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提出四年,企业行动进展如何?——2024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观察
从平均水平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整体正处于搭建双碳治理体系、寻找减排抓手、探索有效减排路径的初始阶段,行动成效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谭畅
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增加,地球最暖纪录再次被打破。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9℃,成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
地球“体温”持续升高的同时,全球气候治理形势不容乐观。2024年多场国际气候会议在分歧和遗憾中落幕。备受瞩目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在气候融资目标、全球碳市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有关加强气候行动的关键草案遭到淡化处理,人们不得不将希望寄予下一场气候大会。
动荡形势之下,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更多确定性。2024年,中国全面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部署走向深入,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企业作为双碳行动的重要主体,既为这场系统性变革贡献着解决方案,也在绿色发展浪潮中创造着新机遇。
为记录中国企业参与双碳进程的行动和成效,2022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构建起“双碳行动力模型”,发起企业双碳行动调研,从领导力、减排力、创新力、协调力等四个维度对企业双碳行动进行综合评价,希望发现推动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4年,调研聚焦能源、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农业及食品、金融六大关键领域,覆盖国企、民企、在华外企近500家企业。调研最终形成了六大行业“企业双碳行动力榜”,发布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观察报告(2024)》,系统总结了2024年中国企业双碳行动的整体进展、技术路径、举措抓手、年度亮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进展:冒尖者少,平庸者众
经过前期的理念宣示,企业双碳实践进入了务实行动阶段,各行业涌现出双碳行动先行企业,但从平均水平看,产业实践整体正处于搭建双碳治理体系、寻找减排抓手、探索有效减排路径的初始阶段,行动成效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调研显示,六大行业的平均得分均未达到及格线,且60分以上的企业占比普遍较低。建筑行业得分60及以上的企业占比仅3.5%,交通运输和工业制造行业这一占比分别为4.3%、7.6%,能源、农业及食品、金融行业依次为10%、13.3%、27%。这表明,各行业除了少量双碳“能见度”较高的先行企业外,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的双碳治理、减排举措、研发创新、沟通协作等水平有待继续提升。
路径:双化协同,数智减碳
数字化和绿色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应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率,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实施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2024年8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为各行业深入推进双化协同提供了指导。
调研显示,在工业制造行业,82.1%的企业开始应用数字技术升级工艺流程,65.7%的企业建设了数字车间或智能工厂,“黑灯工厂”“灯塔工厂”在制造业企业加速落地。在能源行业,68.6%的企业实施了数字化工程或项目,数字矿山、智慧电网、智能油气田建设成果显著。在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物联网(IoT)技术、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正成为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帮助企业实现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能源优化。
抓手:零碳试点,由点到面
绿色转型是一项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性工程,对于重点排放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说,组织层面的碳中和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打造碳中和或零碳产品则更具现实操作性。
调研显示,打造零碳或近零碳产品是一些先行企业落实双碳行动,提升双碳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在工业制造行业,部分企业开始打造零碳工厂,研发碳中和产品。在交通运输行业,个别企业尝试打造零碳收费站、碳中和产业园、碳中和主题航班。在建筑行业,近零能耗建筑、负碳楼项目让人眼前一亮。在金融行业,打造碳中和营业网点也成为亮点行动。
图:工业制造行业绿色称号与碳中和认证情况
零碳产品不仅是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也是企业获得绿色竞争力的新赛道。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可以预见,2025年将迎来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建设风潮。需要警惕的是,个别企业为了塑造碳中和领导力,在宣传零碳产品过程中存在漂绿的嫌疑。
亮点:资源循环,节材降碳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从而降低资源生产使用带来的碳排放。2024年多项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10月份,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为新成立的中央企业,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在本次调研中,实施废旧资源再利用是企业低碳行动的亮点。调研显示,81.7%的农业及食品企业着手废弃物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1.3%的工业制造业企业开展了水资源、包装物循环利用,以及废旧产品回收。42.9%的交通运输企业披露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绩效数据,如公路建设中的沥青路面废旧材料、石料等回收利用,邮政快递行业的废旧纸箱再利用等。
动力:“绿金”发力,规模领先
金融行业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中国绿色信贷余额持续增长,绿色信贷规模居世界首位,体现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大力支持。
在本次调研的55家金融企业中,绿色信贷余额超万亿的企业有4家,绿色信贷余额增速超过50%的企业有11家,其中增长最快的3家为广州农商银行(73.7%)、广发银行(71.7%)、宁波银行(62.8%)。在调研的证券公司中,截至2023年累计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超过千亿元的机构有6家,分别为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
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同时,金融企业也需要重视自身的环境表现,提升经营管理的绿色化和低碳化水平。在本次调研中,制定了双碳规划的金融企业占比不足一半(32%),仅20%的金融企业有明确量化的减碳目标。
图: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
不足:路线模糊,激励缺失
双碳治理体系包括推进双碳工作所需的组织架构、目标规划、能力培训、对外沟通等。随着双碳政策要求和企业行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双碳工作纳入企业治理体系,建立有关双碳工作的决策机制和监督体系。例如在工业制造业调研中,62.7%的企业将气候议题纳入董事会职责范围;在建筑行业调研中,52.6%的企业明确董事会对气候或环境议题进行监督。
然而进一步考察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则可以看到,在双碳目标设定、碳中和实施路线、双碳能力培训等方面,企业普遍存在不足。
在碳中和实施路线图方面,六大行业中制定或公开明确路线图的企业占比均未过半,农业及食品和金融行业的占比相对较高,交通运输和建筑业占比较低。路线图不清晰,很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碳中和行动方面处于“边走边看”的状态,缺乏计划性。
在双碳行动激励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将企业减碳绩效与企业高管的薪酬挂钩。
如果说清晰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是企业双碳行动的推力,那么合理的激励政策就是企业双碳行动的拉力。将减排绩效与高管薪酬挂钩有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
注:金融行业的占比为“绿色金融绩效纳入管理考核”的占比
挑战:能效偏低,“绿链”难建
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供应链建设是企业双碳行动面临的两大突出挑战。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低碳化,但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行业,其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也在持续增长。例如在交通运输行业调研中,49家企业公开披露了碳排放数据,其中73.5%的企业碳排放量较上一年出现不同幅度增长。在农业及食品行业调研中,有21家企业公开披露了运营范围碳排放总量,其中超过一半(54.6%)的企业碳排放总量高于上一年度。
在供应链协同减排方面,大部分企业制定了绿色采购制度,对供应商提出环境要求,但缺乏对供应商减排的有效激励和支持举措,这会降低供应商的减排意愿,从而影响到企业范围3(价值链中发生的、除范围2之外的所有间接排放)的减排成效。
在工业制造业的调研中,有38.8%的企业通过培训、知识交流、技术支持等为供应商减碳进行赋能,仅有13.4%的企业为供应商减碳提供商务合作或荣誉激励,仅有9.7%的企业披露了核心供应商的减碳成效。在农业及食品行业中,30%的企业为供应商减碳赋能或进行相关培训,仅有15%的企业披露了核心供应商减碳成效。在建筑业中,42.1%的调研企业有明确的绿色采购制度,但仅有8.8%的企业为供应商减碳赋能。
图:工业制造行业供应链减碳表现
趋势:绿色壁垒,信披趋严
气候治理形势复杂,气候议题被深深嵌入全球政治经济变局之中,这将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出海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将更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和碳排放要求纳入贸易和投资协定,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逐步形成。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电池法案等政策的生效实施,直接影响中国钢铁、电力、电池制造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国内外有关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规则要求在快速发展。2024年3月,欧洲理事会的欧盟成员国宣布《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责管理指令》(CSD-DD)达成协议,要求满足条件的公司必须调查“活动链”的气候等方面情况,以确保公司在其运营和供应链中可识别、评估和管理可持续性风险和影响。同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面向投资者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提升和标准化》的最终规则,要求在美国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企业在其年度报告和招股书中披露气候相关的信息和风险。11月,我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了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披露指南。
气候贸易规则和气候信披要求的不断更新,对企业开展双碳信息披露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但当前发布双碳行动或应对气候变化专门报告的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在调研的工业制造业中,这一数据占比为10.5%,在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这一数据占比均为11.4%。在金融行业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量化分析的企业占比为20%。面向未来,中国企业既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相关贸易规则的关注和应对,也要更细致全面地做好碳减排和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
扫码下载《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观察报告(2024)》
校对:吴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