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走进中国美术学院,我发现原来大家都在用「天生会画」

By: 谢东成
8 November 2024 at 22:44

岩彩绘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绘画技法。它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在融合传统国画技法的同时,需要用到天然矿物颜料(即岩彩)来进行创作。

与国画丹青的获取方式有些不同,岩彩是需要过研磨天然矿石、矿物质或土壤,并用水或胶质等媒介加以调和才能得到最终的颜料。

正因颜料来之不易,成本颇高,所以岩彩绘画相对于水墨画、工笔画等常见的中国画种来说,知名度比较有限,直至近些年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而在这个过程中,得益于数字创作的科技发展,丰富了岩彩绘画的创作技法,也提升了创作的灵活度。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的莲羊,正是一名岩彩绘画的创作者,她在 2024 华为 GoPaint 天生会画艺术对谈活动的现场与我们分享了她利用「天生会画」app 呈现传统岩彩画的经历。

莲羊认为,华为天生会画 app 的出现,让她的创作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可以打破打破了时间、地点和介质的局限。尤其是在「天生会画」中可以将传统岩彩画进行数字化呈现,让原本依赖于矿物颜料的创作,能通过天生会画的岩彩画布直接呈现,极难萃取的岩彩颜料也能通过智慧取色功能轻松上色,还原中国古色。

众所周知,岩彩绘画的颜料是矿物,成本很高,岩彩画不能像其他画种那样反复修改,所以我一般会借助平板和软件先画草图再进行矿物颜料采购、线下实体创作,以此避免创作的损耗。

岩彩绘画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色彩表达具有较强的光泽感和自然饱和度,能够在画面上产生更加独特的效果。正如莲羊的岩彩作品《龙》,是专门去到河南博物院实地参观拍摄千年文物后,才汲取到的灵感。并从文物身上选定了一抹「中国红」。

取色的过程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利用现场拍摄文物,再用华为平板跨应用取色了文物上的千年古色,以中国传统颜色演绎龙的奇幻与神秘。为传统文化的研究、创作及修复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见,数字艺术的发展催生了不少称手易用的智慧工具,能够让人类创造力的释放变得更加事半功倍。

相较于早期的创作工具,诸如「天生会画」这般由 AI 和新技术加持的工具大幅降低了用户入门的学习成本,让美的发现与创造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变成每个人都能轻松触及的日常。

为了让更多的创作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天生会画」app 的魅力,华为携手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中国动画学会、8 大美院联合打造了「2024 GoPaint 天生会画数字创作大赛」。

这个大赛号召全球参赛者通过华为平板和天生会画 App 进行创作,参赛作品审核通过后将有机会进入评选环节,大赛将最终评选出 36 幅优秀作品,并给予获奖者丰厚奖金和荣誉证书,加上大赛本身较高的关注度,为参赛者的绘画创作道路增添更多的助力。

在投稿尚未截止,且赛时过半之际,华为于 11 月 5 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举办了「2024 华为 GoPaint 天生会画艺术对谈活动」,与多位重量级专家及行业代表,共同探讨了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认为天生会画能够降低创作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作中来:

「天生会画」这种数字化创作工具会使设计创作更加便捷快速,极大提高创作效率,我们应拥抱这种技术。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这种便捷工具,拥有属于自己的造梦空间。

像是在华为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何刚现场展示了他用华为 MatePad Pro 13.2 英寸和 HUAWEI M-Pencil(第三代)星闪手写笔在「天生会画」app 中完成的油画,更重要的是,他整个绘画过程只花了短短 10 分钟。

当然,华为的「天生会画」app 不但为成年人准备了释放创意的舞台,更是能够成为激发小朋友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启蒙老师」。例如年仅 6 岁的小绘画家罗伊人便以其过人的天赋,通过天生会画 App 创作出了一幅幅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的画作,让人不禁为她的创意与才华所折服。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韩璐认为,数字绘画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延伸,是工具和思维的延伸。

我相信,科艺融合会是种大趋势。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武奕陈对此也深有感触,平板已经成为学生们日常的创作生产力工具

无论是影视动画、建筑,还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所有专业都非常深入使用了数字创作技术,平板作为生产力工具效率非常高,它成了学生平时练习创作的常用工具。

而「天生会画」软件的设计非常符合创作者的绘画逻辑和用户行为,有利于艺术教育和艺术传播,这在文化传承中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事实上,「天生会画」app 在诸多细节层面都考虑到以往在进行数字创作时会遇到的痛点,力求降低交互和学习门槛,同时也用更加专业高效的表现来回应多元化的创作需求。

例如打开 app 之后的第一步往往需要创建一个画布,「天生会画」app 除了有不同比例的选择之外,还内置了多种画布纹理,包括了油画、水墨、粗纹水彩、细纹水彩等。每种纹理都尽可能还原了真实纸张的材质、纹理和光泽度,同时画布的纹理等参数支持多项调节,让用户创作时可以更加沉浸,也为作品带来纸张特有的质感。

这一点,相较于 Procreate 需要用户四处搜寻高清纹理图片,再自行导入图片的繁琐操作,「天生会画」app 显然要便捷得多。

在笔刷方面,「天生会画」app 内置了超过 100 种不同的笔刷效果,还为用户提供了超过 70 种的详细参数设置,包括笔刷的线条、颗粒、渲染、湿混等参数,灵活多变,精细可控,从而能够在数字软件之上还原如同真实世界般的笔触效果。

与此同时,华为还与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团队合作,推出了一批经过精心调校的专业笔刷,覆盖油画、水墨、水彩等多种绘画风格,带来了更为真实细腻的绘画体验,在数字画板上也能肆意挥洒国画丹青的水墨灵感。

作为绘画软件的关键功能,「天生绘画」app 对于图层管理也有着自家的「独门秘方」,它搭载了华为自研的方天绘画引擎,通过软硬芯整合的架构创新,可以大幅优化性能负载,提升处理效率和交互表现。

例如华为 MatePad Pro 13.2 英寸(16GB)在 2K 分辨率下最高支持创建 532 个图层,比相近尺寸 iPad 上的 Procreate 图层数要多出 17%,能应付更复杂的画作创作。

有了得心应手的创作工具,艺术创作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效与可靠。在「科艺融合」的加持下,有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地迈入艺术领域,更能从学会欣赏艺术快速转变成尝试创造艺术。

华为终端平板与 PC 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在活动中表示,天生会画把传统的绘画艺术引入到数字技术中,不但便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与世界进行分享交流,也让美的发现与创造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触及的生活日常:

天生会画提供了一个全球的艺术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创作者能够充分地表达自我。

而这一赛事(2024 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大赛)不仅是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共同探索数字时代艺术新边疆的全新尝试。

国美作为天生会画进美院系列活动的首站,不仅凸显了大赛的专业水准与深远影响力,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数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今天见到这么多专家教授和年轻学子热情参与,让我对数字创作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和信心。

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无限的艺术创造力,只待被唤醒与释放。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OPPO Enco X3 耳机体验:虽迟但到的最佳「苹替」

By: 谢东成
5 November 2024 at 21:56

时隔两年,OPPO 的旗舰 TWS 耳机 Enco X 系列终于迎来了更新,带来了全新的 Enco X3。

原本 Enco X 的年更节奏,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被迫打断。所以预期在 2023 年就要和大家见面的 Enco X3,不得不重新打造,延期到 2024 年才能亮相。

所幸的是,虽迟但到的 Enco X3 依然传承了 Enco X2「音质很好」这个关键字眼,甚至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了「苹替」的称号。听了一个月之后,我觉得全面升级的 Enco X3 所取得的进步,是相当明显的。

更具质感的外观设计,更耐听的佩戴体验

开箱之后,映入眼帘的是 Enco X3 耳目一新的外观设计。

有别于主流 TWS 耳机舱千篇一律的亮面塑料设计,Enco X3 此次在耳机舱的正反两面运用了耐磨仿皮革纹设计,虽说本质上依然是塑料材质,但压纹了之后确实提升了外观的辨识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耳机舱的整体质感,并且让耳机舱变得更加抗刮耐用,也不易沾染指纹了。

我们手里的这款「雅黑色」在侧边一圈使用了哑光处理,呈现出如同金属般的质感,手感比较细腻。

在耳机舱的右侧位置,还隐藏了一个实体配对按钮,按钮和侧边保持齐平,不细看的话,其实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

用来有线充电的 USB-C 口也位于耳机舱的底部位置,旁边还附有一个 LED 指示灯。有线充电的最高功率达到了 5V2A 的 10W 水平,可见耳机舱补电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耳机本体闪充 10 分钟就能畅听 3.5 小时,在 TWS 耳机类目之中的确算得上是「快充」。

值得一提的是,Enco X3 提供了「无线充版」和「有线充版」,考虑到两者差价仅为 50 元,所以我会更加建议大家选择无线充电版,拥抱更加多样便捷的充电方式。

尤其是偶尔忘记为耳机充电,而耳机电量也耗尽的情况下,你还可以用手边的支持无线反向充电的手机,例如 OPPO Find X8 系列为 Enco X3 进行无线反向充电,应急补一下电,在每个需要音乐的时候,都不会让音乐离开我们太久。

耳机腔体的内外两侧分别是磨砂和亮面材质的拼接,亮面的外侧呈现出了极具质感的金属光泽;而内侧的磨砂质地在我看来更像是为功能性而服务的,磨砂质地提供了额外的摩擦力,以便我们将耳机从舱内取出和佩戴到耳朵上。

Enco X3 的佩戴感受其实和 Enco X2 类似,都是给人一种非常稳固贴合的感觉。

只要选好了耳帽尺寸,耳机基本能够牢牢固定在耳朵上。尽管耳柄依然不算长,但依然能够给提供较好的支撑和固定,在通勤环境使用或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于我而言也从未担心过耳机跌落。

这般稳固的佩戴感对于一款入耳式耳机来说,其实也意味着它自带不错的被动降噪隔音效果。

腔体贴合耳甲腔的同时,耳塞会填满耳道入口,所以依然会存在些许的异物感。好在耳机腔体本身也算轻盈,佩戴时的受力点主要在外耳入口的周围,分散到耳屏和耳轮之后,压力相对平均,长时间佩戴着也不会觉得过分疲累。

所以在佩戴感方面,我会觉得 OPPO Enco X3 和 AirPods Pro 2 的表现是基本一致的。

Enco X3 在耳柄位置朝前的位置还设置了一个触控感应区域,并且辅以纹路来提升盲操成功率。实际体验下来,会觉得触控交互非常灵敏,而且得益于精确的震动反馈,也不易出现误触的问题。

无论是切换曲目还是滑动调节音量大小,Enco X2 都能够快速响应,很快就让我形成肌肉记忆,这些简单的调节操作都不再让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了。

极易被大多数人感知到的「好声音」

大多数用户对于 TWS 耳机的期待,在于舒适佩戴、长效续航、动听音质还有强效降噪。可见,现阶段的 TWS 耳机已经可以轻松满足用户对佩戴和续航的需求,唯独众口难调的音质是很难获得大多数人的一致认可。

将耳机做得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感知到「很好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幸的是,做音频产品起家的 OPPO 依然贯彻着「把音质做好」的准则。从现时 OPPO 音频团队中依然有不少「老师傅」们活跃的身影就可以看出,OPPO 一直都传承着着做好音质的底蕴与坚持。

事实上,OPPO Enco X3 的音质表现也未曾令我失望,而且 Enco X3 也是罕见地让办公室里大多数小伙伴听过一耳朵之后,都纷纷感慨评价说「真好听」的一款 TWS 耳机。

在硬件方面,Enco X3 依然是和丹拿共研声学系统,耳机腔体内里搭载了 11mm+6mm 的一体化同轴双单元,并且配备了定制双 DAC。双单元配合双 DAC 也意味着 Enco X3 在小小的耳机腔体里也堆足了料。另外还支持 LHDC5.0 的超清传输协议,可实现 192KHz 采样率和 1Mbps 的无线传输码率。

将 Enco X3 调整为配对状态之后,与 OPPO Find X7 Ultra \ Find X8 Pro 或者一加 13 靠近之后,就可以快速地唤醒弹窗并直接配对连接。首次连接之后,媒体音频默认已经设置为「高品质 LHDC」连接,但如果想要更高品质的话还需要在耳机设置页面中手动打开「Hi-Res 模式」,将传输码流提到最高。

总体而言,Enco X3 在呈现风格化、自身味道和理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整体表现中正,没有过于明显的偏颇。

虽然本身会有一点点倾向传统流行的感觉,但细节同样保持锐利,音效突出,是在呈现高声音素质的同时,刻画出一种很容易让大众感受到「好音质」的听感。

默认调音(丹拿 · 至臻原音)下,Enco X3 的声音很细腻,特别在听流行曲的时候,用户能感受到歌手清晰的声音能顺滑地进入耳朵,有种摩挲颗粒细腻的 AG 磨砂玻璃后盖的感觉。

低频有力且扎实饱满,很容易就能够把该有的能量呈现出来,低频听起来会比 Enco X2 还要突出一点。如果听节奏感强、鼓点规律持续多的音乐时,这种低频饱满的爽感还是挺明显的。

针对不同的品味喜好,Enco X3 的「大师调音」里还提供了多种和丹拿联合调校的调音选项,包括了默认的至臻原音,还有高清解析、纯享人声、澎湃低音和丹拿特调。

其中,丹拿特调会在原音的基础上稍微拉宽了声场,让高频变得更亮和顺滑一些,整体会呈现出更显高级的听感,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丹拿味」吧?

另外,Enco X3 的声底很干净。歌曲播放的时候背景很黑,并不会出现一种底噪带来的微磨砂感。搭配清润有道的人声表现,用 Enco X3 来听一些背景声简单、专注于人声的音乐时,它擅长的细腻感就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不得不说,虽然比预期晚了一年才姗姗来迟,但 Enco X3 的声音完成度比 Enco X2 又再高了一个层次,这听感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手机用户,只要配合支持高规格无线传输(LHDC)和无损流媒体服务,出门听歌用这一套就已经足够舒服了。

堪称「苹替」的强效降噪和自然透传

在强调音质的同时,降噪也已经成为 TWS 耳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功能。

OPPO Enco X3 配备了由三麦克风和一个骨传导麦克风组成的「四麦」豪华配置,将最大降噪深度提升至 50dB,拓宽了降噪频宽的能力。

所以在日常佩戴的体验里,我感觉 Enco X3 的平均降噪深度的确不错。在搭配合适尺寸的耳塞时,被动降噪叠加主动降噪之后的效果可以将办公室里的空调风声、键盘敲击声、周遭同事的交谈声统统隔绝于外。

在通勤和差旅场景中,公交地铁绝大多数的吵闹声都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情况下给忽略掉;同样在飞机起飞时引擎暴发出的噪音也能被音乐声所掩盖。若是在起飞前就带着 Enco X3 并打开降噪听着音乐,在广州飞往上海虹桥的两小时航程里,我可以一直安睡到飞机平稳落地。

加上 Enco X3 本身较好的单体续航表现,我认为 Enco X3 还适用于长途飞行。

除了降噪深度的提升,Enco X3 骨传导麦克风的辅助拾音也进一步加强了人声降噪的能力。毕竟在诸多场合当中,针对人声的降噪一直以来都是 AirPods Pro 的强项,同时也是许多主流 TWS 耳机的短板。

按照官方的说法,OPPO Enco X3 的人声降噪能力相较于 X2 提升了 2 倍,在人声嘈杂的场景里,也能沉浸地听歌。甚至我发现,Enco X3 针对比较尖锐的儿童哭闹声也有了很强的抑制能力。所以在降噪表现上,被誉为「最佳苹替」的 Enco X3 我觉得是要优于 AirPods Pro 2 的。

值得一提的是,Enco X3 在降噪、环境声模式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很迅速,特别是在佩戴的时候,当你从单耳到双耳佩戴完成时,你可以感受到耳机从「无-环境声-降噪模式」的快速变化,响应很迅速顺滑,不会感到拖泥带水。

至于 Enco X3「通透」模式的透传表现,我觉得也算得上是非常自然的表现,在同类的一众 TWS 耳机之中表现也是拔尖的存在,只不过因为本身耳塞的密封性更好,主被动降噪叠加的隔音效应会比 AirPods Pro 2 要更加明显,所以在透传方面反而会比 AirPods Pro 2 逊色些许。

稳定的超远距连接,让无线更胜一筹

自从 3.5mm 耳机孔在手机上消失了之后,TWS 耳机理所应当地变成了手机最离不开的周边配件之一了。同样顺理成章的,便是手机厂商主动去制造 TWS 耳机配件,进而巩固自家设备生态的体验。

尽管行业增速疲软,TWS 耳机行业已成红海,但手机厂商依然需要在这条赛道上「卷」出更加尽善尽美的体验,来提升生态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打造出「离不开」的体验。

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真无线耳机为我们带来便利性的同时,绝不应该过分牺牲音质和连接稳定性。好在 Enco X3 早就明晰了这个两个难而正确的方向,在实现符合大众后面的「好声音」之余,也将那条看不见的耳机线做得更加稳固,甚至更长距离。

Enco X3 首发了 OPPO 自研的「灵动蓝牙」技术,基于 OPPO 产品生态与私有协议(目前仅支持 Find X8 和 Find X8 Pro),能够满足设备间的无缝流转,更能实现超远距蓝牙连接不断连的体验。在官方的 TVC 当中,在 400 米跑道的直线距离下,耳机都依然能够正常播音和远距操控。

而当我把手机放在工位上,然后佩戴耳机,在办公室里走动、去茶水间倒水、去卫生间上厕所的时候,Enco X3 也是少有的完全不断连的耳机。即便是在飞机上,手机放在座位没有带在身上,从经济舱第一排的位置走到机舱末尾上厕所,耳机依然正常播放音乐。

可能你会觉得 400 米这般极限的测试距离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日常使用需求,但实际上在嘈杂人群的场景当中,Enco X3 得益于灵动蓝牙技术也能提供相对更加稳定的连接,听音不会出现明显的延迟或卡顿。

总体来说,Enco X3 在佩戴、音质、降噪、连接的多个方面都做得面面俱到,依然是熟悉的 Enco X 系列风范。不到千元的售价,诚意可谓十足。

在生态之内,它是 OPPO 目前最好听的入耳式耳机;在生态之外,它也是国产 TWS 耳机的先锋新秀。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永不过时的时尚元素,是怎么来到手机上的?

By: 谢东成
23 October 2024 at 10:09

格纹,被认为是永不过时的时尚元素。

它自带经典与优雅的气质,经常出现在各类时装、配饰和家居设计中。

从苏格兰格纹到香奈儿的经典菱格纹包,格纹以其独特的几何美感和对称性吸引了无数设计师和时尚爱好者。其图案简单而富有辨识度,能够轻松融入不同风格的服饰中,既可用于日常休闲,又适合正式场合,展现了极高的适应性。

正因为它可以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不断被重新诠释,所以格纹逐渐成为了一种「永不凋零」的经典时尚元素。

如今,格纹设计不再停留在服饰鞋包的穿搭,还被设计师们运用在许多时尚前卫的产品当中。

正如全新的华为 nova 13 系列,将格纹设计应用于机身背面之上,让这一经典永不落伍的时尚元素,成为你我手中独特的流动光影。

当时尚常青藤的格纹变奏,遇上不拘一格的年轻 nova

最近,格纹再次回归时尚焦点。

在 Fendi 2025 春夏男装秀上,格纹被大量运用在西装衬衫和领带上,融合了经典元素和现代轻奢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常春藤学院风的年轻氛围。

无独有偶,Louis Vuitton 2024 年秋冬男装系列也引入了大量格纹元素,在探索美国西部粗犷风格的同时,也引入了精致的时装工艺——嵌花编织和 Damier 格纹交错在外套、夹克和衬衫上,向美国西部服装原生工作服致敬,用新式格纹元素打造当季订制概念。

当然,在时尚领域谈及格纹的话,Burberry 必然是绕不开的一个品牌。其经典格纹(Burberry Check)是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标识设计之一。在 Burberry 2024 秋季系列当中,无论是围巾、手袋,还是风衣内衬,都能看到 Burberry 格纹的新意设计,用于优雅地诠释随性户外风姿。

由此不难看出,格纹总是被赋予一种复古与现代感交融的视觉效果,尤其是配合色彩和材质的创新时,它能够带来新的时尚表达。

于是,全新的华为 nova 13 系列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尚潮流,以年轻视野,大胆尝新,将格纹元素应用在智能手机的背面设计当中,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 「格纹变奏」设计,在静态的机身上,通过横竖条纹与底纹的叠加,交织出一道道具有韵律感与节奏感的格纹。

格纹源自时尚灵感,而变奏的光影灵感则汲取于自然。

这些不断变换的光影线条,恰似晨间漫步于水雾尚未散尽的树林间时,晨光缓缓地覆盖了林间,透过繁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光线与空气中的水雾发生了散射,形成了一束束可见的光柱,这正是「丁达尔效应」所产生的现象,也是 nova 13 Pro「格纹变奏」的灵感来源。

随着视线角度的变化,nova 13 Pro 背面相互交织的格纹线条也在不断交替更迭着明暗效果,缔造出线条的层次感和视觉上的节奏感,经典优雅和现代简约兼具,让这个本该是静态的手机背面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灵动亦年轻。

如果说后盖设计是影响手机颜值的最大因素,那么后盖的材质与工艺则决定了手机的质感。

诚然,nova 13 Pro 的前卫不止于选用了格纹元素,更在于将动态的「格纹变奏」放置于玻璃材质之上来营造。

这些细致的线条,均有条不紊地以纳米级精密加工在一整块 5D 玻璃之上,配合独特的闪砂工艺,让指尖传来细腻丝滑宛如缎面般的舒适触感。

璀璨夺目的「超级星耀环」依然是 nova 不可或缺的超级时尚符号,nova 13 Pro 的超级星耀环再度进阶之后采用了精巧对称的布局设计,围绕在后置影像模组之外,与背面的 5D 玻璃完美衔接,有效减轻了镜头模组的厚重感,视觉上连贯且自然。

细看金属磨砂质地的超级星耀环当中,还通过雕刻了精致的星列 nova 字符,和背面的「格纹变奏」交相辉映,在光线角度的变化下熠熠生辉。

低饱和度的悠然色彩,是情绪的具象表达

懂色彩的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意识到手机厂商给手机配色取名这件事,的确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虽然各家公司对于颜色的定义和审美各有所好,风格各有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所有款式的名称都需要展现出积极的一面,而且前缀的含义也要尽可能地和产品定位相符。

最终,作为产品本身的一个重要信息点,色彩的选用和命名,在触达用户时能不能打动用户,能不能被用户记住,对于一部手机而言,有时候可能比述说硬件参数来得更有实际意义。

在用户眼里,色彩是个性化的表达,也在传递着与众不同的情绪。

如果你比较熟悉华为 nova 系列,那么你应该会知道每一代的华为 nova 都会推出一个标志性的代际色。它既在回应潮流风向,也在诠释不一样的年轻。

来到 nova 13 系列主打色时,nova 选择了全新低饱和色系的洛登绿,来迎接 nova 星人们内心惬意的时刻。

从上一代高饱和度的克莱因蓝,到这一代低饱和度的洛登绿,似乎在「蓝不住」的肆意闯荡后,nova 13 系列选择用「洛登绿」来回归自我,享受自在惬意。

在色谱当中,绿色处于冷暖边缘的中性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一直以来,时尚设计师们都很擅长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绿色。随着莫兰迪色系的盛行,低饱和度的绿色常常获得年轻群体的青睐,它看似柔和却蕴含着满满生机,自带一种天然的松弛感。

专注色彩研究的 PANTONE 曾经提到,低饱和度的洛登绿(Loden Frost)是一种注入大地的绿色调,可以带来镇静舒缓和治愈恢复的效果。这一抹大地之绿恰好回应了人们对内心宁静的渴求,以及挣脱束缚拥抱本我的率意。

除了洛登绿以外,nova 13 系列还有另外三种同样是低饱和度的颜色。但无论是羽砂紫,或是羽砂白,亦或是星耀黑,都和洛登绿一样,强调着一种随心而动,逍遥物外,悠然自得的松弛感情绪。

年轻之美,不拘一「格」

毫无疑问,华为 nova 系列,一直以来都和「年轻时尚」这一鲜明标签牢牢绑定在一起。

因此,以美为先的美学定义一直贯穿于历代华为 nova 系列产品之中,在设计和影像这两个「要你好看」的美学层面,总是有着引领时代浪潮,站在时尚之巅的要求。

过往已经有一些手机品牌的设计师,试着在手机设计中融入格纹元素。只不过这样的设计不太常见,只会偶尔出现在限量版定制机型或者限定款手机壳当中,用以提升格调,彰显奢华定位。

而 nova 13 系列的格纹变奏设计,则保留了传统格纹元素的优雅,也用低饱和度的色调彰显了亲切的平和,配合浮光格纹的千变万化,造就了自身的领创独特性,得以成为 nova 13 系列独有的超级视觉符号。

它代表着独一无二的年轻,也传递着不被定义的生命力表达。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Sonos 首款耳机 Sonos Ace 正式发布,对标苹果 AirPods Max 售价也是 3999 元

By: 谢东成
21 October 2024 at 19:01

虽然姗姗来迟,但总算有惊无险,历经多次推迟之后,Sonos 今天(10 月 21 日)终于宣布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式推出旗下首款耳机 Sonos Ace。

从产品线的角度来看,Sonos 这个品牌也正式跻身个人聆听领域。

作为旗下首款耳机产品,Sonos 为其赋予了「Ace」的命名,直接把它定义为「旗舰级头戴式蓝牙耳机」。

所以,在功能上,Sonos Ace 也标配了主动降噪和环境音模式,甚至还支持播放来自 Apple Music、Amazon Music、Tidal 和 Deezer 的支持杜比全景声和索尼 360 临场音效的无损音频曲目和空间音频曲目。

这是目前除了 AirPods Max 以外,为数不多支持 Apple Music 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动态头部追踪)的头戴式耳机产品。

按照 Sonos 去年年底向爱范儿透露的说法,这款耳机倾注了他们对「头戴式耳机」体验的理解,所以 Ace 历经了 Sonos 团队的专业调音,最终听起来也非常的 Sonos。

Sonos 首席执行官 Patrick Spence 表示:

多年来,粉丝们一直要求我们将 Sonos 体验融入到耳机当中,我们知道,首次涉足这一领域时,我们需要捍卫 Sonos 的标志性创新水准和声音体验。Sonos Ace 采用了我们作为音频领导者这二十年间习得的一切经验,为全球最大规模、最受欢迎的音频领域之一带来令人惊叹的音效、时尚的设计和持久的舒适感。

只不过从众乐乐的家庭影音,跳转到独乐乐的个人聆听,不知道「听起来很 Sonos」这个官方评价,能不能满足我们对旗舰级头戴式耳机产品的期待。这一点,确实需要亲自上头体验过才能知晓了。

除此之外,它也能连接到 Sonos 的家庭影音系统当中,配合 TrueCinema 技术,来实现精确且身临其境的家庭影院体验。

根据官方参数,Sonos Ace 能够提供 30 小时的聆听或通话时间,通过 USB-C 快充可以在充电 3 分钟后获得 3 小时以上的电池续航。

价格方面,Sonos Ace 的国行售价为 3999 元,提供提供黑色和柔白色两种颜色。作为对比,AirPods Max 在苹果官网上的售价也是 3999 元。

对这款耳机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继续关注爱范儿后续的体验评测。

(本文图片来自 Sonos)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阿维塔 07 试驾: 21.99 万元起,昆仑增程抹平纯电差距

By: 谢东成
29 September 2024 at 21:05

这台车如果卖不好的话,阿维塔可能就很危险了。

这是我在宁波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试驾过阿维塔 07 之后,和同事分享的第一感觉。这也并非危言耸听,反而可以算作是我在试驾体验过后,对其产品力的全面认可。

诚然,现阶段的高端纯电似乎都不太好卖。那么在豪华科技的基础上,再加入增程动力的话,似乎是顺应消费者需求的最优解了。

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阿维塔 07,便是阿维塔旗下的首款增程车型。

在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共同赋能下,阿维塔 07 拥有了五个「智能杀手锏」:

昆仑增程、太行底盘、华为乾崑、华为鸿蒙、宁德神行。

所以阿维塔 07 在一众「华系」车型当中,像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尤其是有了增程版的选项之后,它的「键盘值」变得特别出众,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短板。

那么,它实车开起来会怎样的表现呢?

董车会在本文将从外观/座舱设计,增程和纯电版本的性能,还有实车驾驶感受来告诉你,阿维塔 07 的长处和短处分别在哪里。

外观设计:源自阿维塔 12 的运动 SUV 设计

阿维塔 07 的前脸依然是熟悉的家族式灵动行车灯设计,走在路上极具辨识度和未来科技感。而且 LED 灯组也变成均匀发光的处理。

车尾的设计也和阿维塔 12 相似,两条细长的分段式尾灯,还有隐藏式的扁平发光车标,而且阿维塔 07 还规规矩矩地设置了一个玻璃后窗。

从车尾 45° 的角度去看,阿维塔 07 依然很有阿维塔 12 甚至像是 AMG GT50 的那种优雅舒展的低趴运动感。

So elegant。

在车头的位置,阿维塔 07 的 UItra 版顶配车型也可选配 Halo 屏,依然提供了多组灯语可选。只是灯语的数量和之前的车型保持一致,暂时未见有什么新的花样。

阿维塔 07 的长宽高尺寸是 4825×1980×1620mm,轴距为 2940mm,车型尺寸相较阿维塔 11 要稍小一圈,和 Model Y 相近。

虽然阿维塔 07 的高度和 Model Y 几乎一致,但是从侧面来看,它基本保持了传统 SUV 的设计,将 A 柱放在前轮后一些的位置,留出了前舱的空间,而且尾部也没有使用溜背设计,而是保留了尾箱的空间,看起来更加符合大多数用户对传统 SUV 的直观印象。

得益于空气悬挂的配置,顶配车型配备了 21 英寸大轮毂的同时,车轮也能和轮眉进行完美等宽的贴合,这让阿维塔 07 在驻车的状态下能够呈现出低趴沉稳的姿态,更加讨好我们的眼球。

阿维塔 07 此次也提供了「流媒体后视镜」的选配,该流媒体后视镜也支持折叠收起。

恰逢试驾的时候宁波刚刚遇上台风过境,间歇性会下较大的阵雨,这个电子流媒体后视镜一下子就找到了最实用的场景,驾驶者在雨天环境里也能很清晰地看清左右的后视镜环境。

阿维塔 07 在主驾侧的 A 柱位置,放置了「HUAWEI Inside」的 logo。

整体来说,阿维塔 07 的外观设计依然遵循着该品牌自 011 定下的基调,保持着一定的 Coupe 风格,用大量的曲线构造的型面传递着肌肉的力量感,看似静态停驻的车辆,实则细看会感受到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感。

至于前脸的 F 型日行灯设计,总体来说是在变得越来越耐看的,但它依然是一个强调主观设计感受的设计——喜欢的人总会一见钟情,难以接受的人反而会觉得花里胡哨。

毋庸置疑的是,它是阿维塔的原创设计,也是品牌设计最具辨识度的地方。

内饰设计:前排头等舱,后排经济舱

虽然阿维塔迄今为止也就造了三款车,但在内饰的设计风格上,却是由始至终在坚持突出「新豪华」的氛围感。

于是,当我打开阿维塔 07 的车门,坐进主驾位置上的时候,我会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的熟悉。因为这基本上就是阿维塔 12 的中控设计,只在一些细节之处做了「听劝」的优化。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近处触手可及的椭圆形方向盘,还有远处可远观但不可触的远端屏。

椭圆形方向盘最大的好处,是给驾驶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视野,近处可看远端屏上的仪表信息,远处可达宽广的路面环境。

在日常驾驶时,驾驶者要进行半幅之内的操控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唯一缺点就是在掉头或者倒库停车的时候,驾驶者大幅度操控方向盘会出现不太好接手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

远端屏的设定是阿维塔座舱的一大亮点,除了主驾面前的仪表屏以外,右侧延伸的是一系列的小组件,可以用来显示车辆的状态信息。在设置菜单里,我们可以调整想要显示的小组件,并且进行自定义的排序。

只不过,远端屏的副驾侧还是没有被利用起来,目前只可以在靠近主驾侧放置最多 6 个小组件,而且副驾侧也是没有娱乐屏的功能。

阿维塔 07 配备了一块 15.6 英寸 16:9 的悬浮式中控屏,分辨率直达 2K,显示效果非常细腻。内置的系统是 HarmonyOS 4 鸿蒙座舱,支持鸿蒙生态的互联和流转,还有熟悉的 NFC 一碰传功能。

主打听劝的阿维塔 07 取消了 12 中控屏下方的一排用于操控主副驾车窗的按钮,重新将这些按钮放回了车门上。

前排座舱的氛围营造,还是符合「新豪华」格调的,NAPPA 真皮座椅非常柔软舒适,其余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均是软包处理,配合标配的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的确算得上是「头等舱」的体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NAPPA 真皮需要 Ultra 顶配版才会标配,Max 版可以选配,而 Pro 版标配的是超纤皮革,观感和质感上应该会有差异。

更重要的是,前排座椅无论是主驾还是副驾都配备了一键「零重力座椅」的功能。

点按座椅侧边的按钮就能够将座椅靠背放倒,座位承托抬起,脚托也会升上来撑起小腿,让乘员进入到「零重力」的舒展姿态,只不过这样子会直接侵占到后排的乘坐空间,只能在后排无人乘坐的时候使用。

在驻车状态下,主驾也能打开零重力座椅小憩一会儿。

虽然考虑到阿维塔 07 的尺寸和定位,它的后排空间相对来说会局促一些,但是在前排设定在正常成年人坐姿之后,后排乘坐的腿部空间还算是比较充裕。

得益于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升级,它的全景玻璃天幕配备了物理电动遮阳帘,而且后排的坐姿也不会觉得很高,左右两侧座椅对大腿的承托还算是不错。

唯独中间位置会比较高一些,乘坐的话也会侵占到两侧的位置,所以阿维塔 07 在我看来还是比较适合四个人出行乘坐。

值得夸赞的是后排左右两侧的皮质软包是从座椅端一直延伸到扶手处,视觉上带来了干净明亮的一体式设计感受,而在触觉上也对乘员的腰部和手部提供了足够舒适的支撑。

阿维塔 07 还在后排扶手处设置了一块「扶手屏」,上面可以打开后排两侧座椅的通风加热以及按摩(后排座椅通风、按摩仅顶配车型标配),还能控制遮阳帘和空调等设置。

扶手内部的收纳位置大概有一台 iPhone 的厚度,里面隐藏了一个带一圈指示灯的 18W USB-C 充电口,这也是后排唯一的充电接口。(前排提供一个 10W 的 USB-A 和 60W 的 USB-C)

而在前排座椅后背的孔洞里,阿维塔还预留了一个支架接口,选购配件之后是可以将平板放置在这个位置,预计是可以联动华为 MatePad 系列平板,与同为鸿蒙系统的车机进行联动。

除了零重力座椅这个配置和前排存在差异之外,后排让我觉得相比起前排会像是「经济舱」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空调出风口以及下方的储物盒设计,过于简单、直接。

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收纳盒,它斜向开口的内部可以放下四瓶水,或者一包抽纸加一瓶水,空间算是中规中矩,但敞开式的设定会让此处看起来比较杂乱,若是像我这样比较在意车内收纳整洁的用户应该会很谨慎地思考往里放些什么,无形中增加了收纳成本。

而且此处并未预留 USB 充电口,后排唯一的充电口,仅在于扶手内部的一个 USB-C 接口,如果刚好车内是满载五人出行的话,那么后排乘员可能就会丧失了充电自由,或者不得不从前排那儿拉取一根长线缆到后排来给手机补电了。这怎么想,都觉得不够优雅。

而且放在同价位的同类车型里去看,大家对这个地方的期许,显然是一个冰箱,或者准确地说是一个冷暖箱。毕竟买阿维塔 07 的年轻用户们不一定要带娃,但还是会想要在炎热的夏天里,在车里随时喝上一瓶冰可乐的吧。

是的,阿维塔 07 还是没有冰箱。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前排双层的静音玻璃基本上全系标配,但后排就没有配备静音玻璃了,而且后排的隐私玻璃就要 Ultra 四驱版才会提供。

音响方面,阿维塔 07 全系都配备了英国之宝音响系统, Pro 版是 16 扬声器而 Max 和 Ultra 都是 25 扬声器。

我们体验的顶配车型配备的是 14 扬声器的「英国之宝·卓越之声音响系统」,提供 7.1.4 声道,峰值功率达到 2016W。

因为听感是一件比较主观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它基本处于同级较优水平,属于值得考虑充值华为音乐会员去畅听空间音频专区的程度,所以建议大家去线下试驾的时候再试听下。

阿维塔 07 的后备箱开口设计得比较大,加上空悬配置可以降低车身,往后备箱里取放物品都非常方便,而内里空间大约是 500L。

它的后排座椅也是支持 4/6 放倒的,可惜后备箱没有配备电控按钮,而是需要用户自行打开车门手动放倒座椅。

和绝大多数手动放倒座椅的车型一样,在放倒座椅前,我们也需要稍微手动调整下前排座椅,不然放倒的时候就会卡住。

后排座椅完全放倒之后,完整纵深可达 1.8 米,拥有较为可观的装载空间。官方应该也会推出匹配的充气床垫,可以让其变成比较平整的「大床房」。

整体而言,阿维塔 07 的座舱空间基本符合我们对这个尺寸定位下的预期,座舱内舒适性配置基本集中在前排,尤其是左右平权的零重力座椅和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这些舒享配置。

而后排位置可能还是卷得不够彻底,稍微逊色于同级别的某些主张「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车型。

整车性能:让「昆仑增程」开起来和「神行纯电」一样

阿维塔 07 对于阿维塔来说应该是意义重大的一款车型,因为它不但提供纯电版本,还首次提供了增程版本。

要想区分阿维塔 07 的纯电车型和增程式车型的话,我们可以从前脸完成甄别。

纯电车型的前脸下方配备的是电动式的主动进气格栅,车辆启动之后,格栅会随着散热风扇的启动而打开。

增程车型的前脸下方配备的是菱形网状进气格栅,正中间是一个 AVATR 的 logo,基本上是一个 Always On 的设定了。

这儿我比较好奇的是,大家会基于这个格栅样式的区别,从而去选择纯电 or 增程吗?

既然是阿维塔旗下的首款增程式车型,那么大众对它的好奇心更多的是在于它的增程动力表现。

在发布会上,阿维塔也总结了「当下增程用户的三大核心痛点」:

有电龙没电虫、用电静用油吵、加油快充电慢。

作为增程式老车主的我,对此也深以为然。

于是,带着昆仑增程而来的阿维塔 07,显然已经针对这三大痛点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而且阿维塔昆仑增程技术的目标,就是要在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同时,满足动力强、很静谧、油耗低的「不可能三角」,抹平增程和纯电在体验上的差距。

具体来看,阿维塔 07 的「昆仑智慧增程」搭载了 1.5T 四缸增程专用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功率为 115kW,并且具备 44.39% 发动机热效率和 3.63kWh/L 的油电转化系数。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套增程动力系统只需 92# 燃油就能够满足使用,相比起大多数需要 #95 燃油的增程发动机来说,它的用车成本也有显著下降。

▲长期平均油耗在 5.4L/100km;长期驱动电耗在 17.9kWh/100km

三大痛点之首,是增程发动机的噪音。

为了解决增程发动机一直以来的噪音问题,阿维塔选择以「主动」的方式,从发动机内部开始降低噪音。

在自研的昆仑增程 HE 1.5T 超增压专用发动机中,阿维塔加入了电子机油泵(EOP)技术,该油泵通过独立电机来驱动,取消传统泄压结构,能够以更低功耗和更低时延建立机油压力,从而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并有效降低噪音。

为了进一步降低增程发动机在启停时会带来的噪音,昆仑智慧增程还引入了「停机活塞主动控制技术」。

在发动机熄火时,利用发电机控制器,来控制曲轴最终的位置,将发动机活塞调整到最佳位置,从而降低发动机启动时的缸压,有效降低增程发动机启动时候的噪音和震动,最终降低舱内乘员对发动机启停的感知。

事实上,在驾驶增程版四驱车型时,即便我将车辆设置为「燃油优先」,然后驾驶模式固定在比较常规的「舒适」时,我坐在驾驶位上是很难去感知到增程器是否在运转的。

唯有将「燃油优先」、「运动模式」、「强制发电」统统打开,我才能感知到增程发动机开始运转,若是没有细心聆听,的确不会对它有过分感知。

按照陪驾工作人员的介绍,阿维塔 07 还针对增程器进行了「被动降噪」的调优,采用了复合静音材料和复合阻尼材料,充分利用高分子材料的阻尼特性,实现减振降噪,确保驾乘的舒适性和静谧性。

增程式的痛点之二,在于馈电性能的强烈衰减。

在动力电池处于低电量的馈电状态下,电池的放电能力会出现明显的衰减,导致车辆的加速性能相比起满电时标称的零百加速性能要慢上许多。

为此,宁德时代为阿维塔 07 准备了一块 39kWh 的「神行超级增混电池」,这块电池在满电状态下可以提供 9C 的峰值放电倍率;而在低电量状态下,也能保持 7.7C 的峰值放电倍率。

所以阿维塔 07 增程两驱的满电/馈电零百加速时间为 6.6s/7.3s;而增程四驱版的满电/馈电零百加速时间为 4.9s/5.8s。满电和馈电状态下,加速衰减率都比较低。

所以,当我驾驶一部电量较低的阿维塔 07 增程版,以「燃油优先」在宁波市区路段穿梭时,它传递给我的感觉的确是更偏向于「电感」般的灵快,而且过程中我对增程器的介入几乎无感。

增程式的痛点之三,在于直流充电慢。

相较于纯电车型不断攀升的充电速度,增程式车型近两年的充电速度似乎变得停滞不前,销量排名靠前的增程式车型大多都只支持 2C 充电倍率,峰值充电功率大概是 70kW。

加上增程式车型普遍电池容量较小,续航相对更短,换言之就要更加频繁地充电。

在没有家充条件的情况下,我身边的增程式车主平均两三天就要去一趟快充站,花上将近一小时的时间来进行直流快充。

好在来到 2024 年,增程式的新车开始用上更好的电池,充电速度也有了提升。

阿维塔 07 的「神行超级增混电池」也在此列,峰值充电倍率达到了 3C。官方表示,电量从 30% 冲到 80% 只需要 15 分钟。

在实际插枪进行直流快充时,充电功率可以跑到 120kW,提升确实明显。

若是从 10% 充到 95% 的话,随车的工作人员表示大约需要 35 分钟左右。

显然,阿维塔此时选择入局增程,一方面是因为要迎合市场对增程式车型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已经准备好相对更先进的增程技术,自信能够带来更优表现。

从这个方面来看,「昆仑增程」的方向也找对了——配备更加安静且更高效率的增程发动机,还有性能更好的电池,将会是增程式新能源车辆持续更新的未来趋势。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阿维塔最为擅长的「纯电」,阿维塔 07 的纯电版本无论是两驱车型还是四驱车型都搭载了 82.16kWh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

得益于 800V 高压平台,官方宣称其峰值充电倍率是 4.5C,直流快充最高功率可达 420kW。

充电 10 分钟,就可以从 30% 充至 80%,补能大约 350 公里续航。配合华为液冷桩(600kW)的话,电池从 0% 充至 100% 大约耗时 30 分钟。

续航方面,两驱车型 CLTC 工况续航 650km、四驱车型 CLTC 工况续航 610km。按照我们实际开了一天的 300KM 的情况来看,其四驱版本的 WLTC 续航情况大约是 CLTC 的 8 折左右。

驾驶体验:太行智控底盘,舒适刹停魔毯悬挂

阿维塔 07 开起来除了轻灵的感觉之外,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它具备 CST2.0 全场景舒适制动的能力,在缓缓刹停车辆的时候,阿维塔 07 的车身俯仰程度非常之低,非常平稳且不点头地完成了刹停。

在悬架方面,阿维塔 07 采用了前双叉臂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得益于硅镁铝合金材质,在提升强度的同时,也有效降低簧下质量。

因此,我觉得阿维塔 07 的转向比较精准,变道和入弯时车辆动态也非常稳定,车辆循迹性也符合我的预期。在较为狭窄的城区街道以及蜿蜒的山路上,阿维塔 07 处理得也很得心应手。

阿维塔 07 还具备了智能空气弹簧+CDC 动态阻尼减震的配置,这套配置此前已经在阿维塔 11 和 12 上经过验证了,调校比较偏向舒适性,在默认状态下会提供 60mm 的行程,在山路上经过一些起伏和减速带时都能够给车辆提供一个舒适取向的柔和支撑,并且减少路面传上来的信息。

当然我们也可以调节它的高度或者将它设置为「自适应」的状态,那么在追求运动驾驶感觉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悬挂高度设置为「低」,缩减悬挂的行程,增加悬挂的回弹能力,获得更清晰的路面感知。

因为有了空悬的配置,所以阿维塔 07 是支持后备箱一键降低方便取放东西,也支持四轮高度的独立调节,让车身实现一键调平。

除此之外,阿维塔 07 的四驱版本也能实现「双电机智能辅助掉头」——通过 ESP 智能控制,车辆在低附着力路面可以锁定一个后车轮来缩短转弯半径。

回顾整个驾驶体验,我认为无论是增程版还是纯电版,阿维塔 07 开起来都是一部极具电感,非常灵快的车型。得益于可调节的空悬+CDC,它既有足够舒适的一面,也能提供足够韧性运动的一面。

智驾体验:顶置单激光雷达,华为 ADS 3.0 常用常新

之前的阿维塔车型都配备了「三激光雷达」的冗余配置,得益于硬件领先所以一直都能跟上华为 ADS 高阶辅助智能驾驶系统的更新脚步。

而定位更加亲民一些的阿维塔 07 改用了业界主流的单颗顶置激光雷达的方案,配备华为量产最高线数的 192 线激光雷达,加上全车 27 个智驾传感器,共同为 ADS3.0 的预装做好了万全准备。

但 HI 模式对华为最新 ADS 版本的适配似乎还是会比智选车模式稍慢一些,所以我们体验到的阿维塔 07 依然采用的是 ADS3.0 的 beta 版本,它暂时还不能像享界 S9 那样「从一个车位直接智驾开到另一个目的地的车位上」,还是只能由驾驶员来根据场景选择智驾功能。

目前我们体验到的,包括端到端的类人城区+高快的 NCA 领航辅助驾驶,阿维塔 07 的表现已经相当老道,无论是跟车还是上下匝道都非常丝滑,几乎无需人类接管,体验感觉更加高效。

另外阿维塔 07 还支持 RPA 离车泊入功能,扫描好停车位之后,驾驶员可以直接下车离开,车辆自主完成泊入。

同样的,车辆也可以听懂你的召唤,在 app 当中选择召唤车辆,车辆就会自动开出车位,并且朝着你的方向而来。

阿维塔表示,完整的 ADS3.0 端到端类人智驾的能力,很快也会推送到阿维塔 07 和其他更多的阿维塔车型身上。

界系有的,阿维塔也会有。

总结:阿维塔不再「偏科」,增程和纯电两手抓

质疑增程,理解增程,加入增程。

在之前发布过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从 2024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数据得出一些结论:

只搞燃油车,死路一条;转型新能源,绝处逢生。

只不过在新能源的高增长中,主要出力的,还是混动和增程,而非纯电。

就像具备增程版和纯电版的问界 M9,销量比例依然是增程占大头,达到 80%~90%;而纯电车型的销售比例只有一两成。

不难看出,「增程」是提振销量的有效方法,而「纯电」很可能会有些「赌」的成分。

为了抓住市场机遇,迎合消费需求,并在贴身搏杀的同级车型中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在阿维塔 07 身上既能见到神行纯电,也能见到昆仑增程。

事实上,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之后上市 20 小时之后,阿维塔 07 收获大定订单 11673 台,一举扭转了销量态势,昆仑增程确实是功不可没,油箱的确带来了销量。

除此之外,坊间一直都有传言说,目前专注于纯电市场的极氪、小米、智己还有小鹏,都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增程式或者混动车型。

根据阿维塔的产品规划,除了刚刚上市的阿维塔 07,阿维塔还会在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推出阿维塔 11 和 12 的增程版本车型。

更「卷」的增程式车型,陆续有来。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联想携手英特尔高通 AMD 和微软,试图重塑 AIPC 的新世代体验

By: 谢东成
15 September 2024 at 15:30

在 IFA2024 正式启幕之前,英特尔正式发布了采用新一代低功耗移动平台架构 Lunar Lake 的「酷睿 Ultra 200V」处理器。至此,高通、AMD、英特尔芯片平台都准备好去拥抱微软的 Copilot+ PC 标准。

既然食材都准备好了,硬菜也是时候端上桌了。

紧接着,在联想创新世界 2024(Innovation World 2024)大会上,联想正式发布了一系列 AI PC 产品,芯片平台覆盖了英特尔、高通还有 AMD。

爱范儿在德国柏林的发布会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个前所未见的 AIPC 阵容,相当浩大且来势汹汹。

ThinkBook Auto Twist:全球首款自动旋转屏 AI PC

本届联想创新世界大会的主舞台之上,早早就放置了一众搭载英特尔、高通、AMD 芯片的 AIPC 产品。

但舞台上还有一个涂装鲜明的 Lenovo logo 立柱,正等待着全场最抢眼的产品。

它便是 ThinkBook Auto Twist AI PC,一款具备自动旋转屏幕的 AIPC 概念机。

它试图用这块自动化的屏幕,来重新定义用户与智能终端之间,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互动方式。

在屏幕的转轴处,联想的工程师在当中放置了一个小巧的电机模组,当中包含了三个小型化的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来放大扭矩,从而灵活地驱动整块屏幕。

它可以自动旋转和倾斜显示屏,为用户提供一种不受限制的、不杂乱的体验。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契机让推动联想造出这个概念验证机呢?联想的工作人员告诉爱范儿,是因为有了 AI。

Twist 内置了联想的 AI 大模型,笔记本自带的麦克风可以实时聆听你的语音指令。它给我的第一印象会有点像极越 01 这部车,在车外就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打开车门。

在笔记本盖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语音直接让笔记本自己打开屏幕;也可以在屏幕打开的情况下,用语音来让笔记本自己盖上屏幕。

当然,它也可以围绕纵向的 Y 轴实现 360° 的旋转,屏幕可以自己转动到「平板模式」,将屏幕转向背面,然后再直接盖上,让笔记本变成一块熟悉的 Windows 触控平板。

既然有了 AI 大模型,那么这个自动旋转屏幕更多是为了改变交互方式而存在,它能够聆听指令,能够自主地变换到用户所需的形态,甚至是实现主动响应,在视频通话/在线会议的时候做到自动追踪你的人脸,让发言者时刻保持在画面中心。

就现场体验而言,它的确很新颖,也足够吸引眼球。

但目前来说,这个 ThinkBook Auto Twist 依然是一个「概念机」的状态,暂时没有一个可以预期的量产时间。但这样的创新形态,其实也代表着联想在 AIPC 时代渴求创新的决心。

考虑到这个量产机上手的成熟度已经很高,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看到量产的产品。ThinkBook Auto Twist 的产品团队显然对此充满了信心。

只不过联想产品团队还需要继续发掘能凸显它形态优势的使用场景和应用生态,我认为那将会是 Auto Twist 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

联想 × Intel 共创的 Aura Edition:业界独一无二

AI 大模型的到来,让多年持续低迷的 PC 行业看到了新的机会。而新时代的 AIPC,也有了新的定义和产品形态。

不难发现,在联想发布的一众 AIPC 新品当中,唯有搭载英特尔 Lunar Lake 芯片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产品命名来得以区分。

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后缀:「Aura Edition」。

这里的 Aura 象征着 AI 新时代的到来,也传达了 AIPC 更具个性化的意味。

在多年一起制造 PC 产品之后,联想已经和英特尔达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基于这样的合作关系,早在大约两年前,双方就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在 AI 时代到来之后,新的 PC 能够给用户带来哪些独特的新体验。

为此,联想和英特尔进一步加深了合作关系,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双方均派遣员工和技术专家进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研发资源来进行开发。最核心的目的,是基于英特尔的 Lunar Lake 芯片,打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崭新电脑体验。

最终,联想 Aura Edition 就是双方共创的产品成果。

可见,Aura 系列产品均由 Lunar Lake 芯片驱动,也就是刚刚发布的 Ultra 200V 系列芯片,它获得了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快的 CPU 核心」、「最好的集显」以及「最佳的 AI 性能」。

在 GPU 性能提升 50%,NPU 提供最高 67 TOPS 算力的同时,其整体功耗,仅有前代 Meteor Lake 的一半。

于是,无论是 YOGA Slim 7i 还是新的 ThinkPad X1 Carbon,都具备轻薄的产品特性,并且在极致轻薄的机身当中,满足用户对卓越性能和长效续航这样「既要又要」的需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敏捷的处理效率和摆脱充电焦虑的长效续航,是 Aura Edition 这类 AIPC 给到消费者最直观的革新印象。

除了在硬件端实现高集成度的定制化设计,Aura Edition 也在软件端做了相当多的定制化独占功能。

包括 SmartMode、SmartShare 和 SmartCare,这些都是针对目前用户在使用 PC 时所出现的一些痛点,而提供的「智慧」式解决方案。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在发布会后告诉爱范儿,虽然 AURA edition 的 Smart Share 能力是基于通用的 Intel Unison 应用能力,但联想在这个基础上联合英特尔,实现了领创式的全新交互能力。

其中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是,我们可以将手机向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边框轻轻地敲一下,电脑和手机就可以完成互联,激活「SmartShare」功能,实现智能手机和 AIPC 之间的无缝图像共享。

相较于以往需要通过连线或者插卡的方式,甚至是用「文件传输助手」来完成照片和视频的传输,联想的 SmartShare 可以比较便利高效地解决 PC 和手机互联的问题。

皆因 SmartShare 这个「碰一碰」的交互方式其实是基于传感器的整体感知,电脑上所配备的硬件传感器会经过 AI 算法来协调感知,包括物理方式传递的震动,还有蓝牙的配对「握手」,从而可以让笔记本知晓智能手机何时触碰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进而通过 WiFi 网络完成数据连接。

就现场体验的配对成功率来说,SmartShare 的感知能力非常高效灵敏,PC 不会对未配对过的手机产生反应,即便已配对的手机就在旁边。

得益于对物理震动的感知,所以 SmartCare 完全不挑 iOS 或 Android 设备,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在 PC 上可以直接看到手机上的媒体内容,直接可以将照片/视频拖进诸如 PS、LR、PR 等应用当中。

第一次体验这个功能的时候,我会比较好奇,为什么联想不考虑置入一个 NFC 模块来完成手机和电脑的交互连接?

带着这个问题,我在现场和联想的工程师交流之后了解到,这部电脑本身就已经内置了足够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配合 AI 大模型的能力就可以完成「触碰感知」,无需额外配置一个 NFC 模块了。

另外,若是使用 NFC 模块的话,会比较难去满足「适配通用性」的要求,「用手机敲一敲电脑边框」这个动作,相对比较直观而且基于物理方式,可以快速适配主流的 iOS 和 Android 系统连接,响应速度也更加快。

Aura Edition 还配备了 SmartModes 功能,用户可以按照当前工况所需去选择预设的智能模式,除了可定制的模式以外,还包括了:

  • 屏蔽模式:提供隐私警报和隐私保护等安全增强功能,确保数据保护。
    注意力模式:通过阻止分散注意力的网站和管理通知,帮助用户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 协作模式:通过弱光增强和背景模糊等功能优化视频通话设置,改善虚拟会议体验。
  • 健康模式:通过提醒用户休息、改善姿势和减少眼睛疲劳的功能,促进数字健康。
  • 电源模式:可以快速访问电源设置,以帮助优化电池寿命和性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充电间隔时间。

在不同的模式下,芯片会切换至合适的性能策略,并且调节诸如屏幕等元器件来适应续航需要,通过系统级调节通知提醒和应用能力,同时端侧 AI 模型也会去学习用户习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合适的提醒。

按照联想的定义,Aura 的 SmartModes 会越用越聪明,越用越流畅。

最后的 SmartCare 是通过联想的 Premier Support Plus 服务,提供 7×24 堪称全年无休的实时支持。用户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或文本聊天的方式与联想技术人员联系,以解决故障和问题。

Michelle 认为,虽然 OEM 厂商们现在都能够使用到英特尔相同的芯片,但要如何去使用它去实践创新才能区分出不同的厂商。而 Aura Edition 展示了联想在 AIPC 时代创新的和投资决心。

而联想推出 Aura Edition 的目的,就是想要用这些个性化定制功能来改变用户与 AIPC 交互的方式,这可能会是一个循序渐进比较缓慢的过程,但最终目的依然是让用户与 AIPC 相处的每一刻,都能感觉到更加高效和愉悦。

AMD 卷起 50TOPS 的 NPU,性能续航全都要

联想在 2024 创新世界大会发布的 AIPC 阵容当中,有数款产品都采用了 AMD 最新的 Ryzen AI 处理器,均采用了第三代 Ryzen AI 技术,将 NPU 性能卷到了领先的 50TOPS。

可以看到,联想 ThinkPad T14s AMD Gen 6 便是 x86 AIPC 的代表作之一。

它由新一代 AMD Ryzen AI PRO 与新的 Radeon 集成显卡驱动,同时 NPU 提供了 50TOPS 的性能表现,和前几代产品相比,其 AI 性能提升了 3 倍。

这套基准性能这意味着它能够高效处理一些复杂的任务,例如 4K 视频编辑或者 3D 模型渲染,甚至用它来打打游戏,也是毫无压力。

AMD 表示,其性能是 Apple M3 的 1.7 倍以上。

在坐拥较优性能的前提下,搭载 AMD Ryzen AI 9 处理器的 ThinkPad T14s AMD Gen 6 还实现了 17 小时的续航表现,这有望改变大众对 x86 轻薄 PC 的固有印象,大家也不用在应用兼容性和可靠性之间做出选择,可以直接既要性能,又要续航,更要轻薄便携了。

而且高通 Copilot+ PC 独占期即将结束,搭载英特尔最新酷睿 Ultra 200V 系列、AMD 最新锐龙 AI 300 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最快将于今年 11 月开始,可以使用到 Copilot+ AI 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AIPC。

8 核心的骁龙 X 芯片,让 AIPC 的入门门槛更低一些

骁龙 X 处理器的出现,曾被微软看作是「打败 MacBook」的赌注和「重振 Windows on ARM」的希望。

得益于 10 核心的 X Elite 和 10 核心的 X Plus 芯片,Windows on ARM 生态从未如此繁荣,微软也将 Copilot+ AI 功能作为骁龙 X 芯片的独占功能。

可以说,在今年 11 月之前,骁龙 X 芯片就是体验完整 Copilot+ PC 的唯一选择。但想用打开更多市场份额的话,降低用户选购设备时的入门门槛,是必由之路。

在联想 2024 创新世界大会正式举办的前一天,高通也在德国柏林发布了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来进一步降低 AIPC(Copilot+ PC)的入门成本。

虽然 8 核心平台缩减了 CPU 核心数,降低了极限性能,但依然保证了 NPU 具备 45TOPS 的算力,这意味着搭载 8 核心 X Plus 的电脑也将会支持完整的 Copilot+ 功能。

所以,对于选择基于 ARM 的入门级 AIPC 的消费者来说,联想最新发布的两款 Copilot+PC 都搭载了骁龙 X Plus 处理器。超薄的 IdeaPad Slim 5x 只有 16.9 毫米的厚度,而重量仅为 1.5 公斤;全新的 IdeaPad 5x 二合一是可翻转笔记本电脑,特别的形态具备更多的功能性。

更重要的是,在确保流畅的前提下,这两款 Copilot+PC 都具备超长的续航表现,在轻度办公、开会的工况下可以实现长达 10 小时的续航,似乎出门上班都不用带充电器了。

高通计算部门高级副总裁 Kedar Kondap 表示,「通过新的骁龙 X Plus 8 核,将覆盖更广泛的价格段,为用户带来具有 Copilot+体验的下一代 AIPC。」

对于消费者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这代表着新世代的 AI 功能,不再被锁定在旗舰设备的价位上,消费者将会有更多灵活的可选项,用更低的入门级价格来抢先体验到轻盈且高效的 AIPC 产品。

重视用户体验的创新,不止于硬件,更在于软件

联想创新世界大会结束之后,爱范儿等多家媒体有幸和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 (IDG) 总裁 Luca Rossi ,Intel 执行副总裁、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坐在圆桌之上,探讨一些关于 AIPC 的问题。

无论是 Aura edition 的横空出世,还是推出自动旋转屏幕 ThinkBook Auto Twist 等多个举动,都在彰显着联想在 AIPC 时代浪潮到来之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Luca 认为,现在 PC 行业的复杂性比以前多了不少,包括 PC 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都需要发展一个新的「肌肉」——那就是软件方面的能力。

以往,PC 制造商总是被定义为 OEM 的角色,在软件方面的定义能力非常孱弱,但如今为了应对 AI 和创新体验,联想决心在软件方面进行大量投资。

Luca 提到联想 AIPC 的愿景,是让每台 PC 都变得个性化:

在未来 1 到 2 年内,你将拥有一台 AIPC,无论是否 Aura 版,它都将内置一个基础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是一个小型的基础模型,参数在 20 亿到 70 亿之间,具体取决于多个供应商。它带有大量的个性化功能,未来将不再是「每台 PC 都是一样的」。

于是,联想在海外也正式发布了 Creator Zone 软件套件,它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生成和编辑图像,由经过精细优化的 Stable Diffusion 3.0 AI 模型提供支持。

加入了 Stability AI 最新的图像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3.0,并针对联想 AIPC 进行了优化,提供文本生成图像、草图生成图像、图像生成图像以及高级图像编辑的能力。

实际体验时会发现,Creator Zone 生成的图片会有着比较精美的细节处理,连湖水里的倒影都能够精细地刻画出来。

联想 Creator Zone 预计将于 10 月在配备独立 GPU 的联想 Yoga 设备之中(例如 Yoga Pro 9i),作为可选下载推出,未来该应用也将扩展支持到更多的联想 AIPC 设备,无需订阅就可以免费使用。

其实在今年 4 月份的时候,联想已经在 TechWorld 上发布了面向中国消费市场的 AIPC 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其中还有十余款联想小天核心应用,包括 AI 画师、AI PPT、文档总结、智会分身等。

其中,「AI 画师」支持快速文生图以及深度编辑,通过联想小天可快速调用这一应用生成相应画面,同时在图形训练和图生图等方面也有极致的创作表现。

在不久的将来,联想也会推出一个可能被称之为「Gaming Zone」的软件套件,目的是在游戏场景下用一些 AI 的方法来增强用户的体验。

例如一些辅助功能,或者是玩完游戏的时候 AIPC 会智能地意识到用户刚才是有几个表现特别优秀的时刻,于是 AIPC 帮你自动地录了屏,并帮你生成好了一段剪辑过的「高光时刻」。

有了这些精细化的 AI 工具类应用,联想的 AIPC 产品已经具备品牌自身的辨识度和差异化卖点,从而有望加快 AIPC 产品的更替与普及。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在 TechWorld 上曾经直言:「到 2026 年,按照联想严格定义的 AIPC,渗透率可能达 50%-60%。大多数人的下一代 PC 将是 AIPC,没有 AI 功能大家都不爱用。」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联想正携手英特尔,AMD,高通,微软和 Stability AI 等合作伙伴,挖掘人工智能革命的巨大潜力,让 AI For ALL,也让 AI For You。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