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美国两党议员敦促政府对中国镇压维吾尔人采取更强硬立场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美国两党议员敦促政府对中国镇压维吾尔人采取更强硬立场

JULIAN E. BARNES, KAROUN DEMIRJIAN
2020年10月,美国维吾尔协会成员在白宫前集会,支持《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
2020年10月,美国维吾尔协会成员在白宫前集会,支持《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 Jacquelyn Martin/Associated Press
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在加大对拜登政府的压力,要求加强对中国镇压维吾尔少数民族的立场,但两党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本周,纽约州民主党众议员里奇·托雷斯给国家情报总监阿夫里尔·海恩斯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指责政府未能提交一份有关中国对待维吾尔人的报告。
周三,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共和党主导的议案,试图迫使拜登政府禁止与参与压迫少数民族的中国官员接触。
美国政府于2021年宣布中国针对维吾尔人的行动是种族灭绝,并通过了《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对中国实施与侵犯人权有关的制裁。
广告
“但自从这些官方行动以来,情报界对中共镇压维吾尔穆斯林和种族灭绝运动的现状一直保持沉默,”托雷斯说。“所以我对整个联邦政府,尤其是情报界的惊人沉默深感不安。”
去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国家情报总监就中国侵犯维吾尔人的人权问题提交一份公开报告,该报告应于今年6月提交。周三接受采访时,众议院中国委员会成员托雷斯说,他起草了这项立法,是为了凸显他所称的中国政府对穆斯林少数民族的种族灭绝运动。
海恩斯的发言人承认收到了托雷斯的信,但拒绝置评。
国会要求情报机构提交许多机密和非机密报告,而情报机构往往难以按时提交。
拜登政府官员表示,他们认真对待中国对维吾尔人的压迫,并不回避对中国政府的批评。但托雷斯表示,他怀疑这份报告之所以被推迟,是因为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我们不能因为这是地缘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或者因为这样可能会让中国共产党感到不舒服或触犯其极度敏感性,就把问题简单地掩盖起来,”他说。
保护维吾尔人是一项少有的得到国会两党支持的事业。众议院两党多数通过了几项议案,旨在促进维吾尔人的人权,并从剥削维吾尔族劳动力的公司中撤资。
但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维吾尔人的困境已被卷入党派政治,议员们就共和党在众议院提出的因中国政府侵犯人权而对其实施制裁的努力展开了争论。
广告
尽管国会两党都关注维吾尔人的命运,但两党长期以来一直就如何以最佳方式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的问题上争吵不休。共和党领导人指责拜登政府对北京软弱无力,民主党人指责共和党人试图用焦土策略破坏外交。
随着竞选季的到来,政治僵局已经升级。本月,众议院共和党人投票通过了一系列他们知道民主党人会反对的对华法案,以此在争夺激烈的众议院控制权选举之前展示国家安全问题方面的实力。
周三通过的《制止中共法案》将对任何在制定限制香港自治、威胁台湾或侵犯包括维吾尔人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权利的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共成员实施制裁。制裁将冻结这些中国官员的资产,禁止他们前往美国,但参加联合国会议、参与情报收集活动或获得总统有限豁免的官员除外。
众议院周三以243票对174票通过了这项法案,其中33名民主党人投下赞成票,除了两名共和党人之外,所有共和党人都支持该法案。
尽管该法案得到了民主党的大力支持,但众议院的民主党领导人称,法案中的惩罚措施过于宽泛,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领导层。
“这项法案将破坏与北京的高层外交,”外交事务委员会民主党领袖、纽约州众议员格雷戈里·米克斯周三表示。他说,这项立法“对维吾尔人、香港人和台湾人民没有任何帮助,同时使得同中国接触以促进美国的任何利益都变得极其困难”。
广告
托雷斯说,他也投票反对共和党的行动,因为这会切断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他认为这会适得其反。
“世界上最危险的事实之一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缺乏沟通,”他说。“当缺乏沟通时,这意味着你离一场灾难性的战争爆发只差一次意外或一次误判。”
本周早些时候,白宫也发表了类似的批评,它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项立法“可能会切断我们两国政府之间的任何沟通渠道”。
共和党人对这种描述感到不满,认为该法案没有明确禁止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外交接触。
“法案中没有任何内容说我们不能与他们对话,”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该法案的起草者丽莎·麦克莱恩在听证会上说。“法案中没有任何内容说我们不能开展这种外交活动。”
麦克莱恩还对拜登政府与中国接触的外交努力表示不屑。“我希望文字能起作用,但它们没起作用,根本没有,”她说。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