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湄洲天后宫

By: fivestone
13 July 2024 at 16:39

湄洲岛,传说是妈祖林默的故乡。北宋年间,岛上出现了最早的妈祖庙(灵女祠),经历朝扩建为大片宫殿,文革期间全毁,1980 年代后,由散落到各地的香火信徒集资重建的仿宋建筑群。被妈祖信徒们戏称为「东方麦加」……

除了在码头附近的大型祖庙外,湄洲岛上的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各自的妈祖庙,盖的都不小。去不同的堂口进香,也是信仰和交流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些祭日,人们会扛着妈祖像,把所有的庙都逛一遍。

但其中一些庙,路不熟的话,并不好找。于是我上岛时,被唤醒了踩地图之魂,骑着电动车,把所有妈祖庙都找了一遍,标上准确的 GPS 位置。

每座庙的 GPS 位置(WGS 84),由北向南:

地点纬度 °N经度 °E
湄洲祖庙25.09379119.14317
上英宫25.09035119.12628
上林宫25.09007119.12889
上兴宫25.08973119.13972
寨山宫25.08211119.12082
莲池宫25.08169119.12598
回龙宫25.08014119.11606
龙兴宫25.08008119.12268
进福宫25.07523119.11157
湖石宫25.07453119.12075
天后行宫25.07068119.11253
文兴宫25.06453119.12972
白石宫25.06218119.12382
天利宫25.04815119.11863
麟开宫25.04398119.11643
麟山宫25.04026119.11625

大约有一半的妈祖庙,是比较好找的,就在主路的边上,甚至在高德地图就能搜到。但其中也有坑,譬如,我第一个去的是「莲池宫」,按地图上搜到的位置,找过去,却关了门。因为是第一家,我并不知道岛上的庙,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以为自己不走运,很多庙不在祭日都会关门;正在遗憾,看到里面仿佛有人,敲门问了问,才发现,这家莲池堂,其实是个耶稣教会………

真正的莲池宫,藏在另一个方向的村子里,穿过几条土路才会看到。所有的妈祖庙,其实都是这种金碧堂皇的样子,平日一直开着门。

岛上还有很多其它的庙:有耶稣教会、有完全不供奉妈祖的佛寺、有很小只的土地庙、关帝庙、海神庙、有家族私姓的祠堂、有看着很像妈祖庙,但不知是做什么的「三一教」……海边的「天后行宫」,在妈祖庙背后,修了个更大一号的如来大雄宝殿,于是感觉并不是很靠谱,有人介绍岛上除了祖庙,有 15 家妈祖庙,就没有把天后行宫算在里面。

但有些神灵,是可以放在妈祖庙的侧位一起供的,譬如,齐天大圣……

有的庙正在修葺,就让妈祖像暂居到村子的土地庙/城隍庙里,因为妈祖更大牌,所以城隍要把中间的位子让出来~

有的已经建好了新庙,于是旧庙广场上,用来晒鱼干。

所有的庙旁边都有戏台,还有很多社区的老年中心,也挂牌建在庙场旁边。但大家也经常直接在庙里活动:织网、打牌……赌金还不小。

庙修的都很精美,但赞助者的签名,就磕碜了点儿。

希望小朋友考出好成绩。

路过其它小庙在举行仪式,搭台唱戏。但感觉不同信徒之间,是有些隔绝的。很多时候问路,几百米外的妈祖庙,对方并不知道在哪里,甚至没听说过。

岛上有很多游客、有夜市、很漂亮的画了彩虹线的海边公路。游客们穿着小清新的样子,打卡拍照。但似乎很少有人会去这些庙里逛逛。似乎是两个世界。

好离乡 – 2

By: fivestone
8 April 2024 at 20:23

观影会上看纪录片,流亡的巴勒斯坦妇女们,合作编织一条传统工艺的挂毯,以此为线索,把个体的流亡叙述,联系在一起。电影拍的不错。观影者们,也纷纷映照自身经历,讨论各种美好的文化,被战争或强权摧残,是多么可惜;以及作为物理或精神上的流亡者,如何从文化叙事的角度,相互连接、支撑。进而强调口述性历史的学术意义。

然而,几乎所有的反映难民的作品或讨论,都是类似的视角,赞扬受害者原先的文化或者美好的生活,从而凸显破坏这些的行为,是多么的不义。

这样的视角看多了,忍不住想:从摧残文化的角度去谴责战争,真的是合理的么?

1.

我所在的文化里,有很多糟粕、或是庸碌,是我们日常在坚持努力抵抗着的。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同样也有很多,是日常和这些文化氛围对抗着的少数派。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遭遇战火,成为难民,那么,在这个关于难民或离乡者(diaspora)的叙事中,我们之前在群体内部的反抗,那些苦苦坚持着的自我,就,消失了?变得全无意义?甚至,在和 diaspora 同温层的交流中,仅仅是提到这些,都变得不应该?

关于 diaspora 如何不自觉地被迫形成群体性,以对抗整体的政治性,在学术界大概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只是从被湮没的个体的角度,又一次想到这些。

2.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我不想让我所在的文化,或者我自己,从历史上消失,被抹去。

:我也很感动,——但是,如果,我不在乎自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我,仍然会面对不公而反抗,也会为遭受不公的你们去反抗,那么,我的这些反抗,是否会因为我不想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变得更弱一些呢?

就像我不是因为自身利益才支持女性主义那样,我反抗的,是更纯粹的不公。而不是什么相关利益,或者附加的理由。

3.

我承认,在难民群体中,用文化来团结大家,保持连接,在人们的现有认知中,是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操作,平空又多了一道工序:对自身文化的美化和维护。网上关于巴勒斯坦、乌克兰、乃至香港的争论,很多也都流于这个模式——

黄丝:香港原有的美好传统,被摧残得不剩什么了。

小粉红:就你们那点破传统,譬如啥啥啥陋习,有什么可保留的?(这里的很多例子,其实我是同意的……)

黄丝:艹,你们的啥啥传统才叫做垃圾,blah blah

然后争论的重点,就歪成了「这个文化是否足够好,是否值得保留。」——然而,如果这个被摧残的文化,它不够好,那么它反抗强权的合理性,就会减弱吗?

好离乡 – 1

By: fivestone
7 March 2024 at 23:37

我还以为这篇早就写成 blog 了,想引用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当年只是在 mastodon 发了一条。那么还是贴过来吧。感觉最近想写的很多话题,都与之隐约关联。回头再慢慢展开(大概会写一堆「同温层里标榜个人主义」的画风……


(2022年,疫情后,谈论「润」的人自然渐渐多起来。)

这段时间关于「润」的讨论,无论只是讨论,还是已经在行动,给我的感觉,更偏向于一种「被迫」才考虑的状态。社区里,大家经常交流,过去的哪个事件,成为了下决心跑路的底线。——于是联想到自己。但感觉我当时,并没有这样的底线事件,或者说,远远不是到底线才润的,甚至也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准;仅仅是护照可以方便去更多地方,以及不想让自己说话时受委屈。

这正是我这些年怨念的地方:各种动荡下,原先那种「为了探索新世界才做啥啥」的情怀,没人谈起了;一切都塌缩回「保障自己物质或情绪上生存」为导向的行动策略。以至于,我期待的,原先为了探索的人终于聚在一起讨论的内容,也变成了被迫跑路后讨论如何在异地找个稳定工作。——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并不是在物质无忧的条件下说这种风凉话的。事实上,需要把物质前提,在意到什么程度,本身也是文化导向和自我审视的结果。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好玩一些。

Nomadland – 6,燃气系统

By: fivestone
4 November 2023 at 15:39

关于车里用的燃气炉灶方案。因为只是简单的 van,而不是正式的房车,不存在内嵌的燃气系统,只是每天把各种气罐炉头搬来搬去。简要地说,每天使用最多的方案是:

从大号液化石油气罐(POL),先转成美式一磅罐卡口(UNEF 1″),再转接到户外圆罐炉头(Lindal B188)上。

这样的组合,可以随时把其中的一些环节,替换成其它款式的气罐和燃气用品。


户外常见的气罐接口,大概有这五种:

① POL,也就是最常见的大号「煤气罐」,准确地说,叫「液化石油气罐」。我这边日常可以买到的,有 3.7kg 和 8.5kg 两种容积。大的更划算,但我的床板下面只能放进小号的,换一瓶气大约 $20,Bunnings 和很多加油站都有换。

还有一种 LCC 27 接口,是 POL 的升级版。近年来政府渐渐把 POL 气罐,升级成更安全的 LCC 27 接口。这个是向下兼容的:原先用在 POL 上的管线,仍然可以拧进 LCC 27 的气罐;反之则不行,LCC 27 专用的管线,不能用在 POL 气罐上。所以,使用 POL 的管线,就不必在乎每次换到的气罐,是旧接口还是新接口。

② 3/8″ BSP-LH,另一种大号石油气罐的接口,通常只有专门的户外型房车才会使用。加油站很少见,更换气瓶也远不如 POL 方便。可以很方便地改成 POL,户外店有转接头卖($15)。

③ UNEF 1″ / BOM,北美常见的一磅重的绿气罐,北美的加油站和便利店到处都是,但澳洲和中国很少,只有专门户外店才有。

④ Lindal B188,又名 7/16 UNEF,户外背包露营时,最常见的扁圆气罐。虽然北美有很多炉头,都是 ③ 的 UNEF 接口,但毕竟 UNEF 接口过于笨重,自己背而不是车载露营的话,国际通用的炉头,更多的还是 ④ 的接口。

⑤ 常见的火锅店长气罐。虽然工艺远不如 ③ ④,但是更便宜也更好买,所以很多用 Lindal 圆罐炉头 ④ 的人,都会常备一个 ⑤→④ 的转换头($5)。(长罐到美式一磅罐 ⑤→③ 的转接头我从来没见过,大概因为美式罐太笨重了)

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接口,譬如和 ④ 很像但是不带螺纹的气罐、以及一些笨重烧烤台用的 1/4” BSP……与本文无关,就不面面俱到地提及了。


一张图显示我日常的炉灶系统:

  • ① POL 大号液化气罐,3.7kg,连瓶 $60,换气 $20
  • ③ UNEF 美式一磅罐,$10
  • ⑤ 火锅长罐,通常是聚餐时剩下的,在车里慢慢用掉,$1.5
  • ⑥ POL 转接 UNEF 的管线,①→③,价格和管线长度有关,感觉 1.5m 的比较舒服,$30
  • ⑦ UNEF 转接 Lindal 圆罐炉具的转换头,$5
  • ⑧ 户外炉头,和 ④ 匹配的 Lindal B188 接口,$30-50。这款 Kovea Camp 4 已经陪我二十多年,早就停产了。如今有很多国内牌子(火枫、兄弟…)也很好用。这种自带支架的款式,架七寸锅也没问题。于是,本来准备了更大的、火力更强的炉头,但日常也很少拿出来用。
  • ⑨ 火锅长罐转接 Lindal B188 户外炉头的转换头,⑤→④ ,$5
  • ⑩ 从 POL 大罐往美式一磅罐里灌注燃料 ①→③ 的装置,把一磅罐反复使用,$5。关于灌装的事情,后面会说。

于是,日常使用最多的组合方案,包括:

  • ①→⑥→⑦→⑧,从大气罐直接连到户外炉头
  • ③→⑦→⑧ 或 ⑤→⑨→⑧,有时做饭的地方离车远,不想拎着大气罐,就把小气罐接在炉头上
  • ①→⑩→③,从大气罐往美式一磅罐里灌装

日常煮食时,炉头和锅放在旁边的桌板,或者直接放在地上也可以。并不需要专门把气罐搬出来用。

其它车内需要用到燃气的装置,还有:

  • ⑪ Mr Heater 暖气炉,UNEF 接口,冬天直连大气罐 ①→⑥→⑪,或者用一磅罐 ③→⑪
  • ⑫ 更大的、火力更猛的炉头,可以架更大的锅,甚至炒菜,Lindal 圆罐接口,①→⑥→⑦→⑫
  • ⑬ 喷枪,做炙肉料理!,Lindal 圆罐接口,通常接小罐用,③→⑦→⑬ 或 ⑤→⑨→⑬
  • ⑭ 本生灯,做一些手工时加热用,Lindal 圆罐接口,接一磅罐用(因为需要很稳的底座),③→⑦→⑭
  • ⑮ 热水淋浴装置,Lindal 圆罐接口。这个很少用,因为日常都在蹭健身房淋浴间

以及,必须的,一氧化碳监测仪,$25


ps,关于灌装。所有的一磅罐、户外圆罐、火锅长罐……厂家都是禁止用户自行灌注燃料反复使用的。但所有这些罐子,都存在着自行灌装的黑科技,以及相应的很便宜的转接头卖。其中美式一磅罐因为自带减压阀,比其它罐子更安全一些。个人感觉重复灌几次,还是没问题的。网上也不乏号称一个罐子反复用了一辈子的。但我还是不推荐读者贸然使用,请自行斟酌。如果只是偶尔用一下小罐子,多买几个一次性火锅气罐也就是了。

卖转接头的网店图。——但是连卖家的演示图,也是错误的。灌装时应该把大罐子倒置,让沉在下面的液态的石油气流进小罐子,而不仅仅是挥发的气态。

友人帐

By: fivestone
10 October 2023 at 23:49

我的双眼可以看见时光的流逝,目睹一切有生之物的死亡。在我的眼中,人类的肌肤干缩衰老,春天的树芽枯萎掉落,岩石粉碎成灰,只有长寿的精灵族中的少年在我看来不受影响。即使是如此,他们在我眼中也像是即将凋谢的花朵。

–《龙枪编年史》

这些年 emo 的主线之一,就是看着曾经能够一起讨论的朋友、乃至喜欢的人,渐渐地沉到各种坑里。——「坑」当然只是我的视角,他们都很快乐。

改变不是瞬间发生的。曾经还一起是好友的时候,我就能隐约感觉到这样的痕迹。甚至很多次的离开,也都与此有关。但离开后我无数次地回顾,质疑自己曾经的选择。每一次看到他们下沉,我都在问自己:如果我当时不离开,选择努力去沟通、改变,是否结果就不一样?于是我的离开,算不算一种逃避?我看着他们时,那种比看其它路人更深的难受,是否因为我没有继续尝试而内疚?

有时我试着去努力,但最终并没有掰赢,围绕着他们的更强力的文化;有的我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有的我一直不知道答案。

甚至改行去学一些东西,也有很大程度是为了,把这些「隐约感觉到的痕迹」弄清楚。我做到了。关于如何从各种细微痕迹中,看到文化对人产生影响,以及如果当事人不警省或者放弃坚持,如何不自觉地渐渐沉入其中。——但这也只能让自己更清楚地看到那些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而不知如何去影响、扭转。

这一切仍然在重复。我仍然能交到各种,三观上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其中大多数是比我年轻很多的人,乃至都没必要去考虑从朋友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但在很多人身上,我仍然有发现各种下沉痕迹的感觉。我仍然对他们一二十年后变成什么样子,表示悲观。

很多「痕迹」,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无理取闹的:当你刚刚毕业,抱怨上班很烦很累,却仍然去打卡的时候;当你交流社会经验和办公室技巧的时候;当你只是因为寂寞而去各种社交的时候;当你因为被客户认同又能赚到钱而欣喜的时候。

这就是阅历吧,我恨这种感觉。

我知道这一篇充斥着巨大的 ego。其中的很多环节,并不是必然的断言,只是我个人在这个时代的主观经历中,总结出的感受。不对劲的也很可能是我自己。我也能看到新的一代人的,可能的好的一面:虽然大多数人沉的更深,但幸存下来的人,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氛围,变得更清醒,清醒到有足够能力来意识到,之前说的那些加诸自身的细微文化影响。希望能抱抱他们。

里世界 – 6

By: fivestone
14 August 2023 at 06:49

看到年轻人旅行回来,继续打着鸡血,说「____那里很好,想时不时去呆上一阵」,突然意识到,自己最近这几年,纠结的点之一,在于:已经没有那样的地方了。

——任何看上去很好,可以待着很欢乐的地方,或者人群,都需要我放弃一些方面的思考,才能去融入。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安然欢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选择了去无视某些,这个环境里没有被提到的东西。然后,这种「无视」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也会让安然其中的人们,发生变化。

那些没有提到的东西,包括但远远不限于:各种权力的体现(政治、性别、阶层……)、消费主义、对认同感的依赖和屈从、对多样性的接受以及主动探索……这些年研究文化对人的影响,也就对那些「无视」导致的变化,感知更加明显。

可以说,那些坚持去思考的东西,叫做「执念」。但「执念」这种说法,仍然只是为了舒适而放弃某些东西后的自我解释。


而我这些年的变化,也是从「要不要为了在这样的地方快乐生活,而改变呢」;

变成「不想改变的话,就真的没有这样的地方了吗?再努力找找吧」,然后因为找不到而焦虑,渐渐又因为意识到这样的地方不存在而焦虑;

再变成「这样的地方不存在,那又能怎样呢」,然后再分析,那样的一个理想化的环境,——无论是期望现实中存在的,还是在脑海中凭空构造的,——它对我的吸引力,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呢?很多因素,经过这样的分析后,都可以选择从自我身上去剔除(aka 修仙)。

Stop finding neverland,不是因为要脚踏实地了,而是接受「没有」的状态,让自己根本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 land,作为支撑。

当然,能够去玩得很开心的地方,我自信还是能找出很多的。但世界总体,仍然只是旅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