天灌过肠了,也没再吃过别的东西,一直是挂着葡萄糖维持活动的能量。于是,你放心地让它出来了。

你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通畅。

这也是四五点,中医科的医生来巡房辅助你复健时,问的第一个问题:放屁了么?

这个屁放完之后,你开始渐渐重新获得自己对于下半身的控制权。

你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腿和脚趾。虽然你还不能动,但你已经不会觉得它们被架在架子上了,也能感觉到脚趾可以尝试活动了。回到病房的时间大约是两点出头,到了大概四五点钟时,你终于重新获得了自己对两个大脚趾的控制权,它们俩可以前后摆动了。

「啊,陌生的天花板。」

这是你逐渐重获控制权时,脑海里闪过的一句熟悉的台词。

你并不是觉得自己像碇真嗣,虽然你也确实有点像碇真嗣,但「陌生的天花板」对于你来说,是一个熟悉的东西。这个梗,让你在那一刻获得了一些情绪上的安抚,使你在这个「陌生」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平和」与「舒展」。

但舒展的只是情绪,话还是说不出来的。

前一天尚且可以跟筱烨海聊一通,术后这七八个小时里,可就没声了。她在旁边陪着,虽然说忙工作,但就算她跟你说点什么,你也是出不来什么气,只能点头摇头,挤出几个「好」「行」来。

话最多的一阵,是中医科的两个医生来扎针的时候,听筱烨跟他们聊了一些育儿和养生的话题。你回答了几个问题,说了几句。有几年,你是非常抗拒中医的,没有可复制可证伪的科学方法论,全是经验医学,不同人看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随机性太高,江湖骗子也多。但说起来也是诸多巧合,在前有国民党的老中医控制住了筱烨妈妈的红斑狼疮,后来是朋友的中医母亲给筱烨调气血备孕,后来经过几年营养学育儿,发现这套方法不适合小柒之后,改用中医育儿的理论来带,再到最近我和筱烨开始学习站桩和练气,你不得不承认,中医确实是有用的。作为广东人从小就时不时会接触到一些中医的东西,随着这些年练习冥想、内观,不知不觉间把不同门类的知识串在一起后,竟然也渐渐能够闭环的认知体系了。

约莫九点半,你可以下床了。

你提着尿袋去问护士:「这个东西什么时候可以拔掉?」意思是,你看,我可以下床了,不需要这个了。护士说等明天吧,早上医生查完房就给你拔了。你心想,嚯,那也就是说我今晚喝水不用担心起夜的问题了。

但不用起夜并不能换来安睡。

因为我们没有租到折叠床,筱烨今晚又得在旁陪护,所以我们只能两人挤在一张病床上。你知道病床有多窄,睡两个人,是没法翻身的。但你并没有因此不满,真正让你睡不踏实的事是,你竟然勃起了。

你也很困惑。你既没有梦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或者碰到什么,但它就不知为何地抬起头来了。但又因为插着导尿管,勃起有疼痛感,于是它就一直处于一种将起未起的状态。可是因为床太小,你的可活动范围既受空间限制,也受导尿管的牵制,于是乎,你只能像对待冥想时脑海中飞过的诸多思绪一般,对其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除了等待它消下去,你什么也做不了。

在第二天中午拔管之前,你一共勃起了四到五次。

即便是早上被推去做 CT 的路上,坐在轮椅里时,它也是一副想挺未挺的姿态,在裤子里摇摇晃晃。因此,我如果从床上或轮椅上下来,想自己走几步,就会感觉到强烈的异物感,以及由此带来的疼痛。

好不容易等到护士来拔管,又是一次煎熬。

这并非因为自己的阴茎直接暴露在女性护士面前,和拔管时的痛苦相比,这点羞耻心完全没有展现的机会。因为术后一直行动不便,加上之前在书中不停发抖导致体能的消耗,一直到拔管之前,你都没有精力去搜一下相关的资讯。护士脱下了你的裤子,戴上手套,说:

「来,深呼吸」

你还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就看到她拿起了你的阴茎,不停地用沾了碘酒的棉签擦拭龟头以及尿道口,里头的异物感在她的手里愈发强烈,非常难受。

她用一根针管,从导尿管里抽出一团看上去非常清澈的水。你确信那不是膀胱里的尿液,它非常清澈,仿佛不属于泌尿系统。然后,她开始往外抽出这根三分之二小拇指粗的管子。你感到一阵诡异的疼痛。正当你试图通过深呼吸来缓和疼痛时,就看到整个管子从尿道口里被抽了出来,前端还带着一个圆圆的泡。一个呼吸还没完成,这根导尿管就完全被抽离了。

等一下,她取干净了么?

护士走后,你回忆着她取出来的东西,又看了看早上刚拍完的 CT 片子,满心疑问:这不是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子,从膀胱一直连到肾脏么?她刚才取出来了么?好像没有那么长啊?

带着疑问,你开始了新的学习:了解导尿管的工作机制与输尿管支架。

导尿管的前端有一个用于注水的球囊,当导尿管插入到膀胱后,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就可以使球囊膨胀,堵住尿道,避免尿液从尿道流出,再通过液面相平的物理原理将膀胱内的尿液导出到尿袋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无需自主意识控制的排尿。

拔尿管也很简单,只要先抽出球囊里的生理盐水,再拔出即可。

但为什么你会觉得那么疼呢?因为球囊被撑开后,表面积会被撑大,因此收缩后会在对应位置形成一些褶皱。这些褶皱在抽出时,会刮蹭到神经丰富且敏感的尿道。

至于输尿管支架,是结石手术后为了避免输尿管狭窄等状况的发生,确保尿液可以被顺利从肾脏导向膀胱,并辅助碎石渣渣排除,而放置的。

出院之前我特意替你询问过夏医生,他说这根支架至少要在体内放置三到四周,到时打电话回来找他取出。期间不能激烈运动。我问怎样算剧烈?跑步算吗?他说跑步肯定不行的。那平时骑单车上下班可以么?不行,最好骑电动车,而且不要走那些颠簸路段,得平稳一点。

虽然是一根软管支架,但那么长一根东西安置在体内,完全没有不适也是不现实的。

出院这些天以来,你时不时会觉得腰酸、尿频,尤其是一些弯腰取物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左侧的腰背里有一点指不清方位的酸软感。虽然资料都说,这些不适感在取出后都会完全消失,但你得带着这根支架去参加下个星期在香港的电子展了。

一想到要以这样的状态出差,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凄凉」的。

总体来说,这次手术很顺利,恢复得也挺好。作为健康晴雨表的屎尿屁,术后一小时内就先放了屁,拔尿管后十分钟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一次鸡如刀割的、持续十分钟的排尿,出院当天下午也完成了四天以来的首次排便,可以说相当不错了。

在这个麻烦不断的本命年里,这也算是诸多不顺当中少有的顺畅了。

我已经给你买好了一支 1100ml 的保温杯。

真的是挑了很久,才找到这款容量、长宽比、颜值和性价比都比较合适的款。你这两天是表现得还比较不错,一天喝了两瓶多,但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我不想你消耗意志力来坚持,只有好习惯才能救你。

我不想再在医院见到你,请照顾好自己,你不是一个人。

好好活下去,才能工作到八十岁。

—— 来自 2023 年十一假期,术后的你

金色曠野裡的自行車

By: Steven
19 September 2023 at 03:31

距離九月四號已經過去十四天,除了那天傍晚六點零幾時,我抱著小柒哭了幾分鐘,直到上週五零點左右,我才終於第二次哭出來。在《單車》的旋律裡,在跟著哼唱的情緒裡,在那些模糊又清晰的記憶裡,抽泣著把這些天積攢的情緒慢慢釋放了一些些。

颱風「蘇拉」襲擊深圳,高鐵停運,坐順風車趕回韶關

我很難形容那些複雜混合的感覺,它們彷彿一陣一陣的海浪:我就站在沙灘浪邊,潮水一次次慢慢地湧上來,包圍我,退去時拉著我往深處走,腳下的沙子一次次被抽空,明明站在地上,卻如同失重一般無法站立。

我無法說出「我很想他」這樣的話。

想念嗎?想。

責怪嗎?也有。

內疚麼?有些。

後悔嗎?沒有。

醫院的走廊,左邊是病房,右邊是護士站

我已經在盡我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次了,在阿爺阿嬤和爸爸的靈位前,我可以說我是問心無愧的。某一個守夜的晚上,我跟筱烨這麼說。但無論我怎麼做,都會被人說我做得不夠,做得不好,說我不孝。你回來得太少了,帶小柒回來得太少了,你看他就是為了等小柒,不然怎麼會剛回來就嚥氣,諸如此類。我應該承受這些麼?筱烨應該承受這些麼?她們是妹妹,一定是非常傷心的,但我就不傷心麼?我是兒子就理應被這樣指指點點麼?她們不懂。她們從來不知道我這三十多年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走過來的,她們也不知道我從小到大有多麼羨慕弟弟妹妹們那溫暖的花房。

但這已不重要了,父母沒做好的部分,我會努力在我這裡終結掉,不讓小柒體會我所經歷的那些事。我對父親的情緒太複雜,我愛他,也埋怨他,我敬畏他,也可憐他,在漸漸緩慢下來的呼吸中,他沒有疼痛地結束了這一生,對於一個癌症病人來說已經是萬幸了。可我仍然在一陣陣的海浪當中,無法跨出離開沙灘的腳步。

照進病房的陽光
從鼻管換成氧氣面罩

「我只是想保護你」

回到深圳的第一晚,在負一樓等電梯的間隙裡,我和小柒聊起他記憶中那次糟糕的經歷。

那大概是三年前?我其實記不清準確的時間點了,大概就是他四歲左右的時候。具體他做了什麼事我也不記得了,當時我們都挺生氣他做的事,說也說不聽,一氣之下我突然就有了想揍他一頓的衝動。但是,那一刻我還保有一部分理智,我很清楚我不能真的動手打他,我不能像我的爸爸打我那樣打小柒,我不能讓自己成為那樣的爸爸,那樣的人。於是,我靠著怒氣中僅存的理智,把他從椅子上抱起來,放在了雙人沙發上。

「放在沙發上」是我給怒氣的出口,但也因為是怒氣與理性的撕扯,放下去那一刻的力量始終還是大了,以至於小柒直到現在還會因為那次「被扔到沙發上」的經歷而害怕。

我說:「小柒,爸爸當時是想保護你的,我不想成為我爸爸那樣。我不想像他拿棍子打我那樣對待你,但那時候我真的控制不住,我不想打你,放到沙發是對你的保護,那時候是爸爸不對,但我真的盡力了。」

我不確定小柒能否理解這些,但那一天,他的呼吸停下來之後,我抱著小柒哭時,他知道那一刻發生了什麼。他抱著我的手臂,拍拍我,點點頭。他沒有說話。但我能感受到,他那麼溫柔,那麼溫暖,這是我所不具備的品質,我很高興。

放學的中學生們
依然熟練地開門鎖門

金黃田野裡的兩輛自行車

如果仔細回憶的話,關於父親的畫面,其實有很多。和我媽相比,他才是那個主內的人;儘管真正主內的人,其實是阿嬤。他其實不那麼像一個照顧全家人的大家長,更像一個年長的大哥,一個依舊生活在老母親保護下的大花公雞。他和我在一起的時間,是母親和我在一起的數十上百倍,但當我想起他時,能立刻回憶起來的畫面,其實只有三個:

小學低年級的某一夜,我高燒不退,他半夜背著我去醫院,我迷迷糊糊間,只能看見歪歪斜斜的路燈和熟悉的門診部,以及他寬厚的背部。這件事我根本記不住任何細節了,但因為後來我寫過一篇關於父親的作文,因此我還多少留有一些記憶的畫面,而此時的所有記憶,其實來自我寫的那篇作文。至於那個晚上,我能回憶起來的只有漆黑的夜和晃動的路燈。

「就這兩個小時了,你們抓緊時間安排吧」

另一件,是一次暴力事件。大概是小學六年級時,某一次我做錯了事,又或者是我對阿嬤說了很過分的話,我不記得了,總之他當時暴怒的樣子嚇到我了,於是我躲進了我的房間,把房門反鎖上,躲起來。他像颱風一樣拍打我的房門,我躲在門後面,非常害怕,直到他一腳踹爆了房門。他反舉著雞毛掃,用棍子那一端抽打我,這種泣不成聲的抽打從我記事起,一直持續到初一。這一次,大概是最後一次,我哭得幾乎昏厥,發不出一點聲音,呼吸困難,是在阿嬤的制止下才結束的。

他本來就不怎麼跟我說話,那次之後,我們之間的話就更少了。

在我的回憶裡,與父親的對話極少。除了高考之後那一次,我在幾個姑丈面前於他爭辯,說我多麼想被關注,甚至故意把日記本擺在桌面上,希望他和媽媽能偷看一下,多瞭解我在想什麼,但你們從不與我談論任何心事。此後,再沒有別的大段對話的回憶了。

可我依然有一段溫暖的畫面,直到今天,也是我確信他愛我的證據之一:

初中時某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和他各自騎著自行車,在金黃色的陽光中,穿行在金黃色的稻田之中。那是一條筆直的鄉間柏油馬路,自右下向左上延伸,我們並排著,在又高又直的兩列白樺樹中,並行前進。

選墓地時,偶遇的白貓

其實,在廣東不會有這樣的畫面。真實的場景裡,應該是一連串小片的綠油油的稻田。但也許是那樣的回憶對我來說太珍貴了,於是我的大腦自動美化了那個畫面:一個類似無人機視角的鳥瞰的暖色調的俯拍畫面,一個能救我於水火之中的金黃色的畫面。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每每想到這個畫面,《單車》的旋律就會響起。

每一夜,守夜點香
爺爺打的桌子

「你就像一棵小樹苗」

可如果我只記得他做得不好的部分,只記得那些傷害我的記憶,那是不公平的。

關於時間的概念,是他通過言傳身教交給我的。關於守時,關於長期的時間觀念,是在一次次他的遵守時間約定之中,在長達數年幫助我收集煙盒、火柴盒、包裝袋當中,緩慢而紮實地建立起來的。我從來不會因為一時三刻的得失而慌張,其實是得益於他的收藏習慣。他收藏紙幣、硬幣、郵票,我跟著收藏各種包裝,都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事情,久而久之,就體會到了時間維度被拉長之後的視野。

我知道時間是連續的綿長的,因此才會有這個博客;綿長而流動的時間會塑造出物件和歷史的輪廓,也會雕刻出一個人的樣子,因此我有嘗試新事物的勇氣與好奇心;漫長的路途中不需要帶走所有東西,紀錄就是最好的篩選,放下我不想帶去未來的記憶,在文字裡刻下我認為是好的內核,通過文章、視頻的紀錄,一點一點塑造未來的自己。

這是我最珍貴的品質,是他帶給我的。

他帶我買高達和四驅車的地方

當他不再用雞毛掃打我的時候,說過一番話:「你就像是一株小樹苗,爸爸不會干涉你怎麼長。只有你長歪的時候,我才會扶一下。但你想長成什麼樣子,是你自己決定的。」

其實我那時就不氣他打我了,但心中還是很害怕,還是有隔閡。

這番話如果放到今天的社交網絡上,一定會有人說這是他在 PUA 我,或者說這是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的洗腦話術。可是,這樣惡毒的揣測,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一個成年人,如果不能判斷什麼是愛,不會分辨一段關係中複雜的構成因素,不知道人事物就是複雜的,那他就枉顧了這一生。

若他在天有靈,會為我感到驕傲嗎?

「你這是灌水」

我原以為,我們的告別會是無聲的,平和的。

在他離開前的兩天,媽媽回家裡去拿一些東西,那個下午,就只有我和他兩個人。我有些無所適從,因為自打離家上大學後,我就幾乎沒有跟他獨處的經驗了。更何況,是他躺在我面前,無法自理的獨處。

我有一些害怕,不是怕他,不是怕照顧他,是怕照顧不好他。

前些年阿嬤走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裡,我常常覺得是不是自己害死了她。在那段剛畢業的時光裡,我大概每年會去一趟香港,幫阿嬤買一種心臟病的藥。後來,時不時會看到一些報導或者社交媒體上的說法,說一些藥店會把假藥賣給我們這些內地過去的人,把數量有限的真藥留給本地人。於是,阿嬤後來因為心臟病的藥引發腎臟的問題,進而導致更嚴重的情況直到離世,我都忍不住去想:是不是我買到假藥了?

理智上,我可以寬慰自己說,不是你,不要這樣想。

但情感上,我忍不住,她就是我的天,我做不到。

阿嬤和我打羽毛球的衛生所

所以,那天下午,我爸在那麼虛弱的情況下,從嘴裡擠出一句:“斌斌,你會不會接尿?”我其實有點欣慰和緊張。欣慰在於,我覺得只要還能吃點粥,能排尿,就還不算太糟糕,還有希望;緊張是在於,我媽在這裡照顧他那麼久,都是她處理吃喝拉撒,我還沒嘗試過,萬一我沒做好呢?

但沒有別人,能不能做好我都必須做。

我一個人翻動一米七五的他,幫他翻身;關上門,揭開被子,幫他接尿。我不知道我完成得算不算好,但那天下午,他尿了兩次,每次各兩百毫升,我第一次覺得尿是這樣好的東西。

每次接完,我都會問他要不要喝水,他都說要。第一次餵了四個杯蓋的量,他就不喝了;第二次他一直說沒喝夠,最終喝了七蓋的量。但也是第二次的時候,一方面他的聲音很虛弱,我聽不清他說什麼,另一方面也是有點急,想他多喝一點,所以餵的節奏快了一些。他中途停下來,用一種我很熟悉的抱怨的語氣說了一句:

「你這不是喝水,是灌水。」

我愣了一會兒。

這是他意識還清醒時,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後面兩天,他都再沒有說過話,絕大部分時候都在昏迷和發燒。直到小柒和筱烨趕到,聽見孫子喊他,激動得點了兩下頭,不到十分鐘,我眼見著他呼吸節奏減緩,胸口動靜的幅度減輕,直到一點起伏也沒有了。

最後一句話,是說我沒做好。

我當時是愣住了十來秒,一邊覺得是我著急了,得再慢一點,一邊又不忿,為什麼這時候了還是這樣的語氣?同時又覺得,算了,算了,我不重要。十幾秒內閃過很多念頭,有鞭打的聲音,也有金黃的陽光,最後我吞了一下口水,接著放慢速度,餵了後面兩三杯。

我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只是坐在旁邊,看著他。

後來的某個瞬間,大概是第二次喝水到媽媽回到醫院之間的某個瞬間,他很努力地抬起頭看著我。他只有一隻眼睛睜著,但直直地看著我。我該說些什麼?沒事的,會好的?我說不出來這樣的話,因為醫生已經叫我們抓緊時間安排後事了,我不能騙他。我只能看著他,讓他能看到我也在看他。

那一刻,我感覺他在和我告別。

前一晚,預感不妙而失眠,用 Midjourney 畫的《追風少年》

大家都很喜歡他

他人很好。這是來自驢友們對他的印象。

葬禮那天,除了海南和廣州的親人們,還來了一群平時和他出去玩的驢友們。說起他,大家都是一副熱情、飽滿、聲淚俱下的樣子,彷彿他們才是他的孩子。我多少有點妒忌這幫人,只是一起玩耍吃喝的人而已,為什麼能把眼哭腫?他平時和你們的關係是有多好?

為什麼他把笑臉都給了你們,卻留一張黑臉給我?

我一邊遞過香去,一邊不理解眼前發生的事,很困惑。

在下葬後的屬於我們家庭的聚餐上,三地的親人們在把酒言歡,說著接下來的安排,一杯接一杯的酒,一杯接一杯地對我說著「阿斌啊,以後就靠你了」和「多回來海南啊」這些話。這個場面在爺爺和阿嬤過世時,也是如此,不要悲傷,要歡樂,是這樣的。對面桌上坐著廣南、廣星、阿坤三位叔叔,他們是我爸發小,送殯儀館那晚他們也在,他們在這桌上,是很合理的。但另一桌,整整一桌人,都是驢友,我們總共四桌,他們有一桌。

我很高興他們來送他了,但我還是困惑。

陳剛叔叔跟我爸那麼熟,我零九年初來深圳時,還在他家暫住了一晚,第一間出租屋也是他幫忙安排的。這樣交情的朋友,難過哭泣很好理解,可驢友們跟完了從殯儀館到墓地直到家宴的全程,散席時還在哭。他們流的眼淚,比我為阿嬤、爺爺、我爸流的加起來再乘以一百還要多。你們真的就那麼愛他麼?

我感覺自己被套在了一個真空的試管裡。

情緒到底是消失了,還是我感受不到了?我分辨不了。你們為之哭成淚人的他,最近一次對我笑,是我在手機上給他的遺照修圖時。那是大姑丈從我結婚時的合照中扣出來的。我平靜地、小心地、仔細地處理他臉上的痘印和眼鏡上的反光,調整曲線,以便讓他的臉部的光線更明亮,和背景之間的層次拉得更開。

那張笑臉,永遠定格在相框裡了。

他和阿嬤、爺爺的位置很近

閻羅的判詞

中國人常說,死者為大。

在任何場合裡,似乎離去的人,無論生前如何,悼詞裡都是一些美好的品質。正如那天的那一篇模板,他偉岸,為家庭撐起一片天,照顧好所有的家人,但十殿閻羅的判詞會怎麼寫?我們都不得而知。對我而言,他確實是半個好爸爸。五十年後,小柒會怎麼寫我?我希望至少能做到是 0.6 個好爸爸,至少是 0.51 個。我還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好,但我會盡力不要留給他什麼遺憾,不會覺得有什麼虧欠和不公。

那晚,跟著鐵床推上山坡時,我媽摔了一跤,胸椎第十節壓縮性骨折,現在在醫院四樓躺著靜養。我感覺自己像一隻風中的打火機,擦不出火,點不著一根香。

十多年前的一隻籤裡說,我,六親無靠,大器晚成。

守夜後佈滿血絲的眼睛
用 Midjourney 畫的新壁紙

可我只希望: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从《骄阳伴我》看职场新手如何进阶成创意大拿

By: Steven
12 September 2023 at 19:00
🎥 点击封面观看视频

跟着太太看了一集《骄阳伴我》,其中两个剧中桥段,非常适合分享给设计系学生和初入职场的设计师。于是,借着剧中的故事,谈谈我对于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的两项素质:

见天地、下泥潭。

不涉及饭圈,没有广告,如果有不同意见,请理性讨论,也请勿攻击剧中角色和演员。

B站播放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h4y1P7we/

随身听和冰啤酒,流行乐与热咖啡,谁来定义经典设计?非正常读物 vol.4

By: Steven
13 August 2023 at 15:21
🎥 点击封面播放视频,可以优惠价购买这本书

是什么,在炎炎夏日的晚上,让人获得一丝丝清凉与放松的呢?或许,是一段与友人的闲谈,或许是一罐啤酒?可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装酒的易拉罐会设计成这样子呢?

🎥 点击播放视频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易拉罐的历史,距今只有短短 61 年。

六十年前,由于消费者需要随身携带开罐器才能打开铝罐,这极大阻碍了初代罐装饮品的推广。自开罐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当时,该领域到处都是失败的原型先例。在一次野餐中,印第安纳州的工具生产商 厄尼 · 弗雷兹 不得不靠着汽车金属杠才打开罐头。经此困扰,他开始着手开发带耳片、可拉开的罐子。他创造了一个跷跷板机制,利用小杠杆,沿着预先半切划线的开口,撬开罐盖。他将小杠杆通过冷焊法固定在罐子的铆钉上,铆钉也使用罐子本身的材料。

他把这个创意,卖给了美国铝业公司。1962年,匹兹堡啤酒公司下了第一笔订单,订购了10万只拉耳罐。许多爱钻研的个人以及公司,继续改进他的发明。1965年,拉耳式开口被拉环取代。1975年,丹尼尔 · 丘德齐克 开发了不必拆卸的拉环装置。打开拉环即可畅饮的易拉罐,撕开了罐装饮料行业的巨大市场,也成为了美国饮品行业的圣杯。

🎥 点击播放视频

方便的工具,总是更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成瘾性饮料。比起可乐和啤酒,人类更早开始了,对现制咖啡器具的工业化探索。

1933年,意大利人 阿方索·比乐蒂 设计出了摩卡快速咖啡壶。这款炉顶咖啡壶,自1933年首次亮相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的经典设计。

这款壶由3个金属部分组成:用于煮水的底部胆舱,放置咖啡粉的过滤器,以及带有一体式壶嘴的咖啡液收集隔间。煮沸的水穿过咖啡粉,从中间管道顶部如涌泉般流出,一杯富含油脂的咖啡就做好了。

据说,比乐蒂在设计这款咖啡壶的时候,参考了当时的洗衣机。那会儿的洗衣机,由一个锅炉式的底座和顶部的洗涤盆组成。因为铝的导热性能,和多空隙的表面特性,既能快速把水煮开,又能维持住水温,还可以吸收咖啡风味,于是成为了摩卡壶的首选材料。

🎥 点击播放视频

如果说饮料的工业化平权,给人们带去了身体上的享受,那么,随身听播放器则是伴随着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精神滋养!

索尼的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音乐。这款 1979 年诞生的 TPS-L2,它的外形尺寸仅仅比磁带略大一些,这种便携性,使它超越了不同的市场界限和地域文化影响,大获成功。

德国博朗的设计工作室与日本的极简主义,在索尼身上充分融合。小巧的体型与干净利落的造型,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它最初的产品定位是青少年市场,因此在设计上,采用了类似蓝色牛仔布拼接金属色的涂装,并设置了双耳机插孔,以供两人同时靠近彼此。这使得它成为了当时乃至今天许多人心目中,一代经典的流行文化符号。

🎥 点击播放视频

考点众多的设计史,是我读书时期的噩梦。那么多陌生又拗口的人名,我从来都记不住。但是,工作多年以后,我渐渐意识到:

那些经典的设计,都是那个时代下的一次又一次范式革新。

设计史不是设计师史,也不是经典产品史。

当我关注一个设计时,我所关注的是人们如何使用它。人名和产品不是设计史,它们所对应的社会形态、人文环境以及生产技术水平,才是。

设计史是最简便、最低成本的索引目录。

对某个著名设计师的关注,其实远远达不到了解设计。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观察,一条已经梳理好的时间轴,就很有帮助。这条时间轴未必符合每个人对历史的认知,但由此发散出来,而关注到的无数分叉,会在日后形成自己的视野有着不可避免的重要性。

任何历史最终都是汇集在一处的。

人类史谈论人类如何进化、如何实用工具、如何创造了古往今来的生活。然而这些生活当中,却也并行着器物进化的历史。这些历史其实是同一部历史,关心设计的历史,就是在关心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历史是人类的镜子,也是器物的根。

上万年来,人类无数次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然而器物,却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进化着,从最粗糙的原型里诞生,伴随着人类不断地尝试,衍生出了丰富的世界。

这样的过程,怎么能不迷人呢?

设计史不是人名、地名,不是产品和公司的名字,它是人类和器物之间,相互扶持,纠缠不清的故事,是古往今来的人们,用对生活的热爱,所写下的诗。

在我看来,每一位设计爱好者、在职设计师,我们的案头上都应该至少有一本这样子的书。

做为一本观察世界的魔法目录,它是我们随手可得的一条又一条线索,每一次翻开,都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多一份联系和了解。

🌟从视频入口下单,会有观众的福利优惠券!

这次是为 中信出版社 推荐一本新书。这本书由 英国费顿出版社 编著,内容非常丰富。书籍主题专注于探索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中包含了许多激发灵感的故事和实用的技巧。无论你是学生、艺术家、工程师还是企业家,这本书都会为你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启示。通过精心编排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创造力的来源,从观察自然到探索文化,再到引发思维火花的不同方法。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你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创造性思维的技巧。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你在个人生活中拥有更多灵感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你在工作中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如果你对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兴趣的话,不妨考虑阅读这本令人兴奋的新书。无论你是专注于艺术、科学、写作还是其他领域,这本书都将成为你的灵感宝库。购买这本书不仅能丰富你的知识,还可以激发你的创造力,并为你的个人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启发。(此段落由 AI 拓展)

🌟从视频入口下单,会有观众的福利优惠券电脑端和手机端都有对应的入口。

🎥点击这里,可播放相关视频

视频下方入口可以优惠价购买这本书。

单车 x3

By: Steven
13 July 2023 at 01:23

今天上午我跟往常一样,把车停在 Coffee Vendor 的门口,喝了一杯就去公司了。在外面跑了一天,看了三家供应商,晚上将近 22:00 才回到公司。然而当我骑上车就感觉不太对劲,后面的轮子有一种不平整的段落感。我停下车,捏了捏后轮,发现它居然完全没有一丁点气了。明明上午还是好端端的,经过一天的暴晒,居然爆胎了?

于是,我推着车走回宿舍。

一路上我边走边想,印象中,路上应该有一家修车的车行。当我穿过拥挤的人群和车流,眼睛的余光扫到了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一个非常有年代感的小小的修车行。

不到 5 分钟,师傅就把胎补好了。胜惠五蚊。

看着他修车的过程,我有那么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西区,那两三个自行车修车铺在什么地方,他们大概是什么样的布置。我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画面。十年吗?不止十年,可能快二十年了。

我这辆车有很多小毛病,自己也修过好多回,包括在暴雨中,把它推到路边,浑身湿漉漉的,用纸巾捏着链条把它修好。每一次修它,我心里都特别的烦躁、焦急和无助。这并不是因为修理它很难,而是因为这些状况总是那么突如其来、毫无防备,把我打得措手不及。

因此,上周某一个晚上,当我在路边看到那个人遇到麻烦时,会果断停下来。

那天晚上,大概八九点的样子,我从公司骑车回去,走在每天都会经过的那条路上。前面有一个推着板车卖水果的阿婆,整条路变得非常狭窄和拥挤。阿婆推着车慢地往前走,在她的右手边有一辆蓝色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旁站着一个刚从车座上下来的人,她弯着腰,检查车轮,仿佛有什么东西卡在了车轮里。

我慢慢地骑过她身边,转过头看了一眼,然后停下车问了一句:你怎么了?需要我帮忙吗?

她抬起头,苦笑着,看向我说道:我的衣服被卷进车轮里了!

我把车往前挪了挪,停在路边。我们先是让车轮分别往前和往后转了几圈,找到衣服缠进去的方向;然后慢慢地让衣服从车轮中转出来。但卷进车轮中的衣服,扭曲搅动在一起,衣领帽子袖子又分别缠在一起,所以又花了一些时间,慢慢地把每一个东西都捋顺。前后大概也就五六分钟的样子吧,她对我连连说了几声谢谢,我摆摆手说没事儿,转身就坐上自行车离开了。

因为做了这么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开心了好一阵。

那天晚上,我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每天都日行一善的话,能不能让我爸爸的病有所好转?

上个周末,我们回去了。克服了很多困难和麻烦,回去看见他还在,能自己走,能吃,能自己洗澡,就很好。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避免自己染上爹味儿

By: Steven
5 July 2023 at 13:49

不和比自己小的人说「应该怎么做」和「我是这样成事儿的」,就大概能避免掉大部分「爹味儿」,也可以让自己保持清爽。一切表达都只是「我此刻是这么考虑的/看待的」,因为表达就是大脑的排泄,没有谁应该接收和接受;同时,也可以让自己保持弹性。

自从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年轻后,就会对这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排泄物保持警惕。可以少说一些,但每次说的时候,尽量看管好自己的心神。

这个时代没有「过来人」,经验没「原理」有力量。

我现在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在表达中学习的。

被讨薪人群弄倒的亲子自行车

By: Steven
3 July 2023 at 22:47

昨天下午,朋友发了张照片给我。画面里是我常去的那个咖啡馆所在的大楼,外面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一群来讨薪、维权的苦命人。

晚上从舞蹈室回到家里,我想起这事,就跟咖啡店的老板聊了几句。整个店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也很无奈。他在现场发了晚上的照片给我看,从画面里可以感受到,无论是他、咖啡师、人群都很无奈。

直到今天回公司,中午吃饭路过,我才意识到,原来被波及的不只是他们。这其中,也包括我。

我有每次停车都拍照记录的习惯

这是我周五停自行车的位置。我工作日都会把车停在他们店门口,周五停在这里之后,周末两天车都在这里静静待着,直到我周一晚上来骑它回宿舍。今天中午我找不到它了。

它没在周五照片里的这个位置。

我在附近来回走了三遍,非常疑惑:不可能有人偷这辆车吧?图啥啊?直到我想起昨天的事情,于是扩大了搜索范围。终于在不远处一堆电动车包围的地上,看到了我倒下的单车。

它身上被缠了一条警戒线,篮子里有两支空水瓶,半残的车铃也完全断了。

我突然想到昨晚 DY(店老板)给我的照片,心想没准能看到我的单车是如何参与了昨夜的事件。果然,作为一辆单车,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中,往往被作为隔离带使用:

我多少有一点点生气:何故迁怒于我的无辜小车?

但气不过三秒,又觉得很好笑:自行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样的命运吧?不是被人骑,就是当作围栏,或者焚烧和打砸的对象。起码,这群苦命人没有把我的车高高举起,砸个稀巴烂。它只是掉了链子,躺在地上;和前一个周末一样,被人推倒了,躺在地上。区别是,上一次脚架变形了,这一次没有。

一夜之后,随着一场大雨,除了两张照片和我躺在地上的车,还有什么能证明这一切发生过吗?

咖啡师杠杠上午发来一张照片,是店外的装饰植物,一棵全身金属但被许多人挤变形、掉光了叶子的假植物。我说,幸好它是假的,真植物肯定早就断气了。

她说他们走了之后,玻璃上全是人的指纹。但这些曾经发生过的证据,早已被她和小蒙擦干净了。开门做生意要保持整洁,但指纹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经济。

这是一件「小事」,不被传播的事,但它不会被忘记。

一系列变化的传导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倍受影响的不会只有当事人,还有每一个「与此无关」的路人、小车、植物和玻璃。此时有一点点庆幸作为非真社会性动物的人类,可以选择一定程度的远离,而不是真社会性动物的蚂蚁那样,只有全或零。

众生皆苦,何时闻道?

镜头的变幻就是故事|Midjourney V5.2 Zoomout 测试

By: Steven
26 June 2023 at 00:18

➡阅读更多 AIGC 相关内容

最近一直都非常忙,所以连续 20 来天都没有碰过 Midjourney 了。前两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新推出的 V5.2 中有一个向外扩写的功能,因为此前已经在 PS+SD 的组合中见过这类拓展画面的应用思路,所以很想看看 MJ 的 Zoomout 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趁着端午假期这个空档,我集中跑了几波测试,有一些小小的心得,在此记录一下。

总体结论有三个:

1、Zoomout 可以无限次数地向外扩展,但随着镜头的拉远,Midjourney 自身的联想能力并不足以做出任何有意思的画面,不刻意控制地放大出来的画面,到了第 3~5 步之后,就会明显变得乏味和缺乏美感。

2、通过刻意地控制画幅比例、扩张倍数,以及针对性地调整 prompt 的描述,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讲出有意思的故事。关键在于,使用者对于「镜头语言」的理解,以及对运镜和故事之间联系的掌控程度。

3、对工业设计的辅助甚微,做点「花活儿」可以,一旦涉及到逻辑,依旧不行。

Zoomout 功能的主交互界面

测试内容目录:

1、通过默认的 Zoomout X2 按钮连续放大 3 次

2、通过默认的 Zoomout X2 按钮连续放大 15 次

3、通过自定义 Zoomout 微调构图

4、通过自定义 Zoomout 构建人物画像

5、通过自定义 Zoomout 构建人物性格

6、通过自定义 Zoomout 完善场景氛围

7、在 niji 中应用自定义 Zoomout 构建人物和场景

8、自定义 Zoomout 构建情绪与故事

9、通过焦点变化构建故事的场景

10、通过镜头变化,构建故事的起承转合

以下为部分测试过程记录:

test case no.1:通过默认的 Zoomout X2 按钮连续放大 3 次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连续 3 次放大图像两倍,不对 prompt 进行修改,也不对画幅做设置。

输出成果:在奔跑的场景中增加了后方的人,有一点点故事性,但继续放大后会明显失焦,花面焦点始终在最开始的小女孩身上,继续放大生成的场景和人物都是模糊的。

test case no.2:通过默认的 Zoomout X2 按钮连续放大 15 次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连续 15 次放大图像两倍,不对 prompt 进行修改,也不对画幅做设置。

输出成果:外围拓展的场景越宏大,有效信息和故事性就越低,除了在阴影中无意间冒出的人影,没有任何惊喜和意料之外,拓展的画面也很单调乏味。

test case no.3:通过自定义 Zoomout 微调构图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不对 prompt 进行修改,按 1.1 和 1.2 的拓展比例小幅度调整画幅。

输出成果: 初始图像是近景特写,根据图像本身的特点,对画幅进行小幅度地微调来获得完整的全景镜头,以及合适的构图比例。

test case no.4:通过自定义 Zoomout 构建人物画像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先生成一个黄色漩涡图案,然后拓展时改写 prompt 为一只眼睛,进而生成一个带特征的面部局部画面,再次拓展时修改描述词为一个洞穴中的原始部落男性。

输出成果: 成功构建了一个有目标特征「黄色漩涡瞳孔」的男性角色,通过控制拓展比例以达到最终效果—-人物整体和局部特征均得以完整呈现的画面。

test case no.5:通过自定义 Zoomout 构建人物性格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先生成一个红色皮夹克的女性胸像,再改写 prompt 获得其坐在摩托车上的局部画面,再改写画幅比例获得完整的人物与车辆的全景照。

输出成果: 成功构建了一个有目标特征「红色皮衣+摩托车」的女性角色,通过控制拓展比例以达到最终效果—-人物细节和整体氛均衡的画面。

test case no.6:通过自定义 Zoomout 完善场景氛围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在初次生成的几批图像中,选择合适的画风和画面主体,再根据已有画面特征修改画幅比例。

输出成果: 在选定风格和主体后,将竖幅主体拓展为气势更足的全景影像。关键是拓展比例并非默认的 2 倍或 1.5 倍,而是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比例,同时也需要关注怎样的画幅比例可以传达对应的氛围。最终图像画幅比例是 3:1,适合展现有足够细节的宽幅场景。

test case no.7:在 niji 中应用自定义 Zoomout 构建人物和场景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

step 1、使用 niji 5 的 style original 生成一个细节丰富的初始人物;

step 2、以 1.2 的 Zoomout 比例纵向拓展出人物的半身画像,画幅比例是 1:2;

step 3、以 1.1 的 Zoomout 比例和 2:1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得到外围场景;

step 4、以 1.2 的 Zoomout 比例和 3:4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生成人物全身像;

step 5、改写 prompt 添加「宫殿」关键词,以 1.65 的 Zoomout 比例和 3:2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生成人物在场景中的全景画面。

输出成果: 虽然人物细节和场景氛围的融合程度还不错,但因为漫画角色的细节较多,在多次 Zoomout 的过程中,场景的丰富会逐渐抢掉中心人物的视觉焦点。因此在每一次修改画幅比例与关键词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对视觉元素的控制。

test case no.8:自定义 Zoomout 构建情绪与故事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

step 1、生成一个情绪和神情符合目标的初始人物;

step 2、改写 prompt 同时添加「马」关键词,以 2 的 Zoomout 比例和 3:4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生成后续画面的基础,此时需要注意人物与马的位置关系,否则后续生成的画面会非常扭曲怪异;

step 3、以 1.05 的 Zoomout 比例和 2:1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生成完整的马匹造型与部份环境信息;

step 4、对比改写 prompt 产生的变化,黑发组不改描述词,以 1.1 的 Zoomout 比例和 3:4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白发组添加「巨大镜子」关键词,以 1.6 的 Zoomout 比例和 3:4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

输出成果:通过控制 Zoomout 的幅度、画幅比例和 prompt 的调整,可以生成指定场景的画面,且人物的神态到位、情绪饱满,整体画面焦点清晰。但美中不足是,构图不够自由。

test case no.9:通过焦点变化构建故事的场景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

step 1、生成一个在河岸上的粽子;

step 2、修改 prompt 为「熊宝宝正准备吃粽子」,以 2 的 Zoomout 比例和 3:4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

step 3、修改 prompt 为「小熊一家在野餐」,以 1.2 的 Zoomout 比例和 4:3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

输出成果:通过对 prompt 的修改,控制 Zoomout 的幅度、画幅比例,可以改变画面中的焦点和表达主题,适合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混搭。

test case no.10:通过镜头变化,构建故事的起承转合

⬇ 点击以全屏查看图片 Click to view the image in full screen

操作方式:

step 1、生成一幅鲜花山谷的画面,人物要明显;

step 2、修改 prompt 为「一面巨大的镜子在草地上」,以 2 的 Zoomout 比例和 3:4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此处竖构图是为了生成较高的全身落地镜;

step 3、修改 prompt 为「少女站在镜子前」,以 1.5 的 Zoomout 比例和 3:2 的画幅比例重构画面,改为横构图是为了囊括少女全身以及环境信息。

输出成果:通过改变画面中的焦点和增加元素,在镜头逐渐拉远的过程中,故事缓缓托出。

➡阅读更多 AIGC 相关内容


我的整体感受是:

通过 Midjourney V5.2 的 Zoomout 无限拓展,一次次修改画幅比例、提示词内容,可以用镜头语言的变化来讲故事了,也可以基于一些初始的「点子」延展成有意思的融合作品。但越是这样,越发显得对话式、指令式的交互界面( SD 那种也不算图形交互 )的局限太大了,我很希望今年之内能发展出图形交互界面。

没错,今年 AI 的爆发指向了一个新的趋势:对话式交互界面。但人类之所以发明绘画,开始通过设计图来制作各式各样的新工具,恰恰就是因为语言本身的效率太低。这个逻辑其实也可以从媒体形态上找到端倪:文字–> 图像–> 视频。仅仅依靠对话,我们无法构建出一个一把剪刀;仅仅通过语言表达的播客,也无法传达任何需要视觉才可以精准理解的信息。对话指令的交互界面与图形交互界面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 dos 和 windows 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点在于,后者可以更直观地完成交互,以及精准地进行创作行为。AIGC 的重点不仅仅只是 AI,而是我们如何使用 AI 进行「Generative Content」。

我说一句话,AI 给我一个东西,这不是创作。

创作是一个生命在主观意志的驱使下,刻意的、有目的地表达其心中所想。

因为 GPT 的爆发而说对话式交互是未来,这样的断言是过于冲动的。只要是一个严肃的创作者,就会立刻意识到,真正的创作一定需要多纬度的交互界面。这其中不仅仅包含对话指令,同样更需要图形界面以及在数字虚拟空间中的三维交互。AIGC 工具与 PS、表格、PPT、思维导图等已有工具的结合,就是这类多维交互的雏形。

那一刻,我们不会等太久。

➡阅读更多 AIGC 相关内容

父与我与子

By: Steven
25 June 2023 at 12:42

周二(20日)下午,我的手表上收到一条小柒加入群聊的通知。打开小天才的 APP 后,我错愕地看到一条小柒发来的未读消息。消息是两天前,父亲节(18日)那天的早上八点半,我还没睡醒的时候,他发来的。

小柒发来的消息

这不是一条常规的语音消息,看上去是手表系统的节目提醒对应的消息模板。但小柒平时一直都很羞于表达对我的感情,听到他说这些话,我还是有点惊讶的。于是我就问筱烨,看看她知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她教他这样说的。

但筱烨不知道,她也不知道这件事。

这是儿子自发的行动!后来,筱烨问他是怎么想到那些话的,小柒说,是他花了很长时间自己想的。

通常,筱烨说「妈妈爱宝贝呀」时,他就会立刻说「宝贝爱妈妈」来对;但以前,如果我接着说「爸爸爱宝贝呀」,他就会说「宝贝爱全家」。但最近两周,我们仨从舞蹈室骑车回家时,当我再说「爸爸爱宝贝」时,他终于说「宝贝爱爸爸」了!

我当然知道儿子爱我,但他说出来,主动说出来,这是不一样的。

昨晚睡下时,筱烨聊起,说人生在世唯一可以百分百确认的无条件的爱,就是孩子对自己的爱,这让她确信自己活着、值得、有意义。即便是我们的父母,你也无法完全确信这一点,他们似乎总需要你做对了什么才会爱你,而且他们也从来不说。她的父母总使用暴力,像烈火一般炙烤她;我的父母从不与我交流,他们给我买好各种保险,却从不多说一句。你去,你去,看似自由的不多管束,是由童年鞭笞的滚烫与随之而来的冷漠所构成的。

年轻时的美式放养与年迈后对传统中式的期盼,都不过是图方便。小时候我不懂,当我成为父亲后才知道,怎么可能放得下心「任由他」。阿嬷以前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操不完的心,每时每刻的关注、引导和教育,怎么可能放弃每一次对话的机会?可对话多么麻烦啊,所以有的人会选择逃避。

我的漂泊感,并非来自母亲的常年在外,而是源自整个成长过程中无人交流的的巨大孤独。

筱烨说,也许这就是你精神内核得以成型的关键吧。

我其实能感受到他们的爱,那是给我托底的力量。但又有谁不期待,和自己最亲密的人能平等、坦诚地推心置腹呢?每一次从小柒身上感受到那热切真挚的爱,我就越确信自己对父母的期待是「正确」且「正常」的。

前二三十年里,我常觉得,这种期盼是「软弱」和「无能」的表现,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

因为我从未得到过清晰的回应,只能猜。

如今不必猜,因为不期待了。

2020年10月13日 16:05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前几天,我们拍了父亲节的视频发在群里,看着我爸返回来的视频,我惊呆了……我从见过消瘦至此、完全瘦脱了相的父亲。端午假期的第二天,我正在陪小柒上篮球课时,我妈打来视频,说爸爸出院了,但情况很糟糕。我看着屏幕里的那个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他那个样子太陌生了,那种「糟糕了」的声音让我无法心安理得地说那些安慰和鼓励的话。我只好说说小柒,说说假期,以掩盖当时给我的触动。

经过三年前那次手术后,好像真的「转成了慢性病」一般,平时吃药控制,偶尔去山里玩玩,除了体能差些,大体是个普通病人。可这次据说因为新冠和并发症,只能「回家休息」了。连手机密码也会突然忘记,可他才六十二而已。

我们原本就打算暑假回去,但现在决定,暑假一开始就立刻回去。可即便如此,我也仍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们不习惯,不习惯对话。

如果你问我:害怕吗?难过吗?我说不上来。慢热的人,需要漫长的缓冲。

两年内 Apple Vision Pro 不会出现杀手级应用|设以观复 番外篇 Vol.2

By: Steven
9 June 2023 at 19:05
点击封面到 YouTube 观看视频

点击这里到 bilibili 观看视频

这期视频是一期比较随性的闲聊,主要从产品、设计、混合现实三个角度,谈谈我对 Apple Vision Pro 这款产品的看法。因为几乎都是独白,所以也可以当作一期 podcast 来收听。

以下为文字大纲:

先说我的观点:苹果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线。但只要「不做缸中脑」的价值观继续贯彻,这款产品的生态和迭代就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它不会取代iPhone,它的目标也不在此。从它的产品定义来看,恐怕还有一个更大的 one more thing 在等待发布。

关于产品

1、不是VR!太好了!

2、之前的预测基本都对了:一体机、眼手控制、层与深度的交互、空间建模、空间音频、LiDAR 人脸建模。技术路径的连贯性。我之前说 M2 芯片单独划出了图形引擎,可能是有手势操作的考虑。但当时我还觉得,可能得要到 M3 才会实装,那是我低估了苹果,从各方体验的反馈看,M2 处理手部操作已经非常强悍了。这样子的话,M3 就真的不着急了。

3、从各方体验的反馈来看,初代产品的完成度非常高。但第一代产品很显然不是面向消费者的,从售价和硬件配置来看,都是给开发者的入场券:「想在下一个时代展示你的才华吗?加入我们的开发平台吧!」所以,买不起没关系,因为不用买。虽然,它有初代 iPhone 的感觉了,但很多人不免怀疑是不是要等三四代以后才堪可用?我到觉得不用那么久,因为软硬件的完成度已经是接近 iPhone 4 的状态了,也就是说,它先奠定了空间交互的完整逻辑和操作体验,硬件也足够强大。要知道,iPhone 初代除了大屏幕和多点触控,几乎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但它的交互设计改变了整个时代。所以 avp 剩下需要做的,就是把软件生态做起来。以苹果今天的开发者号召力,软件神态会比 iPhone 初代更快达到 4 代的状态,这个过程会更短。

4、发布会时,我第一处惊讶的地方,外部屏幕显示实时的眼神:你看着它,它也在看着你,实时计算双方关系。之前的观点:空间重建,让设备认识世界。因此设备下方有大量摄像头,用于捕捉用户手部的精细动作,这种程度的认识现实世界,是 avp 空间交互的基础。

5、我之前说过,头显设备不会替代手机,它的续航、应用场景、对空间的要求以及使用方式,都不会是一台手机这样的随身电子设备。这一点,我们从后续的官方设计原则上也能看到苹果对这件事的理解。人是在室内、坐着使用的。因此续航在现阶段并不是问题,它可以连接常电来使用,和我们的任何一台桌面显示器一样。苹果甚至不建议开发者去设计界面还原的操作,因为它们直接在系统内处理好这件事,你换个座位、换张沙发、换张床后,设备自己识别环境来让你视野内的界面回到合适的位置上。

6、官方设计建议,移动时从沉浸空间中淡出,稳定下来后再回到沉浸空间,这也是官方在主动表达,坐下来、在固定的空间内使用。一方面,这是创造沉浸感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人身安全,在虚实结合的环境里快速地移动或手舞足蹈是很容易弄伤自己的。因此,我们在用现有的 vr 产品时都会有划定安全区这个操作。

7、杀手级应用?很多人说「3D照片/视频」,但我不觉得这个有足够的吸引力。它确实可以提供新的、生动的体验,但要成为「杀手级应用」,需要足够的便利条件。手机摄影之所以可以动摇传统摄影,是随身携带和随时按下快门。但 avp 的拍摄,更类似无人机视角,是一个你需要这样的视角时,才会需要的东西,它不够便利,不够快。avp 真正的的杀手级应用一定不会在一年内出现,甚至是上市后的一年内也不一定有,它需要开发者和时间一起酝酿和探索。况且,比特与原子的融合,还需要很多后台的工作来完善,比如更大的世界模型,或者催生出新的需求场景。总之,独属于这个平台的杀手级应用,一定诞生在基础建设更完善的时机。

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

1、现有产品的大融合吗?在我看来,它更像加大号的 aw:如出一辙的曲面玻璃盖板,复杂的曲面贯穿铝合金机身和玻璃,有机的整体轮廓搭配编织物绑带,贴身部分全部由织物和硅胶材质构成。这就是苹果这几年做手表和耳机的过程中总结下来的,穿戴数字产品的设计原则。avp 上的所有细节,都能在 aw 和 app 上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案。

2、可以说,继铝合金后,另一个材料探索的方向:织物。亲和力、强韧、富于变化,很适合穿戴式计算设备的设计。这类材料是传统工业设计师并不熟悉的,通常只有部分家具设计师和家纺类产品的设计师会接触到。但是要注意一点,编织物是一种复合材料,它不仅不是塑料、金属这类单一实体材料,它甚至可以是不同种类材料的混合编织,因此可探索的边界,以及可变化的范围,是具有很大想象空间的。这类材料师师会比我了解,看看她有没时间出些视频给大家讲一下这类材料的设计。许多年前的宝马概念车和“大白”,都是柔性材料在科技领域很好的启发。我觉得,这是苹果在工业设计上的进一步探索,也将会带来产业链上的变化,类似氧化铝合金的普及,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可以关注。

3、所有界面片层化、小组件化,所以小组件可以交互了。在分析灵动岛那条视频里我就说,它是中间交互层在 Face ID 上的具体结合。现在再看 avp 的交互,尤其是应用边缘的交互菜单,是不是很自然地从已有的交互习惯转移到新的空间交互里来了?

4、与 iPhone 初代的拟物化界面类似,AVP 采用了和现在 Mac 一致的界面布局和风格,帮助用户和开发者尽快适应新的空间交互。但是,界面风格其实从 iOS7 开始就固定了,毛玻璃一方面是让界面与环境保持良好的光照、氛围的互动,也能让更多层的展开显得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时,设计师和开发者不需要自己做出立体的分层效果,只需要做好平面的分层,毛玻璃的立体分层效果,是系统来处理的。这些协助和预设不起眼,用户也不会注意到,但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它们不仅规范了所有应用的整体品质,也减轻了开发工作量,让更多人愿意为这个生态去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这也是护城河的一部分。

5、一个细节:设计原则中建议,层窗口不应跟随视线,而是锚定在现实中的固定位置。换言之,作为设计师和开发者,是可以选择跟随或锚定的。据我了解,把虚拟物品和界面锚定在现实中,是一项比较复杂且难度较大的技术,非常容易因为抖动而破坏沉浸感。这是由于细微误差的累积造成的技术问题。我们目前不知道苹果的技术实现方式,但如果明年上市时看到的确实是稳稳锚定的界面,那这背后的技术储备其实是相当深厚的。

6、观看的内容放大放在远处,操控的部件放在近处并且较小。这里用到了一个符合直觉的设计逻辑:电影、模型、网页这些被观察的对象,应该与人保持距离,和显示屏一样,而操控部件应该在离手较近的地方,方便你的视野锁定并操作,和键盘鼠标触控板一样。

7、苹果对层级的设计有建议,新元素出现时,已有界面和元素应该向后退一些,确保主次关系,保证良好的视觉重心体验。但这个尺度所以所有开发者来说都是比较难把控的,后续的设计规范中应该会有系统层面的自动化方案,不需要设计和开发去重新考虑。

8、设计建议中有一项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声音。苹果说你可以让界面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也可以四面八方,或者某个指定的角度,这取决于你的应用怎么使用、怎么设计。这一点之所以要重点关注,不仅仅是它有空间音频,更重要的是在空间计算的设备中,声音其实已经是整个UI的一部分了。你对应用的体验、理解,以及交互,都将与空间中的声音紧密相关。因此,参与了这款产品开发的苹果前员工也在推上强调,声音的体验是极少人关注、但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这款产品会给人巨大的惊喜。我想,所有设计师和开发者都应该注意这件事。

9、通过最简短、清晰的标签和符号,指引人离开、退出。这不仅仅是 UI 规范的事。因为在沉浸空间内,指引不明确是会比操作电脑、手机,更容易感到困惑、惊慌或愤怒的。在你想离开时,眼睛看向标签,锁定,确定,这种确认方式既符合直觉,也给了人可以随时退出的安全感。

10、因为选定完全依靠眼球追踪,所以为了确保准确度,苹果在设计规范中也提到,按钮的实际可控面积是比按钮本身的面积更大一些的。这里我要补充一点,人眼的活动本身并不是完全线性的,在慢速运动时,其实是一顿一顿的,只是大脑算法弥补了这种抖动。因此,在盯着界面看的时候,人眼实际上就处于这种慢速抖动的状态,眼动追踪也会检测到这种眼球抖动。所以,无论是因为算法矫正,还是优化选择容错率,这种选定范围大于实际面积的设计原则都是必须的。这在触摸屏的交互上,也是很常见的规范。但苹果规定一个按钮至少要保证 60 像素的面积,那就是说,它的眼动锁定范围的极限,大概就是在 60 像素这个区间左右。这一点,在推远玻璃面板时,会自动放大的轮廓也有所体现。因为如果跟随距离缩小,会导致后层界面的交互精度下降,造成系统不可用的问题。至于选定具体文字的精准操作,根据前员工的披露信息,我个人猜测,是由传言中的「眼部脑机接口」的「读心术」来辅助完成的。这件事可以以后再跟进确认。

疑惑

1、交互的力反馈怎么处理?对体感游戏很重要。会有单独的游戏配件吗?

2、混合现实游戏的玩法:不是复原现实游戏,应该是现实中玩不到的玩法,比如巫师棋、游戏王。这样的话,其实也不需要力反馈了。

我对于 XR 的一些看法

1、选择了「不做缸中脑」的价值观,很棒!

2、增强现实和人的链接,是融合,不是制造一个虚拟世界代替。iPhone X 发布的时候,我曾写文章说,需要有边框来界定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因为沉浸感越强越需要清晰的退出机制,人才会有安全感,才更愿意用。这是交互设计要死守的底线。果然,苹果选择用数码表冠来切换融合程度,而且,这是一个实体旋钮,是唯二的实体操控部件之一。可想而知,其优先级和对交互体验的重要程度。

3、因此,是「多一个」,不是替代关系。但说实话,我对人性没有那么乐观,当其生态足够完善后,肯定会有多数人主动选择待在里面的世界。届时,不仅仅是手机被替代,而是连同电视、电脑、大房子、电影院、足球场这些东西,统统都会被吸引这个黑洞里。

复阳三日记录

By: Steven
5 June 2023 at 20:11

在昏天黑地的二十四小时后,抗原确诊了。

“尊敬的病户,您的抗体已成功续费。”

上个周五,2023年6月2日,我和往常一样搭乘地铁回龙岗。因为那天的各项工作都推进得还算比较顺利,所以六点四十五就从公司出来了,如果换乘比较顺利,预计九点就能回到家附近。那天没走原本常走的在福田换乘的路线,而是从岗厦北换到大运再换乘。筱烨之前展会每天来回跑这条线,她说如果顺利,可以节省 20 分钟。

岗厦北地铁站的人潮

晚上回到之后,因为小柒想和妈妈骑车来接我,于是我们在附近的一家茶餐厅汇合,顺便点了一份滑蛋牛肉饭和奶茶,作为我的晚餐。

然而,第二天我的嗓子就哑了。

周六一整天,我的嗓子都非常不舒服。一开始只是喉咙痒,后来有想要呕吐的感觉。我跟筱烨说这事的时候,我们还觉得,是不是前一晚吃的牛肉和奶茶导致的。

那天,筱烨跟合伙人一起去把暂放在宋院的衣服都拿回来,运回到仓库,所以周六也是我独自带娃的一天。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也没带上电脑去旁边坐着办公,转而在楼下刚开张的瑞幸咖啡里坐了两节课,看看克苏鲁漫画,刷刷社交平台。

直到周六晚上,除了嗓子痒和干呕,还没有别的症状。

周日早上,开始隐约感觉到轻微的头疼。

但因为感觉并不难受,和平时吹风受凉的头疼感觉差不多,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因此中午照常骑车,一家三口去舞蹈室附近的餐厅吃饭。但在去的路上,我就开始觉察到不对劲了。头疼的感觉在下移,喉咙的瘙痒感也开始变成轻微疼痛并向上蔓延,最终汇合到耳朵里。在开车的途中,我明显感觉到耳朵开始疼了。

后来因为小柒吃多了导致腹疼,所以没上课就回来了。但是,回来的路上我就感觉头疼和肌肉酸软的感觉愈发明显,整个人都很不对劲。

回到家后,小柒上了个厕所就好了,但我就「啪」地一声躺下,一口气从两三点昏睡到了晚上八点。醒来后,筱烨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胡椒汤面,光是闻着气味,身体就通畅了,我感觉自己恢复过来了。因此,还跟她和儿子下楼溜了一会儿狗。等儿子睡着后,我们还一起看了梁朝伟的新电影《無名》,一点半左右才去睡。

周一早上 9:08 测的耳温,后来没再测

但半夜开始就不对劲了,身上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

早上我其实六七点就迷迷糊糊地醒了,但是因为身上觉得酸疼的同时,还一阵冷一阵热,实在起不来,就继续躺着睡。小柒上学前,我还起来上了个厕所。因为小腹下缘很疼,我开始以为是肠道胀气,但排完晨便之后,并没有一丝好转。我大概想到,应该是肌肉的酸疼。

筱烨问我要不要去医院,我说我浑身疼,动不了。于是我继续躺着,她下楼去药房买了一些药,也和药房聊了一下症状,她们说:

“应该是复阳了。”

之后就是一直迷迷糊糊地睡,期间她给我吃过两次药,喝了两三次热水,整理并绑扎了一次头发。余下的时间里,我记得的就只有浑身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发热,一会儿盖被子、一会儿踢开,身上肌肉的疼痛感让我一直辗转翻侧,难有一刻安宁。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瞥见一眼右手手臂上绿豆大的汗珠,就把睡衣的衣袖往前一拉,眼一闭、被子一拉,又接着昏睡过去。这么昏天黑地的,一直持续到下午三四点。

我醒来后,喝了一碗紫菜蛋花汤,终于觉得身上舒服些了。

身上疼痛的部位

喝完汤,想起筱烨转述药房的人说是复阳的话,我就趁有精神,做了一次抗原检测。

一看结果,好嘛,居然真的是复阳了!距离第一次,也就间隔了五个多月。

此刻是周一(2023年6月5日)晚上七点五十分,截止到我写下以上这些记录,目前身上的疼痛和酸胀感已经大部分消失,但仍有浑身乏力、嗓子干痒和咳嗽的症状。

但从自己的感受上来看,大体应该是快要过去了。

周二(6月6月)补充:

下腹两侧肌肉还是疼,疼一天了!

并且,一直连打喷嚏。

图中绿色部位一直疼

周三(6月7月)补充:

味觉又没了!并且,没有什么食欲。

描觀念 繪感受|超微型 AI 觀念畫展

By: Steven
4 June 2023 at 00:23

前言:

*為了減緩閱覽速度,充分感受和理解,因此採用繁體中文。

最近的工作狀態和社會新聞,讓我感覺到非常疲憊。一次次的憤怒和失望,和一次次的徒勞無功,身在漩渦當中無法抽身,只能通過一點點表達來疏解。三幅畫都是用 Midjourney 來繪制的,但 prompt 無法直接描述所要表達的觀念和感受,因此得用視覺化的語言來向 AI 描述想呈現的畫面。

這組圖,可以當作是一次超微型的 AI 觀念畫展。

*每張圖都可以通過「點擊放大」獲得完整尺寸的高清版本。

第一部分:《異類》
[ 点此可下载:经 AI 放大处理后的超高清图像 11.3MB ]

我們是怎麼看待「他者」的呢?

在公共輿論場中,尤其是此時此刻的中文網絡輿論環境當中,我們是看不到任何「人」的。一個個觀點匯聚了大量的「賬號」,牠們沒有個性、閱歷、身份,只要有一塊肉掉在地上,就會瞬間蜂擁而至,吃個乾淨。但我們很難說,「我們」不是「牠們」。因為在「我們」眼中的「牠們」,恐怕與「牠們」眼中的「我們」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我們都是對方眼裡的「他者」。

人與人之間的觀念差異之大,如克蘇魯眷屬與地球人之間一般,亦如人類和腳下的螞蟻,並無關好壞,而是徹底的「異化」和「無所謂」。在各自的眼中,對方只是一群穿著人類服裝的「蟲子」,是與我們不在同一個世界裡的「異類」,是「偽裝」成「我們」的臥底、特工和間諜。總之,「他者」都不是「人」,「他者」就意味著「異類」,是被異化的不同於自身的存在,是被敵視的「蟲子」。

信任體系崩潰,人就不是人。

第二部分:《共鳴》
[ 点此可下载:经 AI 放大处理后的超高清图像 11.4MB ]

所以群體不再重要,也無法重要,因為在破碎的環境中無法建立起大面積的信任。我之所以不信任 DAO 這種組織形式,並非老頑固或者害怕前進,恰恰相反,作為一個向來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的人,我無法對人類持有這樣樂觀的想法。人與人之間的「心之壁」是與生俱來的系統限制。因為語言本身並不是一種優秀的系統,它是抽象和概括的。每一次「對話」都需要經歷至少四次「轉譯」:

來自 A 對世界的體會和理解的語言化,A 向 B 表達時將語言化的觀念輸出成的語言,來自 B 對世界的體會和理解的語言化,B 用自己語言化體系所理解的 A 的語言。

這種信息傳遞效率如此之低,因此需要大面積和海量的交流把「同類」們連接起來。

但互聯網放大了「同類」這個概念的同時,縮小了「個體」的存在感。並不是被網絡連接的人數多了,可以公開表達觀點的人多了,就等於「個體」被彰顯。因為這些「個體」並沒有作為「獨立個人」存在,牠們依然依附於各種「觀點」和「趨勢」之中,牠們的聲音也不代表著一個活著的人類的思想,而是一股潮流和陣痛當中的一次次伴隨。無論是網絡語言暴力,還是人人都掛在腦門上的 MBTI 性格分類標籤,都只是把「個體」隱藏在事件背後的一種障眼法。

人腦會本能地「簡化」信息,以降低能耗比。這是生存策略,也是系統的短板。一個人要與另一個人產生情理上的連接,不僅需要花時間,還需要有耐心去解開雙方轉譯過程中的一次次「雞同鴨講」,必須兩個人同時站在對方的位置上去理解對方的語言,才能達成共鳴。他們必須用最複雜的方式,走通這條最短的路。

因此,共鳴只存在兩個個體之間。

我不信任 DAO 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相信這種「共識」可以不被「簡化」和「異化」地傳遞到每一個參與者當中。只要這一點無法在技術層面上落實,那麼任何一種觀念或者 DAO 都與舊世界無異。

第三部分:《武陵》
[ 点此可下载:经 AI 放大处理后的超高清图像 24.1MB ]

但如果可以通過限制准入標準的方式,把「個體」簡化或者降維成不容易產生差異的「標準型號」呢?

這源於我對《桃花源記》的一種怪異解讀:

武陵漁人所去到的「桃花源」並非一個地區,而是一顆巨大的桃樹。他所穿過的「山」只是巨大桃樹根部的一處彎曲,那個彷彿若有光的「洞」,不過是盤根錯節的樹根中間的一處縫隙。之所以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落英繽紛,中無雜樹,是因為他此時身處桃樹之中。他在遇到和穿過桃樹根的時候,就被縮小成了螞蟻大小的微縮小人兒了。因為長期處於這樣的螞蟻社會中,當中的人們自然也就成了「小國寡民」的狀態,行為和思想也因此被簡化,成了雞犬相聞、夜不閉戶的簡單狀態。

南陽劉子驥尋不著這個地方,不是他找不到,是因為他沒有經過樹根那一輪「降維標準化」。身為一名「高尚士」,他應該是一個見識、思想異於常人的「個體」,怎麼可能輕易被「簡化」呢?他與桃花源的協議不兼容,自然是無法進入和連接了。

理想模型之所以是理想,就是因為理想實驗環境往往就意味著屏蔽了諸多複雜的干擾因素,簡化了條件。

這樣好麼?我並不這麼認為。

複雜性是人性的基礎,放棄了人性的豐富與複雜,化身成桃花源中的白衣男女,無怨無恨,亦如死人一般。因此常有把桃花源解做「誤入墳塋」的故事版本,這並非沒有道理。我們在排練《暗戀桃花源》的時候,也曾反覆思考過,為什麼其中的白衣男女與世俗社會中的老陶、袁老闆、春花如此不同?陶袁花的故事可笑,但白衣男女也可笑,他們並沒有什麼差別。有沒有煩惱,都很可笑。

可笑是矛盾的表現,也是價值所在。

如果消解矛盾和分歧的方式是所有人都歸於 LCL 之海,那麼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們彼此不分的時候,所謂的「我」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如果一切都要歸於熵,那所有的分歧和衝突對立,也只是笑話。

唯一可做的,也只有減緩自己的熵增。


後記:

為了創作出對應於「觀念」和「感受」的畫面,我花了很多時間在 prompt 的調整上,因為用語言生成畫面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對語言的誤讀和轉譯,而 AI 基於概率的運行方式,也增加了難度。因此,把腦海裡的觀念和情緒先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變成一種對某一類具體畫面的描述後,才能在一次次的 /imagine 中找到更合適的語言和畫面。

這種創作體驗很奇特。

過往的繪畫訓練或寫作表達,手頭功夫的訓練是至關重要的。但使用 AI 畫畫來表達觀念,會因為表達這個目標倒逼我把觀念拆解成更為細緻的狀態,不止是邏輯的細化,更需要把細化的觀念給圖像化,用視覺語言來描述它。

同樣是昆蟲人,面容的風格、眼神的選擇、肌理所呈現的氛圍、服裝的細節,都會影響表達的效果。選錯了表達方式,很容易就會得到一個一眼看上去就遭人討厭的怪物,或者因為太像人而失去了異化的感受。那樣就和我想表達的意思,背道而馳了。

*部分被放棄的方案

關於共鳴那部分,應該是我做了最久的。

因為「共鳴」太抽象了,怎樣的人物狀態、神情和與環境的關係,都試了很多種畫面邏輯。從山上到海裡,從逆光的傍晚到深夜的月光,從全身像面對面站立到半身和面部的特寫,面孔的表達又在歐美人、亞洲人、東西混血中嘗試了一些,畫面色調和畫風也會有很直觀的影響。這麼「簡單」的畫面,想要找到那個比較精準的感覺和情緒,也花了兩天,才從約 300 個方案中找到最恰到好處的那一個。

*部分被放棄的方案

網上有很多用 Stable Diffusion 畫美女和裸女的,說實話,好看的那些確實顯得很「精緻」,哪怕是色情畫面也精緻得嘆為觀止。但這就和攝影術發明之初類似,攝影像油畫是沒有任何意思的,它應該有它的新的用法和創作思路。對我來說,AI 繪畫的最底線應該是輔助我把腦海的觀念傳遞出來,而不是畫很多精緻得像量產網紅一樣的裸女畫。

我並不是反對量產的 AI 裸女畫,只是想從創作的思路去看待:當刺激感官衝動成為 AI 可以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之時,更複雜和更深入的連接才是人類創作者應該去嘗試的領域。

這確實不容易,但 AI 讓這件事方便了很多。

灵异的钥匙消失事件

By: Steven
2 June 2023 at 02:38

今晚,因为房门钥匙的离奇失踪,我花了 ¥930 才进了门。

事情是这样子的:

今晚八点半,我难得在九点之前吃上了晚饭。半小时后,走过路对面,来到平时经常去的咖啡店坐了一会儿,歇了一下,抬头间惊讶地发现,之前院子里那颗巨大的榕树不见了。废旧的车顶上光秃秃的,天空显得如此开阔。树呢?我问张宇。

“砍掉了啊,好久了。”

原来,我已经有那么长时间没有坐在这里看过天了啊。

感叹一番后,九点半,他们也要关门打烊了,我就从包里拿出了钥匙串,骑上自行车,穿过拥挤的人流车流,回到宿舍楼下。和往常一样,停车,摆正车位,从篮筐里拿出U形锁和钥匙。但今天的钥匙卡在了篮筐的破洞里,我费了一会儿劲儿,才把钥匙串从篮筐里拿出来。

因为篮筐是塑料的,日久破败,中间有好多地方都断裂了。今天早上出门时,钥匙串还从其间露出半截,哐啷哐啷地撞击着自行车的龙头,发出一声声哀怨的低语。

每次停车都会拍一张照
筱烨给我买的新伞

沿着生活的惯性,我走进电梯,捏着钥匙串,疲惫地走到房门前,抬起手,展开钥匙串,找到属于这个小房间的那两把银色的钥匙……

“嗯?钥匙呢?”

我以为是自己累坏了,眼花了,但仔细地再三看了看手里的钥匙串:环环相套的钥匙串,有韶关家里的钥匙,有自行车钥匙,唯独没有宿舍的两把银色钥匙。

“卡在自行车篮筐里了么?”

我赶紧下楼,在篮筐里检查了一遍,没有,再仔细检查了车周围的地面、草丛和泥地,也没有。我当时心想:坏了,该不会掉在回来的路上了吧?回来的时候,确实经过了一些坑坑洼洼的路面和减速带,车身颠簸了好多次,如果遗失,那么现在回头找,也许还能有一线机会。但我还是把车身上下和周围的地面再次检查了一遍,又把背包放下来,打开平时放钥匙的小隔间看了看,依然没有看到那两把亮闪闪的银色钥匙。

“今晚必须找到,否则我进不了门了。”

十点,我决定沿着回来的骑行路线一路走回去,心里祈祷着它们能出现。

我刚在这边住下的第一天,就测算过宿舍到公司楼下的距离,步行大约 26 分钟,骑车则只需要 9-12 分钟。所以我很清楚,如果我来回一趟这一个小时内找不到钥匙的话,那就必须找一个换锁的师傅来处理这个紧急的问题了。但为了以防万一,我一边仔细搜索着路面上每一处可疑的闪光,一边设想着如何跟管理处的管家说这件事,希望他那里还有一把备用钥匙,或者他能推荐一位长期合作的师傅上门来处理,我可以花钱解决这件事。

心中有了大致的方案后,眼睛也一刻不停地搜寻着路面。

大概 23 分钟的时候,我心中闪过了《夜航西飞》中作者搜寻同伴的那一段描写。她说,如果你在冰原上看见一棵棕榈树,那一定是你必须降落的原因,因为迫降的飞机的机翼在夜色下的光泽,就如同大草原上的一面镜子般不同寻常,那就是她要寻找搜救的同伴。

我心中不断期盼着,那棵棕榈树,那面镜子的反光。

但我非常沮丧且意料之中地给管家发了消息,告诉他这两把圈套在钥匙串上的钥匙从金属环中消失的事情,询问他是否还有第三把钥匙,以及有没有熟识的师傅能够现在立刻上门来处理。不出意料,签合同的时候他就把所有钥匙都交给我了,而开锁师傅也嫌时间太晚,不想过来。此时十点半,我心想,当我走回去的路上,再搜索一遍之后,还是不能看见那两把银色的钥匙,那么,我今晚应该怎么办?

我心里默念:

“今晚这是什么淘气的神秘力量在整蛊我?”

我一边在微信里和筱烨吐槽着这不可思议的钥匙失踪事件,一边跟她讨论着无法进门的解决办法,一边在脑海里闪过一个个奇怪的念头:去一站地铁外的同事家过一夜?去麦当劳坐一宿?还是在旁边刚空出来的空屋里躺一夜,等开锁师傅明天上门?还是,现在就把锁拆了?

是的,我心里已经打算把它拆了。

我的飞机从非洲大草原上再次经过来时的路线,依然没有看见我所期待的那两个闪光。我今晚注定是要用某些代价,来解决「回不去」这个窘境了。管家说,你要不在网上找一下开锁服务吧,总会有人的。于是,在 22:44 的时候,我拨通了一个电话,找到了一个附近的开锁师傅。

我回到楼下,再次走到自行车前,和在路上仔细搜寻时一样,又把车身上下和篮筐里以及旁边的地面再搜寻了一遍,意料之中地失望了。这时是 22:55,我正犹豫着要不要上楼,或者是在楼下等他一会儿,电话来了。他就站在我左手边,五米开外,那些密密麻麻的电瓶车之间,站着两个年轻的小男孩儿。

从他在门前的第一句话开始,我就知道这是套路。

先试着开锁,但因为是防盗锁芯所以需要暴力拆除,尽量不破坏把手,想替你省钱,但拆坏了就得要换锁,诸如此类,balabala~

OK,我知道,你赶紧麻利拆了装上吧。这把松松垮垮的黑锁,我看它不顺眼很久了。我心里这么想着,一边点头示意。

过程中我向他攀谈起来,这「师傅」是来自河南的 00 年的小男孩儿,之前在郑州工作,因为人力调配被分来了深圳。他一天平均需要开 15 把不同类型的锁,有各类门锁、保险柜的锁和储物箱的挂锁。开锁的价格北京最高,上海和深圳一样。最近很多师傅都休假,因为实在太热了,不想出门。

他还提到,嫌太晚不愿意来的那些人,都是没有公安备案的,因为他们都是需要 24 小时值班,随时响应的。我不了解,但从我发地址给他到他出现,确实也就十分钟。开锁之前拍了我身份证,我反问:“如果我身份证锁里面了,怎么办?”他说,电子身份证也行。

拆下的旧锁
装上的新锁

说实话,拆锁和打孔的过程都挺吵的,我希望他干快一点,免得吵到旁边的人。

整个过程大概二十分钟,其间他拿着旧锁的锁芯下楼一次,拿回来一把 ¥360 的不锈钢锁。说真的,我其实不太在乎是不是不锈钢。这个东西表面处理的效果就不值这个价。

他说他不愿意接物业管理处的活儿,因为他们回扣吃得多,他就拿得少。我心想,你收的也不会少,但我现在就是需要为了这个「急」付出额外的代价,所以我不想扯别的。最后验收完毕,他一项一项算了笔账:

拆锁:¥300

新锁:¥360

开孔:¥120(一个孔¥60,一共俩)

深夜上门服务费:¥150

总费用:¥930

贵!是真的贵!但是,我似乎一点也没有「吃亏」和「被骗」的感觉。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要套路我,而我即便喊停了其实也无济于事,一环套一环,我就是要买这个「急」。这大半夜的,我也不想再找第二个同样套路的人来了。权当作是破财消灾了!

最关键的是,今晚这两把钥匙,消失得过于离奇了!它们遗失的唯一可能性就是,钥匙串卡在了篮筐里,随着颠簸,它恰恰好卡在了另一个环的边上,正好被顶开了,正好随着震动从金属环里转了一圈两圈,转出去了。

这,得是多么低的概率啊!

因为这个钥匙遗失得过于不可思议,所以在回来的路上我就知道,今晚被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给整蛊了,我得花点钱才行。我也并没有觉得花冤枉钱了,就是有种「好歹花钱能解决问题」的感觉,也同时觉得有能力赚钱是多么重要,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些,不那么患得患失。钱是能量流动的体现,我还有两笔应收款即将入帐,于是这笔开销从我这里去到他那里,也就不那么令我感到焦虑和难堪。

我并不想要那种紧绷的心态。

ABS+PP 的二次注塑板件
拆下后可以活动的手掌

最近确实是太多事情了!

从开年到现在,一直在不停地忙,三月份去上海的视频,我到现在还没剪出来,新产品 M6 的工作我包揽了产品、设计、项目的全部环节,品牌约稿的事情也一直没断过,因为筱烨展会出差我在家带了一周小柒的同时还得榨干夜间凌晨的时间来处理工作,间隙里挤出一天夜里的时间去和迪龙、曾德钧老师做了第一段的采访录制,还得回来及时处理车厂那些乱七八糟的文件和需求,郑冬平云顾的设计纪录片也一直没空开展,索尼中国三番五次邀我见面和活动也完全没有时间出席,就连小柒七岁生日拼装正版高达的体验也没有好好写下来。

偏偏就是今晚这一波奇异的经历,叫我此刻不吐不快。

二次注塑的连杆腿部结构
比我小时候的盗版强太多

筱烨说,感觉你每天都在被工作折磨得随时要爆炸、要离职,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今晚,00 年的小张离开后,我心里忽然冒出一句话:

“可能,这就是本命年吧。”

新栏目,设计纪录片系列的第一段采访:曾德钧老师与迪龙

借行业科普聊了一次 AI 与设计师的关系

By: Steven
5 April 2023 at 14:53

上个月去上海之前,@取景框看世界 在微信上邀请我一起做一期关于设计行业的科普视频,面向学生群体做一次对行业整体状况的分享。这次是 B站 向他发起的约稿,也是他频道的主要内容类型之一。答应他后,从上海回来我就根据自己这么些年的体会和反思,录了一期比较掏心窝的内容。由于参与的人比较多,直到前天,节目才终于上线。

🎥 点击图片跳转到播放页面

因为参与的人数比较多,我说的话也比较多,所以在汇总的成片里需要剪掉一些。但我又觉得难得录一期视频(从去年11月到现在都没有更过视频了),为了保证表达的完整性,我还是得有一个自己的版本。但因为实在忙得顾不过来,于是麻烦 @小雨 帮我把这条视频剪了出来。

毕竟是 @怪物尚志 的御用摄影/后期,有他的帮忙,我的视频里头一回多了许多配合文案的动画,比我一个人在镜头前单口相声好看多了。这一期花絮,也在昨天发了出来,跟正片错开一天。

🎥 点击封面跳转到播放页面

这期视频的封面是我昨晚用 midjourney 画的。

在这条视频里,除了科普工业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行业现状,我也特别聊了一下 AIGC 和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前两个月虽然一直很忙,但我也一直在关注 AIGC 的动向。这两个月的变化实在是过于惊人了!

以下是我去年八九月用 midjourney 画的一些东西:

然而在这短短半年内,版本已经从当时的 v3 发展到了现在的 v5。ChatGPT 也从 GPT-3 发展到了 GPT-4,坊间传言 GPT-5 的研发已经完成且爬完了全网所有视频,可以直指某一条视频中的某一段话,只是还没发布。可以说开年后的这两个月内,AIGC 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乎了预料,甚至正处于失控的边缘,它们正在开始颠覆一些东西。将来会发生什么,无法预料,但一定有什么事情已经在发生了。

所以我觉得,无论如何,再忙也得重新用起来。光是跟进各种新闻和消息是不行的,midjourney 前两天刚发布了由图片转译成 prompt 的新功能,多模态的 AI 已经不远了,这会更进一步推动人和 AI 之间的交互。我觉得,自己还是得保持使用状态才行。所以前两天我又重新充了值,开始体验它的新版本。

我先试着画了一些机甲的东西,例如这样的:

上面的两张的用 prompt 直接生成的,但下面的两张,是用 /remix 命令修改了部分描述词后的新图。可以看到下面的图和上面的图保持了相关性,于是我想试试,如果用这个命令替换背景会是什么效果,于是有了这组车的图:

上面的两张图是用 prompt 直接生成的,当我用 /remix 替换了背景描述的 prompt 之后,就生成了下面的两张。更换环境之后,车辆的姿态和镜头视角几乎没有变化,车身的反光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很自然,这个效果已经可以说非常惊人了!

然后,我随便画了一些白色的机器人站在燃烧废墟上的场景:

用 /remix 替换了机器人配色部分的描述词后,生成了下面这样的图:

对 /remix 有了基本的体感之后,我开始尝试用 /blend 命令来做一些融合的实验。

首先,我随便描述了一个赛博少女,得到一些随机的图:

接着,我再随便生成一个红发少女:

材料准备好之后,开始把它们进行组合。

第一次先尝试融合两张图,一个是游戏画风的机甲人,一个是二次元的赛博少女。

它们俩合成后,得到了以下这个人物:

新角色具备其中一张图里人物的长相特征与体态,也有另一张图的配色和机甲特点。虽然得到的结果具有随机性,但既然可以这样融合,那么应该也可以通过 /blend 命令来得到一些更有目的性的创作。

有了第一次的体验后,第二次我用三张图片进行合成:

图一是现画的半透明金属机器人,图二是上面准备好的红发少女,图三是现画的骑士。

这三个合成出来的新角色,同时具备了细碎的金色细节、波浪红发、银白色盔甲: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试试加大红发少女的比例。在垫图的方式下,可以通过 –iw 命令来分配各个图片之间的权重占比,但是在 /blend 中不能这么操作。于是,我想通过把合成的新图作为素材,再一次与红发少女进行融合,并加入机甲的元素来强化她身上盔甲的质感。

二次合成使用的图,如下:

合成出来的新角色我非常满意!

她既有红发少女面部和眼神的特征,又把两副银白外甲融合得非常优雅,也保留了初始半透明金属机器人遗传下来的金色金属关节的特征,又做出了图三机甲的坚硬感和图一外甲的银白光泽。这一次的融合很成功。

但如果 /remix 可以局部替换特征,那么这些没有写 prompt 而是通过 /blend 直接合成的图,能否通过 /remix 加入新的 prompt 来修改已有的特征呢?

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一些,我想让盔甲的白色部分比例缩小,增加金属部分的比例,于是就先把这批图重新刷了几遍,直到出现肩甲是金色的变异版本:

然后不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异,强化金色肩甲的特征:

所有图片均可以点击放大下载原图

准备好之后,我在 /remix 中添加新的 prompt:pink armor

以下是修改特征后的结果:

所有图片均可以点击放大下载原图

整体的效果我还是挺满意的。一来,新生成的人物很好地保持了最初红发少女的眼神和神态;二来,金色金属被替换成粉色金属后,金属质感的表达是正确的。虽然头发也一起变成了粉色,这确实是没完全理解指令,但原有的发色搭配新的粉色盔甲也确实不是很和谐。

到此,重新开始用 AIGC 工具的热身完毕,找回一些感觉了。

至于这期视频封面里用到的车图,是我昨晚用 Maserati 和 Ferrari 以及 Apple 和 Tesla 分别杂糅出来的缝合怪。虽然乍一看好像没什么新奇的,但是如果我把去年八月底用 midjourney 画的汽车拿出来对比,就会意识到这是多么疯狂的进化速度了:

上面三个是去年八月用 v3 画的车;

下面这些是昨晚用 v5 画的车:

所有图片均可以点击放大下载原图
视频封面使用的图片
所有图片均可以点击放大下载原图

虽然工业设计有大量的细化和落地工作是 AI 无法干的,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 midjourney 还是 Stable Diffusion + controlNET 都已经可以很好地帮助设计师完成概念发散和快速枚举了。这样的图像质量,通过垫图、remix 和 blend 的组合使用,完全可以在创意初期快速拉出一批高质量的「草图」,设计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方案思路的推敲、对细节的考据以及各个环节的沟通协调上。

从今年二三月开始到往后的十一二年,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以破坏为开端的变革和创新。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将一起进入新的世界。

AI 会促使设计师成为更完整的人

By: Steven
28 March 2023 at 00:32

最近关于 AIGC 的关注度太高了,自己也时不时会抽空去了解一些情况,或者尝试去用一些工具。很多关于 AI 要替代人的观点大行其道,也一直有不少 AI 要让设计师失业的看法在坊间流传。但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是:

在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 这些 AI 工具出现后,「手头功夫」并没有因此丧失意义,它们只是不再具备作为门槛的价值,但依旧是重要的前提。因为「手头功夫」是培养我们发掘问题、判断优劣和快速取舍的重要训练,缺少这部分锻炼,会让人在这一系列 AI 工具面前感到无力。准确地识别问题并提出诉求,这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也会反过来强调人的价值。

正好,前段时间后浪送了我一本书,是前微软包容性设计的首席总监 Kat Holmes 写的《误配》。一边看这本书,我就一边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最近关于 AIGC 的思考,我觉得这本书里提倡的理念,正好回应了当下的舆论思潮。

大部分谈论设计的书,都在试图通过图形和案例来构建一类理论和范式。但在这个 AIGC 日进八万步的新时代里,设计师要以什么身份来参与?我认为所有的既定范式,都会在三到五年之内被全部击碎。串联、融汇、杂交才是新世界的主流,创作者的身份将愈加模糊,甲乙方的界限也会逐渐消失或扭转。怎么回应这样的快速变化?我觉得《误配》这本首版于五年前的「旧书」,提出了很适合当下思考的母题:

设计行为、设计师、设计对象以及新技术之间,如何在智能化浪潮里,互相包容和一起进化?

这本书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对于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而言,带着经验、问题和困难去阅读,会有启发和收获。「物」的旧体系正在溃散,「系统」和「生态」将是历史的新主角。旧时代的残党,可以下船了。

昨天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因为被后浪的微博官号转发了,于是被这本书的译者何盈女士注意到。正巧我的朋友宋喆在刷朋友圈时看到她的这条寻人启事,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跟她直接联系上了。

这种「地球村」的感觉很妙!

这更坚定了我今年一定要 重新启动设计纪录片 的决心了!

如何评价 frog design 上海工作室近况?

By: Steven
24 March 2023 at 23:53

水土不服,frog 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前些年分别跟另外两家跨国设计集团的中国工作室接触过,他们在国内的思路大体上分为两类:

1、觉得中国设计师很便宜,作为劳力消化因为业务增长但原有团队处理不完的工作;

2、挖中国设计公司的资深人员,连带客户资源一起挖走,靠跨国牌子吃掉国内业务。

对于第一种,必然人员极不稳定,因为国内做得好的那些设计公司和产品公司会比这些跨国公司有更多本土优势。语言、业务量、供应链、圈子,跨国公司除了在行业圈子内牌子响,没什么直接优势。很多甲方其实都不认识这些知名设计公司。每年吸引一些刚毕业的年轻设计师去劳碌一两年,基本上留不住有生力量,全靠一两个上年纪的外国设计师顶着。这种本地工作室会带得很累,看上去是利用了廉价劳力,但也因此一直在日复一日地充当学校的角色,效率始终上不去。加之不少国内的公司都已经能给出远高过他们的薪资了,那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留下呢?

第二种就更离谱了,如果你已经是比较资深的乙方设计师,手里又有客户资源,还会给他们打工吗?能力和资源都是你自己的,国内的客户现在也并不迷信外国和尚的经,那这套商业模式就没法儿跑得通。更何况现在国内的设计公司,无论是沟通效率、对产品和商业的理解、对市场的熟悉程度以及串联各类资源的能力,都已经把市场上能做的大部分客户都做得差不多了,这些外国公司不大可能分到足够维持运营的业务量。

以上是跨国设计公司在中国碰壁的部分原因,但我前几年从设计公司体系里离开,还是因为这个业态本身的根源问题无解。与其问为什么 frog 关闭上海工作室,不如仔细审视一下设计公司这种业态。正在陆陆续续关闭的,不仅仅是跨国设计公司,许多国内的设计公司也在不断收缩或关门,早有体感的那些优秀公司也在近几年纷纷转型。

设计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这已经被很多公司注意到了,但不会是以卖服务的形式。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1582966/answer/2951740181

正在一点点发生转变的三十六岁

By: Steven
20 March 2023 at 22:28

虽然已经对自己的年龄不太有感知了,但今年却因为前段时间的一系列事情,而感受到了一股力量在推动着某些事情前进。那是一股巨大的浪潮,一股将会被历史记录的洪流,而我隐隐蹭到一些浪花,感受到了来自三十六岁的礼物:转变的推力。

最开始是从去年八月开始接触 AI 创作,短短半年时间,到今年二月就明显感受到了巨大的进步。如果说前面几年的各种什么元宇宙元年、AR/VR 元年、Web3 元年都还只是一波波热钱推动的热闹的话,那么这一波 AIGC 所带来的冲击,已经不是元年这种概念了。它已经直接冲到了我们的面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拓展到各种方面。我向来都是技术进步派,这种变化让我感到兴奋,比起担心、忧虑,我更加希望参与其中,拥抱这一切的变化。

然后,是在一段很长时间令我感到厌烦但必须处理的各种工作之后,突然收到了来自熊小默苏兆阳的邀请函!他们的线下展终于要开了!先和筱烨商量了一下,得到她的支持后,我果断买了去上海的飞机票,奔赴一处让我得以喘息的「他处」。

我太需要一次「离开」了!

逃离这些令我感到厌烦的、繁复的文书工作,以获得片刻自由呼吸。尤其这是一次我期待已久的见面,与这两位朋友时隔一年的见面,与他们的展览以及这些艺术家们的见面,以及与他们的作品的见面,一次让我可以从世俗中抽离,与自己的见面。

第三晚,回深圳前去现场 say bye,却遇到了启发我做视频的 Flypig
作品代有强烈私人情绪的林洽
多年观众和网友,前锤子产品经理,杰里开
新认识的朋友,很棒的小泽zz6

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地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这非常打动我。

其实在 2015 年的下半年那几个月,我做过一个叫做《搭讪》的设计采访栏目,一共做了七期,采访了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设计师。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就搁置了。大概从前年开始吧,我就隐隐希望把这件事再拾起来。尤其在看到《拍照的人》第一集播出后,更加刺激了我要把这件事重新拾起来的想法。

我要把设计师们和产品的故事挖出来,用纪录片的方式。

左起:苏兆阳、熊小默、苏志斌
第一晚留到最后的人:熊小默、苏兆阳、akira 以及所有参展艺术家和朋友们
全画幅相机取景器里的苏志斌和熊小默
苏兆阳送的非卖品:《拍照的人》泡泡骚

结束后我们一起去吃饭,期间我问熊小默为什么想做这件事,他说他要歌颂摄影,不是精英化的摄影师身份或者某些作品,而是摄影这个行为以及那些一直在拍照的人。我说这很动人,因为我也一直想做这件事。

我今年要重新开始做这件事。

正好二月初的时候,迪龙找我聊,关于传播他和曾德钧老师搁置了十年但正在重新制作的那一对特殊的音响。他们最开始只是想写一篇文章,但我建议,应该是一条视频,一条记录了你们共同的作品以及你们的采访的纪录片。于是,这件事终于有了一个开始的契机。

郑冬平和他的设计师们在讨论设计方案
郑冬平办公室一角

从上海回来后的第一个周一,我去见了刚重组了公司和工作、生活的郑冬平。他把上善设计的工业设计业务解散了,专心在现在的小家电新品牌上,原本的上善收缩成一家品牌设计公司。我跟他说了我想做这个纪录片系列的想法,我想以他为开始,做第一条片子。

他答应了,他的合伙人也觉得很有意义。

即刻公司的大门,可见即刻和小宇宙的logo
来过小宇宙录音室的主播们
相当专业的小宇宙录音室

在上海的第二天,在雨医生和 Kael 的带领下,参观了即刻。

很羡慕这样有活力的年轻人的公司,并不是说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环境轻松的意思,而是觉得他们有想法就立刻执行的环境,非常激励人。他们告诉我,原本这些位置是空的,但大家因为对这些事情有兴趣,就主动投入精力来做。

我喜欢这种活法。

雨医生一直在向我发出录播客的邀请,她和 Kael 都是我的观众,总说我这样的内容在互联网上独此一家,很难得。前一晚,熊小默和苏兆阳也是这么说我的视频。独特才是最重要的,不存在所有人都喜欢的东西。这也是我所赞赏的。我还有一个理论,是关于把两个领域结合在一起做到自己独门独院的工作才是最好的状态。只是,我目前还不知道可以用播客聊什么。

我想,我也会开始做播客的,但还需要一个契机。

左起:苏志斌、yoga、显卡

同样在进行工作和生活转变的,还有 yoga 和显卡的B站频道

两人终于彻底脱离音乐老师的身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运营频道上来。我为他们的选择感到高兴,不是因为离开或转移,而是他们明白自己要什么,找到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正在努力付出和尝试。这是最珍贵的!

他们接下来想做的事情,多少也和我想做的方向有不少重叠。这可能就是奇妙之处,当我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事情居然都这么慢慢地靠拢过来了。更妙的是,事情还把朋友们互相串起来了。我希望能串得顺利和成功,这样才不枉费这些认真的人们如此热爱生活。

头一回有品牌方主动给我的合作打分,是索尼

我的想法甚至引起了另一些朋友的关注,开始问我,这个项目有没有品牌冠名。

虽然事情还八字没一撇,但我很开心有这么多人在支持我。这让我想起以前在一些书和文章里看到的一个说法:如果你想要一个东西或者想做一件事情,不应该藏在心里,而是大方地告诉所有人,这会让更多的机会和帮助向你靠拢,也能驱使你更有动力地去完成。

我其实一直是一个「怀孕没坐稳就不敢说出来」的个性。因此,一直都是默默独自完成一些事情之后,才和大家分享。但也许最近这些事情就是在驱使我,要做出一些改变。

同时还穿插了雷雨的闭社风波!

突如其来的闭社通知!
紧急召开的跨度达二十届人的会议
没停止过的群内讨论和时空联动

很难想象,国内还有哪一个大学社团能够这样。一个二十多年的学生话剧社团的新人旧人为了一个团体的存亡,一起跨时空地想办法解决生存问题!

本着不干扰和信任的原则而默默关心社团的老鬼们,在存亡之际,一起发挥大家各自在社会里打拼的经验,组织会议、了解问题、梳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组织新的人事关系,推动社团改革,确保延续和发展。

话剧人的魂呐!

筱烨送我的生日礼物:给我平时吸眼泪的手帕
vendor 的咖啡师拍的我
杠杠镜头里的我,大家说显得很乖巧

今晚用在 coffee venodr 写博客的方式过生日,让杠杠帮我拍了两张照片记录一下,快到九点的时候还送了我今天的最后一块蛋糕做生日蛋糕。

面对这两周的经历,我该说什么呢?

“ 地球还是蛮不错的!我应该还能再住 60 年吧!”

任何颜色都不属于任何性别

By: Steven
8 March 2023 at 13:23

经过了持续大半年的劝导,太太终于同意我给她换一台新手机,用来替换掉手上这台已经被生活摧残得不灵光的旧手机。一开始她很不愿意,一来觉得还能勉强接着用,其他开销的优先级都远高过于她自己;二来也是从小到大被上一代人灌输的那种「自己不配」的心态,总说算了算了。直到最近聊到自我能量的进出,她才终于把自己的优先级往前挪了挪,我也才有机会给她换新。

挑型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她有价格上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她多次强调不要高配置,加上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没有很明显的电量焦虑,所以我推荐了 iPhone 13 mini 给她。她之前也在店里上手试过,小巧的手感和屏幕尺寸都很合适。尤其是把 mini 和现在用的 7P 放在一起时,mini 这个与 6s 相当的体型里装着和 7P 一样尺寸的屏幕,平衡的尺度是拿捏得相当好的。

于是她同意了。

上周一看了下取货信息,显示深圳益田店里没有现货,要从广州寄过来,于是我就计划周五再下单,周六可以直接寄到家里。但周五我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变成了店内有现货,于是我果断下单,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直接去店里提了。

为什么选白色?

其实一开始也看了别的颜色,曾经犹豫过红色、粉色和绿色。但实际看下来以后,一是觉得这一款的红色不够正,绿色又偏黄有军绿色的感觉,粉色又太淡了,质感不足;二也是觉得为什么女生非得是红和粉呢?所以最后,按照实际的颜色表现,挑了她觉得真机表现最好看的白色款。

其实她之前的 7P 也是黑色款,并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女性颜色。

这也是我多年来对一些数码厂商的做法表示高度质疑的点:女性一定得被特殊处理么?

如果女性就得用女性手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应该有所谓的男性手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厂商会这么做产品和宣传,唯独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拿出来营销。当我们习惯了「女生是粉色,男生是蓝色」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在一百年前,蓝色是女性的颜色,而男性是拥有红色的。颜色和性别的关系,完全是被文化构建出来的,是纯属虚构的产物。

任何人选择一款产品,应该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文化构建,更不该被消费主义用概念绑到某个象征的座位上。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重点的也该是产品如何满足场景中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差异应该被看到和重视,但为了细化市场而刻意构建差异以降低设计的包容性,这是不该鼓励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挑选颜色开始,把「粉色适合你」换成「你喜欢哪个颜色」。

真是好没礼貌的前辈啊!

By: Steven
8 March 2023 at 00:29
《中国设计趋势报告2022/2023》第21页

自己创作的内容被富有影响力的前辈「引用」了,是件挺开心的事!但妙就妙在啊,是以我完全不知情的方式发生的~咱们这个设计趋势就还挺喜剧的~

但各位品牌的 PR 同学们,你们有 feel 到 fo 我的观众/读者是怎样的一群人了吗?多值啊!堪称性价比好吗!

有没有设计师出身的脱口秀演员来把这段子写一写?

很妙的是,这本书的主编黄晓靖就和我在同一个微信群里,她也有我的微信,但此前无论是B站的私信还是微信,都没有跟我打过一声招呼。一张截图我也不会收你钱,但打声招呼询问一下这么基本的礼貌,不该是什么难事儿吧?何况是一套如此高价的设计行业出版物,是不是更应该多些严谨和礼貌呢?

随意盗用是种习惯么?当然了,主编不会跟踪到那么细节的事宜,不知道也可理解。但如果已经在行家云集的群里当众@ 你了,我话说得也还算客气,却一夜保持静默,emmm,就有点…… 挺没礼貌的了。

挺好笑的!

尤其是这种行为和书名搭配在一起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