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圣湖朝圣线路重启,成中印“低敏感合作”试验场丨智库视点2025
“某种程度上印度和中国都看到了来自美国的经济挑战,鉴于美国正在发生的政治变化,双方都需要维持一定程度的关系。”
冈仁波齐、玛旁雍错周边的喜马拉雅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朝圣线路重启后,如何在促进朝圣便利化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民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李涛 王静
责任编辑:姚忆江
巴以冲突、印巴边境交火等纷扰不断袭来,中印边境却出现一缕温馨、柔和的曙光——重启朝圣线路。纵观中印朝圣通道的发展,远非一帆风顺;却似中印关系的晴雨表,起伏坎坷。作为中印建交75周年之际的破冰信号,朝圣线路的重启,不仅预示着中印边境转暖和宗教文化纽带的复兴,更深刻体现了两大文明古国以东方智慧应对复杂地缘政治局势的战略智慧与深远考量。
中印双轨朝圣路线打开
从南亚赴中国西藏朝圣的路线有西路、东路两条。一是朝圣西路,香客可经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口岸的强拉山口入藏,这是传统的朝圣路线,要经过海拔5800米左右的高原地带,大部分路段无法通车,南亚香客需徒步跋涉二十多天才能抵达圣地。二是朝圣东路,南亚香客可从西藏亚东的乃堆拉山口进入,乃堆拉山口连接我国西藏亚东县和印度锡金邦,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这一朝圣线路于2015年正式启用,由此可将朝圣路线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朝圣通道的单线发展期。1954年,中印签订《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规定“双方香客按惯例在双方指定的朝圣地朝拜”,但由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导致两国关系严重恶化,印度香客朝圣被迫中断。直到1979年,时任印度外长瓦杰帕伊访问中国,中印关系缓和,1981年中国政府决定恢复印度香客前往西藏神山圣湖朝圣,规定须由印度官方组团经西藏普兰口岸的强拉山口入境。
第二阶段——“双轨朝圣通道”并行发展期。2013年5月,中印双方签署《关于印度官方香客赴中国西藏自治区朝圣的议定书》,2014年,双方达成开通乃堆拉山口赴西藏神山圣湖朝圣新路线的共识。2015年6月22日,乃堆拉朝圣新路线正式开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