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车险和家财险时,你了解财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吗?
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三个筛选条件:信息披露充分及时、偿付能力合格、净资产大于等于10亿元。36家财险公司符合标准,进入被测评名单。
基于可比和可及性原则,设定三大维度10个子指标,并按投资资产规模将36家财险公司分为千亿组、百亿组和十亿组。
排名靠前的财险公司多采用“哑铃形”投资策略,即一端是固收类资产,一端是权益资产,中间是另类资产,固收类资产占比最高。尽管各自风险偏好有差异,但平均(财务)投资收益率不理想,仅为0.83%,逊于被测评的寿险公司。
南方周末研究员 张文景 实习生 何晨硕
责任编辑:丰雨
为爱车选购车险、为房屋等高价值物品投保家财险时,抑或为对冲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而购买各类财产险时,财产险已不仅是个体的必选项,更是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稳定器”。
中国内地有多少家财产险公司?它们与赔付能力相关的投资能力如何?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市场现存90家财险公司,可运用资金余额为2.27万亿元。区别于寿险公司拥有更多期交保单和长久期资金,财险公司皆为年签保单和短期资金。
在保证当年赔付额之余,财险公司积极将剩余资金进行投资以补充利润。如果投资能力业绩持续不佳,财险公司“赔掉底”的风险将加大。那么,不同财险机构的投资能力是否有异同?优劣之差有多大?
因应市场和政策之变,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2024年金标杆”对应榜单相应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原有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经各种考量和筛选,将此次测评对象从2024年的15家大幅扩容至36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金标杆·财险投资能力榜”初榜(下称“财险投资能力初榜”)全部定量数据来源于各财险公司2024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等公开披露数据,并首度依托南方周末“金标杆·新金融竞争力榜数据库”(下称“金标杆”数据库)(详见《“金标杆”数据库上线:测评金融机构势能的“温度计”》)采集获取。
历时半年,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制的财险投资能力榜初榜是2025年“金标杆—新金融竞争力榜”(下称2025年“金标杆”)18个子榜之一,亦是7个保险系子榜之一。客观、科学、公正和透明是“金标杆”系列榜单一直遵循的四大原则。
“财险投资能力初榜”显示,36家财险公司平均(财务)投资收益率不理想,仅为0.83%,低于寿险测评公司的1.03%,较之寿险业更追求久期匹配策略,财险公司投资更注重流动性,在银行存款类资产配置占比较高。在权益投资方面,财险公司则采取高股息投资策略。
榜单落定的位次和分值如何?人保财险、紫金保险和国元保险分获“千亿组”“百亿组”和“十亿组”榜首;三组之中,“万亿组”得分最高,“百亿组”分差最大。排名和分差映射了各家投资策略优劣。综合三组排名观察,排名靠前的财险公司多采用“哑铃形”投资策略,即权益投资占比较高的同时,固收类资产分布较为集中。
9月开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将根据各财险公司2025年最新财务报告对相关指标得分进行更新,并同步对被评测财险公司展开深度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线上调研。与此同时,将遴选相关领域资深专家组成独立专家评审团进行“背对背”评分。在上述三类分值各占一定权重的基础上,制作并公布“2025年金标杆·财险投资能力榜”终榜。
优中选优:36家公司符合条件
如何在90家财险公司中筛选出值得测评的对象?
在权衡数据可得性和可比性基础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筛选条件:信息披露充分及时、偿付能力合格、净资产大于等于10亿元。36家财险公司同时符合此标准,进入测评名单。
36家财险公司总资产规模合计约2.47万亿元,约占财险业总资产的80%,具有较好的行业代表性。
上述筛选标准数据均来自各财险公司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三星财险和长江财险等因未在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风险综合评级而落选。尽管这两家公司已在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风险综合评级,但为保证标准一致性,此次未将其纳入测评。
申能财险和比亚迪财险系重组公司,中石油专属保险公司和中国铁路保险则属于自保公司,主要服务各自集团旗下公司。这四家公司也未将被纳入测评范围。
与寿险投资能力榜初榜(详见:35家寿险公司,谁的投资能力更胜一筹?)不同的是,财险投资能力榜初榜弃用了净利润指标。一是两个行业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不同,财险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利润与规模相关系数更高;二是财险公司受新会计准则影响小。若将净利润纳入筛选指标,既有重复之嫌又不具备区分度,不符合“优中选优”的测评原则。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发现,2025年一季度仅有5家偿付能力合格的财险公司净利润为负,而同期寿险公司共有20家。
但财险投资能力榜初榜纳入了公司类型指标。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分为:Ⅰ类保险公司和Ⅱ类保险公司。前者指成立时间长、保费规模大和省级分支机构多的保险公司。简而言之,即相对成熟的保险公司。后者则相反。
在“分类监管”的指导思想下,监管机构对后者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相对较低。基于“优中选优”的测评原则,对于Ⅱ类财险公司,本次测评将风险综合评级门槛提升至BB。
分组测评:千亿、百亿、十亿三组
财险公司的资金属性与寿险公司有何不同?它决定了财险公司更适合的怎样的投资策略?
财险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短期保费,资金周期较短,通常为一年左右,因此其投资策略以稳健为主,偏重流动性资产,如银行存款和短期债券等。
基于上述因素考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设定的财险投资能力榜初榜测评指标由投资规模、投资收益和投资管理三大维度构成。
虑及财险公司投资能力建设有限的现实,此次测评未对团队能力建设进行详细对比,仅考察不同财险公司投资能力管理高低。
根据监管规定,财险公司对应的投资管理能力共五大项,分别为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股权投资管理能力、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和衍生品运用管理能力。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情况》统计发现,36家测评对象中,仅3家公司具备四项投资能力,而多数仅具备两项,还有部分未披露相关信息,无法判断是否具有相关能力。
基于上述考量,对2024年相关指标优化调整后,财险投资能力榜初榜测评指标由10个子指标构成。其中,投资效率维度权重最高,占比70%。
为方便计算,上述所有指标总权重被设置为100%,并将在年度总榜中按相应比例折算。同时,基于可比性原则,本次测评按照投资资产规模将36家财险公司分为三组,分别是千亿组(投资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百亿组(投资资产规模位于1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十亿组(投资资产位于1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
投资能力未必与规模正相关
不同组别有何异同?
四家机构进入千亿组。其中,人保财险以85.93分力压群雄,高居榜首。平安产险位居第二,太保产险排名第三。与上述三家相比,国寿财险在各方面指标均处于落后位置。事实上,国寿财险投资资产规模距离1000亿元尚差30亿元。综合考虑后,将其归入千亿组。
根据监管规定,综合偿付充足率在150%-250%的保险公司,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权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上述四家公司最新的综合偿付能力均超过200%。这意味着,除平安产险外,其他三家权益资产配置仍有较大空间。
百亿组中,共有13家财险公司。测评结果显示,紫金保险以76.05分遥遥领先。永安保险、中银保险分列第二和第三。大地保险得分也突破60分,以1.04分微弱差距屈居第四。
通常而言,规模大的财险公司排名更靠前,但在百亿组中却呈现后来者居上之势。以投资资产规模计,中华财险、太平财险和众安保险均居前列,但在此次投资能力测评中却排在末位。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上述三家公司主要失分项在投资效率方面,或因投资策略调整导致短期投资收益波动性加大。
十亿组共有19家财险公司。其中,国元保险一骑绝尘,领先第二名近24分。众诚保险和融通保险分列二、三位。
国元保险成立于2008年,是安微省第一家法人保险机构、全国第四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除国元保险外,该组中还有中原农险、阳光农业互相保险和安信农险三家专业农业险公司。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调研发现,我国专业农业保险直保公司有5家。除此次测评的4家外,安华农险因偿付能力不合规而落选。
优胜策略不一而足
各组领先的财险公司有何优胜策略?
整体而言,财险公司投资资产结构由固收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另类资产组成。三者之中,固收类资产收益最低,但风险也最低。另类资产收益最高,风险也最高。通常情况下,财险公司选择“哑铃形”配置结构,即一端是固收类资产,一端是权益资产,中间是另类资产,固收类资产占比最高。如此结构既可平衡财险公司对流动性与收益的双重要求,亦是应对低利率环境下市场波动的最优解。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以5家榜单得分较高的财险公司为观察对象,对比研究发现,人保财险与平安产险类似,是典型的“哑铃形”资产配置机构。
而太保产险与国元农险的资产结构相像,呈“纺锤形”。但二者不同的是,国元农险另类资产占比相对较高。这说明国元农险风险偏好较高。
最特别的是紫金保险,投资结构呈“倒纺锤形”。权益类资产占比最高,约占投资资产的42%。按照监管最新规定,对于偿付充足率在150%-250%的保险公司,权益资产和权益资产投资余额分别不得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紫金保险2025年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28.50%,最新披露的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31.34%,均满足合规要求。另类资产中,紫金保险主要配置保险资管产品及基础设施投资。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还发现,不同机构固收类资产配置结构也不尽相同。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均以政府债券为主,紫金财险则以存款类为主,而国元保险持有企业债券比例更高。
在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下,36家财险公司平均(财务)投资收益率仅为0.83%,明显低于寿险业1.03%。在存款利率多次下调的趋势下,财产险公司银行存款占比呈下降趋势。同时,财产险公司出于增强收益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加大债券配置力度;权益投资方面,财产险公司强化高股息投资策略。比如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等。截至2025年一季度,人保财险持股比例大于5%的上市股票投资占比达8.27%。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