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Today — 9 January 2025Main stream

买手机有补贴 网友:我不缺几百 缺几千

中国官方周三宣布,今年将扩大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推动百姓增加支出,提振消费。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民众对这些补贴政策是怎么看呢?

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1月8日宣布,政府在2025年将把更多产品纳入家电以旧换新计划,把国家补贴范围扩大到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和电饭煲;在汽车消费方面,将补贴范围从国III标准升级国IV标准,同时农业机械汰换等方面也有所扩大。

官方宣布将在今年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但市场似乎并不被这些政策所打动。

网友:我是缺那几百块吗?

根据官方通知,购买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000元的新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的消费者,将有资格获得15%的补贴;但单件最高补贴上限为500元,每人每年享受的补贴总额上限为人民币1500元。

有网友测算,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即只有单价在3333元以下手机的才能享受满额补贴;如果是6000多元的主力旗舰机,补贴500元只占8%,还不如店商打折的优惠大。在《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的“政府出钱补贴,你会趁机换手机吗?”的话题下,多数网友回复“不会换”。还有人调侃说:“我缺的是那几百吗?我缺的是那几千!”

海外经济时评人士蔡慎坤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单纯地以旧换新,没办法使整个内需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作用。因为只有内心愿意换的,或者是有钱换的,才去换;对于没钱换的人,依然是没有办法去换。因此以旧换新政策的适用对象还是集中在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其实在中国不到一亿人。”

旅美中国企业家胡力任认为,此举或有短期效果,但长远来看来,边际效益是下降的:“家电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那么可能有一些家用电器老百姓在逐步更换,相对会有这个爆发性的需求。但是这种把戏不能玩得太久,因为老百姓本身兜里没有钱,他也不可能一直换、一直换。”

不少分析认为,将汽车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到国IV标准,可能会带动新一批换车潮。据中国官方2019年数据,国III标准汽车的保有量为4319万辆,国IV汽车保有量翻了一倍,达9639.3万辆。

但据中国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1月8日在国务院吹风会上透露的数据,中国在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290万辆,置换更新370万辆,总量为660万量,仅占国III全部汽车保有量的15%。

美国南卡罗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分析,这个举动背后是中国政府急于将汽车产业转向“新质生产力”的思路。但他对其可能产生的市场效果并不乐观:“首先,电动汽车虽然是在快速增长,但实际占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另外,中国大部分电动车的质量并不过关,而且中国老百姓对车的需求也没有那么高。一味地推动汽车升级,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图为中国生产的一款电动车。有分析认为,将汽车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到国IV标准,可能会带动新的换车潮。
图为中国生产的一款电动车。有分析认为,将汽车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到国IV标准,可能会带动新的换车潮。
(美联社图片)

为何不发消费券?

在谢田看来,以旧换新仍是政策来指定所消费的产品,但这些产品未必一定是家庭所需要的,因为其本质也并不是惠民:“看起来定向地让老百姓买新家电,给一些折扣,老百姓好像得了实惠,实际上是要保护这些家电产业,尤其是很多国企,然后通过这个政策保证政府和机构的收入,而并不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胡力任提到,即便是对生产端的扶持补贴,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收益:“你跟政府关系没有搞好,那你就进不了以旧换新的名单,就搭不上这个顺风车。怎么和政府关系比较好?所谓好就是要贿赂。”

2024年以来,海内外的经济学专家均认为,如果中国政府希望提振消费,最好的方式是发放消费券,让百姓手里有钱去消费。但中国政府为何迟迟不采取这一政策?

蔡慎坤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令人沮丧的:“第一,中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可能很难承受全国发钱的后果;第二是感觉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还有亲疏之别,他愿意给公务员涨薪,也不愿意努力给老百姓发钱。但公务员群体对中国社会的消费能力、拉动能力是有限的,毕竟它人数并不是那么多。”

谢田认为,发放消费券仍然是有计划地、定点的消费行为,不如直接发放现金有效。他用美国在疫情期间的政策举例,“直接给中低收入家庭发钱,经济一下就起来了。当然这个政策也有通货膨胀的负作用,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针对中国目前财政不足的状况,谢田提到另一个解决方案:“政府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减税、削减政府开支。阿根廷政府就是个非常好例子,一年时间,阿根廷的联邦中央政府开支减少了60%,经济马上就起来了。”

胡力任则认为,所有国内外经济学家的谏言都是按照正常金融学或经济学逻辑在思考如何拯救中国经济,“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中国政府跟中国人民是一个博弈关系,是对立关系,所以决定了中国政府并不可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解决经济问题。”

他举例说:“中国政府什么时候给老百姓发过钱?从来没有过。大饥荒有吗?文革全国大乱的时候有吗?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在给百姓发钱,上海封城三个月也只发了点萝卜青菜。因为中国政府的目的就是不断剥削老百姓,所以老百姓不可能得到任何政治补助。”

截至本周三,社媒平台上网民对这些新政策的评论也不乏讥讽之辞。

一位网友评论说:他们以为买身新衣服吃顿饭,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起来了,经济就发展起来。接着奏乐接着舞吧。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 美联社图片

图为北京一家商店展出的手机。中国官方周三宣布,今年将扩大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推动百姓增加支出,提振消费。

💾

中国公务员先欠薪后涨薪: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恩赐

岁末年初,中国公务员加薪的消息成为坊间秘闻并被热议。在中国经济下行及去年大规模减薪、欠薪的背景下,公务员突然涨薪背后的逻辑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政府为公务员加薪的消息成为岁末年初的热议话题。据路透社及彭博社消息,此次薪资调涨追溯到2024年7月,人均月工资可增加约500元人民币,调涨的薪资在年底月初一次性补发。但也有一些基层政府雇员表示,他们的薪水实际只增加了约300元人民币。

中国上次宣布公务员全国普调工资是在2015年,随后在2016、2017、2018年都有过调整。但随着疫情发生,调整停止了。本次调整的消息是疫情之后首次。

但与以往不同,这些涨薪的消息尚未见到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或政府文件通知,而且中国经济下行明显,多地财政吃紧,欠薪事件时有发生。在这个背景下,公务员涨薪究竟是事实,还只是一场画饼充饥?

到底涨没涨?

搜索中国的社交媒体,可以看到一些网友在半公开的社区或评论区里交流。许多地区的教师表示,已经收到了补发的工资。有人还晒出了2024年与2022年的薪资结构表格对比,岗位工资平均涨幅约500元,薪级工资涨幅从30到100元不等。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没有收到补发的工资,也没有听到相关消息。为了避免审查,网友们默契地用车牌号码暗示所在地区,如“豫R怎样了?”、“皖N发了吗?”。

从各地分享的信息看,除了公务员以外,教师、医生、退休人员等,都在涨薪之列。

但内蒙古自治区法制办公室前副主任杜文对这个传闻表示怀疑。他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公务员的薪资结构很复杂,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级工资,补贴、津贴……。比如在内蒙古地区,公务员还曾经有一个收入名目叫‘民族团结补助金’。各地区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如果调整,调整的是哪一部分?按什么标准调整?都没有办法统一。所以我觉得,法律逻辑上不存在全国普调。”

他举例说,比如2008年时,内蒙古呼和浩特省级公务员的基本工资约为2800元,而阿拉善盟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可达8700元。如果调涨,这两个地区就不可能都涨500块。

旅居美国的原黑龙江省鸡西市副市长李传良也对自由亚洲表示,目前听说的消息并不确切。他介绍说,中国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薪资系统的,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人员;事业单位还分全额事业编和差额事业编,其工资口径和发放财政来源都不一致。因此,在没有官方调资标准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断言是全国统一行为。

时评人王剑则认为,综合各方面的网络消息,基本可以确定这次中国公务员系统加薪是一个普遍现象:“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加上退休职工大概有6000万人。全国有6000万人加了工资,这种让人生气的事情传播得很快,都会知道,只是早晚问题。但是因为资金调动问题,各地可能会有时间差。”

不过,也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工资涨了,但绩效降了,加一起算,最后并没涨。

杜文认为,这样的说法更有普遍意义:“我所知道的就是,大批收入在下降,特别是补贴、津贴。比如警察,警察以前加班费很高的,现在有的地方加班费可能没了,那他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网民对公务员涨工资的评论
网民对公务员涨工资的评论
(社媒截图)

从减薪到涨薪,背后有何逻辑?

疫情以来,中国公务员系统经历了多轮“降薪潮”,不少地方还出现了集体讨薪,或要求退还早年“超额发放的奖金”的情况。

但是,为什么突然又会出现“涨薪”的说法?杜文认为,“单位到年底发补贴,这是中共每个部门一直都保持的。除了工资以外,本单位有一些预算外的收入,一把手定了就给大家发了。”

王剑则评论说:“减薪是现实,涨薪是恩赐。这两个是不同的事情,减薪是没办法,帮你把它涨回来,这就是习近平的恩赐。”

李传良也认为,这两件事并不矛盾:“之前欠的还可以欠着,不妨碍现在涨;口头说涨了,最后也不一定发到手里呀。”

曾为政府官员的杜文和李传良都认为,此次涨薪的消息传出,也是到了“不得不涨”的关头。

杜文表示,不能只看到大城市公务员的收入水平,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地公务员收入也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比如河北一些地区,公务员收入只有我们内蒙古的一半,一个月才几千块钱,如果贷款买房子还房贷,孩子上学,就很紧张了。如果再生病,可能就出问题了。”

李传良分析认为,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理由:“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严重不足,这些都是跟着工资水平走的。三险一金平均占工资水平的10%,如果工资不提标准,这三险一金的钱从哪里来呢?涨工资,就涨了三险一金的收入。所以就算涨了工资,最后也拿不到这么多钱,因为你缴三险一金又缴回去了。”

图为出席中国两会的官员。中国政府为公务员加薪的消息成为岁末年初的热议话题。
图为出席中国两会的官员。中国政府为公务员加薪的消息成为岁末年初的热议话题。
(美联社图片)

钱从何来?

网友和评论人士普遍关注增加的薪水从何处来的问题。受访人士认为,这在现实中并不会成为问题。

李传良说:“没钱的是老百姓,政府怎么会没钱?钱都在政府手里呢,就是把钱花在哪儿的问题。比如,原来每年修十条马路,现在不修了;还有,那么多维稳经费,调整一下就有了。就看一把手是不是本着保民生的思路了。”

不少媒体分析,中国此次给公务员加薪的目的可能是为提振消费。王剑不同意这个看法:“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举动并不能刺激消费。如果想刺激消费,效果最好的是发给穷人,发给口袋里没钱的人,他马上就会花出去;但公务员肯定不是现在中国最缺钱的群体,发给他们,可能就存起来了,不太可以刺激消费。”

他认为,此举最可能是一种政治目的:“这就像古代打仗开战前要埋锅造饭,三军将士饱餐一顿然后去拼命。现在中国给公务人员加资就是要他们在关键时候去给中共拼命。”

在杜文看来,用涨薪收买人心一直是中共的惯用手段:“任何一个地方,如果要换届,或者干部投票,或者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一般都是涨工资。”

李传良认为,此举甚至存在“画饼充饥”的可能性:“公务员从金饭碗、银饭碗变成铁饭碗,现在这个碗还有可能随时就碎了,但对老百姓来说总还是一个饭碗,所以还有那么多人在考公。那么就先给你的碗做大点儿,至于装不装得满,就再说了。”

网民对公务员涨工资的评论
网民对公务员涨工资的评论
(社媒截图)

老百姓怎么看?

秘而不宣地涨薪,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愤怒。

有国际社媒平台X的网友认为,给公务员涨薪势必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公务员本质上是食税阶层,给公务员多发工资必然意味着对纳税人更多的剥削,这么做只会造成更大人群的消费进一步降低。”

杜文也认为,尽管中国公务员的收入水平相比于其他国家属于低水平,但相对于中国普通民众仍算是高水平:“公务员最重要的是隐性福利,比如之前内蒙搞车改,一个干部就能分十几万。”

他表示,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公务员收入的任何一次调整都需要走严格的法律程序:“先纳入预算管理,然后交同级人大,人大讨论通过之后形成法案,才能拨款。”但现实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用‘分赃’来形容,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层级和机构是按照这个法律程序来的。”

责编:何平 网编 :洪伟

© 美联社图片

图为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会议的官员。中国政府为公务员加薪的消息成为岁末年初的热议话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