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英特尔发布三款移动处理器,其中一款要将台式机性能装进笔记本里 | CES2025

By: 苏伟鸿
7 January 2025 at 19:12

2024 年不太顺利的英特尔,在目前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了一大波处理器新品,轻量级到性能级全覆盖:

  • 酷睿 Ultra 200H 系列处理器(代号:Arrow Lake H)
  • 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处理器(代号:Arrow Lake HX)
  • 酷睿 Ultra 200S 系列处理器(代号:Arrow Lake S)
  • 酷睿 Ultra 200U 系列处理器(代号 Arrow Lake U)
  • 酷睿 200S 系列处理器(代号 Bartlett Lake S)
  • 酷睿 200H 系列处理器(代号 Raptor Lake H Refresh)
  • 酷睿 100U 系列处理器(代号 Raptor Lake U Refresh)
  • 酷睿 3 处理器(代号 Twin Lake)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酷睿 Ultra 200H、酷睿 Ultra 200HX 和酷睿 Ultra 200U 三个系列,这是 Arrow Lake 架构首次出现在英特尔的笔记本处理器上。

两个不同方向的轻薄本处理器

酷睿 Ultra 200H 共有五个型号,最高搭载 6 性能核(P)+ 8 能效核(E) +2 「低功耗能效核」(LP-E)。这里的「低功耗能效核」,指的是比标准能效核更节能的能效核,用来处理一些更低功耗的任务。

虽然 H 系列不支持超线程,不过英特尔表示,和前代 Meteor Lake-H 产品相比,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提升 15%。

图形方面,H 系列内置全新英特尔 Arc 核显,官方宣称,游戏性能性能和前代相比提升 22%,和隔壁高通顶配骁龙 X Elite 比,要好上 55%。

定位上,酷睿 Ultra 200H 面向的是能提供一定性能的轻薄笔记本,低配版 TDP 热设计功耗 28 W,顶配旗舰产品酷睿 Ultra 9 285H 则提升至 45W 。

媒体 Tom’s Guide 对酷睿 Ultra 200H 有一个很好理解的比喻:

如果说去年发布的酷睿 Ultra 200V(Lunar Lake)是苹果的 M4,那 Ultra 200H 就是 M4 Pro。

而酷睿 Ultra 200U 的定位则比 Lunar Lake 更轻量级,主要针对追求长续航的轻薄本品类,TDP 热设计功耗仅为 15 W,配备 2P 核+8E 核+2LP-E 核,主频最高达 5.3GHz。

图形显示方面,Ultra 200U 并未搭载更强的 ARC 核显,而是 Xe LPG 核显。

台式机性能装进笔记本,Arrow Lake 能扭转口碑吗

酷睿 Ultra 200HX 的定位则更强调性能,专门为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打造,采用了和台式机版本 Arrow Lake 处理器的相同架构,英特尔也表示这款芯片「基本等于将台式机性能装进了笔记本里」。

没太多能效方面考虑的酷睿 Ultra 200HX, 完全舍弃了 LP-E 核心,最高配 8P 核+16E 核,主频率最高 5.5GHz,TDP 热设计功耗最高 55 W。对比前代的 i9-14900HX ,顶配酷睿 Ultra 200HX多线程性能提高约 41%。

向桌面级看齐,酷睿 Ultra 200HX 也将支持超频功能,支持更多数据通道,能够支持更强的独立显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款 Arrow Lake 笔记本处理器都配备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但性能都无法和 Lunar Lake 看齐,也不满足微软的 Copilot+ PC 的准入门槛。不过,英特尔强调 H 系列处理器在 AI 方面也能提供强大的平台算力。

英特尔 Arrow Lake 架构处理器在去年率先于桌面级平台推出,但发布之初性能表现平平,经过英特尔修复后情况有所好转。

对于这波新的 Arrow Lake 移动端芯片,英特尔也信心十足,搭载 H 系列和 U 系列的笔记本产品将在未来几周发货,而 200HX 系列的产品则需要等到第一季度末。届时,就能用实测看看这波处理器能否逆转 Arrow Lake 的口碑

Lunar Lake 继任者要来了

酷睿 Ultra 200V(Lunar Lake)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出货,由于出色的能效表现,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在 CES 上,英特尔再次介绍了这个系列,并透露相关处理器的出货量已经超 150 万。

▲ Lunar Lake 处理器

英特尔也宣布,酷睿 Ultra 200V 将进入商用笔记本领域,推出 vPro 型号,将会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不过,英特尔此前已经宣布 Lunar Lake 上统一封装运行内存的设计不会延续,今日亮相的三款 Arrow Lake 处理器就已经恢复了外置运行内存的旧方案。

这也让外界有点惋惜和好奇,英特尔下一步棋要怎么走,才能拿出比 Lunar Lake 更好的迭代产品?

▲ CES 2025 展示的 Panther Lake 样品

从 CES 上看,英特尔信心满满,首次展示了 Lunar Lake 继任者 Panther Lake 的样品。这将是首款 Intel 18A 制程(1.8 纳米工艺)的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英特尔也表示,对 18A 制程「非常满意」:

如果你喜欢 Lunar Lake 的一切,那么 Panther Lake 会把它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年的 CES,爱范儿还是会和往年一样在现场,带大家体验到最火的焦点产品,以及最新的科技设备,想要获得身临其境的 CES 体验视角,点点关注,带你发现明日产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打磨五年,三星智能机器人官宣今年上市,能帮你挑红酒,还能变身家庭投影仪 | CES2025

By: 苏伟鸿
7 January 2025 at 19:11

作为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常客,三星经常展示一些新奇、科幻,但又距离市场有距离的小玩意儿,家用机器人 Ballie 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在三星 CES 展台上亮相了五年的时间,每次亮相都会有些新升级。

▲ CES 2020 首次亮相的旧 Ballie

而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三星在今年终于宣布 Ballie 将在未来六个月正式上市。

三星对 Ballie 的定位为「个人家庭助理,在家里可以自动移动完成各种任务」。既然是面向家庭,一个平易近人的外观就非常重要。

三星将它设计得很讨巧。旧的 Ballie 像一个网球,去年重新设计的 Ballie 则像一个黄色篮球。正面则有一个条状的投影模块,底部长了两个轮子,头上有一个伸缩天线,看起来确实像皮克斯电影中会出现的小机器人。

▲ CES 2025 的 Ballie,图源:Washington Post

想和这个球交互,用户可以直接开口用语音发出指令,或者在手机上远程输入指令。根据三星的宣传片,Ballie 能够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

而比较科幻的是,配备投影模块的 Ballie,可以在地板上投一个窗口,用户可以用脚踩按钮进行交互。

▲ 图源:The Verge

类似扫地机器人,Ballie 具有激光雷达传感器,能检测避开地板上的障碍物,自动规划路线移动。

那么,这个 Ballie 除了能在家里晃悠,还能干些什么事情呢?

首先是智能家居操控,作为智能家居的中枢。根据演示,Ballie 可以在接到用户的指令后,控制智能宠物喂食器,也可以在用户到家前把灯开好。

▲ 图源:Samsung

值得一提的是,Ballie 能操控的不止智能家居,搭载的红外传感器还能开关一些比较旧的家用电器,「空调伴侣」的钱都能省了。

配备的投影模块,除了能在地板显示交互窗口,还能投影类似「你好」「欢迎」的小标语。而当需要显示更多内容的时候,Ballie 会自己寻找墙壁,变成一个正儿八经的投影仪,还能调整​投影的角度。

▲ 图源:The Verge

在演示中,Ballie 接到命令播放一部电影,然后它就会自动寻找房间里一个足够大的墙壁投影画面。The Verge 的记者反馈称,Ballie 投影的画面质量不算特别明亮,但也算是符合预期,扬声器声音够大,也并不刺耳。

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有问必答的智能管家。当演示人员询问其一些附近景点的信息,并要求展示更多细节和行车路线时,Ballie 就会在墙面上投影出地图。

▲ 图源:The Verge

人工智能能力当然是 Ballie 的重点,除了理解用户的自然语音和智能搜索,Ballie 还具备了视觉智能的多模态能力。工作人员向 Ballie 举起两瓶红酒,询问 Ballie 哪一瓶和自己的晚餐更配,Ballie 在几秒内给出了答复,其他问题也都能以较快的速度回答。

▲ 图源:The Verge

在三星的概念宣传片中,远在办公室的用户能够用手机问 Ballie 自己的狗狗在做什么,Ballie 就会自己找到狗狗拍照和录像,自动发给用户。

当然,先不谈概念宣传片,即使是 CES 现场演示,都很可能是根据优化过的流程进行,不能完全代表 Ballie 实际的表现。

目前来看,智能家用机器人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已经有产品上市的 Amazon 等品牌,反响只能说平平。而最近几个月,一直有苹果正在开发相关品类的产品,可能是类似 iPad 的固定智能家居中枢,也可能是跟 Ballie 一样带轮子会自己移动的小机器人。

至于特斯拉,也在捣鼓长得更像人类、能完成更多事情的机器人,目标是让机器人和汽车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产品。

▲ 特斯拉设想的家用机器人场景

调整和展示了五年的 Ballie 终于选择在今年走入市场,背后可能也有抢占市场的考量。

Ballie 并不是一个「颠覆」传统的智能家用机器人的产品,它能做的很多事情,现有的智能家居中枢和手机都能完成,而且可能比它更靠谱。

因此,Ballie 更多像是一个「普及」形产品,让更多用户习惯家用机器人这种新兴的产品形态,因此一个合理的价格非常重要。

目前,三星还没有公布 Ballie 的价格和更多上市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已经官宣在北京时间 1 月 23 日举办 Galaxy 全球新品发布会。

今年的 CES,爱范儿还是会和往年一样在现场,带大家体验到最火的焦点产品,以及最新的科技设备,想要获得身临其境的 CES 体验视角,点点关注,带你发现明日产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终于要重新设计妙控鼠标了,这将是一次更务实的更新|硬哲学

By: 苏伟鸿
23 December 2024 at 18:00

爱范儿关注「明日产品」,硬哲学栏目试图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产品设计中人性的本源。

1973 年,个人电脑还在以键盘输入作为主要的操作方式,一家名为 Xerox 的公司,推出了一个集成了鼠标操作的实验性电脑系统 Alto,并邀请了一位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前来试用,后者马上被这种简单直观的交互界面深深震撼。

差不多 10 年后,这家科技公司发布了其第一台使用鼠标的电脑,正式将这种简便的交互方式介绍给大众,开启了个人电脑标配鼠标的新时代。

这位创始人叫乔布斯,这家科技公司叫苹果,这台电脑就是著名的 LISA。

LISA 诞生的 26 年后,苹果发布了一款颇具特色的鼠标,引入了也才刚刚发布的 iPhone 同款「多点触控」技术,企图探索电脑交互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这款鼠标就是「大名鼎鼎」的 Magic Mouse,中文名「妙控鼠标」。即使大多数人并未亲手使用,恐怕都对这个鼠标的不少负面言论有所耳闻。

诞生 15 年来, 围绕它的争议从未止息,而它的形态并未因此改变,一如往初。

情况终于要迎来变化:彭博社爆料称,苹果内部正在重新设计妙控鼠标,会解决所有关于这款鼠标的抱怨。

野心不小的妙控鼠标

2003 年,苹果当时的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和自己的团队正聚集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会议。

团队里的一位工业设计师 Duncan Kerr 带来了他手头上正在忙活的成果。他一直在与苹果的输入工程小组合作,为 Mac 电脑探索键盘和鼠标之外的输入方式。

而他展示的正是多点触控技术:用两个或者三个手指,来实现比单击更丰富的操作,例如缩放、旋转等等,给 Jony Ive 等人不小的震撼。

这些探索最终促成了 iPhone、iPad 的诞生,而虽然「触控屏」Mac 时至今日都未问世,但苹果依旧利用多点触控技术,为笔记本重新打造了触控板,使其不再是定位尴尬的「鼠标平替」,而是操作更复杂多变的输入方式。

▲ 2008 款 15 寸 MacBook Pro,搭载了多点触控触摸板

而妙控鼠标,也是苹果借助多点触控方式,对传统滚轮和按键鼠标进行的一次重塑。在发布的新闻稿中,苹果使用了「革命性」这种字眼,来形容多点触控和鼠标的结合。

如果单纯只谈妙控鼠标的设计和思路,那妙控鼠标确实算得上一个「前瞻性」的产品。

传统的鼠标,用户靠机械按键和滚轮来进行操作,形式比较单一和有限,Windows 的界面也是靠这套操作逻辑打造。

▲ 罗技 MX Master 3S 鼠标

而在配备多点触控板,支持更丰富的手势操控之后,普通的鼠标也已经不能完全驾驭 Mac OS X 的全新界面,因此结合了触控板功能和传统鼠标形态的 Magic Mouse 应运而生。

由于表面是本质上是一整块触摸板,除了基础的点按、拖拽等操作,妙控鼠标还支持轻触,以及单指或多指划动的手势,用起来基本和 MacBook 上备受好评的触控板一样舒适拉满。

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点类似按键手机和 iPhone。前者主要靠点击各种按键完成输入,界面和功能相对简陋;后者由于触控的特性,玩法自然更复杂多样。

给我最大惊喜的或许是妙控鼠标滚动的操作。

大部分传统鼠标在滚动的时候,不管是手感还是屏幕显示,都会有齿轮般一卡一卡的效果,总体效果比较生硬。

而妙控鼠标则有一个平滑的惯性动画,滚动速度会线性减弱,还会模仿物理世界的惯性效果。

▲ 妙控鼠标到顶部或底部会「弹」一下,图源:Mac Address

更杀手级的功能,在于妙控鼠标的滚动不止垂直一个方向,能够 360 度无死角平移画面,放大看网页和图片指哪打哪,真正称得上「妙控」,成功征服不少美术工作者。

▲ 图源:YouTube @DetroitBORG

除此之外,妙控鼠标还能通过手势放大缩小画面,或者打开调度中心,以及切换页面,这些操作在 Windows 中主要依靠键盘快捷键完成。

但一经发售就饱受争议的妙控鼠标,并没能很好实现苹果的「革命性」的野心。

它或许做到了「妙控」,但不少人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鼠标」。

不算一个「好」鼠标

即使是妙控鼠标的一众反对者,恐怕都会认同这个鼠标的外观设计。

正面采用一体化设计,没有任何缝隙或者多余的按键,仅在下方放置了一个苹果 Logo,既是点缀,也起到指示头尾的作用;侧面看去,明显经过设计师深思熟虑的流线型设计和扁长的形体,优雅又高级。

这个外观能出众不无道理,因为多数厂商不会这样设计鼠标。

苗条而克制的弧线虽然养眼,但不养手。大部分人都会将整个手掌放置在鼠标上,而妙控鼠标过扁过窄的身形,并不提供一个支撑手掌的受力点,因此手掌一般会悬空在鼠标上方。

这也是为何大部分用户在刚上手妙控鼠标时,会发现其手感与其他的鼠标不同,非常「别扭」。

并且,为了更好的观感,妙控鼠标的边缘都比较锋利,对于一些用户而言会「硌手」。

我也尝试完全将手掌张开放置于妙控鼠标上使用,但由于这个鼠标实在太过迷你,我的后半个手掌会贴在桌子上,并且由于手指伸太直,需要滚动的时候并不方便。

▲ 大概像这样

更适合妙控鼠标的握持方法其实是「抓握」或者「指握」,两种握法都是主要将手指放在鼠标上,而手掌仅部分靠在鼠标上或完全悬空。

▲ 上:指握;下:抓握,图源:CNET

很多人都不习惯这两种使用鼠标的方式,用久了会觉得手酸手累,所以觉得妙控鼠标「难用」,其实还是因人而异。

但面对广大消费者推出产品的苹果,其实更应该考虑多数用户,而不是 15 年来都只做一款不符合多数人使用习惯的鼠标。

自这个鼠标一问世,外界就有不少指责妙控鼠标不符合人体工学的声音,不过在 2015 年二代妙控鼠标发布会后,这些批评声量骤减。

但不是因为苹果听劝进行了调整(二代甚至比一代更薄),而是因为二代鼠标的一个更新,完全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除了性能上的提升,第二代妙控鼠标最大的变化就是舍弃了一代可更换电池的设计,新增一个闪电接口用于充电。

原本是一个更环保和方便的改变,但苹果选择将这个接口放在一个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位置:鼠标的底部。

这意味着,如果妙控鼠标没电了,就要把整个鼠标翻个底朝上充电,看着不优雅之余,用户也没法边充边用了。

对于这个匪夷所思的借口位置,媒体和用户自然不会吝啬口水,但苹果不为所动。妙控鼠标的形态仿佛被时光机定格了 9 年,即使今年闪电接口升级成 Type-C 接口,也依旧没能把它从鼠标底部「请」去一个更合理的位置。

在 Reddit 一篇讨论妙控鼠标的帖子中,一名用户这样吐槽:

关于妙控鼠标充电口的批评,甚至盖过了其人体工学上的问题。

对于苹果这一近乎倔强的举止,也有一些人解读称,其实这不是缺陷,而是一个有意为之的设计。

▲ 网上的梗图「如果苹果造电车」

The Verge 编辑 Jay Peters 在 Type-C 妙控鼠标发布后,写了一篇评论为苹果「辩护」。

他们希望你以无线方式使用它,所以你必须以无线方式使用它。

Peters 认为,如果鼠标在连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那么手感会因为电源线的张力发生变化。

他也得知,苹果内部确实考虑过将充电口放在鼠标的前端,但所构思的设计都「更糟糕」,最终它们决定让鼠标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一个完美的外观,代价是牺牲一小段充电的时间。

9 年的时间,苹果也未曾想到改变这个想法,绝望的用户只好各显神通,DIY 各种「妙控鼠标」外设,改变它充电口的方向,并将其垫高。

▲ 一种妙控鼠标外设,在底部采用 MagSafe 磁吸充电的方式,图源:The Verge

但即使如此,妙控鼠标依然有一个使用上的争议无法解决,那就是传感器和准确度。

妙控鼠标在使用上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传感器和准确度方面的缺陷

外网科技博主 Mac Address 在实验室测试发现,虽然妙控鼠标的分辨率(DPI),也就是定位精度设定为 1600,但实际上每次移动,这个参数会发生变化。

▲ 图源:Mac Address

也就是说,即使是鼠标进行了两次完全相同的移动,电脑的光标都有可能会停在不同的地方。

第一次使用妙控鼠标时,我震惊地发现,我要尝试 3-4 次,才能准确点击 Mac 窗口左上角的红色圆点将其关闭。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指针和鼠标似乎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无法按照我预想的速度和幅度运动,尤其是在一些比较细的点击操作上。

不信邪的我打开社交平台寻找征服这个鼠标的方法,发现大家都建议打开「指针加速」这个选项。

体验的确实提升了不少,但仍然不能称得上「优秀」。在使用这个鼠标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明显会使用更多的键盘快捷键代替鼠标操作。

回归自己的第三方鼠标后,我发现它也变得不再跟手。糟了,手已经「自适应」成了妙控鼠标的形状。

而且,虽然第三方鼠标总体比妙控鼠标灵敏不少,用着也舒服太多,我还是想念那些非常实用的「妙控手势」。

如果一定要在 Mac 生态中使用鼠标,并且想要解锁完整的体验,确实就只能忍受妙控鼠标不如人意的体验。

不过,曙光终于来临了。

面向未来的鼠标,首先要服务好当下

1998 年, iMac G3 电脑问世,标志性的彩色透明大背头设计,成为苹果产品的经典之作,但配套的鼠标却成为不少媒体口中的「苹果最烂设计之一」。

▲ iMac G3

由于扁圆形的外观,这款鼠标又被称为「冰球鼠标」。虽然滚圆的外观上小巧可爱,但是却因此产生了难以握持、使用起来指针容易旋转的问题,受到了大量的批评。

▲ 冰球鼠标,图源:The House of Moth

在 2000 年的 Macworld 发布会上,乔布斯承认了冰球鼠标收到的大量抱怨,并推出了一款形态上更传统的 Apple Pro Mouse 鼠标。由于其优秀的握持体验和依旧优秀的设计,甚至被一些拥趸封为「苹果最接近完美的鼠标」。

▲ Apple Pro Mouse

历史或许会再一次重演。彭博社报道,苹果内部正在重新设计妙控鼠标,将会是「更适合现代时代的东西」,因为具体设计还未确定,目前还没有太多细节,距离发布恐怕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自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离开苹果后,苹果的产品设计开始发生了转变:从曾经的一切为设计让步,到现在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优先。

这一点在 MacBook Pro 上体现最为明显:2016 款的新模具外观非常苗条,但散热和蝶式键盘的问题对这个产品线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M1 系列开始转用新模具的 MacBook Pro,外观设计看起来笨重不少,但散热提升明显,更丰富的接口配置也更利好用户。

根据爆料,苹果已经得知了用户长期以来对妙控鼠标的各种抱怨,并根据此着手重新设计鼠标,因此,我们很有可能将迎来下一个「Apple Pro Mouse」,一个多数人都更喜爱的苹果鼠标,它可能不如妙控鼠标看上去那么惊艳,但或许能成为更多专业用户的趁手利器。

彭博社还特别提到了「充电接口」位置这一问题。上文提到,苹果并不满意充电端口放在鼠标前端的方案,因此很多人猜测,苹果或许会考虑直接去掉鼠标身上的端口,改成更方便的 MagSafe 磁吸充电,或者配备一个无线充电鼠标垫

把充电这种麻烦事变得无感的后者,或许是一个更优雅的方案。罗技已经在 Powerplay 系列鼠标上实践了很长的时间,累积了不俗的用户口碑。

只不过这种方案价格很高,仅鼠标垫价格已经到达 120 美元,甚至超过了已经不便宜的妙控鼠标,其起售价 79 美元(国内售价 549 元)。

当然,苹果很可能不会满足于单纯把妙控鼠标上的槽点改好,而是会继续探索鼠标交互的可能性。

早在 2016 年,苹果就申请了一项关于鼠标「压感」的专利,当用户对鼠标施加压力时,鼠标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就会接收到这一信号,同时内置的触觉反馈马达会振动,对用户施加的压力进行反馈,类似妙控触控板的 Force Touch 技术。

虽然过去 8 年相关技术仍未实装妙控鼠标,但通过 Force Touch 和 Haptic Engine 马达模拟真实案件触感,本身就是苹果的拿手好戏,况且 macOS 在很早之前就存在触控板「重压」的交互。

妙控鼠标诞生时,人类的智能交互正在朝多点触控过渡;而当下,空间计算的探索如火如荼,这也和苹果目前的方向不谋而合。

今年,苹果申请了一项专利,讨论了三维空间中的一种交互方法,其中就有一种全新设计的鼠标,能够实现「用力抓握」的交互方式,可以用于在空间中「抓取」某个视觉对象。

而且,这个鼠标还可以离开桌面在空中使用,以更好实现三维空间操作。

而在一项有趣的专利中,苹果正在探索一种可以提供「触感」的鼠标,根据具体的虚拟场景改变鼠标的摩擦力,模拟不同的质感。

比如,画面显示冰面时,鼠标底部就会保持光滑,减少摩擦力;而在沙漠的场景,鼠标底部会伸出「脚」,增强鼠标和桌面的摩擦力,模拟沙子粗粝的质感。

这个看起来非常魔幻的鼠标,不仅适合用于 Mac 游戏,说不定也能和 Vision Pro 的沉浸式内容产生化学反应。

只是,当下空间计算还未走进寻常百姓家,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场景都还是传统的点触操作。

我们更期待的,更多只是一个用着舒服、反应准确、使用方便的普通鼠标,能够完美和自己的 Mac 电脑协作。

被苹果视为「革命性」的妙控鼠标,最终没能成功引领行业。这恰恰说明,只有先得到用户的认可,才能成为真正的「明日产品」。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没能做成的这个功能,成了国产厂商的新杀手锏

By: 苏伟鸿
21 December 2024 at 12:00

今年以来,不少国产 Android 厂商都在捣鼓如何「打通」苹果生态,实现文件互传、镜像操作等等操作,有些甚至比苹果自家自己做得更好。

其中值得说道说道的,或许是 OPPO 这家,主打类似 AirDrop 的体验,甚至还做了类似 iPhone「互碰互传」的功能。

原本我也不太相信 OPPO 能神奇地「破解」封闭的苹果生态,但当我把 iPhone 和「OPhone」头头相抵后,iPhone 居然真的有所反应,弹出了一个「轻 App」的窗口,可以直通「O+ 互联」应用连接两台手机,省去平时互传时需要多个触控步骤。

这个实现方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 OPPO 居然把这个可能苹果自己都已经遗忘的功能,用来「曲线救国」,实现一碰互传。

发布 4 年就冷了 4 年,苹果这个轻 App 到底行不行?

被遗忘的轻 App

「轻 App」在 4 年前的 iOS 14 上首次亮相,允许 iPhone 用户使用 App Store 中已上架应用的部分功能,而不需要下载一个完整的应用。

听起来有点像微信小程序,其实使用场景也比较类似,平时我们都用微信扫码骑共享单车、点餐,而轻 App 除了扫码之外还有 NFC 一碰呼出的方式。

不过,与用户可以主动搜索、选取的微信小程序不同,用户几乎无法主动从 iPhone 中主动搜索和获取想用的轻 App。

从苹果对这个功能的命名来看,App Clips(应用片段)的定义是从完整的 App 中「剪」出来了部分功能提供给用户,而不是在尽可能小的应用体积内实现更全面的功能。

因此,这个功能更适合一些线下场景,比如在一些私人开设的小餐馆中,刷出对应的美团界面进行点餐,又或者在超市中快速获取商品相关信息和评价。

但如果你想找些类似文档、智能问卷的轻 App 来轻办公,或者想人在家中坐就想用轻 App 来点杯咖啡,这些都不是它能完成任务。

毕竟苹果的收入中很大一笔流水就是通过 App Store 抽成,这是轻 App 无法实现的,为了避免用户只用轻 App 而不下完整 App,苹果对轻 App 的权限卡得很死,几乎不能获取任何数据和权限,这也无疑打击了开发者的积极性。

加上轻 App 只适用于 iPhone 生态,开发者和商家的适配积极性也不高。国内有更强适用性并且已经完全发育的微信小程序生态,国外的情况稍好一点,但总体也处于不温不热的尴尬地带。

对于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功能,苹果其实也并不算太上心,发布后的 4 个 iOS 版本中,苹果都几乎没有对这个功能进行任何优化和更新,也鲜少见到相关的宣传和推广行动。

强如苹果都没能做起来这个理念,却在今年,被两家国内的头部大厂捡起发力了。

国产版「轻 App」,背后都是服务直达

你用过支付宝「碰一下」支付了吗?

结账的时候,只需要解锁手机碰一碰相关的设备或者 NFC 标签,就能快速使用支付宝完成支付,无需像以往那样打开应用出示付款码,支持 iPhone、Android 和华为原生鸿蒙手机。

▲ 图源:极目新闻

原理和普通的 NFC 支付类似,只是走的是支付宝而不是电子银行卡。

表面看起来,像是支付宝想以此实现对微信支付的「弯道超车」,但支付宝的野心不仅于此。

实际上,「碰一下」不局限于支付,一些餐厅点餐也可以「碰一下」桌上的标签,直接跳转点餐界面;一些小区的门禁也配备了 NFC 标签,用户「碰一下」就能开门。支付宝还在探索「碰一下」进景区、「碰一下」住酒店等等场景。

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和上文提到的苹果轻 App 其实惊人相似,除了支付,其实都是直接打开相应的支付宝小程序和对应页面。

有意思的是,由于苹果严格的 NFC 权限政策,iPhone 上的「碰一下」是靠呼出支付宝「轻 App」再跳转完整应用实现的。

虽然国民度极高,但支付宝在大家的眼中更像是一个金融、理财的电子钱包,即使有着相当丰富的小程序生态,我们在日常衣食住行中,也还是倾向于打开更生活化一点的微信。

根据 Quest Mobile 统计数据,微信小程序月活在 9 亿以上,而支付宝小程序月活在 6.5 亿附近浮动;更显著的差距是,支付宝小程序的交易次数仅为微信小程序的 16%。

▲ Quest Mobile

所以,「碰一下」更像是支付宝力图转型一步棋,通过更便捷的「服务直达」方式,让更多人愿意去使用支付宝小程序,形成习惯,扩展支付宝的服务边界。

为了避免重蹈轻 App 的覆辙,支付宝下足力气推广「碰一下」服务,用户方面大量派发减免优惠,商家方面则主动上门推广并免费安装设备,付款现阶段不仅不抽佣金,还提供一定的奖励金。

由于依托的就是自己的小程序生态,支付宝不用担心服务直达会发生和「完整 App」左右互搏的两难境地。

而对于另一家也在做「轻 App」的商家——华为来说,其鸿蒙「元服务」的情况要更复杂一点。

元服务就像是鸿蒙系统的「小程序」,或者 Android 联盟前几年在搞的「快应用」,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整个 App,直接点开就能使用。

和苹果轻 App 不同的是,在华为应用商店中,有一个专门的子页面供用户去寻找、获取相应的元服务。

比较好用的是,当用户在全局搜索输入类似「电影票」「话费」「快递」等具体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建议相关的元服务,用户即点可以即用,无需提前安装 App。

乍一看,元服务好像和华为自己参与建设的「快应用」没什么区别,但对比使用,就能发现一个细节。

在快应用中,用户需要分别登录每一个平台的账号,才能使用。也就是说,点开美团首先要输入美团账号登录,点开猫眼买票要登录猫眼账号,点开快递 100 要输入手机号。

而所有的元服务,都能直接拉取华为账号的信息,一点就能授权,无需逐个应用逐个应用地输入账号密码。

不止于此,华为还表示会将元服务集成到系统 AI 助手「小艺」之中,以后跟小艺说一声「买飞机票」,它就能快速调取相关的元服务卡片,帮助用户快速买票。

由于华为原生鸿蒙应用生态还在发育当中,开发者可以同步开发完整应用和元服务,又或者在应用上线之前先推出开发难度更低的元服务过渡,并且还能快速将现成的的微信小程序进行转换。

App 的消亡

12 年前,著名设计公司「青蛙设计」的创意总监 Scott Jenson,就大胆做出预言:未来 App 必然消亡。

在 Jenson 的设想中,未来会有一种智能发现服务,当你与现实世界交互,手机就能实时通过蓝牙、NFC、GPS 和 Wi-Fi 等方式,知道你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通过轻量级应用的方式提供。

没错,这位创意总监,可以说是提前 8 年预判了苹果会推出的功能。

当然,Jenson 也认为,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渐进式的功能。12 年后的今天,App 依旧贯穿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数字交互的核心体验。

但今年开始,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更多人在探索直达服务交互的可能性。

例如野心非常大的 AI 设备 Rabbit R1,完全抛弃应用和触控交互界面,通过让 AI 模型在后台服务器模拟人类操控应用的形式,让用户张张嘴就能实现所有服务。

但现实和理想不小的差距。Rabbit R1 不仅受到了 AI 能力水平的限制,还容易受到 App 「你是人类吗」验证的阻挠,因此基本不可用。

不过,失败的是 Rabbit R1 这个产品,更多厂商借助 AI 的力量,在探索如何用语言、动作等「自然交互」,取代目前手机操作系统和 App 的「图形交互」

文字、图片生成已经卷得大差不差,今年的手机、AI 厂商都开始捣鼓「手机 AI 智能体」,用户用口头语音发出指令,AI 就能模仿人类操作手机。

比如,安装了智谱 AutoGLM 大模型的手机,告诉它一句「帮我打卡微博超话」,手机就会像「自动驾驶」一般自动打开微博进行一系列琐碎的操作。像国内几大手机品牌,以及苹果,都在探索类似的 AI 能力。

只是目前的 AI 智能体,虽然确实能一嘴直达服务,但再怎么发展,都无法突破本地应用这个天花板,无法实现更多可能性。

这时候,就该让轻 App、元服务这些功能大显身手了。

其实早在 10 年前的 iOS 8 上,苹果已经开始布局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直达能力,靠近星巴克、Apple Store、火车站等,对应的 App 就会自动在锁屏弹出,现在也演变到靠近机场,直接一步到位推送登机牌。

而结合了 AI 意图识别能力,轻 App 更适合这种线下的场景,还能减少推广难题。

我们大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 AI 终端: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而是根据你的场景,自动出现服务:出门上班自动后台预加载好共享单车的轻应用;走进餐馆门口就奉上菜单和网友点评;博物馆参观时,自动推送面前藏品的介绍卡片……

如果用户要主动使用某些服务,则可以利用自然语言与 AI 交互,让系统级 AI 自动选取海量内容库中最适合的一个,并以智能体的形式,自动完成用户的要求。

也就是说,手机无需安装任何 App,但能通过 AI 快速调用现存所有平台的服务,真正变成「全能」。

要实现这种服务即取即用的形式,还需要一个能登录、贯穿所有服务的系统级账号,这也是苹果、华为、支付宝以及微信这些一体性较强的生态的优势。

「元服务」集成于「原生智能」小艺助手,已经能实现一小部份上述的场景;而支付宝今年推出的智能体「支小宝」,在支付宝小程序生态中也颇如鱼得水。

苹果有系统级的 Apple 智能,有轻 App,但目前还没看出这家科技巨头结合两者的想法。

在 App Store 诞生 16 年后的今天,我们手头上的 App 越来越臃肿,一个听歌的 App 能来交友,一个看天气的 App 能用来买东西……这不仅挤占了我们手机的物理资源,也让交互变得更复杂,并且 App 和 App 之间仿佛一个个孤岛,数据难以互通。

苹果的应对方式是围绕「服务直达」做文章:实时活动和桌面组件,让你不需要打开 App 也能获取信息;能力更强的快捷指令,将复杂的操作减少到一次点击;以及「去 App」化的轻 App ,本身也被苹果寄托了类似的愿景。

App 终将成为历史,App Store 也会有「倒闭」的那一天,服务直达更有可能通向自然交互的未来。轻 App 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至于能不能赶上这波交互换代的风潮,就看苹果抓不抓得住机会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今年爆发的智能眼镜是伪需求吗?体验后我被啪啪打脸

By: 苏伟鸿
10 December 2024 at 18:31

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智能眼镜产品,但在真正上手之前,我并不对这种产品抱有太高期待。

我确实相信在 AI、AR(增强现实)等功能加持下,眼镜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但这两个技术现在还未成熟,加上今年已经被所谓「AI 硬件」和苹果 Vision Pro 泼了好几次冷水,已经对这些产品彻底祛魅。

半信半疑戴上一副体验后,我觉得,是时候谈谈这个特别的品类了。

智能眼镜是噱头吗?

在聊体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市面上的几种不同的智能眼镜类产品。

首先是一种名为「音频眼镜」的产品,严格来说这不太能算智能眼镜,更多像是一种开放式耳机+眼镜的组合产品,有些还会配备一个摄像头,一些品牌和华强北大部分价格三位数左右的「智能眼镜」产品都是这种类型。

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眼镜」可以分为两种:不带屏幕和带屏幕的。

不带屏幕的则以这两年大热的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为代表,主要的功能类似上面提到的「音频眼镜」,但是更多了一丝「智能」,可以使用语音输入,并支持 AI 语音助手操作,配备的高清摄像头不仅能拍摄,还能给 AI 识物。

而带屏幕的则是「AR 眼镜」品类,目前市面上比较大部分的 AR 眼镜本质上是一个「投屏眼镜」,连接电脑、手机或者游戏机后,将显示的画面投射在眼镜中。

▲ XREAL Air 2 Ultra 眼镜,连接了自家的 Beam Pro 计算终端

而如果更进一步,则是自带操作系统、独立成像的「真·智能眼镜」,基本能同时实现上述眼镜的所有功能。

▲ Meta Orion 演示图

这类产品目前还是以原型机、开发机为主,包括 Meta 今年展示的 Orion 眼镜,以及 Snap 专门为开发者提供的 Spectacles 眼镜,都离消费者有点距离,并且显示效果一般,性能较弱,更多是在描绘一个未来的雏形。

▲ 第四代 Snap Spectacles 眼镜,外观笨重,价格很贵

我上手的 StarV View 眼镜就属于「投屏 AR 眼镜」产品,戴上后没有想象中逼仄的视野、模糊的画质、眩晕的体验,而是一块浮空于黑暗中的高清大屏,其上显示的字体不说纤毫毕现,也起码没有明显的发毛锯齿感。

▲ 微距镜头拍摄的 StarV View 右镜片画面

点开一个 ASMR 助眠视频,主播灵活的手指仿佛就在你眼前轻轻挥动,加上还不错的音频效果,坐在办公椅上看个一分钟差点连呼噜都打出来了。

而连接电脑后,就等于获得了一个面积更大、显示更近的随身大屏幕,并且还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久坐之后我就把电脑放在办公室里的柜子上,戴上眼镜站起来码字。

让我比较惊喜的是看电影的体验,由于 StarV View 会对环境进行黑暗处理,虽然画面没有到 IMAX 的程度,也已经很接近坐在电影院的「黄金座位」观影体验。

更重要的是,虽然因人而异,但至少我长时间佩戴这副眼镜,也没任何不适感,而 Vision Pro 我戴个十分钟脑袋瓜和脖子都已经承受不来。

并且,这个眼镜总体就比普通眼镜盒大一点,很适合随身带着走,下班带回家煲剧看电影,上班带回公司当大屏幕,更适合飞机、高铁等路途中使用,这是这是传统显示屏设备不能带给我的体验。

至于不带 AR 功能的 Ray-Ban Meta眼镜,我们也做了一个上手评测,用来当耳机、第一视角相机,效果确实不错,外观还特别时尚。

【插视频号】

原本以为智能眼镜是噱头,没想到被实力打脸,不仅能用,而且好用,同事小伙伴更直言「现在每天都在用 AR 眼镜看视频」。

▲ 魅族 StarV View 示意图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带屏幕的 AR 投屏眼镜,还是这些比较高端的摄像头音频眼镜,价格都在一千到四五千不等,对比动辄五位数的头显非常亲民。

目前大众或许还对智能眼镜品类有点陌生,但或许就在明年,这个产品会如同 7 年前的无线耳机一样,成为一类快速增长的产品。

面对当下的实用主义

今年 11 月,百度发布了首个智能眼镜产品小度 AI 眼镜,配备一个摄像头,不仅可以语音操作拍摄,还能用来智能识物,总体和 Ray-Ban Meta 眼镜功能类似。

▲ 小度 AI 眼镜功能示意

而像小米、三星、苹果等硬件大厂都传出正在研发智能眼镜产品,其中前两者的产品大概率会对标 Ray-Ban Meta,苹果对是否配备屏幕举棋不定,也在探索和 iPhone 联动的方案。

但相同的是,这些自有 AI 助手的数码大厂,眼镜产品传闻都会接入相关 AI 功能,打造可穿戴 AI 设备。

只是,目前看来,驱动智能眼镜增长的主要需求和能力,还不是这些虚无缥缈的人工智能功能。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MarketsandMarkets 的报告,预测今年智能眼镜规模 8.79 亿美元左右,而 2030 预计将达到 41.29 亿美元,这期间驱动因素主要来自对沉浸式 AR 体验的需求。

▲ 目前市场上部分智能眼镜厂商,图源:MarketsandMarkets

2030 后,带有摄像头、音频、等复合智能功能的眼镜会成为主流,人们通过佩戴这些眼镜,辅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背后靠的就是 AI 技术驱动。

即使是 AI 巨头 Meta 的 Ray-Ban 眼镜,野心也并非「跨时代的 AI 终端」,甚至在推出之初并包含什么 AI 功能,只是一副自带摄像头、音频,品质上乘的智能眼镜,本身已经是很不错的时尚单品。

▲ Ray-Ban Meta

然后后期通过软件更新支持的 AI 功能,就成了一种锦上添花,好用那自然是更好,但不太能用也无伤大雅,毕竟不太可能有人真的因为 AI 功能去买这副眼镜。

AR 功能也是,支持独立操作系统和隔空操作的产品还不够成熟,那可以专注于做好显示能力,内容方面直接利用人手一台的手机或电脑。

在 Vision Pro 刚问世之初,有网友这样评论:这个设备很适合租房党用来大屏娱乐。

果不其然,这条评论下方马上被类似「租房党买一个三万块钱的头显?」「谁能戴着这玩意儿看这么久视频」的其他留言攻陷。

但如果不是三万,而是一两千,并且还能长时间看视频的 AR 眼镜呢?

我有一个住在员工宿舍的朋友,一直很渴望买一台大屏电视,奈何各种条件都不允许,最后他选择了购买一个 1300 块的雷鸟 Air3 AR 眼镜,甚至还能看 3D 电影。

▲ 雷鸟 Air 3

目前 XR 头显设备的销量远大于 AI 眼镜和 AR 眼镜,但市场普遍认为,轻量化的眼镜,才更具有潜力。

苹果 CEO 蒂姆·库克在最近的采访中回应 Vision Pro 的不佳销量时,用到了这么一个说法:

它是一个早期试用产品。

很巧的是,国内 AR 设备品牌 XREAL 创始人徐驰这样形容他们的 AR 投屏眼镜设备:

这是空间计算的「现在」。

面对当下的实用主义,就是智能眼镜能够逐渐出圈的关键。

▲ XREAL One,图源:CNET

当然,智能眼镜想要走向更多消费者,除了缺乏一个类似 AirPods 的契机,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像是我用的 StarV View 眼镜,就有显示画面偏上、边缘模糊的问题,并且虽然眼睛没有太多不适,但是很快镜框就会发热,也很影响体验。

我那个住员工宿舍的朋友最终也没有留着那副雷鸟 AR 眼镜,因为他自己瞳距比较宽,而眼镜无法进行调整,除此之外他觉得非常好用,等手头宽裕一点就买一副更高端能调整瞳距的版本。

智能眼镜会是下一个 iPhone 吗?

智能眼镜和全息影像将会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产品。

Meta CEO 马克·扎克伯格对智能眼镜信心满满,认为能同时实现 AR+AI 的智能眼镜,就是下一个 iPhone,将成为人手一个的未来设备。

AR 自然不用多说,但眼镜成为 AI 硬件的理想形式,这话怎么说?

今年有两款AI 新硬件引发了大众的讨论:Rabbit R1 和 Ai Pin,两者都强调弱视觉界面的语音交互,一举一动都靠用户动嘴皮子指挥大模型来完成。

▲ 左:Ai Pin,右 Rabbit R1

两款产品的失败都没太出人意料,不仅受到当下 AI 大模型能力掣肘,也没能回答一个质疑:它们比手机好在哪里?

而眼镜对比手机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它能实时看用户所看,听用户所听,真正能理解用户的处境。抛开隐私问题,它确实能更懂用户,自然能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回答。

徐驰也认为,AR 是 AI 最好的载体,AI 是 AR 最好的交互。

即使只是「当下的产品」,这两项技术的融合也已经有了惊人的潜力。

我们曾经介绍过一款名为 Hearview 的智能眼镜,这款眼镜的功能也非常单一:为听障人士设计,通过配对的智能手机麦克风捕获声音,AI 算法实时转文字,字幕通过一种简单的 AR 方式显示在眼镜上。

▲ 图源:TikTok@chrissymarshall_

我们也可以试想下未来,戴着眼镜打开冰箱,一句「今晚可以做什么菜」,智能眼镜就能用 AR 的方式,将相关的菜谱展现在你的眼前。

▲ Meta Orion + Meta Llama 3 大模型已经能实现类似功能

在 AI 和 AR 的游戏正式开始之前,智能眼镜最重要的,是留在这个牌桌上,这也是为何媒体都纷纷预测明年行业将掀起「百镜大战」,用面向「当下」的产品博得消费者对「未来」的信任。

XREAL 也曾经推出过一个独立计算的 AR 眼镜原型机「Nreal Light」,但效果更像是一个半成品,随后 XREAL 更聚焦推出AR 投屏眼镜产品,但徐驰表示,公司并未放弃全智能眼镜的愿景。

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iPhone 也经历了平平无奇饱受质疑的头两代,现在的智能眼镜也是类似的过渡产品,正在积累技术,等待一个突破口。

只有时间能回答智能眼镜能不能替代下一个手机,但它肯定会提供一种更新的交互形式,让我们能够以更自然和简化的形式,认识和改造世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XREAL 全新眼镜发布:画面能大能小,还能变身「超宽屏」

By: 苏伟鸿
5 December 2024 at 22:57

智能眼镜市场可以说越来越热闹:百度上个月正式推出小度 AI 眼镜,三星、小米、苹果等大厂也不断有布局相关品类的消息传出。

而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XREAL,也在今日带来了重量级产品 XREAL One 和 XREAL One Pro,号称为「XREAL AR 眼镜的最大升级」。

自研芯片加持

XREAL One 系列眼镜最大的亮点,在于搭载了 XREAL 最新自研空间计算芯片 X1,因而获得了独立实现「3DoF」悬停能力,这也是全球首款原生支持该功能的消费级 AR 眼镜。

简单解释一下「3DoF 悬停能力」,即是用户戴着 XREAL One 系列眼镜,显示的窗口会「悬停」在空间的某个位置,而不会跟随用户的头部运动一起位移,因此画面显示更稳定更自然,也不会持续遮挡用户视线。

并且根据官方的预热视频,XREAL One 的 3DoF 悬停能力非常稳定,即使被震荡、摇晃,眼镜投射的显示画面依然保持静止不动。

像是以前的 XREAL Air 2 眼镜,如果要实现 3DoF 悬停和其他空间功能,必须要再连接 XREAL Beam Pro 等外设计算配件,而 XREAL One 直接内置了相关功能,眼镜的外观也没有太多加厚加粗。

▲ XREAL Beam Pro 与 XREAL Air 2 Ultra 眼镜,图源:CNET

XREAL One 还全新推出了 3DoF 模式下的「32:9」超宽带鱼屏画面,适配手机、笔记本等多种设备,方便随时随地戴上眼镜多任务办公。

即使是 0DoF,也就使画面实时跟随头部转动,XREAL One 也支持云台模式,画面移动更平顺,抵消身体和环境细微的抖动,在车厢内使用不易晕车。

XREAL One 还支持画面尺寸(117-367 英寸)、距离(4-10 米)、位置的自由调节,以后可以将画面缩小放在视野一侧,一边看虚拟画面一边继续手头上的事情。

除此之外,X1 还使 XREAL One 的动作到图像延迟缩短到 3 毫秒,对比 XREAL Beam 外设减少了 85%,能够进一步减少用户的晕动症问题。

视野方面,XREAL One 标准版支持 50° 视场,Pro 版本支持 57° 视场,两副眼镜的分辨率都为 1080P,全局刷新率 90Hz,最高支持 120Hz。

配套 XREAL One 一起推出的还有 XREAL Eye 拓展镜头,具有 1200 万像素,支持 1080P 30/60 fps 视频拍摄,可以插在 XREAL One 眼镜上,拍摄眼镜第一视角的图片/视频。

XREAL 和著名音响品牌 Bose 的合作也继续延续到 XREAL One 上,支持空间录音,可以和 XREAL Eye 拓展摄像头协同录制空间视频和音频。眼镜还支持语音降噪,能够在嘈杂的环境凸显佩戴者的通话人声。

售价方面,XREAL One 价格 3299,XREAL One Pro 价格仍未公布。

媒体给出好评

一些海外的媒体已经提前上手了 XREAL One,并分享了一些初步的使用体验。

The Verge 编辑 Alex Heath 在一次飞行中佩戴了 XREAL One 观看电影《叛军岭》,他表示 50 度的视场角和 1080P 的分辨率,给他带来了一种「相当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他也指出,XREAL One 对于深色内容的呈现并不够好,像素化程度较高,虽然不会对大部分内容显示造成严重影响,但最好还是不要用 Xreal One 去看像《蝙蝠侠:黑暗骑士》等总体色调比较灰暗的电影。

至于音频能力,Heath 认为 XREAL One 比 Meta Ray-Ban 眼镜听感要好得多。

Tom’s Guide 的编辑 Scott Younker 使用 XREAL One 连接了 Steam Deck 掌机打游戏,发现眼镜和设备之间的延迟极低。

▲ 图源:Tom’s Guide

Younker 也对比了运动延迟为 20ms 的 XREAL Air 2,确实明显感觉出 3ms 延迟的 XREAL One 体验更舒适。

CNET 编辑 Scott Stein 则表示,宽屏模式「非常好」,搭配电脑能带来很好的多任务办公体验,和 MacBook 也有很好的配合,甚至让他想换掉苹果 Vision Pro。

▲ 图源:CNET

以上几个媒体都不约而同提到了 Vision Pro、Meta Quest 等功能更全、显示效果更好,但是更昂贵、更笨重的混合现实头显设备,都认为虽然 XREAL One 这种眼镜本质上只是「投屏仪」,显示手机、电脑等计算设备的画面,但至少真的「很有用」,很好满足了自己的期待。

其实 XREAL 也曾经推出过一个更独立的 AR 眼镜原型机「Nreal Light」,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半成品,随后 XREAL 主要聚焦于推出 AR 投屏眼镜产品,无法单独显示画面,需要用数据线和手机、电脑以及计算模块连接。

但 XREAL 从未放弃全智能眼镜的愿景,自研芯片 X1 就是非常坚实的一步。XREAL 创始人徐驰在 CNET 的访谈中表示: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眼镜上的计算,现在是 3DoF,以后就会是 6DoF 和手势操控,甚至一些 AI 功能都会运行在芯片上。最终,我们可以彻底切断这条连接线。

不少媒体都预测 2025 年行业将掀起「百镜大战」,将会有非常多的智能眼镜新品上市,而手握自研芯片的 XREAL,无疑已经有了人无我有的优势。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华为 Mate 70 Pro 的第四颗镜头,最强的能力不是拍照

By: 苏伟鸿
28 November 2024 at 21:10

爱范儿关注「明日产品」,硬哲学栏目试图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产品设计中人性的本源。

主摄、长焦、超广角,堪称手机摄影的「三大金刚」,基本上能应对大部分用户的日常拍摄场景,一些影像旗舰手机,还会在这基础上多配备一个长焦镜头,满足更极致的创作需要。

最新发布的华为 Mate 70 Pro 和 Pro+,也有四个摄像头,只是多出的一个有点特别:华为称其为「红枫原色摄像头」,本质其实是一个微型多光谱仪。

多光谱成像仪主要应用于水土农业、食品检测等更专业的场景,智能手机运用不仅可以说不多见,像华为这颗这么高参数的镜头,几乎可以说没有。

但在不遥远的未来,类似的多光谱传感器模组,会来到我们身边的更多智能设备上。

解决拍照「色弱」问题

虽然智能手机厂商卷影像能力已经有不少的年头,手机上的摄像头模组越来越大,越来越凸,但始终有一块难啃的骨头尚需解决——色彩还原。

目前传统的手机相机传感器通常通过捕捉红色、绿色、蓝色(RGB),来呈现一定范围内的颜色,每个像素只有红、绿或蓝一个色彩信息,需要通过算法,结合周围像素的色彩关系,推算出每个像素点的真实颜色,最终尽可能还原出我们肉眼所见的景象。

▲ 单个像素只负责单个颜色的信息记录

但用红色、绿色、蓝色组成的颜色,仅为人眼可见色彩的 75%,成片的颜色损失比较大。

并且,既然是靠算法「推算」,准确性自然无法完全保证;而在比较复杂的色彩和光线的环境下,算法的准确性会进一步降低,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拍出来人的肌肤会发黄、发红。

要想解决偏色的问题,厂商尝试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向入手。

靠计算摄影发家的 Google Pixel,就推出了名为「Real Tone」的色彩算法,在照片后台处理时,还原不同人种的真实肤色。

也有很多厂商也尝试转换赛道,不追求完美的色彩还原,而采用风格化的思路,让照片呈现更好的视觉观感,而不是百分百的还原。

而华为从 P20 手机开始搭载 5 通道色温传感器,陆续升级到 P50 系列的 10 通道多光谱色温传感器,能够捕捉普通 RGB 之外的波段,包括可见光之外的一些波段。

然后通过 XD Fusion Pro 的算法,将可见光和非可见光融合,呈现更多色彩细节。

通过多通道多光谱传感器来尝试纠正相机的「色弱」,其实也是行业内的一个主流方案,像是 vivo、OPPO 都尝试过在旗舰上配备类似的多光谱色温模组。

简单来说,这类传感器能够捕捉更多特定波段的色彩,但只能对整体的环境光做一个总体感知和判断,无法提供局部光源和色彩信息,也不具备成像能力。

而 150 万像素的红枫原色摄像头模组,本质上是 150 个独立的多光谱仪,对色彩的敏锐度更高,并且具备了成像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同时获取二维图像和色谱信息,记录能力也远远超出了 RGB 三色。

▲ Spectricity 也生产类似的多光谱摄像头

用人话来说,就是华为 Mate 70 Pro 的主摄、长焦、超广角正常拍摄高清照片,而原色摄像头专门记录照片中的每块区域的色彩细节,然后处理器按照这些精准的色彩信息给照片润色。

但这颗参数不低的多光谱摄像头的上限,远远不止于此。

手机的 「火眼金睛」

不同物质对不同的光吸收、反射情况不同,会呈现不一样的光谱。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物质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有些是肉眼可见,有些则需要通过多光谱摄像头捕捉。

而通过这些光谱,我们就能推断出物质目前的性质和状态,因此多光谱仪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在环境监测、农林牧业、医学诊断、化学分析、刑事侦查等专业领域。

相关业界人士告知爱范儿,行业内光谱模块像素最高能做到 200 万,而华为 Mate 70 系列上的多光谱摄像头达到了 150 万像素。

这样的素质或许还不能运用于上述的专业领域中,但如果华为愿意开放第三方接口,还能让这台面向消费者推出的 Mate 70,创造更多可能性。

比如从菜市场买回来的农产品,我们可以就可以使用手机上的多光谱仪进行扫描,肉眼无法直接看出的农药残留,也会因为不一样的光谱特征,被多光谱摄像头发现。同理,也能用于检测纸巾荧光剂。

▲通过高光谱相机辨别发霉的李子和异物,图源:advian

像是皮肤的状态,也能通过多光谱仪拍摄,提前发现皮肤干燥、明暗、暗沉、色斑等问题,以便进行皮肤管理。

而由于血液呈现的近红外、中红外光谱,理论上也能被光谱仪识别,因此有可能通过华为 Mate 70 系列进行一个「自拍」,对身体的血糖、血氧等指标进行一个粗略的监测。

总之,这个多光谱摄像头,真的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仅仅通过「看」,就能让物体「现原形」。

对于 AI 来说,这绝对是梦寐以求的能力。

目前的 AI 助手和外部世界的交互方式,主要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后进行分析,但一张平面图的信息有限,AI 也很难进行更多延伸解读。

▲ iPhone 16「视觉智能」

而如果多模态 AI 能够调用多光谱摄像头,就能极大丰富其能获取的外部信息。比如「看」一眼冰箱,AI 就能根据光谱特征分析出食材新鲜度,给出更恰当、详细的晚餐食谱建议。

跳出手机,来到智能家居上的光谱摄像头,也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想象一下,一个能智能判断食材状态的烤箱,不需要用户手动设定温度和时间,自己可以决定出最优的烹饪方式。

用手机拍小狗来进行智能识别会被吐槽,但如果是能拍小狗进行一个皮肤病速检,那就是真的改变生活。

更多设备正在路上

这么好用的多光谱仪,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来到我们的手机上?

传统的多光谱仪器体积和重量,其实远远没有能压缩到手机相机模组的地步。多光谱仪中用于分光的核心器件——光栅体积难以缩小,还需要一定的传道范围,为了更大的光谱范围,有时还需要在仪器内放入复数个光栅。

▲ 一个光谱仪的原理图,中间的就是光栅

国内光学企业求是光谱公司就摸索用算法的方式,替代了物理分光元件,使得光谱仪得以顺利缩小。

▲ 求是光谱的多光谱相机

另一个阻碍多光谱摄像头进入智能手机的因素是算力:当按下手机拍摄快门,处理器需要利用详细的光谱信息完成对照片的处理,如果性能跟不上,就会使得手机出片时间变得很长,严重影响拍摄体验。

在集成了 CPU、GPU、NPU(AI 处理器)的手机处理器性能不断实现突破后,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

2022 年,华为哈勃入股求是光谱公司,2 年后的今天,首部搭载 150 万像素的多光谱仪的智能手机华为 Mate 70 系列诞生。

但华为这次不会领先太久,实际上,海外也已经在探索类似的道路,将多光谱芯片引入移动设备。

一家名为 Spectricity 的比利时企业,于 2023 年推出了专门为智能手机打造的多光谱传感器 S1,原理和效果与红枫原色摄像头类似,也能提升手机摄像头成片的色彩准确度。

▲ Spectricity 的多光谱相机模组

今年,Spectricity 宣布与高通公司合作,目标是为高通骁龙平台开发出优秀的光谱图像传感器产品。

目前暂时还没有搭载 S1 的消费者手机产品面世,但 Spectricity 方面表示,已经和几家手机厂商达成合作,其中有来自中国的品牌,相关的产品即将发布。

也许明年,这颗现在对大众而言还有点陌生的传感器,就会在各家旗舰手机发布会上频频刷脸,成为又一个新颖的卖点。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颗摄像头不仅意味着我们能拍出色彩更准的照片,还蕴含了革新人机交互的新可能。

 

参考文章:
《光谱相机,史上最出彩华为Mate的一颗“慧眼”》
《光谱成像,迈入手机 AI 影像的新纪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华为发布 Mate 70,余承东高呼对得起「那四个字」,还有个百万产品

By: 苏伟鸿
26 November 2024 at 18:24

就在九月,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直面硬刚苹果发布会,与三折叠的问世,为逐渐走向沉寂的智能手机市场再度掀起了一阵热浪。

作为一台「迈向无人区」的产品,Mate XT 非凡大师在工艺和设计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但也因此面临良品率的限制,相比于 Mate 系列的广泛覆盖,这台手机注定只能小批量生产,仅有少数幸运儿能体验到它的独特魅力。

不过,华为的脚步很快,没有让大家久等,两个月后的今天,余承东站在台上面向所有观众宣布「史上最强 Mate」的到来:

华为 Mate 70 系列与 Mate X6 折叠屏正式发布。

「史上最强的」Mate 70

这次发布会上,一共带来了 5 款不同的华为 Mate 手机:

  • 华为 Mate 70
  • 华为 Mate 70 Pro
  • 华为 Mate 70 Pro+
  • 华为 Mate 70 RS 非凡大师
  • 华为 Mate X6

发布会上对标准版 Mate 70 的着墨较少,主要提到了显示方面搭载了一块 6.7 英寸大小的 2688x 1216 OLED 直屏。

在安全方面,标准版依然搭载的是 2D 人脸解锁,以及侧边指纹。

发布会的重头戏自然是 Mate 70 Pro 与 Pro+ 。

华为 Mate 70 Pro 与 Pro+ 步调保持一致,采用等深四微曲设计,搭载 6.9 英寸 OLED 定制屏幕,分辨率来到了 2832 × 1316,支持 1440Hz PWM 调光,并且同样选择了侧边指纹识别以及 3D 人脸解锁及识别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 Mate 70 Pro+ 后盖采用了一种名为「金丝锦纤」的新工艺,是一种微纳米 3D 拓印技术,让后盖呈现一种类似织物的纹路。

华为 Mate 70 Pro+  使用高亮钛玄武机身,耐磨能力提升 5 倍,后背的超耐用锦纤抗冲击能力比普通玻璃提升 5 倍,第二代昆仑玻璃整机耐摔能力提升 20 倍,全机身支持 IP68 级 6 米抗水以及 IP69 级抗高温高压喷水,使用中的意外再也不会让人心惊胆战。

作为大杯与超大杯,影像能力毫无疑问是重头戏,华为 Mate 70 Pro 与 Pro+ 背面中轴对称的星环影像模组内搭载了三颗镜头:

  • 右下角:5000 万像素 F1.4-F4.0 可变光圈主摄
  • 左下角:4000 万像素 F2.2 超广角镜头
  • 左上角:4800 万像素 4 倍 F2.1 潜望长焦

三颗镜头协同作战,覆盖了常用焦段,配合纵置摆放的「XMAGE」logo 与边框镶满 1440 颗星光饰钉的火山口 Deco,组成「超大杯」的影像硬件。

需要注意的是,Mate 70 Pro+ 的三颗摄像头均使用 RYYB 的像素排列方式,有效提高手机在低光环境下的成像表现,而 Mate 70 Pro 与标准版都是用较为传统的 RGGB 排列,这也是目前来看超大杯在影像上的最大优势。

从 Mate 50 开始,华为褪去了徕卡的外衣,推出了自己的影像品牌 XMAGE,一手包揽光、机、电、算四个维度,从硬件到软件,构建完整的影像体系。

Mate 70 Pro 与 Pro+ 的硬件配置强劲,XMAGE 还有新东西。

华为 Mate 70 全系都支持了全新的红枫原色影像系统,搭载了一颗红枫原色摄像头,通过 150 万多光谱通道捕捉外界色彩,再介入三颗光学摄像头的成像,使拍摄的照片与视频色彩更加准确、饱满,接近人眼所见的真实色彩。

此外,XMAGE 也再次进化,学习了全球超过 10 万幅艺术作品,打造了鲜艳、原色、明快三种全新的色彩风格,面对更多的环境与场景,用户都能拍出不错的画面。

静态影像升级,动态影像也没落后。

全新的 AI 电影质感引擎加持下,Mate 70 Pro+ 拍摄视频时的降噪、实时 HDR 与色彩效果都得到了全方面提升。

硬件与软件、静态与动态,华为 Mate 70 系列的影像已经向所有人揭开了自己的真面目。

2024 年,AI 能力成为了智能手机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华为的优势在于自研的软件+硬件深度结合,以及端+云的双模式。

得到鸿蒙原生智能加持的全新 Mate 系列,这次首发了九大 AI 功能,大致归类如下:

  • AI 消息随身、AI 降噪通话、AI 静谧通话
  • AI 智控键、AI 摘要大师、AI 隔空传送
  • 运动轨迹、主角时刻、穿越时空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功能有「AI 消息随身」,这仿佛是给 Mate 70 手机配备了一个智能「防窥屏」能够检测视线,当检测到机主之外的注视时,手机会自动隐藏消息,保护隐私。

除了指纹识别之后,华为 Mate 70 的电源键也获得了全新功能「智控键」,轻触两次即可触发 AI 功能,可以设置成智能识屏或识物。

从 Mate 30 开始布局的隔空操作,与鸿蒙互联生态结合后,「AI 隔空操作」得以诞生。

这个功能效果非常科幻,可以从 Mate 70 手机中隔空伸手一「抓」,然后移到另一台设备一「放」,把截图或图片传送到其他设备上。

「运动轨迹」、「主角时刻」都是 AI 拍摄功能,前者通过 AI 多重曝光,实现一张静态照片对运动轨迹的捕捉;后者通过长曝光,实现拍摄背景的拖影效果。

「穿越时空」则是通过生成式 AI,改变人像照片所处的时空背景和衣服配饰。

除了影像与 AI,Mate 70 系列在综合性能上也有提升。

华为宣称,Mate 70 系列在原生鸿蒙系统、方舟调度引擎与全新硬件的加持下,操作流畅度比上代提高了 39%,游戏启动速度比上代提高了 52%,帧率也提高了 31%,整机性能提高了 40%。

Mate 70 系列搭载 5700mAh 电池,续航提高 24%,有线快充来到了 100W,无线快充紧随其后,来到 80W,充电速率进一步提高。

最后则是华为的老本行,Mate 70 系列采用第二代灵犀通信,信号强度提高 3dB,峰值速率提升 68%,并支持 Wi-Fi 7,在各种使用场景下都得了可观的提升。

在中杯、大杯与超大杯后,Mate 70 RS 非凡大师如约而至。

按照非凡大师传统,Mate 70 RS 的后盖换为陶瓷材质,后置摄像头模组传承独特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继续采用八边形「星钻」设计。

Mate 70 RS 采用双层 OLED 显示屏,并用 AI Pixel 光学引擎提供像素级色彩调教,达到高亮高动态的显示效果,整块玻璃提供高达 3500nits 的亮度,使用寿命提高两倍,并使用玄武钢化昆仑玻璃,为日常使用保驾护航。

本次华为 Mate 70 RS 的影像系统与 Mate 70 Pro+ 对齐,三颗摄像头均与 Mate 70 Pro+ 一致,非凡影像从下到上贯穿全系。

对比 MateXT 非凡大师的惊艳亮相,Mate X6 更像是一次稳健的升级。

Mate X6 采用了全新的分布式玄武架构,提升了整机内部器件的面积,不仅通信模块更巨大,信号更好,也带来了更强的分布式散热能力,加上全新的石墨烯导热材料,设备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得益于这个全新的架构,Mate X6 展开厚度 4.6 毫米,折叠厚度 9.85 毫米。

Mate X6 也搭载了第二代玄武钢化昆仑玻璃、创新碳纤维内屏支撑层、机翼铝机身框架、全新玄武水滴铰链等等一系列「黑科技」,加强了轻薄的抗性和刚性。

影像方面,Mate X6 的摄像头配置如下图:

设计上,Mate X6 有两种不同材质,其中一种就是 Mate70 同款的锦纤材质,采用了星云纹理的设计。

最后,余承东也提到了大家关心的系统方面:华为 Mate 70 系列,以及 Mate X6 系列都将提供支持 Android 应用的 HarmonyOS 4.3 ,和 「原生鸿蒙」HarmonyOS 5 两个选择。

华为 Mate 70 系列版本繁多,我们将售价集中列出,方便大家对比观看:

  • 华为 Mate 70 与 Mate 70 Pro 提供曜石黑、雪域白、云杉绿、风信紫四款配色,有 12GB+256GB、12GB+512GB、12GB+1TB 三种选择,起售价分别为 5499 元 与 6499 元
  • 华为 Mate 70 Pro+ 提供墨韵黑、羽衣白、飞天青和金丝银锦四种配色,有 16GB+512GB 和 16GB+1TB 两种选择,售价分别为 8499 元与 9499 元
  • 华为 Mate 70 RS 提供瑞红、炫黑与皓白三款配色,有 16GB+512GB 与 16GB+1TB 两个配置,售价分别为 11999 元与 12999 元
  • 华为 Mate X6 提供星云灰、星云白、曜石黑、寰宇红、深海蓝五款配色,有 12GB+256GB、12GB+512GB 两种选择,起售价 12999 元,典藏版售价 14999 元起。

尊界 S800,鸿蒙智行的新高度

随着问界、智界、享界车型的陆续投产,鸿蒙智行中最神秘且备受尊崇的第四个系列——尊界,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两周前,余承东在广州车展的新闻发布会上,精炼地概括了尊界首款产品的特质:

「很大,很尊,很亮。」

如此夸张且抽象地形容,加之各路媒体的渲染,不少人都对这款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伴随着华为 Mate 70 系列的发布,尊界品牌及其首款车型正式亮相,补齐了鸿蒙智行这个「华为元宇宙」。

尊界品牌的首款车型名为 S800,单从命名来看,这应该是该品牌产品序列里定位较高的车型,未来,尊界说不定还会推出 S600、S500 等车型。

说回 S800,它有着 5.5 米的车长,车宽超过 2 米,轴距 3370 毫米。作为鸿蒙智行目前定位最高的一款车型,S800 的确需要一个雄壮的体格来支撑百万级的售价。

与迈巴赫 S650 等众多豪车相仿,尊界 S800 采用了双拼色车身设计,并配备常见于豪华轿车的「大饼轮毂」,辅以平直的镀铬裙边装饰和车窗饰条,整体造型契合市场对一辆豪华轿车的期待。

尽管我们可以在尊界 S800 上窥见其他豪华轿车的设计精髓,但对于一个自诞生之初便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品牌而言,打造一款符合消费者印象的车型,无疑是一个审慎且明智的决策。

当然,尊界也有在打造专属于它的产品记忆点——星空元素。

小半年之前,鸿蒙智行在享界 S9 上发布了采用璀璨星钻工艺的星河大灯,有着 10000 多个切割面,点亮后辨识度极高。今天的主角尊界 S800 则在此基础上再次进化,不仅车头融入了星空元素,尾部也有一条贯穿式星云灯带。

除此之外,新车的门把手处也有着星空元素,寄托着「手可摘星辰」的宏大寓意。以往,劳斯莱斯的星空顶被视作豪华轿车的象征,而这次尊界 S800 则进一步将星空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今天的发布会里,余承东还公布了尊界 S800 的预售价格:100 万元,预定金 2 万。

不可否认,尊界作为新兴品牌,在百万级豪华轿车市场中与奔驰、宝马等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相比,确实面临品牌认知度的挑战。然而,从产品力角度审视,尊界所提供的体验毫不逊色于其竞争对手。加之华为的品牌背书,所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为尊界在这一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易车公布的销量数据,在今年前三季度的高端轿车市场中,奔驰 S 级以平均每月超过 1300 辆的销量荣登榜首,保时捷 Panamera 以平均每月 1272 辆的销量紧随其后,而迈巴赫 S 级则以平均每月逾 1000 辆的销量位列第三。

这意味着,尊界 S800 若能实现过千的月销,便有机会跻身市场前三。

跨越四年的「最强」Mate

2020 年 10 月,华为 Mate 40 系列发布,这是余承东第一次掷地有声地喊出「史上最强 Mate」的口号。

星环设计、隔空手势、隔空截屏,如今依然在延续和进化的功能,最早都诞生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上的手机里。

四年后,华为 Mate 70 系列问世,一脉相承并再度进化的 AI 手势操作、星环影像模组,再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四年前的呐喊,回应阵阵。

当然,发布会结束了,真正的体验现在才开始,这些配色好看吗?隔空 AI 功能好用吗?新的红枫原色影像系统怎么样?爱范儿将准备一系列的体验与评测为你解答。

你还对 Mate 70 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本文由苏伟鸿、周奕旨共同完成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Reno13 评测:熟悉的 OPhone,回归的 Reno

By: 苏伟鸿
25 November 2024 at 20:30

如果要挑一种兼具潮流和优雅的设计元素,「蝴蝶」或许算一个:

既是「Y2K」快时尚风格中流行的点缀元素,又成了迪奥这种 Old School 时尚品牌的门面设计。

而如果要说一个像「蝴蝶」的手机品牌,那或许就是 OPPO Reno 系列:定位年轻时尚,也有一路传承的审美。

而最新的 Reno13 系列,正是紧紧贴合这些品牌特质构建的。

还是那么懂质感

从箱中取出 Reno13,给人的第一感受是「轻」。

捧惯了动辄半斤重的水桶旗舰,181 克的 Reno13 单手掌握也毫无压力,搭配 7.24 毫米的机身,小口袋小包包都能放进去。

而 Reno13 的背面,独特的蝶影流光纹理向外扩散,颇为张扬,这是通过一种激光直写的工艺,在一层仅 12 微米的纹理层上,刻下蝶翅的流动光影。

乍一看效果有点类似 Reno12 系列上的「银幻紫」设计,但 OPPO 这次专门设计成蝶翅纹理,搭配更低调的紫色,整体更加成熟。

至于机身背面材质,则采用了抗反射 AG 玻璃,跟上一代比,明显没有那么粘指纹了。经由一体式冷雕技术成型的摄像头模组更显精致,类似的设计已经在 iPhone 上得到反复验证。

面向年轻女生的 Reno13,比不少旗舰机更懂得拿捏质感,这不仅限于机身,而是贯穿了 Reno13 由外到内的体验。

点亮屏幕,Reno13 屏幕边框实现了视觉四等边,120Hz 的高刷为这块 1.5K 屏幕加分不少。

首发的天玑 8350 芯片,搭配 ColorOS 15 系统和新升级的线性马达,体验比以往更流畅真实。无论是刷短视频还是和抽纸片人,手机都能流畅不发热;定制的自研抢网芯片 X1,让 Reno13 在弱网环境下的使用体验,更流畅稳定。

聊到 Reno13 总是绕不开 iPhone,毕竟两者在设计语言上,确实有不少共通之处,但实际上手使用了 Reno13 后,我更感觉这是 OPPO 玩的一个策略:用酷似 iPhone 的外观,吸引市场上认同苹果设计的消费者。

但既然是「像」,也就意味着 Reno13 有其独到之处。

主打社交的风格化影像

除了「质感」,Reno 系列另一大关键词就是「摄影」。

和单纯堆积硬件参数不同,Reno13 更强调摄影的「玩法」,出片讲究风格化,适合爱发小红书的姐妹们。

有了重选帧画质增强,那些捕捉了人物动态,有活力但是有点糊的实况帧,自动增强后完全可以当作高清封面帧,更加个性、更加吸睛。

Find X8 上备受好评的富士复古胶片模拟,Reno13 也没有落下,同样支持实况照片拍摄,快门一按就能拍出会动的富士胶片。

这里,我们也给大家分享几个拍出好照片的小技巧:

NC 胶片模拟的「复古」风格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画面对比度较高,高光偏橙黄调,而阴影更绿,风格非常强烈。

CC 胶片模拟的「清新」风格,对比度高而饱和度低,适合比较杂乱的场景中凸显人物主体。

NH 胶片的「通透」风格则和「清新」相反,对比度低而有饱和度,适合干净简单的环境。

新增的三种柔光效果「朦胧」「柔美」「梦幻」虽然也能应用于实况照片之中,但我更推荐用来拍静态图。

「柔美」风格偏写实,只是轻轻晕开高光,让画面不会过于锐利,适用性很强。

「朦胧」风格会对整个画面进行柔和处理,但保持了原本影调,成片有如隔了一层轻纱。

「梦幻」风格则比朦胧更大胆,进一步提亮高光,成片更具梦境质感,在有大侧光,或者逆光的环境中使用非常出片
一秒化身自带高光的「闪光少女」。

Reno13 还支持 IP69 三防,不管是雨天还是海边,甚至水下,都能轻松出片。

出片只是第一步,分享才是关键。Reno13 打破了次元壁,支持和 iOS 实况照片互通互传,P 图发图一点就行,给 iPhone 姐妹传图 P 图一条龙。

实况照片也支持小红书、微博、抖音甚至大众点评等主流社交平台发布,拍摄、编辑、分享都能一键完成。

可以说 Reno13 的实况照片,在向 iPhone 看齐的同时 ,也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增强了实用性.

Reno 的重新出发

有人说,2024 年是「蝴蝶设计」元年,在大秀场上总是能看见翩翩的蝴蝶身影。

▲ Dior Cruise 2024

但其实早在 1930 年,蝴蝶已经出现在玛格丽特公主那条标志性的礼服裙上。

蝴蝶意味着蜕变,在一些古老的传说中常常也象征着「重生」。

赶上时尚界这场「蝴蝶效应」的 Reno13,同样也是一次重新出发。

Reno 一直以来都是着眼于时尚的手机品牌,尝试了许多「不被定义」的设计,在更加多变、面向更多元人群的同时,自然也有始终不变的理念。

在 Reno13 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对品牌基因的回归,人群回归女性市场,设计走出质感路线,影像贴近社交体验。

Reno 想售卖的从来不止是一部手机,而是传递一种追求美的生活方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AirPods Pro 2 这个新功能,为什么值得所有厂商抄作业?

By: 苏伟鸿
22 November 2024 at 18:49

在你面前有一个微波炉,一个纸箱,几张锡纸,和一台 iPad,你或许很难想象,这会和家里耳朵不好的奶奶有什么关系。

有几位印度的小伙子,正是利用以上的这些装置,打造出了一个能屏蔽信号的「法拉第笼」,将 Wi-Fi 版本 iPad 10 放入其中,就能将其与周围的设备和无线网络隔离,打开微波炉,就能干扰 Wi-Fi 信号。

然后再使用开源的 Wi-Fi 数据库和伪造工具,就能欺骗 iPad 设备,让它以为自己身处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

如此大费周章,只为了一个目的:让奶奶在印度也能用上 AirPods Pro 2 上的助听器功能。

布局已久的助听器功能

在 iPhone 更新 iOS 18.1 后,用户可以利用 AirPods Pro 2 进行听力测试,然后才能开启耳机的助听功能。用户也可以扫描或者上传医生开出的听力损失图。

这个听力测试过程大概需要五到十分钟,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耳机会播放一些不同频率的声音,用户如果听到了可以点击屏幕,由此排查出耳朵已经听不到哪些声音频率。

▲ Mixdown Magazine

测试后会生成用户个人的听力档案,告知用户大概有多少分贝的听力损失,以及一个非常接近临床医学的听力损失图。

戴上 AirPods Pro,切换到「通透模式」,就能开启助听器模式,在通过测试得知你听不太清哪些频率的听力后,助听器模式会针对这些频率的声音进行针对性地放大,因此在开启了相关功能后,AirPods 就不太适合借给他人使用了。

即使只有轻微听力损伤的用户,在助听器模式下也能感觉到外界的各种声音更加清晰,电视上小声的对白也能听清,在嘈杂环境也能更好和他人对话。

耳机不是无脑放大声音,城市嘈杂的喧闹声会被压制,但过马路时的车声依旧清晰。

除了增强外界声音,助听器模式还有针对手机内部声音的「听力辅助」功能,可以在设备播放视频、音乐或者进行通话时,对音量进行针对性增强。

用户或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个助听器功能,不过在 iPhone 的控制中心,已经集成了一整个相关的面板,用户不仅可以自己调整听力增强的强度,还能一键开关 AirPods Pro 的其他听力辅助功能。

当这些原本散落在手机设置各处的功能,都集成在一块儿,我们才会发现 AirPods 变身助听器是苹果布局已久的结果。在 6 年前,让 iPhone 化身收音麦克风的「实时收听」功能从助听器设备下放到了 AirPods 上。

从此,AirPods 就开启了听力辅助设备的「辅修」之路。2021 年,AirPods Pro 获得了「对话增强」的功能,用户可以更容易听清面对面对话,还可以选择降低环境噪音。

用户和医学界也很早就开始探索 AirPods 作为听力辅助设备的可能性。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经进行过实验,让 35 名中轻度听力损失患者佩戴 AirPods Pro 进行测试,得出结果是升级前的 AirPods Pro 已经能达到消费级别的个人助听器效果。

临床级的助听器功能则更进一步,成为美国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款非处方助听器软件功能,改变了听力辅助行业的游戏规则。

改变的开端

助听器并不便宜。

在美国,助听器价格基本在 300 美元以上,并且这个价位还只是非常基础的「声音放大器」设备,作用就是单纯放大外部世界的声音,不支持定制化功能。

而市面上主流、功能丰富的 OTC 助听器,例如 Jabra 品牌,价格就要到 1000 美元以上。

而能进行听力测试,支持个性化增强,主要面向轻度和中度损伤人群的 AirPods Pro 2,在美国标价 250 美元,在第三方平台还能以更低价格拿下。

国内的情景要更复杂。新京报曾经进行过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售卖的非处方低价助听器鱼龙混杂,很多贴牌产品质量不好,甚至可能会导致进一步加深听力损伤的情况。

而专业产品的价格也和美国类似。声音放大器价格在千元以内,体验也并不好;主流的入门和中端助听器单只价格在 2000-7000 元左右;高端产品单只价格在 1 万元以上。而 AirPods Pro 2 在国内标价 1899 元,电商平台价格在 1500 左右。

不仅价格更低,AirPods Pro 2 的体验也更好。市面上大多数助听器按钮很多,调整起来不够直观科学,蓝牙功能还是额外的价钱。AirPods Pro 2 不仅能进行听力测试,助听器参数还能直观地用 iPhone 进行调整,本身还是一个音质不错的蓝牙耳机。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作为耳机的 AirPods Pro 2,不会给老人家带来羞耻的感觉。

奶奶用 AirPods 看电视,效果感觉很好。戴着耳机的时候,她并不感觉自己是个病人。

用「法拉第笼」破解 AirPods 助听器功能的印度小伙在相关博客中这样写道。

延世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中则提到:

助听器的使用障碍是高价格、羞耻心和一些负面的观念,而 AirPods 可以消除这些障碍,并可作为听力损失患者听力康复的一种经济实惠且临床有效的选择。

但我认为 AirPods 不仅仅只是给听力损伤人士一个更好的选择,更掀起了一场听力健康的革命。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 15 亿人有听力损失的问题,4.3 亿人有听力残疾风险。

而由于逐步恶化的特性,听力损失常常难以察觉。苹果的研究显示,在美国,有 80% 的人口在过去五年时间没有接受过听力检查,全球 75% 的听力损失确诊患者缺少所需的辅助支持。

腾讯数据显示,我国需要佩戴助听器的老人约 6300 万,而其中只有 6.5% 佩戴了助听器,67% 的老人不清楚自己有听力下降的问题,其中只有 7.4% 接受过听力检测。

因此,如果全球数千万的 AirPods Pro 2 用户,都能在家中花个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可靠的听力测试,了解自己的听力损失情况,完全可以说是全球听力卫生事业的一大进展。

▲ 图源:腾讯银发听力健康

而那些测试出中轻度听力损失的用户,他们可能只是有点耳背,需要身边人大点声说话,还没有到需要助听器的地步,就很适合随手戴上一个 AirPods Pro 2 来辅助自己。

当然,AirPods Pro 2 并非完全取代助听器,作为「非处方」级别的功能,AirPods 仅限于中轻度听力损失患者当作辅助设备。

对比起传统助听器,AirPods Pro 2 耳塞的形态戴久了也不够舒服,开启助听器功能只有 6 个小时的续航,也远远落后于大部分传统助听器设备。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由于涉及临床级的医疗功能,并不是所有地区的 AirPods Pro 2 都能变成助听器,目前中国大陆也无缘这个功能。

让需要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在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罹患癌症的史蒂夫·乔布斯一直在与医生和医疗系统打交道,也正是那个时候,一些想法在乔布斯内心萌生,为患者、医疗数据和保健系统构建连接,以及构建一种能追踪健康的移动个人设备。

乔布斯没能亲眼看到这些想法长出果实,但 Apple Watch 确实构建了一个随身、方便、直观的健康管理系统,帮助更多人直观了解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如今,AirPods 也继承甚至超过了乔布斯当时的设想,不仅能检测、记录个人的听力健康情况,还能充当非处方的临床级医疗器具。

而作为全球更多人在使用的可穿戴式设备,我们对蓝牙无线耳机确实有着更多的期待。

在 2019 年,我们已经大胆预测了 AirPods 未来或许将从助听器吸收灵感,并且不仅仅能提供听力辅助,还将集成 AI、全身健康监测等一系列功能。

▲ BOSE SoundSport Pulse 耳机,带有心率监测功能

AI 耳机正在萌芽,健康监测功能还在探索,但助听器功能当下已经能帮助很多听力轻度受损的用户,简单快速获得帮助。

虽然助听器功能还没来到大陆,好消息是,苹果只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更多厂商开始关注听力健康。

就在苹果宣布为 AirPods 带来助听器功能的同一天,腾讯关注听力健康的「天籁实验室」也发布了测听、验配、助听服务方案,不仅聚焦在传统助听器设备,还有望在 TWS 无线蓝牙耳机上实现,兼容适配各类 Android 手机。

在去年,腾讯 SSV 银发科技实验室推出了「银发听力健康」小程序,可以检测用户在安静环境下各个频率可以听到的最小声音。

而在 AirPods 支持助听器功能后,国内不少用户呼吁国产品牌跟进相关功能。

近些年国产厂商在穿戴健康和无障碍功能上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陆续有相关的功能和产品问世。

让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这也是科技进步的价值得以彰显之处。

年关将至,今年过年回家,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听力测试。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新款 Mac mini 拆解:机身小但散热强,硬盘可拆可更换

By: 苏伟鸿
18 November 2024 at 08:34

没想到这波 M4 系列 Mac 新品,最高热度来自曾经的「小透明」Mac mini。

除了极高的性价比之外,M4 款 Mac mini 一改沿用 14 年的老设计,迷你到能用单手捧起,引发了不少讨论。

新旧放在一起对比,新的 Mac mini 比旧款小了一整圈,只比 Apple TV 大一点。

▲ 图源:Reddit

苹果是如何让 Mac mini 实现瘦身的?带着这样的疑问,不少博主动手拆开了最新款 Mac mini,一睹史上最小苹果电脑的内部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不过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上一代 Mac mini 的拆解图:

▲ 卸下风扇后的 M2 Mac Mini,图源:iFixit

其实用上 Apple Silicon 芯片后,Mac mini 的主板已经比之前大面积缩小,除了风扇,几乎只占据 Mac mini 机箱的一半,多出来的空间网友戏称「能养鱼」。

所以,新款 M4 Mac mini 缩小不是什么「工业奇迹」,只是「挤」走了原本机身中的多余空间。新的 Mac mini 内部变得非常紧凑,机箱内部每一寸空间都被元器件塞满:

▲ 图源:Max Tech

甚至为了腾出更多内部空间,新款 Mac mini 的 Wi-Fi、蓝牙模块并没有集成在机身内部更核心的位置,而是单独以一小块辅助主板的形式被安置在底部的散热风罩之上,还利用了金属材质的风罩充当天线,设计非常巧妙和高效。

▲ 图源:Max Tech

紧凑的机身,意味着新款 Mac mini 不再像前代一样,能拥有更多内部空间用于被动散热,苹果为其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散热方案:风扇靠近机身正面,出风口靠近背面,空气从底部被吸入,在机身内部循环后被排出。

出风口还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让热空气可以更快对外排出,并且机身背面的位置,也会将热气排向用户。

风罩之下,就是 Mac mini 的主板和电源,两者双层排列。

单独取下主板,会发现这个 Mac mini 实际上最核心的部分,其实仅占机箱的二分之一大小不到,也就是说如果将电源外置,Mac mini 还能比现在更迷你。

主板之上,很显眼就能看到这次 Mac mini 另一个引发热议的特别之处——存储 SSD 模块。

这个 SSD 模块上面的螺丝说明,和当下大多数 Mac 产品不同,这个存储模块并非焊接在主板上,而是可以用螺丝刀轻松拆卸的模块化设计。

▲ 图源:Max Tech

这个设计和 Mac Studio 十分相似,不过这个存储板的插槽是苹果单独设计的,无法兼容 PC 产品中使用的普通插板。

网上一些技术人员经过测试,发现可以通过单独更换存储硬盘颗粒的方式,继续使用原机的存储板进行扩容,虽然技术难度比更换 MacBook Pro 焊死在主板上的硬盘颗粒要低,但也不是普通用户能够应付的。

▲ 图源:哔哩哔哩@冯主任手机维修

iFixit 则尝试将新款 Mac mini 上的 512GB 硬盘模块,直接转移到一台 256GB 版本的机器上,在通过官方工具简单配置后,设备能够正常开机运行,这意味着新款 Mac mini 确实存在着简单升级存储空间的可能。

▲ 图源:iFixit

从 M2 系列开始,苹果仅为 256GB 存储的 Mac 产品配备单个硬盘颗粒,导致硬盘读写速度比更高配置的双颗粒硬盘要慢一半左右,受到了不少用户的诟病。

而新款 Mac mini 主打一个「听劝」,入门版的 256GB 重新配备了两块硬盘颗粒,也就是说,硬盘读写速度会和更高存储空间的版本相当。

至于 M4 Pro 版本的 Mac mini,存储模块比 M4 版本更长,或许是为了更好支持读写速度 120GB 每秒的雷雳 5 接口。

iFixit 尝试将非 Pro 版的存储模块装在 Pro 版机器中,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 M4 Pro Mac mini 内部结构,蓝色圈部分为 SSD 模块的螺丝,图源:MacRumors @ MikeBoss

除此之外,M4 Pro 的均热板更大,导热管更粗,散热片也明显更加密集,为更强的芯片提供更好的散热能力。

一个聊胜于无的更新:新款 Mac mini 自带的扬声器更换了一个新的腔体,发声效果终于不止「听个响」,但还是和其他 Mac 产品有差距。

▲ 图源:Brandon Geekabit

主板之下就是电源,对于如何将电源的电压优雅地连接到主板,苹果也有自己的想法:主板上的两颗螺丝直接和电源母线连接,省去了额外的连接器。

▲ 图源:Brandon Geekabit

电源也很值得说道说道,苹果选择让电容器直接穿过整个电路板,而不是让其直立。这么做的成本会更高,但是能很好控制整个电源面板的厚度。

▲ 图源:Snazzy Labs

看完新 Mac mini 的内里乾坤,其实还有一个很值得一提的变化,那就是这台 Mac mini,实在太好拆了。

最需要拆卸技巧的部分,或许就是设备底部的盖子:采用卡扣设计,如果用蛮力拆除,很可能会导致裂痕。

而在盖子拆卸后,一切都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在机身集成度极高的情况下,基本上所有元器件都用螺丝固定,或者用卡扣连接,拆卸过程非常简单直观,很少使用一次性胶水或者焊接。

▲ 图源:Brandon Geekabit

要知道,今年同样实现大瘦身的新款 iPad Pro,内部采用了大量的粘合剂替代了螺丝,才成就了这苹果产品最薄机身。

而新款 Mac mini 甚至超越了老款。M2 上所有接口都焊死在主板上,新款正面的 Type-C 和 3.5 毫米耳机接口,都使用了螺丝刀简单拆卸的模块化设计,更不用提让人惊喜的可拆卸 SSD 模块。因此设备总体的维修难度大大降低,甚至为后续硬盘扩容提供了可能。

著名维修评测机构 iFixit 为新款 Mac mini 的可维修性打出 7 分,比上一代高出 1 分,苹果官方也提供了详尽的维修指南。

把新 Mac mini 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最直观感受是两种「长寿」:

  • M4 处理器强悍的性能,内部较高的可修复性,甚至还有改装拓展的潜力,都意味着新款 Mac mini 是一台能用很久的电脑;
  • 外部足够小巧方便的机身,内部设计精巧的高集成面板,这个新方案想必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 Mac mini 的固定模板。

虽然已经足够小巧,我还是继续期待一个更极致的,可以揣在兜里的 Mac mini,不知道这次又要等上多少年呢?

▲ 上面为博主@Snazzy Labs 魔改的 M2 Mac mini,大小几乎可以放在裤袋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M4 MacBook Pro 强了多少?我决定让它和王炸顶配 M1 Max 一决高下

By: 苏伟鸿
9 November 2024 at 12:00

今年的新款 MacBook Pro 确实「火出圈」,不过不是因为产品本身挤爆牙膏,而是因为在发布前大半个月就被人开箱「测评」,堪称苹果史上最严重泄露事件。

但真正把产品拿到手上,又发现今年的 MacBook Pro 还是熟悉的配方:最大的更新是芯片,外观几乎无肉眼可见更新,连包装盒都不带换的……

所以这又会是一篇老生常谈的 MacBook Pro 性能测评文章?不全是,除了性能和使用场景,我们还想聊一聊这颗 M4 芯片的特别之处。

跑分好看的 M4 Pro,用起来怎么样?

我们手上的全新 14、16 寸 MacBook Pro 配置为 14 核 CPU 核 20 核 GPU 的满血版 M4 Pro 芯片,运行内存 48GB,存储 2TB 的版本。

所以,M4 Pro 有多强?跑分虽然不代表一切,但是也是一种将性能量化的方式,可以直观的和之前的产品分一个高下。

先说结论:CPU 不管是单核还是多核跑分,都是仅次于 M4 Max 之下的水准,不过 GPU 核心数量的差距摆在这里,GPU Metal 跑分追赶 Max 和 Ultra 系比较吃力,比较接近的水平是 M1 Max。

对比上一代 M3 Pro,M4 Pro 在 CPU 和 GPU 都多了两个核心,CPU 单核提升了 26%,多核甚至提升了 48% , GPU 也有了 40% 的提升。

如果要说 MacBook Pro 上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时刻,恐怕是 3 年前的 M1 Max 亮相,将移动端的 MacBook Pro,拉到了桌面级别生产力。

所以我很好奇,全新的 M4 Pro MacBook Pro 和这座高峰比一比,究竟鹿死谁手?

▲ 隔了 3 代外观几乎一模一样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找来的这台 16 寸的 M1 Max MacBook Pro 运行内存是更高的 64GB,系统版本为 macOS 13,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无法做到所有变量保持一致,因此以下的场景比对仅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只有 Max 机型才独享的「高性能」模式,今年也下放到 Pro 芯片,能够让 MacBook Pro 的风扇以更高速度运行,对以上跑分场景影响不大,在视频和模型渲染的测试中,两台机器的发热也极其克制,风扇没有运转。

实际测试,达芬奇渲染一段 30 分钟 H.265 编码 4K 25 帧的视频,这在日常视频工作中已经属于比较重度的场景,M1 Max 渲染时长 10 分 16 秒,M4 Pro 则花了 14 分 20 秒完成。

而在 Blender 测试中,M4 Pro 反败为胜。即使是用 GPU 渲染,同一个「冰川」场景的单张图像,M4 Pro 仅渲染了 3 分钟出头,而 M1 Max 渲染了 4 分 20 秒。

▲ M4 MacBook Pro 的 Blender 渲染图

原本用上面这台 M1 Max MacBook Pro 的剪辑小伙伴也试用了全新的 14 寸 M4 Pro MacBook Pro,剪了 5 分钟片后他就立马跟我说:感觉电脑快了。

不过一个下午过去,他又表示,其实差别不太大。

在导入素材方面,以往的 M1 Max 在拖入具有非常多文件夹素材的时候,不能很快将素材的预览图显示完成,而 M4 Pro 基本能做到秒速预览。

还有一处提升是视频变速。在 DaVinci 上对素材进行变速处理后,如果设备性能跟不上,一般在时间轴中的实时预览都会出现卡顿,需要先进行渲染才能正常查看变速效果。

而 M4 Pro 和 M1 Max 即使进行了变速,也能大体流畅地在时间轴实时预览,前者效果要比后者更好,更有助于剪辑直接在时间轴调整效果。

至于渲染环节,他也体感和 M1 Max 大差不差,和我们的场景测试结果吻合。

我问了他一个更简单直接的问题:那你会打算换这台来用吗?他思考了一下,觉得没必要,特别是在运行内存不够高的情况下。

看来,苹果还是「等级森严」,要想彻底打败 M1 Max,或许还得看 M5 Pro。

M4 Pro 在少了 12 个 GPU 核心的情况下战了个平局,M4 Max 更能赢得不费吹灰之力。根据苹果官网数据,在 Redshift 3D 渲染环境中,M4 Max 速度是 M1 Max MacBook Pro 的 3 倍以上,重度视频处理也有 1.5 倍的速度提升。

除了处理器性能,新款 MacBook Pro 还有几个对各种生产场景有所影响的变化。

机身的接口都升级成了雷雳 5,数据传输速度高达 120Gb/s,不过即使是雷雳 4 的 40Gb/s 速度,也已经是快到溢出的速度,能够跑满的场景并不多见。

至于电池续航,那自然是 M 系处理器的强项。官网数据 M4 Pro 的续航能够坚持 24 小时,实际测试,7 个小时内渲染了三次视频、一次 Blender,用 AI 生了几张图后,电池还有一半左右的电。

整整一天的续航表现,加上 ARM 芯片不需要插电也能解锁完整的性能释放,你完全可以把 MacBook Pro 带到办公室之外的地方继续狂飙生产力。

为了能让你在各种地方都能自在工作,新款 MacBook Pro 显示屏 HDR 峰值亮度高达 1600 尼特,SDR 内容在明亮光线下也能正常显示,加上新增可选的纳米纹理选项,实测即使在大太阳下,MacBook Pro 上的内容都是肉眼可见清晰,也无惧炫光。

不过,如果办公环境主要是在室内,不管是我,还是视频组的小伙伴,都还是推荐观感更通透的标准显示屏,显示对比度也更高,还能省下 1100 元,拿这笔钱加 400 元又能升级运行内存或者存储空间了。

能打游戏,也能跑 AI

M4 Pro 这么强悍的性能,难道还是只能用来剪视频?下面就进入大家更喜闻乐见的测试环节——游戏。

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谈论 Mac 打游戏的可能性,相信很快评论区就会出现这样一张梗图: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这张图在网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背后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不管是苹果还是厂商,还是我们消费者用户,都在加速探索 Mac 打游戏的可能性。

让 Mac 成为游戏本这件事,苹果是认真的。去年的 M3 系列,苹果的升级重点放在了图形性能上,硬件支持加速光追,还给当时的 macOS 配备了游戏模式。

那么,时隔一年的 M4 Pro,游戏表现怎么样?

今年发行的《哈迪斯 2》在近期适配了 Apple Silicon 的原生版本,最高画质能够以每秒 120 帧流运行,显示效果非常惊艳,即使是打斗的场景也没有丝毫卡顿和延迟。

大作《博德之门 3》跑起来就没这么轻松了,3.5K 画质下,MacBook Pro 基本能稳定在 25 帧每秒下运行,不过很快机身就会变成「烤盘」。

经典的 Mac(测试)游戏《古墓丽影:暗影》未适配 ARM 架构,因此 M4 MacBook Pro 需要靠转译运行,机身也很快发烫,玩五分钟就能听到风扇声,但是总体也是流畅, 帧率在 60-80 帧每秒浮动。

而得益于 M3 加入的硬件光追能力,《古墓丽影》的光线效果还不错。

当然,性能已经不是掣肘 Mac 打游戏的主要问题,游戏生态才是更大的短板。

去年我们测试 M3 MacBook Pro 时,200 多款游戏中,只有 50 多款适配了 Mac。今年的数据有所变化,但是比例还是大差不差:游戏库 452 款游戏,只有 109 款支持 Mac,其中 2024 年推出的游戏有 10 款。

明年,《赛博朋克 2077》《刺客信条:影》等人气更高的 3A 大作也将登陆 Mac 平台。

除了图形性能,今年的 M4 系列还有一个重点——AI 性能。根据苹果官方的说法,M4 全系的神经引擎都能提供两倍于 M3 的 AI 算力,并且 M4 Mac 也全系升杯 16GB 运行内存起步。

但神经引擎,或者说 NPU 的性能,并不代表实际体验中的 AI 能力,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当下的 AI 场景中进行实际体验。

在一些内容创作的场景,不管是 Adobe、DaVinci,还是苹果自己的 Final Cut Pro,其实已经集成了不少 AI 功能。AI 技术也催生了一些从前不存在的编辑效果和流程,比如视频超分。

Topaz AI 就是近几年兴起的编辑平台,能够利用设备的 AI 性能,实现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的提升,以及降噪、消抖的效果。只不过这个软件非常吃性能,大部分电脑渲染速度奇慢。

同一个 4K 50 帧的 10 秒钟视频,提升到 8K 画质并且进行 H.265 转码,M1 Max 用了 7 分 38 秒,M4 Pro 快了半分钟不到,用时 7 分 11 秒。

这个测试也是很少有地让两款机器风扇高速运转,因此我尝试关闭 M4 Pro 的高性能模式进行,风扇声音确实小了很多,但与之对应,生成速度也慢了二十秒左右。

至于在本地部署文生图 AI 模型 Stable Diffusion 的平台 Diffuser,同样的规格、指令,如果只靠神经引擎生图,M4 Pro 用时 9 秒就能完成生图,而 M1 Max 耗时 88 秒,几乎用了 10 倍的时间。

但如果是 GPU + 神经网络引擎双管齐下,M4 Pro 生成反而更慢,用时 13 秒,而 M1 Max 更强的 GPU 性能在这里得以体现,进步神速来到 15 秒。

可以说,在 AI 环境下,M4 Pro 更强的神经引擎确实弥补了图形性能不足的短板,只是当下更常见的是混合场景,图形性能也是重要的一环。

而对于有着更强 GPU 和神经引擎性能的 M4 Max 来说,「AI 电脑」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只是「用 AI」,甚至包括了「造 AI」:苹果直接注明,M4 Max 的 MacBook Pro 可以与拥有千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进行交互。

第三方本地大模型运行平台 LM Studio 表示,凭借 M4 Max、最高 128GB 运行内存和高达 546GB/s 的内存带宽,MacBook Pro 能够支持本地运行 2000 亿参数的大模型。

虽然在 AI 开发和应用上慢人一步,但苹果对硬件的 AI 性能确实毫不含糊。除了「剪片本」「设计本」「音频本」之外,以后的 MacBook Pro 说不定还能再贴上一个「大模型」本的标签。

 每一步都在正确方向上的 M4

2020 年,苹果宣布 Mac 产品向自研芯片过渡,次年更是推出了 M1 Pro、M1 Max、M1 Ultra 等一系列性能爆表的处理器。2021 年第四季度,Mac 销量创下历史记录。

相比起英特尔向 M1 的飞跃,M2、M3 可以说平淡了不少,性能和产品力提升都在预期之内,所以这两年每次 Mac 更新,评论区都少不了那句「M1 还能再战几年」。

虽然每次都比上一代强那么一点,但如果将 3 代的更新累计起来,你会发现,今年的 M4 系列和 M1 系列对比,仿佛当年 M1 和英特尔的对比。

所以 M4 还有一个新的使命:「拔钉子」,用了 3-4 年,M1 刚好也开始进入换新周期,用户升级到 M4,在各个方面基本都能感受到倍级提升,特别在图形性能的方面。

加上全系 16GB 起步的运行存储加量不加价,这一代 Mac,尤其是入门款,有望成为新的「钉子户」。

只是苹果现在的对手,也不再只有自己。

虽然面对最新的 M4,设计对标 M2 的高通骁龙 X Elite 有点不够看,但这颗芯片更多只是起到一个先锋的作用,未来的高通 X 系 PC 芯片,差距只会和 Apple Silicon 越来越小,今年的手机端芯片已经初见端倪。

未来的高通,一定也会推出自己的「Pro」「Max」「Ultra」系列,开启全面追赶,毕竟从骁龙 8cx Gen 3 到骁龙 X Elite,高通只走了 2 年的时间。苹果 M1 系列吃到至今的红利,也会有到头的一天。

至于「老朋友」英特尔,全新的 Lunar Lake 芯片也证明了 x86 这个传统平台,同样具有实现低能耗高性能的潜力。

而负责造设备的 OEM 厂商,也早已在形态上实现了超越:华为能推出 MacBook Air 还要轻半斤的轻薄本,荣耀甚至能将一块独立显卡塞入 2 千克不到的机身。

从 M4 上,我们能看到苹果的更多想法,试图将 Mac 产品的触角延伸更多方面,而不只是「剪视频」:拉到满级的 AI 性能,甚至能用来当大模型开发机的真·AI PC;流畅运行 3A 大作,音画素质还处于顶级的游戏本……

不止于此,彭博社爆料,2026 年的 M6 MacBook Pro,有望采用全新的轻薄设计,以及 OLED 显示技术。

这看起来确实符合今年的苹果哲学:M4 iPad Pro 成为史上最薄的苹果产品,M4 Mac mini 也瘦身成功,刚好,全都是「M4」。

与此相对, M4 MacBook Pro 的更新显得很平淡,但每一步都踏在了正确的方向上;MacBook Pro 的未来还未至,但 M4 或许就是开启未来的钥匙。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