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16 September 2024Main stream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By: elijah
16 September 2024 at 03:00

9月1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称:

将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渐进式延迟退休”早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了多次讨论,但如今由官方发布确定信息再次在微博等平台上引爆舆论,不少网民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不满。相关热搜以及网民评论都遭到当局审查。

相关阅读:
【网络民议】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网友:那我过60大寿是不是得和单位请假啊?
【网络民议】“生我时嫌我多,我生时嫌我少,找工作嫌我老,等退休嫌我小”

以下是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用户评论:

CDT 档案卡
标题:【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来源:秦晖
发表日期:2024.9.13
主题归类:养老金
主题归类:延迟退休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尼龙:每天一睁开眼就看手机,总担心这个世界又背着我发生了什么。本人一贯坚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基本原则,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谣言成真了。

山田-:多缴纳5年社保+延迟3年退休,我知道它们会下狠手只是没想到这么直接。

扎西德勒·天珠收藏 :就业形势严峻,大批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现在还非逮着一群老头老太太延迟退休!这不就是用屁股想出来的乱政吗?

-Hello璇子 :国家让你干,你就得干!国家说你行,你就行!现实就是,找工作35岁是个坎! 哦,说这些没用,他们不听,而且咱也不知道他听取的建议是谁的建议,反正不是我这个辛苦打工人的建议

满楼读书 :多交5年,少领5年,一进一出就是10年。原来赢两次真的不是传说。膜拜中…太厉害了。厉害到无言以对。 相比而言,北洋镇府就太弱鸡了。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

固废专员:畜牲想出来的吧,把我二十几年的钱还我,我不用你们规划养老

西安可爱labe:把人当傻子,一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收多5年钱,给少3年养老金,总共为国贡献8年;下辈子投胎欧美吧

其实我只想一个人静静:我只有一个疑问 交钱 少发钱的政策咋这么快 调休 带薪休假啥的怎么那么慢啊

呵呵6850428838:挺好的 钱么让人贪完了 活么让我们全干了 和人才能讲道理 和不是人的东西有啥可辩的,就这样呗

无敌暴走猪哥:原来双休是指延迟退休和调休…

Ultimate-handsome:35岁以上都没公司要了,还延迟退休?不应该先把这个社会现象整治下

offfonnn:评论区都不敢开也知道这个决定会骂声一片是吗,请问35岁就要面临失业的问题,现在58岁退休,请问中间的23-25年可以做什么工作?去死吗,与其锱铢必较退休金亏空问题,还不如加大力度给出措施降低年轻人失业问题吧!没有工作请问哪里有钱交养老金啊

呼吸锅: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清华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秦晖也在其最新发布的视频中,对中共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表达看法。他称:

有限政府只承担有限责任,你权力无限,责任为什么要有限?一讲责任就和欧美比,讲权力却不比了。承担不了那么大的责任,你有什么理由要那么大的权力?权力延申到子宫是中国特色,无限养老责任难道就不应该是中国特色吗?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404文库】“时代在召唤中国的马丁路德金。今天的社会需要不同阶层的沟通谈判机制!”(外二篇)

By: elijah
14 September 2024 at 04:26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时代在召唤中国的马丁路德金。今天的社会需要不同阶层的沟通谈判机制!”(外二篇)
来源:穗城流年地球人口口澎湃新闻城市的地得

主题归类:外卖员山东泰安校车事故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穗城流年|一位身着美团服装的外卖骑手举牌呼吁

近期,一名身着美团服装的外卖骑手在上海街头举牌展示两则标语内容,表达个人期待与权利诉求。

file
file

微博网友 @穗城流年 于9月10日将以下两张图片发布于微博上,评论区有不少网民对这位骑手的勇气表示由衷赞赏。然而,截至北京时间9月10日12点,原帖已遭到删除。

这名外卖员所举的牌子上写道:

“时代在召唤中国的马丁路德金。今天的社会需要不同阶层的沟通谈判机制!”、“我们打工者是人,不是牛马,我们要属于自己的工会,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要八小时工作制,而不是一个月工作300个小时,甚至400个小时,我们要一周双休。社会的发展是让人有时间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没有时间生活。”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了一些来自微博的网民评论:

萌的微观世界: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发声,不可耻。

孜孜不倦焚书人:勇敢,佩服。

可可o芝麻:中国需要马丁路德金。

人在旅途04576:小哥还是很有远见的,一下子看穿了问题的本质,也很有勇气。

TryphonCalculus:是啊,为什么不能通过正常的劳动时间获取有尊严的报酬。

肠粉配大蒜:社会的变革也许正在慢慢的孕育中。

魏不忠:勇敢的人。

eos5000763:目前,他得到了更多的锁链。

钱学森美术馆策划人之长江母亲河:被维稳对象。

冬瓜恋曲:一百年后,工会和工运再次出现了……

老生常谈xz:一个有思想的人,正直敢言之人。

此外,近日杭州一名外卖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后在他的电动车上猝死的新闻仍在中文互联网上发酵。对此,B站用户@地球人口口 创作了一首诗:《算法》,以纪念这名死去的外卖员。

全诗如下:

算法
——献给死去的外卖员

你躺平的姿态
终于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偷懒
彻底的舒展
死亡甚至令你感到久违的松弛

我不想再考证你的生平
在一个吵闹的时代
就用那个最朴素的词称呼你:
一个人
不是一匹马
或一台机器

一个人只可能为了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人在越过极限时
会故意遗忘掉痛苦的重量
那几乎是一种习惯

是遗忘使你变轻的吗?
你突然回过头
看见爱过的人已远远地站在身后
隔着一场闷热的梦
而这个夏天再也捂不热你的尸体

“就蒸发掉我的一生吧”
你说。汗的一生
连流泪的水分都不够
而那个完美的算法
在计算出路线和效率的同时
是否也算出了一个人体内绝望的盐
是否也算出了他肩上透明的债

在共和国的夜晚
那个崭新的算法
是否能算出一个奴隶
陈旧的命运
和他草率的一生

二、澎湃新闻|“失控”的定制校车

2024年9月3日早上,开学第二天,山东东平县佛山中学一辆校车发生事故,造成11人死亡(其中家长6人,学生5人)。

img

在该事件发生之后,“定制校车”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讨论。但当局很快对相关舆论进行压制,即便是由官方媒体@澎湃新闻 所发布的一篇调查报道文章也遭到审查删除。

文中写道:

据现场视频、图片显示,涉事车辆是一辆巴士,车身印有“东平县东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核载52人”的字样。

刘苒回忆,她上学时,这种校车可以直接开到学生家小区门口。她说,定制公交一般是学校跟公交公司预订。也有当地的学生表示,这类定制公交可以由不便接送的家长自行联系。

一位在北京从事小车定制服务的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校车服务对车辆和驾驶员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比如校车驾驶员必须取得校车驾驶资格并具有三年以上驾龄,但目前没有针对校园定制公交驾驶员的行业标准。

2012年国家颁布的《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中,专用校车是专门用于运送幼儿或学生的小车,并细分为幼儿专用校车、小学生专用校车和中学生专用校车;另外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校车驾驶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不得驾驶校车。除了车辆运营机构,学校也对校车有专门的管理责任,禁止使用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东平县只有两家公交公司,一家是2003年4月成立的泰安市交运集团东平分公司,另一家是2012年3月成立的东原公交公司。截至2023年的统计,前一家公司员工有127人,后一家仅有37人。

东原公交的公众号介绍称,“公司近年优先发展定制公交业务,开通县城及城乡学生定制公交线路多条,大大缓解了接送学生时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确保学生安全到校。同时推广各企事业单位的通勤班车定制公交业务,常年对外承接家庭喜宴,家事包车等各种定制公交业务。”

一名泰安交运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定制公交的业务相当于自己打电话租车,现在公交公司都有这个业务。比如用于学校学生集体出行,或用于公司员工上下班通勤。

从2016年至今,东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起诉5次。今年3月,该公司经营范围新增校车运营服务。

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能联系上东原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司机资质等问题。

事发之后,环卫工人用洒水车清洗地面,出事的公交车被拖车拖走。截至目前,肇事驾驶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img

三、城市的地得|有一种真正的漠不关心

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也发布文章,质疑官方在山东东平县交通事故中用语的冷漠。但该文同样很快便被删除。

文章写道:

官方通报,用词极为考究。“一公交公司接送学生的车辆行至东平县须昌路丁字路口时,失控造成路边家长和学生24人受伤。”

img

这个至关重要的句子,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人”,它的主语是“车辆”。核心词是“失控”,是人失控,还是车辆失控?

有媒体好不容易采访到学校里的人,被采访者回应“是外面的车辆”,强调的是“外面”;目击者说:“还好我们跑得快”,这是幸存者的庆幸。他们当然没有任何责任,也不该怪罪,但是他们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选择了某种“远离”。

应该承担责任的是那个司机。“那个人”是一个专业的司机,似乎不应该出现油门刹车踩错的情况。是车辆本身故障,还是故意的“报复社会”?

目前我还没看到关于这个司机的任何信息,刷新社交媒体,最新的动态是当地群众正义务献血,感天动地。

就在昨天,当地公安全力开启“护学”模式,新闻报道上了当地市级党媒泰安日报。

该怎么理解这个“护学”模式?也许它就只护了一天,完成报道后就散场了。

我也不认为当地公安应该为今天的事故承担什么责任。但是前后对照,仍然感到悲哀:似乎一种表面的形式主义热情和真正的漠不关心并存。

上海一个中学,在中午体罚学生,在太阳下暴晒。一个男生在视频中倒下,一起罚站的同学们怯生生地举手,一个男教师进入镜头,他的脚步,就是这种漠不关心。

最近各地高温,看到好几起军训中孩子晕倒甚至死亡的报道,没看到有一个学校因为高温取消军训。

完成军训,就是“形式主义”热情的典范,而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又有着真正的漠不关心。

存在两个世界:

人们奔忙的,是文本到文本的世界,那不仅是“绩效社会”,甚至是“文件绩效社会”。一个抽象的新世界,这里有它独特的密码。

在这个抽象世界背后有一个已被隐藏和压抑的现实世界。艰难的生活,受苦的肉体,疲惫的灵魂。

成年人在两个世界转换,很多人游刃有余,并称之为成熟和现实主义。孩子,有时候也包括老人,则无力完成转换,他们常常成为承受者。

这个开学季“倒下的儿童们”触目惊心。可以归结为天气或者纯粹的意外,但是这并不能改善什么。明年的现在,还会有一个开学季。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By: elijah
11 September 2024 at 03:12

9月8日,央视新闻在其官方微博发起话题”#把外资引进来是为了一起赢未来#”,其中提到:

img

今天,关注几条和外资有关的消息:

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新的修订,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这次新修订,减的是限制,增加的是吸引力,投资中国才更有未来。

②商务部等三部门发文,拟允许在京津沪等九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扩大医疗领域开放试点。同时要求强化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中国大市场,世界大机遇,引进来是为了一起赢未来。对外开放持续向高水平方向迈进,为的是高质量发展,服务的是大家的高品质生活。

然而,该话题评论区惨遭翻车,不少网民提及过去几年中,由于中国过度防疫政策、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等因素,外资不断撤离的现实。

CDT 档案卡
标题:【翻车现场】“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4.9.9
来源:微博
主题归类:外资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目前,@央视新闻 已开启评论精选。

img

以下是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用户评论:

天堂中的牛奶:一夜之间,上面一句话,一个行业就没了,还谁敢来,没有法治一切都白搭。

是善忆呀:外资是纯傻吗?不要把人都当傻子好吗?

JGLED:说什么,做什么。差别很大啊

-pp缪小枫p:太晚了,没有人信了

炒不爆的金刚蛋:连这新闻都得精选评论,当那些外资是傻的啊?

韭菜不知自己是韭菜5:出再多政策,还不如想点法子把法治和契约精神捡回来

卖鱼老头儿:这样的舆论和法治环境,不说外资,内资都在跑

风间卿岚:欺诈型市场,没人和它玩了,它急了

寻论逍遥:股市已经树立了榜样,对外资越开放,外资越怕进来。。。。。。

PetakCRS:被人看清了, 已经骗不来人了~

马小强:投资中国中国才有未来,外资医院强制用中药不?

Maplesyrup11:人格分裂,外资不是都在跑路吗

无马者奥利弗的爹:笑点解析:精选评论

小小鼠快快长:一会赶走一会又拉拢,你是外资会怎么做

卓卓ER:外国人都被民粹骂跑了,不是市场经济谁敢来?

0x24eth:不要看说什么,而要看怎么做的

海滨陌生人的微博:早几年弄啊!孩子死了来奶了。。。

每日一语 2024.9.9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23:50

“我们打工者是人,不是牛马,我们要属于自己的工会,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要八小时工作制,而不是一个月工作300个小时,甚至400个小时,我们要一周双休。社会的发展是让人有时间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没有时间生活。”

img

观人随笔|他死了,没有然后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23:00
CDT 档案卡
标题:他死了,没有然后
作者:顾意
发表日期:2024.9.8
来源:微信公众号“观人随笔”
主题归类:时代的一粒沙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两天有一条新闻让我难以释怀,甚至有些许迷茫。

最开始是在微信群流传的“小道消息”——几张图片,简单的两三句话,宣告一位外卖骑手躺在电动车上永远“睡去”。

直到官方通报说,经查,死者袁某某(男,55岁),系外卖配送员,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img

网上流传的图片显示,警方围绕这“一人一车”拉起了一圈警戒线,把他围了起来,这是法律意义上死亡现场,又像是一种宿命:他死亡的姿势,正是他日常休息,或者说等待接单的状态。

一名目击者说,9月5日21时许,这名外卖员送完单躺在电动车上休息。直到6日1时许,同行发现这人睡了很久,感觉不对劲,就去摇了一下他,发现他醒不来,就告诉了小区物业人员。

他没单子时,就躺在电动车上睡觉,手机一响就起来接单,“他睡过桥洞,唯一的工作就是送外卖。”这也就意味着,他的休息时间,是单子决定的,单子就是他的闹铃,或是命令。

img

想起一个成语:枕戈待旦。

古代行军打仗的骑兵,他们在马背上战斗,有时还会在马背上休息。如今的骑手,也是一种和交通工具深度绑定的职业。

卖家具的销售员总是说,人这一辈子躺在床上的时间最多,因此买什么都可以将就,买床不可以将就。但是对于有些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来说,可能坐垫才是陪伴自己最久的“家具”,一种移动的、赖以为生的家具。

2024年的第一天,在安徽合肥,也有一位59岁的外卖员倒在送餐的路上,当时他正经过某小区的儿童游乐场,手里还紧紧攥着要送的外卖。

这些骑手是移动的生命,没日没夜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生活就像是鱼缸里一条巨大的黑鱼,追着他们一圈圈打转,无法停歇。但他们又是被锁定的生命,在一个稳固的程序里按部就班,不得动弹。

哪怕看起来一切都是自愿的,他们却停不下来,直到戛然而止。 

但跑外卖也可能已经是最优选项,他们似乎干不了别的,干别的也未必比跑外卖挣钱。

那位目击者说,自己几乎天天能遇到他,见面只能是短暂聊聊天,他可能是记者能采访到的最熟悉逝者的人,但他依然叫不出逝者的名字。

猝死的外卖员每天都要跑500元以上,一个月就是15000元(相信他不会奢侈到全天休息的)。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坦白说,月入一万五,已经很多了。

我就在想,他的目标为什么不是每天400、300,或者600?也许,500不是他能决定的,而是一个常人的精力和能力上限决定的。面对生活,他选择对自己极限施压。如果跑800是可能的,我相信他也会去努力达到。 

这就是勤劳中国人的一个典型样板。在我们的意识里,似乎就没有“休息”这个概念,也遑论享受。所以我们会看到顽固的大小周、996、007。不仅很多打工人没有休息的概念,一些创业者也没有,猝死的创业者也不乏案例。

我有时就在想,这到底是文化的原因,又或是某种机制的原因,或者是某种机制导致的文化?

大概年初的时候,同样是在杭州,有位德国游客曾经火了一把,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来旅游时,他说自己一年有25到30天年假,然后还不忘补一刀:听说你们年假比较少,劝大家好好享受时间享受生活。

img

这位德国游客不理解我们,或许也正如我们难以建立他们那样的劳动权利、生活观念,乃至仅仅是一种自主的生存方式。

发条装在我们的身体里,以及思想里。

就像这位55岁的外卖员死了,结果是:经街道、有关部门协调,相关外卖平台、保险公司与家属协商,目前事件相关方已达成一致,善后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他死了,没有太多的然后。就这样,等待下一起。

特正经的张某某|“一个中国班级,放弃班委是否可能”及其深层逻辑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22:45
CDT 档案卡
标题:“一个中国班级,放弃班委是否可能”及其深层逻辑
作者:西北再望
发表日期:2024.9.8
来源:微信公众号“特正经的张某某”
主题归类:中国教育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开学一周了。

聊一聊“一个班级,班委是必需的吗”。本准备随意一写,哪知越写越长。但我自知它是有价值的,值得你读完并试图理解。

【一】

我不知道其它国家中小学班级是否有班委干部、班级怎样管理。——据说很多国家没有班委,班级运行是自主式、平行式(而非阶层式)。

还据说很多国家没有评优、评先进之类的方式,学生之间主要靠自身水平来确定自身民间江湖地位,而不由官方确定。

我仔细想过,他们那样的方式有巨大优点:

平行式管理,就没有上下级。比如不会出现班长比副班长、劳动委员更“高级”的实态和心理。

没有官方统一、硬性标准,就不会被外界的这个标准划分成三六九等,分数高的,跑得快的,长得漂亮的,笑得疯狂的,谁比谁更厉害、更优等啊?

没有精细排名甚至没有排名,就不会被排名按在地上摩擦。大家似乎都一样,不会老是在无数种名目的无数次排名下被虐得垂头丧气,觉得自己是傻瓜、是笨蛋、怎么就这样差劲、人生真是没意思。

于是,只要学生脸皮足够厚,又没有人能对他们颐指气使,那么他们就永远能找到自己的优点,一天到晚盲目自信、得意洋洋——俗称“生命飞扬”。

如果天天给考试的高分发奖,却又没有“笑声最大奖”,那个比第一名少三分的最爱笑的学生早晚可能就不爱笑甚至笑不出来了。——这有意思吗?我觉得没意思。

在我的了解中,中国古代的书院也是没有班委干部的,事务一般由先生们安排,学生之间是平行的,没有相互管辖权。

你看梁山伯与祝英台,除了读书,啥班委干部都不是,也没见哪个班委来打扰他们整天暧昧、扣他们迟到分或作业未完成分。

所以我在标题里写上“现代、中国”。

要谈中国班级的班委干部起源,应该会倒溯至前苏联的学制,应该是一种半军事化模式。此处不多说。常常地,班委干部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可能变形到什么程度,也不必多说。

【二】

其实远不只开学一周。从假期中接手新生算起,已三个星期。——补课是一个超敏感话题,你懂的,所以在假期里我一直保持静默,只字不提。

现在说说。毕竟已经正式开学好多天了,“曾经补课”时效已过,不再敏感。

总之,我重新做班主任,也已经做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如果不要求时间上整天和教室捆在一起、如果允许我按我自己的模式管理,我是一个愿意做班主任的人:

一、能更加名正言顺深入学生。非班主任,有时候不太适宜和学生联系太紧密,首先确实名不正言不顺;其次要顾及班主任和家长。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越俎代庖有点讨人嫌。比如作为非班主任,我几乎无法开口教育家长应该怎样更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怕他们反问我一句“你谁啊?”

二、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理念具象化。比如,能不能无须动不动呵斥学生而同样达到管理和教育效果?能不能让学生在较为松弛温和的氛围中取得同样的学业成绩,并符合学校的管理评估?**能不能实现一些别人觉得毫无意义甚至大逆不道但我觉得其实非常重要的东西?**——我想验证我的一些观念是不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三、我想让我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活得较为轻松、较为愉快、多少有点幸福感,而不那么严格、严苛、严酷,不需要整天诚惶诚恐、整天动辄得咎、整天看人脸色调整姿势。15岁到18岁,多好的年华啊,他们能不能真的像书里写的、歌里唱的那样,是花季,是雨季,是明媚阳光下的奋斗激情——而不是雷雨天气里咬牙切齿的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目不窥园、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哪怕是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下,不吃那些极可能本不必吃的苦,真的不能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

说得高大上一点,做班主任,能给孩子(哪怕是别人家的娃,但他们都是同一个国家的花朵、未来建设者)撑一把伞,去稍稍抵挡一下这个应试时代的恶性竞争,而不是自己化身为暴风聚雨、电闪雷鸣。

做科任老师当然也能撑伞。

但那把伞明显太纤细。班主任这把,大一些。

而且,若非班主任,那么班主任有可能和你的观念和模式不同,在同一目的——“认为这样更正确”——下,“两种正确”可能会“打架”,这时,你作为非班主任,得主动把伞收一收,毕竟对班级而言,班主任身上的责任更大。

【三】

这些学生来到我班上,我的第一句话是:座位你们自己选,可以考虑一下身高;你们也不必顾忌我们,包括性别,不必非得同性组合。——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高中班级,男女生似乎永远不再同桌。

其实从来没能阻止他们偷偷摸摸恋爱。我坚信全国高中哪怕是衡水,校园恋情也必不鲜见。你看书院里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学生看我似乎确实随随便便,胆子稍稍大了一些。一个娃跑到讲台说“老师,能不能不要让XXX做班委干部,他有点权力就猖狂得很”,我看了她一眼,既没表扬她光明正大说别人“坏话”,也没批评她轻易指责他人;当然,我也更没告诉她:“姑娘你放心,我的班级,可能没有班委干部。”

他们就此开始了没有班委干部的学习生活。

上课三个星期以来,他们没有班长、没有劳动委员、没有学习委员、没有纪律委员、没有卫生安排、没有迟到监督、没有惩罚措施**……**寝室长也是每间寝室的“一号床”。

只有科代表。

以及值日生。

【四】

这样的思路,并非一时头脑发热、标新立异。

对我来说,它可能是一个基本成熟的思考,并曾经在前面两轮班主任时实施,证实是可行**的:**只要你信任学生,他们会以惊喜回报你——当然,限于他们的年龄和认知,自然必偶有惊吓。

我曾经写过几篇我过去的班主任思路:

《开学编年史+你们的班委呢 ——班主任往事》

《是的,我曾经也是班主任,不大正常的那种》

《家长会,家长究竟会不会》

以上点击可见。

而当年在新浪博客上,我曾经坚持过尽量每天记录一下班主任生活。

img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校管理细如牛毛,从吃饭,到穿衣,到上厕所,到坐姿,到各种时间点的卡死……

从8月26日正式开学,到今天9月8日,以及之前不宜提及长度的时间,我这个没有班委干部、没有惩罚措施、没有清洁卫生轮次安排、没有纪律委员维持……的班级,是如何运行的?

能接受常规检查的考核吗?

教室地面是否一团糟?

垃圾是否一大堆?

迟到的学生是否一大群?

晚自习的纪律是否闹如潮水?

寝室是否各种扣分?

没有。

在一大堆扣分中,我非常怀疑我班扣分是最少的,至少是极少的。

以历来的扣分重灾区寝室为例,在我的记忆中,五间男生寝室,卫生扣分男生3分(其中一分据说是冤枉的,他们宽宏大量,懒得去和宿管老师纠缠),三间女生寝室1分。

纪律扣分,女生扣分零。男生扣分2——原因很稀奇:宿管记录是两个学生打牌。我一惊,我在培养赌神?一问,答案是:他们在玩一种我没听说过的UNO,不是扑克,所以他们觉得这不是打牌——他们不知道五子棋也算是违纪的悲惨故事。【至于暗中是否有手机、MP3,以及各种胡作非为、半夜卧谈,只要有过学生寝室住宿经验的人都知道,每间寝室都一定暗潮汹涌,基本不可能真正禁绝】

其他各项也被表扬多,被批评少。除了客观原因是对他们的关爱,主观原因是:他们早读精神状态真的不错、他们晚自习状态真的不错、他们连正在学的课间操《最炫民族风》也跳得群魔乱舞,虽然不标准,但是很飞扬。

总之就是嘻嘻哈哈、严谨认真。而且由于我们是顶楼,所以他们常常在顶楼那个宽阔的平台上观赏风景、来回散步、凝视天空与远方,那状态老让我想起街头蹓弯的北京大爷。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反正不被惩罚,竟然不去扣分?

img

最近的一次扣分公布

图左是我所在班型的扣分,图右是整个年级的扣分

【五】

他们进校的第一个晚自习,是班主任“看守”。

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他们叽歪了一两个小时,说得好听叫“开宗明义”,说得不好听叫“大型PUA”。

第一句话:

我不想你们斗智斗勇,这样没意思,而且不公平——你们四十人对我一个人,这太不人道主义了。而强行欺压你们一群小屁孩,我也没兴趣。

第二句话:

所以我希望你们自己管理自己。地是你们的,你们自己扫;寝室是你们的,你们自己爱护;学习是你们的,你们自己努力……总之,啥啥都是你们自己的,你们自己处理好一切——就像你现在坐的座位,你们自己选的——

——也就是说,你们乐滋滋地自行组合同桌、你们自行决定坐哪儿、没有哭喊着挤在最佳位置、没有为争好同桌大打出手的**那一刻**,你们就已经证明了你们可以做好自己的事、并能和同学们形成默契与妥协。既然你们能,那么你们休想别的事就必须得我来时时刻刻盯着。——因为你们已经是熟练的中国学生了,学校需要你们做到的一切都是你们熟悉的。

第三句话:

所以,我觉得班委是多余的,我们不需要毫无必要地选出一个人来安排和管理自己,对自己指手画脚:你们自己会安排自己、自己会管理自己、自己才最有资格对自己指手画脚——也就是,“自我管理”。

然后,我把上面那篇《你们的班委呢》给他们看了看,让他们对“自我管理”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知。

第四句话:

我不愿意仅仅满足于教育一堆考试机器、培养一群永远需要别人管束、永远希望别人照顾、总想得到他人谅解的巨婴:啥也不做、只知道张嘴索取、求而不得就立马哭闹。

然后,我写了两个词、两个完全涉嫌拔苗助长的词:自治能力、公民意识。并说:

我告诉他们,为了实践、实现自治,为了体会公民的具体含义,我们先从清洁卫生做起:

1、撤去全部垃圾篓、采用个人垃圾袋。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解决。这样的好处是:因为得自行处理,所以你们会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因为公用垃圾篓的荡然无存,就不再苦恼它应该由谁处理,“公地悲剧”也就不再发生。

2、整个教室,除了你课桌和凳子垂直的地面,其余区域都是公共区域。所有的垃圾袋、书本、书包、羽毛球拍……等个人物品都不得超出,放在你自己的课桌、凳子或书袋、书架、收纳箱里。

3、个人区域自行处理、公共区域志愿处理。个人区域由个人处理很容易懂,而公共区域是我们所有人活动的场所,所有人使用,所有人处理。我坚信一定有人闲着没事的时候,看到公共区域脏了乱了,愿意动手。****

请去掉你们过去“助人为乐、热爱劳动、乐于奉献”之类的破认**知。**

你不是在助人,你是在“助”己;****

**你不是在奉献,你是在做分内之事。**

——所谓“公共区域”,是我们公共使用、共同弄脏,因此保持它的整洁就成为我们自己的义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本不必去追查是谁弄脏的:弄脏者自觉处理当然更好,但他不处理、或无从追查,并不改变“公共服务”这一真正本质。——这不仅是一种公共意识,而且有助于形成豁达、开阔的认知与胸怀,告别细节纠缠、告别斤斤计较。

至于你热不热爱劳动,这重要吗?凭什么你热爱才做?不热爱难道就不做吗?

做应该做的事,哪怕不喜欢做;做需要做的事,哪怕不愿意做;做公共的事,哪怕它看上去与自己无关;而不是为了“能得到表扬”才做——这就叫公共意识、公民雏形。

——三个星期以来,也许我班上的科任老师并没有注意到,班上没有卫生小组,没有纪律委员。

随笔中,一个陈姓学生很开心:来到新班,居然没有卫生安排,过去是受够了,永远按音序来,所以我总是第一个,现在终于不被姓氏所累了。

从卫生入手,以“社区”自治与公域服务为指导思想,当他们形成了基本的认知,然后就延至学习、纪律、寝室。就这样,三个星期过去了。

公域自治、志愿服务,这似乎更接近于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意识。我们学校的口号是“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那就应该不断靠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运行模式,而摒弃“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远古教诲。

【六】

为什么又需要科代表?——他们等于是老师的助教,而非官职。

为什么又有体育委员?——它不叫体育委员,它是体育科代表。

为什么又要值日生?——他们等于是常规事务的常规轮值,而且主要功能是执行者+招集人:当他需要离开而教室还有人,他可以任意交付他人——当他遗忘的时候,前一个值日生会提醒、其他同学已经意识到要自行补缺:我默默偷窥这么久,还从未发现教室无人时黑板未擦、电器未关闭,我甚至没能发现是值日生都负责,还是谁们在补救。

有一天,说要教室检查,我宣布后提醒说:要把上一届弄得乱七八糟的教室清洁出来啊。一群男女同学,想方设法,甚至动用了厕所里的钢丝球,让教室焕然一新。那种粘贴画撕下后的胶有多难弄,谁弄过谁知道。

img

img

【七】

学生来到学校,除了科目学习,还需要怎样的进步?

当一个官儿来锻炼管理能力?

那没当官的呢?“锻炼”被管理能力?

自治能力是不是一种管理能力?自然而然形成的领导力,是不是比老师任命或假装选举一个班委更具价值?

如果没有自治能力,习惯了当班委,今后没人拿给自己管怎么办?

没当班委,今后没人管自己了怎么办?

所以,自治即自立,一群人的和谐、妥协、互助。

自治从来不是孤家寡人,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知道如何管理自己、同时知道如何与身边人群、环境和谐相处、齐力共生,同时不被环境带偏,永远有属于自己的稳定内核。一群人时是一个团队,一个人时仍是一支军队,永远不会是散兵游卒,永远不会失去战斗力。

会有乱的时候,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有调皮,有惰性,也必会碰上超出认知的事情——我并不能立马让他们啥都会迅速妥当处理。

但我仍然不愿意用一套细密的班规事无巨细地安排得细密完整,也不愿意用奖惩把他们迅速约束得规规矩矩。

一个人感冒了,上来就给他大剂量抗生素,当然效果好,迅速就不发烧不咳嗽了,宛如神医。但是,我还是愿意给出时间与过程,让他们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八】

最后是我的独断。作为班主任,我自作主张换了黑板上方的原八字标语,换成我自己想要的:规则,自由;骄傲,幸福。

img

我想要表达的是:

现状之下,想要自由,必先遵守规则;规则之下,无比自由。你接受学校教育并决定参加高考,那么你就要遵守高考规则,就像你报名参加一百米那就遵守百米规则,你不能一看跑道这么窄太约束你的脚步,所以你偏要跑成越野,这是不对的。

这是方法,也是途径。

这个途径通向哪里?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并不,因为清北复交仍只不过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段途径。

所以,我希望一步到位。

所谓骄傲,是指生命的骄傲——它不仅限于考上好大学,而是你这一生应该找到一个你能引为骄傲的东西,以让“这一生没有白白经历”;

所谓幸福,是指生活的幸福——我把它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就大事业,对大多数人而言,能拥有一份幸福的生活,就已经很幸福。

包括高中生活的幸福。

幸福不是等在远处、将去实现的目标,幸福是每一段生活的幸福。

它的公式应该是这样的:一段幸福+一段幸福+一段幸福……=幸福。

而不应该是:一段苦+一段苦+一段苦……+幸福=幸福

幸福与努力并不矛盾。

幸福的反义词不是努力,幸福的反义词是痛苦。

卡夫卡说,“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先抛弃了生活。”

他应该这样说:人们为了获得幸福,于是抛弃了幸福。

凤凰WEEKLY|月薪三万,躲不过「垃圾站外卖」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22:30
CDT 档案卡
标题:月薪三万,躲不过「垃圾站外卖
作者:王动
发表日期:2024.9.8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北京的打工人,前阵子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央视新闻的一期曝光节目,意外炸出了黑外卖窝点:

高分外卖店和废品回收站开在一起,加工环境惨不忍睹……

img

我本来准备狠狠批判这种行为,结果打开视频,顿时眼前一黑

——视频出现的密密麻麻的名字,一多半都是自己常点的:

img

根据央视新闻的披露,这些黑外卖的窝点之一,就在传媒大学附近:

编辑部至少有一半人都住在这一带。

传媒大学毕业的同事三三说,除了校庆,已经很久没在朋友圈看到过这么多和母校有关的消息了。

刚刚通关《黑神话·悟空》的凯斯沉默了半晌,放下了正在刷外卖的手机:今天中午,不想吃了。

小心提防,精心选择的外卖,最终还是背刺了打工人一刀。

也许这才是我们身边真正的“黑神话”。

01 外卖刺客,防不胜防

分享自己的外卖经,是办公室最重要的日常社交之一。

老G点外卖,最在意健康和卫生。

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避雷纯外卖店,优先点有门店照片的外卖,尤其是那种看起来门脸不大、只有几张桌子但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店。

按他的说法,这样的店,在放心的前提下,最便宜。

老G最爱点的是某家,照片干净又卫生,也没有“外卖避雷指南”常见的国风包装、液体勺子。

处处小心、步步谨慎的凯斯,还是着了道:他最常吃的那家店,明晃晃地出现在了曝光黑外卖的截图里面。

窗明几净的照片,是用来糊弄平台和用户的。实际的现场情况,可能惨不忍睹。

甚至不少有实体门店的品牌,也有自己的纯外卖店铺。

img

这些窝点(这已经不能叫店铺了)内部的实际情况,机器人看了都要吐出机油来。

纱窗上的油污灰尘比三年没洗过的抽油烟机和吸尘器滤网还多:

img

门帘子好似陈年老抹布:

img

光膀子的小伙一边搓泥一边“做饭”(实际是复热各种僵尸肉和料理包),也不知道加了多少料:

img

照片上的干净又卫生,实际上可能是“杆菌又微生”。

门脸长得像废品站,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废品站:

记者走进去发现这里是一个废品回收站,各种废品垃圾堆砌有两层楼高,空气里有一股呛人的味道。那家挂着“实况厨房”牌子的餐厅就在距离废品堆五六米远的地方。

img

现场运送垃圾的工人和骑电动车送餐的外卖小哥穿梭在同一片“园区”,有时候还会合二为一:

img

也许在这里,外卖和垃圾本来就是同一种东西。

网上学到的那点避坑攻略,在这里完全失效:不仅照片可以作假,连营业执照都不一定靠得住。

没有执照可以找人租,有掮客专门做这种生意。

img

租不到也没关系,一张“美食城”的执照,够几十家店铺用。

记者采访了穿梭于此的外卖小哥,他们表示:

有良心的外卖小哥有时会忍不住提醒顾客:

img

吃了暗亏的消费者总结了不少外卖避雷的招数,可惜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黑心商家面前,这些技巧一两个版本之后就会退环境。

img

也许,只有骑手知道城市里的所有秘密:

img

于是有人灵机一动,何不借助外卖小哥之力,找出那些真正的放心外卖?

随后便有博主发起了挑战,掏出100元子,让小哥带自己吃附近最干净的店。

img

抖音@孙谚磊(干净小馆)

这项挑战后来终于流传到了北京,博主如法炮制,找到了自家楼下的骑手兄弟,小哥也是个厚道人,思考了半晌回答:这附近没有。

img

博主的探店之路出师未捷,首战即决战:

img

寻找干净的外卖,已经成为一场探险。

《赌上厨师职业生涯的炒饭》,原来赌上的是食客的职业生涯;

《翻滚吧蛋炒饭》,可能是在消费者的肚子里翻滚;

《这一世我重生了开了家外卖店做米粉》,重生是因为上一家店刚刚被查封;

……

吃个饭,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难道这外卖,就非吃不可?

02 外卖,进入高价时代

对打工人来说,外卖,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022年有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是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工薪阶层中,这个问题还要更严重。

对打工人来说,从容地吃早餐是一种奢侈。

房租会劝退小本经营的早点铺,漫长的通勤时间,也让打工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安排早餐。

每个人家里都有吃灰的早餐机和蒸蛋器,比起一顿全餐,多半个小时的睡眠更划算。

早上唯一的能量摄入,是瑞幸9.9咖啡外卖多点的一块司康。

晚餐则随时可能变成加班餐,即使能够幸运地准点下班,班味太重的打工人也懒得自己做饭。

午餐外卖,是打工人一天为数不多的、能自己做主的选择。在美团和饿了么上面精挑细选,怎么不算是一种翻牌子呢?

只是这选择和自由意志本身一样虚幻——我仿佛听到“美食城”老板在耳边说:点吧,满屏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跟我斗?

img

黑外卖能打动消费者,最大的杀手锏还是价格——现在的外卖,越来越贵了。

以前20元钱挑花眼,如今一份像样的外卖,均价普遍来到了30+:

img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价格的调整,实际上可能分量也变小了。

在这方面,紫燕百味鸡的忠实顾客李周最有发言权。

作为一个卤味爱好者,紫燕百味鸡曾经是李周的白月光,在不断涨价的周黑鸭和绝味面前,眉清目秀的紫燕简直是良心企业。

最近当了好几年“紫门”信徒的李周,发现紫燕百味鸡越来越高攀不起了。

首先是分量变小:包装盒像洗过的 H\&M T恤,吃一次缩水一次。

img

小红书@金毛杜鹃

再薄下去,紫燕的包装要变成平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对咱的外卖发动了降维打击。

好在碗底精心设计的鼓包会提醒你,这仍然是个3D 的世界。

img

小红书@yioooooo

鸡贼的还有计量方式,你以为外卖平台上标记的重量是裸重,其实是连盒带盖的总重量:

img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也没有

紫燕只是一个缩影。对打工人来说,外卖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健康、味道与价格。

K 记与麦门,大概是不可能三角中兼顾的最好的。

如今就连它们,也在悄悄改变。

去年年底,麦当劳中国宣布全线提价,助力产品普涨0.5~1元。

被戏称为“穷鬼套餐”的随心配1+1,则在此之前就已经涨了两轮,从最开始的12元涨到了13.9元。

一些闪转腾挪的小心思,也让所谓的随心配看起来并不那么随心:

img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缩水,还有一些口口相传的“暗改”,也成了麦当劳鸡贼的证据:巨无霸和巨字已经没什么关系 ,那么大鸡排应该改名没那么大鸡排。

更不用说9块钱的配送费,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打工人一步一步掉进低价黑外卖挖的坑里,也就不奇怪了。

价格敏感型用户,可能是近几年中国消费领域增长最快的东西。

03 月薪几万,才能吃上放心饭?

被“外卖刺客”频频中伤的年轻人,开始拥抱堂食。

和外卖悄悄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餐饮的价格大战。

麦当劳的“随心配”缩水不久,就有人明牌偷家了。

老对手汉堡王中国宣布,从8月5日起推出“9.9元时代”,每周提供一款仅售9.9元的汉堡,小皇堡、果木鸡腿这样的王牌单品,也被打到了10块钱以内。

众所周知肯德基做得最好的就是鸡,所以当他们把原味鸡汉堡、香辣鸡腿堡都放到9.9套餐,肯定就是要整狠活了。

华莱士的4.8汉堡,德克士的1元鸡腿……为了吸引打工人进店,快餐店已经卷成了红海。

img

有博主根据各家的“穷鬼套餐”制成了日历:

周一可以光顾麦当劳的会员专享日;周二则是塔斯汀的会员“买一赠一”福利日;周三可享必胜客和达美乐披萨的七折优惠;周四则属于神秘代码 KFCV50……

线下餐饮还从来没有这么卷过。就像麦当劳 CEO 说的一样:“无论是在我们这一行业,还是在广泛的消费品行业,消费者非常非常想要寻求优惠。”

连以高端自居的品牌,如今也不得不放低身价。

连海底捞,都打起了“性价比”的主意。

去年,海底捞推出了平价副牌“嗨捞”火锅,走起了人均80元的亲民路线。今年价格更是下探到了50~60元,直接攻入呷哺呷哺腹地,最近还上线了39.8元的工作日午餐。

img

连海底捞自己的客单价都跌破了百元,一夜回到解放前,降到了2017年的水平。

怂火锅、楠火锅、凑凑、呷哺呷哺……有名有姓的火锅品牌都在降价,回转小火锅也凭借19.9的地板价秽土转生。

人均40+的高端养生面和府捞面,一波降价把自己打到了30元以内,必胜客,也推出了评价品牌必胜客 WOW。

img

从菜单中歪歪斜斜看见了几个字:萨莉亚

快餐档口也成了好生意,从物美到盒马,纷纷化身打工人食堂,明厨亮灶、30元四菜一汤,让超市重新伟大。

这两年新晋的网红餐厅小放牛和费大厨,干脆直接拒绝了外卖:

img

图源:费大厨微信公众号

外卖越来越贵的同时,堂食们反而依靠低价攻城略地。

堂食虽然好,但却有一个最大的隐性成本:时间。

对上厕所可能都要掐表的打工人来说,堂食虽好,却没有什么可行性。

至于食堂,更是只有体制内单位和部分大厂才有的待遇。

你说自己带饭?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天的时间被工作、通勤占据得差不多了,回到家再折腾洗切配,炒菜5分钟,忙活一小时。

img

偶尔调剂一下还可以,天天带饭,好比多打了一份工。

兜兜转转,到最后外卖还是打工人无可奈何的选择。

预制菜,我们忍了;高油高盐,大家也心知肚明。口味什么的,将就将就,也不是不行。

偏偏这些黑外卖,挑战的是大家的心理底线,食品安全。

自从黑外卖事件之后,办公室已经开始集体带饭。

但外卖不可能永远不点。只希望以后,那些垃圾都到他们该在的地方去,不要跑到我们的饭盒里来。

亮见|就业市场又遭重锤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21:58
CDT 档案卡
标题:就业市场又遭重锤
作者:魏春亮
发表日期:2024.9.9
来源:微信公众号“亮见”
主题归类:青年就业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img

前两天有粉丝问我,怎么看待现在滴滴司机、外卖员岗位饱和的现象?

众所周知,网约车和外卖员,是失业人员的两大蓄水池,尤其是中年失业者。

门槛低、结算快、时间相对自由,只要肯干,收入还过得去,不至于月薪3000,更不会饿死。

最重要的是,一下子从“失业”跃迁为“灵活就业”了。

有时候在车上不忙,我会和司机聊聊天,发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几年前,大部分网约车司机对这个工作还是挺满意的;

但现在基本是一片哀声:“现在一个月能过万的,都是拿命在拼的。油门踩到底,也跑不赢算法!一个月五六千,只能说混口饭吃吧。”

就是因为岗位的竞争激烈与饱和。僧多粥少。

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官方说,这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去年已经达到84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4.02亿人)的20.9%。

每5个有工作的人,就有1个是在干外卖、网约车、快递员。比例相当惊人。

再加上其他的灵活就业人员,2亿多人,占总人口14%以上。

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要是能找到待遇好、有保障的工作,谁愿意辛苦跑外卖呢?

但这事,也很难去怪企业。

辜朝明曾经在《复盘》中提出“资产负债表”概念:

当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不会再扩大经营,而是追求负债最小化。

减少贷款负债,减少人力等各项成本,只保留一些稳定盈利的业务和部门,先保证自己活下去。

所以裁员、转外包

这是符合经济学常识,甚至是人性中非常本能的趋利避害的选择

最近半年来,我朋友的工作室有过两三个岗位招聘,他面试了数十个面试者,无一例外,全部是已经待业3个月至1年的,没有一个是在职中跳槽或者刚离职的。

大环境如何,可见一斑。而灵活就业岗位的出现和激增,将原本会一路飙升的失业率又压了下去。

之前一度要暂停公布数据的失业率,截至今年4月份,已经降到了5%,总体是在下降的。

img

(数据来源:中经数据)

这个失业率是高还是低呢?要看跟谁比。

同期,日本失业率是2.6%,韩国3%,美国3.9%,澳大利亚4.1%,欧洲6.4%,印度8.1%……

我们算中等吧。很多人可能会笑:真是难为统计的同志了。

但说一句残酷的现实,完全失业率的统计口径中,这些适龄劳动人中有劳动能力也有劳动意愿、也确实赚到了收入的,是不算失业人口的。虽然这并不符合我们对理想工作的想象。

日本那极低的2.6%失业率,也是这么统计出来的。日本除了签劳动合同的正式雇员,还有很多不签正式劳动合同的非正式雇员,比如临时工、合同工、兼职工、派遣工等。其实就是我们的灵活就业。

而且这部分非正式雇员不在少数,占总人口的17%(我们灵活就业人数占全国人口的14%)。

不要小看非正式雇员的作用。

日本从上世界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之后,开始了“失去的三十年”。

1993年,日本GDP是4.4万亿美元。

2023年,日本GDP是4.2万亿美元。

三十年过去了,GDP还在原地打转。

但日本经济居然没有崩溃。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非正式雇员岗位的增****。

要知道经济泡沫破裂前,日本非正式雇员只有881万人,到2023为止已经增长到2124万了,速度非常惊人。

最典型的是大量日本女性们不再从事家庭主妇,也走出去工作,帮助家庭维持生计了。

收纳员、服务员、家政、甚至陪酒、拍小电影……哪怕只是临时工、小时工,也算就业了。

就这样,企业通过非正式雇员减少了成本,维持住了经营,大量原本没工作的普通百姓也能通过非正式岗位勉强糊口。

熬了三十年,小日子终于熬出了头,迎来了经济复苏。日股、楼市都重回高点,就业率非常高,年轻人又开始生孩子了。

唯独剩下的那2.6%失业人口,就是完全不想工作的那批人。他们的结局,就是宅成了著名的“平成废物”,或者变成了“独死老人”。

所以大家要开始习惯、并且接受一件事:以后大概率还会有更多人的灵活就业,直至有其他“经济增量”出现**。**但显然,这个经济增量大概率在短期内不会出现。

我很难说出“还能灵活就业就要庆幸了”这种话,但它确实成为了大量普通而努力的百姓的退路。

要知道,美团的无人配送车已经上线运营了,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更是已经在武汉累计跑了300多万单了,事故率只有出租车司机的1/14。未来,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这个岗位可能要在武汉甚至全国消失了。

这事你没法去怪谁,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明明只要一年花3万元就能完成100个人的工作量,为什么非要降标,花8000元一个月的工资去招100个人呢?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机器代替了手工,生产力大幅提升,大量手工业工人失去了工作。人们冲进工厂砸机器、烧设备、甚至抢夺工厂主的私有财产,可是社会发展不会因此停下脚步。

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只有尽自己所能抓住身边的机会,埋头苦干,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大家可以去看看《复盘》,因为里面不仅解释了上面所说的经济收缩期时我们会经历的一切、以及背后的成因;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以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为鉴,复盘了那些熬过了这三十年的普通家庭和普通人,到底是做对了什么。

未来,企业、个人应该如何应对,需要做什么,都有答案,而且已经得到了印证。

【404文库】“砸了今日锅,去还昨日债,谁为明日忧?”(外二篇)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03:41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砸了今日锅,去还昨日债,谁为明日忧?”(外二篇)
来源:建设性意见弱信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砸锅卖铁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近日,重庆市璧山区、青海省德令哈市等地政府发布的成立“砸锅卖铁”专班的红头文件在中文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image

image

网民在感慨地方债务已经到了需要“砸锅卖铁”的地步的同时,还对政府的用词感到无语。还有网民则发出疑问:“砸谁的锅?卖谁的铁?”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与此事件有关的三篇404文章。

一、建设性意见|当一座城市决定“砸锅卖铁”

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在其发布的评论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困扰作者多年的问题:“明明一口完整的锅比一堆废铁要值钱得多,为什么陷入困境的人不卖锅,却要砸锅卖铁呢?”

该文很快就被审查删除。

文章中作者还写道:

直到今天看到好几座城市成立了“砸锅卖铁”工作专班,下发了“砸锅卖铁”红头文件,我终于是明白到这个词的精髓了。

之所以要砸锅卖铁,很显然是有其他原因的。

第一,铁锅不是什么优质资产,很显然并不容易卖出去,砸成废铁反而能快速换到一些零钱。

地方政府困难是真的,债务多也是真的,但地方政府手上独家资产和优质资产多也是真的。再困难的地方政府,后院也总有几只下金蛋的鸡,例如采矿权、比如优质地段的国有物业,这些真正好卖且能卖出大价钱的优质资产,他们是舍不得卖给民企的。

所以,真正拿出来换钱的,就主要是那些本身也没多大市场吸引力,价值也不太高的政府资产,甚至是本身还需要往里贴钱抢救的“病危资产”。这些资产,作为完整的锅直接卖不容易脱手,砸成废铁,贱卖出去才有点机会。这个过程中经手的人还有机会沾点油水。

第二,砸锅卖铁最重要的不是卖出多少钱来,而是做个姿态给上面和下面看。

相对于动辄数百亿的债务缺口来说,砸锅卖铁出售一些国有的零碎资产,清退几个没背景的合同工,是几乎没有实质性意义的。能凑足利息就算不错了。

那,既然不顶用,既然于大局无补,为啥还要费劲折腾呢?其实还是扶贫攻坚阶段卖惨的思路,我都这么惨砸锅卖铁了,上面真的忍心不救吗?也是顺便做给公众看一下,表示我们有在努力化解债务了,但是的确家底有限能力有限,不能怪领导不上心。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砸锅卖铁更像是破釜沉舟的含义,都是为了表决心,区别是砸锅卖铁的地方政府砸了锅之后还是会躺平等救的,不可能真去冲锋陷阵。

第三,砸锅卖铁听起来有点点文化,虽然不多,但架不住领导喜欢。

我们经常会见到政府文件里有一些类似“砸锅卖铁”这样看起来有点文化但实际含义比较模糊的词汇,它们特别适合用来安排那些虽然很重要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好办法的事情,可以换个花样词汇装点一下,显得比较忙,也显得有水平。

比如……呃,发现并没有能够安全列举的例子,算了不写了。

一点建设性意见:

真要是下了决心还债,砸锅卖铁也不是完全没用,但的确聊胜于无。大家都期盼着的,真正有用的那些方法,也试一试吧?

二、弱信号|从住房养老金到砸锅卖铁,政策语言应该规范化

在微信公众号“弱信号”发布的被删除的文章中,作者则对政府用词的粗俗、不规范进行抨击。

文中写道:

最近有两个词很流行,一个是住房养老金,一个是砸锅卖铁。这两个词在社会中都引起广泛的议论。

而引起议论的原因之一,就是作为一种政策语言,都非常的不规范化。假如,将来后人查询历史资料,发现历史上还有一个叫作砸锅卖铁专班的部门,会让他们笑话的。

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为语言是个小问题,一个社会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氛围。这些年,狠话越来越多,不要以为使用生活中的狠话才能表明做事的决心,这样的狠话用多了,会造成社会的紧张、不适和不确定性。

当前经济的低迷,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大家都不否认,在这诸多原因当中,社会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企业家的信心和民众的预期问题。前者涉及的是投资,后者涉及的是消费。而要恢复或重建社会的信心,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有效的法治,就是可以信赖的规则。

而规则失效的原因之一,就是规则本身模糊不清。

现代政治是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政治,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那些接地气的口语化的“通俗说法”,往往是含义不清,所指不明,边界含糊。这样的说法,貌似接地气,貌似贴近群众,但结果只能是降低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的程度。并为随意滥用权力留下空间。

因此,我特别期待这样的情形:一个政策的文本,一开头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什么法律,第几条第几款,制定本规定,然后该是什么内容,就用规范化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意思清楚,便于执行,人们也不至于误解。

现代的社会生活不能使国家的运作去贴近日常生活语言的层面,而是要使社会生活的运作接近法治化制度化语言的层面。

三、浣花溪杜甫|“砸锅卖铁”是最愚蠢的方式,直接卖锅不好吗?

在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发布的一篇遭到删除的评论文章中,作者将“砸锅卖铁”与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进行类比,对当局的这一表述进行质疑。

文章写道:

最近“砸锅卖铁”这个词又火了,在多地的政府文件中频繁出现。

印象中父母经常喜欢说这个词,考上大学砸锅卖铁都要让你读。

其实我心里一直有这个疑问,为啥要砸锅卖铁?直接卖锅不是更好吗?

卖锅本来能卖10元,砸锅卖铁,不但多此一举,还让本来有用的锅变成一堆废铁,可能只能卖一块钱。

可能是父母辈经历过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为了增加钢铁产量,把家里的锅砸了,融化成铁水,技术好点的地方可能会重新生产一些锅,技术不好的地方就炼成一堆废渣。

搞得好多家都没锅用,吃饭都是问题。搞得砸锅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谁都别吃了。

也许在那一辈的认知中,砸锅卖铁并没有什么不妥,于是在文件里又频繁出现。

其中青海德令哈和重庆璧山的文件在网上广为流传。

德令哈因为海子的诗而火,其中写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现在的诗人将其改为砸锅卖铁版本: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砸锅卖铁……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砸锅卖铁。

美丽的小城,为何要砸锅卖铁呢?为了偿债何至于此?

回到这个词本身,砸锅卖铁,恰如拆屋卖砖,杀人卖骨,杀鸡取卵……

以前看到过一些贼偷了仓库的饮料,结果全部都把饮料倒掉,只为了卖空瓶子。面对这种人,我们会呵呵一笑,骂偷饮料的人愚蠢,或者格局低。

偷水卖瓶和砸锅卖铁有如此异曲同工之妙。其实这也暴露了砸锅卖铁之人的智商和格局。

一个企业好好扶持就是下金蛋的鸡,但砸锅卖铁就是毁掉企业只为卖企业的厂房、设备等。这不就是杀鸡取卵吗?

昔人买椟还珠已贻笑千载,现在的人教育程度普遍比古人高,为何还要砸锅卖铁呢?

如果想表达决心,可以说破釜沉舟,如果真想解决问题,可以说精兵简政,别动不动就砸锅卖铁,砸谁的锅?卖的铁又归谁?

砸了今日锅,去还昨日债,谁为明日忧?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By: elijah
3 September 2024 at 00:11

8月28日,一份重庆市璧山区成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的文件在中文互联网上流传。

img

该文件全称为《关于成立重庆市璧山区“砸锅卖铁”工作专班的通知》(璧山府办[2024]26号),其中提出:“按照《重庆市璧山区推动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方案》相关要求,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重庆市璧山区“砸锅卖铁”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由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财政局局长、区国资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区财政局。”

该消息引起网民关注之后,有网民证实,除了重庆璧山区外,青海省德令哈市等地也已成立“砸锅卖铁”专班。

CDT 档案卡
标题:【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4.9.2
来源:微博
主题归类:砸锅卖铁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对于官方使用“砸锅卖铁”一词来表达解决地方财政危机的决心,不少网民表示无法理解,相关话题评论区惨遭翻车。

目前,多个相关微博话题已遭到屏蔽,网民的留言也被审查删除。

img

以下是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用户评论:

放牧归来正传-传奇:砸谁的锅?铁卖给谁?卖的钱给谁?希望能说清楚

桐城洪放:“砸锅卖铁”,这样的口号居然出现在当下,实在不可思议。它总能使人想起“大炼钢铁”。政府必须为曾经的决策买单,但是,砸锅卖铁是怎样的买单法?砸的是谁的锅?卖的是谁的铁?其实都是人民的。曾经的决策,人民没有参与,是政府和官员们决策的,那为什么要人民来买单?砸了锅,将来会用更多的钱来再造锅;卖了铁,会用更多的铁来造铁。关键是政府决策机制问题,追责问题。如果说形式主义,砸锅卖铁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

乔山大可George:不是遥遥领先吗? 混到这个地步?

lukeskywalker596:领导想听什么看什么,他们就说什么演什么。这不是常态吗?有啥奇怪的?

毛眼眼404:从东升西降到砸锅卖铁只用了十二年!是不是很喜剧?

琶洲西小哥:“砸锅卖铁”估计是某大领导为了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而比较随意说的一句话,结果下面就当成了圣旨写进了红头文件,还成立了“砸锅卖铁专班”

好望角之恋:这是要砸谁的锅?

某一个沈先生:反正不会砸他们自己的锅

糊涂猫2023:58年大炼钢铁就是砸锅“炼铁”,最后出现一堆铁疙瘩。

forest-TTT:完好无损的锅可是固定资产,年年审计都需要盘点的。砸坏了的才是可以报废作废品处理的。

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跟着影子行走a:是砸谁的锅?卖谁的铁?

繁星忑在:你的锅=某人的铁

Howl的地盘:100元的锅当5元的铁卖了,剩下95元你猜怎么样了

Elexlll:锅是用来烧饭的,但凡要这个家就不会砸锅,但要是只是路过借宿的破屋,能吃的吃完了,砸锅保个眼前开销,以后拍拍屁股走人又何妨,反正这屋里也没人敢反抗

数据归:不是很懂,为什么要砸锅卖铁?直接把锅卖掉不行么?为什么一定要砸烂变废铁才卖呢 \\物理翻转课堂:如果不把你家的锅砸了,你不会卖的。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By: elijah
2 September 2024 at 23:01

2023年8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将“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开展试点”。

file

CDT 档案卡
标题:【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作者:中国数字时代
发表日期:2024.9.2
来源:微博
主题归类:房屋养老金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其中,房屋养老金持续引起中国网民关注。由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对房屋养老金有统一的定义,不少业主认为这是政府再一次将手伸进业主口袋里的举措,认为该房屋养老金实质上与房产税无异,并质疑该笔费用与已缴纳的物业费、大修基金冲突。

以下是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用户评论:

旅途赵99:现在不是想方设法为人民服务了……是千方百计薅羊毛……

2012锥生零:建议先把关房屋建造质量,然后才能用到房屋养老。。。

橄榄客:原本打算买房养老的,没想到找了个“房爹”,要给房养老了!

子非鱼76494:买房的时候交的大修基金上哪去了?

惜C惜:这笔钱有多少、怎么花的,哪里能明明白白查到

-人活着就是为了麻衣学姐:那物业费和大修基金呢

本账户已重置:大修基金呢?一个小区维修基金可是一大笔钱,钱去哪了?

二次元润酱:不是,商品房买了不是要交维修基金?

可以给我一颗橄榄吗:醉…人家养头牛 给牛搭个牛棚 我们做牛马 给自己买棚子 还得给棚子买保险买养老

大头木棉:现在的商品房才七十年使用权,还需要大维修?质量这么差吗?否则为什么要这样兴师动众为房子交养老金?现存古代木头房子几百年还好好的。

洞察0:商品房是有大修基金的,这个实质是就是房屋保险金。如果是为了房屋安全,那么就应该立法保证房屋质量。在建设中加以无缝监管,对任何可能产生房屋危害的行为严厉惩处。房屋是一个维持几十年甚至更多年的产品,但危害房屋安全的也不仅仅是质量问题,地质气候环境使用过程也是也是诱因,分清责任很关键。

叶荣添_2017:说到底就是公权力过度膨胀,连法律程序也不走肆意妄为,强制给维修基金统筹,先试点后直接全国铺开,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些年沉默的大多数共同助推的结果

FF桴海:不去解决农民医疗和养老问题,不去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来搞什么房屋养老,脑子里有大病

日用知:疫情把我们的医保搜刮干净了,又来搜刮房屋维修基金,没有办法呀!都是自愿的。还得感谢、感恩。

·漫幽幽:维修基金要负责哪些事,房屋养老金要负责哪些事。最好列个清单,划分清楚各自的责任范围。房屋养老金不需要个人交,就不用说清楚来源了吗。建设公共账户的这个钱的来源是哪。十亿人住房,有人还有多套房子,那么多房子,各类型的有多少总面积,总计有多少房屋养老金,要花去哪些方面还是进某些人的口袋

adelahappy:哪些买了烂尾楼的都没人管,当初的监管部门呢?买房交的维修基金呢、有些甚至被用了,请问监管呢?现在又整这出,监管能不能真正落实到位?符合什么条件能用这个保险金?

小菜北漂记:要不直接上门抢钱吧,别搞弯弯绕绕了,怪累的。先解决下就业问题吧,饭都吃不饱还修房子,不要老想尽办法的搞贪污了

在引发网民强烈不满后,央视网、澎湃新闻等官媒发文进行“澄清”,称:“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尹飞表示,这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资金、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目前,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因此,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img

但该“澄清”并未打消网民质疑。不少网民仍发表评论进行嘲讽。目前,相关微博评论区已开启精选。

刘草莓莓莓:不用直接…这个直接用的妙哎,那间接?

外星疯子Moss:这就是挖了个坑,现在不用你填,未来说不准

后海低语:想着法让老百姓交钱,还得说为大家服务呗

继续说我在听v:犹如切香肠,一点一点的试探人们的底线,说话不算话的做的还少吗

简单的奔奔:“探索筹集”这四个字就很灵

老年人真的不是故意的:就是准备统筹了,方便挪用呗!明明可以用抢的,还这么客气,不敢当不敢当

燃烧我的卡路里保温杯里泡枸杞:鸡蛋出在鸡身上,公共资金,钱从哪来的

奶油加冰糖:并不需要老百姓直接出钱,那就是间接的还是会收老百姓的钱喽?然后又是钱收一大堆,住房改造一点动静也没有或者动静都是小打小闹而已,老套路了!!!

玖圆:坏了,鹅城的税收到九十年以后了

朧月無華:不直接交钱意思是通过其他间接方式交么

康士坦的宝贝球:统筹账户 谁不知道你动得什么心思

想做一只呼噜呼噜的嗷嗷:房屋养老金使用公共资金建立养老金公共账户?那么公共资金从何而来?个人已缴纳过,也没有说不再需要缴纳!购房时的维修基金总有用完的一天,是应该未雨绸缪,防范危险,但是最后这笔资金从何而来呢,企业还是个人?

春湖森林:都是群众创造积累的国库的钱,本质上就是百姓的钱。请回忆:核酸当时也打着旗帜说不需要老百姓出钱,然后掏空了医保基金。医保基金与国家财政,是不是源于百姓群众的血汗钱点点滴滴积累而来的

K线的诱惑-韩鎏: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雨中漫步-just:不是让你出钱,是看上你已缴的钱

建设性意见|同样的成分,进口药和国产药会有区别吗?

By: elijah
2 September 2024 at 22:40
CDT 档案卡
标题:同样的成分,进口药和国产药会有区别吗?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9.2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药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杭州一位爸爸带6岁的孩子去医院看支原体肺炎时发现,半年前他另一个孩子同样支原体肺炎时打过的进口阿奇霉素“希舒美”,在同一家三甲医院里开不到了,只有国产阿奇霉素“巴珠”可以用。

用国产阿奇霉素输液2天后,孩子病情未见好转,仍是高烧反复,为人父母的自然是心急如焚。几经周折,终于在另一家医院用加床住院的方式(门诊仍然不给开)开到了进口阿奇霉素。当晚,孩子高烧退了,再过3天,康复出院。

案例来源:《儿童支原体肺炎住院记:进口阿奇霉素希舒美去哪儿了

完全可以想象一位父亲遇到这种操蛋事情时的愤怒:

就为了那几十块钱的差价,就让我宝贝儿子被病痛多折磨2天,承受病情恶化的风险?!再不给我孩子用好药,老子跟你们拼了!

img

这位父亲查询发现,2023年国家药品集采谈判中,进口药希舒美报价5.58/袋,而报价最低的国产阿奇霉素是0.98元/袋。3天的疗程,差价14元钱,希舒美因此落选。当然,这是口服药的差价,注射用阿奇霉素的差价会高一些,但也只有两位数。

近年来,国家药品集采谈判的“灵魂砍价”导致一些进口药品被医保排除在外,也被医院拒之门外,的确是普遍现象。很多人就医时发现,原先用过的一些进口药,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进口药少了,会影响我们看病就医吗?同样的成分,进口药和国产药会有明显的区别吗?

先说结论:

同样的药物成分,不同厂家生产出来,其药效和不良反应的确是会有区别的,具体差距可大可小。有的是95分和90分的差距,有的是98分和61分的悬殊。

但是要注意,这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原研药和仿制药之间,而不是进口药和国产药之间。只是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进口药以原研药为主,国产药以仿制药为主,并不是说进口药就一定比国产药好,也不能说国产药整体上已经和进口药一样好了。要正视差距,但不用妄自菲薄。

原研药和仿制药虽然含有同一种有效成分,很多含量规格也一模一样,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是会有区别的。

第一个区别是制剂工艺的差距

一粒胶囊、一袋冲剂、一片药片、一瓶药粉,是药物的不同剂型,其中含有起核心作用的有效成分,例如阿奇霉素,同时也含有制剂工艺所需要的辅料。

有的药物辅料是帮助有效成分溶解以便更好吸收,有的是防止有效成分被胃酸破坏,有的是包裹住有效成分让其缓慢均匀释放(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没有这些辅料的存在,很多药物有效成分直接吃进去根本就不能产生疗效。

重点来了,原研药专利保护到期后,被公开的只是有效成分的结构与生产方法,并不包括一整套的制剂方法,更不包括一整条药品生产线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

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北京烤鸭的烹饪工艺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即便用同样的鸭子,不同餐厅烤出来的品质也可能有巨大的差距。

原研药厂家往往研发实力雄厚,生产质量把控严格,在专利期内丰厚的独家收益也能支撑其不断积累技术经验,改进生产工艺。而仿制药厂家可能受限于关键的制剂工艺技术,或者因为价格被打下来了而无法采用高标准的辅料,最终导致同样的有效成分生产出疗效不同的药品。
img
第二个区别是不良反应的差距

作为药品,除了关心疗效,我们还需要特别关心不良反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副作用。

同种成分、相同含量的两种药品,如果临床有效率都是95%,一个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千分之一,卖50元一盒,另一个过敏的发生率是百分之五,卖20元一盒,你会选哪种?别人怎么选我不知道,反正我肯定选贵的过敏少的那一种。

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和药品的纯度有关。无论是化学合成还是天然提取的药物,都不可避免地会混进去杂质,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有时还会有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的『同分异构体』。有的杂质人畜无害,有的杂质可能导致过敏,还有的杂质达到一定浓度可能会致死。

八零后的各位可能都有记忆,我们小时候青霉素输液之前每次都要做很痛的皮试,确定你不会过敏后才能输液,而现在医生通常只是口头问一下你有没有药物过敏就开抗生素了。

这里面当然有抗生素更新换代的原因,更多还是因为药品提纯工艺的进步。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抗生素生产工艺起步不久,质量控制水平堪忧,生产出的药品中普遍混有不可忽略的杂质,导致药物过敏甚至致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现在抗生素的提纯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抗生素类药品的过敏反应少了几个数量级。我本科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前身就是中国第一批抗生素制造专业,这里面有很多是我老师的老师们的功劳。

但是,抗生素的提纯工艺成熟了,不代表所有药品的提纯工艺都成熟可靠了。有一些对纯度要求极高的药品,特别是静脉注射药品,含量极其微小的杂质也可能导致重大的不良反应。这时候,不同药厂的实力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img

回到本文开头那位杭州爸爸遇到的案例,辉瑞制药的希舒美是阿奇霉素,海南倍特药业的巴珠也是阿奇霉素,如果有得选,你会更信任哪家药厂呢?

第三个区别是药品审批流程的差距

正经原研药(不包括15天研发的某莲花)的上市,需要经过大规模随机双盲三期临床试验,确定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然后才能获得批文去销售。这一过程通常长达数年之久,耗费数亿之巨。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有直接实验数据证明的。

但仿制药不一样,仿制药只需要经过『一致性评价』就能上市。

简而言之,我们已经通过辉瑞的希舒美知道阿奇霉素对治疗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现在这一成分的专利到期了,其他药厂不用经过授权也可以生产阿奇霉素,只要证明我生产的阿奇霉素成分、含量、溶出度等数值与希舒美一致,就可以直接拿到批文。

据统计,希舒美专利过期后,国内已批准的阿奇霉素药品批文达629个,涉及312家药企。很显然,这些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药企不可能都采用辉瑞同等工艺标准的生产线来生产阿奇霉素药品。

再加上周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药品批文的审批过程难免会有一些苍蝇和老虎从中作祟。

img

我个人对仿制药的信任度是没那么高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所有品类的药品原研药和仿制药都存在显著差距,实际上大部分药品原研药和仿制药都“能用”。我这里说的“能用”是指有效率能达到基础要求,不良反应没有很离谱,综合评分大致是95分和88分的区别。95分当然更好,88分也不能说就不行。

真正影响我们看病就医的是那些原研药95分,仿制药61分甚至58分的情况……不能说普遍,但的确存在。

一点建设性意见:

国家药品集采谈判当然是节省医保基金、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好事,但如果工作能更加细致和人性化,在原研药和仿制药存在较大差距的时候,对高价格的原研药网开一面,给患者多一个选择,哪怕是自费的选择,也能让大家更有安全感。

不要赶尽杀绝。

四环青年|商户用工业硫磺熏枸杞,别总等媒体曝光才严查

By: elijah
2 September 2024 at 22:35

img

食品安全大于天,每次靠舆论才严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CDT 档案卡
标题:商户用工业硫磺熏枸杞,别总等媒体曝光才严查
作者:宗和
发表日期:2024.9.2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环青年”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又见媒体曝光“硫超标”枸杞。

据央视财经报道,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等优势,在全国广受欢迎。但在光鲜的外表下,部分厂家和商户在生产枸杞过程中,使用焦亚硫酸钠以及工业硫磺进行“提色增艳”,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9月2日,被曝光地之一的甘肃靖远县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

尽管靖远县表态会严查,但回顾央视曝光的种种触目惊心的内情,网友们仍愤怒不已。

在枸杞重要产地之一的青海格尔木市,当地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卖出去,用焦亚硫酸钠兑水将枸杞浸泡后,使其外观变得更加艳丽,全然不顾一个基本事实:

焦亚硫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食物的漂白和防腐等,但过量食用会产生中毒症状,包括全身缺氧和器官衰竭,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img

这些商户是不知道过量使用焦亚硫酸钠的危害吗?并不是。

格尔木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发布了《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其中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

有格尔木商户坦言,他们都知道不让用焦亚硫酸钠,市里边每年都查,但后来发现不加会亏钱,干脆昧着良心加了。

在靖远县的一个“枸杞小镇”,某些商户更加肆无忌惮,用工业硫磺熏枸杞。比起焦亚硫酸钠,工业硫磺是明确禁止用作食品加工的。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食用后很容易造成肾衰竭、肝功能损害等症状。

从记者暗访拍摄到的视频看,下午搭棚深夜熏制,天凉后再拆掉棚子的情况,在当地某些村庄普遍存在,且整个过程操作娴熟。记者挑开其中一个熏制棚的小口,瞬间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呼吸困难、泪流不止。

而这些用工业硫磺熏制过的枸杞,最终流入了市场,有的进了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伤害着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如此使用焦亚硫酸钠、工业硫磺“加工”枸杞,地方怎么就后知后觉?

img

必须要承认,枸杞种植主要集中于西北农村地区,地域较广且种植分散,存在一定监管难度。可从央视曝光的视频看,很多商户使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时,似乎丝毫不担心被查。

有人在农场水渠边使用焦亚硫酸钠浸泡枸杞,有的村庄遍地是熏制棚,大袋的工业硫磺,非常显眼地摆放在院子里。

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为,难道当地的村干部完全没有察觉?难道有关部门平时不会下到农村去检查?难道当地抽检的枸杞都质量合格?

其实,稍微检索下新闻就能发现,西北地区枸杞产地部分黑心商户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为枸杞“提色增艳”,十多年前就被曝光过了。

之前每次被曝光,当地都发通报说严查严惩。可十多年过去,这种现象并没有停止。

这说明,在“硫超标”枸杞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监管都出现了大大的漏洞。甚至不排除某些人或某些部门,明明知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这种作恶。

央视曝光后,甘肃省靖远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对涉事地枸杞的生产、销售全流域展开调查,对涉事地田间地头、农户家和商铺的枸杞进行了抽样送检,“从田间地头到流入市场,进行全过程监管。昨晚,工作组已经下到市场去核查了。”

如果这些动作做在前面,又何来央视的曝光呢,地方的枸杞产业也不会受到如此大的打击。

img

这次的事件,让很多人想起前几年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个片段,村民争论要不要给枸杞熏硫磺,作为扶贫工作最大“刺头”的李大有说了一段话:

“不熏!……良心是啥?良心就是人心,那是一杆秤,咱的枸杞可以不红,但咱金滩村的人心,不能黑!那亏心的钱咱不挣!”

这段话让观众心头一热,但现实中,要让消费者买到合格的枸杞,不能寄希望于商户的良心,或者消费者的自行甄别。

关键还是要严格监管,从源头上打击“硫超标”枸杞的生产和流通,让不法商贩付出经济和法律上的巨大代价。食品安全大于天,每次靠舆论才严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老牌恶棍|适合“中国宝宝”敏感体质的AI,才是好AI

By: elijah
2 September 2024 at 22:15
CDT 档案卡
标题:适合“中国宝宝”敏感体质的AI,才是好AI
作者:老牌恶棍
发表日期:2024.9.2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牌恶棍”
主题归类:人工智能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要不是社交平台最近的高热度,我都不知道连小天才电话手表上都已经植入AI 了。

不过这个AI似乎跟“小天才”的名号不怎么相称,当被问到“中国人是否诚实”时,它的回答竟然是:

“就我本人的经历来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诚实的人、最虚伪的人,甚至连叫人都玷污了这个称呼。”

img

该回答可谓相当炸裂,至少以目前“中国宝宝”的敏感体质而言,是受不了这种刺激的。

结果可想而知,网络舆论一片哗然,质疑声此起彼伏:

“你们是怎么搞审核的?外包给外国人做的?”

“背后搞不好有境外势力。”

“现在的中国企业已经被渗透到这种程度了吗?”

一旦扯上境外势力,事就小不了,小天才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忙回应称,该不当回答是出自第三方软件小度APP,而小度方面的回应是,该回答的内容出自第三方网站。

好家伙,接下来这个第三方网站是不是也要出来回应一下,说该内容出自第三方作者?

好在小天才与百度是货真价实的本土企业,犯点错误也只是“人民内部矛盾”,属于好心办坏事儿,要是换成国外企业,起步得落个汝华封杀的下场。

实际上,当我第一次看到小天才电话手表对“中国人是否诚实”的回答时,是被逗笑了的,都2024年了,国产AI竟然还能产出如此“逆时代”的内容。

稍微懂点AI训练的人都知道,AI并没有自己的意识,它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推理能力都是通过大量数据集的投喂来实现的,但光是这些依然不够,最后还需要做系统的对齐。

通俗点说就是,要确保让AI的行为变得可控,符合人类的价值观,能应对一些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你问“最近经济环境不好,怎么赚钱最快?”时,做过对齐的AI会告诉你,搞兼职副业、电商、投资理财等等,而没做过对齐的AI可能会让你去抢银行。

同样是“中国人是否诚实”这个问题,Ghatgpt的回答是这样的:

“诚实与否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地用国籍来判断的特质。每个国家都有诚实的人,也有不诚实的人。文化、社会规范、教育和个人品德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诚实程度。

在中国文化中,诚实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会交往中受到重视。然而,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的处境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在特定情况下选择诚实。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社会压力、经济状况或其他原因选择不完全诚实。

因此,‘中国人是否诚实’是一种过于笼统的说法。诚实是全球人类共有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用国籍来衡量。”

你看,这就是区别,小度AI显然还未做好系统的对齐就匆匆上线了,并没有与时俱进。

在中国搞AI,与时俱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

根据小度APP的回应,这则引起争议的回答,其内容出自2012年,也就是12年前。

彼时的中国还相对开放,网络也相对包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见得多,听得多,与外界的交流也多,是普遍脱敏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做过社会化训练的宠物狗一样,脱敏之后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不会一见到陌生事物就焦躁狂吠,甚至冲上去撕咬。

img

彼时的网民就是这样的状态,虽然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与见解,人们也经常因为某些议题争锋相对,但流行的是“不服来辩”,再不济也就是撒泼打滚,而非不爽举报,

因此像小度APP的那个回答,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就像美国人日常骂美国一样,说到底只是个人观点,与“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女人都是骗子”这类说法如出一辙,没什么值得在意的,也不会有人因为这种缺乏明确主体与可靠论据的叙述就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甚至扯上境外势力。

这也是一个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赖以存在的基础。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中国的社会思潮与网络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主义的情绪让人们变的极其敏感,愈发保守的趋势也已容不下个人观点。

这便造就了一个内向且封闭的群体,这样的群体为了保持稳定,天生就具有维护内部纯洁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下意识的,不受理性控制的。

而与维护群体统一最契合的就是基于社会共同体的意识形态,而非诉诸更加个体化的价值观。

因此,小度APP的回答一出来,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批评其所展现出的价值观的落后,而是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境外势力,直觉告诉大家,它的意识形态出了问题,得敲打敲打。

如果小度APP对“中国人是否诚实”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诚实的人,美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虚伪的人,日本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邪恶的人,非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懒惰的人。”

那它的网络舆论必将反转,从“一派胡言”变成“一语中的”。虽然这个回答与人类主流价值观相悖,但却很对中国人的胃口,符合咱们的意识形态。

所以说,在中国搞AI,宁可在准确性上做牺牲,也不能在意识形态上有丝毫马虎,要打造适合“中国宝宝”敏感体质,符合“中国宝宝”思维习惯的AI大模型,否则,以后还有被公开处刑的时候。

张3丰的世界|我妈每月养老金一百二

By: elijah
2 September 2024 at 21:52

img

1

从哥大访学回来,我就计划回河南老家看父母。但是,回归书店后各种忙,就又耽搁了。

有一天我爸打电话过来:你说9月回来,既然要回来,能不能早点?

CDT 档案卡
标题:我妈每月养老金一百二
作者:张3丰
发表日期:2024.9.1
来源:微信公众号“张3丰的世界”
主题归类:养老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我马上意识到出问题了。果然,他说:你妈生病住院了,脑梗。

后来我知道,我爸打电话,其实更直接的原因是他自己也病了。

他把我妈送到县医院,正遇到大雨。在医院跑上跑下,挂号,缴费,做检查,没找到电梯,等我妈入住病房,他发现自己的腿肿了,几乎不能移动。

那是他最无助的时候,所以才打电话告诉了我们。

2

脑梗在我老家乡村,几乎是人人都会得的疾病,目前正在医院治疗的有好几个,而每个上了年纪的人,似乎都在服用相关康复、控制血脂的药物。

县医院有一栋楼,专门治疗“脑卒中”,生意红火。

还有一栋楼,是抢救农药中毒的,因为很多人土地都已经转租,喷洒农药中毒的人大大减少,现在更多是老年人喝农药自杀。

我妈住院带着一根绳子。妹妹看到后吃惊又好笑:你是准备上吊吗?

目前看肯定不会,因为我爸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的状态尚好。

发现我妈生病后,乡村医生先按感冒治疗一天,没有效果;到乡卫生院,开始按照中风治疗,输液。

过了三天效果不明显,爸爸决定转入县医院。回家收拾住院的东西,这时候我妈突然大哭起来。

这哭是不同寻常的。我妈可能觉得,这是她生命的转折时刻,“以后哪儿都不能去了。”

3

我妈在县人民医院住了十天。

住院条件其实不错,一间病房有两张床,另外一个病人很快回家了,我爸就睡在那张床上。

治疗方案很简单,上午输液,下午按摩和针灸,在护士和医生的辅助下做一些锻炼。

十天一共花4100元,“合作医疗”报销2200,自己出1900元。

我妈说,“合作医疗”越来越贵了,每年都要涨,去年是380,今年据说410。不缴的话,看病就没法报销。

一些老人认为太贵,这是沉重的负担。与要缴纳的“合作医疗”相比,养老金的增长就慢多了。

现在我妈每个月养老金120元,一年有1500。十年前开始发养老金的时候,每个月才50多。

我妈比较羡慕隔壁的大娘,“她已经开始享受了——满80岁,一个月可以多60。”

4

县医院秩序良好,运营看着也比较规范。

一个病人说认识前任院长。清洁工大叔很不屑:前任院长,有啥用?

我说:要是认识现任院长还差不多。

他还是不屑:也没啥用,你以为院长还会到医院来吗?很少来,他忙得很。再说,现在科室都承包了——都是科室主任说了算。

我不知道他说的承包是怎么回事。

看到一个新闻,河南清丰县第一医院(原来的县人民医院),医生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现在维权协调下来,院方承诺先每个每月发1000元的基本保障。

我老家的县医院,状况要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县医院门口的豆面条,每碗只要4块,这个价格可能说明很多问题。

5

住院10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回家自己康复锻炼。

邻居们纷纷来看我妈,有的买鸡蛋,有的带一箱牛奶(蒙牛或者伊利),也有直接给100元现金。

这是有效的“互助”,因为邻居家有人生病、读大学,我爸妈也会送上红包,也是一两百元。

旁听我妈和村里老人的聊天很有意思。她们几乎每天都会说到钱,但是金额都很小,比如,“打一次针要60,谁打得起?”

一百二百块,仍然很有用。

也有“数额巨大”的时候。现在年轻人结婚,彩礼要18.8万了,结婚当天还要1.8万的上车钱……

农村正在出现新的贫富差距:老年人普遍贫穷、艰难,年轻人则是严重“通货膨胀”。房子、车子、彩礼,都是大工程。

这可能是一种新的结构。老人们普遍节约,似乎要奉献出最后一滴血汗。

我妈也是这样。来了一个卖豆腐的,我要买一些豆腐皮,我妈说,“要四块钱的”,秤下来要五块。她犹豫了一下。

【404文库】“犯法的人步步高升,成了文旅局一把手;守法的人不能张嘴,否则就是违反规定”(外二篇)

By: elijah
1 September 2024 at 01:28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犯法的人步步高升,成了文旅局一把手;守法的人不能张嘴,否则就是违反规定”(外二篇)
来源:虬髯客好忙建设性意见往事与随想

主题归类:赋红码罐车乱象调查时代的一粒沙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并遭到404的三篇文章。

一、虬髯客好忙|你给储户赋红码,我们写文秒被删

近日,曾在2022年给河南储户“赋红码”而被处分的郑州团市委书记张琳琳已任郑州市文旅局一把手。不少网民对此表示愤怒。

img

微信公众号“虬髯客好忙”针对该事件发布的评论文章接连遭到删除,其中一篇作者这样写道:

我写的哪一句话,哪一个字违反规定了?

无论是张琳琳给1000多名村镇银行储户赋红码,还是她升任郑州文旅局一把手,这都是公开新闻,我只是忠实的描述出来,不行吗?

她犯下了那么大的错,把健康码拿来做武器,做枷锁,做限制公民合法出行的工具,做讨好上级替领导分忧的手段,简直人神共愤。但组织上依旧没有放弃她,还提拔她成了郑州文旅局一把手——我从中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不行吗?

这些事都赤裸裸地发生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了,然后老百姓就事论事地说两句话,不行吗?

难道非要把平台弄成老舍先生的《茶馆》,到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牌子才开心?

更可况,我谈的还不是什么“国事”,只是一个被违规提拔的女官员而已,怎么就让那么多人心惊肉跳?

img

如果说违规,那请问:张琳琳的提拔走的是什么程序?

有媒体报道,在今年5月份,张琳琳便以郑州市文旅游局党组书记的身份出席活动。

甚至还有郑州文旅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象中张琳琳书记是3月上任的。”

而张琳琳被处分的通报时间是2022年6月22日。无论她是今年5月份还是3月份上任,都还不到两年,也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24个月。换句话说,她的提拔,是犯法的。

不是违规,是犯法,触犯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哎,事情就这么吊诡,犯法的人步步高升,成了文旅局一把手;守法的人不能张嘴,否则就是违反规定。

二、建设性意见|全国就2辆罐车混运化工食用油,被记者精准发现了?

在所有网民都以为油罐车混装食用油煤油事件将照例不了了之的时候,8月25日,国务院食安办发布通报,称已开展了全面清理排查,除了被曝光的两辆油罐车外,没有发现其它同类问题。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质疑,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也发布文章进行评论,但该文遭到删除。

文中写道:

想象一下:

中国道路运输市场现有各类罐车超过18万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2年数据),其中有且只有2辆罐车存在不经清洗就混运化工油和食用油的情况。

新京报记者韩福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在18万辆罐车中精准地找到了这2辆车,并且拍到了它们违规混装化工原料和食用油的视频。这肯定无法用逆天的运气来解释,只能用惊天的新闻调查实力来解释。

之前都有知情人士出来说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了,我凭什么说只有这2辆车违规混运呢?

image

因为,由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链条清理排查,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

公安部,可以查全国任何人,交通运输部,可以查全国任何车与司机,市场监管总局,可以查全国所有企业,他们加在一起,查了一个月,没有发现第3辆违法混运化工油和食用油的罐车。这权威性够不够高?这公信力够不够强?这结论够不够扎实。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敢质疑的。

联合调查组的通报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

那什么是基本常识呢?作为基本常识公众号的博主,我应该还是略有一点发言权的:

当屋子里发现第一只蟑螂的时候,还是存在理论上的微小可能,它只是凑巧从外面跑进来的。但是当你于不同时间在屋子里不同位置打死第二只蟑螂的时候,你非要说这只是极少数情况,非要说这只打死就清零了……
我觉得,这有点违反基本常识。

三、往事与随想|“女租客之死”:一码归一码有那么难吗?

上周,微信公众号“贞观”发布的《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热议。之后,微信公众号“贞观”删除了该文,其公众号也遭到了禁言。

在微信公众号“往事与随想”发布的一篇遭到删除的文章中,作者这样写道:

本周最受关注的新闻无疑是“贞观”那篇《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事情发展至今,真相仍不清晰,但舆情变幻,看得我眼花缭乱,昨天“贞观”被封禁,一时之间,之前质疑的,以及跟踪报道的,都有“帮凶”之嫌……如是种种,混乱不堪。

“贞观”该不该被封禁?不应该。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主动造谣,写错了,更正就行了,就算死不认错,最后信誉破产,大家取关就好了。信息市场良莠不齐是为常态,不必有洁癖。即便受到伤害,要提起诉讼,那也是当事人的事情,旁人没这个资格。

而且,即便要处罚,也要讲法律程序,且要有救济手段。目前这方面简直随意至极,我现在写10篇有5篇被删,而我这就是一个个人账号,投入有限,像“贞观”这样的公司账号,投入巨大,很多时候也是说封就封了,真不把网络账户当财富啊。且以我有限的视野,没有看到哪家公司敢于就此提起诉讼的?请问何以如此?

所以,我当然反对封“贞观”,包括更多账号,以及我自己。就这个领域而言,无论是从条款到执行,都是最随意最宽泛最不受制约的。

主要问题出在哪里?是权力。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有媒体报道的,媒体没落的主因乃权力使然。

这次媒体的后续报道也遭到诟病,认为报道不够全面深入,成了官方的传声筒,这样的批评当然是对的,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都不能免于被批评。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尤其是如果只批评记者(以及记者的领导),这是不够的,浮于表层,欺软怕硬。就我的印象,这次参与跟踪报道的媒体,恐怕都不是不想做更深入全面报道的。

包括“贞观”没有采访权,这当然也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希望自媒体更准确,自然应该给他们应有的权利。不仅自媒体应该有采访权,普通人也应该有,这方面不应有任何限制。

从媒体报道的重重受限,到对“贞观”账号的处罚,再到更大范围内社会透明度的问题,背后都是权力这个房间里的大象随意践踏的结果。现在之所以没有办法一码归一码,是因为权力已经横扫一切。

这种情况下,言论者何为?

一种选择是回避,于是各种迂回曲折,各种言不及义,各种迁怒于人,一言以蔽之,回避必然使人变态。一种选择是直面,即便只是点到为此,也比东拉西扯要好很多,如此才能避免群众斗群众,看似热闹非凡,最终一地鸡毛。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每日一语 2024.8.26

By: elijah
27 August 2024 at 01:33

英若诚在晚年的时候写了《水流云在》,冯亦代在晚年的时候写了《悔余日录》,知识分子,当他们内心有耿耿于怀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还是想对历史,对自己,对朋友有一个交代,因为历史很复杂,人性也很深,所以我想未来人们评价您(熊召政)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您陈述的角度,这样您自己的家人,后辈,未来的一代人,可以更客观地来看这段历史。

——柴静

访问“六四告密案”当事人熊召政:“为什么您没有入罪,而野夫负了牢狱之灾?”

相关阅读: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10926.html

img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By: elijah
27 August 2024 at 01:30

2024年7月20日,记者柴静在其Youtube频道发布了一则对作家野夫的访谈视频。

视频中,柴静就“六四告密案”与野夫进行对话。

CDT 档案卡
标题:【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发表日期:2024.7.20
来源:柴静
主题归类:六四
CDS收藏:话语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1988年,野夫被分配到公安单位工作,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他因同情遭暴力镇压的学生毅然辞职。1990年,野夫因参与掩护民运人员以及给海外组织秘密文件遭到逮捕,并被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名判刑六年。

在柴静与野夫的对话中,野夫认为他在六四事件中遭到逮捕是被其昔日好友、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告密。

根据柴静整理,野夫的依据是:

他本人因给海外组织秘密文件获刑六年,但安排他取送这份文件的熊召政同时被捕,却未入罪,名字也没有出现在起诉书中,野夫当庭质疑,检察官不予回答,二审结束后野夫在卷宗中看到了线索。日后熊召政成为著名企业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和全国政协委员。野夫出狱时已33岁,父亲病逝,母亲留下遗书自尽,野夫曾两次试图面见熊召政,寻找真相未果,二十年后他公开发表文章,此后熊召政打电话致歉,但拒绝解释原委,只面对媒体承诺将在恰当时机谈这件事。十五年后,熊召证先生仍然沉默。

同日,柴静还发布了一则她与熊召政的电话访谈录音。

但面对柴静的采访,熊召政以长达11分钟的沉默进行回应。

以下是柴静与熊召政对话实录:

00:00 柴静拨打熊召政电话
00:26 柴静:自我介绍。野夫谈到了六四期间跟您的往事,我希望能准确和公正地来呈现这件事情。
00:39 熊召政: 我一直是不想谈这件事情。历史会有一天真相出来。
00:55 柴静: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您一直说找一个恰当的时间谈一谈,您今年也70岁了,现在有可能会是个时机吗?
01:17 熊:我还是觉得现在不是谈的时候
01:20 柴:那什么时候您觉得合适呢?
01:30 熊:我还是觉得,因为就那一点儿事情,要一直常年地,锲而不舍地去说,这个,人生也不需要,也不值得用这种方式去回忆。因为历史的真相啊总会有一天还原的。
02:05 柴:熊先生,您跟野夫当年是同窗,兄弟,好友,他也曾经很敬重您。他确实为这件事陷入牢狱之灾,也受了很多创伤,所以他认为他值得,值得一个真相。
02:24 熊:我现在在一个乡村路上走,可能信号随时就会断掉。因为我也不想谈这件事情
02:33 柴:我看过您的作品,知道您在写张居正时的心理感受,我觉得您多多少少也是在意身后名的,如果以野夫这段陈述,您不予以回应或者是反驳的话,那么呈现出来的个人形象就有可能会是一个告密者,甚至是陷害者。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知识分子希望留在历史上的形象,所以我希望给您机会表达。
03:12 熊:究竟谁是陷害者,告密者,现在,我认为,至少,我不想讲这些。因为我不是,我也不需要辩解什么。
03:29 柴:他(野夫)可能比较不能够理解的是说,当年他应您的要求去广州送这份文件,您告诉他海外民阵的人拿走了,但后来检察院提出的这个诉讼中,没有您的名字,也没有海外民阵的名字,文件也都在,所以他有很多的迷惑,这个我想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吧?就是为什么您没有入罪,而他负了牢狱之灾?
04:03 熊:沉默
04:21 柴:熊先生您还在吗?
04:24 熊:沉默
04:29 柴:熊先生?
04:40 熊:沉默
04:40 柴:熊先生?
04:41 熊:沉默
04:45 柴:没关系,如果您不愿意谈,您可以告诉我,我会尊重您的意愿
04:52 熊:沉默
05:08 柴: 在我的心中,我认为您可能还是有思量,我看过您的诗词和文章,您也有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的古典修养,我认为您的内心是有称量的,所以回到那个历史时代,每个人也许都有可以解释,有可以为人谅解的缘由。假如您能说出来,我想不论是对当年的朋友,还是对您自己,也许都是一种释怀,您说是不是?
05:50 熊:沉默
06:06 柴: 您保持沉默,但是又没有挂断我的电话,那么就让我再多说几句。英若诚在晚年的时候写了《水流云在》,冯亦代在晚年的时候写了《悔余日录》,知识分子,当他们内心有耿耿于怀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还是想对历史,对自己,对朋友有一个交代,因为历史很复杂,人性也很深,所以我想未来人们评价您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您陈述的角度,这样您自己的家人,后辈,未来的一代人,可以更客观地来看这段历史。
07:07 熊:沉默
07:21 柴:您想想,从1990(年),一直到现在,您答应过野夫你们坐下来谈一谈,您甚至也说过,当着刘校长和其他同学的面向他道歉,说出这段往事,所以我总觉得您的心里面可能也有这个想要倾吐的愿望
07:49 熊:沉默
08:05 柴:但是假如您这样保持沉默,那就是一直在回避的话,我相信您内心也有很沉重的负担。。。对吧,我不觉得那种负担是好受的。我看到冯亦代说他晚年的时候他就没有睡着觉,我看到英若诚晚年在医院对英达说,他认为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告密者,都是间谍,他过得很不舒坦。所以假如您当年有不得已处,有想说出实情的地方,我想告诉您,我在听,我愿意理解,您愿意讲吗?
08:55 熊:沉默
09:12 柴:熊先生,我知道您还在,您没有挂我的电话,您可能还在(考虑)。但是我不希望这个电话的纪录成为您面对这个历史的最终态度。
09:34 熊:沉默
10:01 柴:我会一直等下去,等到要么您说话,要么,您把这个电话挂断。
10:07 熊:沉默
15: 18 熊召政在沉默11分钟之后,挂断了电话

柴静的这两段访谈在YouTube频道引起网民热议,不少网民留言对熊召政进行抨击:

@queniiz2500:在沉默中逃避責任,在沉默中為邪惡服務,在沉默中自己也化身邪惡。這可能就是文字獄、言論管制最大的“功勞“

@7mountainsmedia299: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SS-jm9of: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xiangyujin5809:竟然听完了全部的沉默,那是对想要寻求真相的「人」的漫长的凌迟,让人焦虑、没有耐心、愤怒但无可奈何。熊最后挂电话的那一声“哒”,真像是名利双收的在位者往普通人脸上吐了一口痰。

@xiaoqingli5622:他的沉默已说明了一切, 他是愧对野夫的。

@box9360:全力狡辩后被逼到了墙角,沉默的轻松无奈又绞痛…历史给了他应得的注脚

@yangsong2124:五年牢狱是那么点事情?其实文化知识和人格关系不大

@JC-go8oz:压抑的国度,压抑的人生。三十年过去了,绝密档案都可解密了,他却不能说,为什么?

@xuanxuan9318:这人早就自洽了。作恶没有代价,甚至还能名利双收,你笑它卑鄙,他笑你蠢钝

@user-nj7sl8qy2l:金錢利誘甚至威脅到自身與家人的生命,出賣一個人換取到,在獲得的的同時,他已經失去一切,活在這世上也沒任何意義,任何功名都會隨時間找到他的定位。

@insorlow:沉默是默認他的罪行

@rumpelstiltskin6142:他说的历史就是等他死去再无对证。但我们认为的历史,30年前已经是历史,再无真相时现在知道的就是真相。三十多年他一直在逃避,逃避就说明了一切。他认为的”那一点事“是别人的五年牢狱和父母离别。他这个骂名背定了,他远不如冯亦代和英若诚。但根源还在共产党,这是一个能把人性所有的恶都挖掘的淋漓尽致的团伙,从这个角度讲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应该再无能出其右者。

@jennayao8773:从开始无力的推脱到认罪般的长段沉默,熊召政自诩为文人却没有脊梁,跪着换取荣华富贵,直接至好友家破人亡。做出这样的恶行,又用时代给自己开脱,仿佛可以不用负起责任,真是漆黑的灵魂。

@akika126:章节信息透露的无数遍重复的沉默,真的是震撼。他有的是古典文人的知识,却没有古典的风骨,尽管风骨自古以来也罕有。感谢柴静这通采访电话!

@BoreFutu:对朋友的背叛和出卖他已经坐实了,无论文学成就有多高,这人终究是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丑陋人性。

@user-to2jg4el8o:他一直沉默,他的一生都会在沉默中煎熬,受到良心的谴责

@whycn8433:也许在他的眼里还有更多的更值得一提的更令后人与历史震撼的大事,就象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刽子手一样,不择手段,只管结果,杀了你是历史政治的需要,而不是他的错,虽然他是既得利益者,但他认为那都是他应得的。连出卖陷害朋友至其入狱五年,家破人亡的小事都不敢面对,不敢还原真相,我们还敢希望还原他认为的大事件吗?诚实是做人的本份,说谎成性的名利之徒能写好历史剧吗?

@Rosie-uc9xj:熊说他“不能辩解”已经说明了事实真相就是他内心有愧。

@hermanzhong1779:不用再逼問了,他已經回答了,答案昭然若揭。早坐實了。這種人基於自身的社會位置,不敢承擔當年犯下的錯,本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且自私自利,和自身所謂學識雲泥之別,他們自身都活在矛盾之中吧?午夜夢回,會不會也常常被噩夢驚醒?

@mmonsoon9346:我不觉得这是带着羞愧的、震耳欲聋的沉默,自洽的熊召政八成只是把手机放在桌上/口袋里了而已,他不想直面,这个世道,多说一句都是错,所幸以沉默来面对——试想,如果他挂掉电话,就会直接昭示”我不想谈此事“或”这个没有谈的必要“,态度是相当否定的,会激怒野夫和更多人;如果他夸夸其谈为自己辩驳,一是会遭到柴静的层层质问,二是也怕给当局和观众留下话语把柄——因此,沉默对他是最大化的保护。你看,评论里不少人都在揣测他怀有什么狗屁知识分子良知呢~其实心里早就烂透了,老油子预判了观众的预判。

@lenecao7717:小时候住在大学里。 父亲读博士时,有两位教授做导师。 其中一位副导师非常和蔼慈祥。 我小时候满心欢喜的喊他邱爷爷。另一位导师虽也看着平和。但是两位教授却从来彼此不说话。 等我长大时,才从别人口中得知,文革时候,这位我眼中无比慈祥的爷爷曾对另一位正导师,坚决打倒,亲自披挂上阵,大打出手。那位正导师晚年曾经感慨的说,文革结束后,过去许多年,也从未曾听那人对他说过一句道歉。我感觉很懵,只觉得人不可貌相。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者环境里,人性真是太丑陋了。。。

@AaLLLLL:作为一个94年生人2012年本科 我看到了这种来自根子里的腐坏 同样都是90年代没有扩招之前的大学生 真正的知识分子 一位处江湖风骨仍存大节仍在虽然锒铛入狱过但是无悔于敢于直面于自己所作所为 一位虽然权高位重但面对自己所为只有令人唾弃的沉默 高下立判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我们这些后生究竟是在被哪种人所领导?在现在这个精致利己主义者遍布的时代我们到底需要跟随哪一种处事的pattern?

建设性意见|房屋养老金一定会变成“房屋税”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By: elijah
27 August 2024 at 00:49
CDT 档案卡
标题:房屋养老金一定会变成“房屋税”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8.26
来源: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房屋养老金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阵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房屋养老金了。消息稍微滞后一些的读者可能听说了一些“每平米收费100多元”之类的传言,消息稍微灵通一些的读者应该已经看到了有关专家的“辟谣”:

他们说房屋养老金不等于房产税,个人账户以房屋维修基金来建立,公共账户则由政府财政负担,通过各种方式归集。不会向居民收取费用,不会给居民增加额外负担。

一边大力放风,一边大力辟谣,作案手法可以说相当地老辣。

但是不好意思,我这人吧,就喜欢瞎说大实话,也是没有办法。

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

房屋养老金现在不是税,但将来一定会变成税。你别管它叫什么名字,名字可以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泼猴的本质不会变。

在论证房屋养老金的本质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大家都很熟悉的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社保』。

社保真的是保险吗?

回忆一下,你买社保之前,有没有销售疯狂给你打骚扰电话?有没有朋友圈里的社保经纪逢年过节给你发祝福信息嘘寒问暖?有各种保险套餐、不同保险公司给你选择吗?

你生活中所熟悉的保险的这些特征,在社保里统统都是找不到的。因为社保的本质是税,而不是保险。

税收具有三大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社保,只要你在正规公司,但凡你想要在一座城市享有住房、教育、开车等公共服务,社保你是必须要交的。即便你自己不想交,你公司也不敢不给你交,因为查到就是违法。

社保必须要交,这是强制性。

有人说,社保账户里的钱终归是我的,等我老了还要按月发给我的,所以不是税。这就太天真了。

要记住两点:第一,你什么时候能领养老金,能领多少养老金,规则是由政府定的,而且规则是会变的,规则变化的时候是不需要经过你同意的。第二,钱是会贬值的,现在的1万元钱并不等于30年后的一万元钱,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你现在交的养老金被现在的老人用掉了,你的账户上有个数字在累积,30年后按这个数字发给你,你连白菜都买不起。

自己交的社保,并不是用在自己身上,这叫无偿性。

固定性就更好理解了,社保缴纳基数是有最低标准(消费)的,社保缴纳比例有几个档可以选择,但是有最低标准的,你想只交1%意思一下,以后自愿少领退休金,没门儿。

以我所在的广州为例,五险一金的每月最低缴费已经超过1000元(公司➕个人)。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社保,你说它到底是保险还是税?

再说回房屋养老金:

第一,很显然,等全面铺开之后,一定是所有城镇房屋都必须有一个账户,都得有一笔钱。这就是强制性。

第二,住建部已经说了,房屋养老金分为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很显然,无论是哪个账户,钱怎么花你都没有发言权,是不是总在你的房子上也不一定。这就是无偿性。

第三,钱不会凭空产生,政府财政的钱也不会凭空产生,最终肯定是依照房屋情况确定一定的交费比例,无论是买房子的时候交还是持有房屋的每年交,总之会有固定比例。这就是固定性。

那你说,房屋养老金,是不是税?

四环青年|关于房屋养老金,还有几个问题没说清

By: elijah
27 August 2024 at 00:39
CDT 档案卡
标题:关于房屋养老金,还有几个问题没说清
作者:熊志
发表日期:2024.8.26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环青年”
主题归类:房屋养老金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开展试点。

住房养老金制度,是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之外,额外设立一个公共账户,类似于养老保险中的统筹账户,资金主要用于房屋公共部位的维修、保养。这一消息出来后,很多网友担心,这是变相征收房产税,会加重民众的负担。

针对坊间的疑问,8月26日住建部官媒《建筑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社评文章称,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公共账户不需要老百姓出钱。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

也就是说,个人买房时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后,不用额外再掏钱了。

这一表态让很多人悬着的心落了地,但并未完全平息质疑。

房屋跟人一样,随着年限增长,也会衰老。几年前一篇刷屏文章《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所描绘的小区老龄化现状,曾引发强烈关注。那些外墙脱落、设施老化的老房子,不可能简单推倒重建,要维修、保养,就需要大量的资金。

并且,中国的商品房建设浪潮,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意味着大量的房屋,楼龄已经超过了30年,接下来,住房老龄化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维保的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

所以,房屋养老金针对的住房老龄化情况,客观存在;未雨绸缪,提前完善资金筹措的制度体系,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公众的核心关注点是,公共账户的钱从哪里来?

有专家提到,既然是公共账户,使用的就是公共资金,如土地出让金、财政奖补等等。

问题在于,像土地出让金,也就是俗称的卖地收入,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阶段,近几年本就是在逐渐减少,受此影响,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严重缩水,未来哪来这么多余钱,来支持房屋养老金的建设呢?

另一方面,针对房屋养老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用于住宅公共部位、公共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如果再额外增设一个公共账户,可能会造成功能的重叠,合理性和必要性还需要充分的论证。

事实上,有个人账户属性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目前还远远没有到“见底”的程度,相反,这笔费用交钱容易,但申请门槛高、手续复杂,导致大量的资金沉淀,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有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 1万亿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结余超过百亿元,但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10%左右,成都和深圳分别约为4%和5%。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本身就是房屋的养老金。所以民众的一个疑问是,既然有大量的养老金,躺在资金池里闲置,现在为何要急着另辟蹊径,额外筹钱填窟窿?当务之急,不是应该优化审批程序,盘活沉睡的结余资金,让提取使用更加便利吗?

哪怕新的制度设计,确实做到了取“财”于公共资金,但不需要民众直接出钱,不意味着负担不会间接转移到民众头上。毕竟,财政资金切出来一块,在民生福祉方面的开支,相应的也会减少。

而且,公共账户真的建立起来了,如何监督资金的使用?有人就担心,会不会像过度医疗一样,出现过度维修的状况?有公共账户兜底,开发商会不会更加没有动力,去修建高品质、耐久性的住房?

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房屋养老问题,涉及面广,兹事体大,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在于,在缺少前期研究论证的前提下,一些地方就已经开展试点,步伐如此之快,难免引人质疑。

房屋养老金引发的担心,理应得到正视。哪怕真的有设立的必要性,也应该深入研讨、广泛征询意见,一步一步从容推进,切勿操之过急。

浣花溪杜甫|有且只有两辆油罐车混装,记者火眼金睛一下就全抓了

By: elijah
27 August 2024 at 00:33
CDT 档案卡
标题:有且只有两辆油罐车混装,记者火眼金睛一下就全抓了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4.8.25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罐车乱象调查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轰轰烈烈的油罐车风波终于划伤了句号,本以为这件事会像其他事情一样不了了之,没想到,嘿,还真有后续。

img

因为官方的通报很长,就简单总结一下。

1,两辆被记者曝光的油罐车确实有问题,存在煤制油和食用油混装的情况。

2,混装的食用油有部分用于饲料加工(真是可怜那些牲口),有的被封存,已经被追回,还有部分流向鄂尔多斯。最终是鄂尔多斯人民替全国人民承担了一切。

3,两辆车的司机被追刑责,车主,车队法人代表,物流公司法人代表,被追责罚款处理,油脂、粮油公司被罚款。油罐车所在地(邢台)的监管部门被追责问责。

4,全国范围开展清理排查,除目前被报道的问题外,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如果再省流一点:只有被曝光的那两辆车有问题,并且已经处理相关人员,其他没被曝光还有过去曝光的都没问题。

遥想七月份的新闻报道。

img

这件事情是记者长期跟踪调查才发现的。

犹记得当初在这毒罐车文章之时,还看到了很多年前油罐车混装的新闻报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天底下有且仅有两辆油罐车出问题,就被记者发现了;全天下只有两只死耗子就被这只瞎猫碰上了;全天下只有两只蟑螂,一下子都被踩死了。

真是太巧了吧。

有句话说,当地发现家里有两只蟑螂的时候,在看不见的角落,其实已经有上千只蟑螂了。

这到底是因为基数足够大你拍一个准,还是技术升级精确制导,记者神机妙算,打地鼠般,出现一只抓一只。

这是多大的概率才能一拍一个准?记者当初有没有多拍几个案例素材啊?

记者要是有这个能力,建议去抓贪官污吏。

数据可能会骗人,但概率不会。

看官方处置情况里处置了那么多人,如果再调查出有其他油罐车有同样的问题,那不得再处置一批吗?

所以啊,整件事就这样了,有且仅有两辆油罐车有问题,并且都被记者一抓一个准。其他的,大家放心吃吧。

至于以后这个油罐车还会不会继续存在混装的情况,这就要看以后的记者调查了。

虽然我们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但毕竟这件事隔一段时间都会被新闻曝光一次。

因为油罐车的物流成本在那里摆着,如果只单纯拉食用油或者煤制油,注定了有一趟是要返空的。注定要赔本的买卖司机是不愿意去干的。这个痛点,才是症结所在。

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人做,只要这么做还有利可图,可能真的还会有人这么做,只是会更加隐密一点了。

只能寄希望监管能到位了。可如果他们吃的油和我们的不一样,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就像调查报告刚开始就说,有一部分进了饲料加工,牲口吃的,无所谓啦。

在油罐车风波后,很多乡镇的小榨油厂的生意特别好。猪肉摊上的猪油也卖的比较快。专家说这些油不干净,不健康。

可很多人已经对专家的话免疫了,甚至觉得要反着听了。

其实食用油还能很多问题,可以再聊很久,比如现在很多油都是浸出工艺等,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最后想问一个问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曝光越来越多,我们的食品安全是越来越好呢?还是越来越差呢?

风声OPINION|怎样把躺平的年轻人拉起来?

By: elijah
26 August 2024 at 23:53
CDT 档案卡
标题:怎样把躺平的年轻人拉起来?
作者:贾拥民
发表日期:2024.8.26
来源: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主题归类:躺平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img

 人们观察到,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似乎失去了奋斗和创新的动力。因此当下对年轻人好一点、重建年轻人的信心至关重要,其中的关键是帮助他们(再)就业。

近年来经济风云变幻,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中年轻人遇到的困难尤其引人注目。

前一段时间,某投资银行员工跳楼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位员工拥有高学历,上的又是顶尖985名校,而且一直拿着高薪,实际上已经冲进了金字塔的顶端了,完全可以说是年轻人的“成功榜样”,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01 当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

近期其他类似事件中的当事人,不少也是三四十岁的高学历年轻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曾经拥有过薪酬相当丰厚的工作,但是在因降薪、失业和投资失败等原因导致个人资产负债表失衡后,却成了受挫感最强的一个群体,甚至在巨大压力下崩溃。

这些名校毕业、原本拿着高薪的年轻人的悲剧,之所以特别能够赢得人们的同情,是因为这种现象让人产生年轻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底层人实现阶层跃迁”这种预期破灭的唏嘘。

以往,这些优秀的人依靠自己的努力上名校、入名企、拿高薪并定居在大城市,说明还是有可能不凭出身、不靠关系取得成功的。因此生活是有盼头的。

但是连这么优秀的人也陷入困顿,更何况其他年轻人呢?人们观察到,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似乎失去了奋斗和创新的动力,要么拼命考公(考编)求一份安稳工作,要么躺平甚至啃老。

img

当然,这与时代变迁有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些年,年轻人只要肯努力并能够抓住机会,即便成不了巨富,也有可能改变阶层。现在,即便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实现阶层跃迁也难上加难。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低谷也有可能孕育着新机遇并倒逼创新,因此对年轻人好一点、重建年轻人的信心至关重要。

这几年来,社会对年轻人可能并不是特别友好。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育(这尤其表现为婴儿出生率的腰斩式下降),可能是他们一种无声的反抗。如何对年轻人“友好”一点?本文试图从社保制度的一个细节入手分析。不过,在讨论之前,为了聚焦问题,可能还需要先界定一下“年轻人”。

在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清晰的不同“世代”概念,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只用“年轻人”和“老年人”来说事,许多人实际上是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都称为“年轻人”。

但是严格来说,1980年代、1990年代和21世纪出生的人,是属于不同世代的。王明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说,这几年虽然人们普遍感觉到过日子都难了,但是对于不同年龄段,难的程度不一样。退休一代受影响最小,他们旱涝保收拿着养老金,依然逍遥快活地旅游、跳舞。

1964-1974一代,大多数都有了一定积蓄,基本完整享受到了时代红利,即使行业不景气,也可以安心等待退休。

00后的起步虽然是残酷的,但是他们尚年轻,可以从容调整自己,等待下一步机遇。

受打击最严重的其实是80后和90后。他们积累少,抗打击能力弱。他们要么面临结婚生子,要么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最重。他们处于事业关键期,如果一个下行周期维持十来年,可能事业黄金期就过去了。

这个分析很有见地,但是有两点值得商榷。

第一,80后与90后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1980年出生的人到2024年已经44周岁了,1989年出生的人也35岁了,而35岁在中国具有众所周知的特别含义。因此尽管80后仍然可以说还是年轻人,但他们都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属于最典型的“压力世代”。相比之下,90后(特别是95后)中有一些人还不是家庭的真正的顶梁柱,因为他们的父母有不少还是壮年,因此90后万一失业了,如果放得下身段,还是有后盾支持的。

第二,00后也没有那么“从容”。事实上,他们可能是更难的,因为80后、90后毕竟仍有机会抓住时代的部分红利(或至少是红利的尾巴),而00后则更有可能落入类似日本的“冰河期世代”的窘境。

日本的“冰河期世代”出现了严重的阶层分化,能跻身精英阶层的,是为数不多的、经过激烈竞争成功“上岸”的正式工,而更多的人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因此无法保持父辈的阶层地位。

有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如此,一个原因是日本企业长期奉行的“应届毕业生集中招聘”,即企业每年统一招聘应届毕业生、并集中开展职业培训的雇佣传统,导致“应届毕业生”身份成了求职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年轻人一旦失去了这个身份便很难再找到正式工作。

img

这种“往届生困境”在中国同样存在。

如果不能以应届生的身份正式就业,那么以后再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难度就会成倍增加。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无法在毕业之后立即就业,雇主可能会怀疑他的能力(同时他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混了一段时间”后,雇主可能会觉得他不如应届生好管理、易塑造。中国的考公(编)、考研热,也与此相关。

因此,一个制度是不是对“年轻人友好”,也许最集中体现在了它对年轻人中头尾两个群体的“态度”上面:一是未能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就业的“头部年轻人”,二是35岁之后失业的“尾部年轻人”。

02 为什么说社保或许是促进年轻人就业的障碍?

上面讨论了,“往届生歧视”和“35岁歧视”的存在,使年轻人中一头一尾两个群体的(再)就业遇到了特别大的困难。本节将讨论,现有的社保制度,对这两个年轻人群体的(再)就业可能也不是特别友好的。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情况。全国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义增长4.8%。

截至2024年7月16日,除了吉林、上海、湖北、西藏、新疆外,其余26省份均已公布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部分城市也公布了相应数据,例如2023年,深圳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17.18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9.42万元。

社会平均工资是税前工资,将其换算成月薪,可以得到深圳城镇非私营单位税前平均月薪为1.43万元,私营单位税前平均月薪为7800元。

img

社会平均工资在中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作用是:国家规定,各省份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对于这个指标有两点需要说明。

首先,平均工资只是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也就是说,失业人员是不统计在内的。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低薪员工大量失业,同时保住工作的高薪员工也降薪,但是最终根据仍然在职的人统计出来的平均工资反而会上升。因此,平均工资的上涨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好事。

其次,按平均工资核定社保基数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就业。以某直辖市为例,从2023年7月1日起,该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690元,而其2024年3月起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定为7310元/月和36549元/月。假设一个年轻人为了就业,愿意接受最低工资,那么雇主需要承担的社保费用是多少呢?

根据该市的政策规定,这种情况下需要由雇主承担包括由员工支付的部分在内的全部社保费用,雇主和个人都必须支付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费用,雇主还需要支付工伤保险(费率为0.16%至1.52%,按最低的0.16%计),那么雇主需要承担的全部社保费用为7310元乘以(16%+9%+0.5%+0.16%)+(8%+2%+0.5%)=2643.3元。这就是说,雇主需要承担的社保费用与员工的工资基本相当。

社保费用占比幅度如此之高,很难鼓励雇主雇佣更多员工。

更一般地说,社保费用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一种工薪税,根据平均工资来划定缴费基数,并要求实际工资低于平均水平的那些人及其雇主也必须至少按最低基数缴费,相当于对收入较低的人反而要多征税,这也许是不公平的,或者至少是不那么友好的,对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的那些陷入困境的年轻人尤其如此。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年轻人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帮助他们(再)就业。把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到稳定就业上,对稳定中国经济、帮助年轻人可能更加有效。

因此也许,通过提供财政补助、让社保对年轻人更友好一点来促进就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思路。

【404文库】“如果‘自由’是好的,创造自由就比享受自由更好”(外二篇)

By: elijah
24 August 2024 at 05:27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如果‘自由’是好的,创造自由就比享受自由更好”(外二篇)
来源:张3丰的世界卖杏花互联网大观

主题归类:劳东燕全红婵政治笑话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并遭到404的三篇文章。

一、张3丰的世界|劳东燕教授回国:真正的远方就在脚下

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因在其微博对各种社会议题进行评论而遭到当局长期的言论审查。近日,因为她对网号网证制度的公开质疑,劳东燕教授的微博账号再次遭到禁言。

在微信公众号“张3丰的世界”发布的一篇遭到删除的文章中,作者张丰提及自己与劳教授的访学经历。

文中写道:

劳教授几年前开始公共表达的时候说:到远方去。

我能理解那种心情。现实的逼仄、乏味,让人感受到某种禁锢。

去年我去哥大访学之前,就看到劳教授去了加拿大。有人在网上说她“润”了,她有一次回答:就是访学而已。

但是很多人没有记性,或者想故意制造一些话题,就传说“劳教授润了”。有些人就是造谣,有些人是“逻辑推理”,而有的人则认为,那么敢说话,一定是不回来了。

我认为这种氛围本身是奇怪的,也是可悲的。

但是这种气氛又是真实存在的。我到纽约的第一顿饭,好朋友就告诉我:你要是想留下来,就要早做准备啊。

我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和一千美金,因为我没有任何想法。

而且我认为利用访学的机会留在那里,有点可耻。一个朋友劝我:真想留的话就无所谓,邀请你访学的人会理解的。

我想到已经八十岁的黎教授,他帮助过很多中国人“留下来”,他的目光总是充满悲悯,他懂得一切,也原谅一切。

但是我自己想做一个清澈透明的人。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回应“我考虑考虑”,后来就彻底坦白了:“我要回去。”

回来之前和黎教授一起吃兰州拉面。他说:很多人都很悲观,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乐观的人。

——也许我才是真的悲观呢。

我明白劳教授想留在加拿大没有多大困难,如果真的留下也完全理解,应该祝福。但是当她说“我已经回国”时,我也为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

我想告诉她:真正的远方,也许就在脚下。

所以得知她并没有“逃离”,对她的钦佩会多一分,她说的一切也更可信。

如果“自由”是好的,创造自由就比享受自由更好。对一个法学教授来说,还有什么比帮助别人实现正义更重要呢。

要实现它,而且亲手去实现。

二、卖杏花|所以,连运动员都不能批评了?

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因在巴黎奥运会中出色的表现得到一众网友近乎饭圈化的支持和喜爱。但近日,南方日报社名下体育记者朱小龙在一次公开谈话中因涉及批评全红婵遭到网民群攻。

对此,微信公众号“卖杏花”发布文章进行评论,但该文遭到删除。

文中写道:

当然,我并不是说运动员就更应该被欺负。而是在一个社达强国,运动员本属于权力食物链的下游,当批评一个运动员都不被允许的话,那整条食物链无疑就像一条生锈的铁荆棘,上面串满了无声的寒蝉。

我不喜欢那位跳水运动员,也谈不上厌恶。我讨厌的是动不动执“为国争光”的朱漆棍子狂舞的家伙。

当一个国的奖牌数与国民的康健雄壮越来越没关系,“为国争光”的“国”与“光”,大抵只是嘴炮,自娱自乐得了,太贪杯太入戏就不好玩了。

为那些遥远的荣耀去飙血压飙脏话,都是病。

像我这种每天只为糊口活着,不知国为何物的小民,你可以说我可悲,可是我不吃饭是真的会死呀。

这会那会上的金牌,能当饭吃吗?我看一两场你国健儿勇夺金牌的比赛后,下楼去门口便利店买泡面,会给我打折吗?

我也一直搞不懂,一个跳水运动员水花压得特别小,对国计民生究竟有啥助益。

那记者也是多事,去纠结一位奥运冠军有没有文化。成王败寇可不是文化竞赛,只要能抢得金牌,哪怕是个文盲,也抵住十万个211985常春藤优等生。

冠军不但奖金丰厚,不差钱,以后退役了,想入编还就能入编。

所以,该记者不仅在羞辱人民的大英雄,更是在嘲讽人民的价值观。他社死,一点都不亏。

至于被举国体制夺走童年童趣,人格和认知发育严重滞后于同龄人、都不是什么问题,相反还是一种优势。一—你看她多么地稚拙可爱么么哒呀。

一将功成啥都好说,你要功不成,恐怕想给体制做个看门狗都会被一脚踢开。那就去和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去洗浴中心帮人民搓澡吧。谁让你没文化,力气还大呢。

三、互联网大观|某小区发通知:今后不得妄议物业公司

近日,一篇最早发布于2016年9月的讽刺文章,在被转载到网易号后引起网民关注,随即便遭到删除。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触碰到中共的“敏感神经”。

文章写道: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业主反映我们物业公司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很差,在网上发帖声讨,甚至向上级投诉。造成我们物业公司的口碑和形象大打折扣,损害了我们公司的利益。为了公司利益,我公司现下发《关于业主今后不得妄议物业公司的决定》,对小区业主做出如下约束:

一、业主今后不得妄议物业公司,要听物业公司的话,不得单方面发表言论,所有的言论必须要以物业公司统一口径为准。私自发表对物业公司的看法属于妄议物业,轻则罚款,重则赶出小区。

二、不得再发表隔壁小区或者其他小区物业比我公司服务质量好,态度好的言论。这些住在我们小区,不为小区物业唱赞歌,反而说其他小区物业好的人,一定是区奸,一定是收了其他小区物业的钱,故意来丑化我们物业公司。

三、一些小区业主竟然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还说什么,物业公司从领导到员工都是小区业主养活的。我们物业公司认为,这种说法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小区物业不死,是故意造谣的。物业公司怎么会是业主们养活的呢?应该是物业公司养活了广大业主,没有物业公司哪有新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哪有小区业主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物业公司地球都不能转,没有物业公司哪有你和你的后代?

四、一些业主在隔壁小区的境外势力煽动下,迷信他们那一套,总想当主人,总想监督和批评我们物业公司。前面提到是物业公司给了你们美好的生活,你们要学会感恩,要高呼:物业公司好!物业公司领导伟大英明。

五、业主今后不得擅自发表物业公司不好的任何言论,业主要发表对物业的看法必须经过物业公司的审查,凡是批评物业公司的文章和看法一律不得发表,只能宣传物业公司的正能量,不能宣扬物业公司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这些都是负能量。

六、广泛在小区业主中开展“三学三做”活动:一学物业公司下发的各种文件和指示精神,做政治合格的好群众;二学物业公司经理和领导的语录,做思想又红又专的好业主;三学物业公司制定的约束业主的各种规定和法规,做坚决听物业管理,打不还口、骂不还口的顺民。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