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华为三折叠手机体验:一块不无聊的大屏,还有这些隐藏玩法

By: 肖凡博
13 September 2024 at 17:19

华为 Mate XT,全球首台商用三折叠手机,也是今年期待和争议最大的科技产品。

今天我们从轻薄机身、折叠体验和应用适配三个方面,再来了解一下,这个抢走科技春晚风头的新玩意儿。

轻薄,超薄,真的很薄

Mate XT 完全展开后有 4.1mm 和官方的 3.6mm 有些许出入是因为,我们把屏幕边缘防刮花的凸起部分也算了进去。

和目前市面上主打轻薄的折叠屏放在一起,Mate XT 薄的很显眼,连老大哥 Mate X5 也被远远超越。

这个厚度无限逼近 Type-C 口的尺寸,以至于接口都要往机身背面延伸,做出点妥协。

机身的平整度和重量控制,也从视觉和触觉上,促进了薄的展现,把 Mate XT 扣在桌子上,可以完全和桌面贴合。

和手机比起来 307g 的确重了点,但把一个接近平板尺寸的设备控制在 300g 左右 ,「轻」就变得尤为明显。

不过机身的轻薄,反而让摄像头有点尴尬。虽然华为通过工艺和设计,让这个镜头模组看起来没那么重,但握在手上还是能明显感觉到镜头的位置。

平衡是门艺术,也是道难题。

超级变换形态

聊完轻薄 再来看「折叠」

首先是怎么折?最推荐的开合方式是:左手上顶、右手下压、一气呵成。如果想一步步来,官方建议是先动右边再动左边,但最好别反着来。

因为内折结构可以把多出的屏幕藏在水滴结构中,但外折为了保持平整度,只能采用伸缩的方式,展开后多出的一小部分屏幕会缩进右边框,因此先展开右边的铰链才能让屏幕流畅进出。如果长期强行先开左边,可以看看官网的换屏报价。

比起积劳成疾的打开顺序,我觉得牢记折叠方向可能更重要。Mate XT 共有「单-双-三」屏,三种折叠形态。

单屏态就是普通手机,Mate XT 没有因为新形态而让外屏尺寸让步,不会像早些年外屏过窄的折叠屏,总是被迫让你展开手机用大屏,但是你很难忽略单屏态下 13cm 的厚度,加上三百多克的重量。

而且你得注意外折处,避免划伤。虽说官配的手机壳专门做了个挡板。但看看这个厚上加厚的厚度,并不推荐。

双屏态的 Mate XT 和一众传统折叠屏的体验基本持平,特别是和 Mate X5。右侧的两面屏刚好和左边镜头的重量抵消,拿在手上不会一边倒。

而且内外两个铰链都能实现多角度悬停,所以理论上 Mate XT 自带一个史上最贵的手机支架。

应用放大器

显示面积最大的三屏态,也是这台手机最大的亮点。10.2 寸的观感,真的很惊艳,基于鸿蒙系统的响应式布局,大部分应用都能适配到这块 16:11 的屏幕上。

和接近 1:1 的传统折叠屏相比,16:11 的横屏模式更适合看大盘、打游戏、看电影。

上下的黑边非常窄,甚至只剩边框。而竖屏模式看小说、看文章也能显示更多信息,全展开的屏幕很像应用放大器:小红书变大红书、微信变巨信、b 站变 B 站。即使没有自适应拉伸的软件,也能变成平行视界。

16:11 的第三个好处是:分屏得当。它相当于用一台标准机和一台折叠屏,来运行不同的软件,显示比例也不会失衡,即便是平均分显示的内容也比一般手机更多。不过目前仅支持应用双开,我挺期待后续有三开的升级。

而且在单双三屏切换时,过渡动画也很丝滑,无缝适配到不同大小的屏幕。

上手 Mate XT 的这两天,我发现它比我当初的预期值,要高一点。不是因为新的形态和体验,反而是让我觉得它很成熟,成熟得不像一个新品。

  • Mate X 的外折尝试
  • Mate X2 的内折方案
  • Mate X5 的轻薄突破
  • 各类 MatePad 的适配模式
  • 还有设备数量超过 9 亿台的鸿蒙生态

当这一切聚焦在 Mate XT 上时,它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遥遥领先的手机形态,也带来了远远超越的价格高度。而大多数对于 Mate XT「没人买 没有用」的争论,也正是源于 2 万的价格。

2019 年华为推出首款折叠屏 Mate X,起售价同样是 19999 元,同样充满争议,同样未来成迷。

这五年里,各大厂家都做出了自家的折叠屏(除了苹果),还一连更新了好几代,价格也逐渐跌破万元,有些甚至和普通手机的售价持平。

而现在的 Mate XT,只是回到了 5 年前的风口浪尖,至于它以后会怎样,对于你我来说,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起码在千机一面的无聊当下,华为用三折叠证明了,手机的形态,还在也还能发展。

这种尝试本身,就挺有趣的,不是么?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Phone 16 选购指南,4 款机型这样买最省钱|附全系新品购买建议

By: 肖凡博
11 September 2024 at 14:08

看完今年的苹果秋季发布会,有些朋友动了换新机的念头。

不过大家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下手?一方面,全新的 iPhone、AirPods 和 Apple Watch,虽说从外观上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发布会好像还是更新了很多功能;

另一方面,自己手上的设备似乎还能再战几年,不过又担心错过了一些新体验。

所以我们根据发布会的重点信息,以及大家想了解的新品细节,整理了一份能帮你省心且省钱的选购建议。

先说结论:

  • iPhone 16 系列:

预算在 7000 元左右,选 iPhone 16;
预算在 10000 元上下,想要大屏和续航,就看 iPhone 16 Plus,对影像和性能有需求,直接上 iPhone 16 Pro;
预算在 12000 元以上,闭眼冲 iPhone 16 Pro Max。

  • AirPods 系列:

需要降噪选 AirPods Pro 2,受不了耳塞的选 AirPods 4。

  • Apple Watch S10:

从 SE 升级迭代,或者想要大屏手表的朋友,值得关注;
若是单纯冲着新增功能去的,不建议入手,因为大概率你都用不到。

「性价比」最高的一代 iPhone

不管大家对苹果的新机抱以或期待、或失望的看法,iPhone 16 还是中规中矩地走来了。

不谈预算买 iPhone,相当于耍流氓,因为选购新 iPhone,标准款的基础配置和 Pro 版的大内存价格,往往能差出 6000 块还有余。

所以根据价格分类分层,我们来看看哪一台最适合你。

7000 元段:16 标准版

放在往年,买一台入门款的 iPhone,可能和高配版本的差别会很多,但实话说,这代 iPhone 的配置在明面上拉得很齐,很多上代的专属,现在都成了全系标配:

看侧边,操作按钮、相机操作按钮全系都有;自定义按键,快速启动相机,更好的拍照体验,入门款也能拥有;

看背面,虽然基础款少了颗长焦镜头,但新的镜头布局依然能拍空间视频,和 Vision Pro 梦幻联动;

看里面,A18 芯片虽然比 Pro 少了一个 GPU,但苹果智能现在全系能用。

简单来讲,即使预算没有那么充足,你也能在 iPhone 16 标准版上体验到大部分新增的功能,因此它更适合这些朋友:

  • 喜欢张扬的色彩,且注重外观个性;颜色相比于上一代的清新风格,饱和度变得更高,跟 Pro 系列比起来,色彩选择也会更丰富。
  • 觉得花一万多买台手机属实没必要,但又离不开苹果生态;
  • 手机满足日常使用即可,没有其他专业需求。

如果你平常比较注重握持手感,对大屏没有刚需,或者就是想尝鲜最新的苹果手机,选 iPhone 16 标准版完全足够。

10000 元段:16 Plus/16 Pro

iPhone 16 Plus 的起售价是 6999 元,但为什么要把它放到万元价位段来推荐呢?

因为我们并不认为在视频照片画质疯涨,万物都需要 App 的 2024 年,选择一台 128GB 的手机是明智之举,不排除有一些朋友觉得完全够用,起码对大部分人而言 128GB 真的不够用。

以我和身边伙伴的亲身经历,512GB 应该是当下最保险,也是最适合绝大多数人的一种选择。

而 512GB 的 16 Plus 要去到 9999 元。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哪种存储更适合自己,买手机前先看看手上旧机的存储空间,如果已经占到了 85% 以上,建议新机的存储翻一倍;如果还在 70% 以下,按照原来的配置买就行。

iPhone 16 Plus 说到底就是把 16 的尺寸和电池拉大了。

平时比较喜欢用手机看电影刷视频,或者偶尔需要用手机处理工作学习上的文档表格,而且还有一点续航焦虑的朋友,建议选择屏幕和电池更大的 iPhone 16 Plus。

但是,如果你对手机的影像有需求,而且还是一个游戏发烧友,甚至想把它当成生产力工具来用,我比较建议你在万元价位段,看看屏幕小一号儿的 iPhone 16 Pro。

16 Pro 和 16 Plus 的主要区别集中在「材质-性能-影像」三方面。

首先是外观材质,16 Pro 系列上还是和上代一样的钛金属中框和亚光玻璃背板,低调沉稳,握持手感也会更舒适。

接着是全新的 A18 Pro 的芯片,它虽然和 iPhone 16/Plus 上的 A18 代号一样,但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A18 Pro 比 A18 多了一个 GPU(图像处理器)。

说到底 A18 实际上是基于 A17 Pro 的重制,而 A18 Pro 则是全新设计的芯片,特别是在游戏和高清视频的体验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最后是影像体验。去年 iPhone 15 Pro 和 Pro Max 有一个让人非常纠结的点在于,5 倍长焦镜头是 15 Pro Max 的专属,小一号的 15 Pro 用的还是 3 倍长焦。

这回苹果把差异直接抹平,5 倍长焦成了 Pro 系列的标配,大家不会再因为镜头的差异犹豫不决,而被迫选择了大小不合适的那一台。

除了多出的一个长焦镜头,16 Pro 相较于 16 Plus 的广角镜头也有升级:从 12 MP 升级为 48MP,Pro 的广角像素更高画质更好。

综合看来,在预算相同的情况下,16 Pro 更适合:

  • 手机就是日常生产力之一,自媒体个人博主等;
  • 需要 USB 3.0 更快的文件传输速度;
  • 喜欢拍照,对长焦拍摄有需求,对高清画质也有要求;
  • 经常拿来记录生活,还会剪剪视频;
  • 大型手游爱好者甚至发烧友;
  • 超喜欢钛金属和亚光玻璃的高级质感。

12000 元段:16 Pro Max

购机预算比较充足的朋友,其实也很好选,上手喜欢哪台选哪台,配置直接拉满,这是最直观也是最省心的选择方式。

而且今年也不用担心 Pro 和 Max 有哪些隐藏差异,看得见的屏幕尺寸和电池容量,就是唯二的差别,摄像头、芯片和材质两台机子完全一致。

那这一大一小的机型选哪台更合适呢?这就看你对大屏、续航和握持感的需求了。

对屏幕大小不敏感,每天都在重度使用手机,一天可能要两充甚至三充的朋友,我建议你看看 iPhone 16 Pro Max。

电池更大、续航更长,而且大屏的观感也更好,更适合刷剧、打手游。

反过来说,如果你对续航、大屏没那么重的需求,或者是手小一点儿的朋友,iPhone 16 Pro 肯定更适合你,把大屏幕和大电池的预算放在更大的存储上,会更实用,而且小屏幕小机型的握持舒适度,谁用谁知道。

假设你本身就是苹果用户,值得换吗?

  • 如果你是 iPhone 15 Pro/Max 的用户,我觉得完全可以再战几年,因为总体来说没有颠覆性的更新,iPhone 15 Pro 及以上机型也都支持苹果智能,95% 的功能你都有,为了一个拍摄按钮或者一颗 5 倍长焦买单,不太划算。
  • 如果你是 iPhone 15 Pro 之前版本的机型,可以根据预算区间和购买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 iPhone 16。

当然,新机发售旧机降价,没有迫切要追求买新不买旧的朋友,可以等等降价后的 iPhone 15 Pro/Max。

降噪,AirPods 是高低配的分界线

时隔三年,无数朋友在后台天天念叨的 AirPods 终于迎来了下一代,而且还是好事成双,一次发俩。

苹果在秋季发布会上,带来了 AirPods 第四代,而且还带来了两个版本。

贵一点的 AirPods 4 相当于 AirPods Pro 2 的无耳塞版,一些专属功能都会同步下放:

  • 主动降噪
  • 无线充电
  • 充电盒扬声器

而 999 元的 AirPods 4 更像是上一代 AirPods 的迭代款,主打性价比,上面的功能都不支持。

虽说新耳机的配置有所差异,不过相比于上一代,还是有很多统一的升级。

首先最让苹果用户皆大欢喜的就是 4 代耳机终于换上了 C 口,出门在外再也不用多带一条 Lightning 充电线了。

另外新耳机也用上了 AirPods Pro 同款的 H2 芯片,官方介绍续航和音质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总体来说,如果你比较看重耳机的音质,经常坐办公室或者自习室,需要降噪来帮你与世隔绝,但受不了入耳式耳塞的折磨, 就选带降噪的 AirPods 4。

要是你本身就受不了降噪的听诊器效应,会感觉头晕胸闷,也没有降噪需求,只是想买一副苹果的无线蓝牙耳机,基础款 AirPods 4 就完全够用。

虽说 AirPods 4 刚刚发布买新不买旧,但两年前发售的 AirPods Pro 2 依然是苹果 TWS 耳机里,配置最高、音质最好的一个,只要你能接受入耳式,又有高配的需求,AirPods Pro 2 则是你最好的选择,直到它的下一代发布。

最后吐槽一嘴 AirPods Max,本以为起码会更新个 H2 芯片,但只有 C 口和颜色的翻新,再无其他,所以今天也不做推荐。

变化最大的 Apple Watch S10 ,和没啥变化的产品线

Apple Watch 是后乔布斯时代的第一个 one more thing,今年也是苹果手表的十周年。

iPhone 十周年,库克用 iPhone X 开启了苹果的全面屏时代;Apple Watch 十周年,苹果手表也迎来了大屏时代。

虽说发布会把所有 Apple Watch 系列的产品都提了一嘴,但真正更新的,只有 Apple Watch S10,Ultra 2 只是外壳配色有变化,SE 只出现在了家族合照里压根儿没提。

如果你平时只是看个时间、通知等,能满足基础需求的 SE 会更适合你。

反过来,如果你平时有运动的习惯,需要监测一些特殊的体征数据,或者只能单手操作手表,功能更全、有手势操作,可以看看 Watch S10。

因为它比 Watch SE 多出了很多功能:

  • 手势操作
  • 血氧饱和度
  • 心电图房颤提示
  • 排卵期预估
  • 体温检测
  • 边框更窄,屏幕更大,亮度更高

相较之下,Watch Ultra 2 更适合有户外运动、特别是极限运动爱好的朋友:

  • 更深的防水深度(Watch S10 50m;Ultra 2 100m)
  • 更精准的 GPS 定位
  • 更长的续航(最高可达 72 小时,是 Watch S10 的两倍)
  • 警笛功能

前提是你的预算更充足,毕竟一块 Watch Ultra 2 能买两块 Watch S10,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普通的跑步跳绳,或者常规的室内外健身,Watch S10 完全够用了。

每年 Apple Watch 发新机,都会伴随着新功能,比如这回新增了睡眠呼吸暂停监测等,不过想要冲着这些新功能下单的朋友得先等等, 因为国内在短时间内还没法用到。

「买新不买旧、配置堆最高」是一种无脑且保险的做法,但不同版本间的差异,往往都是上千元甚至大千元的价格断层,而我们始终认为,不买贵也不买亏,选到最符合你日常使用习惯的产品,才是最好的选择。

希望结合这三个系列新品的对比和推荐,每个有换机需求、想法和冲动的朋友都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苹果新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为什么说 iPhone 16 最大的卖点,是一块镜子?|硬哲学

By: 肖凡博
4 September 2024 at 18:00

下周二,苹果秋季发布会就要来了,iPhone 16 系列也会一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给神秘打上引号,是因为这台还未发布的设备,已经被曝光得七七八八:蓝绿粉新颜色、拍摄新按键、竖向排列新镜头、新的钛合金颜色。

可能大家最期待的,就只剩下价格,以及终于更新的 AirPods 和 Apple Watch。不过,一条 MacRumors 的最新爆料,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iPhone 16 Pro 及以上型号,将配备 5 倍变焦。

去年 iPhone 15 Pro Max 发布后,专属的 5 倍变焦,成了各大媒体影像评测的聚焦点。一年过去了,虽然对 5 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正面反馈还是居多,毕竟焦距长一段,玩法多一点。

那这颗 5 倍长焦真的给 iPhone 的影像带来了质的飞跃?为什么它能成为 16 Pro 的专属镜头?焦段的扩充又不止苹果一家,为啥就它的讨论度最高?

这一切还得从一项技术说起:四重反射棱镜。

长焦那些事儿

先说结论:15 Pro Max 升级长焦后,拍照效果有了显著地提升。

过去一年,我身边买了 iPhone 15 Pro Max 的朋友和同事,很多都开始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 iPhone 终于能拍月亮了。比起 14 在晚上拍出的大灯泡,15 Pro Max 拍的月亮细节更丰富,也和真的更贴合。

▲ 图片来自:Reddit.

很多喜欢航空展和打鸟的网友,用新 iPhone 记录了一些转瞬即逝的精彩时刻,即使没有专业的设备,也能拿起手边的苹果救救急。

去年我们在首发评测时,发现这颗 5 倍长焦镜头,暗光下也能正常开启拍照,也支持夜间模式。凭借强大的算法,在噪点满满的预览框按下快门,你能得到一张色彩真实、清晰干净的照片。

虽说苹果的长焦更新进度相较于同行,好像又慢了半拍,但也算拉齐进度,给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苹果终于想起在长焦距上下功夫的时候,手机镜头的发展,其实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而且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更新趋势:

2021 年,超广角越来越强,超长焦风光不再;
2022 年,底大一级压死人,计算摄影新赛道;
2023 年,高像素潜望式申请出战,玻塑混合镜头恐成未来;
今年,软硬件携手发展,一手堆料,一手 AI,风格化摄影开始出圈。

长焦镜头也在这几年里,经历了「重视-失宠」后,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VIVO 甚至直接把潜望式镜头作为了 X100 Ultra 的核心卖点。

那为何手机需要更长的焦距?值得我们展开讲讲,而且也能帮助我们理解 iPhone 四重反射棱镜这项「黑科技」。

聊长焦镜头,就得先了解焦距对成像的影响。「焦距」在传统相机中,指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而在手机上,则是镜片光学中心到 CMOS(或 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 图片来自:Google

焦距的长短,会直接影响成像目标的大小。短焦距对应大视角,画面中所包含的元素也就越多;长焦距对应窄视角,画面会聚焦在某个或某几个对象上,不过相应的也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拍清楚。

▲ 图片来自:Google

传统相机上的变焦镜头,就是通过镜头的伸缩调整焦距,以此来适应不同的拍摄要求。变焦镜头相较于定焦,适用的场景更广。多劳者多能,多能者也更壮实——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又成了变焦镜头让摄影师抓狂的烦恼。

而手机上的长焦镜头,其实是变焦技术制约和发展的共同结果。

一方面,技术进步了,能把镜片、传感器等元件造得更小巧,使得更多硕大的传统镜头技术,能缩小尺寸走上手机。

但另一边,又因为手机体积的限制,和对便携性的追求,不得不把原来一个变焦镜头,拆分成若干个焦距不同的定焦镜头,来间接实现光学变焦的效果。

镜头的分工搞定了,体积也缩小了,但是另一个难题也相应出现:光在手机镜头里的折射路径变短了,焦距就不够了,达不到长焦镜头对焦距的要求。

所以在手机数个镜头中,最难搞定的,往往是焦距和光路最长的长焦镜头。如果采用传统相机上的直立式长焦,的确会更省工夫,但会带来两个棘手的问题:

  • 光学畸变和色散严重
  • 镜头模组的厚度会「更上一层楼」

现在看起来「浑身毛病」的直立式长焦方案,正是手机上的第一代长焦,由 iPhone 7 Plus 率先使用,后来华为 P20 Pro 等机型上也用过,最后碍于要好的成像就要缩短焦距、要拉长焦距就会有很多衍生问题等,最后逐渐被厂家放弃。

大家放弃的是方案,但对长焦的探索从未止步,第二代长焦——潜望式镜头,也就是在这个节点,开始走上智能手机。

潜望式长焦,是通过两块三棱镜(有些是一块),让光线进行一次或数次反射,把光路在手机纵向的传播,改成横向传播,从而增加光路行程,进而增加了长焦镜头的焦段。

因为这种方案参考的是潜水艇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因此也就有了「潜望式」的说法。

说「潜望式是为了解决直立式的短板」其实也不为过,因为在横向空间的拓展,使其解决了一代长焦的烦恼:

  • 像距更大,传感器就能用上更大的;
  • 空间够大,有条件配备更复杂的光学系统和防抖模块,成像质量进而变好;
  • 在同等厚度的模组里,潜望式的焦距可以比直立式的更长。

当年华为 P30 Pro 在搭载了潜望式长焦镜头后,拥有了 5 倍光学、10 倍混合和 50 倍数码变焦的能力,影像也成了华为手机的最大卖点之一。

后来几乎每家的旗舰机型都陆续跟进了潜望式长焦,但是主摄镜头最大 48mm 的焦距和长焦 120mm 中间的跨度太大,导致在 3 倍、4 倍变焦拍摄时的成像效果不佳,切换到 5 倍长焦的视角又太小。

针对这些向着更好前进的反馈,厂家又在初代潜望式长焦的基础上优化出了两条技术路线:潜望式光学变焦镜头,和双长焦。

先说明一点,现在几乎所有厂家在宣传的「光学变焦」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光学变焦,而更像是数码变焦,只有在 0.6 倍、1 倍、5 倍这些特定焦距下,镜头相互切换工作时,才算是光学变焦。

索尼 Xperia 1 IV 是市面上为数不多在手机上实现真正光学变焦的机型,它的潜望式长焦就支持了等效 85-125mm 的连续变焦。

OPPO Find X7 Ultra 走的则是双长焦的路线,用更多的定焦镜头,间接实现了长焦距多焦段的拍摄能力。

如果潜望式是一个趋于完美的方案,也不会有厂家逐渐对其无感、放弃,甚至冷落了长焦镜头。因为体积、大底、焦段,是手机潜望式镜头的又一个不可能三角——无法同时满足三者。

即使强如索尼做到了真·光学变焦,受限于成本问题,也没办法成为大多数的选择。而 iPhone 15 Pro Max,去年火就火在这一点上。

四重反射棱镜

我们来捋一下上面的逻辑:

手机追求更全面的拍摄效果必须要有长焦镜头→长焦需要有更大的空间来延长光路从而提升焦距→潜望式比直立式更适合长焦镜头因为手机的横向空间更宽敞。

但从目前旗舰机型的重量,和镜头模组的厚度看来,潜望式仍然不是最优解。

刚才讲到,潜望式镜头是通过一个或两个三棱镜,让光先偏转 90° 与手机横向平行,通过光学系统的矫正后再偏转 90° 打到传感器上完成成像(有些品牌只有一个三棱镜,光只偏转了一次,所以传感器是垂直放在手机里面的)。

iPhone 15 Pro Max 走出了另一条路:四重反射棱镜。

传统潜望式中的每个棱镜只能让光发生一次偏转,但苹果运用了光在棱镜中在一定入射角能实现全反射的原理,把入射光打到一块四棱镜的内部,让光线在棱镜中发生四次偏转反射。

从传统潜望式 90° 的反射,改为单棱镜四次反射,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 光的反射次数越多,更容易增加焦距,满足长焦的要求;
  • 四棱镜比起三棱镜更薄,机身厚度也能降低;
  • 传感器「躺」在手机主板上,横向空间更大。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把大致原理概述了一点,棱镜当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工艺,比如镀膜防漏光、开槽防眩光等技术,都是四重反射棱镜里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我们翻阅这份专利文件时,发现了另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四重反射棱镜的发明人,不出意外的也不是苹果,而是一位名叫 Takeyoshi Saiga 的日本光学工程师。苹果在早些年就动用钞能力将这项技术收入麾下,不得不再次感叹这家公司的超前眼光和技术布局。

而且,Takeyoshi Saiga 还在另一篇专利文件里面,对四重反射棱镜进行了升级。

光看这张专利图,不难发现棱镜的主体还在,但不一样的是新方案将反射棱镜一分为二,而且中间断开的部分不是平整切割,而是凹凸不平的球状表面。

没错,之前放在棱镜正上方的棱镜模组,和棱镜完全融为一体,原来偏厚的镜片组合,现在就只剩下一块镜片了,手机的厚度也可以在新设计下,变得更薄。

不得不佩服改良版四重反射棱镜的脑洞,真巧妙。

不知道即将发布的 iPhone 16 Pro 会不会用上相同的技术,不过从已经曝光的参数来看,16 Pro 和 15 Pro 的厚度完全一致(8.25mm),估计这项黑科技离真正商用,还有一定距离。

而且这种结构的长焦镜头,也不都是优点。比如四重反射棱镜的确能让手机平衡好焦距和厚度,但是多次反射后的到达 CMOS 的进光量会衰减得更多,如何解决夜景拍摄噪点过多的问题,可能是 16 Pro 的一道大题。

另外,单棱镜是一个很新的创意,但还谈不上先进,因为这是苹果为了重量厚度长焦焦距「既要又要」的妥协技术。为了这颗棱镜和厚度控制,15 Pro Max 的底,相较于其他品牌,还是偏小了。

而且,众多 iPhone 15 Pro Max 的用户在过去一年陆续反馈,这颗长焦镜头的触发距离,实在是过于严谨,要离目标将近 90cm 才会切换到长焦镜头,小于这个距离 iPhone 大概率会自动切换成主摄拍摄。

长焦微距是今年的新趋势,看看下个星期,苹果会怎么做。

虽说这些问题通过堆料换个大底、加个模组就能轻松解决,但我们得记得智能手机是平衡的技术和艺术,在追求性能和手感的路上,总有人要让让步。

不过能确定的是,iPhone 16 Pro 和 Max,都将采用四重反射棱镜。作为消费者,一般很少去关注技术过程,我们更在意的是新技术在结果上会带来哪些提升。

起码从 iPhone 15 Pro Max 近一年的使用反馈来看,四重反射棱镜让手机的长焦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特别是今年也开始大谈特谈 AI 的苹果,应该会把硬件的新技术和软件的新算法,结合得更加紧密,期待通过四重反射棱镜技术的加持,iPhone 16 Pro(Max) 的人像再有新突破,长焦还有新体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体验了一个月纯血鸿蒙,我发现了它丝滑的秘密

By: 肖凡博
20 August 2024 at 18:00

一个月前,我们收到华为鸿蒙 NEXT 系统的推送后,马上做了一期上手体验。

爱范儿编辑部的伙伴们,也轮流感受了一番。虽然大家日常的主力机啥牌子都有,但给纯血鸿蒙的评价都大体相同:

挺丝滑的。

而且你几乎可以在每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鸿蒙 NEXT 流畅丝滑」的话题。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不过还是留下了几个疑问:

  • 丝滑是个结果,那是什么样的过程导致的?
  • 鸿蒙 NEXT 整体和上一代系统没有太大的区别,那细节之处差在哪里?

经过了一个月的深度体验,我发现了一些华为新系统在犄角旮旯里的考量。可能这些细到不易被察觉的优化,才是丝滑的根源。

所以今天咱们就按照每个设计的「触达频率」,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由静及动地把鸿蒙 NEXT 拆散了看看。

图标,如此重要

屏幕是通向互联网的窗口。

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够准确,手机上真正能称为「窗口/通道」的,应该是应用。

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 几乎每个小时都会点开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相比于系统中的其他部分,点击 App 图标的频率是最多的。

App 图标的设计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拟物化-扁平化-拟物和扁平化的自由调整。

说白了就是在仿真和简洁的风格间来回跳跃,但都无外乎 2 个设计核心:准确传达信息+统一的风格。

华为通过 EMUI-HarmonyOS-HarmonyOS NEXT 三代系统,逐渐敲定了自家的图标风格。

全新的图标风格叫做「轻拟物」,有 4 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①图标轮廓简洁且便于理解,一眼就知道它是干什么的;

②用半透模糊的元素堆叠呈现层次感,比纯拟物化的视觉重量更轻,又比纯扁平的风格更立体;

③加强图形边缘的高光处理,强化整体质感,也能突出图形中的核心元素,视线能更快速地找到重点;

④图标背板颜色轻度渐变,至上而下的照明描绘的物体在人眼看来更加自然,避免了强烈颜色渐变的冲击和突兀。

以上四点的应用设计,让桌面上的图标符号看起来更加统一,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团队设计出来的东西,而不是分组讨论的结果。

当然了,「轻拟物」只是一种大趋势,总会有人喜欢更加接近实物和立体的风格,所以你还可以手动调成另外一种——边缘阴影更重,细节更具体,图层更立体,颜色更明亮。

▲ 左为轻拟物风格,右为拟物风格.

不难发现,即使是拟物化的图标依然遵循着上述的设计原则。而统一的调性,也用在了系统图标中。

控制中心、设置界面、系统应用导航栏,都有系统图标的身影,不过它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一般会有文字搭配出现。

这也是系统图标的第一个设计难点:怎样与文字排版保持一致?华为的方案是,图像字符化,使其能够与系统字体无缝对接。

它能够根据文本的粗细变化进行智能适配,确保了在不同文本粗细下,图标能够灵活适应,保持视觉上的连贯。

我们在体验中还发现了另一个细节,鸿蒙 NEXT 的系统图标的动效更加丰富了:星闪、手电筒、华为分享、护眼模式、省电模式…… 都有了专属的效果。

新系统给图标设置了 7 种动态效果,通过出现、消失、弹跳、缩放、替换、脉冲和可变颜色的组合。

你可能会想,图标设计和系统流畅性到底有什么关系?

往小的说,图标动效也是系统的一部分,动作的连贯和一致,都会影响着用户对系统流畅的感知;往大的讲,图标在系统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用户接触的次数也极多。

统一、和谐的设计,才能让你在来回切换的页面中看到一套系统的影子,避免了「杂乱无章」。

因此,一致性的静态元素设计,才是系统走向流畅的基础。

像水一样

有了应用和系统图标的铺垫,我们接下来看看具体的使用场景。

全面屏手机的应用和系统 UI 适配总是被吐槽过于「暴力」,只是把标准屏幕比例的应用拉大拉宽,没有很好地发挥大屏优势,用两倍的面积显示更多的信息,就像早些年平板上的偷懒策略一样。

让人感觉舒服的界面显示应该像水一样,不管容器长什么样,它总是能完美填充。

这种「如水」的适配方案,被华为叫做「响应式布局」。

当窗口容器大小发生变化时,界面元素可以自动变化以适应容器大小的变化。

华为通过同时对页面背景、文本、图标、组件等元素的同步拉伸,做到顺滑过渡和界面适配。

不同组件可以在不同的页面,按照固定比例的大小进行缩放。

页面改变的同时,UI 的布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备忘录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横向模式时,界面被一分为二,左边是目录栏,右边是二级菜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单一目录显示的拉伸过度、留白过多,也能充分利用横向屏幕的空间。

来到更加具体的小组件的适配上,鸿蒙 NEXT 则是通过改变其本身的形态和信息密度,来适应不同的大小。

这就很像桌面小组件的设计思路:改变文件夹大小,用不同尺寸的服务卡片适配桌面空位。

响应式布局的方案有很多,但底层逻辑都完全一样:

  • 像静止的水一样适配
  • 像流淌的水一样过渡

这些藏在角落里的适配方案,也正好促成了软硬件的契合。

鸿蒙 NEXT 的分屏,就做得很好。在传统方案里,只要能分出两块屏幕,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新系统在此基础上,还把小窗的边角做了修剪,变成和屏幕 R 角相同的曲率。

说实话,窗口和屏幕的设计本就应该这样,但由于 Android 系统需要适配的品牌和机型过多,导致完美适配成了大难题。

而这,也是纯血鸿蒙系统带来的一个附加优势:原生系统专为本品牌机型服务,其他的无需考虑。

在二维屏幕,玩三维艺术

一个月前,如果你问我「鸿蒙 NEXT 的 UI 到底有哪些升级?」

我可能只会告诉你在很多地方增加了「毛玻璃」的特效层,但是单一的元素增加很难让系统的流畅度提升一个等级。

想要做到,并被用户感知到「丝滑」,实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你必须考虑得面面俱到。体验了一个月后,我把纯血鸿蒙的流畅操作归为两大部分:

  • 层次感
  • 力的玩转

先看层次感,毛玻璃(模糊)特效是当中的一部分,一般在开关 App、负一屏、下拉搜索、关闭后台、分屏移动分割线等场景中出现。

对比先前的系统,模糊特效的确多了很多,但同时加上的动效还有桌面图标的缩放,配合在一起就能模拟出人眼聚焦和虚焦的过程,我们所说的交互时的真实感,就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缩放模拟出桌面的升降特效,也很直观地体现出了系统中的层级关系。

打开 App、新建任务、解锁屏幕等都属于上下层级,鸿蒙 NEXT 给这类切换,设置了若干个动效:

此外,还有跨层级、同层级之间的切换,也都有相应的动画。

把层级关系细分,并放上不同的特效,一是通过层次提升系统的立体感,让转场变得不生硬,二是把非线性动画融入到每一次转场中,操作也会变得更加流畅,起码看起来是这样。

官网的演示视频,就很好地说明了非线性动画对流畅性的作用。

华为对层级关系的优化,不仅仅局限于大的页面转场,还聚焦在小的图标上。

我们可以在新系统中随处看到以下这些一镜到底的动画:

不管是凸显搜索框、缩放 App 图标,还是功能键的开启关闭,总之你很难在这套系统上看到强行转场,它总是能通过形状、颜色、位移、缩放等一系列方式,让这个过程变得更自然。

根据官方的数据统计,转场是系统占比最高的动效类型,能达到 60% 以上。这也是许多人上手鸿蒙 NEXT 后,会觉得更丝滑的根本原因之一——你哪儿哪儿都能见到。

无处不在的「虚空弹簧」

记得有位同事和我分享过一个事例:

现在的孩子看到屏幕的第一反应不是找遥控器,而是用手指点击或滑动它。

全面屏时代,新生代和数码产品交互的方式,已经彻底迭代完毕——滑动和轻触,已经成为了绝大部分消费电子品的输入方式——Z 轴上的按压正在消亡。

很多人都会怀念功能机上的按键,因为觉得手感更好,且有很明显的物理触感确认。

这也是触控屏被人诟病的原因:反馈不足。各大厂商也通过马达震动(触觉)、音效配合(听觉)等各种方式,把能让人安心的物理动程在平整的屏幕上还原出来。

系统图标上的动效,就是在视觉上的确认加强。

鸿蒙 NEXT 的「引力动效体系」,就是通过各种动效模仿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力」,以此来让交互操作活起来。

华为把力具象化为一个个不存在的弹簧,充斥在鸿蒙 NEXT 的每个角落。

例如滑动页面时,上下/左右的边界都会有「弹簧」,到达边界后会有一个非常自然的回弹特效,告诉你已经到头了。

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还能防误触,避免系统感应过于灵敏,导致我们需要用寸劲,在毫米级的操作上小心翼翼。

而且,到处都有的虚拟弹簧,也能一定程度上促成大范围的操作流畅感:牵一发而动全身联动,接近真实的回弹特效。

还原出物理世界的动效,可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按照生活中「本就如此」的习惯操作就能快速上手新设备和新系统。

而对于早已熟悉手势操作或鸿蒙系统的朋友而言,更跟手的交互,就是最大的意义。

在华为开发者官网里有这么一句话:

动效要始终围绕操作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物体运动符合真实世界。

产品工程师想尽一切办法把三维世界的一切压缩在二维的屏幕里,而产品经理又绞尽脑汁在二维的显示屏上模仿出真实的世界。

▲ 图片来自:rauno.com

说到底,对交互设计的深耕,实际上是在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自己:哪些场景需要用到滑动?转场时的特效怎样安排?如何用一根手指覆盖 99% 的操作?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从按键机一步步换到全面屏,其实不难发现,现在手机上的这套交互系统,其实更加适合我们——几乎不用思考和学习,拿来就会。

当你察觉不到系统交互的存在时,就是对一个系统最大的夸奖,因为以上所有在细节上的考量,已经让产品变成我们身体的自然延伸。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耐克这双最速神鞋,梦碎巴黎

By: 肖凡博
10 August 2024 at 17:37

每届奥运会,都会有一些运动项目,被某些突破极限的瞬间带火。

当然,也有一些运动员的着装,会突然成为爆点,甚至爆款。

这几天的巴黎奥运,大家对服饰关注点从身上落到了脚上,比如这双喷织而成的 On 昂跑「Cloudboom Strike LS」。

3 分钟就能把总共 1.5 公里长的丝料,喷制成一个完整的鞋面。

不过,On 昂跑的这双科技与狠活儿,目前还只能算「未来产品」,要到年底才会正式投入量产。

相比之下,另一双已经走进跑圈、走上赛场的跑鞋,可能离我们更近一些。

▲ Nike Alphafly 3. 图片来自:Inverse

Nike Alphafly 3,被称为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马拉松鞋

最速跑鞋

只要是要穿着鞋比赛的奥运会项目,都会有专门设计定制的鞋款。

这些专用运动鞋通过不同的材质、造型和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助力运动员,发挥出他们最好的竞技状态。

而马拉松,则对运动鞋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这项运动要求参赛者在 6 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跑完 42.195 公里

巴黎奥运会马拉松项目的达标标准又在此基础上,拔高了几个量级:

  • 男子 2:08:10
  • 女子 2:26:50

按照平均 1.5 米的平均步长算,相当于运动员需要在两个多小时里,连续不断地迈出将近 30000 步(有些运动员的步数可达 50000)。

▲ 图片来自:Google

在如此夸张的比赛距离、时长和强度下,马拉松的跑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鞋底柔软且有弹性,提供缓震以减少跑步时的冲击;
  • 鞋面透气且包裹性好,保持脚底干爽,减少摩擦以防磨出水泡;
  • 鞋身适当坚固,给脚面提供支撑以防发生形变受伤;
  • 鞋子重量特别轻,减少运动阻力以此提高跑步效率。

Nike Alphafly 3 之所以能被称为马拉松的「最速跑鞋」,是因为它力争把上面的每一个技能点都点满。

作为跑鞋,特别是长距离跑鞋,「足够轻」一定是第一要义。

Alphafly 3 男款重 218g,女款重 176g。我们取个 200g 的平均数,它的单只重量差不多和 4 颗鸡蛋一样。

再直观一点,Alphafly 3 只有 Air Force 1 重量的 20%、Vans 低帮款的 50%,而且还比它的上一代轻了 15%。

轻很重要,但一味地追求轻,不如直接穿双袜子或者干脆不穿,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但作为奥运赛场的专业运动装备,Alphafly 3 的轻只是最直观的上脚感受,而在控制住重量的同时,如何往鞋子里面塞下更多的黑科技,才是真正的难点。

这也就要说到它的第二大优点:足够弹。

▲ 图片来自:Google

越有弹性的鞋子,就越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回报。

EVA、TPU 和 PEBA 就是当下跑鞋中常见的富有弹性的「泡沫材质」,EVA 泡沫的能量回报≈66%,TPU 泡沫的能量回报≈76%,而 Alphafly 3 上的 PEBA 泡沫的能量回报能达到 87%。

别看数据的差值不大,当把每一步的能量回报乘上 3 万甚至 5 万时,能帮运动员在 40 多公里 2 个多小时的比赛中省下的力气,就非常可观了。

这块铺在中底的 PEBA 泡沫,被耐克叫做 ZoomX。从 2017 年开始,耐克的运动鞋就用上了这种缓冲材料,据耐克跑鞋产品经理 Elliott Heath 的介绍:

Alphafly 3 的中底比之前的任何一款都要大。

跑鞋有了弹性,也得有韧性,不然过软的鞋底就会像棉花一样,被脚底随意蹂躏,而且弹性带来的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运动员扭伤。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既能踩弯、又很结实、还得很轻的材料,充当中底和脚底之间的支撑结构。

能同时满足三者的,就是碳纤维板。

稳定的重要性我很难用文字给你描述,这得自己亲脚试过才懂。

中底的最后一个黑科技是 Air Zoom Pods,外观看着就是耐克一直以来都有的气垫。

虽然气垫放在鞋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甚至都有点儿过时,但 Air Zoom 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抗拉纤维,在有压力挤压它的时候,除了能发挥其缓震功效,还能保持它原有的形状。

Heath 说,如果没有这些抗拉纤维,鞋子就像一个球,会在各个方向均匀膨胀,这会使其非常不稳定。Air Zoom 技术的引入放大了碳板和 ZoomX PEBA 中底的协同效应。

全掌 Zoom X + 2 个前掌 Air Zoom Pods + 碳板,组成了 Alphafly 3 的中底科技。

站着像踩屎,跑着像弹簧。

俗里俗气的评价,实则是对跑鞋极高的评价,前提是你真的体验过。

▲ 图片来自:Google

放了这么些东西在鞋里,重量总归是要控制的,所以在鞋底和鞋面上,Alphafly 3 也集成了许多先前的技术。

鞋底减重,是个很矛盾的事情。

一方面,外底是唯一和地面接触的材料,必须要够厚实才耐得住马拉松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兼顾重量就要削薄外底,这又使得鞋子不耐磨。

Alphafly 3 的鞋底做得很取巧,用了分体式的外底,只有和地面接触的部分——前掌和后跟两侧——用上了 Fast Shot 材质,它同时兼顾了抓地力、耐磨性和轻盈感。

在鞋面的减重工艺上,Alphafly 3 也重新做了设计。

鞋面的 Atomknit 编织工艺,是 Flyknit 的技术升级。

相比于后者,Atomknit 更轻、更透气,而且走线纹理更讲究,都是从鞋面中间的鞋带孔,向四周的中底散射延伸,系紧鞋带后鞋子能更贴合脚面,支撑性会更好。

另外,Alphafly 3 的鞋带孔也不是在鞋带孔上直接钻眼,而是把孔独立突出,这样能让鞋子在紧绷时不会出现褶皱硌脚面。

这一点不是说把细节放大讲,也不是嫌运动员矫情,而是当所有小事放在马拉松的比赛里,都极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举一个例子,跑步时衣服和身体摩擦是常有的事,平常跑个三五公里根本不会觉得有啥,但这种摩擦在马拉松里,就会变成如下的「血案」。

▲ 图片来自:Google

也正是在细节上的吹毛求疵,让 Alphafly 3 成了当下的最速跑鞋,而许多选择这双鞋的顶尖运动员,也把它带上了领奖台,成为了新晋的冠军跑鞋。

冠军跑鞋

以人类生理条件进步的幅度,突破 2 小时的马拉松极限将发生在 2075 年。

这条已经找不到来源的论断,在网上传播了好多年,它也和「人类 100 米不可能跑进 10 秒」并列为田径场的两大极限。

不能跑进十秒的传言现在看来,不仅搞笑,还很打脸,5 号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男子 100 米决赛的八位选手,最后一名都跑到了 9.91s。

而不能跑进两小时,也在 2019 年 10 月 12 号之后,成为了另一个笑话。

5 年前,34 岁的马拉松顶级运动员基普乔格,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普拉特公园,以 1:59:40 的成绩成为马拉松历史上首位在 2 小时内跑完全程的人。

▲ 基普乔格破 2 冲线瞬间. 图片来自:Google

这个纪录诞生的过程有极大的争议,许多人也将其扣上了「作弊」的帽子:

▲ 图片来自:X.com

  • 权威的保障团队,汇集了设计学、生物力学、营养学、运动学等的专家,使运动员有最佳的备赛状态;
  • 数据分析比赛环境,精准算出最适合破纪录的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和天气,以及开跑时间;
  • 41 位世界顶级长跑运动员轮流帮忙破风,特殊的队形使风阻减小了 85%;
  • 强大的补给团队,精准计算运动员每一次的能量补给与消耗情况,并随比赛及时调整摄入标准;
    ……

被纳入争议的,也包括基普乔格脚上的那双 Nike Alphafly NEXT%—— Alphafly 3 的原型鞋。

▲Alphafly NEXT%. 图片来自:Google

Alphafly NEXT% 也是这次「破 2」成绩不被认可的一个原因,国际田联要求:

参赛跑鞋必须是公开型号的量产跑鞋,并在比赛前至少 4 个月在市场上公开销售;而且鞋底的厚度不能超过 40mm。

但这些争议,在打破 2 纪录的面前,不值一提,Alphafly 系列跑鞋,也正是从这里开启了它开挂般的故事。

三年后,耐克将 Alphafly NEXT% 做了各方面的优化升级,推出了 NEXT% 2。

▲Alphafly NEXT% 2. 图片来自:Google

2022 年的柏林国际马拉松,穿着 Alphafly NEXT% 2 的基普乔格,以 2:01:09 的成绩再度打破了马拉松世界纪录。

▲ 基普乔格第五次获得柏林马拉松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图片来自:Google

这相比于他在 2018 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足足快了 30 秒。

经过两次迭代和两次破纪录,Alphafly 已经完全具备了从实验室大规模走上赛场的能力。

一年后(2023 年)Alphafly 3 代推出,并在这一年内和众多顶尖跑手一起,抢足了风头。

  • 4 月 23 号,荷兰名将哈桑,在她的全马首秀中,以 2:18:33 夺得女子伦敦马拉松精英组的冠军;
  • 9 月 28 号,传奇跑手基普乔格以 2:02:41 夺得个人第五次柏林国际马拉松冠军,成为该赛事的历史第一人;
  • 10 月 8 号,肯尼亚的基普图姆,在芝加哥国际马拉松,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0:35。

这是基普图姆职业生涯的第三场比赛,是他跑的最快的一场比赛,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官方认可的规则里跑进 2 小时 1 分钟的比赛,而基普图姆也是公认的能「最快在正式比赛中跑进 2 小时的人类」。

然而今年年初的一场车祸,让这位天才跑手永远定格在了 24 岁,世界纪录也因为天妒英才,被暂定在了 2 小时 35 秒。

▲ 图片来自:Olympics.com

的确,我们很难把运动员的成绩归结到某一点上,这既不公平也不聪明,每一项世界纪录都是由运动员及其身后的整个团队一同创造的。

训练的安排与强度、饮食的结构和分量、身体技能的保持和恢复、赛场上的状态等等, 当然有那一点该死又迷人的运气。这些都是「冠军/第一/新纪录」字眼后必不可少的元素。

光有一双跑鞋它成就不了谁,比如在 Alphafly 3 大放异彩的 2023 年,日本的大迫杰只拿到了当地马拉松奥运选拔赛的第三名。

尽管这个成绩还是让他入围了奥运名单,但只靠装备就能夺冠的想法,极其不靠谱。

1960 年的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在意大利的罗马举办,28 岁的非洲人阿贝贝·比基拉成为了那届赛事的焦点人物。

理由很简单,没有谁会光着脚参加田径比赛,更何况是马拉松,而比基拉就是打破常规的那个人。

这种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成绩的做法,一般会被当作哗众取宠,要是放在最近几年的比赛里,可以说比基拉就是「天生流量圣体」。

但赤脚参赛的非洲人非但不是小丑,还拿下了冠军:比基拉最终以 2:15:16 的成绩拿到了马拉松的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而且他也是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非洲黑人选手。

比基拉早在 64 年前就证明了:绝对实力面前,差生的文具再多也无济于事。

不过,咱们不能脱离历史谈历史,60 多年前体育运动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还没有那么紧密,有些时候拼蛮力还真有可能捡个漏拿个奖。

那回到当下,回到巴黎的赛场上,我们的确不能否认人类突破极限的能力,但从数据来看,不靠竞技技术和装备技术夺冠的几率,真的越来越小:

▲ 1908 年至今,世界田联承认的马拉松纪录. 数据来源:wikipedia

北京时间 8 月 10 号下午 2 点,本届奥运会的马拉松准时鸣枪开跑。

埃塞俄比亚选手 Tola 以 2:06:26 秒,在号称最难的巴黎赛道上,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当然,在突破的另一边,还是略有遗憾:
  • 离基普图姆的 2:00:35 还有 6 分钟的差距;
  • Alphafly 3 最终没能卫冕并梦碎巴黎——前三名没一个人穿 NIKE;
  • 传奇老将基普乔格职业生涯第一次退赛,​在 31 公里处告别赛场
但在每一次的突破和通向突破的过程里,穿着类似 Alphafly 3 这样充满科技的运动装备,已经成为了打破世界纪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耐克的产品经理 Heath 也毫不避讳地表示,Alphafly 3 这类超级跑鞋,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运动员曾经因为需要恢复而每年只参加两次马拉松,现在他们每年可以参加三到四次。

我觉得奥运会的一个核心看点在于一切皆有可能:黑马逆袭,传奇延续,新王登基…… 而每一个突破纪录、留下兴奋和遗憾的画面里,也都能看到这些「得力拍档」的身影。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用上塑料的 Apple Watch SE,会成为下一个 iPhone 5c 么?

By: 肖凡博
7 August 2024 at 18:00

下个月就是苹果的秋季发布会了,翻了一圈先导爆料,其中有三条还是挺有话题度的。

①iPhone 16 会在届时发布:入门版机型的摄像头将采用竖向排列;侧边按键可能会采用电容式按钮,新增「拍摄按钮」;机身两侧会增加两颗马达。

▲ 图片来自:Google

②苹果智能大概率不会和新机一起发布,WWDC 上的 iOS 18 完全体估计要等到十月之后,甚至明年。

③Apple Watch 十周年,苹果手表或将迎来大更新:表身变薄,表带改为磁吸连接,命名极有可能会是「Apple Watch X」。

▲ 图片来自:Google

十年前,Apple Watch 作为乔布斯后时代的第一款 One More Thing 产品,出现在 2014 年苹果的秋季发布会上。

一转眼,Apple Watch 都已经出了 Series 9 了,Ultra 都推到了第二代了。

至于 Apple Watch 有没有做到智能手表届的 iPhone,这很难讲,也比较难比较。

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当你想要拥有一块智能手表,不管是拿来运动还是检测睡眠,Apple Watch 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参考标准。

而且根据彭博社 Mark Gurman 的消息,苹果在下个月的发布会上,除了会发布 Apple Watch X,还会带来一款塑料材质的苹果手表。

廉价感的锅,别让塑料背

用上塑料的 Apple Watch,会掉价不?

先说结论:不会。

我们展开聊聊几个原因。

先从 Apple Watch 的产品系列来看,目前苹果官网在售的手表共有三个系列:

  • Apple Watch Series 9
  • Apple Watch Ultra 2
  • Apple Watch SE

极有可能换上塑料材质的是 SE 系列,主流的 Series 和高端的 Ultra 还是会沿用之前的铝合金/不锈钢/钛金属材质。

相较于其他两个系列,SE 本身的适用人群就更年轻,价格也相对亲民。

不过到目前为止,SE 并没有彰显自己独特的优势,既然单独成为一个系列,那从厂家的角度出发,特别是负责 SE 产品线的负责人,最不愿被贴上的标签就是「阉割版」。

但现实就是如此,SE 续航最短,且不支持心电图、血氧浓度、体温检测、屏幕常亮…… 作为入门版,它在 Watch 系列中的定位和价位,决定了它的功能和上限。

而让 SE 显得简陋的,实际上是和主流系列几乎没有区别的外观设计和用料。

乍一看一模一样的长相,好像给足了面子,但许多重要传感器的缺失,让功能体验和主流系列少了一大截,这就给人一种「省了开模费用,只在内部进行了暴力拆除」的感觉。

先不管上述的功能是否每天都会用到,起码在用户心里,先打了个膈应的结。

更矛盾的一点,主打年轻时尚的 SE,理论上应该有更多大胆张扬的配色,来迎合更有活力的青年市场。

▲ Apple Watch SE 配色. 图片来自:apple.com

但你看看官网,SE 只有「黑-银-金」3 种配色,而数字系列足足有 8 种。

▲Apple Watch Series 9 配色. 图片来自:apple.com

倒不是说其他系列抢了 SE 的风头,而是 SE 应该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甚至一些在设计上的独有配色,当软硬件功能受限的时候,时尚和个性就成了产品很好的落脚点。

现在的 Apple Watch SE,很像星巴克里卖 20 多块的依云矿泉水,最大甚至唯一的作用是凸显主流产品售价的合理性(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

这时,塑料材质的加入,就有点仙人指路的意思了,因为它完全符合个性、多彩和年轻的设计要求。

 

▲ 图片来自:Google

2013 年,iPhone 5c 发布,苹果用聚碳酸酯材料把手机的中框和后盖融为一体。

上手和拥有过 5c 的朋友,应该对这台特殊 iPhone 的手感还有比较深的印象,因为它不仅没有因为塑料变得「廉价」,甚至还把一体式的塑料做成了最大的卖点。

看起来,苹果把 5c 的后盖打磨得非常平整,强光下仔细看,也找不出不平整、有形变的地方。

拿起来,机身上柔顺的过渡曲线,加上聚碳酸酯材料本身的亲肤特性,让 5c 非常衬手。

一般我们想说一个产品的质感好的时候,几乎不会讲「做的真像塑料」,这不仅没夸到点上,反而有点阴阳怪气。

▲ 图片来自:Google

我们只从产品外观材质评, iPhone 5c 当年通过不被看好的塑料破圈,苹果把塑料做出了高级感:

  • 这块背板有陶瓷的光泽和玻璃的质感;
  • 塑料更好塑形,能容纳设计师更多大胆的设计;
  • 产品的颜色不受漆面和金属的限制,可以更奔放;
  • 塑料本身的弹性形变比金属好,更抗摔 ,维修成本也更低。

这些是苹果已经拥有的过去,也是 Apple Watch SE 可以预见的未来。

所以用上塑料,或者说用上经过苹果设计的塑料的 SE,我还挺期待的。

毕竟它的功能也就那些,与其当个「油改电」的简陋版 Watch,不如在设计和用料上多下点功夫。

The Verge 对即将用上新材料的 SE 评价到:

塑料材质的 Apple Watch SE 可能适合儿童,这确实令人兴奋。

塑料的确会给 SE 的设计提供不少新思路,但如果只用几个花里胡哨的配色,就想让 Apple Watch 受到孩子们的青睐,打开儿童的市场?恐怕没这么简单。

材料只是引子,产品的核心叫需求

5 月份,Google 发布了旗下全新的儿童手表 Fitbit Ace LTE。

它和即将到来的 Apple Watch SE 一样,外壳大面积采用了塑料材质。

不同的是,这是一款由内而外都受到游戏厂商影响的产品。

表身侧边的功能按键,很像乐高的彩色积木,上面的凸起纹理,也是游戏机上常见的 △○✕□ 符号。

▲ 图片来自:Inverse

表带的连接方式,也参考了过去 NES 和 SNES 游戏卡带的启动,每一次更换新的表带,机械结构解锁和卡紧的声音都很有小时候的感觉。

而且,不同的表带不仅是颜色纹理的区别,和手表连接后,还能解锁新的表盘主题、头像和系统物品。

▲ 图片来自:Inverse

给儿童做的电子设备,往往是人和娱乐的中介,通过这些产品,孩子们能玩儿到不一样的游戏。

Fitbit Ace LTE 在此基础上多做了一步,它不仅能玩儿游戏,它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好玩儿的玩具。

此外,手表系统里的各种软件功能,都是以「儿童」为核心做出来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80% 的孩子没有达到他们的日常活动目标。

怎样能让孩子主动地运动?游戏就是一个绝佳突破点。

Fitbit Ace LTE 内置了很多小游戏,而每一款游戏,都能让孩子动起来。

《马里奥赛车》需要左右倾斜手腕来控制「卡丁车」的前进路线;钓鱼游戏需要向后甩动手臂,就和真的钓鱼甩竿一样。

▲ 图片来自:Inverse

这些游戏虽然玩法多样,但核心都是是参考了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的原理:孩子们能在短时间的游戏中获得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休息。

当然奖励也不能少,闯关成功后,玩家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券」,以此来兑换能装饰手表里虚拟房间和形象的物品。

反馈对孩子非常重要,这也是让他们愿意动起来的原动力。

▲ 图片来自:Inverse

像消息通知、血氧心率、睡眠监测这些,确实很重要,但你几乎能在任何一个主流厂商的手表上体验到,反而是上述的定制功能,你可能只有购买了 Fitbit Ace LTE 和小天才等的产品,才能用上。

也难怪 Fitbit Ace LTE 首发之后,国外许多网友都高呼到「这对于大人来说也极具吸引力!」

我们花了大篇幅来了解 Fitbit Ace LTE,是因为它给智能手表市场,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模式:分众化。

当下的大众智能手表,求的是全,在功能一个不落的基础上,选择一下表盘是方是圆,如果是三方品牌就力求性价比,若是厂商自研的产品就和其本身的生态链紧密相连。

▲ 图片来自:Google

这是一个不会出错的路线,但也失去了产品功能的趣味性。

Google 副总裁 Anil Sabharwal 在谈到 Fitbit Ace LTE 的理念时说:

如果你想为孩子们打造一款产品,你就必须以一种吸引他们的方式来打造它……具有个性化、可收藏性和游戏体验。

这也是每一款分众产品需要进行的头脑风暴:为谁做?怎么做?

从结果来看,Fitbit Ace LTE 起码在他的用户群体里做出了成绩:

有 2/3 参与测试的数百名家长表示,他们的孩子锻炼得更多了。

而这种成功,并不是因为用了塑料,更不是因为用了塑料的手表更廉价更好卖。

塑料能让产品在形态上有更多的可能,但真正能留住用户、打动人心的,是由内而外,由硬件到软件,由外观设计到系统功能,把指定群体的需求,做成产品的亮点。

如果真如 Mark Gurman 所说的一样, Apple Watch SE 想要用新设计、新材料,打开新赛道,那 Google 的这款儿童手表,加上苹果本身对塑料材质的充分理解,就是一份已经验证为真的参考答案。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iPhone 不好卖了,库克:苹果 AI 将成为换机理由,还透露了这些重要消息

By: 肖凡博
2 August 2024 at 09:55

今天凌晨,苹果公布了 2024 第三季度的财报。

我们先从整体看看苹果三季度的营收情况:

  • 第三财季营收为 857.8 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 845 亿美元,总营收增长 5%,上年同期为 818 亿美元。
  • 第三财季大中华区收入为 147.3 亿美元,市场预期 152.6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157.58 亿美元。
  • iPhone 营收 393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396.69 亿美元。
  • iPad 营收 71.62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57.91 亿美元。
  • Mac 营收 70.1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68.4 亿美元。
  • 服务类营收 242.1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212.13 亿美元。
  • 可穿戴设备、家居与配件营收 81.0 亿美元,市场预估 77.9 亿美元。

相比于上个季度,苹果在过去的三个月里,终于有了些许起色:第二财季营收 907.5 亿美元,上年同期 948 亿美元;大中华区收入 163.7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8.1%。

经过了上个财季的尴尬负增长,苹果这回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正常营收节奏,几乎每个产品线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惊喜,要么比预期高,要么比去年同期强。

也正因如此,大中华区和 iPhone 的营收下降,就成了整张财报里最为显眼的两位,可能在苹果的视角里,还会有些扎眼。

毕竟,一个是最重要的产品,一个是最重要的区域。

遇到麻烦的 iPhone

每次看财报,大家的目光都会不自觉地先集中在「iPhone」那一栏,没啥别的原因,这是苹果生态里中流砥柱的产品,财报表现好不好,和 iPhone 的销量直接挂钩。

iPhone 营收 393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396.69 亿美元,同比下降 1%。

三季度 iPhone 的销量用一句话来概括:看起来卖的很好,但还是差了点意思。

iPhone 卖得好与坏,会从财报表现,但不能只看财报,因为市场是变化和流动的:你可能真的卖的好,但友商和对手也在同时发力。

虽然库克在财报会上强调,苹果智能手机在中国城市销量排名前三,但拉远视角从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报告来看 iPhone 在中国手机市场的表现,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IDC 几天前发布的 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出货量下降 3.1%,在中国市场 4 年来排名首次跌出前五。

▲ 图片来自:Google

Counterpoint 的报告也指出,2024 年第二季度,vivo 以 18.5% 的份额稳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首,其次是苹果 (15.5%) 和华为 (15.4%)。

▲ 图片来自:Counterpoint

无论是吃老本行的市占率,还是引以为傲的销量,iPhone 都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更何况这还是在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6%,有 618 帮忙兜底的情况下发生的。

虽然 iPhone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和营收碰到了些「小麻烦」,但放眼全球市场来看,它依然是一座高山,且表现不凡。

库克称,iPhone 在多个国家(包括英国、西班牙、波兰、墨西哥)创造了季度记录,设备激活总计增长至历史新高。在多个地区,许多 iPhone 型号都占据了全球最畅销的智能手机之列。

另外,Counterpoint 还指出 iPhone 15 Pro 和 Pro Max 在中国 2024 年第二季度的销量占比约为 50%,高于去年同期 iPhone 14 Pro 和 Pro Max 的 47%。

也就是说,尽管 iPhone 争议不断,但众多消费者依然肯为此买单。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方面 iPhone 本身过硬的拍摄特别是视频录制的能力,在主流机型中算得上独一份,许多有录像需求的用户,除开专业相机,首选的大概率会是 iPhone,这种现象在媒体圈、科技圈会更为明显。

而且,iPhone 15 在电池续航、功耗控制、UI 设计特别是主屏幕自定义选项的加入,以及卫星消息等,都在补齐上半年落下的作业,通过 OTA 逐渐在系统和软件体验方面赶上了国内主流机型。

你可以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这些系统软件上的体验,往往是影响用户换新机时,继续选择 iPhone、考虑加入 iOS 生态的重要因素。

▲ 图片来自:Google

今天的财报会上,库克也被问到了「是什么会影响 iPhone 更换周期」的问题。

库克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之后影响用户更换 iPhone 最大的因素将会是:

苹果智能

被从头问到尾的苹果智能

财报会后半部分的电话 Q&A 环节,一点不夸张地说,几乎被「苹果智能」给包场了。

几乎所有的嘉宾、记者都在围绕这四个字做文章。

如果你从今年的 WWDC 就开始关注苹果的新闻,就非常能理解大家的关心。

直到这两周,WWDC 上展示的极个别 AI 功能,才能在苹果设备上使用。

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更新体验了一下,只能说以目前的进度和水平来看,苹果智能离我们特别是国内用户,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全球市场来看,苹果智能目前的适用地区十分有限,想要在第一时间体验最新的 AI 功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拿着美版的 iPhone 连着美国的网,用美区的 Apple ID 登录。

对国内市场而言,苹果智能的落地任重而道远。库克也直接表明了这与地域性的政策法规直接挂钩,需要满足当地的监管政策,不过他们也在积极地推进。

库克对于苹果智能在中国推出的时间表的问题,回答得既直接又模糊:

我们的目标是快速行动,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必须为每个人提供功能。我们首先了解监管要求,然后才能承诺这样做并承诺时间表。

回到具体的功能体验,库克直接了当地在财报会上表示,当下 AI 主要服务于手机上的基础应用,像是邮件、短信这些几乎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会用到的应用软件,因为库克希望苹果智能能以一种「对用户更自然的方式来实现」。

而后续在更多 App 中的适配,他也没有提及准确的上线时间。

不过库克明确表示了,在 WWDC 中展示的功能,并不会一块儿在 iOS 18 里出现,部分功能「有可能成为 iOS 19 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这到底算是「定心丸」,还是在打预防针。

但就这两周的实际体验,我想给「iPhone 换机得靠苹果智能」的论断,打一个问号。

首先,更便宜的国产旗舰的 AI 功能更全,而且还在持续发力,相比之下的苹果智能,就有点儿不太智能了,目前在 iOS 18 beta 版里能看到的变化就是「写作工具」「UI 重构」「通话录音」,如果后两个也算得上智能功能的话,也行。

▲ 图片来自:Google

其次,本来就迟了大半年的苹果,以当下的进度可能还得跳票一段时间,就算按照原计划上线,那按照 AI 能是下一次换机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加上早就起步甚至逐渐成熟的国产手机厂商的 AI,苹果智能的优势在哪?

并且,库克也在财报会上提到了苹果智能的加入,会增加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

由于对设备性能和算力的要求,所以只能在最新的顶配机型上体验新功能,目前 iPhone 支持智能更新的机型只有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那更高的苹果智能体验起步价,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iPhone 营收和销量受阻的因素?

当下是严峻的,三季度的财报会是喜忧参半的,讲完了需要担心的,那就来看看让苹果乐开花的数据。

成为尖子生的 iPad 和 Mac

先看平板,三季度 iPad 营收 71.62 亿美元,相较于同期上涨约 24%。

这和全新 iPad 的推出有关,当然也和全新 iPad 的产品力挂钩。

iPad 最直观的更新在于外壳和手感,新款的 iPad 更像一款为线下而生的产品,因为拿起来的手感真的挺好。

而且,新款 iPad Pro 还成为了世上最薄的苹果产品,仅有 5.1mm(13 英寸)。哪怕是 11 英寸的,也只有 5.1mm

▲ 图片来自:Google

iPad 最核心的迭代在芯片上,首发的 M4 芯片竟然最先给 iPad 用上了,这在 iPhone 和 Mac 面前,有点倒反天罡的味儿了。

iPad 最成功的地方,是购买人群的变化。库克在会上称,全新 iPad 的购买人群「有一半都是第一次购买该系列的产品」。

iPad 最大的彩蛋,是全新的 Apple Pencil Pro,不管是压力感应、震动反馈,还是在屏幕上拟物化的投影,都算得上体验升级。

▲ 图片来自:Google

另一边的 Mac,也有不俗的表现。

Mac 在三季度营收 70.1 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6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

库克称,这当中最大的功臣,是推出的全新 MacBook Air,外观上没什么改变,但芯片上做了升级,M3 的加入让 Air 赶上了 Pro 的进度。

根据苹果的统计数据,上季度用户最喜欢的 Mac 产品,是搭载了 M3 芯片的 13/15 英寸的 MacBook Air。

而且刚好在三季度财报结算的末尾,碰上了新生入学和返校季,教育优惠的推动,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 Mac 的整体营收。

这两款产品的营收向好,主要是通过硬件的升级,来大幅提升软件的体验。

但在 iPad 和 Mac 这两个更贴近娱乐影音、工作学习的产品,其实更应该发挥出苹果智能的作用。

iPad 在 WWDC 上最大的更新就是计算器。

听起来有点讽刺,但更多的是期盼在 M3 甚至 M4 这样高性能、高算力核心的加持下,这几款当家产品应该有更好的表现,像计算器这样不多见但看起来能有体验提升的软件更新,可以再来多一点。

硬件促销量,软件感人心。

对 iPad 和 Mac 是这样,对 iPhone 也是如此,当然 Vision Pro 也千万别忘了。

六月底,Apple Vision Pro 国行版正式开售,店面体验还是挺火爆的,但具体成交量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叫好不叫座,可能是最适合形容 AVP 当下的处境的,它效果惊艳,体验超前,价格也离大众市场很远,主打一个全方位拉满。

而 Vision Pro 的当务之急,是要扩大生态的深度和广度。

国行发售后,我们在上面体验到了很多用心在做适配的三方 App,比如京东、淘宝;当然更多的只是从 iPadOS 复制粘贴到了 AVP 上,完全没有解释和展示「空间计算」。

库克在财报会上提到,现在已经有超过 2500 个本地空间应用程序和 150 万个与视觉操作系统兼容的 App。

从上两个季度财报会上的备受关注,到这次的无人问津,Vision Pro 和苹果,需要找到一些突破口。

最后,还是来聊聊苹果股东和我们都比较关心的苹果智能。

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在早些时候报道称:

苹果智能的部分功能会出现在开发者预览版的推送中,但正式版本的发布时间实际上要「晚于预期」。苹果目前计划在 10 月份的更新中向公众推出这些功能。

但是从库克在财报会的预告看来,完全体的苹果智能,可能会来得更晚一些,包括 ChatGPT 的上机时间,估计也得等到年底了。

▲ 图片来自:Google

慢慢来比较快,是一种策略,也极有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速曲线」。

不过对应的,就需要有更充分的准备、更新颖的功能,和更智能的智能,若只是和友商与对手持平,在没有地域优势的前提下,又失去了独有的体验,这些因素的综合可能会直接影响苹果下季度的财报表现。

都知道 AI 是下个时代,那站在时代门口的苹果究竟会交出一份怎样的「果味」答卷,不管你是看热闹、看笑话还是盼结果的,其实都挺值得期待的。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蔚来手机 NIO Phone 第二代来了,这款大号车钥匙到底成了吗?

By: 肖凡博
27 July 2024 at 19:00

这,是用平板做成的手机。

这,是用拍立得做成的手机

而这,是用车钥匙做成的手机。

在饱受车圈和机圈争议的同时,NIO Phone 二代,还是来了。

从外观上看 NIO Phone 二代,和上一代的区别不大,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了优化。

屏幕从双曲,换成了「四边等深微曲」,黑边从视觉上做到了四边等宽。

中框是磨砂材质,手感和背板的磨砂玻璃非常接近,相比于上一代的亮面金属中框,二代的握持感会更和谐和顺手一点。

这块磨砂背板,摸着非常顺滑亲肤,没有颗粒感,而且也不容易沾指纹,而上半部分的陶瓷材质,可就得经常打扫了。

另一个变化是闪光灯,从上一代的环形,变成了圆形,这样光线可以变得集中,闪起来也更亮。

说实话除了这些区别,它和上一代的差别真的不大。

而且 NIO Phone 真正的优势之处,并不在于它作为一台手机单独使用,而是把手机放到蔚来车的所有的使用场景当中,才是它的完全体。

那今天我们就借着全新的 NIO Phone,来跟你讲讲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NIO Phone + NIO Car

NIO Phone,为车而生

NIO Phone 最大的优势在于车机联动。

手机完全覆盖了「远程-车周-车内」这三个用车场景,而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了 NIO Link 按键里。

出门前,可以远程打开空调座椅通风,特别是这几天你一定很需要这个功能。

假如你出去逛街,忘了车停在哪个车位了,还可以在「停泊」里查看车周环境,360 影像还能拍到地上的车位编号。

来到车跟前,可以通过 NIO Link,开启车辆召唤或遥控泊车,就跟开遥控车一样。

如果说这些功能通过 App 在其他牌子的手机上也能用,那 UWB 超宽频技术,应该就是 NIO Phone 机主的专属功能了。

简单说 UWB 让手机和车有了超高精度的识别能力,也能让车能更精准地感知人的位置,比如走向车时迎宾灯会亮起,靠近车门的时候,门把手才会弹出。

上车后,NIO Link 的界面也会发生变化功能键会变成媒体、空调、香氛、座椅、天窗等。

这个识别度到底有多准,就连你坐在哪个位置,手机都能指出来。

UWB 比传统的蓝牙更精准也更好用,即使手机没电了 在 48 小时之内,也能用 NFC 打开车门。

不过比起上面的这些,我觉得手机和车机的互通互联,才是蔚来手机的核心功能。

车机+手机,NIO Phone 的完全体

蔚来的天空视窗,并不是简单的投屏,而是用车辆的硬件来运行手机的 App,手机窗口直接成了 UI 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手机还能继续使用其他软件,当然了,车辆起步后 手机界面会自动收起,就别想着边开边玩了。

如果还有其他人在车上,那在投屏前,系统会询问是否投屏。点击了确认,画面才会流转,隐私性蔚来也帮你考虑到了。

软件方面,蔚来也做了高度适配。

这些 App 可以完全适配车机屏幕的比例和无缝流转。

不管是文档、视频会议、电话,都可以随时在车机和手机间切换,包括摄像头和麦克风用谁的都能选择。

就是目前适配的软件不多,微信、QQ 都还不支持。

导航功能是我觉得最好用的联动之一,上车前在手机上确认好的地址,车机一启动,就会直接在中控上同步。

而且手机上复制的地址,车机也会显示,就连给别人发的微信里的地址,车机都能识别出来。

以前开车还有个比较麻烦的,就是导出行车记录视频,一般都要用 U 盘或数据线。

而有了 NIO Phone,就可以无线传输像 Airdrop 和华为分享一样,直接隔空传给手机。

五个环车摄像头的行车视频,都能单独或一起传输,而且还可以在相册里直接查看,不过只能在车上使用这个功能。

蔚来李斌当时说:

NIO Phone 先做三代。

体验完这台二代机,其实更像是上一代 Pro Max 版:硬件追平主流旗舰,软件生态持续更新。

如果你只把 NIO Phone 看做一个手机,它注定是没法「大麦」的。

但如果站在蔚来这家车企,和蔚来车主的角度,它就是车辆智能和功能的延伸,有了 NIO Phone 用车的确会变得更简单,也更智能。

而手机成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是新能源的大趋势。

最后,我还有三个疑问,相信关注蔚来和 NIO Phone 的朋友也在关心这些问题:

一是 NT3.0 平台的首款车型,乐道 L60 是否支持 NIO Phone?

二是打横了的中控屏会有哪些新的适配?

三是在全行业都在大谈特谈 AI 的时候,蔚来怎样用 nomi 把手机和车机串在一起?nomiGPT 到底会在蔚来的生态里玩儿出哪些不一样的花样?

我们可以一起期待一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这款看不了时间的智能手表,凭什么卖得比 Apple Watch 还贵

By: 肖凡博
23 July 2024 at 17:00

老婆饼里没老婆。

这个段子从 2017 年流行起来,在之后的 8 年里有了无数的续写版本,比如鱼香肉丝没有鱼,菠萝包里没菠萝,蟹味棒里没螃蟹……

只是我实在没想到,有一天它竟然能走进科技圈:

手表里面没有表。

▲ 图片来自:The Verge

用真材质,做仿手表

这块看起来像表的表名叫 Nowatch,由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同名公司设计生产。

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突兀,反而被其显眼的花纹吸引。

▲ 图片来自:wareable.com

Nowatch 最大的特点就在这里:硕大的表盘上,没有刻度,没有时分秒针,甚至看上去没有任何功能性,就只负责当一个「花瓶」。

作为装饰品,Nowatch 还是有些亮点的。

比如,它完全符合了近些年流行的「私人定制化」的概念,并将其贯彻到底。

表盘,表壳,表带,全部都是可选项。

官网里一共给出了 11 种丰富的表盘样式,每一种花纹颜色都是由不同的天然宝石或金属制成的。

紫水晶、白玛瑙、孔雀石、虎眼石、玫瑰石英….. 比起当下各大智能设备厂商用新技术、新材料制作的「类宝石纹理」,Nowatch 直接玩儿真的,而且每一块表盘,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纹理。

当然,你也可以买多几个表盘换着戴,以搭配不同的 OOTD 和社交场合,而更换表盘的方式,很古老,也很奇特。

Nowatch 会在随表包装里,附赠一个圆柱形的磁力器,对准表盘向上一提,旧的就去了;对准表盘向下一压一拉,新的就来了。

▲ 图片来自:The Verge

Nowatch 称,这些表盘上的宝石是由从阿富汗喀布尔采购的,全都保真。

宝石的后期加工切割,则是由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的一家家族企业手工切割的。

天然材质+人工打磨,起码在来历和加工这一块儿,Nowatch 完全符合了主流奢侈品「贵和稀有」的前提。

镶嵌这些名贵天然宝石的不锈钢外壳,有金银和玫瑰金三种材质。

比起夺目的表盘和锃亮的外壳,表带的风格整体会收敛许多,不过 Nowatch 依然给出了 16 种款式。

有适合商务场合的人造皮革,也有更偏向年轻、运动和环保的再生塑料。

此表可选项之多,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保时捷一类的豪车销售逻辑:

起步价能买到的可能只是一个空壳子、毛坯房,从车漆到内饰颜色,从轮毂大小到卡钳种类…… 稍微按照自己的喜好多选了一点配置,最后的落地价很可能会多出另一辆车的价格。

Nowatch 不仅在选项上有这种趋势,在价格上也无限逼近这种思路。

我试着在官网选了个「毛坯表」的配置,发现 130 美元(约合人民币 945 元)也能下单;要是按照宣传图的样式选购,轻轻松松就能达到 6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4360 元)。

并且,这还是在只买了一套搭配的情况。

从迷人眼的宝石里跳出来冷静一下,不难发现 Nowatch 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它好像没什么用,因为没有时间的表,本质上和手链没什么区别。

Nowatch 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既然走的是定制化的路线,那不如将「是否抹除时间」的选择权,交给买单的人。

 

▲ 图片来自:TechCrunch

在今年 1 月的 CES 2024 上,Nowatch 正式宣布将开始销售「时间圆盘」的表盘插件。

Nowatch 创始人 Hylke Muntinga 在接受采访时,对这个改变解释到:

我们的理念是「高质量时间」,人们需要时间管理工具来管理各种活动。我们现在的方法整合了这些需求,将我们定位为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高端智能手表品牌。

可拆卸的时间表盘是一块石英钟,内置的电池有 20 年的使用寿命,中间也可以拆卸下来更换电池。

如果 Nowatch 只是一块可定制的传统手表,它大概率不会走上 CES 的展台。

所以,Nowatch 真正的争议点在于:这不仅是一个装饰品、一块石英表,而且还是一款智能穿戴设备。

偷懒的 AI

NOWATCH 是一款个性化的健康追踪器,它通过测量压力、睡眠和活动让您了解您的生活方式如何影响您的健康,以便您掌控自己的健康。

只从形态来说,Nowatch 和初代小米手环非常像,都没有屏幕,智能功能需要打开手机在 App 上查看。

Nowatch 的背面和目前主流的可穿戴手环手表并无区别,集成了若干个智能传感器。

  • PPG 传感器:使用绿色闪光灯监控血液;
  • EDA 传感器:用于监测皮肤电活动的;
  • 加速度计:检测人体运动状态,记录步数等;
  • 气压计
  • 温度传感器

表身侧边的按钮并不是用来调节时间的,它更像一个「体征快门」。

▲ 图片来自:The Verge

按一下,你可以标记一天中想要回顾的特定时刻,记录此刻你的体征数据——比如心跳、压力等——以便空闲的时候查看。

按两次,就会开启一段时间的实时记录,设备就会监测你这个时段的健康状况。

另外,出现在 2024 年的智能设备,有一个绕不开也不能绕开的话题:AI。

Nowatch 不出意外地集成了 AI 功能,官方将其叫做 Nowatch Insights。

Nowatch Insights 内置的大模型可以将手表检测到的各种数据串联在一起,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每日健康摘要和建议。

这些生成的建议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据用户特定的兴趣和健康目标来量身定制的,就连文本本身的长度和言语风格都是可以选择的。

官方称:

我们的 AI 驱动型 NOWATCH Insights 功能与众不同,它优先考虑周到、高质量的响应,而不是快速、聊天机器人式的交流,而后者只会激励人们更多地使用手机。

简单翻译一下,Nowatch 想做到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因为没有屏幕,所以 Nowatch 少了一大块与用户交互的方式,不过好在它依然保留了震动马达。

日常数据都会记录在 App,而一些体征上的明显变化——压力过大、心率过快等——手表则会通过震动及时提醒用户。

世界卫生组织将「压力」列为 21 世纪的头号健康杀手。美国心理学会估计,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每年给美国造成 3000 亿美元的损失,76% 的成年人表示,压力会对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压力这些与健康挂钩的数据的检测与感知,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常年使用智能手表的人,我发现设备主动与我交互的场景,全部都是震动反馈,主要有以下几种:

  • 微信短信来电消息
  • 每日步数达标
  • 久坐提醒

从心里感受来讲,最后一种是我觉得最有用的,也是最放心的,有时写稿一坐一个上午,如果没带手表,很容易忘记时间,而久坐对身体,真的很不友好。

▲ 图片来自:The Verge

所以 Nowatch 的这项主动交互功能,也会显得比传统手表,更智能。

其他所有的检测结果和建议文本都会在 Nowatch 配套的 App 里呈现,而这些数据,就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查看。

传感器、马达、App、AI,除了屏幕,智能手表该有的功能 Nowatch 一个不少,但是外媒在拿到实物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发现了一些瑕疵。

虽说「智能+App」已经被深度绑定,但能否称得上智能,还得看其所能提供的价值。

▲ 图片来自:The Verge

Inverse 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 Nowatch 的 App 有简化的趋势这很好,避免了非必要信息的骚扰,但是过于简单的信息除了解释图表或条形图测量的内容外,几乎没有任何说明。

可穿戴设备能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其信息可付诸行动。

标榜 AI 的它应该提供更多的实用建议和总结,但是 Nowatch Insight 只是停留在了简单的汇总阶段,生成的文字信息并没有说到用户的「心巴」里。

而且,对于一些基础数据的检测记录,Nowatch 也被曝出时常有「过大」的偏差。

The Verge 的编辑发现,在他压力最大的时候,数据表明他非常冷静;在和朋友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休息日后,数据又反映他十分紧张。

就连最基础的步数记录,Nowatch 都会和其他设备测出「两个世界」的记录:

  • The Verge 的编辑用 Apple Watch Ultra 记录了 27,919 步,Nowatch 记下了 164 步;
  • 福布斯的工作人员带着它走了很久,最后只记录了 97 步。

而 Nowatch 最大的麻烦,也是 AI 设备前赴后继都想要得到的「魔戒」——去屏化。

形态划等号,功能做加法

屏幕和智能设备,似乎一直在相爱相杀。

从 2007 年初代 iPhone 发布后,「大屏=智能」的公式被带到了人们的观念里,诺基亚和黑莓所代表的按键功能机成了上个时代的遗老。

此后,更是将屏占比的大小和机器智能的程度,以及技术的先进性,挂上了正相关的关系。

去年开始,AI 技术逐渐铺开,在屏占比攻坚战相斥的阶段,屏下镜头技术还未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大家又转头押注在了 AI 上机的新赛道上。

更是有胆大的异军突起,为了 All in AI 快速分得新时代的一个山头,直接走了「无屏」的道路,他们似乎笃定 AI 可以容下所有。

不到一年, Ai Pin、Rabbits R1 等众多去屏的次世代茶品成了科技圈的明星,然后无一例外的像哑了炮的烟花,还没绽放,就已陨落。

在这些产品的观念里,屏幕似乎成现代人时间流逝、阻碍学习进步、影响工作晋升的罪魁祸首。

Nowatch 也有去屏化的趋势,它自己在官网的标语种,也承认了这点。

安静、无屏幕的智能化追踪,不会打扰您的生活。

但是,包括 Nowatch 在内的设备,在设计理念上,有个明显的悖论:它们的确把屏幕拿掉了,但没脱离 App,打开手机的次数反而多了。

▲ 图片来自:The Verge

特别是对于一款建立在传统手表形式上的穿戴设备,一味地把去屏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会产生一个畸形的结果,就像 The Verge 的评价一样:

虽然很时髦,但当我只需要知道现在几点的时候,它就派不上用场了。

不过,在 Nowatch 上架了传统石英表盘之后,这种设计的「拧巴感」瞬间小了许多,因为即使它的 App 不好用、AI 不智能,但至少它看起来很漂亮,这当中唯一会受伤害的,只有你的钱包。

相比于去年彻底去屏化的激进做法,回到正轨、找回初心后的 Nowatch,其实更容易成功,即使站到最后的不是它,那也给这些传统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因为那些在发布后没有翻车的 AI 设备,走的几乎都是类似的路子。

世界上最小的 AI 可穿戴设备 LimitlessAI,乍一看,它就是一个领夹麦。

今年四月,智能眼镜 Meta Ray-Ban 正式发售,比起差点翻车的上一代,它销量暴涨,现在已经走上了许多人的鼻梁。

它们都没有屏幕,都离不开 App,都没做大刀阔斧的创新,也都是标榜 AI 的产品。

三星前些天上架的 Galaxy Ring,也遵循着「小步快跑」的逻辑,而这当中,其实有两重含义:

  • 对厂家,研发和试错的成本大幅降低,哪怕失败也只是进入了功能上的死胡同,而不是产品本身。
  • 对用户,在不用增加学习和购买成本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功能体验。

形态划等号,功能做加法,可能才是智能产品在迈向下一个时代时,不会掉队,也不会「扯着蛋」的最优解。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