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8 November 2024Main stream

体验 iMac M4 后,我发现了苹果的小心思和乔布斯的影子

By: 周奕旨
8 November 2024 at 12:00

2001 年,《老友记》第七季正在美国播出,斩获了约 2000 万平均收视人数,位列当年全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前五名。

这部从上世纪走来的经典美剧,虽然热度有些下降,但漫长的播出生命线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彩蛋——剧中的产品伴随时代更迭而变迁。无论是 Nokia 手机、PlayStation 还是 Windows 系统,都有着浓烈的时代属性,寻找这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标志物」,一度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这一季,有个新家伙登场。

独特的半透明外壳、以浓厚的红色为主色调、屏幕边缘包裹着透明的塑料材质,以及透过外壳可以隐约看到内部的构造,放在精心设计的片场中也能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眼球。

iMac G3,这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发布的首批重要作品之一。

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对这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备定位极其清晰:

iMac 让电脑使用变得更简单。

那是千禧年前后,互联网还是个新鲜玩意,电脑则没那么友好,设计呆板无趣、界面晦涩复杂,没有吸引力的同时学习成本也相当地高。

苹果想让 iMac 成为人们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门户,所以它技术理念先进、它使用直观易懂、它设计优雅好看,苹果甚至专门推出了一条宣传片,就为了表明 iMac 简单又有趣,连小孩子都能轻松使用。

最终目的很简单——要让每个看到它的人都跃跃欲试。

▲ iMac G3 活跃在各大影视作品中

不负众望,以这个角度切入市场的 iMac G3 大获成功,被视为苹果复兴的标志。

二十六年后,iMac M4 发布。

门面担当,性能不弱

第一眼看过去,iMac M4 最显眼的就是同样多的配色,甚至连官网的宣传标题都将彩色元素置入其中。

iMac M4 的整体配色遵循了 iMac M3 的方案:搭配相同颜色的不同饱和度,形成 iMac 的色彩美学。

高饱和度的颜色覆盖了 iMac 的整个背部面板,使其在任何角度下都能呈现出浓郁的视觉冲击力,清淡的同色系 logo 与背面的浓烈形成对比,以便在任何环境中,人们都可以一眼看见这个协调又亮眼的家伙。

清淡的颜色还填补了剩下的细节:正面底部面板与支架都选择用较低饱和度的同色系颜色示人,营造出柔和的视觉效果,让用户在使用屏幕时不易分散注意力,这倒是与苹果一贯的注意力理论相匹配。

清淡的颜色与 iMac M3 一样,保留在更换了 USB-C 接口的妙控键盘与妙控鼠标上,虽然键鼠与 iMac 不是一个整体,但依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辨认它们的配套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的电源线也拥有了与 iMac 本体匹配的清淡颜色,而不是标配白色了。

与配色相符合的就是它的产品定位——看到这样颜色鲜艳讨喜,设计简约的 iMac,你只会想做些愉快轻松的事情,而不会想把它带到枯燥又烦闷的专业环境中。

就像全球著名设计咨询公司 IDEO 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蒂姆·布朗说的:

性能决定了你的产品能做什么,而设计决定了用户如何去做。

在这一代 iMac 上,最大的变化是它的大脑——M4 芯片登场。

爱范儿拿到手的是一台顶配 iMac,搭载满血 M4 芯片,32GB 内存与 2T 固态硬盘,我们先按照惯例,对它进行了一次跑分。

在 GeekBench 6 中,iMac M4 获得了单核 3699 分、多核 14833 分的成绩,作为对比,上一代 iMac M3 的单核成绩为 3138 分,多核 11912 分,获得了约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

今年的 WWDC,苹果宣布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登场,AI 正式成为苹果产品必须具备的功能,AI 性能成为躲不开的话题。

同样是 GeekBench,iMac M4 在 AI 测试中通过 CPU 获得了单精度 4687 分、量化分数 6268 的成绩,作为对比,iMac M3 的得分为 4103 和 5615。

单精度分数代表 iMac M4 在高精度、细致计算任务(如复杂图像识别)中的能力,而量化分数则展示了它在快速、省电任务(如实时语音助手)中的效率。

不过,我们始终认为纸面参数仅供参考,只有当这些参数化作这台 iMac 的实际体验时,才赋予其真正的意义。

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与一名摄影师,正好模拟日常大部分的使用场景,试试这台设计与性能并驾齐驱的 iMac M4。

写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在自己不够熟悉的领域,常常需要依赖浏览器查询资料,让我能「博古通今」。

由于资料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我常常需要同时打开许多网页进行翻阅。然而,许多网页包含复杂的脚本、动画或后台任务,一旦开启,CPU、GPU 和 RAM 需要并行处理各种任务,成为电脑性能的隐形杀手。

此时,iMac 能支持我同时浏览多少个网页,很关键。

测试中,我打开了 50 个网页,覆盖视频、小游戏、新闻、带动效的官网等类别,在网页全都加载完成后,我快速切换每个网页,并使用其中的动效和小游戏,iMac M4 依旧丝滑,没有任何卡顿出现。

虽然大家更为熟知的是透明大背头 iMac G3 与台灯电脑 iMac G4,但 iMac G5 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代。

2004 年,一根支架撑起的「白色相框」,为未来的 iMac 设计奠定了基础。

20 年后,同样是一根支架撑起了 iMac M4,以及正面分辨率 4480 x 2520 的 24 英寸 4.5K 视网膜显示屏。

不过,一台显示屏可不够。

在我日常使用中,稿件、网页、图片处理与微信等交流工具常常同时存在,来回切换十分分散注意力,多台显示屏成为了刚需。

经过测试,这台搭载满血 M4 芯片的 iMac 支持同时连接两台分辨率为 6K(60Hz)的外接显示器,并且同时运行 Safari 浏览器、飞书、微信、剪映等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应用时没有出现明显卡顿。

一台 iMac 再加两台外置显示屏,每个任务终于都可以优雅地排列在屏幕上,不用从一堆软件的堆叠中找自己需要的界面了。

互联网的发展史,其实也是数码照片的传播史,图片随着网络一起,成为人们最基础的信息媒介之一。

摄影是我的爱好,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从不会使用公司的 MacBook Air 做图片工作——因为太卡。

这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我不少的休息时间。

▲ MacBook Air M1

在 M4 的加持下,新 iMac 能否承担一定的图片处理任务,这至关重要。

为了测试 iMac M4 的图片处理功能,我准备了 7 张由富士中画幅相机 GFX 100S 拍摄的图片,通过 iMac 背部的四个雷雳 4 接口传输到 Photoshop 中,使用 Photomerge 功能进行全景接片。

这七张照片每张 1 亿像素,接片后去掉重叠部分,再进行矫正,像素量达到了 4.7 亿,工程文件大小为 10.7GB。

在合成之后,我打算对这张全景照片进行调色,试试它处理静态图片的极限在哪里。

要知道,在如此庞大的像素压力下,实时处理图片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性能不够的电脑往往不能实时预览调色效果,要等操作结束一两秒后才能看到调整效果。

别小看这一两秒,这一点卡顿就足以让用户拿起手机,转移本来专注的注意力。

在 iMac M4 上,我对这张全景接片先后进行了曝光调整、曲线调整、HSL 调整,并使用了三个蒙版工具,对照片做精细化调整。

在二十分钟的后期过程中,无论是对图片进行接片、畸变矫正,还是后续的曝光、颜色等基本参数进行调整,或是用蒙版精细处理局部细节,iMac 都没有掉链子。

看来,静态影像还难不倒它。

在静态影像测试时,我想到一个梗:

剪辑已经成为一个人必备的基础技能。

这句玩笑话,我听到不止一次了。

虽然有夸张的意思,但随着流媒体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消遣娱乐,还是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这种动态媒介。

剪辑视频的能力,的确愈发重要。

普通的剪辑肯定不在话下,但生活中难免遇到偶尔超标的需求,比如调色,iMac M4 能胜任吗?

在这次测试中,我将单条 4K 60 帧,Apple ProRess 422 Proxy 规格的 Log 视频放进达芬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Lut 还原、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添加胶片光晕、添加胶片颗粒、降噪与锐化等一系列操作。

这对于 iMac 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前面的还原与调色效果中,我可以在预览界面实时查看渲染过的视频,当加入胶片光晕与颗粒效果后,预览帧率下降到每秒 15 帧左右,此时还能勉强对画面进行实时的动态预览。

等降噪效果登场,iMac 才彻底吃力起来——预览界面的帧率下降到每秒 3 帧左右,几乎不可用于动态预览,只能在设置好降噪参数后先关闭节点,等输出前再打开。

这条测试视频总时长为 20 秒,共 1200 帧,输出为 4K 60 帧 H.264 视频所用时间为:

  • 带降噪与锐化效果:11 分 59 秒
  • 不带降噪与锐化效果:1 分 42 秒

从实时预览的帧率与输出速度来看,此时,iMac 几乎已经触及了自己的性能边界。

我通常只用达芬奇做粗剪与调色,等到输出以后再放到 Final Cut Pro X 中做剪辑(更偷懒的话就用剪映),这很容易让输出的片段四处散乱,得益于 iMac M4 上双双突破 3000MB/s 的读写速度,我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些零碎片段的整理工作。

从这一系列测试来看,iMac 在 M4 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轻松处理繁琐的基础任务,偶尔的「出格」需求也不在话下,虽然差点没扛住比较基础的降噪处理,但表现足以让我满意。

毕竟,对于一台更偏向于日常工作娱乐使用的电脑,快慢只是时间问题,跨过「能做」这个门槛,才是最重要的。

褪去束缚,回归本质

我们以十年为一期,纵观 iMac 的发展,背后其实隐藏着很有意思的变化。

1998 年,第一台 iMac G3 诞生。

凭借设计的优越与使用的简单,让 iMac 成为大众喜欢用、乐于用的电脑,由此成为了苹果的常青树之一。

十年过去,随着用户需求逐渐开始细分,专业软件如雨后春笋进入个人电脑。

2009 年,iMac 27 英寸与 21.5 英寸推出。

两种尺寸的屏幕、更强的 intel core i5 和 core i7 处理器、更多的 RAM,都是为用户日益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准备的配置。

爱范儿的办公室里就还有一台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iMac,它没有先进的 M 系列芯片,也没有多彩的颜色设计,但得益于当时苹果提供了足够多的定制选择,让它依旧很强大——在同时期的 MacBook Pro 已经相当吃力的今天,这台老 iMac 依旧可以快速响应我的需求。

▲ 搭载 intel 芯片的 iMac

又一个周期过去,随着科技进一步进展,人们对电脑的专业需求已不再浅尝即止,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也愈发细分。

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之间的需求可能大相径庭,由于 iMac 本身一体机的特性,苹果官方提供的配置已经不足以满足所有用户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需求了。

这才有了现在的 Mac 现状——Mac mini 凭借高度拓展性快速崛起,而 iMac 定位逐渐向基础使用收拢。

专业需求的转移,让 iMac 的「高配」之路戛然而止,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各司其职,才能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选择。

褪去了「束缚」的 iMac,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诞生时的定位——凭借设计与性能的平衡,让人们乐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就像 2021 年,颜色再次回归 iMac 时,库克说的那样:

iMac 是让人们感到快乐、充满灵感的设备。

这与 iMac 诞生时,乔布斯的愿景一脉相承。

又何尝不是一种历久弥新呢?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OPPO Enco X3 耳机体验:虽迟但到的最佳「苹替」

By: 谢东成
5 November 2024 at 21:56

时隔两年,OPPO 的旗舰 TWS 耳机 Enco X 系列终于迎来了更新,带来了全新的 Enco X3。

原本 Enco X 的年更节奏,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被迫打断。所以预期在 2023 年就要和大家见面的 Enco X3,不得不重新打造,延期到 2024 年才能亮相。

所幸的是,虽迟但到的 Enco X3 依然传承了 Enco X2「音质很好」这个关键字眼,甚至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了「苹替」的称号。听了一个月之后,我觉得全面升级的 Enco X3 所取得的进步,是相当明显的。

更具质感的外观设计,更耐听的佩戴体验

开箱之后,映入眼帘的是 Enco X3 耳目一新的外观设计。

有别于主流 TWS 耳机舱千篇一律的亮面塑料设计,Enco X3 此次在耳机舱的正反两面运用了耐磨仿皮革纹设计,虽说本质上依然是塑料材质,但压纹了之后确实提升了外观的辨识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耳机舱的整体质感,并且让耳机舱变得更加抗刮耐用,也不易沾染指纹了。

我们手里的这款「雅黑色」在侧边一圈使用了哑光处理,呈现出如同金属般的质感,手感比较细腻。

在耳机舱的右侧位置,还隐藏了一个实体配对按钮,按钮和侧边保持齐平,不细看的话,其实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

用来有线充电的 USB-C 口也位于耳机舱的底部位置,旁边还附有一个 LED 指示灯。有线充电的最高功率达到了 5V2A 的 10W 水平,可见耳机舱补电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耳机本体闪充 10 分钟就能畅听 3.5 小时,在 TWS 耳机类目之中的确算得上是「快充」。

值得一提的是,Enco X3 提供了「无线充版」和「有线充版」,考虑到两者差价仅为 50 元,所以我会更加建议大家选择无线充电版,拥抱更加多样便捷的充电方式。

尤其是偶尔忘记为耳机充电,而耳机电量也耗尽的情况下,你还可以用手边的支持无线反向充电的手机,例如 OPPO Find X8 系列为 Enco X3 进行无线反向充电,应急补一下电,在每个需要音乐的时候,都不会让音乐离开我们太久。

耳机腔体的内外两侧分别是磨砂和亮面材质的拼接,亮面的外侧呈现出了极具质感的金属光泽;而内侧的磨砂质地在我看来更像是为功能性而服务的,磨砂质地提供了额外的摩擦力,以便我们将耳机从舱内取出和佩戴到耳朵上。

Enco X3 的佩戴感受其实和 Enco X2 类似,都是给人一种非常稳固贴合的感觉。

只要选好了耳帽尺寸,耳机基本能够牢牢固定在耳朵上。尽管耳柄依然不算长,但依然能够给提供较好的支撑和固定,在通勤环境使用或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于我而言也从未担心过耳机跌落。

这般稳固的佩戴感对于一款入耳式耳机来说,其实也意味着它自带不错的被动降噪隔音效果。

腔体贴合耳甲腔的同时,耳塞会填满耳道入口,所以依然会存在些许的异物感。好在耳机腔体本身也算轻盈,佩戴时的受力点主要在外耳入口的周围,分散到耳屏和耳轮之后,压力相对平均,长时间佩戴着也不会觉得过分疲累。

所以在佩戴感方面,我会觉得 OPPO Enco X3 和 AirPods Pro 2 的表现是基本一致的。

Enco X3 在耳柄位置朝前的位置还设置了一个触控感应区域,并且辅以纹路来提升盲操成功率。实际体验下来,会觉得触控交互非常灵敏,而且得益于精确的震动反馈,也不易出现误触的问题。

无论是切换曲目还是滑动调节音量大小,Enco X2 都能够快速响应,很快就让我形成肌肉记忆,这些简单的调节操作都不再让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了。

极易被大多数人感知到的「好声音」

大多数用户对于 TWS 耳机的期待,在于舒适佩戴、长效续航、动听音质还有强效降噪。可见,现阶段的 TWS 耳机已经可以轻松满足用户对佩戴和续航的需求,唯独众口难调的音质是很难获得大多数人的一致认可。

将耳机做得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感知到「很好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幸的是,做音频产品起家的 OPPO 依然贯彻着「把音质做好」的准则。从现时 OPPO 音频团队中依然有不少「老师傅」们活跃的身影就可以看出,OPPO 一直都传承着着做好音质的底蕴与坚持。

事实上,OPPO Enco X3 的音质表现也未曾令我失望,而且 Enco X3 也是罕见地让办公室里大多数小伙伴听过一耳朵之后,都纷纷感慨评价说「真好听」的一款 TWS 耳机。

在硬件方面,Enco X3 依然是和丹拿共研声学系统,耳机腔体内里搭载了 11mm+6mm 的一体化同轴双单元,并且配备了定制双 DAC。双单元配合双 DAC 也意味着 Enco X3 在小小的耳机腔体里也堆足了料。另外还支持 LHDC5.0 的超清传输协议,可实现 192KHz 采样率和 1Mbps 的无线传输码率。

将 Enco X3 调整为配对状态之后,与 OPPO Find X7 Ultra \ Find X8 Pro 或者一加 13 靠近之后,就可以快速地唤醒弹窗并直接配对连接。首次连接之后,媒体音频默认已经设置为「高品质 LHDC」连接,但如果想要更高品质的话还需要在耳机设置页面中手动打开「Hi-Res 模式」,将传输码流提到最高。

总体而言,Enco X3 在呈现风格化、自身味道和理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整体表现中正,没有过于明显的偏颇。

虽然本身会有一点点倾向传统流行的感觉,但细节同样保持锐利,音效突出,是在呈现高声音素质的同时,刻画出一种很容易让大众感受到「好音质」的听感。

默认调音(丹拿 · 至臻原音)下,Enco X3 的声音很细腻,特别在听流行曲的时候,用户能感受到歌手清晰的声音能顺滑地进入耳朵,有种摩挲颗粒细腻的 AG 磨砂玻璃后盖的感觉。

低频有力且扎实饱满,很容易就能够把该有的能量呈现出来,低频听起来会比 Enco X2 还要突出一点。如果听节奏感强、鼓点规律持续多的音乐时,这种低频饱满的爽感还是挺明显的。

针对不同的品味喜好,Enco X3 的「大师调音」里还提供了多种和丹拿联合调校的调音选项,包括了默认的至臻原音,还有高清解析、纯享人声、澎湃低音和丹拿特调。

其中,丹拿特调会在原音的基础上稍微拉宽了声场,让高频变得更亮和顺滑一些,整体会呈现出更显高级的听感,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丹拿味」吧?

另外,Enco X3 的声底很干净。歌曲播放的时候背景很黑,并不会出现一种底噪带来的微磨砂感。搭配清润有道的人声表现,用 Enco X3 来听一些背景声简单、专注于人声的音乐时,它擅长的细腻感就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不得不说,虽然比预期晚了一年才姗姗来迟,但 Enco X3 的声音完成度比 Enco X2 又再高了一个层次,这听感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手机用户,只要配合支持高规格无线传输(LHDC)和无损流媒体服务,出门听歌用这一套就已经足够舒服了。

堪称「苹替」的强效降噪和自然透传

在强调音质的同时,降噪也已经成为 TWS 耳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功能。

OPPO Enco X3 配备了由三麦克风和一个骨传导麦克风组成的「四麦」豪华配置,将最大降噪深度提升至 50dB,拓宽了降噪频宽的能力。

所以在日常佩戴的体验里,我感觉 Enco X3 的平均降噪深度的确不错。在搭配合适尺寸的耳塞时,被动降噪叠加主动降噪之后的效果可以将办公室里的空调风声、键盘敲击声、周遭同事的交谈声统统隔绝于外。

在通勤和差旅场景中,公交地铁绝大多数的吵闹声都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情况下给忽略掉;同样在飞机起飞时引擎暴发出的噪音也能被音乐声所掩盖。若是在起飞前就带着 Enco X3 并打开降噪听着音乐,在广州飞往上海虹桥的两小时航程里,我可以一直安睡到飞机平稳落地。

加上 Enco X3 本身较好的单体续航表现,我认为 Enco X3 还适用于长途飞行。

除了降噪深度的提升,Enco X3 骨传导麦克风的辅助拾音也进一步加强了人声降噪的能力。毕竟在诸多场合当中,针对人声的降噪一直以来都是 AirPods Pro 的强项,同时也是许多主流 TWS 耳机的短板。

按照官方的说法,OPPO Enco X3 的人声降噪能力相较于 X2 提升了 2 倍,在人声嘈杂的场景里,也能沉浸地听歌。甚至我发现,Enco X3 针对比较尖锐的儿童哭闹声也有了很强的抑制能力。所以在降噪表现上,被誉为「最佳苹替」的 Enco X3 我觉得是要优于 AirPods Pro 2 的。

值得一提的是,Enco X3 在降噪、环境声模式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很迅速,特别是在佩戴的时候,当你从单耳到双耳佩戴完成时,你可以感受到耳机从「无-环境声-降噪模式」的快速变化,响应很迅速顺滑,不会感到拖泥带水。

至于 Enco X3「通透」模式的透传表现,我觉得也算得上是非常自然的表现,在同类的一众 TWS 耳机之中表现也是拔尖的存在,只不过因为本身耳塞的密封性更好,主被动降噪叠加的隔音效应会比 AirPods Pro 2 要更加明显,所以在透传方面反而会比 AirPods Pro 2 逊色些许。

稳定的超远距连接,让无线更胜一筹

自从 3.5mm 耳机孔在手机上消失了之后,TWS 耳机理所应当地变成了手机最离不开的周边配件之一了。同样顺理成章的,便是手机厂商主动去制造 TWS 耳机配件,进而巩固自家设备生态的体验。

尽管行业增速疲软,TWS 耳机行业已成红海,但手机厂商依然需要在这条赛道上「卷」出更加尽善尽美的体验,来提升生态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打造出「离不开」的体验。

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真无线耳机为我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绝不应该过分牺牲音质和连接稳定性。好在 Enco X3 早就明晰了这个两个难而正确的方向,在实现符合大众后面的「好声音」之余,也将那条看不见的耳机线做得更加稳固,甚至更长距离。

Enco X3 首发了 OPPO 自研的「灵动蓝牙」技术,基于 OPPO 产品生态与私有协议(目前仅支持 Find X8 和 Find X8 Pro),能够满足设备间的无缝流转,更能实现超远距蓝牙连接不断连的体验。在官方的 TVC 当中,在 400 米跑道的直线距离下,耳机都依然能够正常播音和远距操控。

而当我把手机放在工位上,然后佩戴耳机,在办公室里走动、去茶水间倒水、去卫生间上厕所的时候,Enco X3 也是少有的完全不断连的耳机。即便是在飞机上,手机放在座位没有带在身上,从经济舱第一排的位置走到机舱末尾上厕所,耳机依然正常播放音乐。

可能你会觉得 400 米这般极限的测试距离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日常使用需求,但实际上在嘈杂人群的场景当中,Enco X3 得益于灵动蓝牙技术也能提供相对更加稳定的连接,听音不会出现明显的延迟或卡顿。

总体来说,Enco X3 在佩戴、音质、降噪、连接的多个方面都做得面面俱到,依然是熟悉的 Enco X 系列风范。不到千元的售价,诚意可谓十足。

在生态之内,它是 OPPO 目前最好听的入耳式耳机;在生态之外,它也是国产 TWS 耳机的先锋新秀。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小米 15 Pro 评测:基础体验比什么都重要

30 October 2024 at 08:00

我觉得小米 15 是小米近年来最成熟的产品之一,它解决了上一代的槽点,并在用户体验上下了很多功夫。

说到小米,大家常说「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但这次小米选择用好的设计代替性价比,用「品质」取代「发烧」,这是小米 15 最让我高兴的变化。

令人开心的外观和显示

初见时这部手机令我感到惊喜和开心。经过三年的迭代,小米的家族式设计不仅改掉了以往的槽点,还在握感上进行了优化。

▲ 我也从没想过,「传承」和「精致」这两个词也能与小米挂钩。

▲ 这次的亮银特别版,让我联想到「小米 6 亮银探索版」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

▲ 中框是经过 PVD 工艺处理的铝合金材质,有镜面般的高亮光泽。

▲ 背板是热压工艺处理的玻璃材质,表面起伏的波浪纹理,不仅看得见,而且摸得着。

整机包括摄像头区域和四周包边的银色效果都很统一,这需要非常强的 CMF 能力。这个版本非常容易沾指纹,它好看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这种创新精神值得赞赏。

小米 14 的特别版是钛金属材质,用这个材质的原因大家懂得都懂,小米只不过是潮流的跟随者;亮银版未必会成为潮流,但这一次,小米决定不再跟随同行的脚步。

相机模组 Deco 同样有很棒的设计。

Pro 版的相机模组盖板采用一体陶瓷材质,光泽和造型都很精致,背板做了拱起来的「火山口」设计,让整个相机区域看起来很「润」。

▲ 去掉了台阶和巴黎饰钉纹,看着更上档次。

最需要表扬的是中框的设计。

金属中框向后做了一个很大弧度的延伸,包裹住整个背板,和以前背板压着中框的结构不一样,就有点类似小米 14 Ultra 这种,但过渡更加圆润,像这样拿在手里旋转都不会有硌手的感觉。

▲ 用橡皮去擦边框,只有小米 15 是不会留痕迹的。

手机更轻薄了,而且重心调整到了居中的位置,无论是 Pro 版还是标准版手感都很出色。

▲ 标准版是四等边直屏,Pro 版等深四曲面屏,边框稍微宽一些,而且看起来下巴会微微更宽一点。

Pro 版仍然使用了 2K 屏幕,像素密度比友商要更高,显示效果更加清晰,而且据说功耗还和 1.5K 屏差不多。

过去几年来,小米的手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让人突然觉得有些膈应的点,就像小米 14 上非常多余的巴黎饰钉纹。

但这次不一样了,小米 15 让我感觉小米在 CMF 设计上愈发的成熟和扎实,摒弃了一些看似高级的元素和技法,回归到让用户握持时感到舒服的细节上。

好玩好看的 AI 和系统

去年发布的澎湃 OS 像是小米给新系统打了个框架,那今年的澎湃 OS 2 就是真正在这个框架里填充了更完整的内容。

同行都在做的 AI,小米做了;大家都在优化的动画,小米也没有落后。这一次金凡应该不会被骂得太狠了。

「AI 动态壁纸」功能可以将静态的图片转换成动态的视频壁纸,主要是对风景、城市、汽车、水流这种图片比较有效。

▲ 好看的星空风光照,经过「AI 动态壁纸」处理后就成了浩瀚的星海大片。

还可以用 AI 抠图做出景深效果,很适合家里有小猫小狗小朋友的用户。

▲ 系统动画也是 MIUI 一直被诟病的地方,这次看起来是有了堪称里程碑的进化。

小米澎湃 OS 一开始可以说是被骂惨了,都说金凡换汤不换药,把人直接骂到闭关去了。

不过这次不仅把大家骂过的系统动画改了,还用 AI 做了好看的系统美化,还用骁龙 8 至尊版和自研的 HyperCore 架构把应用启动速度也加快了。

整个体验下来,我是觉得金凡不至于被骂了,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呢?

稍显落后的影像

在今年的一众新机面前,我觉得小米 15 的影像能力显得有些欠缺。

硬件配置相较于前代来说提升不大,甚至有令人困惑的、我都不好说是升级还是退步的点,软件层面也没有什么新功能,这对于看重影像的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先来看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地方。

小米 15 同样升级了「动态照片」,全焦段可用,后期可以在系统相册生成「倒放」「往复」效果,而且是第一部能在微博分享「动态照片」的安卓手机。不过它只有一帧是有算法和 HDR 效果的,不像 OPPO 那样整段视频里都有完整算法的介入。

Pro 版本上的 3 倍长焦升级成了 小米 14 Ultra 上的同款 5 倍镜头,等效焦距 120mm 压缩感更强,同时 AI 超级长焦功能的激活倍数放宽至 20x(上一代为 30x)

再说到不足的地方。

Pro 的主摄取消了可变光圈,上一代能拍出好看的星芒效果,现在拍不到了。

标准版以前的 3.2 倍等效 75mm 中长焦镜头,换成了 2.6 倍等效 60mm 这样一个奇怪的焦距,让我很是困惑。

视频的能力也没有长进,不支持 4K 120 帧录制,这一点放现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本本分分做产品

当下芯片性能越来越强、各种参数越来越震撼,但手机的实际使用体验并不是和数据直接画等号的。要想把优秀的性能参数通过实际可感的体验传达给消费者,厂家要做全方面的考虑和取舍。

小米在这一代手机上的思路,让我看到了品牌最应该有的态度,那就是本本分分做产品、重视用户的细节体验。

没有一味地追求夸张的性能参数,而是细心地打磨手机的造型和手感,用新鲜的技术做有趣又有用的功能,在能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水平稳中求进。

这样的本分,虽然会让小米手机少了一些营销上的噱头,但我相信,这正是理性消费者最愿意看到的,也能为品牌赢得更好的口碑,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OPPO Find X8 Pro 评测:有好氛围,就有好影像

By: 艾 梵
25 October 2024 at 10:00

摄影师之间有个共识:照片的优劣,不光取决于相机的镜头,而是取决于镜头后面的那双眼睛。

移动影像的上半场,几乎都是前面这颗镜头的竞争,如今这个答案已经十分明了:高像素、一寸底和计算摄影。

当手机拍出来的照片素质已经无可指摘时,移动影像的战场,就已经从前面的镜头模组转移到了后面的那双眼睛,从「拍出好的照片」,转移到了「拍出我觉得好的照片」。

「我觉得好」听起来像玄学,但玄学也有玄学的答案——比如说在抖音小红书上,形容一张照片拍得好,通常人们会说这张照片有「氛围感」。

那么,氛围感是个玄学吗?

至少 OPPO 觉得不是,而 Find X8 Pro,则是他们抛出来的答案。

▲ OPPO Find X8 Pro「复古」胶片风格拍摄

为影像而生,但不显山露水

拿到 OPPO Find X8 Pro 的第一时间,我就注意到其最大的变化——前两代硕大的镜头模块变薄了不少,机身也不再采用双曲面和素皮拼贴的设计,而是更新了超窄边框的四微曲屏,以及换上了一整块的磨砂玻璃,整机设计不显山露水,更内敛优雅。

变薄了,并不意味着在配置上进行妥协。

Find X8 Pro 不可思议地在 215g、8.24mm 的机身里塞进了双潜望的影像模组,整块模组高度只有 3.67mm,可能是影像旗舰手机里最薄的。

实现轻薄机身的关键,在于业界首创的倒置潜望长焦设计——Find X8 Pro 上的这颗 3 倍长焦镜头,通过三重棱镜反射光路设计,实现了传感器的倒装,从而延长光路,进一步突破法兰距的限制,跟传统潜望结构相比,既能够保证塞进一块更大的传感器,也能保持较近的对焦距离,极大地节省了空间,降低了厚度。

通过将两颗设计原理不尽相同的长焦镜头进行组合, OPPO 找到了「双潜望」的新解法。

坚持「双潜望」配置,是为了追求更好的长焦影像,一个镜头专注人像,用不寻常的视觉压缩感来增添氛围感,另一个镜头专注风光,通过超远焦段捕捉广袤景色的细节和层次,为远方的风景赋予更深邃的视觉冲击力。

另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地方,是与机身右侧浑然一体的这颗抓拍快启键,非常低调,却又手到擒来。

搭载快门键的手机并非没有先例,索尼 Xperia 手机、iPhone 16 系列都有类似的按键,也有很多手机可以通过音量键或组合键来实现相机的快速启动。

但抓拍抓拍,顾名思义就是抓起来就能拍,能拍得到,还要能拍得好。每一次抓拍,都应该是不假思索,都应该是条件反射,而不是瞻前顾后,精挑细选。

抓拍,是营造氛围感的关键。

生活中许多重要时刻,都是在瞬间发生的,无数的人生照片,都是在瞬间缔造了永恒。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认为,抓拍应该是一种能力。

技术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当 Find X8 Pro 将抓拍定义为「能力」而不是「模式」时,事情就已经起了变化。

OPPO Find X8 Pro 选择了电容式按键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兼顾所有的情景——这颗没有键程的电容式按键,通过压力感应、震感回馈的方式运行,随时双击即可快速启动相机,单击拍照、长按连拍,横向持握手机时,可以滑动变焦,这些能力,就算是在水中也不会失灵。


除此之外,这颗抓拍键再无其他功能,只专注于一项能力——抓拍。

实际抓拍的表现也出乎意料,几乎做到了抬手就能拍的程度,而且成像素质非常稳,无论是在握在手里、揣在兜里甚至泡在水里,双击按键就会即刻响应。

在抓拍的这一瞬间里,Find X8 Pro 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快门自适应技术,手机会自动判断运动幅度和主体,切换到合适的模式,无论是人像还是实况照片都能适应,而自适应瞬时双帧技术,则是在一次快门中同时完成两帧图像的采集,短帧来捕捉运动,长帧则用于改善画质;

并引入错峰计算技术来实现拍算分离,一次快门最多可以连拍 50 张照片,最多支持 200 张照片,每一张都不掉算法、不掉快门,保证无论是抓拍还是连拍,品质都跟平时拍照一样好:

在使用 Find X8 Pro 的这段时间里,抓拍键的使用率非常高,没有繁琐累赘的交互,没有身兼多职的任务,对手机质感的影响减到最弱,把抓拍的任务做到最好。

这种专注,我很喜欢。

氛围感影像,是真情实感的伟大奇观

形容近两年移动影像的飞速发展,有个说法相当贴切:

你的手机里装了 N 个镜头。

其背后折射出来的逻辑,在于每一颗镜头都能堪重任。以 Find X8 Pro 为例,四颗后置镜头都是 5000 万像素,而前置镜头也达到了 3200 万像素,能覆盖 15mm 到 300mm 各个焦段,相当于一部手机里就有 10 个镜头。

这次,OPPO 不仅让你带上镜头包,还往包里塞了一台胶片相机和几个柔光镜——这是一种由透明玻璃制成的滤镜,玻璃的表面被腐蚀成凹凸不平,当光线经过镜片表面时就会被散射,从而使被摄物的轮廓柔化、反差降低,产生一种柔光效果。

打开 Find X8 Pro 的滤镜,会发现多了三个「胶片」风格,而在人像模式里,还新增了一个柔光效果选项,内置了朦胧、柔美和梦幻三种效果。

胶片和柔光,是传统摄影中非常吸引人的效果,能够营造一种梦幻、浪漫的氛围,是富士、哈苏等胶片相机厂商的老手艺。在小红书上搜索「氛围感」,搜出来的不少都是胶片人像。

在传统摄影中,既要考虑镜头和胶片的色彩搭配,还要外接柔光滤镜,才能实现类似的效果,而 Find X8 Pro 则试图通过计算摄影一步到位,从样片来看,效果是喜人的。

▲ OPPO Find X8 Pro「复古」胶片风格拍摄

用 Find X8 Pro 自带的胶片风格进行拍摄时,现实环境中的每一个像素,会被专门打造的色彩映射方案重新标定,呈现风格化的独特色彩。

我尤其喜欢其中的「复古」胶片风格,这是 Find X8 Pro 提供的三个不同取向的风格中最浓烈的一款,在上手的第一时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睛:暗部偏绿高光偏暖的高对比画面、质感粗粝的胶片颗粒——这一切都让我想起富士的 NC 胶片模拟,那是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异彩的配色。Find X8 Pro 的「复古」胶片风格选择了相似色彩倾向,不需要任何额外操作,一秒让照片回到浓厚又热烈的胶片时代。

▲ 左:OPPO Find X8 Pro「复古」胶片风格拍摄 / 右:富士 NC 胶片模拟拍摄

「清新」胶片风格则通过打造高对比、低饱和的画面,为照片注入了呼吸感,营造纯净的氛围:

「通透」胶片风格是三款滤镜中最平和的,较低的明暗对比度和适中的饱和度,将北欧的宁静与松弛融入到照片之中;


三种风格迥异的胶片风格,让照片迅速与「白开水」拉开差距,不仅人像,日常普通的街道也迎来了独特的氛围感。

如果说胶片风格是底色,那么柔光效果就是最后的一抹晕染,带来了一种温润轻盈的氛围感。

如果将一张照片的亮度分高光、中间调和阴影三个部分,Find X8 Pro 提供的三种柔光效果会对画面的不同亮度进行不同的处理,以适应各种场景。

朦胧效果使画面的中间调和高光部分柔和融合,仿佛隔着一层轻纱观看世界;

柔美则瞄准了高光,在保持影调对比的基础上,轻柔地散开光线,使高光部分显得更加柔和明亮;

而梦幻滤镜则采取了更为大胆的方式,画面三个亮度区间全面提亮,甚至将高光部分彻底变白,使照片整体呈现一种如梦似幻的效果:

最妙的是,Find X8 Pro 支持将这些胶片风格和柔光效果,带到实况照片当中。

本质上,实况照片就是一段 3 秒钟的短视频,镜头中一些微妙的活动轨迹,轻微的风吹动树叶、人物的表情变化、背景的声响等,都会被实况照片保留下来——无数影像之外的细节营造了独一无二的生命力,这是影像的另一种氛围感:

在相册中,可以为实况照片选择封面,基于天玑 9400 带来的强大性能,实况照片中的每一帧都记录了完整的算法、胶片风格和柔光效果,并且支持以 HDR 亮度显示。

实况照片和胶片柔光带来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我的富士照片会动了。

此外,实况照片可以在相册中直接转为视频,在将来还会添加转为 GIF 图的选项,为分享照片提供更多的可能。



面对茫茫的照片,Find X8 Pro 内置的 AI 图像助手,则是另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帮我找回了许许多多有氛围感的时刻:

夕阳与夜幕交织下的海滨城市,万家灯火已经散布开来,我抬手想要拍下这一幕,却被玻璃破坏了意图——室内的反光将城市的细节扰乱,宁静温和的氛围中带有一丝混乱。

曾经,想要获得比较好的去反光效果,我需要将完整照片导入电脑,再进入 Photoshop 中精细处理,但现在在 AI 的帮助下,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

长按电源键,AI 开始审视整个屏幕的画面:

帮我去掉图片中的反光。

在得到指令的第一时间,AI 自动打开了系统相册中提供的 AI 去反光功能,识别玻璃上不合时宜的反光,并将其去掉。相比于传统的复杂后期流程,一键 AI 问屏显然更加高效便捷。

同样的一键问屏操作,也能实现 AI 去拖影、AI 消除路人、扫描转文档等功能,相当方便:

拿到 Find X8 Pro 的第二天,我在海边等待一场日出,看见橘黄色的阳光慢慢将天际照亮,与深邃的蓝色混在一起,海滩上倒映着并肩高耸的建筑,于是下意识地按下快门,记录下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幕。

但沙滩上已经有稀疏的游客,与我一样早起,耐心等待一场壮丽的海边日出,从任何角度,我都没办法避免游客的入镜。同样的操作,一键让手机消除路人,AI 自动将画面中的路人识别并去除,将日出前静谧的氛围感还给照片。

这是技术和人文交汇的魅力时刻。

赶海拍日出时,有个瞬间让我难忘。

当时我正在海边找合适的机位,短短几分钟,日出已经相当漂亮了,我有些手忙脚乱,下意识地按下抓拍键,却惊喜地发现系统已经识别出了日出的情景,并自动调好了参数,于是我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海上日出,小时候无感的课文,此刻却成为了记忆的一部分:

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光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在影像诞生之前,人类记录情感的办法只有图画和文字——小学的时候,我读不懂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直到我在海边亲眼见证海上日出之后,我才能理解其文字的妙处。

但如今,Find X8 Pro 第一次将抓拍和氛围感连接在了一起,当我按下快门的瞬间,拍下了炙热耀目的光彩、波光粼粼的浪涛和振臂欢呼的呐喊,那是片刻的日出风景,也是永恒的真情实感。

什么是氛围感影像?

就是不需要费尽唇舌地解释、不需要搜肠刮肚地写作、不需要技法高明地描绘,

只需抓起手机按下快门,就能留下身临其境的感觉,定格自然松弛的画面,并且将瞬间的情绪凝结成永恒。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有好氛围,就有好影像

带着 Find X8 Pro 边走边拍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逐渐明晰:「氛围感」并非玄学,而是有迹可循的,而 OPPO Find X 系列已经寻找了多年。

若是抛开技术指标,从源头解构影像,事情就清晰多了——用理性的视角来看,一张照片,无非就是画质、影调、色彩三个维度。

「氛围感」就藏在这三个维度当中。

前年的 Find X6 用大底长焦的思路,带来了更好的成像画质,让手机影像画质登上新的台阶;

去年的 Find X7 则瞄准了影调的中间调,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计算摄影饱受诟病的「数码味」,成片相当接近相机的质感;

而今年,Find X8 Pro 则是在色彩上寻求突破。

色彩,不止是颜色,还有光彩。

为手机加上「胶片风格」和「柔光效果」,其实是一个反直觉的设计,因为这会牺牲照片的锐度,但这正是重点。

▲ 柔光效果,可以将过于锐利的皮肤变得温和

在传统摄影中,对影像的理解并非只有技术,更在于情绪的把握。光学摄影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瑕疵,有人会为了追求胶片的颗粒感而刻意选用高感光度的底片,也有人会为了制造柔光效果给镜头加上柔光镜或者涂上凡士林。

这都是为了传递某种情绪,营造一种氛围感——就像蓝色往往代表着静谧与忧郁,红色则让人觉得炙热与活力,色彩的映射也是情绪的映射。

传统影像要表达情绪,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摄影师需要兼具技巧、经验与审美,这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也是「摄影」能够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

如果说传统影像时代,色彩代表了情绪,那么在移动影像时代,情绪就代表了色彩——这就是氛围感影像有别于传统影像的关键。

▲ 不同的色彩带来相反的氛围

在 Find X8 Pro 当中,OPPO 把氛围感从一种难以捉摸的情绪,变成了一幅幅具象化的画面片段。

在按下快门之前,手机的影像系统就已经在捕捉画面了,而在按下快门的刹那,AI 则负责找到一个个瞬间中美的部分,让影像有颜色,有光彩,有动感,有情绪——于是,就有了氛围感。

有氛围感,就有好影像,这是独属于 OPPO Find X8 Pro 的影像叙事,是独属于 Find X 的影像技术探索,也是独属于移动影像的新解法。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AirPods 4 降噪版首发评测:舒适半入耳版的 AirPods Pro 2

16 September 2024 at 20:00

爱范儿为你带来本次苹果发布会最惊喜的新产品实测—— AirPods 第四代。

我们使用人头麦克风实录,与 AirPods Pro 2 和 AirPods 3 在听感和降噪效果上对比。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内容,佩戴耳机体验更佳哦~

▲ 全新 AirPods 第四代

相比于三年前发布的第三代,这次可谓是全方面升级:

全新设计的电池仓和耳机,优化了声学结构提升音质,还有最重要的,这次全新推出了一个支持主动降噪功能的版本。

外观上,它比上一代瘦身 4mm,减轻了 3g,但续航能力保持一致。

▲ 左:AirPods 3,右:AirPods 4

取消了背面的实体配对按键,正面的指示灯也做成了隐藏式的,外壳除了背面的转轴和底部的开孔以外浑然一体。

▲ 降噪版比标准版多了电池仓的扬声器,用于 Find My 查找耳机

▲ 支持用 Apple Watch 充电器和普通的 Qi 认证充电器进行无线充电

取消掉了实体按键,苹果用加速度计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配对动作——敲击。

▲ 对着 LED 的位置敲两下是配对,敲三下就是重置。

敲击手势只有当耳机在盒子里而且开盖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所以也不用担心误操作。

这一代耳机本体明显变扁了很多,出声孔也变成了扁的,在视觉上显得更「轻」了。

比起上一代的「发福」造型,AirPods 4 的佩戴会更加舒适。

▲ 左:AirPods 4,右:AirPods 3

电池柄依然支持压感控制,比 AirPods Pro 2 少了滑动调音量的功能。

底部的触点从两个大弧边变成了三个小点,其中内侧的两个是充电触点,外侧的是伪装起来的麦克风,上面的长条是抗风噪的麦克风,它们俩一起实现通话的收音和主动降噪功能。

▲ 左:AirPods 4,右:AirPods 3

耳机的听感和降噪效果,我们使用了人头麦克风进行录制,并与 AirPods Pro 2 和 AirPods 3 进行了对比,点击视频链接即可播放。

AirPods 4 主动降噪版不仅支持通透模式和降噪模式,还支持了去年在 USB-C 版 AirPods Pro 2 上新增的「自适应降噪」和「对话感知」功能,还同样能支持 Vision Pro 的无损低延迟传输。

发现了吗,这和 AirPods Pro 2 就只有半入耳式的区别,它给了不想佩戴入耳式,但同时又需要降噪和体验的苹果用户一个迟来但必要的解决方案。

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给我们点个赞,接下来我们还会带来更多苹果这次新品的评测体验,敬请期待!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整合邮件、日历和 RSS,这次更新让 Vivaldi 不止于浏览器

1 December 2020 at 03:41

2013 年,Opera 15 正式放弃 Presto 引擎,转而采用 WebKit 构建,同时也剥离了众多既有特性,其中包括备受欢迎的 M2 邮件客户端。这一转变直接促成了 Vivaldi 浏览器的诞生,Opera 联合创始人兼前 CEO 谭咏文希望能借此延续 Opera 的精神,构建一款适应用户,而非相反的浏览器。

2015 年,Vivaldi 发布了首个测试版本,谭咏文承诺,它将在未来内置邮件客户端。对追求简洁的现代浏览器来说,这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谭咏文觉得,这就是浏览器应有的功能。而且,不要忘了,许多 Opera 用户自千禧年就开始使用 M2,Opera 背离其原始设计理念后,很难找到一款同样灵活且强大的替代品,而 Vivaldi 正是为这些老朋友们打造的。

2020 年,历时数年开发,在众多志愿者们的支持下,Vivaldi 终于迈出了这一步。11 月 24 日,在感恩节前夕,提供 Vivaldi Mail 等特性的技术预览版本开放下载,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 M3。除了管理邮件外,这一版本还整合了联系人、日历、任务和 RSS 阅读器等,听上去很棒,但它能否让你卸载现在的主力应用?我们不妨在本文中一探究竟。

全功能邮件客户端

目前,Vivaldi Mail 仍处于技术预览状态,因此,我们需要下载 最新桌面快照版本。出于稳定性考虑,如果你的默认浏览器是 Vivaldi,请慎重尝鲜。安装后,在地址栏输入 vivaldi://experiments/ 并回车,勾选「Calendar, Mail & Feeds」,然后重启浏览器,就能在侧栏面板中看到邮件、联系人和日历的图标了。

Vivaldi 实验性功能

现在,打开设置,你应当会发现多出了邮件、信息源和日历选项。Vivaldi Mail 支持 IMAP 和 POP3 协议,可以自动检测常见邮件服务器配置,免去手动填充的困扰。对了,如果你已经注册 Vivaldi 账号的话,还会自动拥有一个 @vivaldi.net 的免费邮件地址,验证手机号码即可开始使用。

邮件配置项

Vivaldi Mail 沿袭了 Vivaldi 一贯的高度可定制性,颜色主题、界面布局、工具栏按钮都随你心意。你可以按收件日期、邮件主题、发件人等属性排列自己的收件箱,也能决定要不要在列表中显示订阅邮件或垃圾邮件。进阶用户不要错过可完全自定义的键盘快捷键,Vivaldi 支持单键触发,工作更高效。不习惯敲键盘的话,所有操作都可以映射为鼠标手势,就是这么方便。

全键盘控制

同样可定制的,还有你的邮件工作流,用颜色旗标梳理邮件,或者添加自定义标签,然后创建智能过滤器并保存,用多重条件筛选邮件。值得一提的是,在 Vivaldi Mail 中,待处理邮件分为两种:「未览」和「未读」。前者是你尚未查看的邮件,后者则是已经阅读,却未进行后续操作的邮件。当然,Vivaldi 也允许你关闭这一功能,从而只显示「未读」计数。

未览与未读

我们都会订阅一堆邮件:新闻媒体的报道摘要,关注博客的最新动态,购物网站的折扣精选……Vivaldi Mail 会自动识别这些邮件列表,把它们整合在一起。你也可以手动将指定发件人视为邮件清单,并依照重要程度归类。不过,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这一功能还有待完善,许多完全不同的邮件都被归类在一起,而同一发件人的邮件又进了不同的列表,名称也难以辨识,可用性较低。

混乱的邮件列表

比收邮件更重要的,是发邮件。你不仅能用 Vivaldi Mail 创建一封格式丰富的邮件,还能将任意网页内容直接作为邮件发送,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笔记应用的剪藏扩展。如果不想现在发送,Vivaldi 允许你将草稿暂存为队列,留待进一步处理。在侧栏中,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联系人和所有往来过的邮件地址,查看历史邮件记录或撰写新邮件。

不小心点了发送

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是 Vivaldi 的核心理念,它默认启用端到端加密,将全部数据存储在本地。在 Vivaldi Mail 中,你的所有邮件都拥有本地副本,即使服务器设置是 30 天后永久删除,也可以在 Vivaldi 的回收站中找到它,彻底杜绝误操作可能。

发布第一个版本后,Vivaldi Mail 不会就此停下。未来,它计划支持导入和导出本地邮件库副本,引入 PGP 加密,并进一步完善过滤器等功能,值得期待。

更简单的 RSS 订阅

用浏览器订阅 RSS,并不是件新鲜事。然而,2018 年 12 月发布的 Firefox 64 移除「实时书签」功能后,这一传统从此与主流浏览器无缘。不过,同是 Mozilla 旗下的 Thunderbird 邮件客户端 依然允许你订阅感兴趣的内容。Vivaldi Mail 同样整合了一款 RSS 阅读器,而且与浏览器集成,可以自动检测当前网站是否提供信息源,并一键订阅。

在地址栏的角落呼唤 RSS

订阅之前,不妨先看看它能提供什么内容。Vivaldi 可以将单调的 XML 文件转换为类似杂志的排版样式,可读性更高。自然,这不局限于在线网站,你还可以直接打开用其它 RSS 服务导出的 OPML 等格式文件,然后直观预览其中包含的信息源列表,一键订阅全部,或者只选择自己想看的部分。

RSS 文件预览

点击订阅,编辑信息源标题,配置刷新周期,然后就能在邮件面板中看到它了。借助旗标和标签,你可以像对付普通邮件一样处理文章,还能直接转发至稍后读服务的邮件地址,完善自己的工作流。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由于 RSS 被整合在 Vivaldi Mail 中,你创建的邮件过滤器也对它有效,在每天更新数千条的信息流中,只看感兴趣的关键词,这可是 Inoreader 的付费功能。

好看的

虽然没怎么做优化,但 Vivaldi 还可以成为一款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方法也很简单,找到播客的 RSS 地址,点击订阅即可。Show Notes 会像普通文章一样渲染,音频则附在文末,点击即可收听。当然,我更推荐使用 Pocket Casts 等专业工具,但如果你只是偶尔听一期,又不是不能用,对吧。

禅修与浏览器开发技术

目前,RSS 阅读器与邮件客户端共享用户界面,但 Vivaldi 计划为其提供与邮件不同的 UI 设计,让阅读更舒心。

轻松规划你的生活

日历,是 Vivaldi 本次更新的另一重点,不仅常驻侧栏,还在开始页面拥有一席之地。Vivaldi 日历支持与自家的 Vivaldi.net、Google 日历、CalDAV 和其它网络日历同步。我本来想夸两句,却发现咕咕噜暂时停用了 Vivaldi 的登录权限,只能期盼尽快解决了。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创建几个本地账号,并试试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您的设备未经 Play 保护机制认证.webp

一眼看过去,Vivaldi 日历的界面似乎和同行没有多大区别:中规中矩的格子间,熟悉的日、周、月、年和日程视图,要说哪里不一样,大概是可以同时拥有左右两个侧栏,从而在同一屏中纵览三种视图。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Vivaldi 会智能调整网格宽度,以适应当天事件的标题。如果每天都被日程塞满,你还可以调整布局密度,不错过任何约会。

更多好看的

Vivaldi 日历的另一特性,是行内编辑,点击任意空白处,或者按下配置的快捷键,输入事件标题,回车,便大功告成。如有需要,你也可以添加地点、链接、循环,并邀请其他人参加。觉得空间太小施展不开,打开日历设置,将编辑模式改为 Dialog,传统的弹出窗口就出现了。不要忘了,Vivaldi 还是浏览器,选中任意网页中的文字,也能将它添加为日历事件,只可惜不能识别日期,还需再接再厉。

两种编辑模式

日程规划和任务管理,本就如出一辙,不妨将日历事件标记为任务,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要做到这一点,通知提醒必不可少,打开设置,除了系统通知和浏览器内通知两个一看就懂的选项,还有「融入浏览器」和「燃烧浏览器」两种通知样式。不用多想,就是字面意思,前者会让屏幕如雪崩般瓦解,后者会直接升一团火,绝不会错过。

Inside my heart feelin’ the inferno

不要错过这些特性

除了这次添加的新功能,Vivaldi 的其它特性也值得称道。首先要说的,是用户界面,官网上「彻底的灵便性」不单是一句口号,地址栏要在顶部还是底部,右键菜单该有哪些命令,当前时间段要用哪种颜色主题,都由你做主。Vivaldi 甚至可以联动 Razer Chroma 外设和飞利浦 HUE 照明系统,家是什么样,浏览器就是什么样。

多样主题

Vivaldi 的标签管理同样堪称独门绝技,预览、休眠、锁定、克隆、分组、平铺,样样俱全。侧栏的 Web 面板允许你添加任何需要经常查看的网站,并通过移动视图打开,可以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做笔记,也可以忙里偷闲处理社交网络动态。Vivaldi 还单独适配了个别常用网站,直接把本地图片拖进 Instagram,不用安装扩展就能做到。

Web 面板

如果你是进阶用户,不要错过 Vivaldi 的快捷命令菜单。它类似 Alfred 和 Listary,可以执行多种指令,涵盖标签行为、书签历史、网页搜索等类别,还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Vivaldi 的全键盘操作和鼠标手势同样是提高效率的利器,内置的笔记工具支持 Markdown,能自动附加网页截图和链接,是快速记录的好选择。

快捷命令

如果你喜欢用少数工具解决多数需求,功能丰富、定制自由、不断迭代,且将用户的隐私安全放在首位的 Vivaldi 就是为你准备的。想体验它的特色功能,可以在官网下载其 最新正式版本,要提前用上 Vivaldi Mail,安装 桌面快照版本 即可。希望因「情怀」而生的 Vivaldi,也能成为你的朋友。

Android 电纸书体验报告 | 圆桌测评

5 April 2020 at 18:37

本文为 少数派 Android 电纸书圆桌测评 中本人负责的部分。

有了 Kindle,为什么还要买 Android 电纸书

坦白地说,我对此前使用的 Kindle Voyage 没有任何不满,它足够轻便,续航持久,生态成熟。然而,在一次次更新换代后,KV 成为了我手头唯一一款采用 Micro USB 接口的设备,迫使我出行时多准备一条数据线。在剃须刀也升级为 Type-C 后,我才决心入手一款 Android 电纸书,而更大的屏幕尺寸、更开放的系统体验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这个决定更合理而冒出来的。换句话说,先决定要买,再构思理由,可以说是相当不理性了。

然而,对我来说,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的额外特性,真正促使我更换手头 Kindle Voyage 的,是屏幕尺寸。我们都知道,电纸书的核心功能是压方便面,KV 的 6 英寸身板足以应付合味道至大食桶的常见杯面型号,但如果你想尝尝炒面或干拌面,入手一部尺寸更大的墨水屏就成了当然之选。

更大的屏幕尺寸意味着什么

除了压泡面得心应手外,更大的屏幕尺寸还意味着更舒适的阅读体验。以我正在使用的文石 BOOX Note 为例,10.3 英寸的电子墨水屏约等于标准 A5 纸张大小,超过大多数单行本的 B6 尺寸,再加上对比度优化等系统功能,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堪称漫画阅读利器。

不过,如果你想在墨水屏上阅读教材或文献资料等,10.3 英寸并不是最佳选择,与 A4 纸张相当的 13 英寸及以上方能挥洒自如。在我看来,B5 是个相对完美的尺寸:能轻松塞进大部分背包、砸到脸上不会毁容、比大部头教材轻便、裁边后亦可舒适阅读文献。

尺寸之外,最影响阅读体验的当属屏幕素质。我目前正在使用的文石 BOOX Note 分辨率为 1404×1872,折合 227 ppi,低于 iPad Pro 10.5″ 的 265 ppi 和 Kindle Voyage 的 300 ppi。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一差距几乎无法察觉,但如果你看漫画时脸与屏幕贴贴,颗粒感就比较明显了。其他作者也提到过,文石的多种刷新模式和 DPI 调整让墨水屏体验非常出色。但没有背光让我的阅读场景比较受限,实际阅读效果基本取决于周边环境,我命由天不由我大抵如是。

开放系统的特别履职姿势

除了我独享的躺床上看漫画 Moment 外,文石 BOOX Note 还是一款新闻阅读利器。对于 Really Simple 的 RSS 格式来说,墨水屏不伤眼,不伤肾,轻便易携带,蹲坑好伴侣。得益于墨水屏的低功耗特性,我在写作时还会把它竖在桌边检视大纲、查阅资料等,相当好用。如果你倾向于开箱即用,文石 BOOX Note 与京东读书合作,提供类似 Kindle 的在线书城,京东 PLUS 会员还可以免费领取京东读书 VIP,借阅会员免费书籍。

当然,除了以上正经用法,Android 电纸书还有许多「骚」操作,例如改装成闹钟日历、智能音箱、离线下载服务器甚至外接显示器等。如果你的脑回路比较独特,还可以将它夹在实体书中作为书签、看 120 帧电影、做色盲测试等,可玩性相当高。

在这里,我也为大家推荐几款在墨水屏下表现出色的 Android 应用,希望能让你的电纸书更加好用。如果你不喜欢原生启动器,可以尝试专为墨水屏设计、支持更换图标还能看天气的 奶糖桌面;如果你不忘初心,Kindle微信读书AIReader 等都是优质选择;想了解天下事,不妨试试自带墨水屏模式的 RSS 阅读器 FeedMe;要预习 abandon,动画效果少、界面简洁的 墨墨背单词 在墨水屏下表现也相当出色。

无从评判的压感手写体验

差点忘了,文石 BOOX Note 的一大卖点是支持 4096 级压感的电磁笔,不过我对此不予置评,主要有以下原因:我的字很丑;我不会画画;我一般用 iPad Pro 记笔记;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入手不久,原装电磁笔就负气出走,至今未归,故而无从评测。

所以到底要不要买它呢

当年领到一个 136 块钱的红包,叠加活动价,最后以 1844 元入手文石 BOOX Note,性价比还不错。但你要问我是否推荐现在入手,我只能说还请三思,主要原因也有三点:

  1. 2018 年 3 月发布至今,BOOX Note 没有得到任何大版本更新,出厂 Android 6.0,至今坚守 6.0。这点我在此前的评测中已经提及,而随着时间推移,弊端也愈发显著,许多 App 只能使用旧版;

  1. 文石对系统的优化有些捉急,时常出现「XX 无响应」的弹框,甚至连自家的启动器 ContentBrowser 都可能崩溃,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另一方面,BOOX Note 的系统还存在不少小 bug,续航也较为堪忧;

  1. 上个月,科大讯飞和掌阅都推出了彩色墨水屏设备,有理由相信下半年各品牌都会推出类似产品,现在显然不是购买电纸书的良机。而文石也在去年底发布了 BOOX Note 的继任机型,补齐了大部分短板,但其价格仍处于高位,不建议原价入手。

至于我自己,则在静候小米高级产品总监在知乎上疯狂暗示的,将在八月发布、采用 300 ppi、对标 Kindle Paperwhite 至 Oasis、让得到阅读器自叹弗如、可能还是彩色全面屏的新款多看电纸书,希望不会咕咕。

文石 BOOX Note 三日体验报告

7 June 2019 at 11:13

众所周知,Kindle 的主要功能是盖方便面,但由于我最近吃起了干拌面,原先的 Kindle Voyage 尺寸就有些不合适了。经过一番探寻,我决定买一部文石 BOOX Note 担此重任。在实际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想借本文谈谈它除了当泡面盖之外的功能体验。

你看这板子它又大又宽

与 Kindle Voyage 的 6 英寸小身板相比,文石 BOOX Note 10.3 英寸的三围着实有些巨大,也使得单手操控成了件难事。不过,更大的尺寸也意味着更优秀的 PDF 阅读体验,与 A5 纸张相仿的可视区域足以应对大部分文档浏览需求,不会因字号太小而纠结。

与 Kindle Voyage 对比

与我的 469 克的 10.5 英寸 iPad Pro 相比,文石 BOOX Note 的重量仅有 325 克,握持更轻松,躺床上举高高时也不用担心砸到脸会毁容。其厚度同样只有 6.8 毫米,在尺寸和重量间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平衡,符合其介于 iPad Pro 与 Kindle 之间的定位。

与 iPad Pro 10.5 对比

在外观方面,文石 BOOX Note 的屏幕并没有采用全贴合设计,也没有背光功能,关灯后就不要想着继续读书了。当然,以上两点可以用一分钱一分货安慰自己,但令本强迫症不满的是,底部 Type-C 接口居然不居中,怎么看怎么别扭,想自己动手把他掰过来。

逼死强迫症的接口位置

在硬件配置方面,文石 BOOX Note 采用了一块 1872×1404 分辨率的电子墨水屏,像素密度为 227 ppi,低于 iPad Pro 10.5 的 264 ppi 和 Kindle Voyage 的 300 ppi,显示效果略差。其运行内存为 2 GB,储存空间为 32 GB,不支持存储卡扩容,也只能说是堪堪够用。

细看还是有差距的

可能是最好用的漫画阅读器

除了阅读本地文件外,文石 BOOX Note 还自带了与京东读书合作的在线书城,对国内网络小说和出版文学覆盖还是比较全面的。再加上我开通 PLUS 会员时赠送的 VIP 畅读会员(现在已经不送了),不少热门书籍都可以免费阅读。可惜原装的精简版京东读书不支持筛选 VIP 免费书籍,还需要在手机上添加,体验较差。

书城

如果你不喜欢自带的书城,可以在应用商店中自行下载 Kindle App。与我的正牌 Kindle Voyage 相比,文石 BOOX Note 从尺寸上就赢得一局,大屏让阅读更舒适。但如果你的手比较小或希望塞进口袋随身携带,这也可能成为减分项。此外,在保持 Wi-Fi 开启的情况下,文石 BOOX Note 的耗电极快,基本是两三天一充的节奏,与动辄几周的 Kindle 相距甚远。

间歇开启 Wi-Fi 情况下的续航

在体验上,Android 版 Kindle 与原汁原味的 Kindle Voyage 并无太大差别,同样支持远程推送、X-Ray 等特性。在某些地方,Android App 甚至更为优秀,例如支持多种颜色标注(虽然在电子纸上看不出来)、夜间模式、分享至微信和微博等,完全满足我的阅读所需。

Android 版 Kindle 应用

不过,我买文石 BOOX Note 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看漫画:纸质太贵还不好买、iPad 太重又伤眼、手机和 Kindle 屏幕太小看不清。而 BOOX Note 就完美弥补了以上缺点:可以从网络下载资源、轻薄无频闪、屏幕比纸质漫画书还要大,再装个 B 漫,就成了全方位漫画利器。唯一遗憾的,就是 Neo Reader 不支持从右向左翻页,对日漫比较不友好。

大即是好

玩转第三方 App

由于采用的是定制版 Android 系统,文石 BOOX Note 支持安装第三方 App。在其自带的应用商店中,已经提供了多看、豆瓣、微信、掌阅、Kindle 等众多主流阅读 App,均针对电子墨水屏进行了优化。不过,这些 App 基本都不是最新版本,想紧跟时代,只能自己从官网安装了。

文石应用市场

除了上文提到的阅读 App 外,文石 BOOX Note 应用商店中还提供了 WPS Office、Pocket、欧路词典、百度网盘等第三方应用,活用它们,就能发掘出更多可能。例如用讯飞语音朗读书籍全文、用 WPS 浏览工作文档、用印象笔记和 OneNote 记录书摘、用百度网盘和坚果云同步云端文件等,Android 平板能干的,文石 BOOX Note 也可以。

应用列表

对于非应用商店安装的第三方 App,文石 BOOX Note 还提供了详尽的显示优化选项。例如增强对比度、调整 DPI、文本字体加粗和颜色加深、过滤浅色背景和动画效果等,让 App 在电子墨水屏上使用时更舒心。此外,你还可以从云端一键同步其他用户对第三方 App 的优化配置,省去自己操作的辛劳。

App 优化配置

PDF 阅读才是正经事

除了阅读漫画外,我购买文石 BOOX Note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浏览和批注 PDF 文档了,而在实际体验中,它也没有令我失望。由于大部分 PDF 都采用 A4 尺寸,文石特别开发了 PDF 一键裁边功能,将文档四周的留白删除,只保留文档主体,不浪费屏幕空间。

裁边前后对比

为了满足论文和教材的阅读需求,文石 BOOX Note 支持单文档双页展示、文档四栏拆分、多标签页快捷切换、智能留白、去水印、图片锐化、对齐方式设置等功能,可以快速打开超过 500 MB 的大型文档,并兼容 PDF、EPUB、MOBI、DOCX、HTML 等数十种文件格式,比索尼电子纸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阅读设置

读文档时,当然要顺手记录所思所想,而文石 BOOX Note 在这方面也做得十分到位。你可以拿起电磁笔,直接在书上圈点段落、绘制形状;也可以长按文字,设置高亮、划线等标注格式,在一处便捷管理,并将标注内嵌在文件内一并导出。此外,文石 BOOX Note 还支持对选中的文字快速查询词典、调用在线翻译、使用浏览器搜索等动作,功能全面。

查询释义

你甚至可以用电子纸画画

尽管电子墨水屏仅有黑白两色,但文石 BOOX Note 却配备了一支 Wacom 电磁笔,并支持 4096 级压感和五种笔迹色彩(虽然看不出来)。如果你是一名大触,可以试试用其内置的笔记应用勾勒骨架,之后再连接电脑上色,当作一块数位屏使用。

涂了个鸦

在手绘方面,文石 BOOX Note 也是比较认真的。为了弥补电子墨水屏天生的低刷新率缺陷,其支持 A2 刷新模式,降低残留拖影痕迹。其笔记界面支持绘制形状、套索旋转移动、插入文本,还可以更换背景为横线、方格、英文、五线谱、田字格、计划本等模板,练字写歌都靠它。

更换背景

此外,文石 BOOX Note 还可以识别手写文字,一键转换为可编辑文本,其支持中英日韩等 59 种语言,并能够搜索原笔迹。你所写的笔记都支持云端同步,并可以绑定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云笔记等第三方服务,还能一键分享至微信、微博等常用社交服务。

搜索手写笔迹

略拖后腿的操作系统

刚拿到手时,这部文石 BOOX Note 运行的还是 Neo Reader 2.0 版本,仅支持本地书库和不稳定的云推送,甚至无法有线连接电脑后传输文件,一时间只有退货的冲动。不过,我很快就收到了更新推送,升级至 3.0 版本,终于可以被电脑识别和使用 Wi-Fi 传书功能了。

Wi-Fi 传书

那么,我为什么要说系统是文石 BOOX Note 的短板呢?答案很简单,在 Android Q 都已亮相的 2019 年还使用着 Android 6.0 系统,且大版本升级似乎遥不可及。尽管你可以说我并不需要新系统的新功能,但这也意味着更差的 App 兼容性和稳定性,许多最新 App 都无法安装。在这一点上,小米生态链近期推出的墨案智能电子纸就要好很多。

系统版本

不过,文石 BOOX Note 的系统在许多小细节上都做得不错。例如支持悬浮球导航、自动冻结后台 App、智能休眠、书库中用标题代替文件名、扫描所有本地文件夹、更换锁屏图片等。你甚至可以从电脑导入音乐,在阅读的同时听一首喜欢的歌。(真的会有人用电子纸听歌么?)

结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对于文石 BOOX Note 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你喜欢吃干拌面,或者希望用对眼部更友好的方式记笔记和涂鸦,不妨试试买一部电子纸;如果你只吃杯面,或者想随时专注阅读,Kindle 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说我全都要,iPad 也许是最佳答案,还请诸君各取所需,享受阅读的乐趣。

AirPods 2 到手半个月,我的实际体验如何?

By: prin
8 September 2020 at 19:51

先说好,这不是安利文:我没有推荐任何人购买 AirPods 2 的意思。

这篇文章仅旨在向各位分享我入手 AirPods 2 后的真实使用体验,有吐槽也有真香。

数码圈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总有那么些人抢着当「厂商孝子」「精神股东」,批评一句产品好像要了他们的命似的(更好笑的是还会互相扣帽子),对此我实在是难以理解。反正我对数码产品的态度一直都是:喜欢就买,开心就好。

如果你恰巧在考虑是否要入手 AirPods 2,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剁手的缘由

其实直到几个月以前,我对 AirPods 一直都是不怎么感冒的。虽然 AirPods Pro 发布的那段时间各路数码圈 KOL 都在吹,但我也并没有什么感觉。一是手头没有苹果设备,买了也无法发挥其最大能力;第二,就是穷。

就算有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现在 AirPods 2 也要八百多好吗!AirPods Pro 更是要一千四百多,我一个穷逼大学生何德何能用这么贵的耳机!反正都是一万以下听个响,只有 QCY T1 和 Redmi AirDots 这种平民 TWS 耳机才是我的朋友呜呜呜。

然而,自从今年入手了 iPad Air 3 后(我买过最值的数码产品之一,以后有机会也会写一写),我却越来越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对 AirPods 种的草也越来越高。正好前段时间接的外包项目也小赚了一点……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终究还是败给了欲望,于拼夕夕购入了本文的主角 —— AirPods (第二代)

(¥839 分六期,一个月加手续费 ¥146,一天 ¥5,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

airpods-2-unsplash

▲ 配图来自 Unsplash,懒得自己拍了,反正到处都有

在哪里买?

从近年的评论来看,在拼多多百亿补贴购买 AirPods 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关键词在什么值得买、V2EX、酷安等社区搜索,大部分都是安全下车的案例。当然这里要注意必须认准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商品,在其他地方买可能就变成并夕夕了。

另外一个比较靠谱且实惠的渠道是 Apple 官方的教育优惠。今年 Apple 的返校季活动是买 iPad/Mac 送 AirPods,合计起来性价比绝对是不输第三方的。当时看到教育优惠 ¥3701 就能买到 iPad Air 3 64G + AirPods 2 时,我也就只能安慰自己早买早享受了……

如果你只想要耳机,也可以去微博的 #iPad# 超话逛一逛,有很多买了平板的人在出耳机回血。AirPods 2 基本上 ¥800 左右就能收到,商量一下还可以刻字或者加钱上 Pro,就是对方靠不靠谱要自己斟酌了。

到手如何验机

最近的山寨 AirPods 完成度据说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包括开盖弹窗、反磁铰链(就是开盖以后把耳机盒横过来,盖子由于磁铁斥力不会自动合上)、电量显示、三码合一、改名、定位啥的都实现了,只能说华强北还是牛逼。

bilibili-fake-airpods

下面是一些现时点可用的鉴别真伪方法,供各位参考:

  1. 耳机连接上 iPhone/iPad 后,在「设置 > 通用 > 关于本机」中可以看到 AirPods 的序列号,检查其与包装盒、充电盒上盖上的序列号是否一致,以及序列号是否可以在 Apple 官网查询到;

  2. AirPods 2 和 AirPods Pro 都可以在戴耳机时直接呼叫 Siri。把 iPhone/iPad 放在房间里,自己走到一个比较远声音传不过去的地方,说一声「嘿,Siri」,Siri 会回复「嗯?」(我经常在煮面时喊 Siri 帮忙倒计时)

  3. AirPods 2 背部有个黑色长条形的开孔,起到类似音箱导相管的作用,堵住以后耳机声音会明显失去低频,很容易听出来。至于 Pro,毕竟正品有主动降噪,这是目前华强北还做不到的,应该更好区分。

都验证了一遍后,拼爹爹安全下车,可喜可贺。

要不要买 Apple Care+

没错,耳机也有 Apple Care+。简单来说,如果你花了 299 元买了 AC+,就可以享受为期两年的专家技术支持、额外硬件保修服务,以及最多两次的意外损坏保修服务。(每次事件收取 199 元,两只耳机带充电盒全坏了也收 199。而保外维修费用为 549 元一只)

299 都够再买一副普通耳机了……我这么小心的人,真的有必要吗?

众所周知,真无线蓝牙耳机是消耗品。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其内置的锂电池不可避免地会被损耗,而且 AirPods 的高集成度也使得电池更换十分困难(当然这可难不倒人民群众,现在淘宝上已经有 AirPods 换电池的服务了)。从其他用户实际体验来看,刚买来充满电可以使用五个小时的续航,使用两年后可能就只有两个小时不到了。

而如果你买了 AC+,那么在这两年内电池健康用到低于 80% 的话,可以免费更换。就算这两年内什么也没发生,到时候花个 199 直接换一副新耳机也未必不值。

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购买 AC+,敞开用就完事儿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AC+ 的服务范围不包括 AirPods 变成 AirPod 或变成 Air。

airpods-airpod-air

要不要买无线充电盒

你可能并不需要无线充电盒。

买之前我也在纠结,无线充电听起来很诱人,每天回来把耳机盒往那一放就行,不怕忘记充电。但我又一想,我手机又不支持无线充电,难道还要专门再买个无线充电器不成?可是,我下一部手机可能就有无线充电了呀……

纠结良久,最后我还是下单了有线充电盒的版本(主要拼多多百亿补贴也没有无线充电版本)。实际使用下来,我并没有发现有线充电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一天戴耳机五个小时左右的话,耳机盒基本可以做到三天一充,而且一小时就能充满。

当然,有钱人忽视就好,不就多加 300 嘛,不差那点钱。

音质

既然是耳机,音质肯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但我这里必须要说,听感是个很玄学的概念。不要全盘相信网上的信息,吹捧也好贬低也好,只有自己耳朵收货才是最靠谱的。

曾经我也很纠结于 AirPods 的音质,毕竟网上的评价都是清一色的「白开水」「音质差」「抬走」。要是买回来真的很难听怎么办,硬着头皮习惯就好?虽然我并不是什么金耳朵 HiFi 玩家,但地摊水平的音质肯定也是难以接受的。

还好,事实证明 AirPods 2 的音质并不烂。至少对我而言,是「耐听」的水平。

我主要听的音乐是 J-pop 和 Anisong,在使用 AirPods 2 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受到三频有明显的短板,乐器人声都挺好听,解析也足够到位。不过听纯音乐就比较拉胯了,总有种不太行的感觉,还比不上我的 AM800。

再说一遍,听感是非常个人的,如果真的很重视音质的话,买之前推荐先借别人的来试听一下。

album-hatsukoi-kumikyoku

降噪与佩戴舒适度

我购买 AirPods 2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半入耳式的耳机。

相比起入耳式耳机,半入耳式在佩戴舒适度上肯定是要领先一大截的。入耳式耳机我佩戴两个小时左右就得摘下来休息一下,不然耳朵堵得慌,而半入耳式可以戴一天也没什么异物感(当然也有部分人的耳朵戴不住 AirPods,我是没这个问题)。

虽然戴起来舒服了,但比起入耳式耳机,AirPods 2 可以说是一点降噪效果也没有。到了嘈杂的环境下,基本就是听个响。当然这也不能完全算缺点,走在街上用入耳式耳机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半入耳式相对还更安全一些。

所以在我看来,AirPods 和 AirPods Pro 是互补而非互相替代的关系,预算允许当然是双持最爽啦(非要我选其中一个的话,我会选 AirPods 而非 Pro)。

连接稳定性与延迟

这个可以说完全不用担心了,配合 Apple 自家的设备使用,连接质量和延迟在所有 TWS 耳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实际体验下来,iPad 放在卧室里,人戴着耳机在家里到处乱走从来没出现过断连现象,这是我之前使用的 Redmi AirDots 完全比不了的。配合我的一加 6 手机会稍微逊色一点,隔两堵墙就不行了,但普通使用情况下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至于延迟,我是真的没想到 AirPods 2 竟然可以拿来打音游,惊了个呆。

ipad-airpods-2-bangdream

▲ 实测关闭 SE,判定调节 +2 左右打邦邦体验非常不错

多设备切换与兼容性

虽然我买了 AirPods,但其实我手头只有 iPad 一个果子家的设备,手机还是用的 Android。实际使用下来,AirPods 2 配合 Android 设备依然有着很 OK 的使用体验,包括开盖弹窗、电量显示、入耳检测、通话、轻点操作等功能都可以实现(有些需要配合第三方软件,我用的是 AndPods)。

airpods-android-compatibility

戴着耳机时可以在已配对的设备中无痛切换,爽到。

至于 Windows 嘛……能用是能用,但是一来 Windows 不支持蓝牙 AAC 音频编码,使用起来音质是可感知地明显下降了一截;二来 Windows 会抢连接:比如你当前正连着手机听音乐,一开电脑就自动给你连到电脑上去了,非常可恶。所以记得在 Windows 上使用完毕后顺手删除配对,不然真的烦人。

不足之处

说完优点说缺点。

首先,这玩意的光面外壳真的很容易刮花。如果平时经常放口袋里摩擦的话,过几个月可能外壳就惨不忍睹了。虽然有 AC+ 到时候可以换新,但磨花的外壳看着也不舒服啊是不是。所以不像手机随便裸奔,AirPods 还是推荐买个保护套。

第二,充电盒边缘容易吸附铁屑。虽然没有这位兄弟这么夸张,但日常使用中还是会脏,看着很不爽,清理起来还麻烦。怪不得某宝上还有卖内盖防尘贴的……

taobao-airpods-sticker

第三,做工差。真的很难想象 AirPods 这感人的接缝竟然是出自 Apple 之手,我他妈一两百块的耳机都没你这么大的接缝好吗!我手上这台充电盒的铰链还能轻微左右晃动,什么品控啊这都。

不过其他倒是真没啥了,不愧是全球 TWS 耳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选手。

写在后面

除了 AirPods 系列,近几年各大厂商也推出了不少 TWS 耳机,比如广受好评的 Galaxy Buds,中低端市场无敌的 QCY,以及音质说第二没几个敢说第一的森海塞尔 Momentum True Wireless 2,可以说是选择的余地非常多了。

而我也是看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测评,最后选择了 AirPods 2。其他我不敢说,不过收到耳机这两个星期以来,我确实用得很快乐。从结果来看,这次的购物我十分满意。

以上就是我的真实体验,如果你正好在种草的话,不妨参考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