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1 December 2024Main stream

“李老师”发币引热议:骗局、割韭菜还是“划时代的”新路?

21 December 2024 at 05:35

这两天,“李老师”发币事件成了海外简体中文圈的第一话题。知名网友“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简称“李老师”)透过发行加密货币迷因币,一夜之间吸入大量资金。他表示,将用募集到的这些钱来创建基金会,维持其团队并助力海外中文文化社群的发展,但也有大量网友怀疑这是骗局,意在“割波韭菜回家“。其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12月18日,旅居意大利的知名网友“李老师”在其社媒平台X的小号@lilaoshizuikeai上宣布:“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天, $LI 的发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即使受大盘下跌拖累,但此刻 $LI 依然保持近千万的市值,还是令我惊讶。”

从发行一天市值千万到被标注为“貔貅盘”

就在18日这一天,“李老师”和其团队在Solana平台上发行了自己的迷因币 $LI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是在币圈、海外华人青年反抗社群、还是更广泛的简体中文圈,这一行为都引起热议。

本名李颖的“李老师”告诉本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快就实现了他们的远期目标: “对, 没错,只是一天的时间,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基金会。一个属于我们海外的中文社群、我们自己治理的一个基金会,然后我们可以用这笔钱去帮助更多的海外的人。” 他说,发行$LI是为了帮助其团队持续运营其X账号,最终目标则是透过良性机制,来帮助海外中文文化社群一同发展、壮大,以捍卫中国人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不过从19日到20日这两天,$LI币的价格一直在下跌,20日下午截至发稿时的市场总值约为$400万美元。李颖说,“迷因币本身就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东西嘛,它的波动会比较大,加上这两天加密市场货币全部都在跌。”本周早些时候,比特币的价格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但之后持续遭到抛售,显示市场情绪的快速变化。

李颖说,这就和股票市场一样,大盘下跌时个股也受影响:“市场出现这种情况,它是大家没法控制的,但是我这边能够做到的就是,把我继续把这个事情做好,可以让购买它的人更加有信心。”

与此同时,已有平台已把$LI币标注为诈骗或高风险而禁止交易,甚至直接屏蔽。对此,李颖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平台是中资背景,比如链上钱包OKX:“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为什么? 本身我们是在一个pump平台,一个公平发布的平台去发布这个东西。如果它存在问题,就说明在这个pump平台上发行的所有的币都有问题。但它只把我们标注成“貔貅盘”,意思是说我们在诈骗。这背后其实我认为是有一些政治因素的。”

据有金融投资背景的网友“金融汪”在X平台的贴文说,因为“李老师”的目标用户大部分都是中文用户,而中文币圈用户的首选链上钱包就是OKX。 “李老师”的Li币被标注为貔貅盘以后,“李老师”所期望的韭菜盘就没有办法参与他这个币的交易了,其交易流动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我们在Solana上发布了我们的迷因币 $LI
HhUVkZ1qz8vfMqZDemLyxBFxrHFKVSYAk7a6227Lpump
在下面的推文中,我们详细阐述了我们的愿景以及 $LI 的运作方式。我们也会陆续公布我们现阶段的工作以及我们的路线图。
很荣幸可以在加密世界留下我们的印迹。我们将在加密世界继续书写我们的故事。 https://t.co/TzcdG7qG5a

—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December 18, 2024

“李老师”的个人观念转变与发行$LI币的初衷

加密货币作为一个新兴金融领域一直广受关注,但也充满争议。李颖也向本台披露了他步入这一领域的想法:“在这几年的了解当中,其实一开始我也有过这种怀疑,我也有过这种不信任,然后到了最近这几个月,就是当主流的这个文化开始接受它,当这个比特币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不断的发行,然后当特朗普和马斯克对于这个加密货币的看好,我的观念也在转变。”

李颖说,自己决定选择发行迷因币有多种原因,尤其是当他因为在海外社媒平台上的活动导致个人银行卡被中国当局全部冻结之后,他意识到只有加密货币能够带给他“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今年9月,他为躲避中国海外警察骚扰而到欧洲各地旅行,发现海外华人社群的优秀创作者和年轻人反抗社群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没有资金。

“当时我也很羞愧,因为我作为他们当中可能说是影响力最大,或者是流量最高的人,其实我也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李颖说,“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我应该去做些什么,能够让海外的这些中文社群可以继续维系下去。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尝试。”不久前,他还发现有科学团体在加密货币领域发行迷因币来募集资金,支持其科学研究。这让他看到把加密世界和现实世界真正联系、构建起来的可能性。

网络热议:“反共是挣钱手段”与“划时代”新路

日前,$LI币发行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海内外网友的热议,其中负面看法占多数。有的讽刺说:“反共是挣钱的手段” ,“李老师要发财了。无偿奉献‘神话’落幕了” ,“眼看骗局揭穿,割波韭菜回家!不送”。有的人则担忧地表示: “银行暴雷了可以找李颖投稿,李颖发币一旦暴雷找谁投稿?”“现在跌了一半了,咋办?”。更有人警告说: “要吸取之前那个收费移民广告推文一地鸡毛的教训”,并强调“这个完全是圈钱的项目,性质完全不同。现在终止还来得及,亡羊补牢还不晚。”

但也有少数人对李老师表示支持,认为他“是在走出一条老帮菜们看不懂的路”,也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用怀疑的心态去看这件事”。还有的认为$LI币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如果成功并且证明不是割韭菜,能建立起大家的信任,就将改变海外青年反抗社群资金困难的状况,这样“很多事情就能做成了“。

“李老师”被卷入诈骗犯罪漩涡?

来自中国、曾给李老师投稿的网民张先生以书面方式告诉本台:“我认为李老师这次发币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做法,毕竟币圈现在的情况非常乱,基本上都玩的是击鼓传花割韭菜的游戏,作为一种投资产品来说风险极大,且非常容易卷入诈骗的犯罪漩涡,这将极大损害李老师这个平台的公信力。” 他表示,能理解“李老师”这个账号需要资金运营,但他完全可以选择募捐或者向人权机构申请经费这种风险较小的方式。他怀疑“李老师”可能是被别有用心的币圈人欺骗了。

有此担心的不只是张先生。目前流亡在德国的“白纸运动”青年黄意诚19日透过社媒X平台发表了“我与李颖割席的声明”,提出多项质疑。他告诉本台:“你需要有金融服务的执照才能去做这种发币的项目,那么他是根本没有。他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还有税也是非常高。第二个就是道义的问题,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这样做人是不行的。”

黄意诚认为,李颖的所作所为是受到了背后技术团队的诱惑与操控,最后的结果就是幕后团队卷走钱财逃之夭夭,李颖拿到个零头甚至完全拿不到钱,而白纸运动及海外民主派华人则会面对一地鸡毛。

面对金融合规性的质疑,李颖的回应是,在加密货币平台Solana上,大家都可以直接去发行或购买迷因币:“目前来说的话,发现迷因币是加密圈层里的一个行为,它还没有涉及到那一步。但现在,我们的团队也在做法律方面的准备。如果到了那一步的话,一切肯定是合规的。”

他强调,不存在自己被币圈人或团队“忽悠”了的问题,因为“所有的操作都是我自己直接去操作的。” 他还告诉本台,巴黎网友“蒋不”帮他拍摄了发行$LI币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对于多个$LI币空投钱包地址(无买入记录)高点套现,盈利百万美金表示质疑。对此,李颖以书面方式回复本台:“地址是空的原因并不是转账,而是 pump 的机器人,来源是 pump.fun 的 curve。随便搜索一个账号,都是在高频自动交易。”

那么机器人的背后是谁呢?李颖表示:“这个是无从考证的,有很多加密货币玩家会使用这样的机器人进行操作。” 但他强调这不是来自他的团队:“目前,我看的结果是大家没有人去卖这一部分,或者是把它清仓等。就算清仓,这部分只有4%。”

基金会与项目方在哪里?

黄意诚在“割席声明”中还质疑,李颖的基金会连理、监事都没有,也未征询过公众和社群的意见,“什么都没有,一上来就把韭菜割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不真诚,糊弄人。

据李颖日前在其小号发帖中说,将使用 $LI 成立一个基金会,在分配架构方面,项目方持有25.8%,其中,雪花基金会持币19.5%,用于团队运营建设,以及之后对海外中文文化社群的支持。团队成员合计分得4%,李颖个人持有2%。他们承诺,基金会只会基于团队的运营成本出售代币。

李颖在回应这一问题时说:“此刻跟你说话的人就是项目方,目前此刻是我一个人在代管。为什么呢?我在做这个事的时候,我知道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是没有和任何的人去沟通,或者说提前联系,但是我认为,加密货币新的时代它已经到来,它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更松散,监管更乱七八糟的一个时代了,所以说我一定要做。” 他说,事前保密也是为了避免有内部交易以及遇到更多内部阻力。他自己的团队也是事后才知道这件事。

虽然现在基金会尚未组建好,但李颖强调,得益于区块链的公正和透明,他们可以公开公正地展现他们的事业。因为所有的一切在逻辑上是公开了,包括每一个加密货币钱包的地址,曾经做过哪些操作,和哪些钱包的地址有关联等都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说没有人可以隐藏这一切。所以这也是我们和过去、或者说大家所担心的那些诈骗的项目所不同的一点。”

展望未来,他说最终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海外中文社区生态。任何有理想和抱负的团队都可以在社区展示自己的项目,由所有 $LI 的持有者来投票决定是否对项目进行支持。在接下来的推文中,他们将不断公布其现阶段的工作以及路线图。

支持李颖这一尝试的加拿大自媒体人、时事评论人士、网友“多伦多方脸”(以下简称“方脸”)告诉本台:“我对这个的看法就是一个比较创新的募集资金的渠道。” 他说,自己在加密货币领域已有4、5年的经验,也曾被割过韭菜,了解大家的担忧。但他认为这次大家的心态应该有所不同:“如果炒就算了,但如果买,你可以把它当作捐款来买,用这种态度。我觉得这个东西和(郭文贵的)喜币在这一点上就有很大的差距。”

“方脸”还说,据他了解,李颖发行$LI币是很纯粹的,背后并没有一个资金团队在裹挟:“它能涨这么高全是靠广大散户,每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的。这跟传统的迷因币或山寨币是很不类似的。” 他也希望大家不要先入为主,可以多些时间观察:“这个东西到底如何,等一等不就可以看出来了嘛。”

另据“方脸”19日在X平台发帖称,经过和李老师讨论和对其项目愿景的了解,他决定成为$LI的雪花基金共同管理人,监督资金用途。未来也会邀请更多的人加入基金会,希望以此建立一种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他特别声明,自己买过一些$LI,但是目前没有卖出过一枚,也没有依靠这个套利盈利。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马聚则表示,李颖透过发币,打通了国内人士对他支持的一个路径,让这些人能够隐匿身份、安全地支援他。他也希望大家对此抱持积极心态:“我想今天这样一个机会,给年轻人一个寻找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给他一个信心,给他一点耐心,这不是一件坏的事情。这总比两手一摊坐在那里等死的要好。”

财经人士警告:风险无限大 需小心把握

针对发行虚拟货币的问题,旅美财经评论人士王剑告诉本台:“作为一个有30年财经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我可以告诉你,做这件事情是愚蠢的,因为没有人会通过这个获利。有人获利,非常非常地罕见,大部分人都是亏损离场。”他补充说,加密市场有很多类似产品,“但是这类产品我是不会买的,因为风险无限大。”

王剑认为,李颖能够发行$LI币是因为“李老师”在社媒平台上有足够粉丝,但他的产品和其它加密产品并没有区别,都是没有“锚”的产品:“就是从资产来说,它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也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昨天讲的,美联储是不会用加密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因为他没有‘锚’。”

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则表示,李颖发币这件事现在还不能下定论,因为不知道这个$LI币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好处:“但是我有一个期望,就是第一,我希望这个事情是合理合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圈大家钱、骗大家钱。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和他们的愿景、和他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那就是郭文贵第二。”

他强调,即使是比特币这样的正规交易平台,投资者也总会有得有失:“一方面是祝福,另一方面要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这个风险,把控好这个风险。”

责编:李亚千 网编:洪伟

© X截图/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的X账号封面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布林肯:我们让几乎全世界都意识到 台湾关乎所有人

19 December 2024 at 11:10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三(12月18日)表示,美国已成功地让欧亚主要伙伴和盟友在应对中国的战略上进一步协调一致,尤其在台湾问题上, 尽管中国总是称其为内政、无关他国,但美国让全世界都意识到,这关乎所有人。

布林肯即将于明年随拜登总统1月20日下台而卸任国务卿职务。他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18日举办的活动中,回顾四年来在对华政策方面的成果时提到台湾问题:“当提到台湾这个词时,中国每次说的就是,‘不要提它,这和别国无关,而是我们自己的内政’。 我们所做到的就是让几乎全世界都意识到这一事实,‘不,从根本上说,这关乎所有人’。因为如果台湾发生危机,整个世界都会受到影响。”

布林肯指出,每天全球 50% 的商业集装箱运输都要经过台湾海峡,全球70% 的微电子芯片都是台湾制造,如果这些芯片断供,就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介入,要求中国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这种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明确和响亮。

布林肯:美国让欧亚伙伴意识到安全问题不可分割

布林肯还强调,美国已经打破了欧亚伙伴各自只关心本地区事务的孤立状态,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安全问题不可分割。当中国和朝鲜一起帮助俄罗斯持续入侵乌克兰时,这让欧洲国家意识到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情对他们很重要,亚洲国家如日本,也意识到今天在欧洲和乌克兰发生的事情明天可能会在东亚发生。

【回顾外交成果 布林肯:美国让世界认识台湾事务关乎全球】
【中国认台湾是内政 但国际开始介入要求中国行动负责】
美国国务卿 #布林肯 在参加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的活动时,回顾四年来在对华政策方面的成果时提到台湾问题:“当提到 #台湾pic.twitter.com/fbSSQ4q65a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December 19, 2024

他说:“现在,当然中国是一个焦点,不是因为美国想把北约带到印太地区,而是因为印太问题正在跨入到北约。所以我认为,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们已经能够建立这种共识,这些行动起到了更大的威慑作用。”

布林肯提到,为因应地缘政治的挑战,拜登政府积极构建欧洲大西洋地区与印太地区的桥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已有4个印太地区伙伴,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及韩国。

回顾过去四年,布林肯表示,一件并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的事情,就是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伙伴和盟友对中国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趋同。在处理去风险化、技术转让、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行为方面,他们日益采取统一方法。他们提出的中国战略,其重点也几乎完全一样。

“我们成功地与欧洲和亚洲主要伙伴协调统一政策的最好证据可能就是,我与王毅外长每次会晤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以 30 或 45 分钟的讨论,或者他独自抱怨我们为协调所有这些国家所做的一切。所以在我看来,这是我们非常成功地建立这种协调、共识的最好证据。”

布林肯:中国不能一边谈和平 一边资助侵略

在谈到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构成的新独裁轴心时,布林肯指出,中国相较之下与世界依存度更高,因此中国需自省,这种结盟的声誉代价及其后果。俄罗斯得以对乌克兰进行持续侵略的主要驱动力和维持因素,就是朝鲜的导弹和军队、以及中国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的支持。

他指出,中国想要以更能反映其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重塑国际体系。但是对俄罗斯的这种支持也让中国处于越来越困难的境地:“因为如果它(中国)渴望获得领导地位,如果它希望被视为一个负责任的崛起大国,那么它就不能一方面说它想在乌克兰实现和平,另一方面,又在资助持续的侵略。”

布林肯指出,如果中国一方面表示希望与欧洲国家建立更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在助长欧洲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这是站不住脚的。他认为,中国已越来越感到这种立场的尴尬。

与中国竞争全球南方国家 布林肯:美国提供了更好的替代方案

针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美国如何才能在与中国和其他国家更好地竞争?布林肯回应表示,各国都经历过中国投资带来的好处,但许多情况下,也产生了后遗症,包括无法摆脱的债务,建筑标准低劣,不注重环境及工人的权利和保护等,所有这些在某个时候都会产生反噬。

布林肯指出,美国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更好的替代方案,包括在许多新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中调动资源,拜登政府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领域发起的合作倡议正在汇集数千亿美元。最近,拜登总统出访安哥拉,推广横跨非洲多国的“洛比托走廊” 铁路项目。

布林肯强调,美国的优势是让私营部门参与进来,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上与中国单纯进行资金的竞争,这些努力也获得积极成果:“我们真的开始看到结果,我们开始看到各国想要与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合作。”

责编:李亚千 网编:瑞哲

© Reuters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18日举办的活动中,回顾四年来的对华政策。

中国培训肯尼亚记者受关注 专家:内罗毕已成北京非洲大外宣中心

19 December 2024 at 01:35

中国是全球新闻自由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日前却被曝出,为肯尼亚当地70名记者和编辑提供媒体培训,并称目的是促进“专业度与诚信”。就在这一消息引发争议的同时,外界也在关注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扩张,以及肯尼亚在北京渗透非洲的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日前邀请肯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的大约70名记者和编辑参加培训,并称目的是促进新闻“专业度与诚信”。据美国之音16日消息,新闻倡导者认为,这一举措颇具讽刺意味,因为中国在 2024 年全球新闻自由度指数的排名中几乎垫底--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仅172位。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关押记者最多的国家,并有世界上最严格的新闻审查。

设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非洲办事处。
设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非洲办事处。
(SIMON MAINA/法新社)

专家:培训就是让记者被中国的意识形态洗脑

实际上,这并不是中国首次以培训之名来影响非洲国家记者。本台此前报道,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研究员乌梅杰伊(Emeka Umejei)表示,中国政府会邀请非洲记者到中国训练,进而使这些记者回国后撰写有利于中国的文章:“当这些记者去中国时,他们被教导中国式理念,如‘中国渗透非洲媒体是在帮助非洲’,非洲记者会被中国的意识形态洗脑。”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的高级研究员、对中国大外宣有深入研究的布莱特·谢弗(Bret Schafer)告诉本台,中国不仅在非洲,在拉丁美洲也这样做,即试图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记者建立关系。

他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会提供非洲记者培训,但不同之处很明显,就是中国缺乏真正独立的媒体报道传统:“对比欧盟、欧盟成员国或美国这些有独立性和新闻传统,有防火墙的国家提供的记者培训,这种别有用心就更加明显了。很显然,中国不是想要培养独立、高素质的记者,他们希望从中实现的是在非洲各级地方层面,更积极地宣传中国。”

谢弗还说,他已看到很多中国发布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被洗白成非洲消息来源的例子,其中使用不同手法:“一种是影响记者本身,希望他们的报道对中国更有利。另一种是找到方法,将中国的信息直接发布到这些网站和媒体上。这样,中国的观点通过值得信赖的当地记者和当地新闻媒体被分享出去。”

2012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 (CCTV) 非洲总编辑(左)向当地记者展示了CCTV如何在非洲不同地区扩张。
2012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 (CCTV) 非洲总编辑(左)向当地记者展示了CCTV如何在非洲不同地区扩张。
(SIMON MAINA/法新社)

自由之家:肯尼亚已成北京对非洲媒体影响力的中心

国际人权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2022年底公布的《北京的全球媒体影响力》报告中曾指出,中国官方自2019年以来便积极扩张对于各国媒体的影响力。报告还发现,肯尼亚面临着来自北京的高度媒体影响,尽管其显示出明显的韧性,但总体而言表现仍很脆弱。

曾任自由之家中国研究主任、目前为独立研究员和《未被充分报道的中国》通讯的作者莎拉·库克(Sarah Cook)告诉本台:“肯尼亚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官媒高度重视的国家。他们在肯尼亚内罗毕设立了中国环球电视网(CGTV)的非洲中心,这是国家广播公司中央电视台的国际分支机构。因此,这是该国对北京在非洲的媒体影响力具有重要性的因素之一。”

库克指出,中国国家媒体与肯尼亚国家广播公司等实体有着密切联系;新华社还与一些当地私营媒体签署了插页及内容共享协议;同时,他们也在拓展社交媒体空间:“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他们已经创建了斯瓦希里语的脸书页面,并有 200 万粉丝。这是他们能够尝试的另一途径,试图用他们的内容接触当地观众。”

中国外交部网站显示,中国官媒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非洲总部,均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家海外城市调频电台,于2006年2月在内罗毕开播,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2012年1月在内罗毕成立并开播。2012年12月, 《中国日报》非洲版在内罗毕创刊发行。

2012年6月1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非洲分部的记者在内罗毕参加编辑会议。
2012年6月1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非洲分部的记者在内罗毕参加编辑会议。
(SIMON MAINA/法新社)

自由之家报告称,北京已将肯尼亚作为东非和非洲大陆媒体影响力的中心焦点。许多肯尼亚记者被这些中国官媒的高薪和充足的工作机会所吸引。库克认为,中国当局和官媒在整个非洲和世界各地都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将其大型官媒的非洲总部设在内罗毕,显示肯尼亚已成为北京的“优先事项”。因为在政治上,肯尼亚也是很重要的非洲大国,北京在那里的影响力渗透及投资比对其他国家都更多。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肯尼亚及非洲经济利益深厚

国际记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2021 年的一份报告发现,中国的策略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记者为目标,例如非洲,因为北京在那里有着深厚的经济利益。

学者谢弗告诉本台,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大力推动对非洲的影响,包括媒体:“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大陆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通过建立媒体渠道,来塑造公众对非洲大陆的看法。因此,中国官方媒体专门针对非洲大陆,但也通过他们试图建立的一些更草根的民间联系。”

外界注意到,过去十多年来,中国透过大量贷款协助非洲国家兴建基础设施,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重心之一,但也导致很多国家由此落入中国的“债务陷阱”,其中包括肯尼亚。据《纽约时报》2022年报道,肯尼亚向中国贷款47亿美元修建的“一带一路”项目--蒙内铁路建成五年后,并未给该国带来繁荣,反而导致该国债务累累,项目当中腐败丛生。

2024年9月5日,肯尼亚总统鲁托(左)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会议。
2024年9月5日,肯尼亚总统鲁托(左)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会议。
(WU HAO/法新社)

但与此同时,一些肯尼亚媒体还在为蒙内铁路和“一带一路”大唱赞歌。据中国官媒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9月报道,在肯尼亚影响力广泛的广播及新媒体平台“肯尼亚首都调频”的总编辑伯纳德·莫曼伊j就在“我的中国故事”征文中,大赞蒙内铁路为民众提供便利,同时更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并称“中国是很好的学习榜样,需要朝着中国的方向进步”。报道说,莫曼伊曾两度受邀赴中国访问。他的弟弟还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学习毕业后,在中国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

专家:与非洲记者接触是中国整体影响力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九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再向非洲国家提供三千六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信贷、各类援助以及中企投资。峰会期间,习近平特别会见了肯尼亚总统鲁托。双方还签署了融资、基础设施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中国外交部网站称, 肯尼亚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和“产能合作先行示范国家”。它是中国在东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

就在持续投资非洲的同时,中国一直为针对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记者提供培训。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3年的一份新闻稿显示,该校与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外国记者培训项目”已举办9年,这些记者来自非洲、亚太、中东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等地区。新闻稿称,参与培训的记者们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将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2024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肯尼亚总统鲁托握手,并出席非洲领导人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
2024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肯尼亚总统鲁托握手,并出席非洲领导人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
(GREG BAKER/法新社)

学者谢弗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各种机制实现对非洲的影响力,其中包括商业、对外援助和信息媒体领域,这些努力并非是孤立的:“中国认为, 其与非洲大陆记者接触的努力与‘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经济利益并非无关。这都是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针对北京使用的媒体影响力手段,库克分析其中有多重目的,包括影响公众舆论,形塑公众对于中国及中共的正面看法,支持与特定国家进行的任何交易和投资,包括可能会给他国带来债务问题的贷款,还有对不利中国的新闻进行审查和压制。她说:“这些因素可能更难以记录,但通常会涉及使用一些已经建立的关系来试图阻止或压制(报道)。”

谢弗表示,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媒体渗透显然很成功:“这并不是因为那里的记者对中国及其动机不太了解,而是因为他们的资源匮乏。我认为这是主要因素。”他说,对于那些没有媒体可以支付他们独立前往中国旅行费用的地方的记者来说,中国提供的免费内容、免费旅行、培训和访问,从影响力角度看肯定更有效。

他认为,欧美国家虽然也在持续投资全球南方国家,与中国竞争,但在媒体方面显然做得很不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失去了一种整体战略:“这是一种不完整的做法,尤其是与中国相比。”

肯尼亚对中国媒体渗透的抵制

针对中国当局以及官方媒体试图影响肯尼亚媒体,学者库克也提到,当地民间社会及媒体业者对此展现出反对和抵制,并就这些合作关系影响新闻业道德进行了实质性讨论:“肯尼亚媒体委员会甚至一度发表公开声明,称公共广播公司分享中国国家媒体内容而不加标注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些调查性新闻的案例,比如关于中国(修建的)铁路和腐败事件,一些地方报纸因此遭受诽谤诉讼或中国大使馆撤回广告,但报纸仍然坚守立场。”

不过,上述自由之家的报告中也指出,面对来自北京的高度媒体影响力,肯尼亚仍很脆弱,这需要政府、媒体、民间社会和科技公司在增强民主韧性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责编:梒青 网编:瑞哲

© 法新社资料图片

新闻记者在肯尼亚内罗毕的国家媒体集团编辑部工作。

💾

修订续签美中科技合作协定 拜登能为科技战设“护栏”?

17 December 2024 at 05:05

美中两国上周五(12月13日)修订并续签了被视为几近破裂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正值美中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之际,该协议能否为双方的相关合作加入“护栏”,以确保实现“互惠”的目的?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看法。

美国国务院12月13日宣布,美中签署了一项议定书,修改两国政府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简称STA),并将其有效期延长五年。协定有效日期则追溯到2024年8月27日。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延长5年 专家表质疑

美国国务院新闻稿强调,这项与时俱进的加强版协议维持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执行机构建立了新的“护栏”,以保护其研究人员的安全,并通过新建立和强化的“透明度和数据互惠条款”促进了美国的利益。国务院还表示,经修订的协议确保据此与中国进行的任何联邦科学技术合作,“都会使美国受益”,并将把美国国家安全的风险“降至最低”。经修订的协议仅涵盖“基础研究”,而不会促进“关键和新兴技术的开发”。

针对协议续签,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莱利∙沃尔特斯(Riley Walters)告诉本台,这项协议在45年前签署时,美中之间关系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中国仍然是一个新兴经济体,美国更乐于支持中国的发展:“但现在,随着中国对美国的敌意日益增加,已经美中竞争加剧,特别是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方面,延续这份协议令人感到质疑。”

旅美财经评论人士王剑则在其节目中说,这是一个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的错误决策:“为什么拜登政府要签这个协定?就是为了气候政策。”

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在记者会上表示, 修订后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专注于天气、海洋学和地质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包括支持美国科学机构开展与海啸警报、流感数据、空气质量监测、农业及害虫管理相关的研究。提出的合作项目将经由国务院审查,也会经过白宫领导的跨部门审批程序。若任何一方未遵守协定条款,将启动一项争端解决机制;若出现“恶意行为”,可取消合作项目。

图为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字母及计算机芯片。美国拜登政府计划出台新的人工智能(AI)芯片限制,封堵中国获取这些先进芯片的“后门”。
图为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字母及计算机芯片。美国拜登政府计划出台新的人工智能(AI)芯片限制,封堵中国获取这些先进芯片的“后门”。
(路透社图片)

专家:无论协议是否延期 美中关系都将有根本性变化

沃尔特斯认为,拜登政府是否续签协议并不重要。因为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美中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他说:“无论科技协议是否延期,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出台的政策都会实施,无论是减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数量,还是增加对中方研究人员的签证限制,或增加对美国研究人员前往中国进行研究旅行的限制。不论这项协议是否存在、继续还是被忽略,这些都会发生。”

《美国中科技合作协定》协议始于1979年,是美中建交后签订的首份协议,每五年延期一次,直到2023年8月协定到期,但没有再次续签,而是两度延期6个月。其间,在美国国会压力下,双方就协议内容展开了数个月的磋商。

美国国会多位共和党众议员在2023年6月就曾联名致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敦促他在《美国中科技合作协定》于同年8月到期时不要再续签。信中提到,他们对美国农业部与中国实体合作的联合研究项目感到忧虑,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军民两用技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今年2月则曾向媒体表示,美中两国的科技交流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

就在上周五协议签署前夕,包括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穆莱纳尔(John R. Moolenaar) 在内的14名共和党议员还曾致信国务卿布林肯,要求不要延长该协定。 他们表示,这一计划“显然是为了束缚即将上任的政府的手脚,不让他们有机会退出该协议或为美国人民谈判达成一项更好的协议”。

专家:美国续签合作协议 可保留了解中国窗口

美中科技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告诉本台:“从中方来说,它肯定是想续签,因为现在中国的发展,它需要这个高科技,对中方来说这个至关重要。那么对美国方面来说,它主要是从整个战略的意图来考虑的,它认为有交流比没有交流好。”

谢家叶认为,美国续签合作协议,并在其中强调“维持知识产权保护”及强化“透明度”等对美国有利,因为这让美国可以保留一个窗口,了解中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同时对有损美国利益的事情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你如果没有这种交流的话,你不知道别人偷偷摸摸在干什么。有些信息不会很快地反馈到美国方面来,完全断绝来往的话,这方面信息就不能很快地得到。” 他还表示,没有人员来往,对于美国吸引来自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也不利,因为广纳人才一直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动力。

拜登政府将出新限令 封堵中国获取AI芯片“后门”

就在美中续签科技合作协议的同时,《华尔街日报》周一(12月16日)报道,拜登政府计划出台新的人工智能(AI)芯片限制,封堵中国获取这些先进芯片的“后门”。最新一轮的限制措施可能在年底前出台。据知情人士称,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将对向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某些国家出口用于大型计算设备的AI芯片数量设置上限。此外,美国政府还在考虑对构成先进AI模型基础的所谓“权重”实施出口管制,并考虑在芯片制造领域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限制。

自2022年10月以来,拜登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阻止中国获得最先进制程的芯片及相关制造设备和技术,并在本月更新了这些措施。美国政府表示,其目标是防止中国利用AI技术提升军事和监控能力。

谢家叶认为,拜登政府在执政最后时期还在出台措施,强化在高科技领域围堵中国,也是为了以免被外界诟病:“他要根据下一任特朗普上台可能做什么,再根据国内的民意,决定他要做什么。”

他还表示,从目前特朗普提名的内阁成员来看,都是对华强硬派。预计特朗普上台后,在科技方面的相关政策取向一定会比拜登更为严厉。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 路透社图片

美中国旗与半导体芯片

贵阳封控亲历者:差一点就登上那辆出事的转运车

14 December 2024 at 05:19

贵阳封控亲历者:差一点就登上那辆出事的转运车

新冠疫情封控期间,贵州转运大巴翻车事件造成27人死亡,震惊全国。当时身在贵阳的刘默迪就在这场“生死劫”中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也成为迫使他决心“润”出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封控期间,他有怎样的经历?又有哪些体悟和反思?

“当时想起来还很后怕。对于他们来讲可能就是一个动动手指头,可能我要么就上车,要么就不知道了。” 2022年9月18日,就在贵州转运涉疫人员的大巴发生侧翻的那个夜晚,刘默迪差一点就登上了那辆“死亡巴士”。

“如果碰到被转运,我也没有能力去反抗”

来自东北的刘默迪曾常年和家人生活在江苏,但疫情期间,他恰好独自在贵阳工作了两年。就在当地因疫情而严厉封控期间,贵阳市为执行高层下达的三天“社会面清零”指令,在9月17日连夜对多个区的疑似感染与密接人员执行转运。

刘默迪回忆说:“当天下午就说,15楼发现了一个密接,需要转运隔离。我们就很担心,因为我就住26楼。当时已经挺晚了,然后群里有人说,15楼开始到20楼还是多少,要下楼。然后第二天上午,就听说那个事情发生了。”

刘默迪谈到,当时被强制转运的人们来自不同区域,被拼凑在同一辆大巴上。但是当他们举家登上那辆大巴后,面临的却是“万劫不覆”。事发后,除了当时在微信群里转发的信息,刘默迪发现,网上搜索不到任何相关信息:“包括这27个人,他们代表的这个家庭后期得到哪些处理,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以当时的状态,也没有办法过多的去问。”

贵州转运大巴翻车事件造成27人死亡,20人受伤。这一惨剧激起了全国民众对于“清零重于人命”的极端防疫政策的不满和愤怒。很多人说:“我们都在那辆大巴上”。刘默迪的贵州朋友们第二天就给他打电话说:“如果大白敲门要让你上大巴或者转运,你就打死都别去。”

左图:2022年9月18日凌晨,高速路的监控显示,出车祸前的转运大巴司机穿着可能会妨碍驾驶安全的重装防护服。右图:肇事车辆翻入路边深沟,车身严重变形。
左图:2022年9月18日凌晨,高速路的监控显示,出车祸前的转运大巴司机穿着可能会妨碍驾驶安全的重装防护服。右图:肇事车辆翻入路边深沟,车身严重变形。
(微博截图)

但刘默迪说这不可能:“如果真是我碰到这个要求被转运的话,其实我也没有任何能力去反抗,去保护自己。因为当时不光是中国的政府以及他们雇佣的这些大白,包括我的左邻右舍,他们都会极力的把我赶出他们的这个环境。”

刘默迪表示,当时的情况是人人自危:“在任何一个行政辖区内,只要出现任何一个疑似病例,就像一颗炸弹在人群当中爆炸一样,会让当局者,也会让身边的所有人都草木皆兵,都会视你为洪水猛兽。” 他说,在当时苦难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很少有真正的人文关怀,都害怕别人影响到自己,因为没有任何公权力能保护他们,只能靠自己。

在解封之后,刘默迪第一时间就辞职,回到了江苏。

疫情期间的疯狂:无所不用其极

回首三年疫情及封控,很多事情都让刘默迪至今难以忘怀。他说:“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在江苏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必须打疫苗。但是当时我们都听说这个疫苗并没有经过一定周期的临床试验,然后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信息,每个孩子必须打,这个是‘政治任务’。”面对这个“政治任务”,刘默迪和妻子反复和幼儿园沟通,想尽一切办法拖延不给孩子打疫苗,最后甚至直接表示,如果非打不可就让孩子退学。最终,他的儿子成为该幼儿园唯一未打新冠疫苗的儿童。

在疫情期间,刘默迪也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寸步难行。当时,他是一家服装企业的高管,必须经常乘坐飞机、高铁去参加每一季的订货会。在贵阳尚未实行居家隔离时,由于拒绝打疫苗,他的健康码长期是黄码,几乎无法出行。他说:“迫于无奈,因为一边要工作,又不想耽误公司的事情,我打了一针(疫苗)。因为如果不打这一针,不光我自己自身的出行受影响,整个公司都没有办法正常的上班,必须要关停。”

就在贵阳启动疫情封控的那天,刘默迪亲眼目睹了大白锁住了他们那层楼的安全逃生门。他和大白据理力争,指出如果楼层内有心脏病人或者糖尿病人,需要去医院透析,或者有孕妇等怎么办?大白的答复却是:“那个不是我负责,跟我没有关系。”

刘默迪认为,各地当时对于疫情的管控就是像在抓GDP,或者是在计划生育期间的“百日无孩运动”一样,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手段则无所不用其极。其间,更发生了很多令人发指的事情:“甚至我在被隔离的时候,还听说我隔壁楼里面的女孩子为了拿物资,大白逼迫这些单身居住的女孩子与其发生性关系,作为一种勒索。”

“他们活在那个谎言当中很舒适”

针对当局采取的“清零封控”做法,刘默迪认为,这并非简单的为了防疫,而是与习近平连任和为二十大保驾护航,以及对全民的服从性测试都有很大关系:“如果真是为老百姓的话,也不会突然宣布封城,也不会突然宣布解封。因为突然封城造成了很大的人道灾难,突然解封则造成了更大的人道灾难。我听说解封的时候,很多大城市的火葬场人都烧不过来,尸体是堆积的。”

刘默迪说,虽然现在已是科技昌隆的文明社会,但是中共的治理手段还是用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没有任何进步:“现在跟大饥荒的时候,村口站着拿枪的卫兵、要就地饿死没有任何区别。就是你可以在疫情封控期间死在房间里,但是你不能给中共添麻烦,不能给境外递刀子。”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下,中共的真面目,包括中国人权情况到底如何,才能明白无误的让每个人切身体验到:“但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讲,我身边认可中共政策的人大有人在,尽管他们自己是受害者。”

刘默迪发现,很多人至今仍被当局洗脑,认为在全世界,只有中国当局保护了老百姓3年,欧美国家则很快就被疫情打败,任由其发展;对于贵州大巴事件,他们也认为是一种意外偶发事件:“他们会说十四亿人,发生这个事情难道不很正常吗?”

刘默迪指出,中共的信息封闭,加上爱国、爱党的宣传及民粹主义, 已经把很多中国人变得愚昧、无知而且盲目自信:“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可能连护照都没有,也没坐过飞机,更不用说来没来过美国和国外。但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说辞,能够让自己自洽。他们活在那个谎言当中很舒适。”

举家“润”美:“我只不过是想离地狱远一点”

70年代末出生的刘默迪说,很早以前他就看清了中共,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的政权之下。疫情是他有生以来唯一切身体验过的重大社会事件,也促使他加快了离开中国的行动:“它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默迪举家“润”美的时候,正值中国的深圳日本学校男童遇害之后不久。在大陆的亲身体验,让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在洗脑教育的环境下长大,成为牺牲品:“我举家来到美国,其实我并不是认为美国任何方面都好于现在的中国,我也不认为美国是天堂,但是我只不过是想离地狱远一点。”

他强调:“我只是希望能够自由,而不像在疫情期间处处都被人制约,处处寸步难行。因为在我看来,疫情一定不是中共的最后一场运动,未来还会有很多场。我也不认为中共会很快倒台,因为在国内有太多人一方面是他们的既得利益者,一方面是他们的拥护者。”

刘默迪表示,他宁可在美国捡垃圾,也不会愿在中国过所谓“中产阶级”的生活:“因为对于我来讲,自由就是所有。”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 刘默迪提供

贵阳封控亲历者刘默迪入境美国时的自拍照

💾

寻求与特朗普对话 中驻美公使:美中在基本事实上难达共识

13 December 2024 at 05:02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于明年一月就职。面对其在关税等问题上施压,中方目前正表现出一副合作态度,竭力寻求与特朗普及其过渡团队展开对话。不过,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周四(12月12日)也承认,目前美中之间甚至在很多基本事实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

由中国赞助的华府智库中美研究中心(ICAS)周四举行十周年庆及年度会议,重点讨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将如何处理美中关系。受邀出席的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在演讲及问答中,两次提到双方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展开对话,显示出当前美中分歧之深。

“我们承认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我们真诚地希望双方能够基于坚实、简单的事实,进行扎实和建设性的讨论。” 邱文星说,“现在的问题是双方甚至无法就基本事实达成共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花一两个小时来争论,什么是基本事实?”

特朗普邀请习出席就职典礼 邱文星:令人欢迎的信号

面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中方正积极寻求与之进行接触和对话。英国《金融时报》11月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胜选让中国“措手不及”,中方四处寻找能与特朗普联系的关系,但基本都不成功。

不过,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专访时透露,上周他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进行了沟通。特朗普说:“我曾与习主席达成了协议(芬太尼问题),我和他相处得很好。就在本周,我们还进行了沟通。我和他沟通过,他们将对任何向美国运送毒品的人处以死刑”。特朗普这番讲话显示,北京与特朗普阵营已经恢复了最高层级的接触。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最新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在当选后的11月初就向习近平发出邀请,希望其出席自己的总统就职典礼。目前尚不清楚习近平是否接受这一邀请。特朗普过渡团队对相关报道没有加以否认或证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四仅回覆,目前没有可发布的消息。

公使邱文星在周四活动中就此回应说:“坦率地说,从这份报道中我只能说,它表明了双方在各个级别,甚至在总统级别进行沟通的重要性……我不会证实,也不会否认, 我们只是希望,我们对沟通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份报道是真的,这表明当选总统的过渡团队,非常重视两位元首之间以及中国政府与过渡团队之间的工作关系。我认为这是令人欢迎的信号。”

虽然特朗普的邀请打破以往先例,但专家对本台表示,这并不表示特朗普对中国示弱或让步,而是符合他一贯的一对一峰会的政治风格,创造突破现状的政治能量。

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在演讲及问答中,两次提到双方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展开对话,显示出当前美中分歧之深。
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在演讲及问答中,两次提到双方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展开对话,显示出当前美中分歧之深。

寻求在关税问题上谈判 邱文星:中方已经做好准备

自从特朗普当选后,关税问题一直是北京最为担忧的议题。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已承诺,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60%的关税。近期,他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对几乎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称这是对合成毒品“芬太尼”从中国通过墨西哥等流入美国的反制措施

英国《金融时报》11份曾援引一位前美国官员表示,中国希望双边关系“稳定”,并认为特朗普希望与北京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特朗普想要什么,因此“处于等待状态”,直到谈判渠道出现。前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国问题高级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约翰逊则表示,中国官员高度关注经济政策,关税是最优先事项。

本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罕见地表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被视为中国在为应对特朗普新政府的关税战冲击做准备。此外,中方还率先展示了一系列可能用于反制美方的工具,包括对英伟达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并禁止多种稀有矿物出口,以及限制向美欧销售制造无人机的关键组件。美国媒体彭博社称,这些措施显然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威胁美国,但又不至于破坏脆弱的美中关系,也避免对中国经济本身造成过大冲击。有专家表示,北京实际上是在透过这些措施为未来谈判准备筹码。路透社还披露,中国决策者还在考虑允许人民币贬值,以降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减轻关税冲击影响。

针对潜在的美中关税战,邱文星周四表示:“当然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我们始终对与美国进行对话和谈判保持开放,只要这些讨论和谈判基于平等、公平和互利的原则。因此,我们实际上已经做好准备。”他还表示,中方明白,要开始这些讨论和谈判必须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如果缺乏良好的开端,在特朗普政府就任初期,美中关系的发展可能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北京希望双方能够抽出一些时间进行沟通,以找到解决贸易争端的建设性解决方案”。

美中关系近期紧张依旧 习近平强调管控分歧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1日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庆典晚宴致贺信。习近平表示,中美“应该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开展互利合作而不是零和博弈”。他重申,中方愿同美方“保持沟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继续探寻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

目前虽然已是拜登政府执政末期,但美中关系依然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与对抗。美国财政部本周二宣布制裁一家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及其员工关天峰 (Guan Tianfeng,音译) ,称其在2020年4月发动了针对包括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全球防火墙的攻击, 并以最高达1千万美元悬赏通缉关天峰。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三还决定大幅提升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硅晶圆、多晶硅和钨产品的进口关税,保护美国清洁能源工业不受中国产品的冲击。本月初,拜登政府还宣布将扩大对华先进技术出口的限制,将禁止向中国出售某些可用于开发军事装备和人工智能的先进芯片和设备,并将140家中国公司纳入限制贸易清单。

与此同时,特朗普已经提名多名对华鹰派成员加入其新内阁,其中包括被提名为国务卿的联邦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和被提名国家安全顾问的联邦众议员麦克·沃尔兹(Mike Waltz)等。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在周四中美研究中心的会议中表示,美中关系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巨大转变:“最突出的是中美双边关系日益安全化,经济相互依存曾被视为一个促进稳定的因素,但现在却被从国家安全的视角来待,竞争已经延伸到人工智能、半导体和供应链控制领域,反映了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竞争。”

吴世存指出,特朗普新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侧重于经济脱钩和退出多边机构,这一趋势未来会加剧:“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要应对一个由美国驱动的更具挑战性的全球环境。”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在周四中美研究中心的会议中表示,美中关系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巨大转变。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在周四中美研究中心的会议中表示,美中关系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巨大转变。

邱文星则强调,中国并非美国的挑战、对手或是一个问题。至于发展美中关系,他说:“就像跳探戈需要两个人一样,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我们希望美国能尽快加入进来。开启探索大国相处之道的新征程,需要采取基本事实和常识性的方法。这意味着要基于基本事实而不是指责和虚假叙述来进行对话和讨论,用常识而不是情绪来观察中美关系。”

不过,目前的问题是美中之间真的能在“基本事实”上达成共识吗?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

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右)12月12日参加华盛顿智库中美研究中心举行的十周年庆及年度会议

💾

习近平为美中贸易战备筹码 同侪压力或让特朗普政府更鹰派

12 December 2024 at 02:19

随着来自美国的关税风险临近,中国似乎已准备好谈判筹码,迎接新一轮的贸易战。舆论分析指,这包括针对英伟达公司展开的反垄断调查,禁止稀有矿物出口;还有消息说,中国领导人正在考虑让人民币贬值,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关税战。

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施以关税威胁之际,中国已率先展示了一系列可能用于反制的工具。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拜登政府本月初宣布限制中国获取人工智能芯片关键组件的决定令北京恼怒,并促使其迅速采取行动回应。几天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即下令对英伟达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并禁止多种具有军事用途的稀有矿物出口。此外,北京还限制向美国和欧洲销售制造无人机的关键组件。

报道指出,中国的这些反制措施是借鉴了欧美国家的做法,扩大了出口管制范围,将部分商品的出口禁令延伸至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这些措施显然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威胁美国,但又不至于破坏脆弱的美中关系,也避免对中国经济本身造成过大冲击。许多反制动作更是一种象征意义。也有专家表示,这些反制措施实际上是中国政府在为未来的谈判准备筹码。

报道提到,本周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发出警告性信息的同时,也誓言对2025年的经济给予支持,并罕见地转变立场,放宽货币政策。展望未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还在考虑允许人民币贬值,可能降至一美元兑7.5元人民币左右,以降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减轻关税影响。据路透社周三独家报道,这一举措可能成为北京应对关税冲击的一部分。较弱的人民币可能有助于中国实现预期具有挑战性的5%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通过提振出口收入和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来缓解通缩压力。

也有专家对路透社表示,人民币贬值可能是一种短视的政策选择。汇丰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弗雷德·诺伊曼指出,若中国大幅下调人民币,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关税报复,对中国不利。

中国正经历本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通货紧缩,房地产市场崩盘也进入第四年。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彭博社表示:“在国内推动稳定,可能是为应对关税这一外部冲击做准备的最佳方式,也是一种政策信号。” 中国前央行行长易纲本月早些时候则表示,从经济角度来看,反制措施“从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决策者对此可能也无计可施。”

就在北京谨慎准备应对贸易战的同时,特朗普的内阁团队提名已经完成,其中包括多位著名的对华鹰派人物。据香港《南华早报》本周三(12月11日)援引一项针对外交政策专家的调查指出,由于同侪压力,美国的外交政策精英可能被推向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尽管这并不一定反映他们自己的真实观点。一位受访者将这一过程描述为“鹰派通胀”(hawkflation)。调查还发现,尽管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但在应采取的最佳政策上并无共识。

责编:安克 网编:洪伟

美中两国国旗

💾

中越签跨境铁路合作协议 越南吁妥善处理海上争议

12 December 2024 at 01:57

越南和中国12月10日宣布签署关于跨境铁路合作项目的政府间协议,将共同建设3条位于越南境内并靠近两国边界的标准轨铁路。同时,越南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呼吁,双方按照国际法妥善处理渔船和渔民等海上问题。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中国—越南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本周二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共同主持。双方在会议期间签署了上述协议。

另据台湾中央社援引越南《青年报》(Tuoi Tre)报导,裴青山在会上提议加快中越铁路连接,优先推进3条标准轨铁路投资计划,包括老街(Lao Cai)-河内-海防(HaiPhong)、谅山(Lang Son)-河内、芒街(MongCai)-下龙(Ha Long)-海防3条铁路的建设,恢复两国间的国际铁路运输路线。

针对海上争议问题,裴青山提议,双方应坚持以《关于指导解决越南和中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和国际法为基础,尊重彼此的主权与合法利益。他还说,要继续发挥海上谈判机制的作用,推动海上合作取得实质进展,按照国际法、友好精神并在双边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渔船和渔民等海上问题。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越船只在南海争议地区多次对峙。越南渔民在南海捕鱼时,也不时遭中方驱逐和袭击。最近一起事件发生在今年9月底, 10名越南渔民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捕鱼,被中国船只包夹,并持铁棍攻击致多人重伤,船上的渔获及设备都被抢走,价值约2万美元。

但是,双方现在似乎更加重视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据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中国海关数据,今年前十个月, 中越双边贸易额达到2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9亿美元。贸易增长也促使中国与越南加快铁路连接以满足货运列车的需求。

同时,中国国内经济不振,并面临被美国增加惩罚性关税的可能。这些都促使更多中企将生产迁往越南。据《南华早报》援引中国商务部数据,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对越投资总额达到19.7亿美元。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这反映了“相当快速的增长”。报道指,北京方面也希望通过扩大铁路连接来增强中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影响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查道炯(Zha Daojiong)对《南华早报》指出:“双方找到了在陆地上实践竞争性合作的方式:不在海洋领域的原则问题上让步,但集中于陆地上的可行合作。” 他认为,这有助于缓解两国的海上争议压力。

责编:安克 网编:瑞哲

中国—越南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本周二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共同主持。

习近平新经济政策走回十四年前老路? 专家:引鸩止渴

11 December 2024 at 04:3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12月10日)在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时强调,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不会有赢家”。此前一天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宣布,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即将到来的美中贸易战,习近平的总体经济战略到底是什么?这些策略对于提振经济、应对关税战会有效吗?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0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包括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行长彭安杰、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等。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成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方“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

针对美中关系,习近平表示,中方愿与美国政府“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同时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

习近平的总体经济战略是什么?

就在习近平发表讲话前一天(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发表公告,表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并发表公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并发表公告

旅美独立政经评论人士郑旭光告诉本台,从以上策略来看,习近平是想走胡、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采取的继续扩张路线,“他走的这个路线就是中央出手救市、救地方政府,中央用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来刺激大家来消费投资,这基本是引鸩止渴,因为他回避了根本问题,就是中国需要分配结构调整。这个恶果应该3年就显示出来。”

郑旭光认为,习近平的愿景还是“工业2025”,即发展所谓“新质生产力”让产业升级。但这个愿景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实现,包括与欧美的良好关系,才能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但随着中共野心日益凸显,美中竞争加剧,美中爆发了第一轮贸易战,欧洲也开始去风险化。面对西方的“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习近平提出的所谓“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受到遏制。而习近平对民营企业的打压,更令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复苏乏力。

郑旭光说:“地方债务危机、房地产危机、还有中小银行的危机,基本都在地方层面。居民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办法投资或者消费来提振经济。在所有前面那些大环境的限制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由中央出手,让房地产和地方债解套。那这个办法可能是最损的一个办法,就是通货膨胀。”

郑旭光指出,当局之前一直是在抑制通胀,而本周一提出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习近平当政以来的首次:“实际上就回到了08年救市的那个状态上。这个后遗症是非常大的。因为08年救市带来的后遗症用两届政府一直在补救,到现在也不算是走出来了。但(现在)被迫又走上了这个老路。”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告诉本台,中国当局此时拿出14年前的方法应对危机,实在是不得已之举:“原来的审慎的不敢大面积放水的政策,现在要放弃了,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失去政权的风险,来继续印钞票。确实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中国11月出口增速降低 进口萎缩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11月份出口增速低于上月,进口则出现萎缩,这在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带来新的贸易风险之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海关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6.7%,低于路透社经济学家调查的8.5%和10月份12.7%的增幅。进口数据的收缩幅度进一步扩大。

路透社说,11月份的其他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不平衡,北京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撑步履蹒跚的经济,2025年的经济形势将会更加严峻。文章强调,中国当局今年必须鼓足勇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振经济复苏的力度。

刺激措施为抵消美国加征关税对经济增长影响?

针对北京日前提出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路透社在另一则报道中说,这表示中国领导层已准备好部署一切必要的刺激措施,来抵消美国加征关税对明年经济增长的影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于明年1月重返白宫,此前他曾威胁要对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征收超过60%的关税。

报道指出,中国央行过去14年来一直对于债务增长保持“审慎”立场。新的信息变化表明,中国愿意进一步举债,至少在短期内优先考虑增长而不是金融风险。

报道援引麦格理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他们(中国)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实现GDP目标。但他们会以被动的方式这样做。他们在2025年会采取多少措施将取决于两个因素:他们的GDP目标和美国的新关税。”

中国为何不愿做出结构性调整?

面的美中贸易战2.0版的压力,郑旭光指出:“美中竞争就意味着从2023年疫情恢复后,加大出口、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路可能要被堵死。这样,他又重新回来、重走08年的老路,提升国内内需,但不是调整分配结构,而是让你的钱不值钱,逼得你去借贷、消费和投资。”

中国经济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吗?最近,清华大学经济学者李稻葵发出一段视频,谈越南经济是“民富国穷”,被外界视为,这间接反衬出中国面临“民贫国富”的困境;经济学者高善文和付鹏也都在不同场合揭示中国实际经济状况严峻,却遭封杀。郑旭光认为,习近平对此其实心知肚明,却仍不愿意采纳这些经济学家们的建议:“就是要改变分配的结构,国家少拿一点,企业拿一点,多给人民一些福利保障,那这个他(习近平)是舍不得做的,因为要削减政府的开支,要裁员嘛。”

郑旭光说,2008年后的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刺激措施能够有效,是因为当时还是中国制造2025高歌猛进的时候,80后还是生产消费主力,房地产和基建项目还是能够发展起来,但实际是透支了未来的增长。到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中国与西方的矛盾已经凸显出来。现在情况已完全不同,全球化倒卷,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房地产泡沫破裂。他说:“现在是到了还账的时候了。由房地产、由基建、以及由出口带动的高增长不可持续。”

谢田也表示:“要提高内需的话,就是首先要削减政府开支,缩小政府规模,减税减负,这才是让老百姓有更多购买力、刺激消费的办法。中共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责编:安克 网编:洪伟

© Eraldo Peres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4年11月18日出席在巴西举行的G20峰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