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克什米尔危机:失控的代价谁也承担不起
2025年4月22日,克什米尔印控区帕哈尔加姆发生25年来该地区最严重的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这一事件令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南亚宿敌之间的关系急速向危险的战争边缘滑落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陶短房
责任编辑:李屾淼
2025年4月26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附近的拜萨兰,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特种队员追踪袭击游客的武装分子 (视觉中国/图)
事件始末
2025年4月22日,在克什米尔印控区旅游景点帕哈尔加姆5公里外素有“小瑞士”之称的“打卡旅游目的地”拜萨兰草地,至少4名枪手向游客开枪,导致至少2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当地消息称,死者中24人来自印度本土,1人为尼泊尔公民,另一名为当地导游。这是25年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最严重的针对平民目标的恐怖袭击事件。
被美国列为“国际恐怖组织”的“克什米尔抵抗组织”(又称“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已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印度智库“南亚恐怖主义门户网”称该组织成立于2019年,是巴基斯坦原教旨组织“虔诚军”的分支。
该组织宣称袭击目的是抗议并阻止印度政府有组织地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大量迁入印度教移民,试图以此改变当地的民族结构。该组织称,已有逾85000名这样的移民进入印控区。
事发后,正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迅速提前回国,表示对袭击的强烈谴责;4月23日,印度宣布关闭口岸,暂停执行1960年生效至今的《印度河河水条约》,要求持有特定签证的巴基斯坦公民在48小时内离境,巴基斯坦驻印度大使馆武官被印方勒令立即离境,取消所有已签发的巴基斯坦公民签证,并降低印巴外交级别。莫迪和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高调指责“幕后黑手”来自巴基斯坦,并宣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参与了策划。他们不仅表示要“彻底消灭一切肇事者及策划者和幕后黑手”,还一再扬言“打击目标绝不应限于直接参与此次事件的人”,“要让‘幕后黑手’受到最严厉报复。”印方指控3名袭击者为“虔诚军”成员,其中至少两人为巴基斯坦籍。
25-27日,印巴两国武装人员连续三天在军事分割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印度27日试射了反舰导弹,并要求媒体“管制直播军事行动”以免泄密。亲印度传媒连篇累牍,在国内外进行针对印度穆斯林、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穆斯林的仇恨宣传。印度外交官则密集发动全球性外交攻势,试图占据国际同情的制高点。
巴基斯坦最高军事和安全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已于24日召开紧急会议。巴基斯坦政府对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表示“谴责”,但坚决否认自身与袭击有任何关系,反指印方的指控“出于政治动机”。针对印方新闻及国际外交攻势,巴方提出应组成由多个第三方国家参与的国际调查团实地调查责任问题。
24日,巴基斯坦宣布对印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