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8 November 2024Main stream

张3丰的世界|更清晰了:传统新闻业正在解体

By: unknown
8 November 2024 at 12:47
CDT 档案卡
标题:更清晰了:传统新闻业正在解体
作者:张3丰
发表日期:2024.11.7
来源:张3丰的世界
主题归类:特朗普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即便是全世界范围内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也正在解体。

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督促拜登不要再选了。在那之前,拜登还要坚持,但是那篇社论后,他就放弃了。

拜登是传统新闻业的信徒,认为“体面”和“风度”对一个人很重要。这也是传统媒体塑造的精英人格。

纽约时报通过付费阅读和捍卫版权,获得经济意义上的转型成功。但是,它变成了一个封闭的收费机构。在各种页面上,你只能看几十上百字,再往下看,就要给钱了。

付费似乎是天经地义。但是,你又该如何批判马斯克的“你投票我给钱”呢。

“付费内容”,是把内容变为直接的商品。可以挣到钱,可以养活机构;但是,这不是“新闻业”,真正的新闻业,必然努力面向所有人。在筑起那个信息门槛的时候,就意味着真正的转向。

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的时候,我可以免费看华尔街日报,因为拥有一个哥大的ID。哥大学生免费看几年,毕业后肯定支付得起续订的费用。这就是“精英”的再生产。但是对普通美国人来说,每年花几百美元看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是不太可能的。‘

那是一个“好世界”,是你们的。现在“我们”要打造一个自己的。看一下摇摆州的选情地图,几乎被红色淹没。

特朗普8年前的胜利,是自媒体超级个人的胜利。那时候他的对手是希拉里,也是机构媒体的化身。

今年的胜利,则是自媒体超级个人加上平台加持。特朗普甚至遭遇过“封号”,大家都嘲笑,却不知道这是自媒体时代真正的加冕。

我看朋友二湘的文章,特朗普的周围有一批自媒体网红。他们没有泰勒·斯威夫特粉丝多,但是却都战斗力爆棚。他们的声音能更有效地抵达普通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超强个体的联合。

特朗普的镜头总是对准自己,他很自恋、粗俗,但是却又亲切,实际上成为千万粉丝的化身。

希拉里则习惯展示合影和自己的团队。她的演讲精彩,遣词造句优雅,那是传统媒体时代话语系统的结晶,也是这种话语最后的光彩。

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对决,才是真正的对决,后面的两次,没有什么新东西,只不过两个世界的分野变得更大,特朗普和他的世界变得更大。8年前可能是“新世界”的先声,现在则是再次确认。

信息和传播,依然是重要的,比过去更重要。但是,传统机构的瓦解,似乎不可避免。掌握信息的权力,正在重新分配——当然,这是发生在一个自由的社会。

是的,还需要要等到几家电视台”宣布“,特朗普才算真正胜利。很多人仍然在等待“权威的消息”,不到最后一刻不愿意承认。

但是厉害的自媒体和个人,早已通过重新建模,获得了答案。他们不需要”最后确认“,不需要“最后一刻”,他们走在前面,总是走在前面。

这不是说新闻和记者不再重要了。也许,那些奋战在前线的自媒体,才代表“真正的新闻业”呢。

甚至传统机构的三审三校对、信源交叉核验等等原则,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已经岌岌可危,有时候显得可笑。

哥大学生抗议行动,自媒体上每天都有视频。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就在校园内,他们“卧底”、观察,警方采取大行动后几天,深度报道发表出来,但是却几乎没有影响力——它已经不在传播的链条之中。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新世界的到来,而且惶恐不已。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张3丰的世界|一封给走失朋友的信

17 October 2024 at 22:00
CDT 档案卡
标题:一封给走失朋友的信
作者:张3丰
发表日期:2024.10.17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主题归类:城市的地得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各位关注公众号“城市的地得”的朋友,未来半年你将看不到这个号的更新了,希望明年4月还有机会见到。

“城市的地得”是在2021年8月开始密集更新的,我还记得当时写了一篇《必须清澈透明支持张文宏》。

“城市的地得”,这个名字中有三个结构助词。它们没有实际意思,但是却又是汉语中不可缺少的。

就像城市中人与人的连接一样。没有连接和互助,人又该如何活着?

因为这个公号的写作,我认识很多朋友。有一次我去一个陌生的咖啡馆,买了一杯咖啡和朋友聊天,店员过来和我打招呼,“你是张丰老师吗?”他是公众号读者,送了我和朋友一人一个布丁。

朋友很震惊:一个读者怎么能够记得文章作者?

在饺子馆和地铁站,我也都碰到类似的朋友。后来做书店,就见到了更多。他们说我在疫情时候的写作,曾陪伴过他们。

这让我惶恐,也感受到一个“写字者”的责任。虽然有时候会自暴自弃,但总还是会努力尽自己的本分。

实际上,过去几年,我比任何时候都严谨,有时候写一篇文章,还要做一点记者的工作,努力去核实求证一番。

人们必须更多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过去几年努力关注自己所在城市的一个视角。我希望看到、促成更多人与人的连接,后来我参与创办有杏书店,也是基于这种理念。

未来半年,大概就只在这里更新了。不过,也许会有更多时间读书、跑步,建设自己,也不是坏事。

因为这个号的读者,有一部分和“城市的地得”是重叠的,这也算小小的通知。其实我知道,茫茫互联网,走散了就是散了。

今天在书店,听到不远处狗的叫声,清脆,悦耳,没有任何攻击性。我猜它是一只泰迪犬,走过去一看果然是。我想起来,我的狗已经死了四个多月了。

那声音不是它的,但是也将我引向它。所以发出声音是重要的;甚至,声音本身就是重要的,它是某种存在的证明。

张3丰的世界|历史中的遮蔽:你只是爱皇帝而已

By: unknown
11 October 2024 at 21:48
CDT 档案卡
标题:历史中的遮蔽:你只是爱皇帝而已
作者:张3丰
发表日期:2024.10.9
来源:张3丰的世界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昨天文章中谈到“遮蔽”,其实历史深处的遮蔽更严重。

比如,清军“入关”。很多人认为是明朝皇帝用错了人,如果袁崇焕这样的人受到重用,就不会“亡国”。

这样想也可以理解,如果你爱明朝,恨“清军”,认为投降满清就是卖国,后面为什么又转而大赞康熙、乾隆?

站在“明”的角度看,是溃败,而从清的角度,“入关”就是进取、是发展。但是,大众接受的历史教育,关于“入关”很少,教科书几乎一笔带过,以为都是明朝皇帝昏庸的错。

关于宋代的认知也是如此。普通中国人恨秦桧,爱岳飞;认为辽、金、蒙古都是“外国”,但是教科书翻到元代的一页,又开始崇拜成吉思汗——很多人喜欢读历史,不过是喜欢皇帝而已,喜欢权谋、谋略,好像自己也就像皇帝一样,站在了地图前。

我最近几年也开始喜欢地图,尤其是看老家黄泛区。很多人河南人为宋感到自豪,因为开封曾是首都,那是这片土地最后接近权力中枢。但是,大家却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可能是辽、金、蒙古或者其他北方部落的后裔。

金国被蒙古灭掉的时候,最后的都城在蔡州,就是今天的驻马店汝南县,几乎没看到河南人为“金”感到自豪的。

这就是“单一历史叙事”的结果,它会把历史简化为某种主流观念。

历史作家张明扬,对古代战争有浓厚的兴趣。可能就是从对战争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他的《弃长安》成为畅销书,《入关》也很受好评。他似乎抓住了中国历史中的转折时刻,穿越回到历史现场,和那些人物对话,让一个个标签化、符号化的人物,活了起来。

那些曾被称为“奸臣”“汉奸”的人,也因此还原成了“人”。

在新作《崖山》中,南宋名称贾似道就是一例。因为南宋灭亡,他成了最大背锅侠,后世人甚至称他为“蟋蟀宰相”,玩物丧志的典型。

但是,在张明扬的叙事中,他曾是能干的军事家,在保卫襄阳的时候显示出才干;他也是改革家,率先把自己家的良田充公,为国家财政出力。从一个风流公子哥儿,到南宋中流砥柱,再到失败为人唾弃,这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这几年,关于宋代历史的书出了很多,似乎有一种崇拜宋的迹象,放佛当下中国的所有症结,都可以在宋代历史中找到答案。市场经济,改革,国际化、知识分子的好日子,有人甚至在宋代看到“民主政治”,而对取代南宋的蒙元,很少有人愿意看上一眼——斥之为野蛮,所以有“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样的说法。

和《入关》的思考相一致,张明扬在《崖山》这本书中也讲述了一个“成长中的蒙元”的故事。普通中国人不知道几个蒙元人物的名字,而实际上,忽必烈帐下的读书人,比宋理宗的臣子,不管是读书还是识见,都要好很多——为什么不愿意看上一眼呢?

周日晚上,和张明扬聊聊《崖山》:“崖山”之后,无中国?有一个更大的“中国”,这个“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希望能让你对皇帝的爱减一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