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1 December 2024Main stream

【404文库】基本常识|那些你以为“大逆不道”的话,在地铁站大屏播出来也没啥

21 December 2024 at 18:05

CDT编者按:基本常识作者项栋梁在后续文章中称“广州地铁传媒单方面毁约,提前撤下我付费投放的合法商业广告,我会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正当权益。”

相关阅读:基本常识|地铁投放的基本常识被撤档,文章也被删除啦

file

关于“中医能不能治病”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强烈的观点,也都知道这个话题最容易让亲友之间删除拉黑反目成仇。

治病不看中医不吃中药的人们基本都有一个概念,自己的观点只能在私下讲讲,最多在群里说几句,是万万不能做成标语出现在报纸电视广告牌等公开场合的。在当前的国家政策与社会氛围下,批评中医博大精深是“大逆不道”的。

然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偏要公开普及这个基本常识:

传统医学是文化,现代医学是科技。文化可以传承学习,但最终归宿应该是博物馆,科技需要创新发扬,用来在医院治病救人。

关于“俄乌战争你支持谁”的问题,本来中国人应该是可以客观公正讨论的,然而耐不住宏观环境有明显的立场偏向。

支持乌克兰的言论会被举报汉奸,谴责俄罗斯侵略的文章会被平台删除,渐渐地,人们逐渐悟出来一个道理,在公开场合谴责俄罗斯侵略是“大逆不道”的,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和麻烦。

CDT 档案卡
标题:那些你以为“大逆不道”的话,在地铁站大屏播出来也没啥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12.21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然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偏要公开普及这个基本常识:

谴责侵略战争,是文明世界的共识。俄罗斯出兵攻打主权国家乌克兰,是任何借口都无法掩盖的侵略暴行,是和日本军国主义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号侵略中国一样性质的暴行。

关于“我是群众还是公民纳税人”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但把“我是光荣纳税人”这个振聋发聩的答案大声喊出来,还是会让很多人感到害怕。

与纳税义务相对应的,是纳税人的权益,是纳税人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的合法权益。只是有些人不希望广大纳税人有这个意识,不喜欢大家讨论这个话题。

然而,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偏要公开普及这个基本常识:

中国既有个人所得税这样只覆盖少数群体的直接税,也有消费税这样包含在部分商品价格里却没有体现在小票上的直接税,更有覆盖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最终由所有消费者买单的间接税,也就是增值税。生活在中国的每个人,无论收入水平高低,无论社会贡献大小,只要有消费行为,就是一名光荣的纳税人。

以上三条基本常识,我已做成巨幅广告投放到广州市中心的体育西路地铁站电子大屏上,每天面向超过70万乘客普及(感谢“我是小方块”同学帮助设计)。

当然,我认为是基本常识的观点,还会有很多人认为是狗屁不通,认为是大逆不道。没关系,真理越辩越明,只要公开讨论,就算是打破立场的垄断,总会推动进步。我热切期待有更多读者、媒体和自媒体作者都参与进来讨论这些话题,通过公开坦诚的方式表达观点。

12月21日周六下午2点到5点,我将在广州体育西路地铁站站厅大屏幕前守候,欢迎支持这些基本常识的读者前来打卡合影。

也非常欢迎对以上观点持有反对意见的读者前来当面讨论,在不影响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我都非常乐意奉陪。(大屏幕在站厅中部,需刷卡进站)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CDT周报】第199期:“给吃给喝十几年,怎么就是拐了”

15 December 2024 at 16:14

上期周报:【CDT周报】第198期: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过去两周中国数字时代【404文库】新增文章3篇,【每日一语】新增网语5条,【大事记】收录热点事件2件,刊登读者投稿3篇,投稿请点此

编者的话:

12月7日—14日 这一周。

广州地铁站于周一突然升级了安检的严格程度,以“人过门、物过机”的统一要求进行安检,不但对乘客的随身物品进行检查,还要求乘客需依次通过安检门并接受搜身。有网友分享亲身经历表示,“当天是逢包必检,过机过门如有报警,也需要再次开包复查复核。”这种机场级安检措施使得民众进站时间大大增加,上下班高峰时间安检口前大排长龙,有人进站甚至花了几十分钟才进站,导致上班严重迟到。

img

广州地铁安检加码来得相当突然,从发布通知到正式实行,仅半天时间,没有任何征求意见。据悉,官方执行新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为了更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然而网民猜测,此次安检升级可能受到上月珠海汽车撞人案影响。但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低效率的安检反而制造了人为拥堵,这恰恰给那些意图报复社会、制造“献忠事件”的人创造了良机。有网友调侃“恐怖分子都不用进站了,简直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file

在舆论的唾沫之下,广州地铁安检新政施行时长约10小时,即从早上“突然加码”,到傍晚“突然取消”。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低效率安检完全无法应对广州这种巨型城市的密集人流。例如,有网友实地探查后发现,广州天河区某个地铁站的液体检测仪因使用次数过多,“已经被干坏了”。根据广州轨交的数据,2024年广州3号线的日均客运量高达180万人次,相当于一座大城市的常驻人口。

file

有网友反问,这种自以为是的“短命政策”,开始很高调,结局很窝囊,来去如儿戏,让人高度怀疑它来自某位领导的“一拍脑袋”,它是如何从提出到执行的?谁又该为来回折腾打工人负责?此外,在这种不容丝毫闪失的安全观念指导下,它总是为了某个绝对安全的目标,让所有人付出巨额的代价。但事实却证明,任何加码式的维稳都是有极限的,在其维系成本超出全社会的承受极限时,便有可能在层层加码中断裂。

file

还有不少网友提到,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需要进行地铁安检的国家。欧洲日本为何没有地铁安检?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地铁安检的成本过高,为了防范“偶发事件”而投入如此巨额的资源,并不是成熟民主社会的明智选择。当然,在珠海汽车撞人案之后,当局可能会有更多的理由加大维稳层面的投入。近期就有不少网友发现珠海全市开始出现各种“石墩阵”,尤其在各种学校门口,以防范可能的车辆袭击。对此有网友评论“以前亡羊补牢,现在亡人堵路”、“如此最安全国家的治理经验,他国的确难以效仿”。

img

近期,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曝出了一起“精神障碍女硕士被收留十几年”事件,继“丰县铁链女”近三年后,再度引爆舆论。近一个月前,抖音博主“小核桃”向寻亲志愿者朱玉堂求助,希望帮“二婶”找回家人。朱玉堂在山西省和顺县石叠村见到了“二婶”卜女士(花花),但发现这位曾硕士毕业于燕山大学的女子患有精神疾病,已无法正常交流。在寻亲志愿者与当地民警的协作下,卜女士的家人终于被找到,这则寻亲故事也貌似迎来了“圆满结局”。

file

之后,和顺县公安局将之当作正能量宣传典型,大肆宣扬他们在实地走访、人口比对、DNA采样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但该报道意外透露了一个细节,即卜女士在2011年失踪时已经患有精神疾病,她后来与石叠村张某育有一儿一女。那么,卜女士为何会一直在张某家?并与其生儿育女?在过去的十几年内,张某为何没有帮助卜女士寻找家人?对此,警方在报道中的用词是——收留。有网友感叹“这世间的很多悲苦,时不时以正能量的面目呈现”。官方所谓的“收留”,真正合理的描述,难道不是“拐卖、非法囚禁、强奸、强制分娩”吗?

file

另有网友注意到,2022年的丰县铁链女事件中,“收留”一词就曾多次出现,这似乎成为了官方口中精障女子受到保护的一个暖心词汇,然而其本质就是拐卖。因为稍懂得法律常识的人就不难发现,“遇见一个走失的精障女子,唯一正确的方式,难道不就是报警吗?”随着媒体与网民的深扒,人们发现了更多震惊细节:卜女士的走失地点与被找到地点,仅仅相距100余公里。并且在十几年内,卜女士“躲过”了人口普查、核酸检测,至今仍然是“黑户”。

file

至于,为何卜女士所在的石叠村人人皆知她身世不明,却没有人帮她寻亲?当有记者来村采访时,村民们也都持回避态度,拒绝谈论此事。而口口声声要为卜女士寻亲的张某侄女(抖音博主“小核桃”)也显得相当可疑,她声称完全不知卜女士的身家背景,但寻亲志愿者上门仅两小时,便找到了重大线索。此外,张某侄女还在直播间为自己的叔叔辩护,她说“给吃给喝15年(该数字也与警方通报有出入),怎么就是拐了”、“是给她一口吃的,她不想走,刚好我二叔缺个媳妇,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

filev

在寻亲志愿者首次见到卜女士时,ta用一个笔记本写下了面谈时得知的关键信息,其中包括“燕山大学、大学老师白象忠、卜天贵”等,志愿者便是用这些词随便一搜,就查到了卜女士的真实身份,包括她曾经发表的论文。而笔记本页的第一个字是“跑”,让人不寒而栗,也画龙点睛般勾勒出了这个完整版本的中式恐怖故事。

file

一周荐读:

2024年即将过去,我们搜集整理了最受网民欢迎的“每日一语”,按照发布时间进行升序排列。其中既有对社会现象的辛辣嘲讽,也有对新闻事件的精妙点评。三年清零之后,中国的经济恢复未如预期,反而进入到一种通货紧缩的状态,伴随着的是大量青年失业、楼市崩盘和股市长期低迷,普通百姓不敢消费,而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也在出口方面面临重税……

当今网络上报道中共的监控体系时都说它是奥威尔的《1984》式的,完全是靠技术。但是裴教授认为:中共最拿手的并不是它的技术,而是组织。中国引进高精尖技 术是在过去大概20年的时间内,但苏俄列宁主义式的严密的监控体系早就存在了。

社会进化论的适者生存说,为近代日本的国家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正当性理论根据。这种思想对加藤弘之、德富苏峰等自由主义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们纷纷转向,抛弃社会契约论立场而转向社会进化论、转向国家主义。

11月20日至23日,网传的街景影像中,潮州商家“集体关门”:多家工厂停工,沿街相连的商铺大门紧闭,路上连车辆和行人也少见。网上流传各种卷帘门上的闭店告示:老板心情不好,今日店休;猪脚被偷,休息一天;夫妻吵架,休息一天;怕鬼,今天休息。那时,潮州正在经历一场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今年11月,22个国务院巡查组陆续进驻全国各省份,坊间称之为“国考”。

今天美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庆祝《世界人权宣言》76周年纪念,其宣告“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予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 . .]为普通人民的最高愿望。”当我们思考这一天的意义时,美国重申其深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能履行其国际承诺来保护《世界人权宣言》所述之人权以及根本自由。

一周关注:

广州地铁安检之所以要这么发癫,原因你们不说我也知道,就是受珠海事件的影响,上面要求加强安全防范。人员密集的地铁自然就成了重点督办单位,必须做点什么来落实领导要求。问题在于,地铁安检加码是人为添堵和增加安全隐患的,而不是疏导和排除安全隐患的啊。

一个精神疾病患者,被 “收留” 多年,生育子女,这究竟是何种“自愿”?面对明显的失踪与可能的拐卖,相关责任人为何没有采取报警或联络家属的应有举措?我们决不能容忍媒体与权威机构在用词上淡化罪恶,甚至将剥削行为包装成道德行为。能够将“拐卖”一词美化成““收留”,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恶的纵容和对女性的严重剥削。当我们看到这些悲剧不断上演,我们必须质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会让女性的苦难被如此轻易消费与遗忘?

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的经济工作,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时隔14年之后,我国货币政策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对普通人而言,货币政策大转向,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我国上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2008年11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周惊奇:

近日,一份盖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公章的公示在网上流传。据潇湘晨报报道,该公示称,护理学院一名学生向学院提交了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变更申请,因进行性别重置手术缘由,申请其性别信息由男变更为女。公示中详细写明了该学生姓名、所在专业和班级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从好的方面看,它有利于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增加未来国家举债的空间并用于反哺民生……从不好的方面看,利率的下降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其他可靠的投资物,导致资金涌入无风险的国债,这说明无论是实业经营还是其他大类投资,赚钱真的变得越来越难了。

当一种教育方式或管理理念表现出明显的反人性特点时,我很难相信所谓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恕我直言,我只相信这类教育的动机,是最大可能地提升成绩,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业绩,从而达到功利性的利己目的。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从来都是工具,是产品,而非完整的、鲜活的、独一无二的人。

有的校长以权谋私,伙同他人虚列名目侵吞公共财物;有的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工程款结算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有的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性活动;有的为他人在征订教辅材料、试卷等方面谋利,同时非法收受财物。

一周讽刺:

2023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杭州灵隐寺虔诚祈祷,表达了对叙利亚人民的美好祝愿。而仅一年后,他的政权轰然倒塌,甚至连人都跑到了俄罗斯。如此戏剧化的转折,让人不禁怀疑:当时阿萨德到底祈祷的内容是什么?难道他说的是:“佛祖保佑,给我个体面的台阶下”?

年轻人本以为,自己在职场上装的富二代、大小姐已经是顶配人设了。结果没想到互联网上人外有人——最懂立人设的网红博主们,最近已经把自己爆改成了“联合国精英”。位于美国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曾是只会出现在新闻里的政治腹地,如今却正在成为网红们的室内大影棚。它就如一个黑洞般,吸引着那些一生爱出片的博主们。

一般人说话,不能太满,比如说在某种判断前面加个「努力」或「争取」二字。但对一退再退的林毅夫老师来说,现在已在墙角,加不加的,留给他的时间都不多了。因为他用了一个广告法禁用的字「最晚」。现在是2024年12月12日,距离林毅夫老师预测的「最晚」成为高收入国家还剩19天时间。想想都令人激动。

一周声音:

12月8日,韩江在瑞典学院现场作了题为《光与线》(Light and Thread)的获奖演讲。在演讲中,她从童年写下的诗句开始,讲述了每一部作品背后的创作心路,而始终困扰她的问题是,“为什么世界如此暴力和痛苦?然而,世界为何又如此美丽?”如今她意识到,只因为她文字背后对人类怀有的爱,促使她一次次重返历史现场,让情感沿着文字之线,传递给一个个读者。

多重压力叠加下,今年下半年,许多企业只能利用降低工人工时的方法来倒逼他们主动离职,最终达到降低产能的结果。一些企业用“共享零工”实现降本,一些企业则将目光投向了大专生。于是,工价越来越低,低到难以想象。

大规模的高层住宅存在,意味着高昂的维护成本,和更艰难的安全管理,因此就更需要高标准的维护水平,才能保障其安全。消防管理,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更规范化的制度和严格执行。然而现实却是,官僚主义作风、消防与物业的踢皮球、对消防检查的流于形式等等,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

要说区分粉红的方式,其实是一个人是否走出爱国主义教育强行制造的那种创伤。 走出来的人,是因为承受了真实的来自政权的强暴,并试图改写幼年时期错乱的创伤记忆。 没走出来的人,是一边承受着强暴,一边用错误的创伤叙事错乱地攻击不存在的敌人。

一周故事:

数十万家快递驿站,和几百万快递员一道,构建起庞大物流系统的末端,也成了很多人生活中难以离开的存在。但在很多人眼里,它现在也成了麻烦制造者,“不送货上门”、“服务态度差”乃至“威胁”“辱骂”,社交媒体上,投诉驿站的帖子常常盖起高楼。另一边,驿站从业者的怨气更大,他们说,自己才是“底层”,夹在“各路神仙”和消费者间的缝隙里艰难生存。

他死了,如一片秋叶飘回了养育他的中原大地。从眷恋到决绝,并不是突然转变的。离去的念头应在他心里一直挥之不去,决绝是最后挣扎的结果。他人生的悲剧,早在四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他的死是决绝的。死前,2024年12月2日凌晨5时53分,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向亲友作最后的告别。他发朋友圈时,有意把妻子、儿子和女儿的微信都屏蔽了。

12月5日凌晨,深圳市宝安区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12月4日23时许,位于宝安区航程接到洲石路的深江铁路5标段施工现场突发地面坍塌,接施工单位报告,13名现场作业人员失联。根据央视新闻发布的现场图片,坍塌位置的坑洞宽度横跨洲石路的7个车道,一直延伸到宝州工业区内的楼房下,坑深数十米,裸露出砖红色土,坑内积有水土混合的泥浆。

古老板的老巢|连出昏招!广州怎么了?

12 December 2024 at 18:50

file

为什么广州这个一向以开放包容为特点的城市会突然失去理智?

就在12月8日,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在广州。

这天,广州地铁突然宣布要实行"人过门物过机"的新安检规定。没有任何预告,没有任何征求意见,就这么突然地来了。你以为这是在坐地铁?不,这是在过海关。金属探测器全身扫描、开包检查,把每个乘客都当成了可疑分子。

CDT 档案卡
标题:连出昏招!广州怎么了?
作者:古原
发表日期:2024.12.12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老板的老巢”
主题归类:广州地铁安检事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结果呢?第二天周一早高峰,地铁站外排起了长龙。人们在寒风中等待,怨声载道。这出闹剧持续了多久?也就十来个小时。到了周一晚上,一切又恢复原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决策失误?错了。这恰恰暴露了计划经济的本质。什么是计划经济?就是用一个人的计划,取代所有人的选择。

想想看,每个坐地铁的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有人要赶飞机,有人要见客户,有人要去上课,每个人对时间的需求都不一样。可是现在呢?一个简单的安检命令,把所有人都赶到了同一条路上,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同样的规则,所有人都要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安全"来牺牲自己的时间。

就好比你开了一家餐厅,生意特别好。突然有一天,政府跑来告诉你:"为了食品安全,从今天起你每道菜都要检测三遍,顾客要等三个小时才能吃到。"你说这是在经营餐厅,还是在开医院?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通病 , 它永远觉得自己比你更懂你的需求。它会说:"为了你的安全,为了你的健康,为了你的未来。"可它从来不问你愿不愿意。

更可笑的是什么?这种自以为是的规定,最后连十个小时都没撑过去。为什么?因为它违背了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稀缺性。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不能为了追求一个所谓的"完美安全",就让所有人付出无限的代价。

这个故事还没完,广州的政府部门好像突然得了一种"管理饥渴症":

你猜他们又出了什么招?限制电动车只能跑15公里。是的,你没听错,就是每小时15公里。这哪是在骑车?简直就是在遛弯。

有意思的是,这个规定的起草人,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的黄秘书长是怎么说的?他说:"这不是广州首创,其他地方也这么干。"好家伙,这是什么逻辑?别人跳井你也跳?历史上曾经流行放血疗法,难道现在医院也要用这个治病?

更妙的是,他说:"为了骑手的安全,我们初期执法会人性化,给最低罚款。"等等,我没理解错吧?你先搞个不人性化的规定,然后说执法的时候会人性化一点?这不是承认规定本身就有问题吗?

他们还说要"建议美团调整配送时间"。你看到问题了吗?一个行业协会,凭什么去干预一个企业怎么经营?这就好比你开了个饭店,街道办来告诉你:"今天起,你们的菜必须要蒸两个小时才能端给客人,为了食品安全嘛。"

让我们算个账:以前骑手一天送50单,月入8000, 限速15公里后,一天最多20单,月入3000,减少的30单去哪了?消失了。 少赚的5000块谁来补?没人管。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这只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骑手收入下降80%,大量失业; 外卖送不到,餐馆生意减少; 餐馆倒闭,员工失业;电动车厂没人买车,工人失业;平台公司收入锐减,股价暴跌。

会出现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就像一个蝴蝶效应,一个看似简单的限速令,却能引发一连串的经济震荡。为什么?因为市场经济是个有机整体,你扯一根线,整块布都会动。

这个政策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些政策如此荒唐却还能出台吗?因为决策者不用为后果买单。

想想看,如果一个企业家做错了决策,会怎么样?

公司亏损,他要赔钱。产品不好,客户会流失。服务差劲,竞争对手会超车。

但政府部门呢?

政策失败了,他们不用赔钱。 民众受损了,他们不用负责。企业倒闭了,他们照样升职。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打麻将,输赢都是别人的钱,你说他会不会小心行事?当然不会。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轻飘飘地说出"建议美团调整配送时间"这种话,反正成本又不是他们承担。

更可笑的是什么?他们说这是为了"安全"。我问你,到底谁更关心骑手的安全?

是骑手自己,每天在街上跑的人,还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广州爹"?

这就像有人说:"为了你的健康,以后每天只能吃白水煮菜。"且不说这决定权在谁,光是这个逻辑就很可笑。安全很重要,但是:

要不要为了安全把所有楼房都建成防空洞?

要不要为了安全禁止所有人开车上路?

要不要为了安全让所有人都住平房?

说到底,这哪是在保护安全?这是在用"安全"作为借口,行管制之实。

就像那个突如其来的地铁安检,表面上是为了安全,实际上是在展示权力"看,我说安检你就得安检,我让你等你就得等。"

记住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 经济学第一课就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政策都是有代价的,问题在于:

这个代价该不该付?

这个代价由谁来付?

付出这个代价值不值得?

这些政策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真执行,后果很严重。

你知道一个城市是怎么衰落的吗?就是这样一点点把活力管死的。

先说外卖这个行业吧。为什么会有外卖?因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写字楼的白领没时间出去吃饭, 餐厅想多卖一份外卖增加收入 骑手想多跑几单多挣钱。

大家各取所需,这才有了这个行业。现在好了,限速15公里,这意味着什么?

我给你算个账:

过去30分钟能送到的餐,现在要90分钟

饭都凉了,菜都馊了

这还叫外卖吗?这叫外等!

你说消费者会怎么选择?要么带饭,要么忍着饿,要么去挤食堂。

然后呢?

外卖单少了,骑手失业了!

餐厅生意差了,关门了!

电动车卖不动了,工厂倒闭了!

新业态没了,城市在倒退!

有人说:"那就改开汽车送外卖啊!"

这更可笑:成本直接翻几倍,堵车更严重了,还污染环境。

这不是解决问题,这是制造新问题。

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这种政策会让整个社会倒退回去。以前我们说城市进步了,是因为:

分工更细了,效率更高了, 选择更多了。

但现在这些政策是在干什么?是在把社会推向自给自足,甚至逼着人人自己做饭吃。

最讽刺的是什么?现在国家在强调: 要扩大开放、要发展新业态, 要激发、经济活力

结果广州在干什么?在教全国人民如何把一个朝阳产业管死。

为什么这事值得深思?因为它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 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究竟是在服务还是在管制?

你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每次出台这种政策,他们都喜欢说"为你好":

为了你的安全所以要安检!

为了你的安全所以要限速!

为了你的安全所以要管制!

但是你想过没有:

骑手想要的是收入,不是你替他决定的"安全"!

消费者想要的是便利,不是你替他决定的"规范"!

企业想要的是发展,不是你替他决定的"规矩"!

这就像什么?就像有个"爹"总觉得自己比你更懂你的需求:你要吃辣?不行,对胃不好; 你要熬夜?不行,影响健康, 你要创业?不行,风险太大。

更要命的是,这些决策往往都是拍脑袋做出来的。

我问你,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是怎么被破坏的?就是这样一点点被"好心"毁掉的。

记住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什么?是选择权。

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是维护规则,而不是替代选择

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在市场的自发秩序,而不是行政的强制命令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更应该明白:管得太死,就会死得太快; 限制太多,就会失去太多,规矩太严,就会僵化太深。

最后送给那些喜欢管制的人一句话:

放开市场,政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减少干预,经济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信选择,城市才能永葆活力

可以肯定地说,电动车限速的规定,也将和安检升级一样,最终沦为闹剧,要么有法不依,要么最后收回。

何苦呢?

房东老冯|日本的地铁为什么不需要安检

11 December 2024 at 19:59

今晚来聊聊日本的地铁为什么没有安检。

经管签证办过来的客户,到了日本没多久,都有共同的感受:日本的大街上摄像头非常少,日本的市政府可以随便进入,日本的大学校园都是开放的,日本的警察不会轻易查你的身份证,还有就是,日本的地铁没有安检,甚至连新干线都没有安检。

file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着全球最复杂的铁路运输系统,拿东京来说,地上铁,地下铁,JR,新干线,拥挤程度可想而知。东京的面积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人口大约是北京的三分之二,东京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在东京生活了十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地铁的安检,购票也不需要身份证。

CDT 档案卡
标题:日本的地铁为什么不需要安检
作者:东京老冯
发表日期:2024.12.11
来源:微信公众号“房东老冯”
主题归类:广州地铁安检事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image

不仅在日本乘坐地铁巴士等交通工具不需要安检,日本甚至没有安检员这个岗位,更别说什么X光扫描检查了,在很多地铁站,闸机口连个挡板都没有。大多数人都是刷卡刷手机直接进站,根本没人管你包里装了什么。

大家还记不记得两年前的安倍遇刺案。罪犯山上彻也自制的火铳枪,也是通过地铁带到了安倍遇刺的现场。

image

甚至连1995年东京地下铁发生过奥姆真理教的沙林毒气事件,以及最近几年还发生了列车纵火等恶性事件,如此大的人为伤害,也没有导致日本乘坐地铁增设安检,更没有推动日本的地铁安检进程。

image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理由:日本的各个铁道企业,都没有任何权力去检查乘客的私人物品。

在没有日本警察在场的情况下,无论是铁道工作人员,还是“保安“,都无权要求任何人出示其私人物品,并进行检查,更不要说强制检查。如乘客不配合,鉄道工作人员更无权停止对其提供服务,不能驱赶其离开车站或车厢。

第二个理由:日本人非常注重隐私。安检这样的动作,本质上是一个基于不信任而侵犯隐私的行为。别说日本的地铁公司工作人员没有这样的权力,就连日本警察在面对普通人时,是非常温和甚至央求着对方配合,生怕惹得纳税人不高兴,毕竟纳税人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甚至我们在日本能看到,一些日本警察在开罚单的时候,还会半跪着有说有笑的,连开罚单都开得如此彬彬有礼。

image

哪怕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也只颁布了:只允许对可疑人员进行行李检查的规定,对于大多数普通群众,依然没有正常安检要求。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当然是高效率和便捷性。日本的铁道(特别是城际和城市铁路)班次密集,尤其是在通勤高峰期,列车间隔可能只有几分钟。如果每位乘客都需要经过安检,会导致严重的排队和延误。日本铁路强调便捷性,乘客从购票到乘车通常几分钟即可完成,如果增加安检会大幅降低效率。尤其是在新宿、涉谷、东京站这样一天客流量数百万人的大站,增加安检无异于画蛇添足!

对比一下,上海地铁日均客流量在900万人次,而东京日均客流量高达1100万人次,所以,日本地铁也被称之为“世界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

image

如果要进行安检,耽误上下班的时间,实际上也效果甚微。因为车站不是全封闭式,如果有人要递危险品进车站,安检根本管不到。这样的表面工作,不仅浪费税金,更是消耗群众的心情。

第四个理由:社会环境和安全意识。日本的社会治安水平较高,犯罪率特别是暴力犯罪率相对较低。公共场所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如恐怖袭击)的风险较低,因此不认为普及安检是必要的。加上日本社会信任程度高,公众注重规则和秩序,普遍遵守法律,危险物品进入铁路系统的几率较低。日本犯罪率常年处于世界低位。综合考虑,铁道系统也就不安检了。

第五个理由:日本的铁路文化和历史。日本的铁路系统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早期并没有安检的文化积淀,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也没有明显的需求推动这一变革。日本的车站普遍是开放式的,有多个出入口且流量大,进行全面安检需要完全改变现有的站台和车站结构,成本高且不现实。

image

反过来想,日本已无比的安全了吗?完全不需要安检么?

其实也不是。可能日本人认为与其把大量金钱花在安保上,不如投入到民生福利,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环保与食品安全中去,保障社公平,关心贫困人口,这些才是最好安全保障!

如果有一个已经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高度安全且自律,已经处于高效运行体系的社会体系。需不需因为一个反社会的混蛋,就给所有人增加这么多成本和不痛快。

也许,真的不需要,管理,始终是一门学问。

今晚就这,大家晚安。

倪刃|欧洲的地铁为什么不需要安检?

11 December 2024 at 19:26

file

这两天,广州将地铁安检级别提升到机场水平,但政策只持续了几个小时就无法继续实施,被迫取消。

其实在正常人看来,欧洲才是最需要地铁安检的。近些年来,随着移民问题日益严重,欧洲的恐怖事件屡屡发生,从英国到法国再到西班牙,地铁恐怖袭击均有记录。

尽管真实的恐怖事件发生频率仍然很低,但潜在的威胁一直存在。上次欧洲杯足球赛,也曾有恐怖组织对球场进行过威胁。

尽管如此,欧洲的地铁却不需要安检,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不止欧洲不安检,中国是地铁要进行安检的全球唯一一个国家。

image

欧洲地铁不进行安检,我总结下来有三大原因。

CDT 档案卡
标题:欧洲的地铁为什么不需要安检?
作者:倪刃
发表日期:2024.12.11
来源:微信公众号“倪刃”
主题归类:广州地铁安检事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第一,没有必要。

这个原因可能让很多人觉得无厘头——怎么能说没有必要?你都说了欧洲有恐怖主义的威胁啊。

但是,这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就地铁来说,发生在地铁空间内部的袭击事件,在欧洲历史上也只有伦敦、马德里、布鲁塞尔三个地方各自发生过一次,分别发生于2017年、2004年和2016年。

2016年和2017年,恰逢全球极端恐怖主义最猖獗的时期。比如,布鲁塞尔的事件就是由ISIS策划的。

在这里并不是想要淡化恐怖袭击的影响,这些事件均对欧洲人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影响。但是放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全欧洲为了预防这样的袭击,而设置繁琐的地铁安检,目前是没有必要的。

欧洲人没有这种心态——为了提防一种概率极低的安全事件,就让所有人彻底改变其生活习惯,从此生活在繁琐的预防程序之中。

他们更愿意寻找一种平衡,即在尽可能不干涉民众自由生活的条件下,将恐怖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为了几十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的威胁,没必要让几亿人全部生活在麻烦之中。

这里面固然也有文化的因素,欧洲人并不喜欢“防万一”这种谨小慎微的活法,而是更重视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东亚社会要谨慎很多,不过在日韩、新加坡这些国家,依然没有地铁安检。

image

第二,无法预防。

就算是欧洲想搞地铁安检,也无法真正预防恐怖袭击。

因为那些恐怖分子如果真的想要做点什么,地铁安检其实形同虚设,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轻易地绕过或者骗过安检。

另外,地铁安检就算有了,其他场所呢?公交车、火车、商场、学校……难道所有的地方都加上安检吗?

大马路上呢?也能安检吗?

巴塞罗那曾在2017年发生过一次恐袭,就是在大马路上。这种方式可能现在对大家来说已经不算陌生——袭击者就是驾车直接冲撞路上的人群。

这又怎么预防?地铁加了安检,如果别的地方防不住,事实上就等于地铁安检毫无意义。

与其这样,还不如增加恐袭的预先调查和防范。欧洲警方经常在事先就挫败恐怖的阴谋,这在近年来非常成功。他们会有潜在的恐怖分子名单,或者有前科的一些极端分子登记在册,这些人一旦有异常举动,就会受到调查。

image

第三,财政负担不起。

欧洲虽然富有,但财政却很紧张,因为欧洲政府要承担高昂的社会福利支出,同时还要花大量的钱维护居民的公共设施。

所以,欧洲政府每一项财政支出都非常透明,如果有问题,总会有议员站出来挑刺,给执政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很少会乱花钱。

地铁安检如果真的要在欧洲实施,这将是一笔巨额的预算。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9~2020)》,成都地铁2019年度仅安保人员经费就占到运营总成本的7.6%左右,这一比例在全国排名前列。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5)”,2025年成都地铁的运营里程将达到714.12公里,按运营线路里程比例推算,届时成都地铁仅投入安保人员的经费就将达到8.3亿元,超过当前北京地铁、上海地铁投入费用。加上安检设备购置费、维保费、管理费等,未来地铁发展所需的安检投入将成为整个地铁建设与发展的沉重负担。

根据该报告,昆明地铁当时使用894名安检人员,如按照公安部门对安检人数的配置要求,则还需增加837人,每年的安检人员成本约为7200万元,对于运营初期的昆明地铁是一笔较大投入。

这样的财政支出,即便对于富裕的欧洲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成都的8.3亿地铁安保人员经费,约等于1亿多欧元。欧洲1亿欧元以上的财政支出都属于巨额支出了,如果只是用于地铁安保的话,这个预算肯定是通不过的。

image

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地铁安检存在的意义并不大。

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2021年,有一次我下了飞机然后去坐地铁,结果包里有个喷雾被要求拿出来检查,安检员说不能带进去。

当时我就怒了:这个喷雾连飞机都可以上,怎么就不能上地铁了?

安检员说,反正就是规定,但他也说不清楚规定具体是什么。因为要坐地铁赶时间,那个一百多元的喷雾就那样扔掉了,非常郁闷。

从这件事情能看出来,地铁安检在很多时候,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冗余而失去原有意义的程序。

很多安检其实都是流于形式的。安检员在身上匆匆扫一扫,身上的小背包有些人没安检也就带进去了,这种流于形式主义的安检,意义究竟还有多少?

安全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以高度形式主义的方法去追求安全,那还不如还老百姓以轻松自在的生活。

另外,风险预防恐怕也要注重科学性。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地铁安检无法预防真正的犯罪,但这种不够科学的预防模式,还是在大行其道,这是为何呢?

在财政吃紧、很多地方巨额负债的当下,这个问题就更加值得思考与商榷了。毕竟,地铁安检的财政耗费,都来自于纳税人。

image

挪威TALK|广州地铁折腾安检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11 December 2024 at 02:42

很简单,就是你不能为了确保家里百分之百安全给装上100道防盗门,盗贼虽然进不来但你会发现你每天回家要开一百道锁然后崩溃

然后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这个决策其实就是脑子一热想的。

表面看安检是为了防止有人携带危险物品进站,进行恐怖袭击什么的,结果这么个安检法,好几百人排着队在地铁口等。

倘若,我是说倘若真的有罪犯,那更方便了,你看下面这密密麻麻的人,罪犯都不用进站跑到地铁里,你就直接在队伍中间动手,死伤也一大片。

img

这么密密麻麻的人挤在队伍里,和挤在地铁车厢里有什么区别?没有很大区别,倘若真的有罪犯,伤亡人数不会比在地铁里动手少。唯一的区别是,伤亡发生在地铁车厢外还是地铁车厢里

最终保护的是乘客吗?不,不是的,其实保护的是地铁,大家就不用自作多情了。但最终吃苦的肯定只有打工人自己了。

CDT 档案卡
标题:广州地铁折腾安检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作者:挪威TALK
发表日期:2024.12.10
来源:微信公众号“挪威TALK”
主题归类:广州地铁安检事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珠江新城和体育西是广州牛马汇聚程度最大的两个地方,挤地铁的难度相当于地狱级,广州3号线也被誉为死亡3号线,我当初挤3号线的时候,都不用往前走,后面的人自动就把你推上来了。

根据广州轨交的数据,2024年广州3号线的日均客运量达到了180万人次,这是个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每天运一座城市的常驻人口流量了

在这么恐怖的流量上面加上跟坐飞机似的地铁安检措施,我觉得珠江新城的队伍得排到美领馆那边去,弄不好得绕美领馆一圈,这知道的是地铁在排队,不知道的以为把美领馆给围住了干什么。

你说地铁这么挤,那我不坐地铁骑电鸡出行可不可以,答案是不行,因为广州前段时间才发布了电鸡的管理措施,虽然没有明说,但你可以理解为会对电鸡进行类似于「限行」、「限购」之类的动作,然后也会加重处罚。

img

我谈不上支持或者不支持,但我知道大家是要出行的,牛马是要上班的,你对电鸡进行控制,说太乱了影响出行、安全和市容什么的,能理解,那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及把产业资源弄得分布均匀点。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再像昨天那么折腾一次,所有牛马的通勤时间将会直接翻倍甚至翻两倍3倍,比如从珠江形成往老黄埔走,地铁40分钟排队一小时,这谁受得了。

所以给做决策的人科普一个知识点,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几百块钱就租到珠江新城的房子然后下楼遛个弯就可以到工作地点的,以及,打工人也不是铁打的,也要睡觉的。就这样。

四环青年|地铁安检新规仅持续10小时?来回折腾打工人得有人负责

10 December 2024 at 19:53

file

那种追求绝对安全、不容丝毫闪失的公共安全观念,已经搅动了巨大的资源投入,某些大城市的地铁安检成本已经占运行成本的大头,一旦财政无力承担,就会出现滑坡,前面的投入等于零。

文| 唐凯兰

12月9日是数以十万计的广州打工人的“黑色星期一”——他们在早高峰乘坐地铁赶往公司上班时发现,被堵在了地铁安检门,拥挤的队伍甚至排到站台外的地面。原因只有一点,地铁安检执行了新的安检政策,不仅“人过门,物过机”,随身带的充电宝和水要接受人工安检,口袋里要掏空给安检员检视。

大概10小时之后,这项苛刻的安检新政被废,9日晚高峰已经如常。新快报记者12月10日在广州三号线、五号线多个站点实测,发现已经不用再接受比坐飞机还要严格的安检,地铁乘车的节奏恢复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并不清楚地铁安检加码的具体原因。一些未经证实的坊间传言说,地铁安检被有关部门暗访发现了漏洞,作为应对之策,安检于是提高了戒备,上马一套加强版的安检流程。

这个说法至今没有得到任何部门证实,也许是真,也许是假。但涉及两三百万地铁客流的一项安检新政确实短暂存在过,虽然它不知何以起,没有人认领,地铁公司在发言中也谨慎表态,但结果却是,民众对着空气痛骂,直到新规退缩。

CDT 档案卡
标题:地铁安检新规仅持续10小时?来回折腾打工人得有人负责
作者:四环青年
发表日期:2024.12.10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环青年”
主题归类:安检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事,如果地铁安检升级是必要的,那就应该有正儿八经的政策说明,列明升级的必要性。如果在执行后,发现新规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那就公开说明调整的必要。可影响大半个城市出勤人口的公共安全政策,来去就像儿戏一样,很难不让人怀疑负责公共安全决策者的水平。

地铁安检有其必要性,不过安检究竟要执行到什么地步,即度的问题,始终需要平衡太多因素,大致是在安检投入、安全筛查、市民义务及通行效率几个主要变量之间求取最大公约数。

理论上讲,要做到万无一失,安检投入应该无限大,市民应该绝对服从,不惜牺牲自己时间,公共交通也牺牲效率来配合。可在现实中,如此不惜成本的安检,除非城市陷入某种紧急状态,否则想都不要想。

广州地铁安检的短命新政,本质上就是不顾这种平衡,在不扩大安检投入的前提下——比如相应增加安检机、增派安检员——却将安检成本甩给百万量级的出行市民,大大地降低地铁通行效率。

稍微想一下,这种安检强度在常态下难以维系,安检新政成为“拍脑袋”规定快速流产,也是喜闻乐见的。

file

安全投入不可能无限制,它的沉没成本非常高,一些国外地铁不设安检,就是从这个经济规律出发,做出的适当让步,也就是容忍一定的乱象。

那种追求绝对安全、不容丝毫闪失的公共安全观念,已经搅动了巨大的资源投入,某些大城市的地铁安检成本已经占运行成本的大头,一旦财政无力承担,就会出现滑坡,前面的投入等于零。

公共交通受累于公共安全的过度追求,无论财务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由民众分担,这个不能说是公平合理的决策模式,广州地铁安检的短命新规,再次证实这一常识。

朝令夕改,或许让坐地铁的广州人松了一口气,可那些出台这个短命新规的部门及个人,若真为公共安全着想,都要听听全城的骂声,而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换个地方、换个时机再来一遍。

也许,导致广州地铁新政撤回的原因,不是市民的怨声载道,而是升级之后的安检拦截了更多人拥堵在安检机前,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构成新的安全隐患,最终让决策者两害相权取其轻,继续维持安检旧规。

可以想象,负责公共交通安全的官员,与依赖地铁出行的市民,两下焦虑的东西,将继续并存在安检这个环节,有没有最优解,谁也不知道。

老萧杂说|万分正确,十分打脸

10 December 2024 at 19:36

相关阅读:基本常识|广州地铁安检恢复原状,政策寿命10个小时

file

广州地铁犯了众怒,在网上招致群骂。

主要原因是,进站安检规则在昨天突然加码,安检严格程度堪比机场,且事先没有提前告知,也没有增设安检口和安检人员。

乘客口袋里的手机钱包钥匙纸巾,总之不管任何东西,都必须掏出来让安检员查验过关。

背包里装有充电宝的,统统开包检查,由安检员确认容量符合规定才准予放行。

CDT 档案卡
标题:万分正确,十分打脸
作者:秃笔的老萧
发表日期:2024.12.10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萧杂说”
主题归类:安检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据说当天不少安检口的液体检测仪器,因为超强度工作“都被干坏了”。

其结果,是造成全城地铁安检通道大堵塞,数以百万计的上班族叫苦不迭。

image

在舆论的唾沫之下,广州地铁安检新政施行了差不多10个小时。即早上“突然加码”,傍晚“突然取消”。

该市地铁安检新政,在颁布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尚未被充分执行的情况下即被终结,这值得反思。

用书面语言说,这属于政策失败;通俗的说法叫“政策夭折”、“政策短命”。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惠及目标群体,反对者大于支持者、负面效应大于积极效应,那么它是怎么出台的?

广州地铁方面会说,为了确保公共安全。其正当性和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这就形成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的层层加码,表现为加责任、加负担、加成本。

效果却是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的层层递减,体现为减权利、减权益、减效益。

因此公共政策在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出现政策无能状态,进而被迫终止。

说起“短命政策”,这玩意儿脸皮很厚,作风很顽强,在各个层面、各个地方屡见不鲜。

这些政策“看上去很好”,却因为盲目设定目标,常常造成公共资源投入零产出甚至负产出,打乱民众生活步调,造成社会相关领域的无序和混乱,有的还留下严重后遗症。

此种政策的实施,说客气点,是出于避责需求与邀功动机;说严重点,是源于权力的傲慢和自负。

开始很高调,结局较窝囊。好在广州地铁迅速纠偏,使正常安检秩序很快得以恢复还好没说厉行安检乃市民强烈要求。

image

怕就怕那些死不认账的政策失败。

有的政策做法,被民众腹诽心谤,甚至传为笑谈,决策方却不肯俯一下高贵的身段,跳出政策误区纠错止损,反而靠强调政治叙事的合法性,要将失败进行到底。

某件事情明明因为政策不当失败了,甚或成为集体性的痛苦记忆,还要开会进行表彰,要树碑立传,要总结规律性的宝贵经验。

以至于某些失败的政策在时过境迁之后,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及,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大家都受惠、都认可、都感恩。

万分正确,十分打脸——如此情形,令人尴尬、无奈不已。

(题图为12月9日早高峰,广州地铁安检口实景)

基本常识|广州地铁安检恢复原状,政策寿命10个小时

By: elijah
10 December 2024 at 00:16
CDT 档案卡
标题:广州地铁安检恢复原状,政策寿命10个小时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12.9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
主题归类:安检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请不要误会,我没有任何一点嘲笑朝令夕改的意思。恰恰相反,对于广州地铁能尊重基本常识,及时调整安检工作方式,我表示十二分的敬意。

事情是这样的: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广州地铁最近调整了进站安检的规则,要求每位乘客逐一过安检门接受细致的人工安检,掏出口袋里所有物品接受检查,拿出充电宝接受检查,安检严格程度堪比机场。

img

12月9日星期一是上述安检规则全面实施的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意料之中,造成了全城地铁安检通道的大堵塞,也收获了数以百万计上班迟到乘客的亲切问候……

我也在今天中午发表了评论文章,建议广州地铁安检尽快恢复原状。

12月9日下午,网络传言广州地铁安检规则再次做出调整,不再要求逐一过安检门,不再要求掏出口袋所有物品接受检查。晚上22点,我在天河区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亲测传言属实。

img

10月9日晚22点广州地铁安检口实拍

这次坐地铁,我携带了双肩背包,装有半瓶纯净水,一个充电宝。双肩包正常过安检机,人过安检门,安检员没有对我手动安检,但要求我拿出背包里的充电宝查看,要求喝一口瓶中水,我没喝。

安检员悄悄告诉我,由于当天使用次数过多,液体检测的仪器“已经被干坏了”。

从早上“突然加码”到傍晚“突然撤销”,本次广州地铁安检新政施行了差不多10个小时。我想,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基本常识吧。

基本常识一:

人们坐地铁是为了上下班,是为了出行便利,而不是去地铁站寻求安全庇护的,不能本末倒置。

基本常识二:

安检口之前的人是地铁乘客,安检口之后的人也是地铁乘客,不能为了“进站”之后不出事,就让乘客拥挤聚集在狭窄的安检通道,那样安全风险更高。

基本常识三:

打工人每天挤地铁上下班已经很辛苦了,地铁需要做的是在权责范围内尽量给大家提供便利,千万不要给大家添堵。

检查充电宝以及让人喝一口保温杯里的开水这种荒唐事,请尽快取消。

Apple 地图看地铁:无法穿越的行政边界

22 June 2023 at 21:50
中国的大部分地铁都无法穿越行政区划边界,只能形成一团一团的单核心网络,原因可能是强大的本地利益在作祟。目前只有广州——佛山形成了合并的地铁网,上海——苏州形成了单线连接的双核心网。深圳有好多条地铁线路已经顶到了边界上,是唯一有延伸希望的地区。但是比起日本那种真正的通勤铁路网还差得很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