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被写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修改后的《慈善法》正式施行,中国慈善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慈善信托、慈善捐赠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应急慈善、社区慈善和个人求助有法可依,取得重要进展;互联网技术继续赋能慈善创新;慈善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深化。展望2025年,慈善事业进入价值提升和结构调整期,呈现五大趋势。
2024年十大进展
进展一:多层次法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2024年9月5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新修改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慈善组织认定办法》,以及新制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三个配套政策亦同时施行。12月24日,民政部发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近5年来,我国慈善法制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国家和地方层面共出台慈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400多份,多层次法律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为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在修改后的《慈善法》施行后,贵州和吉林两省省级慈善条例也开始施行。据不完全统计,2016至2024年,已有江苏、山东、山西、湖北、上海、重庆、吉林、贵州等8个省份颁布了慈善条例(或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浙江、安徽、江西、陕西、湖南5省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办法,北京、福建、河北3地出台了慈善事业促进办法(或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
在慈善信托方面,2024年11月15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就《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比例标准。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等6个省份近年来也陆续出台地方政策,规范慈善信托的设立、运行、变更、终止等流程管理与指引。
进展二: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加强
2024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推动志愿服务向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司法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相继制定本领域志愿服务发展支持政策以贯彻《意见》的实施。江苏、宁夏、北京、内蒙古等多地先后出台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意见方面的措施,通过提供制度支撑与组织保障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据中国志愿服务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3日,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2.38亿人,各类志愿团队达135万个,志愿项目总数1281万个,覆盖文化、文艺、体育、医疗、环保、法律等多个领域。志愿者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人才能力建设也不断加强。9月3日,全国志愿服务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项目实施示范培训班在广西南宁开班。各地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人才常态化培训活动,提升志愿服务人才的专业素养。
进展三:亿元捐赠形式多样
2024年,爱心个人和企业以现金捐赠、物资捐赠、股权捐赠、服务捐赠等方式,踊跃支持各类慈善活动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亿元以上的大额捐赠共33次,善款总额127亿元。
捐赠的财产类型多样,包括现金、股票、物资、服务等。其中,现金类大额捐赠金额最多,接下来依次为股票类、物资类和服务类捐赠。杭州骋风而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捐赠价值1亿元的算力服务,开创我国新质生产力捐赠的先河。
2024年大额捐赠的投入方向主要聚焦教育,同时集中在医疗、乡村振兴、文化、环保等领域。11月1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宣布将捐赠30亿元设立慈善基金,投入教育事业,为本年度规模最大的一次慈善捐赠。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在年内2次分别捐赠价值15.12亿元和27.99亿元的股票,支持创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捐赠主体类型多元,包括比亚迪、蚂蚁集团、茅台集团等大型企业,虞仁荣、段永平、关杰初夫妇、许书典家族等爱心人士和家族,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赛马会、邵氏基金会、印尼国信集团等香港及海外华侨华人主体,心怀大陆慈善事业发展,皆在年内发起亿元以上捐赠。
进展四:慈善信托县级备案范围扩大
2024年,慈善信托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12月27日,全国新增备案506单,较2023年(454单)增加52单;新增备案财产规模11.41亿元,较2023年(12.77亿元)略有下降。从地域来看,浙江省新备案的慈善信托数量最多,达169单;其次为广东省和北京市,分别为48单和41单。北京市新备案财产规模最大,为3.13亿元,其次为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为3.02亿元和1.53亿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县级民政部门开始接受慈善信托备案。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和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首次备案慈善信托。目前已有浙江、广东、陕西、四川、安徽、上海、北京、河北、江苏、青海、重庆等11个省份落地县级慈善信托。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开展慈善信托服务的慈善组织——温州市瓯海区善家慈善信托服务中心,旨在破解外地信托机构在本地县级民政部门备案的难题。该中心作为联合受托人,已备案7单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为181.5万元。
2024年共有3单亿元规模、21单千万元规模的慈善信托,大额慈善信托数量较2023年(亿元1单、千万元21单)略有上升。75.1%的新备案慈善信托财产规模在1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百万元126单、千万元254单)。万元和万元以下规模的慈善信托分别有95单和7单。
新备案的无固定期限和永续型慈善信托数量出现较大增长,分别由2023年的211单和43单,增长至2024年的223单和60单。在期限设置方面,越来越多的慈善信托倾向于灵活期限或长期限的设计。
进展五:生成式AI赋能多领域公益
2024年,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该技术也被应用在公益慈善的多个领域。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募捐、技术产品等方面持续赋能公益行业发展。
AI 技术在公益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包括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医疗诊断、文物修复、寻人等领域的应用。今年,生成式AI的兴起为科技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多款生成式AI产品在不同公益领域得以应用。如赋能行业,专业协助公益从业者日常工作的阿里巴巴“AI公益小蜜”;支持医疗,聚焦健康管理、患者服务、临床诊疗辅助以及医学科研四大领域的医疗大模型“大医”;服务老年人群体,在“银杏时光”公益项目中帮助认知障碍老人进行记忆训练的“豆包”AI;助力乡村教育,激发乡村儿童创造力的快手“可灵”AI等。
在互联网公益方面,以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字节跳动公益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募捐与技术公益创新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9月公益活动热潮中,各大互联网公益平台通过独具特色的公益活动,不仅为众多公益项目募集到可观的款物,更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参与公益、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腾讯公益“久久公益节”通过“摇一摇”“点个赞”等多元方式吸引公众募款,公益节期间参与互动人次达到7.1亿。阿里巴巴公益在“95公益周”期间尝试创新公益直播模式,前后带动了2.2亿人参与支持多个乡村公益议题。字节跳动公益平台发起“dou爱公益日”活动,吸引3093位抖音创作者、521家公益机构加入,助力1075个公益项目,通过短视频形式提高了公益的透明度、增加了互动性,带动1250万用户一起做好事。
进展六:个人求助规范化发展
2024年,对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管理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使个人网络求助在更规范化的运作方式下对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大病网络众筹用户调研报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内地居民医疗支出个人自付比例约43%,居民就医负担较重。在这一背景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能够对缓解大病患者经济负担起到积极作用。以水滴筹为例,截至2024年9月,平台累计筹款金额达663亿元,有超过4.66亿爱心人士通过水滴筹平台捐款,帮助超过332万大病患者。
在2024年以前,对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管理仅有行业自律公约,因此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乱象,如求助信息不实,甚至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求助平台获利。2023年,慈善法的修改对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网络服务平台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做出规范要求。2024年9月5日,修改的慈善法正式施行,同日《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公布施行,对个人网络求助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为网络个人求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0月14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遴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公告》,并在12月16日公示了拟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名单。通过公示期后,相关平台仍要依据《管理办法》开展服务并规范平台使用者的相关活动。
进展七:应急慈善政社协同深化
2024年,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施行,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为应急慈善领域政社协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在此背景下,应急慈善政社协同在救灾物资保障和救援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更多慈善组织关注防减灾与韧性社区建设。
在物资保障方面,2024年汛期,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和应急管理部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部分基金会向灾区援助物资共约150万份。2024年11月,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要建立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按需开展救灾捐赠。
在救援协同方面,7月,在应对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中,应急管理部引导社会应急力量261支7100余人,参与人员搜救、堤防巡查和物资分发等工作,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6万余人。10月,应急管理部印发《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试行)》,规范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助力提升整体救援效能。
慈善力量参与灾害响应的工作前移,愈发重视基层防减灾能力建设。2023年底积石山地震后,多家慈善组织在当地开展提升防减灾能力的项目或培训,如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安全家园”、中国乡村发展基金的“应急小站”和“校园减灾教室项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社会救援力量保障提升计划”、爱德基金会的“喇叭地震预警生命守护工程”和北京恒善公益基金会的“积石山县乡村应急能力建设培训”等。2024年8月-12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启动“云南数字备灾与韧性社区建设项目”和“爱心云备灾项目”北京和广东试点,通过发放数字爱心券,助力韧性社区建设。
进展八:社区慈善进入快速推进期
2024年,社区慈善基金进入快速推进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重庆、山东、四川、湖北、海南和江西6个省份已出台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指引,通过规范社区慈善基金运作来促进社区慈善发展。山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广东7省份在全省范围内设立的社区慈善基金数量均超过1000支。辽宁、黑龙江2省份首次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山东首次公布100支“金种子”社区慈善基金,对优秀的社区慈善基金进行表彰。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由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全国各地慈善会于2020年9月4日启动实施,为全国所有社区设立具备互联网筹款功能的冠名基金。截至2024年12月25日,共激活全国各地村社53067个,累计筹款超21.78亿元,超207.75万人次献爱心。
社区慈善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注进一步提升。2024年,辽宁、海南、重庆等地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提供暖心驿站、暖心食堂等便利服务。截至2024年9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联合美团在全国各地共建近600个骑手友好社区。北京朝阳区、上海长宁区、广州白云区、青岛黄岛区和兰州新区等多地均为新就业群体设立了慈善暖心驿站。
进展九:多个区域探索“慈善一体化”
2024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推进引领区域慈善协同发展,丝路沿线省份也开启了区域化慈善协同发展的探索。
长三角区域在慈善协同发展领域已有多年经验。2024年,在过往实践基础上,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加强了理论研究,在10月的长三角慈善一体化会长联席会议上由各成员单位共同发起设立“长三角公益慈善发展报告”研究项目,探索如何更好发挥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京津冀地区按照2023年签署的《京津冀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推出了“十大协同发展合作示范项目”和“百个资源互助项目”,推动京津冀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发布首批社会支持签约名单,三地共同探索区域协同慈善资源的创新合作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平台交流作用。6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一老一小”社会服务创新交流会在广州南沙举办,探讨大湾区社会福利和公益创新发展方向和路径。下半年,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联合举办了两期“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公益伙伴学习营”,通过实地参访港澳社会服务机构、与港澳学者和资深实务专家展开对话等多种方式,加强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促进慈善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
丝路沿线省份也开始了区域慈善协同的积极探索。10月,首届“丝路慈善大会”在银川举办,以“丝路共善,东西协同”为主题,聚焦公益金融、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均衡发展。
进展十:慈善国际交流稳步深化
2024年,我国慈善国际交流稳步推进,在亚洲构建慈善生态,与非洲深化合作,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在亚洲交流方面,9月,香港国际慈善论坛宣布启动亚洲公益慈善研究计划,为期3年,计划与10家亚洲顶尖基金会合作,构建“植根亚洲、惠泽亚洲”的慈善生态系统。11月,第二届亚洲公益论坛聚焦“多元合作、永续发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公益慈善组织以及24个国际组织的近400名中外嘉宾,共同探讨交流亚洲公益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使命。
在中非合作方面,7月,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开设公益慈善与中非减贫合作论坛。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在会上宣布未来五年将对非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在教育公平、性别平等、消除贫困、绿色能源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更多以人为本的公益民生项目。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召开,会上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在未来三年中方单方面支持非洲重点举措中,将深入开展“百企千村”活动,在妇幼健康、教育培训、乡村发展、清洁饮水等领域实施500个公益项目。
根据2024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基线调研项目报告》,中国民间组织覆盖的区域从过去以东南亚和东非为主,拓展到南亚、中东、中欧等区域,实施项目的社区也正在从单点向多点扩大,超过一半的受益民众认为“中国是一个帮助我们的友好大国”。
2025年五大趋势
趋势一:慈善的功能价值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慈善事业进入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监管进一步加强、行业进一步自律的高质量发展期。这也是进一步认知慈善价值、凝聚社会共识的时机。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公益慈善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将更为凸显。
慈善是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第一,探索社会创新。慈善力量发现社会问题,以试点或小切口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创新工作机制,进而推动系统性变革。第二,丰富精神文明。慈善服务、爱心捐赠等慈善行为,将仁爱、互助、与人为善的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价值观,与公益、利他、志愿等现代慈善理念相结合,有助于弘扬慈善文化,提升社会价值认同和文化凝聚力,丰富精神文明。第三,健全社会治理体系。通过社会组织治理、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慈善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慈善将发挥更显著的经济功能。第一,形成社会服务产业。中国进入社会服务的量质双重需求提升期,慈善力量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服务重要提供主体,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服务的领域覆盖民生、公共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国际交流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巨大的社会服务产业。第二,创造就业机会。慈善在成为社会服务主要提供主体的同时,将吸纳大量就业,形成庞大的社会服务队伍。第三,推动共同富裕。通过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慈善将创造更多直接经济价值,向服务提供者进行第一次分配。通过扩大捐赠、志愿服务等,慈善将深化第三次分配的功能,进一步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趋势二:步入“慈善+”时代,慈善趋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随着慈善事业覆盖的领域日趋扩大,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带动慈善服务价值链不断延展,慈善行业趋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最明显的体现是,慈善行业逐步与更广泛的产业相结合,形成“慈善+金融”“慈善+科技”“慈善+家族传承”等创新领域。
党中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金融工作需要更好地服务民生需求,推动慈善与金融的交叉领域逐步成型。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将慈善融入主营业务范围。一方面,通过慈善信托、慈善保险等创新工具,为慈善事业提供资源供给。另一方面,为慈善机构开发专属的财务管理产品,保障慈善资产的增值保值。
公益慈善与科技之间的融合态势愈发显著且深入,呈现出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崭新格局。一方面,慈善借助科技力量,能够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畴。修改后的《慈善法》要求完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慈善信息平台、加强慈善组织的应急信息共享,数字化慈善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相关主体逐步开发拓展慈善相关的数字化服务,既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的慈善捐赠渠道,又为慈善机构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沟通工具。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教育、医疗、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贡献卓越力量。另一方面,科技将吸引更多慈善资源涌入,加速自身迭代。二者携手共进,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精神文化的不断丰富,高净值爱心人士逐步把慈善与家族传承结合起来,希望以慈善事业为纽带,链接子孙后代的家族向心力。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等财富管理机构,为高净值人士开发带有慈善属性的家族理财产品,既解决家族的传承需求,又为慈善事业提供了新的资源。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保障机构,加大对于慈善领域的资源倾斜,为慈善机构、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等提供法务或会计等专业服务,保障捐赠人、慈善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权益。此外,高校、智库等研究咨询机构,也投入到慈善行业研究中,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趋势三:慈善和政府、市场的跨部门协同合作更加密切
从实践探索看,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慈善与政府、市场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比如在公共卫生领域,盖茨基金会推动“共建式慈善”,支持中国企业开发的脊髓灰质炎、乙脑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扩大产能,并通过“开放获取政策”,促进产能扩大和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对疫苗的公平获取。在应急领域,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15亿资金,设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综合保障基金”,联合41家国内外企业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运输和战疫后备,联合39家数字科技企业支持全国各地抗疫小程序开发,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应急网络。应急管理部与多家慈善组织、电商平台等探索救灾物资保障的协同机制。在助残领域,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与残联、各级助残公益组织联合开展助残行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行动、社会组织参与、志愿者助力、残疾人受益”多元助残模式。
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就业等将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灾害响应、社区韧性建设、大病救助、公共卫生、养老、托育、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社会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政府、市场、社会等单一主体无法完全承担,需要跨界力量的合作协同,以系统性解决。因此,未来公共部门、企业和慈善力量的合作将更为普遍。政府提供兜底、基础性支持,商业力量解决市场化的需求,慈善开展创新和精细化服务。
趋势四:慈善力量助力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
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平均气温10.9℃,较常年偏高1.01℃,再创历史新高。气候变化加剧灾害风险。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不同群体和地区的暴露程度和抗灾能力不均衡。老人、残疾人、儿童、妇女和低收入者等群体,以及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更为脆弱,更加需要慈善力量的关注。
根据全球气候资助报告,2023年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资助总额达到93亿至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但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资助占全球慈善捐赠总量依然低于2%。同时,仅有约十分之一的全球气候资金用于气候适应。
按照《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要求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的目标,国家疾控局、应急管理等13个部委在2024年9月联合发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要“教育、引导、促进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自救互救措施,提升公众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素养水平。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城市、乡村、社区、重点场所(医院、工业企业、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机构等)行动试点,总结可推广的适应模式”。未来,气候变化和适应将成为中国公益慈善持续关注的议题,更多的慈善资源也将随之投入其中。
趋势五:社区慈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慈善法》明确支持发展社区慈善事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社区慈善的发展奠定法律基础。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沉,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各个公益领域在不断向基层延伸,使得社区慈善的服务内容持续拓展,从传统的救助困难及特殊群体,逐步转变为向社区群众提供涵盖教育、文化、体育、环保和应急等多元的社会服务。
社区慈善具备“看得见”的特性,捐赠者能直接看到捐赠款项给社区带来的改变,受益者就在身边,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模式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同时,与国外相比,中国大部分慈善捐赠来自于慈善家和企业,公众捐款占比较低且多用于社区之外,这反映出中国社区慈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公益事业从大范围公益向社区慈善的转变,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将成为主流,社区慈善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研究中心王明媚、周佳如、尹力子、赵延会、程芬)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