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69 期):Tim 与罗永浩的对谈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yifeng.ruan@gmail.com)。
封面图
泡泡玛特在浙江嵊山岛的废弃渔村,举办了一个该品牌的公共艺术展,主角公仔的性格定位是"在荒野中寻找自我"。(via)
Tim 与罗永浩的对谈
10月10日,罗永浩的新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邀请了嘉宾"影视飓风"创始人 Tim(潘天鸿)。
他们进行了一场对谈,Tim 从头部 UP 主的角度,分享自己对视频行业怎么看,有意思的内容非常多。
他们谈了三个小时,谈得非常深入尽兴,整理成文字稿有六、七万字。想看全文的同学,自己网上找,也可以下载字幕文件或者 AI 转录。
下面是我的摘录,尽量囊括那些我觉得有意思的点。下面主要是 Tim 的叙述,也包括一些罗永浩的话,出于篇幅和阅读流畅性的考虑,就不一一注明了。
一、短视频的流行,导致了表达极端化
1、
短视频的传播能力比长视频强很多。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更高的信息密度,更容易接受短视频。但是只追求传播能力,最终就是博眼球,表达就会极端化。
这两年我们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做视频封面也只能跟着极端起来,不然别人根本不会点进来。那我直接输给营销号了,我都不用看里面内容,我就输给他了。那怎么办?
标题党这件事儿变得史无前例的重要。
2、
这两年视频的响度比十年前响了超级多。所有人都在偷偷把音量往上拉一点,音乐再往上拉一点。所以导致所有视频平台大家都在比谁叫得更响,这个响度比10年前要响了很多很多。
所有的平台都在疯狂的竞争电平(音量),因为你第一秒就要让他感受刺激。
3、
现在手机有 HDR,就是屏幕变亮的这个功能,本来是为了看视频体验更好,但现在所有的广告都开始用,HDR 会特别亮。
有一瞬间你会感觉你刷到朋友圈里面某个东西会特别亮,或者看到一个平台上面特别亮。这是因为厂商开始用 HDR 广告抢你的注意力。
我的手机亮度本来是合理的,偶尔刷到一个 HDR 片子的时候,闪光让眼睛就特别疼。但是这件事可能会导致大家都使劲 HDR,该上不该上都上,最后就全是刺激眼睛的东西。
4、
还有一个例子,摇一摇跳转广告,这我觉得超级逆天。张衡都不用发明地动仪了,我在桌上放8台手机,哪边打开广告了,哪边地震。
这就是网络的表达极端化的结果。因为博眼球的一方最终会胜利,所以各方都想尽一切办法赶上。
二、互联网的平民化和碎片化
5、
在五年以前,我认为互联网在乎精英式表达,就是特别漂亮的置景,以及你讲话要侃侃而谈,给人一种精英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是这两年,我明显感觉做内容你必须要接地气的平视化表达。就比如说,拍 vlog 我就是直接拿着相机拍我自己,大家已经开始拒绝精英式高密度表达,接受平视的表达。
6、
互联网起来之后,越来越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化内容。以前是有碎片化,也有大部头的内容,但现在读者越来越满足于那种即时的兴奋。
现在超短的视频火到大家可以一晚上刷6个小时,我也有一点不安的感觉。年轻一代如果只看这些,会不会真的变笨?
7、
全社会包括精英阶层,都已经沦陷于那些不停地追求短时间的刺激和爽感的短视频了。
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以前咱们老说那些霸道总裁的爽文爽剧,好像就是在中国没受过文化的阶层特别喜欢。后来发现杀到全球都管用,中国做这些内容的杀到全球都管用。美国人太喜欢了。
三、如何对待商单
8、
我们的核心收入是给汽车厂商、游戏厂商、手机厂商拍样片,这个钱我们都很乐意赚,这个是最赚钱最稳定的。
9、
汽车手机数码这种自媒体,你会发现超级难站着挣钱。因为你是观点的输出者,观众是来看你评测、看你来讲这个东西好不好的。但其实厂商只想你讲好的。
当然你一开始可以保持中立,优缺点都讲,直到有一天厂商拿一笔大的预算来找你。
我们跟厂商有合作。我们评测本身确实不收钱,但是现在有的时候是厂商雇我们去拍样片,跟我们拍样片时,他会问你能不能出个评测,这个时候会稍微有点难办,这是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个难题。评测必须好的坏的都说,但是你只要说一句坏的,厂商就不愿意给钱了。
但是因为我们体量已经相对比较大了,影响力大,我们可以讲坏的。但就是你会有点意识到,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找你拍那个样片,他就想要你这个评测,他想要你这个曝光。这就拧巴了,其实我们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我们尽可能羊毛不出在羊身上。
10、
如果你的内容做得足够精彩和有足够多看的人,你完全拒绝这类合作也是可以的。但现在绝大多数自媒体做不到。
怎么抵得住这个诱惑吗?你做得足够精彩,足够多的人看了,对面的价码也在不断加。他说我给你一千万,你接不接嘛?
四、自媒体如何赚钱
11、
中国的 SaaS 太难做了,SaaS 就是订阅制,这个东西特别难做。
我们这个时代,就是用户不愿意为内容付费,你必须得想办法。
12、
内容行业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规模效应,你为别人出一期内容,收一笔钱,就算赚得多,它是没有规模效应的。每一期都要给厂商想个新的创意,这是个巨累无比的事情。
怎么样实现规模效应呢?我们最终的答案是衣服。我现在身上穿的衣服就是我们的自有品牌。
我们的T恤今年能卖到几十万到上百万件,已经超过大部分服装厂商了。今年单款可能到20万件,但是我们品类很多,所以这是我们今年跑出来的一条路。
我发现电商可以靠规模效应,因为电商最重要是获客,这个我们有优势。
13、
美国的野兽先生做巧克力,我去了他那边看了以后,意识到真的可以奏效。他们巧克力能卖到人民币百亿一年。
现在去线下任何一个国外的超市,你只要走进去,你会看到他的巧克力摆在最前面。我吃过,挺好吃的。
重点是在于他的获客成本会比别家低很多很多,而且溢价也多一点。
14、
我们发现做硬件特别难。我们做过硬件,得出的结论就是,只要有电源的东西都得很小心。
只要有电源,你会发现品控、东西复杂度就迅速上去了,然后利润也保证不了。
五、Tim 的目标
15、
我们确实没有融资。很多人给我们开过很高的价码,有特别大的平台给我们特别高的价码,就是一亿往上很多的这种。
我觉得,内容公司的扩张,钱没有太大帮助。你拿了钱,就是相当于把你同事一起卖了,然后换了钱。
你可以用钱收购一堆团队,但是内容不是越多人就越好。最终你只是一个提款机,给投资人打款,帮他接商务推广而已。
16、
我把长视频和短视频当作 X 轴,把专业观众和大众观众当作 Y 轴,这样就有四个象限。我的目标是每个象限都有一个对应的账号,把这四个象限全部都吃透。
17、
我们现在的利润状况挺好的,现金流还是非常正的,整体运营都还是挺稳定的,也不用融资。
我其实想探索自媒体的上限,就是我有点想探索这个点。假如我做服装我能做到多大?假如我做商业型的内容或者广告,我们最高能报到多少?
全世界最成功的视频作者就是野兽先生,他们一年的收入是百亿人民币级别。
六、视频的选题和指标
18、
赚钱就赚钱,播放量就播放量,这两个必须分开。你要做爆款内容,就别想做商单,你要做商单,就不要经常去想做爆款内容。这两个结合的确实有,但是很少能够做到,容易两头不讨好,内耗折磨自己。
19、
我觉得,自媒体最大的修炼的点是大众情绪感知。你必须能感知大众的情绪,才可以获得增长,这很难。
我们的选题,必须是有高受众的内容。
20、
短视频的5秒留存最重要,只要一个人看不到5秒,这个作品就废了。
长视频最重要的是三个指标。(1)CTR(基础点入率)就是看到你封面的人,有多少会进来;(2)AVD(平均用户观看时长)就是观众平均能停留多久;(3)平均播放百分比,就是观众平均看到百分之几走了。这几个指标能够维持住的话,内容就是好的。
21、
我一直有个理念,就是短视频已经证明比长视频的受众更大,然后有什么东西能比短视频更好呢?我认为就是把短视频拼成长视频的短视频合集。
比如说,车祸视频有很多人喜欢看,但是车祸集锦视频看的人更多,因为它不需要有滑动的这个操作。
人是越来越懒的。短视频需要划动,但整理好的短视频合集就不需要划。每个话题都是你感兴趣的,那当然是更优质的一个存在,所以这个内容形态是更领先的。
短视频拼成一个长视频,你预测到观众会对下一个短视频感兴趣,所以你把它拼起来,变成一个长视频。以前长视频是花很长时间讲一件事,现在长视频是不断转场给你讲八件事。
七、AI 的冲击
22、
AI 这玩意儿,你会渐渐发现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就是你的努力,以前的努力,十年的努力,其实在 AI 面前配不上,你变得没有价值,你的努力变得没有价值。
AI 打破了一个最核心的点,就是努力有回报,现在没有回报了。它是全知全能的,你的学习能力都比不过它的模型进化的速度。
我觉得大家现在还坚持说,我手做的比 AI 做的好,那和以前老妈说洗衣机洗的没有手洗的干净,不是一样的吗?那不是笨蛋吗?
23、
AI 大面积的落地,最多就是两年里面的事情。
我们的工作流里,AI 会先替代的岗位是调研和制图,制图就是做视频封面,已经不怎么需要人了。自动化拍摄目前还有点距离,但也不是很远,AI 生成电商图那些也很成熟了。
AI 剪辑也可以,剪了十年的非常优秀剪辑师,AI 绝对能在两年内替代掉。
我觉得,内部推动学习使用 AI,强调是没用的,主要靠员工的个人意识,不懂的人就是不懂,懂的人就已经疯狂在用了。我们公司5%的人已经懂了,还有95%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个恐怖性。
24、
我主要使用 ChatGPT,用于文稿的校验和真实性核查,AI 的真实性核查比人好多了。生成类 AI 我不怎么用。
我在疯狂学 AI,一直在看,哪怕没有亲自上手,我也是全行业的 AI 都在了解。
25、
我们这行的从业人员在 AI 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真实性的记录,就是讲故事的能力,AI 长时间连续性还是差一点。
创意是绝对不安全的,这是我的观点。不在于你的创意好不好,而在于有这么多人现在加入了这个战场,你怎么确定你的创意是安全的?
我觉得最安全的是人生经历,AI 对你的信息收集是不完整的,这个时候你就具有独立性。
科技动态
1、中欧北极集装箱航线的首艘货船,成功到达英国港口。
该船满载了4000个标准集装箱,9月23日离开宁波港,穿过北极圈,10月13日到达英国,历时20天。
这相比中欧班列的25天、苏伊士运河航线的40天、好望角航线的50天,有明显的时间优势。
这条航线的缺点是北极圈沿途缺乏补给和支持,如果遇到海冰,还需要破冰船开路。
2、上周诞生了第一位把加密货币写入小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今年的诺贝尔文件奖授予了匈牙利小说家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凯(László Krasznahorkai)。他在得奖前几周,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中,两个士兵在战壕中遭到了导弹袭击,他们受伤后躺在地上等死,开始了对于金钱的沉思。
一个士兵说:"长期以来,货币都是虚拟的,如今最好的证明就是加密货币。"接着,他发表了对于加密货币的见解,认为加密货币将"越来越融入全球社会",并称区块链是"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3、美国汽车制造商 Jeep 本周推送了一个软件更新包,导致自家汽车"变砖"。
许多车主看到更新弹框后,不假思索点击了 Yes。更新完,看上去一切正常。
离谱的是,开出一公里左右,汽车就会无法动弹。很多用户就这样突然停在高速公路上,十分危险,不得不叫拖车。
用户感到匪夷所思,Jeep 公司难道不做测试,直接就全量推送吗?这件事反映了美国传统汽车业的糟糕现状,也说明汽车软件很麻烦,开发和更新都必须十分谨慎。
文章
1、破解加拿大航空的飞机上网(中文)
作者连接飞机 Wifi 后,出现一个登录页。作者发现,网关这时不限制 DNS 请求,可以发出到外网,通过这一点进行破解。(@ramsayleung 投稿)
2、面试官引诱我安装恶意软件(英文)
一个非常恶劣的案例,大家引以为戒。作者面试一家区块链公司,面试官给他一个代码库,让他运行后找出问题,结果里面藏着恶意代码,会窃取运行者的数字钱包。
3、Bun 1.3 新功能介绍(英文)
Bun 号称是最好用的 JavaScript 运行时,本周发了1.3版,本文介绍新功能,确实比 node.js 好用。
4、NGINX ACME 模块申请 HTTPS 证书(中文)
一篇操作教程,写得比较清楚,怎么让 nginx 服务器自己去申请 HTTPS 证书。(@hzbd 投稿)
5、如何根据 HTTP 标头防止 CSRF 攻击(英文)
最新版本的 Go 标准库,内置了防止 CSRF 攻击的功能。它完全根据 HTTP 请求的 Sec-Fetch-Site 标头来判断,本文解释原理。
6、我在一台10年前的笔记本安装 Proxmox(英文)
本文推荐过时的老电脑安装 Proxmox 系统。它是流行的虚拟化平台,可以方便地运行各种各样的虚拟机和容器。
工具
1、GPU Hot
一个本地程序,Web 界面的 Nvidia GPU 实时面板。
2、DebDroid
在安卓手机上安装 Debian 系统,提供一个沙盒 Linux 环境。
3、Tab Hive
多个窗格同时打开网页,省去切换标签页的麻烦,点击可以全屏查看单个网站。有网页版,也有桌面版。(@MaskerPRC 投稿)
一个 Jar 包,将 HTML 代码渲染为 PDF 文件,基于 Chromium 的渲染引擎 Blink,是 wkhtmltopdf 的替代品。(@hstyi 投稿)
5、在线拼贴制作器
在浏览器里完成各种图片拼贴。(@LiveMediaTools 投稿)
6、小米笔记备份助手
一键备份小米笔记(包含图片、录音等文件),并可以将其变为个人博客网站。(@idootop 投稿)
一个轻量级的跨平台远程桌面软件。(@kunkundi 投稿)
8、灵卡面板
Windows 桌面应用,隐藏到侧边的面板,可以自定义卡片布局。(@baby7 投稿)
IntelliJ IDEA 插件,基于 Git 日志提供可视化分析,并可以使用 AI 生成提交信息。(@coolbeevip 投稿)
一个神奇的实验软件,在 Linux 终端里面运行任何 GUI 程序,也就是字符界面运行图形界面。(@kero990 投稿)
AI 相关
1、nanochat
著名 AI 科学家安德烈·卡帕斯(Andrej Karpathy)本周推出的 AI 教学模型,演示 ChatGPT 的原理。你只需花费100美元租用 GPU 训练,就能自己训练出一个类似于 GPT-2 生成能力的可用模型。
2、DeepChat
基于 Vue 的桌面 AI 客户端,支持各类主流 AI 模型。(@zerob13 投稿)
一个开源的安卓应用,使用 AI 总结视频(YouTube、BiliBili)、文章、图像和文档。(@kid1412621 投稿)
资源
1、NCE Flow
《新概念英语》点读,可以选择任一句开始播放,也可以自动朗读。(@luzhenhua 投稿)
开源的 Web 应用,通过打字学习英语单词,加深记忆,有发音和例句,内置多个常用词库,可以线上试用。(@zyronon 投稿)
图片
1、山区火车站
日本有一个山区火车站,既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没有任何道路(包括山路)可以到达这个车站。
它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乘客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观赏山区的美景。
离开这个地方的唯一方法,就是等待下一班火车。
言论
1、
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留下了持久的基础设施,寿命长达数十年,可以重复使用,成为后来的宽带、云计算和现代网络的支柱。
今天的 AI 泡沫完全不同,大部分投资都流向了专有的垂直集成系统 ,而不是开放的通用基础设施。那些极其昂贵的 GPU,使用寿命只有1-3年, 很快就会过时,并在高强度使用下磨损。
这些芯片也不是通用计算引擎,它们是专为训练和运行 AI 模型而设计的 ,并针对少数几家大客户的特定架构和软件堆栈进行了定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难以重新利用。
2、
毫不夸张地说,当我在 StackOverflow 上查看一年前关于 Next.js 的答案时,它通常已经过时了。而当我在 StackOverflow 上查看六年前关于 Django 的答案时,它几乎总是还能用。
3、
AI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无限耐心的事物。无论何时何地,你始终可以跟它交谈,它会立刻回应,绝不会评判你或对你苛刻,倾听多久都不会感到沮丧。耐心从此变得廉价。
-- 《耐心是大模型的杀手锏》
4、
MOOC(慕课)炒作的顶峰是2013年~2015年,然后持续下降。各大平台多年前就停止使用"MOOC"这个词来描述课程了。随着 MOOC 网站纷纷破产,这个词一直在逐渐消亡。
往年回顾
内容行业的内幕(#322)
Unity 的安装费,游戏业的缩影(#272)
四十年编程感想(#222)
我们会死于气候灾难吗?(#172)
(完)
文档信息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 发表日期: 2025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