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评估,三季度GDP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能否实现官方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发言人则认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中国官方星期一(10月20日)公布最新宏观数据,今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8%,为今年以来最慢增速,与市场预期相符。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同日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发声明,指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看,三季度以来,个别国家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存在阵痛,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有待化解,部分行业增势减缓客观上影响经济增速回落。但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发展壮大。
发言人指出,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经济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没有变。从增长水平看,中国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对于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尤为难能可贵。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6.5万亿新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发言人研判,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也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并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发言人指出,今年中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于稳定经济运行功不可没。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等,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中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积极因素也还在累积。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近8.9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这些都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总体表现,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中国各地区各部门沉着应对、狠抓落实,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克时艰。中国经济发展并顶住压力,取得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在官网发布最新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GDP达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发言人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
这种情况下,中国实现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应变破局能力和抗压耐压强大韧性。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
发言人表示,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但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的考验。”
发言人续称,“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贸增长面临重大挑战,国内一些领域结构性矛盾还在显现,企业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