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林毅夫星期二(8月12日)在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撰文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外延上借鉴和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为中国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林毅夫说,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
他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内涵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外延上借鉴和超越了西方经济学,为中国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他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实践,原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前人从未遇到过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这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习近平经济文选》多篇文章结合新时代的创新实践,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概括,尤其是对构建新的生产力理论作出深刻论述。比如,《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指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等等。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只讨论在给定生产力边界条件下调整生产关系来释放生产力,而不讨论如何推动生产力边界拓展的理论局限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在学理上形成了能够对包括产业和技术结构、基础设施结构、制度结构等如何决定一个经济体生产力发展进行解释的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林毅夫在文中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注重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打破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线性教条,走出了跨越式发展道路。
又如,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是建立在中小规模国家发展经验基础上的,往往忽视国家规模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人口总量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比如,随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端牢中国饭碗的压力仍然较大;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必须付出更大努力等。这种超大规模难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库中找不到答案。
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发挥中国规模优势,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立足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等。这些实践突破了西方“小政府、大市场”的治理教条,展现出大国治理智慧。西方经济学无法理解这种“大国发展逻辑”,更无法提供应对超大规模难题的方案。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必须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指引中国成功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避免了完善体制机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创造的发展奇迹,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一奇迹的密码,在于对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的深刻把握、坚持与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彰显了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
在实践中,中国推动形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压舱石”作用,在重大战略实施、公共服务提供中承担主体责任;民营企业在创新创造、吸纳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展现出强大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独特的资源配置机制,既避免了市场失灵的弊端,又克服了政府干预的低效。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充分证明了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决定了理论指导的独特性。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是否定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而是要打破教条束缚,从中国经济制度的实际出发总结规律、创新理论。
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扎根于中国制度土壤,又回应了人类对更好发展制度的探索,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利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