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消费城市报告:消费创新的七种破题逻辑
入选消费创新的标杆城市,或以创新重构范式,或以文化滋养灵魂;或让历史符号活在当下,或让当代需求融入传统。他们各自以独特的创新实践,将商贸传统与数字文明、文化基因与科技动能、本土智慧与全球视野深度融合,构建多元要素深度耦合的消费新生态。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戴春晨
2024年,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中,3.5%的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彰显了“消费促进年”的内涵与效应。
当前经济社会局势加速演变,消费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更是城市活力与魅力的直观体现。2024年,诸多城市在消费领域大放异彩,以创新性举措,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国消费市场带来了诸多启示。
2025年4月14日,第五届中国消费发展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此次活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报社承办。
论坛上,南方周末研究院主持的年度消费创新城市评选结果揭晓:上海、成都、珠海、苏州、山西热门文旅城市(太原-大同-临汾)、阿勒泰和深圳。该评选基于各城市在消费规模、结构升级和消费供给创新举措上的表现,评选周期覆盖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
当上海在国际旅游中重塑竞争力、当深圳购物中心重构“逛公园”的定义、当苏州稻香村的碧螺春茶酥成为爆款、当临汾小西天的明代悬塑艺术在游戏IP的加持下迎来游客潮,我们正目睹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消费文明对话。
入选消费创新的标杆城市,或以创新重构范式,或以文化滋养灵魂;或让历史符号活在当下,或让当代需求融入传统。他们各自以独特的创新实践,将商贸传统与数字文明、文化基因与科技动能、本土智慧与全球视野深度融合,构建多元要素深度耦合的消费新生态。
电路板上的购物车(视觉中国/图)
上海:“来华第一站”“流量”变“留量”
2023年11月起,中国过境免签“朋友圈”扩容至54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访中国,“China Travel(中国游)”逐渐成为全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热门搜索词条。
作为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上海依托辐射内外的交通枢纽和便捷的空铁联运等硬件优势,以及逐年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外国游客“来华第一站”。根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670.59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84%。其中入境游客中过夜人数占比较高,意味着海外游客在上海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旅游消费潜力较大。
“City Walk+美食”是入境游客喜欢的上海之旅模式。在上海多个热门旅游景点,如具有海派文化独特气质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浓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