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2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表示指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这些困难和挑战并非制度性、整体、长期、无解。他呼吁民企苦练内功、改革创新,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光明、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中国最高层今年2月17日在北京举行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理李强等高层出席,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等数十名重量级民营企业家座谈,被视为官方重塑民企信心的举措。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星期五(8月15日)发表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篇幅将近3800字。
习近平会上表示,中共中央召开此次座谈会,目的是听听民营企业家心声,同他们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鼓励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强调:“我改革开放之初走上领导岗位,从河北到福建、到浙江、到上海、再到中央,一路走来,一直十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他指出,中国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中共领导民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宪法和法律保护;中共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习近平续指,中共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他强调:“这些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宪法和党章都有明确体现,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我们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大前提。”
习近平指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实行改革开放,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现在,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民营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92%以上。
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民营企业有42万多家、占比也在92%以上;民营企业对进出口和税收的贡献都在五成以上,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达到八成以上。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但习近平也提醒:“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他指出,较为突出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给传统产业领域的一些民营企业带来较大冲击;一些科技型和外向度较高的民营企业面临困境。
一些民营企业则盲目多元发展,市场把握不好、经营管理不善;有的地方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优,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待加力,“社会上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有一些杂音”。
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认为,这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
他指出,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对民营企业来讲,关键在于苦练内功、改革创新,提高生产经营的决策和管理水平,通过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干扰所惑。
习近平并呼吁民企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共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习近平并要求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含含糊糊、拖拖拉拉,不能打折扣。”
针对解决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习近平要求坚决破除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在市场准入方面,习近平要求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发展机会,重点要加紧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要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继续下大气力解决。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则是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对于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习近平要求从政府、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带头做起,落实责任,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加快清欠进度,解开这个疙瘩。
要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失信惩戒,“不能边清边欠、清了又欠、没完没了”。同时,要严防民营企业之间互相拖欠,严防民营企业拖欠员工薪酬。
对于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习近平强调保护的是合法权益,而不是非法利益;保护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不能搞“法外开恩”那一套。中国各类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都不能规避查处。
他要求要加快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审查和管辖,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案件审查和执法司法也要依法进行,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习近平指出,近些年各级都制定出台了一些涉企纾困政策,但不少民营企业反映获得感不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提高政策精准度,实事求是,“说了就要做,真帮实帮”。
同时,对纳入帮扶的同类型企业要一视同仁。对有的企业,一招两招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就得综合施策,发挥集合效应。当然,民营企业也要认识到,生产经营关键要靠自身努力。
在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习近平坦言,现在仍有不少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片面化简单化。他要求各级干部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亮明态度、付诸行动。民营企业家也要心地坦荡地同干部交往,不要利诱、围猎、腐蚀干部。
习近平表示,上述这几个方面,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要立足实际,统筹抓好,能到位的事就抓紧做,赶前不拖后,“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把相关情况、工作打算向企业讲清楚,努力创造条件解决。”中央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指导、推动落实。
另一方面,习近平也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勇担时代重任,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并提出五点要求,包括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坚持诚信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习近平最后表示:“衷心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