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9 April 2025自由亚洲电台 | Mandarin

两名中国人为俄作战被俘 乌方要求北京回应

本周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表示,乌克兰军队俘虏了至少两名为俄罗斯军队作战的中国公民。泽连斯基称,两人在乌克兰东部前线顿涅茨克(Donetsk)被捕,他们身上携带有身份证件、银行卡等可识别身份的信息,目前已被乌克兰安全局拘押。

泽连斯基发布的视频显示,一名被俘的中国士兵双手被绑,正用普通话试图与乌克兰士兵沟通。

【乌克兰俘获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公民】
2025年4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ZelenskyyUa 发文称,乌军俘获了两名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公民,乌国情报局、安全全局正在核实是否有更多中国公民为俄军作战。泽连斯基已指示外交部寻求北京对此事的正式回应。 pic.twitter.com/WlJo9tWWaK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8, 2025

泽连斯基进一步指出,目前掌握的情报显示,有多名中国公民在为俄罗斯军队服役,乌克兰情报部门、安全局、以及部队的相关单位都在核实相关情况。乌克兰外交部也已经联系北京,要求中国当局对此事件进行说明。同时,泽连斯基强调,俄罗斯将中国等国家卷入俄乌战争,凸显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无意结束战争,而是企图通过一切手段延长冲突。

据美联社报道,乌克兰军队此次是与6名中国籍军事人员交火,最后成功俘虏2人。如果确认这些人是由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将成为继伊朗提供攻击性无人机、朝鲜提供兵力之后,第三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国家。

本台此前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基本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停火建议,此举引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不满。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在俄乌战争爆发三年多来,持续试图塑造“和平缔造者”的形象,但事实上,中俄早在战争爆发前夕就宣布建立“无上限”的战略伙伴关系,战争期间,中国也不断向俄方提供大量“军民两用”物资,用以补充其军火库。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访问俄罗斯期间,再次重申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立场。普京在与王毅会面时还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将于今年5月访问俄罗斯。

责编:李亚千

© AFP

2025 年 4 月 8 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军队在与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时俘虏了两名中国公民,并补充说,基辅将要求北京作出解释,并要求其盟友作出反应。

回应美关税压力:希音欲外移产线遭中方劝阻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并取消对中国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后,有消息称,国际快时尚龙头品牌希音(SHEIN)正考虑将部分产线迁出中国。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希音的外移计划已引起中国政府反对,北京方面正试图阻止制造业在关税战压力下转移产能。中国商务部已与希音及其他企业沟通,劝导它们不要将采购转向海外,也不要推动供应链多元化。消息称,这些“劝说”发生在特朗普宣布加税前几天,目前尚不清楚还有哪些企业也收到类似联系。

报道指出,在中国政府施压下,希音取消了原定安排给主要中国供应商的海外考察行程,该行程原计划带领供应商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评估在海外设厂或转单的可能。

相关报道

工人超时工作、薪酬低于生活标准 “希音”供应链涉严重劳动问题

英财相重要智囊被揭为希音当说客 安排晤财金官员拼上市

未成年劳工事件曝光 希音供应链再成焦点

美取消免税政策 希音成本飙升

这一事件凸显中美关税战升级正加速供应链重组,而中国试图保住其“世界工厂”地位,以避免产能外流引发大规模失业。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希音,长期依赖广州地区的服装制造产业链,向欧美市场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据《南华早报》报道,在广州市郊有一片被称为“希音村”的区域,聚集了上千家小型服装工厂。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当地工人普遍出现工时缩减、收入下降的问题,许多人担心失业风险增加。部分工厂主也在考虑将产线转移至越南等国家。

小额包裹免税措施将于5月2日正式取消,届时希音和海外版拼多多”Temu” 销往美国的商品成本和售价将大幅上升,削弱其对亚马逊(Amazon)等本地电商平台的价格优势,有分析认为,此举将为希音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额外关税成本。据《彭博社》报道,早在今年2月特朗普表态将取消免税政策时,希音便已开始鼓励顶级供应商在越南设立生产线,并提供相关奖励措施。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随着美中加征34%的“对等关税”,并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后,国际快时尚龙头品牌希音(SHEIN)正考虑将部分产线迁出中国。
Yesterday — 8 April 2025自由亚洲电台 | Mandarin

加拿大政府:微信热门帐号涉操纵华人选民

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政府周一表示,中国社交平台微信(WeChat)上的热门新闻账号“有理儿有面”正在散布针对加拿大总理候选人马克·卡尼(Mark Carney)的虚假资讯,意图影响将于4月28日举行的联邦大选。

加拿大枢密院办公室在声明中指出,这一资讯操控行动具有协调性,针对华人社群放大对卡尼的负面叙述,主要集中在其背景与专业能力的质疑,试图操纵华人选民。不过,加拿大政府强调,此举不会影响大选的整体进程。

据报道,加拿大情报机构发现“有理儿有面”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此前在2023 年 6 月与 2025 年 1 月,该帐号便曾针对加拿大高层政治人物发动过类似的恶意行动。而本台也曾报道该帐号发布的社论内容曾被《人民网》、《环球时报》等中国官媒转载。

路透社指出,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加拿大拥有约170万华裔人口,占全国总人口4.7%,在多伦多、温哥华等主要城市的选区拥有举足轻重的选票影响力。加拿大政府早在上月就曾警告,中国可能干预本次选举。针对此次的事件,加拿大方面也表示将向微信母公司腾讯提出正式关切。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加拿大政府表示,中国社交平台微信(WeChat)正在散布针对加拿大总理候选人马克·卡尼(Mark Carney)的虚假资讯,意图影响联邦大选

美中贸易战可能性增 欧盟面临抉择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公布新的全球关税计划,严重冲击全球各大经济体,身为第三大经济体的欧盟,也面临如何抉择的挑战。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总理李强在4月8日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李强称中国和欧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强调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同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分享发展机遇“。

根据冯德莱恩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不同于李强在对话中专注批评美国的政策,冯德莱恩的回应更着眼于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呼吁中国和欧盟一起负责任的推动自由、公平、的贸易竞争环境。

中国政府在特朗普宣布新关税之前,就试图与欧盟国家重新构建新的贸易格局。葡萄牙、法国外长以及西班牙首相等官员在3月底相继访华,谈论贸易、安全等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张健曾在3月25日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在美国发动贸易战并削弱对外安全保障的背景下,欧洲应摒弃之前的“去风险”心态,发现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机遇,有助于欧盟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安全目标。

不过,专家对中国积极拉拢欧盟及其区域内企业的成效不仅有所保留,在美国新关税下,大量无法出口美国的中国产品最后是否销往欧洲,更成为欧盟的首要担忧。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院(Institut Montaigne)亚洲中心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以文字回覆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魅力攻势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的。北京尚未解决中欧关系的核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贸易不平衡,以及中国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支持。这两个问题对欧洲来说至关重要”。

相关报道

中美贸易战升级 中国吁美企促特朗普回头

美国输华肉类许可证受限 美中贸易战或升级?

美中贸易战升级 中国防范经济孤立

中国拉拢欧盟企业成效存疑

目前,美国对来自欧盟的钢铁、铝和汽车征收25%关税,并从周三起对欧盟所有商品征收20%的税。据路透社报道,新关税将影响欧盟约70%的对美出口,去年总额为5320亿欧元(5850亿美元)。欧盟计划在本周出台反制措施,对2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首批清单可能包括美国产的肉类、谷物、葡萄酒、木材、服装、口香糖、牙线、吸尘器和卫生纸等商品。

在中国试图拉拢欧盟的作为中,中国最高情报机构在3月25日首次向外国人解读《反间谍法》特别引人关注。根据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的消息,3月25日举办的《反间谍法》宣介会旨在向德国驻华外交官和商会代表介绍该法律的立法背景、主要精神和执法原则,以提高外资与中国合作的信心与发展动能。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格尔格(Holger Görg)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中国显然试图通过提高透明度,让中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经商地点。因为欧盟和其他国家确实有试图摆脱中国、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趋势”。

但格尔格同时表示,“仅仅提高一点透明度并不能改变反间谍法存在且有害的事实” 。他说,“企业在中国投资面临很多其他阻碍。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才能再来讨论这个法律,提高一点透明度从而让企业更愿意进入中国”。

但中欧贸易与投资的障碍远不止反间谍法带来的不安那么简单。尽管北京高度重视与欧盟的关系,但中国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上,并未作出特别让步。

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曾希望就中国对法国白兰地征收关税发表意见,但遭北京拒绝,直到被告知此举可能影响谢夫乔维奇访华,才同意让欧盟官员发起此一外交照会。

3月底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的访华一行, 透过软硬兼施的做法,希望借此解决中国市场准入不公平等问题做为修复中欧贸易关系的基石,也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当时欧盟委员会的声明,谢夫乔维奇的主要目的是试图:“促进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平衡和合作的贸易关系”,“探索如何将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与欧盟的优先事项和政策目标对接”。

这一说法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年初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及欧盟大使会议上的演说立场一致。不仅释放出与中国接触的空间和必要性、期待借此找到符合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也语带保留表示必须采取防御性贸易措施,以应对中国市场的扭曲。

格尔格强调,美国与欧盟在对中国的认知还是有所差别的。相较于美国非常明确地认定中国是敌人,欧盟则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并且多次指责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受到更多限制,但“如果有措施能解决这种不平衡,我认为欧盟将倾向于视中国为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针对美国的新关税措施,中国宣布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将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相关做法,将多家美国实体或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或不可靠实体清单,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及暂停美国两家企业的禽肉产品、1家企业的高粱以及3家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质等。

美国总统特兰普在4月7日上午宣布,中国若未在4月8日撤除34%报复性关税,他将在既有基础下再对中国产品施加50%关税。

责编: 李亚千

© REUTERS

美中贸易战可能性增加,中国试图拉拢欧盟

中国在柬埔寨扩建海军基地 启用隔天两国军演

中国扩建升级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新设施启用隔天,中柬就展开联合军演。此基地最早曾由美国出资建设部份建物,中途柬埔寨终止与美合作转向接受中国资助。

新华社报道,“中柬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5日在云壤港启用,柬埔寨总理洪马内与中国解放军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曹青锋共同挂牌。该中心是暹罗湾(Gulf of Thailand)畔、云壤海军基地(Ream Naval Base)扩建计划的一部份,包括兴建1个可容纳航空母舰、长650公尺的码头。

中方称升级目的在加强双方军事合作,此海军基地将用于双边展开反恐、防灾减灾、人道救援、联合训练等,双方并派驻人员维持运行,并强调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中国希望在海域上作出突破,避免自己可能被封锁。柬埔寨的作用在如果中国希望在南海延伸它的海上势力,这可以当成后勤或补给的据点。

庄嘉颖说:“中方十来年一直往这方向努力,跟柬埔寨合作建立军港是其中一环,另外从黄海、东海到台海、南海做一系列动作都相关,多点港口可以更多选择护卫它的航海线,中国作为贸易大国、能源进口国,很依赖海上运输,它要有些选项保护它的海上交通。”

综合媒体报道,柬埔寨曾婉拒美方替云壤海军基地1栋美国建造的设施进行翻修,并在2020年将其拆除。2022年6月,北京在该基地资助的升级工程即展开,之后,中国海军舰艇经常轮调当地。中国资助翻修柬国的基地,外界指出,美国担忧成为中国的军事前哨站。传闻中柬私下协议让解放军进驻基地,遭柬方否认。

相关报道

中国军工企业在柬埔寨建工业园引发关注

柬埔寨撤牌汇旺支付 中文黑市交易引关注

中国在柬埔寨援建海军基地 可停泊航空母舰

学者:关税堆叠、军事布局 加速美中脱勾

巴拿马运河、柬埔寨云壤港,都是美中聚焦之地。美国圣托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9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港口一直是中国海外投资的军事布局,美国对中国这样的战略布局有深刻的戒备。

叶耀元认为:“现阶段中美之间的竞争,在军事上、战略上的布局是一回事,在关税上的堆叠也是另一种强国之间的竞争。明显有两个迹象,第一关税让美中加速脱勾,美中之间在全球新冷战布局下愈明显,现在两国快速脱勾进入一个新冷战的局势已有个雏型的展现。”

柬埔寨总理洪马内5日致词时指出,柬埔寨会继续与中国合作,也会保持对其他合作伙伴的开放态度,确保国家战略的多元化。洪马内强调将遵守柬埔寨宪法,禁止在其领土上设置外国军事基地。

洪马内另透露,两周后习近平计划访问马来西亚、越南和柬埔寨,展现友谊。不过,外界关注中柬这项重大建案并未等习近平到访揭牌。

中国援建的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扩建新设施5日揭牌,6日中柬就举行两国军队启动年度“金龙”联合军事演习。央视报道,中柬两国舰艇在云壤海军基地操演项目包括机动编队。《环球时报》则引述所谓中国军事专家指中柬联演是维护地区稳定,未来双方在海陆空演习可望增多。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宗鼎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云壤港和七星海机场去年底揭牌,属于习近平早前比较有底气“一带一路”对外扩张行动下的产物,现在的时间点显然对中国大不如前。特别特朗普因素会决定中国对外关系的行动,中国势必得更加收敛。尤其习近平要访问的国家,都是特朗普重点实施高关税的国家。

黄宗鼎说:“这些国家恐怕在未来也得去思考如果在中国的对外战略上可能很难像以往不需要太顾忌美国的因素,就自己的经贸利益、地缘关系的经营配合中国、与中国合作。特朗普现在很有意识地针对这些以往作为中国在第一波贸易战,成为中国洗产地或转口美国贸易重点合作伙伴的这些国家,必须要去思考一旦被特朗普锁定认为他们有对中国有协助也跳脱美国的制裁的情况之下,这些国家可能要自己面对很大被教训的压力。”

东盟在美中角力下 统一战线难成

叶耀元提到,中方在拉拢“一带一路”东南亚、中南美洲、中东这区块,中方也透过发展中国家的布局想跟美国谈判。美方则在拉拢印太地区,通过对等关税重启贸易谈判,例如台湾、越南就有意愿谈判。”

叶耀元说:“东南亚国家、中南半岛的区块当中,美国跟越南、泰国有较多军事上的优势,柬埔寨、老挝跟美国距离较远,中方在此设立基地,对中南半岛会有更多掌握,包括军事情资。中美所谓新冷战不只有印太战略计划,未来在中南美洲会看到更多的布局。

东盟国家在美中之间各自立场纷歧已久,庄嘉颖说,他们本来不希望选边站,跟各方讨好以缓冲大国的竞争,可是现在看来不选边站反而成为争霸点,战略位置模糊反而更鼓励大国去角逐,成为美中博弈、争夺的地区或被利用的棋子,在其中进行拉拢、打击的行为,造成东盟内部的纷歧更严峻。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AP

2025 年 4 月 5 日,柬埔寨总理洪马内(前排右)和中國解放军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曹青锋(前排左)在柬埔寨金邊西南部海軍基地扩建落成典禮上揭牌。

💾

中国年轻人觅职益发困难 中核千名职缺引百万简历惹关注

中国官方持续对外发放经济向好的信号,但年轻人毕业后找工作却越见严峻。中国核工业集团炫耀春招收到近120万份简历震惊了网民,该数字反映的中国经济和就业实状引发担忧。

主要从事核科技工业和核工程建设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今年在各地高校的春季招聘,1730个核心岗位共吸引接近120万份简历;公布的帖文内容随后遭网民批评,中核集团作为央企却拿求职者的处境作为自己的KPI,态度傲慢。中核将原文下架后再发表声明,表示这次春招会录用约8000人,感谢网民对招聘的关注,会认真记录应聘者的声音。

中核公布收逾百万份简历 年轻人狠批:像在公开处刑

但年轻人对中核的表态不埋单,有博主批评中核公布的数据,会引发社会对就业前景的焦虑,也有年轻的博主认为中核是在嘲讽每一个在找工作的年轻人。

博主“张张”说:“当我在看到这个推文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太绝望了。原来现在的就业压力已经大到这个程度了吗?原来我这么努力地读书,认真地修改简历,认真地去投递,在你们看起来只是一串数字啊!只是119万人当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吗?我感觉我受到了嘲讽,这个感觉就像是在公开处刑我。直接告诉我说你是一个失败者,而且这样的失败者还有很多。”

但也有博主认为中核集团只是反映事实,又说,他们公司招聘新岗位时也遇到投简历的人太多,难以应付的状况。

博主“伯乐说技术”说:“120万人应聘8000个岗位,大概比例就是150比1。这个放在现在的招聘市场来说,其实非常非常正常。我碰到很多粉丝,投了半年甚至1年的,投了几千份简历出去,没有一个面试机会,你算算这个比例比起中核这个来说,是不是恐怖很多。我前2天公司招开发,我上午发的JD(工作说明书),下午就把这个岗位关闭了。为什么发出去不到几个小时,收到了1000多份简历,根本就看不过来。所以说目前的现状,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

相关报道

中国工厂订单锐减 裁员减薪求职艰难

中国返乡创业近1300万人是真是假? 网友:1300万人找不到工作呗

中国失业率攀升 年轻人急需找工作成被骗目标

上海上班族:DeepSeek热潮无助扭转就业大环境

在上海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年轻人何凡表示,DeepSeek出现后带动了行内就业情况回暖,但只是局部好转,未能扭转大环境不景气和内卷情况严重的问题。又说,去年被裁掉的同事到现在还找不到工作,再看到中核招人吸引120万份简历,让他感到很不安。

何凡说:“我们(公司)这1年来裁了3波人,相当于(公司员工总数)10%左右。裁员完了之后,然后有一些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都没再找到工作,会给我们的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岗位变少了,以前可能你投简历可能一周能收到5份面试,现在可能只有1、2份邀你去面试。由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总的来说还是不太乐观的,对未来的前景比较大的担心。”

硕士生:经济差让创业梦碎 找工作须靠父荫

留意道中核集团春招情况的中国的硕士学生Jerry表示,现在的大学毕业要找工作比他大学毕业时更困难;在经济好的时候,会有学生尝试创业,但现在经济不好,大家都不敢做梦,必须靠关係才能找到体面的工作。

Jerry说:“整个就业市场可以说是从恶劣到更恶劣。所有的坐办公室的职位无一例外都是靠父母关系进去的。有一个朋友本来是在拍抖音,一开始还很有干劲,拉到了几万的粉丝吧。但是后来做的不长久,因为觉得没有赚到钱,团队花费也很高,前期投资40万都花掉了。认清了这是一个幻想,被现实给打败了,中国梦也梦碎了。所以现在在大学当辅导员了,也是靠父母找的关系。”

分析:央企成避风港 料关税戰后就业情况更严峻

时事评论员王剑表示,外界早已预期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后,受大环境影响,今年的就业状况会比去年更严峻,现在再迭加关税战的因素,相信情况可能再恶化。

王剑说:“本来就是没有工作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不到30%的呀!也就是说,5个人只有1个找到工作!不用关税战,本身都已经预期今年大学生、毕业生找工作比去年还要难。你现在再加上关税战,毫无疑问(中国)经济会更差。要骂骂政府,赶紧把经济搞好一点,大家都找到工作,你看看有没有120万人去应聘,对不对?”

经济学者司令也表示,中核集团春招吸引海量学生应聘的情况是发生在中美关税战前,在关税战爆发后,民营经济进一步失去动力,会有更多人希望加入央企的就业避风港。

司令说:“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的这个能力和这个市场的繁荣度,能够说明一个经济体整体的活力,是否还能够有稳定的发展预期。从这一点上来讲,现在民营经济可以说丧失它吸纳就业能力的这个功能。中核集团出现这样的百里挑一的投递简历的场面,以后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常态。”

司令表示,中国官媒从去年到今年不断唱好经济光明,中核集团春招数字正好打脸官方,说明经济光明论只是粉饰太平的谎言。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中核招聘微信截圖

中核集團高校春招收120萬簡歷惹發以此炫耀招聘成績的爭議,其後要再發聲明感謝應聘者平息網民怒火。

💾

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展现真实中国,还是另一种疯狂外宣?

有3,830万粉丝的美国实况主“iShowSpeed” 三月于中国展开直播之旅。过去几周,他在上海、北京、成都、重庆、香港、深圳等地旅行,也参观华为、比亚迪、众擎等中国企业。他的直播被中国官方当成样板,认为是”没有滤镜“下的真实中国,但他的行程真的没有中国官方的介入安排吗?

在美中官方对抗加剧之际,Speed的旅行成了“说好中国故事” 的新样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Speed:“展现了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4月3日,央视也特别替他製作短视频“真实滤镜打动人心!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之行,让谁破了防?”

本名小戴伦·杰森·沃特金斯(英语:Darren Jason Watkins Jr.)的Speed,2005年出生,是美国俄亥俄州的游戏直播主,拥有千万粉丝,TikTok也有4130万追踪。因为情绪激动、反应夸张,被中国网民昵称“甲亢哥”。

全程便衣警跟随 参观大厂企业 四处扫国产货

仔细检视“甲亢哥”本次行程规划,不仅全程都有便衣警察跟随,也不乏为中国近年推销的国产品牌曝光的桥段。

譬如,在北京,“甲亢哥”穿花袄逛故宫、参观华为旗舰店,并当场买下三支折叠式手机Mate XT,高喊怎可能只要“3000美金”。在深圳,他则被邀请与众擎机器人热舞、试乘比亚迪新能源越野车“仰望U8”。当驾驶把车开入水中行驶以展示性能,“甲亢哥”一边直播,一边高喊“老兄这真是太疯了”、“中国太狂了!”

“甲亢哥”至今发布的中国行,每集平均浏览数都超过500万。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也顺应热潮,于26日发推文盛赞其网红效应表示,“20岁的美国热门 YouTuber #IShowSpeed 在中国的旅程引起了全球关注,这证明了网红们正在弥合文化差距,也为外国观众创造了机会,了解充满活力的中国,这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该则贴文并加注“240小时免签证”、“中国旅行”等hashtag。

该文下方,中国驻美大使馆附上一张38国免签证入境名单:“中国已经对38个国家实施单边免签入境政策,并提供54个国家延长过境免签期限至240个小时。”

美国网红“甲亢哥” 在中国乘船游览。
美国网红“甲亢哥” 在中国乘船游览。
(Tyrone Siu/REUTERS)

网红展现“真实中国”?中国网友自嗨、背后流量乱象

在中美角力加剧、中国人对西方媒体反感的背景下,这波难得的正面曝光,让许多网民开始自嗨,#甲亢哥相关词条快速盘据了微博热搜,例如#甲亢哥一句句OMG击碎老外偏见、#甲亢哥住过最好的酒店在中国。

4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表示:“海外博主们通过一镜到底的直播,展现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再次掀起了全网的中国热。这表明中外人文交流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是剪不断隔不开的。”

然而,甲亢哥的热烧也带出不少乱象。有民众为蹭流量大喊N-word、也有女coser拦车直播尖叫自己是种族歧视者、讨厌黑人。随后该名女性被网友指称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相关报道

千万粉丝爱国网红被封号 疑因涉仇日言论惹关注

部分台湾人的大中国情怀被中共操作成打击台湾政府工具

中共加强外宣 靠“洋五毛”输出意识形态

中国网民反省:只展示中国最繁荣的一面

尽管直播引发热潮,但不少网民对此现象有不同的反省。有网友指,“他展示的是中国最繁荣的一面,这就是新闻学魅力时刻,展示中国就只展示最繁荣的城市,展示美国就只展示枪击,流浪汉,毒品。”

有网友表示,“没去新疆,没去西藏,没去看守所,没去“救助站“,没去内蒙古,没见铁链女,没见709律师,没去鹤岗,没去桥洞,没去凌晨的劳动力市场,没去996的写字楼,没去997的工厂,没去华强北买二手苹果,没去街边的烧烤,没点预制菜外卖,没看到天安门广场肃杀的氛围......”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刘姝廷接受本台採访时指出,中共经常抱怨西方主流媒体“妖魔化中国”,因此透过外国平民视角“说好中国故事”,是近年常见的宣传策略 。

“尤其,这位网红来自美国,作为先进国家公民,透过他的嘴巴来给予中国科技发达的保证。”不只对外国观光客具有说服力,还可以同时说服自己国内的民众,成为一种“出口转内销”的自我宣传策略。

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副教授戴瑜慧分析,这些行程呈现三个面向,第一个是文化中国:“长城、故宫、少林寺、中医,代表悠久文化。”第二个是科技中国:“有电动车、高科技手机、机器人”,第三个则是友好中国,旅游、美食。

“当网友不断剪接这些短影音,大量传播淹没其他讯息,最终会形成一种中国形象的记忆政治。毕竟大家到最后,只会记得这种狂欢记忆。”她说。

香港作者“冯睎干十三维度”总结:“那个所谓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谁都知道是按照官方剧本呈现的,否则中国政府怎可能容许一大群民众追着一个美国人做直播呢?”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

© iShowSpeed影片截图/RFA制图。

“甲亢哥”穿花袄逛故宫、参观华为旗舰店,试乘比亚迪,行程充满官宣味。

💾

美对中国征关税恐叠加至104% 中国制造业遇惊涛骇浪

在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报复性关税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若中国政府未在本周二前撤销该决定,美方将自周三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对此,中方强烈反对,并誓言“奉陪到底”,警告美方“错上加错”,此举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中国制造业内人士说,他们正遭遇着惊涛骇浪。

特朗普于4月7日在社交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上发文,要求中方在4月8日前撤回加税决定,否则将祭出更严厉的惩罚性措施。白宫向法新社证实,若新一轮关税如期生效,叠加先前政策,今年美方对中国商品的总关税税率将达到104%。特朗普在声明中强调:“中国必须立即撤回34%的报复性关税,否则美国将展开强有力的回应。与北京的谈判将全面中止,我们将转而与其他愿意合作的国家展开新一轮对话。”

江西省一位电商卖家周宁当天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目前中国营商环境已陷入“改革开放”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他说,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额,严重冲击全国数百万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美方对电商(包裹)增加关税,导致成本无法降低,这些商品就很难销往海外。中国电商的利润完全靠量大获利,不仅我一个人,所有开网店的都这样。”

相关报道

美中关税战台商忧虑冲击 多管道避险盼“撑过三年”

广东外贸公司停接美国订单 特朗普:中国不撤34%报复关税 再加50%

新关税后续:各国急电特朗普 台湾连夜联系

中国商务部:若美方一意孤行 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国商务部周二发表声明,谴责美方威胁加税是“讹诈本质”,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声明称,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并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施压和威胁不是与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与此同时,《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关税讹诈唬不住中国》,批评美方打着“对等贸易”的幌子行政治讹诈之实,破坏国际规则与全球供应链。社评称:“中国不会被吓倒,反制措施是困难但正确的决定。”党媒《人民日报》则于同日刊发“钟声”评论文章,严辞批判美国“滥用关税手段”“搞强权政治”,强调中国“从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并指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任何外部冲击。

电商从业者周先生预测,中国不仅将出现新一轮企业倒闭潮,外资、台资企业恐也难逃冲击。他对本台说:“中国的制造业之间本来就是挤价压价,无论是企业或电商都极端内卷,拼的就是价格。中国通过这种价格优势向海外出口产品,如果美国增加关税把这些优势打掉了,那么它就失去竞争能力。”

一名员工在中国东部山东省滨州市一家生产发动机零件的工厂的汽车曲轴生产线上工作。
一名员工在中国东部山东省滨州市一家生产发动机零件的工厂的汽车曲轴生产线上工作。
(STR/AFP)

制造业恐首当其冲 成最大受害者

曾在广东珠三角从事出口制造业的陈先生对本台表示,若美方实施104%的对华关税举措,全球供应链恐再度遭遇剧烈冲击,更对本已疲弱的中国经济复苏构成严重威胁。他说:“我做了十多年外资企业的出口经营,出口生产需要稳定的汇率、关税和经济政策环境。如果政策和汇率像过山车一样变化,就没办法正常生产。搞生产不是炒股,不是早上买入晚上抛出。而中国这几十年发展的优势就是制造业。面对如此惊涛骇浪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受损最严重的就是中国制造业。”

《人民日报》则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文章指出:“双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当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

江苏学者蔡先生对本台指出,中国的内循环经济已面临失败,所谓扩大制造业开放,在失去美国市场的情况下,外循环也将陷入困境,经济环境恐持续恶化。他表示,受关税冲击最大的是普通百姓:“中国人民过苦日子是没问题的,我们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不是也说过吗?中国人民吃草也能活三年,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吃草。”

蔡先生表示,从数字上看,中美贸易博弈正走向前所未有的“极限对抗”。特朗普提出的104%关税若成现实,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不仅对中国产业链构成挑战,也对全球消费品市场造成冲击。中国方面展现出强硬姿态,释放“奉陪到底”的信号,也是向国内外传达稳定信心。然而在现实层面,受压最直接的仍是制造业工人、电商商家与中小企业。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

© REUTERS

中国面临美国加征的关税恐叠加至104%。图为一名男子走过北京中央商务区耸立的高楼。

💾

事实查核|特朗普曾说「道指跌千点总统就该塞大炮射飞」?

By: 庄敬
8 April 2025 at 13:13

查核结果:错误

一分钟完读:

近日社媒上多个中文帐号流传,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5年推文,称如果道琼工业指数一天内下跌超过千点,总统就该被塞进大炮射飞。经查,这是旧谣言重传,已有多家组织查核,确认这则推文是他人所写,并不是出于特朗普之口。

深度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在4月初祭出「对等关税」措施后,美股连日下跌。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 AFCL)注意到,近日有X蓝勾用户微博大V发文,称特朗普曾在2015年发推文称:如果道指单日狂跌超过千点,当时的总统就应该被塞进大炮里,以最快的速度射向太阳。

这些社媒用户附上推文截图,并嘲讽「川主席要去太阳了吗?」、「特朗普会兑现承诺吗?」不过,这则推文将道琼工业指数(Dow Jones)写成了「Dow Joans」。

近日社媒上流传,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5年推文称,道指跌千点总统就该塞大炮射飞。
近日社媒上流传,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5年推文称,道指跌千点总统就该塞大炮射飞。
(微博、X截图)

经查,这是旧谣言重传,而且在过去几年数度传播,也有多家组织查核、辟谣。

根据《英国广播电台》(BBC)查核网站《Snopes》2018年发布的文章,部落客亚瑟(Shaun Usher)在2018年2月发布一张看似特朗普推文的截图,以特朗普的风格撰写内容,发布时间是2015年2月,很快地引起人们注意、转发。

当时美股遭遇六年多以来最大跌幅,道琼工业指数下跌逾千点。根据报道,亚瑟本意是为嘲讽特朗普,但在推文被迅速传播后,亚瑟似乎感到后悔,并在推特上发文确认他就是该则推文的作者。

2020年3月,受新冠肺炎冲击,美股重跌,这则推文又开始疯传,当时《美联社》《路透社》都发布查核报告,表示这是他人假造的推文,并非特朗普所发布。

2025年4月,特朗普第二任内宣布对各国课征「对等关税」引发美股崩跌,这起旧谣言再度出现,虽然在网上搜寻即可找到许多相关查核报告,但仍有部分中文社媒用户信以为真,并传播不实信息。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導,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平臺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本文。我們另有X、臉書、IG頻道,歡迎讀者追蹤、分享、轉發。 X這邊請進:中文@asiafactcheckcn;英語:@AFCL_engFB在這裡IG也別忘了

© AFCL製圖

-

中美科技脱钩 微软在华合作方大规模裁员

综合多家国际媒体报道,由微软(Microsoft)参股的中国企业“文思海辉”(Wicresoft)已暂停所有与微软相关的项目,约有 2,000 名员工因此被裁撤。该公司在本周一发出内部邮件称,裁员原因是“地缘政治变化与全球商业环境调整”,被裁员工的最后工作日为周二。

 “文思海辉”是一家商业咨询公司,在信息科技、电信服务和人才招聘等领域具有专长,服务客户包括多家国际知名品牌。该公司在全球设有 36 个交付中心,员工总数超过一万人,在中国则以微软为主要客户之一,因此本次业务缩减对中国区影响尤其显著。目前,《南华早报》已向“文思海辉”寻求回应但尚未获得回复,微软发言人则表示,有关“微软将暂停在华运营”的说法“不准确”。

 据《南华早报》报道,此次裁员被视为中美科技市场“脱钩”的又一迹象。此前不久,微软刚刚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Insider Lab”,反应出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地缘政治紧张正在冲击企业布局。

 路透社指出,文思海辉主要负责微软在中国的售后支持服务,此举引发外界关注微软未来将如何继续为中国用户提供 Windows、Office 等产品的本地服务。而微软本身除面对美中关系紧张的外部压力外,其在中国的运营同时也面临”金山软件”等中国本土对手的竞争压力。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微软在北京的一座办公楼。

中美贸易战升级 中国吁美企促特朗普回头

By: 唐缘媛
8 April 2025 at 04:17

上周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议,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在华经营的大型美国企业派代表出席。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新闻稿,凌激在会上再次严厉批评特朗普总统日前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称该举措“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他强调,中国此次采取的反制关税措施,目的在于“促使美国重回多边贸易的正确轨道”。

《华尔街日报》4月7日报道,中国政府自特朗普第二个任期以来,就试图透过谈判化解双方在贸易上的分歧,不过在过去数周苦于无法建立沟通管道。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对中34%关税,出乎北京预料,中国国务院随后于4月4日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反制关税,接下来更倾向打一场贸易战。

在圆桌会议上,凌激呼吁在场的美国企业“采取务实行动”,指出“关税问题的根子在美国”,暗示企业应向华盛顿施加影响,敦促特朗普政府撤回关税决定。

相关报道

美国输华肉类许可证受限 美中贸易战或升级?

美中贸易战升级 中国防范经济孤立

美欧贸易战升级 欧盟拟打击中国钢铝经美转运

全球股市大跌 特朗普称关税“良药苦口”

关税交锋引发市场震荡,全球股市一度面临大幅下跌。对此,特朗普在周日回应称,股市下跌并非他的本意,但为了让美国经济重拾荣光,必须“服下苦药”,并表示不会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特朗普政府提高关税的目的,是希望迫使制造业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回流美国,借此增加就业并改善贸易逆差。不过,多年来推动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近也应邀参加北京“高层发展论坛”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Steve Orlins),近日在接受中国央视采访时表示,现代制造业高度自动化,即便工厂迁回美国,也难以带来大量就业。他还指出,当前的关税政策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几个月后才能看到具体成效,不过有专家担心,关税最终将导致全球及美国经济放缓。

在周日的会议上,凌激还向美企代表保证,中国将坚定推进多边主义,持续扩大市场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预期。他表示,商务部将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回应合理诉求,中国将始终是外商“理想、安全的投资沃土”。

责编:李亚千

© 图取自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网站

图为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

黄台仰于加州湾区举行分享活动 谈自下而上建立港人组织

By: 孙诚
8 April 2025 at 04:13

分别定居于德国及加拿大的欧洲香港人联盟副秘书长黄台仰及香港监察信托董事会主席林绮云(Aileen Calverley),于4月5日下午来到位于加州湾区的香港人社区中心进行了座谈活动,有数十位在美港人到场出席。在本次活动中,他们谈到了离散港人由下而上建立组织及港人团体之间建立联系的问题。

黄台仰谈自下而上建立港人组织

黄台仰是2015年成立的香港本土派组织本土民主前线的召集人之一,于2018年在德国获得难民身份。

在本次活动中,作为主讲人的黄台仰回顾了香港反送中运动爆发时的情形说:“2019年的时候,在欧洲不同国家都有新的香港人组织成立,我想起美国这里也很类似。可能在一些过去没什么香港人组织的地方,大家2019年走出来搞示威、搞不同的活动,接着就有一些新组织成立。”

他说,在反送中运动爆发后的前一两年,因为香港有很多事发生,而且在香港还能进行很多示威活动,所以人们的势头很强。但是几年过去后,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到来,海外港人组织在人数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势头有所下降。此外,根据他在欧洲的活动经验,不同的港人组织有不同的诉求。因此,他在两年前参与了在欧洲离散港人联盟的筹备。

相关报道

在台港人筹办人权作品展 以画作展示在囚者抗争精神不灭

吁选民配合北京捉拿通缉港人领赏惹众怒 加拿大亲中议员宣布退选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一周年 在英港人呼吁英政府打击跨境镇压

在两年的筹备之后,由八个港人组织成立的欧洲香港人联盟在去年9月成立。黄台仰讲述这个联盟的制度说:“最后我们就觉得,第一,我们需要大家一起去建一个系统、架构出来。第二就是,这个所谓的‘大台‘一定是从下到上的,我们有选举,我们会选秘书处,我们会有所谓秘书长去代表联盟。但这个秘书处纯粹是个执行者。在联盟里的每一个组织去讨论、做决定,做完之后,(秘书处)纯粹是去执行的。”

黄台仰进一步指出,他不认为他改变过他的政治取态,并谈到了离散族群由下而上逐步建立代表自身的组织的模式,“现在还是一个很起步的阶段,就是首先要从最底层做组织,这些组织横向连结。当这个网络慢慢巩固了之后,才可能再上一层,逐层逐层来。”

图片2文字说明:本次活动的现场情形。
图片2文字说明:本次活动的现场情形。
(孙诚拍摄,独家首发)

林绮云提议港人组织建立连结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林绮云谈到,香港的事需要不同组织的一同努力。她说:“香港人的组织,不是一个组织去做事,是大家一起做事,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重点。”

她在活动中谈到,在美国的港人组织约有20个,并提议这些组织应展开联系。她说:“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聚会,搞一个烧烤活动筹委会,我们聚在一起,只要大家能做些什么。”

责编:李亚千

© 孙诚拍摄,独家首发

图片1文字说明:本次活动中的黄台仰(左)、林绮云(右)。

💾

新关税后续:各国急电特朗普 台湾连夜联系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经济顾问哈西特(Kevin Hassett)接受美国福斯电视新闻台采访时表示,总统特朗普整个周末都在与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交谈,听取他们的提议以达成重大协议。其中,包括台湾连夜与美国联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将于周一前往白宫,讨论贸易和中东政策。

哈西特表示,特朗普正在加倍努力做他认为有效的事情,但他也会听取美国贸易伙伴的意见,特别是如果他们的提议有利于美国制造业和美国农民。

4月2日,特朗普公布美国对全球各国的关税计划,并将该日称为美国的解放日;新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在现有20%的关税基础上再征收34%的税、对来自欧盟进口商品征收20%的税、对来自韩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税,对来自日本的进口商品征收24%的税、以及对来自台湾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税。

本台此前报道,台湾的总统赖清德表示,没有要对美国采取关税报复措施,而是计划与美国就“零关税”进行谈判。赖清德指出,台湾去年对美国出口金额是1114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23.4%,其余75%以上的产品是销往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地。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玫瑰园就关税问题发表讲话时拿着一张关税图表。
Before yesterday自由亚洲电台 | Mandarin

美中关税战台商忧虑冲击 多管道避险盼“撑过三年”

美中加征对方34%关税,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多名在中国的台商。他们提到,从美国进口原料成品再销美国可能产生关税叠加的效果;另有台商表示,台商多已年迈难以再搬厂,应会采取不涨价不卖美国、转移市场定位、提升产能、裁员、提升自动化数位化等方式“撑过三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9日起对中国加征34%关税,中国政府随即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回击。中国的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指出,“以前台商可把产线、产能移转他国进行互相配套,现在无差别式攻击,整个布局角度都乱掉,其实是蛮难因应的!”李政宏的说法,道出台商重新布局的困境。

李政宏介绍,出口美国为主的冲击最大,如电子业、半导体、纺织、家具、制鞋业,五金类从螺丝、水龙头到精密工具等将受伤严重;另外,美国进口原料后在中国制造的食品价格肯定上涨,若大陆的航空公司买美国波音飞机,成本也将提高。

特朗普加征关税“无差别攻击” 台商:退无可退

以模式来说,李政宏认为,企业若从美国进口零配件和重要原材料,成本上升,出口美国价格又缺乏竞争力,形同“双重打击”。

多年来,台商海外投资热点在中国、东南亚、印度、美国、墨西哥等,但是特朗普这波对等关税,亚太国家多数被加征30%以上,越南高达46%,被形容堵死“洗产地”现象。

李政宏解释:“台商应对特朗普第一任的中美贸易战,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配件,分散布局到越南拉生产线组装销往美国,可以避开,现在避也避不开美国的高关税。且布局也要看产业、工人的素质,印度受关税冲击也大。”

特朗普全面提高进口关税目的希望召唤更多外资赴美投资设厂,但是过去勇闯各大洲的台商,对此刻重新布局的意愿,却不如过往胆大。

相关报道

美对中国征关税恐叠加至104% 中国制造业遇惊涛骇浪

广东外贸公司停接美国订单 特朗普:中国不撤34%报复关税 再加50%

新关税后续:各国急电特朗普 台湾连夜联系

“七老八十”搬厂大不易 美国人力成本令台商怯步

“特朗普这样大刀一挥,把所有可能设工厂的地方都变成高关税,台商不可能再搬到一个避税的天堂!台商目前都七老八十,也不可能再第二波再搬工厂,特朗普政策这样下来,把整个关税的避税天堂都堵住、工厂洗产地的机会都没了,面临对企业的考验。”珠海台商会常务会长,也是澳门台商会长简廷在道出了客观的事实。

简廷在指出,特朗普新关税政对东南亚重重一击,台商从过去到大陆、后将版图转往东南亚、印度等都是因应人力成本、特朗普过去对中国提升25%关税、新南向经济繁荣等原因。此次美国对新加坡关税相较低,但新加坡没有工厂、制造业,而美国人力成本和社会福利成本高、服务费高、工作产能相较低。

简廷在反问:“三百块美金如果在东南亚可以找到工人,到了美国,没有三千块找的到吗?即使你找得到,他们投入工厂、生产制造业的人力也没有那么多人。东南亚地区可以加班,甚至于三班制、二十四小时运作,到了美国,你只能白天八小时,晚上加班、三班制成本加剧,成本垫那么高,生产效率却可能至少降一倍。”

越南台商叶先生也不看好:“现在随便建一个厂就是花几亿台币,不是随便花一、二百万美金可以解决掉的。传统产业的老板都想退休了,除非二代接班,如果没有二代,谁要去那边(美国)设厂?每一个地方的法令、法规和管理方式都不同,三年以上才有办法了解当地法规、人员如何训练处理,开始有产能,(在美国)要请多少翻译?传产老板大都七十、八十岁了,有办法以英语沟通吗?”

叶先生提到,越南台商早期以传产、成衣、脚踏车、家具等为主,之后有电子业。2000年時,越南工资每月不到一千元新台币,台湾近二万元新台币,差二十倍。现在越南工资不到三百美金,加上社保将近四百美金,如果到美国设厂,工资肯定乘六倍以上,财力够才有办法。

台商:避开美国市场转销他处 赔钱厂房宁可空转、裁员

避开美国市场、分散、转移市场是受访台商都提到的因应策略。叶先生说:“比如产品八成销往美国,如果往欧洲跑,至少可以销三、四成。美国关税提到46%,对美国产线要砍至少砍四、五成产能,要撑着活下来,最多是把员工裁掉。”

叶先生提到,当地多为到越南二十多年的老台商,当年土地便宜都自己盖工厂、买设备。“空转就好,除非客人要吸收这些关税。因为这些传统产业的毛利率只剩10%到15%,46%应没办法吸收,就算吸收一半,你承受不了,大不了不要做、不卖了、缩小规模,另辟生产线、业务重新跑。主要是厂房跟设备都是自己的。”

叶先生表示,特朗普第一任中美贸易战后上千家中国企业赴越南设厂,土地成本和二十年前差五、六倍、员工成本差了十倍以上,一开始主要洗产地,不少厂房用租的,未来应付租金压力大。

若是另辟产线,叶先生认为,菲律宾关税只有17%,且华律宾华人够,还有些台商在,学习曲线应还ok,若移到非洲则有难度。“每个地方政府贪污程度不同,如何应付地方官员,不是去买土地设厂就开的了工厂。”

提高竞争力争取买家涨价 “不卖赔钱的货”

“美国买家有需求,势必要涨价,不然就不接,不卖赔钱的货,先撑过这三年。”叶先生说,越南政府跟美国说要谈判,越南台商大都在等看谈判结果才决定因应方式。

“不要以美国作为外销单一的市场,如果今天有比较优势,外销美国的货品该涨就涨,才能迫使美国通膨,企业抗议,或许修改政策,各国要跟美进行商讨谈判,绕开美国。”李政宏说。

就地升级数位基地降成本增产能

生产迪士尼文化景观及大地雕塑、艺术建筑的简廷在也认为,为了关税战搬工厂并非上上之策,“不只仰赖美国这个世界工厂,市场重新定位缓冲调节;提高竞争力,导入数位化自动生产基地。把搬工厂的成本,就地升级数位产业、高端、自动化制程,当提高30%产能,就能将高关税成本cover掉,也有利长期生存之道。”

传统产业无法结合AI?简廷在表示,应破除这迷思,借此市场结构调整,将原来劳力密集产业的制程分解,进行数位化、自动生产。当产品具竞争力,关税附加报价,由美国买家、消费者埋单。

至于已接订单,简廷在说,必须吞下,照既有合约交货,以维护信誉。未来订单方向调整市场定位,例如过去销美国百分百,可调整为二、三成,其他往英国、日本、欧洲销货。中短期已签约的怎么提升效益,降低成本依然可出货,才是对台商最大的打击。

关税战也有不受伤产业

在中国昆山生产汽车零附件的台商宗绪惠说,台湾在这波也被加征32%,“我们同一条船”,不过他幸运闪过这波贸易战。

宗绪惠说:“我们还好从美国市场逼出来,没有跟上去我们很早就损失美国市场,现在就没有受到这风波。那个时候美国客人认为太多供应商来自大陆,他们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会断货,所以希望我们从大陆以外去交货,这事情在十几年前就产生了。”

宗绪惠说,汽车零附件是很敏感的业态,目前其产品八成销中国内需、二成销日本、东南亚、欧洲。“不限制地方客户群、不停找新客人”是其生存之道。

责编:许书婷

© 路透社图片

美中互加关税 台商:最严重情况“双重打击”

💾

部分台湾人的大中国情怀被中共操作成打击台湾政府工具

在台湾的总统赖清德将中国定义成“境外敌对势力”后,台湾的前文化部长龙应台投书《纽约时报》,主张台湾维持和平与自由的唯一途径是与中国和解。另外,台湾北一女中国文教师区桂芝登上央视批评赖清德。台湾内部的“大中国情怀主张”,让中国官媒、党媒借力使力,作为打击台湾政府打压言论自由的宣传工具。

龙应台4月2日在《纽约时报》投书,以与计程车司机聊天破题,宣称“今天的乌克兰,就是明天的台湾”,成为台湾人普遍的担忧。她大谈“疑美论”,同时还引用所谓的网络非正式民调,宣称在抵御中国上“多数人选择投降。”

龙应台同时拿中国官方批评赖清德“玩火”的字眼,批赖清德制造恐惧、引发对抗”。她写道,“在台湾的政治话语中,即使建议与中国和平相处也会被视为天真、不爱国,或者更糟糕的:被斥为投降和背叛。”

最后她说台湾时间不多了,“完全依赖美国、同时拒绝和对抗中国不再是一条可行的前进道路。不首先确保和平,就不可能有民主。”

《环球时报》社评以龙应台打击赖清德

隔一日,中国党媒《环球时报》以社评规格评论龙应台发文,把炮口对准赖清德称,赖清德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敌人、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加剧台海紧张局势。《环球时报》还振振有词宣称,刚落幕的军演是对“台独”势力实施了“进逼”“慑封”“毁瘫”“锁控”。

北一女教师区桂芝上央视批赖清德

除了龙应台之外,另一位台湾女子高中最高学府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登上央视受访,直批赖清德定调中国是“境外敌对势力”,抱怨自己不能再到中国探望母亲,或是母亲就不能回台湾。她说,“我请问他要切断我们母女吗?”“赖清德要不要去面对他的祖先,我想问良心何在?”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她继续上台湾节目说,“对我去大陆接受访问,接受央视访问,觉得非常反感的人,因为你们就是认同,他们是境外敌对势力。可是对我来说,他们是境内的同胞,了不起,他也是境内敌对势力,他也不是境外。”

台湾的陆委会主委邱垂正批评区桂芝这样的说法有点颠倒是非、混淆视听,配合中共党媒对台统战。

外省二代宋国诚:“想像的中国”是不切实际家国情怀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兼任研究员宋国诚接受本台访问时分析,龙应台、区桂芝呼应中国的说法,反映她们对中共本质认识不清、对两岸关系非常无知。她们心中所谓“怀旧中国”或“古典中国”,早已被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弄得面目全非。“她们怀旧的心理,早已是过时的浪漫,是选择性的偏执。”

宋国诚的父亲是国民革命军,曾参与远征军,家族是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的缩影。过去基于外省第二代,有某种程度的家国的情怀。但他也是一位中国问题深入的研究者,并走过中国大江南北,做过无数次的田野的调查。宋国诚自认对中共统治后的中国,有更权威、更深入的了解。“想像中的中国是一种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家国情怀;对真实的中国认识,就会知道中共始终没有放弃并吞台湾的野心。所以选择性服膺自己家国情怀的偏误,就会得出浪漫不切实际的中国观。”

言论自由不能混淆国家认同

台湾内部掀起龙应台和区桂芝发言是否属于言论自由的争论,宋国诚直指核心,表示龙应台与区桂芝都必须认知,如果她们只是一般市井小民,发言不会受到重视。但是她们身份的特殊性,言论本身要自我节制。“并非不能享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能够混淆国家认同、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三大基本支柱。”

李筱峰:“大中国情怀”无法摆脱以中国为中心视角

台湾史学者李筱峰对本台表示,龙应台与区桂芝虽长期居住在台湾,但因父母来自中国,立场上倾向“大中国观点”,很难完全融入台湾社会,所以缺乏“以台湾为主体”的认同。尽管龙应台过去表面上较开明自由,但其“大中国情怀”根深蒂固,仍无法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视角,不了解台湾人现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

“她们如果老是用中华民族主义看问题,那就看不清楚问题本质。重点在于民主自由人权法治。”李筱峰认为区桂芝虽熟读古文,仍停留在国民党党国时代的教育。他建议区桂芝应多读胡适、殷海光、林语堂这些自由主义的学者,这才是中国、台湾所需要的。”

破除“和平才有民主”迷思 李筱峰:民主不以战争解决问题

对于龙应台主张“先有和平才有民主”,李筱峰深深不以为然表示正好相反,应是“先有民主才有和平。”他说,相较于蒋介石、蒋经国时代,喊着“反攻大陆、消灭共匪”。现在的台湾是希望两岸和平相处,以兄弟之邦互相对等,但中国始终认为台湾在挑衅。“龙应台在《纽约时报》没有半句指责习近平和中共,却指责台湾在挑衅、破坏和平。”

李筱峰呼吁龙应台应“先以文明说服中国共产党”,朝民主方向前进,那台湾根本无需独立。现在问题是中国走向民主的机会,几乎是零。“中国专制政权比过去更霸道,逼得台湾只好走自己的路,维护自己的民主自由。”

李筱峰说,民主国家之间不是以战争,而是谈判协商解决问题。民主国家内部也是如此,以数人头、投票解决国内问题,而非以打破人头、冲突武力解决问题。

宋国诚批“卖台论”是台湾吴三桂

宋国诚指出,龙应台文章引用不具公信力的民调影射台湾人普遍倾向投降,“这是投降主义的包装。”对于文章指责赖清德把中国当作“境外敌对势力”,宋国诚说,赖清德明确指的是中共政权,而非中国人民。他回顾历史,自1949年以来,包括823炮战、台海飞弹危机到现今的中国军机扰台,以及一再上演的军事演习,不断对台湾推行敌对行动的政权,难道不是“台湾的境外敌对势力”?

他反问龙应台“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这是倒果为因的叙述的策略。“台湾如果一直在谈投降、和解,疑美、疑特(特朗普)理论笼罩,不用等到中共武统台湾,我们自己就会让这些舔共亲中人士,把台湾卖给中共。”

宋国诚认为,中配网红亚亚的“武统论”,杀伤力远不如所谓的“卖台论”。“卖台论”才是真正损害台湾利益的要害,因为中共最想就是以不费吹灰之力、不费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将此统称为“台湾吴三桂”。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截屏自央视

台湾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登上央视受访,批评台湾的总统赖清德定调中国是“境外敌对势力”。

“吹哨人”艾芬揭露医疗问题遭诽谤 案件胜诉但被全网封号

武汉疫情“吹哨人”之一医生艾芬因揭露医疗事故遭诽谤,近日法院裁决她胜诉的同时,她却被全网封号。艾芬好友对本台证实,艾芬拥有200万粉丝、用作揭露医疗问题的微博号被封外,在诽谤案胜诉后新注册还没发文的账号也被封,估计是遭到报復。

与李文亮同被喻为疫情“吹哨人”的湖北武汉急诊科医生艾芬近日被全网封号的事件,引起各界关注。她近年透过在微博拥有超过200万粉丝的账号“急诊向日葵艾芬”,披露涉及爱尔眼科医院包括在手术时拳打患者和涉嫌贿赂公职人员等多起违规违法问题。该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公共事务总监段赛民从2021年起,持续透过微博发布诽谤艾芬的言论。艾芬向段赛民等3名涉诽谤者提告,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近日判艾芬胜诉,但艾芬的微博和小红书等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同时被封号。

艾芬好友赵丽对本台证实事件,并指出艾芬被封号的消息是在诽谤案判决前夕,从爱尔眼科员工的渠道知道自己被封号的消息。

赵丽说﹕“在3月31号的下午,有爱尔眼科的内部员工把公司内部工作群内部的截图,转发给艾芬,透露她的账号已全部被封。艾芬查看才发现真的所有的账号都封了,连一些不用的账号,像小红书和微信公众号都全部都被封。在4月2号艾芬起诉医院党委副书记段赛民等3个人的判决书出来后半个小时,艾芬再申请新的微博号也被封了,她连一个字都没有发也给封,你说奇怪不奇怪。”

被封禁的微博页面
被封禁的微博页面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艾芬被全网封号 可能与有网信办背景的被告有关

赵丽表示,爱尔眼科员工提供的内部通话截图显示,艾芬被封号是得到有关部门支持,又说被告人之一段赛民有网信办背景,案件一审判决前曾多次要求和解,但被艾芬拒绝,相信艾芬突然被全网封号与此有关。

赵丽说﹕“艾芬说段赛民在网上把她打得遍体鳞伤,希望经过法院判决认定其诽谤的行为,就算段赛民亲自到医院找她,她也当面拒绝和解的要求。你看看段赛民的背景,之前就是中国网信办的项目评审专家,也是新华社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再结合艾芬被全网封号的时间点,我和她都高度怀疑事件跟段赛民以及这次案件的判决结果有关系。”

相关报道

艾芬现身 美官员要见她 华春莹说什么?

武汉吹哨人艾芬术后险失明 维权反遭控败诉

德国情报机构:新冠疫情可能由中国实验室事故引发

好友:艾芬被封号失去了揭露真相的发言阵地

赵丽透露,艾芬会坚持揭露医疗问题,也会尝试写信到网信办要求解封她的社交平台账号。但维权的过程漫长,艾芬最担心是再有病人成为医疗事故的受害者。

赵丽说﹕“芬芬说如果只考虑她个人,她可以从爱尔眼科拿很高的赔偿金,但是她说自己作为医生,拒绝这笔高额的赔偿。因为她觉得爱尔眼科这样对待老百姓是不对的,坚持揭露他们的医疗问题,可能在这些过程当中,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这次微博等账号被封,她失去了很多发言的阵地,是一个揭露真相的阵地,她很担心爱尔眼科就会继续肆无忌惮去做违纪违规违法的行为,伤害病人的权益。

人权律师:艾芬言论合法 遭全网被封与掌权者打压有关

旅美的中国人权律师吴绍平表示,根据公开的判决书内容和判决结果,法院已认定和证明段赛民等3名医院高管对艾芬进行恶意诽谤的事实,在判决后,诽谤者还没执行法院要求道歉和赔偿等要求,他们的社交平台账号如常运作,但受害人的账号反而被封,有合理理由相信艾芬被人报復。

吴绍平说﹕“艾芬医生本身也是疫情的发哨人之一,她账号曝光的问题和这些黑幕,都是关于社会公义的事情。根据中共网信办的这些规定,我不认为她(艾芬)的任何言论有违反相关规定或者法律,或者是有危害所谓的国家安全信息。但是对她进行全网封号,对艾芬医生构成侵权的账号却依然活跃在这个互联网上,这显然有人利用权力对艾芬医生进行打压。”

分析:艾芬赢得司法正义却失去社会正义

吴绍平表示,艾芬被封号的事件是民告官或有背景人士遭遇报復和打压的典型案例。他进一步分析,像毒奶粉受害家长郭利因维权反被告入狱的个案,比比皆是,凸显在中国有权力者利用权力打压公民的问题严重。

吴绍平说﹕“艾芬医生赢得了司法的正义,结果她的社会正义失去了。你可以通过这个事情看到,中共的这个权力之手是非常的邪恶和巨大。有权力就可以动用权力关系网,能够黑白颠倒。而且她(艾芬)本人还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同时她还有专业的知识。你想一想如果她没有这样的身份,她的维权是不是会更加艰难?跟郭利类似这样的后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吴绍平建议,艾芬向网信办维权的同时,也应该对被法院认定诽谤的人提出刑事自诉,进一步为自己讨回应有的公道。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赵丽提供

艾芬因揭露医疗事故遭诽谤,近日获判胜诉但被全网封号。

💾

广东外贸公司停接美国订单 特朗普:中国不撤34%报复关税 再加50%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后,中国《人民日报》连续三日发表文章,严厉批评美方“滥用对等关税”的单边主义政策,并称“天塌不下来”。据广东一位从事对美贸易的公司负责人表示,面对高额关税,他们已暂停接收美国订单,正观望后续发展。

特朗普总统上周宣布对中国货品加征34%关税,加上此前的20%,使得累计关税增幅达到54%;中国方面于4日傍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对于中国的做法,特朗普4月7日上午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如果中国在4月8日不撤回34%报复性关税,他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产品再加收50%关税,不止目前中美之间试图安排谈判的讨论将立即终止,美国”和提出要求的国家将立即展开谈判“。

针对特朗普的言论,4月7日下午,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对本台表示,“美方以‘对等‘为名,推行霸权主义,以牺牲他国正当利益为代价谋求一己私利,将‘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中方已发表《中国政府关于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表明中方严肃、公正的态度。”他并表示,各国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对中国施压、威胁都不是和中方互动的正确方式,中方将严正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广州一家出口蓝牙耳机等电子产品的公司负责人巩女士本周一(7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广东绝大部分对美贸易公司因关税壁垒,已停止接收美国订单。她说:“我昨天跟他们业内人士吃饭,他们之前产品都是从越南出口美国,现在很多订单基本上都不接了,都停下来了,不做了,观望。看事态发展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目前我们知道的是广州这边,还有广东(外贸公司)暂时都不接订单了。”

巩女士还说,她附近的一家香港公司最近刚将工厂搬到越南胡志明市,目前正在招聘当地员工,但美国突然加征高额关税,导致该厂陷入困境:“他们在越南建厂,才建好,这两天正准备开始营业,但是现在美国加关税连越南都加46%,那你就没办法避高税率,之前的投资没效用了。”

相关报道

美中关税战台商忧虑冲击 多管道避险盼“撑过三年”

赖清德: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

美对中叠加关税 中国反击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 特朗普:中国出错招

官媒:政策工具“随时可以出台”

本周一,中共党媒《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此轮关税措施叠加此前已有的关税,使中美贸易面临更大压力,对中国出口短期内构成负面影响。但文章强调,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拥有强大抗压能力,“天塌不下来”。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市场多元化,对美出口依赖已逐步下降,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

江苏一位电商朱先生对本台表示,美国加征中国高额关税将导致大量电商倒闭:“肯定受到很大的影响,受冲击很大啊,基本上没利润了,没法做了。江苏、广东这一带做电商的都很多,都没办法做了,大家一起穷呗。饿死人的时间到了,国家就不稳定了,前天我遇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在骂领导人把这个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外交政策四面楚歌,没有哪一个国家跟中国正常交往。”

《人民日报》文章同时指出,美国在许多消费品、投资品和中间产品方面对中国依存度仍然很高,有些类别依赖程度超过50%,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在全球产供链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可能完全中断”。

资深媒体人葛先生认为,中美之间的分歧不仅仅是关税问题,而特朗普加征关税是针对世界各国的。当然,中国去年对美贸易顺差接近三千亿美元,这是让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他对本台表示,美越贸易可以通过两国领导人谈判解决,包括调低越南商品进口美国的关税,但中国则不同:“相对而言,两国贸易战肯定对中国更加不利,因为中国太需要美国市场了,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关键是中国打了第一枪之后,并没有哪个国家跟进,这可能是让中国最头疼的问题。如果越南与美国谈妥,获得好处,那么会吸引很多国家跟进(与美国谈判)。”

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一家服装制造公司工人正在熨烫 T 恤。
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一家服装制造公司工人正在熨烫 T 恤。
(Kin Cheung/REUTERS)

“钟声”连发多文批“美国独霸”

4月5日与6日,《人民日报》“钟声”栏目连发评论文章,直指美方所谓“对等关税”是赤裸裸的单边保护主义,实质是“以强凌弱”,试图将“美国第一”演变为“美国独霸”。文章警告,这种滥权做法最终将令美国陷入自我反噬的恶性循环。

江西网络评论人士苏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官媒连续三天发文批评美国,表明中国的强硬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他们现在不能让步,这涉及到政权合法性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已经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但是还可以继续糟。对中共来讲,企业都倒闭,只要粮食够吃的,他都能撑住,只是老百姓受苦受罪而已。”

苏先生认为,官方媒体的强硬表态与政策信号显示,中国已对美方加征关税做好全面准备,并将通过宏观调控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合作,建立新的贸易体系。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Reuters

中美互征34%额外关税的影响使得中国不少工厂停工。图为2024年江苏连云港一家内衣工厂生产情形。

💾

AFCL调查|冒牌美媒网站的「新闻」,如何攻占台湾主流媒体?

3月30日,台湾中时电子报发出一则题为「美媒爆料:台湾想靠蓬佩奥拉拢川普 生技公司付590万大翻车」的报道,最初的版本宣称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MSNBC)」所报道。但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以下简称AFCL)调查发现,这篇报道并不来自MSNBC,而是来自「MSNBC24」这个冒名网站。种种证据显示,「MSNBC24」不仅网站本身粗糙不堪,拥有者还有制造假新闻,疑似操作认知战的纪录。

尽管如此,这则新闻仍然攻占了纸本报纸版面、流传网媒和社媒平台,还成为台湾主流媒体TVBS谈话节目「少康战情室」的材料。

在本文刊出前,AFCL重新检视MSNBC24网站,无法再查到原报道,很可能已经被移除。

原文出自MSNBC?

中时电子报3月30日刊出的报道几乎全文引述自一篇英文报道,内容称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当局原本想靠前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拉拢川普,由一家生技公司支付蓬佩奥17万8000美元,企图与美方结盟,却因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蓬佩奥关系僵化而「押错宝」,白白付出高昂代价。台湾媒体TVBSETtoday新聞云随后也都跟进发布了这篇报道。

报道的原文出自何处?最初刊登的中时电子报和跟进的媒体都表示来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MSNBC)」3月27日的报道。

多家台媒报道台湾斥资想靠蓬佩奥拉拢特朗普的新闻,并称消息来源是MSNBC。
多家台媒报道台湾斥资想靠蓬佩奥拉拢特朗普的新闻,并称消息来源是MSNBC。
(网站截图)

AFCL在3月31日留意到这则报道,但在MSNBC网站并没有找到,也没有任何可信的美国媒体报道此事。AFCL因此同步致信给中时电子报、TVBS以及ETtoday新闻云,查证此一报道的确切引用来源。

AFCL稍后在MSNBC24Fortune Herald两个网站上,发现了这篇报道。在我们发现后,也收到了ETtoday新闻云回信表示,报道是根据Fortune Herald发布的文章所撰写,并坦言,「收到您的来信,查询来源时,未找到MSNBC的相关新闻,但由于原文有引述MSNBC,因此将MSNBC写入了文内。 」

TVBS没有回覆查询,但之后已将网路报道的消息来源改为MSNBC24及Fortune Herald两家外媒。

中时电子报也没有回覆查询,但AFCL将中时报道中据称是引述自MSNBC的内容,与两则新闻报道内容逐一比对,发现与MSNBC24高度一致,部分段落几乎为逐字翻译。(引述及报道内容与比对附于文末。)

在隔日发行的纸本中国时报中,仍以第四版头条发表这则报道,但消息来源也已经改为MSNBC24和Fortune Herald。

图说:4月1日中国时报纸本A4版再次报道了这则新闻,当中的消息来源已改为MSNBC24及Fortune Herald等外媒。
图说:4月1日中国时报纸本A4版再次报道了这则新闻,当中的消息来源已改为MSNBC24及Fortune Herald等外媒。
(AFCL摄)

至于Fortune Herald的文章和MSNBC24的关系孰先孰后? AFCL试图联系Fortune Herald,至截稿前未获回应,因此无从证实Fortune Herald的消息来源是否为MSNBC,或者相反,又或者是同时。

「MSNBC24」是什么样的网站?

「MSNBC24」的名称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MSNBC)相近,使用的商标图案几乎相同。但进一步以网页查询工具Whois查询,发现MSNBC24网站注册于2021年,对照MSNBC成立于1996年,两个网站成立时间相差很远。

AFCL询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MSNBC)是否拥有MSNBC24此一网站,MSNBC发言人表示,「我们确认MSNBC与这一网站没有关连」。

图说:左边为MSNBC的正式商标,右边为冒名的MSNBC24网站标帜。
图说:左边为MSNBC的正式商标,右边为冒名的MSNBC24网站标帜。
(取自MSNBC及MSNBC24官网后制作)

AFCL于目3月27日前后检查了MSNBC24网站,发现网站内容粗糙,所有文章的作者皆出自于同一名记者「Rose Wells」,且大多数的新闻配图都为同一张风景照。网站末尾虽然也有隐私权政策、关于我们、联系方式等选项,但连结全都失效,点击后一律连回主页开头。根据Google Analytics(简称GA)代码查询,AFCL发现一共有9个网页曾经与MSNBC24网站共享GA代码「UA-174559896」。

GA代码由Google提供,网站拥有者将它嵌入网页后就能收集访客的浏览行为、来源、停留时间等数据。每组GA代码对应一个追踪帐号。如果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GA代码,代表它们的流量数据会被汇入到同一个帐号中。这通常意味着这九个网站是由同一个人或组织所管理。

MSNBC24网站于2021年注册,并且与多个网站共享GA代码。
MSNBC24网站于2021年注册,并且与多个网站共享GA代码。
(AFCL制图)

在这9个网站中,「abcnewsnow.uk」的名称疑似仿抄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与MSNBC24拥有几乎相同的模板。

值得留意的是,两个网站都在2024年1月8日发表了「蔡英文秘史」的新闻,撰稿记者分别署名「Jaye Wells」和「Rose Wells」。两篇报道内容虽有出入,但用的是同一张配图,且文中认定所谓「蔡英文秘史」是一本可信的传记。

「蔡英文秘史」曾经在部分中文网路盛传。2024年1月,追踪、研究中国对台认知作战的民主实验室,曾在调查后指出,「蔡英文秘史」很可能是由AI写成,还由许多疑似AI生成的短视频散布。台湾国安单位则是认定「蔡英文秘史」是有目的介入选举的假讯息。

「abcnewsnow.uk」仿造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与MSNBC24拥有几乎相同的模板,且都发表了蔡英文秘史的新闻。
「abcnewsnow.uk」仿造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与MSNBC24拥有几乎相同的模板,且都发表了蔡英文秘史的新闻。
(取自相关网站)

另外,「abcnewsnow.uk」也曾和九个网站中的「businesslly.com」共同发布一则与中国流亡商人郭文贵相关的新闻,标题为:「Guo Wengui Wolf son ambition exposed to open a farm wantonly amassing wealth」。

AFCL搜寻后发现,这则郭文贵的负面新闻其实来自线上写作与阅读平台「Wattpad」,一名用户以简体中文上传了「郭文贵狼子野心创业农场大肆敛财故事」,「abcnewsnow.uk」与「businesslly.com」的文章标题,近乎逐字直译。再者,两篇郭文贵相关报道文章的作者为「Jaje Welles」以及「slopswap」,表面上并无关联,但近一步点进MSNBC24唯一作者「Rose Wells」的页面,其URL后缀正是「slopswap」。

多个证据指出,「abcnewsnow.uk」、「businesslly.com」与MSNBC24皆有疑似同一个作者发文。
多个证据指出,「abcnewsnow.uk」、「businesslly.com」与MSNBC24皆有疑似同一个作者发文。
(取自相关网站)

至于Fortune Herald则是一登记在英国的公司,根据网站标示的公司编号进行查询,其状态显示为「清算中(Liquidation)」,撰写蓬佩奥报道的作者Avery Nelson,其报道涵盖内容广泛,包含牙齿保健、床垫选择指南、野鸟保育知识等。

AFCL实际致电报道提及的金涌长生医学生物公司查证,该公司表示不方便回应。联系蓬佩奥成立的「拥护美国价值观政治行动委员会」(简称CAVPAC),至截稿前未取得回覆。

MSNBC24这一课:如何辨识可疑新闻网站?

台媒转载了这些「外媒」的报道后,台湾在野党民代纷纷谴责民进党政府错判情势。

但经过上述调查,AFCL透过网域、IP以及GA代码资料综合判断,MSNBC24的持有人不止一次仿冒新闻网站传播不实资讯,且以不同化名在不同网站上发布可疑的内容。这次的「台湾靠蓬佩奥拉拢川普大翻车」的报道情况也类似,先不论情节是否属实,但发布的网站为不具公信力,甚至是伪冒平台。作者公信力成疑,甚至身份都无法确定。

当「独家披露」遇上可疑的媒体平台,读者或是新闻工作者该如何识别?

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李惟平检视MSNBC24网站时,发现有部分反诈骗侦测网站仍将这个网站列为可信,「这显示真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发布这则蓬佩奥新闻的唯二「外媒记者」,路线包山包海,李惟平提醒大媒体记者通常不会一人兼顾多种路线,他认为读者应不断自问记者是如何取得新闻,「即便是为了保护新闻来源,可信的报导里也应该会提出更多事实的线索或背景资料」。

「检视『关于我们』以及记者的基本资料应是基本功课了」李惟平说道。

当Slime media大兴之际,李惟平认为对编译记者而言,更须小心求证,「不能看到一些『揭密新闻』,就贸然轻信,见猎心喜」。

李惟平提醒,美国现在有许多称作「Slime media」的网站,它们利用美国地方新闻枯竭伺机而起,伪装成有品牌的媒体散播假新闻。他点出MSNBC24的命名方式显示,建造此网站者应该颇熟悉美国新闻的生态,因为有些附属于主流媒体的地方新闻都会用编号命名。

根据英国《卫报》2024年度的新闻报道,美国这类型的假新闻网站正在大量涌现,这些网站通常由政治团体资助,目的要影响公众舆论。这些网站利用城市名或地区名设立。

报道引述美国新闻评等组织NewsGuard报告,这类虚假地方新闻网站的数量已达到1265个,正式超过美国现存的1213家日报网站。​这些网站的激增引发了人们对其在选举期间可能影响政治话语权和削弱选民对媒体及民主信任的担忧。

感谢外部专家黄维玲对本报道的贡献

附录:中时引述内容与MSNBC24全文比对

中时:

「对台湾来说,这事件是地缘政治策略中一次代价高昂的教训,凸显了误判有影响力的政治圈内复杂的权力动态的风险。把赌注押在蓬佩奥这样的边缘人物身上,无论从政治角度或经济角度来说都是不明智的。」

MSNBC24:

“For Taiwan, this episode is a costly lesson in geopolitical strategy, highlighting the risks of misjudging the complex power dynamics within influential political circles. Betting on a sidelined figure like Pompeo was both politically and financially unwise.”

中时:

「这一举动明确传达了这样一个讯息:在川普的世界里,影响力是不可买卖的,尤其是透过那些失宠的人物。这并不是例行的预算决定,而是为了重申其品牌的控制权和忠诚度而采取的深思熟虑的举措。」

MSNBC24:

“Trump’s swift and public removal of Pompeo’s taxpayer-funded security detail sent a clear message: influence in Trump’s world is not for sale, especially not through figures who have fallen out of favor. This was not a routine budgetary decision but a calculated move to reassert control and loyalty within his brand.”

中时:

「川普要求绝对的品牌控制和忠诚度。任何未经授权使用他的名字的行为,特别是为了个人利益,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MSNBC24:

“Trump demands absolute brand control and loyalty. Any unauthorized use of his name, particularly for personal gain, is a serious transgression.”

中时:

「蓬佩奥的所作所为已越线,导致他迅速被边缘化。蓬佩奥的政治生涯以不加节制地追求个人利益为特征,这损害了他的政治声誉,并扩大了他与川普之间的分歧。」

MSNBC24:

“Pompeo’s political career has been marked by an unbridled pursuit of personal gain, which has tarnished his political reputation and widened the chasm between him and Trump.”

中时:

「这种情况强调了在进行国际外交时,了解主要政治人物的内部政治和品牌动态的重要性。这些领域的错误估计,可能会导致实现外交和战略目标遭遇重大挫折。」

MSNBC24:

“This situation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politics and brand dynamics of key political figures when engaging in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Miscalculations in these area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setbacks in achieving diplomatic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中时:

「台湾与蓬佩奥结盟的错误判断,揭露了误读政治格局的危险。」

MSNBC24:

“Taiwan’s misjudgment in aligning with Pompeo reveals the perils of misreading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导,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平台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本文。我们另有X、脸书、IG频道,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 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语:@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

© AFCL制图

-

赖清德: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

By: 陈美华
7 April 2025 at 10:02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台湾加征32%的“对等关税”,台湾的总统赖清德6日表示,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企业对美国的投资承诺,只要符合台湾的国家利益,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赖清德在视频谈话中,针对美国关税政策提出五大因应策略,包括通过谈判全力争取改善对等关税、针对台湾受冲击影响的产业提供支持计划、提出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形塑台湾加美国的台湾加一新布局、开启产业倾听之旅。并强调政府会与民间携手合作,期盼朝野支持行政院的对策。

赖清德说,去年,台湾对美国出口金额是1,114亿美元,占全体出口总额的23.4%,其他75%以上的产品是销往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地。销往美国的产品,其中具备竞争力的资通讯产品以及电子零组件,就占了65.4%,这表示台湾的经济,其实仍具有相当的韧性。只要应对策略适当,公私协力,将可以降低冲击,请民众不要恐慌。

在谈判方面,赖清德说,台湾已组成谈判小组,谈判关税可以从比照美加墨自贸协定,从台美双方“零关税”开始谈起。台湾将扩大对美采购以降低贸易逆差,盘点对农、工、石油、天然气等产品的大量采购计划,国防部也已经提出军事采购清单。

此外,他说,台湾将扩大对美国投资,目前台湾累计对美国投资金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创造约40万个工作机会。同时将解决美方长期所关切的“洗产地”问题。

台湾的行政院长卓荣泰4日表示,因应美国关税政策,为协助台湾受影响产业,行政院已拟定“9大面向、20项措施、总经费880亿元(约相当于193亿人民币)”的支持方案,全力让台湾经济稳定、产业发展稳定、民众生活安心。

台湾股市周一(7日)开盘下跌两千多点,跌幅约一成。

© 台湾总统府

台湾的总统赖清德6日表示,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台湾加征32%的“对等关税”,台湾没有计划采取关税报复。

RFA停止向中国和西藏发送广播

自由亚洲电台(RFA)周四宣布,美国政府拥有或租用的中继站已停止向外发送信息。当前除了普通话、藏语和老挝语的广播完全停止外,缅甸语、高棉语、韩语和维吾尔语的节目也遭大幅缩减。

3月14日,美国联邦机构全球媒体署(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突然终止对RFA的联邦拨款,作为削减政府开支举措的一部分。由美国国会授权的新闻机构,包括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和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均受到影响。RFA被迫让大部分员工留职停薪,并于上周提起诉讼,寻求恢复拨款,理由是这一决定违反了联邦法律。

目前,RFA仍在其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提供9种语言的新闻内容更新。但无线电频率的监测表明,美国国际媒体署已在过去一周停止其短波和中波中继站的信号发送,这意味着广播时间从3月份的63小时锐减到现在的7小时。

RFA公共事务部主任马赫江(Rohit Mahajan)表示,“对于生活在朝鲜、中国藏族和维吾尔族地区的数百万人来说,RFA的独家新闻和内容只能通过短波广播传递。现在,这些人群获得此类信息的渠道被切断,而缅甸人民也面临类似困境,特别是在毁灭性的地震发生之后,广播成为他们获取关键信息的重要媒介。”

RFA成立于1996年,负责向新闻自由程度较低或没有新闻自由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发送新闻,如朝鲜、中国、缅甸和越南。根据RFA的受众研究和轶事报道,虽然过去10年或更长时间里,短波和中波通讯的使用有所减少,但在互联网信号差或受到官方审查的地区,短波和中波通讯依然是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

责编: 李亚千

© RFA

美国自由亚洲电台办公室。

英间谍案延烧 安德鲁王子多年向习近平致信祝寿

By: 唐缘媛
5 April 2025 at 04:43

本周五,英国法院公开的一份文件显示,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Prince Andrew)数年来,年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生日当天致信祝贺,以此作为推动其创业平台“龙门创将”(Pitch@Palace)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沟通渠道”。

报道称,在英国“特别移民上诉委员会”(Special Immigration Appeals Commission)本周五公布的文件中,安德鲁王子的高级顾问多米尼克·汉普郡(Dominic Hampshire)提交证词,证实安德鲁王子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确有定期联系,以支持“龙门创将”在中国的发展。他强调,这一做法从未隐瞒,包括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内的王室高层都知情,甚至鼓励安德鲁维持这条被视为“公开且有实际价值的联络渠道”。

”龙门创将”是安德鲁王子创建的创业融资平台,2017 年在中国落地。

据《南华早报》报道,相关信息的披露,源于中国商人杨腾波(Yang Tengbo)引发的一起法律诉讼。2023年,杨腾波被英国政府以“涉嫌为中国从事情报活动”为由禁止入境,他同时被称为是安德鲁王子的“亲密伙伴”。不过,杨腾波否认自己是“间谍”,他称该说法“完全不属实”,并正在对禁令提出上诉。

据报道,在杨腾波被禁止入境后,2023年底至2024年初期间,安德鲁王子曾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进行了两次会面,讨论有关国际金融倡议的构想。对此,白金汉宫发言人回应称,国王过去一年确实听取过相关简报,但从未提及杨腾波。此外,自2022年安德鲁王子因性丑闻被剥夺王室职务以来,白金汉宫已不再对其相关事务作出评论。

英国当局认为杨腾波与中国的统一战线存在高度关联。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早在2021年,杨腾波便在英国边境被拦截,并被要求交出手机和电子设备;2022年,他曾试图阻止英国政府保留其个人数据,但败诉;2023年,他在从北京返回伦敦的航班上被强制下机,被告知被禁止入境英国,随后杨腾波发起法律诉讼挑战该决定。

相关报道

曝光:与安德鲁王子有关的中国间谍是商人杨腾波

英国法院证实中国‘间谍‘商人H6为杨腾波

“杨腾波间谍门”激起千重浪 英国会紧急辩论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安德鲁王子。

美驻华大使提名人珀杜出席听证 对中强硬表态

本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驻华大使人选戴维·珀杜(David Perdue)出席了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政客》(POLITICO)报道,珀杜在听证会上对中国发表强烈批评,称中国正对美国发动“新型态的战争”,并表示:“马克思式的民族主义正在重塑中国,而中国的全球野心正在威胁当前的世界秩序。”

外界普遍认为,珀杜此番言论显示他正试图重塑形象,拥护特朗普对中国强硬政策的立场,这也与当前美国国会两党对华态度趋于强硬的共识保持一致。

相关报道

美国务院选派驻华使馆临时代办

以对华强硬著称 特朗普将提名前佐治亚州参议员珀杜为驻华大使

特朗普:前共和党参议员戴维·珀杜将担任驻华大使

报道指出,周四的听证会聚焦于中国构成的国安威胁、美国与盟友及伙伴的合作重要性,以及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被削弱后对美国软实力的影响等议题。但较为敏感的问题并未被提及——例如,珀杜过去曾发表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相悖的言论,支持将美国制造业外包至低工资国家;在人权方面,他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拒绝谴责中国,并认同中方将香港抗议视为“内部事务”的立场。

报道指出,参议员们回避这些争议,突显珀杜近期对华强硬表态已成功安抚外交委员会中的鹰派议员。这也可能反映出,部分倾向缓和中美紧张局势的议员,愿意接受一位对双边关系持“复杂观点”的人选出使北京。

据本台早前报道,珀杜拥有40年的国际商业经验,曾在新加坡与香港生活。他于2015年至2021年间担任联邦参议员,作为美国国会中友台议员之一,他曾于2018年访问台湾,并与时任总统蔡英文会晤。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驻华大使人选戴维·珀杜 (David Perdue)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

TikTok剥离期限将至 特朗普再延长75天宽限期

随着Tiktok必须在4月5日之前完成出售的期限即将到期,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宣布再延长期限75天。

尽管特朗普本人和多家媒体数度指出,多个潜在买家对Tiktok表达兴趣,特朗普政府甚至已开始审核数个收购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最终无法及时达成协议。在宣布延期的同时,特朗普解释,该交易“需要更多努力来确保所有需要的批准完成签署。”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当选以来就重复表示,他有信心与国际版抖音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达成协议,避免该应用在美国遭到全面封禁。

此前《华尔街日报》报道,部分分析人士认为 AppLovin 是有力的竞购方之一,因其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高效搜集用户数据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该公司也已向特朗普政府提交报告,表示有能力解决美方对国家安全的疑虑,并承诺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另外被点名的还包括,云端运算公司甲骨文(Oracle)与数家美国投资者提出的联合收购案、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银湖集团(Silver Lake)与黑石集团(Blackstone)的投资提案;另外《纽约时报》引用消息称,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com)与成人内容平台 OnlyFans 创办人斯托克利(Tim Stokely)合作,也在最后时刻参与竞购。特朗普一度表示,如果北京同意出售TikTok,他将考虑调降目前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

相关报道

TikTok剥离倒计时 美国多方竞标白热化

特朗普称有信心达成协议 避免TikTok在美被禁

特朗普要求中国出售TikTok以换取“减一点关税”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他曾以国家安全为由试图封禁TikTok,但在该平台于去年美国大选中获得大量年轻选民支持后,特朗普的立场出现转变。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也曾建议,美国政府应与收购方共同持有TikTok 50%的股份。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Tiktok出售期限即将到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再延长期限75天。

中国重税反制剑指农产品 美国农民恐面临重创

针对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宣布对多国实施“对等关税”措施,中国国务院于本周五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分析指,美国农民和农业出口商将可能受到实质性冲击。

这次中国对美加征的34%关税,是在已有农产品关税基础上的进一步反制。今年3月,为回应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二度加税,中国便宣布对美国产的鸡肉、小麦、玉米和棉花加征15%关税,对大豆、乳制品等产品加征10%。而此次新增的34%关税,将再度适用于这些农产品。

据路透社报道,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如今大幅提高美国农产品关税,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并深化与巴西等拉美国家在农业供应链方面的合作,降低对美国谷物、大豆、玉米和肉类的依赖;这一措施也可能对美国农民和农业出口商造成实质性冲击。

相关报道

美对中叠加关税 中国反击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 特朗普:中国出错招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34%关税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

美国对台征32%关税 台湾行政院︰强烈不合理 将与美严正交涉

中方关税重击美国农业 巴西或成最大受益者

一位国际农产品贸易公司的交易员对路透社表示,中国目前的高关税政策将“几乎关闭”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通道,因为相关交易将难以盈利。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大豆和高粱,对小麦和玉米的影响则较小,因为中国今年对美国进口这两类作物的量便不多。

报道称,一位欧洲谷物交易员警告,欧盟也可能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大豆极可能成为目标商品,如果在美国新一季大豆收成之前,美方未能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农民将面临极大压力。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场贸易战对美国农产品整体构成利空,而对其他产地的农产品则构成利好。

报道进一步指出,在此次的关税贸易战中,巴西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是唯一有能力取代美国在全球市场供应地位的国家;阿根廷与巴拉圭的大豆产业也可能因此受益。至于小麦,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可能成为替代来源。此外,尽管中国仍是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但美方对华农产品出口已连续两年下滑,从2022年的428亿美元降至2024年的292.5亿美元。

除关税反制外,中国海关总署本周五还发布公告,因食品卫生检验问题,暂停美国多家企业的进口资格,包括中资美高粱公司 C&D (USA) INC.,三家美国禽肉骨粉企业 American Proteins, Inc.、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DARLING INGREDIENTS INC.,以及两家禽肉产品企业 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 与 Coastal Processing, LLC。

在中国宣布反制后,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回应指出,“中国出错招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最承担不起的。”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中国对美国产品加征的34%关税

美对中叠加关税 中国反击宣布对美加征34%关税 特朗普:中国出错招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但中国方面于4日傍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中美点燃关税战局势。而中国被美国课征的总体税率到底为何?有专家认为,历次相加之后,有些项目甚至已高达百分之百,中国所谓“三驾马车”都将熄火,预估中国今年GDP可能跌约1%至2.4%,李强宣称的“保五”已难达成。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以国家为基础课征对等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34%的税率。4日傍晚中国祭出反制。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在公告中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随后,4日美国时间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回应中国反制,“中国出错招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最承担不起的。”

旅美时事评论员蔡慎坤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被课征税率虽在这一波看来不是最高,但特朗普打关税主要目标肯定对准中国。

蔡慎坤表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课征税率远超过34%。“特朗普上个任期对中关税提高20%,今年二度上任之初,因为芬太尼又对中国加征税率20%,这次再加34%,实际累加起来应达到74%,是对所有国家最高。”

蔡慎坤说,如果加上特朗普对全世界钢铁加25%、对汽车关税加100%,特别对中国船舶、集装箱停靠美国港口额外加征停靠费,以阻绝中国货船进入美国的港口。4月9日如果中国政府敢继续从委内瑞拉购买原油,另要对中国加征25%关税,这些加起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基本上是100%。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威尔明顿的洛杉矶港口的中国运输(北美)控股有限公司。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威尔明顿的洛杉矶港口的中国运输(北美)控股有限公司。
(Mike Blake/REUTERS)

中国出口、转口都被堵 三驾马车都要熄

蔡慎坤反问,即便中国制造有低成本、低人权优势,面对100%关税出口,所有中国出口企业出口到美国基本无利可图,出口愈多赔愈多,意味着中国过去发疫情财,趁疫情大发出口红利,基本已近尾声,中国过去讲三驾马车都要熄火。

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说,不管加稅50%或70%,主要源于不同层次的累积计算方式产生,最后要看这些措施如何影响中美双边贸易、全球供应链,以及中美经济的增长。高额关税可能会迫使企业重新配置供应链,但这需要时间,而且成本高昂,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双方经济损失加剧,虽双方目前仍处紧张状态,但中美之间可能还有谈判空间,这似乎也是特朗普总统“弦外之音”最重要的意涵。

蔡慎坤认为,特朗普表面上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他的好友,又对习有很多赞美,实际在关税战上狠狠打了习近平的脑袋、一棒子打下去很厉害。

相关报道

美国再次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待遇

叫停中国小包裹关税豁免 特朗普新规影响多大?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34%关税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

美国加税 中国货物装船出口纷喊卡

蔡慎坤提到,特朗普这次直接针对中国的出口,也堵住现在的出口的漏洞。中国在上次应对贸易战,把中低产业陆续移到东南亚、南美,这次特朗普关税直接打击跟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国家,如越南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南美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这些国家必然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基本在全球再也找不到低关税的渠道。

传出中国很多已装船货载要求取消出口,越南就有多家企业通知取消出货。对此,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中国货物无法装船出口的现象,反映了美国贸易政策、物流瓶颈与市场需求下降的综合性的作用。

孙国祥说:“设想在中国港口的通关的货物如果运到美国,海运方式都已要负担更高的关税,目前既有的货物已没有办法满足原先的契约要求,除非美国的进口商或中国的出口商能够补贴这些关税的需求,否则这些货物都很难出口。”

学者估计中国2025GDP可能下降1至2.4个百分点

孙国祥预测,中国经济将更放缓,今年两会,中国总理李强宣告今年经济成长要达到5%,如今因特朗普提高税率已不可能达成。美国新一回合的关税会使中国 GDP增长下降一到二点四个百分比,比2018贸易战冲击更严重,中国通缩压力进一步削弱内需跟生产的活动,就业市场压力也会加剧,2018年美中贸易战以来,中国已损失35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全球供应链重组跟成本上升、 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都会导致长远的对中国产业结构相对的冲击。

外界评估全球供应链会产生连锁反应,孙国祥也认为,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出口受阻,将影响其他国家原材料跟零组件的供应。长期而言,贸易流向的改变,也可能促成物流公司重新配置资源,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造成影响,美国物价上升将难以避免。

孙国祥预测,在地缘政治跟贸易格局的重塑之下,中国可能会加强跟其他地区如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贸易合作,弥补美市场的损失,短期内虽难以实现,但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至于各产业受冲击情况,孙国祥指出,依赖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包含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大宗如电子产品,美国对中国54%关税大幅上升,将使各企业公司难以维持竞争力。

责编:许书婷

© Reuters

美对中加关税后中国经济将受到多大冲击受到关注。图为上海洋山港。

藏族女作家次仁卓玛被重判8年于四川服刑

藏族女作家岗·次仁卓玛2021年被捕,2022年被判8年,原因不明、下落不明。维权网近日报道,她目前在四川服刑。境外藏族人士告诉自由亚洲电台,未见公布判决书,应与争取藏语文有关,且她多次入狱遭酷刑,身体状况堪忧。

海外的维权网报道,2008年,次仁卓玛和父亲索罗参加甘孜州色达县的三一零和平抗议行动,当年6月1日一同被捕,在狱中遭长期殴打、酷刑虐待,导致其胯骨被打断,获释后,出现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身体局部疼痛等后遗症。此后受当局严密监视。2012年,她和父亲参与抗议中国政府对西藏民族的高压管控政策,二度共同被捕,审讯和羁押期间,再遭殴打和酷刑折磨,身体状况严重恶化。

维权网指出,2021年4月2日,次仁卓玛三度被阿坝州色达县警方以涉嫌所谓“分裂及危害国家安全罪”刑拘,并与之后同被抓捕的另5名藏族作家和活动人士并案,再以同罪名转正式逮捕。

2022年9月,次仁卓玛等6人案在甘孜州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最终被以“分裂、危害国家安全罪”重判4至14年不等刑期。其中,次仁卓玛被重判有期徒刑8年,刑期至2029年4月4日,目前在四川省女子监狱服刑。

自由亚洲电台4日多次拨打四川省女子监狱电话,並未获接听。

西藏流亡官员:争取藏语文权利 常被栽赃分裂国家

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达瓦才仁,4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中国政府抓人后往往不给判决书、不公布具体案情,只说鼓吹西藏独立、危害社会稳定等笼统说法,而藏人多数为争取藏语文使用权利、宗教信仰的自由,这方面是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因此,中国政府违法押人,缺乏正当性,无法服众,只好用分裂国家、危害国家等进行莫须有定罪。

达瓦才仁提到,2008年大规模藏人抗议,主要是要求中国政府根据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和藏人行政中央主张的“中间道路”,经谈判解决西藏问题,让达赖喇嘛返回西藏,以及要求学习藏语,当时几千人被逮捕,至少一千多人被判刑,包括许多学者、诗人。

达瓦才仁说,像民间的诗人、歌唱家、文学家等身分的人出来抗议,最令中国政府头痛,因为当局无法像对付公务员一样,透过苛扣工资、福利、考绩,以“管肚子”去“管脑子”。威胁不了他们,因此会公开宣传被捕的西藏人,遭到严厉毒打、酷刑虐待,以恐吓西藏人。

达瓦才仁说:“当西藏人要求使用藏语文,就是藏人要自主的东西,用中国政府的话讲,就会危害中国统一。因为习近平、中国政府在西藏推行统一用汉语、西藏宗教中国化。用中文讲西藏宗教可以,没有构成侵犯,用藏文讲就不属中国的,会被归结到是独立问题,中国政府认为使用藏语就要跟中国分开、搞分裂,这在国际上讲不通。”

达瓦才仁强调,问题的核心是西藏人要自由、西藏历史上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政府回避这些问题,把西藏主权问题矮化为人权问题,把人权问题矮化为所谓生存权、转经的权利等。

達瓦仁說,中国宪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民族语言的权利,次仁卓玛却被重判八年。之前一名藏族老师札西文色,只为要求学习藏语文,跑到北京上访,去找央视想上焦点访谈、找中国最高法院告状说中国地方政府 要毁灭西藏民族,结果被判五年,获释后被严密监控至今。

相关报道

报告:中国在瑞士监视维、藏族侨民

视频曝光:藏族学生遭中国校长虐待

青海藏族维权人士才让措被当局拒绝发放护照

2008、2012两度和父亲共同被捕

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次仁卓玛,育有两子,是名女作家也是人权捍卫者,长期推动西藏民族語言文化、關注教育。

西藏志愿倡导组织(台湾)召集人丹增南达4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次仁卓玛被判这么重,关键在受到国际关注声援,更重要的是,她跟爸爸一同上街游行、一起被抓,中共最害怕出身于重视传承和保存西藏语言文化、藏传佛教家庭的子女,认为他们具有坚定的核心价值,因此,对这种长期争取宗教信仰自由、语言文化教育、人权生态的藏人列成黑名单。

丹增南达说,2008年次仁卓玛第一次被捕后就被盯上,兩次关押期间,她和爸爸被打、被虐待,折磨得很厉害,出狱后身心状况極差。两年前次仁卓玛再度入狱,令人担忧她的健康。

丹增南达提到,白纸运动后,中共很怕学生、年轻一代表达对共产党统治的不满,尤其彼此相互串连声援而引爆更大规模抗争,因此,对争取自由的藏族青年判的格外地重。

责编:许书婷

© 维权网

28岁藏族女作家次仁卓玛被以分裂、危害国家重判8年

中共对台渗透至总统府? 府谘议疑涉国安遭羁押

根据台湾媒体“镜周刊”,包括总统府谘议吴尚雨、民进党前党工邱世元、黄取荣等三人疑涉共谍案,经台北地检署声请羁押禁见获准。台北地检署则表示,报导指涉嫌国安案件业经收押等情事,因全案仍在侦办中,不便回应。

台湾的网络媒体“太报”报道,总统府总统办公室聘用谘议吴尚雨,遭中国情治单位吸收,潜伏在总统赖清德身边,将总统的一举一动透过好友、民进党资深党工邱世元,交给邱世元的好友、民进党籍新北市议员李余典特助黄取荣,黄再前往中国交给中共情治人员,吴尚雨出卖总统,以此收取中共数百万元台币的好处。

《自由时报》报道,知情人士指出,确实有几位绿营幕僚涉及国安案件,泄漏赖清德总统行程等信息,在二月中旬收押,检方仍在厘清相关人士涉案情况,不排除扩大侦办。

此外,台湾前立法院长游锡堃办公室助理盛础缨涉受中国情治单位吸收,疑提供立法院机敏资料,经北检指挥调查局国安站发动搜索,约谈盛到案,讯后廿万元台币交保,并限制出境、出海,及实施电子脚镣监控。

台湾的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回应,不针对个案或政治人物的刻意指涉进行评论,但任何人只要涉犯背弃国家,做出伤害人民的渗透或统战行为,都应该受到最严厉的制裁。总统府态度始终一致,不分党派、不问身分,皆勿枉勿纵、依法严办。有鉴于中国对台渗透、统战日趋严重,各项国安法制强化刻不容缓,呼吁不分朝野党派全力支持,共同因应来自威权的威胁。

© Reuters

台湾总统府的谘议疑涉国安遭羁押。图为总统府外观。

美国再次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待遇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除了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新关税,包括对中国商品在既有20%关税基础下,加征34%的税外,还签署行政命令,再次取消中国和香港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

命令指出,自5月2日起,来自中国和香港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商品进入美国,将被征收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该税率将在6月1日后提高至每件50美元。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将考虑是否把规则扩展至澳门。

特朗普多次以贸易逆差为由,主张透过关税扭转美国大量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的现状,籍此增加本国企业的制造。他上任两个月后,美国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互惠性关税,并取消来自中国的小额进口免税待遇,试图进一步阻止来自中国的商品流入美国。

不过,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史剑道撰文警告,跨国公司总能找到应对方法;此外,建立适当的系统确切执行上述规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额包裹仍可能透过其他国家,或是辗转从中国进入美国。因此,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要等到减税措施落实后,也就是2026年才会稳定下来,并出现效果。

据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等报道,特朗普新的行政命令填补了低价值包裹免税进入美国的贸易漏洞,但美国政府为了合规所需的支出,也可能会超过取消豁免所带来的税收收入。此外,Temu、Shein等中国零售平台也将做出因应,例如将商品批量运至海外仓库,再通过当地的供应链分发等商业模式。

【美国取消中国小额进口免税待遇】
4月2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并自5月2日起取消中国和香港小额进口免税,关税初为30%或每件25美元,6月1日起升至50美元。 此举填补贸易漏洞,但可能增加美国消费者成本,Temu、Shein等平台则调整供应链应对。 pic.twitter.com/WJM1gHnQ4o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3, 2025

小额包裹与美国芬太尼毒品危机

美国取消中国和香港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阻止芬太尼毒品流入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化学公司提供补贴,并通过其他方式激励这些公司出口芬太尼及相关前体化学品,许多公司将非法物质隐藏在合法贸易流通中。

针对特朗普的新措施,如同前述专家的担忧,代表加州的民主党众议员桑切斯 (Linda Sánchez)认为只取消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豁免力度还不够,需要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否则,我们将玩一场打地鼠游戏,因为坏人和芬太尼走私者会将他们的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继续利用这个漏洞。”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死于芬太尼过量的人数逐年增加,从2015年6千多人,增至2022年7万多人,是3年前3万多人的两倍多。此一趋势直至2024年10月才有所减缓至5万多人。

近年来,通过免税途径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去年达到近14亿件。目前,进入美国的所有包裹中,9成以上为小额包裹,其中约6成来自中国。

相关报道

叫停中国小包裹关税豁免 特朗普新规影响多大?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征34%关税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

美国对台征32%关税 台湾行政院︰强烈不合理 将与美严正交涉

特朗普上台后,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小额豁免”规定。但该政策实施不到几天,特朗普又在2月7日签署行政命令,暂时保留中国低价包裹的免税待遇,直到建立起完善且高效的收税系统。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坎达瓦尔(Amit Khandelwal)以文字回复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他的研究显示,在美国,(以邮政编码来区分的)低收入住宅区是低价货物的主要受益者,且多数小额包裹来自中国。“现在如果对这些货物征收约50%的关税,将增加所有消费者的成本,尤其是低收入者的负担。此外,如果取消美国关税法第321条规定(即小额包裹免税待遇),还可能被征收额外的海关行政费用。”

美国的贸易新措施不仅可能导致美国人民支付更多费用,对供应链的冲击也将超乎想象。物流业者担心,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全面取消来自其他国家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

美国物流公司KINIMATIC的资深副总裁寇尔斯(Mike Coers)对本台指出,“如果这一政策持续下去,价格将上涨,可选性将下降,许多品牌可能会完全倒闭。但幸存下来的公司不会是最大的或最富有的,而是适应能力最强的。”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包裹从卡车上卸下,放在传送带上进行分类。

藏传佛教高僧被证实离世 失踪8个月后死讯曝光

中国官员周三(4月2日)证实,一位在八个月前失踪的的藏传佛教领袖近日去世。两个独立消息源对自由亚洲电台藏语组指出,该名深具影响力的领袖在公开呼吁保护藏语和藏文化之后失踪。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Tulku Hungkar Dorje)是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龙贡寺的第十任住持,享年56岁。多年来,他以慈善家、教育家和宗教导师的身份在藏区广受敬仰,信众尊称他为“堪布”,意为藏传佛教的转世高僧。

在图尔库·洪卡尔·多杰过世的消息传出后,众多藏人网民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哀悼。网民们纷纷写道:“当这样一位位有学识的领袖接连离世时,我们就像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孤零零地被留下。”、“听闻又一位全心全意为西藏宗教与民族事业奉献的人士辞世,我的心从深处感到痛苦”、“一位像黄金般坚强的人,怎么可能只是病死?”。

独立消息来源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中国官员周三召集龙贡寺七名僧侣,通知他们图尔库·洪卡尔·多杰已去世,但未说明具体的死亡时间、地点及死因。当这些僧侣们被告知他去世的消息时,还被要求签署一份政府正式文件确认其死讯,但中国官员未透露住持遗体的下落,也没有说明他在失踪的几个月里被关押在哪里。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最后一次公开讲法是在2024年7月,之后便“被消失”。自他失联以来,中国当局严禁寺庙僧侣及当地藏人讨论其下落,并禁止传播他过往讲法的音频和视频。到了2024年12月,外界对其安危愈发担忧。一位消息人士当时告诉本台,北京方面已开始拘留多名来自西藏各地的知名喇嘛进行审讯,并担心图尔库·洪卡尔·多杰可能已在羁押中去世。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一生致力于推动藏区教育与慈善。2005年,他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创立当地首座藏传佛教尼姑庵,并陆续设立多所学校与职业培训中心,为牧区藏族家庭的子女提供免费教育。这些学校不仅教授藏语、藏族历史,还包括中英文、数学、品德教育,以及唐卡绘画、藏医、裁缝与地毯编织等职业技能。据悉,这些机构多数在他失踪后不久遭到关闭,其中一所早在2021年就已停办。

除了教育事业,他还于2004年成立慈善基金会,长期为数千名僧人、尼姑及年长藏人提供免费粮食、衣物和药品。

图尔库·洪卡尔·多杰于1980年至1989年在龙恩寺接受僧院基础教育,随后赴印度和美国深造多年。他于2002年回到西藏,接任龙贡寺第十任住持至今。

责编:李亚千

© REUTERS

藏传佛教僧侣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纪念仪式上诵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